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2 20:13:54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1编 人格心理学导论

1.1 绪 论

一、人格心理科学的特点

人格心理学与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其他领域相比,在研究内容、研究策略和研究特征等方面特点突出。(一)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于人的心理差异

1.人格心理学并不以研究人类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内容,而是关注共同心理现象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

2.人格心理学家们从差异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不同人的心理差异现象,探讨人格差异现象的机制与规律。

3.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不是认知过程,而是认知风格。(二)在研究策略上强调人格的整体统合性

从心理学研究取向来看,可分为两种研究风格: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取向是以注重细节的分析性研究为主导的方法论,宏观研究取向是以注重整体的综合性研究为主导的方法论。下表是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策略的比较(如表1-1所示)。表1-1 微观与宏观研究策略的比较 微观研究策略   宏观研究策略研究领域 认知心理学的主导研究策略  人格心理学的主导研究研究思路 策略 从下至上的路径   从上至下的路径 小单位   研究单位 大单位 各单元的分割与独立   各单元的联系与统研究系统 合 注重客观分析与实验室中的方法  注重主观分析研究方法  与自然情景中把人作 为一个整体人来研究的方法

1.微观研究策略(1)微观研究策略

①微观研究策略是认知心理学所倡导的主导研究策略,遵循从下至上的研究路径,集合实验证据归纳出一般规律。

②在研究实施上寻求的是小单元操作,认知心理学研究者先将整体的内容切分成部分后再研究,将所研究的心理单元与其他不涉及的单元分离开,以防止被试心理反应出现“污染”现象。

③着重于基本的研究单位,如感知、记忆、思维等研究单位或者更小的单元。(2)微观研究的优势和缺陷

①优势

a.实验结果更加精确明细。

b.认知研究者注重客观分析与实验室中的方法。

②缺陷:

a.分解后的小单位可能已经不是或偏离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单位。

b.在“人造”的实验环境里,让被试对刺激进行反应,可能会低估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下所达到的准确水平。

2.宏观研究策略(1)宏观研究策略是人格心理学所倡导的主导研究策略,遵循从上至下的研究思路,由人格理论出发,获得实证研究的支持;从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上也能看出这一特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流程是:人性哲学一人格理论一咨询理论一咨询与治疗技术。(2)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强调整体与部分的结合,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人来研究,以大的、功能性的结构单位来实现心理各成分的联结与整合,特别是以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单位来作为研究单位,以说明人的复杂心理特征。(3)研究方法上注重主观分析与自然情景中的方法。(三)在研究特征上注重人的内部稳定性

1.关注重点在稳定的人格特征上,而不是对外部刺激的一时反应。

2.重视内部稳定成分以及这些成分是如何导致对同一刺激产生不同反应的。

3.认为仅从外部环境因素来解释人的复杂行为是不够的,还要寻找内部稳定的机制来解释人的全部行为,才能更恰当、准确。

4.人格是个体内部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成分,它是在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由客观现实逐渐“内化”而成的。

二、人格研究的主题

人格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有其独特的研究主题。研究和了解人格心理学,就要从下面的问题中去思考人的心理差异。(一)人性哲学

1.人性哲学是人格理论家面临的第一个基本论题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学科,人性哲学体现了每位学者看待人的态度与对人的思考取向。在人性哲学中不仅反映了学者自身的生活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与科学趋势,而且学者对人性的看法也直接影响到他们人格理论与研究的层面与方式。

2.不同派别的人格理论中有不同的人性观

在各种人性观影响下,每种理论都提出了一种研究和分析的思路,同时也表现出理论的局限性。

3.不同人所持的人性观会影响到一个人对人格问题的理解(二)人格结构

1.不同的人格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回答人格的结构问题

人格具有稳定的性质,存在着一些基本单位,构成人格结构。不同的人格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回答人格的结构问题

2.人格结构的构成形式(1)构成形式产生的争议

人格结构的构成形式也是人格理论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特质间或成分间的关系如何?它们之间形成的是何种结构?是层次结构、水平结构、圆形结构或是三维结构?(2)Royce的人格系统理论

Royce以整合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包罗万象且相当复杂的人格理论结构体系。这一模式由人格的各个“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包括:感觉系统、动机系统、认知系统、情感系统、风格系统和价值观系统),这些子系统在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上交互作用(如图1-1所示),共同影响个体的价值观、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图1-1 Royce的人格系统理论(三)人格动力

1.人格动力的研究内容

人格动力这一主题探讨的是人格的内在驱动特征,它也是行为的动能。不同的人格理论学家力图说明什么在影响行为,它们是如何影响行为以及如何表现在行为中的。

2.行为动因

行为动因也是近年来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热门课题。例如,成就动机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1)成就动机的两种取向

①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具有西方社会个人主义的色彩。

②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具有东方集体主义社会色彩。(2)动机对行为的作用

余安邦通过提供社会诱因考察动机对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社会诱因对个人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会产生激励作用,因而使得社会取向成就动机高低不同者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而外在社会诱因对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未产生激励作用,所以个我取向成就动机高低不同的人,其行为并未表现出不同风格。(四)人格发展

1.人格发展的研究内容

人格发展主要研究人格发展历程、发展机制的问题。人格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人格量变与质变的特点,不同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优发展期等等。

2.人格发展研究常用方法(1)纵向研究是人格发展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对一个个体不同时期的重复性研究来归纳出人格发展特征。特别是探讨人格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2)布洛克是纵向研究方法的开创者。(五)人格成因

1.人格成因的研究内容

在这一主题中,主要涉及的问题是: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人格的主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影响人格的决定因素是遗传或是环境?二者对人格的交互作用是怎样的?

