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PRAM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7 03:25:30

点击下载

作者:毛晨蕾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PRAM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PRAM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试读:

前言

高校,人才培养之地;企业,人才验收之所。

如果说高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平台,那么企业就是学生施展才能的场地。高校和企业角色不同、责任不同、功能不同。高校作为进行教育的地方,人才培养是其诞生时最原始的功能,而后逐渐地增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企业是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组织,需要接收各色各样的人才,实现其社会功能。

高校和企业之间,架起了人才“进”与“出”的桥梁。校企之间从最开始的单纯人才输送与接收(就业),到后来校园实训基地的建立,实习关系的建立,再到合作开设订单班,从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计划等方面进行协商和合作,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人才培养这一方面越来越默契和谐,学校和企业被形象地比喻为学生的“娘家”和“婆家”。如果学校和企业从一开始就能够如此定位,或许能避免一些大学生就业问题。然而,学校和企业的关系是在一步步的摸索和实践中确立或改变的,所以,“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才”的现象是现在社会的一个现实问题。

高校,从其建立之初,便是相对独立和自由的,有其独立的系统、存在方式、思想精神等,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根据其自身的角色和地位来培养人才和社会和企业都没有直接关系。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教育市场化观念的出现,以及经济的转型,高校的那一席独立之所,也渐渐地被市场影响和渗透,如果高校仍一味地、孤注一掷地按照其原来的方式培养人才,便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不能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与社会的现状割裂而立,就与企业的用人需求错位而行。

不同类型的高校其功能有所偏颇,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它具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应用型学校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在这一核心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是企业的参与,所以校企合作,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企业不应仅仅是人才培养结果的验收者,更应该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参与者。高校在保有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吸收企业的优秀成分,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企业的实践当中,企业根据市场的真实情况,将对人才的要求渗透到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具体的课程内容。

校企合作,即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互换,将企业的市场化运营机制以及产品和技能需求与高校的教育体制、科研和教育产品互相结合,通过契约关系形成紧密的协调、互动和分享的合作模式,比较常见的大多涉及经济利益和明确责任与分工。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系日益密切,校企合作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引导着高校教学改革、创新和发展的方向,并建立起稳固的校企组织联系制度。校企合作可以使高校的科研技术和人才培训等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包括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可靠的途径,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做好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为优化高校人才结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较好的参考和借鉴。此外还能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更进一步地推进高等学校参与企业自主创新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

众多合作实践表明,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实现双赢互惠、多方受益、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当然,我国校企合作的形式还处于起步阶段,而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开展得比较成熟,所以现在高校和企业也在进行相关的探索,我们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总结、借鉴国外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探索和创新自身校企合作的模式。

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双方要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了解学生和员工。学校要了解学生的性格、能力、态度等,企业要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稳定性和幸福感,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开展多方面的合作,这样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地达到帮助培养人才的效果,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构建和谐的桥梁。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江西科技学院的支持和帮助,也是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与实践”(13YD016)的研究成果。著者2014年9月第1章概论1.1应用型人才培养1.1.1 应用型人才概念的提出1.国外提出应用型人才的背景

中世纪后期的欧洲产生了大家所熟知的中世纪大学,它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起源。公元10世纪和11世纪的欧洲,市民阶层开始活跃于中世纪的欧洲舞台上,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和发展,在市镇内部,商人和手工业工人组成了行会。这些行会组织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神学、法律、修辞、文理方面的专门学校,以职业训练、培养专业性应用型人才为其主要任务,中世纪大学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形成。当时,研究只是学者个人行为,大学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为了高深学问的探究而存在的,这个时期的大学还不存在制度化的研究。13—15世纪是中世纪大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它是以应用性学科为主,课程和教学内容都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其毕业生从事的大多都是非研究性、非学术性的工作,中世纪大学为当时的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应用型人才。而到了15世纪,在教会的严格控制之下,中世纪大学远离社会实践,教学内容以神学和经院哲学为中心,科学和技术难登大雅之堂,可谓是典型的单一的学术类型,所以当时的人们对实用知识是不称道的。直至17—18世纪,由于完全沉湎于经院哲学的繁琐考证之中,大学已经远远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18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兴起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扩大劳动者的数量,而且要求提高劳动者的质量。要求学校扩大对劳动对象实施必要的科技文化教育。这种客观要求促进了教育改革,政府加强了对教育的干预,宗教控制减弱,办学功能从单纯传授知识发展到教学、科研和为经济发展服务,学科从哲学和文科扩展到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科,从纯粹理论学科扩展到应用学科。虽然少数传统老牌大学仍以学术为主,但大多数新创办的大学和地方学院则以应用学科为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迅速兴起,生产领域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使得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和细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剧增。除此之外,战后人口数量激增,使得接受高等教育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权利。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应用型教育类型的大学在科技进步和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运而生,迅速发展。美国的社区学院的兴起和发展是其中较为典型和突出的表现。其他发达国家如法国、英国、德国、日本,在大众化进程中,高等学校的办学层次与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伴随着地方型学院(包含各类专业技术学院)的兴起,各类科学技术、实用性的职业知识登上大学讲堂,从而使得应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回顾历史,自18世纪以来逐渐产生的应用型教育,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得到迅猛发展,并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这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要求和体现。2.国内提出应用型人才的背景

