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高级教育:一位普通父亲16年的教子方案:《卡尔·威特的教育》中国实践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5 00:44:28

点击下载

作者:攸武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儿童的高级教育:一位普通父亲16年的教子方案:《卡尔·威特的教育》中国实践版

儿童的高级教育:一位普通父亲16年的教子方案:《卡尔·威特的教育》中国实践版试读:

编辑导读

身为编辑,同时也身为母亲,我想,出版这本书,是我一生中莫大的荣耀。

尽管我还不知道它能销量几何,尽管我知道它可能有些语无伦次,尽管感觉它的包装普通到或许你根本发现不了它,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您读过并认可《卡尔·威特的教育》,只要您真心爱您自己的孩子,那么阅读这本书,您一定会与我一样像发现一个新大陆般的兴奋和激动。

2009年下半年,我因为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生物方面很着迷,已经懂得很多知识,但是对于学校里的数学学习却总也提不起兴趣,我就随意上网搜寻答案,没想到搜到了攸老师与另一位家长的对话,其中一个观点一语切中我当前的困惑:“孩子的认知顺序是先学生物,再学化学和物理,最后才是数学。”我开始深入了解攸老师的育儿观,有太多令我信服和震撼,并且能引起共鸣的话(在这本书中我尽可能将其用附录D表现)。这里我大概描述一下本书的结构,以便大家有个初步的印象。

这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论部分,主要讲述了攸老师育儿观形成的理论基础,以及他在实践当中的创新观点,里面包含的攸老师对自己孩子16年的教育方法和过程,无论从编辑的角度还是母亲的角度看,真的是精彩绝伦。

◎第二部分主要是攸老师目前实际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也是我自己目前正在实施的,效果就是当我断了近半年的家教老师后,是孩子提醒我该给他请数学老师了。

◎第三部分是附录部分,里面有家长体会、大学生家教课程总结、孩子的成果表现,真实有效,可供直接借鉴,全方位地立体表现了攸老师的育儿观。

出于编辑的职业敏感,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至于是否畅销,已经不是特别重要的了,因为至少,作为母亲,我觉得它就像让我吃了定心丸一样,让我在育儿路上走得轻松,不迷茫。这让我不禁从内心感谢我的工作单位——电子工业出版社,为这本书提供了如此宽松且强大的出版平台。我也希望更多读者如我一样从中受益。至于销量的话,我想需要时间的证明吧,《卡尔·威特的教育》出版当初表现也不佳,但它出版了近200年,被重版和改版无数个版本了,至今仍畅销不止。

这本书从刚开始的想法到出版有近两年的反复推翻和更新,里面肯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如果您能热心地通过发邮件到designbook2009@ gmail.com(这本书,我想用这个邮箱吧。如果您也有写书的想法,也可发到这个信箱),或者直接登录本书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pheikidsedu向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话,我们将感激不尽,并且能促使我们为读者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及图书。

写在前面的话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

未来20年的社会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即将出现残酷的智能竞争。如果我们还沿用传统观念来教育孩子,那么我们孩子的素质根本跟不上未来社会的发展,必然被高速变革的社会所淘汰。

我们必须只有从现在做起,才能保证我们孩子将来的智力能够代表人类最优秀的生产力。

16年前,我开始用我自己摸索的一套方法来教育我的孩子,并一直坚持到孩子的15岁;16年后,我享受着孩子成长给我带来的快乐:

◎在我生日的时候,我孩子会亲自谱两支钢琴曲,刻成光盘当做生日礼物送给我;

◎每逢周末,我孩子从大学回到家,进门的第一时间总是习惯性地演奏钢琴,他现在特别喜欢演奏肖邦的《梦幻曲》和《革命练习曲》;

◎时常给我一个惊喜,说又有一个科研项目批下来了,他当科研小组的组长;

◎不时地跟我汇报着科研项目的进展,有失败有成功,令我也跟随着他的喜怒哀乐心情波动;

◎前段时间又告诉我,他打算学小提琴了,学费是他自己当钢琴调音师赚来的。

这所有的一切,得益于我为他建立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保持了孩子的各种天生的优秀品性。在这里,我非常荣幸地跟大家分享我16年以来摸索出来的方法与实践,一起来探寻教育的根本。我一直以来认为,教育是一种长期的坚持摸索,而在我这整个的摸索过程当中,国外育儿专家和专著所阐述的各种已有的研究成果,一直是指导我前行的明灯。我对我自己孩子亲身实现的教育实验与实践则是铺垫我前进路上的坚石。

我在摸索教育方法的过程当中,走过许多弯路,遇到过许多问题和困难,但是我内心十分坚定,我对天才还是庸才,是由人的先天遗传或禀赋等决定的这种悲观论调持坚决否定的态度,因为我坚信科学,坚信200年以来世界上很多大师们所提出的育儿理论,坚信自己的孩子不比其他孩子差,所以我认定这本书即将呈现的方法是正确的。

尽管我这个家庭是中国千千万万家庭中一个最最普通而平凡的家庭,尽管我不认为我的孩子天生智商会高于普通孩子,但是我坚信,在我的一生当中,我至少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出息的孩子,至少能为社会、为人类多贡献一个有用的人,而非庸才,所以我坚持下来了,用这个方法一直伴随着我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让他具备了全面成功的潜质。

◎他爱好自然科学:

7岁开始学习大学的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考古学、细菌学、天文学、人类文明史、高能物理学、生物进化论、古文字学等学科。

◎他酷爱数学,尤其是奥林匹克数学:

10岁学完小学奥数《启蒙篇》《基础篇》《提高篇》三部及初中奥林匹克数学。12岁学完高中奥林匹克数学。13岁学完大学《高等数学》《高等代数》。

◎他爱好图画:

图画非常有创意,注重几何构图,大写意的绘画技能出类拔萃,喜欢凭记忆把动物、植物图像画出来。12岁在他自己的小学校举办个人图画展。

◎他爱好雕塑:

◎喜欢用泡沫塑料雕塑各种动物。

◎他爱好手工:

小学二年级时做了班里的手工课代课,喜欢用塑料积木拼装任何一种象形物,喜欢手工折纸。

◎他爱好三维动画模型制作:

喜欢设计3D动画模型。

◎他爱好摄影:

2002年,他的摄影图片获得广州市中小学生摄影作品决赛二等奖。

◎他爱好外语:

