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疾病名家验案评析(续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5 19:23:54

点击下载

作者:田元祥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内科疾病名家验案评析(续集)

内科疾病名家验案评析(续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内科疾病名家验案评析(续集)作者:田元祥排版:Cicy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09-01ISBN:7801563638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医经予人以规矩,以知医之常;医案则传人以治巧,以达医之变。医案是医家临床诊疗之实录,故读案则医家审症、辨证、立法、遣方、用药均历历在目,有如随名师侍诊,亲聆教诲。故医案贵在诊疗精当灵活,病种齐全,分析精辟,见解独到。本书选录施今墨、蒲辅周、董建华、朱良春、黄文东、邹云翔等全国有影响的百余位名老中医医案,部分少见疾病则遴选了部分医学杂志精品。先前出版的上册包括心血管疾病分册、呼吸系统疾病分册、泌尿系统疾病分册三部分,下册包括神经系统与精神病分册、结缔组织疾病与免疫性疾病分册、造血系统疾病分册、传染病分册四部分,续集则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分册、内分泌系统疾病分册、新陈代谢与营养代谢障碍疾病分册、物理与化学因素所致疾病分册四部分。因所选病案的时间跨度较长,期间计量单位标准几次调整,各案书写记载不一,对于中药剂量,凡标为钱者,换算为克后多数值不整,故均未改动。理化检查的计量单位,也一律保持病案原貌。注意有些医案中用到犀角和虎骨,现在必须要用水牛角和豹骨代替。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①收集病种较为齐全;②汇集医家分散的相同疾病、不同证型名案,同一疾病的中医证型较为全面系统;③所选医案理化检查资料较齐全,部分因时间较早,虽理化检查资料记载不全或缺如,但西医诊断非常明确。所选案均辨证论治准确,疗效较好,学术思想颇有启迪作用;④在原案基础上加有评析,或提示该案要点,或阐明新的见解,或言论辨证之要、立法之旨、选方之意、用药之蕴,可使读者得其要领,易于师法名家。因此,本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可读性,对提高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技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亦是医学院校师生及中西医临床工作者的实用参考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等种种原因,未能与原案作者取得联系。在遴选的过程中,可能挂一漏万,敬请见谅。由于编者学疏识浅,水平所限,书中谬误在所难免,敬祈原案作者及读者斧正。编  者2001.12.6消化系统疾病分册第一章 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系指胃、十二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及疼痛,可并发食管消化性溃疡或狭窄。食管炎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包括感染、化学物刺激、物理性损伤及继发于食管憩室、肿瘤或贲门失弛缓症等病变。发病机理主要是食管下段括约肌的不适当弛缓或经常处于松弛状态所致,另有食道粘膜抗反流屏障功能损害、食管对反流物清除功能削弱等因素的参与。其临床表现为:①胃灼热与反胃。为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症状。常见胸骨后的烧灼样不适或疼痛,后者可涉及剑突下、肩胛区或高达颈、耳部,有时辐射至臂。可伴反胃,反流物呈酸味或带苦味,偶含少量食物。胃灼热与反胃常发生在餐后、躯体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可于熟睡中扰醒。胃灼热多经服用制酸剂后缓解或消失。②咽下疼痛与咽下困难。依据症状表现,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噎膈”等范畴。1.邢锡波医案

肝胃不和,痰郁气结型噎膈(反流性食管炎)《邢锡波医案集》

张某,女,50岁,家庭妇女。

病史:噎食已1个月,不思饮食,食后则自喉咽至胃脘噎塞不畅,甚觉疼痛,时有泛酸,间断发热,午时持续四五小时,每隔三四日发作1次。近数日右胸中疼痛,腿酸乏力,心悸气短,并间作腹泻,时有噫气。脉弦滑,舌质红,苔薄白,有齿痕。

证属:肝胃不和,痰郁气结。

治宜:舒肝和胃,化痰理气。

处方:代赭石15g,旋覆花12g(包),枳壳10g,青皮10g,党参10g,茯苓10g,半夏10g,木香10g,沉香10g,降香10g,甘草6g,生姜3片。

连服2剂,饮食较佳,发热、腹泻已愈,自咽至胃脘噎塞疼痛大减,泛酸亦减。惟尚有倦怠乏力,饮食稍有噎塞。此为胸阳得展,痰郁气结得解,故诸症减轻。仍用原法,脾胃健则倦怠自除。原方继服3剂。

服药后噎塞基本消失,饮食增加,稍觉倦怠,继用原方2剂,以巩固疗效,服后痊愈,至今未发。2.叶心清医案

肝胃不和,湿热内阻型噎膈(食管炎)《叶心清医案选》

石某,男,55岁,病历号:62805。

前胸闷胀不适约半年,于1963年10月23日初诊。

半年前某日吃馒头时,突然感觉吞咽困难,以后哽噎症状逐渐加重,伴胸骨后闷胀,呃逆嗳气,偶有腹痛、食纳不振,经食道镜检查,发现食道粘膜局部充血,透视未见异常。某医院认为食道癌不能除外。

检查:一般情况尚好,肝可触及边缘,有轻压痛,脉弦数大,苔薄黄腻。

辨证:肝胃不和,湿热内阻。

治法:调肝和胃,清利湿热。

处方:竹柴胡3g,白芍12g,天花粉24g,生栀子6g,茯苓12g,炒苡米24g,冬瓜皮子各9g,泽泻4.5g,蒲公英12g,枳壳4.5g,甘草2.4g。

每日1剂,服7剂后呃逆减少。守方继服,并加服六神丸,1日5丸。半月后于原方中加川贝母9g,夏枯草12g继服,自觉胸骨后闷胀感减轻。于12月上旬又去某医院复查,见食道粘膜充血消失。自觉症状大见好转,哽噎基本消除。共服汤药42剂。3.何世英医案

肝胃不和,痰热互结型噎膈(反流性食管炎)《中国现代名老中医医案精华》

安某,女,50岁。

初诊:1983年6月20日。

主诉:近40天来,胸骨后及胃脘部胀痛,胸骨后有灼热感,吞咽时有哽噎感,伴暖气、恶心、泛酸,时呕吐出食物,纳食差,大便秘结。进寒冷食物时疼痛加剧,周身疲乏无力,经用中西药治疗无明显效果。

诊查:现面色无华,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弦滑略数,经钡餐透视检查诊为可复性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

辨证:肝胃不和,痰热互结。

治法:宽胸理气,涤痰开结。以小陷胸汤加味。

处方:炒川连5g,清半夏10g,全瓜蒌20g,厚朴花5g,制香附10g,砂仁壳5g,紫丹参10g,台乌药1g,大刀豆10g。

二诊:服上方药1剂,即觉胸骨后烧灼感减轻,进食也较前顺利,效不更方,加重剂量。

处方:川连10g,清半夏10g,全瓜蒌20g,厚朴花5g,制香附10g,砂仁壳5g,紫丹参10g,台乌药1g,大刀豆10g。

三诊:胸骨后烧灼感已明显好转,进食亦顺利,上腹胀疼及嗳气、泛酸等症均明显减轻。原方去大刀豆,7剂。

四诊:诸症均已消失,一般情况好,再服上方3剂。1个月后作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已正常。4.宋鹭冰医案

胃热伤津,痰气瘀结型噎膈(反流性食管炎)《中国现代名老中医医案精华》

唐某,男,36岁。

初诊:1981年2月15日。

主诉:进食时食管烧灼梗阻,胸后壁梗涩疼痛,食后十余分钟必呕吐,病已经年。西医诊为“反流性食道炎”,钡剂造影为“食道下端狭窄”,屡治少效。

诊查:患者消瘦,疲惫,疑虑重重,每餐缓进全流汁食物,食后即吐出食物并夹多量稀涎。胸骨中后及近胃脘处灼热疼痛,掣引肩背。心悸气短,腹胀嗳气,口苦咽干,不寐,大便干结难出,小便黄少。舌红,苔黄中腻,脉弦微数。

