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5 05:50:06

点击下载

作者: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背版)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背版)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背版/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北京:中华书局,2019.4

ISBN 978-7-101-13676-0

Ⅰ. 高… Ⅱ. 中… Ⅲ. ①古典诗歌-中国-高中-教学参考资料②文言文-高中-教学参考资料 Ⅳ. G634.30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300529号书  名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背版)编  者 中华书局编辑部责任编辑 刘德辉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00073)http://www.zhbc.com.cnE-mail:zhbc@zhbc.com.cn印  刷 中煤(北京)印务有限公司版  次 2019年4月北京第1版2019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规  格 开本/700×1000毫米 1/16印张18.5 字数284千字印  数 1-10000册国际书号 ISBN 978-7-101-13676-0定  价 38.00元出版说明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14篇增加到72篇。古诗文在高中语文教学及高考中的比重和地位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学好古诗文成为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

中华书局编辑部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背版)》,贴合高中生的学习需求,旨在帮助同学们全面理解、准确记忆新课标推荐背诵的古诗文篇目。

本书的内容及编排体例有如下特点:

原文:本书主要参照了部编版教材。

注释:力求简明,不作繁琐考证。

译文/诗意:文言文翻译尽量直译,古诗词诗意力求整齐有韵律。

段解:本书中的各篇文言文都按照文意层次划分了大的段落,后加段解,简明扼要地概括该段的内容和主旨,方便读者从宏观角度掌握文章的脉络,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赏析:在作品原文的右侧添加了随文赏析,对修辞手法、艺术特点、语言风格、写作技巧、行文结构和思想内涵等进行讲解。赏析设置在相对应的原文旁,方便读者阅读、体会。内容上深入浅出,点出作品的考点、难点和亮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古诗文赏析能力。

编辑部同时推出《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练版)》,每篇后专设“情境默写”练习题,模拟高考题型,以巩固对诗文的理解和记忆,为高考做准备。两个版本各有特色,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本书的文字编写工作得到了张建民先生的重要帮助,特此致谢!中华书局编辑部2019年4月文言文(32篇)(一)必修(10篇)1. 《论语》十二章①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乐是外在的仪式、行为,仁是内心的情感和道德要求,仁才是根本的。注 释①如……何:对……怎么样,拿……怎么办。译 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怎么来遵守礼仪?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怎么会懂得音乐?”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探索真理的过程是漫长的,孔子愿意毕生追求对真理的透彻认识。译 文孔子说:“早上得知真理,晚上死去也无遗憾了。”①②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注 释①喻:明白,通晓,这里译为“懂得”。义:道义。②利:利益。译 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利益。”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做人要学会取长补短,要注重自我反省。译 文孔子说:“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自己在内心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不足)。”①②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雅礼貌的语言、彬彬有礼的举止,常可给人美好的印象。注 释①质:朴实。文:文采,诗书礼乐的外在修饰。②史:这里是虚浮不实之意。译 文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采二者兼备,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君子必须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知道自己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译 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道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一直到死才卸下重任,这不是很遥远吗?”①②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

③④一篑,进,吾往也。”学习要通过积累和依靠自己。注 释①为山:堆积土山。②篑(kuì):土筐。③覆:倾倒。④进:前进,指继续堆土。译 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①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要提高个人修为,就要培养“知”“仁”“勇”。注 释①知:通“智”。译 文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译 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①②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③④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文艺具有审美功能、认识功能、社交功能、教育功能。注 释①观:观察(社会与自然)。②群:结交朋友。③怨:讽谏怨刺(不平之事)。④迩:近。译 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何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培养联想能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懂得和别人相处,可以学得讽刺的方法。近呢,可以懂得怎样侍奉父母,远呢,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还能多认识草木鸟兽的名称。”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译 文孔子说:“君子应当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人在听、看、说、动等方面要符合礼仪的要求。注 释①克己复礼:克制自己,践行礼仪。克,克制。复,实践,实行。译 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说的这些话去做。”2. 劝 学《荀子》①