能说一口流利的美国口语,十岁开始自学法语与日语。

◎他爱好法律:

12岁学完美国、欧洲主要国家、中国的基本民法与刑法。

◎他爱好音乐:

4岁半开始学习电子琴,7岁转学手风琴,8岁考手风琴(四级);9岁转学钢琴,10岁跟星海音乐学院钢琴老师李萍青学习钢琴,11岁跟星海音乐学院韩进教授学习钢琴,12岁考了钢琴六级(弹奏:“优秀”,视弹:“优良”)和钢琴十级。在大学业余期间为音乐学校调音。

◎他爱好作曲:

精通乐理,通晓世界钢琴名曲,喜欢改编贝多芬的钢琴曲,喜欢创作钢琴曲。10岁前已创作几十首钢琴曲。小学六年级时,他为学校创作的钢琴曲被学校选为“体育节”校歌。

还有一些表现,如:广州海洋馆的鱼类专家考他海洋馆里的鱼,他全答对了;在英语沙龙里,他跟外国人说得很欢快;2000年6月(11岁),他为首批航天员创作钢琴曲《献给航天员的歌》;2000年12月,《现代小学生报》《广州青年报》《广州市少年宫》联合在广州市少年宫举办《小主人论坛》,在《小主人论坛》现场上他演奏他自己创作的钢琴曲《妈妈圆舞曲》;2000年12月,他被广州市《现代小学生报》特聘为科学版小编辑;2001年10月20日(12岁),星期六上午中央电视一台(CCTV-1)报道了他的数学能力、作曲能力、自然科学知识能力的专题片,片名《超级自然科学迷》。

2003年10月22日,他荣幸地收到杨利伟写给他的亲笔信与杨利伟亲笔签名的两张照片。

2003年12月,《中国中学生报》(英文版)头版全版专题报道他的综合素质。2004年1月,广东电台采访他,采访的专题报道通过广东电台国际频道向全世界华人广播。

他现在在大学学习,领导两个学校审批通过的研究项目,这些项目的研究成果均是能够造福于民众,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他现在的理想是做一名核物理学家。

目前可能很多家长会质疑,孩子学这么多,怎么会快乐呢?您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是谁家家长逼得孩子在这么小的年纪拥有如此之多的知识和能力?”“孩子的天真童年难道就这样被剥夺?”“天才儿童只是少数,根本与我无关,我只希望孩子过一个童话童年。”“我自己本身就很平庸,所以我的孩子也很平常。”

这些观点,也曾经在我脑海里有过。但是当我发现自己的方法在我孩子身上慢慢显现成果时,我的这些观点被彻底扭转。现在,我和我的孩子都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是天才儿童,每一个天才儿童都可以拥有一个童话童年。

而且,我相信,未来20年社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会出现残酷的智能竞争,如果我们还沿用传统观念来教育孩子,那么我们孩子的智力根本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必然被高速变革的社会所淘汰,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才能保证我们孩子将来的智力能够代表人类最优秀的生产力。  第1章小小0岁“学习家”学习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最本能的需要,当你感到需要时,就自然会自觉主动地去学。

我想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我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不爱学习,怎么办呀?”但是,接受了我教育理论的家长却是完全相反的困惑:“这孩子整天看书,不知道出去玩,都迷上了学习,怎么办?”我时常提醒督促这些家长把孩子赶去院子里玩,或者周末带孩子去郊游,平时让孩子多参加各类体育训练。

其实,告诉大家,每一个孩子天生就爱学习,请大家回想一下孩子刚刚出生时的情景:刚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婴儿,护士一拍屁股孩子会大声地哭,护士拿着玩具逗引,会到处张望,能主动找到妈妈的乳头并能用力地吸吮,当妈妈叫出第一声“宝宝”时会寻找,这就是婴儿这个小小“学习家”发生的第一步学习。

这其实在生物学界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现象的表现,即“印刻现象”。

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灰天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自己母亲后面。而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如一只狗、一只猫,甚至是一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如果小灰天鹅孵出时看到的是母鸡,它就跟着母鸡走。如果孵出时看到的是人,小天鹅就认人做妈妈,人去什么地方,一群摇摇摆摆的小天鹅就在身后跟到什么地方;人下水游泳,小天鹅也跳进水里,并且亲热地啄着他的头发和胡子。

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对某个物体的跟随反应后,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这种现象后来被另一位澳大利亚的动物学家劳伦兹(K.Z.Lorenz,1937)称之为“印刻现象”。

科学研究发现,“印刻现象”不只存在于低等动物,还同样存在于人类。婴儿降生后一个半月左右,耳朵基本上能听到声音,眼睛也能看见东西了。如果这时就给他长时间看电视而缺乏大人的陪伴和沟通的话,比如给婴儿每天看五六个小时的电视,婴儿的头脑里就会刻上电视的印迹。一旦形成这种“印刻”,婴儿对母亲的声音反而会变得反应迟钝。即使母亲把给婴儿讲故事或给他唱歌,他也会无动于衷。这种婴儿到了两三岁时,通常会表现出以下的倾向来:(1)不会说话;(2)不能注视母亲的视线;(3)对母亲声音的反应迟钝;(4)对事物不敏感;(5)活动剧烈,无法安静;(6)喜欢电视中的广告,爱哼唱广告音乐;(7)独立能力差,日常生活不能自理;(8)不知道什么是危险的事情。

婴儿大脑因电视而产生的这种“印刻效应”,大约发生在他刚一出生到两岁左右这段时间里。劳伦茨研究发现:印刻现象的存在有一个关键期,超过了这个期限,便不能形成印刻行为。劳伦茨还发现: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有这种“关键期”现象,在人类心理发展也有类似的现象。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孩子的能力形成也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初生婴儿从外界获得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如果相反,从婴儿初生时就开始在家里制造学习的氛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多与婴儿交流,有条件的家庭用双语,甚至三语与婴儿交流,那么两年后,孩子自然会成为双语或者三语人才。我曾经看过一本关于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小说,她虽然是近亲结婚的孩子,但是天生丽质、美艳绝伦,而其才气,以及日后能征服众多强大的罗马帝国君王的气质均来自于她的父王对她的精心教育和培养。

从3岁开始,她的父王就为她请了8种语言的老师,每天跟随她在皇宫里生活,她指到哪个物品,便会有8种语言的表达方式灌入她的耳朵里。等到她5岁时,已经基本上能熟练运用这8种语言,尽管她时常会在英语当中掺杂西班牙语,会在法语当中偶尔加入几个意大利语的词,但是这8位老师一致认为她对于这8门语言已经入门了,而且不再需要老师的教导并拥有了自学的能力。

