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教育+金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7 00:11:23

点击下载

作者:王磊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浪淘沙 教育+金融

浪淘沙 教育+金融试读:

推荐语

(排名不分先后)

1.王磊是我非常熟悉的北大师弟,在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担任理事并负责教育专委会的工作,组织了很多高质量的活动。他所创办的拼图资本专注于教育产业投资,此次他将投资实践经验汇集成《浪淘沙:教育+金融》一书,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佳作,无论对于教育行业的创业者、从业者,还是投资人都会有很大裨益。——郦红,1898创投基金创始人、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2.近年来民办教育正在迎来资本的广泛关注,但在选择资本的时候教育机构需要“去芜存菁”,要选择那些扎扎实实研究行业、认认真真分析行业,并且真正懂教育规律的资本,这样的资本才能真正起到对行业的助推。我会推荐拼图资本,他们能够在投资之余认真著述,在《无边界:互联网+教育》之后再度推出《浪淘沙:教育+金融》,这说明做投资,他们是认真的。——马学雷,国际化学校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3.教育行业的创业者都希望遇到懂教育的资本,王磊的拼图资本肯定算是其中的一个。王磊在工作之余花费了极大精力写作了《浪淘沙:教育+金融》一书,内容扎实,且具有实践意义,对于教育机构理解资本提供了很好的蓝本。——黄向伟,四中网校创始人

4.拼图资本是新府学外国语学校的投资人,与新府学一路相伴成长。王磊先生是我见过的最有教育情怀、最懂教育的投资人。他的新书《浪淘沙:教育+金融》多维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教育领域投融资的逻辑及其背后的政策、趋势、原则等。内容涵盖了丰富的案例,并且提供了辨析优质资本的方法,对于教育产业从业人士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此强烈推荐。——卢振虎,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创始人

5.投资是技术更是艺术,既要有产业的高度能俯瞰全局,又要有行业的深度能“抽丝剥茧”。拼图资本对于产业的宏观把控和对于教育垂直领域的深度剖析在《浪淘沙:教育+金融》一书中得到了最好的展现。——齐焱蔷,美国硅谷金融投资促进会合伙人及中国区主席、欧美同学会海归创业学院创业导师

6.教育企业借力金融已成趋势,如何让教育、金融为传统产业赋能更值得关注,这些内容在《浪淘沙:教育+金融》一书中都能找到答案。曲一线作为一家专业从事中小学教育出版、教学研究和内容资源开发的企业,与拼图资本就“教育+金融+产业”这一话题有过很多探讨和合作,我们认为拼图资本是教育产业投资领域非常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卫鑫,曲一线创始人

7.教育的繁荣离不开金融的强劲助力,金融的推动会加速教育的蓬勃发展。拼图资本的王磊继《无边界:互联网+教育》之后,又奉献了一部洞悉行业的著作《浪淘沙:教育+金融》。拼图资本在教育领域投资的经验和方法论全部融入书中,这是教育从业者的福音,值得大家拜读!——刁治军,环球优学教育CEO

8.教育产业投资最重要的就是寻找能够平衡企业成长和教育本质的优质教育机构。王磊精心总结了国内外市场案例,并结合个人的投资实践写作了《浪淘沙:教育+金融》,帮助行业梳理了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也帮助投资人士理清在各个教育细分赛道寻找优质标的的思路。可以说,本书推出得非常及时,在教育产业投资日渐升温的当下,非常适合教育行业创业者及投资人一读。我个人强烈推荐。——陈道雷,康桥集团基金公司总经理

9.近年来教育行业与资本融合持续升温,资本助力教育将开启行业加速变革、持续成长的新局面。《浪淘沙:教育+金融》是全面了解教育产业投融资的必读之作,内容全面系统,通俗易懂。如果您对教育行业资本化的理论及实务感兴趣,本书不容错过。——张伟,格局商学联合创始人、资本学院院长、格局德辉资本创始人

10.平日就非常关注王磊在拼图资本公众号及其自媒体“王磊说”上的原创文章,受益匪浅。这次读完王磊的《浪淘沙:教育+金融》,与其第一本著作《无边界:互联网+金融》一样干货满满,值得反复阅读。与互联网的快节奏不同,教育向来是长线而慢牛的行业,而金融从来都是伴随时机而来伴随趋势而去,教育成为产业入口的时代已来,意味着比拼产业内功将成为主流。金融从工业时期的追逐资源资本化越来越趋向于追逐人才资本化,而在经济越发发达的当代,科技+人文+金融是面对产业互联升级的关键要素,教育无疑正是连接这三要素的核心前提。一方面区块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鲜技术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与之匹配的文化创新、IP孵化与合伙人机制等也处于大爆发前期,而教育必将打通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创造出更多跨界引领的“超级个人”(详见王磊书中关于“超级个人”的论述),通过产业互联的“超级个人”才有可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新时代新产业,而资本也将追逐着“超级个人”的诞生与连接走向新的产融时代!从书中可以看出拼图资本在产业投资方面的深度实践,有些方面与开拓明天的产业互联经验不谋而合。在这条路上开拓明天将继续与拼图资本携手同行。——张可一,开拓明天创始人

11.我接触了众多教育投资人,王磊是我非常赞赏的一位。他秉承开放与共赢的心态,以帮助别人为目的,而并非一味逐利。我们与拼图资本在投资和业务层面也有诸多合作。此次他的新书《浪淘沙:教育+金融》是非常有诚意的一部力作,我认真阅读了,现在推荐给大家。——邱芳毅,Lucy水世界创始人

12.拼图资本让我深度了解了教育方向的投资机会,拼图资本用“开放连接、分享共赢”的思路打造了教育生态,将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这让拼图资本在众多基金中显得与众不同。王磊先生作为拼图资本的创始人和董事长写作的《浪淘沙:教育+金融》在书中融入了他“构建最富价值教育资源生态”的愿景。我作为拼图资本的LP,愿意和拼图资本一起见证未来!——刘平,友众信业金融公司副总裁

