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学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4 21:26:13

点击下载

作者:泰德·丁特史密斯,魏薇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未来的学校

未来的学校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未来的学校作者:泰德·丁特史密斯,魏薇排版:辛萌哒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6-01ISBN:9787213087950本书由天津湛庐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法教育现在的学生,就是在剥夺孩子们的未来。——约翰·杜威推荐序一一起改变,为未来做好准备马骏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

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家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焦虑不安,教育改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在眉睫。这一切都是因为时代在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变,未来已经扑面而来,教育将何去何从?

未来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们。2016年,呼家楼小学引进少年商学院资源为学生开设了“2046未来学校大创想”PDC项目。孩子们兴奋地描述着他们脑海中未来学校的样子,给出了下列答案。● ◎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并以学生的团

队积分作为期末考核的评分标准。● ◎ 学校里有采矿课、种地课、驯马课、逃生课、天文课、木工

课,还可以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学习专业知识。学校应该还有创

业课,课堂上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创一番事业。● ◎ 学校是由四艘在海上航行的校船组建而成的“梦想起航”学

校,我们希望船开到哪儿,就带哪儿的贫困儿童上船,船上的学

生也能下船进行实践活动。

2016年初,呼家楼小学提出PDC原创教育理念,构建了项目群实践育人系统,主要以项目的方式驱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实践和体验、思维和意识,帮助学生发展经验技能、情感素养、态度价值。

美好的事物之间总有着某种奇妙的联系。我们计划以PDC理念为核心拍一部小型纪录片时,一位朋友向我推荐了泰德·丁特史密斯先生的教育纪录片《为孩子重塑教育》(Most Likely to Succeed)。他说:“这部片子讲述的就是你们现在所做的PDC,不过是美国版的罢了。”90分钟的影片我看了三遍,从中看到了太多PDC的影子。兴奋之余我又找来好几本湛庐文化引进的教育书籍:《为孩子重塑教育》《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让学校重生》《面向未来的世界级教育》。一口气读完,酣畅之余更让我有了一种找到精神家园的归属感。书中的观点让我看到了我们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育。《未来的学校》一书中讲述的很多理念都和我们的PDC追求的非常吻合。我们相信,学校应该成为能帮助孩子们做好迎接人生准备的地方。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教育理应引领时代的发展。然而教育的变革似乎总比别的领域来得更晚一些。起源于16世纪欧洲的班级授课制,至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分科教学也有上百年的历史,这种授课方式适应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然而面对孩子的未来、国家的未来、人类的未来,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反思,当下的教学方式能否满足未来对人才的需求?

人才需求的变化必然导致学校功能发生变化,大家开始不约而同地探讨未来学校的模样。

遇到了泰德·丁特史密斯先生的《未来的学校》让我兴奋地发现,在这条路上我们并不孤单。我一直认为激情可以创造价值,伟大的事业没有旁观者。其实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心中都有一张未来教育蓝图,都在通过不断改变将自己、将学校变成理想的样子。当这样一群对教育有着共同愿景的人汇聚在一起,做着自己喜欢且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时,这种汇聚就成了一种力量。这力量不仅深深吸引着教师和孩子,还吸引了更多的家长和热爱教育的人们。所有的人因未来的召唤走到了一起。“在一起”不仅打破了教育的壁垒,更是推动教育改革朝着我们理想的方向去发展。

怀揣这样一份炙热的信念,“PDC教育联盟”悄然兴起,规模从2017年的11所学校发展到今天涵盖4个国家(中国、美国、芬兰、加拿大)、几百所学校。我们携手一起为未来而改变,这让我们感到温暖且充满力量。《未来的学校》无疑是给这群怀揣教育梦想的人们最好的馈赠。

教育要回归生活,让孩子真实地去参与、去实践、去体验、去感受,学习就会自然而然发生;教育要回归社会,让每个孩子运用真正的知识,探索真实的世界,解决真实的问题;教育要回归生命,让孩子有机会体验生命中的各种波澜,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绽放。推荐序二选择教育,相信未来王志泽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汇佳教育机构董事长

2017年,一个非常偶然的机缘,我邂逅了湛庐文化引进出版的《为孩子重塑教育》这本书。创办汇佳学校25年来,很少有一本讲教育的书带给我如此深刻的感动、震撼和兴奋。作者泰德·丁特史密斯先生对传统教育批判之深刻、准确和不留余地前所未有。见字如晤,我与作者神交已久。此次作者携新作而来,湛庐文化邀请我为书作序,甚感荣幸。

丁特史密斯先生的新作《未来的学校》是对《为孩子重塑教育》的自我超越和完美提升。作者在书中记录的鲜活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迪和鼓舞。办学25年来,我一直在毫无参考目标的情况下打造心中的未来学校,一路艰辛,其中也充斥着孤独、怀疑和不被理解的无奈。但是通过《未来的学校》我了解到,在地球的另一端,也有一群人在努力践行着同样的事,我们都在用各自的力量,推广着面向未来的理念和实践,为孩子的未来重塑教育。

纵观全球,教育创新在各地蓬勃开展,各个国家正在用教育来争夺和布局未来。我们能不能培养出足够适应未来格局的人才?能不能尽可能地满足各个领域对人才、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这是每一个中国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也必须要践行的工作。对于家长而言,这些问题也是绕不开的。在给孩子选择学校时,家长都有一个很朴素的想法,就是希望给孩子找所好学校,让他们能接受最好的教育。

那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面向未来的好学校呢?简单来说,好的教育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生态型的空间和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能够找到自身的天赋和兴趣所在,释放个性,开发自身潜能,获得充分而完满的洗礼,从而沉着自信地走上踏实而富有责任感的人生旅途。

孩子生而不同,尊重孩子的天生差异,因材施教,这是教育的根本原则。但在中国,实现差异化教育一直是难破之局。我国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逐步形成了应试教育体系。应试教育的核心就是筛选,“一刀切”“不达标,就淘汰”。应试教育的弊病是不言而喻的,每个中国孩子、每个有孩子的中国家庭都深受这种单一筛选体制的折磨和摧残。由于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中国的教育改革举步维艰。

汇佳学校建校25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人们理想中的未来学校,用教育创新的理念破应试教育之局。我们理想中的未来学校是建立一个教育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大树可以生长,小草也有它的空间。我们努力在创建一所新型学校,我们的每一个决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生。

