老夫子品评菜根谭(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1 22:17:06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夫子品评菜根谭(下)

老夫子品评菜根谭(下)试读:

内容提要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问世的一部奇书。原作者洪应明,用一条条精炼的箴言警句,向世人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本书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佛家超凡脱俗息念观心的禅机、道家清净无为乐天知命的观念于一体,人生百味,蕴集其中!综观全书,文辞幽雅,含义醇厚,耐人寻味。有禅、有道、有趣、有味……可以陶冶性情、练达人生!

1.庸德庸行,和平之基

■原文

阴谋怪习,异行奇能,俱是涉世的祸胎。只有一个庸德庸行,便可以完混沌而招和平。

■译文搞阴谋喜怪习,以及其他的一些异行奇能,都是生活中的祸根。其实居身行事只要平平常常,保持事物的本来面貌,就可以为自己带来平和而安静的生活。

■活学活用:

庸德庸行,和平之基

一个人要过平平安安的日子,只要老实本份,一切按常规办事也就可以了。但看我们周围,有许多人为了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为过上舒适的生活,就大耍阴谋诡计,用自己怪异的言行、特殊的才艺为自己谋取私利,终而落得一无所得、凄凉万古的下场。退一步说,即使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也是那一现的昙花,而且得不偿失,甚至失去了亲情、爱情、友情等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做人要安守本份才无大碍,只有通过诚实劳动获得的东西,才有价值。所以,可以说,“庸德庸行”才是“和平之基”。

2.坎坷世道,耐字撑持

■原文

语云:“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持过去,几何不堕入榛莽坑堑哉?

■译文俗话说:“登山要耐得住陡峻的路径,踏雪要耐得过危险的桥梁。”这里的“耐”字意味深长,试想大千世界中,人情那么险恶,人生道路坎坷不平,如果不靠一个“耐”字硬挺过去,有几个人能保证不栽入荆棘丛生的深谷呢?

■活学活用:

坎坷世道,耐字撑持

我们喜欢“岁寒三友”松、竹、梅,因为它耐得住严寒、耐得住寂寞、耐得住风吹日晒,我们景仰这种精神,我们也企盼这种精神。只有经得起痛苦煎熬的人才能成就大的事业,姑且不说雄心壮志,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又有多少顺心如意的呢?我们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八九无一个“耐”字怎生了得。“耐”的范围极广、意义极深,耐得住困苦、耐得住空寂、耐得住辛酸、耐得污辱,还要耐得住躁动的心。人生之路,坎坷崎岖,咬咬牙便一重重关隘又在回首处,一道道美景尽现视野中。

3.心体莹然,不失本真

■原文

夸逞功业,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体莹然,本来不失,即无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处。

■译文夸能摆功,炫耀文章,都是靠身外之物沽名钓誉可怜巴巴地活着。岂不知只要心地纯洁,不丧失自己的本性,哪怕没有一寸功劳,没有写片言只字,也不失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自然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活学活用:

心体莹然,不失本真《左传》中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可见立德最为重要,立功、立言次之。看历史上曾经建立了丰功伟绩或留下鸿篇巨著的人,他们之所以流芳百世,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他们都是品德高尚的人,然后才是他们的功绩、著作。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不可能都像名人一样获得丰功伟绩、著就美妙文章,但至少我们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以德立身,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规范,在道德的基础上成就事业。退一步说,即使到头来仍默默无闻,而你也不失为一个正人君子。

4.忙里偷闲,闹中取静

■原文

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时而靡者。

■译文忙碌时,也要设法抽出一点空闲时间,让身心获得舒展,把要做的事先做一规划,掌握要点。喧嚣中保持冷静头脑,就必须在心情平静时事先有个主张。不然一旦遇到事情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做事盲目而行,往往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活学活用:

忙里偷闲,闹中取静

要做到临事不慌,就应当事先计划,静的时候要有主张,忙的时候要会求静。

待人的道理也是这样。《中庸》说:“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给。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待人做事要讲方法,保持心静,学会求静,深思熟虑是关键。

5.先成己身,后能成物

■原文

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译文不昧着自己的良心做事,不使别人心中陷入绝望,不过分消耗资源。做到这三条,就可以在天地乾坤间树立公正无私之心,为天下万民的生计尽心尽力,造福子孙后代。

■活学活用:

先成己身,后能成物

古人有“先成己而后才能成物”的人生哲学。只有先成就自身修养,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能造福天下万物。假如一个人连“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的起码修养都没有,就谈不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业了。

一个人要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自我修养做起。而自我修养,则是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经过不断地修养和磨炼,就可成为一个公正而无私的人,就自然会为天下万民生计尽心尽力,会造福子孙后代,即可以达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崇高的思想境界了。

6.为官公廉,居家当俭

■原文

居官有二语,曰“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居家有二语,曰“唯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

■译文做官有两句名言:“只有公正才能清明,只有廉洁才有威严”。治家有两句必须遵守的箴言:“只有宽厚仁慈才能有平和的气氛,只有生活俭朴才能不缺日用。”

■活学活用:

为官公廉,居家当俭

为官当清廉,所以有“明镜高悬”“明察秋毫”“光明正大”字样的匾额,这当中除了包含着百姓的殷切希望之外,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当官者不要忘了自己的责任和行事的准则。宋代包公、明代海瑞之所以能深受百姓的爱戴与怀念,正是因为他们的公正无私、正直清廉。

做官必须公正无私,才能产生明确判断,行为清白,廉洁才能使人敬佩。治家要宽宏大度、心平气和,这样才能家庭和睦友好,和气的同时要量入为出,节俭有度,这样才不致经济拮据。宋代朱熹曾经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其中隐含的道理,值得人们深思。

7.处富思贫,居安思危

■原文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

■译文富贵之时要懂得贫贱的痛苦,少壮之时要怜惜衰老的辛酸,如此而培养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

■活学活用:

处富思贫,居安思危

处富思贫,得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思危才可以求安,虑退方能得进,惧乱然后可以得治,戒之然后可以求存。

上天变幻莫测,对人命运的支配很难预料。有时先使人陷入窘境然后又让人春风得意,有时让人先得意一番之后又让人遭受挫折,这些都是上天有意捉弄自命为英雄豪杰的人。因此,一个有才德的君子,当不如意时要适应环境,遇到困境磨难应能忍耐,在平安无事时要想到危难的来临,假如人们的确能做到这种程度,这样就连上天也无法施展它捉弄人的伎俩了。

8.清浊兼纳,善恶兼容

■原文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译文做人不能太清高,各种污辱垢秽都要有胸怀来容纳;与人相处也不可太分明,善恶贤愚之人都要能包容。

■活学活用:

清浊兼纳,善恶兼容

做人的道理,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就会萎靡,太刚就容易折断。刚不是说要残暴严厉,只不过强矫而已。趋事赴公、就需强矫;争名逐利、就需谦退。

为人处世应该有自己的原则,该坚持的不能让步,该恪守的不要通融,但是在非原则的事情上不能过分刻板教条,要有包容之心,宽容之德。佛教有这样一则人格化的人生座右铭:“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张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那些不太高尚的事,自己绝不去做,但别人如果做了就要能容忍,不必去计较,况且很多时候是难于分清对错的,这更需要有一点宽容大量的精神。

9.勿仇小人,勿谄君子

■原文

休与小人仇雠,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

■译文不要与小人结仇,因为小人自有小人的对头;不要对正人君子献殷勤,因为君子是不会为私情而予人恩惠的。

■活学活用:

勿仇小人,勿谄君子

为人处世,当不与小人结仇。虽然小人的所作所为常令人切齿痛恨,但是没有必要与之结怨。怎样让自己不与小人计较呢?一是要高姿态,不与小人一般见识;二是要坚信,多行不义必自毙,玩火者必将自焚,相信“恶人自有恶人磨,好人总有好心报。”

对君子,也应该谨慎。与君子交往,一定要掌握分寸。敬重君子是理所当然和无可厚非的,但在交往的过程中不必低声下气,逢迎谄媚,如果尽显奴颜之态,这样做只会有损自己的人格,可能反而会弄巧成拙。因此,做人应当不卑不亢!