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同样是不能停止。注 释①已:废止,停止。译 文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段 解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①②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③④⑤⑥⑦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⑧⑨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⑩明而行无过矣。本段使用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由此推论,人只有经过“博学”(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注 释①青:名词,指靛(diàn)青,一种染料。②蓝:草名,也叫蓼(liǎo)蓝,叶子可做染料。③中(zhònɡ)绳:指木料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根据拉直的墨线来取直。中,符合。④(róu):通“煣”,用火烧烤竹木使之弯曲。以为:以之为,把它做成。⑤规:圆规。⑥虽:即使。有:通“又”。槁暴(ɡǎopù):晒干。⑦挺:直。⑧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动词,接近,靠近。砺,磨刀石。⑨博学:广泛地学习。参省(cānxǐnɡ)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乎,相当于“于”,对。⑩知:通“智”。译 文(譬如)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烤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用火烤使它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而加工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段 解讨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明学习的目的是要做到“知明而行无过”,即提高自己的聪明才智,少犯或不犯错误。①②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③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④⑤⑥⑦⑧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⑨⑩⑪⑫⑬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第三段先用“吾尝……博见也”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并非人本身固有的条件有什么不同: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而是因为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也就是“善假于物”,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才取得的。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注 释①须臾:片刻。②跂(qì):提起脚后跟。③见者远:指人在远处也能看见。④疾:强,强度,这里形容声音宏大。⑤彰:清楚。⑥假:借助,利用。⑦利足:善于走路,脚走得快。⑧致:到达。⑨楫(jí):桨,这里代指船。⑩能水:善于游水。能,善。水,用作动词,游水。⑪绝:横渡。⑫生(xìnɡ):通“性”,资质、禀赋。⑬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译 文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段 解论证“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从“思”与“学”的关系这个角度,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强调“思”必须借助“学”。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②③④⑤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⑥⑦⑧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⑨⑩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⑪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⑫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文章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生蛟龙。之所以有这样的功效,全赖于“积”。同样,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接着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其次,从“舍”与“不舍”来论述学习贵在坚持不懈的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注 释①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或“在这里”。②神明自得:指人的聪明智慧达到了无不了然于心的地步。神明,人的智慧。③圣心: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④跬(kuǐ)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⑤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⑥骐骥(qíjì):骏马。⑦驽(nú)马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驽马,劣马。⑧舍:舍弃,停止。⑨锲(qiè):刻。⑩镂(lòu):雕刻。⑪跪:蟹腿。螯(áo):蟹钳。⑫躁:浮躁,不专心。译 文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步的行程,就无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无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源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这样的硬物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段 解讨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观点,指明学习的目的是“成德”,即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高明境界。3. 屈原列传〔西汉〕司马迁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①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②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③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④⑤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⑥⑦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⑧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⑨⑩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⑪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⑫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第一句至“犹离忧也”句交代屈原写《离骚》的具体原因是君王偏听偏信、小人得志,端正的君子不被朝廷容纳。《离骚》是屈原忧愁幽思时所作的,体现了他洁身自好、志洁行廉的品质。司马迁称赞屈原之志可以与日月争光,屈原之志既是一种政治抱负、治国宏图,更是一种理想主义激情、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注 释①离:通“罹”,遭受。②反:通“返”。③惨怛(dá):悲痛。④盖:表推测性判断的连词,可译为“大概”。⑤淫:过度。⑥条贯:条理,道理。⑦靡:无。毕:尽。见:通“现”。⑧指:通“旨”,旨趣。⑨迩:近。⑩称物芳:指《离骚》中多用兰、桂、蕙、芷等香花芳草作喻,喻指正人君子。⑪濯淖(zhuónào):污浊的泥浆。濯,通“浊”。淖,泥浆。⑫皭(jiào)洁白。滓(zǐ):污黑。译 文屈原痛心怀王不能听信忠言、明辨是非,被谗言和谄媚之辞蒙蔽了聪明才智,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受忧患的意思。有了那大自然的苍天,才开始有人类;父母则是人生养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很穷困了。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大概就是由怨恨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屈原对远古称道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间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说到的不过寻常事物,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旨趣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多用香花芳草作喻;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俗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纯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推断这种志向,即使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段 解介绍《离骚》的写作原因和思想、艺术特色。4. 谏太宗十思疏〔唐〕魏 征①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