今天的孩子在明天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应该谨记,孩子未来的精彩人生不是学校和家长教出来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自编自唱,却可以唱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生”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将用毕生信念和努力去构建这样一所面向未来的学校。中文版序为孩子搭建理想的学校

在本书的中文版序中,首先需要谈及的一个话题是,为什么生活在中国的人们会对一本关于美国学校的著作感兴趣。我有一位好朋友名叫帕西·萨尔伯格(Pasi Sahlberg),他是芬兰教育改革的领导者。一次,在和帕西聊天时我问他:“芬兰究竟是怎么想出这么多好点子的?”你猜他怎么回答?他说芬兰的许多最棒的教育行动都源于美国的教育思想。芬兰是将思想落实到了行动之中,而美国则未能做到行胜于言。作为一名美国公民,这是我最大的恐惧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你生活在哪里,都有可能对美国教育界当下的种种思想与举措感兴趣。

我的个人经历主要与创新有关。40多年来,我创办过技术创业公司,也投资过技术创业公司。多年以前,我开办过一家开发高性能数学密集型芯片的半导体公司,其研发的产品助推了数字化革命的发展,在通信、娱乐和商业生产领域掀起了变革浪潮。在对创业公司进行风险投资方面,我积累了25年的经验,我投资的许多企业都为互联网的普及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我发展出一种预测世界发展方向的能力。我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年轻人在创新时代究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竞争力和心态。本书的立足点在于,我认为未来的世界和过去有着天壤之别。在不远的将来,每一样例行工作都将实现自动化。那些将创造力和勇气注入日常生活之中的人终将获得成功,懂得如何利用机器智能的巨大力量的人终将勇往直前。但是,那些只接受过例行任务培训的人呢,他们会怎样?他们会陷入充满失落和伤害的世界。摆在学校面前的问题很简单:我们应让孩子们做好怎样的准备,才能让他们在这样一个世界中茁壮成长,获得美好人生呢?

终日沉浸在教育环境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学校中盛行的教育模式正在摧毁着年轻人的希望和前景。以应试教育和勤学苦练为宗旨的教育文化会扼杀孩子天性之中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有些孩子能从中复原,而绝大多数是做不到的。随着例行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对于那些只会背诵内容、重复低水平解题过程、写作例行公文、遵从指示的人来说,生存发展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小。然而,在上述四个方面做得好的学生肯定是绝大多数学校里的尖子生,就算在今天也不例外。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些孩子在未来都注定会遭遇失败。

2015年,我决心深入了解一下,什么样的学习体验才能更好地让孩子们做好步入这个创新时代的准备。于是,我踏上了一场教育长征。这是一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旅程。整整一个学年,每一个学生上学的日子,我都在访问学校的路上。我走遍了美国的50个州,与各行各业的人们交流;我访问了200多所学校,见到了美国教育体系内成千上万的从业者。只要是与美国教育相关的人或事,我都大概有了了解。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围着应试教育和磨灭孩子创造力打转的教学环境,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中,也存在着许多独树一帜的学习场景。在这些教室中,教师们创造出了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学生们能实实在在地掌握他们所学的知识,发展出关键的竞争力,在未来能带着成功必备的技能和心态步入社会。这些场景令我感触极深,迫不及待地想要写下这本书,与读者分享旅途中的故事。

我希望《未来的学校》这本书可以让世界各个地方的人们感兴趣,无论你生活在哪个国家。当我们谈到关于孩子的话题时,根本没有国界线可言。在未来的经济社会中,机器智能的影响将会深入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当我们想要让孩子准备好,步入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无法预测的世界时,高效学习的通用原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论是面对家长、教师、学校、社区,还是国家,我不是要高高在上地告诉他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我能做到的是给出一个关于重塑学校的观点,在我的专长基础之上,给人们展示,学校究竟能怎样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创新世界所需的技能和心态。

另外,《未来的学校》这本书也反映出,困扰美国教育体制数十年的自上而下的标准化教育政策行将衰落。这些政策一直是围绕着与生死攸关的各类考试捆绑为一体的标准化大学备考课程来制定的。这样的模式能满足政策制定者的利益,大学招生负责人的利益,考试机构的利益,却无法满足学生的利益。这本书中讲到了一些学区和社区所采取的与标准化模式大相径庭的教学思路。为了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毕业生,学校也需要具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一些教育领域的领袖人物为教师创造出了非常适宜的条件,为教师赋权,让他们与学生融为一体,给学生以启迪。而学生们则学会了创造,学会了怎样发起有意义的行动,同时发展出自身与众不同的能力,扎扎实实地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我希望《未来的学校》这本书能为中国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鼓励所有人对教育的目标进行重新思考。孩子相信我们能给他们提供足够好的教育,让他们能准备好迎接属于自己的未来。而太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为孩子搭建出最理想的学校样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我们都应该帮助孩子成长为最优秀的成年人,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中,展现出最棒的自己。引言我的教育长征

几年前,我想通了一件事。这是一个人工智能全速发展的时代,新兴技术正在快速吞噬着成百上千万个传统工作机会,彻底颠覆了人类能力的培养重点。而我们的教育体系却执迷不悟,继续以旧时代的社会需求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统一训练。如果我们不对学校进行彻底变革,那么如今的学生长大成人之后,就会大批量地被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逼迫到人生边缘,甚至成为威胁整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罪魁祸首。但真正明白这一点的没有几个人。

潜伏中的危机总是让人坐立不安,想做出些不寻常的事情来。我也是一样。我组织拍摄了纪录片《为孩子重塑教育》。这部纪录片累计在20多个电影节上获得奖项,包括著名的圣丹斯电影节,还在全世界4 000多个学校和社区进行过放映。我还与教育界思想领袖托尼·瓦格纳(Tony Wagner)合作撰写了《为孩子重塑教育》一书。一部电影、一本书,主题都是讨论在创新时代重塑教育的迫切需求。

这两部作品引起了观众和读者的热烈反响。我也接到各界邀请,往返于各地进行演讲。我个人经历中的许多方面,都和观众产生了不少共鸣:我的职业发展轨迹横跨政、商两界,包括高科技创业公司创始人、风险投资人、国会议员、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两个孩子最近刚刚高中毕业;我从小家境非常普通,是全家第一个大学生。我欣赏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也热爱文理学科中的思辨之道;我喜欢和教师们攀谈,而教师们也乐于让我这样一个商人为他们站台,争取更多来自社会的信任和关注。