2.研究特点(1)学者们强调的方向常常会发生变化,时而注重内在的个体因素,时而注重外在的环境因素。虽然学者们在理论中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都承认内因和外因、遗传和环境对人格都具有重要作用。(2)人格理论学家力求从不同角度来解答人类的复杂问题。(3)许多人格理论学家也研究人格品质优秀群体的人格成因,因为其研究成果对于健康、成熟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六)人格改变

1.研究内容

人格改变探讨的问题是:人格是如何变化的?改变的条件是什么?改变的过程如何?哪些人格特征能够改变?哪些特征很难改变?

2.人格改变问题的理论主张

人格改变问题是人格教育与偏差人格调整的理论依据。不同学派的人格理论学家对人格改变的态度有很大差别。(1)人格可变的理论主张

在主张人格可变的理论学家中,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凯利将心理治疗视为人生的心理重构,强调的是结构的改变,他提出实验气氛和包容心理的重要性,但却很少有研究指出建立这种气氛和心境所需要的变量是什么;罗杰斯最重视促进人格改变的条件,他认为心理治疗就是改变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学习理论学派也特别强调改变的作用,班杜拉关于模仿和引导式参与法也被用于治疗技术中。(2)人格不可变的理论主张

弗洛伊德和早期的一些学习理论者对人格改变持悲观看法,他们认为人格是很难改变的。

3.研究总结

人格改变要视人格特征与条件而变,生理遗传基础很强的人格特征是较难改变的,而后天环境塑成的人格特征具有较大的改变可能性。

4.人格改变的途径(1)外因

在对人格改变的途径中,有计划性的改变和非计划性改变之分。通过教育、咨询、治疗可以达到对人格的改变,是一种计划性的、控制性的改变实施过程;而社会环境、校园文化、行业要求等对人格产生的是非计划性的影响。(2)内因

在人格改变的因素中,自我主观努力是较为重要的,也就是说,外因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七)人格测量

1.人格测量工具与方法

人格测量是为了考查人们的人格品质与心理差异而设计、编制的人格测量工具与方法。人格心理学的主要测量形式有观察法、自陈法、投射法、情境法、实验法等,人格测量工具有《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NEO-PI五因素调查表》《罗夏墨渍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

2.人格测量工具与方法的选择

人格心理学家们致力研究的工作目标是有效而准确地测评人格特征。不同的人格测量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理论假设做基础,也适合于不同的人格特征的测评。因此,人格测评工具的选择一定要恰当,专业人士会依据所要了解的人格结构的成分来选择测评工具,以保证测评的准确性。

三、人格研究的科学体系

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有其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包含了理论、研究与应用三个方面。(一)人格研究模式

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中,依据研究内容的特点差异,划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即人格的一般模式和人格的差异模式。

1.人格的一般模式

人格的一般模式主要研究的是人格的基本理论问题和人格的一般性规律。如人性哲学、人格界定、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成因、人格改变、人格测量等一般性理论问题和相应的规律性探讨。

2.人格的差异模式

人格的差异模式主要是描述、解释、测量和预测人们的个体心理差异。例如,人格心理学通过人格类型、人格维度、人格特质、人格风格等描述来确定人们心理差异的表现特征与规律。(二)人格研究途径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有三种途径:人格的理论研究、人格的实验研究、人格的临床研究。

1.人格理论研究

在当代心理学理论范畴中,有三大理论体系:学习理论、人格理论、咨询与治疗理论。后两种理论体系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咨询理论是从人格理论发展而来的。人格理论在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具有主导地位。(1)人格理论是对人类行为提出的一套系统的假设,是对人格的定义、结构、发展、动力、测量等重要概念所做的系统性的理论解释,它有一个比较严谨的结构,包括基本假设,具有层次结构的原理,其中有形式的成分,也有现实的成分。(2)持不同观点的人格理论学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人格理论是一种研究策略,是用来解释、分析人的心理的依据与思考方向。(3)人格理论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理论范式多。各种理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人格的基本问题,它们对世界的解释各有侧重。应在接触各种理论后,经过思考形成一种综合的、全面的观点去分析人的心理模式。

2.人格实验研究

人格实验研究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操作,系统地将证据集合起来,提供可重复的结论,为理论升华提供实证基础。人格实验研究方法可归结为两类:人格特殊规律研究法和一般规律研究法。(1)特殊规律研究策略

特殊规律研究策略的前提是强调人格的独特性,主张对个人进行单独研究,不主张个体间的比较,因为每个人的人格与行为模式是不同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因此主张从个案、传记、会谈、作品分析等方法来获得材料进行研究。个案研究法是典型的方法。(2)一般规律研究策略

一般规律研究策略强调人格特点的共同性,其兴趣在于探讨人格共同的发展趋势与规律,有助于概括群体特征,探讨共同特质。这种方法主张通过对个体的测定计算团体平均数,以便进行组间比较。

3.人格的临床研究

在人格研究中,存在着 “临床”研究取向与“统计”研究取向之争。前者强调完整个体的描述,后者强调研究变量的控制。(1)两种方法的比较

①统计学方法的预测高于临床学方法,但这种比较只限于“预测”。

②统计学方法比临床方法的优点在于其省时、省力、省钱。

③临床医生的经验性对成功的预测很重要。

④两种研究取向的资料性质不同,统计学的数据多来自于结构明确的测验资料,临床学的资料多来自于结构不明确的方法。

⑤临床操作有助于对此人的了解并提高治疗的针对性。

总的来说,临床方法的特点是非规范化的(非正式的)、非机械的、较主观的;统计方法的特点是规范化的(正式的)、机械(程序化)的、客观的。两种研究取向各适用于不同的目的与研究情境。处理这一争论的最好办法是依据问题的性质来确定研究取向,选择适应问题解决的最恰当的方法,或是同时运用两种方法,互为补偿。(三)人格研究的科学体系

