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礼仪(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2 20:46:51

点击下载

作者:拙耕

出版社:吉林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家教礼仪

家教礼仪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家教礼仪作者:拙耕排版:昷一出版社: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7-01ISBN:9787555361565本书由安徽新儒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家教礼仪 是家长的必修课

家长是孩子成长中的初任老师,也是影响孩子一生的示范样板。没有不成才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家长要教育和培养孩子以良好的品格与全面的素质走上成才之路,家庭教育礼仪就是对家长施教行为的规范要求。以礼施教,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高尚的品德和文明的素质,在未来成长道路上展示一个有礼、自信、文明的自我形象,为人生奠定成功的基础。实践证明,家教礼仪,就是开启教子成才之门的金钥匙。学好用好家教礼仪,是每个家长的教子必修课。一 教子成才十分需要讲究家教礼仪

家教礼仪,是家长教育子女的行为规范。现代家庭教育,十分强调礼仪的突出作用。总结家庭教育的成败得失,一个重要的结论是:教子成才,不能违背教子规律,更不能违背家教礼仪。以礼仪教化子女,是家长成熟与家教成功的标志。01 家教礼仪是教子成才的金钥匙

家庭教育中,礼仪渗透到家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孩子的成才与未来人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塑造孩子的高尚人格

礼仪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是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文化修养、精神风貌的基本体现。我国著名思想家颜元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在家庭教育中,讲究礼仪对提高孩子们的道德素质,塑造高尚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和导向作用,是一条教子成才行之有效的途径。这是因为,礼仪对人的要求包括表里两个方面,它既要求一个人要有与人为善的道德观念,又要有优雅得体的言行举止。因此,从小接受过良好礼仪教育或注重礼仪修养的孩子,很容易形成高尚的人格。

一个孩子从小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来知礼行礼守礼,通过学习礼仪,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更好地显示自身的优雅风度和良好的形象。礼仪教育是培养和造就成功人士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是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 有利于提升孩子人际交往能力

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在家长的教育与熏陶下,懂得并且运用不同场合的礼仪知识,就能够更容易地与人打成一片,使与他交往的对象倍感亲切自然,乐于接纳和接近,从而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门路可以更宽,朋友可以更多,造诣可以更高。Tips一个彬彬有礼、言行得体的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将会如沐春风,不断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而且他自己就是一片春光,会给别人、给社会带来温暖和欢乐。◎ 有利于丰富科学文化知识

希望孩子未来成才的家长,必须懂得从两个方面重点对孩子从小加强教育和培养:一是给孩子更多的品德教育、礼仪熏陶和文明教化;二是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维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帮助处理未来人生中的各种矛盾,密切人际关系。要知道,孩子们礼仪熏陶与学习进步是相辅相成、互动增长的。孩子从小具有一定的礼仪知识,养成文明有礼的习惯,有助于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有助于陶冶情操,使人情趣高雅,充满活力。

同时,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是促进礼仪修养的一个基础。孩子学习并丰富各种知识,才能使自己更加懂礼貌、讲礼节,思考问题才能周到详尽,处理问题才能得体妥当,才能在走入社会后,以良好的形象与人进行广泛的交流。

正是因为家庭教育礼仪在孩子成长与成才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决定着孩子未来人生的发展。所以,在每个家庭中,父母都绝不能轻视礼仪,都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学习礼仪、讲究礼仪,以“礼”教子,育子成才。02 家庭教育礼仪的基本功能

家庭教育礼仪具有以下几项基本功能。◎ 沟通与调节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谈举止、体态仪表和情绪感情,都作为一种潜在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良好的礼仪修养可以塑造美丽的形象,表达友好的交往愿望,增进亲子之间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了解与亲情。如果每个家长都能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去进行家庭教育,亲子之间就很容易沟通。而沟通情感正是礼仪的首要功能,也是礼仪的首要目的。

家教礼仪的调节功能,对亲子之间相互关系模式起着规范和及时调整的功能,可以化解矛盾、建立新的亲子关系模式,在发展健康、良好的家庭关系中,家长与孩子有时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会采取极端行为。讲究家教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得以沟通,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良性互动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尊重与礼貌

礼仪的核心要求是尊重。尊重即向对方表示尊敬和敬意,同时对方也还之以礼。礼尚往来,有礼仪的交往行为,蕴涵着彼此的尊敬。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再小,父母也要重视孩子的人格,以平等、友善、礼貌的文明举止施教。作为家长,自觉地执行家教礼仪规范,教育孩子能以礼相待,一方面可以使亲子双方的感情得到沟通,有助于加强亲子之间互相尊重并建立亲密感情,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在向孩子表示尊重、礼貌的过程中,也会获得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从另一方面讲,讲究家教礼仪也有助于缓和化解已经出现的家庭矛盾。Tips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免不了会发生摩擦、冲突。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言行举止可以化解矛盾、缓和气氛,避免冲突的升级。◎ 教化与熏陶

家教礼仪以一种道德熏陶与文明教化的方式,对家庭中的家长和孩子发挥着明显的教化功能。家教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对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影响,都会以“传统”的力量不断地由老一辈传递给新一代。家长通过对礼仪的学习和应用,有益于在家庭教育中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使得家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孩子讲文明,懂礼貌,与家长和睦相处,形成温馨的家庭环境。可见,家庭教育礼仪的教化熏陶功能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作用。◎ 约束与规范

家教礼仪作为行为规范,对家长的施教行为具有很强的约束和规范功能。在家庭教育中,礼仪约束着家长的态度和动机,规范着家长的教育方式,协调着亲子之间的关系,维护着家庭中的和谐气氛,在教子成才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礼仪通过制约、教化、示范等教育形式,要求父母和孩子共同遵守文明有礼的行为规范,纠正家庭教育中不正确的教育行为。比如,命令强迫、棍棒教育、溺爱放纵、过度限制的不良方式,是违背礼仪规范,也是违背教子规律的。实践证明:自觉接受礼仪约束的父母是成熟与教育成功的标志。03 家庭教育礼仪的基本原则

礼仪作为行为规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很强的约束作用。家庭教育中,讲究礼仪有助于净化家长的教育理念,规范家长的教育行为,维护家庭中和谐的氛围。一个孩子的文明礼仪水准如何,往往反映着其家长和整个家庭的文明水平和素质教养。可以说,有文明的家长,必有懂礼的孩子。提倡家教礼仪的学习、运用,与教育培养孩子成长与成才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而要做好家庭教育中的“礼治”,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 尊重原则