人生就是这样,一件事的结果往往会成为另一件事的源头。和教师们聊到兴起时,总会被问及一些我给不出答案的问题:一个人的力量怎样才能实现整体变革?沿袭传统教学方法的学校,怎样才能实现自我变革与创新?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这些问题让我寝食难安。

为了寻找答案,我背起行囊,出了趟远门。

和以往完全不同,这次出门我做了件教育圈里从来没人做过的事。整整一年的时间,我一直在路上奔波。我走遍美国50个州,举办了100场社区论坛,拜访了200多所各式各样的学校,组织了1 000次会议。一年间,我在酒店住了245个晚上,被机场安检人员搜了68次身。我走进各个种族社区,这些社区遍及美国现有的全部经济阶层——有些穷到一无所有,有些穷得仅能糊口,有些正处在走向穷困的下坡路上,还有些富裕安逸、衣食无忧。我还见到了手握教育大权的领导人,也时常能有机会从教师和学生身上汲取力量,获得启迪。这就是我的教育长征之路。

这次长征就像是拿着高压消防水管解渴一样。如今想来,在如此高强度、大批量信息的冲击下,我职业生涯中的创新经历的确在我思考和接纳信息的过程中帮了大忙。多年来,我一直近距离陪伴着年轻创业者在创新经济中摸爬滚打,早已练就一种直觉,能第一时间发掘出那些可以历练出关键技能和心态的学习体验。在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中,我见证了数次大规模建设性破坏大潮,能一眼看出哪些变革模式有效,哪些注定失败。这样的思考框架帮助我在这场耗时一年、表面看来杂乱无章的征程中抓住重点、总结心得。

2015年秋天走出家门的时候,我并不确定自己能在旅程中得到什么样的收获。一年之后,我的收获远超预期。在美国各地,我见到了许多教师和学生,他们都是普通人,却在做着不同寻常的事情。我目睹了教室中异彩纷呈的创新教学实践,体验到了令创新思想百花齐放的环境和条件。在每一个社区,我都感受到了人们内心强烈的学习热情,但这种热情却并没有映射到我们的孩子身上。学习的劲头似乎无处不在,却又转瞬即逝。如果说一次性迸发的学习冲动是偶然,那么日积月累的学习动力则更有深意。这种精神的存在,说明人们在遍及美国各地的创新教师的启迪下,对学校的未来充满希望。这种希望是强有力的,是能够通过努力去实现的,可以将我们一步步从堕落的边缘拉回来,重新站稳脚跟。这种希望,就是对未来学校的希望。

本书中,读者将跟随我的脚步走遍美国,去看看那些真实的、给人以震撼和启迪的教学案例。有些案例发生在学校,有些发生在课外辅导班,还有些发生在跟学校根本搭不上关系的地方。从亚特兰大(Atlanta)到安克雷奇(Anchorage),从巴尔的摩(Baltimore)到博伊西(Boise),从康科德(Concord)到锡达拉皮兹(Cedar Rapids)……还可以继续沿26个字母的顺序列出我经过的那些地名。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真实还原了这些教育者的故事。我仅在一年中就见到了数量可观的优秀案例,这样看来,美国教师团体中蕴含的创造力真的是十分庞大。乍看来,许多案例之间完全没有关系,甚至放在一起略显凌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了其中潜藏的共同特质。而这些共同特质,能让学生在各类环境下都茁壮成长:● ◎ 目标感(Purpose):勇于挑战那些重要的、能让周围世界变

得更美好的课题;● ◎ 关键能力(Essentials):积极培养创新社会所需的技能和心

态;● ◎ 自主性(Agency):学生能自己掌握学习的方向,一步步成

长为能够自我引导,充满内驱力的成年人;● ◎ 知识(Knowledge):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深刻、值得长久留存

的,可以让他们具有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将知识传授给他人的能

力。

我们将上述特质总结为PEAK原则,即目标感、必备能力、自主性和知识的简称。这些特质在学前班、蒙台梭利学校和幼儿园中随处可见,在这些地方,孩子们都很喜欢来学校,每天能以快乐的心态去探究深刻的知识内涵,掌握关键技能。在创新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中,随处可见人们身上散发出来的PEAK之光。员工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去发现、去创造。但在大多数学校里,无论是小学里的低年级课堂,还是大学里的大讲堂,我们都看不到PEAK的身影。在典型的美国教室中,老师会告诉学生要学什么内容,什么时间学。学校会循规蹈矩地将规定内容全讲一遍,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本发展不出任何关键能力。他们被迫加班加点地读书、写作业,以同学为参照,就想着怎么在成绩上超越其他人,却完全找不到任何真实的目标感。就连那些在学术研究上一路走下去的顶尖学者,都没有谁真的从课堂教学中获得过多少知识和感悟。如今的教育,是彻头彻尾的反PEAK教育。

发展需要条件。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如果学校能从自身做起,将PEAK理念贯彻到日常教学之中,会发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我们会了解到,美国的立法官员是怎样拍着脑袋定政策,亲手将PEAK精神从教室中铲除出去,还打着“有教无类”的旗号,践踏着数以百万计的孩子身上原本十分茁壮的生长潜力。我还会给出一些针对现实情况的解读,这些解读很可能会让读者觉得难以置信,甚至不合常理:● ◎ 如今美国的教育目标是对人的潜能进行排名,而不是对人的

潜能进行开发;● ◎ “大学备考”极大地阻碍了K-12学校之中的学习和创新;● ◎ 所有学生都需要更多的“动手学习”;● ◎ 人与人之间的成就差距越来越大。而我们成天努力去缩小的

成就差距,却不是最需要付诸努力的地方;● ◎ 我们完全可以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作为挑战交与学生,并用