10.疾病可医,魔障难除

■原文

纵欲之病可医,而势理之病难医;事物之障可除,而义理之障难除。

■译文纵欲过度引起的病症很好医治,但思想上认死理的毛病却很难治愈;实实在在的事物的障碍可以排除,但心理上的障碍却难以排除。

■活学活用:

疾病可医,魔障难除

王阳明有句名言:“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一个人如果自以为是,以为自己一贯正确,就不会承认自己有错,不承认自己有错,当然不会有意识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这种人必然永远错下去也不知悔改。所以俗话才说“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而孔子更劝世人“过则勿惮改”。

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做人关键是敢于认错,善于吸取教训才会不断进步。人不会事事成功,只有善于总结经验的人才可能反败为胜,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人不能把认识水平固定于一时一地,办事既不能只凭经验,也不可照搬教条,在自己心理上形成一种障碍。

由做事之理可以对照修身之道,敢于认错改过,善于博取容纳,同样是个人道德品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1.金须百炼,矢不轻发

■原文

磨砺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邃养;施为宜似千钧之弩,轻发者,无宏功。

■译文人品德的培养,应该像炼钢一样反复锤炼,急于成功就不可能有高深修养;做事好比拉千钧之弓,轻而易举,草草发射,必然无法取得巨大的成功。

■活学活用:

金须百炼,矢不轻发

千锤百炼才能成为一块好钢。同样的道理,修身养性,成就事业不是朝夕之间可见功效的事情,它需要天长日久的磨炼、培育,不能有半点急躁、急功近利的心理。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些话都是教人要有深厚的功底。收获和付出是成正比的,没有不经播种的收获,也没有不用耕耘的丰收。宝马只有英雄才能驾驭,硬弓只有力士才能拉动,轻而易举的发射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只有蓄待以久的发射,才能百发百中。

12.宁小人毁,勿君子容

■原文

宁为小人所忌毁,毋为小人所媚悦;宁为君子所责备,毋为君子所包容。

■译文做人宁可被小人猜忌和毁谤,也不要被小人的谄媚所迷惑;宁可受到君子的严厉责备,也不要被君子的宽宏大量所包容。

■活学活用:

宁小人毁,勿君子容

才能或许有天赋的大小,但节操却没有天生的高低,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气节,全在于自己的修炼。

一个人气节是否高尚,从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中能看出一二,通常小人所称道的,绝不是什么好事,被小人所诋毁的,也不见得就是坏事,因为小人津津乐道的常是丑言恶行。相反,君子对待自己的态度,倒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君子所赞赏的,可以高兴,君子所责备的,更是提高自己的机会。

13.好利害浅,好名害深

■原文

好利者,逸出于道义之外,其害显而浅;好名者,窜入于道义之中,其害隐而深。

■译文见利忘义的人,本来就已偏离正义走入歧途,因此其对社会公德的危害较明显而且较小;一个贪名的人,往往道貌岸然,将自己的所作所为与道义掺杂在一起,让人难以辨识,这样的人所造成的危害隐蔽而深远。

■活学活用:

好利害浅,好名害深

人生在世,追求名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为追求名利使自己的行为超出了道德正义的范畴,用不正当的手段求取名利,就成了投机钻营,而这是正人君子所不耻的。

俗话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与君子不同的是,智者具有更深远的见识,认为求利之过,一看则明,并不是什么大害,影响也不深远,只是超出了道义的小过错。

智者认为:钻营名声、沽名钓誉的危害才是大而影响深远的,因为求名者往往借用了仁义道德作幌子,这种危害太隐蔽、太深远了。所以,我们应当对求利、求名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4.忘恩报怨,宜切戒之

■原文

受人之恩,虽深不报,怨则浅亦报之;闻人之恶,虽隐不疑,善则显亦疑之。此刻之极,薄之尤也,宜切戒之。

■译文受到别人的恩惠,虽然很深,却不思报答;受到别人的一点埋怨,虽然微不足道,却想方设法要报复。听到别人的坏事虽模糊不清,却深信不疑;听到别人有善行,尽管非常清楚,却疑而不信。这种极端的刻薄,应加以戒绝。

■活学活用:

忘恩报怨,宜切戒之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般人的心态都是这样,正确的东西往往很难被很快地接受;相反,坏的东西反而能让人很容易地相信。有这样的心态,在接受别人的恩惠时,即使恩情似海,也觉得是应该的。要是别人得罪了自己,即使是睚毗小怨也会记忆深刻,只要有机会,非要报复才会痛快。

此外,还有一种刻薄的心态,就是对别人的小过失深信不疑,津津乐道,甚至夸大其词,但对别人的大善行却不肯相信,这是典型的小人。古代圣贤提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佛家主张“隐恶扬善”,这些都是纠正自我的好倡导。为什么不牢记在心多行善事呢?

15.谗言自明,甜言侵肌

■原文

谗夫毁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媚子阿人,似隙风侵肌,不觉其损。

■译文爱恶言毁谤或诬陷他人的小人,就像一小块浮云遮住了太阳,不久自然就会真相大白;喜欢甜言蜜语或阿谀他人的小人,就像缝隙中吹来的风侵袭肌肤,让人不得病也会受到损害。

■活学活用:

谗言自明,甜言侵肌

恶语伤人,虽能诬谄人于一时,但不能太久,因为金子总要放出光芒,太阳总有冲破云层的时候,所以身正不怕影子斜,半夜敲门心不惊。

其实,谗言对真正君子的高风亮节不会有太大伤害,因此,君子对其不必耿耿于怀。倒是那些甜言蜜语、阿谀奉承的话,更应该注意提防,因为糖衣炮弹很容易攻垮人的心底防线。社会上许多人正是在谄媚阿谀之中松懈了自己的警惕之心,最终受到了伤害。因此,我们应该豁达于谗言之外,警醒于甜言蜜语之中。

16.当戒高绝,宜忌褊急

■原文

山之高峻处无木,而溪谷回环则草木丛生;水之湍急处无鱼,而渊潭停蓄则鱼鳖聚集。此高绝之行,褊急之衷,君子重有戒焉。

■译文高峻的山顶上往往不长草木,而山谷环绕的地方才有花木生长;湍急的水流中往往没有鱼类栖息,而在那些宁静的潭渊才有鱼鳖繁殖。这说明,过分清高,过分偏激,如高山峻岭和湍急河流一样,都不是容纳生命的地方。君子对此必须有所警惕。

■活学活用:

当戒高绝,宜忌褊急

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下里巴人,和之者众。人同此理,太过偏激,过于清高,身边友人无几,所以往往不能成就大业。伟大源自于平凡,成大业者往往从实处着眼,只有在大众的烘托下,才能有一呼百应的威力。因此,人的心性,不能不追求高洁,但要注意适度;人的品行,不能不心怀壮志,但千万别目中无人。无论是谁,不管是做人,还是做官,都离不开别人的支持。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7.虚圆立业,偾事失机

■原文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译文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大多是谦虚圆通的人;凡是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坐失良机的,必定是那些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人。

■活学活用:

虚圆立业,偾事失机

能够建立丰功伟业的人,大都是在待人、用人方面非常成功,有自己见解的人,否则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呢?没有人们的支持拥护,大业何来?