中国近代高等学校的出现始于洋务运动时期。当时国家急需“翻译兼译述的人才,海陆军的将才及制船造械的技术人才”。于是产生了两类中国早期的近代高等学校:一类为学习方言的方言学堂,一类为学习军备的水陆军学堂。方言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及湖北自强学堂。军备学堂又分为两种:一为训练海军人才的水师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一为训练陆军人才的武备学堂,如天津武备学堂、山西武备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但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应用型人才。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渊源没有直接联系,它是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相伴相生的,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教育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元的经济体制决定了高等教育的一元性。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后,由于“文化大革命”而引起的学术空白、人才断层及由此引起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急需各种各样的人才,尤其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才更为奇缺,因此那时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需要大量能够在一线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应用、生产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特别在20世纪末,高等院校的陆续扩招后,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教育,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出现的根本动因。与此同时国内出现了一大批新建的地方高校,大学的入学人数也不断上升,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如果再不改变,将会导致“精英”不再是“精英”,而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也无法培养。“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无论在教育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还是师资队伍、实验设施的配备上都相距甚远,如果用精英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应用型人才,结果很可能成为“压缩型的精英教育”,而我们要开展的“大众化教育”应该立足于市场,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从而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大量应用型人才。随着全球经济形势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怎样使得大学所学与社会所需顺利接轨也是大众化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而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时显得比任何时候更加迫切。3.现阶段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解

要科学合理地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必须界定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即准确理解什么样的人才才是应用型人才。

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还没有给应用型人才下一个统一的定义,要弄清什么是应用型人才,首先必须分析人才划分的依据及参照对象,笔者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发现,人们在界定应用型人才时通常以研究型人才、理论型人才、学术型人才或者基础型人才作为参照对象。

潘懋元教授认为:“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但是,应用型人才并非只‘应用’知识和理论,不进行研究。恰恰相反,应用型人才不仅在知识的应用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理论的创新方面常常给人们以启发,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所开展的应用性研究,更具广泛的意义与作用。”

孔繁敏等人认为:“理论型人才主要是从事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与此相关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他们的任务是运用各种抽象的价值符号系统构建某个学科或领域的概念、定律、演说,创造新知识。应用型人才主要是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他们的任务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进行社会化的操作运用,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前者侧重于理论研究,后者侧重于实际操作。应用型人才又可分为理论应用和技术应用两个层次。从理论应用的角度说,应用型教育的要求是以知识发展和工作需要的基本技术为逻辑体系,注重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技术;从技术应用的角度说,应用型教育的要求是以行业、产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为逻辑体系,注重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技术与技能。从高等教育所授的学历看,目前培养理论应用的人才主要由普通本科院校承担,培养技术应用的人才主要由高等职业专科院校承担。”

刘维俭、王传金等人认为:“应用型人才是指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的人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从知识构成来看,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应用科学的知识体系组成。从学理上说,应用科学是与基础科学(或理论科学)相对的一个词,指和人类生产生活直接联系的科学,在实践中,人们常把应用科学作为工程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总称。从工作职能来看,应用型人才的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是利用学术型人才发现的科学原理服务于社会实践。因此,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点是:以科学原理及自然为研究对象,从事与具体的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能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1.1.2 应用型人才的概念

周宏、邓日成认为,应用型人才是相对学术型人才而言的,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或将这种社会生产力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当中并直接创造出社会物质财富的人才。他们还对应用型人才进行二维的矩阵式分类,其分类情况如表1-1所示。表1-1 矩阵式分类

郑晓梅认为:“在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学术研究成果演变为工程原理或工作原理;第二个阶段是将工程原理或工作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从而将其转化为具体的产品等。从事第一阶段工作的人才被称为工程型人才。第二阶段通常包括两类人才:一类主要从事实际操作或具体运作,另一类主要从事组织管理操作活动并处理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前者称为技能型人才,后者称为技术型人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的是,人才的类型与层次不是同一个概念。人才的类型与层次是对人才进行的横向与纵向的划分,应用型人才属于人才类型的划分,通常与所谓的学术型(研究型、理论型)人才相区分,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一样都有高级、中级、初级的层次划分。那些把应用型人才认定为是低级、初级的,而把学术型人才认定为是高级的观点是明显错误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不限于高职、本科教育,还包括工程硕士、MBA、临床医学博士等专业学位教育也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并且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之间,客观上存在一个渐变的中间地带,在一定条件下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可以互相转化,从人才的培养路径上也是存在这种可能的。同时,根据工作性质和职业可以把人才划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这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种反映。

