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8 21:14:51

点击下载

作者:史克学,张喜琴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扰,在心理健康理论与心理辅导实践的结合点上,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人格发展、学习、人际交往、爱情、性、情绪、择业、生活方式及信息网络等十个专题,剖析心理现象,找寻困扰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依据心理健康的基础理论,给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辅导建议。

本书适合各类高等院校教师、大学生,以及从事教育、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阅读和参考。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系统惟一一家中央级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使您增长知识和才干。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大学生涯对每一位大学生来说,都是一段无法割舍的人生体验。在这里,不管他们愿意与否,他们都要开始独立地面对真实的生活,都要自主地解决自己的人生难题。但是,当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去直面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之梦时,会发现生活之舟是那么的复杂,有时甚至是那么的难于驾驭。在痛苦的反思之后,有人开始调整目标、重塑生活,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生活;有的人则选择了逃避与自暴自弃,以消极的心理与行为去对抗生活。积极的接纳与奋进是美好人生的起点,而消极的对抗则有可能一事无成。因此,在大学阶段,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关系着每一位学子的成长。

第一节 大学生活一瞥

关于我的大学的演绎

我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可先由网上盛传的名帖窥其一斑。

大学生活分年版

大一新生面对毕业常说的一句话如歌中所唱:毕业遥遥无期。大四的学生却常常念叨:洗礼的时刻即将到来!回想一下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都做了些什么?

大一:春天里的春天

我们终于逃出了高考的魔掌,来到了梦想中的大学校园。此时此刻的我们感到了解脱。于是一反过去的生活习惯,开始了我的时间我做主。早上迟到,晚上看电视和舍友们不知开了多少夜谈会。时间在这样的享受着,转眼期末到来,于是开始去图书馆,半夜挑灯夜读。一年的大半个时光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有谁还清楚地记得夜谈会说过什么?能记起的是每次谈到过半时总会传来一个香香的粗细均匀的声音。

大二:盛夏的果实

大二不像大一那么放肆了,也知道学习了。但学习的动力只有自己知道——补考。找了班里几个好的同学谦虚了一番,终于熬过了考试。考过了当然要庆祝,于是今夜难眠。光阴似水流,我的心不知飘到了哪里?一个人傻傻地抬头仰望星空,问苍天寻一个答案。心灵空虚就需要东西来填满。不胜酒力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酒精流入他人之口。红粉佳人一个个地都已有护花使者。谁能给我一个温暖的港湾?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了它!网游,从此以后我和它如胶似漆。练就了一番侠胆。面对几科不及格的成绩时也释怀多了,一个人怎能同时鱼和熊掌兼得之。有网游的战绩已足以说明我的聪明才智了。

大三:秋来秋去

终于等到我喜欢的课程了!难得一见的场面上演了:上课不迟到,课桌上有了几本最新的课外辅导书。随着课程的深入,兴趣像是东流的水,一去不复返。年终时凑合升入了大四。

大四:冬眠过后的春晓

中国人对四很是敏感。四有死之谐音;古之有四喜,所以这四又有喜之意。大四的老生面对大一的新生是何种的心态呢?羡慕有之,叹息有之。羡慕晚生还有三年的时间可以荒废,叹息我们即将被放逐到社会的大熔炉。这时候的场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既然在学校就要做一个学生。第二种就是为了在社会的大熔炉中不被过早熔掉。考证的考证,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一派热闹的场面。

大学生活总结

又到了毕业的季节,惟一的不同在于现在的我属于这个季节。我没有迷惘,没有空虚,我很快乐,一如往常。难得有一个可以不重复“你好,可以聊吗?”的日子,静下来思考这将要逝去的四年,才发现有很多的收获,我很高兴并没有虚度这四年的光阴,也算对得起我小学时的老师了。

1.大学从军训开始,终于第一次开了枪,虽然只有三发子弹,但毕竟圆了我儿时的梦。同时我们也为国家节约了纸张,我们一个连下来,靶纸还是全新的。

2.享受了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宿舍集体吃饭、洗澡、睡觉、看美女;公用牙刷、饭盆和衣服,创立了我们的乌托邦。

3.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游行。北约轰炸的时候,终于感受到一个热血青年的温度,虽然损失了两个热水瓶,n个空啤酒瓶,一张床单(写标语),一只拖鞋(游行中走失),但振臂一呼众人响应感觉挺好的。

4.学会了统筹规划,合理利用一瓶热水解决洗脸、洗脚、饮水、泡面的问题,前提是做好充分的保安工作。后来发现一穷二白才是最大的本钱,并体会当一个侵略者的乐趣,从而学会随遇而安,今朝有水今朝洗。

5.学习掌握了男女的身体结构特征,了解了一些性的基本常识,同时会熟练应用几个黄色笑话,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6.学会以欣赏和批判的眼光看儿童不宜的影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克服了以前观看时所具有的犯罪感。

7.充分明白如何在菜中寻找传说中的肉丝,并训练出无论在菜中发现什么,也可以挥一挥衣袖,不皱一下眉的胆色。

8.熟练各种游戏技巧,红警、帝国、星际、反恐,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菜鸟走向了高手。同时也明白游戏之外和老板搞好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人生就是游戏,就是搞人际关系嘛。

9.明白为什么大学生是比一般人聪明,因为我们都实践掌握了在一个晚上学习一个学期所要学的内容,并能顺利通过考试。

大学生活辞典

校园里的广告——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大学生活——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中文系——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经济系——问以经济策,茫若堕烟雾。

历史系——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地理系——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山上摩天。

交班费——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军训——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考试——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考研——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应聘面试——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拿不到学位证书——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毕业——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单相思——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

第一封情书——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拍拖——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女友发飚——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失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游戏机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OICQ——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聊天室惯用语——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网上情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网络写手——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大一女生——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大二女生——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大三女生——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大四女生——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

大一男生——强整帽檐欹侧,曾向天涯搔首。

大二男生——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大三男生——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大四男生——劝君莫做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晚自习——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专业课——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稻禾半枯焦。

下课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期末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公布四级成绩——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网虫——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方日已红。

需重修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被劝退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女生宿舍——墙里佳人墙外道,墙里佳人笑。

男生宿舍——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

教室——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大学经历

校园的钟声丁当丁当,交织过多少美梦;寒窗的日子早已远扬,回忆总是神伤,园里的林阴郁郁苍苍,树下的梦知多少;梦中的伴侣虽已远离,梦却依然芬芳。

记得校园里常谈论的那个女孩吗?还记得食堂里的胖师傅吗?还记得离校时的情景吗?我们可以忘掉很多,但很多却是我们忘不掉的……

四级

也许你第一次考了59分,可是你第二次却只有50分,到了第三次,你自己都已经缺乏信心了!其实,即便你顺利通过,也不能够代表什么。也许你仍然不敢开口和老外讲话,或者根本就听不懂一则英语新闻报道!

奖学金

得奖学金当然很光荣,可是得到了却不一定是好事。有师兄得了一个三等奖学金,然后被逼着请客。一餐下来,花了410元,而三等奖学金才400元!呵呵,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可恨的奖学金,不要也罢!

初吻

我和女朋友躲在电影院里第一次接吻时,我差一点吐了,因为我不习惯她唾液的味道。我对她说:“以后我们不要接吻了,好吗?”她说:“好!”因为在我想呕吐之前,她已经吐了!这就是我的初吻,一个浪漫的事故。

情人节

每个男生关于情人节的记忆,都是玫瑰真贵!真弄不明白,那几朵玫瑰难道会比川菜馆的鱼香肉丝好吃?记得情人节那天,我以每支50元的价格买了一束玫瑰送女朋友,她脸上的笑容是那么夸张。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就给了一个箍得我隐隐作痛的拥抱!情人节,一个外国鬼子想出来害人的节日!

QQ

没有电话号码不打紧,但是不能没有qq号码。咳嗽声和嘀嘀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网友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甚至远到了地球另外一边,交际从现实社会转变到了虚拟世界。可悲的是,我们却从未主动向周围的人说一声:“你好,我们可以聊聊吗?”

星际争霸

如果你不知道星际争霸,要么你是个女孩子,否则便是傻帽。人族、虫族和神族的战争,延续了大学四年。大家在线上废寝忘食,每个晚上断电的时候,总有人安慰说:“睡吧,明天我们接着战!”明天的明天,还会有星际争霸么?

电脑

买电脑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宏伟的计划,学编程,学软件和硬件,不玩游戏,好好利用网络!其实,越是发了毒誓的人,到后来也玩得越疯。看吧,哪一台机子不是在玩游戏,上网聊天,看影碟?电脑,除了女朋友之外耗时最多的朋友!

失恋

分手的时候,她说:“跟你在一起,我已经麻木了!”我回答:“希望你能够找到快乐!”没有过多久,她有了新男友,是一个自考生,高干子弟。后来,又听说她被玩弄后,被人家甩了。最后一次见她是在前不久,她说,其实不该和我分手。我笑了笑。回想起认识她时,她借给我一本《少年维特之烦恼》。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无声地哭了……

长假

五一和国庆,两个难得的长假。走、走、走,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西起新疆,东到上海,北至哈尔滨,南达广州!有师兄到了杭州,在西湖边打来电话,我们说:“你真幸福!”电话那头的他回答:“幸福的背后,是口袋里无数的银子横尸荒野!”

球赛

等呀等,终于等到中国队出线了。米卢,神奇教头!看球赛的日子,大家围坐在一块儿,心情随着战况或喜或忧!看球的日子过去了,留在心中的是难得的回忆!

食堂

刚到××时,看见偌大一个食堂,满以为总会找到自己的所爱。后来才发现,端着饭盆走上两圈,仍然找不到可以下咽的食物!勉强弄到些东西哄肚皮,吃完了,饭桌上留下青虫两条,石子三颗!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自行车

大学四年,我买了五辆自行车,最多时的一辆骑了一年,最少的才半天!偷车的贼兄总有高明的手段让你牢固的车锁不堪一击!上经济学的老师举例说明供需平衡时说:“大家之所以能够很容易买到赃车,是因为小偷能够很容易得手。目前的自行车市场基本上就是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弄得好像自行车不丢掉就买不到自行车一样。

贫穷

大一时都有钱,大二时有点拮据,大三就穷得不行了,大四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其实,钱未曾减少,只是用得更加多了而已!女朋友那里花上一笔,朋友聚会又是一笔。什么都要用钱,就只好穷了!

家教

记得第一次去家教时,心里小鼓般响个不停。干了第一次以后,信心倍增,原来这是件很easy的事情。平时照样玩,到了要家教时,才穿戴一新,一副为人师表的样子。其实,当着学生的面像老师,回来××老师见了俺就怕!

打工

我去给一家公司抄写广告单,忙了整整一个下午,直到腰酸背疼、四肢无力。然后主管告诉我:“拿去吧,这是你的工资!”当我兴高采烈地接过来时,我差不多晕倒了,只有可怜的一元五角!在那天的日记里,我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的付出,难道真的是为了那可怜的一元五角吗?不,我要的是得到它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心的怦然跳动!

实习

大三暑假去了上海实习,天天参观,夜夜双q!另外有个农大的同学去河北农村实习,人家杀了一头羊好好招待了他们半个月,然后就结束了!实习单位发信过来说:“这些学生离我们的要求还差得很远!”我们这才猛然惊醒,三年了,我们什么都没有学到!

寄托

想出国的人都在忙寄托,去新东方听课,背托福单词,还有gre。他们的书包里,永远都是磁带和单词书。出国,是时髦还是一种必须?

考研

到了大四,最忙的就是考研族,通宵达旦地学,还天天去上考研班。不想考研的都在忙自己的工作,找妥了就开始天天蒙头大睡。其实,还有一些人更无聊,那就是保研的人。不需要找工作,不需要考试,无聊得居然在宿舍里玩起了抓老鼠的游戏!

求职

复印求职资料一大堆,脱掉牛仔和T恤,别扭地穿上西装,奔波在招聘会上,恨自己手中的证书不够分量,怨爹妈不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嘿,生活就要开始了。从眼高手低到只要有单位要就签,心灵遭受了无数打击,总算把自己嫁出去了!只有一个感觉,好累好累!

聚会

是该吃散伙饭的时候了,喝醉酒是经常的事情,该结束的感情就早点结束,拖拖拉拉有什么意思?聚在一起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即将来临的分别。散伙了,我们还会见面吗?

离校

楼门口贴了一张告示:毕业生必须于某月某日6点前准时离开!猩红的大字撕裂了大家的心!这分明就是亲爱的母校在撵我们走!回想入校时那些欢迎新生的标语还历历在目,而现在,我们就要离开了!考研的考研,工作的工作,出国的出国。

过来人的箴言

一、别以为在学生会你能得到你曾经想要的。工作的热情很可能因为你所看到的所经历的一些事而改变,但是也不必惧怕。你有大一一年来适应或者承受,并做出是继续坚持还是退出的决定。

二、大学可能有真实的爱情,但是记住只是可能。很多时候他们是因为别人都谈恋爱而羡慕或者别的原因而在一起。所以,不必为任何分手而受太大的伤。记住,真爱,还是值得追求的。

三、如果你的家庭一般的话,那么记得你在大学有很多意外用钱的地方。比如二专业或者将来的各种班,为了你的家人和你自己的前途,永远别乱花钱。记住,永远。

四、朋友,你大学的朋友很可能就是你将来事业的一部分。他们会帮助你。但是你也应该让自己有帮助他们的实力,所以,你要努力,你和你的朋友会一起在将来打造一个可能很辉煌的事业。很好听是吗?但是记住,你们都要努力。

五、很多事情当你再回忆时会发现其实没什么。所以,不管你当时多么生气愤怒或者别的,都告诉自己不必这样,你会发现其实真的不必。

六、学习,永远别忘记她。不管别人怎么说大学是个提高综合能力的地方云云,如果你学习失败了,你就什么也不是——不排除意外,但你考虑好了吗?你会是那个意外吗?

七、别说脏话,你应该知道习惯的力量。找工作或者和别人接触时,你随便的一个字或者几个字会让你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八、好好利用在公共场合说话的机会,展示或者锻炼,都可以。

九、别为你自己和别人下定论,无比重要。你所看到听到的可能只是一面,为这个失去可能的朋友,很不值。

十、如果你发现很久了你一直是一个人去食堂吃饭或者去上自习,别在意,大学里一个人是正常的,你觉得孤独?你的朋友是怕你觉得你没有自由的空间,所以别以为你没有朋友。

十一、很多事情别人通知你了,要说谢谢,没有通知你,不要责怪,因为那些事你其实应该自己弄清楚。

十二、“我请你吃饭”之类的话不要乱说,因为所有人都会当真,不管你自己怎么想,大学里请人吃饭是很平常的事,几乎连请一个自己不怎么认识的人吃饭都很正常。

十三、尊严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大学里,要懂得利用这个空间锻炼自己,要让自己的尊严有足够大的承受力,要知道,社会是一个最喜欢打碎人的尊严的地方,除了你自己,没人会为你保留它。

十四、大学是亚社会。所以,当你上了高年级后,要让自己有大人的形象,大一的孩子看到你,你要能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他们的学长。你很成熟。

十五、你有足够的理由佩服每天早起的人,不信的话,你去做。做到后会发现有很多人佩服你呢。

十六、经常给家里打个电话,即使他们说不想你。

十七、你可以有喝醉的时候,我们可以接受,但是你要明白和真正的朋友一醉才能让伤心事方休,否则,你只会是别人的谈资和笑柄。

十八、如果你四年内很少去图书馆的话,你就等于自己浪费了一大笔财富。所以,常去那里,随意翻翻,都有收获。

十九、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如果在大学里还把容貌当做重要的东西而过分重视的话,可能不会吃亏,但是早晚会吃亏。可能,很可能。

二十、面试时很多老总会问你——如果你能见到老总的话——你会做什么?也许你现在其实就可以记得这个问题,这样可能以后会好好答——尤其对文科学生来说。

二十一、新学期如果你接新生的话,当被问到学校怎么样之类的问题时,你要记住你不但是这个学校的一分子,你更要给你学弟学妹带来信心,你走过大一,你应该知道那时候对学长的信任多深。

二十二、别总抱怨不公平,你的不公平对别人是公平的。

二十三、别迷恋网络游戏。千万别。

二十四、“我爱你”。别对很多人说这句话,在大学里,我的意思是,希望你只对一个人说,这是尊重你爱的人,更是尊重你自己的感情。

二十五、大学,因为你呆的地方是大学,所以你有空间承受失败和打击,因此,你应该,真的应该,找找自信和自傲的区别,可以用一辈子的。

二十六、如果你的个性让很多人对你敬而远之,那么你的个性是失败的,个性的成功在于能吸引,而不是能排斥。

二十七、如果把上课不睡觉当做一种锻炼并且你做到了,那么,你很强,而且记住,其实你不该是这样的,老师再差,也比学生强,因为他们是老师。

二十八、学生会的主席之类的干部,如果你尊重他们,告诉你自己那是因为他们是你的学长而不是因为他们是你的上级,事实上,大家都只是学生而已,只是学生。

二十九、疯狂英语的话:别怕丢人,如果你实在不行就别怕丢人,行的话,建议你们去追求丢人,那是一种成功的尝试,至于为此笑话你的人,你可以把他们从你将来人生对手的名单中排除了,所以你也不要笑话那些上台丢人的人。

三十、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三十一、如果你不抽烟的话,你的精力将比抽烟的时候好的多,这是绝对的。

三十二、你的确要学的有心计,但是记住,永远记住,在社会上要胜利的惟一的方法永远只是一个,那就是实力,永远不用怀疑。

三十三、面对不公平的东西,不要抱怨,你的不公平可能恰恰是别人的公平。所以,你不如去努力的奋斗,争取你自己最合适的公平。

三十四、人生百态,不要对新的看不惯的东西生气,无所谓的,比如说恋人同居问题,和我们很多人无关的。

三十五、别总请人吃饭,别总让别人请你吃饭——朋友除外!

三十六、在大学里就开始训练自己的冷静力,这是一种能力。有大事时,能安静并能快速想出办法的人,很厉害。

三十七、大学的竞争范围是所有的大学生,所以,你知道是否可以放松学习的。

三十八、大了,成熟了,稳重了,但是这和激情不矛盾,一种对工作和学习的冲击力及持久力会让你有特殊的魅力和个人实力。

三十九、记着在所谓的学生会里即便你就是主席,如果你的四级没过,没有毕业证的话,白搭。没单位想要你这样的人,单位需要的是工作的人而不是当官的人。更何况现在即使是主席,学到的是喝酒、抽烟、相互的吹捧。

四十、永远不要嘲笑你的教师无知或者单调,因为有一天当你发现你用瞌睡来嘲弄教师实际上很愚蠢时,你在社会上已经碰了很多钉子了。

四十一、不要幻想自己成为招聘会上的宠儿,当你明白百分之七十的初中生都可以上大学时,你应该明白人们不会去崇拜一个群体的大多数的。

四十二、英语一定要学好,但英语绝对不会是你生活的全部保障,所以多学点东西可能有时会救命的。

四十三、你可以看不惯一些东西,但是你应该学会接受——如果你没法改变那一切的话。

四十四、对陌生人,或者把对方当做一张白纸,或者把对方当你的朋友,总之,别当做敌人,即使你听到再多的关于他(她)的不好的传闻。

四十五、爱你的人,不管你接不接受,你都应该感谢对方,这是对你们的尊重。

四十六、在晚上,听听收音机也是种快乐和幸福。

四十七、每个星期一定要抽时间出来锻炼身体的。好处多多。

四十八、如果周围有人嫉妒你,那么你可以把他从你的竞争者之列排除了,嫉妒人之人,难以成大事。

四十九、别去争论,可以回忆一下,你会发现,人不可能赢得争论,可以说,争论所提及的话题都是不值得去争论的。

五十、成功的方法多种多样,别不接受你看不惯的方法。

五十一、男人,你长的可以不帅,但你这个人可以帅,而且,那才是真正的帅(当然,女人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不必在穿着打扮上花太多心思。

五十二、只有学习潇洒才可能一切潇洒。但是只是可能,因为处世能力过分出众而成功的人是有,但是你必须牢记实力的价值。

五十三、进入大学,就是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你的所有过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张白纸,这是你最好地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时候,改掉以前的缺点,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应该以全新的形象出现。

五十四、为爱坚持的人,记住坚持可以,但是不要为爱受伤。

五十五、或文或武,我是说你要有一样能行的地方,样样通样样松是为人之禁忌。样样通几样更通方是境界。

五十六、QQ是联系朋友的工具,可以是交朋友的工具,但是别轻易相信QQ上的友谊,更别轻易幻想QQ上朋友的样子。

五十七、还能冲动,表示你还对生活有激情,总是冲动,表示你还不懂生活。

五十八、如果你不能拥有,那么告诉自己别忘记——如果你能承受那伤痛的话。

五十九、虽然班级的概念在大学并不明显,但是也别忘记,你的同学你的朋友。

六十、准备考研,早点比晚点好。

六十一、别抱怨四级六级之类的东西,那是证明你能力的很好的东西。

六十二、要有精英意识,考虑一下,大学的人了,迷恋武侠言情,已经没有意义。

六十三、莫过于耿直,莫过于圆滑。外圆内方即可。

六十四、永远别渴望做个任何人都不得罪的人,有人反对、有人支持然后自己做出决定是精彩的人生。

六十五、魄力,要有魄力,即使是失败,也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平庸。

六十六、喜欢一个人,就勇敢地告诉他或者她,大学是学习的地方,但是应理解爱情的力量。追求你真正爱的人,只要自己认为值得,那就是值得的。

六十七、应该相信一句话:没有不可能的事情!真的没有,只要去做,现在我们是学生,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想想。

六十八、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六十九、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七十、我们确实活的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兴奋不已。

七十一、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七十二、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七十三、你可以选择坚持,也可以选择放弃。没有对错。我是说对爱情来说,但是重要的是坚持你的选择。

七十四、相信时间的力量,可以冲淡很多东西。

七十五、在大学里坚持每天做一件相同的事,很能锻炼我们,试试便知。

七十六、多笑笑,会慢慢让自己真的快乐起来。

七十七、人生有很多次如果,但是没有一次但是。

七十八、当你不懂得放弃的时候,你可以告诉自己你还懂得坚持。

七十九、大学的手机是否应该用只有自己有答案。

八十、永远不要瞧不起大学里的贫困生。

八十一、在大学时代看看学校的招聘会吧,你会感觉到一种前途的危机。全是人,全是人,全是人,我只有连说三次全是人才能形容出场面的人数。寝室一个大哥向我形容招聘会的场面,后来我去看了,全是人,全是人,全是人。

八十二、越大,我们就会发现对与错越是那么不明显,这不是错,这是事实,而且无法改变,记得结交每一个值得结交的朋友。

八十三、无聊的时候,别忘记朋友。朋友无聊的时候,别忘记你是他们的朋友。

八十四、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是被压在社会的底层。

现代校园,涌动着一批批年轻的追梦人,也流动着一个个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大学生部落。正如一位大学生所说:大学是一片蕴藏无限潜力与无穷魅力的海洋。人生的路有许多,但关键时候只有几步。进入青年初期的大学生,由于经历相对简单,生活阅历相对较少,基本上是从校门到校门的生存背景,有人称之为“门内人”;而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经历考学的压力、生存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与社会竞争的冲突。因此,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也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时期,将是奠定人一生发展的基础,之所以危机四伏,是因为大学生身心都处于剧烈变化与压力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自我控制不力则易引发问题行为甚至步入偏差,自伤、自杀甚至违法犯罪。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新的健康观

健康,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它是我们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无法利用。”

由于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类在生理方面,虽因生理学、营养学及医学等的研究,愈来愈有保障,但在心理方面,反而愈进步而适应的困扰愈多,可以说,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人,比原始社会生活简单的人,更需要心理健康的保障。

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人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统一。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健康是一个整体(wholeness),包含身心双方面的良好状态。当你感到头痛,觉得不适,于是就不能专心于工作,甚至也失去了胃口,于是,你开始怀疑:究竟是太累了?还是感冒了?或是因为工作压力?我该轻松一下?休息一下?放纵一下?还是干脆早点睡?人是一个完整的人(to-tal person),整体的各部分,为了适应生活环境而有形态与功能的分化,但并不表示各部分是独立的,我们常以身体与精神为两个对立的东西,其实为一体之两面,无法分开。例如:饥饿与肠胃、情绪、环境等皆有关,长期饥饿甚至引起人格变化,我们进食的行为也不是纯粹为了口腹之欲,有时还包含着显示身份地位、精明内行、艺术追求、宗教忌讳、爱情气氛、思想情怀等意义在内;我们走路并不只是腿脚在动,而是全身器官都在动,且可从脚步声中知道,是谁来了;我们写字,会把我们的性格、感情、态度等等,都透过笔尖,留在了纸上。《黄帝内经》中记载了心理健康对于生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即指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和心理因素关系密切的疾病主要有:心血管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胃肠疾病,如胃溃疡、结肠过敏症、消化不良等;癌症、糖尿病、哮喘病、偏头痛等。从疾病发展史来看,人类已经从“传染病时代”、“躯体疾病时代”步入“精神疾病时代”。20世纪初,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主要是传染病、营养不良等,而现在则演变为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后者皆与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而且,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处于高度紧张之中;瞬息万变的社会变革,使相当多的人一时难以适应这种转变,感到焦躁、忧虑和困惑;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使不少人无所适从,原有的价值观念体系受到冲击;无处不在的竞争,使人们陡增压力感、危机感;社会阶层的复杂多变、经济利益的调整、人际交往方式的改变,都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荷,从而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大量调查资料显示,近10多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在高校,因病休学、退学的学生中,因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原因者其比例也呈上升趋势。但目前,对于心理疾患的预防和治疗还没有引起国民的重视,或者说还被多数人,包括很有些学问的大学生在内的许多人所轻视和忽视。许多人不知道甚至不承认“心病”,等到知道治疗时,病情已经发展了数年。有一位大学生,他的脑子里时常生出一些怪念头:出门后,半路总得回来,看看门是否锁好;信已经封好,还要打开看看是否装上或装错;骑车上街,总有向汽车撞击的念头;站在阳台上,总有从上向下跳的冲动。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年,使他每日生活在恐惧之中,及至他看了一些心理学书,才知道自己患上了心理疾病——强迫症。

俗曰:“健康即财富”,美国哲学家欧文(OWEN)说:“健康是富人的幸福,穷人的财富”,先有健康,才可能有一切。但现代社会环境变迁快速,生活忙碌紧张,人际竞争激烈,心理压力沉重,使心理疾患不断增加。一个心理不健康或心理失常的人,在生活上将失去其行为的统合性,需要别人特别照顾,同时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所以“心理健康”不论从个人保健、家庭幸福、社会安宁、民族兴衰上,都极其重要。

关于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不少国内外专家学者都有过研究和论述,目前,尚无统一定论。

1.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拟定心理健康的标准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上、智力上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自己的心境发展为最佳的状态。”具体标志为:(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的生活。

2.马斯洛的标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1951年出版了一本合著《变态心理学》,书中采取比较研究的办法列举了正常人的健康心理标准有10条。这10条标准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它们是:(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估价;(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当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3.坎布斯的标准

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健康心理应具有四种特征:(1)积极的自我观念;(2)恰当地认同他人;(3)面对和接受现实;(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4.奥尔波特的心理健康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了六条标准:(1)力争自我的成长;(2)能客观地善待自己;(3)人生观的统一;(4)有与他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5)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获得人生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6)具有同情心,对生命充满爱。

