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4版)考试大纲习题精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3 06:12:37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4版)考试大纲习题精解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4版)考试大纲习题精解试读: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

导 论

一、简述题

1请简单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考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比较【解析】(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物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人;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了整体主义分析方法。(2)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人的自利本性;研究对象是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西方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西方经济学遵循的分析方法是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吸收对方合理的成分,拒绝两者的极端,走一条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方法论相结合的“中国道路”。

2简述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考点】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解析】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点要求:(1)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实际上包含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含义,即在吸收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注意中国的国情,在解答我国实践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时注意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运行规律的理论与先进的分析方法。(2)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首先是学术思想来源的开放性;其次是学术队伍的开放性;再次是学术观点的开放性。(3)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摆脱传统政治经济学重规范轻实证、重定性轻定量、重演绎轻归纳、重结论轻证明的旧轨迹,实现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视实证分析方法;其次,重视计量分析方法;最后,更加重视经济观点的证明。

二、论述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考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脉络【解析】(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原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四十多年来有了重大进展,其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市场化。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源配置通行的是等级规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市场导向的改革,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逐步让位于产权规则。

②工业化。伴随着市场化进程,我国开始大规模地推进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工业化进程,并通过大量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加快这个过程。

③国际化。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基本上走了一条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直到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之后,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的国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2)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流发展倾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①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②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③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的特征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①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只包括生产关系。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除了继续关注生产方式以及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外,更加关注一个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

②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经济学界除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之外,还开始引进西方经济学的某些流派,以改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范式。

③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学界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直面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④从单一的分析方法到多元化的分析方法。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在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经济学界开始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第1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①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2“三个有利于”标准【考点】“三个有利于”标准【解析】“三个有利于”标准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综合高度,言简意赅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3集体所有制经济【考点】集体所有制经济【解析】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的经济。在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劳动者在一个集体的范围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地位。但是,由于在各个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从而各个集体经济组织之间还必然存在着由占有的生产资料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别所引起的劳动成果的占有和个人收入分配上的明显差别,这是集体所有制区别于全民所有制的一个重要特点。

4混合所有制经济【考点】混合所有制经济【解析】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结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交融、参股、持股,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所有制形态。

二、简述题

1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考点】马克思与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概括,这些特征主要是:(1)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只有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人成为社会、自然界和自身的主人,人才能成为自由人。由这些自由人组成的联合体,才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造成了阶级对立和社会发展的无政府状态,因而消灭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途径。只有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有计划的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此,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3)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生产力是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力量,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提高社会成员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而且是社会成员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这是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的基本目的,反映了这一社会的根本性质。(4)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中,由于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商品生产,劳动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因此能够实行“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分配”。(5)在共产主义两个阶段中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

马克思根据生产力的不同性质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低级和高级两个发展阶段,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在其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及意义。【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解析】(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要全面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两层含义,既要明确我国社会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决抵制各种否定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又要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左”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左”的实质是超越阶段,“右”的实质是否定我国的社会性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以往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对我国国情的基本判断和科学总结,完全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科学依据。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执行与制定,首先在于对国情的正确判断与把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最大的实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我们就可以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我们党正是从这一根本依据和立足点出发,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及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

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考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解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根本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而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既有其量的规定,也有其质的规定。从量上来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般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从质上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应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和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上。现阶段,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保持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而且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同市场经济的兼容性较强,特别是在竞争性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

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有其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下,它们都有其适宜于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使它们能够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这种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也有利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三、论述题

1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探索,提出了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这一科学判断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社会性质,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根本问题做了新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确立了科学的标准。(3)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

中国改革的性质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也是一场新的革命,不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在改革的目标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内容上,把体制的改革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在改革的方式上,强调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在改革的战略上,提出了兼顾改革发展与稳定等正确方针,以改革统揽全局;在判断改革成效的标准上,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新的体制,是指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而且可以多样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发挥两个积极性;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等等。(5)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

收入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的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收入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构随之而改变。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劳动标准,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所有权标准。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多种分配方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形成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6)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中国要不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如何开放融入全球化进程,如何在开放条件下有效运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这些既是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我国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7)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

我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标、基本内涵、总体思路、模式选择和根本动力,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我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基本经验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会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2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解析】(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基础,所有制结构的合理化,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根本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2)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既有其量的规定,也有其质的规定。从量上来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般体现在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从质上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应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和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上。现阶段,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保持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

