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7 13:46:13

点击下载

作者:张保胜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圆觉经

圆觉经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圆觉经 / 张保胜 释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9 (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ISBN 978-7-5060-8569-4

Ⅰ.①圆… Ⅱ.①张… Ⅲ.①大乘—佛经 ②《圆觉经》—研究 Ⅳ.①B942.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2015) 第267720号本书中文简体字版权由上海大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独家授权出版中文简体字版专有权属东方出版社

圆觉经

(YUANJUEJING)

释 译 者:张保胜

责任编辑:夏旭东

出  版:东方出版社

发  行: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113号

邮政编码:100007

版  次:2016年9月第1版

印  刷:三河市中晟雅豪印务有限公司

印  次:2016年9月第1次印刷

开  本: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印  张:9.5

字  数:130千字

定  价:45.00元

书  号:ISBN 978-7-5060-8569-4

发行电话:(010) 85924663 85924644 85924641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本书观点并不代表本社立场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拨打电话:(010) 85924602 85924603《中国佛学经典宝藏》大陆简体字版编审委员会

主任委员:赖永海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月清 王邦维 王志远 王雷泉

     业露华 许剑秋 陈永革 吴根友

     徐小跃 龚 隽 葛兆光 温金玉

     彭明哲 程恭让 鲁彼德 董 群

     潘少平 潘桂明 魏道儒总序自读首楞严,从此不尝人间糟糠味;认识华严经,方知已是佛法富贵人。

诚然,佛教三藏十二部经有如暗夜之灯炬、苦海之宝筏,为人生带来光明与幸福,古德这首诗偈可说一语道尽行者阅藏慕道、顶戴感恩的心情! 可惜佛教经典因为卷帙浩瀚、古文艰涩,常使忙碌的现代人有义理远隔、望而生畏之憾,因此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编纂一套白话佛典,以使法雨均沾,普利十方。

一九九一年,这个心愿总算有了眉目。是年,佛光山在中国大陆广州市召开“白话佛经编纂会议”,将该套丛书定名为《中国佛教经典宝藏》[1]。后来几经集思广益,大家决定其所呈现的风格应该具备下列四项要点:

一、启发思想:全套《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共计百余册,依大乘、小乘、禅、净、密等性质编号排序,所选经典均具三点特色:

1. 历史意义的深远性

2. 中国文化的影响性

3. 人间佛教的理念性

二、通顺易懂:每册书均设有原典、注释、译文等单元,其中文句铺排力求流畅通顺,遣词用字力求深入浅出,期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契入妙谛。

三、文简意赅:以专章解析每部经的全貌,并且搜罗重要的章句,介绍该经的精神所在,俾使读者对每部经义都能透彻了解,并且免于以偏概全之谬误。

四、雅俗共赏:《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虽是白话佛典,但亦兼具通俗文艺与学术价值,以达到雅俗共赏、三根普被的效果,所以每册书均以题解、源流、解说等章节,阐述经文的时代背景、影响价值及在佛教历史和思想演变上的地位角色。

兹值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诸方贤圣齐来庆祝,历经五载、集二百余人心血结晶的百余册《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也于此时隆重推出,可谓意义非凡,论其成就,则有四点可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佛教史上的开创之举:民国以来的白话佛经翻译虽然很多,但都是法师或居士个人的开示讲稿或零星的研究心得,由于缺乏整体性的计划,读者也不易窥探佛法之堂奥。有鉴于此,《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突破窠臼,将古来经律论中之重要著作,做有系统的整理,为佛典翻译史写下新页!

二、杰出学者的集体创作:《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结合中国大陆北京、南京各地名校的百位教授、学者通力撰稿,其中博士学位者占百分之八十,其他均拥有硕士学位,在当今出版界各种读物中难得一见。

三、两岸佛学的交流互动:《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撰述大部分由大陆饱学能文之教授负责,并搜录台湾教界大德和居士们的论著,借此衔接两岸佛学,使有互动的因缘。编审部分则由台湾和大陆学有专精之学者从事,不仅对中国大陆研究佛学风气具有带动启发之作用,对于台海两岸佛学交流更是帮助良多。

四、白话佛典的精华集萃:《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将佛典里具有思想性、启发性、教育性、人间性的章节做重点式的集萃整理,有别于坊间一般“照本翻译”的白话佛典,使读者能充分享受“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的法喜。

今《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付梓在即,吾欣然为之作序,并借此感谢慈惠、依空等人百忙之中,指导编修;吉广舆等人奔走两岸,穿针引线;以及王志远、赖永海等大陆教授的辛勤撰述;刘国香、陈慧剑等台湾学者的周详审核;满济、永应等“宝藏小组”人员的汇编印行。由于他们的同心协力,使得这项伟大的事业得以不负众望,功竟圆成!《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虽说是大家精心擘划、全力以赴的巨作,但经义深邈,实难尽备;法海浩瀚,亦恐有遗珠之憾;加以时代之动乱,文化之激荡,学者教授于契合佛心,或有差距之处。凡此失漏必然甚多,星云谨以愚诚,祈求诸方大德不吝指正,是所至祷。一九九六年五月十六日于佛光山[1]. 编者注:《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大陆出版时改为《中国佛学经典宝藏》丛书。原版序敲门处处有人应《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是佛光山继《佛光大藏经》之后,推展人间佛教的百册丛书,以将传统《大藏经》精华化、白话化、现代化为宗旨,力求佛经宝藏再现今世,以通俗亲切的面貌,温渥现代人的心灵。

佛光山开山三十年以来,家师星云上人致力推展人间佛教,不遗余力,各种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创办,全世界弘法度化之道场应机兴建,蔚为中国现代佛教之新气象。这一套白话精华大藏经,亦是大师弘教传法的深心悲愿之一。从开始构想、擘划到广州会议落实,无不出自大师高瞻远瞩之眼光,从逐年组稿到编辑出版,幸赖大师无限关注支持,乃有这一套现代白话之大藏经问世。

这是一套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反映传统佛教文化的丛书,取其精华,舍其艰涩,希望既能将《大藏经》深睿的奥义妙法再现今世,也能为现代人提供学佛求法的方便舟筏。我们祈望《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具有四种功用:

一、是传统佛典的精华书

中国佛教典籍汗牛充栋,一套《大藏经》就有九千余卷,穷年皓首都研读不完,无从赈济现代人的枯槁心灵。《宝藏》希望是一滴浓缩的法水,既不失《大藏经》的法味,又能有稍浸即润的方便,所以选择了取精用弘的摘引方式,以舍弃庞杂的枝节。由于执笔学者各有不同的取舍角度,其间难免有所缺失,谨请十方仁者鉴谅。

二、是深入浅出的工具书

现代人离古愈远,愈缺乏解读古籍的能力,往往视《大藏经》为艰涩难懂之天书,明知其中有汪洋浩瀚之生命智慧,亦只能望洋兴叹,欲渡无舟。《宝藏》希望是一艘现代化的舟筏,以通俗浅显的白话文字,提供读者遨游佛法义海的工具。应邀执笔的学者虽然多具佛学素养,但大陆对白话写作之领会角度不同,表达方式与台湾有相当差距,造成编写过程中对深厚佛学素养与流畅白话语言不易兼顾的困扰,两全为难。

三、是学佛入门的指引书

佛教经典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深入,门门是无限宽广的证悟途径,可惜缺乏大众化的入门导览,不易寻觅捷径。《宝藏》希望是一支指引方向的路标,协助十方大众深入经藏,从先贤的智慧中汲取养分,成就无上的人生福泽。

四、是解深入密的参考书

佛陀遗教不仅是亚洲人民的精神归依,也是世界众生的心灵宝藏。可惜经文古奥,缺乏现代化传播,一旦庞大经藏沦为学术研究之训诂工具,佛教如何能扎根于民间? 如何普济僧俗两众? 我们希望《宝藏》是百粒芥子,稍稍显现一些须弥山的法相,使读者由浅入深,略窥三昧法要。各书对经藏之解读诠释角度或有不足,我们开拓白话经藏的心意却是虔诚的,若能引领读者进一步深研三藏教理,则是我们的衷心微愿。大陆版序一《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是一套对主要佛教经典进行精选、注译、经义阐释、源流梳理、学术价值分析,并把它们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的大型佛学丛书,成书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星云大师担任总监修,由大陆的杜继文、方立天以及台湾的星云大师、圣严法师等两岸百余位知名学者、法师共同编撰完成。十几年来,这套丛书在两岸的学术界和佛教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研究、弘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推动两岸的文化学术交流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佛学经典宝藏》则是《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的简体字修订版。之所以要出版这套丛书,主要基于以下的考虑:

首先,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专业研究者,穷其一生之精力,恐也难阅尽所有经典,因此之故,有“精选”之举。

其次,佛教源于印度,汉传佛教的经论多译自梵语;加之,代有译人,版本众多,或随音,或意译,同一经文,往往表述各异。究竟哪一种版本更契合读者根机?哪一个注疏对读者理解经论大意更有助益? 编撰者除了标明所依据版本外,对各部经论之版本和注疏源流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再次,佛典名相繁复,义理艰深,即便识得其文其字,文字背后的义理,诚非一望便知。为此,注译者特地对诸多冷僻文字和艰涩名相,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注解和阐析,并把所选经文全部翻译成现代汉语。希望这些注译,能成为修习者得月之手指、渡河之舟楫。

最后,研习经论,旨在借教悟宗、识义得意。为了将其思想义理和现当代价值揭示出来,编撰者对各部经论的篇章品目、思想脉络、义理蕴涵、学术价值等所做的发掘和剖析,真可谓殚精竭虑、苦心孤诣! 当然,佛理幽深,欲入其堂奥、得其真义,诚非易事! 我们不敢奢求对于各部经论的解读都能鞭辟入里,字字珠玑,但希望能对读者的理解经义有所启迪!

习近平主席最近指出:“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如何去研究、传承和弘扬优秀佛教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拟对繁体字版的《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进行修订,并出版简体字版的《中国佛学经典宝藏》,随喜赞叹,寥寄数语,以叙因缘,是为序。二○一六年春于南京大学大陆版序二

身材高大、肤色白皙、擅长军事的亚利安人,在公元前四千五百多年从中亚攻入西北印度,把当地土著征服之后,为了彻底统治这里的人民,建立了牢不可破的种姓制度,创造了无数的神祇,主要有创造神梵天、破坏神湿婆、保护神毗婆奴。人们的祸福由梵天决定,为了取悦梵天大神,需要透过婆罗门来沟通,因为他们是从梵天的口舌之中生出,懂得梵天的语言——繁复深奥的梵文,婆罗门阶级是宗教祭祀师,负责教育,更掌控了神与人之间往来的话语权。四种姓中最重要的是刹帝利,举凡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都由他们实际操作,属贵族阶级,由梵天的胸部生出。吠舍则是士农工商的平民百姓,由梵天的膝盖以上生出。首陀罗则是被踩在梵天脚下的土著。前三者可以轮回,纵然几世轮转都无法脱离原来种姓,称为再生族;首陀罗则连轮回的因缘都没有,为不生族,生生世世为首陀罗,子孙也倒霉跟着宿命,无法改变身份。相对于此,贱民比首陀罗更为卑微、低贱,连四种姓都无法跻身其中,只能从事挑粪、焚化尸体等最卑贱、龌龊的工作。

出身于高贵种姓释迦族的悉达多太子,为了打破种姓制度的桎梏,舍弃既有的优越族姓,主张一切众生皆平等,成正等觉,创立了佛教僧团。为了贯彻佛教的平等思想,佛陀不仅先度首陀罗身份的优婆离出家,后度释迦族的七王子,先入山门为师兄,树立僧团伦理制度。佛陀更严禁弟子们用贵族的语言——梵文宣讲佛法,而以人民容易理解的地方口语来演说法义,这就是巴利文经典的滥觞。佛陀认为真理不应该是属于少数贵族、知识分子的专利或装饰,而应该更贴近普罗大众,属于平民百姓共有共知。原来佛陀早就在推动佛法的普遍化、大众化、白话化的伟大工作。

佛教从西汉哀帝末年传入中国,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漫长艰巨的译经过程,加上历代各宗派祖师的著作,积累了庞博浩瀚的汉传佛教典籍。这些经论义理深奥隐晦,加以书写的语言文字为千年以前的古汉文,增加现代人阅读的困难,只能望着汗牛充栋的三藏十二部扼腕慨叹,裹足不前。