②③④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本段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章开篇连用两个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接着从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点明为人君者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而要完成治国的重任,则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历代统治者创业后守成的历史经验。注 释①固:使……牢固。②神器:帝位。古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③域中:指天地之间。《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④休:美好,福祉。译 文臣听说,想要树木长得茂盛,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使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浚它的源头;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积累道德仁义。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远,树根不稳固却想要树长得茂盛,道德不厚重却想要国家安定,即使是最愚昧无知的人,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承担着治理国家的重任,据有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推崇高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尽的美善,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头而想要泉水流远啊。段 解揭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①②③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④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⑤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⑦⑧;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尖锐地指出“取之易而守之难”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创业与守成易难的道理。文章从难易这一观点上立意,规谏守成之君切莫得志纵情,傲物结怨,以失人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注 释①凡百元首:所有的元首,泛指古代的帝王。②承天景命: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景,大。③殷忧:深切的忧虑。④克:能。⑤吴越:春秋时吴、越两国互为仇敌。⑥董:督责。⑦可畏惟人:可怕的是民众(的力量)。⑧载舟覆舟:这里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译 文历代所有的帝王,承担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不处在深切的忧虑之中而治道显著,功德圆满之后德行就开始衰微的,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却才能不足,为什么呢?因为(君主)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情感而轻视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用威风怒气来震慑他们,人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却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内心不服。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民众的力量;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段 解总结历史经验,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①②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③④⑤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⑥⑦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⑧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⑨⑩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⑪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本段是全文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指见到能引起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警诫自己;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适可而止。这是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两条指考虑到自己身居高位,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大海。这是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指外出游猎要网开一面,适度而行;担心做事懈怠,就要时时想着善始善终。这是戒放纵。“虑壅蔽”“想谗邪”指应虚心容纳下边的意见,严格要求自己而疏远斥退那些坏人。这是戒小人。“恩所加”“罚所及”指不要因个人的情绪变化而谬加奖赏或滥施刑罚。这是戒赏罚不公。注 释①有所作:将要兴建某建筑物。作:兴作,建筑。②冲:谦虚。牧:约束。③下:居……之下。江海居百川之下,故能容纳百川。④盘游:打猎取乐。⑤三驱:从三面驱赶野兽,留下一面放生。指狩猎有度,不过分捕杀。⑥壅(yōng):堵塞。⑦黜:排斥,罢免。⑧九德:古谓贤人具备的九种优良品德,九德内容,说法不一。⑨松乔:赤松子和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⑩垂拱:(君主)垂衣拱手,喻指君主治理国家不亲自动手,轻而易举。⑪无为:无为而治的方针。魏征的意思是君主垂拱无为,臣下各司其职,是治理国家的理想状态。译 文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是可以忽视的吗?君临天下的人,如果能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告诫;将要兴建什么,就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身处君位高而险,就不忘谦虚,自我约束;害怕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爱狩猎,就想到只在三面驱捕,留一面给它们逃生而不赶尽杀绝,以此为限度;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错误地奖赏;动用刑罚,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愤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九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们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君臣之间没有什么事情烦心,可以尽享游玩的快乐,可以像赤松子和王子乔两位神仙那样长寿。皇上鸣琴自乐,垂衣拱手,不必多说,老百姓就可以被教化。为什么要自己劳神费思,代臣下管理职事,使自己的耳目劳损,违背无为而治的方针呢?段 解提出“十思”,系统阐释“积其德义”的具体内容。5. 师 说〔唐〕韩 愈①②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

③④⑤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⑥⑦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⑧⑨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⑩⑪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指“六艺经传”,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师”是掌握“道”的人。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论述层层衔接,环环相扣。开篇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即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除在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注 释①学者:求学的人。②所以:意思是“用来……的”,或者“……的凭借”。受:同“授”。③之:指代上句的“道”和“业”。④其为惑也:这里的“惑”,指的是“道”与“业”中的那些疑难问题。⑤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介词,同“于”,在。⑥闻:知道,懂得。⑦师之:就是“以之为师”。⑧师:动词,学习。⑨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夫庸知其年之先生于吾抑后生于吾乎”的省略写法。庸,岂。知,知道,了解。年,生年,这里指年龄。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在意义。⑩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⑪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译 文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知识)、解答疑难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和学业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却不跟老师学习,那些疑难问题就始终不能明白。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以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身份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段 解提出中心论题,并从教师的职能、作用出发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①②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③④⑤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⑥⑦⑧,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⑨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⑩⑪⑫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⑬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⑭⑮⑯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⑰⑱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

