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史上的灭绝物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6 21:36:59

点击下载

作者:《进化史上的灭绝物种》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进化史上的灭绝物种

进化史上的灭绝物种试读:

前言

地球是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生存的“诺亚方舟”,但是,由于人类增长与无节制活动,这只“诺亚方舟”正面临着倾覆的危险。突出的例子是地球上的野生动物的生存危机。物种的进化与灭绝是一对生与死的平衡。导致物种灭绝的原因很多,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随着世界人口的剧增,人类活动开始严重影响地球环境及其生物多样性:森林砍伐及其片断化、过牧与开垦、环境污染、偷猎走私、过度捕捞、水利工程建设及外来物种引入的影响,成为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许多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发生了许多的生物的灭绝。

其实,人类活动早就开始影响地球的物种生存与分布。1837年7月8日,达尔文乘“贝格尔”号到达圣赫勒拿岛时就注意到,岛上90%以上的植物都是从英国本土运来的。圣赫勒拿岛上鸟和昆虫种类和数量很少。然而,英国人只运来了一些鹧鸪和野鸡,外来物种排斥本地物种。达尔文愤怒地指出,当地关于保护野鸟的法令没有考虑到当地穷人的利益。当地穷人常常从悬崖峭壁上采集一种草,把这种草燃烧后从草灰中提取苏打。可是这种副业却遭到禁止,其借口是:如果那样做的话,鹧鸪就要没有地方筑巢了。

据IUCN红色名录估计,当代的物种灭绝速率大约比地球典型历史物种灭绝速率背景值高100~1000倍。

动物的灭绝速率正在呈上升趋势,以哺乳动物为例,过去的4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了58种哺乳动物,平约每年灭绝0.15种哺乳动物。大约平均每7年灭绝1个种,这个灭绝速率较化石记录高7~70倍。20世纪内地球上已经灭绝了23种哺乳动物。平均每年灭绝0.27种,每4年中就有1种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了,当前的哺乳动物灭绝速率较正常化石记录高13~135倍。

以目前物种灭绝的趋势继续下去,世界上的哺乳动物将在1万~2万年的时间内会全部消失。

自1600年以来,所有的生物类群中都出现了物种灭绝,以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灭绝比例为最高。

从150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844次有记载的物种灭绝,此外,2008个物种已经灭绝。

岛屿物种在历史上经历了较多的灭绝,发生在大陆的物种灭绝越来越频繁,在过去的20年中,发生在大陆的物种灭绝已经占所有灭绝物种的50%。

书中所列的还不是所有灭绝物种,本书旨在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让自然更美好、和谐。

第一章 进化史上的五次物种大灭绝

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奥陶纪大灭绝

时间:4.39亿年。

原因:全球气候变冷。

后果:约有100个科物种灭绝。奥陶纪

奥陶纪,地质年代名称,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距今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

奥陶纪亦分早、中、晚3个世。奥陶纪是地史上海侵最广泛的时期之一。在板块内部的地台区,海水广布,表现为滨海浅海相碳酸盐岩的普遍发育,在板块边缘的活动地槽区,为较深水环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浅海、深海碎屑沉积和火山喷发沉积。

奥陶纪末期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围包括非洲,特别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玻利维亚以及欧洲的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等地。“奥陶”一词来源“奥陶”一词由英国地质学家拉普沃思于1879年提出,代表露出于英国阿雷尼格山脉向东穿过北威尔士的岩层,位于寒武系与志留系岩层之间。因这个地区是古奥陶部族的居住地,故名。奥陶纪生物演化

当时气候温和,浅海广布,世界许多地方(包括我国大部分地方)都被浅海海水掩盖。海生生物空前发展。

在奥陶纪广阔的海洋中,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荣,生活着大量的各门类无脊椎动物。除寒武纪开始繁盛的类群以外,其他一些类群还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包括笔石、珊瑚、腕足、海百合、苔藓虫和软体动物等。

笔石是奥陶纪最奇特的海洋动物类群,它们自早奥陶世开始即已兴盛繁育,分布广泛。腕足动物在这一时期演化迅速,大部分的类群均已出现,无铰类、几丁质壳的腕足类逐渐衰退,钙质壳的有铰类则盛极一时;鹦鹉螺进入繁盛时期,它们身体巨大,是当时海洋中凶猛的肉食性动物;由于大量食肉类鹦鹉螺类的出现,为了防御,三叶虫在胸、尾长出许多针刺,以避免食肉动物的袭击或吞食。珊瑚自中奥陶世开始大量出现,复体的珊瑚虽说还较原始,但已能够形成小型的礁体。

在奥陶纪晚期,约4.8亿年前,首次出现了可靠的陆生脊椎动物——淡水无颚鱼;淡水植物据推测可能在奥陶纪也已经出现。

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4亿4万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由于当时地球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体的各种不同无脊椎动物便荡然无存。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了,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

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泥盆纪海洋生物灭顶之灾

时间: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

事件: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

又称:第二物种大灭绝、泥盆纪大灭绝。泥盆纪

泥盆纪,地质年代名称,古生代地第四个纪,约开始于4.05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持续约5000万年。

泥盆纪分为早、中、晚3个世,地层相应地分为下、中、上3个统。泥盆纪古地理面貌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的改变。表现为陆地面积的扩大,陆相地层的发育,生物界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陆生植物、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成分也显著改变。鱼类的时代

泥盆纪是脊椎动物飞越发展的时期,鱼类相当繁盛,各种类别的鱼都有出现,故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最重要的是显示出从总鳍类演化而来的原始爬行动物——四足类(四足脊椎动物)的出现。

气候显示泥盆纪时是温暖的。化石记录说明远至北极地区当时都处于温带气候。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

在距今约3.65万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历经2个高峰,中间间隔100万年,是地球史第四大生物灭绝事件。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二叠纪大灭绝

时间: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

事件:导致超过95%的地球生物灭绝。

又称: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二叠纪大灭绝。

后果:物种减少90%以上。二叠纪

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分为早二叠世、中二叠世和晚二叠世。二叠纪开始于距今约2.95亿年,延至2.5亿年,共经历了4500万年。二叠纪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古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地槽封闭并陆续的形成褶皱山系,古板块间逐渐拼接形成联合古大陆(泛大陆)。陆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海洋范围的缩小,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促进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预示着生物发展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三叶虫、海蝎以及重要珊瑚类群全部消失。陆栖的单弓类群动物和许多爬行类群也灭绝了。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让位于新生物种类,生态系统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灭绝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种类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也没有使生物演化进程产生如此重大的转折。

科学家认为,在二叠纪曾经发生海平面下降和大陆漂移,这造成了最严重的物种大灭绝。那时,所有的大陆聚集成了一个联合的古陆,富饶的海岸线急剧减少,大陆架也缩小了,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物种的灭绝是因为失去了生存空间。更严重的是,当浅层的大陆架暴露出来后,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机质被氧化,这个过程消耗了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大气中氧的含量有可能减少了,这对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非常不利。随着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又使许多陆地生物遭到灭顶之灾,海洋也成了缺氧地带。地层中大量沉积的富含有机质的页岩是这场灾难的证明。

这次大灭绝是由气候突变、沙漠范围扩大、火山爆发等一系列原因造成。陨石撞击

有些科学家认为,陨石或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如果这种撞击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在全球产生一股毁灭性的冲击波,

引起气候的改变和生物的死亡。最近搜集到的一些证据引起了人们对这种观点的重视。但大多数生物科学家认为这场灭绝是由地球上的自然变化引起的。气候的改变

有些科学家认为,气候的变化是形成这场大灾难的主要原因。因为二叠纪末期形成的岩石显示,当时某些地区气候变冷,在地球两极形成了冰盖。这些巨大的白色冰盖将阳光发射回太空,会进一步降低全球气温,使陆上和海上的生物很难适应。如果再加上海平面下降和火山爆发,这就会成为灭顶之灾。大气成分的改变

有些生物学家认为,生活方式比较活跃积极的动物,如似哺乳类的单弓类动物需要比别的动物更多的氧气,他们可能是因为大气成分的改变而灭绝的。因为二叠纪末期气温的降低会导致海平面的下降。海床的辽阔煤层区就会暴露在外面,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就会相对减少。火山活动

火山爆发会喷出大量气体和火山尘埃进入大气层。火山灰山团不仅会使动物窒息而死,也有可能遮蔽太阳,使全球气温降低。所以,火山活动也可能是二叠纪末期灭绝事件的原因之一。西伯利亚就曾经发现当时火山猛烈爆发所喷出的物质。沙漠的肆虐

二叠纪的陆块碰撞接壤而形成了庞大的盘古大陆。来自海上的雨水和雾气再也无法探入内陆地区。于是二叠纪的某些区域就越来越干燥火热,致使沙漠范围越来越广,无法适应干旱环境的动物就灭绝了。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三叠纪裸子植物大灭绝

时间: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

事件:发生了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三叠纪是古生代生物群消亡后现代生物群开始形成的过渡时期。三叠纪早期植物面貌多为一些耐旱的类型,随着气候由半干热、干热向温湿转变,植物趋向繁茂,低丘缓坡则分布有和现代相似的常绿树,如松、苏铁等,而盛产于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几乎全部灭绝。