做人不宜太圆滑,并不是说做人一定要像刺猬一样,圆滑过度则为奸。适度的圆滑则表现为谦让宽容,有何不可?处处以我之见为见,大小事一概显能妒能,何以成事呢?至于那些偾事生机的人往往刚愎自用,听不得别人意见,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正确。所谓:“祸福天门惟人自招。”因此,人不要怨天尤人,要从自己的处世方法上找原因。

成事要有机遇,机遇对人是公平的,谁发现得早,谁就会抓得牢。固执己见的人往往被自己的执拗、自己心中固有的定势所迷惑,而看不到外面的变化来调整自己。

18.处世之道,不即不离

■原文

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作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

■译文人生在世不必事事都按照传统习惯去做,也不要处处表现得与众不同;处理问题不能让世人感到讨厌,但也不能为讨观众的欢心而迎合众人。

■活学活用:

处世之道,不即不离

为人处事,把握分寸至关重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一件不好的事可能有很多人在做,那是因为做这件事的结果定能满足其欲望。但是,自己一定不能去做,不能让有人做成为自己去做的理由。当然,也不是说让你专门独辟蹊径,去做与众不同的事情,因为做与众不同的事情,就会违背常情,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总之,为人处事,既不同流合污,也不标新立异。正确的做法是:与人交往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彬彬有礼,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也为自己创造下次与其合作的机会。

19.末路晚年,更宜精神

■原文

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桔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

■译文夕阳西下,天空彩霞绚烂迷人;深秋季节,漫山遍野的柑橘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所以,尽管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君子还是应该振作精神、奋发向上。

■活学活用:

末路晚年,更宜精神

肌体的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但只要我们永葆一颗年轻的心,同样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享受生活的各种乐趣。

年长者对生活的理解更透彻,生活的经验更丰富,相比之下拥有的空闲时间也会更多一些。因此,只要壮志不死,晚年的生活也会五光十色。俗话说:“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活着的每一秒都去体味生命的真谛,生活就会快乐无比。

20.隐智藏锋,任重道远

■原文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译文雄鹰站在那里好像在打盹,猛虎走路时好像有病,这正是它们准备捕食采取的手段。一个有才有德的君子,要善于掩藏自己的智慧,不显露过人的本领,如此才能肩负起重任,实现远大的志向。

■活学活用:

隐智藏锋,任重道远

真正有学识有修养的人就像黄钟大吕,不撞击是不会作响的。只有学问不深或没有学问的人才喜欢喧嚣吵闹去表现自己。俗话说:“深水不响,响水不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话虽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

在当今社会,保护自己非常必要,尤其是声名显赫之人,最容易受到小人的攻击和毁谤。那么怎样来保护自己呢?大巧若拙、含而不露、谦虚谨慎。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为人处世,要像古钱币一样,外圆内方,要能随机应变,但“内心”要守得住,有自己的目的和原则,不可过于显露自己的与众不同,不必棱角太露。李白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诗:“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指的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人要有虎伏林、蛟龙沉潭那样的伸屈变化之胸怀,让人难以预测,而自己则可在此期间从容行事。

21.过俭吝啬,过让卑曲

■原文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译文节俭朴素,本是一种美德,但过分节俭就变为吝啬,成为被人瞧不起的可怜虫,这样反而会伤害到朋友之间的往来,有伤风雅。谦逊礼让,本是一种美行,可是过分礼让,就会变得卑躬屈膝、谨小慎微,给人一种好用心机的感觉。

■活学活用:

过俭吝啬,过让卑曲

物极必反,真理前进一步就会变成谬误。节俭和谦让固然都是美德,但过了头就会变成吝啬和谄媚。节俭和吝啬的本意不同,节俭的本意是不浪费,吝啬的本意是守财奴,两者的差别微乎其微,说到底节俭过头就是吝啬。谦虚本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但谦虚到谄媚的程度,就等于虚伪。俗话说:“过分的谦虚等于骄傲。”这已经背离谦虚的初衷,成了小人之举。所以,凡事要把握适当的度,说话要注意分寸。儒家主张中庸之道,道理也就在此。

月盈则亏,弓过刚则断。为人要有品行节操才能立足,如果谦让至伪,节俭到吝,那么节俭、谦让的目的何在?这实际上是一种庸人、俗人、小人的表现。

22.喜忧安危,勿介于心

■原文

毋忧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惮初难。

■译文不要因为事不如意而烦恼,不要因为事事称心而兴奋,不要因为长治久安便高枕无忧,不要因为创业时的艰难而心生畏惧。

■活学活用:

喜忧安危、勿介于心

古人云:“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才是有修养之人的行为。

世事无常,变化莫测。称心如意,生活安定当然值得庆幸,但万事万物总处在变化中,顺心和失意、幸福和灾难是互为条件互为转化的。失意是得意的基础,得意是失意的根源。祸兮福倚,福兮祸伏。因此,人要怀着坦然之心来对待生活中的大起大落,以变化的态度来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才能使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西汉的黥布投靠汉王时,看到汉王一边坐在床上洗脚一边召见自己,非常生气,后悔到汉王这里来,想自杀,出来后到住地住下,吃喝、随从、居住的地方都和汉王差不多,他又喜出望外,因为这已超过了他所设想的待遇。

世间有些事不是我们都能掌握主动权或只要努力就能做好的,有很多事情我们只能尽到本分,仅此而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遭遇外界的压力和痛苦时使自己也变得郁郁寡欢或裹足不前。

23.追求快乐,不可过贪

■原文

饮宴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个好士子;名位之念重,不是个好臣士。

■译文经常大排宴席、饮酒作乐的人家,一定不是一个好人家;热衷于歌舞美色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品行端正的君子;沽名钓誉、看重权位的人,不可能做一个忠君报国的臣子。

■活学活用:

追求快乐,不可过贪

整日人来客往饮酒作乐的人家,不是好人家。过分看重名声荣誉的读书人,不是个好学生。一个只看到自己名利地位的做官人,也不会是个好官。一个正派的人家是不会在平日无事时宴请宾客的;一个正派的读书人,只有寒窗苦读,才能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而一个正派的官员,只有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才能做到常在河边走而不湿鞋。

人生苦短,如果不自警觉,一味纵情取乐,就会一事无成。欲望不能放纵,放纵就会造成灾祸。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工作,才能不停地奋斗,永不止息地前进。

晋朝的石崇受到晋武帝器重,担任荆州刺史的重任,却不尽职守,反而利用职权积敛财富,挥金如土,沉溺声色犬马之中,结果不仅惹祸被斩,而且殃及父母、兄弟、妻儿。

整天沉迷于安稳的生活,陶醉于快乐的享受,怎么可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呢?