如何让大众轻松深入佛法大海,直探佛陀本怀? 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乃发起编纂《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一九九一年,先在大陆广州召开“白话佛经编纂会议”,订定一百本的经论种类、编写体例、字数等事项,礼聘中国社科院的王志远教授、南京大学的赖永海教授分别为中国大陆北方与南方的总联络人,邀请大陆各大学的佛教学者撰文,后来增加台湾部分的三十二本,是为一百三十二册的《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于一九九七年,作为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的献礼,隆重出版。

六七年间我个人参与最初的筹划,多次奔波往来于大陆与台湾,小心谨慎带回作者原稿,印刷出版、营销推广。看到它成为佛教徒家中的传家宝藏,有心了解佛学的莘莘学子的入门指南书,为星云大师监修此部宝藏的愿心深感赞叹,既上契佛陀“佛法不舍一众”的慈悲本怀,更下启人间佛教“普世益人”的平等精神。尤其可喜者,欣闻现大陆出版方东方出版社潘少平总裁、彭明哲副总编亲自担纲筹划,组织资深编辑精校精勘;更有旅美企业家鲁彼德先生事业有成之际,秉“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之襟怀,促成简体字版《中国佛学经典宝藏》的刊行。今付梓在即,是为序,以表随喜祝贺之忱!二○一六年元月题解《圆觉经》,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大”是说此经所讲之理是永恒的,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范围广大,大而无量无边。所以“大”是从体得名。“方”是法则,从圆觉流出真如、菩提、涅槃等,因为圆觉是清净的,所以四大、六根、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等都是清净的。所以“方”是从相得名。“广”是多博的意思,一心一念有无限妙用,所以“广”是从用得名。《圆觉经》的体、相、用本来是圆满无缺的,体没有任何过失,是绝妙的真理本体,所以体是佛的法身德;相横穷竖遍,这是佛的般若德;用如恒河之沙,这是佛的解脱德。所以,“大方广”是佛果三德。

佛果三德是针对三障而说,三障如下:烦恼障,无限见、思、无明,障碍三菩提,见、思烦恼障实智菩提,尘烦恼障方便菩提,无明烦恼障真性菩提;业障,恶业、善业、有漏业、无漏业,障三解脱。有漏业障空解脱,无漏业障无相解脱,出假神通非有漏非无漏亦有漏亦无漏业,障无作解脱;报障,人界、天界有情众生的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障碍三涅槃,六凡 (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 同居分段生死障碍圆净解脱,二乘方便变易生死,障碍方便净涅槃,各大菩萨实报变易生死障碍性净涅槃。

烦恼与菩提不二,因为烦恼和菩提相待而成立,离烦恼无菩提,离菩提无烦恼。依此类推,三业与三解脱不二,生死与涅槃不二。菩提是相大,解脱是用大,生死之苦即法身,法身是体大。这种众生法就是心法,也就是佛法,并不是众生法以外另有心法、佛法,也不是佛法以外另有心法和众生法,所以在一众生法中能够见到一切众生法、一切佛法和一切心法。众生法、佛法、心法都是大方广法,所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对于“大方广”的解释至此终。

以下解释圆觉,“圆”是周遍,即圆觉妙心变幻一切,一切事物当中都有圆觉妙心。“觉”是没有分别妄想,绝思绝虑,就是法身佛,正如《大乘起信论》所说的:“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明本觉。”

修多罗是梵文Sutra的音译,意译为经或契经,契有契理、契机的意思,契理是契合中道实理,契机是契合众生根机。说明究竟显了教法的佛经称为了义经,未了未尽之经是不了义经,大乘佛经是了义经,小乘佛经是不了义经。本经是大乘佛经,所以是了义经。

本经的内容是佛回答十二位菩萨提出的问题,所以分为十二章:第一章《文殊章》,说明由圆觉法门流出真如、菩提、涅槃、波罗蜜等;第二章《普贤章》,说明圆觉境界的修行方便法门,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第三章《普眼章》,说明修习圆觉,应当首先修止;第四章《金刚藏章》,说明先断无始轮回的根本;第五章《弥勒章》,说明爱欲是轮回的根本;第六章《清净慧章》,说明在除灭一切幻化位中,有凡夫随顺觉性、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如来随顺觉性之别;第七章《威德自在章》,说明依据众生的根性而有三种修行方便法门:奢摩他、三摩钵提和禅那;第八章《辨音章》,说明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的修行方法;第九章《净诸业障章》,说明觉性本净,由于我、人、众生、寿命四相,不能入清净觉海;第十章《普觉章》,说明要想求得圆觉,应当消除作、止、任、灭四种病相;第十一章《圆觉章》,说明修大圆觉者,通过长、中、短三种安居方法,修行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观;第十二章《贤善首章》,列举此经五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修多罗了义、秘密王三昧、如来决定境界、如来藏自性差别。日本佛教学者凤潭,把此五名与五性相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凡夫性;修多罗了义——二乘性;秘密王三昧——菩萨性;如来决定境界——如来性;如来藏自性差别——外道性。

关于本经的译者、翻译时间,佛教经典的记载很不一致,《开元释教录》卷九、《续古今译经图记》《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二和宗密的《圆觉经大疏》卷上都认为本经的译者是北印度罽宾国的佛陀多罗 (Buddhatrata,意译觉救),但是,宗密的《大疏钞》卷四却认为译者是罗睺昙犍。

关于本经的翻译年代,宗密的《大疏钞》认为是贞观二十一年 (公元六四七年),《宋高僧传》卷二却载为长寿二年 (公元六九三年)。智升的《开元释教录》对此提出疑问:“沙门佛陀多罗,唐云觉救,北印度罽宾人也,于东都白马寺译《大方广圆觉了义经》一部,此经近出,不委何年。且弘道为怀,务酸诈妄,但真诠不谬,岂假具知年月耶?”宗密《大疏钞》的记载,与此完全不同,此文称:“余又于丰德寺杂经中,见一本《圆觉经》,年多虫食,悉已破烂,经末两三纸才可识破,后云贞观二十一年岁次丁未,七月乙酉朔十五日己亥,在潭州宝云道场译了,翻译沙门罗睺昙犍乃至,然未详真虚,或恐前已曾译,但缘不能闻奏,故滞于南方,不入此中藏,不然者即是诈谬也。”这种记载和《开元释教录》记载的译者、时间、地点都不一样,这是同本异译呢,还是伪经呢? 至今没有定论。