又名:三叠纪大灭绝、第四次物种大灭绝。三叠纪

三叠纪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崛起,也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它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

始于距今2.5亿年~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这种新的古地理条件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从三叠纪起,陆相沉积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都有大量分布。古气候方面,三叠纪初期继承了二叠纪末期干旱的特点;到中、晚期之后,气候向湿热过渡,由此出现了红色岩层含煤沉积、旱生性植物向湿热性植物发展的现象。植物地理区也同时发生了分异。

距今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估计有76%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这次灭绝中消失。这一次灾难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标志,只发现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了,出现了大面积缺氧的海水。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恐龙大灭绝

时间:6500万年前后,白垩纪晚期。

事件:突然,侏罗纪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了。

又称:第五次物种大灭绝、白垩纪大灭绝、恐龙大灭绝。白垩纪

白垩纪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始于距今1.37亿年,结束于距今6500万年,其间经历了7000万年。无论是无机界还是有机界在白垩纪都经历了重要变革。白垩纪位于侏罗纪之上、新生界之下。白垩纪是中生代地球表面受淹没程度最大的时期,在此期间北半球广泛沉积了白垩层,1822年比利时学者J·B·J·奥马利达鲁瓦将其命名为白垩纪。白垩层是一种极细而纯的粉状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积,主要由一种叫做颗石藻的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

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灭绝事件,约75%~80%的物种灭绝。在五次大灭绝中,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1.4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而闻名,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其最大贡献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这一次灾难来自于地外空间和火山喷发,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撞击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以至于阳光不能穿透,全球温度急剧下降,这种黑云遮蔽地球长达数年之久,植物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海洋中的藻类和成片的森林逐渐死亡,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被破坏了,大批的动物因饥饿而死,其中就有恐龙。

支持小行星撞击说的科学家们推断,这次撞击相当于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最强烈地震的100万倍,爆炸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核武器总量爆炸的1万倍,导致了2.1万立方千米的物质进入了大气中。由于大气中高密度的尘埃,太阳光不能照射到地球上,导致地球表面温度迅速降低。没有了阳光,植物逐渐枯萎死亡;没有了植物,植食性的恐龙也饥饿而死;没有了植食性的动物,肉食性的恐龙也失去了食物来源,它们在绝望和相互残杀中慢慢地消亡。几乎所有的大型陆生动物都没能幸免于难,在寒冷和饥饿中绝望地死去。小型的陆生动物,像一些哺乳动物依靠残余的食物勉强为生,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日,等到了古近纪陆生脊椎动物的再次大繁荣。

撞击假说的支持者发现了许多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来自在K/T(白垩纪和古近纪)地质界线上发现的铱异常和冲击石英。科学家推测,这种高含量的铱元素就是那颗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带来的,冲击石英就是在撞击过程中形成的。

美国人查特吉大约10年前提出了一种类似的假说。他认为,在白垩纪末期撞击地球的凶手不是一颗小行星或者陨石,而是彗星雨。大量的彗星雨撞击到地球上,形成一个环绕地球一周的撞击带,其中有2块巨大的彗星体成为了恐龙大灭绝的“主犯”:一块形成了我们熟知的墨西哥湾附近的巨大的陨石坑,另外一块撞击到现在的印度大陆上,形成的陨石坑比墨西哥湾附近的陨石坑还大。

第二章 灭绝的哺乳动物

阿特拉斯棕熊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

分布范围:分布于横跨摩洛哥及阿尔及利亚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

动物简介:棕熊因产地、大小、毛色等差异,分为不同的亚种,有不同的名称。阿特拉斯棕熊就是因分布于横跨摩洛哥及阿尔及利亚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而命名,它是唯一生活在非洲的熊类。棕熊是世界上最大的熊(其中最大的阿拉斯加棕熊可达800千克)。阿特拉斯棕熊却很小,只有100多千克重,比棕熊中最小的叙利亚棕熊(不足90千克)稍大些。阿特拉斯棕熊可以说胃口极好,荤的素的它都爱吃;植物、昆虫、鱼类甚至鹿、羊、牛都是它的美味佳肴,有时见了腐肉、鸟和鸟蛋也不肯轻易放过。通常,阿特拉斯棕熊不会主动攻击人,但是带着仔熊的母熊或是受伤的熊会变得异常凶猛。它在每年的6月份交配,雌雄在一起只相处3个星期即分手。小熊刚出生时未睁眼,无毛,无牙齿。体重不足450克。幼熊要在母亲的照料下生活2年才能离开。

阿特拉斯棕熊因紧靠地中海,所以气候湿润、森林广袤,为棕熊和其他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几个世纪以来,它们一直安逸地生活着。可是由于阿特拉斯地区物产丰富,因此这里一直是欧洲列强的必争之地。特别是阿尔及利亚,早在16世纪即沦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欧洲列强来到以后,不但欺压当地人民,还掠夺各种自然资源。野生动物当然也成了他们掠夺的对象。他们大量捕杀各种野生动物,把皮和肉运回欧洲市场出售。棕熊因肉质鲜美,皮毛用途广泛而遭到了毁灭性的捕杀,不管是成年的、未成年的,雄的、雌的,见到就杀。到了19世纪中期,在阿尔及利亚境内的棕熊已所剩无几,而此时摩洛哥的棕熊则更为悲惨,已经全部消亡。可在阿尔及利亚仅剩下不多的棕熊并没有能完全的逃脱厄运,最终同摩洛哥棕熊一样全部倒在了人类的枪口之下。

1870年在阿尔及利亚的西迪比而阿贝斯郊外,一只棕熊被杀,之后人类再也没有发现过阿特拉斯棕熊,别看熊又凶又笨,其实它和其他动物一样,有温顺的一面,有时还会“感情用事”可是现在由于人类的捕杀,野生的熊越来越少了,人类仍在对它们痛下杀手:吃熊胆,取胆汁……

阿特拉斯棕熊于1870年灭绝。

澳米氏弹鼠

氏弹鼠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体长0.091~0.17米,尾长0.13~0.23米,体重在20~50克。米氏弹鼠长着一对大耳朵,前肢小而短,但后腿细长而有力,这是因为它们的行动以跳跃为主。由于米氏弹鼠的体貌和动作特征类似于袋鼠,所以早期的欧洲移民把这种小啮齿动物叫做“袋鼠老鼠”。米氏弹鼠的背部呈灰褐色。在澳大利亚全部9个种类的弹鼠中,其他种类的腹部呈白色,惟独米氏弹鼠的腹部呈浅沙黄色。米氏弹鼠的体毛紧密而柔软,尾尖部分的毛相对来说较长,看上去像一把刷子。成年雄性米氏弹鼠的颈部或胸部长有腺体,分泌腺液用来标识自己占领的活动区域。成年雌性米氏弹鼠仅仅在怀孕和哺乳期间才用乳腺标识自己的地盘,这个地盘就理所当然的规定了新生儿的活动范围。米氏弹鼠穴居在沙丘和灌木地带。它们挖的洞一般进深不会超过1.5米,出口处呈大约40度的倾角。白天,为了躲避当地气候的极度炎热和干燥,它们总是在洞中;到了晚上,它们才从洞中爬出来,动作滑稽地四处奔走着寻找食物和补充水分。日常食谱由浆果、叶子、种子和其他可食用的植物构成。

澳米氏弹鼠于1901年灭绝。

澳洲小兔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有袋目→兔猼属。

分布范围:分布于澳大利亚的草原上。

动物简介:兔猼属原本有4种动物,而目前只剩下3种,另一种小兔猼因人类的捕杀及破坏栖息地,早在1890年灭绝,剩下的3种目前也只有少量残存,如不是得到了及时保护,也可能早已灭绝。

小兔猼是兔猼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它的体长0.45~0.7米,身高不过0.9米,体重15~30千克。由于它的脸部特征和习性很像兔子,因此而得名“小兔猼”。小兔猼喜欢生活在开阔的草原地带,它们十余只结群一起生活,主要以草为食,它们全天都很活跃,尤其是清晨和傍晚,夜晚休息时有一只放哨,发现危险立即发出警报。受到惊吓时还会发出大声的咳嗽声,它们奔跑速度很快,一跳能达2.5米高,4~7米远。小兔猼平时比较安静也比较温顺,但在走投无路时也会向敌害发起攻击,用它强有力的后足猛踢对方,有时可以使敌害致命。雄性小兔猼有时也会发生争斗,但此时它们只用短小的上肢对打,就像人类的拳击运动一样。

兔猼属原来数量很多,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到处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但由于它们的肉味鲜美,很早就遭到了人类凶狠的捕杀,特别是欧洲移民进入澳洲后,它们更是厄运当头,人们不但大量捕杀它们,还到处开垦草地种植作物,兔猼在失去家园的情况下,无处觅食,不得不偷食庄稼,这更增加了人们捕杀它们的理由,人们开始把它们当成害兽,见到就杀。在人类的狂捕滥杀之下,小兔猼在1890年全部被人们赶尽杀绝了。