尊重是家教礼仪的灵魂。家教礼仪中的尊重原则,主要包括家长自尊和尊重两方面。尊重是家教礼仪的情感基础,只有父母与孩子之间彼此相互尊重,才能保持和谐愉快的亲子关系。讲究家教礼仪,就是要求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意愿,这也是对家长自己的尊重。

尊重首先要求每个家长要自尊。家长有自尊心、上进心,自信和自强,才有能力培养孩子学本领和有成就。家长若没有了自尊就会怨天尤人,情绪灰暗,进而影响到孩子,使孩子产生自卑、消极,甚至绝望的情绪或自毁前程。

尊重同时还要求家长要尊重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人格是一个孩子具有的比较重要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通常也指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称。每个孩子与家长的人格都是平等的,家长蔑视和侮辱孩子的人格是不道德的、不礼貌的。可以说一个正常的人,最为看重、最为在意的莫过于自己的人格。其次,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爱好和习惯。在家庭教育中,不要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孩子的兴趣爱好,更不要强求孩子按自己的爱好和习惯来生活、行事。Tips每个孩子性格特点不同,成长经历不同,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爱和习惯就是千差万别的,如果对孩子妄加评论,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渴望教子成才的家长要切记尊重孩子。◎ 平等原则

平等是密切亲子关系的必要条件。平等是家教礼仪中一个核心原则,也是因材施教、育子成才的必要条件。在家庭生活中应当人人平等,不论长幼,人格总是平等的,多子女家庭中,家长更应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讲究家教礼仪,绝不能根据家长自己的意志,强迫孩子服从。这样做,无法使孩子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对于每个孩子,家长都应当尊重他们,热情帮助他们,关心他们,切勿让自己的不当言行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在家教礼仪上,只有辈分、长幼的不同,而无人格的差别。这是密切亲子关系、培育孩子健康人格的必要条件。◎ 道德原则

道德培育是家教礼仪的基础。道德是人的内在修养,礼仪是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礼仪是被道德制约、支配的,道德是礼仪的前提。家庭教育不能抛开道德去谈礼仪,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会使孩子自然地形成高尚、优雅、文明的良好品质。

家庭教育如果不注意孩子道德品质的提高,不加强对孩子文明素质的培养,只在表面形式上下功夫,这样势必事与愿违。所以,讲究家教礼仪,家长就应当把外在的礼仪形式同内在的道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在孩子身上得到和谐统一,有机结合,为未来成才打好素质的基础。◎ 诚信原则

家庭教育必须讲诚信。诚信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基本条件。讲诚信,既是家长外在行为与内在道德的有机统一,也是家长为孩子树立示范榜样的根本体现。身为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必须要心口一致、表里一致、言行一致、前后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孩子的信任。如果家长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说了不算、答应不办,那就难以取得孩子的信任,家庭教育就很难收到理想成效。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感情真挚,心口如一、发自内心,这样才能成为孩子信赖的知心朋友。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家庭教育,才可能培养孩子真的美德。守信守诚,就是要言必信,行必果。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的就是人要守信用、重诺言。Tips一个守信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中要做到言行一致、信守约定,承诺的事一定完成,这样有利于促进孩子形成诚信的品质,从而为孩子未来成才奠定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二 不讲礼仪,家教必然失败

家庭教育礼仪,是礼仪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礼仪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和质量,体现着施教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也是衡量对女子教育能否达到要求、保证成效、实现预期理想目标的标志。一个家长能将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文明的气质修养与科学的施教方法结合起来,就构成了育子成才、实现成功教育的基础保证。因此,家教必讲礼仪,无礼仪则无家教。01 强迫服从:观念上的不讲“礼”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富有崇德尚礼的优良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礼仪。

家庭教育礼仪,主要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具备的文明意识和行为规范。家长要以科学的方法正确而有效地教育培养孩子,首先要有礼仪观念,依“礼”施教,孩子才会乐意接受。

然而在不少家庭中,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以强迫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必须绝对服从。这样教育的结果不仅有悖科学教育的原则,而且还会严重伤害孩子的人格自尊,轻则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重则造成孩子的心灵扭曲,甚至会以暴抗暴,以同样的方式和所有的人对抗。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而且对未来的一生都可能造成严重的恶果。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他们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竟不惜牺牲孩子童年的乐趣,把孩子当成可以摆弄的、没有独立人格的“宠物”,强迫孩子无条件地服从家长的命令和指挥,让孩子学家长认为应该学的东西,做家长认为应该做的事,让孩子去实现家长的愿望,成为实现家长兴趣的工具,却从不考虑这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不但达不到培养目的,反而使孩子产生厌学的逆反心理。

压制孩子的兴趣,就等于压抑孩子的创造力,这是很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创造力是孩子成长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对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都很重要。创造力的培养,后天的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指挥和强迫服从不仅导致了孩子自主能力的缺失,更可怕的是,这种不讲“礼”、不文明的教育方式,会扼杀孩子原本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今天,我国青少年所具有的创造力现状实在堪忧。教育部、团中央和国家科协近日对国内31个省市的青少年发出12万份的联合问卷调查表明,他们普遍缺乏创造能力,只有近15%的人具有初步创造力特征,这是不容乐观的事实。作为家长,一定要懂得孩子如果缺乏创造力,未来就只能是个平庸的人,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一定是个失败者,而且人生与事业更不会有新的进步和更大的发展。

父母强迫孩子的结果,只会让孩子形成依赖、自卑和服从的心理,这些心理状态,恰恰是孩子创造力发展的障碍物,而这些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与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直接相关,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当尽量避免。所以,讲究家教礼仪,要求家长教育培养孩子时,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结合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要强人所难。替孩子选择读兴趣班、特长班,也要掌握好分寸,劳逸结合,注意情况的变化,切不要让孩子感到压抑、单调、枯燥、乏味,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学、逃学。