辨证:此乃胃中燥热久郁,津亏液耗,痰气瘀结而胃失和降之权,导致食道梗阻,证属噎膈,现已津亏液涸,胃气虚损;邪热壅塞,腑气难通。

治法:宜标本兼顾,补虚泻实,滋润与通降配用,急护丧绝之胃气。大半夏汤合栀子豉汤、大黄甘草汤加味。

处方:白晒参6g,法夏10g,焦栀12g,香豉10g,炒枳实10g,竹茹10g,陈皮10g,天冬18g,花粉18g,生大黄4.5g,甘草4.5g,白蜜30g。

二诊:2月23日。服上方药4剂后,食道胃脘灼热梗涩减轻,疼痛掣引消失,腑气渐通。食流质食物后仍反胃呕吐,但次数减少,时间延后(半小时后呕出)。嗳气,咽干,余证有减。再进前法,上方去大黄、陈皮、竹茹,加代赭石、苏子、柏子仁、枸杞。

三诊:连服上方药8剂后,灼热疼痛及窒塞嗳气等症基本消失,可进软食,食后1小时许吐食物残渣及酸水,量已减少。气短心悸缓解,精神转佳。仍咽干,舌红少津,然苔腻已退,脉趋缓和。用《金匮要略》麦门冬汤加味,养阴润燥,和胃降逆。

处方:沙参30g,麦冬30g,法夏12g,黄连4.5g,淮山药18g,代赭石18g,大枣6g,谷麦芽各12g,粳米30g,甘草6g。

四诊:3月27日,上方药共服15剂。灼痛梗阻已除,口中和,咽不干,纳食知味,能缓进一般食物,不再呕吐。共调治1月半,患者体重增,精神爽,持方回去继续调治。1981年12月来信告知:身体已完全康复。【评析】

邢老所治张姓案中,由于患者情志不舒,肝郁气逆而乘脾土,久则痰郁气结,胸阳不展,而见胸痛泛酸,饮食发噎;肝脾失和,而脾失健运则致腹泻。古云“气郁之处必有伏火”,故见间断性发热。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而见腰酸乏力,心悸气短。治当疏肝和胃,化痰理气,故以旋覆代赭汤降气化痰,以二陈汤化痰理气和胃,如此“标本兼施”而收良效。

叶老所治石某噎膈,以其脉弦数大,苔薄黄腻,诊为肝胃不和,湿热内阻之证。脉弦为肝病;脉数,苔黄腻为内有湿热。肝胃不和,故见吞咽发噎,胸骨后闷胀,呃逆嗳气,纳差。故治以调肝和胃,清利湿热之法。方中竹柴胡、白芍以调肝;茯苓、枳壳、甘草理气和胃;天花粉、栀子、蒲公英、六神丸、苡米、冬瓜皮子、泽泻清热利湿。后于方中加川贝母、夏枯草以散结气,直接针对进食发哽。

何氏所治安姓患者,胸骨后灼热疼痛,舌苔黄,脉滑略数,显系痰热为患;胸骨及胃脘胀痛,嗳气,吞酸,脉弦,又是肝胃不和之明证,故以小陷胸汤加味治疗。方中小陷胸汤可清化痰热,宽胸解郁;又用厚朴、半夏、香附、砂仁、乌药、大刀豆以理气和胃;丹参活血。如此则气畅热清而痰清,诸症悉除。

宋氏所治唐某,证情复杂,属虚实夹杂之候,故拟方以标本兼施之法,方中以大半夏汤润燥补虚,和胃降逆;栀子豉汤清解胸膈之邪热;大黄甘草汤通腑泄热。全方补气、滋润、理气、通腑并用。二诊时,以其嗳气,故加代赭石、苏子、柏子仁等以降气,最终以养阴润燥,和胃降逆之法而收功。第二章 胃  炎

为常见病,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种。急性胃炎临床以感染或细菌毒素所致急性单纯性胃炎为多见,一般起病较急,在进食后数小时至24小时发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等,因常伴有肠炎而有腹泻,粪便呈水样。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有消化不良表现,包括上腹饱胀不适(特别是餐后)、无规律性腹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本病属中医“胃痛”、“胃脘痛”等范畴。第一节 急性胃炎施今墨医案

饮食停滞,气机失常型胃痛(急性胃炎)《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杨某,女,18岁,病历号532484。

昨日午饭后,突然恶心不适,旋即呕吐,胃脘疼痛胀满颇剧,嗳气,稍进饮食疼痛更甚,大便微溏,小便黄,身倦,夜寐不安,月经正常。

舌苔厚腻,脉沉弦。

辨证立法:

饮食积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治以调气和中消导化滞。

处方:

香附米10g,姜竹茹6g,姜半夏10g,紫苏梗5g,吴茱萸1g,春砂仁3g,藿香梗5g,川黄连2.4g,白蔻仁3g,白檀香5g,酒丹参12g,鸡内金(焙)10g,广皮炭6g,炒枳实5g,炙甘草3g。

2月后,患者陪同母亲来诊病时云:“前病服药2剂,诸症悉除。”【评析】

施老所治杨某,由于饮食不节,致使饮食停滞胃腑气机升降失常,故见胃痛,呕吐,胃胀,进食则更甚;舌苔厚腻,脉沉是食积之明证。施老在治疗时,以左金丸、温胆汤、丹参饮加减为主方,调气和中消导化滞。方中藿香、蔻仁调气和中止痛;姜夏、竹茹、黄连、枳实、内金以和胃化滞。第二节 慢性胃炎1.邢锡波医案(1)食热壅滞,胃失和降,气机郁遏型胃脘痛(慢性胃炎)《邢锡波医案集》

叶某,男,51岁,解放军。

病史:胃脘痛3周,曾服中西药治疗病情无变化。患者脘满食少,消化不良,心烦气躁,痛甚影响睡眠,脘满不思食,头眩,午后两手灼热。检查:钡餐造影见胃粘膜纹理粗糙,它无异常。脉沉弦滑有力,舌红,苔黄腻。

证属:食热壅滞,胃失和降,气机郁遏。

治宜:健脾和胃,清化食滞,理气止痛。

处方:白芍15g,丹参15g,生山药15g,生栀子10g,丹皮10g,炒白术10g,木香10g,五灵脂10g,川楝子10g,法半夏10g,没药10g,黄连8g,甘草3g,沉香1.2g,琥珀1g,元胡0.6g(后3味同研冲服)。

连服3剂,胃痛显著减轻,心不烦热,头不眩,夜能安睡,手足无灼热感。脉弦虚无滑象,舌淡红无苔,是食热清化,郁滞未畅。宜和胃理气,清热导滞法。

处方:白芍15g,丹参15g,川楝子15g,生山药12g,生栀子10g,炒白术10g,木香10g,乳香10g,五灵脂10g,枳壳10g,黄连6g,吴茱萸6g,法半夏6g,甘草6g。

连服5剂,胃脘舒畅,食欲增加,亦未出现心烦热及手足热,精神清爽,身觉有力。脉弦虚,舌淡无苔,无自觉症状。仍以健脾和胃,理气化滞法继续治疗,以资巩固。

处方:白芍12g,生山药12g,枳壳10g,香橼10g,法半夏10g,生栀子8g,木香6g,乳香6g,黄连5g,吴茱萸5g,甘草3g,琥珀0.6g,朱砂0.6g(后2味同研冲服)。

连服3剂,诸症消失而愈,嘱节饮食,细嚼咽,戒愤怒烦恼,后未复发。(2)脾胃虚弱,食热壅滞型胃脘痛(慢性胃炎)《邢锡波医案集》

薛某,女,42岁,护士。

病史:患胃痛,消化不良,已近3年,曾经X线造影,胃肠未见异常。惟纹理粗糙,诊断为慢性胃炎。患者经常胃痛灼热,泛酸嗳腐,腹胀脘满,恶心呕吐,食少纳呆,大便溏泻,身体消瘦,体倦神疲,食少堵闷,动辄气短不足以息,心烦热,头眩晕,脉沉弦数,右关有力。舌质红,苔黄腻。