小兔猼于1890年灭绝。

白足澳洲林鼠

白足澳洲林鼠体长1.65~2米,尾长1.8~2.15米。它的皮毛紧密而柔软,头和背部呈深褐色。有些个体的头和背部呈暗锈红色,其他部位呈浅灰色或沙黄色。白足澳洲林鼠的尾巴非常奇特,上半部分呈黑褐色,下半部分分为白色。白足澳洲林鼠的耳朵较大,后足相对较长,雌性有4个乳头。除此以外,人类对白足澳洲林鼠的生活习性一无所知。值得庆幸的是,澳洲林鼠属一共有2种,我们可以通过和白足澳洲林鼠同属的狐尾澳洲林鼠的生活习性来猜测它们可能也是夜行性动物,喜欢利用树洞筑窝,一年四季能连续繁殖,妊娠期34天左右,幼仔20天后就能独立活动。如此而已。

白足澳洲林鼠大约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由于人类天性不喜欢鼠类,因此,对于白足澳洲林鼠的具体灭绝时间和原因十分迷茫。

白足澳洲林鼠于1902年灭绝。

斑驴

物种分类

斑驴生活在非洲广阔的草原地带,生活在南非从好望角到奥兰治的辽阔草原上。

斑驴的四蹄健硕,奔走速度很快,可达70千米/时,有“草原骑士”之称。斑驴最初是由南非的霍屯督人发现的。他们对这个类似于斑马的奇异动物充满好感,觉得斑驴生性机敏,对一切入侵者——无论是人是兽都怀有强烈的敌意,比狗还警觉,因而便把斑驴驯做家马的夜间守护者。他们还模仿斑驴的嘶鸣之声而称其为“夸嘎”。斑驴不但能守护家园,而且在经过驯服后还能替主人拉车。

在1830年英格兰一度兴起用斑驴拉车的风气。斑驴由于肉鲜美且出肉量高,因此一直是非洲人主要猎食的对象,但原始的狩猎方法并没有给斑驴群体以致命打击。直到19世纪,欧洲移民大量涌入非洲,他们采用套索、火器等装备进行疯狂的猎捕,还大肆劫掠、贮藏、盗运斑驴的皮张。当时欧洲人看到如此美丽的动物都倍感兴趣,一时间斑驴标本价格昂贵,这更促使了这些贪婪的欧洲人对斑驴大开杀戒。到了19世纪中期,非洲南部已经很少再能见到斑驴了。作为一种野生动物,斑驴的个性十分倔强,早年人们不得不用“桀骜不驯”和“宁死不屈”形容它的性格。1860年,一头饲养在伦敦动物园的斑驴,因不能忍受长期的禁锢,奋然撞墙而死,举世震惊。世界上最后一头斑驴是饲养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动物园的一头雌驴,她孤苦伶仃地活到1883年,便无可挽回地走向了灭绝。从此,地球上再也没有斑驴的踪迹了。而留存人类耳际的只有斑驴那尖利的、带有警示意味的哭诉嘶鸣:夸嘎……夸嘎……马与斑马的南非亲戚——斑驴(马属的另一种动物),一半像斑马,一半像马(自1883年后灭绝)。作为非洲最有名的灭绝动物之一,斑驴实际上是草原斑马的亚种,曾经大规模地生活在南非基普省和橘色自由州的南部地区,它与其他斑马的区别就在于,明显地只在身体前半部分有条纹,而到身体中间部分时条纹就逐渐变淡消失,条纹间黑色的区域逐渐变大,直至后腿和臀部全都是一片棕色。

在自然界中,斑驴常和牛羚、鸵鸟混群吃草,并一同作战,共同抵御共同的敌人——狮子。在宽阔的草原上对付捕食者的偷袭谈何容易,几种动物组合之后,凭借鸵鸟的视力、牛羚的嗅觉、斑驴的听力,取长补短,所以能够有效的御敌。正因为如此,斑驴才很少被天敌捕食。

斑驴这种动物已在100多年前灭绝。

最初在1788年时,斑驴被视作一个独立物种——马属斑驴;而在其后50年间,自然学者和探险家们发现了许多种其他斑马,由于各种斑马间毛皮的花纹各不相同(实际上任何两只斑马身上的条纹都不会完全一样),分类学家发现这样一来新兴物种太多了,并不利于人类区分哪些是真正的物种,哪些是亚种,哪些只是自然变异。就在人类还未理清分类的混乱之时,在人类的猎食、收集皮革、家养驯化之下,斑驴已走向了灭绝。最后一只野生斑驴大约在1878年被射杀,世界上最后一只捕获的斑驴则于1883年8月12日,死于阿姆斯特丹的阿蒂斯·马吉斯特拉动物园。

由于对斑马的分类极度混乱,尤其是对于一般大众来说,斑驴灭绝时人们还将它视作一个独立物种。斑驴是首类进行了DNA测试的灭绝动物,在史密森学会关于遗传的调查中,发现斑驴实际上根本不是一个单独物种,而是草原斑马的众多变种之一。

东袋狸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有袋目→袋狸科。

分布范围:东袋狸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的昆士兰州至维多利亚州。

动物简介:世界上所有的有袋类动物全部生活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及新几内亚和邻近岛屿。东袋狸也不例外。东袋狸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的昆士兰州至维多利亚州。东袋狸体长0.24~0.35米,尾巴短,只有0.06米左右,脸尖耳阔,眼睛小而圆,从头部看很像老鼠,它们后肢发达,与其他有袋类一样是靠后肢跳跃前行。它们的毛色棕褐,在身体后半部有数量不等的白色条纹,从条纹上看很容易与其他袋狸进行区分。它们的雌性有8个乳头,每胎产2~6仔。

东袋狸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从低地雨林和耕地至沙漠和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都可生存。它们一般在清晨和傍晚活动觅食,主要以虫子为食,也吃一些比它们还小的鼠类动物和一些植物的根茎、块茎。

东袋狸曾经是澳大利亚数量最多的两种袋狸,但因为它们寻找食物时往往会毁坏农田和花园。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当作害兽而进行捕杀,人们不但用夹子捕杀它们,还在食物中伴进毒药投放到它们生活的地方,致使大量

西袋狸

、东袋狸被毒死。19世纪后期,人们大量砍伐雨林和垦荒种田同样给它们带来了厄运,人们的行为使西袋狸、东袋狸到20世纪后数量骤减,但人们的捕杀行动及破坏它们栖息地的行为并没有停止。在人类的干预下东袋狸在1940年全部灭绝。东袋狸仅存活在维多利亚州和塔斯马尼亚州。塔斯马尼亚州的数量略多一些,而在维多利亚州唯一所知的东袋狸出没地点只是在Western Basalt平原。100多年前东袋狸生活在澳大利亚南部。

不幸的是自1893年起那块地区再也未见东袋狸。

被人驯养的动物例如猫和狗对东袋狸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同时人们也造成了东袋狸栖息地的急速减少。东袋狸是一种夜行性的有袋动物。

这种动物对于窝的地点非常随意和变通,只要窝周围的地面被浓密地遮掩着而且不用走太远去捕食。

墓地、花园、公园、农田和树林是很普遍的地点。它们的窝是由草做成,经常可以在足够隐蔽的矮树丛中找到。

而雌性东袋狸只在哺育幼子的时候才单独建窝。

东袋狸的背部有着灰褐色的毛皮,到腹部则演变成浅灰色。

在臀部处有2~3条为浅灰色的皮毛(和腹部颜色相似)。这种动物从头到尾的平均身长约为400毫米,体重则为800克。

尾巴明显短于它们的身体,而鼻子非常的尖。

它们主要以蚯蚓、植物、蟋蟀、甲虫、鳞茎和水果。

东袋狸主要依靠在土壤中挖掘浅洞来捕获食物。

繁殖期一般整年都有,但在夏季的月份中比较少一点。而在干旱的季节繁殖便会停止,直到环境回复到比较舒适的时候才继续开始。

东袋狸的怀孕期约为12天,一窝约生下3只幼仔。小东袋狸出生后,它们会待在育儿袋中大约8个星期,并在其中断奶。

一旦一窝的幼子全部断奶,雌东袋狸可以立即再产下一个新的窝。

一只雌性东袋狸一年中可能会产下3~4窝。东袋狸的平均寿命约为2.5年。西袋狸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有袋目→袋狸科。分布范围:西袋狸分布在澳大利亚西部大沙、吉布森、维多利亚三大沙漠以西。世界上所有的有袋类动物全部生活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及新几内亚和邻近岛屿。

西袋狸也不例外,西袋狸分布在澳大利亚西部大沙、吉布森、维多利亚三大沙漠以西。西袋狸,体长0.24~0.35米,尾巴短,只有0.06米左右,脸尖耳阔,眼睛小而圆,从头部看很像老鼠,它们后肢发达,与其他有袋类一样是靠后肢跳跃前行。它们的毛色棕褐,在身体后半部有数量不等的白色条纹,从条纹上看很容易与其他袋狸进行区分。它们的雌性有8个乳头,每胎产2~6仔。

西袋狸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从低地雨林和耕地至沙漠和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都可生存。它们一般在清晨和傍晚活动觅食。它主要以虫子为食,也吃一些比它们还小的鼠类动物和一些植物的根茎、块茎。