当埃及国内一位非常博学的老师听说她已经掌握8种语言时,主动请缨当她的老师,教她各个学科知识和治国方略。最后这位老师以及他的儿子均为这位著名的埃及艳后日后当上王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孩子刚出生的前两年,无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说什么,总会有一定的回应,并且似乎在认真地听,会哇哇乱叫地表达着自我,这就是他正在吸收环境所给予的语言知识的表现。

如果周围有混血儿的家庭,他们就不用像我们平常家庭一样花重金去学英语,而是很小就有很高的英语水平,从婴儿开始熏陶的话,只要父母嘴里能出来的词,无论是多么复杂的词,即使我们需要在托福才能学到的词,孩子也会在刚刚说话时就能蹦出来。

同样,我前段时间接触了一对4岁的混血儿双胞胎,长得非常漂亮,眼睛蓝得非常深邃,皮肤白得透亮,可是一张口居然说得一口正宗的四川话。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他们的父母很忙,长期美国中国两地飞,孩子完全委托给中国姥姥和姥爷,而姥姥姥爷陪同孩子的时间没有请来的四川保姆陪同时间多。由此可见,孩子一出生就是学习家,关键是看家长所给他的是什么,给的是高级教育,孩子学到的东西就是高级的。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我曾经看过一本《剑桥学子肖盾》,那里面就描述肖盾的父母从一出生就用双语对他说话,导致一上幼儿园老师都觉得他肯定在国外生活过,怎么英语说得比汉语还好,关键是先学会“star”,再学会“星星”,英语单词词汇量比汉语还要多。实际上他们是中国地地道道的革命家庭,在肖盾3岁前也从来没去过国外。

幼年学习意味着你必须努力去理解你的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索的动力,它来源于孩子大脑在发育中感觉刺激和满意的学习经历的急切需要。这种理解就如同你理解和满足孩子身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一样。诺贝尔奖获得者遗传学家、芝加哥大学校长乔治·W·比德尔博士

我们所参照的育儿鼻祖,卡尔·威特就在老卡尔从0岁开始的培养之下,八九岁时就熟练地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6种语言,并擅长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特别是数学。这一切就是因为老卡尔坚信爱尔维修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我的孩子也曾经对我说:“我家庭的培养方法,首先应该让我感觉到学习是人一种最本能的需要,当你感到需要,就自然会自觉去学。其实,求知,是每一个孩子最大的欲望,我们小时候想知道太阳为什么会清晨出来,液体为什么会流动,电为什么能发热发光,而这些,我们都必须等到初中甚至高中才能学到,这真的很不合理。”

我也常对我的孩子说:“天才是可以培养的”。我得承认我的孩子不是天才,不是那种天生智商特别高的人,我们只是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家庭中的一分子,但是我相信我的孩子与所有其他孩子一样,天生就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只不过,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的家庭让我这种求知欲望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流失,我得到了来自家庭的最好方法的培养。”  第2章6岁前是孩子大脑的潜能释放期我们必须把握住儿童期内闪现出千百万种潜能的机遇,尽全力激活儿童的天才潜能,不能让孩子错失建立高级思维的良机,所以说越早开始思维教育,对孩子是越有利的。

我儿子上大一时,我跟儿子去餐厅吃饭。等上菜的时候,他看着餐厅的冰箱问我:“老爸,你说这冰箱里最多可以摆放多少盒牛奶?”说完后随手拿了张菜单,在菜单背面开始设计冰箱放入最大牛奶盒数量的数学模型公式,花了十分钟数学模型在菜单上建立完成(如下图所示)。

看着在菜单认真演算的儿子,我内心无比感慨。我在以前也和其他很多家长一样迷茫过,困惑过,也怀揣着望子成龙的强烈欲望四处求索过。尤其是当孩子长到三四岁,开始会问很多“为什么”,一般家长会嗤之以鼻,会心想小屁孩儿懂个什么呀,会非常不耐烦地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啦。”因而造成大多数孩子都会有盼望长大的心理。

而殊不知,这也是孩子天生爱学习的表现,他们在此时因为前几年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和天天相处的亲人们的慢慢熟悉,进而会有很多疑惑在心中:“太阳为什么能升能降?”“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咦,叶子怎么黄了?”“天气为什么会这么冷?”“蚂蚁长几只脚?”“我是从哪里来的?”

这些问题着实让家长,尤其是初当三四年的年轻家长有些招架不住。16年以前,我如大家一样,在初为人父之时,我也无从下手,面对孩子的提问不知道如何回答,有的自己懂了但不知道如何用孩子能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有的实在摸不到回答的头绪,但能感觉得到这就是孩子的敏感期,所以心中也曾充满了疑惑和迷茫。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了光明。我看了一本介绍国外研究儿童教育的图书《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卡尔·威特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他在书中提到:“需要提起诸位特别注意的是,儿童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儿童的潜能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比如说,生下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生下来就进行理想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得越少。这就是儿童潜在能力的递减法则。”

读着这本书,我开窍了。我的孩子没有超龄,才四岁还来得及,正是最好的教育时机,也是孩子大脑发育的敏感期,具备培养成才的首要条件。

而那些当初在自己孩子四五岁之前对孩子提问嗤之以鼻的家长,往往可能会在孩子上小学,或者上中学的时候迸发出“唉呀,这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这么差?”的无数抱怨。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不是放之任之,不管不理,就是用昂贵的价格聘请家教或者名师,孩子不愿意学或学不进,家长们便失望漫骂,甚至加以棍棒。

可以想象,此时孩子的压力会有多大?老师、同学、朋友都会因成绩差而小看他,甚至连他最亲的父母都会对他拳脚相加,根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从而造成许多目前令家长们很头疼的青少年心理问题。

这其实究其根本,是因为家长不知不觉的忽视,使得孩子天生爱学习的特性在不断流逝的宝贵时间当中慢慢地消退,是家长没能抓住孩子大脑发育的敏感期,没能进行良好的早期教育,而全然不是孩子的责任。

我的方法并无神秘之处,只不过是教家长恰当地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在孩子最需要知识的时候给予最高级的知识,让孩子得到前所未有的经验和体会,从而把孩子引入更深层、更广阔的科学天地,而不致使孩子天生爱学习的天性丧失。