证属:脾胃虚弱,食热壅滞。

治宜:清化食热,健脾和胃止痛。

处方:生山药15g,生栀子10g,炒白术10g,姜半夏10g,五灵脂10g,胆南星10g,乳香10g,枳壳10g,黄连6g,木香6g,沉香6g,人参1.5g,琥珀1.2g,朱砂0.6g(后3味同研,药汁送服)。

连服3剂,泛酸烧心大减,脘满腹胀减轻,食欲渐展,胃不疼痛,睡眠觉沉,精神清爽。脉沉弦不数,舌质仍红,苔薄略黄腻。是脾胃渐复,食热未净。宜健脾和胃,清化食热,降逆导滞法。

处方:生山药15g,炒白术10g,生栀子10g,五灵脂10g,枳壳10g,代赭石10g,木香10g,香橼10g,沉香6g,乳香6g,黄连5g,吴茱萸5g。

连服5剂,胃痛不作,腹胀脘满消失,心不烦热,食欲增加,身较有力,脉弦虚,舌质略红,舌净无苔。是脾健胃和食热未净。仍以健脾和胃,清化食滞法常服。并嘱其注意饮食,克服情绪波动,忌食生冷和不消化之食物。半年后复诊未复发。2.张琪医案

厥阴寒邪犯胃,气郁不疏,中阳失运型胃痛(肥厚性胃炎,胃下垂)《张琪临证经验荟要》

许某,女,22岁,兵团战士。1973年1月10日初诊。

胃脘及胁腹部胀满疼痛,呕逆吐清涎,喜暖畏寒,脉沉迟,舌淡滑润。经X线钡透:①肥厚性胃炎;②胃下垂5横指。辨证:厥阴寒邪犯胃,气郁不疏,中阳失运,宜以温中疏郁散寒法治疗。

处方:吴茱萸10g,公丁香10g,干姜10g,沉香10g,广木香7.5g,紫苏15g,白术15g,香附15g,元胡15g,乌药15g,陈皮15g,水煎,日2次服。连服药10剂,胀满痛俱消失,诸症痊愈。3.张子琳医案(1)气滞血瘀型胃痛(慢性胃炎)《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

康某,男,50岁,五台县人。

1971年12月5日初诊:2月前发现胃脘部疼痛,曾多方治疗,愈治愈重。痛有定处而拒按,痛甚时全身颤抖。食欲尚可,口干,大便干,小便一般,脉沉弦有力,苔白厚。此为气滞血瘀,治宜理气活血。

处方:白芍15g,炙甘草5g,川楝子10g,元胡10g,生蒲黄10g,炒灵脂10g,丹参15g,檀香6g,草蔻5g,酒大黄5g,当归10g,麦冬10g,枳实6g,水煎服。

12月8日二诊:服上方2剂后,胃脘痛减轻,口干,大便干均见好,颤抖再未发作,胃脘部拒按,脉象弦急。上方加减再服。

处方:白芍12g,炙甘草6g,川楝子10g,元胡10g,生蒲黄10g,炒灵脂10g,丹参15g,檀香6g,草蔻5g,当归10g,火麻仁10g,茯苓10g,陈皮6g,半夏10g,水煎服。

12月10日三诊:服上方2剂后,胃脘痛显著减轻,余证均愈。脉沉弦转向缓和,苔薄白。病已基本痊愈,上方继服2剂,诸症均安。(2)脾胃虚寒兼气滞型胃痛(慢性胃炎)《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

李某,男,63岁,太原人,职员。

1976年11月28日初诊:食欲不振,精神衰退,肢体无力,胃脘胀痛,不拒按,嗳气频繁,平素喜热畏冷,大便常干,排便不畅,小便如常。发病3月有余,经许多医院治疗,一直未见明显效果。疼痛难忍,不能工作,休息治病已2月多。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诊为脾胃虚寒,而兼气滞。治以散寒止痛,理气健脾为主。

处方:茯苓10g,半夏10g,陈皮6g,炙甘草5g,吴茱萸6g,良姜10g,香附10g,川楝子10g,元胡10g,当归10g,火麻仁15g,炒白芍12g,神曲10g,水煎服。

12月1日二诊:服上方2剂,胃脘疼痛减轻,大便已不干,仍食欲不振,喜暖畏冷,见冷则胃痛。脉沉,右关较有力。

处方:茯苓12g,半夏12g,陈皮10g,炙甘草5g,良姜10g,香附10g,元胡10g,川楝子10g,炒白芍12g,神曲12g,官桂6g,水煎服。

12月8日三诊:服上方4剂,食欲好转,大便正常,胃脘仍有隐痛。舌苔白腻,脉沉。效不更方,原方去官桂。又服6剂后,诸症悉除。停药,调理饮食,5天后即上班,恢复工作。1978年4月随访,再未复发。(3)胃阴虚型胃痛(慢性胃炎)《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

石某,男,55岁,退休干部,太原人。

1977年3月21日初诊:患者素体虚弱多病,半月前因注射一针胎盘球蛋白,引起饭后恶心,纳食不香,前后心灼热,心烦,足心烧,口干,眼糊,自觉耳鼻冒火,头晕,头闷,睡眠不佳,大便干结,数日一解,小便黄而频数。近日住某医院,以疏肝理气之药治之,愈觉加重,以致行走不便,体弱难支,于是登门就医。患者苔白舌燥,脉象沉弱。显为胃阴受伤之证,拟养阴清热为治。

处方:山药12g,莲子10g,茯苓10g,麦冬10g,当归10g,火麻仁15g,甘草5g,瓜蒌12g,元参10g,丹皮6g,地骨皮12g,竹叶10g,菊花10g,陈皮6g,水煎服。

3月25日二诊:服上方后,食纳较好,大便稍干,小便数减,头晕、头闷、口干、眼糊等症均减轻,仍前心发热,手心烧,耳鼻冒火,睡眠差,脉虚细,舌干少津无苔,再以原方加减。

处方:辽沙参10g,麦冬10g,五味子5g,山药12g,莲子10g,茯苓10g,当归10g,瓜蒌12g,甘草5g,石斛12g,地骨皮12g,丹皮6g,菊花10g,桑叶10g,陈皮6g,远志5g,炒枣仁12g,水煎服。

4月26日三诊:上方加减化裁服6剂,诸症渐安,唯有大便还不畅快,小便稍频,饭后恶心,食不甘味,脘腹有时顶冲,脉沉。仍遵原法。

处方:茯苓10g,陈皮6g,半夏10g,炙甘草5g,藿香6g,竹茹6g,麦冬10g,当归10g,瓜蒌15g,火麻仁15g,川楝子10g,牛膝10g,荔枝核10g,石斛10g,神曲6g,谷芽6g,水煎服。

5月6日四诊:服上方后,大便已通畅,小便不频,饮食增加,不恶心,有时积气顶冲,睡眠差,脉虽沉弱而缓和。再守原意。

处方:茯苓15g,山药15g,莲子10g,陈皮6g,生白术10g,远志6g,炒枣仁15g,牛膝10g,川楝子6g,荔枝核6g,炙甘草5g,菟丝子12g,水煎服。

5月19日五诊:上方加减服4剂,诸症渐安,只有偶觉积气上冲,脉沉有力。上方去远志、枣仁、菟丝子,加神曲10g,谷芽10g,沉香6g,水煎服。

上方2剂后,诸症均安。(4)阳明腑气不降,实热内结型呕吐(慢性胃炎)《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