西袋狸曾经是澳大利亚数量最多的袋狸,但因为它们寻找食物时往往会毁坏农田和花园。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当作害兽而进行捕杀,人们不但用夹子捕杀它们,还在食物中伴进毒药投放到它们生活的地方,致使大量西袋狸被毒死。19世纪后期,人们大量砍伐雨林和垦荒种田同样给它们带来了厄运,人们的行为使西袋狸到20世纪后数量骤减,但人们的捕杀行动及破坏它们栖息地的行为并没有停止。在人类的干预下,西袋狸在1910年全部消失了。

北部白犀牛

外形:体积大。

灭绝原因: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在内罗毕发表报告说,在非洲,尽管犀牛总体数量在增加,但北方白犀牛濒临灭绝。报告说,到2006年8月,非洲仅有4头北方白犀牛,均生活在刚果(金)东北部的加兰巴国家公园内。此后,这4头北方白犀牛再也没被保护人员发现过。

刚果瓜兰巴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瓜兰巴国家公园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边境上,由于当初建园的初衷就是准备把该公园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因此建造者们不遗余力,圈起大面积的草地与树林。瓜兰巴国家公园拥有许多世界稀有动物,例如丛林象、野牛和黑猩猩等。当然,最珍贵的动物还要算那些数目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了。

北部白犀牛与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它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2003年4月只剩下30只,其后有6只被杀,同期有4只新出生,在之后又有2只被猎杀,同时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

尽管象牙犀牛角等交易在全球范围内被禁止,但是黑市交易仍然热火朝天,在也门就有专门的犀牛角市场,在那里以犀牛角制成手柄的匕首是众多买家和卖家关注的焦点,是身份的象征。

中国犀牛

中国犀牛一般体长在2.1~2.8米,高1.1~1.5米,重1吨。曾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它们主要栖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缘山地地区。中国犀牛是一种最原始的犀牛,皮肤又硬又黑呈深灰带紫色,上面附有铆钉状的小结节;在肩胛、颈下及四肢关节处有宽大的褶缝,使身体看起来就像穿了一件盔甲。雄性鼻子前端的角又粗又短,而且十分坚硬,所以人们又称之为“大独角犀牛”。中国犀牛曾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份,主要栖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缘山地地区。唐朝时,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甚至青海都有分布,明朝时,只分布于贵州、云南。

中国犀牛一般体长在2.1~2.8米,高1.1~1.5米,重1吨。它有许多独特的外貌特征,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以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长有单角或双角,还有生于头两侧的一对小眼睛。它们虽是身体庞大、相貌丑陋,却是胆小不伤人的动物。不过它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凶猛异常,往往会盲目地冲向敌人,用头上的角猛刺对方。它们虽然体型笨重,但仍能以相当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短距离内能达到45千米/时左右。

中国原有3种犀牛:大独角犀(印度犀)、小独角犀(爪哇犀)和双角犀(苏门犀)。

印度犀又称大独角犀,有一个鼻角,身上的皮肤似甲胄,体型较大,是仅次于白犀的大型犀牛。印度犀现分布于印度北部和尼泊尔等地,虽然数量不多,仅千余头,但仍是目前亚洲数量最多的犀牛。

爪哇犀又称小独角犀,外形和印度犀很接近,但是体型略小,仅雄性有角。爪哇犀原分布于东南亚广大地区,现在仅存于爪哇岛极西部和越南一处森林中,总数不过几十头,且无人工饲养,是现存最珍贵的动物之一。苏门犀是现存体型最小和唯一披毛的犀牛,和爪哇犀一样原分布于东南亚的广大地区,现在分布较零星,但尚比爪哇犀分布广泛,数量也略多,现存数百头。人们把犀牛角当成珍贵的药材,同时也将它与象牙一样用来雕刻制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人还将犀牛的皮和血入药,在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记载。

犀牛角是一种珍贵的清热凉血中药材,其皮和血也可以入药,救人无数,在中国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记载,另外犀牛皮也在古代被广泛用于士兵皮甲制作,这加速其灭绝速度。

由于滥杀,犀牛数量越来越少,因此越发显得珍贵。于是只有有权、有财的人才能享用。到了清朝,南方各省官员为了使犀牛角成为自己私有的财产,发出公告,不许民间乱捕犀牛,只许官方猎杀。这样,犀牛遭到了官兵的狂杀滥捕,他们打死犀牛,当场把犀牛角锯下,然后多数进贡给他们的上司和皇上作为珍贵药材,为他们以后升官发财铺平道路。当时最多出动上千官兵,一次能捕几十头犀牛,当时民间一些人为了发财也大量偷猎犀牛。

如此疯狂捕杀,到了公元20世纪初,犀牛在中国所剩无几。这时的犀牛角更显得珍贵,但据当时官方资料,在公元1900年到公元1910年,仅10年间,官方和民间进贡的犀牛角就有300多支,这还不包括偷运到国外的!而这之后,犀牛就很少能捕到了!

1916年,最后一头双角犀(苏门答腊犀)被捕杀;1920年,最后一头大独角犀(印度犀)被杀;1922年,最后一头小独角犀(爪哇犀)被杀。在这最后十余年间,共捕杀不足10头。此后,没人能在中国再看到任何一头犀牛。

公元1922年之后,犀牛在中国销声匿迹了。

昆士兰毛鼻袋熊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有袋目→袋熊科。

分布范围:分布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部,南部和中部的半沙漠化草原地区。

昆士兰毛鼻袋熊分布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部,南部和中部的半沙漠化草原地区。它的长相虽然不善,却是地地道道的食草动物。昆士兰毛鼻袋熊的体型非常强壮,腿脚有力,爪子锋利。

昆士兰毛鼻袋熊雄性体长在1米左右,身高约0.35米,体重约35千克,雄性的体长和体重都要超过雌性一点,尾长0.6米,体毛颜色通常呈褐色,夹杂着灰色、淡黄色和黑色的斑点,非常柔软和光滑,鼻子上覆盖着一层褐色的毛。耳朵较长,其边缘有一圈白色的毛。昆士兰毛鼻袋熊的体型号非常强壮,腿脚有力,爪子锋利,这些都便于它们挖食植物的根茎。昆士兰毛鼻袋熊的牙齿一生都在生长,这个特征类似于啮齿动物。和许多有袋动物一样,昆士兰毛鼻袋熊也喜欢在夜间活动,但通常在晨昏活动得比较频繁一些。比较有趣的是它们活动时候以独来独往居多。但却不在乎与同类共享洞穴。昆士兰毛鼻袋熊的采食非常特别,它们总是习惯于在洞穴的出入口附近吃“窝边草”,不会离开洞穴很远。也许正因为如此,它们的洞穴规模出乎意料的庞大,纵深竟能达到800米左右,出入口也有好几个。

昆士兰毛鼻袋熊的幼仔通常在比较湿润的季节,也就是11月至第二年4月出生。幼仔要在育儿袋中待上将近1年。1年以后,小昆士兰毛鼻袋熊才能真正独立生活。

昆士兰毛鼻袋熊体重约25~28千克,体长95~105厘米,尾长可达5.5厘米,因而形成某矮胖的体型,四肢粗短,前肢的趾头长,趾甲坚硬,常用以在地面挖洞筑巢;头色有咖啡色毛茸所被覆,体毛长,呈绢毛状,外耳长,其尖有白色长毛。

昆士兰毛鼻袋熊雄性体长在1米左右,身高约0.35米,体重约35千克,雄性的体长和体重都要超过雌性一点,尾长0.6米,体毛颜色通常呈褐色,夹杂着灰色,淡黄色和黑色的斑点,非常柔软和光滑,鼻子上覆盖着一层褐色的毛。耳朵较长,其边缘有一圈白色的毛。昆士兰毛鼻袋熊的体型非常强壮,腿脚有力,爪子锋利,这些都便于它们挖食植物的根茎。

昆士兰毛鼻袋熊多栖息于山丘斜坡,水丰的山崖及岩石间,以前脚掘洞,后脚拨土筑巢,其巢多有一个小孩大小。夜行娇小的昆士兰毛鼻袋熊性,但偶尔也曾在白天觅食;食物主要为地下茎及草根,青草及树皮有时亦可当做食物。它们独居生活,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到一起,但交配后不久,雌兽就把雄兽赶跑。它们总是习惯于在洞穴的出入口附近吃“窝边草”,不会离开洞穴很远。

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以及和家畜争夺事物而遭到捕杀,昆士兰毛鼻袋熊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栖息地有小规模火山爆发,影响其生育地。

在新南威尔士州的里否赖纳地区,曾经生活在那里的数量众多的昆士兰毛鼻袋熊,已经很长时间不见踪影了。

在昆士兰东南部,昆士兰毛鼻袋熊在1900年就已经灭绝了。

南极狼

南极狼在19世纪以前,阿根廷最南端的圣克鲁斯省西面的福克兰群岛上生活着一种狼,由于福克兰群岛非常接近南极圈,因此动物学家们为此种狼取名为南极狼。南极狼可以说是世界上生活在最南端的狼。

物种分类

分布于阿根廷最南端的圣克鲁斯省西面的福克兰群岛上。

南极狼的模样同狗很相近,只是眼角斜,口稍宽,吻尖,尾巴短些且从不卷起,垂在后肢间,耳朵树立不曲。

为了生存,南极狼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变得犬齿尖锐,很容易地将食物撕开,几乎不用细嚼就能大口吞下;臼齿也已经非常适应切肉和啃骨头的需要。