5.中国台湾省学者黄坚厚的标准(1)乐于工作,能在工作中发挥智慧和能力,以获取成就和满足;(2)乐于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正面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等)常多于反面态度(如仇恨、怀疑、憎恶等);(3)对自己应有适当的了解和悦纳的态度;(4)应能和环境有良好的接触,并能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6.中国学者王登峰、张伯源的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善和谐;(7)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7.中国学者张人骏等的标准(1)健全的认识能力;(2)适度的情绪反应;(3)坚强的意志品质;(4)和谐的个性结构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种种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说法乃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心理健康所作的解释,其基本观点仍是一致的,可见心理健康并不是指某一种固定的状态,而应将其看成富有伸缩性的情况,是比较性多于绝对性的,是个人内在欲望采取合理满足的统合功效,免于疾病固为可喜现象,但若更加努力,当可使个体更臻于健康。心理健康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使所有的人都变成同一个样子,而是要使每个人依照他自己的情况,获得充分的发展,走上健康之路。一般人常以自觉身体无病即为健康,可是有些疾病,个体本身常不自觉,等发现时已不可救药,心理健康更是如此,心理疾病的诊察比生理疾病更难,故一般心理学者多主张以个体行为的适应情况,作为鉴别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安宁状态,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括三大要素:躯体无病、心理正常和社会适应良好。躯体无病是指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完整,各器官无缺损和病变,这是健康的生物学基础;心理正常指人的认知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行为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协调而统一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即具有稳定的情绪、愉悦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这是健康的心理环境;社会适应良好是指个体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能面对现实,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有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在自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实现对自身的塑造和对社会的改造,这是健康的社会环境。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是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需要,基于对人本身和对疾病、健康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的结果。

并进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是:

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二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五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

七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八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九是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十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论述,就好像盖起了一座三层小楼,最底下是生理健康,第二层是心理健康,最上面带露台的一层,就是社会功能健康。心理健康承上启下,不可或缺。你虽体魄强壮,心理却不健康,就不能算是一个“大写的人”,也就无法实现完满的社会功能。反过来,哪怕你的生理上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但你的心理健康,也有助于你恢复生理健康,帮助你完成自己的社会功能。

现代社会,人们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揭示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1)心理因素与疑病症

人的心理因素常常影响到人对自身健康的感觉。有的人本来没有病,由于某种原因,心理上怀疑自己患某种病,越疑越像,以至于真的如重病缠身,陷入不能自拔的痛苦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疑病症。此类病,主要是精神因素起作用,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特点是:根据目前的检查技术不能发现与其症状相应的形态方面或病理方面的变化;药物治疗难以奏效,通过心理治疗,一般都能痊愈。所以,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健康状况,不能每天一起床,总是先寻找身上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甚至对照医学书,针对某一疾病的特点,一一对号入座,如果这样,病痛早晚会飘然而至,让你更加惊恐不安。(2)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心理因素与免疫机能密切相关,持续的精神不振会使免疫机能降低,机体杀伤、吞噬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减弱,干扰素水平低下,同时影响内分泌功能,使机体降低对感冒、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而且会影响多种非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许多研究还发现,不少疾病患者的病程经过与病人的精神状态平行,当人与环境关系协调、精神状态良好时,病情好转;反之,则病情加重。上述情况,把人们引入一个精神免疫学的医学新领域。它启示我们,在某些情况下,导致抗病力减退的并非是那些漂浮于我们四周的种种致病因子,而在于我们自身。因此,保持心胸豁达、情绪乐观是防病强身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3)心理因素与寿命长短

心理因素是决定人类寿命长短的关键因素。目前,推断动物最高寿限的几种方法都证明人类应该活过百岁。但为什么在具备现代医疗条件的今天,大多数人难以享尽天年呢?各国学者在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后认为,长寿的关键在自己。通过对我国长寿地区百岁老人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的研究表明,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使人长寿。现代人体学的研究发现,保持平静甜美的心境,可以延长人体细胞分裂的周期,从而延缓衰老。相反,急躁或忧郁的心境会缩短细胞分裂周期,加速衰老的过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可以见到,有的人由于突然的精神打击,几天之内一下子衰老了许多,而有些心情开朗的人,看起来要比其实际年龄年轻得多。长寿的钥匙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当人的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长期的心情抑郁、精神负担重、焦虑的人也易产生身体不适。因此,健全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不像人的躯体健康与不健康有明显的生理指标,比如脉搏、体温,所以要区别心理是否健康并不那么容易。心理健康的参照系是相对的,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以无心理疾病为准的;而正常这一概念不论对于整体还是个体都是有阶段性的,因为一个人随时都可能产生心境不良,所以个体的心理健康也不是一条直线。

界定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即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有无明显的差异。人的心理活动从内容上讲,归根到底是对客观现实,尤其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因此,任何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必须与他所生存的客观环境保持统一。如果一个独生子女大学生,到新环境后老是按家里的习惯对学校的生活条件进行挑剔、抱怨,在寝室集体生活中总喜欢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只希望得到别人关爱却很少关心他人,显然就违反了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的同一性原则,他的心理就不那么健康了。与环境的失衡会让一个人与环境和周围人不协调,甚至会产生冲突,导致心理失调。(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即人的心理活动中认知、情感、意志三个过程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协调一致。个体的认知、情感和意志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因此三者应该完整统一,协调一致。三者的不统一则意味着个体心理的分裂。例如恐惧症,患者认知上并不认为某物具有危险性,而情感上却产生了不可控制的恐惧,行为上产生了逃避行为,这显然是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志的矛盾,因而是异常心理状态。(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即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改变的前提下,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相对稳定,行为表现出一贯性。长期的生活经历会让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带有稳定的个人差异与特点,形成稳定的个性特征。因此,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即个性特征是不会突然改变的,如果突然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例如,一个一向热情活泼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并且没有正常的原因,这就表明他的心理活动产生了异常。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人格完善协调,社会适应良好。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一般认同心理健康标准的复杂性,既有文化差异,也有个体差异。一般而言,判断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主要源于四个方面:

1.经验标准

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重在关注当事人的主观心理感受,由于个体先天的遗传及后天的环境不同,经验标准更强调其个别差异。同样的生活事件,当事双方由于自我认知不同,自我体验不同,自我评价也不尽相同。

心理健康是一种主观的体验或者状态,是个体的一种主观和谐感。如果说生理健康更多地依赖于实际生理活动特点,心理健康就应更多地依赖于心理状态的特点,也即是说,它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我们平常会有这样的体会,有些人,我们说他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看上去他各方面都很好,但他活得一点都不快乐,不幸福;有些人,在目前来看他活得很艰苦,但他却非常开心,还很充实。这说明心理健康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你怎么看待你自己,怎么看待你所处的环境,怎么看待你的发展。

2.社会适应标准

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其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例如:大学生根据生理、心理与社会发展应当具有独立生活与处理生活中面临的事务的能力,而如果有的大学生生活能力低下不能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便需要引起重视。

什么是心理健康,不是说没有症状,而是指具备了哪些或是多少优秀品质,或是一些良好品质。到目前为止,关于有多少良好品质也是众说纷纭的,现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积极的品质。

排在第一位的品质是happiness,即幸福感,或简言为自我感觉良好。当然,如果每天每时每刻都觉得幸福那肯定不正常。这是一个度的问题。

第二种品质是和谐,是内心的和谐。所谓的内心的和谐就是指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对事物的认识,对自己眼前的处境,对将来追求的目标,还有现在所能做到的,这各个方面的事情之间能够达到协调。我们知道有些人尽管现在条件很差,但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觉得我现在差是没有办法的,那我希望也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将来我会改变。这就是在眼前的困难和对未来的追求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谐。内心的冲突显然是不和谐,“我同时喜欢上两个人了”、“我喜欢的那个人不喜欢我”等等,这种情感冲突即为不和谐的一种。

第三种品质是自尊感。所谓的自尊感,简单讲就是self-like或self-love,就是自己喜欢自己。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很重要的品质就是能够喜欢自己。实际上喜欢自己也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积极的品质。喜欢自己并不容易。作为一般人来说,谁都会喜欢自己;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有些人就是觉得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浪费人民的粮食,别无他用。还有些人喜欢自己能够获得成功,喜欢自己身上很多的优点,但是不喜欢自己身上的一些缺点,不愿意接受自己居然还有很多做不好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自尊就会降低。

第四种品质是个人的成长。人的一生要经过不同的阶段,从小到大担负的任务、需要承担的责任都是不一样的,在不同年龄阶段应该有与该年龄阶段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或行为准则。如果生理上已过了某个年龄段,心理品质却还停留在原来比较年轻的那个年龄段上,这可能意味着比较幼稚,发展、成长不够顺利。所以会希望自己显得老成一些,但又希望自己显得年轻一些,这是不健康的心态。

第五种品质是个人的成熟,是指在处理自己的问题,人际关系、环境的要求,工作的要求,处理家庭、同事、朋友之间关系的时候能够非常得体,言谈举止应该能被周围的人所接受。

第六种品质是人格的完整。在精神病学上有一个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出现心理障碍,就是有些人在某种场合下表现不出应该表现的行为,或是他的这种行为被抑制住了,不能够表现出来。换句话来讲,我们每个人实际上从要表现的行为范围来讲是非常广泛的,某些行为在这个场合下是不合适的,在另一个场合下你必须表现出来才是适应的。有些人的某些行为不管是在哪种场合都不会表达。比如说有的人对亲密的关系一直是抑制的,他跟什么人都不能走得太近。还有的人,他在什么情况下都缺乏对自己的行为的控制,比如从来都不会表现出攻击性,这是一种攻击性的抑制。攻击性有的是攻击性的言语、有的是攻击性的行为,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自信的行为。

第七种品质是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精神分裂症并不是精神分裂成一片一片的,而是指精神活动和现实环境之间的一种分裂,或者说是人的心理活动和所处的环境之间没有关系,是相互割裂的。作为一个正常人来讲,我们的心理活动应该是对现实环境的一种反映。如果心理活动跟现实根本没有关系,本来这件事情大家都很高兴,而你却在那儿抱头痛哭;或者大家都很伤心的时候你在笑。

第八种品质是有效地适应环境。

3.统计学标准

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这个标准更多地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一般而言,我们都要将个体的心理测验结果与常模对照,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多数人的行为都是处在一个中等水平上,凡是偏离常态的行为就是不正常的。所以,如果你的行为只有非常少的人才做,那就是不正常的。如果你的行为是大家都那么做,那就是正常的。按照统计学里的正态分布,平均数左右两个标准差,大概是87%,另外有百分之十几的人偏离大多数人比较多的行为表现,这样的行为表现就会近似于不正常。

这个观点的最大问题是:所谓偏离,除了程度之外,应该还有一个方向。比如说,智力的问题,有的人说一般人的智商应该是100,那我的智商是155,那我就变态了?那就该叫做超常,而不是变态。如果你的智商只有70,在心理学上,这是一个临界值,那就是属于愚钝或愚鲁,再低就是智力落后,再低就是白痴了。所以,偏离的方向是很重要的。但是实际上还有一个问题,这种统计学的标准没有看行为的性质。换句话说,在某种情况下,大多数人的行为也不能作为正常人的标准。

4.自身行为标准

每个人在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事实上,心理健康与否其界限是相对的,企图找到绝对标准是不现实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掌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把握标准?我们认为应掌握三个标准,即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我们在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时,应将目光投向发展的健康观,即更多的大学生在发展中面临的许多人生课题,心理危机与心理困难也都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有的心理困惑属于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比如多重压力之于大学生,他们的人生期望、职业抱负、学业期待引发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都需要应付。有些心理问题具有阶段性,当个体心理成熟后会自愈。

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够与环境有良好的适应,其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就可被视为心理健康。据此,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体可分为三个等级:一是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与同龄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二是轻度失调心理,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经主动调节或通过专业人员帮助后可恢复常态;三是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

关于心理健康尚有几点补充说明:

第一,心理健康是一种目标抑或是一种过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学者以为心理健康应该是一个目标,大家都照着这个标准去做,这样就可以达到心理健康了。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应该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实现的过程,是一个被完成的过程。

第二,关于价值观的问题。心理健康的人是不是社会公认的好人?西方有学者认为,是不是社会所公认的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或反过来问,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社会道德的人能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人。他们的答案是:心理健康的人一定是社会所公认的好人。

第三,心理健康的人是否都一样,或者说心理健康的人可否有不同的表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人不一定是完全一样的。心理健康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单一的模式。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大学生的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标准给予着重考虑:

一是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及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包括在经验中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成功地对新情境做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智力正常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在于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自我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智力结构中各要素在其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都能积极协调地参与并正常地发挥作用;能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快速加工、处理、整合知识信息的能力,并且有利用知识进行创新和创造的能力。在临床心理门诊中,有不少以学习障碍为表现的抑郁症病例,说明心理障碍可导致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出现学习困难、拒绝学习等学习障碍。

二是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绪的情境相符合。

情绪健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情绪在心理变化中起着核心的作用。而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大学生情绪健康的内容应当包括:(1)愉快情绪多于不愉快情绪。一般表现为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自信,善于自得其乐和对生活充满希望。(2)情绪稳定性好,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而不过分压抑,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并能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做到恰如其分。(3)情绪反应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反应的情境相符合,过分的抑郁或过分情绪亢奋都是心理不正常的表现。

三是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优柔寡断、畏惧困难、轻率鲁莽、言行冲动、顽固执拗。

四是人格完整。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大学生人格完整的主要标志是:(1)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2)具有独立自尊性,即个体能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及其对社会的责任,富有创新意识和竞争精神;(3)具有民主利他性,即个体具有平等待人的良好作风,有一定的亲和意向与合作精神,懂得关心他人、关心社会。

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五是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能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卑,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六是人际关系和谐。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

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稳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

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

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宽以待人,乐于助人;

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交往动机端正。

七是社会适应正常。个体应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要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换言之,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于社会现状有清晰正确的认识,其思想和行动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而当发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与社会发生矛盾时,能够迅速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与社会协调一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是妄自尊大或一意孤行而与社会需要背道而驰。

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表现出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而过于老成、过于幼稚、过于依赖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及运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只是为评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一个参考尺度,在具体运用时应持辩证的态度,不能简单地、机械地照搬照套,而应灵活地加以掌握和应用,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标准的相对性。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说明,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人的健康状态的活动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当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在心理上形成心理冲突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是可以自行解决的。

二是整体协调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事实表明,认识是健康心理结构的起点,意志行为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从心理结构的几个方面看,一旦它们不能符合规律地进行协调运作时,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从个性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心理,一个人的个性在没有明显的剧烈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看,每个人在其现实性上可划分成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间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有差异的。

三是发展性。事实上,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是人的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随着个体的心理成长而逐渐调整而趋于健康。

四是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同时也为人们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如果每个人在自己现有基础上能够做不同程度的努力,都可追求自身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从而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在多数情况下,运用心理健康标准或各种自测评定表时,我们都会发现自己与理想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只要这种差别在一定限度内都属正常,超过一定范围才提示有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地学习和生活。如果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都难以维持,就应该及时予以调整。

三、心理健康的特点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一)心理健康的特点

1.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相对性

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完全是一回事。假如有这样一个情景:一位大学生,平时性格开朗,活泼大方,可近几个星期以来,他变得抑郁寡欢,常常神思恍惚,神不守舍,以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还常常夜半哭醒。他精神失常了吗?如果告诉你,不久前他相恋多年的女友不幸因车祸丧生,你又会怎样认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与人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年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因素有关,所以不能仅仅从一种行为或者一种偶然的行为来判断他人或自己心理是否健康。

2.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连续性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不同的等级,“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或交叉的状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到严重的心理疾病之间是渐进的、连续的,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程度的差异。

3.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可逆性

如果我们不注意心理保健,经常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那么心理健康水平就会下降,甚至出现心理变态和心理疾病;反过来,如果心理有了困扰或出现失衡时,学会及时自我调整和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就会很快解除烦恼,恢复健康的心理。

4.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动态性

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心理健康的水平会随着个人的成长、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改变,以及自我保健意识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二)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扰

学习和成长,是大学生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水平对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反映着其个体成熟度的高低。因此,大学生不能狭隘地只把学习专业知识作为大学时期的主要甚至惟一任务,而应把如何塑造自我健康的积极的心理作为同等重要的任务来对待。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正日益引起其自身、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为了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了解心理健康的问题,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当前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扰。

1.神经症(neurosis)

神经症是一组有大脑功能轻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它属于心理障碍的范畴,是指人的精神或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不是躯体方面的疾病,而且是比较轻微的几种疾病的总称。神经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常构成发病的基础。症状复杂多样,患者虽有多种躯体的自觉不适感,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患者一般能适应社会,其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可以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但其症状妨碍了患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通常,神经症可以分为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癔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症等。下面我们看看大学生人群中较为常见的神经症类型。(1)神经衰弱(neurasthenia)

又称为神经衰弱性神经症,是指排除各种躯体疾病以及其他各种神经症和抑郁症以外的,在神经症中程度最轻的一种,以精神易兴奋又易疲劳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感症状,以及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病变或其他心理障碍,但此前可存在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疲劳的应激因素。其致病因素一般认为,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是本病的主要原因,多见于脑力劳动者。凡是能引起持续的紧张心情和长期的内心冲突的一些因素,如学习和工作不适应、人际关系紧张、事业挫折、婚恋问题和长期思想矛盾等,可使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地处于紧张状态,超过了神经系统所能承受的限度,即可发生神经衰弱。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患者对本病缺乏正确认识,而对疾病所引起的各种身心反应存在过分担忧和紧张情绪。沉重的心理负荷可进一步加重原有的神经活动过度紧张,而形成恶性循环,使症状持续下去,或反复波动而迁延不愈。

神经衰弱的症状繁多,几乎涉及所有的器官和系统,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组:

第一,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精神易兴奋的主要表现是联想和回忆增多而且杂乱。这是一种主观体验,患者感到分心而且控制不住,联想和回忆的内容多是过去不愉快的经历、现在使人苦恼的事,以及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失败或意外。注意力涣散也相当常见,一方面是患者容易因外界环境无关的刺激而被动转移注意,另一方面是思考不能专注于某一主题,联想和回忆不断把思想引入歧途。精神易兴奋的另一表现是感觉过敏。许多人表现出畏光、喜暗。有的人则对声音过敏,怕吵闹、喜安静、讨厌人多。皮肤感觉过敏也相当常见,一些正常人根本不在意的刺激,患者却觉得难以忍受。

疲劳是神经衰弱的另一常见症状,患者经常感觉精力不足、肢体无力、困倦思睡、脑子变得迟钝、记忆力差等。

患者的情绪症状主要有烦恼、易激惹和心情紧张。神经衰弱的烦恼往往比较持续,而且缺乏有效的摆脱烦恼的手段。心情紧张和不能放松是患者非常难以忍受的症状,因为心情紧张的患者往往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劳感、失眠和脑力活动下降等等痛苦的症状。

第二,心理生理障碍。神经衰弱患者常见的心理生理症状很多,归纳起来有:一是睡眠障碍,主要形式入睡困难、多梦、睡眠浅、易惊醒,患者为失眠而担心和苦恼,往往超过了睡眠障碍本身带来的痛苦,反映了患者对睡眠的焦虑心境。二是头部不适感,尤其是紧张性头痛,患者主诉是持续的头痛和头昏;头顶有重压感,头部紧束感,脑袋发胀等。三是其他心理生理障碍,常见的有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或经期紊乱等。总体说来,神经衰弱起病缓慢,病期迁延。

神经衰弱的治疗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物理以及一般的精神卫生措施。在心理治疗方面,应重视支持性心理治疗,以高度关心和同情的态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引导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指出这是一种大脑功能失调的表现,是完全可以治好的,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顾虑心理,打破由此而发生的恶性循环。近年来,生物反馈疗法、音乐疗法、森田疗法的疗效也得到肯定,药物应用最多的是各种抗焦虑剂或镇静催眠药物。(2)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GAD是以持续性的紧张不安,伴有显著的自主性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焦虑与恐惧情绪相近,不过恐惧是面临危险时发生,而焦虑发生在危险或不利情况来临之前。焦虑虽然是一种痛苦的体验,但它又具有重要的适应功能。第一是信号功能,它向个体发出危险信号,提醒人们警觉已经存在的内部或外部危险,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保护性的作用。第二是动员机体处于战斗状态,为采取行动对付危险做出适当准备。第三是学习和经验积累的过程。焦虑可帮助人们提高预见危险的能力,帮助人们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学习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和策略。适度焦虑时行为的效能可能更好。因此,焦虑并不都是有害的,只有焦虑过度,才能被视为病理性的。

研究显示,GAD的某些方面具有遗传特性。患者的一级亲属中约有25%患有此症,其中女性多于男性。患者的男性亲属中较多出现酗酒相关障碍。认知心理学认为,GAD患者易于对应激事件感到不可控性或不可预测性,不可控的知觉是焦虑的核心特征,而这种思维倾向的形成与患者在过去生活中经历了若干不可控的重要事件有关。如果人们对危险做出过度评价,焦虑反应与客观情境不相称,则将形成病理性的焦虑反应。人们之所以产生对危险的过度评价,有其深层的原因,主要由于早年经验形成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图式,使人们倾向于以功能失调的方式过度消极地评价内外信息,形成以不好为主题的负性自动化想法,如“别人会嘲笑我”、“我是一个笨蛋”、“我没有机会获得工作”等,从而激活焦虑程序。研究发现,GAD患者在加工混合有危险的外界信息过程中,倾向于把注意力自动化地投向于环境中具有危险含义的信息,并且要比正常人更容易对模糊的信息以一种危险的方式做出评价。

GAD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经常和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具体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忧或烦恼。患者总是担心未来有什么不测的事情将要发生在自己或亲人的身上,终日心烦意乱,即期待性焦虑,这是本病的核心症状。患者的症状与现实生活似乎有些联系,然而其担忧的内容及严重程度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是很不相称的。焦虑的内容完全取决于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变动,没有中心主题,也没有明确的社会倾向性。追问患者,他自己也想不通整天害怕的到底是什么。焦虑的同时患者常伴有易激惹、注意力集中困难、难以作决定以及害怕犯错误。病人常主诉记忆力减退,实际上是因注意力不能集中而导致的识记困难。由于焦虑妨害了效率和生活,反过来加重了患者的焦虑,甚至害怕自己会完全失控而发疯。

焦虑症患者表情紧张,双眉紧缩,姿势僵硬而不自然,可见眼睑、面肌或手指震颤,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运动性不安,包括小动作增加、不能静坐等。躯体症状主要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可涉及许多系统,如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系统。其中的许多症状如心悸、胸闷、恶心、口干、多汗等,可能成为患者就诊的主诉,焦虑情绪易使患者集中注意于他们的躯体症状,而躯体症状又可成为病人担忧的内容,加重了他们的焦虑,形成恶性循环。

行为疗法中,有多种技术可用于治疗GAD,若患者有相对明确的焦虑情境,可采用系统脱敏法;若难以确定焦虑的对象和情境,则可采用放松训练的方法,帮助患者在出现焦虑时,通过躯体放松降低躯体和心理上的不适感,阻断焦虑反应的恶性循环。认知疗法则可使用各种想像技术来帮助患者,让其想像最好和最坏的结果,并分析各自的可能性以及对自己的影响。同时结合家庭作业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监测和矫正自动性想法。总而言之,其治疗要点是改变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危险评价和教会患者应对的技巧。目前倾向于把认知和行为疗法结合使用,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3)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

强迫症又称强迫—冲动性障碍,是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患者认识到这些观念和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不合理的,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的一种心理障碍。OCD有着较明显的生物学基础,即是说该症有较明显的遗传特性。研究表明,额叶脑血流量增加与OCD有关。其致病因素的心理社会层面,较受关注的有人格因素、心理动力因素及认知行为因素。认知研究认为,存在强迫检查的大学生对自己行为(如我是否已经关好了电炉?)的记忆力较差,这说明较差的记忆力易使他们做出重复检查的行为。在消极的情绪状态下压制某些想法,可导致想法与消极的情绪之间产生联系,即当消极情绪出现时,就会出现某种想法,而当这种想法出现时,就会伴随着消极情绪的出现。当试图压制一种强烈的情绪时可导致某种想法出现,并伴随负性情绪的加强。正常人与强迫症患者的区别在于,强迫症患者有更强烈的对抗念头或不能接受某些想法强迫症状可分为强迫观念(obsessions)和强迫行为(compulsion)两类。其共同点是:①症状反复、持续出现,患者完全能够觉察;②症状具有“属我”性,即非外力所致,但又非我所愿;③症状往往令自己内心焦虑、痛苦;④患者明知症状表现不应该、不合理、不必要或无意义,但难以摆脱;⑤患者往往采取相应的对抗性行动。

强迫观念较为常见,表现为反复而持久的观念、思想、印象或冲动念头。

强迫思维:一些字句、话语、观念或信念,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干扰了正常的思维过程,但又无法摆脱。可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寻根究底,反复思考,明知缺乏现实意义,没有任何必要,但却不能自我控制。如“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秋天的树叶为什么会变黄?”等。

●强迫怀疑: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明知毫无必要,但又不能摆脱。如出门时怀疑煤气是否关紧,门和抽屉是否锁好等。

●强迫联想:患者脑子里出现一个观念或看到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语句。如果联想的观念或语句与原来相反,如别人说“好人”,他总是想到“坏蛋”,人家说“神圣”,他总是想到“肮脏”等,称为强迫性对立性思维。

●强迫性回忆:患者对过去的经历、往事等反复回忆,虽知毫无意义,但总是反复萦绕于脑海,无法摆脱。

强迫情绪:强迫症状可以表现为情绪方面,表现为对某些事物的担心或厌恶,明知不必要或不合理,自己却无法摆脱。例如,担心自己会伤害别人,担心自己会说错话,担心自己会发疯、会做出什么违反社会规范,甚至是伤天害理的事情。若看到棺材、出丧、某个人,立即产生强烈的厌恶感或恐惧,明知不合理,却无法克制,于是极力回避,称为强迫性恐怖,与恐怖症不同,它并非对特殊环境和物体的害怕,而是对自己情绪的恐惧。

强迫意向:又称强迫冲动,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使,一种即将要行动起来的冲动感,但患者从来不会有真正的行动。这类冲动常常是伤害性的,如走到高处有一种想往下跳的内心冲动、见到汽车想跳过飞驶的汽车,或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如想在大庭广众之下脱衣服等。尽管这些想法不会付诸实施,但却一直折磨着病人。

强迫行为,又名强迫动作,指反复出现的、刻板的行为。它继发于强迫观念或某个欲望,它可能是意图消灭灾祸,或防患于未然。但这种动作既不与现实联系,又明显是过分的,可患者却非做不可。做后能片刻消除紧张,但一会儿又会感到不舒服,非再做不可。

强迫洗涤:常见有强迫洗手、洗衣等。如有位患者外出时若手触到他物,回家后就要反复多次洗手;用完厕所后,要反复洗手10多次,甚至睡前关窗门、脱袜子后也是如此。甚至睡前的这一重复行为往往要耗费1小时的时间,家人制止也无济于事。

强迫检查:大都继发于强迫性怀疑之后,有位患者强迫怀疑电视机是否关好,每次走出家门后,必再走回家中检查电视机是否关好。这样每次外出要反复走进走出不计其数,并为此顾不上上班或约会。

对抗性或控制性强迫行为:疾病初期,患者的强迫行为总是简单的,只不过是采用某些动作以缓解焦虑和不安。以后,原先的动作不足以缓解焦虑,于是增添了新的内容,逐渐形成了复杂的有固定格式的行为组合,称为强迫仪式行为。如患者就座前,必先用手指触一下座位,才能坐下。强迫计数也是仪式动作,如患者每次上班总要点数街上的电杆数目,如中间发现漏计,则回头重新计数。还有患者计数台阶数或大楼层数或路边树木数等。

强迫症案例:

我有两种症状:一是担心被细菌污染,因此必须反复多次洗手;二是担心家中某个人死亡,故不能看可能引起这种担忧的文章和电视。出现担忧时,我的脑子里充满了有关死的最最可怕的念头,接着想到每一个我所喜欢的人,同时说“您好!”如果不这样做,或其顺序搞错了,我就无法摆脱忧虑。这些观念充满了我的大脑,真是痛苦极了,简直无法忍受。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些荒唐可笑,连我自己也认为确实如此。可是我不知道为何会出现担忧,而这种担忧只能通过洗手或完成一个“您好”的仪式才能清除。尽管,在过去的日子里,我没有这样的问题,可是我却不能清楚地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担忧的心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强迫性的行为。现在,我惟一能做的是,尽量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地方,避免观看或阅读造成对死亡担忧的东西。我为什么不看关于死亡问题的电视节目,为什么不阅读报纸上有关死亡问题的文章?原因就在于此。如果遇到有人谈论疾病的话题,我会说声对不起就走开了;若无法走开的话,怎么办?我只好反复洗手,或完成“您好”的仪式,有时我不能离开去洗手,就会在几个小时里都感到难受和痛苦。

脱敏疗法、反应预防、冲击疗法和厌恶条件疗法等行为治疗技术可应用于强迫症的治疗,其中,反应预防要求患者推迟、减少甚至放弃能减轻焦虑的行为,尽可能抑制强迫行为,如缩短洗手时间,减少洗手频度,甚至放弃洗手。

根据认知理论对强迫症的解释,认知治疗的基本目标是重新分配注意力,恢复认知过程的平衡,建立一个更合理、更灵活的思维世界。常用的技术有三种:挑战强迫性的思维、思维阻断技术、挑战消极的自动式思维。前两种方法直接针对强迫思维,而第三种则针对伴随强迫思维出现的消极的自动式联想。

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也有较好的效果,可通过住院形式进行。治疗的核心原则是对症状“顺应自然”,即对强迫观念不去对抗、不去排斥,并发挥患者原有的生活欲望,带着强迫观念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任凭强迫观念出现,用积极有益的活动取代强迫行为。

药物治疗可作为治疗强迫症的辅助手段,氯丙咪嗪目前是治疗强迫症的标准药物。(4)恐怖症(phobia)

恐怖症是指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的强烈的恐惧情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自主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患者所害怕的物体或处境是外在的,尽管当时并无真正危险,但患者仍然极力回避所害怕的物体或处境,患者知道自己的害怕是过分的或不应该的或不合理的,但这种认知并不能阻止恐怖发作。

恐惧作为一种情绪体验,即对某种事物或情境产生焦虑和害怕,从种系发展来看,对于保存个体有重要意义。因为这能使有机体避免接触某些对个体有危害的事物或情境,一个完全没有恐惧情绪和无所畏惧的人,可能要比别人更多地处于危险的境地。所以,有恐惧情绪并不都是不好的。但如果这种恐惧情绪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那就成为一种病态了。可以引起恐惧的物体或情境非常多,多年来人们对恐惧的对象一一给予命名,近来多数专家建议将形形色色的恐怖症简化为三种类型: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和特殊恐怖症。恐怖症在人群中非常常见,是仅次于抑郁症、酒精依赖,位于第三位的精神障碍。

在恐怖症的致病因素中,遗传因素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恐怖症患者往往有家族史。关于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行为理论认为,恐惧反应可以经过条件反射而建立,这可以追溯到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赖恩的一个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即一个本来喜欢动物的11个月大的小男孩小阿尔伯特对白鼠产生恐惧的反应。其做法是每当这个男孩伸手要去玩弄白鼠时,实验者就在他背后猛击铁棒弄出响声,响声引起阿尔伯特的恐惧反应。多次重复以后,小孩看到小白鼠就哭闹、恐惧不安,甚至没有响声时也是这样。而且他的恐惧反应还泛化到有毛的动物,如兔子、狗以及有毛的玩具等。这样一种不适当的恐惧反应终于在人身上形成了。临床上一些例子也支持了有关的解释,如某次交通事故后患上开车恐怖症,爬梯子摔下来以后患上了登梯恐怖症。

认知理论则认为,恐怖症的患者总是高估所害怕情境和事物的危险性,过分担心某一消极事物将会发生。这一原理能对社交恐怖症做出很好的解释。社交恐怖症患者的社交行为在客观上完全是恰当的,但他们往往做出不恰当的评价,如“别人会讨厌我说的话”、“我总是说不好”等等。在社交过程中,患者的自我贬低起着重要作用,不少患者本来就是缺乏自信和倾向于自卑的人。还有一些患者对自己要求过高,希望以自己超群的口才和举止得到所有人的称赞和喜欢,这就不可避免反复造成自我挫败,最终见人就紧张害怕。社交技巧的缺乏或行为不适当也是社交恐怖的原因。缺乏社交技巧给别人造成不好的印象,引起别人不好的反应,导致尴尬的处境,同时,本人觉察到了自己的社交笨拙也容易造成紧张害怕。

广场恐怖症(agoraphobia)又称场所恐怖症,它最初用来描述对聚会的场所感到恐惧的综合征,目前已不限于广场。它不仅包括害怕开放的空间或害怕离家(或独自在家),也包括害怕置身于人群拥挤场合以及难以逃回安全场所的其他地方如商场、剧院、车厢或机舱等。其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

●焦虑症状:患者担心在公共场所中昏倒而无亲友救助,或失去自控又无法迅速离开。

●焦虑均在特定情境中发生:多数场合是拥挤人群、封闭场所等。

●回避行为:即立即从恐怖情境中逃走或回避恐怖情境。

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主要表现为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恐惧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以相当泛化,包括除了某些特别熟悉的亲友之外的所有的人。具体可表现为:恐惧被别人注视,恐惧自己会做出丢脸的言谈举止或表情尴尬;或者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张口结舌,怕吃饭时由于有人注视而丑态百出,在公共厕所里因恐惧而解不出小便;或者,由于旁边有人而恐惧得手发抖以致无法写字;害怕在公共场所呕吐,等等。由于害怕,他们拒绝参加各类聚会,在极端的情况下,可引起完全的社会隔离。除焦虑外,还有面红、心慌、恶心、尿急等症状。

本症与广场恐怖症的不同在于,患者的现有观念是害怕别人给予不好的评价,从而行为上表现出避开与他人的接触与交谈,而不是害怕无法离开。

特殊恐怖症(specific phobia)又称简单恐怖症,是指对存在或预期的某种特殊物体或情境而表现出的不合理恐惧。最常见的恐惧对象有:某些动物(如狗、猫、蛇、老鼠)、昆虫(如蜜蜂、蜘蛛)、登高、雷电、黑暗、坐飞机、外伤或出血、锐器以及特定的疾病(如AIDS),等等。

特殊恐怖症以儿童常见,成人特殊恐怖症中动物恐怖通常起于儿童期,登高、幽暗、雷电等恐怖则起于青年或中年。病人在接触特殊的恐怖对象和场合时感到焦虑,伴有某些自主性神经症状,如心跳加快、出汗、头晕等。

对恐怖症的治疗,一般采取以心理治疗为主,以适当药物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在恐怖症的治疗中,被研究得最彻底、也最有效的方法是行为治疗。目前最常用的为系统脱敏疗法或暴露疗法(exposure therapy),该技术对治疗具体的恐怖症十分有效,但是对复杂的恐怖症如广场恐怖,效果并不理想。此法让患者循序渐进地暴露于引起恐惧的刺激,使患者对恐怖性刺激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用系统脱敏法成功地治疗恐怖症的关键是对恐怖症全面而精确的评定,要求患者对每次暴露做记录。记录有利于治疗者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解决问题。常见的问题是患者一次跨的步子太大,反而造成挫败感。认识领悟疗法也常用于恐怖症的治疗,其方法是引导患者对过去经历中已经被遗忘的精神创伤体验引入到意识或理智中来加以领悟,即以成人的态度重新认识这些体验,从而使恐怖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2.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

人格即指个性,代表着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一个人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特质或心理特征。它是在人与其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塑造出来的独特的认知方式、情感特征和行为风格。因此,具有怎样的人格就决定了一个人将如何去观察外界事物,如何去思考问题,抱有怎样的态度和动机,产生怎样的情绪体验,抉择怎样的行为策略和采取怎样的行为反应方式,等等。显然,人格对于现实中的个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人一生的生命质量、人生旅程、事业成败以及心身健康等都密切相关。一旦发生人格障碍,无疑对人的各个方面都将会产生极其深远和不利的影响。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在人格发展的内在结构中有着严重的不协调,从而表现出特有的认知方式、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异常的特殊模式,且对环境适应不良,使其社会交往功能和职业功能蒙受严重影响,以致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损害,也使自己感受痛苦。人格障碍的异常表现通常始于童年期,可持续到成年,甚至保持终生。

人格障碍的特征如下:

●人格障碍一般是在没有神经系统形态学的病理变化情况下,出现人格的严重缺陷,表现出人格严重偏离正常或人格发展的内在严重不协调。

●对环境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重复出现,由于患者往往不能从一次次失败的行为后果中汲取应有的教训,做出相应的改变,而总是固执地坚持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因此,很难做出适应性行为,并重复出现适应不良的后果。

●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自知力,不能用正确的认识有效地指导自己的行动,也不能从过去的错误和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总是把自己所遇到的任何困难与遭受的挫折都归咎于外界因素或别人的过错,或怨天尤人,叹息自己的命运不济,生不逢时,而不能感觉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过失,并经常把社会情境或外界事物看作是荒谬的,不应该是这样的。

●行为的目的和动机不够明确,行为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和稳定性,容易受情绪冲动、偶然动机或本能欲望的支配,而且自控力较差,因而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或做出违反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结果不仅使他人和社会蒙受损害,也使自己遭受损害,感受痛苦。但是他们对自己的破坏性行为也从无内疚感和负罪感,总是指责别人而从不检讨自己。他们的痛苦也只是由于吃了亏而怨天尤人或感到生不逢时的痛苦。

情感情绪发育不成熟,突出的表现是极不稳定,常变化,易冲动,易激惹,易于增强或变得低落,自我调控能力差,有的对人情感幼稚、肤浅,有的则冷酷无情。

●人际关系失调,难以和他人相处。这类患者由于情绪反应一般都比较强烈而不稳定,行为乖僻,具有偏执多疑,心肠冷酷,被动性攻击等表现,常给他人甚至亲人造成极大的困难与麻烦,使别人难以接受和容忍而相互疏远。因而,他们的人际交往功能一般不能正常实现,也就无法与周围人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有报告称,人格障碍患者约有一半以上的人,由于人际关系失调和适应不良而离异或从未结婚。

●人格障碍患者的人格偏离或人格结构的内在不协调都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不易改变。其中部分患者到中年以后,由于碰壁诸多或精力不足等原因可逐渐缓解,但是一部分患者则可能持续终生。

●人格障碍的发展虽难以确定明确的起始时间,但它的发生一般是从早期开始,在儿童青少年期即有所发展。

人格障碍患者虽然没有发现神经系统解剖生理上的病变,但一般认为他们在神经系统先天素质特点上有某些不够健全的地方。有人根据大脑边缘系统与情绪和行为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推测人格障碍患者的大脑边缘系统可能发育不够健全或存在某些缺陷。又有人根据对人格障碍患者的观察资料发现大多数患者的行为往往由一些偶然动机或情绪冲动所左右,或受某些本能活动与特殊嗜好所支配,从而推测患者在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组织之间,高级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存在某种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情绪唤醒有明显的不足,往往难于感受正常人的恐惧、焦虑和悔恨等情绪体验,因而对自身的反社会行为也就缺乏适当的调节和控制,也难于学会从惩罚中吸取教训,以避免遭受再度的惩罚。

早期精神创伤、家庭关系不和谐及父母不良行为、不良的教养方式等等因素,易使儿童的人格发展偏离常规,导致人格障碍,特别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形成。此外,某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是形成人格障碍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当一个社会在其社会规范的崩溃、道德瓦解,充满行为不良的伙伴以及对社会怀有敌意和疏远感的环境,就容易引起道德良心的发展不足,缺乏对他人的关怀以及破坏性行为。从家庭环境来说,破碎的家庭境况,父母的冷漠、疏远和拒绝则容易导致人们的互不信任、自我统合感的混乱以及自我贬抑、伤害和敌意,最后结果可能是公然的攻击性行为和无视社会权威。

人格障碍常被划分为偏执型、冲动型、戏剧型、情感型、分裂型、强迫型、反社会型等多种类型,较多见的人格障碍有偏执型、强迫型和戏剧型、冲动型等。每一种类型的临床有7个特征,如果一个人具有了其中的3个,且表现突出或严重,即可诊断为该类型的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1)对挫折和拒绝过分敏感;(2)对侮辱和伤害不依不饶或持久的怨恨;(3)多疑,且带有弥散性,甚至把中性和友好的态度歪曲为敌意或蔑视;(4)好争斗,为个人权利进行不屈的斗争,明显地过分且与处境不和谐;(5)病态性的嫉妒;(6)自视过高,过分重视自身的作用,持久的自我援引态度;(7)认为周围有人搞阴谋的先入为主的观念。

●强迫型人格障碍(1)优柔寡断,过分谨慎,表现出深层的不安全感;(2)完美主义,反复核对检查,过分注意细节;(3)过分认真,顾虑重重,只考虑工作或学习的成效而不惜牺牲愉快和人际关系;(4)拘泥迂腐,因循守旧,不善于对人表达温情;(5)刻板、固执,总要求别人适应其办事方式;(6)经常有厌恶的思想或冲动闯入意识,但还不到强迫症的程度;(7)必须老早就对其一切活动做好计划,并不厌其繁。

●戏剧型人格障碍(1)自我戏剧化,情绪表达过分;(2)易受暗示,易受他人的影响;(3)情感肤浅;(4)自我中心,自我放纵,不考虑别人;(5)总是渴望得到赞赏,否则感到委屈或受了伤害;(6)追求刺激与兴奋,把自己置于活动的中心,引人注意;(7)为了个人需要经常玩弄手腕,操纵别人。

●冲动型人格障碍(1)常有突如其来,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2)事先无计划,也看不到可能的未来事件或境遇;(3)心情不可预测,变化不定;(4)容易暴怒或产生与此相反的激情;(5)不能控制行为的爆发;(6)易与人争吵打架,尤其是在其冲动行为受阻之时;(7)不能坚持没有报酬或奖励的行动。(三)大学生心理健康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焦虑问题、情感问题、性健康、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和大学生活适应问题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学业问题

大学校园曾经流行的“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口头禅,在今天的大学生中已逐渐销声匿迹。近期华东师范大学团委对上海九所高校部分大学生心理状态的调研显示,学习成绩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情绪波动的第一因素,大学生在学业上更具进取心。

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有9.6%的学生表示有厌学心态,但大多数人仍能积极应对。考级考证、选修第二专业、在校外接受课外辅导和培训等情况在大学生中相当普遍,调查中有88.3%的学生表示会参与这些活动,另有11.7%的学生认为证书并不代表相应的能力,自己将不会投身这类活动。在就业心理方面,由于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大学生感觉就业压力较大,有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

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学习动力不足: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发展茫然无知,不知何去何从。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中,列在第一位的是学习压力大。调查结果表明:有69.6%的新生和54%的老生感到“学习难度加大,非常困难”;在座谈中问到学生为什么学习时,学生淡淡地说:“为学习而学习”。一位大二学生也写道:“学习始终不能进入状态,总感到是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被动地学,而静下来想为什么学时,会感到很苦恼。”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认为“学习负担重,难以应付”的占70.4%。(2)学习目的不明确:自习路上永远有匆匆的身影,但仔细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却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很多同学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不能不做的事而学习。有的学生甚至直截了当地回答:为了能够考试过关,至于为什么学心中没有底。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在中学时代,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进入大学后,沿着中学的惯性学习,尽管成绩还算理想,但学习虽然努力却常常感到心力交瘁,学而无所获。”更多的学生是“懒得精益求精,但求蒙混过关。”面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也感到内心的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却提不起精神来。(3)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他们的负性情绪,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有的学生不适应大学生生活,“小学、中学都是尖子学生,到大学生后一下子变为普通学生,个人约束力又差,自制力弱,大学期间较为放任,因而学习差了”;“虽然学习上很尽力,上大学就是为了求学,而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因而感到很自卑,也十分压抑”。(4)学习动机功利化:市场经济的利益杠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对于学习,学生表现出空前的功利意识。对还没有学的课,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因而出现了专业课、基础课门前冷落车马稀,而技能类课程如计算机、外语、股票各种各样的证书班摩肩接踵、门庭若市的明显对比。“考证热”正是学习功利化的直接表现。学生充分了解到市场对各种证书的青睐,因而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去追逐各种有用的证书。

2.情绪问题

稳定的情绪、积极良好的情绪反映,是学生成才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负向情绪高于正向情绪,值得引起重视。情感、情绪上的困惑是大学生心理矛盾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从生理角度看,青春期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尚不平衡,往往兴奋占优势,具体表现为情绪易激惹,充满激情,易冲动。从心理角度看,进入大学后,环境、生活、个人地位的变化等等引起很多心理矛盾和冲突,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认识水平有限,以至于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真正独立地、正确地调节自身的行为,从而产生内心痛苦和不安。从社会角度看,经济转型和教育转轨,对大学生的情绪有很大影响。在市场经济和素质教育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内心充满了竞争意识和紧迫感,这使得他们容易大悲大喜,情绪很不稳定。(1)抑郁:表现为个体心中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常伴有身体不适、睡眠不足等,心情压抑、沮丧、无精打采、什么活动都懒于参加、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来、逃避参与。有研究支持下述结论:列在第一位的心理不适是抑郁,家庭经济状况差、家庭亲和感差,某种原因如连续的考试失败、失去亲人、失恋、同学感情失和等都是抑郁的直接诱因。(2)情绪失衡:大学生的社会情感丰富而强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内隐性,表现为情绪波动大,高低不定,喜怒无常,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考试失败、情感受挫而一蹶不振,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负性情绪的控制相对较弱。个体负性情绪表现为情绪高低不定、易怒,难以驾驭自己的情感,不能保持一种常态的情绪,如一次考试失败,有的学生很难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群体负性情绪又是校园事端的直接制造者,如某大学十年的违纪处分的71例中,打架的占到45%,起因多数因为生活中小的摩擦,学生的群体情绪一旦激发,很难受到理性与校纪校规的约束,为“朋友而战”,为“义气而战”,当情绪稳定下来,又多是后悔不及。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评价认为“充实”的仅占14.2%,负性情绪明显高于正向情绪。

3.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在大学生中,因自负而不屑交往;因恐惧而不能交往;因自卑而不敢交往;因孤僻而不愿交往者不乏其人。(1)人际关系不适:进入大学,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学生多少有些不适。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一位新生感叹说:“在大学,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独。”有的学生从未离开过家庭,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对于如何关心别人,得到朋友的关心想得较少;而另一方面,学生又希望别人的认可。“心里话儿对谁说?”成为学生普遍的困惑。在“目前,你感到最苦恼的事”的调查中,有80%的学生涉及到了人际关系。(2)社交不良:大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小社会的环境,可以充分地展示自我,展示大学生的风采。部分学生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充满了兴趣,却又担心失败,只是羡慕而积极参与的不多,久而久之,开始回避参与,感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特别是到周末,学生普遍感到无处可去,甚至出现了“周末恐惧症”,“盼周末,又怕过周末,那种孤寂的感觉真难受”,直接影响了学生潜能力的充分发挥。(3)个体心灵闭锁:学生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人际交往经验,而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自信又不利于增加自身的人际魅力,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30%的新生认为“没有朋友”,23%的学生感到“孤独、寂寞”,对与人主动交往,45%的学生更希望自己成为交流的对象而不是交流的直接发起者。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的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妒忌等,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4.焦虑问题

学生的焦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来源并非现实的威胁,而是内心,无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考试焦虑与自我焦虑。(1)自我焦虑:青年时期比任何年龄更关注自己在他人尤其是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学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长相、胖瘦、高矮、能力、魄力、魅力,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有的学生担心自己长得不够漂亮,不能获得异性的好感,甚至部分女生因没有男生追求而苦恼;有的学生总感到自己的先天条件不够理想,因而非常自卑,不能建立自己的社交形象与公众形象。(2)考试焦虑:尽管所有的大学生都经过了高考的严峻考验,大学考试对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大学第一学期考试失败的学生尤其突出,他们无端担心考试失败,甚至产生了厌倦考试的心理状态,考试前基本睡不好觉,一想到考试心理就非常紧张,总担心下一门依旧会失败,不能自我调节。

5.情感问题

爱情、友情、亲情是学生情感方面的三个重要问题。(1)爱情的困扰:爱情虽然在大学并非一门必修课,学生仍然从各个方面开始自己的情感之旅,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恋爱,成为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章在书写着,甚至有人发出了“围墙”已变成“爱情走廊”,“专业恋爱、业余学习”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说“爱是情感,不是规范”。一是情感的迷茫;二是不正确的恋爱观。“每周一哥”、“普遍撒网、重点培养、择优而谈”。面对爱情,学生更多想到的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甚至“预约失恋”,爱情与婚姻分离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2)友情困扰:友情是人生路上的重要方面,校园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与人文氛围滋长着学生各种情感的发展。如果说,进入恋爱阵营已经牵手的并不多的话,那么牵挂则是一种再普遍不过的心态了。在涉及学生生活事件的问卷中,50%的学生承认心里想着一个人而对方不知道,情感始终与大学生活相始终,“想说爱你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谁为我憔悴”?“想得到偏又怕失去”,在情感的边缘,很多学生在徘徊着。在处理个人情感问题上,看不清友谊与爱情,不能很好地把握男女同学交往的尺度。希望珍惜友谊又不经意地使友谊失之交臂。(3)亲情问题:近年来,反映大学生家书越写越短的文章不再鲜见,很多学生的反映是:与家长没有太多的话讲,写信基本是缘于实质性问题如经济供给、物质补充而非情感沟通,尽管自己也认识到不应该这样,但懒得提笔却是一种普遍心态,而且从心理上也并不感到有些歉疚,即使通电话,也仅仅是我一切都好,不用牵挂之类的客套话。

手写信,可以载送其他通讯方式载送不了的情绪与力量。无论是一封家信还是一封情书,独一无二的字迹、信纸的折叠、信封的挑选,都是无声的情感表达。你还记得吗,你寄出平生第一封情书时,将信投入邮筒的勇气,等待回信时心中的忐忑,以及收到复函时撕开信封时心中的慌乱?

2004年12月16日,扬州大学某学院倡议每个同学写一封家书,由学校负责邮寄。可最后,写好的学生竟然不到10%。而同时据调查,大学生所写家书有七成不足300字,家书竟然成了感情交流的奢侈品。“辛酸父亲”的来信亲爱的儿子:

……在你读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们收到过你的3封信,加起来比一封电报长不了多少,言简意赅,主题鲜明,通篇字迹潦草,只有一个钱字特别工整而且清晰。你说你学习很忙,没时间写信,但同院里你高中女同学,却能收到你洋洋洒洒几十页的信,而且每周一封。每次从收发室门口过,我和你妈看见你熟悉的字,却不能认领。那种痛苦是啥样的,你知道吗?……爸爸、妈妈:

你们好!我最近身体好()一般()不好()学习累()一般()不累()有钱()缺钱()。

而与此相反的是,恋人之间的信件越来越厚,电话越来越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位学生在发出数十张贺卡后,人们并没有从他开出的“账单”上发现给父母的。很多家长也感到亲情受到空前的挑战,发出了“难道与孩子之间的联系仅是经济上的”的感慨,对父母给予的关心、爱护,学生当仁不让地认为是理所当然,感动于字里行间而非躬身践约中。从整体上看,学生对家长是基本满意的,也是肯定亲情的,但回报较少并理直气壮地认定父母并不求回报。

6.性教育问题

性教育是道德教育、文明教育、健康教育,也是人格教育。(1)性生理适应不良:青春期性生理的成熟,必然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渴望获得异性的好感与承认,产生性幻想、性冲动等,为数不少的学生产生过“性幻想”,用一种自慰的方法解决自身的生理冲动,这是正常的心理反映。由于性教育的严重缺失,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映,产生了堕落感、耻辱感与性罪错感,把性与不洁联系起来,一位大学生因做性梦产生性幻想不能自拔,以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有的学生由于对自身性生理欲望的放纵,与恋爱对象发生两性行为并不罕见。(2)性心理问题:青春期性心理与性生理密切相关,对异性的好感,希望在异性心目中确立良好的形象,获得对方的认可。有的大学生认为,“爱,不能没有性”,“禁欲是对美好爱情的打击”。由于性生理的成熟与性心理的不够成熟的矛盾,使更多的人面临这样的选择:最初的恋人可能不是最终的选择,性关系无论从道德上还是从心理上都使对方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面对男朋友的性要求,如何选择才既不伤双方感情,又保持了自身的尊严?”“既不破坏社会公德、又不影响他人,健康的性行为为什么不可以呢?”性的好奇、性无知、性贞洁感的淡化,甚至性与爱的困惑、分离以及由于性行为引起的后果及产生的心理压力,都是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7.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独生子女大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他们一般都有较好的家庭条件,缺乏直接的竞争压力与经济压力,是大学生中“洒脱”的一部分学生。另一方面,由于在家庭中受到过多的呵护,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自立能力、进取意识显得不足,对集体生活不适应,考虑他人较少,而考虑自己则很多;这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力,对生活质量的期待与要求较高,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则不够高。据一项关于城市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与教育的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存在成就需要弱、心理较脆弱、自立能力弱等问题。有的独生子女坚持“在家靠父母,在校靠保姆”,连从事与自身有关的简单劳动如洗衣服都懒得动,有的家长甚至千里迢迢赶到学校,只为了给孩子洗衣缝被。(2)特困生心理调适:近年来,特困生的思想教育、生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采取了“奖、贷、勤、免、补”,广开渠道,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不容忽视的是,困难学生不仅仅是经济困难,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双困生”,学业成绩不理想,家庭经济又很困难,心理负担很重。经济条件影响与制约着他们的成长,自卑、过多的自责使部分学生不能走出家庭经济条件的阴影中。一位女大学生说:“因为女生的面子,我不愿写困难补助申请,而拮据的经济又始终困扰着我,我不愿走在校园里像贴上标签一样让同学用特别的目光注视。”因而出现了一方面学校存在着很多困难学生,而另一方面学校的寒衣补助又无更多的人申请的尴尬局面。有的特困生认为学校提供的一切帮助是“理所当然”,“我困难,学校总不能让我回家吧?”出现了八十年代大学生“躺在父母汇款单上”,九十年代困难学生“躺在困难补助上”,这些学生被称为“困难专业户”,凡是补助、贷款、减免,都有份,学生不愿参加勤工助学工作,认为太辛苦,甚至出现了困难学生的各种资助高于优秀学生奖学金,使学生对各种补助产生了心理上的依赖感,甚至将有的补助直接打入自己的预算中,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也滋长了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不利于健康健全人格的培养。

8.大学生活适应问题

适应大学生活,完成大学生作为“文化人”与“社会人”的培养任务,帮助大学生完成社会化,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1)生活能力弱,自立能力弱的情况普遍存在。尽管高校都在倡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但作为社会一员,学生普遍不能够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事务,这不仅表现在独生子女身上,也同样表现在困难学生身上,学生连简单的劳动都不愿从事,衣服找人洗、被子请人洗,有的学生宿舍集体请“钟点工”,帮助收拾内务,清洗衣物。困难学生家长感到不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已经很觉得对不起孩子,作为一种补偿,不让孩子干更多的活,因而大学生的生活能力依旧很弱。部分毕业生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显得思想和心理准备不足,不知所措,等待家里想办法。丢失毕业证书、户粮证明等的事件每年都有发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处理日常事务能力的不足。(2)大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弱。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出生于国家改革开放之时,成长于国家经济发展之日,物质条件在逐步好转,兄弟姐妹减少,可以说“一路高歌到大学”,在学校“老师宠着”,在家庭“父母捧着”。面临学业、生活、感情方面的挫折,学生显得无所适从,感到失去了生活的意义,甚至怀疑人生。多数学生只能听顺耳话,听不进不同意见,更不用说老师和同学的批评了。困难学生在独立性、未来感、自由感、自信心等方面更容易受挫折。面对就业制度的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学生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担心受挫。