这样的方法让教育变得更优秀、更合理;● ◎ 从迎接人生和社会挑战的角度来看,K-12学校如果能真正搞

好教育,高中毕业生的能力会比目前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要

强;● ◎ 教育者在重塑学校时利用的变革模型是设立条件和环境的模

型,而非规定日常具体学习实践内容的模型。

如果读者对上述说法持保留意见,我非常理解。毕竟,这些说法是与某些传统教育智慧针锋相对的。但我还是希望读者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在本书随后的内容中,我们将一同挺进教育改革的最前线,探访学校最核心的内在本质。我们将看到那些真正茁壮成长的孩子,究竟从学校教育中获得了什么样的人生利器。也将看到那些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的主动性,而不至于在未来成为人工智能的受害者。我们还将看到那些充满创新精神的教师,如何在现行教育体制中乘风破浪,开拓前行。在此,我邀请读者和我一同观摩,一同接受启迪、感受震撼。

我的教育之旅碰巧赶上了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沿途目睹了太多因为两党之间的摩擦与竞争而造成的愤怒和诋毁。所幸,教育本身并没有党派可言。随后的内容中,我们将看到坚决不妥协的保守派和满腔热血的自由派在教育重点问题上达成强烈的一致。而如今的美国总是强烈有余,一致不足。总统大选暴露出美国人民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没有能力拿出协作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人们没有能力从批判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从深刻的角度展开辩论,从求知的角度探究问题,整个社会呈现出一幅分崩离析的景象。

美国的未来岌岌可危。我们的教育模式与当下的世界完全脱节。不经意间,美国正面临两场截然不同的变革大潮的冲击——一场是我们需要的,一场是我们畏惧的。如果我们拥有教育变革的勇气,我们的孩子就能够唤醒自身潜藏的天赋与力量,开拓出充实而精彩的人生之路,去想办法解决我们这代人遗留给他们的诸多难题。或者,我们也可以继续走在传统教育模式的老路上,不断给自己寻找借口,继续将孩子大批量送入教育机器之中,等着这些机器产出大批量毫无技能和目标感的年轻人,然后眼看着他们往投票箱里扔手榴弹,却束手无策。

我和所有作者一样,总觉得大家都应该读读我的著作。而如果整个社会的未来真的处于命悬一线的状态,那么每一个人真的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本书可以帮助那些怀着开放心态的人退后一步,放眼全局,对教育重新思考。如果你本身就在学校工作,那么本书可以激发你产生新的想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如果你生活在美国之外,那么你一定会对这些国家的教育领导人讲过的话深表认同:“我们最优秀的思想都是从美国借鉴来的。不同点在于,我们采取了行动,他们没有。”本书就是一部将各类优秀教育理念汇集起来的作品,可以供你尽情享用。

如果你正在领导一场学校的变革,本书将帮助你聚起一群战友。请将本书与你的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分享,你还可以召集一场读书会。看完《为孩子重塑教育》这部纪录片后,再读一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你所在的社区竟有这么多人和你一样,对未来教育怀着蠢蠢欲动的憧憬。

如果你是家长,那么关于学校对孩子究竟能产生多大影响的问题,本书会给你答案,并加深你的理解。你会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同时成为一名对他人更有说服力的教育倡导者。在关系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发展前景的问题上,你可以借助本书的力量,为自己和孩子开拓出一片广阔的疆域。

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怀着深深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这本书是献给教师的。有人觉得,很多教师都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懒汉形象,就像那部名为《等待超人》(Waiting for Superman)的纪录片中讲到的一样。但我想告诉你的是,我走遍全美国,去过许多所学校,还没有发现一位懒惰的教师。许多教师都在创新前线上蓄势待发,本书就是他们的坚强后盾。还有一些教师对创新持积极的观望态度,本书将鼓励他们往前迈出一小步,在创新的大潮中试试水。而另一些持传统教学理念的教师,如果读一读这本书,可能会对身边那些正在尝试创新实践的闹哄哄的教室产生更多的理解,给予更多的支持。

我迫切希望这本书能摆上教育政策制定者的案头,走进立法官员、教育部领导、考试和课程制定机构,以及大学招生负责人的视野,因为他们需要倾听来自一线的声音。我们的孩子应该去学习那些真正值得学习的东西,而不是那些测量起来比较方便的东西。学校应发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独特潜力,而不是抱着出名争光的心理,用那些只考察低水平技能、“一考定生死”的标准化考试来强制性地给孩子们按分数进行排名。在此,我烦请各位领导务必认清一个事实,即如果我们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那么真正能为我们冲锋陷阵、开拓前路的,就是那些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而不是那些靠数据驱动的政策。

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相信一定会实现教育变革。但是,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那么这场变革也一定是由草根变革所驱动的。本书的最后,我将为读者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学校及其所在社区一步步实现真正的学习变革。

烦请读者再忍耐我一会,听我絮叨一下这次旅途中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主要还是想厚着脸皮博取一点点同情。我这次上路,一切从简:手提行李、达美航空、National租车公司、普通酒店。我这人天生方向感极差,就算跟着手机里的全球定位系统也经常迷路。我身体左边的髋关节几年前做过手术,换成了人造的,所以每次过机场安检,执勤人员都会在我浑身上下摸个遍。擅长活动宣传策划的Riverwood战略公司是这次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他们将每一天的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整整40周,每周5~6天,从早餐到接近午夜,会议一场接一场。如此紧张的行程着实让我有些吃不消:运动太少,睡眠不足,吃得太差,体重增加。但我自己也想不通的一点是,我每天早上一醒来都像打了鸡血一般,浑身有一股蓬勃欲出的兴奋劲。也许,每天见到的老师和学生给我带来的启迪,就是我全部动力的源泉吧。

旅途中让我感觉最难熬的,是整整9个月的时间,除了较为重要的节假日和偶尔周末有时间之外,我都没能和家人在一起。这次旅行的时机特别不凑巧,正好赶上我女儿读高中的最后一年。除了毕业典礼之外,整整一年我基本全部缺席。请相信我,我深知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做家长的没有机会重新来过。

这次旅行中,我参加了大大小小近1 000场会议。我将在本书中与读者分享那些给我以震撼和感动的故事,那些我认为值得讲出来的话。书中的结构不是按时间顺序向前推进的,而是以连贯的章节为主线,将每一段故事组织起来。这也得益于我在旅途完成之后有充裕的时间对收获进行反思。书中记录的每一个故事,都发生在我奔波在路上的那一年。