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人格心理学体系是理论一实验一应用相结合的产物。

理论研究提供了人格分析的结构框架,实验研究提供了事实证据,临床研究提供了应用价值。理论研究经常是从假设出发的,这种理论假设是否成立,要经过实验研究来证实。理论要靠实验来支持与修正。相反,实验研究也不能单独构成科学体系,其零散的实证材料要经过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归纳出规律,形成科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相应的实践领域中。人们在实践领域中,又会发现新的问题与现象,再开始新的一轮的循环。

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应用研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是归属于一个完整科学体系的不可分割的研究方面(如图1-2所示)。图1-2 人格科学的研究体系

四、学习人格心理学的意义(一)为其他领域提供基础知识

1.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人格心理学强调的是人心理的差异性,它提出了许多划分、描述、解释、预测各种心理差异的观点与方法,而任何心理现象的研究者都要涉及心理差异这个问题。所以,人格心理学为其他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分析与解释结果的依据。

2.人格心理学为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理论与应用性知识

作为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人格心理学也为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理论与应用性知识,如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二)有助于提高理论逻辑思维的能力

1.理论思维水平的提升

人格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学习者的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人格理论的学习。(1)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前人的观点,更要思考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种观点,道理何在。尤其是在综合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时,更需要较强逻辑思维水平,有序地融合好各种观点的冲突,在解释行为时知道哪种理论是最有效的。否则,将会使人感到混乱不堪,面对众多理论观点无所适从。所以,学习人格理论的过程,也是学习人格理论大师们的思维能力的过程。(2)融合各理论的合理之处,需要理论思维能力。从微观的角度上讲,某一理论可能比较适用于某一特殊问题的解释。从宏观的角度上讲,人格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因此对人格的完整理解解释来自于各种理论的合成,而不是某个单一理论。理论的这种概括与综合性,有助于提高人们把握宏观规律的能力。

2.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

对人格理论的学习要具有综合思维能力,我们学习人格理论的过程,需要通过理论综合形成最终理论体系,而且这是一项艰苦的思考过程。

3.理论运用过程中的提升

人格理论的使用也并非简单的过程。在理论观点的使用时,人们经常混淆命名与解释。但是,命名不等于解释,这其中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水平与职业责任问题,因为对事物的解释包括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因此,在学习运用人格理论去解释心理现象时,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三)帮助人们自我探索、自我完善

1.学习人格心理学的目

要使每个人了解自我,完善自我,理解他人,塑造健康人格,展示人格的力量。

2.自我觉知分类(1)高自我觉知者,当他们面对问题时,特别是当情境的评价很模糊、不易把握时,倾向于采取情感关注的策略和消极的直接应对。(2)低自我觉知者,他们认为情境是开放的、可改变的,倾向于采用问题关注的策略,所以能够适应环境。

3.做快乐的自我觉知者

在消极情绪理论中,自我觉知被认为是导致应激、行为破坏、认知注意综合征的关键因素。自我觉知高的个体从对自身的思考转向对外界环境的思考方向是很困难的,即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转化比较困难。因此,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应该做一个快乐的自我觉知者,不要成为“自我内省”的奴隶,而要成为“自我”的主人。

1.2 人格理论学习的要领

一、人格理论的意义

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们对人的一套看法,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和参照框架。

人们学习人格理论,期望它能够解答的问题

1.“什么”类问题,指的是个体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是如何组成一个整体的。

2.“如何”类问题,指的是人格的成因,什么因素使个体形成目前的人格的,遗传、环境、主体各以何种方式、以多大的影响力对个体产生作用。

3.“为何”类问题,指的是个体行为的动力。人格理论会告诉人们在解释行为时,应该如何去思考。

二、人格理论的向度

吉尔和兹戈尔提出了九个人格理论向度:(一)自由论——决定论

自由论——决定论这一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对人行为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由其个人意愿自由控制,还是由不为个人意愿所控制的因素来决定?

1.决定论

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认为个体行为由其内在驱力所控制,个体并不能觉察这种力量;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则把人看作为一种“自动装置”,受外部控制很大。两种理论一种强调内部不可知的力量,一种强调外部不可抗拒的力量,异曲同工,都属于“决定论”的观点。

2.自由论

人本主义学者看法则相反,罗杰斯曾指出,人类并非完全由无意识来掌握,个体可以主动创造自己,在创造其生命价值时,个体有其自由的意识。因此,他主张人是“自由”的。(二)理性——非理性

理性——非理性这一维度说明人的理性思维对人的影响程度。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

1.理性

认知心理学派强调理性的作用,凯利认为“人是科学家”,推理作用对人具有重要影响。

2.非理性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强调非理性的作用。行为主义者斯金纳重视学习过程中“强化”的效应,不太看重理性的作用。(三)整体论——分析论

整体论——分析论这一维度划分了心理研究是对人进行整体研究,还是分析研究。

1.整体论

整体论主张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将其拆成部分,就失去了真实性。

2.分析论

分析论认为人格科学研究必须从其构成元素入手,如特质理论。分析论者认为从整体着眼,只能获得一个笼统的印象,无助于对一项行为的精确认识。(四)遗传论——环境论

遗传论——环境论说明一个人的人格究竟有多少取决于遗传,有多少受环境的影响。

1.遗传论

遗传论者多重视气质、体形与行为的关系,如希波克里特提出的气质学说,克瑞其米尔和谢尔顿提出的体形说,弗洛伊德的本我概念更依赖于遗传因素,艾森克也强调遗传的作用。

2.环境论

华生等行为主义学派是极端环境论倡导者,强调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基础,环境塑造人的行为。(五)可变性——不可变性

可变性——不可变性这一维度涉及的基本问题是,一个人在其生命历程中能否有根本改变?