四、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从当前我国高校的普遍情况来看,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3%的人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尽管如此,只有极少数学生接受了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性帮助,而绝大部分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问题,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明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必要性和艰巨性。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既有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当前大学生的具体现状而言,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环境变迁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的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虽然环境变迁也是生活事件的一部分,但这种变化对个体适应的影响比较突出。

生活环境的变迁对新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种变化的主要方面就是要自己独立生活,应付一切生活琐事。例如,几个同学共住一个寝室,彼此生活习惯、作息安排包括语言隔阂,都需要去面对和适应。尤其很多新生有远离家乡、亲人的问题,要适应起来还需一段时间。

但相对来讲,大学生对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远比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困难。进入大学意味着进入全新的人际关系之中。面对来自各地风格、特点各异的新同学,如何建立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一直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同学或亲人之间,人际关系相对稳定。而一旦进入大学,将面临一个重新结识别人,确立人际关系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进展将对整个大学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交往以及适应障碍,可能都与新生阶段的人际关系状况有着一定的关系。

对新环境的适应也包括对自己地位变化的适应。这种变化既包括全新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也包括新的人际关系,语言表达能力与未来发展定位等。全新的角色要求大学生重新评价自己与他人,重新设计自我的过程。在适应过程中,一个基本的特点是大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希望自己优秀。对于刚刚经历巨大环境变迁的新生来讲,不仅存在一个适应外部环境的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也面临一个如何自我调适的过程。而以前的新生入学教育更多注重的是前者,而对后者则相对不太重视。实际上,正是后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较大。总的来看,无论是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还是人际关系以及自我地位变化的适应,都会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生们当时的心理健康状况。(二)学业期望

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特点是学习自主性,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因而大学生面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学习习惯的巨大转变,这也包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重新评估。

许多学生在中学时代确立自己的学习优势,有着较高的学业期待。在大学,又面临着学业期待的变化,学业优势的失落及对自己的学业重新定位。如果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不能恰当接受和对待学业成绩,就会出现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上升,甚至还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和攻击行为。

大学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是有别于中学的。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用人标准的转变,促使很多在校大学生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要选修一些相关知识,如外语、计算机、汽车驾驶等,考取各类证书,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大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弱,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同时还会严重影响自信心,发生苦恼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导致学业失败。学业成绩不理想以至学业失败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三)人际关系

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为广泛与深刻,角色呈多元化。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经济状况,带着各自的生活习惯与学业期待来到大学,新型人际关系的适应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既有师生关系的理解,也是同班及宿舍的相处,还有异性交往的适应等。

大学生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相对较少,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很多的技巧,而大学生们往往只感受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压力,而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巧。人际关系更多反映人们的一种性格特点和交往模式。因此,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自我认知与认知他人相关。一方面,他们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报有极大的期望,希望能建立和谐、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但同时,这种期望又往往过于理想化,即对别人要求或期望太高,而造成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不满。这种不满又会反过来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带来消极的影响。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与心理闭锁的矛盾集于一身。

大学生中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异性交往,这既包括两性之间友谊的发展,也包含爱情的成长。在异性交往中重新认识与确立自己的方位与坐标,有的大学生面对异性的追求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拒绝,也不知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的温度;有的大学生将爱情置于学业之上,甚至认为有爱就有一切,当失恋的打击袭来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知如何策略地面对分手,面对自己。(四)自我认知

大学生活始终是丰富多彩,令人向往的,然而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生活的转变,自身所具备的特长等诸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对自我的评价也在逐渐地发生转变。这些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生活起居上,还表现在知识面、社会经验、人际交往以及个体综合能力等方面。自我认知也会出现两极振荡,当取得一点成绩时容易自负,而遇到挫折时容易自卑,不断地调整自我认知对每位大学生都非常重要。

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学业优秀的群体,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总有相当差距。对这一客观事实认识不足,就会引起认知上的矛盾,从而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客观现实面前,有的大学生能及时调整对自身的认识,重新确立目标,符合客观现实的要求;而有些大学生则企图逃避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出现消沉、颓废、苦闷、抑郁等心态,或耽于玩乐、放纵,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以此来麻痹自己的心灵,甚至滋生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

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人已强烈意识到“自我”,也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因而产生出强烈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需求。有的同学在追求发展自我中顾此失彼,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从而产生了不良心理反应。还有的同学,在发展自我过程中放大了自我弱势、忽略了自我优势,由于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防御机制,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甚至产生严重的烦恼和恐惧不安等。(五)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心理冲突常常会造成动机部分地或全部地不能满足,同时也使动机所指向的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动机与挫折相关,也是造成挫折和心理应激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生的心理冲突既有群体的如独生子女与贫困学生特有的心理冲突,也有个体发展中面临的升学与就业、学业与情感等。

大学时代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彻底切断个人与父母家庭在心理上联系的“脐带”,摆脱家庭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个体,完成自我心理世界的建构。当多重发展任务同时落到大学生身上时,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事实上,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并非是否判断引起的冲突,而是由于选择带来的取舍。如升学还是就业,都只是人生诸多选择的一种,并不从本质上改变人生的方向;再如毕业后是否从事专业,都是在实践中再选择的过程。(六)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生活事件不仅是测量应激的一种方法,也是一项预测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大量的研究表明:即使是中等水平的应激事件,如果他们连续发生,对个体抵抗力可以累加,因而也非常严重。如大学生经历人际关系的疏离、评优失败及失恋,会出现明显的心理不适。

在生活事件中,重要丧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着消极作用。重要人际关系的丧失、荣誉的丧失等等。重要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与家人、朋友,特别是异性(恋人)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旦丧失或出现问题,不仅仅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以及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可能会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生对自身及今后人生的看法。失恋带来的挫折感尤为重要。荣誉的丧失,一般表现在:很多认为可以获奖学金或评优、入党却没有实现目标,或者如考试作弊、违纪受处分等。重要丧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严重时会导致心理障碍。

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时,一般认为生活事件的产生增加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个体每经历一次生活事件,必须付出精力去调整由于这一事件的发生带来的生活变化,这也带来了个体抗挫折能力的提高。(七)家庭环境

家庭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的情绪氛围、父母的教养态度及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四个方面。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家庭的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家庭成员间的语言及人际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心理,对个性逐渐成熟的大学生影响更具有特别的意义。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民主、平等而非命令、居高临下的,开明而非专制的,潜移默化而非一味娇宠的教养态度与教育方法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如单亲家庭、重新组合家庭等因素必然会对正在读书的大学生心理有一定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特别是困难甚至贫困家庭的学生易产生心理不适感。由于家庭环境带来的学生心理问题其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来自于生物、心理、社会文化诸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也需要引起学生、家庭与社会的关注。(一)大学生关注个体心理健康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培养和保持健康心理的根本,因为人的心理素质本质上是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制约的。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人们确定积极的人生目标,而积极的人生目标是形成积极心理结构的基础。一个有积极人生目标的人具有积极的心态和人格,能承受压力和挫折,懂得生命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楷模许志伟,出生于湖北省洪湖的一个农民家庭。1999年9月考入武汉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0年12月2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6月考取华东理工大学硕博连读硕士研究生。2003年7月15日,为抢救3名落水少年,许志伟奋不顾身跳入滚滚长江,当他竭力将一名落水少年托起推上岸再去救他人时,不幸被湍急的江水夺去了宝贵的生命。2003年9月,共青团中央追授许志伟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10月,中共湖北省委追授许志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教育部追授他“舍己救人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弘扬者,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维护者,我们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要与时俱进,要在平凡中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渺小并不可怕,位卑并不可怕,只要自信,聚沙成塔,一切便都在美丽的憧憬中孕育而生。了解自己,设计自己,不断调整自己,是人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必然步骤”。以上摘录于许志伟日记的两段话,充分体现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科学地认识社会,走出认识误区和迷茫,化解心理矛盾。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人们往往难以科学地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而容易陷入迷茫之中,产生挫折感、压抑感、忧郁感,常对自己存在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感到困惑。年值花季的中央音乐学院琵琶专业大二学生陈果受“法轮功”邪教的妖言蛊惑,参与荒唐、愚昧的自焚事件。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重大杀人案,也与其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密切关联,不健全的人格、扭曲的心灵,均是其消极影响。

2.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即习惯化了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密不可分。对大学生而言,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一是合理作息,起居有常,早睡早起,充足睡眠;二是平衡膳食,坚持吃早餐;体重保持正常水平;三是科学用脑,实行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劳逸结合,有张有弛,避免用脑过度;四是积极休闲,选择文明高雅的休闲娱乐方式,愉悦身心;五是适量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吸烟,不喝酒。大学生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有网络沉溺、暴饮暴食、节食瘦身、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不从事体育运动、抽烟酗酒、做危险动作等。

3.培养和完善人格

人格的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当正确评价客观事物,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善于管理情绪,情绪反应适度正常,体验正常的情绪情感,主动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与学校生活。

4.投身社会实践,扩大人际交往,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

大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通过群体交往活动,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验友谊与沟通的快乐,开阔视野,并寻找广泛的社会支持。当面临挫折与压力时,广泛宽厚的社会支持会帮助大学生走出沼泽地,走向开满鲜花的岁月。(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1.学校教育中应着重于“五学”教育

即“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在我们的教育中,存在重道德灌输,轻道德践约;重成才教育,轻成人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养成教育的倾向。心理健康不是单纯的心理的,也是社会与教育的。学校要培养的是“社会人”与“文化人”,社会人必然是具有健康心理的人。教会学生适应环境,能够妥善处理自身事务,学会遵守社会规范,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人是前提;学会关心,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际局势,关心我们生存的社会,关心朋友,体谅父母,珍惜友谊,善待爱情,以热情、积极、主动的态度介入社会生活中;学会学习就是教会我们的学生不仅学习书本知识,学习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学习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的能力。人的发展是永恒的课题,可以说,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2.逐步形成学校、社会、自身共同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目前高校普遍认识到心理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使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大学生也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开始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以主动的姿态调整自身的状态,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家庭教育中也在逐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宽松的心理气候,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消除不良文化的影响,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人人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3.建立以发展咨询为核心的大咨询观念

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停留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上,事实上,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学生面临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构成心理疾病的主要方面,但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咨询应当成为教师教书育人职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将发展咨询贯穿于学生成才的始终,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才

心理健康作为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每一个人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必备条件。(一)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成才是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大学生发自内心的呼声。大学生只有遵循正确的成才方向,努力达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完成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当前经济建设的战略任务,决定了我国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条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国教育方针的科学表述,它既指出了我国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又指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方针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出并规定了大学的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它为大学生全面成才指明了方向。

1.德育方面

通过大学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还应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其具体规格要求:(1)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把祖国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自觉维护祖国的荣誉、独立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立志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而奋斗,做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2)努力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拥护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自觉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确立一切言行遵守宪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做到知法、守法,正确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维护社会稳定。严格遵守校纪校规,维护校园的安定和秩序。(4)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阶级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抵御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5)树立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思想,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顾全大局,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6)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学风。努力攀登科学高峰,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7)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努力做到:诚实正直,勤劳敬业;谦虚谨慎,言行一致;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尊敬师长,礼貌待人;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尊重他人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环境,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8)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树立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拓进取、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自强自立、讲求效益、惜时守信等观念。(9)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努力培养辨别美、丑的能力,自觉创造美的生活。

2.智育方面

智育培养目标和具体规格要求是根据学校类别来确定的,理、工、农、医、师范等不同类别和学制的学校之间以及不同系科专业之间均有所不同,需要大学生通过所在学校的教育来明确和了解。共同的要求是:大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具有本专业所需要的比较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形成适合未来工作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发展智能和创造力。

3.体育方面

要通过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讲究卫生,身体健康,能胜任未来工作。

4.美育方面

要通过审美教育,提高青年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青年学生的情操。

5.劳动方面

要增强青年学生的劳动观点,充分认识热爱劳动、诚实劳动对大学生的成长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6.心理方面

要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懂得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并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养成坦诚、豁达、开朗、乐观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经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二)心理健康与成才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他们所承担的和将要承担的学习任务和社会责任更加繁重和复杂,更加困难和艰苦;相应地,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也更加殷切和高远,更加全面和严格。大学生心理健康尤为重要,还因为他们不但具有与一般青年一样心理不成熟的特点,而且常常由于对自身估计过高,家庭与社会期望过大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易导致心理失衡。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活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行为;有人因现实的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尽管这些现象的出现是极少数,但却说明了一个普遍的道理,一个人在心理健康上多一份弱点,他的成长和发展就多一份限制和损失,他的生活和事业就少一份成就和贡献。如果一个人经常地、过度地处于焦虑、郁闷、孤僻、自卑、犹豫、暴躁、怨恨、猜忌等不良心理状态,就不可能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取得成就,得到发展。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他们的品德素质、思想素质、智能素质乃至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的心理有益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道路曲折漫长、坎坷不平。只有具有乐观向上和较强应急能力者才能及时确立奋斗目标,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崇高理想自强不息、拼搏不止、终生无悔。

2.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心理等方面的充分和谐和发展。大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培养锻炼各种能力,以达到身心等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这需要满腔热情、强烈的完善欲望,持之以恒的良好心理品质基础,没有这种心理品质基础,其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持久性的发挥就会有影响。

3.健康的心理是形成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

健康人格是一种内部心理机制和谐发展,外部活动具有高度效能的人格。大学生只有具备健康人格才能成为合格人才。在组成健康人格结构的两个方面中,心理品质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人的行为的诱导系统,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而心理健康可使个体心理经常保持平衡的良好状态,有益于形成健康人格。

4.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

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健康的心理机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开发学生智力的良好学习动机;提高克服学习困难的心理承受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

5.健康的心理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

当公平竞争已进入到社会发展轨道上后,再以“大学生”身份去要求社会的特殊保护已不能成为现实。因此,大学生要想立足社会、发展事业,除学业优秀、身体健康外,还必须具有能够从容应付各种社会变化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变力,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外部的环境。

6.健康的心理是促进大学生生理机体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心理因素可以致病,已为心理学家和医学界所公认,特别是情绪的变化对生理肌体有直接的影响。古人讲“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大学生正处在人体发育的高峰阶段。而个体心理机制却尚待健全,情绪很不稳定,如不能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加以有效控制,就会造成身心疾病的发生。据对高校大学生因病休学、退学等现象的调研表明,心理疾病已成为导致身体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应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思考:

1.当前你所在学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2.小组讨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二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韩非子·喻老》

认识自己,你就能认识整个世界。——印度谚语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认识自己。——蒙田“认识自我”是一个古老而时髦的课题,也是人人关心的永恒话题。但人生在世,最难的事莫过于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超越自我了。研究表明,健康人更多地表现出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而心理障碍者则明显地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斥。对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来说,掌握有关自我意识的理论,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心理技能,不仅是保持和发展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个体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进入大学的学生,都会思考类似“我是谁?”“我有什么目标?”“我为什么上大学?”等形而上学的问题。当我们再问一个简单的问题:请你向别人描述你自己时,你首先想到的特征是什么?是你的性格特征如外向、内向?还是外表特征如高、矮、胖、瘦?还是社会类别如男女等?事实上,你可能更倾向于用概括性的语言对自己做一个总体评价。如“我是一个追求优秀的大学生”,“我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但有些懒惰、自制力较弱的人”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真实体现。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涵义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早在古希腊时期,哲人苏格拉底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口号,这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人生,开始将目光从神的光彩投向人类自身。苏格拉底的这句箴言镌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门前,人们把他奉为“阿波罗神谕”,因为它象征着最高的智慧。人类对自我意识的真正研究始于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针对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扼杀、对个性自我的否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喊出了“我是凡人,我有凡人的要求”的人性解放之声。此后,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最先使用了“自我意识”这一概念,提出了“用心灵的眼睛去注意自身”的精辟论断,揭示了对自我意识的发现的途径。

苏东坡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题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借用探究庐山的情形来形容人们对于自己的认识。有理由慨叹,在世间万事万物中,最不了解而且最难了解的是人自己。

还有一个凄美的神话:俊美的河流之子那喀索斯在水中看见一个人的面影,他恋上了那个水中人,并为之而憔悴,最终抑郁而死。那喀索斯痴恋的人正是自己。

博学孤傲的大哲学家叔本华踱步入园圃,园丁问道:“你是谁?”他对园丁说:“如果你能告诉我我是谁,我将不胜感激。”

一位大学生求助老师:“有时候我觉得我并不存在。”老师追问:“你可否再重复一遍你的问题,是谁觉得谁不存在?”大学生悟到了我在哪里。

认识自我,是千百年来人们强烈的愿望和实践。在大学生中,常常会听到“我最想了解自己”、“我最相信自己”的论题,也常会看到“重塑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之类的活动口号,也不乏有因自我认识模糊而陷入迷惘、惆怅、怨恨、消沉。认识自我不应该是这么沉重的话题,诚然,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社会过程中,困难与挫折、困惑与迷茫是在所难免的,但大学生可以在学习和实践中,学会正确认识自己、驾驭自己,在选择自我位置、估量自身潜能和价值、确立人生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地对自我有所反省、有所分析、有所改善,努力探求自我世界,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和水平。(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也是心理学发展中一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的三结构说”,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从人格的三个维度上研究自我的发展。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既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与意识相对应的是“潜意识”,弗洛伊德曾用冰山比喻,意识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尖峰,而潜意识则是潜藏于海底的冰体,蕴藏深厚,但不被看到,在他的理论中强调了潜意识对人发展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s)提出,凡属于我或与我有关的事物都是自我的内容如身体、品质、能力、愿望、家庭等,自我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层次起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库利(C.H.Cooley)指出:自我是一面镜子,它从别人那里反映自己的行为,自我是经历无数次他人评价而形成的社会产物。而米德(G.H.Mead)则认为:自我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主体我代表每个人的自然特性,而客体我代表自我社会的一面;主体我先于客体我形成,客体我形成需要很长时间,自我意识的发展包含主体我与客体我的不断对话。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或者说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如果再进一步具体化,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自己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我认为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等,句子开头的“我”,是句子的主语部分,是主体的我,就是英语中主格的“I”,即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者;句子中的第二个“我”,是客体的“我”,也就是英语中宾格的“me”,即被觉察到的自己。因此自我意识包含有“主我”和“客我”两个对立的部分。自我意识可视作主体的我对客体的我的意识和觉察。

在心理学领域,自我有两种译法,一是译为ego;二是译为self。前者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后者则是指个体的反省意识或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西方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关于自我的讨论,都是在self的意义上进行的。我国心理学界对于自我的讨论和理解,也是在self的意义上进行的,并普遍认为自我和自我意识从含义上看是同义的,只是自我更加口语化而已。

自我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等等多种形式。其中,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属于对自我的认识或认知过程,主要回答“我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为什么”等问题;自我体验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贱、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以及需要、动机、行为倾向、能力、性格等方面的自我态度,反映的是对自己的悦纳程度;自我监督主要体现在注意对自己诸方面的变化;自我控制则包含自主、自立、自强、自制、自律等方面的自我态度,表现为人本身对自己行为活动的调节与控制,并进而驱使自己符合自我的理想模式。

简要地从认知、情感、意志三个层面分析,可以把自我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个层次。

1.自我认知(self-cognation)

所谓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乃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知与评价,包括自我觉察、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内容。其中,自我评价是核心部分,也是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的基础,回答“我是怎样一个人”的问题。自我认知层面上还包含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冲突。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他们的理想自我一般都比较完美,高于现实自我,在实际中就会出现对现实自我的不满意表现出自卑甚至自弃。一名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曾经这样写道:“我的理想是做一个有抱负、有成就、成功、非凡的人,在大学要为我将来的成就奠定基础,我的理想自我是一个优秀大学生,可在现实中,我却发现自己意志薄弱、缺乏奋斗精神而且比较懒散,约束不好自己。当我第一次为上网逃课时,我对自己说:仅这一次,但每次的决心都在网络巨大的诱惑面前败下阵来。我越来越觉得现实距离理想越来越遥远,甚至有时都不敢正视自己。”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以真实自我为轴心上下摆动,当学生取得一点成绩时,便显示出自负的一面;而当遇到挫折时,学生便表示出自卑的否定性评价,这都是大学生自我认知中客观存在的。

进行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是一个复杂的、持续毕生的任务,人的自我发展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对自我的认识将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认识你自己”也将是一个终生课题。

2.自我体验(self-sensation)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中的情绪部分,乃是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也就是主体的我对客体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自我情绪体验反映了主体我的需要与客体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客体我满足了主体我的需求,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态度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回答“我对自己是否满意”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对自我体验的重视与强化不够。事实上,自我体验对成长着的个体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时,同样的事件,他人的体验与自身的体验截然不同。很多从体验中获得的自我远远高于从理性获得的体验。这是一个学生在盲行体验后写的体会:“我是一个失去母亲的人,从母亲离开我的那一刻,我总是想命运对我不公平,假如慈爱的母亲还在,我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我会活得更加快乐,可命运就像跟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将如此美丽而智慧的母亲赐予我,却又极其容易地夺走了她。老师的心理互动课上,让我们体验盲行,那一刻,我首先感到的是恐惧,顷刻,我生活在没有光明的世界里,我忽然失去了最初的安全感与自由感,我心里害怕极了,我担心牵我的手突然放开,我担心不知如何找到回来的路,最初的恐惧使我对牵我的手有了心理上的依赖,在她的牵引下,我一步步地向前,当光明再一次展示在我面前时,我顿悟:我拥有很多,失去母亲固然是生活中的不幸,但我是幸运的,因为还有很多爱我的人,我拥有明亮的眼睛,能够直接看到这个美妙的世界。”这种自我体验具有不可替代性,每份体验都是独特的。大学生应该用心体会自我的成长,体会自我成长中的每一次阵痛,每一次受伤,每一份微笑,这些都将构成灿烂人生中美丽的风景线。

3.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

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中的意志部分,乃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制约作用。自我调节回答“我能否节制我自己”的问题。(二)自我意识的特性

自我意识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它具有诸多深层次的本质,并具有多重特性。

1.自我意识内容的多重性

自我意识的内容不是单一的,从不同的层面可以做出不同的概括。(1)现实自我、镜中自我、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生活中的我的认识,也就是对实在自我的认识,涉及的根本问题是“我实际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镜中自我是指从别人的眼中映照出的我的自我形象,也就是个人对别人怎样看自己的看法,涉及的问题是“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人”。

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我的认识,其涉及的根本问题是“我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或“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2)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社会自我

物质自我中包含着生理的自我,是个体在躯体和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认识、体验和调节,包括对自己的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庭、所有物等的认识;以此为基础产生的自豪感、自卑感;为追求自己身体的外表、满足物质欲望、维持家庭利益等而进行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等。

生理自我可以看作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只能接受它不能改变,随着自我意识的成长,我们逐渐对生理自我有一个明晰的看法和正确的认识,但由于青年时期的不确定性,有的学生对生理自我产生较高的心理关注,女生关注自己是不是漂亮、迷人、有吸引力,胖瘦高矮甚至脸上的雀斑;男生关注自己的体形与身体高度甚至生理器官、声音的吸引力等,这些都是因为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正是一个高度关注生理自我的时期。

我很了解自己的健康水平

我对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健康状况很了解(如:我的眼睛是否近视、是否有胃痛的毛病等)

我有时怀疑自己是否得了什么病

我的睡眠很好

我认同自己性别

精神自我中包含着心理的自我,也有人称之为灵魂的自我,即个体对自己内在的精神活动和心理特点的认识,如对自己的气质、性格、智力、情绪、态度、理想等的认识;以此为基础产生的自豪感、自卑感;为了追求信仰、遵守行为规范,要求发展智慧和能力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等。

我对自己评价与别人对我的评价往往是一致的

我感到自己正在向自己希望成为的目标努力

我觉得别人都不能理解我

我经常发现自己有以前没发现的能力

当我有了目标时,我就会很努力地朝目标迈进

我相信为了成功可以使用一切方法

我想有时自己落后是因为新环境中有太多优秀的人

社会的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意识,包括自己在团体中的名望、地位、自己拥有的亲友及经济条件等的认识;以此为基础产生的自豪感、自卑感;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好感等而进行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等。青年大学生常用“我已经长大了”来表达自己的社会自我,期望社会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认可。

我很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如:我既是学生又是某个社团的成员)

我能够跟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很好相处

别人对我的社会角色很认同(如:在老师面前感到我确实像一个学生)

我有时有无理的念头或是叛逆的情绪

我很清楚自己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是密切联系的、相互影响的,它们都包含着不同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但由于比例和搭配的不同,构成了个体自我意识之间的差异。也使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对人、对己、对社会的独特的看法和体验。

奥尔波特(Allport,1961)提出,自我的发展模式是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发展为心理自我。从青年初期到青年后期大约10余年时间,也即13~25岁左右,是心理自我迅速发展的时期,自我观念也渐趋成熟。因此,大学生应注重对自我的全面认识和积极培养。

自我的多重性也反证了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话“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由于自我的多重性、多样性、动态性,使得他人难以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全面地了解某人。我们也可以从现实的大学生的自我观念来进一步理解自我深刻而丰富的内涵。生活中的某大学生有能力自我(个人对自己能力的看法)、性格自我(个人对自己性格的看法)、班级自我(个人对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作用等的看法)、家庭自我(个人对自己在家庭中的情况的看法)、社团自我(个人对自己在某社团中的情况的看法)、同伴自我(个人对自己在同伴中的情况的看法)、身体自我(个人对自己的身高、长相、衣着等身体情况的看法)、道德自我(个人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看法)、人际自我(个人对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看法)等等。根据内涵特性,可以分别从一个角度归纳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从另一角度也可以体现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因为每个具体的自我概念中,可以包含该大学生对自己现实和将来在某方面的看法,当然其中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也就是他更多地注重现实的自我,还是未来理想的自我,取决于其个性倾向。

2.自我意识发展的矛盾性

个体自我意识的萌生、发展、完善和成熟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充满了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心理矛盾和复杂的自我情感体验。处于主体地位的“我”代表了社会的要求和理想的目标,处于客体地位的“我”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自我,前者总是处于审视、观察、分析和理想的状态;后者总是要落后于主体地位的“我”、“理想状态的我”,处于不满、不足的状态。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必然会给个体带来不安和焦虑。个体为了摆脱不安和焦虑,就必须要努力奋斗,促使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不断在新的水平上统一起来。因此,自我意识的矛盾运动是个体进取、发展的动力。当然,判断二者统一的积极与消极的意义所在,还需看自我发展的方向是否正确。

3.自我意识整体的形象性

所谓自我意识的形象性,就是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乃是像自己站在镜子面前看到自己一样,会形成一个“自我形象”。站在物质世界的镜子面前,我们看到的是自己的生理形象,或者说是可以看到生理的自我和物质的自我,如自己的容貌、姿态、服饰等;而站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的镜子面前,我们看到的是自己的社会形象,或者说是可以看到心理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如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作用,自己的品格等。

4.自我意识个体的独特性

自我意识的独特性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是其个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有与众不同的风格和独特的风采。其二是指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完善和成熟,是一个由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