依据以上学术界几种主要的观点,笔者把应用型人才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从事与具体的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工作,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很强的职业适应能力,一定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能力和知识之间,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化。1.1.3 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区别

人才从宏观上来说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常常被人们称为学术型(理论型、研究型)人才;还有一类是运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即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从事的大多是基础理论的学术研究工作,从知识结构来看,他们是以学科体系为本位,比较注重学术性,重视学科知识本身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理论性。在能力结构方面,学术型人才往往都经过系统的学科理论教育和专门的思维训练以培养、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在素质结构方面,学术型人才往往具有比一般人更强的批判精神、原创意识和辩证思维的能力。与学术型人才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因为以行业需要为本位,而行业,特别是高新技术行业知识更新快,并且具有复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因此其知识结构更强调现时性、复合性、应用性。从能力结构来看,应用型人才由于面向各个行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运用所学到的理论和技术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素质结构方面,由于应用型人才直接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则更强调较强的社会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表现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等等。学术型人才侧重于学术研究,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如表1-2所示。表1-2 几种结构比较

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之间存在着联系和各自的社会需要,这两类人才虽然存在类型上不同,但并不是人们所误解的那样,认为应用低级,学术高级。和学术型人才有初级、中级、高级之分一样,应用型人才也有层次的不同,他们都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样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区别如表1-3所示。表1-3 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区别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1.1.4 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应用型人才主要有以下三种层次:操作应用型人才、理论应用型人才、创造应用型人才。

操作应用型人才主要由高职高专院校(还有中职院校)培养,他们主要工作在生产的第一线,从事实际的工艺操作和具体运作,他们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以“实用”为主,以够用为度,专业方面强调较强的应用性,动手能力很强,对实践操作技术技能力求熟练。

理论应用型人才,主要由一般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他们的知识比较深厚,对一般的生产流程、工艺有所了解和掌握,不必很熟练,但要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且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适应性。

创造应用型人才主要由国内的一流、重点大学培养,也可由实力较强的地方性大学进行研究生层次的培养,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对技能技术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经过对文献的梳理以后,笔者发现,应用型人才具备以下特征。1.强调应用,注重实践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因为他具备非常强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这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学术型或理论型人才的显著特征。

强调应用,注重实践,主要是指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包括能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运用各种知识和技术技能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而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因此,如果因为实践经验的不足而缺少发现问题的敏锐性,解决问题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注重实践是强调应用的基础,强调应用是注重实践的归宿。

应用型人才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将知识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因此,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包括:(1)组织工作能力

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科学指导和组织实施工作的能力,能把上级指示与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抓落实的能力,研究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2)动手操作能力

应用型人才应当熟悉和掌握所从事的某专业或某行业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即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这种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之后从事这一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其具体内容和要求因专业不同而不同,每一个专业都有一些特殊的专业技能要求。运用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来处理工作对象中的实际问题,表现得直接具体的是对实际工作对象进行动手操作,操作的结果应该是满足该专业或该行业领域要求的工作成果。(3)谋划决策协调能力

在谋划决策时做到明察、多谋、机智、善断、勇为,具有机敏决断的能力。(4)调查研究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而对所从事的工作和实际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不主观臆断,不盲目指挥。2.一专多能的多样化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以及行业分工的不断细化,人在一生中从事多种职业,在多种岗位任职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相应领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以及良好的职业适应性,为了满足社会行业或技术岗位技术水平提高和知识能力结构多样化的需要,人才应具备应用性和复合型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技能等重要特征。

首先,应用型人才之所以成为人才,是因为他具有形成应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性知识,知识要素从根本上影响着能力要素和素质要素。它支撑着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知识是指人类、社会、自然发展及其规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专业性知识是指学生所学专业需要掌握的学科理论知识、经验性知识、工作过程知识以及技术技能实践知识。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知识不但要有一定的广度,还要有一定的深度。在知识的广度上,应用型人才特别是理论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应用型人才,要有一定的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专业基础性知识,这些知识是知识更新的原动力,也是最具有迁移性的知识;而学科专业知识直接反映当前工作岗位的需要,同时也是其知识结构的核心所在。除此之外,还要有一定的财务、管理、社交方面的知识以及语言、计算机方面的工具性知识,因为应用型人才更强调的是知识的应用,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可能不是单一的,而是涉及方方面面的,而这些非专业知识恰恰是从事专业活动的背景知识,决定着活动的效率和成败。知识具有一定的深度主要是指要从工作岗位知识向专业知识体系靠拢,注重学习操作性职业岗位技能技术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较完整、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