1.不可变性

有些学者认为人格在儿童期形成之后,就比较稳定了,人身上存在有人格结构的延续中心,在人的一生中它都是行为的支撑者。弗洛伊德就是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他5岁时就已形成了,虽然以后在表面上有一些变化,但其潜在的人格结构不会改变,所以弗洛伊德十分重视童年经验,他认为只有长期和深入的心理分析,才有机会使当事人的人格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2.可变性

艾里克森主张人格的可变性,认为人格在一生中始终变化着,在每一阶段人们都要处理一个特殊的人生问题,从而使其进一步发展。(六)主观性——客观性

在探讨人格问题时,常会涉及主观经验与客观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决定作用。

1.主观性

现象学者指出,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因素,并非外在的事物和环境,而是这个人对于那些事物和环境的看法。看法决定了事物与环境对主体的价值。如果一个人认为这件事对他具有重要意义,他就会珍视它;反之,就会忽视它。要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就要先了解他的主观看法。

2.客观性

行为主义学派强调人格是由外部的客观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所以他们重视客观行为事实,以及行为与外部世界中可测量因素的相互关系。(七)主动性——反应性

主动性——反应性这一维度涉及了对人类行为原因的解释。一个人的行为究竟是由其内部所发动的,还是只对外在刺激的反应?

1.主动性

采取主动性观点的学者认为行为产生于人的内部因素,人们是在主动地表现各种行为,而不是做被动的反应,如认知学派。

2.反应性

持反应性论点的学者认为每个人都是处在某一个环境中,环境给予他各种形式的刺激,他要对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如行为主义者的观点。(八)均衡性——不均性

均衡性——不均性这一维度主要涉及行为的动力。

1.均衡性

持均衡性观点的弗洛伊德倾向于重视个体维持均衡状态的动机,认为个体的某种缺失就会产生某种需求,导致陷入紧张状态,于是个体将采取一些活动,以取得满足,使个体恢复到均衡状态。

2.不均性

持不均性观点的人,如人本主义学者罗杰斯、马斯洛等都强调个体谋求自我充分发展的倾向,他们认为个体的主要动机在于追求生长、求发展。他们通过不断地求新,接受挑战,使之不断成长,获得充分发展。(九)可知性——不可知性

可知性——不可知性这一维度说明人的行为和本性是可以根据科学方法而被认知,还是有某些超越科学而不为人所认识的东西?

1.可知性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运用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来研究人类行为。

2.不可知性

现象学派的学者认为每个人生活在其本身主观经验之中,而这些经验是别人所不知的,因此凭借一般的观察与实验方法,也不能完全体会其内心领域,进而也就难以了解人性的本质。

任何重要的人格理论都可以包含在这九个基本设想之中,在每个向度上找到它相应的位置。吉尔强调在双极连续体上的位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此,以维度的观点进行分析最为合适。这样有利于探讨各种人格理论在基本假设方面的不同程度与涉及的不同范围。

三、人格理论的原则(一)核心性原则

核心性是指一种理论的关键之处。每种理论都有一个核心点,在这个核心点下展现一系列论点和论据。这个核心点抓得是否准确是衡量理论价值的重要标准。(二)广博性原则

广博性是指理论所能涵盖的范围。好的理论应该是能够解释人类的所有或大部分行为。广博性越好的理论,其所研究的范围也越广泛。一个广博性差的理论,由于兼容性差而不能处理多变的现象或问题。

事实上,一个良好的理论不一定能够解释所有的行为,但在解释某一层面行为上却有独到之处,也不失为一个好理论。(三)简约性原则

1.表现(1)一个好的理论应该是简明一致,要而不繁,易于理解。(2)人格理论的简约性还表现在人格研究中的理论结构点。

2.结构点应用——两种理论推论模式

罗斯提出了两种理论推论模式:限制定向推理和流动定向推理(如图2-1所示):图2-1 限制定向推理和流动定向推理(1)限制定向推理

限制定向推理是一种与实际观察数据相联系的思考方式,从图2-1中可以看出,三种情境均可以引发三种反应,但是这种描述较为烦琐。(2)流动定向推理

流动定向推理是一种用逻辑假定来把描述变得简单的思考方式,三种情境均可引发三种反应的原因可以假设为内部心理的中间环节启动了相同的反应,这一逻辑假定就是“结构点”——焦虑。结构点可以帮助人们更简单明了地解释复杂的行为,结构点的总结需要更多的思考过程。(四)验证性原则

一个人格理论体系中的任何论点都应该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特别是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应该能够被操作化的。理论与研究要具有关联性,如果一个理论能得到大量的、可靠的实验研究所验证,说明这一理论是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五)提示性原则

提示性原则是说明一个好的理论可以引发人们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去发现未知的现象。提示性原则就是看此理论是否具有引导功能。(六)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说明了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一种理论要能够指导实践,并应用在实践中。人格理论源于实践中,许多人格理论的提出者都是在临床咨询领域中工作的,他们将自己的工作体验和思考总结出一套理论体系,反过来,又对实际工作起指导作用。