曾经,我自认为还算是一名教育专家,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的学生,久病成医嘛。从前那个自封的专家,脑袋里总是装着某些特定的假设,说出来可能读者也不会觉得陌生:学校里的孩子们要根据课程进度一点点取得进步,掌握基础知识;标准化考试分数和平时成绩能反映出孩子们的学习水平;一所学校的考试平均分是衡量其教学质量的唯一数据;孩子们都要以严格的学术标准为参照,展开学习;未来的人生前景和大学文凭直接挂钩,孩子们就读的大学越有名、越难进,未来的人生就越成功、越幸福。这些,似乎都是再直白不过的道理。

我在此次教育长征中到访的第一所学校非常传统。这没什么好奇怪的,绝大多数美国学校都非常传统。和所有学校一样,这所学校存在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19世纪故步自封的教育模式和21世纪千变万化的社会经济。两种环境,就像两只大手,一只拉着学校往回看,另一只拉着学校向前走。在如今的美国教育界,拉着学校往回看的那只手明显在这场拔河比赛中占据优势。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所学校,是一所位于市郊的高水准公立高中,水平与特许学校或私立学校不相上下。我们先将这所学校的真名隐去,姑且称其为“艾森豪威尔高中”。个中原因,稍后便知。

从每一个传统指标上来看,这所学校都非常优秀。在许多人眼中,包括以前那个自诩为教育专家的我,都认为这所学校称得上是美国教育界的黄金标准。蹬着轮子转的仓鼠

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市郊富人区,你都可以见到艾森豪威尔高中,那里有着高中的全部标配。结构复杂的二层红砖楼,周围是停车场和宽敞的体育运动场馆。学校的大门口竖着旗杆,门廊的玻璃柜里展示着琳琅满目的运动赛事奖杯。摆满一排排储物柜的走廊,总是在45分钟诡异的静谧之后,迎来3分钟的疯狂与喧嚣。

像艾森豪威尔高中这样位于市郊的综合学校,包揽了美国全部1 600万受教育高中生中一半的份额。另外450万学生在市区高中就读,其中许多学校都被打上了“辍学工厂”的标签;还有350万学生在农村学校上学,大约50万学生在私立高中,其中大部分都是宗教学校;约有50万学生在特许学校上学,几十万人在家上学,还有至少100万是辍学生。许多学生从初中毕业后,就从教育系统中消失了,所以辍学生的具体数量无法确定。

艾森豪威尔高中的学生学习很努力,每次大考,总体成绩都能在全州排在数一数二的位置。班级的人数比较合理,教师知识渊博,讲起课来头头是道。校长将学校的成功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艾森豪威尔高中为学生提供27门大学先修课程,还有数十种课外项目可供选择。艾森豪威尔高中的全部学生都能按时毕业,升入大学,许多人都敲开了常春藤盟校的大门。学生的各类体育项目的比赛成绩和体育队伍一直是学校的骄傲,运动场馆也宽敞豪华得令人艳羡。当你进校时,也不需要接受金属检测器的检测。不管从哪个传统角度来看,艾森豪威尔高中都是一所好学校。

在课堂中旁听时我观察到,老师在讲解内容知识时,也会向学生传授自身在相关领域的经验和理解。学生都认认真真做笔记,老师还时不时地向学生提问,学生举手,参考笔记、材料或教科书上的内容给出答案。因为课堂活跃程度会影响到平时成绩,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争取答题机会。偶尔,学生也会向老师提问,但基本都是“考试会考到这个知识点吗”之类的问题。

学校的领导一直在向我介绍他们的创新实践。我走进两间教室,里面的学生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见不到成排的课桌椅,但课堂讨论还是由老师来掌控的。一节化学课上,学生在用一款挺“酷”的iPad APP背诵元素周期表。学校全新的社区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了3个由教师指定的选择,要求学生每年完成20个小时的工作。如果没有达到规定的小时数,学生就要去额外多做几个小时的社区服务,以示惩罚。

路上偶遇一群十二年级的孩子,我过去与他们攀谈。这些孩子的在校时间都排得很满,上课、课外活动,还有申请大学的各项手续。我问他们为什么要来上学,得到的答案无外乎“我们没得选”“为了考上好大学”“为了参加橄榄球队” “为了跟朋友们在一起”。他们每天的课程安排非常传统,其中两个孩子上的课和我在学校读十二年级时上的课一模一样。关于学习内容,我问他们觉得哪个学科最有意思,结果一群孩子目瞪口呆地看着我,仿佛我在说一门他们听不懂的外语。说到外语,其中有几个孩子在上高阶西班牙语课程,但当我用西班牙语问“¿Por qué es importante estudiar una lengua extranjera”时,没人能听懂。当我问到他们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时,孩子们一片沉寂,偶尔有人紧张地咯咯笑两声。没人在兴趣爱好上下功夫,没人去社会上的企业里做实习生,没人做项目,也没人找工作。

和孩子们聊完,一位学生迟疑着没有走开。他告诉我,艾森豪威尔高中的学生压力都很大,觉得必须要考进“名牌大学”。他说,同学们为了备考,很多人都在考前几天彻夜不睡,甚至有学生吸食违禁药物来维持精神状态。许多人都专门请了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或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的辅导老师,一想到考试成绩就觉得非常紧张。他还说,在学校里的感觉就像是“那种一直蹬着轮子转呀转的仓鼠,虽然脚下越跑越快,实际上却是待在原地没有动”。转身离开前他说:“我们知道,上学就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比赛。但比赛规则是你们制定的,不是我们。”

他说得没错。那么,上学这件事究竟有些什么样的规则,这些规则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为了搞明白像艾森豪威尔高中这样的学校每日学习活动背后的规则,我们就要逆着历史往回看,一直追溯到1893年。当时美国的教育领袖预言,美国社会将从以农业经济为主体转变为以工业经济为主体。这些极富远见的领导人组成了“十人委员会”,继而将美国的教育格局从分散化的农村小私塾模式推进到了集中化、标准化的工厂模式。这种模式就是用统一的方式让学生去学习统一的科目,训练学生高效完成例行任务,不仅不能出错,而且杜绝一切因个体创造力而衍生出来的偏差现象,进而产出一批整齐划一的劳动力,时刻准备着将毕生奉献给装配线工厂。这样的模式相当奏效。整个20世纪,美国的人均GDP从3 500美元飙升到了23 000美元,社会上逐渐出现了强大的中产阶级。美国也成了世界强国,无论从哪个指标来看,都在全球独占鳌头。“1893模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一直沿用到今天。过去几十年来,围绕“1893模式”还发展出了一系列的教育基础设施。这一体系及其内部和周边无比壮观、盘根错节的组成部分,构成了美国各地学校所处的生存环境。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公民,就要尽可能地抛开一切干扰因素,对美国学校的生存环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所有学校的心声