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初始阶段,个人对自己还不能进行正确、全面的自我分析和判断,尚处于自我意识的他律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是与那些重要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地把他人的判断内化为自己的判断,按照自己所想像的他人的观点来看待自己,形成了自己对自己相对稳定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这意味着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自律阶段。此时,个体往往主动去接近那些喜欢和接纳自己的人,回避和疏远那些敌视和排斥自己的人,表现出“我行我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特征。

5.自我意识形成的统合性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整合统一的,具有统合性。也就是说,一个成熟且心理健康的个体,应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完整的、持续的、相对稳定的概念。否则,就会出现统一性危机,表现为对自我缺乏完整而统一的概念,自我的各部分是松散的、混乱的、矛盾的、冲突的,这样就会使自己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迷失生活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时常会有空虚、烦恼和无聊的感觉,难以应付复杂的社会生活。

张春兴(1994)认为,自我统合是青年期心理发展的中心主题,个人从六个层面去思考关于自我的问题:

①我现在想要什么;

②我有什么身体特征;

③父母如何期望我;

④以往成败经验如何;

⑤现在有何问题;

⑥希望将来如何。

将这六个问题统而合之,可以回答“我是谁?”“我将走向何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个成熟且心理健康的个体,都有一种追求自己的公开形象统一性的倾向,都不愿意给人留下一种前后矛盾的、不一致的印象,这就是自我意识统合性的作用。另一方面,自我的统合,也是个体基于对内化、社会比较和自我定性三种自我形成机制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自己生活意义的协调整合。

内化(internalization)是指主体的环境特性或主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特性转化为主体意识特性的过程,自我的形成是对他人评价和社会规范的接受过程。镜中自我就是说明个体是从他人对他的反映来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如儿童时期父母家人的评价,成年后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评价都会影响自我。而“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参照示范群体,会使有的大学生内化模仿,以示范群体的特征来标榜自己,如“网吧族”沉迷上网、聊天、玩网游等。当社会对某人持有的强烈、一致而持久的看法并对此人采取相应的做法时,会对此人的自我概念、自我评价产生很大的影响。

社会比较也是常用的方法,既有把自己的现在与过去、将来相比,又有把自己与他人、周围的社会群体相比,从而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和评价自己。在大学生活中,类似的社会比较现象是较多的,如比学习、比衣着,由此可产生自卑气馁、失落、焦虑或高兴、自豪等情绪。

自我定性是指主体根据知觉自己的内心状态,观察自己公开行为和观察行为发生的环境,从而对自己作出判断。心理发展成熟的健康个体,能对自己的一些特性作出一定的判断。当面临考试时,我们会对自己的能力和成绩作出一个比较客观的判断,而判断的准确性既来自于老师、家长评价的内化,也来自于自己同本班其他同学学习状况的比较,还来自于自己根据自己的学习质量、效率和平时成绩进行自我定性的结果。

每一次的具体内化、社会比较和自我定性的结果,无论是相互分歧的、抵触的,还是相互一致的,自我的多个侧面都在总体形象中加以协调整合,这种整合是一种主观生活意义的整合,而且总是倾向于寻找到对自己较为有利的方式去整合。

二、自我意识的作用及心理功能(一)自我意识的作用

从种系发展看,人类的心理具有自我意识,大大地优越于任何其他高等动物;从个体发展看,人类个体进入青年期,其自我意识发展成熟,才脱离少年儿童的幼稚,进入成人阶段,真正具有了人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其中自我意识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提高了人的认识功能

自我意识使人类能把自己的心理活动也当做客体加以反映,这就大大提高了人的认识活动的效能。人的认识活动不论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等,都由于自我意识的存在而更加自觉、更加合理、更加有效。

近年,心理学对于元认知(meta cognition)的研究日益关注。简单说来,元认知就是对认知过程的认知。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基本成分。其中,元认知知识是指关于人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个体随认知过程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在一项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自觉的监督、控制和调节。从对元认知的研究成果来看,人类不仅能对外部世界的对象进行感觉、知觉、记忆、想像和思维,人类还能对自己的这些认识过程本身进行认知,即对这些过程加以分析、监督和调整。通过对自身认识过程的认知,就有可能发现原有认识活动的不足,可能选择和运用更好的认知策略,从而使认知活动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由此不难看出,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监控和改善,意味着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可以改造自身的主观世界。

2.自我意识使人形成一个丰富的感情世界

普通的高等动物当然已经具备某些原始的情绪反应,但那只是动物对外部刺激(如危险)所做出的直接的生物学意义的反应(如恐惧反应在生理上有利于动物的逃跑或自卫),它们不可能体验自身的情绪。

对于人类的儿童来说,他们所意识到的只是外部世界,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是在个体发展到青年期以后,自我意识发展日趋成熟,心中“自我”概念逐渐明晰和稳定,青年人发现自己的新的情感世界。他们意识到“自我”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进而产生“孤独”之感;他们体验到自尊的需要,才会产生与自尊感相联系的“羞愧感”和“自豪感”。由于他们发现了一个自己的内部世界,他们才时常感到“内在”自我和“外在”行为的种种不符或冲突,从而产生“苦闷”、“彷徨”等新的情感。

从青年期开始,人已能把感情世界作为自己意识的客体,从而忽然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发现人类创造的艺术品的美丽,开始体验种种美感。总之,是自我意识的存在和发展,才使得人的情绪生活变得日益丰富、细致而复杂。

3.自我意识促进了人意志的发展

意志在人类生活中有重要意义,人们在改造主客观世界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常常与人的意志努力分不开。在心理学中,意志是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如果说,认识、情感主要关系到人的意识的形成,那么,意志就是意识的能动方面。它的特点表现为根据预定的目的对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意志对行为的调节表现为发动和制止两个基本方面,前者表现为推动人们从事达到目的的行动;后者表现为制止与目的不相符合的愿望与行动。

可以说,意志以人确定自觉的行为目的为开端,而自觉目的的提出又是以自我意识的存在为前提的。因为任何自觉行为总有自觉的主体,那就是“自我”。自主性的实现需要个人的监督,需要意志的力量,无论其表现形式是施力于外部,促使环境服从主体的要求,还是施力于内部,促使自身特性与环境需求相适应,都离不开自我意识的作用,离不开在意识中对自我和环境的明确区分。

有学者研究表明,个体意志力的表现同动机的性质和力量密切相关。诸多动机之中,个体自尊的维护和自尊的水平是影响意志力的重要因素。而自尊的水平及发展是直接同自我意识的水平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表现形式之一。

4.自我意识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必要前提

康德曾经指出,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和道德义务的必要前提。他认为:人能拥有自己的自我表象,这一点使人大大高于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因此,人才是人。又由于意识在人可能发生种种变化的情况下具有统一性,人才始终是个人,亦即有身份和尊严的、不同于物(例如无理性的、可以任意处置和支配的动物)的存在物。

这里说的自我表象,就是个体心中的“自我”概念。人的“自我”概念不仅包含现实的自我,还包含着理想的自我。亦即当个体被问到“我是谁”时,不仅要回答“我现在是谁”,还要回答“我将是谁”和“我应该是谁”的问题。由于人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抽象的个体,他的自我概念就不能不受到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规范的制约。每个个体都在社会体系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社会也就对他有着一定的角色期望,这些角色期望承载着社会规范,要求和约束着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因而,社会道德就在个人的自我意识中找到了可以存在的处所,也找到了可以调节、激发(或抑制)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杠杆。

就个体而言,一个人的自我意识里,包容了道德、信念和道德体验,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诸如责任、义务、使命、荣誉等价值观念的内容。由此看来,自我意识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人类个体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功能的发展,而且使人成为拥有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个体,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社会属性;自我意识不仅提高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效率,而且开拓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可能性,从而极大地增加了人类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人的意识的反映层次。(二)自我意识的心理功能

1.自我意识决定个体行为的持续性与目标性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行为既受诸多社会因素决定,又在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自我意识有着很大的关系。每个人的现实行为,并不单是由其所在的情境决定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与对自我的认知、自我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些自我意识积极的学生,其成就动机和学习投入及学习成绩也明显优于那些自我意识消极的学生;当学生认为自己声名不佳时,他们会放松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可以说,个人怎样理解自己,是保证个体如何行为及以何种方式行为的重要前提。

2.自我意识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

不同的人可能会获得完全相同的经验,但每个人对这种经验的解释却可能有很大的不同。解释经验的方式决定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一个自认为能力一般,只该获得平均成绩的学生,对于比较好的成绩会认为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感到十分满足;而对于同样的成绩,一个自认为能力优秀、应当获得出众成绩的学生,会解释为遭到了很大的失败,并体会到极大的挫折。事实证明,当个人的自我意识消极时,每一种经验都会与消极的自我评价联系在一起;而如果自我概念是积极的,每一种经验都可能被赋予积极的含义。

3.自我意识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自我意识不仅影响到个体现实的行为方式和个体对过去经验的解释,而且还影响到个体对未来事情发生的期待。这是因为,个体对自己的期望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与自我意识相一致的,其后继的行为也决定于自我意识的性质。研究发现,差生的成绩落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他的整个行为动力系统都出现了角色偏离的结果。成绩长期落后对于普通学生是不正常的,但对于差生,由于他们的整个行为动力系统出现了偏离,并在偏离的状况下形成了一个新的自相一致的系统。换言之,落后的学习成绩正是差生自己“期待”的结果。

三、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是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一定程度的成熟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它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的,许多社会因素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个体的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在生命之初,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新生儿还不能把自己从环境中区分出来,不知道自己身体各部位是属于自己的。他们对待自己的手指和脚如同玩具,举起手或脚自己观看,吸吮自己的手指就像吸吮自己身体以外的任何东西一样。可见,他们还生活在主体和客体尚未分化的状态中。

自我意识从其萌发到逐渐稳定成熟,大致经过以下三个时期:

1.自我中心期

大约在婴儿出生后8个月时,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生理自我才开始萌发,这是自我意识的开端。所谓“生理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的意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生理自我通常在3岁左右达到成熟。

1岁左右的婴儿,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加以区别,初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发出者。但这种意识仅与个别的活动相联系,尚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整体同外部事物区分开来。

1周岁后,儿童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的各个部位,也意识到了自己身体的感觉。不过,他们是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的,他们从成人那儿学会了使用自己的名字,并且像称呼其他东西一样地称呼自己。这时,在他们的头脑中,只有“这是明明的嘴巴”、“宝宝饿了”,而不会出现“这是我的嘴巴”、“我饿了”这样的概念。这一时期,婴儿会使用自己的名字,这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巨大飞跃,但还不能认为他们已经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

大约在2岁以后,儿童在语言学习中掌握了物主代词“我的”和人称代词“我”,这就实现了其自我意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他们能够用“我”字(概念)来代替自己的名字以指称自己,把自己同自己以外的他人和他物明确地区分开来,把自己当做不同于他人与他物的“我”,标志着他们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出现。

3岁左右的儿童,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出现羞耻感和疑虑感。当做错事时,儿童会感到羞愧;当碰到矛盾时,会产生疑虑。(2)出现占有欲和嫉妒感。儿童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如玩具),就想独自占有,不愿与人共享。如果母亲对别的孩子表现出关心与喜爱,儿童会产生强烈的嫉妒感。(3)第一人称“我”使用频率增加。(4)要求自立性。“我自己来”这句话在3岁儿童中时常能听到,表明了他们有自立的要求。

应当承认,3岁儿童自我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以自己的想法来解释外界现象,并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投射到外界事物上去。因而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自我中心期”。

2.客观化时期

从3岁到青春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刻的时期,也是学习各种社会角色的重要时期。个体在家庭、幼儿园、学校中参加各种活动,如游戏、学习、劳动,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渐形成了各种社会角色的观念,因而,这一时期是个体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所谓“社会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角色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作用与地位的意识,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享有的社会权利的意识等。青春期以前,个体的眼光是向外的,引起他们兴趣和注意的是外部世界,他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视而不见。这时,虽然个体已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主体,能够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行动,但却并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许多人并不懂得情绪是自己的内心感受,而是把它视为某种客观上伴随行动而产生的东西。在认识外部世界时,他们还不善于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他们只是搬用成人的观点作为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3.主观化时期

从青春期到成人期,个体的自我意识渐趋成熟,并逐步获得了心理自我。所谓“心理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心理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态度、信念、理想和行为等的意识。

青春期,个体在生理、认知、情绪等各方面都有急剧的变化,如性的成熟、逻辑思维、想像力的发展和感受性的提高,这些都为自我意识的进—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时期,个体把关注的重点转而向内。当眼光向内转移后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关心自己的形象、关心自己的心理活动,不再简单地认同别人的观点,而是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因而心理学家称之为“主观化时期”。

此后,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自我意识最终趋于成熟。心理学家认为,成熟的自我意识至少就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个体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态;(2)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进行的心理活动;(3)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可以从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的角度反观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及社会自我的产生与发展。(一)生理、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主要有物—知觉分化、人—我知觉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三个标志。在最初的意识发生和发展中,主体意识是先于自我意识而发展的,主体意识是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婴儿必须首先在自己和客体间作出区分,才有可能在客体中区分出物理客体和他人,进而在自我和他人之间做出区分形成自我意识。但在五个月后,当婴儿能对他人微笑时,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就开始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了。特别是在后来随意性动作与言语的掌握相结合,当婴儿能逐步意识到活动本身的进程和结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主观力量时,主体意识就同自我意识完全融为一体了。总之,自我意识发生、发展与生理的发展密切相关,离开了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就不可能发生、发展。(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生理的成熟和发展只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前提,并不能必然保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还有赖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心理学家库利指出,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的,由此产生的自我观念被称为“镜中我”。米德也指出,我们所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他对社会互动中自我意识产生的机制和过程作了深入研究,认为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中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置于互动对方的位置上而逐步形成的。(三)影响自我意识的社会因素

影响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因素有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文化环境、家庭、他人的评价、参照群体等。青年时期自我意识的转变包括:从依靠别人的评价转向独立评价;从评价别人转向自我评价;从具体行动的评价转向运用个性品质评价;从单纯依靠表面现象与行为的效果转向动机与效果统一的评价。

四、大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信息来源

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心理标志,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一般而言,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逐渐形成。(一)他人的反馈

通常,别人会对我们的品质、能力、性格等给予清晰的反馈,从而增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当我们被老师告诫要更加大胆一些,更加主动,更加勤奋一些时,我们便会从反馈中得知:自己有些害羞,不够主动,学习不够勤奋。特别是当许多人的看法一致时,我们就会相信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从而确定自己是这样的人。激励对成长中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说:“优秀的学生是夸出来的”。当否定性评价过多时,学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这是由马丁·西格曼(Martin.Selgman)研究提出的,它是指对环境失去控制的一种信念,当一个人拥有这种信念时,他感到不能从环境中逃脱出来,便会放弃了脱离环境的努力。如有的大学生会说:“无论我如何努力,我也不会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事实上,“习得性无助”是一种严重的自我意识障碍,它抑制了人改造和影响环境的能力,强化了顺从甚至屈从,并转化为一种内在信念。“习得性无助”是后天形成的,特别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当大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时,环境适应中的自我意识显示出巨大的张力,很多在中学时代有着骄人成绩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认同了自己的平凡并不尝试改变时,就极易产生“习得性无助”。(二)反射性评价

在生活中,那些与我们生活无关紧要的人有时并不会给予我们清晰明确的反馈,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态度与反应中来了解自己。符号互动学者库利提出“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认为我们感知自己就像别人感知我们一样,镜子中的我或别人眼中的我就是我们感知的对象,我们常常依据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来了解自己,这一过程称之为反射性评价。

大学生在与同学、老师交往中感知到的“自我”,可得到一些反射性评价。如一个大学生提到:“我感到非常孤独,宿舍的同学不喜欢我,常常是当我在宿舍外面听着里面在热烈地谈论一个问题而我进入宿舍时,谈话经常就中断了,大家的表情也显示出冷淡与不在乎,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得不到大家的认同。这使我非常痛苦。在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中,我的家境略好些,可这不是我的过错,我一直主动地想与同学相处好,甚至做了一系列努力都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在中学以前,我一直是非常受人欢迎的,我现在变得沉默了,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做。”反射性评价对自我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三)依据自己的行为判断

贝姆(D.Bem)的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认为:在内部线索微弱或模糊的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外在行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如性格、态度、品质、爱好等。如当学生参加公益事业时,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内部线索了解自己,如依据想法、情绪来了解自己,而且比外显行为更准确,因为行为易受外在压力的影响,更易伪装。

个体的行为既具有外显性更有内倾性,因而依据自己行为的判断为自我的确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四)社会比较

费斯廷格提出了著名的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理论认为:人们非常想准确地认识自我、评估自我,为此,在缺乏明确标准时,人们常常和自己相似的人做比较。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重要的发展时期,人生目标、职业理想、生活态度等都在形成之中,社会比较为大学生提供了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和发展自我的重要标尺。社会比较也是每个个体认识自我不可或缺的方面。没有社会比较,就没有自我的进一步优化。当然,自我比较并不总是向着积极的方向,自我比较又分为向上比较、向下比较与相似比较。当个体的目的与动机不同时,采用的社会比较策略也会不相同。例如自我保护与自我美化的动机促使学生与那些不如自己走运、成功和幸福的人相比;而自我成功动机强的人更倾向于向上比较,与那些比自己更加成功的人比较,促使自己更加成功。

第二节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特点

一、大学生对自我的关注

成年时期自我的形成,是经过整个青年期的分化、整合过程之后最终完成的,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包括自我积累的经验、对他人的态度及来自他人的评价、独立的意识及自身在社会中的作用、地位与身份等。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更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个体在青年期生理、认识、情感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如性的成熟、思维与想像能力的发展,感受力的提高,使他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向自身内部,开始去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并迫切要求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与独特的理解方式。

个体在青年期逐渐累积的生活经验也直接影响着自我意识的发展,特别是“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对自我的形成与自我意识的发展的影响力更为巨大,随着经验的扩大,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也随之增多,通过自己对这些经验的再评价,个体可以修正自我意识。

对处于青年期的个体而言,来自他人的评价直接对自我意识的修正、自我的形成也产生着积极的作用。自我意识尚未确定的青年,往往对他人的评价更为敏感,他们往往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来认识并确认自我的存在价值。

大学时代正处于青年中期,或者说处于大学时代的青年正处于“延缓偿付期”,在初中、高中阶段,个体常常被紧张的学习、考试所追逐,没有什么时间考虑自己的人生,只有进入大学,才能真正专心地考虑自我,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这一课题。(1)这个时期的自我被称为人生的第二次诞生,它包含着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疾风怒潮期到“相对平稳”;二是边缘人地位;三是人格的再形成;四是人生价值观的形成。(2)这个时期的人际关系表现为友情与孤独、性意识的发展及恋爱结婚、对父母的矛盾情感。(3)这个时期心理的两极性。一是意志与行动的两极性;二是人际关系的两极性;三是日记中表现的两极性;四是闭锁性与开放性。

总体而言,大学生对自我的关注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一是由于身体成熟,他们开始注意、关心自己的身体、内驱力及内部欲求;二是由于人际关系的扩大,他们将自己的内在能力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对自己的素质、天赋等问题予以关心;三是由于认识能力的发展,他们开始对自己行动的原因、结果以及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人生意义进行思考。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明显的分化,意味着自我矛盾冲突的加剧,其结果便造成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即自我统一。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独特性

与同龄群体相比,由于大学生的生活阅历与学习特点决定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时间上的“延缓偿付期”

大学并非人生必经时期,对大学生而言,思想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依赖,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社会性成熟的滞后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从年龄上看,大学生到了应该是自立的、独立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但校园相对单纯的学习生活又使他们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从时间上向后延续。这种社会责任的向后延续使学生们处于“准成人”状态。这样也为大学生广泛深入细致地思考自我提供了时间的现实可能性。值得重视的是:大学生现实的责任感的后移并没减轻他们心理上的压力,特别是对于贫困学生。很多学生在作业中写道:“每当自己坐在教室里读书时,常常不自觉地想到白发父母,本应当挑起家庭的重担,为父母分忧解难,却还要花父母的血汗钱,想来觉得非常难过,感到很不忍心,一种负罪感悄悄地袭上心头。”(二)空间上的“自主性”

象牙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习环境,特别是网络更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平等自由的学习与交流空间。而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发展更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但这种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大家互相影响、互相包容,在这种互动的环境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在心灵的沟通与碰撞中尝试建立新的自我;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多种价值体系、多种文化的冲撞面前,原来建立的价值体系、自我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这种冲击有时甚至会使大学生怀疑自己。特别是大学新生,从原来的环境中进入新的环境中,原有的自我价值体系在重建中需要较高的反思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我是优秀的”可能被期末考试的“红灯”击落得一无是处。这时,调整与反思自我便显得非常重要。(三)自我意识发展的“不平衡性”

大学生生理、心理与社会自我的发展并非平稳如河川。大学生的主观自我与他观自我往往表现出不一致性,特别是大学高年级学生,一直处于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但随后到来的人才市场职业选择常常使他们长期建立的“高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变得摇摇欲坠。一位毕业生说道:“长期以来,一直心存优越感,尽管从多种渠道了解到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但在就业市场上的冷遇还是受不了。”高主观自我与他观自我的不平衡,生理、心理与社会自我发展的不平衡都直接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造成这种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有: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在形成与健全之中,对自我的认识易受环境的影响;大学生自我概念仍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大一新生到毕业生的自我概念并不一致,只有到大学毕业才能在不断的变化与调整及社会的需求中建立自己的自我概念;三是经历高考,大学生真正开始痛苦的“心理断乳”,适应新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必然带来发展着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的不平衡。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一)大学生自我认识的主要特点

1.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

大学生刚跨入大学的校门,一个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摆在面前,这就是:“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我可能和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我的条件和前途如何?”、“我一生已经做了些什么?还能做些什么?”,这些问题的解答都涉及大学生的自我认识问题。大学生们总是十分感兴趣而又急迫地思考着这些问题,强烈地期待着一个满意的或比较满意的答案。

自我认识的迫切性在少年期已有明显的表现,但是大学生自我认识更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具有更高的水平。他们往往主动地把自己和周围的同龄人、老师等作比较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同时,他们也会主动地参照书本上的学者、工程师、经济师、政治家、英雄人物,力图将社会的期望内化为自我的品质,并对自己做出评价。

2.自我评价更符合实际情况

自我评价是指通过对自己的感知、所思所想,对自己的想法、期望、品德、行为及个性特征的判断与评估。其功能在于:一是认识功能,即为了有效地进行活动,个体必须客观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品质;二是自我防卫的功能,即为了保护自己免于受到失败感的伤害而作出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是个体启动“自评”机制,而不完全依赖于“他评”的标志,它是能使个体免于恶意的“他评”并保护自尊的一种有效的机制。

通常,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检验自我评价的客观性。第一种方法,是将个人自我认识中的抱负水平和活动的实际结果(如英语成绩、学习分数、测验得分、科研成果等)进行比较,以考察两者之间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第二种方法,是将个人的自我评价与他人(教师、家长、同学)对被考察对象的评价进行比较,以分析两者之间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有研究表明,大学一年级学生自我评价的客观性最高,其次是四年级,二、三年级最差。那么,这是否说明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发生了倒退呢?或者说,他们对自我的评价越来越偏离实际了呢?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刚进大学校门的一年级新生面临的是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所有的一切都等待着他们去了解、去熟悉、去适应,这样他们就很少有时间来认真地思考自己。因而,他们的自我评价是从中学沿袭下来的,而不是在大学校园里重新形成的。而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定程度上还是成人评价的翻版,他们多是以他评为主来形成自己的看法,即他们通过将老师、家长以及周围同学对自己的议论、评判内化,从而形成自我评价。从实质上看,这种自我评价缺乏评判者自己的观点。但是,这样的自我评价往往是比较客观的,因为它综合了他人的看法,有道是“旁观者清”,因而它更符合实情也就不足为怪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学新生的自我评价客观性最高了。

经过一年的适应期,大学生进入一个重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的阶段。他们不再把别人的话当作金科玉律,而是真正地开始用自己的眼光来全面剖析自己。因而,这时的自我评价带有较浓的主观色彩,客观性下降,以致跌入低谷。此后,随着经验的积累,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又有所回升。

从表面上看,一年级的新生自我评价客观性最高,但这是虚假的。就自我评价能力而言,大一的学生无疑是最稚嫩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到问题的实质:自我评价的客观性是随年级的升迁而增强的。

3.自我形象结构的变化(1)自我形象更加丰富、完整

有研究者曾对大学生和高中生作过比较,要求被试者回答有关“你是谁?”的问题,要求被试者给出20个不同的答案,回答每题的时间为20秒。结果发现,82%的大学生能够一字不漏地做出20个答案,但只有56%的高中生能够完满作答。在描述自我形象时,中学生倾向于整体性的描述,而大学生倾向于分析性的描述,且更多地指向内心世界的深处,广泛涉及情绪体验、需要动机、意志特征、理想及政治思想等方面。有的大学生在答卷中写道:“我天真,但我不认为这是缺点,我幼稚,但我不想学得世故。”这样细腻的描写在中学生中不易见到。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在答题时并不是一味地给出任何客观陈述(如:我是大学生;我是中文系的学生),答案中有不少主观解释式的成分(如:我性格开朗;我好静不好动)。这表明,大学生的自我形象趋于完整、趋于丰满。(2)自我形象更具概括性

中学生对自我的描述还是比较具体的,至多只能抽取出自己的局部特征,而大学生的概括能力显然要高出一筹。同样是描述自己的身份,中学生常用“我是中学生”、“我是中国人”这样的语句,而大学生则喜欢用“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新时代的开拓者”等之类的描述。这表明,大学生在自我认识的概括性水平上有了较大的提高。(3)自我形象更具稳定性

自我形象的稳定性,基本上同价值观的稳定性一样,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让被试者在一段时间内作自我描述的研究表明,成年人比青少年和儿童的叙述更合乎情理。成年人的自我形象更少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少年时期和青年前期的自我评价往往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属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的自我评价,稳定性仍不及成年人,有时因偶然的因素而发生急剧的变化。此外,形成自我形象的那些个性特征的稳定程度,在不同个体身上表现也各不相同。(二)大学生自我体验的主要特点

1.自我体验的敏感性

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比较敏感,凡涉及“我”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与“我”相关的事物也住往能诱发他们的连锁反应。大学生尤为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关心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时,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会在他们的心头掀起轩然大波,他们会不断地琢磨并反思别人的意思。有时,他们还会根据别人的言谈举止,由此及彼引发一连串的联想。

2.自我体验的深刻性

随着大学生知识和社会阅历的增长,大学生对所参与的活动或经历的事情的体验都会相对于少年时期深刻许多。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一个少年和一名大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着很大的差异。小孩喜欢看情节性强的书籍,当书中有心理描写的内容时,他们会一掠而过、甚至大段大段地跳过,而大学生则偏好那些心理描写细腻的作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两者自我体验方面的差异:小孩的自我体验肤浅,而大学生的体验无疑要深刻得多,他们能把自己沉浸到小说中去,体会书中人物的心态,揣摩他们的感情。这种现象在少年身上是罕见的,而这对于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来说则是普遍的,这表明他们体验的深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3.自我体验的丰富性和波动性

大学生的自我情感体验比较丰富,有肯定的和否定的体验(喜欢自己还是讨厌自己、满意自己还是不满意自己等),积极的体验和消极的体验(喜悦还是忧愁、趣味无穷还是乏味无聊等),以及紧张和轻松、敏感和迟钝等体验。在这些丰富多彩的体验中,大学生自我体验的情绪感基调是积极的、健康的。