例如,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正常语言环境中,这个时期儿童学习口语最快、最巩固,相反,如果在这个时期完全脱离人类的语言环境,之后孩子会很难再学会说话。孩子4~5岁是学习书画言语的最佳期。4岁前是儿童对图像的视觉辨认的最佳期。儿童在5~6岁时掌握词汇能力发展最快。而儿童掌握概念的最佳年龄是5~5.5岁。

而且,儿童大脑有个非常神奇的特点:当教他们“1、2、3、4、5”的序列知识链后,他们可以自我完善进入自我学习的状态,他们自己可以在今后最短的时间里,如在两年或三年里自我学习完成“6、7、8、9、10”的知识链。

一旦错过了最佳年龄可能要花费上100年时间才能学完“6、7、8、9、10”的知识链,甚至只能学习完成“1到2”的知识链了,而且学得非常吃力。

而我们传统的教育体系正是错过了这个大好时机,因为人们往往忽视了孩子发展中最敏感、最易接受知识的时期,在此时期家长和老师们也有可能严重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而忽视孩子发展的敏感期,往往是因为作为家长的我们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我认为我们必须倾听孩子们的要求,这是至关重要的。

在敏感期内的教育不仅仅为孩子奠基某种能力,而且对孩子终生发展是有益的,因为它给了孩子陪伴孩子终生的思维。比如,0岁至2岁时,我们都不记得,父母对我们说过了什么的话,偏偏这些宝贵的话帮助我们在2岁前建立了终身受用的母语思维。

思维是一种脑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复述与模仿能力。

而且在孩子的敏感期内施行最简单的教育方法就能很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相反,如果我们错过了相应的敏感期,教育就变得尤其艰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

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三四岁的孩子。

孩子6岁前的大脑非常神奇,今后的大脑容量决定于6岁前的早期智力开发。

在整个研究婴幼儿大脑科学的进程中,我推理出这样的科学理论:6岁前大脑将不间断地生长出140亿个脑细胞,在每个脑细胞成长过程中都有一次接受外界刺激而被激活的功能,这就叫潜能释放期。

在脑细胞释放潜能时,如果它们恰在此时遇到适合的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就会被激活而形成不同的神经网络(回路)。140亿个脑细胞可以形成千百万种不同的神经网络(回路),各个神经网络(回路)之间既独立又相互作用。

从婴儿出世的第一天开始(准确说是从胎儿开始的),五官接受外界环境刺激后就会迅速形成各种初期的神经网络(回路)。例如接受母语环境就会形成母语系统的神经网络(回路)等,大脑会不断形成各种功能的神经网络(回路),即每个脑细胞的功能是不同的。

是否能形成某些神经网络(回路),前提是形成这种功能的脑细胞在释放潜能时必须处在适合它们发展的外界环境的刺激(熏陶)中。

一般来说,6岁前是形成各种神经网络(回路)最发达的时期。有些神经网络(回路)的形成条件受时间限制特别短暂。例如母语思维的神经网络(回路),如果三岁前不能接受母语环境刺激,那么早期成长的脑细胞将会永远关闭,永远不能连接成为母语神经网络(回路),这就是“狼孩”。

一旦早期脑细胞不能形成神经网络(回路),那么后续生长出来的脑细胞将永远丧失形成神经网络(回路)的条件。

基础思维(神经网络)一旦建立,将永远发生作用并不间断地进化。

例如鲁滨逊在荒岛独自生活了18年,18年的岁月肯定消除了他很多记忆,但是不能磨灭他的基础思维,他依然在回归正常社会时可以操持以前的母语。

脑细胞早期一旦不能形成神经网络(回路),那么后续生长出来的脑细胞将永远丧失形成神经网络(回路)的条件。

0至2岁的孩子如果不给予人类的环境,那么2岁后,大脑的容量永远像一个茶杯,大脑的容量就固定了,今后无论投入多少资金教育他,也是徒劳的。“狼孩”由于错失脑细胞激活时间后,大脑再接受100年的教育也是徒劳。脑细胞这个领域是非常复杂而奥妙的,以前人类总是局限于激活常规的脑细胞区域。

最近俄罗斯又发现了“狗孩”,由于错过了0~3岁的最佳母语思维开发期和训练直立行走的脑平衡期,以后即便再投入100年的训练,对这“狗孩”的训练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这“狗孩”将失去人的基本思维与直立行走的功能。

这说明一个科学道理:

在敏感期内用简单的教育方法就可以轻而易举达到目的,但是错过了潜能开发期后,就是花费一辈子的教育也变成几乎没效果的事了。

这些故事表明长期脱离人类社会环境的幼童,就不会产生人所具有的脑的功能,也不可能产生与语言相联系的抽象思维和人的意识。所以,基础思维一旦建立将永远发生作用并不断进化,而

真正的潜能开发是一种高级思维的建立。

人的高级思维到了一定的时期就关闭,所以说:

我们必须把握住儿童期内闪现出千百万种潜能的机遇,尽全力激活儿童的天才潜能,不能让孩子错失建立高级思维的良机,所以说越早开始思维教育,对孩子是越有利的。

如果教育方法得当,那么孩子就会轻而易举地快速地学习知识,而不会感觉丝毫压力,因为此时的大脑处于最发达的时期。  第3章给儿童建立高级的综合思维早期教育的任务与目的是:在建立了母语神经网络(回路)的基础之上,尽快地(或同步)、尽可能多地建立各个不同功能的神经网络(回路),并将这些神经网络(回路)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发挥出巨大的高级智力能量。

如果给孩子建立一个更加高级的环境,那么孩子的大脑容量就可以像宇宙,如同爱因斯坦的大脑。我推测,如果爱因斯坦没有早期的钢琴音乐熏陶和5岁时获得他父亲赠送的指南针,那么爱因斯坦绝对成不了伟大的科学家。

母语(文学)只能建立婴儿的平面思维体系,在平面思维体系基础上,给予儿童综合的高级知识教育(乐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美术学、艺术学、数学、自然科学数据库等),可以建立儿童神经回路的更高级的链接网络,即建立立体思维体系基础,为今后应付巨大的信息量在神经网络里畅通无阻地流通做准备。