⑲⑳㉑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㉒㉓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㉔怪也欤!韩愈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从行文的语气看,作者对士大夫之族不仅表露了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一种鄙夷和蔑视的态度,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当时门第观念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本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以“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与自己不从师相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之谬;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相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注 释①师道:从师的风尚。②惑:疑惑。③出人:超出一般人。④犹且:尚且,还。⑤众人:一般人。⑥下圣人:下于圣人。下,低。⑦耻学于师:以学于师为耻。⑧益:更加,越发。⑨于其身:对于他自己。⑩耻师:以从师学习为耻。⑪彼:那。⑫授之书:教授童子认字写字。习其句读(dòu):使其习句读,教授童子练习断句。⑬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书本上的字句不理解,道、业方面的疑难不能解决。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不,通“否”。⑭遗:丢弃。⑮巫医:古代巫、医不分。乐师:以演奏乐器为职业的人。百工:各种手工业工人。⑯相师:拜别人为师。⑰士大夫:封建地主阶级的文人、士族。族:类。⑱云者:有“如此如此”的意味。⑲年相若:年龄差不多。⑳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以位卑者为师则足羞,以官盛者为师则近谀”的省略。谀,阿谀,奉承。㉑复:恢复。㉒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齿,并列。㉓乃:竟。㉔欤:表示感叹的语气助词,相当于“啊”。译 文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圣明,愚人愚昧,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有的人)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句读的,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问题学了,大的问题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智。巫医、乐师、手工业工匠这些人,不以向人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阿谀奉承。”哎!求师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手工业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与之为伍,现在君子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段 解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①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②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③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本段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师道、师生关系,做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论断。这个论断,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概括,作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以孔子为例加以论述,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注 释①常师:固定的老师。②不必:不一定。③攻:学习,研究。译 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段 解以孔子为例,举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①②③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④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余嘉其能行古道”,具体来说表现为:“好古文,文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乐于从师和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注 释①古文:即韩愈极力提倡的先秦和汉代的散文。②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传(zhuàn):解释经书的著作。③时:时俗。④贻(yí):赠送。译 文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不被耻于从师的时俗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践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段 解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6. 阿房宫赋〔唐〕杜 牧①②③④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⑤⑥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⑦⑧⑨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⑩⑪⑫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⑬⑭⑮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开篇先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音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这十二个字,既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语言简练到不能删削分毫的程度,笔力千钧。