在《圆觉经要解》卷二,于《贤善首章》有一偈颂:是经诸佛说,如来守护持,十二部眼目,名为大方广,圆觉陀罗尼。显如来境界,归依增进者,必至于佛地,如百川海纳,饮者皆充满。假使积七宝,满大千布施,不如闻此经。若化河沙众,皆得阿罗汉,不如闻半偈。汝等末世众,护持尽宣说,一圆一切圆,一觉一切觉。

对于本颂,学术界怀疑是后人插入,所以,金陵刻经处本未录。

尽管《圆觉经》存有这么多疑点,但佛教徒和佛教学者都认为本经“真诠不谬”讲的是大乘佛教义理,并对中国佛教华严宗、天台宗、禅宗、密宗产生过巨大影响,这在《源流》中将作详细论述。

根据宗密的《大疏钞》,宗密以前关于本经的疏释主要如下:京报寺惟惫法师的《圆觉经疏》一卷、先天寺悟实禅师的《疏》二卷、荐福寺坚志法师的《疏》四卷、北京海藏寺道诠法师的《疏》三卷。皆佚。

现存的宗密疏共六种:《圆觉经大疏》十二卷、《圆觉经大疏钞》二十六卷、《圆觉经略疏》四卷、《圆觉经略疏钞》十二卷、《圆觉经略疏科》一卷、《道场修证仪》十八卷。

宋代疏释主要如下:宋净源的《圆觉经道场略本修证义》一卷、宋观复的《圆觉经钞辨疑误》二卷、宋复庵的《圆觉经类解》八卷、宋孝宗的《御注圆觉经》二卷、宋清远的《圆觉经疏钞随文要解》十二卷、如山的《圆觉经略疏序注》一卷、宋古云元粹的《圆觉经集注》二卷、宋智聪的《圆觉经心镜》六卷、宋周琪的《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十二卷。

明清的疏释主要如下:明寂正的《圆觉经要解》二卷、明德清的《圆觉经直解》二卷、明通润的《圆觉经近释》六卷、明焦竑的《圆觉经精解评林》卷上、清弘丽的《圆觉经句释正白》六卷、清净挺的《圆觉经连珠》一卷、清通理的《圆觉经析义疏大义》一卷、《圆觉经析义疏上悬示》一卷、《圆觉经析义疏》四卷。

日本的疏释主要如下:东大寺实撰著《圆觉经大疏钞要文》三卷、葛藤著《圆觉经略疏助寥钞》七卷、凤潭著《圆觉经集注日本诀》五卷、光谦著《圆觉经集注俗谈》二卷、宜誉义海著《圆觉经略疏闻书》四卷、普寂著《圆觉经义疏》二卷、敬雄著《圆觉经集注游刃钞》一卷、随慧著《圆觉经集注闻志》三卷、昙空著《圆觉经助读》一卷、裕察本阿著《圆觉革讲录》二卷、南都出欤著《圆觉十问答》一卷、《圆觉经采要钞》二卷、《圆觉经记闻罔殆钞》二卷。

华严宗五祖宗密 (公元七八〇—八四一年) 对弘扬《圆觉经》做出重要贡献。他俗姓何,果州西充 (今属四川) 人,其家富有,他从小就读儒书,因为他出家以后,常住陕西省邮县圭峰草堂寺,所以世称“圭峰大师”。元和二年 (公元八〇七年),偶谒遂州道圆禅师,即从其出家受教,同年又从拯律师受具足戒。后从某病僧学习华严宗四祖澄观 (公元七三八—八三九年) 的《华严经疏》,感到心地开通,即到长安华严寺从澄观学习华严教义。后游五台山,不久后又回到圭峰从事著作,先后著有《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华严原人论》《注华严法界观门》《注华严法界观科文》《华严心要法门注》《禅源诸诠集都序》《禅门师资承袭图》等,另有关于《圆觉经》的注释多种。大和九年 (公元八三五年),唐文宗诏入内殿,问佛法大意,赐紫方服,号大德。卒后,唐宣宗追谥“定慧禅师”。

宗密不仅弘扬华严宗教义,也弘扬禅宗教义,认为禅教一致。如《禅源诸诠集都序》称:“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原无烦恼,无漏性智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从此可以明显见到《圆觉经》的影响,这里的“此心”就是《圆觉经》的圆觉妙心。《圆觉经》的版本如下:《碛砂藏》本、《龙藏》本、《频伽藏》本、《大正藏》本和金陵刻经处本。近人校勘的金陵刻经处本最佳,所以本书以金陵刻经处本为底本。经典1 文殊章

原典①②③④⑤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⑥⑦⑧⑨⑩⑾,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⑿⒀⒁⒂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⒃⒄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辨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

⒅⒆⒇(21)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22)(23)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24)(25)(26)(27)(28)绕三匝,长跪叉手而告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29)(30)(31)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32)(33)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注释

①如是我闻:佛经是佛入灭后,由“多闻第一”的佛弟子阿难在结集会上诵出。“如是”是经中佛语,“我闻”是阿难亲自听闻。释迦牟尼佛临涅槃时告诉徒众:为了取信于人,一切佛经卷首都加“如是我闻”四字。

②婆伽婆:梵文 Bhagavat 的音译,另译薄伽梵,意译世尊,佛的尊号之一,意谓佛深受世人尊敬。据憨山德清撰《圆觉经直解》,婆伽婆具六义:一、自在。佛已经灭除烦恼,身心自由自在;二、炽盛。佛的功德智德,如火炬一般炽烈强盛;三、端严。佛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端正庄严;四、名称。佛名扬十方,称颂无尽;五、吉祥。佛能够灭罪消障,赐福延龄,吉祥如意;六、尊贵。佛于世间和出世间都尊重珍贵。因具此六意,根据玄奘“多含不翻”的原则,所以Bhagavat一般采取音译,而不采取意译。