原某,女,26岁,榆社县职工。

1975年12月19日初诊:素有呕酸,胸腹憋闷,咳嗽、吐痰,痰中带血之病史。近来食欲不振,胃脘憋痛,饮食稍多则恶心呕吐,嗳气频频。兼咳吐粘痰,手足热,大便干,小便黄,尿道痛。脉沉。诊为阳明腑气不降,实热内结,治宜降气止呕,理气通便。

处方:茯苓10g,半夏曲10g,陈皮6g,竹茹6g,藿香10g,当归10g,瓜蒌15g,酒大黄2.4g,厚朴6g,苏梗6g,香附6g,地骨皮12g,水煎服。

12月22日二诊:服上方2剂,食纳稍好,呕吐停止,仍恶心嗳气,脘痛连胁,憋胀压痛,粘痰转清,大便稍干,手足心烧憋,心烦背劳,口干唇红。脉沉。

处方:茯苓10g,半夏曲6g,陈皮6g,竹茹10g,藿香5g,当归10g,瓜蒌12g,苏梗6g,丹皮6g,地骨皮15g,羌活6g,狗脊12g,桑寄生15g,炒栀子6g,甘草5g,麦冬10g,厚朴6g,水煎服。

12月30日三诊:服上方时则食欲好,停药则不欲进食。呕吐减少,还嗳气,仍有痰。胃脘憋胀减轻,但拒按。胃脘左边痛重。大便不干,夜间手足烧憋,背困,口干,唇红。脉沉。

处方:茯苓10g,半夏曲10g,陈皮6g,竹茹6g,当归10g,瓜蒌10g,丹皮6g,炒栀子6g,厚朴6g,地骨皮15g,麦冬10g,甘草5g,香附6g,桑寄生15g,水煎服。

1976年1月6日四诊:服上方3剂,食欲好,不呕吐。左胁痛,有时右胁亦痛。嗳气,吐痰多,大便正常,脉沉。上方去竹茹、厚朴,加柴胡5g,苏梗6g,石斛12g。水煎服。

1月10日五诊:服上方2剂后,食欲好,呕吐已愈。胁痛、手烧减轻,大便正常,口粘,鼻出血,口唾血(此系患者素有倒经病史,月经将至之兆)。脉沉,左手稍兼弦。此为肝胆郁热。治以疏肝理气,清肝泻热,辅以引血下行。

处方:柴胡10g,香附10g,郁金6g,白芍10g,当归10g,丹皮6g,炒栀子6g,甘草5g,白茅根15g,生地12g,牛膝10g,麦冬10g,地骨皮16g,藕节10g,青皮6g,石斛10g,枳壳6g,水煎服。

1月19日六诊:服上方后,诸症均减,月经已过,唯胁仍有隐痛。其脉左弦右平。仍遵上法,原方去生地、牛膝、藕节、白茅根、石斛水煎服。

3月2日七诊:上方服4剂后即诸症向愈。食欲好,不恶心、呕吐。近来胁痛偶有发作。口干、口苦,有臭味。手烧,背困,白带稍多。仍以上方加减化裁,服3剂而安。嘱其情志调达,少食肥腻,多进素淡方宜。(5)脾胃虚寒兼冲气上逆型呕吐(慢性胃炎)《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

高某,男,49岁,五台县人,农民。

1971年9月17日初诊:面色白,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脘腹疼痛,泛酸,日久不愈。素体虚弱,小腹抽痛、憋胀,肠鸣。自觉有气自脐下向上顶冲。出虚汗,倦怠无力,大便偏溏,小便发黄,并偶带白浊。舌淡苔白,脉象沉弱。此为脾虚胃寒兼冲气上逆之证。治宜温中健脾,平冲止呕。方用理中汤合良附丸加味。

处方:党参10g,白术10g,炙甘草6g,茯苓10g,陈皮6g,半夏10g,吴茱萸6g,川楝子10g,荔枝核10g,元胡6g,香附6g,高良姜6g,乌药10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

9月28日二诊:上方服5剂,食欲好转,呕吐,泛酸,积气顶冲,出虚汗等症均显著好转。小腹仍憋胀跳动,舌淡、苔白,脉沉弱。仍遵原方,加茯苓为12g,广木香5g,怀牛膝10g,大腹皮6g,水煎空腹服。

10月14日三诊:上方服9剂,食欲倍增,已经恢复至病前水平。呕吐,积气顶冲,小腹憋痛等症状已愈。近1月来,只觉阴囊发冷,出汗,苔白,脉沉。

处方:党参10g,白术10g,炙甘草6g,茯苓12g,半夏10g,陈皮6g,吴茱萸6g,香附6g,良姜6g,炒小茴10g,乌药6g,肉桂6g,草蔻6g。

水煎服4剂后,诸症遂安。4.叶心清医案(1)肝胃不和,湿热内蕴型吞酸(慢性胃炎)《叶心清医案选》

刘某,男,47岁,病历号:1556。

因胃脘痛、吞酸3年,于1962年6月15日来院求治。

患者于3年前偶有胃脘痛,继而吞酸,每月数次。1962年以来次数增加,约二三天即犯病1次,饭后一二小时即感胃脘部不适,伴烧灼感,腹胀,多矢气。2月前在某医院检查胃酸高,X线检查呈慢性炎症改变,未发现溃疡。服碱性药物有暂时缓解作用,症状遇寒冷即加重。饮食喜热,口不干,睡眠不佳,大便干,小便黄。

检查:体胖,血压:100/60mmHg,脉沉细弦,苔薄淡黄。

辨证:肝胃不和,湿热内蕴。

治法:调肝胃,清湿热。

处方:藿香梗3g,乌贼骨18g,砂仁(打)3g,炒苡米24g,蒲公英12g,茯苓12g,冬瓜皮子各9g,扁豆衣12g,肉桂3g,广陈皮3g,甘草3g。

上方1日1剂。药后胃脘痛、吞酸大减。服药期间,半个月仅发作吞酸1次。继服原方隔日1剂,服20剂后,胃脘痛除,仅偶有吞酸。但停药3天后,仍感胃脘不适,为善其后,继服前药,隔日1剂,先后共服药47剂,诸症均除。停药观察3个月,病情稳定。(2)木旺侮土型胃痛(慢性胃炎)《叶心清医案选》

霍某,男,42岁,病历号:2930。

因胃脘闷胀、疼痛1年,于1964年1月24日来我院诊治。

患者每于下午及饮食后胃部闷痛已1年,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劳累及饮食不节均可使症情加重,两腿酸软无力,有时头痛,心烦,夜寐不实,病后体重减轻5kg左右,曾在某院做胃液分析有胃酸增高,治疗2月未见效果。

检查:精神差,营养欠佳,上腹部正中有压痛,脉弦细,苔薄淡黄。

辨证:木旺侮土。

治法:抑木扶土。

处方:竹柴胡2.4g,潞党参9g,砂仁(打)3g,茯苓9g,吴萸子3g,黄芩3g,防风3g,炒麦芽6g,泽泻3g,瓦楞子(打)12g,广陈皮3g,酸枣仁(炒打)12g,夜交藤30g。

上方1日1次。隔日针治1次,取双侧足三里,留针30分钟,点刺大椎、神门、中脘、右期门。

1周后腹胀大减,但腹痛无变化。将原方改为2日1剂,日服1次。2周后腹胀、腹痛明显减轻,食量增加。再服前药1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消化功能正常,大便成形,睡眠好转。共治疗7周。服药28剂,针治6次。5.黄振鸣医案

肝气横逆,脾胃升降失司型呕吐(慢性浅表性胃炎)《奇难杂证》

陈秀芳,女,49岁。初诊:1982年6月14日。

病史:患者反复呕吐3年余。于1979年春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频频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及痰涎,呕声响亮,以早晨及寐后为甚。曾连续服西药治疗数月,效果不显著,呕吐仍时停时作,有呈周期性发作的趋势。每因情绪紧张或激动而呕吐加剧,并伴有胸脘痞闷,两胁隐痛,头晕心悸,烦躁多梦等症。1年前曾在某医院作X线钡餐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1982年6月初,症状加重,呕吐甚,在某医院给予输液、镇静剂、阿托品、颠茄等药治疗不效。每日呕吐3~6次,伴胃脘掣痛,头晕倦怠,纳食减少(原有多年胃痛史)。