13.通过这本书,我认识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的真谛。每笔成功的投资案例背后都有值得学习的细节,通过拼图资本王磊先生的总结与描述,让我们认识到许多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在得到拼图资本的投资之后,泰克教育以及旗下的校企桥都在飞速成长之中,教育与资本的深度结合让我们体会到了其中的好处。我也建议大家读一读《浪淘沙:教育+金融》,王磊先生的经验一定会让大家受益良多。——林康平,泰克教育集团创始人

14.王磊兄前些年从咨询业转型进入到股权投资领域,进而布局产业基金拼图资本,旨在贯彻“产业互联”的发展模式,以推动产业创新。他站在产业高度用短暂的两年多时间完成了“高维资产赋能低维资产”从理论到实践的落地,通过“教育+资本+产业”帮助正在资本路径中的企业提升市值管理。书中案例与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信快速成长期的企业学习后可以有效借助科技转化、产业升级、人才开发、项目投融、金融服务五大体系,为自身拓展业务、提升竞争优势和经营业绩提供有效助力。——王炜,爱好科技创始合伙人

15.王磊老师曾经多次在校长邦平台上分享精彩内容,与众多业内同仁有深度交流。我们相信《浪淘沙:教育+金融》一书将会再次在教育行业中引起热议,书中关于创始人的5P精神和创业团队3C模型的论述都很精彩,我们也很认同。“教育+金融”永远是最热点的话题,《浪淘沙:教育+金融》为这一热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汪义庭,校长邦创始人

16.《浪淘沙:教育+金融》的作者王磊是我的好友,也是我企业的投资人。王磊对于教育项目判断的果断和敏锐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教育领域投融资纷繁复杂的当下,相信王磊的这本著作将引领教育领域创业者看清迷局,把握教育与资本结合的趋势。关于融资他在书中用婚恋的9个步骤形象比喻,通俗易读,令人印象深刻。——廖蓉,大美汉字创始人

17.《浪淘沙:教育+金融》是一本真正的干货。既有教育各细分领域的成功案例分析,又有王磊实战操作拼图资本的总结。书中对于教育产业5大发展阶段和6大发展趋势的论述让人印象深刻,对于教育产业“投资篇”和“上市篇”的总结也给业内人士很多启发。我们在教育产业投资并购领域正与拼图资本展开深度合作,也强烈推荐在教育行业投资路上的同伴们阅读此书。——刘超,银川大学教育集团投资公司总经理

18.作为一家立足于雄安并大力发展教育的多元化集团公司,奥威实业集团一直在思考教育产业对于传统行业的赋能作用,以及教育产业的资本化路径,我在《浪淘沙:教育+金融》一书中找到了答案。作为奥威的战略合作伙伴,拼图资本在教育产业投资和并购领域硕果累累,此次推出的《浪淘沙:教育+金融》正是对他们投资并购经验的最好总结。本书凝结了作者对众多教育行业案例的详解和思考,是一本丰富详实的好书。——黄凯,奥威实业集团CEO

19.《浪淘沙:教育+金融》系统梳理了全球教育产业投资并购趋势和中国教育产业投资并购趋势,并且给出了教育各个细分赛道的投资建议。我认为这本书对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完美结合,对教育产业投融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张志强,西安欧亚基金会理事长,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中国教育智库网特聘专家

20.与王磊结识是因为他的第一本著作《无边界:互联网+教育》,后来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并且邀请他成为正和岛教育部落的特聘专家。如今他的第二部著作《浪淘沙:教育+金融》再度问世,相信会给行业带来更精彩的内容。——贾洪雷,正和岛教育部落酋长、人社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

21.《浪淘沙:教育+金融》纵览教育产业发展趋势,深入解析行业政策,并从实操的角度阐述教育产业投融资逻辑,为包括幼教在内的教育行业各个细分领域从业者提供了专业化的参考意见。书中关于选择资本的3R标准我非常认同:有良好的投资记录(Record),有丰富的行业资源(Resources),并且有广泛的人脉且与项目创始团队情投意合(Relationship)。在教育领域拼图资本无疑是具备这3R标准的投资人。——温世军,幼发拉底创始人

22.众筹校长俱乐部自成立以来一直主张广泛的分享和广泛的连接,这一点与拼图资本“开放连接、分享共赢”的价值理念不谋而合。相信王磊写作《浪淘沙:教育+金融》也是出于这样的分享和连接的精神,我们在此点赞。——叶德文、张毅玮,众筹校长俱乐部联合创始人

23.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之路必然会经历激荡的资本化和产业化进程,这个过程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如何去应对是每个从事民办教育的业内人士必需去思考的问题。《浪淘沙:教育+金融》一书对民办教育资本化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此书是民办教育人和教育行业投资人的必读书籍。——马国忠,维刚创新教育集团创始人

24.中国正在成为创业的热土,教育又是创业领域最热的高地。在技术和资本的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在进行着模式的创新和探索。我建议教育行业的创业者都读一下《浪淘沙:教育+金融》,即使不需要融资,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也需要用资本思维进行思考。野蛮生长似乎是创业者不可回避的一面,但是,野蛮生长背后的真相是创业者的敏锐、持续思考、勇于突破。这本书给出很多这样的案例,是很好的创业参考。——马永纪,教育信息化百家讲坛创始人

25.STEAM教育自2017年以来成为教育行业最热门的细分领域之一,其中必然离不开资本助力,乐智机器人在拼图资本的帮助下得以快速发展,受益匪浅。此次拼图资本创始人王磊先生将其在教育领域的投资经验分享给整个行业,从他众多教育投资并购实践案例中提取了精华。《浪淘沙:教育+金融》既是教育企业管理者学习如何融资的宝典,也是教育各细分领域从业者了解行业动态的实用书籍。书中提到的“创业金字塔”模型对于教育行业的创业者来说尤为实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范瑞峰,乐智机器人创始人