③神通:梵文Abhijna的意译,另译神通力、神力、通力等。通过修禅所得到的一种神秘力量,一般讲有六种神通:一、神足通。亦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身通等,意思是能够飞天入地,出入欲、色、无色三界,变化自在;二、天眼通。亦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等,能够看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及苦乐境况,能够看见世间一切形相;三、天耳通。又称为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等,能够听见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声和人世间的各种声音;四、他心通。又称为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等,能够知道六道众生的心想之事;五、宿命通。又称为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等,能够知道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的宿命及所做之事,也能够知道六道众生的宿命和所做之事;六、漏尽通。又称为漏尽智证通,能够断除一切烦恼惑业,永远摆脱生死轮回。这六种神通以慧为体,前五种神通通过四禅可以得到,一般人都可以得到。第六通只有佛才能获得。

④大光明藏:通过修行,第八识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的伟大光明境界,也是每人具有的自心本性。佛入大定,显此本性,神通光明无穷无尽,所以称之为“藏”。

⑤三昧:梵文 Samadhi 的音译,另译三摩提、三摩等,意译为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等。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所以称为定;正确感受所观之法,所以称为正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所以称为调直定;调正心之行动,使之合于佛法之依处,所以称为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所以称为息虑凝心。

⑥正受:禅定异名,因为定心远离邪念,所以称为正;因为禅定之境无念无想,纳法于心,所以称为受。不受诸受,自受法乐之处。三昧即正受,即正定境界,禅静入定,有八万四千不同的境界,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是其中之一。只有大彻大悟,将第八识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成佛以后,才有这三昧正定。

⑦如来:梵文 Tathagata 的意译,音译多陀阿伽陀,佛的十号之一。“如”即佛教的绝对真理真如,乘真如的如实道从因至果而成正觉,所以称为如来,这是法身如来。佛乘真如道而来三界垂化,这是应身如来。一般认为有二种如来:一、出缠如来。佛于出障因果之位称为出缠如来;二、在缠如来。佛来人世,在一切有情众生的缠垢之中。天台宗依据《大智度论》卷二,认为有三如来:一、法身如来。法身真如之境,遍一切处而无差别;二、报身如来。乘如实道而如法相之解,这是从智而来;三、应身如来。佛来三界说法。

⑧住持:“住”意谓常住不灭,“持”意谓持而不失。合而言之,其意如下:悟道者护持正法,永恒不变,后演变为寺庙方丈。

⑨众生:梵文Sattva的意译,另译有情,音译仆呼善那。有三义:一、众人共生之义。据《中阿含》卷十二,劫初之时,男女尊卑之众共生于世,所以称为众生;二、众多之法,假和合而生。人身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虚假和合而成;三、经众多之生死,所以称为众生。一切有情,生而死,死而生,生生世世,永远受苦。

⑩清净:没有恶行过失,没有烦恼垢染,这种境况称为清净。一般来说有三种清净:一、身业清净,二、语业清净,三、意业清净。

⑾觉地:佛与众生都平等具有的真妄不二之境,即一真法界。

⑿本际:佛、菩萨及众生的本来真际,都是圆满清净的。

(13)十方:佛经称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

⒁不二:一实之理,如如平等,没有彼此之别,这就称为不二。《大乘义章》卷一称:“言不二者,无异之谓也,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二。”

⒂净土:圣者所居住的国土,没有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所以称为净土。《大乘义章》卷十九称:“经中或时名佛地,或称佛界,或云佛国,或云佛土,或复为净刹、净首、净国、净土。”

⒃菩萨:梵文菩提萨埵 (Bodhisattva) 之略,意译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等,修大乘六度,求无上菩提,救度众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与声闻、缘觉并称为三乘。菩萨的修行称为菩萨行。有时把著名的大乘论师称为菩萨,如龙树、世亲等,都称为菩萨。

⒄摩诃萨:梵文音译摩诃萨埵 (Mahasattva) 之略,意译大心、大众生、大有情等,意谓有心成佛的众生,菩萨的通称。摩诃 (Maha) 意谓大,即此等众生信大法、解大义、发大心、趣大果、修大行、证大道。此中之“大”是指地上菩萨。

⒅上首:大众之主位,首座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各经不同,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位比丘为上首,《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

⒆眷属:上首护念称为眷,摄令从道称为属。天台宗认为:接受如来教化者,协助如来进行教化者,都是如来眷属。有五种眷属:一、理性眷属,二、业生眷属,三、愿生眷属,四、神通眷属,五、应生眷属。

⒇平等:无高下浅深等差别,称为平等。《五灯会元》称:“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载;日月平等,故四时常明;涅槃平等,故圣凡不二;人心平等,故高低无诤。”

(21)法会:说法或供佛施僧的集会,称为法会。

(22)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音译,另译曼殊师利,略称为文殊,意译妙德、妙吉祥等。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相传说法道场在山西省的五台山。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常与司理的右胁侍普贤并称。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塑像多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

(23)顶礼:行五体投地礼,两手两足着地,额头碰到对方的脚面,以己之尊敬彼所卑,这是最高的佛教礼节。

(24)右绕:梵文Pradaksina的意译,音译钵喇特崎拏。因为佛的眉间白毫是右旋,所以右绕是随顺佛法,意味着吉祥如意。

(25)三匝:据宗密著《圆觉经略疏》卷上之一,三匝意味着佛之一体代表三宝 (佛、法、僧)、三身 (佛身、报身、应身)、三德 (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 等。

(26)据谛闲著《圆觉经讲义》卷上,本段是具仪,具仪不外三业:起座礼足是身业恭,绕佛三匝是意业诚,叉手白佛是口业敬。

(27)大悲:梵文Karuna的意译,同情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心称为悲。常与慈连用,《大乘义章》卷十一称:“爱怜名慈,恻怆曰悲。”“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佛和菩萨的悲心广大,所以称为大悲。

(28)世尊:梵文Bhagavat的意译,音译薄伽梵或婆伽婆,原为婆罗门教徒对长者的尊称,佛教徒沿用,用以尊称教主释迦牟尼佛,因为佛具有各种高品德,为世钦重,所以称为世尊。