其次,应用型人才还应该具备相应的职业适应能力,包括技能、经验、态度等,注重培养和提高如适应岗位变动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为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全面素质。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因而,除了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具体工作的能力之外,对于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能力也是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的能力。3.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知识的获取与再现能力。知识获取能力指大脑对知识的吸收、加工、储存能力。在现代社会里,每天的知识与信息成几何倍数增长,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在博大精深的学科领域里,能捕捉到多少有益的成分,这与一个人的知识获取能力有很大的关系。知识获取能力强,接受新信息、新知识就快,知识面就宽,反之接受新信息、新知识就慢。

知识再现能力指一个人面对实际的学习情景或工作情景对知识的回忆与表现能力。它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机械性的功能回忆,即面对新的学习情景或具体的工作情景,回忆起过去所学知识。第二个层面是简单的知识加工,即将所已有的知识进行简单加工,用于解决一般性学习问题或完成一般性工作任务。第三个层面是知识创新层面,即将所获取的知识进行深度加工、重组,形成新知识用于解决比较复杂的学习问题或实际问题,这是较高层次的再现形式。

对应用型人才而言,在知识上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即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应用性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科技、方法论、财务、管理、社交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并且其学习能力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当代最应具备的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型人才必须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加以分析、思考,以最小的物质消耗寻求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职业的变化往往不是体现在数量简单增加或减少,而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发展而更迭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许多新技术边应用边发展,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技术问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最新的实用技术以及进行技术的改革和创新。4.不断创新

创新不仅是时代的要求,创新能力也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特征。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和全球化程度的加剧,各种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都在日益提高,许多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新问题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复杂程度很高的,很难从教科书上直接获得答案,需要从业者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以及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是社会发展所急需的,社会更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与该问题形成的历史和以往类似问题的解决策略的系统把握分不开的,是与实际问题的创造性解决紧密相连的。创新精神为个体的心理提供有效的帮助,是一个人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使人们在工作中克服困难,承受可能的失败所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而应用型人才的应用性并不只是单纯的、继承性的应用,而且是创造性的应用,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应用,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指具有凡事不墨守成规,不循规蹈矩,力求推出新构思、新设计,运用新方法、新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积极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造力,才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有理想、有抱负,追求真理,不甘平庸,才能永远不满足现状和已经取得的成绩,总是尽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热爱并执著地追求自己的事业。要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地运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获得新答案与成果,追求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要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新技术、新理论、新观念、新办法,这是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的最突出的表现。5.具有合作意识和健全的心理品质

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在人的整体素质中起着主导作用,它对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和提高起着统领和制约作用;身体心理素养是基础,是正常工作学习的基本保证。当今社会,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雇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身体心理素养以及各种社会交际能力。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时刻都面对着工作中的设计、规划、决策、应用和运作,所从事的工作大多都是第一线的工作,在生产、管理、服务的现场,其中的任何一项工作,单凭一己之力都是无法完成的,需要依靠团队成员的创造、合作。企业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团队的创造力、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的进取心,因而信任、诚信、学会合作以及默契等相互协作的精神应该是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品质。当前很多企业并不单单注重雇员的业务能力,更注重就业者的道德水平、敬业精神、交际沟通能力,以及能沉得下去的良好心态。健全的心理品质无疑可以加重应用型人才就业择业时的竞争砝码,它不但是新时代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在招聘录用企业雇员时的基本考虑内容。

除此以外,应用型人才还需要有协同能力,此能力表现为人与人合作的能力。由于现实中的工作客体往往比较复杂,所以完成一项工作往往需要各方面人才的协同配合,这种配合主要体现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上。团队的创造力、团队的合作精神、团队的进取心,是维持事业的旺盛生命力的竞争力根本原因,因而信任、信用、合作以及默契等协作精神应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品质。应用型人才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本身,就体现着自身的竞争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创造工作越来越依靠团体的力量,个体需要与其他个体进行各种有效的交流,才能促进创造事业的共同发展。因此,应用型人才需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个人的人格魅力,学会共同生活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经发生变化,懂得国际运行规则和具备国际交往与运作能力的人才备受社会欢迎。因此,应用型人才除了要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特别是要有较强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1.2校企合作

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将校企合作定义为:“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获取报酬的实际工作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和学。”这解释了校企合作的方式及合作目标,但学校和企业是相对独立的部分,学生往返于这二元中,进行知识和实践的整合。

我国职教学者黄亚妮认为:“校企合作教育即在为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的劳动者这一目标下,开展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增强企业部门与毕业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可能性,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这进一步丰富了校企合作的内涵,阐明了校企合作的目标、主体、内容及合作带来的效果,并指出了学校、企业、行业等各方都应参与合作,扩大了合作的范围。

目前,较为认同的概念是:“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参与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从中可以看出,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和企业扮演着引导帮助、提供资源、创造机会的角色,并且强调校企双方的共同参与、共同培养,实现学校和企业各自的目标。1.3校企合作模式