“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骊山北构而西折”四句,写阿房宫是依着山势、就着水流而修建的,仍然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以下由写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宫墙”,自然地过渡到写阿房宫的建筑特点。其中实写了楼阁、廊檐,描绘细致入微;虚写了长桥、复道,想象神奇瑰丽。然后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宫“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怪现象,衬托出它的宏大宽广。注 释①六王:指战国时楚、齐、燕、韩、赵、魏六国,它们先后被秦吞并。②四海:指全中国。一:动词,统一。③兀:本是高而上平的意思,这里比喻山秃,即树木被砍光。④覆压:覆盖。⑤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构:动词,架木做屋。⑥二川:渭水和樊川。溶溶:水盛的样子。⑦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状如腰带。⑧各抱地势:各随地形。⑨钩心斗角:诸角向心,互相勾连;诸角相向,似兵戈相斗。心,宫室中心。角,檐角。“钩心斗角”本指宫殿建筑的结构错综精密,后用来比喻各用心机,互相倾轧。⑩盘盘焉:弯弯曲曲。盘通“蟠”,弯曲。“焉”是形容词词尾。⑪囷囷(qūnqūn):缭绕回旋。⑫落:座,所。⑬云:与“霁”对,用作动词。飘来云彩。何:怎么。⑭复道:楼阁之间的通道上、下都有,故称复道。⑮霁:雨止初晴。译 文六国的君主灭亡了,全国为秦所统一,蜀地的山树被砍尽,阿房宫建造起来了。它面积广大,覆盖着三百多里地面,宫殿高耸,把阳光都隔离了。从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一直通向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流进宫墙里边。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如绸带般萦回,牙齿般排列的飞檐像鸟嘴向高处啄着;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低倾斜而建,彼此环抱,低处的屋角钩住高处的屋心,并排相向的屋角彼此相斗。盘结交错,曲折回旋,建筑群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长桥躺在水波上,没有起云,为什么有龙?复道架在空中,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虹?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离,使人不能分辨东西。歌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有如风雨凄凉。一天里边,一座宫殿中间,气候却不一样。段 解写阿房宫的来历、外在环境、本体建筑,突出阿房宫的雄伟壮观。①②③④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⑤⑥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⑧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⑩⑪⑫⑬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⑭⑮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⑯⑰⑱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⑲⑳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先写“妃嫔”的由来,说明是“六王毕,四海一”的结果,照应篇首。本段用“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排比句,写宫人梳妆打扮、“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凄惨生活。镜如明星,鬟如绿云,“弃脂”涨渭水,焚椒兰成烟雾……这些生动的描写,既表现了宫女命运的悲惨,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燕赵之收藏”以下,由写人被欺辱转而写物被践踏。在这里,原来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像土块、铁锅一样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注 释①妃嫔媵嫱(yìngqiáng):泛指六国王侯的宫妃。②王子皇孙:这里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③辞:离别。④辇:帝王坐的人力车,此处名词作状语,用辇。⑤荧荧:明亮闪动的样子。⑥绿云:比喻宫女浓黑的头发。扰扰:纷乱蓬松的样子。⑦晓:天亮。这里指早上。鬟(huán):古代女子环形的发髻。⑧腻:脂膏,洗脸水中的胭脂、香粉。⑨乍:忽然。⑩辘辘:车轮滚动发出的声音。⑪杳:深远。⑫态:美好的姿容。妍:妩媚的表情。⑬缦立:久立。⑭幸:皇帝到某处称为“幸”,妃、嫔受到皇帝宠爱,叫“得幸”。⑮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⑯剽(piāo)掠:抢劫掠夺。⑰倚叠:堆积。⑱有:保有、占有。⑲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看作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铛,平底的浅锅。⑳逦迤(lǐyǐ):接连不断的样子。这里有“连接着”“到处都是”的意思。译 文六国的宫妃和六国诸侯的女儿、孙女辞别六国的宫楼,走下六国的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他们早上歌唱,晚上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明亮的星星晶莹闪烁,这是宫妃们打开了梳妆的镜子;浓黑的云朵纷纷扰扰,这是宫妃们早晨在梳理发髻;渭水涨起一层油腻,这是宫妃们将胭脂抛弃到水里;烟霭斜斜上升,云雾横绕空际,这是宫中在焚烧椒、兰制的香料。雷霆突然震响,这是宫车驶过去了;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每一寸肌肤,每一种容颜,都娇媚得无以复加。宫妃们久久地站着,远远地看着,盼望着皇帝来临,有的宫女竟整整三十六年没能见到皇帝。燕赵收藏的金玉,韩魏营谋的珍宝,齐楚的精华物资,在多少世代、多少年中,从他们的臣民那里掠夺来,堆叠得像山一样。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来。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珠被当作沙砾,丢弃得到处都是,秦人看起来,也并不觉得很可惜。段 解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①②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③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⑤⑥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