珍惜家教礼仪的最佳灌输时期

国内外的心理学家已经多次证明,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最佳年龄段是在4岁半至9岁期间。孩子从9岁开始则进入了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期。作为家长,应该抓住这一家教的最佳时期,对孩子的创造力给予积极的开掘。可是还有不少家长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有的甚至在家庭教育中产生不讲“礼”的错误观念,采用了非科学方法,强迫孩子做这做那,这种揠苗助长不仅压制了孩子创造意识的萌动与生发,而且严重影响了子女今后的人生之路。02 过分限制:人格上的不尊重

家庭教育礼仪,一个核心原则是人格的尊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限制过多,过度限制会禁锢孩子的自由成长,而且也是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但是我们的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为了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常常给孩子制定出各种各样的规则和纪律,去约束限制孩子。其目的虽然是让孩子少犯错误,但这种限制产生了极其有害的负面影响。

有些家长错误地以为,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给孩子立出规矩,让孩子按大人定的规矩成长,并且形成守规矩的习惯,甚至连一些教育学者也这样认为。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说法,也是对孩子人格的极大不尊重。科学而文明的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限制孩子,而是充分释放孩子的潜能,这才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课题。

还有许多家长出于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严加控制孩子的行为,甚至剥夺了孩子的人身自由。这样做不仅抑制了孩子一些自主性的举动和想法,更为严重的是抑制了孩子的创新意识,阻碍了孩子创造能力的发展。正是这种貌似关爱的控制,酿成了孩子懦弱的性格。

从表面上看,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控制似乎使孩子抓紧了时间,其实反而浪费了孩子大量的时间。因为孩子们被剥夺了休息、娱乐与调节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他们就会有意无意地用慢节奏来对付。作业慢、思维慢,在低效率中变相舒缓自己紧张的神经;在课堂上也漫不经心,缺乏敏感度,该会的不会,该说的不说,厌学情绪由此产生。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把自主的权利,即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权利还给孩子。家长们要牢记家教礼仪中这个原则:尊重孩子的人格独立,可以呼唤出孩子内心深处的创造潜能,这是他日后有所成就的前提。家长的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保护孩子的创造精神,绝不能再过分控制成长发育中的孩子。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德国教育家斯昔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或接纳知识与技能,还要从人生命深处唤起沉睡的自我意识,这也是个体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的觉醒。教育不仅要从外部施教,而且要开发受教者的内部潜能,这才是成功的教育。现代教育家始终把“注重学识”排在最后,他们认为,知识内容不断猛增,是传授不完的,所以最应该注重的是孩子的主体个性自由成长,唤醒他们自然状态的灵魂,陶冶他们的精神,最终使其个性潜力全面发挥出来,这才是重要的品质。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可以充分吸收学识,而且可以创新学识。培养自主性的前提,是建立孩子的自我感,让他们在情感上先自由自主起来。心理学家认为,缺乏自由和自主性的人,通常是那些在情感上、情绪上高度依赖别人的人。因为没有自我感,就不能为自己创造心理上的满足,所以他们只能按照父母,或其他权威者的价值观来思考和行动。03 极度专制:亲子关系上的不平等

做父母,真的不轻松。因为,教子成才,是家长的天然使命。因为,养而不教,全是父母的过错。青春少年,正是独立人格发育的特殊时期,也是极易和父母对着干的逆反时期。在这一时期,父母是否能以家教礼仪去正确化解孩子心中的逆反心理,以家教礼仪成为青春期孩子的知心朋友,考验着父母的耐心和智慧。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精心制订了育子成才的庞大计划,呕心沥血,苦心管束,极度专制地要求孩子按自己设计的方向发展,把过多的期望加在孩子的身上,把孩子的自主权利强行剥夺,本以为这会让孩子健康成长,却不想这反而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无论父母如何望子成龙心切,也不能违背孩子的意愿,让孩子按自己设计的模式去发展,因为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尊,有自己与父母人格平等的权利。对孩子过于专制、强迫其服从的父母,也许从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更不会想到,这样做可能会酿成悲剧。当前,极度专制、专横武断的家教,是现代家庭中的普遍现象。不少家长在教育上严重不平等,不公平,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想法,不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武断地自我决定孩子的未来,并且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指挥命令孩子,并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动辄施以暴力手段。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会两极发展。一种可能是性格叛逆,粗野顽劣;另一种可能是性格懦弱,自卑自轻。这两种都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严重的性格缺陷。

把父母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并按父母的意愿为孩子规定和限制该做该说的事和不该做不该说的事,完全忽视孩子个性发展的要求,完全忽视孩子的独立人格,完全剥夺孩子的自由发展空间,照此下去,孩子与父母的矛盾肯定会激化,并给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障碍。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专制管教形式,事事都要过问和干涉,从吃喝拉撒睡到学习、交往等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不平等的、过分的管教恰恰害了孩子。

或许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太小,经验不足,很多事情不能独立处理,为他们计划安排好是父母应尽的本分。这些家长恰恰违背了家教礼仪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平等。讲究平等的父母,会用爱心和温情去正确引导教育孩子,会用协商、讨论的方式听取孩子的意见,会用恰当的方式耐心地去启发孩子认识事物,提高和培养孩子的自强自立能力。而这都需要家长通过教育礼仪的方式去解决。试想一个未成年的小孩,长年累月地生活在专制无“礼”不平等的家庭环境中,怎么能不产生逆反心理呢?Tips极度专制,总是强迫孩子服从的家长,往往会把一个本来活泼健康的孩子变成一个懦弱的人,一个虚伪的人,一个心灵严重扭曲的不正常人。家长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愿固然可佳,但是一定要用正确的家教礼仪教育孩子。04 棍棒教育:教育方式上的不文明

家庭教育礼仪告诉家长:严格家教是没有错的,但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要讲文明,要讲礼仪。简单粗暴,以打骂代替管教往往适得其反。缺少耐心,棍棒教育,高压制服,其结果只能是导致家庭矛盾和冲突的爆发,甚至是家庭悲剧的发生。

在一些家长眼中,不听话、不服从父母管教就不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家长对孩子拥有无上的权威,孩子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家长这种权威。对付孩子的反抗,父母最惯用的方式就是强权压制,斥责甚至打骂。特别是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有些家长往往采用简单的方式、粗暴的方法,以打骂来管教孩子,他们以为这种方式天经地义,对孩子的成长很有效,但效果真如家长所想的那样吗?