在国内关于校企合作的提法有很多:“校企联合办学”“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合作教育”。学者对于其概念虽然界定不一,但究其根本都包括:参与的对象主要是学校和企业或其他产业部门;参与的对象以各自资源和环境优势参与合作,同时获得各自所需资源或利益;培养的方式包括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训;培养的人才是符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源于国外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引入我国后最初称为“产学合作教育”,后为了突出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以及与我国教育、科研、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提法相结合,改为“产学研合作教育”, “产学合作教育”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不同时期的叫法,无本质区别。

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提法在高校和高等职业教育当中应用得较多,而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校企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的提法用得较多,由此,“产学研合作教育”“校企合作”“校企联合办学”的区别在于合作领域、范围、层次的深度与广度,亦无本质区别。因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所以本研究采用“校企合作”的提法。《辞海》中对模式的定义为:“模式,亦译‘范型’,一般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式样。”模式是体系化了的模型,提出了一种模型,也就是提出了一种范式,通俗而言即指事物当中可以作为标准样式并推而广之的部分。

综合对校企合作的理解以及模式的定义,本研究将校企合作模式定义为:校企合作模式是指高等教育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并可以推而广之的实践教学的样式。通过这种标准样式,高校可以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适合生产、服务、建设、管理一线的实用性人才。第2章校企合作理论基础及研究2.1校企合作理论基础

校企合作从萌芽时期就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国内外无论是从教育学、心理学,还是经济学角度来说都有校企合作的理论依据。下面从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角度来分别阐述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2.1.1 教育学角度1.福斯特的职业教育理论

福斯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60代中期世界影响最大的职业教育家之一,他以1965年发表的《发展规划中的职业学校谬误》享誉世界,该书包涵了作者关于职业教育的思想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首先他倡导“产学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福斯特认为应该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教育,而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走产学合作的道路,把职业教育和社会生产相结合。例如实行工学交替课程,尽可能地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的训练,减少课堂教学和现实工作环境的差距,最终使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走向产学合作。由于福斯特提倡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生产相结合,而社会生产与市场需求又是密不可分的,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职业教育必须以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

其次,他还提出职业教育还存在“技术浪费”的现象。福斯特认为造成技术浪费的因素有以下三个:一是国家为拉动经济提前培训某类人才,但是不符合现有的人才市场需求;二是所学非用,即就业的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三是由于职业前景与收入不理想,导致选择了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岗位。对于这种浪费发展中国家以及职业教育发展落后的国家应高度重视,应把技术浪费这一指标纳入职教评估当中。2.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

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他的思想诞生于20世纪。《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其标志性的著作与代表,其中阐述了其教育学的思想。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主动作业”“儿童中心论”等著名理论,至今仍有重要的影响。杜威提出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手足肢体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知识,使受教育者知道实用工业中所应用的科学方法,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道科学的所以然,把手与脑的训练相结合。因此,杜威反对把科学知识教育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相分离,不能只是单纯地培养某种机械型的技术工人或者只是进行修身养性的文化教育。他认为,既要培养他们的技能,也要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理论知识。在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根据杜威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思想,职业教育的课程安排一定要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的实践训练,不能使职业技能的培训受教科书的限制,要把教材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这一过程中获得职业经验。他提出的最精辟的“做中学”的观点是现代进行职业教育的有效方法,为了实行“做中学”这种教学方法他还提出通过“主动作业”方式来实现“做中学”,把整个教学和学生个人以及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个人所获得的技能都是从职业活动中习得。这也是他所主张的教育既生活观念的体现。杜威很重视他提倡的“从实践中学习的观点”,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他才开始不断地进行职业教育实践,从实践中进行学习不但使学生掌握了职业技能,而且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水平。3.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是我国近代民主主义者和教育家,是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鼻祖,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经过不断摸索和研究,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式、办学理念、办学目的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的职业教育思想理念中我们不难看到重视实践教育以及合作教育的观点。首先他提出了“知识与技能并重”“理论与实践并行”“做学合一”“手脑并用”的教学原则,这也是他经过毕生的教育实践证明的有效原则。这一原则所包含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锻炼相统一的思想,正是校企合作实质内容的体现。他把中国的传统社会划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是把读书与劳动分开的人:一是号称为士大夫,是死读书却不进行劳动的;一是劳动者,是死用手劳作却不读书的。人类的文明是手和脑并用共同创造、推进的,因此只有把动手劳作与读书学习两者结合,这样才能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脱离的问题。他还提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获得实用的生产能力,欲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在学习和劳作过程中手脑并用。黄炎培还为中华职业学校设计了“双手万能”的校徽。这些观念都体现了其理论教学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其次他还强调学校的办学基础是应该完全建立在社会的需要上,即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办学、怎样培养人才都要以社会的需要为依据。他这一观念告诉我们高校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应该与社会发展这一背景相联系,把高校的发展建立在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2.1.2 心理学角度1.建构主义