24.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原文

世人以心肯处为乐,却被乐心引在苦处;达士以心拂处为乐,终为苦心换得乐来。

■译文普通之人,常常把心满意足当作快乐,然而常常被这种快乐引诱到痛苦的深渊;旷达之人,把与困难和挫折搏斗当作乐趣,最终用艰苦的奋斗换来真正的快乐。

■活学活用: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俗话说:“乐极生悲,苦尽甘来。”朴素的话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随心所欲地处理问题,虽然符合了自己的心意,从中获得了快乐,但同时也可能为自己惹来祸事。人生有乐就有忧,有甜就有苦,关键在于居安思危,处乐思忧。

艰苦的环境能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不屈不挠的品质,这两者正是一个人取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苦尽甘来,就是要敢于吃苦,不怕苦,通过自身的努力战胜艰难困苦,取得胜利。

世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走运和倒霉不可能持续很久。太阳落了还会升起,不幸的日子总有尽头,在屡遭失败的时候,有必胜之心的人一定会成功。

25.过满则溢,过刚则折

■原文

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译文当一个人的成就达到顶峰的时候,如水满到将溢未溢的程度,这时千万不能再加一滴,否则就会立刻流出;当一个人处在十分危险的时候,如树枝将折未折的程度,千万不能再用力,否则就会立刻折断。

■活学活用:

过满则溢,过刚则折

做人,不能太贪婪。如果一味地钻入钱眼里,就会一叶障目,看不到别的东西,友谊、亲情、爱情,甚至生活都会被忽略,成为金钱的奴隶。钱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让钱成为枷锁,锁住了自己,更不能让钱成为埋葬自己的坟墓。

不满足是缺点同时也是优点,关键是看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如果是对财富、权势不满足的话,就会成为金钱和权势的奴隶。要是追求真理、追求学问的话,惟有不满足,才能继续前进,因为学无止境。

26.冷静观人,理智处世

■原文

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译文以冷静的眼光观察人,以冷静的耳朵倾听别人的话语,以冷静的态度对待外界给予自己的各种感受,以冷静的头脑思考各种道理。

■活学活用:

冷静观人,理智处世“冷静观人,理智处世”,这是一种生存哲学,也是一种处世谋略。以冷静的眼光看人,就不会被其外表所欺骗。以冷静的耳朵倾听别人的话语,就不会偏听偏信,更不会误信小人的谗言被小人算计、陷害。用冷静的态度对待外界给予自己的指责或赞扬,就不会大喜大悲。用冷静的头脑思考各种道理,更是一种智慧。

一个人的智慧是神奇的,智慧能变化自己,能改变他人,能变化万物,能化腐朽为神奇。智慧就如同太阳照耀在天地间,永远光明,永远存在。然而,智慧以冷静为母体,脱离冷静,智慧也就失去了生命之源。

27.量宽福厚,器小禄薄

■原文

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鄙夫念头迫促,便禄薄而泽短,事事得个迫促规模。

■译文宽厚仁慈的人,胸怀宽阔舒畅,因而吉星高照,福至心灵,做任何事都显得宽宏畅达;浅薄的人心胸狭隘,因而总是时运不佳,福泽既薄又短,做任何事都困难重重,处境艰难。

■活学活用:

量宽福厚,器小禄薄

人应当有广阔的胸怀,宏大的气度。大河里生活的鱼,不会因遇到一点风浪就惊慌失措;而小溪里的鱼就不同了,一感觉到有点异常动静,立刻四处逃窜。人也是这样的,胸怀狭窄的人没有一点气度,常常争先恐后地与他人争夺蝇头小利,但这点小利到手后,却又发现丢了大利,如同人们所说的,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胸襟坦荡广阔的人不是这样。他们不会为芝麻般的小事而忙得团团转,他们把目光投向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他们是做事稳重、态度从容不迫的人。

只要有一种看透一切的胸怀,就能做到豁达大度。把一切都看做“没什么”才能在慌乱时,从容自如;忧愁时,增添几许欢乐;艰难时,顽强拼搏;得意时,言行如常;胜利时,不醉不昏,有新的突破。

只有如此放得开的人,才是真正豁达大度的人。

2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原文

闻恶不可就恶,恐为谗夫泄怒;闻善不可急亲,恐引奸人进身。

■译文听到别人有恶行,不要立刻便表现出憎恶的情绪,以防传话人有诬陷泄愤的意图;听说某人做了好事,不要匆忙便对他表示信赖和亲近,以免被奸人作为谋官求职的手段。

■活学活用: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俗话说得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生活中有很多恶人先告状的例子,他们往往别有用心或是出于追求名利,或是为了一泄私愤,就跑到上司那里打小报告,或者在同事之间挑拔离间。

王某和陈某是同窗好友,毕业后同在一家国企任职。

王某攻于心机,善于钻营。陈某老实本分,工作勤恳。

先前的企业领导明察秋毫,提拔陈某当了部门主任,把王某嫉妒得咬牙切齿。

后来人事调动换了一位新领导,王某乘机屡进谗言把陈某贬得一无是处,进而取代了王某。

面对王某这种人的进言,最明智的办法是先要分析其真实的意图何在,而不应急于做出决定,表明自己的态度。应牢记:“好誉人者,必好背毁。”

29.戒急戒躁,心平气和

■原文

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译文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人,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性情温和、遇事从容不迫的人,各种福分都会自然到来。

■活学活用:

戒急戒躁,心平气和

性情急躁的人,做事常常急于求成,缺乏耐心,只讲数量,不注重质量;粗心大意的人做事,缺乏责任感,凡事喜欢敷衍了事,这两种致命的弱点决定了他们做任何事情都只能是失败。

一个人想致富,想成功,必须先要从心理上摒弃那种“一夜致富”的幼稚想法和观念。

然而,今天我们处于事事求快的“速食”文化之中,凡事强调速度与效率,吃饭上快餐厅,寄信用特快专递,学习上速成班,人们也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没有耐性,在谋取财富上更显得急不可耐,想要立竿见影。殊不知,缺乏耐心与毅力,万事很难有所成。

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是绝不可能的。绝大多数的富人,其巨大的财富都是由小钱经过长期的时间逐步累积起来的。慢工才能出细活。

30.用人不苛,交友不滥

■原文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译文对待下属要宽宏大度,不应过分严厉刻薄,如果太刻薄,即使想为你效力的人也会设法离去;结交朋友要选择而不要太滥,如果太泛滥,那些善于逢迎献媚的人就会设法接近。

■活学活用:

用人不苛,交友不滥

对于领导来说。最忌讳的是对自己的员工过于苛刻。当领导的以权压人,做员工的忍辱负重,这种不正常的上下级关系,是企业发展停滞不前的一个原因。

后滕清一原是三洋电机公司的副董事长,后来投奔松下公司,在提任厂长时,工厂失火烧掉了。后滕清一心中十分惶恐,以为不被革职也要降级。不料松下接到报告后,只对他说了四个字:“好好干吧!”

由于这次火灾发生后没有受到惩罚,后滕心怀愧疚,对松下更加忠心效命,并以加倍的工作来回报。

做领导需要用心和你的员工交往,不能太苛刻,对朋友要有选择性的交往,不能滥交,患难与共、直言过失的朋友才是自己的良师益友,酒肉朋友,不交也罢。

31.审时察势,明哲保身

■原文

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译文在时局动乱中,要把握住自己,有坚定的立场,才不至于被狂涛巨浪所吞噬;面对鲜花争艳、柳色迷人的美景,不要被眼前的景色所陶醉;在误入迷途,身陷险地的时候,要知道早日回头。

■活学活用:

审时察势,明哲保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乃大丈夫。”人的一生,充满各种考验,但紧要处只有几步。哲人在此提醒芸芸众生,在动摇不定的时刻,要坚定自身意志,不轻易动摇,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在金钱美女面前,不要沉溺其中贪图须臾的安乐,要有高远的目光,不要沉迷,因为辉煌的前景只属于高瞻远瞩,在浑浊中看得见前途的人;身陷困境的时候,要有及时悬崖勒马的勇气,快刀斩乱麻的气魄,才能早回头,舍得了,才能放得下。