四、人格理论的影响因素(一)当时的社会背景

人的意识形态必然会受到当时社会特征的影响,在人格理论中充满了当时社会特征的痕迹。例如,如果可以了解弗洛伊德所处的时代背景,那么可以更深刻的认识其理论内涵产生的原因。(二)学者本身的经验

学者在建立其人格理论时,往往受到其生命史中重要事件的影响。学者有时所描述的事实就是他们自己,理论中充满了他们自身的人生体验与感受。(三)学者对人、社会及科学的态度

任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学者对人、社会、科学的态度有密切关系。(四)有关学科发展的情况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不是完全独立的,它常和许多相关学科有密切联系。事实表明,其他学科的发展,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正确认识人格理论的地位与作用(一)理论的价值

1.理论研究确定了一门学科的框架

弗洛伊德论述人格心理学时,就确定了这门学科的框架和研究主题。后面的理论学家在理论建构上基本没有跳出其框架。理论往往确定了人们思考问题的范围与方向。

2.理论对实验研究具有指导作用(1)理论确定了实验研究的目标,实验研究设计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的

理论构思得好,就能使研究更有系统性、逻辑性,研究者不至于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或不相关的变量上。(2)引发人们对未被注意到的实证资料进行收集和探讨(3)理论对人格实验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人格研究方向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人们通过实验来为理论寻找依据,将实验结果纳入一个逻辑框架中,形成比较完整而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3.理论对研究者的思维起过滤作用

理论可以使研究者沿着某一方向去探讨一种现象,而具有不同理论背景的人,会对同一现象得出不同的分析。所以,理论会帮助人们去清晰而有效地分析现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是,理论的综合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二)理论的局限性

理论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理论会限制思维的开阔性与探新性

理论会使人产生思维定势,跳不出原有理论的框架,甚至会使人误入歧途,也会影响人们发现新的东西。

2.以理论为先导的研究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科

理论研究模式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有些研究者偏好于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类研究者认为,研究应从收集事实材料开始,直到有了雄厚的事实基础后,才能建立理论。也就是,研究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课题时,可以从事实出发,特别是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

3.理论自身发展的局限性

理论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从低级不断地向高级发展,从不完善向完善发展。当理论发展未达到完善阶段时,会影响到人们理解与使用理论,从而导致出现一些偏差。所以,对于发展不完善的理论,要倍加小心,要求人们具有批判性思维。此外,即使一种已被称为“完善”的人格理论,也有其局限性。(三)认识理论

1.理论是人类思考的工具

理论既要联系实际又要超越现实。理论要高于现实,它追求与现实呈现出某种天然的“距离”,但这不是理论的变质,而是对现实的更高层次的概括,它体现了一种抽象和预示。

2.人格心理学对理论的偏重

人格理论源于研究者长期对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体验。但最终形成理论,主要在于人格自身的统合性。人格各个部分是一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们在涉入某一问题时,自然要连带起人格的其他成分。所以,人们要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中去思考问题,这个框架就是理论。

3.要敢于使用理论

任何事物都具有辩证的性质,理论也如此。理论发展的不完善,并不应妨碍人们的思考,以及对理论的使用。对理论的使用原则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四)运用理论

人格理论可以帮助人们确定观察事物的方向,提供给人们一些描述、解释个体行为的概念和原理,以及评定、预测人格的方法。

1.描述

了解一个事物的第一步就是描述它。在人格理论中,人格结构这一基本问题的研究,就是用于描述人格结构差异的。

2.解释

科学的重要功能不仅在于发现某一现象,还在于能解释这种现象。“解释”就是确认原因。当一时得不到真正的解释时,人们甚至会做一些推论。

3.预测(1)人格可以预测行为

要了解人类,就要能够对人类行为做出预测。人格具有预测行为的功能。人格心理学非常重视人们行为中的稳定成分。只有稳定的成分才构成人格结构。人格因其稳定的特征才为预测提供了条件。(2)预测行为的工具

人格测评工具也为预测人的行为提供了客观方法。《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是一个预测性较好的人格量表。

1.3 人格的界定

一、人格(一)人格的定义

1.关于人格定义的分类

阿尔波特在其《人格》一书中,从文献中收集了近50条人格定义,并将它们归为6类:(1)集合式定义

在集合式定义中,常罗列出一些人格成分,人格被描述为这些元素的集合。其中最典型的总和式定义是普林斯的人格描述:“个体一切生物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2)整合式和完形式定义

整合式和完形式定义的特点是强调人格为个体各方面属性所组成的整体。如麦考迪:“多种模式(兴趣)的一个整合,这种整合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一种特殊的个体倾向。”(3)层次性定义

层次性定义的特点是将人格分为若干层次或等级,越是上层的结构越具有整合的作用。典型的定义是詹姆士对自我的界定,他认为自我是内在的人格,共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①第一层次是物质的自我,包括身体、财产、家庭、喜欢的朋友;

②第二层次是社会的自我,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特征;

③第三层次是精神的自我,对人具有协调统一的功能;

④第四层次是纯粹的自我,即自我的认识者,这是自我的最高成分。(4)适应性定义

适应性定义强调适应性功能。如肯卜夫:“人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5)个别性定义

个别性定义的特征是强调个人的独特性,一个人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如米歇尔:“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6)代表性定义

代表性定义强调人格是个人的代表性行为范式,他不是与别人不同,而是具有自己的特色。

2.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个体在社会生活的适应过程中,对己、对人、对事、对物做出反应时,其自身所显示出来的异于别人的独特心理品质。(二)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人格与个性