26.王磊先生的《浪淘沙:教育+金融》是教育产业投资和并购领域的最佳读物,关于教育产业的行业趋势、政策方向、投资机会、创业模型、融资技巧应有尽有。创业者和投资人在这本书中都会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明宗皓,前海梦创高级合伙人、前海融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27.在如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教育企业要成长为参天大树,需要有两个前提:一是匠心优质的课程研发,解决教育深层次的痛点;二是有金融土壤的滋养与支持,有品质地做大做强。优秀的物种间本身存在万有引力,《浪淘沙:教育+金融》书中很多案例,就是“教育+金融”强引力场作用下的完美诠释。对于教育行业从业者,如果想了解和学习更多行业、创业、融资的知识,本书不容错过。——张跃辉,小鲁班儿童发展木工课联合创始人

28.在接触资本前,很多教育项目创业者对于融资过程中的“招数”几乎一无所知。《浪淘沙:教育+金融》介绍了大量具有实践意义的投融资技巧,而且非常适用于教育行业的创业企业。作为教育机构股东的我大力推荐此书,《浪淘沙:教育+金融》必然能帮助创业者在融资中少走些弯路,早日获得资本的青睐。——贾继鸿,阿米优学创始股东

自序

2015年我写作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互联网教育行业的著作《无边界:互联网+教育》,一晃接近三年的时间过去了。《无边界:互联网+教育》有幸得到了教育界前辈俞敏洪老师、王志东老师和陈向东老师的推荐,也得到了很多业内同仁的认可,甚至有朋友以“无边界”命名公司走上了互联网教育的创业之路。而我本人也因书结缘认识了许多有教育理想的朋友,并以此为转折走上了教育产业投资并购的职业发展道路。

我做教育产业投资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在2015年之前,我已经做了10多年的企业管理、战略、并购等相关工作,并且早在2009年就已逐渐把工作重心放在教育行业。在与业内人士大量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以及写作上一本著作《无边界:互联网+教育》的过程中,我日益深切地意识到,众多教育机构普遍面临一个“痛点”,那就是“教育机构很难遇到真正有教育情怀的资本,也很少遇到对教育产业有深刻理解的资本”(至少在当时是这样的)。这一“痛点”是教育行业的“慢”属性和资本的“快”属性造成的天然矛盾。

而解决教育行业的这一“痛点”让我产生了使命感,立志做一个真正有情怀、懂行业的教育资本。于是我和三位合伙人在2015年底迅速筹划、一拍即合,并立即行动,成立了拼图资本(北京完美拼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构建最富价值教育资源生态”为愿景,在教育产业投资的方向上一路走了下去。

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我在2015年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去打造“教育产业最完美的资本拼图”。

这三年多时间一路走来,经历了不少坎坷风雨,但也收获满满。如今拼图资本算是在教育投资领域初步树立了品牌,成功投资了10多个优质的教育机构,这其中已经披露的包括: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北京国际学校)、环球优学(全国性K12培训机构,三板挂牌)、泰克教育/校企桥(全国性职业培训机构)、幼发拉底(国际幼教平台和内容提供商)、乐智机器人(STEAM教育产品和内容提供商)和大美汉字(语文产品提供商)等。

除了直接投资成长阶段的教育机构之外,拼图资本也参与了10多起教育产业的并购,涉及幼教、K12、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众多细分领域,累计涉及金额超过10亿。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我们只专注于教育垂直领域的深耕,平均每天深度接触3个教育行业的项目,几年下来我们交流过的教育项目应该不下3000个,从最早期的一直到上市公司,涵盖各个阶段、各个细分领域。因此,拼图资本在教育产业投资和并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此期间,我们也一直没有停下对行业的深入研究。这几年通过我个人微信公众号“王磊说”(v5wanglei)和企业微信公众号“拼图资本”(PPCapital)写作了四百多篇原创文章,涉及教育行业发展趋势、教育产业投资、并购、教育政策等方方面面,平均每周写作一篇,累计超过百万字。

这些年我还以嘉宾身份在各类教育产业峰会上发表了近百场演讲,包括中国民办教育投融资峰会、GET教育科技大会、教育产业投资峰会、TIME教育科技大会、国际学校投融资大会、世界园长大会、国际远程教育大会、亚洲幼教年会等,这些文章和演讲的内容正是构成这本《浪淘沙:教育+金融》的主要素材。

在微信公众号的写作我已经坚持了4年多,积累了数万名精准的行业读者,另外我们还建立了会员逾千人的行业知识分享型社区“教育投融资圈”,以及以此为基础的6个人数接近500人的微信群。在这些社群里我们做了大量的线上和线下的分享,也沉淀了很多优质的教育行业研究内容。这些内容同样成为这本书的写作素材。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将原有文章重新系统化梳理,并重新解构,注入最新行业信息,使全书更加完整、更成体系。

如果说《无边界:互联网+教育》是对互联网教育行业的一次系统呈现,那么这本《浪淘沙:教育+金融》则是对教育产业投资领域的一个全面总结。

这些年教育产业投资并购如火如荼,仅2017年为例就有投资404起,涉及投资金额204亿元,并且有9例IPO的案例。在当前这种市场环境下有越来越多的产业方、投资人、创业者开始关注教育产业金融化的趋势,也都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行业、分析行业、判断行业的趋势。市场上虽然信息量庞杂,但是依然缺少对教育行业投资领域的系统化梳理。所以我也是带着这样一种责任感来写作此书,一方面进一步整理自己的投资思路和战略脉络,另一方面同时也能帮助到更多的同仁了解行业及相关投资的林林总总。

这本书之所以用“浪淘沙”作为书名,是因为教育产业投资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优质的教育机构就像是金子一样,在历经时间的淘洗之后终会闪闪发光。而投资人则需要具有慧眼,发现众多沙砾中的金矿石,而且要经历行业的起起伏伏,承受过大风大浪之后,最终不是在裸泳,而是屹立于潮头。