⑦⑧⑨⑩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⑪⑫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⑬⑭⑮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中“可怜”的意思是“可惜”。作者用这二字,使无限感慨充溢字里行间。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王朝统治者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可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辞赋不同于论说文,许多地方并不直说,读时须细加玩味,方能体会作者的用心。这段文字先以“嗟乎”发出感叹,对比人心事理,指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进而质问道:“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接着,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排比句,无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经过重重铺垫,笔锋一转,让“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统治者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成了一片焦土。注 释①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一人之心就是千万人之心,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②纷奢:豪华奢侈。③奈何:为什么。之:指代财物。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④于:介词,比。南亩:泛指田野。⑤磷磷:本为水中石头突起的样子,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⑥庾(yǔ):露天谷仓,这里泛指粮仓。⑦参差:长短不齐。⑧周:全。帛缕:丝线。⑨槛:栏杆。⑩九土:九州,全国。城郭:泛指城池。郭本指外城墙,城指内城墙。⑪管弦:管乐和弦用,泛指音乐。呕哑(ōuyā):声音杂乱。⑫独夫:失去民心而极端孤立的帝王,这里指秦始皇。⑬戍卒叫:指陈胜、吴广起义。⑭举:攻占。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先入咸阳,推翻了秦帝国,并派兵把守函谷关。⑮可怜:可惜。译 文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百姓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秦皇如此奢侈浪费,)致使承担屋栋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臣民,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比一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戍卒陈胜、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项羽放一把火,可惜华丽的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段 解揭露秦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并指出这是秦朝灭亡、阿房宫被毁的原因。①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②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③④⑤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⑥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再三慨叹,情不能禁。“呜呼”之后提出论点,“嗟乎”以下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最后,用“后人”委婉地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意味深长。注 释①族:名词用作动词,灭族。②使:假使。其:指六国。③递:顺次传下,指传位。④得:能够。⑤不暇:来不及。⑥鉴:意动用法,鉴之,即“以之为鉴”。⑦第一个“后人”指更后的人,第二个“后人”指前句中的哀秦者。译 文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使秦王朝灭族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臣民,就完全可以依靠臣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臣民,那顺次传位到三世,还可以传位到万世一直做皇帝,谁能够使它族灭呢?秦人还来不及哀悼自己,于是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鉴来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段 解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7. 六国论〔宋〕苏 洵①②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③④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⑤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六国灭亡不是因为“兵”“战”,而是“弊在赂秦”,这是中心论点,总贯全篇。接着从两个方面论证“弊在赂秦”的观点:一是从赂秦的国家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赂秦的国家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注 释①善:好。②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③互丧:相继灭亡。互,交互,相继。④率:都,皆。⑤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译 文六国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亏损了,这就是(六国)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地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段 解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和两个分论点。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①②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③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④⑤⑥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⑦⑧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⑨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紧承第一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去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运用“得”与“亡”、“先祖父”与“子孙”、“有限”与“无厌”的对比说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在于只能换“一夕安寝”,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注 释①厥先祖父: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②暴(pù):暴露。③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的省略。④然则:既然这样,那么。⑤厌:满足。⑥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厉害。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繁,多。⑦颠覆:灭亡。⑧理固宜然: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⑨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译 文秦国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前者)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战争。想到他们(列国王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杂草一样。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它的越多,它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争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灭亡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得很正确。段 解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①②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④⑤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⑥⑦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⑧⑨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⑩⑪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⑫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紧承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三层。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助五国;燕国:用荆卿为计,速祸;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注 释①迁灭:灭亡。②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借指秦国。③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这句中的“始”与下文“至丹”的“至”、“洎牧”的“洎”、“用武而不终”的“不终”互相呼应。④速:招致。⑤却:使……退却。⑥洎(jì):及,等到。⑦邯郸为郡:秦灭赵之后,置邯郸郡。邯郸,赵国的都城。⑧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革,改变,除去。殆,几乎,将要。⑨智力:智谋和力量。⑩向使:假使。⑪数:天数,命运。下句中的“理”同义。⑫相较:相抗衡,实力差不多。译 文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击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被灭,)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和力量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以前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杀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应当与秦国实力相当,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段 解论证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①②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本段以“呜呼”的感叹起笔,承上文进一步从反面假设,提出并力抗秦的主张,指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秦国即使想吞并六国也是难以办到的。接下来又回到史实,抨击六国的政策,以“悲夫”起头,嗟叹六国“有如此之势”,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灭亡。这句话慨叹六国灭亡的可悲结局,揭示“赂秦”的根源在于“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进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诫北宋的“为国者”,把对历史的评论自然地转到现实上来。注 释①而:却。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挟持。②日:每天,一天天,名词作状语。本句中“月”字用法同此。译 文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为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