在一项关于大学生自我体验基本情调的调查中,心理学家列举了20对描述情感自我体验的具有相反意义的词(如:热情——冷漠、憧憬——悔恨、自信——自卑、愉快——愁闷等),要求被试者从中选出10个能表达自己近半年以来心情的词语。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体验的基调为:热情、憧憬、自信、舒畅、紧张、急躁等。男大学生自我体验的选择集中在:紧张、自信、热情、憧憬、急躁;而女大学生的选择集中在:热情、急躁、舒畅、憧憬、愁闷。可见,在自我体验方面,男生比女生更有自信心,更富有活力,但容易急躁;女生则更热情,更迫切地要求取得成功,内心舒畅感更明显,但容易发愁。

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其自我体验仍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性。比如,在取得成绩时,容易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甚至骄傲自满、忘乎所以;而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甚至自暴自弃,悲观失望。(三)大学生自我控制的主要特点

1.自我设计的高标准“我应该成为怎样一个人?”、“我如何才能成为那样的人?”,大学生们常常为这些问题苦恼、困惑甚至痛苦。这表明他们有强烈的自我设计愿望,并对此十分重视。有调查表明:72%的人希望成为“德才兼备、博学多才、富有开拓精神、适应性强的大学生”;16%的人希望成为“合格的大学生”;5%的人希望成为“被社会承认的大学生”;只有7%的人愿意成为“能混得过去、不被人们注意的大学生”。这体现了大学生自我设计的高标准。

2.强烈的独立意向和反叛倾向

独立意向和反叛倾向在中学期间已有所表露,而在大学期间,这一特点依然表现得十分突出。这是因为大学生在生理上已相当接近成人状态,而他们的心理成熟与社会成熟也达到了较高的阶段,这使他们的成人感比中学生强烈得多。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大学生在内心已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自我——成人式的自我。他们要求自己像成人那样待人接物,同时也要求别人把他们当作成人来对待。他们渴望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有独立行动的权利,希望家长和师长对他们少指责、多理解,少命令、多商量,少管束、多指点。

伴随着独立意向而来的是反叛倾向。由于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不同,大学生与他们的长辈在处世态度、生活追求、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是显著的。大学生认为家长与其之间存在明显的“代沟”,并且矛盾是不易调和的,大学生对上代人给他们规定的生活道路并不满意。

有人在某所大学就生活满意度问题做过调查,只有1.3%的大学生对生活感到非常满意,即使是比较满意的也只有17.7%;持无所谓态度的有17%,感到苦乐参半的有14%,而失望、不满意的高达50%。这项调查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很难说。但它至少反映了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反叛倾向,他们不愿接受父母对他们的安排,渴望自己去闯世界,真正地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3.自控能力仍有待于提高

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在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性水平上都有提高,但与成人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因而,有学者认为,青年与成人的最大区别就是自控能力上的差异。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在自觉性方面发展较快,他们做事目的明确,能够按照预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自觉性强,不会轻易地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在自制性和坚持方面,大学生并不比中学生高出多少,显得发展缓慢、比较薄弱。当外界出现诱因时,大学生的抗诱惑能力显然较差,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自制性稍差的便会不能自己,屈从于外界的诱惑。抗拒一时的诱惑、经受短暂的磨难,这对多数大学生来说并不十分困难,但要长此以往,许多人会坚持不住,半途而废。因此,大学生尤须在抵御诱惑和持久性方面加强锻炼,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童年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时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则是人格初步形成并定型的时期,成年期是人格成熟时期。自我意识是人格发展的核心要素,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我意识逐步成熟,期间经历了分化——矛盾——整合的过程。(一)自我意识的分化

由于“着眼点”的转变,青年从只看外面的世界转向更多地探究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原先完整统一不可分割的自我意识开始分化,原来那个稳定而笼统的“我”被打破分裂为两个“我”:一个是主体的“我”(I),即作为观察者的我,另一个是客体的“我”(me),即作为被观察者的我。

伴随着主观我和客观我的分化,“理想我”和“现实我”也开始分化。自我意识分化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自我明显的分化,使大学生主动、迅速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产生了新的认识和体验,自我沉思、自我反省的时候显著增多。他们开始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开始设想自己应该成为怎样一个人,开始揣摩自己的心理活动、性格特点。这时,他们希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可以静静地思考人生;渴望有一位知心的好友,可以倾诉自己的心事;期望有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可以探讨怎样待人接物、如何为人处事;要求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和世界,渴望被理解、被关怀。同时,由此而来的种种激动不安、焦虑、喜悦增加。自我意识的分化使青年大学生能够经常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这是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成果。

自我意识的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矛盾

自我有主观我与客观我之分,主观我是一个人对社会情境做出的反应,是自我中积极主动的一面。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应该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个人对客体的认识与个人愿望的统一,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更是良好的自我意识的标志。但是,由于自我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观我与客观我并不总是存在着统一。

大学生的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相对突出。作为同龄人中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学生对自我有较高的积极评价,但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在校园浓郁的学术与文化氛围中生存成长,对社会的了解缺乏切肤的感性认识及客观的目光。另一方面,社会上对当今大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科学轻人文”的评价,及“本科生不专,硕士不硕,博士不博”的看法,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加,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更趋客观。大学生回归本位,身上光环的消失使他们产生失落感。

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

理想我是指个人想要达到的完美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它引导个体实现理想中的个人自我。现实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中自我的各种特征的认识。现实自我又称个人自我,主观性较强。在现实生活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总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合理的差距能够使人不断进步、奋发有为。但是,如果差距过大,则有可能引起自我的分裂,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是大学生意识中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

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心中承载着无数的梦想,每个人都渴望一把登天的天梯,他们有抱负、有追求、有理想、成就动机强烈,特别是当市场经济将人们的成就意识凸现时,很多大学生心中涌动着比尔·盖茨般成功的梦想,他们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美丽的“理想我”,也对大学生活进行了理想化的设定。但当他们迈入大学时,现实与心中的理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新生出现了“理想真空带”与“动力缓冲带”,一时间找不到自己生活的方位。对理想自我的渴望与对现实自我的不满构成了这一时期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重视的两个方面是:一是理想我与现实我有一定距离是正常的,它可以激励大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向着梦中的方向飞奔;二是当现实我距离理想我太过遥远时,大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甚至自暴自弃,变得平庸无为,变得无所事事,变得没有动力。

当理想我与现实我发生冲突,积极的自我调适便非常必要。这时,大学生要重新调整和评估自己的理想,直到通过努力可以达到为止。

3.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

独立性是个体摆脱监督和支配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大学生生理与心理的成熟使他们渴望独立,以独立的个体面对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但由于长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应有的社会阅历与经验相对匮乏,当应激事件出现时,却又盼望亲人、老师、同学能够替自己分忧。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不独立也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在他们迫切希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立的同时,却又不可能真正摆脱家长、老师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对于某些独生子女来说,由于长期受到父母的溺爱,这种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就表现得非常突出。这种心理上产生的主观要求独立的愿望与客观上不能完全独立的现实,构成了一种自我意识的矛盾,给大学生带来很多的烦恼。

应当指出的是,独立并非意味着独来独往,独立并非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和指导,也并非不需要依赖别人,而在于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有责任。“一个好汉三个帮”,即使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人,也有依靠别人的需要。不同的是,独立的人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努力去克服或解决自我的问题,而不是完全依靠他人的帮助或依赖于别人;独立的人能够权衡利弊、审时度势,能够勇敢做出决定并能够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

过分的依附使大学生缺乏对客观事情的判断能力与决断能力,显得优柔寡断,缺乏主见;而过分的独立又使部分学生陷入“不需要社会支持”及“凡事都要靠自己”,采取我行我素、孤傲自立的行为方式,但在遭遇挫折时又会出现不知如何寻求帮助的情况。事实上,任何心理成熟的独立的现代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广泛的社会支持是个体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

4.渴望友谊与自我闭锁的冲突

没有哪个时期比青少年时期更加渴望友情与爱情的滋养,更加渴望同辈群体的认同与归属感。在这个时期,每个人都渴望着爱与友谊,渴望着交往与分享,渴望着自我价值得到实现,渴望着探讨人生的真谛,寻找人生的知己,希望成为群体中受尊敬与欢迎的人。然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我表露又受着心灵闭锁的影响,总是不经意地将自己的心灵深藏起来,与同学有意无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存在着戒备心理,不能完全敞开心扉交流与沟通思想。这也是大学生常常感到的“交往不如中学那么自如真诚”的原因所在。

5.自负与自卑的冲突

自信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是一种健全自我意识与成熟人格的标志。但是,由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尚在发展过程中,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不可能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因而对自己的认知往往会出现自信的偏差:自卑或自负。自负是一种过度的自信,拥有这种心理的人,缺乏自知之明,往往以为自己对而别人错,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人,不能与人和睦相处。自卑是一种自我否定,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不满和否定,拥有这种心理的人总以为自己存在着缺乏、不足与失误,因而遇事总会胆怯、心虚、逃避、退缩,缺乏独立主见。自负与自卑总是紧密相连的,自负表现强烈的人往往也是极度自卑的人。

与其他群体相比,大学生体现出较高的自尊与自信,他们渴望成功,不甘落后,对成功的渴望与预期高,特别是当小小的成就来到身边时,很容易表现出骄傲自大、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相当自负,好像世界尽在手中的控制感。当遭遇失败与挫折时,有时甚至是小小的失利如考试失败、恋爱失败等,他们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产生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甚至自暴自弃,陷入强烈的自卑之中。这些都与大学生自我认知不良、自我定位不准确有关。

6.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大学生情绪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容易两极分化,或高或低,波动性大,易冲动,不易控制。但随着身心的发展,认知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渐渐成熟,在遇到客观问题时,既想满足自己情绪与情感的要求,又想服从于社会及他人的需求。特别是当遇到失恋等人生打击时,尽管理智上能够理解,却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整合

个体在认识自我时,总会遇到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并由此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如处理不好,就达不成积极意义上的自我整合,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常常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安或心理痛苦,他们总是力图通过自我探究来摆脱这种不安与痛苦。在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中,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调整、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极易寻求新的支点,寻找自我意识的统一点,整合自我意识。由于自我意识具有复杂性与多维性,大学生逐渐在多维度中审视自我、调整自我,向理想自我靠近。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从多维度观察的自我同一性越高,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越好,人格越完善。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家庭教养方式、社会经济地位、个人人生志向、职业目标的不同,他们的自我意识整合的结果与类型也不同。从自我意识的性质看,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整合结果表现在三个方面:

1.积极自我的建立: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即对自我的认识比较清晰、客观、全面、深刻。这种积极自我的特点是在经过痛苦的选择与调整之后,大学生逐渐成长,使自己的理想我与现实我趋于统一,主观我与他观我趋于一致,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深刻、客观、理性。积极的自我不仅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优势,也了解自己的不足与劣势,他能够分析哪些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哪些是属于无法企及的,从而进行积极的自我肯定,向着理想自我迈进。统一后的自我完整而强有力,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有助于自身成长。自我肯定型在大学生中占绝大多数。

2.消极自我的建立:自我否定

消极的自我意识分为两个方面:自我贬损型与自我夸大型。自我贬损型的人由于总在积累失败与挫折的经历,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较低,并时常伴有没有价值感、自我排斥、自我否定。他们不但不接纳自己,甚至自我拒绝、自我放弃,表现为没有朝气、随波逐流、缺少激情,生活没有目标,其结果则更加自卑,从而失去进取的动力。自我夸大型的人正好相反,他们对自我的评价非常高,往往脱离客观实际,常常以理想自我代替现实自我,盲目自尊,虚荣心强,心理防御意识强。其行为结果要么表现为缺乏理智,情绪冲动,忘记现实自我而沉浸于虚无缥缈的自我设计中;要么自吹自擂、自我陶醉,却不去为实现自我做出努力。自我贬损型与自我夸大型的共同特点是对自我评估不正确、理想自我不健全,缺乏实现理想自我的手段,形成后的自我虚弱而不完整,是一种不健康的自我整合。虽然,大学生中这种类型的人较少,但严重者可能用违反社会规范或违法犯罪的手段来谋求自我意识的整合。

自我否定的大学生对现实自我评价过低,理想我与现实我差距甚大,或差距虽不大,但缺乏自我驾驭能力,缺乏自信,不但不接纳自己,反而拒绝自己、甚至摧残自己,即个人不肯定自己的价值,处处与自己为敌。他们不是通过积极地改变现实自我去实现理想自我,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理想自我,趋同现实自我,以求得自我意识统一,其结果则更为自卑。

3.自我冲突

自我冲突是难以达到整合的自我意识,它表现为自我评价始终在真实自我上下徘徊,自我认知或高或低,自我体验或好或坏,自我控制时强时弱,心理发展极不平衡,有时显得自信而成熟;有时又表现出自卑而不成熟,让人无法评估。自我冲突的人表现为两种类型:自我矛盾型与自我萎缩型。自我矛盾型的大学生,内心冲突激烈,持续时间长,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不稳定,新的自我无法整合。例如,有的大学生可能既是一个自信的人,也可能是一个自卑的人;既是一个诚实的人,也可能是一个骗子;既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也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自我萎缩型的大学生缺乏理想自我,但又对现实自我深感不满,他们消极放任、自怨自哀,甚至麻木、自卑,以至于越来越消沉、对自己丧失信心,严重的还可以导致精神分裂症或绝望轻生。因此,自我冲突的大学生要逐渐调整自己的自我认知,客观认识自己与他人,客观看待成功与挫折,这样才能使自我意识在良性轨道上循环。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青年时期的自我发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最著名的理论为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自我同一性,也称为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寻求内在合一及连续的能力。大学生由于身心两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他们开始关注自我,思考关于“自我”的问题。自我同一性是大学生寻求自我了解与自我追寻的必然历程,对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理想信念的树立有着积极意义。如果大学生不能确立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就会对社会的主导价值表示怀疑,极易造成生活没有重心、摇摆不定。

一、艾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学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极大地推动了完整的自我心理学体系的建立。他强调自我的独立性,认为在为本我服务过程中,自我形成了自己的内容、需要和机能。自我不仅能保证个人适应环境,健康成长,而且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和同一性的源泉。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但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核心课题。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他率先提出“人生历程八阶段”理论,并详细论述了每个阶段特定的心理、社会发展课题,称之为“心理社会危机”。艾氏认为,每个阶段心理、社会发展课题的完成、危机的解决,就会产生积极的品质;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品质。

第一阶段 婴儿期:信任——不信任(0~1.5岁)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是婴儿期,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的阶段。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的婴儿对母亲或其他养育者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第二阶段 儿童早期:自主——羞怯、怀疑(1.5~4岁)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

从18个月到3~4岁是儿童早期,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的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

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就会使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第三阶段 学前期:主动——内疚(4~5岁)获得主动感受而克服内疚感

4~5岁是学前期,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的阶段,个体在这阶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第四阶段 学龄期:勤奋——自卑(6~12岁)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

从6岁到11~12岁是学龄期,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的阶段。此时的儿童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好奇心极强,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艾里克森劝告家长和教师,不要把孩子的勤奋行为看作是捣乱,否则孩子会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一个感到无价值的倾向不断增强,可以成为性格发展的致命因素。”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努力获得成功,让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还要鼓励他们努力与周围的人发生联系,主动进行社会交往,要让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是聪明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很好。儿童学业成绩的成功、教师和同伴的认可、赞赏和接纳,可使儿童产生勤奋感、成功感和自尊感。反之,如果儿童缺乏主动性又没有努力掌握知识技能,成绩落后,不符合父母和教师的期望,就会自感失望,体验到不胜任感和自卑感。

第五阶段 青年期:同一——混乱(12~18岁)获得统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

从11~12岁到17~18岁是青年期,这是获得统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发展的任务是建立自我统一性(或称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性混乱。“同一性”的概念是艾氏自我发展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它可以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个体的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也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全面认识到意识和行动的主体是自己,或者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成为真正的自我,或能把握住核心的自我。

为了理解同一性的概念,我们看一个艾氏所举的例子。

假如一个出生于保守背景的女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遇到各种不同背景的人。她必须在这些人中选择朋友,也必须决定她将对性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同时,她还要确定一个适合于自己的职业目标。在这一点上,她以前的同一性变得软弱无力。因为当前的每一个决定,既有对过去经验的肯定和吸收,又有对过去经验的否定和摒弃。这样她就面临着一个同一性混乱的危机,为了解决这种危机,她就必须对她先前的自我概念进行重新的整理和加工,形成新的同一性。

实际上,儿童进入青年期,个体的自我意识分化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这两种自我意识的统一,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包括两个双向的过程,其一是努力改变现实的自我,使之与理想自我一致;其二是修正、改变理想自我,使之符合于现实自我。

与同一性相对立的是同一性的混乱。艾氏认为,同一感的确立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以便顺利进入成人期,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如果说同一感是指心理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的整合和适应之感,那么,同一性的混乱就是指心理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的不适应、不平衡、不稳定之感,如怀疑自我认识和他人对自己认识的之间的一致性;做事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看不清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要么持对立情绪,要么盲目服从;认识不到两性之间的同一与差异等。典型的同一性混乱表现为“我掌握不了生活”,结果是退学、离开工作。

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心理社会同一感。

第六阶段 成人早期:亲密——孤独(18~25岁)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

从17~18岁到25岁是成年早期,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

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第七阶段 成人中期:创造——停滞(25~50岁)获得创造力感而防止自我专注

这是中年期与壮年期,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

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万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与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第八阶段 成人后期:自我完善——悲观失望(50岁以上)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

50岁以后是老年期,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

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青年大学生存在六个方面的自我认同问题:一是我现在想要什么?二是我有何身体特征?三是父母如何期望我?四是以往成败经验如何?五是现在有何问题?六是希望将来如何?这六个方面问题回答归为“我是谁?”与“我将走向何方?”两大问题如果完成得较好,大学生就能够适应与化解危机,达到自我同一性;否则,容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危机,个人方向迷失,与自己的角色不相适应,最后出现退缩、自卑等不良人格特征。

一是前瞻性的时间观与混淆的时间观。

大学生对时间的认同是自我认同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有的大学生没有认识到时间的改变的不可挽回,他们必须与时俱进;有的为了避开成长的压力,希望时间过去,面临的困境也随之而去;有的希望时间停滞不前,依旧沉浸在少年时代中,不去主动承担责任,拒绝成长,造成不成熟的自我认同。

二是自我肯定或自我怀疑。

大学生从多维度看待自己,如对自己的天赋、智力、身体、心理与发展的认知,对成功与挫折的认知,都在很大程度上确立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有的大学生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外表的看法,有的则对一切抱漠不关心的态度,一个自我认同的人能够有效地统合自我与他人的信息,达到自我同一性。

三是预期职业成就与无所事事。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预期是学业的重要归宿,也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确立与肯定自己的能力,对大学生重要的是坚持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不是确定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许多有才能的大学生由于缺乏毅力而无所建树;也有的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而荒废了学业。

四是性别角色认同与两性混淆。

大学生应当对社会规范的性别角色及其责任有所认同,接受自己完全是个男性或女性而有适当的性别表现。另外,与同性或异性相处都感到自在,否则易陷入两性危机中。

五是服从与领导的认同。

大学生既要发展自己作为团体领导者的能力,又要学会与适应作为团体成员的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当作为领导时,能够适当地运用权力;而当作为成员时,不盲目服从而又能归属于团队。

六是价值观形成。

大学生真正开始选择人生、思考人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及生活理念,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是自我同一性的最高境界,也是自我同一性最为重要的任务。

三、大学生的发展任务

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任务,青年时期的发展课题颇受学者的关注。哈维格斯特(1952)将青年期的发展课题列为十项:(一)青年期的同龄集团(1)学习与同龄男女之间新的熟练的交际方式;(2)学习作为男性或女性的社会任务和角色;(二)独立性的发展(3)认识自己的身体构造,有效地使用自己的身体;(4)从精神上独立于父母或其他成人;(5)具有经济上的自立自信;(6)选择职业及其准备;(7)作结婚及家庭生活的准备;(8)发展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态度;(三)人生观发展(9)追求并完成负有社会性责任的行动;(10)学习作为行动指针的价值观和伦理体系。

结合我国的情况,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1)对身体的发育,特别是因性成熟引起的诸多变化的理解和适应;(2)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3)从精神上和经济上脱离父母并走向独立;(4)对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适应;(5)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完善自己;(6)树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7)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付诸于社会实践;(8)选择职业及工作适应;(9)完成学业并选择适当的职业;(10)成熟感的获得及自我实现。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始终昭示着一条通往未来的光明大道,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你自己”,自我意识的完善也是一个不断地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正如雕琢一件工艺品一样,真正的匠人为了心中的追求,终生不悔。

一、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

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制约着人格的形成发展,在人格的优化中发挥着强大的动力功能。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是人类自身内在的一种成功机制,在人才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健全的自我意识有如下标准:(1)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自我和自我发展。(2)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相协调一致的人。(3)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保持一致的人。(4)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永无止境。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偏差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普遍规律。绝大多数学生能面对这些矛盾,并力求解决这些矛盾,从而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但有的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中出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尖锐对立,造成自我意识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等方面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心理上的种种困惑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一)自我评价:高估自我和低估自我

在大学生中的自我评价偏高是主要倾向,但同时也不可忽视低估自我的现象。

有研究者对98名大学生的自我鉴定与本人实际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相符合的只占1/4,有3/4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优点和成绩的评价都有不同程度的偏高。生活中,不少大学生经常把自己看作是有价值的、令人喜欢的、优越的、能干的人。例如,他们认为自己的外貌修饰是美观大方的,品德是高尚的,人际关系是融洽的,聪明才智远远未发挥出来等。但这种肯定性评价,与实际存在着的“我”相比,许多人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高估自我的人往往拿放大镜看自己的长处,甚至“一俊遮百丑”,把缺点和短处也视为优点和长处;相反他们拿显微镜看他人的短处,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正所谓“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这种“我好—他不好”的人际交往模式必然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高估自我的人还容易产生盲目乐观、骄傲情绪,认识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偏激和固执;行动目标往往力不能及。因此不可避免地引起实际行动的失败和冲突,引起情感损伤,严重者还可能丧失自知之明而导致自我扩张的变态心理。

低估自我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感到事事不如人,处处低人一等,对自己缺乏信心,自我否定,自我厌恶,甚至自我绝望而导致自杀。他们人际交往的模式是“我不好—你好”或“我不好—你也不好”,这种人必然在人际交往中受到别人的排斥和嫌弃。低估自我会导致对自己各种能力的怀疑,限制了自己对未来事业及美好生活的憧憬,引起严重的情感挫伤和内心冲突。因此,过低的自我评价不仅对自己的发展和完善不利,对社会也无益。

无论是高估自我,还是低估自我,对人的心理健康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都比不上自己,就会盲目乐观,自以为是,也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且还会常常碰壁,产生难于消解的苦闷。相反,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偏低,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觉得处处不如人,就会丧失自信,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从而失去进取心。由此看来,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偏差,极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对他们自我意识的正确发展和心理的成熟是有危害的。(二)自我体验:自负和自卑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个人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表现。适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激励大学生力争上游、勇攀高峰、追求崇高目标的巨大动力。但夸张、扩大、炫耀自己的长处,则易造成过分的自信和自尊。过分自信会导致自负、自傲;过分自尊会导致虚伪、做作、装腔作势。自负的人缺乏自我批评,而且不允许别人批评,惟我独尊,自我中心,盛气凌人。这种人缺乏自知之明,总认为自己对而别人错,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不能与人和睦相处,也容易受伤害。

自卑和自负正好是两种完全相反的心理品质,都是消极的情感体验。自卑的前提是自尊,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个人形成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本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会认为“我不行”而放弃追求。他们遇事就心虚胆怯,逃避退缩,或过分补偿,看不到人生的光明与希望,领略不到生活的乐趣,也不敢去憧憬那美好的明天。

一般说来,大学生的自卑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低评价自己的智力,如一旦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二是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如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表达能力差,怕说不好或表达不出,而看到口若悬河的人又自叹不如,因此在众人面前不敢发言,变得更加自卑。三是过低评价自己的意志力,如不相信自己能克服弱点而逐渐形成自卑的性格。

事实上,自负和自卑是紧密联系的。自负表现强烈的人往往是极度自卑的人。自负心理和过强的自卑心理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熟,是不容忽视的自我意识的偏差之一。(三)自我意向:过分的独立意向和逆反心理

独立意向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最显著的标志之一。进入大学后,挣脱了父母、中学教师的管教和约束,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渴望独立的愿望实现了,他们强烈地要求摆脱依赖性和幼稚性,独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但有些大学生在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中,有时会矫枉过正,表现出过分的独立意向。如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对立面,视独立为不落俗套、不盲从、以独立为荣。有的大学生把独立理解为“凡事自己来”,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或没有任何依赖他人的需要。其实,独立并不意味着独来独往,或不顾社会规范、我行我素,而是指在感情上、行为上个体能对自己负全部的责任。一个真正成熟的个体的独立意向是对自己负责任,但不排除接受他人的帮助。

逆反心理也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种非理性的产物。逆反心理属于情感范畴,心理逆反的人,看到外界无视“自我”的独立存在,于是就产生了用各种方法、手段来与阻碍他确立“自我”的外界作对的一种情感。它具有以下特征:(1)盲目性:凡事,不管其正确还是不正确,都盲目抵制,反其道而行之;凡事,无论是可行还是不可行,只要我想干就干,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2)抵触性:任何逆反心理,都与社会的某些行为规范、道德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相容,产生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3)放纵性:具有逆反心理的人往往听不进别人的忠告、劝阻、批评,我行我素。(4)极端性: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极端性的表露,你让我干,我偏不干,一言以蔽之,逆反心理是一种反常心理,其实质是为了抵抗和排除在他们看来压抑自我的那种外在力量,从而保护逐渐形成的比较脆弱的自我;在内容上不区分正确与错误、精华与糟粕,一概排斥;手段上只是简单的拒绝和对抗,情绪成分大;目的上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其逆反的对象多是家长、老师及社会宣传的观念和典型等外界权威;其结果是阻碍了他们学习新的或正确的经验,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偏差或缺陷,是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表现;大学生本人和教育者应注意加以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统一,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发展和成熟,从而走向成功。

三、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一)正确的自我认知“人贵有自知之明”,全面而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自我认知是从多方位建立的,既有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也有他人的评价。我们不妨自己认真仔细地想一想,用尽量多的形容词描述自己,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步,反观自我的描述,描述父母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恋人眼中的我、兄弟姐妹眼中的我,再寻找这些描述中共同的品质,将其归类。描述的维度越多,越会找到比较正确的自我。

例:这是一位大二学生的自我描述:

我是一个内向、坚强、上进、自信、有理想、懂事、好学、乐于助人、嫉恶如仇、争强好胜、渴望成功与优秀、有一点自私、妒忌心强、自制力弱、说些小谎的大学男生。

在父母眼中:我是一个懂事、有些害羞、不用父母操心、上进的、不乱花钱、有些懒惰的大男孩;

在兄弟姐妹眼中(只有一个妹妹):我是妹妹心中可以依靠与信赖的大哥,是一个诚实守信、爱护妹妹的好哥哥;

在同学眼中:我是一个大方、乐于助人、受人尊敬、好人缘、有些懒散、追求自由的人;

在老师眼中:我是一个默默无闻、成绩优秀、自律、品学兼优的学生;

在恋人眼中:我是一个懂得爱、有责任感、守时守信、有幽默感、坚强的好男人。

这是一个学生的自我描述,也是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当自己将这些描述清晰地整理出来时,你可以与你的同学与家人、朋友、恋人沟通,听取他们对你自己评价的认同度,这也是自我过滤的过程。先将自己的优点列出,并得到大家的认同,再写出自己的弱点,请大家帮助分析,这些澄清的过程也是自我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大学生中,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方面偏差过度(如自负和自卑)的人虽不是普遍的,但自我认知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却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因此,掌握下列心理技能对大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是有益的。