我曾经形容《无边界: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教育行业的“长卷旷观”,而《浪淘沙:教育+金融》可以形容为教育产业投融资领域的“立轴纵览”。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和七个章节。

第一部分名为“浪”,用以形容行业趋势和行业政策如大浪来袭,主要包括了行业篇、趋势篇和政策篇三个章节。行业篇写了教育产业发展的5大阶段(产品化、证券化、模式化、产业化、科技化)、3次技术升级(信息化、在线化、智能化);趋势篇描述了教育行业发展的6大趋势(跨界、协同、整合、颠覆、升级、回归);政策篇则主要分析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各个教育细分领域教育政策的要点及对行业的深刻影响。

第二部分名为“淘”,用以形容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对整个行业的“淘洗”过程。这部分内容包括了“投资篇”和“上市篇”两个章节,“投资篇”主要涉及教育产业投资并购的趋势及统计分析,以及相关案例;上市篇则介绍了教育机构在各个资本板块上市的具体情况和重点案例,涉及A股、港股、美股和新三板。

最后第三个部分名为“沙”,主要写给教育行业的早期创业者。早期教育项目就像海边众多的沙砾,但经过投资机构的慧眼识别,真正有价值的“金身”就会脱颖而出。“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所以在这一部分,我写了“创业篇”和“融资篇”两个章节,“创业篇”用7层金字塔概括创业要点,分别为道、天、地、将、法、术、器,从企业文化、定位、模式、管理等一直讲到底层的技术壁垒。而“融资篇”介绍了早期项目融资相关的4个准备工作、全流程9个步骤、融资的12个关键点、识别好的投资机构的3大方面以及需要避免的5个投资误区。

这本书以教育产业投资相关内容为主,内容比较全面但不会面面俱到,同时不同的篇章也并没有均匀用墨,而是对重点内容着重描写。

书中涉及大量案例,是拼图资本在投资并购过程中涉及的企业,也有我们做行业研究关注的重点机构,涵盖了上百家企业,这其中包括了上市公司:威创股份、凯文教育、中教控股、民生教育、枫叶教育、新东方、好未来、睿见教育、精锐教育等;也有头部创业机构:一起作业网、VIPKID、英语流利说、猿题库、洋葱数学等;还有特色教育企业和区域龙头机构:佳一教育、华图教育、行动教育、曲一线、MagicLeap、Knewton等。《浪淘沙:教育+金融》这本书主要写给教育领域的创业者、投资人、教育类上市公司、希望转型发展教育主业的集团企业,以及对教育领域投资感兴趣的其他朋友。很多行业研究方法和投资模式是触类旁通的,所以我相信涉猎其他产业投资的朋友通过阅读此书也会有所收获。

我们对于行业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并不会因为此书的成书而完结,未来还会继续以文章的形式展现在“拼图资本”公众号(PPCapital)和我个人公众号“王磊说”(v5wanglei)里面,以及知识分享型社群“教育投融资圈”内,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扫描封底的二维码持续关注。

这本书绝非是“教诲”之书,而是“分享”之书。我本人并不是什么“大咖”“达人”,但我在教育产业投资领域足够专注,也乐于分享。我也不是什么理论家或学术人员,只是作为一个教育产业的投资人,顺便把自己对行业的研究分享给大家,愿我的一家之言对您有所启发就好。“开放连接,分享共赢”是拼图资本的核心价值观。希望所有阅读此书的朋友能够有所收获,在未来与拼图资本一起在教育产业投资方面合作共赢!王磊拼图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2018年2月3日于北京第一部分浪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刘禹锡〔唐〕第一章乘风破浪(行业篇)

我可以在海滩上散步,捡起金色的石头,为什么要换一条路呢?——查理·芒格〔美〕

我看见风暴而激动如大海。——里尔克〔奥地利〕

▍本章要点提示:

教育行业5大发展阶段:产品化、证券化、模式化、产业化、科技化。

教育行业3次技术升级:信息化(Information Technology)、在线化(Internet Technology)、智能化(Intellegence Technology)。“教育+金融”会产生很多有趣的故事,我们先来看其中两个:

故事1: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9月7日早9点30分,纽交所特意为新东方响起钟声,这一天正好是新东方集团上市第十年。“当初我们新东方去上市的时候,每四股合一股,加起来发行价只有15块钱,意味着每股四块钱都不到,现在44块钱多一点,上市十年刚好翻了十倍。”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某个论坛上不无感慨地说。作为第一家中国登陆资本市场的教育集团,新东方与国际投资者共舞了10多年,客观来讲,对新东方而言,这十年有机亦有危,有经验也有教训。直到今天,新东方市值超过百亿美元大关,但依然在寻找自身发展和资本利益之间的平衡。

故事2:2017年9月2日早上,钢琴培训机构星空琴行一夜之间关闭了全国近60家门店,多名已交纳数万元学费的家长和学生聚集在机构门前商议维权。星空琴行一路有资本推动:2012年7月,星空琴行获得九合创投的天使投资。2013年8月,星空琴行获得顺为基金的A轮投资。2014年9月,星空琴行完成由蓝驰创投领投的近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2015年6月,星空琴行宣布完成C轮2000万美元融资,由嘉御基金领投,顺为资本和蓝驰创投跟投。即便有如此众多的资本保驾护航,星空琴行依然在快速的扩张中断裂了资金链,瞬间轰然倒塌。

这两个故事,一个是借助资本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另一个则是在资本的推动下从辉煌的开始走向迅速的衰亡。教育与资本就是这样一路“相爱相杀”的,所以我打算用这本书来探讨一下“教育+金融”背后的奥妙。

教育这个行业充满了特殊性。

很少有别的行业像教育行业这样广泛地受到关注: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会接触到教育,早教、幼教、中小学、培训、大学、留学、职业教育、老年教育……教育几乎伴随了每个人的一生。