南极狼的毛色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冬季毛色变浅,有的甚至变为白色。福克兰群岛海岸曲折,潮湿多雾,岛上草原广阔,水草丰美。到了18世纪末,这里的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岛上大部分居民从事畜牧业。这里广阔的草原和种类繁多的食草动物以及啮齿动物也给南极狼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空间及食物来源。本来狼在在人们心目中就是臭名昭著,南极狼有偷食羊和家畜的习性,这样就增加了当地牧人对南极狼的厌恶。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牧人们就纷纷联合起来,开始捕杀南极狼。

1833年,英国政府对福克兰群岛的霸占更加速了南极狼的灭亡。英国人的侵入并没有使当地牧人停止对南极狼的捕杀,而是和同样对狼恨之入骨的侵略者一起组成了强大的灭狼队伍。他们用英国人带来的枪支对付南极狼。随着枪声的不断响起,所剩不多的南极狼也一个个的倒在血泊之中。到了1875年,南极狼已经被当地的牧人和英国彻底消灭了。

可时隔不久,失去天敌的食草动物和啮齿类动物给当地带来了更大灾难。这些动物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迅速繁殖,数量日益增多。她们大量啃食,破坏草场,使原来丰美的草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大片的沙化土地,失去草场的牧人不得不另寻他业,1875年就灭绝了。

塔斯曼尼亚虎

物种分类

塔斯马尼亚虎已于1936年灭绝,因其身上斑纹似虎,又名塔斯马尼亚虎,祖先可能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热带雨林、澳大利亚草原等地。是近代体型最大的食肉有袋类动物,和其他有袋动物一样,母体有育儿袋,产下不成熟的幼兽,在育儿袋中发育,为夜行性。

袋狼体型苗条,脸似狐狸,嘴巴可以张成180度,经常潜伏树上,突然跳到猎物背上,一口可以将猎物的颈咬断。澳大利亚科学家称其在复制早已绝种的动物——塔斯马尼亚虎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表示,希望能利用储存在该国实验室内的雌雄塔斯马尼亚虎标本的遗传基因,在10年内让这种当地独有的物种复活。

所谓的“塔斯马尼亚虎”属于食肉类动物,它们除了身上有斑驳的条纹之外,其实并没有什么地方长得像老虎,相反,它们看上去倒更像野狗。早期的澳大利亚居民讨厌这些祸害羊群的家伙,于是用射杀、毒杀和诱杀等方法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将其全部“消灭干净”。

虽然最后一只塔斯马尼亚虎已经死了将近70年,但从实验室保存的样本中抽取其基因样本的科学家表示,这些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仍然“活着”,因此完全可能进行成功的“老虎复制”工作。这项研究工作由澳大利亚博物馆具体负责。

主持“克隆老虎”工作的博物馆馆长阿彻教授指出,从前被认为纯粹是“痴人说梦”的事,现在已经渐渐成为生物学上的事实。他说,自己不想仅仅重新制造出一头能在实验室内走动的“奇怪动物”来,而是要复制出足够数量的塔斯曼尼亚虎种群,并让它们重返丛林。

西非狮

狮子曾经广布于除了撒哈拉沙漠中部和热带雨林以外的非洲大陆,在印度也有少量分布。但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狮子在东非及西非早已不见踪迹,现在只在东非及南非有少量分布,并且大多生活在国家公园内,仍处在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特别是西非狮,在人类的干预下,没能进入20世纪就灭绝了。1865年灭绝。被人猎杀的后果。

西非狮、北非狮同现在非洲狮一样,体重在120~250千克,体长1.4~1.92米。区别于其他猫科动物的是雄狮有明显的鬃毛,为的是相互打斗时起保护颈部的作用。尾端的角质刺也是显著特征。狮子还是猫科动物中唯一能真正发出吼叫的动物,吼声可传到八九千米以外。狮子的视力极佳,在很远以外就能发现猎物,集体捕食,速度快且效率高。狮子主要捕食有蹄类,如牛羚、大羚羊、斑马,有时也捕食大象、犀牛。吃饱后要喝大量的水,然后回到隐蔽处消磨时光。

狮子在动物界中一直被视为百兽之王,可是人类并没有把它们放在眼里。早在16世纪。欧洲人就踏上了西非和北非。来到这里后,他们经常进行狩猎活动,并把猎杀狮子视为最隆重的狩猎活动,是显示勇敢和技巧的行为。狮子在这些人的贪婪与胜利的欢笑声中一个个地倒下去。人类不但猎杀成年的狮子,幼狮也被捕捉,然后带回欧洲,卖给那些有钱人及王公贵族。随着欧洲人的不断猎杀、捕捉,狮子在西非、北非一天天地减少,到了1865年,最后一个西非狮也倒在了枪口之下,北非狮也在1922年永远消失了。

其实,狮子比其他任何动物更受人类的青睐。英国、苏格兰、挪威、丹麦等国的国王在其王冠上都饰有狮子的图像。狮子也出现在苏黎世、卢森堡、威尔士和德国黑森省等国家和地区人们佩戴的臂章上。但愿狮子不会仅仅成为永久性标志。

新疆虎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新疆中部,由库尔勒沿孔雀河至罗布泊一带。新疆虎是西亚虎的一个分支,主要生活在新疆中部,由库尔勒沿孔雀河至罗布泊一带。新疆虎是我国虎种的五个亚种之一。根据记载最初是从博斯腾湖附近获得它的标本,于1916年正式定名的。有记述说,新疆虎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与玛纳斯河流域。但使人疑惑的是,迄今谁也没有真正见过或捕捉到它,也很少有它活动的消息。传闻20世纪50年代曾有牧民在塔里木河下游的阿尔干附近见到过虎,但因是传闻,其真伪无从证实。新疆到底有没有虎?新疆虎到哪里去了?对这些问题人们众说纷坛,一直找不到确切的答案。

新疆虎的个头仅次于西伯利亚虎,体长一般在1.6~2.5米,尾长约0.8米,重约200~250千克。1900年3月28日,瑞典博物学家斯文赫在我国西北新疆境内首先发现了消失了几个世纪的楼兰古迹,同时还发现了新疆虎。他的这一发现说明原来这里水草丰茂,森林茂密,因为有虎的地方必定有大片的森林,有大量的食草动物和充足的水源。当时的新疆虎就是在这样良好的自然环境中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可是自从中国古代商人开辟了“古丝绸之路”之后,楼兰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逐渐成为西亚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成为了商业、文化交流中心,人口随之猛增,并达到了鼎盛时期。由于人口的增多,急需大量自然资源,这样森林成片的被砍伐,草场被耕种,致使河流断流,土地沙漠化严重,繁华的古楼兰同时也走向了衰败,最终被沙漠一夜之间吞噬了。古楼兰从此由一片绿洲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沙漠。

与古楼兰一样,新疆虎同时也遇到了空前的劫难,失去了森林,就等于失去了食物来源,失去了美丽的家园。大批新疆虎死去了,但仍有一小部分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在沙漠中仅有的绿洲里顽强地生活。直到1900年,斯文赫定发现它们,这也是现代人第一次知道并认识了新疆虎。在这以后的十几年当中,由于这一地区环境又进一步恶化,加之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对新疆虎的猎杀,所剩无几的新疆虎最终也没有逃脱厄运。

人类最后一次发现新疆虎是在1916年,在这以后的数十年间,科学工作者曾多次寻找过它们的踪迹,但始终在也没发现过。可以说新疆虎主要是在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之后结束它们最终的生命历程的,1916年就灭绝了。

白臀叶猴

中文俗名:海南叶猴。保护等级:CITES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级。其他名称:白臀叶猴又叫黄面叶猴、海南叶猴、毛臀叶猴等。地理分布:在中国仅分布于海南岛,国外分布于老挝、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生活环境:白臀叶猴主要栖息在热带森林。

白臀叶猴因其雄性臀部具有三角形白色臀斑而得名。它又叫黄面叶猴、海南叶猴。

它的雄兽体形略大于雌兽,体长大约为61~76厘米,尾长约为56~76厘米,体重7~10千克,是体色最绚丽多彩的灵长目动物之一。体毛大部分为灰黑色,脸部黄色,有一圈稀疏的白色长毛;鼻孔朝上,鼻梁平滑;深褐色眼睛呈斜角杏仁型,眼周有黑圈;颈部有白色和栗色的条纹,下颌有红褐色的簇状毛;胸腹部为棕黄色,并且有一个宽大的、呈半圆型的栗色胸斑,胸斑外面的轮廓为黑色;长长的尾巴为白色,尾巴外围呈三角形的臀盘也是白的,因此得名,雄兽的臀盘上端还有两个白色的圆点,但雌兽没有;腿的上部分为赤褐色,下部分为黑色;两臂由肘到腕为白色,手和脚为黑色。