检查:形体偏瘦,精神不振,舌苔薄腻,脉弦细。胃脘部有明显压痛。

辨证:肝气横逆,脾胃升降失司。

治法:平肝和胃,健脾降逆。

处方:代赭石30g(先煎),降香12g(后下),旋覆花12g(包煎),法半夏12g,白芍18g,素馨针9g,苏子9g,佛手15g,春砂仁9g,云苓15g,白术15g,柿蒂12g,水煎服。

复诊:1982年6月19日。连续服上药4剂后,呕吐次数明显减少,每日只有1次或偶见2次,呕吐物已不夹食物,均为痰涎泡沫,但饭后尚感觉胃脘部胀满不适,舌中腻苔未除,故方中加入麦芽30g。

三诊:1982年6月28日。上方再服4剂,呕吐完全停止,胃脘胀满感消失,胃纳转佳,每日饭量为八九两,精神良好。为善其后,再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服4剂而愈,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6.董建华医案

气滞食阻,胃失和降型胃痛(慢性胃炎)《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胃脘痛专辑》

宋某,男,46岁。

胃胀多气时伴隐痛,反复发作,将近1年,食后脘满尤甚,不思饮食,二便正常。西医诊断:慢性胃炎,胃酸低。舌苔黄,脉象缓。病系气滞食阻,胃失和降,治宜理气和血通降,加味香苏饮主之。

香附10g,橘皮10g,枳壳10g,鸡内金5g(炒),香橼皮10g,佛手5g,大腹皮10g,砂仁5g,木香6g,焦三仙各10g。

服药6剂,胃脘胀痛明显好转,食欲增加。后又按原方加减续进10余剂,胃胀基本控制。7.王渭川医案(1)胃寒脾湿,肝气犯胃型厥证(慢性胃炎)《王渭川临床经验选》

吴某,女,30岁。

症状:素有胃病,突然剧发,满床滚叫,数昼夜不休。剧痛时手足发厥。脉弦细,舌质淡红,苔薄白。

辨证:胃寒脾湿,肝气犯胃。

治法:温胃健脾柔肝。主金铃子散加味。

处方:金铃子、延胡索、川贝、台乌药、九香虫、橘络、岩乳香各9g,生白芍24g,吴萸、黄连、炒小茴香各6g。

疗效:连服3剂后复诊,诸症悉减,余痛未减,胃部痞闷,腹胀,食欲尚差。原方去黄连、茴香、乳香,加炒五灵脂、佛手片各9g,藿香6g,砂仁3g。连服4剂痊愈。(2)胃阳虚寒型厥证(慢性胃炎)《王渭川临床经验选》

徐某,女,38岁。

症状:素患胃痛,感寒辄发。初诊时,胃痛甚剧,四肢厥逆,寒战咬牙,冷汗出,呕吐,午后大热,头痛声嘶。脉弦滑,舌淡,苔薄白。

辨证:胃阳虚,寒邪乘虚而入,剧烈胃痛。

治法:温胃阳,和肝脾,理滞气。

处方:金铃子、京半夏、台乌药、九香虫、姜黄、柿蒂各9g,吴萸、炮姜、苏梗、蔻仁各3g,炒小茴香、茯苓、厚朴、广藿香、桔梗各6g,炒白芍12g。

疗效:连服2剂后复诊,胃痛、厥逆、寒战已解。仍呕吐,午后有低热。脉弦,苔薄白。原方去姜黄、茴香、茯苓、白芍、苏梗、柿蒂、桔梗,加槟榔、砂仁各3g,延胡索9g。连服4剂后三诊,诸症悉解,再予香砂六君子汤调治1周痊愈。(3)肝郁,脾虚,气滞型积聚(慢性胃炎)《王渭川临床经验选》

孙某,女,42岁。

症状:胃痛,痛时觉胃下有包块上逆,痛止则包块消失。缠绵数月,形体日衰,饮食少进。脉弦数,舌质淡,边青蓝,苔白腻。

辨证:肝郁,脾虚,气滞,胃脘窒塞,痞积而痛。

治法:调肝,运脾,理气。

处方:台乌药、九香虫、橘核、炒川楝子、旋覆花各9g,荔枝核12g,炒小茴、厚朴、三七粉(冲服)各9g,砂仁、蔻仁各3g,鸡血藤、生白芍各18g,党参、黄芪各24g。

疗效:服4剂后复诊,痛与积气大减。呕逆、乏力、积气未完全消失,仍有余痛。原方去荔枝核、茴香、鸡血藤、厚朴,加广藿香6g。再服4剂痊愈。(4)胃寒肝郁型胃痛昏厥(慢性胃炎)《王渭川临床经验选》

赵某,男,30岁。

症状:胃痛数月,服药效不显著。剧痛时,手冷如冰,继至四肢发厥,1月中昏厥9次。脉沉数,舌质淡红,苔光薄。

辨证:胃寒肝郁。

治法:温胃柔肝。

处方:炒川楝、炮姜、九香虫各9g,桂枝、川连、吴萸(合炒)各6g,生白芍12g,三七粉6g。

疗效:服3剂后复诊,胃痛大减,四肢转暖。余痛未尽,气虚心悸,脾弱胃寒。原方去桂枝、白芍、炮姜,加党参、生黄芪各24g,鸡血藤18g,蔻仁、砂仁各3g,炒小茴、广藿香各6g。每日1剂,连服1周痊愈。8.施今墨医案(1)劳倦思虑耗伤津液型纳呆(慢性胃炎)《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胃脘痛专辑》

秦某,男,45岁。

经商10数年,往来南北,饮食起居无有定时,食欲渐减,遂至不知饥饿,纵有佳肴,亦不欲食。懒言、倦怠,精神大不如前。舌苔薄白,脉缓而细。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受水谷之气以生,劳倦思虑,耗伤津液,以致脾胃失调,运化功能紊乱,致使胃纳呆滞,拟调气机养胃阴生津液为治。

处方:北沙参(米炒)10g,金石斛12g,谷麦芽各10g,鸡内金10g,野于术10g,绿萼梅10g,乌梅肉5g,炒荷叶6g,宣木瓜10g。

二诊:服8剂,能稍进饮食,自觉精神较好。前方连服。(2)肝胃不和型脘胁胀痛(慢性胃炎)《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张某,男,38岁,病历号522305。

胸脘胁肋胀满窜痛已10余日,甚则掣及后背,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有时欲呕,大便较干,易发烦躁,夜寐欠安,周身倦怠乏力。

舌苔薄黄,脉沉涩微弦。

辨证立法:

综观脉证,乃因血虚不能养肝,肝气横逆,胃失和降,气机郁滞所致,拟用疏肝和胃治之。

处方:柴胡5g,薤白10g,丹参25g,杭白芍10g,瓜蒌20g,砂仁5g,炒枳壳6g,酒川芎5g,檀香3g,醋香附10g,广皮炭6g,炙草3g,半夏曲6g,沉香曲6g,旋覆花(代赭石12g同布包)6g。

半月后患者因感冒来诊,谓前治胁痛药服药3剂,诸症顿除,至今未再复发。9.谢昌仁医案

肝气犯胃,气滞热郁,耗损胃阴型胃痛(浅表萎缩性胃炎)《中国现代名老中医医案精华》

王某,男,40岁。

初诊:1983年11月3日。

主诉:1年前因过度劳累,始感胃脘不舒,加之家事烦恼,一度情怀不畅,饮食渐减,常常胃中饥嘈不宁,时而腹胀不适。近3月来又伴胃痛隐隐,偶有加剧,大便秘结,数日一行,小溲短少。近周来,夜寐不谧,甚感疲乏。在某医院做胃镜检查,诊断“浅表萎缩性胃炎”,服中西药均未奏效,遂来就诊。