②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巩固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关键不在于使国有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和垄断地位,而在于国有经济利用自身的相对优势和特有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此,要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总的原则是: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而且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同市场经济的兼容性较强,特别是在竞争性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

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有其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下,它们都有其适宜于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使它们能够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问的这种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也有利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第2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市场【考点】市场【解析】市场是指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市场在其发育和壮大过程中,也推动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通过信息反馈,直接影响着人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上市时间、产品销售状况等。市场联结着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供、销各方,为产、供、销各方提供交换场所、交换时间和其他交换条件,以此实现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各自的经济利益。

2市场经济【考点】市场经济【解析】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市场经济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标志。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②决策分散化;③自由和平等竞争;④价格协调微观决策。

3市场机制【考点】市场机制【解析】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经济学称之为“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它主要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等。这些机制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制约、互相作用,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呈现出复杂交织的状态,但它们却统一在市场机制这个机体内,具有市场机制的一般特征与功能。

4增量改革【考点】增量改革【解析】增量改革是指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即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累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变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5渐进式改革【考点】渐进式改革【解析】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它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它是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它是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我国根据具体的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二、简述题

1简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及运行特点。【考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解析】为了实现“赶超”型发展战略,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采取的是一种以强调数量增长和以外延方式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与这种增长模式相适应,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初步建立了一个以国家高度集权为特征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1)传统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以国家高度集权为特征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在决策结构上,实行中央集权控制;

②在动力结构上,忽视物质利益刺激,实行平均主义分配原则;

③在信息结构上,实行计划指令的纵向传递,全部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的轨道,企业行为基本不受市场信号的制约;

④在所有制结构上,追求“一大二公”,实行“穷过渡”。(2)传统计划经济的运行特点

①企业对瞬时出现的情况作出如下反应:一是使产量与当前最稀缺的资源相适应;二是实行强制替代,即由短缺引起的投入组合的更改;三是根据可得到的投入品来决定产出构成。

②在追求高经济增长率目标的驱使下,从上到下存在强烈的数量冲动。为了完成产值指标,企业对短缺资源的需求总是不可被满足的,并力图积存尽可能多的投入品,以防万一。

③由于企业不承担投资决策的责任,这会使投资需求大大超过可供分配的投资资金,引起“投资紧张”。投资计划、投资品供应紧张和短缺感是企业扩张冲动和投资饥渴的重要动力,从而会进一步造成投资的周期波动。伴随着不断加剧的资源和消费品的短缺,强制替代、排队、等待、配额和票证就成为常见的现象。

实践证明,这种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所暴露出来的弊端有目共睹,如官僚主义严重、动力不足、经济结构僵化、短缺现象严重、劳动者积极性不高、经济效率低下等。

2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考点】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解析】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即资源配置的权力与行为人拥有的资产量成正比。所以,排他性产权的确立是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的必要条件。(2)决策分散化

分散化的家庭和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给定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根据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独立地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并承担相应的经济后果。(3)自由和平等竞争

市场经济作为契约经济,所有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人的地位和机会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他们在机会均等、公平交易准则的约束下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这包括消费选择自由、开业自由、就业选择自由和交易自由。(4)价格协调微观决策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作为显示资源稀缺性程度的信号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它能自动协调微观决策。这里所说的价格具有广义性,它不仅包括产品价格,还包括利息、工资率等要素价格。

3简述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并阐述渐进式改革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考点】渐进式改革【解析】(1)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①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即通过原先等级构架中的领导人组织市场取向的改革,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渐扩大的过程中渐渐减小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②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说,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累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变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③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2)渐进式改革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①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的条件下采用多种分配方式,从而既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进程,又使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与发展中积极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行政治民主化等。

三、论述题

1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考点】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1)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通过放权让利,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二大上,“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被正式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2)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根据这一论断,在以下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具有统一性;计划与市场板块式结合。(3)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与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有机结合。(4)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在19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六大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①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的作用。

②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首先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因为非公有制经济对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对于积累资金、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以及加快生产力的发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最后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协调发展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割裂、相互排斥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因此,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共同发展。(2)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纯粹实现的条件并不具备,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需要通过市场交易关系才能实现;最后,即使是公有资产,但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要有偿使用,占用公有资产的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以其价格如利息、地租等应反映资源的稀缺性,而这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和实现形式。