也很少有别的行业像教育行业这样能够和众多其他行业发生紧密连接:教育和地产行业连接产生了教育综合体,教育和旅游行业连接产生了游学和营地教育,教育和出版传媒行业连接产生了内容IP,教育和人工智能产业结合可以产生STEAM教育、自适应性学习、还有该领域的人才实训……教育通过与外部的连接不断升级着自身也不断升级着别的产业。

更很少有别的行业像教育行业这样发展滞后但又迅速崛起:教育是最后一个互联网化的行业、最后一个国际化的行业,最后一个产业化的行业,也是最后一个金融化的行业。但教育行业的升级在酝酿许久之后又来得如此之快,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几乎在五年之内迅速成为各个教育细分领域的标配,互联网教育领域甚至诞生了将近10家独角兽。教育行业的金融化也是来得如此之迅猛,不仅收购并购屡创新高,教育机构境外IPO在近些年也是接连十多起。

所以教育这个行业充满了魅力,也充满了矛盾,更充满了波澜壮阔的景象。研究教育行业、投资教育行业最大的魅力也在于此,你是在与一个最古老又最创新的行业打交道,你是在与一个最保守但又最开放的行业进行对话。教育行业5大发展阶段

如果想了解教育产业投资,那首先要看一下教育行业的发展脉络。

教育行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与民间资本紧密相连,只不过结合的方式不同,结合的紧密程度也不尽相同。民办教育行业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到今天大体上经历了5大发展阶段。我们从这五个阶段的发展可以看清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这五个阶段可以根据时间和特质的不同大致划分为产品化、证券化、模式化、产业化和科技化。

这五大阶段呈现出阶梯式的发展,每5~10年就会出现新的态势。但这五个阶段的时间划分并非绝对,比如第二个阶段“证券化”确切地说是教育产业的第一次证券化的5年,这个过程从其开始至今都没有结束,只不过教育行业在今天的“产业化”阶段呈现出更加大规模的资本化和证券化的特点。另外,有的阶段是重叠并行的。教育的“产业化”和“科技化”就是相伴而行的,产业化的过程可能持续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科技化也将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第一阶段:产品化

1982年《宪法》修正案正式认可个体经济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合法地位,这是国家第一次在立法层面上对民办教育的认可。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直接影响到卫生医疗、教育等领域民间社会资本活动的范围、规模和地位。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社会各界参与高等教育办学也首次被允许,于是社会力量几乎可以参与所有教育领域的办学。

中国民办教育和培训行业正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之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正式大量兴起,随着国家政策的适当放开,民办幼儿园、民办中小学、民办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民办课外培训机构等都在这个阶段有所起步,甚至粗具规模。

民办教育的第一个10年经历了线上、线下的同时发展,第一批著名的教育培训机构都是在这个时间段产生:新东方、学而思(后更名为好未来)、龙文、学大等。在这个阶段教育第一次以“产品化”的形态登上历史舞台。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教育不仅与民间资本开始结合,而且还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向用户收取费用。20世纪90年代起,出国留学培训热潮掀起,新东方在1993年顺势应运而生。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大量面向中小学的学科辅导开始涌现。在家长对提分效率的强烈需求下,中小学课外辅导形态逐渐从个人家教演变为商业机构,班型也逐渐从大班演变为小班和一对一。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也与互联网开始尝试结合,网校就是当时互联网教育的最原始的形态。比如著名的四中网校、101网校、黄冈网校等,至今仍然存在。很多线下机构从一开始就尝试在互联网端的产品形态,或者用于导流,或者通过售卖学习卡的形式产品变现。

第二阶段:证券化

教育从产品化开始必然是和民间资本结合的,而在最初结合的形态主要是个人投资或民营企业投资。而教育机构真正接触机构投资人是在2000年左右,比如新东方和好未来都接受了环球老虎基金的投资。在国际化资本的推动下,教育产业从2005年前后到2010年经历了第一波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尤其以一批培训机构赴美上市为代表。新东方2006年的上市开启了先河,是中国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教育培训机构,随后有环球雅思、安博、学而思、学大等。

教育培训机构在美股市场的表现逐渐两极分化,新东方和好未来如今已经一骑绝尘,目前都已双双超过了百亿美元的大关。而其余则表现平平,大多数甚至暗淡收场。中国教育集团摘牌退市、双威教育集团退市、弘成教育、诺亚舟私有化等等。这一波美股的资产证券化基本上让第一批教育创业企业格局初定,老大、老二江山坐稳,把没有赶上这批的同僚们甩在了身后,而有的急于求成的机构(比如安博)不但没有因为上市走上康庄大道,反而由于种种问题功亏一篑。

这一批教育资产证券化因为两极分化严重,并没有让太多的培训机构尝到资本市场的甜头,大多数教育机构也没有做好充分的资本化的准备,所以这个阶段进只是教育行业证券化的开端,这些教育培训领域的先行者们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为后面整个教育行业产业化的道路开启了新的篇章。

第三阶段:模式化

2010年之后,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教育产业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路径,各种各样新产品形态开始涌现:O2O、拍照搜题、产品APP、在线一对一、直播、录播、双师、MOOC,等等。新兴技术与教育不断结合、试错、迭代,教育产品的模式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

这一批潮流是伴随着整个移动互联网经济的崛起发展起来的。最初也得到了资本的高度认可,大量教育产品只要是“教育+互联网”概念就可以得到融资。互联网教育也是在2013—2015年上半年达到了最高峰。

但好景不长,随着2015年下半年二级市场股市的暴跌,一切回归原点。互联网教育泡沫开始破碎,不能盈利的企业开始纷纷倒闭。资本也认清了现实,无法跑出模式的互联网教育终究不可持久。但是对于互联网教育幻想的破灭并没有让教育资本市场冷却下来,只是转移了方向,资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传统的线下机构。民办幼儿园、民办学校、民办培训机构等重新获得了青睐。