校企合作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观点。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是以认知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是该理论的典型代表,他的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建构主义的形成提供理论方面的基础。到20世纪70年代时,以布鲁纳和维果斯基为代表,在吸收和借鉴皮亚杰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建构主义的理论。

建构主义大致有如下几个观点:一是人们获得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习得,并受个体先前经验的影响。二是个体对事物的理解依赖先前的经验,个体先前的经验不同,受先前经验的影响,对事物的看法也就不会相同。三是个体的知识获得不是由老师传授,而是由学生在和现实情景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动方,教师是获得知识的帮助者。四是个体能够掌握多少知识是由学习者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去建构知识意义的能力所决定,而不是由个体记住了教师讲授的多少内容而决定。

维果斯基还特别注重学习中活动性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在现实活动中不断提高的,是人和社会生活、社会性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根据该理论,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在课堂学习而不身处现实的工作环境,先前所学的知识经验就会和外部真实环境相脱节,一旦进入现实工作岗位,环境发生变化,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也会不同,理论和实际就会不同,而且单纯的课堂理论讲解很难使学生完全掌握并使用所学知识。因此,根据该理论,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把课堂教学和实践相结合,依托社会和行业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2.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论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有些心理条件是从事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如敏锐的听觉是音乐能力所必需的,但是,有一些心理条件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与知识和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决定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

能力发展水平有高低的差异,但就全人类来说,能力的个体差异呈正态分布。人们在能力的不同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包括感知能力、想象力以及特殊能力方面的差异也很大。能力除了在类型方面有差异之外,在发展时间的早晚上也有差异,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等。根据该理论,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把职业测评和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3.人格理论

关于人格结构的主要理论有动力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类型理论(容格的内-外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和人格五因素模型,这些理论有的把人格分成三个层次,即本我、自我、超我;有的把人格分成内向型和外向型;有的把人格特质分成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两类;有的提出人格五因素包括神经质、外倾性、经验开放性、宜人性和认真性。

通过人格理论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人格的多方面,在个体的职业发展、学校的就业开展、企业的行业发展中,可以达到人职匹配,进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2.1.3 企业学角度1.资源依赖理论(1)资源依赖理论基本原理

资源依赖理论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集大成者是费佛尔和萨兰奇科,他们提出了关于资源依赖理论的四个重要假设:一是组织最重要的是关心生存;二是生存需要资源,而组织自己不能完全拥有这些资源;三是组织必须与外界的因素互动,而这些因素通常包含其他组织;四是生存要建立在一个组织控制它与其他组织关系的能力基础之上。如果一个组织非常需要一种专门知识,而这种知识在这个组织中又非常稀缺,并且不存在可替代的知识来源,那么这个组织将会高度依赖掌握这种知识的其他组织。(2)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不能单独通过自身的调整达到与外部社会发展、市场变化相协调。由此产生了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在校企合作当中,高校以人力资源、科技攻关、技术革新参与校企合作,企业以资产资本、实物资本参与校企合作,通过与企业进行产学研校企合作,与企业进行优化整合,中职学校可以摆脱专业设置与社会不符,课程开设与企业需求不符、资金不足、学生实训就业水平低、“双师型”教师建设落后、研究成果转化慢等系列困境。

企业拥有生产必需的场地、资金、设备,拥有丰富的生产管理和市场管理经验以及一大批处于生产一线的高层技术人员,但同时人力资源的匮乏,人员流动大、员工素质低下、技术水平差等问题也制约着企业持续发展。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达到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获取最新技术革新动态以及吸纳大批优秀人才的目的。2.产业组织理论(1)产业组织理论基本原理

产业组织理论是以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市场的运作绩效,以及处于市场中的企业和政府的行为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揭示企业之间关系变化的规律及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企业集群是产业组织一种发展形态,是指在特定领域内,一群具有竞争关系并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企业及其相关机构基于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基础上建立的柔性聚集体,企业集群由于空间地理的接近,通过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减少了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将集群内资源、品牌、资金、信息等要素进行优势互补,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获得经济利益最大化,实现“1+1>2”协同效应。(2)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校企合作

教育界与产业界是两个相互独立、职能不同的社会组织,其共同培养人才,使不同的子系统间实现相互作用和联系,是建立在社会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共同结果。高等院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使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企业集群扩展到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现代企业集群。

企业集群的地缘关系是集群加强合作的重要因素,作为主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中职院校,与当地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减少了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资金,同时地理接近性能节省物质和信息流的运移费用,实现在相对供给水平下公共设施和服务平均使用成本的降低。集群中的高等院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促进企业之间技术转移;因为处于企业集群当中,高等院校也降低了实训成本,提升学生实训水平,加快技术的转化速度。2.2校企合作研究2.2.1 文献来源