诊查:舌质偏红,苔两侧薄黄,中少而裂,脉象小弦。

辨证:为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气滞热郁,损耗胃阴所致。

处方:炒川连2g,橘皮6g,姜半夏10g,炒枳壳6g,茯苓10g,炒竹茹6g,甘草3g,北沙参12g,白芍10g,石斛12g,蒌皮12g,火麻仁10g。

嘱服5剂,并忌食粗糙辛辣、滋腻及刺激性食物。

二诊:上方药迭进,大便畅通,纳谷渐香,余情如前,治守原方连服药10剂。

三诊:自服药后,诸症递减,胃脘胀痛已少发作,唯因昨日稍涉冷菜饮酒之后,吐泻并作。仿葛根芩连汤加焦楂曲各12g,熟木香6g,3剂药后,吐泻遂愈。

四诊:标症已除,仍从本治,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味。

处方:炒川连2g,橘皮5g,白芍10g,姜半夏10g,茯苓10g,甘草3g,炒枳壳5g,炒竹茹5g,蒲公英12g。

上方药继服1月,诸症向愈,半年后随访,恙安未发,胃镜复查“胃粘膜正常”。10.郑荪谋医案

脾虚失运,清浊不分型痞胀(慢性胃炎)《中国现代名老中医医案精华》

唐某,男性,47岁。

初诊:1976年3月12日。

主诉:脘胀,按之不痛已10余年,劳累后加剧。曾在某西医院就诊时发现肝脏肿大,查肝功能正常。大便每日二三次,尚成形,尿畅。

诊查:舌质红,苔薄,脉沉细缓。量上脘水平腹围102cm。胃肠钡餐透视:胃粘膜脱垂,十二指肠横段憩室。

辨证:因脾虚运化不及,而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混。

治法:揆其病机,治宜升清降浊,补益中气。拟升阳益胃汤进之。

处方:生黄芪9g,软柴胡3g,川黄连2.5g,潞党参9g,煮半夏5g,炙甘草2.5g,盐陈皮3g,结云苓9g,杭白芍9g,漂白术5g,羌独活各2.5g,光泽泻9g,红大枣1枚,老生姜1片。

二诊:3月18日。药进3剂,腹满渐消,但午后仍觉痞满。舌质红,苔心浊,脉缓。前法既已中肯,仍照原方继进药21剂。

三诊:4月29日。脘胀显著减轻,量上脘水平腹围92cm,较初诊时缩小10cm。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缓。证仍由于脾之清气不升而下溜,胃之浊气不降而上逆。取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气升阳,升清降浊,化否为泰。

处方:川升麻2.5g,生黄芪9g,软防风3g,光泽泻9g,漂白术5g,炙甘草3g,杭白芍9g,软柴胡3g,潞党参9g,盐陈皮3g,7剂。

四诊:6月29日。药后痞满若失。但停药50天,腹满复起,嗳气不舒,矢气难转,睡眠差,大便粘腻,小溲正常。脉沉弦,苔浊。湿土当令,脾气不输,溯本还原,仍宜升阳益胃。处方同初诊,加党参3g,黄芪用生炙各半。共服27剂。

停药半年,经胃肠钡餐检查,胃粘膜脱垂已消失。随访2年,未曾复发。11.步玉如医案

脾湿胃热,气失调达。中焦不足型胃痛(浅表性胃炎)《中国现代名老中医医案精华》

夏某,男,44岁。

初诊:1985年10月15日。

主诉:四五年来经常胃脘部疼痛,始为饥饿时疼痛。1980年曾经钡餐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今年9月28日在我院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出血型)”。

诊查:症见胃脘疼痛与饮食关系不大,喜温按,夜间多发,伴有烧心、嘈杂、嗳气、腹胀、乏力、倦怠嗜卧,纳差,口干而不欲饮水,大便尚调。舌苔腻,脉弦细。

辨证:证属脾湿胃热,气失调达,中焦不足。

治法:拟清化理气健运。

处方:茯苓皮30g,炒秫米12g,法夏10g,陈皮10g,甘草8g,太子参15g,百合30g,乌药15g,焦六曲12g,冬瓜皮30g,槟榔10g。

二诊:11月28日。上方药服8剂,诸症均缓,惟胃疼时作,夜间多发。舌苔仍中黄,脉仍弦小。拟上方佐以活血。

处方:太子参20g,茯苓16g,法夏10g,陈皮10g,甘草8g,木香10g,焦六曲12g,元胡10g,川楝子10g,丹参20g,炒山栀10g。

三诊:12月3日。上方药服4剂,胃疼已止,只稍感胃中发空,纳物颇好。舌脉同前。

处方:太子参20g,白术10,茯苓16g,陈皮10g,甘草10g,焦六曲12g,荷梗3g,代代花4g,吴萸5g,尾连6g。

续服药以巩固疗效。【评析】

邢老所治两例慢性胃炎,从症状上看均有脘腹胀满、纳少等症,此属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故致饮食难消,食积胃腑。然则食积之处必有伏热,故见午后两手灼热或心中烦热。治当以健运脾胃,清热消滞之法。方中健脾益气,消化食滞,清热止痛并用。以山药、白术等健运脾胃,俾脾胃健,则能行其受纳水谷及运化水谷之功;又用木香、枳壳、五灵脂、沉香等理气消积止痛;栀子、川楝子、黄连等清解伏热。黄连、吴萸合用为左金丸,可清热和胃。诸药相合,则脾胃健,食滞消,气机得畅,热清而痛止,故收痊功。

张老所治许某为厥阴寒邪犯胃,气郁不疏,中阳不运型胃痛,所用为疏气温中法。张老认为本法适用于气郁中寒之胃脘痛,临床表现胃脘胀满痛,胁下胀痛,喜暖怕凉,呕恶吐逆,泛酸多,吐清水涎沫及不消化食物残渣,或便溏清稀,舌淡苔白滑,脉弦迟或沉迟。处方常用:吴茱萸10g,干姜10g,肉桂10g,元胡10g,广木香7.5g,紫苏15g,乌药15g,醋香附15g,青皮15g,甘草10g,白术15g,茯苓15g,水煎,日2次服。本方适应证当以胀满攻冲及舌脉为根据。

张子琳老中医所治三例胃痛病人各有特点。所治康姓患者表现痛有定处而拒按,脉沉弦,是为气滞血瘀之见证,前医认为“不通则痛”,故用温通之法。然本例患者已化火,故用温通之法不效。张老治疗本病系多方合用,相得益彰,可谓活用古方之典范。处方中失笑散以活血止痛,推陈致新;丹参饮以化瘀理气止痛;金铃子散以理气止痛而避用辛温;芍药甘草汤以缓急止痛。所治李姓患者为脾胃虚寒兼气滞型胃痛,此虚实夹杂之候,故当标本兼治。方中用川楝子、香附、元胡理气止痛;吴萸、良姜、官桂温胃散寒止痛;茯苓、半夏、陈皮、炙草、神曲健脾和胃;芍药甘草汤以缓急止痛;当归、麻仁养血润肠通便。所治石姓患者为胃阴虚证,故张老选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以治。方中用沙参、莲子、麦冬、石斛等4药以益胃阴;菊花、桑叶、竹叶以清上窍;元参、丹皮、地骨皮以清虚热;又用麻仁、瓜蒌、当归以润肠通便。