一个真正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志在高远,不以一时一事的顺利和阻碍为念,也不会为一时的成败所困扰,面对不利的局面,他会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功业,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成功需要:临危不惧的胆识,坐怀不乱的胸襟,激流勇退的谋略。

32.仁义待人,谦恭行事

■原文

节义之人济以和衷,才不启忿争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谦德,方不开嫉妒之门。

■译文一个崇尚节操讲义气的人,应加强培养和善恭顺的品性,才能避免和别人争强斗胜;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应当注意培养谦虚谨慎、含而不露的品德,才不会招致人们嫉妒。

■活学活用:

仁义待人,谦恭行事

有节操重道义的人,常以平和大度来调剂自己,所以才没有纷争之事。就好像真正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的学者,虽有满腹经纶,却总是一副谦虚无知的样子,这是一种涵养。《论语》曰:“君子矜而不争。”

成就功名的人要知道收敛自己的言行,如果恃才傲物、目中无人、骄傲自大,就会招致他人的嫉妒,给自己带来祸害。

王某海外留学归来,看谁都不顺眼,动不动就说人素质低。后在一家外资企业谋得一席职位,年薪200万人民币,从那时起更是意气风发,对下属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动辄就辱骂其下属,结果不到一个月,被总公司给解雇了。

真正聪明的人看起来显得笨拙,真正善辩的人看起来显得木讷。一个功成名就的人,要永葆名节,最好的办法是藏锋掩智,让自己谦虚、谨慎起来。

33.居官有度,居乡敦旧

■原文

士大夫居官,不可竿牍无节,要使人难见,以杜幸端;居乡,不可崖岸太高,要使人易见,以敦旧好。

■译文士大夫在朝为官的时候,与人交往要有节制,对于外人应严肃恭谨,以杜绝小人生出各种事端。士大夫在告老还乡之后,要平易近人,不能再摆官架子,让人觉得高不可攀,要和蔼可亲,使人易见,要和乡里父老打成一片,加深同亲朋故友的感情。

■活学活用:

居官有度,居乡敦旧

一个人的品质、气节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要保持。为官之人,身居官场和隐居乡间的反差是很大的。人在官场身居要职,门前就会车水马龙,求见之人会络绎不绝,这时为官之人就要时刻保持自身节操和志向,远离这些人。

真正的英雄豪杰,才能智力非一般人可比,性格上独立向上,表现为不卑不亢、端正其身的处世原则。辞官归隐要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和群众打成一片,来适应角色的转变。

在不同的场合,以合适的姿态面对别人,百益而无一害。

34.事上敬谨,待下宽仁

■原文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

■译文对于道德修养高深的人,不可不抱敬畏的态度,有了这种敬畏之心,就不会有放任自流、贪图安逸的思想;对于平民百姓,也不可不抱有敬畏的态度,有了这种敬畏心理,就不会有强横、野蛮的恶名。

■活学活用:

事上敬谨,待下宽仁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对有道德名望的人要竭力礼待,恭敬受教,这样就能聚集比自己强几百倍的人才,自身也不会有放纵不羁的想法;不耻下问,对平民百姓表示敬意,倾听他们的意见。就不会有不好的名声,反而会聚集到一批忠心跟随自己的人才。如果仅以平等的方式待人,那么,周围聚集的一定是一些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人。相反,一个人如果手握权杖,横眉立目地指使人,那么只会有一些小吏跟随。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任意斥责人,那么身边只会有仆役了。

由此可见,如果你是领导者,不要埋怨找不到人才,其实不是千里马难寻,而是伯乐难当。对上,你要心存恭敬、仰慕之心,对下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处理好德高望重之人和普通员工的关系,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成为有用之才,你也能倍受青睐。

35.调整心态,奋勇向上

■原文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心稍怠荒,便思胜过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译文遇到困境或不顺心的事,便想想那些不如自己的人,这样就不会怨天尤人了;事业如意而精神松懈时,便想想那些在各方面比自己强的人,这样就会自然振奋起来。

■活学活用:

调整心态,奋勇向上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创业之中,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问题是我们怎么去对待这些问题。面对挫折、不顺时,想想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及时地给自己鼓气,励精图治,发奋图强,艰苦奋斗,以图东山再起。面对危难时,不被其吓倒,镇定自若,利用自己的智慧,依靠众人的力量去战胜危难。

自古成者王侯败者寇,成败只不过是一种临时的结果,不能把胜败看得过重。胜者不可能常胜。楚汉之争中,项羽几乎是屡战屡胜,但是垓下一战,却败给了几乎每战每败的刘邦,这个教训还不值得让得势之人长记于心吗?

胜利了不为临时的成功而骄傲,而精神松懈,要想想那些比自己更强的人,要保持势头,再接再励。

36.修身养性,切勿任性

■原文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译文不要图一时高兴,不加考虑,随便对人许诺;不要喝醉了酒,不加控制,随便乱发脾气;不要在得意时,不加检点,恣意惹事生非;不要因心中厌倦,放任疏懒,做事半途而废。

■活学活用:

修身养性,切勿任性

不要因为得意忘形就不分青红皂白有求必应,这样就会被投机取巧之人所利用;不要喝完酒就借酒发疯,放纵自己的言行,做一些不利于自己的事,这样会给自己带来祸害。西汉灌夫,为人刚直好酒,在丞相田的婚礼上因醉酒,借酒疯大骂田和程不识,结果招来祸害。

为人不要意气用事,去沾染与自己无关的麻烦;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懒惰而使事情半途而废。这是古人告诫大家的千古箴言。

事实证明,没有多少人信赖一个轻许诺言的人,也没有人乐意帮助一个借酒发疯、出言不逊的人,更没有人会去尊重一个好惹事生非,做事没头恼的人。所以,无论如何还是应立德修身,勿任性而为。

37.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原文

善读书者,要读到手舞足蹈处,方不落筌蹄;善观物者,要观到心融神洽时,方不泥迹象。

■译文善于读书的人,要全神贯注,达到如痴如醉的境界,就不会被书的字面意义所束缚;擅长观察事物的人,要观察入微,达到心领神会,才不至于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形迹而不明其中真相。

■活学活用: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读书能明理,读书能明智。然而,读书如果像小和尚念经那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味地死记硬背,生吞活剥,就永远也达不到心领神会、出神入化的读书境界。读书的关键在于理解,读书到了一定境界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深入而浅出。读书除需要理解之外,还要存疑,存疑才能推陈出新。读书是手段,明智是目的,除了要会读书之外,还要会用书,因为只有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头脑,才能有所作为。晋朝的刘,勤奋好学,以致学问博古通今,后官至太尉。

观察事物深入到本质,排除外物的干扰,达到精神与外物融合为一体的境界,才能有重大的发现。在牛顿之前,可能有苹果砸在人们头上的事发生,可是为什么没有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呢?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像牛顿那样重视这件事并致力于研究它。

38.勿逞所长,勿挟所有

■原文

天贤一人,以诲众人之愚,而世反逞所长,以形人之短;天富一人,以济众人之困,而世反挟所有,以凌人之贫。真天之戮民哉!

■译文上天让一个人贤能,是让他来教诲一般智力较差的人,但是当今世间一些稍有才能的人,便卖弄自己的本领,以此显示自己比他人能干。上天让一个人尊贵富有,是为了要他去救济民众摆脱穷困。可是世间一些拥有财富的人,却倚仗着自己的财富来欺凌和剥削穷人,这两种人实在为上天所不容啊!