(29)本起清净:指佛在凡夫时最初发心之因地。清净心即菩提心,意欲直取无上菩提,不为人天有漏、二乘无漏所混扰,所以称为清净。

(30)因地:修行佛道之位,对于成佛之位为果地或果上而名。

(31)大乘:梵文 Mahayana 的意译,音译摩诃衍那,“乘”为乘载,大乘意谓运载多数人渡过苦海,达到涅槃彼岸。公元一世纪成立的佛教派别,把以前的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意思是只能运载少数人渡过苦海。小乘佛教只求自己的解脱,大乘佛教提倡普度众生。大乘佛教有三个发展时期:一、初期大乘,约一世纪至五世纪,即龙树及其弟子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二、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即无着、世亲创立瑜伽行派,又称为唯识学派;三、后期大乘,即七世纪至十三世纪的密教时期。

(32)末世:佛教三时 (正、像、末) 之一,正法时期的佛教具有教 (佛的教诲)、行 (修行)、证 (证悟),像法时期的佛教只有教、行,而无证。末法时期的佛教只有教,而无行、证。一般认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33)邪见:五见 (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之一,否定因果报应的见解。从广义上来说,凡是错误的见解,都可以称为邪见。

译文

我 (阿难) 听佛是这样说的:某时,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中,修禅定而得正受,所有的佛,永恒具有这光明庄严的境界。这是各位众生的清净觉悟之地,身、心都已寂灭,都一律平等地处于本来实际之地,圆足充满十方,随顺不二之境。于不二之境,显现各种净土。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在一起,其名为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辨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并与他们的眷属都入三昧,一起在如来平等法会上。

于是,在广大徒众中的文殊师利菩萨,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向佛足顶礼,向右绕三圈,长跪合掌,告诉佛说:大慈大悲的世尊啊! 请您为各位来此平等法会求法的大众们,并为末法时期的一切有情众生,讲一讲如来的本起清净和因地法门,并讲一讲菩萨于大乘教法中,发起清净心,消除各种疾病,能够使未来末法时期的众生求学大乘教法者,不至于堕落于邪见。讲完以后,五体投地。如是反复请求三次,恳求世尊的教诲。

原典①②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 善哉! 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③④⑤

善男子! 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

⑥⑦⑧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⑩⑾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云何无明?⑿

善男子!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⒀⒁⒂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⒃第二月。⒄⒅⒆⒇

善男子! 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21)(22)(23)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善男子! 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24)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 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注释

①善哉:梵文 Sadhu 的意译,音译娑度,其意为“好”。佛经里的赞叹之词。

②善男子:佛教称在家、出家男性教徒为善男子,“善”意味着信佛闻法。

③无上法王:对佛的尊称,因为佛悟最上乘法,为万法之主,更无在其上者,所以称为无上法王。

④大陀罗尼门:陀罗尼是梵文Dharan的音译,另译陀罗那、陀邻尼,意译为持、总持等,有能持、能遮二义,能持是使善法不失,能遮是使恶法不生。有四种陀罗尼:一、法陀罗尼,又称为闻陀罗尼,听闻佛法而不忘失;二、义陀罗尼,对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失;三、咒陀罗尼,于咒总持而不忘;四、忍陀罗尼,安住于诸法实相谓之“忍”。持忍就是忍陀罗尼。“大”意谓咒语多,功德大。“门”有入出义,悟入佛法圆觉之体,流出各种善法。大陀罗尼门是八万四千法门的根本。

⑤圆觉:一切有情众生都有本觉或真心,自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约于体,而谓为一心;约于因,而谓为如来藏;约于果,而谓为圆觉。圆觉是圆满灵觉的意思。圭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序》称:“万法虚伪,缘会而生,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为圆觉。”

⑥真如:梵文 Tathata 或 Bhutatathata 的意译,另译如、如如等,意谓事物的真实情况或真实属性。与性空、无为、法界、法性、实际、实相、佛性、法身等同义。《成唯识论》卷九解释说:“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此性即谓唯识实性。”《大乘起信论》把原本具有佛教全部功德而又永恒不变的“真心”当作真如,又称为如来藏、如来法身等。

⑦菩提: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为觉,是成佛的觉悟,所觉之境有事、理二法,“理”为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的一切智,是通三乘的菩提。“事”是指一切有为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实相的一切种智。

⑧涅槃:梵文 Nirvana 的音译,意译为灭度、寂灭等;或者称为般涅槃、般泥清,意译为圆寂。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涅槃意味着断除生死轮回,断除一切烦恼痛苦。《大乘起信论》称:“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小乘佛教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为涅槃,大乘中观以实相为涅槃,世间与涅槃没有区别。《大般涅槃经》认为涅槃有常、乐、我、净四德。涅槃的分类很多,一般分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类。

⑨波罗蜜:梵文 Paramita 的音译,全译波罗蜜多,意译到彼岸、度彼岸、度无极、度等,意谓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大乘佛教以六项修练内容为到达涅槃彼岸的方法或途径,称为六波罗蜜或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唯识宗把六波罗蜜多中的般若扩张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所修的胜行,再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

⑩无明:梵文Avidya的意译,又称为“痴”(Moha),即愚痴。有时与惑连用,称为愚惑。十二因缘之首、三毒之一、根本烦恼之一。意思是愚昧无知,不懂得佛教四谛、三宝和业果报应。《大乘起信论》称:“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对事物的虚妄分别,统称为无明。因为有这无明的虚妄分别,才有这世俗世界。由此说明“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⑾佛道:即菩提 (Bodhi),新译为觉,旧译为道。道为通义,佛智圆通无碍,所以称之为道,道有三种:一、声闻所得,二、缘觉所得,三、佛之所得。佛所得无上菩提,称为佛道。第二义:因行而称为道,成佛的途径称为佛道。《大乘义章》卷十八称:“地论言:道者是因,修行此道,能到圣处,名为圣道。”

⑿颠倒:由于无明而生的错误认识。一般来说有八颠倒,即凡夫四颠倒和二乘四颠倒。凡夫四颠倒如下:一、常颠倒,把世间的无常之法误认为常法;二、乐颠倒,误认世间之苦为乐;三、净颠倒,误认世间不净法为净法;四、我颠倒,误认世间无我法为我。二乘四颠倒如下:一、无常颠倒,误认涅槃之常为无常;二、无乐颠倒,于涅槃之乐而为无乐;三、无我颠倒,于涅槃之我而为无我;四、无净颠倒,于涅槃之净而为无净。