1.通过与他人相比较来认识自己

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观念的主要来源。大学生自我意识发生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能与其他人做客观的比较。纠正这种偏差的关键是把自己与自己类似的人做客观的比较。这种比较并非是一个随意的与他人无序的比较,应注意下列几点:一是比较对象的选择。对与之比较的对象应选择与“我”有同质性和相似性。一个平庸的人如果选择比较的对象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其结果是感到自己一无是处,自惭形秽,走向自卑;相反,他选择的是一个层次极低的人,其结果是夜郎自大,沾沾自喜。二是可比性。用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相比,或用他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相比,或以年龄、性别、家庭出身等不可变因素相比,所获得的自我认知是毫无意义和不可信的。三是注意对结果的比较。在与他人比较时重视过程很可能引起自我认知的偏差;相反,重视比较结果所形成的自我认知才是有实际意义的。

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是对自己的反思,但其信息却源于客观现实。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来自方方面面的有关自己的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而能否正确地认识自己,关键就在于是否善于选择和运用社会比较策略,与各种人作尽可能全面的比较,既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或相似的人比,也与比自己稍差的人比。不言而喻,如果一味与比自己强的人比,或者一味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比,难免有损自尊;反之,则可能虚张自尊,盲目自信。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衡量和评价自己时,应注意不仅同与自己表现差不多的同学比,也要与表现强于自己或不如自己的同学比;既与同年纪同学比,也与不同年纪的同学相比;既与大学生相比,也与一般青年相比;既与同龄人相比,也与不同龄的人相比。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传统教育总是要求学生向高标准看齐。这本无可非议,但应警惕由此可能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大学生每时每刻都处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与教师、同学、朋友交往甚密,对此大学生要自觉地寻找比较对象,从比较中取长补短,发展自己,从而纠正自我认识的偏差。

2.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就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距离感问题。有人比喻道,对自我的认识,犹如看画,从一定的距离和角度看去,齐白石的虾趣图真是形似更神似,栩栩如生。但是,若过于贴近去看,又只盯住一处,满眼不过几个墨团,便无甚意趣了。看画如此,看人亦然。对自我的认识,也很有这种太远了不行,太近了也不行的境况。大学生自我认知上的偏差,就是因为缺乏“距离感”,从而形成“主观者迷”的局面。因此,大学生要注重父母、长辈、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接受别人评价中的合理部分,注意保持“距离感”,更不要因为忠言逆耳便充耳不闻、我行我素,从而避免自我评价的偏差。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调整自己

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是对自己的反思,但其信息却源于客观现实,是大脑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这些信息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不断检查自己,发现自己的不成熟之处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不足,进而不断自觉地调整自己、修正自己和提高自己,以达到真正的自知。

4.通过内省调适来完善自己

虽然个人认识自己的信息来源之一是他人的行为、态度以及自己的活动成果,但自己对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也是自我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不等于自己对自我的评价,两者往往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大学生要经常反省自己,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等方法检查自己的功过得失,从而使自我变得更为自由和客观,更加独立和稳定,避免自我评价的过高或过低。(二)积极的自我悦纳

认识自我难,接受和悦纳自我则更难。悦纳含有喜欢、关怀的意思。悦纳自我就是要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好的和坏的,成功的和失败的,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凡自身现实的一切都应该积极肯定,要平静而理智地对待自己的长短优劣、得失成败,要乐观开朗,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在自我悦纳的基础上,培养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的心理品质,从而发展自我、更新自我。可以说,悦纳自我是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的核心和关键。

大学生怎样才能形成悦纳自我的积极态度呢?首先要学会全面、正确地评价自己,这是悦纳自我的前提。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也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应该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优点,但也不忌讳自己的缺点。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要充分发挥,对缺点和短处也要正确对待,做到既不护短,也不由此而灰心。只有自知,才能自尊、自信,以至自爱。

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每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都必定会饱尝甘苦。在某些方面他可能成绩卓越,而在另一方面则可能会遇到阻碍或挫折。对于这些结果要平心静气地审慎分析。尤其是挫折和失败,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反应,往往使人无法作出慎重的思考和明察。有些人拒绝接受失败的事实,另一些人则认为那是全面的失败,对自己整个失去了信心。只有在平静的心情下,才能发现问题之所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做到成功时不忘乎所以,失败时也不消极悲观,树立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信心和勇气。

再次要建立符合本身情况的“抱负水平”。所谓“抱负水平”就是每个人对其本身成就预期的水准,它是具有动机作用的。假如一个人的抱负水平很低,他固然容易达到目标,但是那种成就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满足,对于增强他的自信心,提高他的自尊心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反之,如果抱负水平过高,超越了自己的能力,他虽然会全力以赴,但是仍然力不从心,达不到自己希望的目标,就会使自己产生失败感,挫败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此,大学生要根据自身主客观条件和外部环境,建立恰如其分的“抱负水平”,并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地适时调整,以谋求努力奋斗的可行性,这样自我才能产生价值感、自豪感、愉快感和满足感。

自我悦纳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悦纳自我首先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体会自我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体验价值感、幸福感、愉快感与满足感;其次是理智与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冷静地看待得与失。在生活中注重自我,自我意识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一种状态。积极的策略是:关注你自己的成功,并将优势积累,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无数的闪光点,重点在于寻找你自己的闪光点并将其构成亮丽的人生风景线。(三)有效的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主动定向地改造自我的过程,也是个人对待自己的态度的具体化的过程。有效地控制自我是健全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要使自我控制积极有效,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合理定位理想自我

理想自我是个人将来要实现的目标,在确立其内容时,要立足社会需要,符合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和规范。同时,要从个人的实际出发,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过于简单,把远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远近高低不同的具体目标,从而由近到远、由低到高逐步加以实现。这里的关键是目标的确定是适应的,即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达到,而是经过努力又能达到的,以免失去信心。

2.培养健全的意志品质

对自我的监督与修正,也与人改造客观世界一样,需要意志的力量作为保证的条件。只有意志健全的个体,才会做到对自我的有效控制。大学生要特别注意增强自我控制的自觉性、主动性,将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主观上实现理想自我的内在动机;增强自信心和坚持性,准备为目标的实现作不断的努力;增加自制力,防止消极情绪对自我控制过程的干扰。

3.培养健康的情感

自尊、自爱、自信等健康的情感,是自我控制的激励因素和动力。如果大学生都能感到自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有希望的人、能成功的人,周围的老师、同学和集体都喜欢他、需要他、肯定他,他也需要别人,需要为大家付出,需要成功。这就会使他为改变现实自我使之达到理想自我而更加努力。(四)积极的自我提升

提高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对自我完成某项工作的期望与预期。当人们期望自己成功时,他必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并且当面临挑战性任务时,会表现出更强的坚持力,从而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一般学业期望较高,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呈正相关性。

另一条途径是克服自我障碍,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体验对自己能力程度的焦虑带来的不安全感,这便是一种自我障碍。我们听说了太多的这样的故事:由于考试前身体不好,所以在大考中没有取得好成绩。这便是典型的自我障碍,为自己的考学不成功找到了适当的借口。一个渴望自我发展的人必须主动克服自我障碍,进行积极的自我提升与自我尝试。积极的自我在尝试中会发现自己的新的支点。(五)关注自我成长

自我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监控。但将成长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于人的始终时,整理自己成长的轨迹显得尤为重要。依照过去、现在、未来进行清理,深刻了解与把握自己。要记住:自我体验永远是个体的,当我们在分享他人自我成长的硕果时,也在促进我们自己的成长。

个体的人生不可复制,而自我发展的不可逆转要求每一位大学生都在认真审视自我,并为自我发展留下空间,因为青春属于人只有一次,而大学对年轻学子也只有一次,珍视自我,开掘心灵的宝库尤为重要。(六)正确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以集体主义带动自我概念的调整

在中西文化不断碰撞、又不断融合的改革开放年代,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集体主义与个性自由是互不相容的吗?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个人取向与集体取向并不是对立的,但这只是建立在纯心理学研究意义上的结论。在现实生活中,究竟如何面对个人与集体的矛盾呢?有人(刘传广,1996)认为,有三种基本的处理方式或价值取向。第一种是整体主义。这是在古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取向。它主张个人服从群体,而群体是作为一个固定的整体存在的。中国古代传统的礼教正体现了这种整体主义,它特别强调每个人都应当各安其位,各守本分,否则就是僭越,就是作乱,就是大逆不道。这种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就其重视整体和全局利益、主张个人服从群体来说,有积极意义,但它抹杀了个人的独立性、个性和自由,它所维护的整体是僵化的,而且所谓的整体利益往往属于少数首领的利益。第二种处理方式是个人主义。这是近代以来在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取向。它主张个人是独立的主体,个人的自主、个性、自由和幸福是至高无上的,群体社会对此应加以维护和保证,而不是干涉和限制。无疑,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是相对的,它对于个人的个性的解放、活力的发挥及民主、自由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但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必然无法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从而使社会生活的和谐成为不可能。第三种处理方式是集体主义,这是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一种崭新的价值取向。它一方面强调个人利益应服从作为一个集体的群体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强调集体应尊重个人的自主、个性、自由和幸福。从整体主义,到个人主义,再到集体主义,实际上经过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有着根本的不同,但它吸收了个人主义中的一些积极因素;集体主义似乎与整体主义是一致的,但它克服了整体主义中的消极落后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长期而深远的传统影响,过去我们在宣传贯彻集体主义的时候,常常忽视了集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区别,把二者混为一谈;把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个人幸福、个性自由等绝对对立起来,就是一种具体表现。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个人幸福、个性自由等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使不少人,也包括将要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产生不小的困惑,一些大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集体主义已经过时了,只有个人主义才是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价值取向。要澄清这些认识,必须弄清集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区别,从而恰当地理解和贯彻集体主义。

社会认可,从来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所需要的。中国素有个人价值评判具有高度社会依赖性的文化传统,情况更是如此。大学生正处在自我统合形成的关键期,大学生自我概念的调整是与统合形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所谓自我统合本身也可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种是强调个人统合,即看重个人自我内在的特质及独特性,用以区别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不同处;另一种看法则是,人的统合是经由社会团体的关系而产生,是透过人群中的角色、社会地位、隶属团体等来界定“我是谁”的,此乃所谓的社会认同。作为大学生,也只有在跳出个人的狭小圈子,并得到学校或班级社会的接纳和承认之后,才可能有成熟而稳定的自我统合,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自我价值感(feeling of self-worth),建立起真正的自尊与自信。

附一:互动材料

WAI技法

WAI技法(WAI technique)是指“我是谁?”(英文“who am I”,简称WAI)这样的问题自问自答,因其形式上是自由书写20种回答,故也被称为20句测验(Twenty Statements Test)。WAI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我”字开头的20空行,并印有1~20的序号。要求被试针对“我是谁”这样的问题,用20种相异的回答,说明头脑中浮现的关于自己的想法。

由于这是自我分析材料,可以不给别人看,所以想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要有什么顾虑。回答每次提问的时间为20秒,如果写不出来,可以略去,继续往下写。第三步,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答案的数量和质量。即一共写出几个答案,答案中哪些方面的内容为多。如果能写出9~10个答案,则大体上可以认为没有特别的障碍。如果只能写出7个或更少的答案,则可以认为是过分压抑自己。回答时,会以感到无聊、感到害羞、时间不够等为借口,不能回答更多的问题。

2.回答内容的表现方式。有三种情况:符合客观情况的,如“我是大女儿”、“我是小学生”等。主观解释的情况,如“我是老实人”、“我胆小”等。中性的情况,即谁都不能作出判断的情况。如果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都有,可以认为取得平衡。如果倾向于主观或客观,则不能取得平衡。在主观评价中,最好是既说到自己好的方面(令人满意的特征),也谈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令人满意的特征)。如果只说到好的,会使人觉得是自满;只作不好的评价,又令人感到没有信心。

3.回答的内容是否涉及自己的未来。哪怕只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如“我是未来的大学生”),也说明自己有理想和抱负,在现实生活中充满生机。如果没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则可能说明自己对未来考虑不多。

WAI应用举例

大学生应答分析的内容与角度大体上可以从自我压抑感、自我肯定感、自我意识的统一性、未来感、优越感、自尊心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当然也可以从自我形象的完整性、概括水平、稳定性以及用词的分析描述或概括总结等比较细微的角度进行分析。

下面简单介绍自我压抑感、自我肯定感、自我意识的统一性、未来感等方面的分析:

1.自我压抑感分析

自我压抑感表现为过分地顾虑他人的评价而有意或无意压抑或延缓自己的表现和反应。在20个问题当中,假如学生回答的问题超过12个就可认为自我压抑感方面不存在问题;假如回答的问题为8~12个,可以认为可能存在一定的自我压抑感;假如回答的问题等于或少于7个,可认为可能过分压抑自我。

[例1]答卷:1.人;2.很好;3.女人;4.×;5.学生;6.大学生;7.很辛苦;8.×;9.×;10.×;11.别人的小孩;12.乖孩子;13.×;14.×;15.×;16.×;17.×;18.很烦;19.×;20.很幸福。

本例中4、8、9、10、13、14、15、16、17、19等10个问题均未答,回答数介于8~12之间,可以初步断定该生存在一定的自我压抑感。

2.自我肯定感分析

在回答中,有关自我的主观判断中肯定自己的个数与否定自己的个数相比较而言,假如全部都是肯定自己的,那么自我肯定感较强,表现为接纳自我,自信心较强,但可能显得自负,自尊心太强,不容易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而固执己见;假如肯定自己的主观判断与否定自己的主观判断都有一定的个数,那么可以解释为对自我的认识较客观;假如主观判断基本上或全部都是否定自己的,那么可以解释为存在较严重的自我否定感,可能过分自卑,无视自我的价值。

[例2]答卷:1.21世纪中国大学生;2.很好;3.女孩子;4.爱运动,兴趣广;5.父母的好女儿;6.有头脑有知识的人;7.对人和蔼;8.介于浪漫与现实中的人;9.外语学生;10.有抱负;11.平凡却独一无二的人;12.对朋友真诚;13.有耐心;14.20岁女孩;15.真诚;16.现代人;17.广东人;18.爱大自然的人;19.地球上的人类之一;20.渴望友谊。

本例的2、4、5、6、7、10、11、12、13、15等主观判断总体上是肯定自己的,表明该生有一定的自我肯定感,能够接纳自我,但也可能表现为认识不到或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而使她对自己的认识缺乏客观性和辩证性。

3.自我意识内容的完整性分析

自我意识内容,分为物质自我、心理自我与精神自我。在回答中,假如有关物质自我的客观陈述或主观判断的数目较多,那么可以解释为较注意锻炼身体,关注自身的疾病,表现出较强的占有欲;假如有关心理自我的回答数目较多,那么可能可以解释为对心理健康较关注或心理的发展较成熟;假如有关精神自我的回答个数较多,那么可能可以解释为对自我角色、义务或职责较了解,能按社会规范行动,或者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交往能力。

[例3]答卷:1.×;2.很好;3.好人;4.非常好;5.强壮的人;6.大学生;7.状态好;8.身体好;9.篮球爱好者;10.知识分子;11.精神好;12.班长;13.集邮爱好者;14.身体棒;15.×;16.男子汉;17.反应灵敏;18.×;19.音乐爱好者;20.很棒。

从本例的5、8、9、14、17等回答中可以得出该生的生理自我意识比较强,对自己的身体比较关注,平时可能比较喜欢或能够坚持体育锻炼。

4.未来感的分析

自我意识按其自我认知中的自我观念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在回答中,假如没有提到自己未来的事情,那么可以解释为现实感较强烈,但也可能在生活中缺乏目标,而显得缺乏前进的动力;假如在回答中提到自己未来的事情有一个以上,那么可以解释为有一定的理想或生活目标;如果回答中提到自己未来的事情等于或超过3个,可以解释为未来感较强,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空想,而显得不切合实际。

[例4]答卷:1.大学生;2.生活得很充实;3.(姓名);4.向往未来;5.年轻人;6.人;7.希望长寿;8.系学生会干部;9.大学一年级学生;10.希望把班级搞得更好;11.健全的人;12.希望学好英语;13.好学的人;14.毕业后找份好工作;15.男的;16.消费者;17.还没能赚钱;18.是个高个子;19.身体健康;20.×。

本例中的4、7、10、12、14等回答反映出该生的未来感较强,对未来有比较多的考虑,而且有些未来目标比较明确。

WAI的另一种使用方法

目的:认识并接纳自我,认识并接纳独特的他人。

操作:指导者可以先找出一个成员示范,连续让他回答“我是谁”,当他说出一些众所周知的特征时,如“我是男人”,指导者告诉大家,这种回答不反映个人特征,应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的语句。然后指导者让大家开始边思考边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至少写出20个。当指导者看到最后1位放下笔时,请团体成员在小组(5~6人)内交流。任何人都抱着理解他人的心情,去认识团体内一个个独特的人。最后指导者请每个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活动的感受。

附二:阅读材料

游戏三: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摘自毕淑敏《心灵七游戏》我是谁?

一个古老的问题。原始人在集体捕获了一只大动物分而食之,吃饱喝足之后,面对浩瀚星空无边宇宙,一定会怅然思索这个问题。现代文明的一个“好处”,就是把人禁锢在城市里,用水泥和人造灯火,把目光和星空、远山隔绝开来,把这个充满惆怅和苍凉的问题,藏到了冰箱的冷藏室和汽车的后备箱里。不到停了电,诸物腐败或轮胎爆了抛锚路边的时候,我们很难发觉它。这是现代人的进步,也是现代人的悲哀。我们得以躲在灯红酒绿的城堡中,躲避日日夜夜面对大自然时的渺小感,穿着莱卡的灵魂逃逸了拷问,得以浑浑噩噩混到终点。失去了反思和警醒的契机,猛然回首,时间的桑叶已被年龄的毛虫蛀空大半,却并没有蚕丝的光泽闪现。

我和同道们办了一个心理咨询中心。在宁静的春草绿色墙壁的咨询室里,接待过很多来访者。常有报社记者坐在米色的沙发上,好奇地问,你们平日就是在这里做咨询吗?我回答,是啊。记者接着问,能把发生的故事讲给我听听吗?我说,不行。心理咨询专业守则有很严格的规定,不可将来访者的任何信息泄漏出去。锲而不舍是记者的特性,他们会绕着圈子问,到这儿来的是男人多还是女人多啊?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多啊?最小的是几岁就来咨询啊?最大年纪的人高寿多少啊……我理解他们的好奇心,但坚守无可奉告的原则。有一个问题是例外,那就是记者问道,人们谈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是情感方面的,还是人际关系?再不就是事业发展方面的问题?

每到这时,我会非常肯定地回答,在这间咨询室里,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们谈论最多的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记者们通常会把眼睛瞪得溜圆,在他们以为会听到缠绵悱恻的情爱故事或是惊世骇俗的传奇经历的地方,却是如此坚硬冷峻的内核。

如果咨询室的米黄色沙发有知,它一定会作证,说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烦恼,看似五花八门,根源往往是非常基本的问题,就是,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别人?如何看待世界?最简单的东西常常是最难的东西。

爱自己的能力,加上爱生命和爱他人的能力,并且完全接受人是不能永远存活于世的这一事实,这就是幸福的基础。然而,地图并不等于就是领土。你意识到了幸福的重要,和你能把握它,还有漫长的距离。

一个自尊的人,一个自信的人,一个有安全感的人,他在人际交往中是自然的,开放的,坦诚的,透明的。一个自卑、狭隘、封闭、懒惰、妒忌、多疑的人,你能想像他可以和他人友好相处,谈笑风生吗?他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并为了让这个世界更美丽而贡献出毕生的心血吗?

答案基本是否定的。

我是谁?这是一个充满了思辨和叩问的永恒话题。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贵”字,不单是宝贵,而且是稀少,物以稀为贵嘛!睫在眼前最难见,人短于自知。

这个游戏就是针对你是如何看待自己而设计的。本来可以事先画好表格,方便使用。但我想用以自己的大脑和手指的协调动作,来完成这张表格。

书写不仅仅是腕掌劳动,更是一个沉思的旅程。

你亲手画表,也许会和新鲜发现不期而遇。

请拿出一张白纸,把纸纵向均匀地折叠成四部分,形成比“川”字还多一竖的折痕。在纸最左侧那一列,写下“身高”两个字。

你一定大惑不解,说我做的是心灵游戏,和身高有什么关系?别着急,请把以下各项一一写出。

1 身高

2 体重

3 相貌

4 出身阶层

5 文化程度

6 性别

7 性格

8 人际关系

9 职业

10 配偶

11 家庭

12 收入

13 爱好

14 住宅面积

15 理想抱负

……

你看着这一堆五花八门的栏目,很有点摸不着头脑。严格讲起来,这些栏目可能不那么合乎逻辑,也不够全面,请大家原谅。最后一条之后,留了一个删节号,就是给出你自己补充的空间。

左侧写满之后,请在白纸的上方从左至右写上:

真实的我 理想的我 别人眼中的我

好了,现在我们这张表的基本构架就出来了,剩下的事就是你按照刚才列出的条目填上答案。

具体填法,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竖填,也就是说,先一鼓作气地填出真实的自己的情况。比如你是一位男士,身高1.72米,体重65公斤,相貌中等,出身阶层是职员,文化程度是大专毕业……填完了第一竖栏,你的大致情况就勾勒出来了。

然后再填右边的那一栏,就是——“理想中的我”,建议你也一气呵成。期冀自己怎样,就大大方方地写出来,不必担忧它是否可行。比如身高,你希望自己高大如NBA球星,不妨就写个1.98米,还觉不过瘾,填上2.22米也无妨。如果你期望窈窕如模特,也可以大胆设想身高1.75米,体重48公斤。至于相貌,可大笔一挥写上“刘德华”或“凯瑟琳·赫本”。至于出身阶层,更可以写上“王室贵族”或是“亿万富翁”。总而言之,你曾怎样想过,就老老实实写来。

不要嘲笑也不要批判自己,只要是真实的,就承认它有存在的合理性。

以下诸项,均照此办理,你的实际工作是个清洁工,但你期待自己有一天成为比尔·盖茨,可以,写上。你蜗居在大杂院,但你幻想住带泳池的花园别墅,没问题,写。你无权否定自己的想像。你的配偶貌不出众,但你期待娶世界小姐,也不必害羞。如果你的丈夫不过是小学教员,但你希望嫁给大学教授,也完全可以理解。

当你把这第二栏“理想的我”填完之后,就可以进入“别人眼中的我”这一部分了。这里的别人,指的是你在周围人群中的口碑。比如你知道自己内心经常忧郁而烦闷,但掩饰甚佳,周围的人都以为你快乐而开朗,请如实写下。这一栏,说简单也简单,因为像身高、体重这样的项目,别人眼中的你和实际的你,大概没有多少差别。但说复杂,也够难写的。不少人填到这一栏时,愁肠百结,一问,才知道,原来他并不知晓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印象。

还有一种是横填,可如下操作。以“收入”一项为例,先写上你的实际状况,比如“月薪2000元”,再移向右侧的那栏,即“理想的我”,你可以填上“月薪8000元”。至于“别人眼中的我”,也许因为你经常出手大方,仗义疏财,人家以为你的月薪起码5000元以上了。也许因为你要攒钱娶媳妇或做着轿车梦,省吃俭用,小气吝啬,别人还以为你收入只有1000块钱呢!

估计刚开始填的时候,很多人都心不在焉,觉得很容易,填完之后,纵横一看,惊骇叹息的大有人在。

第一个感受是诧异。原来,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的理想之间,竟有那么大的差距。95%以上的人都嫌自己的个子不够高,太胖或太瘦,相貌不够俊秀,出身不是名门望族……

归根到底一句话——你已拥有的,你不喜欢。

世上有一些事情可以改变,也有一些事情不能选择。

如何看待我们的外表和家庭出身,这部分“天赐”的内容,对心理健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谁都希望自己国色天香,英武过人,天资聪颖,出类拔萃。谁都希望噙着银勺子出世,一帆风顺,坐享其成……可惜这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一厢情愿的白日梦。

对于不能改变的事物,捶胸顿足,怨天尤人也于事无补。要想保持心灵健康平和,重要的原则就是对那些我们所不能改变的事物安然接纳。这不是消极的宿命,而是积极的达观和智慧。当我们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坦然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时,我们也会对他人的多样性有了更多的包容和欣赏。千万不要小看了接纳自己外表不完美这件事,它是接纳万物的门票。

有一个女生,从上到下无可挑剔地完美,发如黑瀑,眼如秋水,肤如冰雪,气质高雅。但我统计谁为自己的相貌自卑的时候,她高高地举起了手。后来,私下我问她,能不能具体地告诉我,到底对自己的哪一部分相貌不满意?她悄悄说,我有一颗牙齿长得不好看。我说,哪一颗?我怎么看不见?她用手指拨开嘴唇,用更低的声音说,是左边上牙的第六颗。我哭笑不得说,要不是你告诉我,我就是在你对面凝望一百年,也不会看到这颗牙。她说,我知道一般人是看不到的,但我大笑的时候,会露出这颗牙。所以,我从小就不敢快乐地大笑。人家都以为是我孤傲,看不起人,哪知我心里的苦水。后来上了大学,我还是不敢笑,人家称我是“冰美人”,哪里是“冰”,骨子里还是因为这颗牙。后来找工作找爱人,都因为这颗牙,受到的影响太大了!

2003年12月24日,中国外长李肇星走进新华网“发展论坛”聊天室,在105分钟的时间里,2.7万网友共问了李外长2000个问题。其中有一位网友提问道:“如果别人说你的长相不敢恭维,你怎么想?”

李外长答复:“我的母亲不会同意这种看法。她是山东农村的一位普通妇女,曾给八路军做过鞋,她对我的长相感到自豪。我在美国最大的大学俄亥俄大学演讲的时候,3000名学生曾经起立给我鼓掌达3分钟,如果我的工作使外国人觉得我的祖国是美好的,就是我的幸福和荣耀。当地的美国教授对我说,看起来,你看重的是自己的祖国,对自己看得很轻。这正如美国有句谚语,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

对于李外长的长相,也有人赞赏有加。网友说:“虽然有人不恭维你的外表,但在我们女网友看来,你是特别有男人魅力的,在外交场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男人的阳刚之美。”

李外长回复:“你的话令我受宠若惊。在工作中我很少注意到自己的外表。”

出身阶层,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今天的价值体系在金钱冲击之下,发生了很多裂变。不要说出身工农,甚至传统的知识分子阶层,也成了被怜悯和嘲讽的对象。不可否认,今天很难找出哪个阶层是普遍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爱戴,于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自己的出身抱有某种程度的不满,希望能有更好的背景。对于我们的自我评价,出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关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根。

出身王族,也可能身败名裂。出身乞丐,也可以名垂千古。没有钱上学读书,只要努力,也不乏声名赫赫的大发明家。低贱和卑微,也能成为不懈努力的燃料,最后爆发出熊熊的火光。高贵和显赫,也能铺就懒惰和放荡的温床。关于类似的例子,大家都耳熟能详,我就不详尽地列出了。

纽约曼哈顿区的泰来神父,经常到医院里为垂危的病人主持临终忏悔。当大限逼近的时候,一个黑人流浪歌手这样说:“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作为一个黑人,我实现了自己的这个愿望,我愉快地度过了我的一生,用歌声养活了我的六个孩子。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但我死而无憾。”

泰来神父很吃惊,他认识这位流浪艺人,知道他所有的家当,就是一把吉他。每到一处,就是把帽子放在地上,开始唱歌,听凭人们放下小钱。

泰来神父还想起他为一位大富翁所做过的临终忏悔。那位富翁说:“我喜欢赛车,我从小研究它们,改进它们,经营它们。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它们。这种爱好与工作难分,闲暇与兴趣相结合的工作,让我非常满意。我还从中赚取了大量的钱,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

穷人和富人,居然有异曲同工的临终感言。他们对待生活和幸福的看法,也如此相似。那种看不起普通劳动者的思维,其实是“金钱至上”的侵袭所致。

当你填完这张表,把它拿到光亮处细细看看,“理想的我”和“真实的我”,不相符合之处多吗?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条?看看这些条款之中,有哪些是可以改变的?有哪些是不可更改的?对那些经过努力可以更改的,你将如何努力?改变的代价你能否承担?对那些不可改变的,今后你能否真正坦然笑纳?还要特别分析分析,“真实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有多大差距?