3试述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塑市场竞争主体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放权让利的改革阶段;二是试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三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实施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于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应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以改革促管理。(2)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就必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个在法制基础上的讲道德的经济,而不是一个为了追逐自身利益可以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的经济。为此,就需要构建以下约束机制:①受制于个人的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的自我约束;②交易双方都有的某种“威慑力量”使对方不敢“坑人”的相互监督;③依靠法律、舆论、政府等力量的第三方监督。(3)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国家宏观调控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为此,政府就需要通过机构改革转变职能:一是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避免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凡是市场能做的就由市场去做,政府只在市场做不好或做不了的领域发挥作用。二是明确经济政策目标,优化经济政策工具,提高经济政策效率。政府在调控经济时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尽量减少对企业活动的行政干预。三是通过机构改革建立一个精简、高效和廉洁的政府服务体系。四是尽可能使政府的政策及政策的制定过程具有透明性,从而引入公众对政府行为的必要监督。五是政府应成为遵守法律的楷模,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并努力创造一个公正的法律环境。六是实行国民待遇与非歧视原则,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包括国外的厂商,都能在中国的市场上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4)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我国分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起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改革要体现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别悬殊。国民收入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过程。按效率标准进行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可能会导致贫富差距过大,而政府可以通过着眼于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维护社会公平。

第3章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

一、名词解释

1“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考点】“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解析】(1)华盛顿共识是由曾担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约翰·威廉姆森提出来的。“华盛顿共识”的核心内容是私有产权条件下的资本与市场的全面开放。它秉承了亚当·斯密的自由竞争经济思想,与西方自由主义的主流经济学传统一脉相承,因此后来人们又把这些共识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2)“北京共识”包含了三个重要的原理:①创新的价值。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持续进步的手段。②努力建造一个有利于持续、均衡与稳定发展的大环境。③自主发展理论。

2等级规则【考点】等级规则【解析】等级规则是指首先构建一个层层隶属的金字塔形的等级构架,再界定每一个行为人在这个等级构架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再进一步界定与这个等级位置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权力。一个人所处的等级位置越高,资源配置的权力就越大。

3产权规则【考点】产权规则【解析】产权规则是指一个人拥有资源配置权力的大小与其所拥有的资产数量正相关,即拥有的资产越多,所拥有的资源配置权力就越大。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是产权关系必须明晰化。

4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考点】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解析】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是指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其含义是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与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与力量对比。

5宪法秩序【考点】宪法秩序【解析】宪法秩序是指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它为集体选择确立了原则,从而是制定规则的规则。宪法秩序通过对政体和基本经济制度的明确规定来界定具体制度安排的方向与形式,即具体的制度安排不能超越宪法秩序明确规定的制度创新空间。

6“诺思悖论”【考点】“诺思悖论”【解析】“诺思悖论”是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

7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考点】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解析】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是一种有别于供给主导型与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它是指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就有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进入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思悖论”。

8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考点】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解析】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是指个人或一群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预期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而自发组织实施制度创新的制度变迁方式。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具有一致性。

二、简述题

1比较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差异。【考点】激进式改革;渐进式改革【解析】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差异主要体现在:(1)激进式改革是指社会主义全民快速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它更容易完成体制的过渡。激进式改革试图通过紧缩货币、全面推进自由化与私有化,在短期内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激进式改革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化,所谓民主化就是多党制。

②在经济上全盘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③在经济政策上采用休克疗法。(2)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它是一种较为稳健的渐进的过渡方式。中国没有从先验的理论出发,而是根据具体的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渐进式改革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我国没有像苏联和东欧国家那样采用“推倒重来”的改革方式,先彻底瓦解等级构架,再确立产权,而是不仅完整保留了原先金字塔形的等级构架,而且通过原先等级构架中的领导人组织市场取向的改革,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渐扩大的过程中渐渐减小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因此,我国的改革一开始表现为放权让利式的改革,逐渐过渡到价格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进而导致政治体制的变革。

②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说,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雷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变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③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