就像0岁至2岁时,幼儿的母语思维被激活了,母语思维能发生终生作用一样,只不过具备母语思维是司空见惯的,人人都具备的思维就不认为这是天才了,但是

当千百万种“潜能”闪现时,给予孩子创造一个激活“潜能”发挥作用的综合科学环境,使千百万“潜能”存活并发生作用,一旦潜能被激活就会永远发挥作用,发生作用的“潜能”越多,天才的效果越显著。

早期建立的思维体系基础平台是不变的,以后的学习能力与创造力高低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平台之上的。

思维(智力)有别于知识,思维开发受年龄限制到8岁后关闭(潜能释放期),而知识积累不受年龄限制。

综合思维开发直接影响知识的储备量,而综合思维拓展空间决定了创造力水平的层次。

给儿童建立了高级综合思维后,儿童则会轻易地“吞”下整个世界的知识。传统教育思想是:1岁学1的量级单位;2岁学2的量级单位;……;100岁学100的量级单位,其恶果是耽误了孩子终生,就是学一千年也还是学不完。

传统教育模式是继建立母语思维后,把宝贵的潜能期时间浪费在灌输一些工具类的文字上,其大脑充其量也只能装下大学的知识,而综合知识却极其狭窄。

我让我孩子从5岁开始学英语,从一开始就学习《走遍美国》的原版成人教材,当时他只学了3个月的“幼儿英语”。因为我知道这时是掌握词汇的能力最强的时候,我要让他得到最纯正的美国英语口语氛围的熏陶,

当时用了两年的每天定时定量的播放帮他奠定良好的英语口语基础。

他现在可以完全流利地用纯正英语与美国人讨论各种科研项目,以及各种人文话题,与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的交往在语言上完全没有阻碍。

对于学英语,我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的是,只要大家在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内用我的方法坚持两年,英语是很容易学得会的,但是,美国街边的乞丐都能说一嘴流利的英语,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够把英语当成工具去吸收国外优秀技术的人才,而非将目标仅定在通过英语学校考试或者级别考试。

每一个孩子身上(即使人们认为是愚钝的孩子)都潜藏着难以估量的、让人吃惊的巨大能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开发,去发掘他们身上的这种潜力。[日]铃木镇一

大脑是非常神秘的,大脑细胞是要通过外界信息的刺激才能被激活,这个道理是西方脑科学家100年前得出的科学结论。但是大脑有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大脑接受激活的时间是有限制的,激活时间不能超过脑细胞生长的时间,也就是说,必须在脑细胞生长期间内,脑细胞才会被激活,而过了脑细胞生长时间,脑细胞会自我关闭不接受任何信息。

孩子的大脑既神奇又脆弱,教育方法得当可以培养成材;教育方法失当就毁了孩子。无论家长是做什么事业的,培养孩子是家长的第一事业。

孩子是生命的延续,如果孩子毁了,那么家庭的希望也就熄灭了。

让6岁前的孩子浪费大量时间认知几千或几万个汉字,对孩子的思维开发是无益的,甚至会毁掉孩子,因为6岁以后孩子上小学,语文课会识字,重复地学习识字会让孩子形成惰性,或骄傲或厌学。这样的孩子在升入小学五年级后,成绩会直线下降。尤其是升入中学,这些孩子理科成绩只能保持中下水平,很难提高。

其实6岁前的孩子以开发智力为主,识字不属于开发智力范畴,识字只是增加记忆内容,认识几百个字足够了。

如果学龄前认识太多的字,以后孩子上了小学重复认字会使孩子产生厌恶感,这对孩子是有害的。

学龄前儿童识字过多,可能是造成小学厌学的根源之一(旅居国外的儿童除外)。

我孩子六岁前,我很少教我孩子识字,上小学前也就认识300个字。

字不属于思维范畴,字是记忆体。

当然,教育三四岁的孩子,要仔细考虑方法,不要像教大孩子那样去教。对早期教育有误解的人,以为早期教育就是教三四岁的孩子识字和写字,这是错误的。单是识字和写字没有必要过早地教。木村久一

传统教育过分注重早期的识字教育(平面思维开发),而忽视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教育(立体思维开发),错失了最佳教育开发时间。

我认为六岁前的孩子主要以开发高级综合智力为主,如开发音乐思维、艺术思维、自然科学思维、逻辑思维等,在6岁前认识几百字左右就够了。以后孩子上小学,跟着学校老师慢慢识字和学习语文就行了,在小学六年学习的时间,对于识字是足够了。

六岁前是开发综合思维的黄金期,认字太多会挤掉开发智力的宝贵时间,得不偿失。

识字属于记忆累计及交流工具,准确地说,是一种复制模仿能力而不属于智力范畴,识字是不受年龄与时间的限制的,一百岁都可以去识字。而在智力潜能开发期内过多地占用孩子的宝贵时间,占有大量时间让六岁前的孩子死记硬背几千、几万的文字或者提前学习小学的语文写作,其实是最大地浪费了孩子宝贵的时间,当然识字很多的孩子会很轻松地应付小学低年级的课程,该段时间他们的确会表现得很优秀。

但是进入中学后他们将开始掉队,无法持续保持这种优秀,且暴露出越来越多的根本性弊端。我们认为认知文字不等于开发智力,首先要进行智力开发,认知文字可以放在稍后学习。

没有一个中学生会因为自己在学龄前认识几千字或几万字而沾沾自喜,因为进入中学后更看重的是思维能力。

中国的数学大师陈景润,数学逻辑思维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可是他的语文表达能力却不敢恭维。当然识字和写作能力对智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只不过是我认为应该把握孩子的潜能释放期,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段给予不同的学习内容。在学龄前提前大量学习小学的识字教育是不可取的。

我发现文字结构越简化的国家,科技就越发达越强大,例如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因为文字结构非常简单而并没有在识字上浪费更多的时间,所以能节约出宝贵时间,用来开发高级思维。

如果错失6岁前的高级综合智力开发时间,那么高级综合智力的作用将永远关闭。

我们发现孩子继建立母语思维后开始不断地问“为什么”,这实质是母语思维向高级思维开始进化的内质表现,表明孩子进入了向高级思维进化的潜能期,而我们

旨在开发孩子的高级思维,其目的是让孩子轻松地“吃”下整个世界的知识量(美国科学家几年前研究发现人的大脑能装下55万册的藏书量)。

我孩子从4岁开始读《21世纪少年儿童大百科》,之后我买回一大批自然科学和人类文明的书籍。我告诉他:“我正在为你编织一个智慧的大口袋”,之后的几年间我看着我的孩子阅读了大量书籍,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他的知识就非常丰富并且与日俱增。正好如我孩子一句话:“我发现这个口袋很神奇,永远都装不满,于是我拼命往里装。“求知的过程是很激动人心的过程,当你弄懂了一样东西,仿佛就有一种力量让你深究下去,到了一定程度,你又会去学另外的东西。”