关于人格与个性的是否同义存在两种观点:(1)个性与人格是同义词

从词源上说,个性也源于Personality,只是自1949年以来,我国翻译了大量俄文心理学文献,把俄文词译为“个性”。从个性的描述上分析,实际上就是人格。从人格心理学教材的名称上来看,有叫《人格心理学》的,也有叫《个性心理学》的。(2)个性与人格不是同义词

相对于共性来说,个性具有个别差异的含义,经常用于表明个体的独特性和个别性。从人格与个性的内涵与外延上分析,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别差异的领域,从这一角度上讲,人格比个性更广泛。

2.人格与性格

关于人格与性格的是否同义存在两种观点:(1)人格和性格同义

主张用性格取代人格,以便与具有道德含义的“人格”做区别。一些心理学界的学者主张将两个名词合二为一。(2)人格和性格不同义

学者认为二者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概念。性格是个人的品行与具有道德评价含义的心理品质,是人格的下位概念。人格包含气质与性格,气质反映人的生理层面与情绪层面的成分较多,性格强调人社会层面和价值观的成分较多。

总之,人格、个性与性格三者是含义不同的概念,应加以区分。这有助于人们更准确地理解人格的定义。

二、人格的基本性质(一)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环境、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1.人格的独特性

独特性体现了人的心理差异,核心人格的研究就是只针对个体的独特性而言的。阿尔波特认为,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因此也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事物做出完全相同的反应,每个人的行为是由独特的特性结构决定的。

2.人格的共同性

人格共同性是指某一文化、某一民族、某一阶层、某一群体的人们所具有的相似人格特征。人类文化学者把同一文化所陶冶出来的共同人格特征称为群体人格或众数人格,也叫公众人格。

在人格的独特性与共同性中,人格心理学家更注重的是人格的独特性。(二)稳定性

1.人格的稳定性(1)表现

①在人格形成方面,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后,就相对稳定下来了。要想改变它,是较有难度的事情。

②在人格表现方面,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即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人格表现出一致性。它有两种表现形式:

a.平均水平上的稳定性,这是某一群体在平均分上的稳定性,不考虑个体差异。

b.个体间的人格稳定,这是就某一个体而言。例如,一位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不仅在陌生人面前缄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少言寡语,在参与学生活动时也沉默寡言。人格的持续性体现了人格的稳定性。

③在人格特征方面,人格特征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点,那些暂时、偶然表现出来的行为则不属于人格特征。(2)研究稳定性的方法

研究者Conley提出了人格稳定性的评估指标:

①一个人格特质应该在一个以上实验条件下被观察,如自评和他评。

②人格的个体差异表现为随时间的稳定,如追踪研究。

2.人格的可变性(1)人格的改变与行为的变化是不同的,行为改变是一种外在、表层的变化,人格的改变是内在、深层的变化。(2)人格变化常被作为心理与行为异常的指标,病人和罪犯比正常人的稳定性更低。(三)统合性

1.人格是一个系统,系统中包含有各种人格结构成分与功能,人格的各种成分都处于一个统一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这种结构关系赋予了每一种成分特殊的含义,把某一部分从结构关系中孤立出来研究将会失去许多重要价值。

2.完整的人格是一种自我统一的人格特征的组合,破坏了这种内在统一性,就不能很好地研究人格。

3.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人们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使人发生心理冲突,产生各种生活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

4.人是极其复杂的,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化、多层面的特征。(四)功能性

1.人格对个人命运有影响

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人格功能性强的人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2.人格对认知与智力有影响(1)智力相同的人,由于人格不同而在挫折后的问题解决成绩明显不同。(2)不同人格特征会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向,进而影响人的行为结果。

1.4 人格成因

探讨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时,需要考虑两个特征:

1.时间上的特征,这一特征涉及的是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因素。人格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使得在解释当下人格时,要考虑人格的前因后果。

2.内容上的特征,这一特征涉及的是影响人格的因素的种类。人格并非由某一单一因素所致,它是受遗传、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这些人格因素间具有交互作用,各种人格因素对人格的影响程度随人格特征因人而异。

一、遗传与生理因素(一)遗传因素

对遗传因素的研究存在着不同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提供了人格遗传的基础资料。

1.家族史或家谱法(1)原理

①通过研究前代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在家系内后人身上得到显现的频率,用以说明某种人格特征的遗传性和遗传形态。

②研究异常人格也是家谱学侧重的对象,典型例子是高达德的一项对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一名军人Kallikak氏家系的研究。(2)评价

家系研究没能把环境因素从遗传因素中分离出来。同一家族中不仅遗传有共性,环境因素中也有共性,生理遗传性与社会“遗传性”共存。

2.双生子研究(1)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差异来进行研究

研究者认为同卵双生子之间的差异可能是由环境造成的,而异卵双生子的差异可能是由基因决定的。这样,把基因和环境各自作用的范围和性质与相同的人格特征联系起来,便能够对哪些人格特征是由遗传决定的、哪些人格特征是由环境塑造的这个问题作出评估。(2)对在相同环境和不同环境中长大的同卵双生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研究

①对在不同环境中养大的同卵双生子相似性的研究可以鉴别基因的作用。

②研究不同环境中养大的同卵双生子的差异性可以揭示出环境因素的作用。

③研究的结果是同卵双生子的相似性比异卵双生子高很多。分开抚养的与未分开的同卵双生子具有同样高的相关。

3.收养研究

收养研究是指研究在非亲生父母照料下成长的孩子。(1)原理

这种研究提供了研究基因效应和环境影响的另一条途径。被收养儿童与其亲生父母之间的相似性程度可以考虑是基因的作用,而与收养父母之间的相似性程度可以认为是环境因素的影响。(2)扩展