当孩子的精神长期受到高压束缚时,心理能量缺乏宣泄的场合和机会,很容易情绪不佳,多愁善感,经常处于郁郁寡欢的状态。这类孩子往往也缺少人际交往,从而滋生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孤芳自赏的心态。这种情况下,一旦他们偶尔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就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宣泄,从而有意识地寻求这种刺激,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容易成为习惯,形成反社会的人格。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教训,根源就出在父母身上。

父母是爱孩子的,可有很多父母以为打是亲、骂是爱,岂不知,当父母在打骂孩子的时候,通常是把爱变成了恨。孩子成绩差、孩子不好好学习、孩子不听话、孩子做错了事,诸如此类,父母无法忍受,失望、伤心、愤怒一齐涌上来,父母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气头上”骂了孩子,动手打了孩子。在生气的时候,“恨不得把孩子一棍子打死”,“真后悔把孩子生下来”。打完以后,自己气消了,又为挨了打的孩子心疼不已。这样的父母,生活中真的不少。家教礼仪认为,教育孩子方法上的简单粗暴,是家长人格修养不成熟、不完善的表现,也是不文明的表现。谁都不会喜欢专制的粗暴的父母,子女对这样的父母是极为反感的,尽管高压之下孩子表面上可能表现得“唯命是从”,但大量事实表明:简单粗暴行为在教育孩子中,历来吃的都是恶果。家长用这种性格、方式去解决问题,往往把好事弄成坏事。例如脾气倔强的孩子,宁肯叫粗暴的父母打死,也一声不吭,不愿屈服于家长的威严。而这种性格很可能进一步激化素质低劣、性格暴躁的父母的火气,随之而来的是更狠的毒打。不少父母事后也后悔莫及,但由于未下大决心克服这种毛病,后悔归后悔,再遇事依然故我,旧病复发。弄得孩子见父母如同老鼠见猫,把很有成功潜质的性格都吓没了,何谈成就未来人生?Tips有见识有修养的家长应该明白,粗暴的态度,压制的办法,这种行为比孩子的错误性质要严重得多,也令人痛心得多。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启迪和教育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自然健康地发展。粗暴地强迫孩子如何如何,效果从来不好。

孔子曾说:“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意思是被鞭子打过的孩子,不会听从父母的教导。“棍棒之下未必出孝子”,专横教子只能招致孩子反感,让家长的初衷、美好的愿望灰飞烟灭。

所以,奉劝那些对待子女态度粗暴的父母,为了你的孩子的健康成长,请你痛下决心,改掉自己动辄发火、事事干预的脾气,真诚地尊重孩子;切莫总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在他自己的事情上有说话和做决定的权利。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可以凡事不听家长的意见,而是说家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孩子的想法,合理的就赞同,不合理的应耐心指导改进,并以理说服孩子,做孩子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

心灵教育胜过棍棒教育

虽然人类今天已进入到高科技时代的21世纪,但一些家长的观念仍受到封建传统的羁绊。“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已深深地根植在许多家长的潜意识中。

因此,家长认为打孩子既简单易行,又立竿见影地看到孩子的变化,同时宣泄了自己的情绪,显示出长辈的威严。殊不知,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既显示自己的无能,也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它的直接后果是摧毁孩子的自信。剖析家长打孩子的普遍心理,用三个字形容:恨、疼、悔。

第一个字“恨”。爱得越深,恨得越烈。看到孩子不争气,心急如焚。一位父亲曾经告诉我,有时看到儿子吊儿郎当的样子,真恨不得一拳把他打死算了,一了百了。可见恨之毒。

第二个字“疼”。打在孩子身上,疼在家长心上。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孩子脸上流泪,我的心里流血。有的家长想出两全其美的方法,孩子考砸了,不打孩子打自己,当着孩子的面把自己脸抽肿了,心想既没有伤害孩子的有形生命,又让孩子接受教训。岂知,这更易刺伤孩子的心灵,孩子产生了负疚感,背上自责的沉重包袱!

第三个字“悔”。孩子含着眼泪睡着了,父母愁眉相对,彻夜难眠。这样的三部曲每天都在中国无数的家庭中上演。“打骂”是横在两代人之间的一堵墙,它拉开了骨肉距离,使彼此之间形成了心灵上的堡垒。家长的心灵在流血,那么挨打的孩子在想什么呢?

上学前,每个孩子都想做让父母感到自豪的孩子,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是,当考试考砸了,成绩名落孙山时,面对老师的责备、同学的嘲笑,唯一的希望是得到父母的宽容,从而找到自尊和自信。可万万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父母的训斥和暴打,孩子在哭声中误以为美好世界破灭了。

这时孩子肉体痛,心更痛。随着不断地挨打,孩子眼里露出愤怒的目光,开始产生了逆反的抗拒心理。

时代需要心灵和谐、舒展的接班人,而不是毫无主见、唯唯诺诺的人。

在棍棒教育和无休止的打骂中,作为家长,究竟想把孩子推到人生的哪条路上呢?第二章互尊互爱,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家庭教育,父母最容易走入的误区就是端着家长的架子,居高临下地训导孩子,不去考虑孩子的感受与心理需求。这种方式的家教结果往往背离父母的初衷。现代家教,从来都是把尊重孩子的人格放在第一位。家教礼仪正是根据这一总原则、总要求,强调父母与孩子的平等性,要求父母与孩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作为父母,首先要放下架子,学会既要用爱心去感化孩子的心灵,又要给孩子应有的尊重,让孩子在自尊中明白道理,在自信中走向成熟。这是每个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都应自觉遵守的家教礼仪规范。一 做孩子的朋友,不摆家长的架子01 尊重孩子,应放下家长的架子

父母和孩子做朋友,基础是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有缺点的孩子在成长进步中,更需要父母做自己最值得信赖和帮助的大朋友。现代家教中,父母们只有先学会做孩子的朋友,才能当好称职的父母。

曾有一位学生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谈道:

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作为一名母亲,深深地体会到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们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帮他分析事物、明辨是非,鼓励他对家庭的任何事情谈出自己的看法,并将与他的谈话录下来。对于他想要的玩具、希望参加的活动,通过家庭会议的形式,进行必要的讨论。而且孩子也可以指出我们父母平时哪里做得不足,哪里伤害到他。这样开诚布公地沟通着彼此的想法,形成了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孩子也生活得无忧无虑。