2简述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考点】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解析】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是指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其含义是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和力量对比。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在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共同参与的制度安排的社会博弈中,由于政府主体在政治力量的对比与资源配置权力上均处于优势地位,所以政府主体是决定制度变迁方向、速度、次序、方式的主导力量。(2)政府主体是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统构成的。权力中心凭借行政命令、法律规范及利益刺激,在一个金字塔形的等级构架内自上而下地规划、组织和实施制度创新。(3)尽管潜在制度收益的出现会诱发微观主体的制度变革需求,但只有当权力中心的制度收益大于其成本时,实际的制度变迁才可能发生。由于权力中心与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是有差异的,因此,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在具体的制度创新中的利益摩擦是难以避免的。(4)在不确定性和制度供给不足的条件下,为了控制风险,权力中心为制度创新设置了严格的进入壁垒,如类似于优先权的改革试点权等,下级政府或微观主体只有得到权力中心的授权才能进行制度创新。(5)统一观念,即建立和推行一套可为下级政府和广大民众接受的意识形态,以减少新规则实施中的阻力,降低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

3试分析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诺思悖论”。【考点】“诺思悖论”【解析】(1)“诺斯悖论”的含义“诺思悖论”是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作为国家权力执行机构的政府在界定与保护产权的过程中立场并非始终是中立的,它通常会追求双重目标,即社会总产出最大化与统治者集团的垄断租金最大化。(2)“诺斯悖论”的突破口

在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的条件下,解开“诺思悖论”的突破口可能介于个体的自愿牟利行为和完全由权力中心控制之间的集体行动,即在微观主体之间的自愿契约与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行为之间,存在一种既能满足个体在制度非均衡条件下寻求最大化利益的要求,又可通过在与权力中心的谈判与交易中形成的均势来实现国家的垄断租金最大化的制度变迁方式,实现向市场经济的渐进过渡。(3)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中“诺斯悖论”的化解

随着放权让利改革战略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实施,拥有较大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成为同时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政治组织。地方政府经济实力的提高所引起的谈判力量的变化导致了重建新的政治、经济合约的努力。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就有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进入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思悖论”。

三、论述题

1阐述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与路径。【考点】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与路径【解析】(1)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是渐进性改革。

这种渐进式改革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我国没有像苏联和东欧国家那样采用“推倒重来”的改革方式,先彻底瓦解等级构架,再确立产权,而是不仅完整保留了原先金字塔形的等级构架,而且通过原先等级构架中的领导人组织市场取向的改革,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渐扩大的过程中渐渐减小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因此,我国的改革一开始表现为放权让利式的改革,逐渐过渡到价格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进而导致政治体制的变革。

②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即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累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变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③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下级逐级向上级传递改革需求的信息,最后中央政府按照自己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来筛选这些信息并设计一套改革方案加以推广。由于每个下级都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在一个等级构架中传递与接收信息时又都存在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因此在传递信息和落实改革方案时都有可能“失真”或“走样”。既是改革的组织者又是改革风险最后承担者的中央政府。

为了既使市场取向的改革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又能使改革后果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风险是可承担的,就会选择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方式。(2)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路径

①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指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其含义是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与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与力量对比。

②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指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就有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进入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思悖论”。

③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指个人或一群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预期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而自发组织实施制度创新。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具有一致性。

2阐述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地方政府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主要功能。【考点】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地方政府主要功能【解析】(1)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主要特征

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是一种有别于供给主导型与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它是指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进入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思悖论”。(2)地方政府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主要功能

①地方政府成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第一行动集团”

随着放权让利改革战略和财政分灶吃饭体制的推行,地方政府具有独立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模式,从而在向市场经济的渐进过渡中扮演着主动谋取潜在制度净收益的“第一行动集团”的角色。改革之初推行的行政性放权战略,使拥有较大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获得了实现地方利益最大化的手段,而价格的逐步放开及相当一部分生产资源直接进入市场,使地方政府有可能凭借经济实力争夺稀缺资源。财政包干体制不仅仅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行为,而且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种竞争方式,即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竞争。地方政府官员具有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特征,即他们具有在制度非均衡条件下敏锐发现潜在制度收益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政治上冒风险的能力去率先捕捉潜在制度收益,并通过较其他地方更高的经济发展速度来获得更好的政治升迁机会。