美国各地的艾森豪威尔高中都生存于政府规章制度、监管机构、财务约束和社区期望之下。同时,艾森豪威尔高中也存在于由其他诸多学校组成的复杂大网之中,有的学校为其提供生源,有的学校则是竞争对手,还有一些是大学,是即将毕业的十二年级学生要去申请就读的。这样的生存环境,是艾森豪威尔高中师生工作、学习背后驱动力的主要来源。

这些即将毕业的十二年级学生经历过的标准化考试数量,比本州历史上所有的学生经历得都多,如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进行的州年度测试。他们考过初级学业能力测验、私立学校入学考试、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和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经常同一个考试要考好几次),还有大学先修课程和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最近又增加了美国学生学业质量评估。随便从字母表里抽几个字母出来,排列组合出一个考试名称,估计孩子们也参加过。接受K-12教育的这些年,每个学生都参加过100多次大大小小的标准化考试。他们,就是“有教无类”的一代。

学校所在的社区非常看重考试成绩,他们别无选择。美国社会竞争意识极强,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成绩在衡量一个人的天资和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时,是非常高效便捷的参考指标。由此,艾森豪威尔高中以及为其提供生源的各个K-8学校,都在训练学生们快速准确解题的能力。举例如下:2以下哪个表达式相当于3x+6x-24?(  )A.3×(x+2)×(x-4)B.3×(x-2)×(x+4)C.(x+6)×(x-12)D.(x-6)×(x+12)诗歌一首不知所云的诗歌描述着时刻表与列车这种超级无聊的诗歌让脑袋变成呆瓜一颗将诗歌分成两个诗节,可以让诗人(  )A.将叙述者的时间表与列车时刻表作对比。B.提出问题,让读者不断猜测随后会发生的事。C.令叙述者在周末和周一的不同感受之间形成鲜明反差。D.提醒读者诗中事件发生的地点。

若想在这类考试中拿到好成绩,有一套固定的方法——刷题、刷题,再刷题。一整套题海战术下来,你就能在不动脑子的情况下快速给出问题的答案。一旦遇到不熟悉的问题要立刻跳过,不能花时间去想怎么做。思考时不要动用创造力,因为考试过程中的创造力是以时间和分数为代价的,要像机器一样去答卷。虽然考试成绩既不能对学生未来的学术表现作出预测,也无法赋予学生任何有用的技能,但还是被人们普遍接受,作为对学生学习、智商和价值进行衡量的权威手段。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考试的内容已经成为学校的核心关注点。

一直以来,艾森豪威尔高中非常自豪的一点,就是能输出“为大学做好准备”的毕业生。学生、教师、本地商业机构,尤其是家长,都对大学非常关注。每个学生毕业之后都要去读四年制大学,还要聘请那些大学关系网四通八达的顾问一路加以疏通和指导。家长都拼尽全力,想为孩子考大学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条件。在家长看来,大学是打开孩子未来大门的钥匙,也是身为家长是否合格的决定性标志。

艾森豪威尔高中的校长向学区的督学汇报,督学向当地的学校委员会汇报。督学是手握实权的人,有些督学会鼓励下面的学校进行创新,有些督学则是给学校施压,以拿到更漂亮的数据,例如考试成绩、毕业率、出勤率等。学校委员会负责督学的聘用和监管,有时也会罢免督学。委员会还要管理学校的设施场馆,与州教师工会分支机构进行谈判,管理预算,采纳并推广教学政策和课程安排。在学校委员会任职,需要每周投入5~15小时,报酬又低,很难吸引到高水平人才。学校委员会能成就一个学区,也能毁掉一个学区。而学区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校里孩子们的命运。这次全美教育长征一路走来,每逢遇到执行力强的督学,我都会问他们,改变破败学区命运的关键点在哪里。对我这个素昧平生的人,他们给出的回答惊人得一致,都是“靠谱的学校委员会”。

学校和学区与州教育局及局长相互交流、互相配合。州教育局局长负责制定目标和战略,监管工作进度,确保任务执行到位,并向立法机构申请资源。这一年的旅途中,我见到了23位州教育局局长。其中一半人认为自身的职责是像警察一样对学校进行监控,另一半人则认为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为学校提供支持。

州长会影响到自己州内的学校。我见到的十几位州长都特别关注劳动力发展这个问题。州立法机构负责颁布学习标准、考试政策与课程设置,以及毕业时需要读完的科目,一般情况下有代数、历史和某一门科学课。有几个州还出台了鼓励创新的法案。在州立法机构工作要求很苛刻,而薪酬较低(基本上年薪在35 000美元以下),还要每年定期到州首府工作几个月时间。如果一个人的家和全职工作所在地距离州首府较远,那么在州立法机构任职就会给他本人造成巨大的负担。这一年,我见到了60多位这样的立法委员。他们都认为,美国的教育模式并不奏效,但没人有时间、精力或热情,去发起什么教育变革行动。

艾森豪威尔高中和所有的美国公立学校一样,从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当地部门领取纳税人的钱作为运营资金。联邦政府的份额大部分都是从美国教育部“第一条款”(Title I)项目资金和美国农业部“减免午餐费”(Free and reduced lunch)项目中划拨的。虽然联邦资金只占国家K-12公立学校支出的10%,但这笔拨款也是有条件的。拿到钱,就必须遵从联邦政府的规章制度,再难也要死扛着。