这充分说明,和孩子交心,父母首先应放下家长的架子,然后让他知道,孩子的喜怒哀乐,也就是父母的喜怒哀乐,这一点在亲子沟通中是不容忽视的。作为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的虽然是子女的角色,但与父母一样有同等的价值和尊严,应该受到尊重。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权利和隐私。比如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和邮件,不像对敌人一样监听孩子和伙伴谈话,不当着众人的面斥责孩子,不对他们的小秘密追根问底,特别是以命令的方式强逼孩子说出来,否则容易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Tips家庭成员之间应该是真正的平等的关系,每个人之间不因年龄的大小、辈分的高低,而在权利上有所不同。孩子在家庭中也有发表意见的权利。02 孩子也有自尊,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是教导孩子的大忌。

每个人都有被别人尊重的需求。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就不需要被尊重,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自尊心,都需要维护自己的尊严。

有一个问题很多父母都不明白:“为什么孩子总是和比自己差的孩子比呢?”许多父母认为是孩子没有出息,没有自尊心。其实,孩子和比自己差的孩子比,恰恰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体现人的自尊。

如果孩子感觉到你尊重他,他就爱听你的;如果感觉到你不尊重他,他就很反感,当然就对你的话听不进去了。

有一位已退休的老师说:“我当老师的时候,很少在课堂上批评学生,当遇到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我就用眼神暗示他。他改了更好;不改,我也不会立即批评他,让他在同学面前难堪,而是下课后找他谈话。指出问题之后我会说:‘老师知道你自己可以改正,你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吧?’下次只要我看他一眼,他立刻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一般都会马上改正错误的。我尊重他们,他们也尊重我,我的课堂纪律一直很好,学生很少故意给我找麻烦。”

人与人之间的礼貌和尊重很重要。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往往凭个人意愿对待孩子。孩子有了过失,做父母的不管场合,轻则斥责,重则打骂。他们不知道孩子正处在自我观念的可塑阶段,在这个阶段,父母的评价对孩子发展相当重要。要是做父母的经常说他是傻瓜,他就会慢慢相信自己是傻瓜。时间一久,孩子的自信心、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为避免被人嘲笑,他将不再主动做事,不愿参加任何竞争和比赛,他只想消极处世来求自保。Tips许多经验告诉父母,只有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孩子才愿意与父母沟通,在沟通中愿意听父母的话,愿意努力上进,从而成长为有用之才。因此,在生活当中应时时刻刻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人格,认真对待孩子,用心去感受孩子。

平等是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的前提。只有对孩子一视同仁才能被孩子接受;只有公平对待孩子,才会被孩子认可。只有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沟通才能顺利进行。

下面是一位母亲的教子心得。

有一次,我带儿子去商场,让儿子先陪着自己转转服装店,然后再带儿子去看看书。这次儿子有些不耐烦了,对我说:“妈妈,我觉得您有好多衣服,您为什么总是买个没完,有钱买点书多好啊!”听了孩子发自内心的话,我说:“儿子,你说得对,以后,妈妈一定注意。”

还有一次,儿子在书店看书,我觉得儿子已经长大了,应该有意识地锻炼他了,于是趁他不注意悄悄地离开了书店。过了一会儿,他从书店出来了,找到了我,儿子显得很镇定,丝毫没有着急害怕的表情,我连忙鼓励他:“你看,你不是很有能力吗?”儿子不好意思地笑了。

从上述母亲与孩子相处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只要与孩子平等地交流,亲子之间就能够做到心灵沟通,父母才得以对孩子进行春风化雨般的教导,使孩子如沐春风般地健康成长。03 “蹲下身子”,与孩子平等相处

幼儿教育专家曾向父母强调,在孩子幼小时,父母要“蹲下身子”与孩子说话,与孩子处在一个水平上,并用双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对视着,和颜悦色,以商量的口气与孩子说话。

蹲下身子,和孩子平视,是尊重孩子的表现,其实,不仅对待幼儿要“蹲下身子”,对待较大的孩子,也要借鉴这种“蹲下身子”的做法,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感情,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我们周围,很多孩子往往喜欢与家庭以外的成人交往,因为那些成人对待他们很像同辈,可是在家庭中往往就感受不到这种气氛。

只有当父母不再居高临下,与孩子完全处于平等的时候,孩子Tips很多事实表明,父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孩子交流,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父母只有转变姿态,像对待自己的朋友那样去对待孩子,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

才会把他真实的想法告诉父母,这就是孩子为什么喜欢把心里话对自己的朋友说,却不愿意对自己父母说的原因。“蹲下来”,这一步十分关键,因为无论孩子的想法是对还是错、有无道理,父母只有在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后,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地与孩子交流。

假如父母能在自己的家中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这就是孩子的幸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孩子会感觉到父母是自己的好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平等地与孩子交流,是增强孩子独立意识的有效方式。平等地与孩子交流,是一种现代教育观的体现。只有怀着崇高的责任心和热切的期望才能“弯下腰”;只有把孩子看作是平等的个体才能“弯下腰”。

父母只有平等地与孩子交流,才能获得与孩子真正交流的机会,才能真正明白孩子的想法以及他们行为的真正动机。04 把孩子视作自己的朋友

作为家长应当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友好的家庭环境,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在孩子面前处处摆家长的架子。为此,就应该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有心事,无论是喜与忧,希望找人分享或分担时,第一个想到的,往往不是他的父母,而是最了解他的朋友。因此,父母在孩子一出生时,便要培养他成为与自己无所不谈、最要好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是无年龄、无性别、无职位、无地位之分的。因此,和孩子交朋友,大人必须俯下身子用孩子的眼光看这个世界。否则,若是孩子对父母怀有惧怕的心理,甚至存有戒心,那么他只能敬而远之,是不可能向父母袒露胸怀的。◎ 和孩子坦诚交心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必刻意呈现最好的一面。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父母自然也不例外。

当孩子遇到烦恼、失败与挫折向父母倾诉时,父母不妨利用这个机会,坦诚地将自己的烦恼、失败和挫折经历向孩子倾诉出来。

有一个孩子读书不用功,妈妈无论责备或鼓励,都是徒劳,孩子总是将妈妈的话当作耳边风,每天放学回家,不是躺在床上睡觉,便是看电视。

一天,妈妈又是苦口婆心地劝孩子专心做功课,孩子仍然是一边做,一边东张西望。妈妈看见孩子爱理不理的态度,愈劝愈气愤,愈想愈伤心,不禁掉下眼泪,无奈地对孩子说:“是妈妈不好,妈妈没有用,妈妈以后不会再向你唠唠叨叨的了。”然后默默地返回自己的房间。