白臀叶猴主要栖息在热带森林,为昼行性完全树栖的猴子,并常在树林冠层活动,几乎不下地,也不喝水,主要以树叶,嫩芽和果实为食。它们善于跳跃,且动作优雅,跳跃中前臂伸过头顶,后肢先着地,一纵可达6米远。白臀叶猴是群居而生,每个群体为一雄或几雄多雌。每个群体约10只,有时也可见若干小家族临时聚集起来的大群。在群体中常可见到雌性为雄性理毛,这种行为对联络个体间的感情,维系群体成员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白臀叶猴为昼行性,完全树栖,主要在森林的上层活动,几乎从不下到地面上,善于跳跃,一跃可达6米多远,动作优雅。食物也是以各种鲜叶嫩芽为主,兼食各种野果,所不同的是很少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也很少到水边去喝水,这可能是它从树木的嫩叶和幼芽中已经能吸取所需水分的大部分,另外还能从清晨枝叶上的露珠得到一些水分。平常喜欢群居,既有小群,也有大群。小群一般是4~5只或8~10只,包括1~2只成年雄兽、几只成年雌兽和若干幼仔。但有时也能见到50~60只以上的大群在一起活动,这似乎是若干个家族的临时聚合。白臀叶猴成熟年龄较晚,繁殖率也低。雄性5岁才性成熟,雌性为4岁,每次只产1仔。雌兽的发情周期大约为28~30天,发情中时大腿的内侧由白变红,甚至持续于整个怀孕期。怀孕期为165天左右,大多在2~6月间产仔,即使在怀孕期间,仍然允许雄兽交配,甚至在产仔的当天也曾见到有交配行为。初生的幼仔身体为白色,面部为黑色,眼睛附近有白斑,毛冠及颈、背部有红色。幼仔受到群体中所有雌兽的关注,争相搂抱并为之理毛。雄性性成熟的年龄为5岁,雌性性成熟的年龄为4岁。

白臀叶猴在中国仅分布于海南岛,国外分布于老挝、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白臀叶猴共有2个亚种,指名亚种的脸部为桔黄色,背毛灰而斑驳,腿部的下方为栗褐色,腕部为白色,另一个亚种脸部和腿的下部都是黑色,像穿着黑色的袜子,前臂为灰色,腕部也不呈白色,手脚均为黑色。我国仅有指名亚种,唯一的产地据说是海南岛,但这一说法还是有很多疑问的,因为有关白臀叶猴产于我国海南岛的唯一证据,是1892年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的梅那给英国伦敦动物学会的一封信,信中说这个博物馆收到一只白臀叶猴雄兽的标本,据说来自中国的海南岛。但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了100多年,不仅从来没有采到第二只白臀叶猴的标本,而且也没有发现过它的任何踪迹,因此我国很可能并不产白臀叶猴,或者很早就已经绝灭。

在国外,白臀叶猴的处境也很不妙。在越南战争中,不仅有飞机、大炮和地雷的狂轰滥炸,而且还使用了落叶剂,使大片的原始森林遭到毁灭,白臀叶猴的栖息地已经所剩无几,数量更趋稀少。

猫狐

猫狐,狐狸的一种,夜行性食肉动物,行动敏捷,但耐力较差,主要以鼠、兔和昆虫为食,曾广泛分布于北美洲西部平原和荒漠中,现已灭绝。

猫狐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平原和荒漠中,曾经广泛分布着一种狐狸。

它们的平均体长只有0.51米,一对大耳朵在娇小的体态衬托下显得非常大。成年猫狐的背毛,在夏季介于浅黄色和黄灰色之间,到了冬季背毛就会变换成灰褐色,但无论冬夏,它的腹毛总是呈白色,尾毛呈浅黄色或灰黄色,而尾尖的黑色显得特别醒目。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猫狐是夜行性食肉动物,主要以鼠、兔和昆虫为食。和其他种类的狐一样,猫狐的食性也表现为多样性,在主食以外,它们有时也吃一些植物。猫狐捕猎时的奔跑速度相当敏捷,即使是在奔跑中转身动物也非常迅疾,但耐力不持久。猫狐的天敌主要是狼、山猫和猛禽,为了能即使躲避天敌的袭击,猫狐不停的在它的活动区域内挖洞,一年里挖的洞穴甚至要超过60个,猫狐挖掘洞穴的本意是为了躲避天敌,但由于它们不停地挖掘和其他一些原因引起洞穴以外坍塌事故,使一些幼狐被砸死,小猫狐一般10周后就可以断奶,22个月成年。约1周岁,父母会将小猫狐赶出家门,让其自谋生路。

南加州猫狐于1903年灭绝,8世纪末,随着开发西部的热潮到来,猫狐的霉运也就开始了。人们发现猫狐的经济价格虽然不高,但用来练枪法和取乐也确实不错,又因为猫狐会毁坏农作物,所以农场主对猫狐也非常反感。随着“人祸”的频频袭来,猫狐数量急剧下降。1903年,南加利福尼亚的猫狐首先灭绝了,其他地区的猫狐也纷纷走到了灭绝的边缘。

纹兔袋鼠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有袋目→袋鼠科。

分布于澳大利亚西部,包括沙克湾的一些岛上。历史上纹兔袋鼠也曾在澳大利亚南部生活过,在墨雷河下游,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纹兔袋鼠曾经在那里生活的足迹。

纹兔袋鼠是袋鼠家族中一个特别的种。它产于澳大利亚西部,包括沙克湾的一些岛上。历史上纹兔袋鼠也曾在澳大利亚南部生活过,在墨雷河下游,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纹兔袋鼠曾经在那里生活的足迹。

纹兔袋鼠体长在0.4~0.46米,尾长约0.35米,体重2~3千克。它的体毛较长,浓密且柔软,体色呈浅灰,并因带有黑色的条纹而著名。在澳洲大陆,纹兔袋鼠的主要栖息地为平原多刺灌木丛和沼泽地边缘地区。在其他小岛上,它们主要生活在刺槐林中。纹兔袋鼠属于夜行性动物,每当夜晚降临时,它们就会从灌木丛中钻出来,四处搜寻各种植物和水果进食。

纹兔袋鼠喜欢过群居生活。研究表明,它们的繁殖呈周期性,繁殖期因地而异:在澳洲大陆,纹兔袋鼠的繁殖期在每年的上半年;但在其他小岛上,纹兔袋鼠的生育时间比在澳洲大陆有所扩展。可以从2月一直持续到8月。纹兔袋鼠的繁殖方式与其他种类的袋鼠相比显得有些特别。它们能在一次生育以后立即再次发情交配,通常1胎1仔。

自从欧洲移民踏上澳洲大陆后,纹兔袋鼠就交上了霉运。因为欧洲移民不但带来了家畜,还带来了狐狸。前者从纹兔袋鼠口中夺走了食物,而后者干脆以纹兔袋鼠为食。在家畜和狐狸的夹击下,纹兔袋鼠迅速地走上了灭亡之路。

纹兔袋鼠在澳洲大陆的灭绝时间为1906年。

西亚虎

西亚虎主要分布在里海的西部、高加索山脉和加斯比奥地区。中国新疆中部的新疆虎也属于西亚虎。西亚虎和其他虎一样终年生活在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区。它们单独生活,也无固定巢穴。雌雄都有各自的领域,只有到发情期才凑到一起,交配后又分开。有时雄虎会多逗留些时候。西亚虎从不离开水源,有时会游过溪流湖泊去寻求新的猎场。遇到捕猎对象时,一般凭借草丛的掩护悄悄潜近猎物,然后发起突袭,捕食鹿、羚羊等任何所能捕杀的动物。

在人类眼中,虎的经济价值非常高,全身几乎都可利用。如中国人把虎骨看作名贵的中药,认为泡制的“虎骨酒”能除风祛寒,对风湿症有疗效;人类还把虎皮制成褥子或地毯、挂毯;其他如虎肉、虎血、虎须,人类都将它们入药以滋养自己。

19世纪末,东欧一些国家的人来到了西亚虎的生存地,为了能获得全身是宝的西亚虎,他们开始了对西亚虎无情的大量猎杀。资料表明,在1890年到1900年,仅10年中西亚虎就被猎杀了3000多只。西亚虎所生存地区的一些王公贵族也以猎虎为乐趣。如沙俄时期的一个王宫大臣在1912年写给他的朋友的一封信中承认他曾射杀过1150只西亚虎。

这样,由于多年狂杀滥捕,到了20世纪40年代西亚虎只剩不足100只了。这时,西亚虎仍没有逃脱不法分子的猎枪。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亚虎仅剩下不足10只了。1980年,最后一只西亚虎在加斯比奥的丛林中孤独地死去。据官方调查:最后10只西亚虎除2只是正常死亡外,其余8只全部是由贪婪的猎人所杀。从此西亚虎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人们再也看不到它们往日驰骋叱咤的王者风范了。