美国的学区一般有50%的资金是从州政府那里拿到的。由于预算削减,这笔钱的数目也越来越少。平均来看,40%的资金来源于当地的房产税,但各地情况不同,偏差也很大。大部分州富人区的预算都很充裕,每个学生每年有20 000美元以上,而穷人区的学校则是艰难度日,每个学生每年仅有10 000美元不到。需求最少的得到的最多,而需求最多的却得到的最少。为什么会这样?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953年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的最高法院裁决中,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Earl Warren)裁定,教育“是一项权利,必须以公平的条件提供给所有人”。但是,在1973年的圣安东尼奥独立学校学区诉罗德里格斯案(San Antonio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 v. Rodriguez)中,最高法院的裁决却鼓励教育向不公平的方向发展。德梅特里奥·罗德里格斯(Demetrio Rodriguez)的孩子在圣安东尼奥市的一所破旧不堪的学校上学,而不远处生活在富人区的孩子却享受着优越的学习环境。罗德里格斯提出诉讼,但美国最高法院却以5:4的决议裁定州政府没有责任在为学校拨款这件事上做到一碗水端平。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的裁决,承诺美国的孩子在教育上能享受到公平待遇,而罗德里格斯案则表明,在穷人区和富人区之间巨大的教育资源差异问题上,美国没有作为。

1965年之前,美国联邦政府在教育问题上并没有发挥过什么作用。到了1965年,林登·约翰逊总统掀起“向贫穷开战”运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法》(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残疾儿童、双语教育,以及图书馆和课程项目拨款。1979年,卡特总统创建了美国教育部,这个部门后来发展为拥有4 400名雇员,管理着680亿美元年度预算的庞大机构。1984年颁布的《职业与技术教育法》(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规定,为鼓励职业和技术教育的发展,每年为每个学生拨款25美元。

2002年,在两党的支持下,小布什总统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纳入法律体系。当时该法案规定,到2014年,所有美国孩子都要享受到优质教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目标有多么不切实际。而且,法案还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哪怕一个孩子的成绩落后了,或是学生忘了在“年度进步报告”中录入考试成绩,这所学校也会被认定是失败的。那些整天盯着数据做文章的人,都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忠实拥护者,因为这项法案将考试放在了教育的核心位置。人权领袖也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超级拥护者,因为考试成绩能证明,穷人家的孩子受到了多么不公平的待遇,而这正是他们想抓的把柄。那些以销售考试、教科书和课程为业的机构,看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潜藏的机会,有如发现金矿一般,忙不迭派说客出动,最终促成了法案的出台。普通老百姓也在跟着吆喝,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家孩子被当成异类。2009年,奥巴马执政期间,更是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基础上变本加厉,提出新规定,称如果各州能严格遵守“力争上游”(Race to the Top)教育改革计划,即使《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执行不到位,也能享受豁免权。小布什和奥巴马共同将美国教育推送到了标准化考试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

2015年,奥巴马总统将《让每个孩子都成功》(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正式立法。由此,各州开始掌握更多的教育控制权。针对三年级到八年级学生的年度测试依然要强制执行,但各州拿到了更多试题设计和问责制度方面的主动权。在《让每个孩子都成功》的规定下,各州可以获得豁免权,准许实行当地成绩标准和素质教育标准。奥巴马曾评论道:“我永远也不愿看到学校只知道教学生如何应付考试,而不让孩子们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学生们现在学习的全部内容,就是怎么填好答题卡,怎么在考试时耍花样走捷径。这种做法根本不可能让教育成为一件有意思的事。”“年轻人能做好他们感兴趣的事,如果没意思,他们就做不好。”后来,到任期尾声时,奥巴马还说过一些比这更实在的话。

艾森豪威尔高中并非与世隔绝,事实上,没有哪所学校是与世隔绝的。学校通常都处于由当地、本州和联邦政府控制的大网之中,对学校进行监管的官员通常并不具备一线教学经验。艾森豪威尔高中要时刻被拿来与其他学校作比较,而比较的指标就是考试成绩、毕业率和大学入学率。附近一家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总是将毕业生顺顺当当地送往各大顶尖院校,令艾森豪威尔高中备感压力。和其他42个州一样,艾森豪威尔高中所在的州允许开办特许学校。在本州,特许学校将目标定在拿高分上,这逼迫艾森豪威尔高中不得不在拿高分上下力气。在人们看来,学校间在考试分数上形成竞争是非常健康、非常正常的一件事。附近一个低收入学区的学校,一直在效仿艾森豪威尔高中和其他成功学校的做法。随着高中在应试教育上不断加码,社区里的小学和初中也饱受压力,不得不往同一个方向靠拢。

艾森豪威尔高中反映了美国全部13万所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和特许学校的现实和心声。艾森豪威尔高中的走向,也是整个美国的走向。

放在10年前,我肯定对艾森豪威尔这样的高中满怀敬意。因为美国教育体系所要求的每一项指标,无论是对内容知识的短期记忆能力,搞定一门接一门课程和考试的能力,还是玩转学校规则的能力,艾森豪威尔的学生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我们不应该去指责艾森豪威尔高中的老师和校长,他们只不过是顺从了过时体系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大环境。这类学校存在于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时代是合理的,因为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由大型层级制组织所主宰,而这些组织需要雇用大批有能力严格按照工作指示去从事劳动的员工。而且,在那样一个民主社会中,新闻来源是可信的,政治领导人是有公德心的,学生所需具备的公民技能远比现在要单纯得多。

但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先生在1969年就与世长辞了。从那时起,社会上成批的例行工作职位数量开始减少,而尼克松等心口不一的领导人相继就职。艾森豪威尔高中的学生,表面上看来照样光鲜优秀,但他们身上具备的各种技能,在创新时代已变得毫无用处;他们的思维模式也成了阻碍自身发展的壁垒。蹒跚学步的幼儿期,每个孩子都充满创造力、好奇心和勇气。但在追求漂亮成绩单的漫长道路上,这些美好的品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传统学校是僵化的教育体系打造出来的纸老虎,是创新时代的博物馆文物。创新时代,也就是如今所处的大环境,才是需要我们真正搞懂的。驾驭机器,而非步机器后尘