如果孩子的学习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成为英才或天才,这就是早期教育。孩子生下来的潜能,若得不到发挥就会枯死,只有得到发挥才有效力。要使孩子们的天赋得到很好的发挥,必须从小使用它,用得太晚,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了。——(日本)木村久一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神童,如数学神童、音乐神童、文学神童、演讲神童等,这些神童的出现具有偶然性但也有必然性。所谓偶然性是指在神童早期这方面的潜能释放时极可能正好遇到某种偶然性的环境,激活了这方面的潜能,以后就发挥了天才作用,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社会上一些人包括教育界都忽视了早期环境对大脑的作用,他们错误地认为神童是天生的结果(这是目前教育界普遍存在的科学盲区),其实这是家庭给予的优秀的早期教育的结果,抓住了孩子大脑发育敏感期的结果。

婴儿刚出生时,大脑自身已存在许许多多弱小的神经回路(基因遗传),每个神经回路都代表一种潜能,每个神经回路都有自己接收绝对单一性的外部环境的特点。

不同的外界环境刺激,增强不同的神经回路,说到底,外部环境是神经回路生长的营养和条件。

最好的例子是湖北的舟舟,舟舟天生弱智,“舟舟的父亲叫胡厚培,是武汉乐团的低音提琴手。3岁的舟舟,跟着父亲走进武汉交响乐团的排练厅,从此,舟舟的生命之舟,就载着他的梦,在音乐的海洋里起航了。舟舟像一株无人在意的植物在乐团宿舍大院自由自在地生长着,音乐进入他的生命一如阳光雨露之于世间万物。从两三岁起,他就随父亲泡在排练厅里,像随意摆放的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舟舟的存在再自然不过。性情温和的舟舟从不捣乱”。

舟舟的音乐指挥天才从表面看是偶然现象,但从脑科学的角度看又是必然结果。

如果舟舟早期不是生活在音乐的氛围里,那么舟舟也不会有音乐指挥的能力。有些人会提问,很多人早期都生活在音乐氛围里,为何却没有音乐神童的表现?

大脑是神奇而复杂的,6岁前140亿脑细胞生长完成,每个脑细胞在生长中都有一次的潜能释放。

当舟舟音乐细胞释放潜能时正好遇到适合音乐潜能发挥作用的环境,如音乐波形、音乐频率及接受音乐刺激的时间跨度等因素。早期的音乐环境是促成舟舟成为音乐指挥神童的决定因素。

人类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天赋的,比如直立行走和言语也并非天生的本能。所有人的技能和知识都是后天社会实践和劳动的产物。人脑的发育有不同的年龄特点,从出生到上小学以前这个年龄阶段,言语的发展会有一个关键期(发音系统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神经回路,以后要重新改变,非常困难)。错过这个关键期,会给人的心理发展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的90%。在这以后,教育还要继续进行,使人进一步开花、结果。而你精心培植的花朵在5岁以前就已绽蕾。马卡连科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将孩子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氛围当中,孩子就会对什么感兴趣。我记得我的邻居小孩子从小是爷爷带大的,爷爷有一个嗜好,就是爱去看象棋,每天带着小孙子去看同伴们下象棋。因为这位老爷子一旦看起象棋来,就什么都顾不上了,所以他为了防止小孙子走丢,就在看象棋的时候一直牵着小孙子的手,小孙子只能看着各位爷爷们下象棋。

两年过去了,在小孙子4岁的时候,他无师自通,对象棋简直迷恋到吃着饭会突然一拍桌子说:“唉呀。这一步应该那样走才对。”所有大人看着他有些吃惊,他从思索当中走出来之后才告诉妈妈原因,原来是在破解下午看的棋局呢。等到上学的时候,小区里下象棋的爷爷们大多是他的手下败将,其中不乏一些退休的大学教授。

早期开发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很容易吸收知识的时候增加大脑的装载知识量。

所以,我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一个孩子都天生爱学习,我们做家长的只不过要创建一种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的天性得以保护不消失,在孩子大脑发育最敏感期给予适当的刺激便能将这种特性放大。  第4章12岁前的孩子是一心万用的12岁这个分水岭,标志着儿童脑完成了向成人脑的过渡,大脑由“一心万用”过渡到“一心一用”,脑细胞由活跃(儿童的活泼调皮是因为脑细胞活跃而引起的)向平缓过渡。

儿童大脑有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也称为两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两个阶段以两个年龄点划分:一是6岁,二是12岁。

6岁这个分水岭意味着,6岁以前所学的知识可以产生思维,6岁以后所学的知识产生记忆。而思维在大脑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记忆在大脑发展中起着辅助作用。

思维的存储是“永不磨灭、刻骨铭心”的,而且具有连贯性;记忆的存储是“新陈代谢、喜新厌旧”的,而且不具备连贯性。思维与记忆是相互作用的,同时记忆又受思维控制。

12岁这个分水岭,标志着儿童脑完成了向成人脑的过渡,大脑由“一心万用”过渡到“一心一用”,脑细胞由活跃(儿童的活泼调皮是因为脑细胞活跃而引起的)向平缓过渡。

因12岁以前的孩子的注意力是很难长期集中的,每个孩子都一样,他们的注意力停留在每道题的时间不会超过1分钟,这是12岁以下孩子的特点。但是12岁以前的孩子可以一心万用,他们的大脑最优秀,等孩子过了12岁后,他们的心智开始向成人过渡,开始一心一意的专注,同时也丧失一心万用的能力。

我为孩子请钢琴老师来家教孩子学音乐,那时候的情景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当初教孩子学钢琴也是像其他家长一样出于一种原始的冲动和希望。

聘请的第一位老师,半小时就离开了,撂下一句话“你孩子不是学音乐的料”。我不服气又请了第二位老师来家里教琴,这老师教了两节课,同样也撂下一句“孩子没天赋”的话离开了。两位老师的话给我打击很大。