台湾云豹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云豹属。

分布范围:主要栖息在台湾亚热带茂密的丛林中,还有沼泽地区。

台湾云豹又名乌云豹、荷叶豹、龟纹豹,它主要栖息在亚热带茂密的丛林中,还有沼泽地区。

台湾云豹比金钱豹小很多,一般体长0.8~1.2米,尾0.7~0.9米,重约20千克,它身上的花纹非常明显,毛色基本是茶色兼灰黄色,头部和四肢有黑色斑点和条纹。身体两侧有大片云块状斑纹,非常漂亮。台湾云豹属于夜行性树栖动物。它白天躲在树上睡觉或隐身于枝叶间,夜晚才出来活动,觅食,很少在地上行走。台湾云豹是爬树能手,爬树时,它那又长又粗的尾巴可起到保持平衡的作用,身上的斑纹在树上是很好的保护色。台湾云豹生性胆小,怯懦怕人,因为在野外很难见到。台湾云豹在1940年以前尚有几千只左右,但由于台湾地区的人自私地发现云豹的毛皮美观大方,毛质柔软并富有光泽,是制作皮衣的上等原料,当时欧美的一些人也非常喜欢用云豹的皮毛做的皮衣。云豹的骨头也被人当做中药材。台湾云豹因此遭到了灭顶之灾,被大量捕杀,此时正是台湾现代工业社会迅猛发展的时期,森林被大量砍伐,云豹失去了家园,终日食不果腹,许多最终被饿死了,有些饥不择食的云豹是被一些放有毒药的家禽毒死的。

由于大量捕杀等原因,台湾云豹的数量越来越少了,尽管台湾地区政府在很早以前就对云豹加以保护,但仍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屡屡盗捕云豹。到了60年代后期,有专家统计台湾野生云豹不足10只了。可是那些不法分子仍继续捕杀云豹。1972年最后一个台湾云豹倒在了不法分子黑洞洞的枪口之下。遗憾的是,从此人们只能在图片中欣赏美丽的台湾云豹了。台湾云豹永远离开了我们。

考古学者在距今3000多年的台湾卑南遗址当中,曾经发现过3件陪葬用的人兽形玦。在全世界的考古发掘中,这种人兽形玦只有在台湾出现过。而在人兽形玦上面,正可以找到类似云豹的图腾。

台湾云豹第一次被列入科学文献的记载中是在1862年,是由第一个踏上台湾的西方国家官员史温侯(当时在英国驻打狗领事馆工作)所记载下来的。在那一年,史温侯于英国的《伦敦动物学会集刊》上,发表了《福尔摩沙岛上的哺乳动物》这篇文章,里面提到了台湾猕猴、台湾黑熊、台湾石虎、台湾云豹等哺乳动物,这也是这些动物第一次见诸于正式科学文献的记录。

然而,从1862年到现在的140几年来,虽然台湾的原住民陆续一直有人宣称看到云豹,却从来没有研究者真正看过台湾云豹的活体、甚至是活体照片,因此也无法确定原住民所看到的,就是台湾云豹。以台湾的动物园所豢养的云豹而言,目前有记录可查的虽然有15只,但都不是台湾云豹,而是从别的国家进口的“苏门达腊亚种”或其他亚种,云豹为台湾特有亚种。

目前台湾唯一能见到的台湾云豹,是收藏于国立台湾博物馆内的一只标本,这是日治时期所遗留下来的。而台湾最后一笔野外云豹的资料,则是出现在1983年。当时东海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的研究员张万福,在一个原住民猎人的陷阱中发现了一只已死亡的幼豹。1987年2月,行政院农业委员会请美国猫科专家罗宾维兹博士亲临台湾的大武山察视。罗宾维兹的结论是台湾尚有几处环境尚属完整、而和泰国云豹出没地区之栖息环境相似的地方,有可能还存在着云豹。

从2001年开始,为了对台湾云豹做更准确的记录,屏东科技大学野生动物保育研究所和农委会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开始分别在南部的大武山和中部的山区,在600个以上的观察点装设了自动照相机,想要对台湾云豹进行观察记录。该计划延续了将近3年,却始终不见台湾云豹的踪影。学者认为,台湾云豹可能已经绝种,即便没有绝种,恐怕也难以繁衍下去了,1972年就灭绝了。

巴基斯坦沙猫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猫属→沙猫。分布范围:仅产于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交界处。巴基斯坦沙猫仅产于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交界处,是沙猫的一亚种。它的身材娇小四肢短,与家猫大小相似,体长0.4~0.5米,体重2~3千克。它的体背呈淡黄色,体侧毛色逐渐变淡,腹面为淡黄灰色。

巴基斯坦沙猫生活在布满沙丘砾石的草原中,属夜行动物,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来觅食,主要捕食鼠兔等小型啮齿类动物,偶尔也捕食小鸟、蜥蜴等。每年春季,是它们的繁殖季节,此间雄沙猫会高声嚎叫,借此来吸引雌沙猫的注意,幼沙猫在每年的5月份出生,每胎2~5只,最多时可产10只。沙猫产率虽高,但由于筑巢于地面的草丛中,幼仔常被鹰、蛇吞食,因此成活率并不高,一般每窝只成活1~2只。

巴基斯坦沙猫不像其他野猫那样性情凶猛,而是生性温顺,特别是刚刚出生不久的幼子,捕捉后进行人工饲养,更是十分温和,因此过去在巴基斯坦一直就有人把沙猫当宠物进行饲养。到20世纪初,做为宠物饲养的巴基斯坦沙猫更是盛级一时,不过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沙猫不能繁殖,且极容易感染一种呼吸道疾病而死去。

人们为了获得沙猫必须到野外去捕捉,这给野外沙猫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随着饲养沙猫的人不断增多,野外的沙猫数量不断减少。到了20世纪40年代,本来数量不多的巴基斯坦沙猫,在人类的大量捕捉下,野生的很快就灭绝了。此后,人工饲养的巴基斯坦沙猫,最终也没有繁殖成功,很快因疾病全部死去了!

巴基斯坦沙猫20世纪40年代灭绝。

新墨西哥狼

物种分类:哺乳纲、食肉目、犬科。

分布范围:分布于墨西哥的森林中。

对于很多人来说,狼是可怕的,可是可恶的。对于狼来说,人类比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天敌更可怕。新墨西哥狼看起来象德国的牧羊犬,又象爱斯基摩犬,是狼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可达1.07~1.37米,尾长0.3~0.61米,体重为16~79千克。它的体色呈棕灰色,带有黑色色调,背中线和前肢外侧为黑色。腹部为灰白色。新墨西哥狼是集体狩猎,除年幼以外,其余所有成员都参加,但捕食率不是很高,只能捕杀到5%~8%的猎物。新墨西哥狼在两岁左右即可达到性成熟,雌性每胎可产下3~10只幼崽,小狼在6~8个星期后即可断奶。新墨西哥狼早在17世纪以前就与当地的土著人一起生活在森林中。大部分时间彼此相安无事,各自按各自特有的生活规律安逸地生活着。17世纪后期,英国在北美陆续建立了殖民地。新墨西哥狼被他们视为野蛮的象征,遭到了疯狂的捕杀。因为殖民者带来的家畜经常遭到狼的偷袭。所以他们见到狼就打。狼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经常被迫与人发生冲突。这更加深了人们对狼的憎恨。就连当地土著人也开始和英国人一起猎杀狼了。人们还用投毒的方式来害死狼,一时间新墨西哥狼尸横遍野。到了19世纪后期,新墨西哥狼在人类的疯狂捕杀下已经很难见到了,据说1920年,一只新墨西哥狼在偷食家畜时被打死,从此以后,人们再也没有看到过新墨西哥狼,那只狼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一只新墨西哥狼。

新墨西哥狼于1920年灭绝。

欧亚水貂

欧亚水貂是食肉目鼬科貂属动物。成年雄性欧亚水貂头和身体的长度为0.28~0.43米。尾长0.124~0.19米。体重最大的不超过739克。成年雌性水貂的头和身体的长度为0.32~0.4米,尾长0.12~0.18米。体重最大不超过440克。欧亚水貂的背部呈红褐色,腹部的颜色略淡一些,下巴,胸和喉部有一些白色斑点,全身的体毛浓密而光滑,但很短。

欧亚水貂喜欢栖于小溪、河流和湖泊岸边浓密的植物丛中,选择水鼠洞,岸基裂缝或在树根部掘洞居住。它们是游泳和潜水的天才,但很少在超过100米深的水中发现它们的踪迹。欧亚水貂的活动时间主要是在黄昏和晚上,夏天的活动区域大约在15~20公顷范围内;到了冬天,它们的活动区域就小得多了,一般仅限于在湍急的溪流和没有结冰的水域。欧亚水貂的食物以水鼠为主,还包括了其他的小型啮齿类动物、两栖动物、软体动物、蟹、鱼,甚至昆虫。欧亚水貂有储藏食物的嗜好。

欧亚水貂交配期在每年的2~3月,孕期35天左右,幼仔的出生期在4~5月。但孕期也有超过35天甚至长达72天的,不过这种情况较少出现。欧亚水貂每次产仔2~7只,但通常产4~5只。幼仔在4周后才能睁开眼睛,约10周后断奶,到了冬天,幼仔就能独立生活了。欧亚水貂的性成熟期在1年左右,寿命为7~10年。

尽管欧亚水貂的毛皮似乎不如北美水貂那样有价值,但依然被人类疯狂的捕捉,猎杀以用于商业目的。另外,水利电力的发展和水质的污染使它们失去了一片又一片的栖息地,数量急剧减少。过去,它们在欧洲各国都曾有分布,但现在在立陶宛、荷兰,它们已经灭绝。大约在1995~1999年之间灭绝。