到目前为止,校企合作还没有严格的定义,而产学合作教育已有严格的定义。1987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对产学合作教育做了6条规定性的表述。其中一条就是指校企合作。因此,在本综述中认为校企合作是实施产学合作教育的前提。

从1987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止,在中国知网上使用“校企合作”作为主题查询词可以查询到26920篇论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有45篇,硕士学位论文有933篇;使用“产学合作”作为题名查询词可以查询到6596篇论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有25篇,硕士论文有207篇。通过选择一定的来源数据库整理出来的关于校企合作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2.2 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的研究

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促进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经济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高校发展。

吴中福认为加快高校与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产学研结合及其联合开发,是推进高教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蔡克勇指出开展校企合作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是现代高等学校和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白守仁认为校企合作对大学培养高层次、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为社会做出卓越贡献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直接关系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进程甚至成败。杜世禄认为校企合作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和高等教育职能拓展牵引力。刘希平指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个大课题,关系到高职院校发展路径的选择。

徐建平提出企业深层次参与教学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少的要素,离开了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学生就得不到真实的实践环境,技能培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陶红林提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职业素质形成、发展的根源和动力,可以培养与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为学生提供了真正自我教育的机会。2.2.3 对校企合作中的学校内部体制改革的研究

为适应和促进校企合作,学校内部需进行体制改革。学院内部体制改革的内容包括建立促进校企合作的机构及制定规范其运行的有关制度以及针对高校学生和教师的制度改革。左家奇提出加快高职院校适应校企合作机制的内部改革,是决定校企合作成败的关键。其改革内容包括长效机制、组织机构、条件保障、管理模式等方面。

王章豹等指出高校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利益分配、晋职晋级、考核奖惩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不健全,难以调动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刘希平提出要通过完善评价制度和相关的机制建设,引导学校、引导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徐建平提出应建立有效的、适应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重构教学运行机制,使企业由配角变成主角。建立新的教学质监控体系与评价标准。姚东瑞提出学校要制定教师定期到校外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的相关人事管理制度,建立起引导科研成果向产品形态转化的科研评价制度,鼓励学校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走向产业。赵学昌认为要想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学校须进行教学制度、学生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2.2.4 对校企合作的内涵的研究

关于什么是校企合作目前主要来自校企合作实践者和研究者的体会,还未形成系统的定义。孙伟宏认为校企合作的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陈解放提出校企合作的要点有四:一是强调学校以他方为中心的办学行为以及争取企业在办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二是校企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是校企资源共享,四是以企业需求为依据的开放式运作。王自勤提出校企合作包括校企合作教育和校企合作科研等,校企合作教育的实质是企业帮助学校培训人才。张宇等指出校企合作(教育)即是企业和学校双方主体的一种相互选择的行为。左家奇提出校企合作是一种对传统办学模式的创新,这是一种全新的、长效的合作机制,是任何一所高职院校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校企合作与产学合作这两个概念不同。余群英指出校企合作表述的是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产学合作教育表述的是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下,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2.2.5 对校企合作的模式的研究

王章豹等将产学合作模式分为:人才培养型、研究开发型、生产经营型和立体综合型。樊纯诗站在企业角度系统地提出了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的七种形式。董大奎等深入分析了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四种形式。李琳提出了包括六种做法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黄亚妮提出有效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构成应该包括校企双方的认知因子、情感因子、有效的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因子和社会与政府的协调因子,以及这些因子的有机结合和协调运作。许晓东认为大学与产业双方的合作有几种有效的形式:从用合同或协议书联系起来的松散组织形式到直接的接触(如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从分界性中间组织(如大学企业合作研究中心)的产生直至科学园区的出现。林伟连认为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从主体参与程度的发展情况看,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呈现出从单一点式合作、链式合作向网式合作演变的趋势。

关于几种具体的校企合作模式,杨东占提出联合体是我国高校为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与企业、产业部门或地方政府联合建立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合作形式,我国产学合作的联合体可分为五种类型。张秉钊、刘希平、胡小唐研究了如何实施订单培养。李春红介绍了台湾的区域产学合作中心如何联络协调及资源整合,并对产业界提供统一服务和联系的窗口。黄竹青、张琦等研究了如何通过高校董事会开展校企合作,创新办学体制。管平等研究了“产学合作工作站”如何协调管理学生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企业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实现有组织的分散和有条件的集中,形成顶岗实习管理的长效机制。孔建益等研究了共享型产学研联盟如何实现校企共建共享。徐建平研究了校企合作教育理事会如何统筹规划、决策校企合作中的重大事宜。叶鉴铭等研究了校企共同体如何实现校企双方的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如何实现校企双方共同愿景、共同组织、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孔德兰研究了以专业群为单元的校企合作有机体如何共同出资建设实践工场,共同承接科研项目,共同承担公司业务,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实行“领导班子互兼、中层干部互任、教师员工互聘”。