呕吐一证,本由于胃失和降,其气上逆而成。张老所治原姓患者,素有呕酸,胸胁憋胀,咳吐痰血病史,知其肝阴久虚,少阳之气不疏。初诊时,因见一派阳明腑气不降,实热内结之候,故张老先治其标以疏肝理气,降逆通便之法。待其标证已缓,本证已见,故于四、五诊时着重其本,治以疏肝气、滋肝阴、清肝火为主,诸症遂解。而所治高某呕吐案,以其一派脾胃虚寒表现,故治以温中健脾,和胃止呕之法。

叶老所治两例患者,案(1)刘姓患者见吞酸,脉弦,此属肝胃不和;苔薄淡黄,小便黄,大便干,为湿热内蕴。故叶老处方中以藿香梗、砂仁、茯苓、陈皮、扁豆、甘草以调肝和胃,其中藿香、砂仁、茯苓、扁豆又具化湿和中之效;苡仁、公英配利水之冬瓜皮子以清利湿热;以其遇寒冷症状加重,饮食喜热,口不干,故加肉桂以温中。观其处方,秩序井然,针对病机,故收良效。案(2)霍某,纳呆,大便不成形,劳累及饮食不节则症状加重,知是脾胃虚弱无疑;以其脉弦,是为土虚木乘所致胃痛。故于健脾和胃之中以竹柴胡、防风抑木之旺。并用针刺期门以调肝,足三里、中脘以和胃。针药并用,诸症遂安。

黄氏所治陈某呕吐案,患者因反复呕吐,脾胃已伤,故见头晕倦怠,纳差,形瘦,精神不振,脉细等症状;“脾为生痰之源”,故见呕出痰涎;脉弦者,以其肝气犯胃故也。治当首先着重其标,以平肝和胃为主。方中用代赭石、降香、苏子以平肝降气,且苏子又具化痰之效;白芍平肝解痉;半夏、柿蒂以降胃气而止呕;素馨针、砂仁、佛手以理气和胃;云苓、白术、麦芽以健脾和胃,盖脾胃健,则自无痰湿之弊。待其症状缓解,则以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胃为主以为善后。

董老所治宋某,以其胃胀,食后尤甚,不思饮食,当是以气滞为主,故治以理气通降之法。董老在治疗时在香苏饮一方基础上,适当加入通降之品,如枳壳、大腹皮、香橼皮、佛手、木香以理气通降;大腹皮下气行水;患者因见胃胀,食后尤甚,故董老认为有食滞,故用砂仁醒脾,鸡内金、焦三仙以健脾消食。此方组成皆轻灵之剂却收奇效。

王老所治两例厥证病人,皆因胃寒,肝气横逆,致使气机失和而现胃痛,气不达于四末,故见手足厥逆之症。案(2)病人见午后大热,此并非热证,实属气机失和,阳气不得宣发之故。两例皆以温胃散寒,调畅气机,柔肝止痛之法而痊愈。从此两例治疗中,可以看出王老在辨证论治方面之准确,用药之精良。所治积聚孙姓病人,纳差为病程日久脾虚之象;胃痛、脉弦、舌边青,为肝郁气滞,气机不畅之候。故治疗着重调肝理气,兼用参芪健脾益气扶正顾其本。王老所治赵姓患者,系胃寒肝郁,因虚致痛,剧痛之时,气机郁滞,阳气不达于四末,故见手足如冰;气机逆乱,则见昏厥,急当以温胃柔肝止痛为先,待其症状减轻,再予参芪扶正,并佐行气之品,病人乃愈。

施老所治两例病案中,案(1)病人由于长期劳倦思虑,耗伤津液,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职,导致胃纳呆滞,故处方中以沙参、石斛、乌梅生津养胃,余药以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和胃。案(2)病人除胃痛外,又见胁肋胀痛,嗳气泛酸,易发烦躁,脉弦等症状,故诊为肝胃不和,施老在治疗时采用柴胡疏肝汤以疏肝理气;丹参饮以调和气血;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阴阳而和胃;加旋覆花、代赭石、沉香以降逆止呕。叶天士常用乌梅配木瓜治胃阴枯津不生颇有效验,此两味对胃酸缺乏甚有疗效,施老在该处方亦取其意。

谢氏所治王某,病由家事烦恼,并有情怀不畅之见证,肝郁气滞已明;胃中饥嘈不宁,舌质红,苔黄中少而裂,是为热郁伤阴之象;气滞热郁正合黄连温胆汤之病机,故以黄连温胆汤理气清热,并加沙参、石斛以益胃养阴。而郑氏所治唐某案中,体现了中医“塞因塞用”的治疗大法。患者病已10余年,久病必虚,又见劳累则发,脉细缓,皆虚象之明证,故用补中益气汤之意以补中益气,升清降浊。药后脾气得补,气机得畅,胀气自除。

步氏所治夏某,病来已久,脾胃久虚,湿自内生,郁久化热,此虚实夹杂之候,故拟法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一诊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以二陈汤、半夏秫米汤健脾利湿,配合大剂冬瓜皮以利湿清热;又用百合汤伍槟榔调畅气机;太子参以补益脾气。二诊时,因胃痛时作,脉弦仍旧,故加金铃子散、丹参以理气和血,和络止痛。待病情渐缓,乃以扶正为主,方选五味异功散化裁而愈。第三章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端、胃-空肠吻合附近以及Meckel憩室。这些溃疡的形成均与胃酸和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因本病绝大多数(95%以上)位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该病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概括起来,主要是胃、十二指肠局部粘膜损害(致溃疡)因素和粘膜保护(粘膜抵抗)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当损害因素增加或保护因素削弱时,就可出现溃疡。其临床表现的特点有:①慢性过程。一般少则几年,多则十余年或更长;②周期性发作。病程中常出现发作期与缓解期相互交替;发作期可达数周至数月不等,视病情的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而定。缓解期表示溃疡在愈合中或已愈合。发作有季节性,常发生于秋冬或冬春之交,妇女患者妊娠期常可缓解。此外,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饮食失调和服用溃疡发病有关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也可诱发;③节律性疼痛。

上腹痛为其主要特征,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但也可仅感饥饿不适。典型者呈轻或中等度持续性疼痛,范围局限手掌大小,位于剑突下上腹部,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约半数以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疼痛具有节律性:晨起空腹不痛,早餐后二三小时(约早上9 ~10点钟)开始出现疼痛,至午餐后方缓解。下午三四点钟时又疼痛,至晚餐后缓解。疼痛也可于睡前或午夜出现,称夜间痛。午夜痛醒常提示患有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也可出现规律性疼痛,但餐后出现较早,约在餐后1/2~1小时出现,至下次餐前已消失,午夜痛少见。本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1.邢锡波医案(1)肝胃不和,胃络瘀阻型胃脘痛(胃溃疡)《邢锡波医案集》

陆某,女,35岁,干部。

病史:患者胃脘痛3年,经常发作,食后疼痛较重如针刺。呕吐酸水,头晕,大便干,二三日1次,色黑。

检查:面色发黄,胃脘部有压痛拒按。经钡餐检查为胃溃疡,大便潜血()。脉细涩,舌质暗红,苔黄腻。

证属:肝胃不和,胃络瘀阻。

治宜:调和肝胃,活血化瘀。

处方:蒲黄12g,五灵脂12g,当归12g,赤芍12g,白芍12g,香附10g,乌药10g,川楝10g,甘草6g。

连服5剂,胃痛缓解,知饥思食,大便仍黑。脉沉细,舌质红,苔薄黄,是瘀减络通。

继用前方减乌药、川楝、甘草,加乌贼骨15g,花蕊石15g,元胡10g,白及10g。

又服5剂,胃疼大减,已不呕酸,黑便已止。仍头晕、乏力。脉沉细,舌淡红,苔薄白,是病后气血亏虚。宜补气养血,健脾和胃。

处方:黄芪15g,党参15g,当归15g,熟地10g,茯苓10g,白芍10g,五味子10g,陈皮6g,甘草6g。

连服7剂,症状消失,精神清爽,嘱注意饮食,以巩固疗效。(2)肝郁气滞,食热壅塞型胃脘痛(胃溃疡)《邢锡波医案集》

郭某,男,34岁,工人。

病史:素有溃疡病已近2年,胃脘疼痛,泛酸,恶呕时作,胃脘膨满有压痛,夜半较剧,曾2次住院治疗,无明显效果。医生主张手术治疗,患者不接受而出院。

检查:腹部柔软,上腹部有压痛点,胃有拍水音。X线钡餐造影见食道正常,蠕动排空功能缓慢,窦部及球部粘膜不清,边缘模糊,有压痛和壁龛。脉右部沉弦滑,舌尖红苔黄腻。

证属:肝郁气滞,食热壅塞。

治宜:健脾和胃,制酸止痛。

处方:海螵蛸12g,法半夏10g,生栀子10g,枳壳10g,五灵脂10g,木香10g,乳香10g,黄连6g,吴茱萸6g,甘草6g,枯矾3g。

连服3剂,胃痛大减,胃脘不胀,略食饮食。惟消化迟钝,灼心,嗳,哕。脉沉弦,舌淡红,苔白腻。为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宜前法治疗。