教育产品的“模式化”依然在继续。教育数百年来都是传统的方式,老师台上教,学生台下听。但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教育产品的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一切都已经发生,新一代的家庭就是在智能手机和Pad围绕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小孩两岁就可以摆弄手机,成人也在越来越多的“得到”“喜马拉雅”类的知识分享型产品的陪伴下消磨碎片化时间。教育以产品化的形态走上了线上,并且会和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结合在一起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这一过程仍将继续。

第四阶段:产业化

2015年下半年之后,上市公司或是大型并购基金开始了对教育资产的大量收购并购。连锁幼儿园、民办教育机构、K12培训机构、职业教育机构等几乎成了上市公司的标配。在众多新兴行业普遍遇冷的情况下,现金流稳定的传统教育机构反而成了资本最为青睐的标的。

与此同时,很多垂直领域的较大规模的企业也开始并购整合的过程,甚至将触角伸向海外。教育行业真正进入了产业化阶段。这个过程预计还会持续至少10年。与之前几个阶段教育和资本的偶发式的结合不同,在这个阶段规模化的教育集团开始凸显、更多的教育机构开始在香港和美国IPO、有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开始涌入这个垂直领域,这些都真正说明教育在资本的推动下已经形成了产业化。

甚至在2016年上半年教育资产泡沫在个别领域已经开始显现,部分教育资产估值偏高,很多教育机构的收购动辄15倍、20倍的PE在当时已经不是罕见现象了。这种泡沫必然随着市场的发展被挤压破裂,如同前两年的互联网教育泡沫一样,2017年教育资本市场开始逐渐回归理性。资本市场永远是在过度狂热和过度冷静之间摇摆。事实上,在当前状况下有两种资本行为会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一个是海外收购质优价廉的教育标的,另外一个是反其道而行,布局高科技含量的教育企业。前者符合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而后者是提前布局教育的后一批浪潮。

第五阶段:科技化

当整个教育行业不断进行着金融化和产业化的过程的时候,教育“科技化”的过程也已经开启。现在整个行业正处于教育科技化的初期,预计5年之后会达到高潮。因为很多技术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逐渐成熟,现在已经受到关注的AR/VR、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技术只有在成熟之后才能和教育更好地结合。

未来所有的教育机构不仅都具有金融属性,也必须具备科技属性。未来是属于那些具有前瞻性眼光的教育机构,这类机构必然是提前发现并且布局了代表下一批科技浪潮的教育产品。真正能够“颠覆”教育行业的肯定不是互联网技术,因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所有行业标配的底层技术,但人工智能、区块链、AR这样的技术会彻底改变教育等传统行业的用户体验、行为习惯、交互方式等。教育与科技的结合会构建出完全不一样的行业的未来。教育行业3次技术升级

教育行业的发展从来没有脱离技术的陪伴和结合。伴随着教育行业5个阶段的发展,整个行业经历了三次技术的升级。这三个阶段可以分别用三个“IT”来代表,但每个IT又是不同的含义,分别是信息化(Information Technology)、在线化(Internet Technology)和智能化(Intelligence Technology)

第一次升级:信息化技术阶段(Information Technology)

从20世纪90年代到2010年之前,以信息化为代表的计算机革命带来了技术硬件设备和信息内容的广泛升级,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计算”。教育行业的技术革新主要集中在教育装备和硬件的改造,以及教育资源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广泛普及。

从硬件上来讲,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化设备不断渗透在教学环节中,无论是公立学校、私立学校还是培训机构,都开始用电子设备辅助教学。与此相伴而生的自然是教学内容的电子化,电子课件、学习软件、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库等应运而生。

在这个阶段初期,虽然教育与技术开始结合,但并非主流,大多数教育培训依然以线下授课为主,电子化的硬件和软件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互联网技术也受限于带宽和终端设备,不能走出“孤立”的状态,并没有基于云端形成连接。

随着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硬件的不断发展,学习终端被广泛应用于学习领域。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也从最初的电化教育发展到远程教育工程;从“校校通”到“班班通”;从资源网到云平台……今天,“桌桌通”“移动学习”“智慧校园”“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信息化可穿戴设备”等正在进入教育广泛的应用之中。

第二次升级:在线化技术(InterntTechonology)

2010年之后随着网络带宽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革命,在线化的Internet Technology让教育产业更加广泛地形成了“连接”。在这个阶段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快速增长,互联网的普及率在2005年达到8.5%,在2014年达到47.9%,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另外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用户使用习惯进一步巩固,网民线下消费使用手机网上支付比例由2016年底的50.3%提升至65.5%。新浪网也统计,在2015年K12在线教育用户使用终端PC已经达到43%,移动端设备的普及率则达到57%(平板19%,手机38%)。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让教育行业的软件、硬件、内容比以往更加深入地数字化、连接化、泛在化。教育产业链上的三大环节,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和平台提供商,互相交织发生作用,产生了B2C、B2B2C以及C2C三大运营模式,还有众多的商业模式,如卖内容、卖工具、卖数据、卖概念、卖广告、卖入口、卖资源、卖解决方案、卖增值服务等,这些关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教育的内容在我的上一本著作《无边界:互联网+教育》中已有非常详尽的阐述(互联网教育盈利模式之“九阳真经”),在此就不过多介绍了。

第三次升级:智能化技术(IntelligenceTechonology)

我想把更多的笔墨放在教育行业的第三次技术升级。教育的终极形态依然在演化进程当中,教育的未来是属于“智慧”的时代,是Intelligence Technology带来的人工智能革命。教育会与更多的技术相结合,语音语义识别、图像识别、AR/VR、机器学习、脑神经科学、量子计算、区块链等等。这些技术我们统称为智能化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开始并且持续地、加速地与教育产业结合在一起。教育产业的智慧化升级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人工智能(AI)是信息科学领域最前沿的学科之一,经历60余年的发展之后,AI对医疗、交通、商业、航天、农业等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大转折,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将推动信息时代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信息社会向智能化社会转型。中国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予了很强的政策支持。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把实现世界制造强国作为总目标,并提出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该文件重点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各行各业发展的重大应用价值,并阐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促进战略任务的完成和实施。2016年5月,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再次把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实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性强国的重要推动力。在信息技术快速普及的今天,连接人与信息的信息流,成为信息时代的常态,而人工智能技术是构建信息流的关键技术。尤其是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更多地侧重于能够发现问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人才,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思维、编程能力和对智能化社会的深度认知。”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首先要看科技巨头们的动向。从全球来看,科技巨头们在AI领域进行了大量收购,Google、Facebook、IBM等公司在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算法)、大数据公司(算法或数据)和芯片研发公司(计算能力)等领域布局广泛。不过从他们的投资方向看来,人工智能的底层技术仍是投资重点,应用还未到大规模爆发期。