■活学活用:

勿逞所长,勿挟所有

心存仁德,遵循天道行事就可以增长福运,消减灾祸;爱好礼仪,以礼待人处世就能走向成功,长胜不败。仁德礼仪的影响如此,智者和富人们应保持这份操守,不要舍弃它。相反,恃才傲物,就只会像杨修那样过早地命赴黄泉。为富不仁,借着财富目中无人的人就会像石崇那样没有好的下场。

上天赋予人的东西都是有一定限数的,即使是聪明才智、功名利禄等都不能超出自身的限度。如果你有违上天对你的恩宠,目中无人,以财压人,小心老天对你的惩罚。因此,人应该要懂得悬崖勒马,如果待到巢覆卵破之际,则已是后悔莫及了。

39.君子成事,小人坏事

■原文

至人何思何虑,愚人不识不知,可与论学,亦可与建功。唯中才的之人,多一番思虑知识,便多一番臆度猜疑,事事难与下手。

■译文道德学问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心胸开朗,因此遇事不存疑心;天赋愚鲁的人,无知无识,因此遇事没有心计;前者可以和他一起切磋学问,后者可以和他共同建功立业。唯独那些中等资质的人,有一定的思想和智慧,同时又顾虑重重,疑心也重,所以什么事都难以合作。

■活学活用:

君子成事,小人坏事

聪明到极点和愚蠢到极点的人,内心都是纯洁无私的,只有那些智商不高、思想不太健康、心眼又多、诡计不少的人,才是最难合作的对象。因此,聪明的人往往择友而交,要么选择和智者在一起,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生活,受到良好的熏陶;要么选择和愚者为伍,避开令人作呕的人际关系,在一种安全的环境中生活。

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无非两种:君子和小人。小人的眼睛牢牢地盯着周围的大小利益,挖空心思,想尽一切办法去算计别人,只为了占点便宜。如果很不幸你的周围全是小人而你又不得不和他们来往,那么只有一种方法:大智若愚。

40.守口须密,防意须严

■原文

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路。

■译文口是心的大门,守口不严,家中机密就会全部泄露;意念是心的腿脚,如果防意不严,就会摇摆不定走上邪路。

■活学活用:

守口须密,防意须严

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之所以发生争执,不适的言语是其真正的罪魁祸首。一时的言语不慎,造成追悔莫及的事很多。小慧的老公很健谈,有时说话也很幽默,但有时却也令她感到很不是滋味。有一次,老公竟在朋友面前说:“别的情侣、夫妻是彼此看对眼,我呢,却是看走眼了!”小慧听了气得死活要离婚。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嘴巴是心灵的大门,嘴不乱说,心中的想法就无人知晓。圣人孔子也曾告诫后人:“君子说话言辞一定要慎重、缓慢。”这样才能避免多嘴带来的祸害。

意识决定行为,有什么想法,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把握住自己的意识也就把握住了自己的行为。所以平时要时刻注意收敛意识,不能让它像脱缰的野马,以免使自己走向歪路。

41.责人宜宽,责己宜苛

■原文

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译文责备别人的时候,要从他所犯过失中看到好的一面,宽以待人,这样才能使他心平气和地改正过错;反省自身的时候,应在自己无过错时,设法找出自己的过错,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品德不断提高。

■活学活用:

责人宜宽,责己宜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人类性情的空间,这个空间愈大,自己的性情愈有转折的余地,就愈加不会动肝火、闹情绪,愈加不会纠缠于无谓的小事。

美国著名战斗机飞行员鲍伯·胡伟在参加完飞行表演后,在飞回洛杉机的途中,飞机发生故障。后经调查发现,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用油不对,负责加油的机械工吓得面如土色,可胡伟并没有对他大发雷霆,而是抱住那位内疚的机械工,真诚地说:“为了证明你干得好,我想请你帮我干飞机的维修工作。”

后来,飞机再也没有发现任何差错。

善待别人的过失,给予理解和尊重,自己也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善待别人的同时,对自己则要时时反省,事事思过,发现错误就要立即改正,没有过错也要小心谨慎,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2.不学无术,侮何及哉

■原文

子弟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士大夫之胚胎。此时若火力不到,陶铸不纯,他日涉世立朝,终难成个令器。

■译文今天的婴儿,明天会长大成人;今天的秀才,明天可能荣登相位。如果在最初磨练不够,未能使学问达到十分广博,品德达到十分高尚,就好比炼铁铸器时欠火而出的次品,将来踏入社会做人做事,就很难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活学活用:

不学无术,侮何及哉

俗话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对孩子的培养,应该从小时候抓起,让他从小就经历磨炼,长大后才有谋生的本领,才能成为有用之才。相反,如果一开始就纵容、溺爱孩子,为其遮风挡雨,任何事都事先替他做好安排,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其自立能力可想而知。

有一篇文章里说:有一只鹦鹉从小被关在笼子里养大,在一次放生活动中,主人把它放回了大自然。没过几天,有人在放飞的地方发现了鹦鹉的尸体,身上没有任何伤。出于好奇,主人把它拿回来进行了解剖,结果发现,鹦鹉体内居然没有一粒粮食,很显然,鹦鹉是饿死的。原本生于自然的鹦鹉回归自然竟被活活地饿死,这不值的为人父母者警醒吗?所以,做父母的要把爱心放在孩子的生活上、学习上,真正承担起做父母的责任,使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3.不忧患难,不畏权豪

■原文

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

■译文君子在受苦受难中,也不忧愁,而在歌舞升平、欢宴游乐时却能警醒自己,以免误入堕落之途;君子即使遇到豪门权贵,也不畏惧,但对孤独无依靠之人却具有高度的同情心。

■活学活用:

不忧患难,不畏权豪

忍贪安困是人生修养的一部分,安贫乐道是君子的特点,所以,他们对艰难困苦的环境并不惧怕。

颜回吃的是粗粮,住在简陋偏僻的地方,却仍不改其乐,以道德修养所带来的内心愉悦为最大的快乐。他们惧怕的不是困境而是怕声色犬马对自己意志的腐蚀,完不成替天行道的责任。

君子以除暴安良为己任,所以他们无视权贵豪强,真正让他们牵挂、担心的是那些孤寡老弱的人不能得到救助,完不成安抚百姓的重任。

因此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语。但纵观我们的生活,有人追求享受,逃避责任,无视老弱病残的疾苦,更有甚者,为了金钱,弃良心于不顾,把法律抛之脑后,居然拐卖妇女儿童,其行为真是令人发指。

44.浓夭淡久,大器晚成

■原文

桃李虽艳,何如松苍柏翠之坚贞?梨杏虽甘,何如橙黄橘绿之馨冽?信乎!浓夭不及淡久,早秀不如晚成也。

■译文桃树和李树的花朵虽然艳丽夺目,但怎能比得上松柏一年四季常绿不凋的那种坚贞呢?梨子和杏的滋味虽然香甜甘美,但怎比得上桔橙经常飘散着清淡芬芳呢?毫无疑问,艳丽夺目而容易消逝的美色远不如清淡持久的芬芳,少年得志,不如大器晚成。

■活学活用:

浓夭淡久,大器晚成

桃李的娇艳、梨杏的甘甜、松柏的苍劲常青、橙橘的芳香都是它们各自的特征,只开花不结果,花再美丽、妖艳,也只是一种缺憾的美,就像一个没有内涵的女人,即使貌若天仙,也只能被人叫做“花瓶”。只有既开花又结果,才算是最完美的结合,内在美和气质美相融合,才会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生活中的人和事也是如此,青春是美丽的,也是短暂的,春光易逝,好景不长,有人利用美丽去践踏青春,与坏人做朋友,与好人结怨;不读圣贤书,不听劝导,使自己走向鲁莽无知,那美丽又有何用?