①既包括亲生子又有养子的家庭研究

一个家庭中有四个孩子:两个是亲生子,两个是养子。这样就能够比较研究亲子之间、具有血缘关系的同胞兄弟姐妹之间、分别被别人收养的同胞兄弟姐妹之间在人格特征方面的相似性。对于这些人格特征方面相似性的问题,如果可以得到答案,那将意味着遗传因素对特殊的人格特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一些个体,他们的基因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并且在不同程度的相似的环境中长大。通过测量这些个体的人格特征,我们能够确定在每一种人格特质上他们的基因相似程度和他们的测验分数相似程度之间的关系。

4.选择性饲养(1)原理

选择性饲养的实验研究多用动物来做,方法是选择具有某种特质的动物,进行控制性交配,然后从第二代中再选出具有该特质的动物,相互交配,如此继续繁衍数代,来考察其特质的遗传性。也就是说,经过几代的繁衍后,所期望的行为特性保持了下来,得到了具有某种共同行为特性的动物。(2)经典研究

①研究过程

一个典型的研究是关于老鼠迷津能力的遗传研究。用选择交配法证明了“聪明”和“愚笨”老鼠的遗传作用。聪明老鼠的选择指标是让老鼠跑迷津19次,错误率少的为聪明鼠,错误率多的为愚笨鼠。遵循“聪明鼠与聪明鼠交配,愚笨鼠与愚笨鼠交配”的原则,繁衍出两组老鼠(聪明和愚笨),并控制两组的环境因素相同。

②研究结果

a.繁衍到第7代时,两组之间在迷津学习的错误总数上已经几无重叠了,这说明两组的学习能力差异明显。

b.两组老鼠间的相互交配结果,繁衍出的小老鼠其学习能力产生出常态分布特征,大多数居中,聪明和愚笨的均为少数。之后的研究也发现情绪、动机都表现出同样的结果。

③研究进展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大部分差异均可以由环境控制来修正。将聪明鼠养在“局限性”环境中,会变得类似愚笨鼠;而愚笨鼠在丰富环境中长大,也会变得近似聪明鼠。(3)选择性饲养方法对于理解基因是怎样影响人类的某些问题行为也提供了一些帮助。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在行为和神经生物学水平上对酒精反应性、吸毒成瘾、戒毒方面起作用。

5.早晚期行为差异的对比研究(1)原理

早晚期行为差异的对比研究是通过婴儿早期行为与长大后的行为差异来看遗传因素的作用的。研究指标有:观察0至1岁的笑的次数,出生数周哭的量,吸吮率,身体动作量。研究发现婴儿在活动水平或先天的活动类型上有很大的差异。一些研究者指出:婴儿活动水平、刺激敏感度、分心程度和反应活力上的差异,都归于原始反应范式,这些范式在人格结构的发展上似乎呈稳定的重要因素。(2)经典研究

20世纪50年代,富有影响的研究是Alexander Thomas和Stella Chess启动的纽约追踪研究计划。研究者对100名儿童进行追踪,从他们出生一直到青春期,采用父母报告婴儿在各种情境下的活动的方法来定义婴儿的各种气质。在对婴儿的各种特质,进行评分的基础上,他们定义出了婴儿的三种气质类型:好玩适应的容易型婴儿,消极不适应的困难型婴儿,反应性低且温和的慢热型婴儿。(3)评价

对早晚期行为差异的对比研究的质疑主要是,早期表现出的个体差异也可能反映的是胚胎环境和分娩过程的差异,而非遗传。布兰查德认为孩子焦虑的倾向与母亲的分娩过程有关,母亲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胎儿的发展。另外,婴儿研究从个体发展很早的一点开始观察时,有些遗传所决定的特质不一定在出生时就马上出现,会遗漏一些现象。

6.体质差异研究

体质差异研究强调了身心关系,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人的身体特征与人格有关的观点。(1)经典研究

①研究过程

a.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对男大学生从前、后、侧三个角度拍照,对身体的17个部位进行测定分析,将体型分为三种:内胚叶型、中胚叶型和外胚叶型。

b.关于气质类型的评定,谢尔顿划分了三种类型:内脏紧张型,肌肉紧张型,头脑紧张型。

c.在体型与气质之间求得相关。

②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内胚叶型与内脏紧张型存在高相关,中胚叶型与肌肉紧张型具有高相关,外胚叶型与头脑紧张型呈现高相关(如表4-1和表4-2所示)。表4-1 体形与气质之间的相关(N=200)表4-2 谢尔顿人格类型模式体气类型质心理特征型特特征征内内矮脏胚喜欢舒适的生活,善交际,为人随和,镇静,而紧叶倾向于求助他人等胖张型型肌中强肉胚壮自信、积极主动、好斗、武断、冒险、精力充紧叶有沛、好支配、渴望权力、喜好变化、有竞争性张型力型头外高脑思维敏捷、富理解力、好自省、反应迅速、负胚而紧责、不善交际、好独处、情感压抑、对疼痛敏叶瘦张感、易慢性疲劳型型(2)评价

体形与性格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年龄、营养等因素都会影响人的体型。所以,这类学说均受到普遍质疑。(二)生理因素

脑科学的研究为探讨人格的生理基础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近十多年所取得的成果对于理解大脑的不同区域的功能、神经递质在人格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1.生物化学(1)T型人格者,存在一种“寻求刺激”的基因,使得自己需要经常性地保持强兴奋状态。(2)侵犯行为可能与缺乏某种酶有关系。(3)在分子遗传学技术方面,将神经递质和神经症联系到了一起。