孩子听到妈妈这番发自内心的话语后,有点内疚不安,走到妈妈的房间,摇着妈妈的手说:“妈妈不要再哭了,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会很用功地读书,不会再令妈妈伤心了。”

可见,用这种真挚的态度教诲孩子,比恶言恶语或责骂来得更有效。

父母可以将自己的阅历与经验,灌输到孩子的思想中去。孩子会从父母一点一滴的经历中,领悟到许多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不会因为父母的过失而小看父母。Tips孩子感到喜悦时,父母在祝贺与鼓励的基础上,还要暗示孩子“胜不骄”的道理;孩子遇到困难或失败时,父母要安慰、同情与肯定他,帮助他走出困境。05 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中国的父母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只习惯于做道貌岸然的训导,但反过来却要求孩子向自己敞开内心世界。这种不平等的要求,当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父母向孩子敞露内心,表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与信赖,加强了与孩子的情感联系,有利于亲子间融洽地沟通,这种交流在孩子逐步成熟时尤为重要。十几岁是孩子的黄金年华,但也是多事之秋,父母与孩子在感情上有这样的密切联系,就容易沟通,从而有效地避免少年期容易遇到的问题,使孩子顺利成长,而父母与孩子间的这种密切关系是需要长期、有意识培养的。当孩子们开始发问:“爸爸(妈妈)为什么不高兴呀?是不是工作上有了麻烦”的时候,做父母的就该认真考虑一下是否该与孩子认真谈一谈。那么谈多少,怎么谈?如果我们一语搪塞说:“没有什么,很好。”或:“不关你的事,去玩你的吧。”我们就很随便地将孩子对父母的关心推开,等于将一颗关怀他人的心挡在门外,孩子得到的信息便是父母不让孩子有爱心和责任心,日后我们也就没有理由抱怨我们的孩子不关心父母。

父母和孩子们总结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表述自己的计划与展望,这本身就是对孩子最生动的人生教育,反过来也是对父母自身的鼓励。生活中人人有坎坷,有些人终身不得志,同孩子一起回顾分析自己的经历,承认自己以往的失败,回顾自己的终身憾事,对做父母的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能会担心孩子看不起自己。事实上,这样做有许多益处,将自己实践积累的经验教训传授给孩子,这是送给他们最珍贵的礼物。Tips父母应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真正同孩子建立一种平等、尊重的朋友关系,相互敞开心扉,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二 用爱心去感化孩子的心灵

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孩子一切生活的基础和未来的认识及行为几乎全部归结于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爱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因此爱的问题是孩子各方面成长的一个背景。好比植物有土壤一样,爱就是孩子成长的土壤。01 爱是孩子成长的土壤

意大利蒙台梭利幼儿园有个口号叫:爱和自由,美和理想。这个口号是人们对蒙台梭利教育法实施以来探索出的哲理。

每个人都渴望被人关爱,渴望被人信任,孩子更是如此。他们渴望生活在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里,渴望着拥有理解他们、信任他们、爱护他们、关注他们的父母。爱是对孩子正常的教育方式,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发展基础。父母的爱,可以成功地塑造孩子善良、忠诚、责任感等品质,为孩子适应未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亲子沟通时,父母应多用些爱的言语、爱的行动去感化孩子。当孩子做了错事,父母在讲明是非、纠正其错误后要以适当的方式表示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到父母仍然是爱他的。孩子为继续得到这种爱,更愿意做一个好孩子,这样就会唤起其内心积极的欲望,更有利于对孩子的引导和帮助。

谭辰是个很调皮的男孩,令人头痛的事他干了很多,父母拿他完全没有办法。

一天,谭辰出去郊游,玩的时候脚被石头划破了,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谭辰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地交代了几句便自己走了。谭辰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疼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等会儿你自己看,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谭辰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谭辰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谭辰一眼,然后才走了。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谭辰的眼睛里闪着泪花。(事例改编自《好老师 好校长 好家长》周华明著)

谭辰的父亲在拐弯处那看似不经意的回眸,真是道尽了父爱的意义。孩子是天使,他们有颗敏感的心。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孩子通过父母的一个眼神就能感受到。如果父母用些爱的言语去安慰并鼓励孩子,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在父母心中是多么重要,进而积极主动地努力走好自己的人生,尽可能不让父母失望。Tips缺少爱的孩子,脸上就会缺少光泽和活力,内心也缺少温暖。他绝对不会主动去爱别人,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也缺少热情和激情,更没有理想以及为之努力的动力。所以父母平时应该经常表达出对孩子的爱意。02 把伟大的母爱给予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母爱使孩子感到,降临人间是美好的;母爱在孩子身上逐渐灌输了对生命的热爱,而不仅仅希望活着就是了。”他还说,“由于母爱具有利人、无私的特点,因此一直被视为最高尚的爱、最神圣的情感。然而,母爱的真正实现似乎并不在于母亲对初生婴儿的爱,而是在于以后成长中对孩子的爱。”

印度的甘地夫人也说:“孩子们需要母亲的爱抚,犹如幼苗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对一个母亲来说,她应该把孩子放在首位。因为孩子们对母亲有着非常特殊的依赖。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我所负责的公职和我对家庭、孩子应尽的义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为母亲,应该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要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的情感出现障碍,从而造成亲子关系的隔阂,将留下永远的遗憾。

因此,做母亲的一定要注意:如果孩子体验不到母爱,那么就会对母亲产生一种冷漠感,甚至仇恨的心理。著名教育学家斯特娜夫人说过:“理想的母亲应该永远镇定,永远和善,永远富有爱心地对待孩子,永远知道管教孩子的恰当方法,永远愿意花时间陪孩子共同成长,永远对孩子抱着必胜的信念,永远愿意与孩子一道讨论问题。”Tips任何年龄的孩子都需要爱,特别是妈妈的爱,当孩子睡觉前,妈妈可以为孩子弄好被枕,让他躺得舒舒服服,微笑着向孩子道一声晚安,让他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梦乡。从这些小动作中,孩子便能感受到母亲的爱与关怀了。