我是不服输的人,我坚信大师们的科学早教理论。我重温西方的科学早教理论,尤其是日本儿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的书。而且,我非常坚信科学大师爱因斯坦的这一经典名言(因为这句话曾经在我育儿最低落的时期不断地鼓舞了我的信心,也与大家共勉):“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往往在他们求知的岁月中,错误的教育方法却扼杀了他们的天才。”

这些先知们给了我向前探索科学的指路明灯。

经过这次打击,我开始研究教育方法,我感觉到两位老师的传统教育方法出错了,感觉到一直被所有人包括权威教授们沿用多年的音乐教育方法出错了,但具体错在哪里我说不清。

我是个特别固执的人,正是由于我的固执,我不会被“权威专家们”所左右,命运要把握在自己手里。连续几周,我都在反复思考传统教育方法的弊端,我不断地做科学推理。

我重新聘请了一位音乐老师教孩子音乐,我给老师提出了我自己摸索出来的教学方法,老师必须按我的方法执行教学。当时,我对老师的要求很简单:

我告诉老师,不要管孩子听不听或者弹不弹琴,孩子想玩就玩,老师只管一边弹琴一边讲乐理,孩子玩孩子的,老师讲老师的,互不干涉,这就是我当初理解的环境熏陶的概念。

那时候,我孩子在地上玩玩具,老师在琴上讲课。

有一天,老师因有事没来家教,孩子问,老师怎么没来上课?这句话让我像获得金子一样惊喜,孩子终于喜欢音乐,喜欢老师了。这样坚持了一年半时间,有一天我的孩子突然主动上琴弹奏乐曲了,更加让我惊喜的是,孩子居然复述出老师以前教过的乐理。

这一发现让我如获至宝,我获得了一个科学验证,就是孩子有顿悟的潜能,孩子的学习方式与成人是完全不同的。

成人学习是螺旋式的上升,成人只能一心一用,而儿童学习是阶梯式的跳跃上升,孩子可以一心万用。传统教育错在把儿童当成了成人,指导理论错,所以教学方法也就错了。

歪打正着。那时候我还发现了

孩子的学习方式与成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孩子在玩时其压力为零,此时孩子吸取信息量为百分之百。

后来我也将这种方法推广到其他学科,效果奇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共识,大人在讲什么话的时候,小孩子并没有参与进来,而是自己玩自己的玩具。但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会重复当时情景中大人说的话。这种情况在很多家长博客里都有体现,比如我最近看的一个混血儿家庭的博客,她女儿一开始学说话就会英语和中文,后来很快地跟着妈妈一起学习西班牙语,这些都是在自然的生活环境当中学会的,没有额外请老师。当然,她妈妈具备了优秀的教育理念,也给予了孩子特别精心的照顾。当她女儿突然有一天用标准的中文在准确的语境下对着自己的妈妈说出“不好意思”时,让妈妈惊讶不已。

这就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孩子的学习能力就是这样的强大,为什么呢?因为12岁以前孩子的大脑是一心万用的,是可以吸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刺激和知识,此时,给予他们什么,他们都会全盘吸收什么。所以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要使孩子在彻底放松的状态之下,要让孩子处于零压力状态,而不是去“逼”着孩子学习家长们认为孩子应该学的东西。

训练儿童一心一用是图劳地浪费时间,如果有一天儿童真的一心一用了,也就说明孩子过12岁了,大脑开始走下坡路了。12岁以下的孩子的眼、耳等五官功能可以分开独立工作。

所以在教孩子学东西时,不要强调儿童的形态,儿童吸入知识量为百分之百。只有成人才一心一用,因成人丧失了这种早期能力。一心万用是儿童心智所独有的功能,过了年龄,这种宝贵的功能将会消失。

12岁前的大脑具备自我完善自我链接思维神经回路系统的功能,就像婴儿很随意地接收母语教育环境,一年后就自我建立了母语思维神经回路系统基础,然后在该基础上再接受更高级的教育后逐步向更高级的文学系统进化一样。

只有让高级思维、思维空间和巨大的知识量相互作用,才能形成高级创造力。

这里有一个公式:

创造力的条件=艺术(右脑)+科学(左脑)

其中,艺术形成的条件:以音乐为核心,包括音乐乐理知识训练,听古典钢琴曲,听悠扬的乐曲,听声音优美的经典的文学故事音带、看高品质的动画片、看经典的世界文学作品、看精美的图书(色彩鲜艳的图画包括古典绘画等)。

所以我一直以来是把音乐教育放在最前面的,重点也是想培养孩子的音乐思维。所谓的音乐思维就是说,在7岁前脑细胞之间受古典音乐的刺激后可以达到脑细胞回路的精密连接。脑细胞回路实质就是信息通道。

为什么学琴的孩子很多,而真正最后学有所成的却寥寥无几?我想,这样一句话可能是大多家长没有意识到,也是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

思维是西瓜,指法是粒芝麻。

弹奏钢琴使孩子手指产生痛感是儿童厌恶的重要因素,其次在指法练习上花大量时间,也是孩子厌恶的原因。所以学成钢琴的孩子寥寥无几,即便学成也没时间开发其他思维,音乐成为孤雁。

我坚持用上面的方法教我的孩子,三年后,孩子已可以作曲了。我用电子琴教育在7岁前抢到了时间,完成了孩子的音乐思维开发任务。电子琴该淘汰了,电子琴的使命完成了。我买了钢琴,开始让老师训练孩子指法。孩子的钢琴水平不断进步,到了11岁时,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韩进教授接受了我的孩子做她的学生。

我孩子练琴很“懒”,周末去韩进教授家学琴,每到周五,我孩子都是急急忙忙练一下琴,应付教授。虽然韩进教授心里知道孩子在应付她,但还是特别喜欢我的孩子。韩进教授是位特别认真的老师,她给了我孩子最宝贵的音乐教育。现在孩子提起她时,心里都充满了感激,孩子一辈子不会忘记她的严厉与爱心,永远记得她在发怒时用尺子敲打钢琴的情景。

找到好老师,也是家长必须尽到的责任义务。好老师,会让孩子铭记一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通过孩子学电子琴一年半的时间,巨大的成果验证了当初我的推理。我开始检讨我曾按照传统的幼儿教育理论教育的错误。接着我又开始研究儿童的逻辑思维开发问题,开始研究儿童大脑的多个领域开发问题。当然研究是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爱尔维修、塞德兹、卡尔·威特、木村久一、马卡连科、爱因斯坦等大师们的语录都是我实践中的理论基石,他们的话是我的指路明灯,是我的树立信念的依据所在。