中国豚鹿

中国豚鹿皮毛为黄褐色,腹部和尾巴底部为白色,背部沿脊椎有一道深色条纹。夏毛稍浅,有白色毛尖。幼鹿身上有白斑。

物种分类中国豚鹿豚鹿是一种热带小型鹿,产地主要为印度、缅甸、泰国,中国曾经也有少量野生种群生存在云南西部的耿马县和西盟县。豚鹿的腿比较短,身材粗壮,因而体型显得敏捷,不如梅花鹿般修长,这也是被称为“豚”鹿的原因。豚鹿腿短,行动时喜欢低者头,所以动作又不及梅花鹿般敏捷。成年豚鹿体长1米左右,肩高在0.6~0.7米,体重约50千克,雄性豚鹿头上有一对角,角的形状呈细长的三叉状,雌性豚鹿无角。它们的体毛为漂亮的褐红色,身上有白色斑纹,背部的斑纹较体侧的更为明显些。

豚鹿喜欢单独活动,偶尔有两三头聚在一起,但从来不集结成大群。白天,它们躲进树林草丛之中,到了傍晚才出来觅食。豚鹿全年都可交配繁殖,这种本能有利于扩大种群。豚鹿的孕期为220~235天,一般每胎产一仔,偶尔产两仔。人工饲养的豚鹿,产仔大多在4~5月间。豚鹿并不缺少食物,它们主要吃青草、嫩叶、花和果实。它们还喜欢刨开地面吃植物的根。

中国一直到了1959年才查明国内有少量的野生生存。但是自然环境的迅速恶化和人们对野生动物种群保护意识的淡薄,使本来对生存条件要求并不高的豚鹿在中国很快地没有了踪影。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不得不宣布豚鹿在中国绝迹。

野生豚鹿在中国的灭绝时间为1960年以后。

中国豚鹿体型粗壮,四肢短小,臀部钝圆且较低,乍看很像猪,故名“豚鹿”。身长100~115厘米,肩高60~70厘米,体重约50千克。通体淡褐色,背部夹杂浅棕色毛尖,腹部显灰色。夏季时,脊背两侧具不规则的灰白色斑点。雄鹿长有细长的三叉角,但整个角型较水鹿短得多。雌性豚鹿无角。中国的豚鹿体形较大,夏毛体斑不太明显。夏毛棕黄色,冬毛浅棕色或淡黄色。

豚鹿具有完整的眶后条;有眶下腺,能分泌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涂抹在树干上以标记领地;蹄间、后足等处有臭腺;没有上门齿,有短小的臼齿;胃具4室,反刍;没有胆囊;毛较短;前后肢各有2根中掌骨和中跖骨愈合,形成炮骨;足具4趾,第二和第五趾退化或仅有残迹;蹄发育良好,没有脚垫,直接触地。

豚鹿在国外产于印度、缅甸、泰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中南半岛等地,共分化为2个亚种,中国仅有印支亚种,发现于1959~1960年间,分布于云南西部靠近中缅边境的耿马、西盟两县的南丁河沿岸。

主要栖于海拔500~800米的江河两岸及其附近长有蒿草(芦苇)的沼泽湿地。很少进入离河岸较远的山地森林活动。很少见于陆地森林。

既善于穿越灌草丛,也能跳跃障碍。多独居夜行,偶尔成对活动。爱吃烧荒后再生的嫩草,也吃芦苇叶及其他的水草,还会偷食大豆、玉米苗和瓜类等作物。豚鹿喜欢单独活动,偶尔有两三头聚在一起,但从来不集结成大群。白天,它们躲进树林草丛之中,到了傍晚才出来觅食。豚鹿全年都可交配繁殖,这种本能有利于扩大种群。豚鹿腿短,行动时喜欢低者头,所以动作又不及梅花鹿般敏捷。

中国豚鹿既善于穿越灌草丛,也能跳跃障碍。它性喜独栖,多独居夜行,一般单独活动,偶尔2~3只在一起,但从不结成大群,仅在发情季节和采食场所常集成临时小群,每群数只到10余只不等。

它白天常隐于湿地内高草丛或芦苇丛中,以苇草的茎叶等为食,尤喜食马鹿草,亦常到烧荒后再生的嫩苇草处觅食;也吃芦苇叶及其他的水草,还会偷食大豆、玉米苗和瓜类等作物。

豚鹿喜欢水,生境包括热带河畔的密草丛林区、多草的冲积平原或河口的小岛,也包括河口的草原和多苇的沼泽地。豚鹿性情比较孤独,经常独栖,有时成对出现,偶尔也有三五只在一起觅食的现象。它们白天在丛林中休息,晚上出来觅食。它主要吃各种草,有时也吃树木的嫩芽、嫩叶,还喜欢吃落到地上的花和野果。豚鹿的视觉、嗅觉和听觉都相当敏锐,只是跑得不快。

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豚鹿在云南西南部被发现(收购到角和皮)。在耿马地区,估计有10余只。杨德华等(1965)调查,仅发现4只。80年代末期再作调查时,耿马地区已经绝迹。西盟边境地区是否还有残存尚不清楚。据群众反映,南丁河上游的镇康、云县和临沧可能有分布,但未经证实。

致危因素主要是栖息生境被完全破坏。70年代中后期,孟定南丁河地区开办农场,彻底毁坏了豚鹿的栖息生境,豚鹿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另外,猎捕也是造成豚鹿在野外绝迹的因素。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宣布豚鹿在中国绝迹。野生豚鹿在中国的灭绝时间是1960年以后。

牙买加仓鼠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

分布范围:分布于牙买加。

自然界中的每个物种都是其所在生物链中重要一环,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说,自然界中没有绝对的有害物种,所谓的有害物种,都是人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下强加于它们的。特别是许多动物,被人类称之为害兽,其实它们是无辜的。更为不幸的是,它们中许多被人类定为害兽后,遭到了人类的狂捕滥杀,使其最终走向了灭绝。牙买加仓鼠就是其中一种。牙买加仓鼠的身长有0.2米,体重0.5~0.6千克,它们在草丛,树林,农田中都能生存,在这些地方挖洞而居,以各种植物的种子为食。它们的洞很深,有的可达几十米,有多个出口。洞内大部分空间用来储存粮食,据说,最多的可储存上百千克事物。牙买加仓鼠全年均可繁殖,每窝可产5~6只幼仔,孕期为28天,幼仔出生后两个月即可性成熟。牙买加仓鼠虽繁殖速度快,但原来它们的数量并不很多,因为它们的天敌也多,很好地控制了牙买加仓鼠的种群数量。

但是进入16世纪后,人类开始捕杀大量的野生动物,牙买加仓鼠的天敌也随之开始迅速减少。在失去天敌的情况下,牙买加仓鼠数量迅速增多,并且大量偷食粮食,造成了严重的鼠灾。这引起了人们对它们的仇恨,继而投入到灭鼠的运动中,到处抛洒拌有毒药的粮食,使牙买加仓鼠大批误食而亡。由于牙买加仓鼠数量太多,直到19世纪初期,才在人们的毒杀下有所减少,但人们想彻底消灭牙买加仓鼠,不留后患,因此捕杀牙买加仓鼠并没有停止。1880年,人们终于达到了目的,牙买加仓鼠灭绝了。牙买加仓鼠原本生活的很好,正是因为人类的行为使它们泛滥成灾,最终又被人类消灭。牙买加仓鼠灭绝于1880年。

新南威尔士白袋鼠

新南威尔士白袋鼠的祖先并不是白色,产生白袋鼠的原因是由于其基因突变白化,再通过人工培育而成,因而白袋鼠比其它袋鼠更为珍贵。据管理人员介绍,此次出生的小袋鼠有着非常袖珍的体形,体重仅有1~2克,体长也只有2厘米,而且耳目全无、未曾发育,因此小袋鼠只好藏在母袋鼠的“袋”中,至少要5个月后才被逐出“袋”中。

根据袋鼠的生活习性推测,还有第2只小袋鼠目前正待在母袋鼠子宫里将要出生。由于母袋鼠同时可以拥有和哺育“三代”小生命,饲养员预测,此番初作母亲的白袋鼠会成为3个白袋鼠宝宝的妈妈。这种现象在哺乳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

据了解,白袋鼠是赤袋鼠的白化种类,目前全球数量很少。

新南威尔士白袋鼠,1927年灭绝。该物种被英女王誉为澳大利亚最漂亮的动物。

北美白狼

北美白狼是一种体大、头长的狼种,北美白狼全身都是白色的,只有头和脚呈浅象牙色。生活在人烟稀少的纽芬兰岛的荒山上。这些长达2米,重逾70千克,令人望而生畏的巨狼,总是成双成对厮守,终身相亲相爱。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狼是地球上除了人类以外分布最广的动物,过去世界上有30多种狼。它们的皮毛多为茶色和暗灰色,只有一种是白色的,又被称为梦幻中的狼,生活在人烟稀少的纽芬兰岛的荒山上。

北美白狼全身都是白色的,只有头和脚呈浅象牙色。在大雪中这无疑是最完美的保护色。北美白狼是狼体型较大的一种,身长近2米,重70千克,有巨大的头和细而柔美的身体。

春夏之季,是它们的繁殖季节,它们把生儿育女的洞穴挖在荒山的裂缝下面,然后在夜色中行走200千米去寻找食物。

在19世纪初叶,北美大平原曾是世界上野生生物最丰饶的地区之一,然而,1880年以来,狼的数量便开始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