当然,每一位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许多母亲给孩子的却是溺爱,替孩子做任何事情,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这种爱其实并不能促进亲子关系,孩子反而会看不起母亲,事事要求母亲做,处处呵斥母亲怠慢了他。到那时,母亲们可要后悔了。正如一位教育家曾经告诫过我们:“母亲的心总是慈的,但是慈心要用得好;如果用得不好的话,那结果就适得其反。”03 把深沉的父爱给予孩子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知道有什么比教养一个孩子成人更神圣的职责。”中国古语更有云:“养不教,父之过。”作为孩子的父亲,不管你有多忙,事业有多重要,孩子同样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不可因为工作原因而冷落了孩子,让孩子体验不到父爱。

斯特娜夫人曾经在她的作品《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中举过一个关于她的同事温斯特博士的例子:

小时候,温斯特家里非常富裕,父亲是外交官,为母亲和她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但是,父亲很少在家,温斯特很少看见父亲,以至于她觉得父亲非常陌生。每次在父亲回家的短暂时间里,她会与父亲熟悉起来,但是,很快就又分离了,而且一别就是很长时间。

有一次,父亲回家,母亲让温斯特和父亲谈话,她却对母亲说:“你和他聊吧,我和爸爸没有什么话说。”

温斯特向斯特娜倾诉说:“尽管那时候母亲经常会解释父亲为什么不在家,而且我们之所以享受现在的生活,多亏父亲的辛苦,但这些对我来说都太抽象了。因为作为一个孩子,我当时需要更直接的体验来体会父亲对我的爱;我需要父亲能够牵着我的手,回答我提出的许多问题,需要趴在父亲的肩头看着背后倒退的树林与房屋,我也需要父亲同我一起游戏,让我在大胆的玩闹中放声大笑。”

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父亲这一角色最重要的是与孩子交流情感,让孩子体验到父亲的关爱。同时,父亲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把自己的爱意表现出来。比如,给孩子购买图书、辅导孩子学习、给孩子讲故事,等等。不管父亲怎么忙,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与孩子一起成长。比如,父亲可以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录下来,随时播放给孩子听;走到哪里,父亲都可以给孩子打个电话,让孩子知道父亲时时在关心他;等等。04 对孩子的爱要讲究原则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经过长期研究以后,将爱的表现形态归结为三个方面:关心、理解和责任。这个结论现在已普遍为心理学界所接受和认可。这几个方面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该怎样认识呢?◎ 爱是关心

年幼的孩子,遇到的困难特别多,饮食起居、学习、身体都需要父母的照料。父母,不但要关心孩子的物质需要,也要关心孩子的精神需要。但关心不是包办替代,不是越俎代庖,不是放任,不是溺爱,不是过度保护、过度干涉,不然,爱就会走向反面。◎ 爱是理解

理解就是对孩子深入地了解,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分析问题。只有真正理解了孩子的困难、愿望和要求,爱才能落到实处。

上四年级的张小丽,放学回家就向妈妈抱怨:“老师太狠心了,这么多作业,真不想做了。”

妈妈走过去温和地问:“都有哪些作业?”“你看,数学计算题15道,应用题5道,还有语文课文背诵、问答题、小作文。”女儿一脸委屈。“是太多了,考试前这些天够辛苦的。是否一定都要做?”妈妈示以同情的口吻。“那倒不是,有几题,老师说来不及可不做。”张小丽怨气减了五分。“那就先休息10分钟再做吧,反正不一定全做。”妈妈继续教女儿放松。“那怎么可以呢,不做的那几题也可能考到呢。”女儿反而责任心起,边说边摊开书本、作业本,在温馨的氛围中认真地做起作业来。

其实不难看出,张小丽并不是不想做作业,而只是想求得父母的理解。“真不想做”,是她负向情绪的一种语言宣泄,并非她真的“不想做”。这位善解人意、了解孩子心理的妈妈顺水推舟,很快化解了女儿的烦恼。◎ 爱是责任

责任是更高层次的爱,对孩子要有一种完全、主动负责的精神。这种爱,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孩子是俊还是丑,智商是高还是低,表现是好还是差,身体是健全还是残疾,我们都要爱他,都要对他负责。

杭州有一位女孩叫杨洋,她是我国第一位通过平等竞争进入普通高校深造的聋人大学生。她之所以能冲破障碍、超越自我获得成功,就是因为有非常爱她的父母。

杨洋是4岁时服用毒性药物致聋的,聋哑人是因为聋才哑的。可她父母不认命:不能让女儿聋了又变哑。为了让女儿上普通学校读书,父母决定用汉语拼音教女儿说话。于是当工人的父亲每天下班回家,就教女儿“ā、ō、ē”,可对声音毫无感觉的女儿,几百次发音却是几百种奇怪的声音,父亲总是耐心地边教边听,偶尔逮住一个较准的音,就让女儿再发,可又是几百次千奇百怪的声音,父亲仍然耐心地教、耐心地听……年幼的女儿不耐烦了,父亲就拉着她的小手与她做游戏,表演有趣的故事。就这样,父亲教会了女儿一年级的语文、数学。好不容易进了普通学校,为了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父母竭尽了全力:腾出了最大的一间房,买来了孩子爱看的课外书,爱玩的扑克、象棋,准备了小零食、开水……以吸引女儿的同学放学后来学习和活动。这样可通过他们了解教学内容和进度以及老师的要求,从而有效地帮助女儿的学习和生活。

在父母爱的阳光雨露下,奇迹出现了,杨洋不但上了省重点中学,而且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本科,成绩还保持在前三名!她通过竞选当上了系里的团委组织部副部长,在大学入了党。现在杨洋已参加了工作,能用语言与人交流,真正融入了社会。

由此看来,真正的爱是负起责任。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应是为孩子提供健康成长需要的爱。这种爱应是稳定的,像太阳一样永恒;是及时的,要求父母细心、敏感,当孩子需要时,马上给予;是行动的,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更是用实际行动去体现。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父母真正的爱、可靠的爱。Tips父母要毫无条件地爱孩子。孩子接受爱,只有被无条件爱着,孩子才有足够的自信去开创自己的前程。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先顺从才给予爱,把爱看作是有条件的,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的存在价值失去信心,对他将来长大后的心理有着很大的不良影响。05 要让孩子明白你对他的爱

中国的父母大都扮演一种严父慈母的形象,不轻易对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喜欢把爱埋在心里,比较含蓄。但是如果父母不说出来,又怎么能让孩子理解和体会到爱呢?别把爱只埋在心里,应该把它放在嘴上,告诉孩子,你爱他。

一位父亲曾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

一天,当他回到家时,和往常一样,他拿起报纸。12岁的儿子突然对他说:“爸爸,我爱你!”