一百多年前的威特和以后的赛兹、伯利、威纳等人所受的教育,概括地说,就是早期教育。用威特父亲的话来说,就是随着儿童智力曙光的出现而开始的教育。赛兹博士、伯利博士跟威特的父亲一样,都相信早期教育造就天才,这一信念是有充分根据的。——摘自《早期教育与天才》

而前面公式中的“科学”形成的条件是:看自然百科图书、做科学实验手工,包括以后要学习的物理、化学、数学等理科知识。

比如:

学好图画=80%影像思维+20%绘画技能;

音乐作曲=60%情感思维+40%乐理知识;

学好数学=50%音乐思维+50%自然科学思维(知识);

学好英语=80%独立的英语思维+20%单词语法训练。

音乐思维可以推动数学逻辑思维的快速发展;艺术思维是科学成功之母。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就是把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了。

我们抓紧时间给孩子建立高级的综合思维,提高孩子的艺术欣赏能力,以后再切入绘画技能训练,那么孩子所绘出的图画就具备了生命力(图画具有了灵魂),自己的图画是自己综合思维的艺术表现。

如果不建立思维而一味追求图画的技能训练,长大后他(她)的图画作品充其量也只能是“画匠”的表现,画匠是模仿不是创作,作品是没有艺术的生命。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这里所提倡的把教育重心放在孩子12岁以前的三大主要目标就是:

◎加强信息在思维里的传递速度训练。

◎扩大思维的想象空间,建立各个独立的神经网络。

◎连接各个神经网络,建立信息流通的整体思维网络

因此,7岁前把握机遇以开发综合思维为主(因受7岁前潜能关闭的制约),技能训练留给7岁后(因提高技能不受时间限制,可以练一辈子)。建立综合思维后孩子学习一切知识都变得轻而易举了,就像给孩子大脑安装了一部喷射式的助推器。  第5章12岁后的孩子进入自我追求学习的阶段如果12岁前教育得法,那么12岁后孩子进入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阶段。看着孩子追求学习,这是带给家长的任何金钱也换不了的喜悦,这喜悦不是短暂的,而是终生的喜悦。

什么是天才?

我的理论也是建立在对历史的追思,对大师们的思索之上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使理论进一步精确,因此先让我们重温人类近代300年内大师们的语录:

什么叫“天才”,蒲丰说:“天才就是毅力”;歌德说:“天才就是勤奋”;叔本华说:“天才就是完全的客观性”;我们说:“天才就是兴趣”,“天才就是入迷”。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爱尔维修

今日教育的现状是,在应当开始教育的时候我们错失了良机,而在孩子的究理精神白白枯死之后,我们才开始急急忙忙、乌七八糟地向他们乱灌一通。这就是所说的填鸭式、注入式教育。因此,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厌恶学问也并不奇怪,这样的教育有害于幼儿神经也是很自然的。

反之,若从两三岁时就开始教育,幼儿便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由于有了幼年时期的良好基础,他们在10岁左右就能够获得不次于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学力,这样教育孩子也是很经济的。试想想,在现行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和老师花费了多少时间?如果综合计算一下,这笔花费的确是相当可观的。如果他们在10岁左右就能获得相当于大学毕业生的学力的话,这不非常经济吗?但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孩子甚至在小学学习了8年后,还不能进行一般的读写。当然,算经济账是次要的,我这里主要是为那些潜藏在孩子们身上的能力被无情地泯灭而惋惜。——塞德兹

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出生后到五六岁时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卡尔·威特

超常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人类历史中,少年出众,而成年寻常的人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往往在于成长环境不佳,而主要则是未能在超常教育理论指导下施以特殊教育的结果。——华罗庚

我认为:

孩子从小养成了追求学习的兴趣与习惯就是天才,潜能被激活发生终生作用就是天才。

如果12岁前教育得法,那么12岁后孩子进入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阶段。看着孩子追求学习,这是带给家长的任何金钱也换不了的喜悦,这喜悦不是短暂的而是终生的喜悦。

儿童的思维上升类似台阶一样是跳跃式的,对儿童大脑而言,没有知识的难易之分,但是儿童不喜欢重复太多的学习,这是儿童大脑的特点。

在12岁前给孩子一个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无时无刻”地处于学习的氛围和科学的环境当中,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孩子自我追求学习的习惯。特别指出一点就是,这里所指的学习不是专指在应试教育当中的用分数来衡量的学习,而是其宽度和广度都是学校里所不能及的范围内的学习。

上面强调的“无时无刻”,指的是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差别出自是否科学利用了时间。时间对孩子更是非常宝贵的,错失培养年龄是多少金钱也无法挽回的。有人要问,无时无刻地让孩子学习,岂不是在虐待儿童吗?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思想,一旦有了这样的思想,孩子会与您一样把学习当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了,这样做,想让孩子树立自我追求学习的良好习惯,便难上加难了。

我们的孩子在最开始的阶段,并不懂得学习是一个像我们大人眼中描述的多苦的事,当他把所有玩具都玩了一遍时,他会感到无聊和空虚,这时,让他去做一些他完全没想到过的事情,比如看显微镜,比如来了一个大学生玩伴天天陪他做实验,天天给他讲各种各样的科学家故事,比如家里突然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科谱图书,他会觉得这也是一种“玩”。慢慢地,当他发现自己学到的知识与其他小朋友的不一样,可以解释其他小朋友完全不懂的生活现象时,他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这时,他会更愿意继续去完成这种所谓“玩”的学习。

而智力开发(启蒙教育)与传授知识(学校教育)是两个范畴的工作。

智力开发的主要工作是在母语思维的基础上开发综合思维,类似于冶炼业与制造业的区别,类似于摩天大厦的结构与砖瓦的区别。

智力开发凭的是经历,传授知识凭的是学历,就像一位出色的钢琴教授只能选拔去教已经掌握了演奏钢琴技巧的孩子一样,教授可以把这孩子培养成出色的钢琴家。但是,如果让这位教授去教初学钢琴的孩子(孩子都是满怀喜悦参加的),那么这教授教100个孩子就会毁掉99个孩子(孩子都产生惧怕心理逃窜了)。

因此我认为:

每个优异的孩子都是家庭培养的结果。

但是,今天的家庭对教育的要求已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昨天的家长们只能给孩子提供接受普通教育机会,今天的家长们要给孩子提供接受天才教育的优秀环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