全球科技企业巨头近几年在人工智能领域密集布局,通过巨额的研发投入、组织架构的调整、持续的并购和大量的开源项目,正在打造各自的人工智能生态圈。在未来,人工智能将不再是尖端技术,而会成为随处可见的基础设施。

对于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而言,既要寻找与巨头的合作契合点,又要避开正面冲突。科技巨头们的优势是技术和资金,但是在垂直领域不一定见长。所以创业企业在教育垂直领域的应用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纵向深入”是一个潜在突破的方向。比如乂学教育、学霸君、猿题库、学吧课堂等教育机构都在这个方向上做着有益的探索。

智能化技术有多个细分领域,每个细分领域的成熟度是不同的,与教育的结合深度自然也不尽相同。教育科技的成熟度曲线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虽然整体而言大多数智能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仍处于早期,但行业飞速发展,可谓已经“临近奇点”。

脑神经科学、深度学习和情感计算等技术尚处于整个行业周期曲线的早期,这些技术与教育的结合还在萌芽状态;区块链、自适应性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则属于行业期望值最高的膨胀期;可穿戴设备、AR/VR经历了泡沫破裂后的低谷期;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处于行业发展后半段,相对成熟;在线直播、移动互联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则处于非常成熟的阶段了。

自适应学习

在所有教育领域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场景中,最典型的一个就是自适应学习(Adaptive Learning)。自适应学习致力于通过计算机手段检测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和状态,并相应地调整后面的学习内容和路径,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自适应学习的运作过程是这样的:搜集学生学习数据,预测学生未来表现,智能化推荐最适合学生的内容,最终高效、显著地提升学习效果。

自适应学习早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就已存在,目前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美国K-8(相当于中国的小学、初中)自适应学习公司DreamBox Learning曾在2010年后做过一项调查(调查样本超过480个,其中大部分人为K-8公立校教师),结果表明49%的人正在自适应学习软件上教授补充课程,42%的人正将其作为核心课程平台使用。

自适应学习产品在国外各个学习阶段都有应用,包括早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职业领域等,并已覆盖多个学科。早幼教领域的kidaptive,K12领域的Knewton,企业培训领域的area9,素质类培训的Newsela,语言培训领域的lingvist等等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2014年美国的自适应教育突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当时有个标志性的事件,美国有三家最大的自适应教育集团Knewton、Realizeit、ALEKS做了几场人机大战,比赛结果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取样的学生群体当中,机器人教学的成绩比优秀的老师教学的成绩高了17分!而且在人机大战中机器不仅战胜了老师组真人授课的成绩,同时还把及格率提升了一倍。

这个事件令美国教育界感到震惊。以前我们都认为在线教育,尤其是没有直播形式、没有真人现场授课的教育形式,只适合“学霸”而不适合“学渣”。因为学霸专注力比较强,自控能力比较强,自学能力比较强,相对来说他们更容易独立完成学习,而学习较差的学生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很多人说教育是反人性的,一直讲教育不可能在互联网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功。而在2014年人机大战的结果在美国的教育行业让大家都意识到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形态,可以取得不一样的结果。

美国媒体预言,人类自适应教育的元年到了,未来世界所有的教育都会是自适应性的。资本也开始大量关注这个领域,美国的Knewton公司累计融资了1.5亿美元;印度有一家叫byju’s的公司在宣布转型自适应之后,拿到了比尔·盖茨基金会和扎克伯格基金会1亿美元的融资;美国的一家传统的教育机构Duolingo在宣布转型自适应之后也获得了8000万美元的融资;澳大利亚的SmartSparrow,韩国的KnowRe等都融资可观。人工智能自适应的教育公司在全球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出现。

提到自适应平台,必然要提其中的佼佼者Knewton。它为发行商、学校及全球的求学者提供预测性分析及个性化推荐,其覆盖的学生范围包括K12、高等教育及职业发展教育等。Knewton的平台有三个重要功能:第一,推荐课程内容功能。系统抓取学生的学习数据,并分析下一阶段应该学什么,这与亚马逊、淘宝的推荐类似;第二,预测性的学习数据分析。这或许是Knewton和出版商最大的差别,出版商让学生知道做题的对错。而Knewton是预测你未来的学习程度,你现在做得怎么样,未来能做怎么样。比如说一个学生测试得了60分,但系统基于学生数据分析和对内容的了解,可能会显示学生水平要高于60分;第三,内容数据分析。系统会评估课程的内容质量,以及对学生学习有什么影响,最终对内容本身做出评价和调整。

分级阅读

除了自适应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结合,比如构建和优化内容模型,建立知识图谱,让用户可以更容易地、更准确地发现适合自己的内容。国外这方面的典型应用是分级阅读平台,推荐给用户适宜的阅读材料,并将阅读与教学联系在一起,文后带有小测验,并生成相关阅读数据报告,老师得以随时掌握学生阅读情况。