处方:生山药15g,瓦楞子10g,炒白术10g,香橼10g,法半夏10g,沉香10g,五灵脂10g,乳香10g,甘草6g,黄连5g,吴茱萸5g。

连服5剂,胃已不痛,胃胀消失,食欲恢复,身觉有力,无不适感,嘱其注意饮食和情绪波动,要少食、慢食,忌甜食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心情愉快。

继用溃疡散以消溃疡,促愈合。

处方:煅甘石12g,海螵蛸12g,黄连10g,栀子10g,乳香10g,没药10g,枯矾6g,象皮6g,儿茶6g,朱砂6g,冰片3g(共为极细面,饭后2小时胃排空时白水送服3g到5g,1日2次)。如胃脘出现胀满疼痛不适时,用汤调好再服。

共服食3月,病未复发,半年后复作钡餐造影,未见异常。(3)脾胃虚弱,食热留滞型胃脘痛(胃溃疡)《邢锡波医案集》

张某,男,48岁,干部。

病史:胃脘痛已15年之久,常有呃气,泛酸,胃感刺痛,痛时喜按,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燥,小便黄浊。经中西医治疗多年效果不明显。

检查:声音低怯,懒言。钡餐造影见胃底部有龛影。两脉沉滑无力,舌质红,苔黄腻,舌中部夹有黄褐苔。诊断为胃溃疡。

证属:脾胃虚弱,食热胃滞。

治宜:健脾和胃,制酸止痛。

处方:海螵蛸12g,白术10g,生山药10g,栀子10g,法半夏10g,木香10g,五灵脂10g,乳香10g,沉香6g,黄连5g,吴茱萸5g,枯矾5g,甘草3g,人参1.5g,朱砂1g(后2味同研冲服)。

连服3剂。胃脘不痛,胀满减轻,食欲渐展,自觉有力,后予加味朱矾散以治溃疡。

处方:枯矾15g,煅甘石12g,乳香10g,海螵蛸10g,朱砂6g,儿茶5g。诸药共为细面,每次服5g,每日2次。

连服4剂后,患者胃痛显著减轻,嘱继服原方。

又连服12剂后,患者自述胃脘痛的次数和程度均有大减,仍连续服用,4个月后钡餐造影,见溃疡面基本愈合。(4)肝气郁滞,胃气损伤,食热壅滞型胃脘痛(胃溃疡)《邢锡波医案集》

罗某,男,34岁,工人。

病史:因工作繁忙,饮食无定时,更兼食时仓促,咀嚼草率,食后时烧心,胃脘隐隐作痛。后因过食油腻,胃痛大作,曾服中药7剂治愈。嗣后每逢秋季天冷,胃痛便发,历时3年时好时作。胃脘经常疼痛,泛酸嗳腐,脘满灼心,食少纳呆,身倦无力。

检查:X线钡餐造影,见胃壁边缘不整,有壁龛,大便潜血(+)。脉沉弦,舌质淡,苔薄黄腻。诊断为胃溃疡。

证属:肝气郁滞,胃气损伤,食热壅滞。

治宜:健脾和胃,制酸理气止痛。

处方:海螵蛸12g,生山药12g,炒白术10g,乳香10g,五灵脂10g,法半夏10g,木香10g,生栀子10g,枳壳10g,香橼10g,沉香6g,黄连5g,吴茱萸5g,枯矾5g。

连服5剂后,胃痛消失,胀满轻减,泛酸不作,食欲渐展,脉不沉而弦势渐缓,是胃和正复之象,后以健脾和胃理气止痛制酸降逆之剂,送服溃疡散。

处方:瓦楞子12g,炒白术10g,乳香10g,五灵脂10g,木香10g,川楝10g,黄连6g,吴茱萸6g,沉香6g,甘草6g。

溃疡散方:海螵蛸15g,煅甘石15g,乳香15g,黄连12g,枯矾12g,木香10g,沉香10g,朱砂6g,儿茶6g,梅片5g,麝香1.5g,诸药共为细面,空腹送服5g,1日2次。

连服10剂后,症状消失,疼痛未作,食欲增进,精神清爽。嘱其减去汤药,每日只服溃疡散,日服2次,连续服用,同时注意饮食,保证睡眠,忌愤怒、情绪紧张之刺激。6周后,X线钡餐造影,见胃壁愈合。(5)胃气壅滞,脉络损伤型吐血(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邢锡波医案集》

齐某,男,28岁,售货员。

病史:胃脘痛已有2年,曾在某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医生准备手术治疗,患者不同意,遂来门诊治疗。现胃脘疼痛,不任重按,恶心作呕,不时吐血,泛酸腹胀,食欲不佳,自汗出,大便秘色黑。

检查:面色苍白,腹部平软,左上腹部有压痛,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12g%,红细胞498 万/mm3,大便潜血()。脉沉数,舌质红,苔黄腻。

证属:胃气壅滞,脉络损伤。

治宜:疏气和胃,镇逆止血,制酸消胀。

处方:生山药12g,代赭石12g,海螵蛸12g,生牡蛎12g,乌药10g,白术10g,五灵脂10g,乳香10g,清半夏10g,血余炭6g,甘草6g,黄连5g,吴茱萸5g,枯矾3g,三七粉2.4g(冲服)。

连服4剂,胃痛显著减轻,吐血未作,食欲未展,精神疲惫,自以为症状好转,欲起床平坐,待人扶起,尚未坐稳,即觉头晕耳鸣,眼前昏花,心慌恶心,虚汗淋漓,有摇摇欲坠之势,旋即扶持躺下,精神方觉安定。血压为82/45mmHg,血色素5.7g%,红细胞100万/mm3,大便呈柏油色。脉沉微欲绝。近日来进食较少,大量吐血。今又大便黑色,是胃肠出血。在病后胃气损伤,食欲不展,津血衰竭,故脉现沉微,头昏眼花,心慌恶心,有元气欲脱之象。若不大补气血,速挽虚阳,恐生急剧之变。遂以补气健脾止血固脱剂与之。

处方:生芪30g,生山药24g,海螵蛸24g,白芍15g,仙鹤草15g,藕节15g,代赭石12g,生龙齿12g,炒白术10g,阿胶10g,五倍子10g,血余炭6g,枯矾6g,吉林参6g(单煎),甘草3g。

此方随脉症之变化,有时略有加减,共服28剂,出血现象完全消失,一般症状好转,食欲恢复,体质健壮。后与溃疡粉,以恢复溃疡病灶。

溃疡粉方:海螵蛸24g,枯矾12g,煅甘石12g,吉林参12g,朱砂10g,元胡10g,瓦楞子10g,儿茶10g,甘草10g,乳香8g,没药8g,濂珠粉3g,麝香1.5g。共为细面,每次服用3g,空腹时送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