2.脑功能定位

人格心理学家通常更关心人格与脑功能正常变化之间的联系。(1)最早研究脑与行为的关系的人是哥尔,他被看做是颅相学的奠基人。颅相学就是要定位出负责各种情感和行为功能的脑区所在。(2)艾森克认为,影响外倾性的大脑系统是皮层网状结构。根据艾森克的理论,外向性格与内向性格的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们所在的生理刺激等级,特别是所在的网状上行激活系统(ARAS)存在差异。这一系统控制着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刺激的级别。

①内向的人的感觉阈限较低,只需要少量的刺激就会放大地传递到中枢神经,这会使得他们在行为上更趋向于平静,甚至孤僻。

②外向人的网状上行激活系统接受刺激阈限较高,致使他们追求各种活动以增加刺激的丰富性与强度。

所以,外向人比内向人更加积极地与人交往,参加聚会等社交活动。(3)斯腾博格对外倾性和P300对图画的注意引出反应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倾性与支持认知活动的大脑有联系。(4)杏仁核在对所有情绪性刺激的反应中都是很重要的,而在负性情绪刺激引起的反应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①杏仁核在恐惧性条件反应和无意识情绪记忆过程中发挥着中心作用。

②杏仁核受到损伤的个体,对恐惧性刺激建立条件反射和记忆过去建立的恐惧性条件反射都出现了困难。(5)左右半球优势与情绪反应

依据卡根的研究报告,内向的孩子的右半球表现出较高的活动水平,而那些非内向的孩子则左半球的活动占优势。一项关于个体间脑功能单侧优势差异的研究,发现脑功能的差异与积极情绪或者消极情绪反应有关。(6)额叶与情绪反应

①持续性情绪压抑的个体相对于无沮丧情绪的个体来说,其前额叶的激活水平降低;并且,左侧额叶前部或者左侧脑区损伤很可能会使人变得情绪压抑,而那些右侧大脑相同区域损伤的病人则很可能变成躁狂者

②与其母亲分离所造成的情绪压抑程度越大,右侧半球前部的激活水平越高;并且,与那些在同样情景下表现出悲伤情绪程度小的被试比较,这些孩子的左侧半球前部的激活水平低。(三)关于遗传生理因素作用的评价

1.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

3.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二者不存在“全或无”的情况。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形成的难易。

近些年来,关于进化和遗传对人类心理功能的贡献的看法又重新受到重视。这使得人格研究从简单的心理环境决定论中摆脱出来。然而,现在的危险在于,这种做法有些矫枉过正,容易使人走向另一极端——人格几乎完全是由生物学特性决定的。

二、家庭与早期经验(一)家庭成因

  家庭间存在社会 “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

强调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间的差异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探讨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

1.父母人格的影响力(1)孩子的人格是在与父母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攻击型的父母倾向于有攻击型的孩子,父母的行为示范并实施攻击性行为,会使得原本具有攻击性倾向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相反,富于感情丰富的父母将会示范并鼓励孩子采取更富情感性的反应,因此也加强了孩子的利他行为模式而不是攻击行为模式。(2)父母人格影响孩子人格形成

孩子的人格就是在父母与他们的相互磨合中逐渐形成的。一般研究者把父母的人格分成三类,这三类人格造就了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孩子(如表4-3所示)。

①权威型人格的父母对子女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来控制。

②放纵型人格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达到失控状态。

③民主型人格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民主型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表4-3 父母人格对孩子人格形成的影晌

2.家庭教养方式(1)母亲在与子女的关系上的特点

①与孩子接触太多,不离孩子身边左右。

②人为地延长孩子的“婴儿照顾期”,把长大了的孩子还视为婴儿看待,喂饭并帮孩子穿衣。

③禁止孩子的独立行为。

这种“过于保护型”母亲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教养方式,即保护-纵容型和保护-支配型,从而导致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点。这两类母亲对孩子的教养都造成了孩子的人格弱点(如表4-4所示)。因此,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征。表4-4 两种保护型母亲与孩子人格特征的关系(2)贝克描述了两种不同教养方式“温暖-敌意”与“限制-放纵”的交互作用,对子女人格形成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如表4-5所示)。

①如果教养方式是“温暖”与“限制”相匹配,孩子就会形成顺从、依赖、守规矩、懂礼貌、爱整洁等人格特征。

②如果是“温暖-放纵”的教养方式,孩子就会形成活泼、外向、进取、独立等人格特征。

③如果父母是“敌意-限制”型教养方式,孩子就会形成畏惧、退缩、自我攻击的人格特征,甚至出现心理问题等。

④如果父母是“敌意-放纵”式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攻击、反叛性格,甚至会犯罪。表4-5 两种教养维度交互作用对子女人格形成的不同影响(二)早期童年经验

1.早期童年经验影响人格的表现(1)与人接触的起始模式主要是由孩子童年时的照看者决定,过了早期的几年以后,友谊关系更多地发展为与同龄团体有关,而且会变得更加稳定和难以改变。(2)早期被剥夺母亲照顾的孩子,长大以后在各方面发展均受到影响。这些人格特点会影响他们一生的顺利发展,出现心理不健康、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3)在儿童成长的早期,家庭和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2.关于早期经验作用的评价(1)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人格特点,逆境也可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2)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人格;(3)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对于正常人来说,随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童年的影响会逐渐缩小、减弱,其效果不会永久不衰。(三)家庭因素对人格影响的结论

1.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

2.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良好人格特征的形成。

3.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三、学校与社会文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