在随后漫长的几秒钟内,他只能站在那里,不知道怎样回答,是点点头,还是语气和善地嗯一声呢?他竟然有些迟钝得不知所措。最后他问儿子:“你想说什么?有什么事吗?”

儿子笑起来,向屋外跑去。他把儿子叫回来,问儿子怎么回事。儿子笑着说,这是他们老师要求他们回家做的一个实验,让他明天去问问老师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第二天,这位父亲真的去问孩子的老师。她告诉他,她只是想通过这个实验了解一下父母在对孩子情感表达方面的一些情况,而大多数的父亲和他的反应一样。

后来这位老师还告诉他,她的父亲一辈子也没有对她说过这句话——我爱你。

这位父亲忽然发现,他们这些在生活中打拼的人,太少花精力去发现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感情了。他明白了,孩子不仅需要桌上的食物和衣柜里的衣服,还需要父母对他说一声爱啊!

就在那天晚上,当他走进孩子的房间,准备向儿子说晚安时,他用一种深沉的声音对儿子说:“喂,亲爱的,我也爱你!”

孩子脸上出现的惊讶和感动的表情让他心里一酸。他暗自想,早知道如此,他会天天这样对儿子说的。

可见,爱,真的需要说出来。只有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爱,才能唤起孩子对父母的爱,情感的沟通才能真正实现。

父母本身必须要充满爱心,才能把爱扩散开去。事实上,向孩子表达爱意并不像想象得那么难,只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就行了。比如,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脸蛋,微笑地看孩子,当孩子做了一件好事时说一句:“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好孩子。”甚至,父母可以给孩子写信来表达对他的爱。随时向孩子传递父母的爱,让孩子感受爱的温暖。

父母对孩子的首要任务是给他爱,并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让孩子明白父母是爱他的,父母做的一切都是基于对他的爱。他也就能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了。Tips有爱才有顺从,父母给孩子真心诚意的爱,他才会喜欢你、爱你,为了继续得到父母的爱,他会按照你喜欢他做的事而行,父母日后和孩子沟通也就容易得多了。

父母给予孩子的爱要让孩子感觉到,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孩子要面对全然陌生的环境,会感到无助,如果周围的事物都可以令他信赖时,他便能放松地集中精力成长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传送爱的方式俯拾即是,例如一个温柔的拥抱、一个柔和的眼神、一脸慈祥的微笑、一句适时的称赞、一句信任的话语或是一个问候的电话,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06 要给予孩子理性的爱

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土壤,爱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石。爱会使浮躁变得沉稳,爱会使随意变得理性。把世界上最伟大的、最深沉的爱给孩子,同时,让孩子明白理解我们对他发自内心的爱,从而用爱去感化孩子稚嫩的心灵。

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最持久的情感。

物质上的关心,并非越多越好,钟鸣鼎食之家出来的孩子,未必能够经受得住这个世界上的风风雨雨。不少父母存在这样的看法:我们爱我们的孩子,不管怎么爱都是对的;在爱的前提下,不管怎么做都是对的。

其实不然。爱有理性的爱和非理性的爱。理性的爱是独立的人与独立的人之间的情感,也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最宝贵的。独立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物质的和心理的空间,不容侵犯;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事情,并相应地对自己的决定负责;等等。

非理性的爱是受生物性本能驱动的,其中混有被弗洛伊德称之为“死亡本能”的力量,可能对爱的对象造成很深的情感伤害。在非理性的爱中,父母“以爱伤人”,孩子“因爱受伤”。既然有伤害,就必然造成仇恨。Tips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厌恶甚至仇恨自己的父母。这并非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对他们不好;恰恰相反,是因为对他们“太好”。父母给孩子过多的爱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仇恨有时会变成眼泪甚至鲜血和生命,报纸杂志上登载的那些发生在亲人之间的惨剧,经常是从所谓的“爱”开始的。

父母对孩子的非理性的爱经常是与孩子内心最强大的力量——成长的力量为敌。具体表现是:代替孩子做本应该由孩子自己做的某些事,使孩子缺少了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对孩子期望过高,用孩子的所谓前途来打压孩子;与孩子在空间上和心理上距离过近;表面上对孩子关心得无微不至,实际上是想通过关心来控制孩子;等等。

过度关注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缓解自己内心焦虑的一种方式。但孩子成长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成长的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的估计往往会落后于孩子的实际状况,成长意味着独立,意味着与父母在心理上的分离。由于父母已经习惯于对孩子方方面面无微不至的照顾,这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支柱,所以孩子的任何想自己独立处事的愿望都会在父母的心灵深处引起强烈的失望和焦虑。为对抗这些失望和焦虑,他们会以他们自己可能都难以察觉的方式,加强对孩子在很多方面的关注和控制。例如偷看孩子的日记,从中获得孩子的“绝密情报”,然后根据这些蛛丝马迹试图实现“控制”孩子。这样的做法是非理性的,必然适得其反。07 溺爱会使孩子被“淹”死

我国早教专家冯德全指出:亲子关系有三种不同的爱。

第一种是“教育爱”。这种爱体现在父母有育儿成才的理想、目标和信念;讲究爱子态度、原则和方法;在满足孩子必要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特别注意丰富孩子精神生活和情趣;和孩子建立起民主的、相互关心的“双向爱”。

第二种是“血缘爱”。与教育爱相反,不讲究爱的态度、原则和方法;主要设法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需求和欲望;是一种“水往下流”的单向爱。这种爱虽不失父母高尚的牺牲精神,但它毕竟是朴素的、低级的、有待升华的爱。

第三种是“溺爱”。这种爱不讲任何原则,一味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爱如同横溢泛滥的河水“淹没”了孩子,是一种失去理智的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