(13)四大:梵文Caturmahabhuta的意译,又称为四界,即地、水、火、风四种构成色法的基本元素。因为四大能够造作各种色法,所以称为“能造四大”,被造作的色法称为“四大所造”。四大的属性分别是坚、湿、暖、动,其作用分别是持 (保持)、摄 (摄集)、熟 (成熟)、长 (生长)。

⒁六尘: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所缘取的六种外境:色、声、香、味、触、法,因为这六种外境像尘埃一样染污人们的情识,所以称为六尘。因为这六尘能够把人们引入迷妄,所以又称为六妄。又因为它们能够使善法衰灭,所以又称为六衰。因为它们能够劫持善法,所以又称为六贼。六尘属于十二处的外六处,属于十八界的六境。

⒂空中华:梵文khapuspa的意译,害眼病者,在空中见有花,实际上空中无花。以此譬喻说明妄心所执皆无实体。

⒃第二月:害眼病者见到第二个月亮,以此譬喻说明世间之物似有非有,都是幻有,都无实体。

⒄空实无华:也含无二月,意思是说,本觉性中,只有如如智和如如理,即智亦如,理亦如,一如无二如,犹如净明眼见晴明空,只有晴虚,迥无所有,既没有四大之身相,也没有缘影之心相。所以认为有身心,都是由于无明妄见而有,空花二月都是因为害眼病似见而有,所以是病者妄执。

⒅妄执:意谓虚妄之执念,又执着虚妄之法,持而不离称为执。

⒆惑:迷妄之心迷于所对之境,对事理做颠倒错误的认识,这就称为惑。贪、嗔等烦恼的总名也称为惑。

⒇虚空:无的别称,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所以称为虚空。虚空有十义:一、无障碍义,二、周遍义,三、平等义,四、广大义,五、无相义,六、清净义,七、不动义,八、有空义,九、义空空 (离空之执着,为空之空),十、无得义。

(21)自性:梵文Svabhava的意译,音译私婆婆,意谓事物的不变不改之性,不依赖于任何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属性。佛教认为这种自性是不存在的。

(22)迷彼实华生处:法身本无身心之相,就如虚空本来无花一样,现在误认为四大为身,如果认为空花实有,这是由于虚妄执着,不仅对本来的法身迷惑不解,也不知道虚妄之身从无明而有,所以称为“迷彼实华生处”。

(23)轮转:与轮回同义,有情众生在三界大道轮转生死,不断受苦。

(24)不可说言有定灭处:因为生死是迷妄的颠倒,如梦中的事情一样,醒后就知道是空。因为本来没有生,也就没有灭,所以,就如空华一样,没有定灭之处。

译文

这时候,世尊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好啊! 好啊!善男子啊! 你能为各位菩萨,询问如何成佛的修行法门,以及为末世求大乘道的众生们,得到正法,永久保持在世间,使众生不致堕入邪见之中。你现在仔细听,我应当为你解说。

这时候,文殊师利菩萨听到释迦牟尼佛答应说法以后,非常高兴,其他大众也静静地恭听。

善男子! 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称为圆觉,从中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和波罗蜜,教授历代菩萨。一切如来的本起因地,都是依圆照清净觉相,方能永远断除无明,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佛道。

文殊菩萨问:什么是无明呢?

佛回答说:善男子!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有各种各样的错误,犹如迷惑之人,辨别不清方向,错把南方作北方,误将东方作西方等,错误地认为四大为自身之相,于六尘之境现起能缘的影子,作为自己心之实相,就如某人害眼病,见到空中花和第二个月亮一样。

善男子! 空中实际上没有花,但害病者生起妄执。由于妄执的缘故,不仅是对这虚空自性迷惑不解,对那花的实际生处也迷惑不解。由于有这种妄执而有轮转生死,所以称为无明。

善男子! 所说的这种无明,并不是实有其体。如正在做梦的人,做梦的时候,梦中物并不是没有,到醒以后,才明白都无所有。如各种空花息灭于虚空,不能说有定灭处。为什么呢? 因为本来就没有生处。一切众生,在无生当中,虚妄地见到生灭,所以称为轮转生死。

原典

善男子! 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①②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③④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⑤

何以故? 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⑥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⑦

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⑧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⑨⑩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了达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注释

①生死:一切有情众生,因其业惑,生了死,死了生,生生死死不断受苦。生死有多种分类,最常见的是二种生死:一、分段生死。一切有情众生,由于有漏善业和不善业,在三界六道的果报生死,其身果报有分分段段之别,所以称为分段生死;二、不思议变易生死。阿罗汉以上圣者之生死,“不思议”是其业用神妙而不测。“变易”意谓无形色之胜劣,无寿期之长短,只是迷惑之思想渐减,证悟渐增,这种迷惑的迁移称为变易。又可以解释为心神念念相传,前后变易。又可以解释为各位圣者所得法身,神化自在,能变能易,所以称为变易。

②本性:本来故有之性德。

③有、无:有二释:一、有法和无法。如说一切有部的五位七十五法和大乘唯识的五位百法,都是有法,龟毛兔角都是无法。二、有法是常见,即有我法之见;无见是断见,即无我法之见。此中用第一释。

④净觉:清净无烦恼之觉悟。

⑤如来藏:梵文Tathagatagarbha的意译,一切有情众生藏有本来清净的如来法身或佛性,据世亲著《佛性论:如来藏品》,有三种解释:一、所摄,世间一切有情众生都为如来之性所摄,所以一切众生都是如来藏;二、隐覆,如来之性,被烦恼所隐覆,使之不显;三、能摄,真如虽然在有情众生的烦恼之中,但含有如来的一切功德。由此说明:如来藏是世间众生的根本,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

⑥法界:梵文dharmadhatu的意译,音译达摩都。有三种解释:一、第六识意识所缘的对象称为法界,这是十八界之一;二、泛指各种事物,“界”为分界,即事物的类别;三、指事物的本源或本质。与真如、空性、实际、实相等同义。《辩中边论》卷上称:“此中说所知空性,由无变义说为真如,真性常如,无转易故;由无倒义说为实际,非诸颠倒,依缘事故;由相灭义说为无相,此中永绝一切相故;由圣智境义说为胜义性,是最胜智所行义故;由圣法因义说为法界,以一切圣法缘此生故。此中界者,即是因义。”