相较于传统分级阅读只是根据学生年龄推荐阅读书目,无法根据不同学生阅读能力、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精准阅读,分级阅读类的产品替代了教师的收集书目、推荐书目、阅读监督等工作,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同时实现了学生自适应阅读,达到了分级阅读的核心目的——匹配适合学生个人的书目,解决了学生阅读太难的书会失去阅读兴趣、阅读难度低的书无法提升阅读能力的问题。通过人工智能赋能的分级阅读优势明显: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养成学生阅读习惯、清晰个人阅读水平、清楚了解阅读能力变化、教师和家长全方位监测、分析报告快捷精准。分级阅读类的产品发展空间巨大,目前该类产品主要集中在英文分级阅读,国内市场上却缺少中文类的分级阅读产品。同时,目前国内英文分级阅读产品的分级方式主要采用国外分级方式,该方式适用于母语是英语的国外儿童,但对于非英语母语的中国学生的适用性仍有待观察。

Newsela是一家2013年成立的公司,公司的主打产品是适用于青少年儿童阅读的新闻,从而把英语学习融合在新闻阅读的过程里。它运用了科学算法来测量用户的英语水平,把来自“彭博社”《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的内容改写成适合从2年级到12年级学生可以阅读的版本,从而提升青少年儿童对社会的敏感度和认知程度。同时Newsela也会给用户推荐个性化的新闻内容,用户也可以自己调整阅读的难度。

自动答疑

除了应用于个性化学习方案的制定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落地在自动化辅导和答疑子领域,这也成为教师面授外的有效补充。下一代培训机构一定是智能型的机构,从大数据进化到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手写识别、语音分析等技术的发展,让机器模拟人来答疑、服务成为可能,这类应用会越来越多。最初机器是用来辅助人工教学的,未来的趋势则是人辅助机器,而这个过程会一次次重塑未来的学习和教育。

比如学霸君、作业帮等软件都是借助了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学生遇到难题时只需要用手机拍成照片上传到云端,系统在一到两秒钟内就可以反馈出答案和解题思路,而且这类软件不仅能识别机打题目,手写的题目的识别正确率也越来越准,目前已经达到了70%以上。

智能批改

大数据、文字识别等技术的发展,还推动了文字的规模化自动批改和个性化反馈。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减轻老师在作业、试题、作文领域的批改压力,实现既规模化又个性化的作业反馈是未来教育需要攻克的重要领域,也是国内外众多企业看中的市场。比如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乔纳森研发了一款可进行英语语法纠错的软件,能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全文,然后做出判断,它提高了英语翻译软件或程序翻译的准确性,解决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问题。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技术的进步,使得自动批改作业成为可能,对于简单的文义语法机器可以自动识别纠错,甚至是提出修改意见,这将会大大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中国的批改网,也是在这个领域做出探索的一款产品。

虚拟教学场景

AR/VR也是一种得以普遍应用的智能化技术。AR/VR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最大的贡献是虚拟教学场景的呈现。首先从整个AR/VR细分领域来看,发展乐观。GSV预测整个产业将会达到2000亿美元的规模。同时很多行业巨头也通过AR/VR技术把目光投向教育领域,比如微软Hololens和培生教育集团合作,通过运用微软的全息图,学生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一些系统的构造,并且在虚拟的世界里体验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的内容。北美另一大科技巨头Facebook,在OC3大会上也宣布将投入1000万美元到VR教育领域。不仅是北美,韩国科技巨头三星也在德国推出了VR教育系统,这个VR教育系统主要是给7年级和9年级的生物课提供应用。通过佩戴GearVR,学生就可以观察到器官是如何工作的。

虽然AR技术并不是全新的,不过AR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才刚开始。AR技术特别适合教育,因为它很好地匹配了情景教学和建构主义教育思想。AR技术可以让学习者自主探索各种有趣的学习材料,并且可以在做实验犯错的情况下也不会有任何严重后果。学习者通过AR技术进入一个和现实高度仿真的环境,可以动态地进行交互形式学习。因为是虚拟和现实交融在一起,AR技术让学习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场景之间快速切换,也可以在学习和教育中使用移动技术。AR在教育行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虚拟场景培训、AR图书、AR游戏学习、AR建模等。尤其是在职业教育领域,比如医疗和建筑等领域的技能培训,AR技术已经有比较深入的应用了。

MagicLeap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AR公司,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达尼亚海滩。该公司已经从Kleiner、Perkins、Caufield&Byers和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等著名投资者那里获得了总共高达14亿美元的融资。这家公司在2017年12月发布了一款备受瞩目的AR眼镜,这款眼镜可以把互动图形、视频和真实场景重合在一起。从而可以更好地跟其他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交流。

另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公司Blippar总部位于伦敦,该公司致力于开发视觉搜索APP,利用AR和AI技术帮助用户解读日常生活中各种实物信息。通过这款APP,学生可以随时搜索任何想了解的物品信息。而且通过AR,学生也可以更立体地了解几何、地理、物理等知识。Blippar目前已经从风投那里融了1.5亿美元。最近,Blippar刚从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公司获得了5400万美元的D轮融资。

课堂高效管理

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也已经引入在线课堂。在上课期间,人脸识别技术将通过对学生面部表情的识别,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反馈给师生和家长,让在线课堂的老师“看见”学生的表现。

2017年5月,好未来投资情绪识别引擎公司FaceThink。通过情绪识别系统,能够对孩子上课的表情进行实时采集,从专注、疑惑、高兴、闭眼四个维度分析其听课状态,形成注意力曲线学习报告,反馈给老师和家长,从而让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优化课程和教学内容。此外,2017年好未来还发布了IDO2.0个性化学习体系。通过个性化学习任务系统,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触感互动等科技手段在教育上的应用,为学生打造学习计划更明确、学习方式更多元的在线学习闭环,为在线教育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区块链

人类社会正在进行一场数字化的大迁徙,我们正在网络世界、虚拟空间里建立一个数字化的新世界。AR、VR、AI、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正是人类驶向数字世界的帆船。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也开始在各个行业广泛地应用。

区块链可以理解为一种公共记账的机制,它并不是一款具体的产品。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建立一组互联网上的公共账本,由网络中所有的用户共同在账本上记账与核账,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可以被用作一种存储教育信息的集中分类记账方式,比如学位信息、文凭信息以及考试信息等,这些信息将作为一种“数字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