通过归纳总结以上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可以得到不同分类标准下的校企合作模式。从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关系来讲可分为单主体型、双主体型、新主体型和多主体型。单主体型又分为以企业为主和以学校为主两种类型,在合作中以一方为主来决定双方合作事务。单主体型包括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模式、企业办学校、学校办公司、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与企业委托学校开展研究、高校技术入股企业、学校或企业建立研究中心或工程中心等。双主体型指企业和学校两个主体协商决定双方合作事务,双主体型包括校企共同体、校企联盟等;新主体指企业与高校联合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究机构、公司等;多主体型指多个学校多个企业多边协同处理合作事务,这种类型主要体现为职业教育集团、科技园区。从校企合作的目的来讲可分为教学型、科研型、生产型。从校企合作的实施方式来讲可分为分散型、集中型。从校企合作的远景来讲可分为契约型、平台型。第3章国内外校企合作发展3.1国外校企合作发展3.1.1 国外主要校企合作模式概览

国外的校企合作是很普遍的,合作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一百多年以前,美国的农业、矿业和军事工业是校企合作最早出现的领域。从19世纪中叶开始,美国的企业就陆续为许多大型的物理和工程方面的研究项目提供大学所需的资金和设备。而大学作为回报则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技术指导。这样,美国就成为了校企合作的发祥地,其校企合作出现过多种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基金会资助、合作研究、联合体、科技园、企业孵化、咨询服务等。而英国历来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国家,对于企业的要求则反应比较迟钝,并不注重校企双方的联系与合作。随着历史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大学才逐步开始了校企合作联系,剑桥大学则是当时首先获得英国大学科研职能的高等院校。1881年,英国学者NICK Segal记录了来自剑桥大学的达尔文率先创办了剑桥科学仪器公司,这可以说是产学研合作的先驱。在英国主要有“合作教育、综合联系方式、科学园”等校企合作模式。总的看来,在英美两国,校企之间只要能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大众的合作方式都可以尝试与采用,校企合作很深入。1.基金会资助模式

基金会资助是英国政府在推动和支持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提高科学技术实力和校企合作的重要手段和支撑。高等教育创新基金会作为英国基础科学研究资助的重要部分,从成立之初就积极探索校企双方合作的交流资助与管理方法,帮助研发能力较弱的高校来拓展知识和技术转移的可能性,同时研究国际、国内的科技发展动态,制定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资助策略,及时调整资助模式。创新基金现已成为科技基金、教学基金以外的第三大基金,它鼓励企业投资于研发,并可为企业就这方面提供税收的优惠,并使地方发展机构更紧密地与高等教育创新基金的运作相联系,以确定基金确实完全集中在地区发展的优势上。在美国,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und, NSF)是美国国会于1950年创立的一个独立联邦机构,主管国家科学基金。它重点资助基础科研和各科学、工程领域教育,其宗旨是:促进科学进步,增进国民健康、财富、福祉和保障国防安全。NSF主要通过给研究者个人、团队、研究中心和高校基础研究项目提供资助的方式来实现其宗旨。其中,对高校基础科研的资助额度占联邦资助总额的20%。NSF每年大概有10000个新的资助项目,每个项目的资助周期通常为3年,资助领域主要是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2.大学科学园区模式

英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纷纷将高新技术的研发中心设在研究型大学周围,形成了大量的科学园。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园的数量已超过150个,达到世界之最。美国AURP (Association for University Research Parks)将“科学园”或“科技工业园”界定为:一是具有公立或私立的研究开发设施、高新技术或科学导向型企业、以支持服务作为其目的而开辟的土地或建筑物;二是拥有大学及其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是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窗口;三是作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基地,支持新型风险企业的成长和促进经济发展;四是支持大学与入驻企业间的技术和经营转移,起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作用。大学科技园的主要功能是依托大学、研究机构的智力、技术、设备、文化氛围等综合资源优势,与企业之间建立联系及沟通技术转让、交流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元化渠道,它的发展模式将变为:①依托大学单一优势学科、专业科研主导产业模式。如美国利用犹他大学一流医学学科优势发展“仿生谷”。②优势综合发展模式。如美国128号公路区就是利用原有工业和科技基础再加上密集的智力优势发展起来的。3.具有联合协调功能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模式

该模式是以研究型大学为核心,以企业为组成单位,通过共同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通过教学、科研、生产各环节的有机连续性,形成较强的综合性攻关能力和制造能力,又称为科研生产联合体或科学技术综合体。

美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意识地创建联合体,80年代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比较著名的区域性科学工业综合体有华盛顿——巴尔迪摩科学工业综合体(以霍普金斯大学和西点军校为中心)、旧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