⑦修行:意谓如理修习作行,通于身、语、意三业。

⑧偈:梵文 Gatha 的意译,音译伽他,佛经中的诗体。

⑨智慧:智是梵文Jnana的意译,音译若那。慧是梵文Prajna的意译,音译般若。决断是智,拣择是慧。知俗谛是智,照真谛是慧。《大乘义章》卷九称:“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为慧,通则义齐。”

⑩觉:梵文Bodhi的意译,音译为菩提,旧译为道,新译为觉。觉有觉察、觉悟二义。觉察是察知恶事,觉悟是开悟真理。《大乘义章》卷二十末称:“觉有两义:一、觉察名觉,如人觉贼;二觉悟名觉。如人睡寤,觉察之觉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觉悟之觉对其智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

⑾了达:了悟通达事理。

译文

善男子! 于如来因地,修行圆觉的人们,知道是空中之花,就没有轮回了,也没有身心接受那种生死,并不是造作而空,其本性是空。

那种知觉之境,就像虚空一样。知虚空之智,即空花之相,也不能说是没有知觉性,有和无都遣除掉,这就称为随顺净觉。

为什么呢? 因为虚空之性,因其永恒不动,因为如来藏中没有生起和消灭,没有知见,如法界之性,普遍存在于十方,这就称为因地法行。

菩萨因此于大乘法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据佛的这种教诲修行,不会堕入邪见。

这时候,世尊为了重新宣讲这种意思,就以偈颂说:

文殊菩萨! 你应当知道:所有的一切三世诸佛,其修行都是从根本因地起步,都是以般若智慧觉悟,知了通达无明,知道它就如空中花朵一样,这就能够免除流转生死。又如正在做梦的人,醒后梦中事物都不存在了。得到觉悟的人,认为万事万物就如虚空一样,平等不二从不动转,若觉悟到法性是普遍充满十方世界的,这样就成就了佛道。各种妄想息灭而无处所,成道也不可得。因为本性圆满,菩萨在此当中,能够发起菩提心。末法时期的各类众生,依此修行,不会堕于邪见。2 普贤章

原典①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②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 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③④

世尊! 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若诸众⑤⑥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⑦⑧⑨云何解脱?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⑩永离诸幻?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 善哉! 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⑾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注释

①普贤:梵文Samantabhadra的意译,另译遍吉,音译三曼多跋陀罗,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相传他应化说法的道场在四川省的峨眉山,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专司理德,与专司智的左胁侍文殊并称,塑像多骑白象。文殊是大智,就是所谓的理观;普贤是大行,就是所谓的事修。《圆觉经》的第一章是代表悟道智慧的文殊,第二章是代表修行的普贤,这是合乎逻辑的安排。

②叉手:一种佛教礼节,又称为合掌叉手,即合掌交叉两手。

③幻:空法十喻之一,如幻术师变出来的东西,没有实体。《圆觉经略疏》称:“幻者,谓世有幻法,依草木等幻作人畜,宛似往来动作之相,须臾法谢,还成草木。”

④身心:佛教认为人的身体是由五蕴构成的,色蕴是身,受、想、行、识四蕴是心。

⑤幻化:“幻”是幻术师之所作,“化”是佛、菩萨等神通力所变化。佛经中以幻化譬喻空法。

⑥妄想:不实为“妄”,妄为分别而取种种相,此称妄想。《大乘义章》卷三本称:“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

⑦心:佛教经典中有多种分类,一般来说分为二心:一汗栗太 (Hrdaya) 心,即肉团心;二质多 (citta)心,即虑知心。

⑧解脱:梵文Moksa的意译,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得自由自在,《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言解脱者,体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立解脱名。”

⑨方便:梵文Upaya的意译,另译善权、变谋等,音译沤和。全称方便善巧、方便善智,梵文Upayakausalya的意译,音译沤和俱舍罗,佛、菩萨度脱众生所采取的灵活手法。

⑩五体投地:五体即右膝、左膝、右手、左手、头。五处皆圆,所以五体又称为五轮,五体投地又称为五轮投地。最崇高的佛教礼节。先立正,后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以后,再屈两手,以手摸足,然后顶礼。站起的时候,先起头,再提两肘,再起两膝。

⑾如幻三昧:一种禅定,修此禅定能够认识到一切事物的如幻之理,因为一切事物如幻,就不会因此而起爱心,也不会生起烦恼之憎心,憎爱不生,自心就不会受外境牵动。一切境界不受即为正受,必须由修习如幻而得,所以称为如幻三昧。

⑿谛听:意谓审谛而听,即闻而思,思而修,三慧同时而起,才能称为谛听。

译文

于是,在广大徒众中的普贤菩萨,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向佛足顶礼,向右绕三圈,长跪合掌,告诉佛说:大慈大悲的世尊啊! 请您为各位来此平等法会求法的菩萨大众,并为末法时期的一切有情众生修大乘菩萨道的人们说明,当听到了这种圆觉清净法门以后,如何修行?

世尊! 如果那些众生了知万相如幻,而无实体之假相,身、心也如幻,为什么要以幻还修于幻呢? 如果幻心把一切事物都由因缘离散而消灭干净了,就没有心了,谁来修行呢? 您为什么又说修行如幻呢? 如果各类众生根本不修行,在生死中常居于如幻之假相,犹如幻术师之化作,从来就不了知如幻境界,怎能使妄想心得到解脱呢? 但愿佛为末法时期的一切有情众生说明,以何种方便法门,渐次修习,使各类众生永远脱离各种幻境?这样讲完以后,行五体投地礼。这样恳切地启请三次,请求世尊教诲。

这时候,世尊告诉普贤菩萨说:好啊! 好啊! 善男子! 你能够为了各位菩萨及末法时期的众生,恳求我讲如何修行菩萨道的如幻三昧和渐次证悟的方便法门,使各类众生能够脱离各种幻境。现在你要仔细听,我要为你演说。

当时,普贤菩萨听到佛要说法,非常高兴,在座大众都专心静默而听。

原典①

善男子!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②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③觉心不动。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④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善男子!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⑤⑥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⑦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灭尽,不入断灭。⑧⑨⑩

善男子!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