②非平衡改革战略下的潜在制度收益与地方政府对制度创新进入权的竞争

地方政府作为纵向制度安排的行政代理人,既有动机又有能力为谋求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而与权力中心讨价还价。地方政府主要通过以下途径竞争可获得垄断租金的制度创新进入权:a.地方政府直接从权力中心的制度创新方案中获得试点权;b.地方政府通过正式渠道或非正式渠道向权力中心传递反映本地利益的制度创新需求,并力图使这一需求转变为权力中心的正式制度供给方案,从而直接获得制度创新优先权;c.改革方案一旦形成后,地方政府为获得含有垄断租金的改革试点权而展开竞争;d.没有获得进入权的地方政府会通过“变通”的方式,以能否实现本地利益最大化的标准来理解和实施权力中心的改革方案,使实际的制度安排或多或少偏离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从而变相获得进入权力;e.采取先斩后奏、暗中模仿试点单位的做法或另辟蹊径等途径突破进入壁垒,如在权力中心既没有明确授权也没有明确禁止的领域从事自发的制度创新,获取潜在制度净收益。

3分析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考点】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方向【解析】(1)我国的渐进式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政治企业家行为规范的模糊化导致腐败现象日趋严重。

②地方政府官员对GDP的盲目追求导致对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的忽视,导致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

③地方与地方之间竞争的加剧导致地方封锁,产生了被称为“诸侯经济”的现象。

④“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方式导致获得试点权的企业或地方因能持续地获得垄断性租金而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相反,其他企业或地方则发展能力相对不足,这是导致不同阶层、不同地区收入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2)我国渐进式改革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进程负效应发生的根源是渐进式改革条件下等级规则与产权规则存在一定的冲突,或者说反映了新旧体制并存条件下的政治与经济的矛盾。化解上述冲突进而减少上述负效应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特别是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为进一步的市场化进程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4章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一、名词解释

1所有权【考点】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所有权【解析】所有权是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所有者)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所有权的这一定义具有以下特点:①所有权并不意味着所有者可以为所欲为,所有者只能在法律允许的限度内行使所有权;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所有者可以自由地行使其对自己财产的各种权利,法律并没有对其行使哪种权利做出许可或禁止的规定;③他人未经财产所有者许可,禁止侵犯(侵占)所有者对其财产的行使权,这是法律可以规定的。由此可见,所有权概括和赋予了所有者能够实际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

2占有权能【考点】占有权【解析】占有权能是指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占有权作为所有权的一项权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所有权是重合的,因为所有权只有从占有开始,才能由客观权利变为主观权利,而且只有当占有权回复到所有者手中,所有权才最终恢复其圆满状态。

3使用权能【考点】使用权能【解析】使用权能是指不改变财产的所有和占有性质,依其用途而对其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因利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使用权是直接于所有物之上行使的权利,因而使用权的存在首先以占有物为前提。当物与所有者分离以后,所有者的使用权亦与所有权发生分离。

4收益权能【考点】收益权能【解析】收益权能是指获取基于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收益权主要表现为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权,即职能资本家拥有对企业主收入的索取权,货币资本家拥有对利息的索取权,土地所有者拥有对地租的索取权,这种收益索取权的基础便是所有权。

5处分权能【考点】处分权能【解析】处分权能是指为法律所保障的实施旨在改变财产的经济用途或状态的行为的可能性,它所反映的是人在变更财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对财产的消费(包括生产和生活的消费)属于事实上的处分,对财产的转让属于法律上的处分。

6产权【考点】产权【解析】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产权不是一种而是一组权利,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这种权利的有效性取决于对此权利强制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为之付出的代价。这种强制既可依赖于法律规范、契约和政府强制,也可依赖伦理道德规范。

7产权制度【考点】产权制度【解析】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财产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现代产权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出资者权利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

8自然人企业制度【考点】自然人企业制度【解析】按照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企业的组织形式可分为自然人企业和法人企业。自然人企业制度主要包括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两种形式。

9法人企业制度【考点】法人企业制度【解析】按照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企业的组织形式可分为自然人企业和法人企业。法人企业制度的典型形态是公司制,主要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10股份公司【考点】股份公司【解析】股份公司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发起组织、全部资本被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就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和自由转让的公司。股份公司是法人资产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股份公司具有以下特征:①股份公司是法人;②股份公司是典型的合资公司;③股份公司的股东不能少于法律规定的数目;④股份公司的资本总额平分为金额相等的股份,每一股上体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是相等的;⑤公司资本的调整要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进行;⑥股份公司的股份可以自由让渡,但不能退股;⑦股份公司实行财务公开原则;⑧股份公司的各股东按其持股比例享受相应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⑨股份公司的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11公共产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