一个人少年得志,便得意忘形。如果得意之后再失意,那得意还有什么意义?如果失意之后再得意,失败之后才取得成功,那成功就有了意义。因此,与其浓而乏味,不如淡而久远;与其少年得志,不如大器晚成。

45.静见真境,淡识本然

■原文

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稀处,识心体之本然。

■译文处在风平浪静的环境下,才能领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吃着简陋的饭食,隐居在远离人烟的地方,才能体会人性的本来面目。

■活学活用:

静见真境,淡识本然

人生的真正境界就是恬然平淡,心体的本然就是淡泊朴实。

故有陶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与洒脱。对功名的向往,对利益的追逐,过分注重自我,这都是违背我们内心初衷的。但在人世间,这些东西不可避免的存在,也只有听之任之。

在这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社会里,居心叵测、心地险恶之人大有人在,如何使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只有努力进修自己的德性,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才能不与俗同。

46.心口不一,人之大忌

■原文

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译文口口声声说如何羡慕隐居山林生活的人,未必真正懂得山林隐居之真趣,口口声声说自己讨厌功名利禄的人,未必就能完全忘怀名利之心。

■活学活用:

心口不一,人之大忌

心动不如行动。嘴上说得头头是道的人,行动上可能是一筹莫展。赵括纸上谈兵,看上去很有才华,可在实际带兵打仗时只能落荒而逃。

嘴上经常下决心的人,其实内心根本就没有决心。有篇《丈夫写书》的文章向人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丈夫五年前说要写书,妻子非常高兴,为她准备好所有写书要用的东西,可丈夫一再找借口拖延写书的时间。春天,他说要去户外找灵感,等到夏天一定写书。到了夏天,他说太炎热,等到秋天的时候一定写书,夏去秋来,风高气爽的时候,他说让我的灵魂随深秋远去吧,到冬天一定写书……一转眼,五年过去了,丈夫还是没动笔写书。这位丈夫是不肯下功夫用行为实现自己决心的人。而那些嘴上说讨厌功名利禄的人,其实心里非常渴望得到。这些人比那位丈夫更差,他们是“口是心非”,而那位丈夫只算是“言行不一”。

一个真正淡泊名利的人,说与做能融为一体,根本不用表白什么,这才是真正的“闲云野鹤”。

47.无为无作,优游清逸

■原文

钓水,逸事也,尚持生杀之柄;奕棋,清戏也,且动战争之心,可见喜事不如省事之为适,多能不若无能之全真。

■译文钓鱼本是一件悠闲的事,可是钓鱼人却手握生杀大权;下棋本是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但是在这种娱乐中却存在战争心理。可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才多艺不如无才更有利于保全纯真的天性。

■活学活用:

无为无作,优游清逸“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做人如果这样,当然悠闲自在,但人性也就扭曲了。

如今的社会已经不是检讨自己钓鱼是否意味着杀生,下棋是否意味着厮杀这种问题的时候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竞争日益激烈,老子的无为之道也只能做古,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一个人软弱换来的是欺侮,是不得好活。一个国家的软弱,换来的可能是灭国之祸。发生战争是不幸的,在战争中有大批无辜的生命被杀害。人类发明了核武器,但核武器却反过来威胁着人类,这所有的一切,又岂是钓鱼和下棋能够比拟的……

48.春为虚象,秋见其真

■原文

莺花茂而山浓谷艳,总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崖枯,才见天地之真吾。

■译文春天里鸟语花香,山谷里绿草如茵,为山川平添了无限景色,然而景色再好,也只是大自然的一种幻象;秋天一到,叶落崖枯,山川一派空寂,这时才露出大自然真正的面貌。

■活学活用:

春为虚象,秋见其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啊,人生匆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只不过如过眼烟云,是非成败转瞬即逝。莺歌燕舞是自然的表象,人生最大的觉悟是能直面自然的人生,追求喜怒哀乐、富贵贫贱一切皆随其缘。

凡事随缘你便不会惶恐不安,不会为事业的大起大落而大喜大悲。随缘也就不会卷入勾心斗角的漩涡。随缘便与世无争,随遇而安,便能怡然自得,尽享生命的个中乐趣。

49.世间万物,皆出自然

■原文

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劳攘者自冗。

■译文岁月悠悠,来日方长,可那奔波劳碌的人却觉得时间短促,把自己搞得十分紧张;天地本是很宽阔,心胸狭隘的人偏要把自己局限在小圈子里,弄得很局促;风花雪月四季的景致本是很悠然的,可那些庸俗的人偏要把自己弄得很烦杂。

■活学活用:

世间万物,皆出自然“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整天哀声叹气,怨天尤人的人,根本不了解人生的真谛,他们忘了生命是最宝贵的。活着就好,活着就有盼头,活着就有希望。为功名、为利益而整日奔波忙碌,让有限的时光悄悄流逝,让利欲蒙蔽双眼,即使有一天扬名天下,等到永享天年的时候,留给自己的时间已所剩无几。

有一个很有寓意的故事说:一个人梦见上帝,上帝问他有什么疑问。他说:“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

上帝答道:“他们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然后又牺牲金钱来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忧虑,但却忘了现在,于是他们既不生活于现在之中,也不生活于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从不会死去,但是死去以后又好像从未活过……”

上帝虽然并不存在,但他的话道出了现在很多人活着的状态,看不见天地的宽广,不懂得培养生活的情趣。

50.乐贵自然,不在多远

■原文

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会景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

■译文具有真正乐趣的休闲活动不在多,只要有一方池塘加上几块怪石,就可尽得山水之乐;寻找大自然的景色也不一定要跑很远,只要在竹屋茅窗下坐临清风,沐浴着如水月光,心胸自然旷远辽阔。

■活学活用:

乐贵自然,不在多远

真正美好的景致不在于山有多高,水有多深,花草树林的种类有多少,而在于赏景人能够心领神会,如此,就算是只有一池浅水,几块奇岩怪石,也就足够了。故刘禹锡有词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足见赏景之人修养的重要性。

物质的富有只能满足口腹的需要,而精神的富有才能让人真正明白生活的乐趣。一个人的情调和品位是否高雅,并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沈万三富可敌国却只有满身的铜臭味,终遭流放外地。管仲错保公子纠成为阶下囚,齐桓公却三浴其身请管仲任其相。

享有生活情趣和高雅品位的人,一草一木也有情。相反,毫无生活乐趣可言的人,即使让他处在名山大川中,也难抒发出悠然雅趣。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趣味,缺少的是发现趣味的心。

51.心静体现,水清影明

■原文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译文当夜深人静听到悠悠的钟声时,可以惊醒虚妄中的梦幻;从清澈的潭中观察夜月倒影,能窥见世俗肉身之外的灵性。

■活学活用:

心静体现,水清影明

人生如梦,又似梦非梦,喧嚣浮躁过后,只有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随着悠悠的钟声从梦中幡然醒悟,体会到生命的真谛。从清澈的潭中观察夜月倒影,仿佛照见了自己的灵魂。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在感叹人生苦短中,今朝有酒今朝醉;一种人会在短短的人生之旅中,干出一番事业。而两者的区别、优劣仅在于后者认清了自我的价值。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过一段时期,或每走一段路,不断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身后,看看在太阳落山之前是否能回得去。或干脆停下来,沉思片刻,问一问:我打算要做什么?我要怎样做?这样或许可以活得简单些,也不至于走得太远,失去现在、失掉自我。

52.天地万物,皆是实相

■原文

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学者要天机清澈,胸次玲珑,触物皆有会心处。

■译文鸟的啼叫和虫的鸣声,是他们传递感情的信号;花的鲜艳和草的碧绿,其中蕴藏着大自然的奥妙玄机。做学问的人要独具慧眼,胸怀光明磊落,从周围的每样事物身上,都能领悟到天机的无所不在和博大精深。

■活学活用:

天地万物,皆是实相

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鸟鱼虫,都是领会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契机,大多数人不能参透此禅机,是因为心中装的名利欲望太重。对于修养学问的人来说,心灵的纯净是悟道的关键。

古人云:“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对人来说,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每天会发生很多事情,有些事看上去非常简单,但发现的过程却是复杂和艰辛的。我们要丢掉名利的包袱,用心去寻找,善于在“司空见惯”中去发现简单中的不简单,寻常中的不寻常,混乱中的规律,这样,才会有与众不同的建树。

53.读无字书,弹无弦琴

■原文

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书之趣?