在教育长征的路上,我到加拿大去参加了TED年度大会。每逢TED年度大会,都会诞生几个举世闻名的TED演讲。在那里,我也见到了全球顶尖的技术专家,他们就“机器智能会给未来带来什么影响”这个话题展开了共同讨论。这些人个个都是科技界的重量级人物,其中包括许多著名高科技跨国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他们每个人都将毕生时间投入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上,共同打造出了如今的数字化经济。而上述元素,都是机器智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与各位高科技大佬正式见面之前,我们早已建立联系,交流了创新和技术的发展史。虽然说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但凭借创新驱动力掀起大规模社会变革的现象,是在1947年半导体晶体管发明之后才出现的突飞猛进的大发展。这项技术主要是利用廉价的硅材料制造出逻辑电路,并且可以无限放大。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曾于1965年大胆预言,在可预见的未来,以硅材料为基础的纯计算能力会呈指数级增长。60年之后,他的预言依然成立。指数级增长是每个人在高中数学课上都学过的内容,但很少有人真的会用到这个概念。在创新的大背景下,指数级增长是指未来10多年的进步空间将会是2007年以来社会经济颠覆规模的又一个数量级。2007年是智能手机问世并由此开启社会重塑大潮的元年,而今天的孩子等到未来长大成人时,机器智能的价格效能将是目前的100倍(见图1-1),100倍啊!图1-1 与机器的竞争资料来源:数学空间

会面时,我向这些技术泰斗提问,这种关于创新对社会日益加速渗透并深化影响的理解,是否有些危言耸听了。在我们共进早餐时其中一位以桌上的牛奶面包为例预测说,10年之内,我们食用的绝大多数食品,从孕育、萌芽到吃进肚子,人类将不会再经手。另一位称:“20年内,像我们所处的这座60层高的费尔蒙豪华酒店,将通过3D打印的方式建造出来。”还有人讲到了一位正在与罕见癌症作斗争的朋友,他请到的一支世界级肿瘤学家团队正在利用IBM的人工智能系统“沃森”进行病例分析。第四位讲了一个故事,是关于谷歌的创始团队成员的。那时,他们决定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刚开始着手此事时,连最乐观的成员都认为,距离无人驾驶汽车真正上路怎么也要至少20年的时间。结果,这个目标只用5年就实现了。

会议快要结束时,我们几个人聊起了关于未来的话题。技术的巨大生产力会将这个世界带到天堂还是地狱?想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搞明白一个国家如何对其人口进行利润分配,是给不出答案的。而现在能让人一目了然的就是,机器智能正在改变着人们为雇主和所在社区作贡献的方式和可能性。抛开其他不论,机器智能至少做到了一点,那就是不断以自身性能的提升向人们发出警告:“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去驾驭机器智能,而不是步机器智能的后尘,妄图像机器那样,能完美无缺地执行低水平任务。”

为了让读者切身感受到未来的真实面目,我们不妨来描绘一幅关于未来的图景。

在不久的将来,你将通过手表、衣服、眼镜和体内植入型传感器,与外界大量资源保持着永不间断的连接,而没必要随身带着一部笨重的智能手机。你的一天将从一顿丰盛的定制早餐开始,都是个性化厨房机器人的拿手好菜。你一边用餐,虚拟助理一边向你汇报今日的工作内容。只需简短的语音指令,就能叫来无人驾驶汽车载着你去开会。

一路上,你看到路边有一群行动灵敏的机器人,正在你家附近忙碌着,有的在收垃圾,有的在维修建筑物,有的在打扫院落,还有的在维护治安。此时,一群无人机从你头顶掠过忙着去执行紧急任务。街角的一块空地一周前才被清空,如今已经出现一座由3D打印机建造出来的漂亮住宅,住宅放在房地产网站上进行销售,在虚拟律师的帮助下已经找到了买家。

你要出席的这次会议将有几个人亲临现场,大多数人都通过栩栩如生的全息影像远程参会。每一位与会者的虚拟助理都会追踪对话的进展,并实时提供相关意见与建议。你的团队利用虚拟资源设计出了一场大规模复杂行动,并在几天之内就落地执行,费用不过区区几千美元。随后,在大数据的帮助下,工作计划还在不断改进和优化。

你的日常琐事全都由机器人负责办理。下单购物,要么是通过家里的3D打印机打印出来,要么是通过无人机在几分钟之内送货上门。若身体出现状况,你会向人工智能寻求诊断和帮助。一位年长的亲戚由自动化机器人护士给予全天候的悉心照护。在你的休闲时间,虚拟现实会带着你参观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城市、公园或演出。真实人生与虚拟人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清,这样的现象既令人振奋,也带来困扰。

上面这些文字并非出自科幻小说。这些技术进步正在快速发展。未来的世界中,机器智能可以完美地执行手动或认知任务。如今的社会栋梁,也就是那些常规的白领和蓝领职位,未来将不复存在。这一切的发展速度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快:自动化解决方案已经挤掉了数百万个工作机会。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美国有47%的成年人没有能力支付数额为400美元的意外账单。若必须支付,他们只能变卖个人财产,或是向朋友、家人借钱。简单葬礼的成本已经高得让全美一半人连死一场的钱都拿不出来。而且,事态仍在每况愈下。

如果人们为了获得工作机会而要与机器智能展开竞争,那么就需要利用人类独有的能力,利用创造力。但是,我们再回过头去想一想艾森豪威尔高中的那些学生:他们都埋头背诵着长篇累牍的定义、公式,重复低水平步骤,他们拼命练习,想要熟练掌握的低水平技能,完全可以由如今性能最基本的智能手机来轻松实现。学校训练这些学生去遵守规则,等规规矩矩的他们从学校走出来,只能在创新时代的枪林弹雨中坐以待毙。

美国教育体系正在走向衰落,这已是不争的事实。30多年前,影响深远的《危机中的国家》(A Nation At Risk)报告就曾断言:

如果某个不怀好意的国家试图将我们当下现存的平庸教育成绩强加给美国,那么我们很可能会将这种行为视作战争挑衅。

读者可能以为,“战争挑衅”这么强烈的说法会促使我们从大局着眼,并由此组建一个当代“十人委员会”。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依然目光短浅,只想着怎么从由标准化课程和考试构成的过时教育模式中再压榨出多一点点的进步。我们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增加了考试的赌注,又变本加厉地用“力争上游”教育改革计划对教师实施问责制。结果呢?学生的分数毫无起色,成绩差距一点没有缩小(见图1-2)。学生还是百无聊赖,什么也不会;老师依旧毫无士气,成天混日子。我们的关注点集中在怎么将过时的事情做得更好,而不是怎样去做更好的事情。图1-2 考试成绩毫无起色的30年资料来源: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

我们准备启程,离开传统的工厂式学校。但出发之前,我想先介绍你们认识一个人。这次教育长征我走了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但此人的影子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如梦魇般纠缠不休。让我们先来听听他的故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