■译文人们只会读有字的书籍,却不懂得研究和阐明大自然无形文字的书;人们只会弹奏有弦的实实在在的琴,却不会欣赏大自然无弦的琴音。像这样干任何事都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而不是靠自己的精神去感受和追求,又怎么能理解音乐和学问的真趣呢?

■活学活用:

读无字书,弹无弦琴

生活本身就是一本书,不读生活这本无字书,就无法明白书中的趣味,生活就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可言。弹有弦琴,即使是得心应手,也只是高超的技艺,弹无弦琴才是悟得了琴韵的真正妙趣所在。

棋、琴、书、画之雅,很多人追求,然而只是在形式上能运用,而无法领略到其中的精髓。有两个年青人学书法,一个严格按着古代书法大师的风格,一笔一划学得很认真,另一个则参照书法大师的作品,在其理解,领会的基础上自成一格的练习书画。若干年后,两人不期而遇,前者说:“你看你那是什么字,有哪一笔能告诉我这是谁的风格?”后者笑着说:“你能告诉我,哪一笔是你自己的字?”

一位画坛大师曾说过:“似我者死,悟我者生”,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54.无欲无求,赛过神仙

■原文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译文心中如果没有贪求物质享受的欲望,就会像秋天的碧空和平静的大海那样坦荡宽阔;生活中有了琴和书籍,就会像神仙般逍遥自在。

■活学活用:

无欲无求,赛过神仙“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心底无私天地宽,只有保持心灵这片净土,才能享受到生活的情趣。私欲堵在心中,就像乌云遮住了太阳,又怎么能够享受到风和日丽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好处呢?

世间的事不是我们都能掌握主动权或只要努力就能做好的,有许多事,我们只能尽到本分,仅此而已。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因为财富的丧失而愤愤不平。对弈作画,如闲云野鹤,似行空仙人,又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心旷神怡的呢?即便是陶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所表现出的闲情也不过如此。

55.欢乐极至,索然无味

■原文

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成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大下事率类此,奈何不早回头也?

■译文高朋满坐,聚集一堂,畅饮欢笑,真是很快乐。然而,转眼间夜深烛残,美味佳肴的香味不复再,爽口的清茶也已冰冷,方觉刚才的豪饮现在反要呕吐,回想美酒佳肴更觉得索然无味,再没了方才的欢畅。天下的事情大多如此,人们为什么不及早回头,适可而止呢?

■活学活用:

欢乐极至,索然无味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短暂的欢聚换来长久的离别,盛极一时的欢乐转瞬间悲声四起。人生在世能有多久,最多不超过一百年。天地是万物的旅馆,时间是匆匆的过客,人如果不珍惜这短暂的时间,克制自己,却放纵自己恣情欢乐,快乐到了尽头,那么悲哀也随之出现。

人间事物总是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然法则如此,人类又怎么能逃脱这一规律呢?明白这一道理,又怎么能再去刻意追求“盛极”、“乐极”呢?须知水满则溢啊!

56.知机其神,会趣明道

■原文

会得个中趣,五湖之烟月尽入寸里;破得眼前机,千古之英雄尽归掌握。

■译文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情趣,那么五湖四海的山光水色都可尽入心中;能看破眼前的人情世故,那么古往今来的所有英雄豪杰,都将为我理解而任我效法。

■活学活用:

知机其神,会趣明道

纵观历史,细数骚人墨客,数不胜数,他们游历万水千山,乐此不疲,所到之处无不各抒己见,吟诗作赋,挥墨题刻。

他们超于名利之外,官大官小不系于心,钱多钱少无所谓,有名无名不在乎,寄情山水,笑傲林泉,参悟禅机,留下多少千古绝唱,这不是境界低的人所能办得到的,只有境界高的人才办得到。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游赤壁后所写的词:“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我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令后人叹为观止。范仲淹登岳阳楼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这些传颂至今的千古名句要是不能领会到事物中蕴含的情趣,是无法写出来的。身在自然山水之间,忘却世间烦恼,便能耳聪目明。

57.万象皆空,达人达观

■原文

山河大土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译文山河大地,不过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颗尘埃,何况生活在其中的人呢?自然更是微不足道;人的血肉之躯最终不过是一场空,何况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自然更是浮光掠影。一个没有超凡智慧的人,是很难明白这种道理的。

■活学活用:

万象皆空,达人达观

就无限空间来说,山河大地在茫茫宇宙中只能算是小小尘埃,何况小小生物和无边的宇宙相比更是微乎其微,小得可怜。

就无限时间来说,我们的躯体只不过是短暂的泡沫,刹那间已无影无踪。明了自身的渺小,生命的短暂,还有必要去争功名利禄这种身外之物吗?

事实上,我们周围结党营私者有之,行凶抢劫者有之,受贿行贿者有之,为了功名利禄,不惜铤而走险,那是一种怎样的不幸和悲哀。他们忘却了生命的宝贵,忘记了人间亲情,利欲和功名蒙住了双眼,邪念将道德和良知侵蚀得体无完肤。他们麻木不仁而又胆大妄为地在法律的面前走钢丝,直到有一天,落入法网,才哀叹再给我一次机会吧,然而为时已晚,地狱成了其最后的归宿。所以说一个没有智慧的人,是无法彻悟宇宙之大和人之渺小这种道理的。

58.泡沫人生,何争名利

■原文

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

■译文人的一生像用铁器击石发生的火光一样一闪即逝,只知道一味你争我夺,就不想想一辈子能有多久?人类在宇宙中所占的空间就像蜗牛的触角那么小,怎么能在这狭小的世界里去争强斗胜呢?

■活学活用:

泡沫人生,何争名利

从岁月的长河中,可以看到人生的短暂;在茫茫的宇宙中,可以看到地球的渺小。在这有限的时间和狭隘的空间里,只知道你争我夺,像在蜗牛角般大小的地盘上摆开战场,彼此殊死相斗,非要决一雌雄,弄得头破血流,鱼死网破,那又何必。为什么不想想,即使争来了又有何用?抢来了又有何益?为什么不用有限的生命和精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是背离了人性的论调,是心胸狭隘者、急功近利者掩饰其卑劣行径的外衣。是顽凶好战者出师无名的假托之词。是为人正直、清心寡欲者所唾弃的荒谬言论。人应该一日三省其身,不为功名所拖累,不因世俗的纷纷扰扰而烦恼。托身于山水,寄情于瑶琴,那是怎样的一种洒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