一位优雅的女士在做这个游戏的时候,突然失声痛哭。她说,别人眼中的我和真实的我,实在是太不相同了!我问,到底是哪一条呢?

她回答说:是健康。

我大不解。健康这个东西比较外在,基本上一目了然,就算有些差池,也不致引起如此大的震动。

她说,我外表看起来一如常人,我也竭力维持着这个假象。其实三年前我得了癌症,可是谁都不知道。今天我是在公开场合第一次承认自己得了病,你不知道这有多难!我把癌症看成是一种过错,让我无地自容。今天,我说出来了,我心里轻松了许多。我从此不用佯装快乐,我有权得到大家的照料和安慰……

我当实习医生时,第一次看到精神病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疯子”,惊骇不止。当精神病人发作时,平常温文尔雅、仪表堂堂的人,变得如此癫狂和不可理喻。我在恐惧中琢磨,人变得这样不可思议,这病一定有个异常恐怖的名字。不料,病名听起来相当平淡,就叫——精神分裂症,很有些举重若轻、意犹未尽的味道。老医生说,分裂是人间最凄惨的事件之一——堤岸分裂了就是洪水;旷野分裂了就是地震;峰峦分裂了就是山崩;国家分裂了就是战争;民族分裂了就是苦难;爱情分裂了就是离婚;生死分裂了就是永诀……

如果你填写的诸项,差距甚大,谨防分裂。心理能量是很奇怪的系统,它又强大又脆弱,极富弹性,又不堪一击。当它单纯、和谐之时,犹如激光纯净的光束,会凝聚成极大的力量。如果它散乱分裂、交叉矛盾,就会软弱酥脆,不堪一击。身体和潜能就像高超的密探,时刻倾听着心灵的对话。如果心理能量分散,如同指挥官得了疟疾,冷热无常,变化多端,令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不知所措。短时间内还可勉力支持,时间一长,压抑和变形就会让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

如果别人眼中的你,和实际生活中的你,反差太大,你可要好好找找原因了。某学校里,一位非常幽默爽朗的同学突然死了,死因不明。看情形像是自杀,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说这样一位同学是绝不会自杀的,说不定是谋杀。事件惊动了公安局,展开了周密的调查,找到了这个男生藏起来的日记,才知道他因为个矮体胖,经常遭到大家调侃,非常难过和自卑。为了少被嘲笑,他学会了自嘲,经常是同学们还没有提到他的胖,他就抢先发话,拿自己的缺点调侃开涮,大家都以为他很想得开,也乐得打趣,他就成了大伙的开心果。他在日记里写到:我之所以把自己的伤疤揭开,就是乞求大家不要再拿我逗乐了。我自己都把自己贬成了这样,你们就不要说了!但是,大家还是不放过我,把快乐建筑在我的痛苦之上。看来要最终摆脱这痛苦,我只有结束自己的生命了……

同学们知道了真情,唏嘘不止。说他平时给大家的印象完全不是这样的,要知道他对过火的玩笑那样反感,正面表达愤怒,大家一定会有所收敛的。他伪装的快乐骗过了大家的眼睛,结果是付出了自己的性命。

这可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违背自己的意志,只是为了一博别人的欢喜,这样的事情还少吗?为了他人的好印象,其实我们一直在委屈一个人,那就是我们自己。我喜欢一位美国诗人的诗句:“你不要不停地变化,来取悦于我。我爱你,是爱你的本色。”

自己是无法真正被委屈的。那些被压抑和扭曲的能量,会以另外的畸形方式爆发出来。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写字楼里温文尔雅的小姐会忽然雷霆震怒,会看到文质彬彬的先生突然成了家庭暴力的主角……如果你经常扭曲自己,让真实的自我躲藏起来,企图用假象蒙蔽你周围的人,那么,你伪装得越像,你付出的代价就越多。也许有人会说,我看过这样的人,并不像你说得那样惨,好像是一定要疯掉或是歇斯底里,他们也平安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即使真有这样的人,我也为他们深深惋惜。因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竭力扮演了一个别人眼中的角色。他不曾明明白白理直气壮地做过一回自己。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句话很贴切,他说:“我爱过,我也受苦过,但尤其是,我能够很真实地说,我活过。”我们常常说“真善美”。只要你用心想一想,就会发现有很精彩的道理在这三个字里面。是啊,世上的万物如果没有了一个“真”字,何谈“善美”!

无论多么残酷的现实,因为真实的品格,就让它具有了脚踏大地的资格。虚幻的我,无论多么奇幻美好,都是站不住脚的。

请不要用“理想的我”,来贬损“真实的我”。真实的我,也许不是十全十美,但却自有强大的魅力在其中。

让我们来看一封信。“亲爱的母亲,我抱歉来到了这个世界,不能带给你骄傲,只能带给你烦恼。但是,我却无力改善我自己,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但是,母亲,我从混沌无知中来,在我未曾要求生命之前,我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存在了,今天这个‘不够好’的‘我’,是由先天后天的许多的因素,加上童年的点点滴滴堆积而成。我无法将这个‘我’拆散,重新拼凑,变成一个完美的‘我’。因而,我充满挫败感,充满对你的歉意,所以,让这个‘不够好’的我,从此消失吧!”

这封信里多次提到了“我”,几个不同的“我”。“不够好的我”,在无法变成母亲喜爱的“完美的我”之时,她吞下了整瓶的安眠药。

这是一个十六岁少女的绝笔。她的名字叫琼瑶。

琼瑶念书时数学不好,一次只考了20分,老师发出了“严加督导”的通知单,要求琼瑶带回家,让家长在上面盖章。琼瑶惶恐不安,回到家中,看到备受宠爱的小妹正在哭泣,原来是小妹的数学考了98分,没有得满分,心中懊恼,父母一左一右地正在劝慰她。熬到深夜,琼瑶拿出了自己的成绩单。母亲说,为什么你一点都不像你妹妹?!琼瑶冲出家门,决定死。她写下了上面的遗书。写完之后,琼瑶找到母亲的安眠药,把药统统吃了下去,七天以后,才苏醒过来。

这个悲凉的例子,也许能说明,如果没有办法把“真实的我”、“理想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高度统一起来,悲剧的幕布就从此拉开了。很多分裂的人可以活着,却像一个坏掉的西瓜,外表光滑地绿着,瓜瓤在切开的一瞬间甚至比正常的西瓜还要鲜艳。只有当你凑近时,才能闻到腐坏的气味。

心理能力需要长久的修炼,所有的人生经历,都会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谐统一稳定、淳厚的自我形象系统。那些负面的体验,就像砍下的蔷薇丛,如果你抓到的是刺,手会鲜血淋淋;如果你把花枝放入水中,在适当的护养之后,就会闻到芳香。

健康的自我形象,会导引我们走向自尊自信自爱的人生。那时你将发现,你的内心深处是多么的神奇和安全。我们就会多一些快乐,多一些勇敢,多一些聪慧,多一些轻装前进的勇气。你就会思索你的这个“真我”,和别的人比起来,最大的优势在哪里?真正的目标在哪里?你能不能把所有的资源都用到自己的优势上,朝向矢志不渝的目标奋进?!

第三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

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荣格

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重点。——罗杰斯

任何人对我们的理解胜于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理解。——荣格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像人类行为那样为人们所熟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类行为更重要,但是,它却不是我们最理解的东西。——斯金纳

人格像每一种有生命的物体一样,随着成长而发生变化。——奥尔波特

一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事业有成,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以为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这个故事生动地向我们说明,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作用。

人格是伴随着人的一生不断成长的心理品质。人格的成熟意味着个体心理的成熟,人格的魅力展示着个体心灵的完善。人格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成分,它凝聚着文化、社会、家庭、教育与先天遗传的个体风貌。“人有千面,各有不同”。人格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人格的差异铸就了个体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心理面貌。

人格是心理学中最复杂、最有争议的词,从最狭义的人格定义到最广泛的人格定义,甚至包括从日常生活的理解出发所下的最通俗的定义,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不胜枚举。但是,万殊归一本,只要通过名词概念、表述方式等表面上的分殊歧异,从实质上看,仍然有许多观点是大家公认的。本章内容就是从实质出发,简要地说明什么是人格、人格的主要理论、人格的形成等问题以及大学生如何塑造健全而美好的人格。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一、什么是人格“人格”一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汇,我们经常说“他具有高尚的人格”、“他出卖了自己的人格”、“他具有健全的人格”等。在伦理学上,指道德上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有时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在法律上,指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等等。人格一词涵盖了法律、道德、社会、哲学等领域。而人格(Personality)一词最初来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是指演员的面具,面具会随着角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s-ona,即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特殊面具,它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把面具定义为人格,实际上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指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种种角色行为,即扮演的自我;二是深层的内心世界,灵魂深处,即真实的自我,自己的本来面目。更明确地讲,人格既包括外部自我,即假面具,也包括内部自我,即真面目,它是由两者整合而成的活生生的、整体的自我,整体的人。后来此词被用作描述人的心理。心理学上的人格内涵极其丰富,但基本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个体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出的种种言行,人格所遵从的社会准则,这就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外显的行为和人格品质;另一方面是内隐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面的真实自我,是人格的内在特征。

从实际上看,人格的内涵还是比较清楚的,但要准确地表达其定义时,却会变得模糊多样,甚至争论不休,阿尔波特(G.Allport)曾收集到50多种不同的人格定义,仅从这一点来看,心理学界对人格概念的争论是相当激烈的。

尽管人格定义颇多,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总和式定义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个人所有的特质的总和,如沃伦(H.C.Warren)认为,人格包括个人品性的各个方面,如智慧、气质、技能和德行。弗林斯(M.H.Prince)认为,人格是各种与生俱来的属性,是冲动、倾向、需要与本能和经验获得的属性与倾向的总和。

此类总和式定义把人格看作是许多特质的简单相加,在国际上已不流行了。

2.整合式定义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人格的各种特质是构成整个人格的元素,人格是由这些元素所组成的独特的整合体,人格是多样特质的整合。当代这种定义最为流行。著名的是阿尔波特和吉尔福特(J.P.Guilford)的人格定义。

阿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个体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着人的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他的定义有三个要点:第一,他强调人格的组织性和整合性,人格是一种有组织的整合体,在这个整合体中各个元素(部分)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如果其中一部分发生变化,其他部分也将发生变化。人格是一种身心系统,人格是心理和身体的统一。第二,他强调人格的独特性。第三,人格有推动与指引个体行为的能力,人格是内在指引人行为的东西。阿尔波特的人格定义为大多数心理学家所接受,并被西方许多心理学教科书所采用。

吉尔福特认为,主要的人格特质有七类,即需要、兴趣、态度、气质、能力倾向、形态和生理。人格是由这种特质组成的一个独特模式。他不仅指出了人格是一个统一体,是一个独特模式,而且还指出了人格特质的种类。因此,他的定义也受到人们的重视。

3.适应性定义

有些心理学家把人格看作是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他们认为,个体在适应环境中所形成的独特适应方式,就是他的人格。

这种人格定义,从个体与环境关系上下定义,强调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和人格的适应性功能是有意义的,但没有指出人格的内在特性。

4.区别性定义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人格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舍恩(Schoen)指出:“人格是习惯、倾向和情操的有组织的系统一起作用的整体或统一,而那些习惯、倾向和情操是区别群体中任何一个成员不同于任何其他成员的特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关于人格的各种定义虽五花八门,但却有几点是基本相同的:(1)人格(Personality)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思想品质。(2)人格是指稳定的行为方式和源于个体内部的人际过程。(3)查尔德认为人格是使个体的行为保持时间的一致性,并且区别于相似情境下的其他个体行为的比较稳定的内部因素。(4)人格是“稳定的”、“内部的”、“一致的”、“区别于”他人的心理品质。人格存在于个体内部并不等于外部行为。

二、人格的特征(一)独特性

个体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后天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格完全相同的人。个体的人格特征既包含有共同的特征,也包含有不同的特征。即使是同卵双生子,在遗传上是完全相同,但人格会有区别。人所处的环境,不可能所有的因素都是完全一样的,因此个性也就呈现出独特性。不同的遗传、存在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我们经常所说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如有的人开放自然,有的人顽固自守,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豪爽,有的人谨慎等。环境会使某一人格品质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如独立性这一人格特质,作为缺乏父母爱护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独立带有靠自己努力的含义;而在一个民主型家庭成长的孩子,独立则作为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部分。(二)稳定性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经常出现的一贯表现,即使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个体行为具有广泛的一致性。正因为人格具有稳定性,才能够把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在心理面貌上加以区分。正如我们所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质一旦稳定下来,要改变是较为困难的事,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的一致性。例如一个性格外向的大学生,他不仅仅在家庭中非常活跃,而且在班级活动中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一面,在老师面前同样也能自然地表现自己,不仅大学四年如此,即使毕业若干年再相逢,这个特质依旧不变。

但这种稳定性不是完全不变的,而是相对稳定、发展的。儿童、青少年的人格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成年人的人格较稳定,自我调节在人格改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是万物之灵,人是一个高度的自我调节系统,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在自己塑造着自己的人格。人格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是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三)统合性

人是极其复杂的,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性、多层次的特点。人格的组合千变万化并非死水一潭。各种人格结构的组合千变万化,因而使人格表现得色彩纷呈。在每个人的人格世界里,各种特征并非简单的堆积,而是如同宇宙世界一样,依据一定的内容、秩序与规则有机组合起来的动力系统。人格的有机结构具有内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人们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心理冲突,导致“人格分裂”。(四)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正如人们常说的“性格就是命运”。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人们常常使用人格特征解释某人的言行及事件的原因。面对挫折与失败,有志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失败的废墟上重建人生的辉煌;而怯懦的人一蹶不振,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当人格功能发挥正常时,表现为健康而有力,支配着人的生活与成败;当人格功能失调时,就会表现出懦弱、无力、失控甚至变态。

三、人格研究的主要流派

就某一方面而言,所有的人都是相似的,了解这一点之后,对人格感兴趣的心理学者则尤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为什么有的人成就大,有的人则不然;为什么有的人以这种方式看问题,而有的人则以另一种方式看问题;为什么有的人患有这样那样的心理疾病,而有的人则心理非常健康。人格科学就是要试图发现、了解并解释人类行为中的规律性和一致性,同时也要了解个人就某方面而言又是独特的、完整的。人格理论必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人的行为为什么呈现出—致性?这种一致性是如何体现的?第二,由于时间上的差异,情境上的差异,人的行为为什么又表现出变异性?第三,人格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四,怎样解释心理疾病的形成?如何调节?回答这些问题时,理论必须既具描述性又具解释性,除了描述存在的现象以外,更应为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解释。下面我们介绍几种主要的人格理论。(一)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医学家、神经病学家弗洛伊德(S.Freud)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但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20世纪对人类文化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弗洛伊德的理论十分庞大,内容也相当丰富。他一生著书17卷,计2000多万字。美国心理学家普汶(Pervin)称弗洛伊德是“盖世无双的天才”,认为他“为全人类开拓了心理的新希望”。他精心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用以解释人格的起源,人格的发展过程,人格的结构,心理的本质,变态的人格,以及对变态人格的治疗方法等问题。

1.人格结构

精神分析学派主张无意识的冲突对人的行为的主导作用和重要影响,非理性的意欲(性的或社会文化的)与外界现实在内心引起的冲突是精神异常的原因。精神分析人格发展的理论有两个前提:第一,强调发展。认为成人的性格是由各种婴幼期经验塑造而成的;第二,性力是与生俱来的,出生后随着心理性阶段而发展。在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人格发展可能遇到两种情况:挫折和过分放任,出现依恋和退化等现象。这些阶段的各种经验对人格形成是决定性的因素。关于人格的构成问题,在弗洛伊德早期理论和后期理论中,分别有不同的观点体系。在早期理论中,他把人格构成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团;在后期理论中,他以早期理论为基础,又提出“三我”理论。(1)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自己清醒知觉的思想、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意识是通过两种途径形成的:一是由感觉系统,即人对外部世界的知觉;二是由精神装置的内部系统,即对自身内环境的知觉,它在人格结构中只占很少部分。

前意识和意识同属于前意识系统。他认为前意识和意识的区别在于,前意识是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可能进入意识,也可能被压抑。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中最多的部分,也是他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他认为潜意识是一种无所察觉的心理历程或过程,它是在一定时间内被人压抑、被排挤的情绪活动的过程,潜意识虽不为自己所察觉,但它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受它的影响。

关于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弗洛伊德认为意识部分小而不重要,仅代表个性的外部表现;从前意识到意识或从意识到前意识都是瞬间实现的,但是潜意识回到意识中来却是很困难的。他曾生动地描述了这种潜意识系统的活动历程。他把潜意识系统比作一个房屋的大前庭,在这个前庭内,各种精神拥挤在一起,而意识则住在这个前庭通向另一个较小的类似会客室的小房间里,它们彼此相隔,是看不到的,在这两个房间之间的门槛上站着一个“看守人”,防守并检查拥挤着的各种精神冲动。如果没有得到看守人的许可,就不能进入会客室,当它们已经成功地挤到门槛而又被看守人遣送回去时,那它们就不适宜于意识,这就是潜意识冲动被压抑。即使是被允许入门的那些兴奋也不一定成为意识,只有它们能够引起意识的注意时,才可成为意识。我国心理学家高觉敷教授把三者的关系用图表示如下:图3-1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2)本我、自我与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一个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和非组织性的结构,它是个体出生时表现的个性惟一成分,是完全无意识的和非道德的。构成本我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如饥饿、渴、性等人类的基本需要。本我中的基本需要是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是激发个体求生的内在力量,死本能包括攻击与破坏的原始冲动。本我是一口本能与欲望的沸腾大锅,它是遵循着惟乐原则工作的,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寻找即刻的能量释放,不讲道理,不合逻辑。本我是一种原始的力量来源,是遗传下来的本能。本我要求满足基本的生物要求,毫无掩盖与约束,寻找直接的肉体快乐。这种要求若有迟缓或减弱就会感到烦扰、懊恼,其结果不是这种原动力消失或减弱,而是企图满足的要求更加迫切。它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我是予取予求,冲动、盲目、非理性、非社会化,是自以为是、纵情享乐的。

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它就像一个懦弱的“骑士”,为控制本我这匹冲动的“马”而拼命斗争。它既要使本能冲动满足,又要使超我和外部世界满意,自我追求唯实的原则,即为了长远的利益而能抑制暂时的欲望,延缓满足的享受。但这个惟实原则归根结底也是在追求快乐,不过所追求的是一种缩小的、与现实相适应的和迟缓的快乐。自我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和压抑本能冲动,使它能与外部世界协调。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超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常所谓的“良心”;二是自我理想。良心负责对违反道德的行为做惩罚,自我理想确定道德标准。超我追求完美,其主要功能在于控制行为,使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

本我的快乐原则、自我的惟实原则与超我的理性原则共同构成了人格的三层结构。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无意识即本我对人格的影响及儿童早期生活经历对人格的影响。

2.人格发展

按照弗洛伊德理论,人格的发展要依次经过五个时期。其中三个时期是以身体的部位命名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6岁以前,个体本我中的基本需要(指性)是通过自己身体上的这些部位来获得满足的,这些区域就是性敏感区,又称皮肤动情带。由于在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总离不开“性”,所以他的人格发展分期又被称为性心理发展期。其简单内容如下:(1)口腔期(0~1岁):在这一时期,婴儿原始欲望的满足,主要靠口腔的吮吸、咀嚼、吞咽等活动来获得满足。如果在这个时期口腔活动受到限制,可能会留下不良影响。成人中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的发展不顺利而所导致的,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人在行为上表现为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爱唠叨等。(2)肛门期(1~3岁):这个时期幼儿原始欲望的满足,主要是通过对大、小便排泄的控制来实现的。因此这个时期的卫生习惯训练对幼儿来说就非常重要。如果对幼儿管制不当,则会留下许多不良影响。成人中的肛门性格,可能就是这个时期的发展不顺利所导致的,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人在行为上表现为冷酷、顽固、刚愎、吝啬等。(3)生殖器期(3~6岁):这个时期幼儿原始欲望的满足,主要是依靠抚弄生殖器来获得的。这一时期幼儿对自己的生殖器的触摸,在性质上已经算是“手淫”的开始。幼儿这个时期已经能够辨认出来男、女间的性别差异,并以自己父母中的异性者作为“性爱”的对象。于是就出现了男孩子以父亲为竞争对手而去爱母亲的现象,这被称之为恋母情结。同样的道理,女孩子也出现了以母亲为竞争对手而去爱父亲的现象,这被称之为恋父情结。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当男孩子发现女孩子的性器官不同时,他可能会假想是被他父亲割掉了,因而产生恐惧,他称这种恐惧现象为阉割恐惧或阉割情结。男孩这种既爱母亲又畏惧父亲的心理冲突,慢慢地将会自行化解,从原来的敌对转变为以父亲为楷模,从而向他学习看齐,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认同。

类似的心理过程也会发生在女孩子身上。由于他们发现自己的性器官与男孩子的不一样,因而就怀疑自己原来有的性器官被人割掉了,于是既恋爱父亲又对男性心怀嫉妒,弗洛伊德称这种现象为阳具妒羡;并认为女性的这种情结直到成年结婚生子才会真正得到化解。(4)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7岁以后的儿童兴趣扩大,由专注自己的身体和父母转变指向周围的事物。因此,从原始欲望的满足来看,呈现出潜伏期状态,这一时期的儿童对性不感兴趣,男女之间在情感上也比以前疏远,团体活动也多呈男女分离的趋势。(5)两性期(青春期以后):这个时期开始的时间,男孩子约13岁,女孩子约12岁,这个时期个体的性器官开始趋向成熟,生理上与心理上所显示的特征,两性差异渐趋显著。从这个时期以后,性的需要开始转向相似年龄的异性,开始有了两性生活的理想,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识,到这个时期为止,性心理的发展已经基本上成熟了。

3.评价

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评价,历来争论颇多,但对他在“性机能的重要性”、“潜意识”、“早期经验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几个方面的贡献是被人们认可的。但他的理论也有诸多不足与谬误,过分夸大性欲的作用,否定人的社会性,否定了社会文化、社会意识、社会道德对人的重大影响。另外,他过分夸大早期经验,认为人格在5岁时就基本形成,以后无多大变化,这种观点显然太片面。(二)特质流派

特质一词是英语trait的译名,有时亦译为特性。人格特质论认为,人格是由一组特质所组成,特质是构成人的基本单位,特质决定个体的行为。人格特质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在空间上具有普遍性。通过对人格特质的了解,可以预测个体的行为。他们认为,人格特质是所有人共有的,但每一种特质在量上是因人而异的,这就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人格上的差异。

德雷格(Dreger)曾将人格特质论者分为两大类:偏重于统计方法的和偏重于非统计方法的。前者以卡特尔和吉尔福特等人为代表,他们用统计分析划分特质,并且偏重于描述个体特质量的差异,比较强调特质之间的依赖性。后者以奥尔波特等人为代表,他们用逻辑和语义分析来划分特质,并且偏重于描述个体各种特质的不同,比较强调特质之间的独立性。特质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尔波特、卡特尔与艾森克。

1.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奥尔波特是现代个性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人格特质论的创始人。他于1937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他认为,人格是由许多特质所组成,特质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特质除了反应刺激产生行为外,还能够主动地引导行为,使多种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起来,使反应具有一致性,即不同刺激能导致相似的行为。例如,具有谦虚特质的人,对不同的情境会做出类似的反应。

相反,具有不同特质的人,对同一个刺激列,反应也会有所不同。一个具有谦虚特质的人和一个具有骄傲特质的人对客人的态度是不同的。

奥尔波特对特质进行了分类。他首先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1)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是指同一文化形态下群体都具有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共同特质被认为是一种概括化的性格倾向。

个人特质为个人所独有,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奥尔波特认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相同的个人特质,只有个人特质才能表现个人的真正特质。他认为,心理学家应该集中力量研究个人特质。(2)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奥尔波特进一步把个人特质按照它们对于个体性格影响和意义不同,划分为三个重叠和交叉的层次:

首要特质这是个人最重要的特质,它代表一个人的性格最独特之处,往往只有一个。它在性格结构中处于支配的地位,影响一个人的全部行为。例如只用“吝啬”一词就足以代表某人的性格,而且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公认他吝啬。在这个例子中,吝啬就是此人的首要特质。小说和戏剧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家以夸张的笔法,特别突显其某种性格,如夏洛克和葛朗台的吝啬,就是首要特质。

中心特质又称重要特质,它是人格的“构件”,个体的人格是由几个彼此相联系的中心特质所组成。中心特质虽不像首要特质那样对行为起支配作用,但也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中心特质是构成人格特质的核心部分,大约在5~7个之间,例如,像我们平常所说的某人是诚实的、勤奋的、乐观的、开朗的等这些形容词,所指的就是此人的中心特质。

所谓次要特质,是指那些个人只有在某些情境下才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这是个人无足轻重的特质。如某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却沉默寡言。单从陌生人情境看他的性格表现,他是沉默寡言的,但不是经常的。在这里沉默寡言就是他的次要特质。

按照奥尔波特的解释,各种人格特质中,最常被用来说明个体人格特征的是中心特质,首要特质属极端情况,而次要特质是最不具代表性的特质。

奥尔波特是第一位通过试验和设计来寻求证据对其理论进行支持的理论家。他的特质理论直接从个体本身行为的特点出发探讨人格问题,这就使心理学家有可能将研究对象的各种变量置于程序之中,从而解决了心理学中长期以来对人格研究只作描述和讲解的困境,使人格研究达到一个新起点。他是第一个在人身上发现了表现人格特征的特质,并采用了科学的方法——因素分析法,为卡特尔的理论莫定了基础。

2.卡特尔的特质论

卡特尔(R.B.Cattell)是用因素分析法研究特质的著名代表。他同意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的论点。他认为,共同特质是用因素分析法得到的共同因素,个人特质是用因素分析法得到的独特因素。共同因素是人类所有社会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独特特质是指单个个体所具有的特质。卡特尔的主要贡献在于把许许多多的特质划分为表面持质和根源特质。卡特尔认为,表面特质直接与环境接触,常常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根源特质隐藏在表面特质的后面,深藏于人格结构的内层,它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和人格的基本因素,是建造人格大厦的砖石。卡特尔认为,根源特质必须通过表面特质的中介,通过因素分析法才能发现。例如,独立、坚韧和大胆等特质都可以在个体身上直接表现出来,并能直接观察到它们都是表面特质。通过因素分析,这些表面特质之间有很高的相关,通过因素分析可得出它们的共同根源持质——“自主性”。

卡特尔认为,根源特质各自独立,相关极小,并且普遍地存在于各种不同年龄的人和不同社会环境的人的身上。但是,各个根源特质在每个人身上的强度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在性格上的差异。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筛选出16种人格根源特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求新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并编制了16种个性因素问卷(16PF)被广泛使用在人格测验上。

3.艾森克的特质论

艾森克(Eysenck,1947,1967)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一是外倾性(Extraversion),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二是神经质(Neuroticism),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三是精神质(Psychoticism),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之后,艾森克编制了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EPQ,1968);为提高人格测量的信效度,在三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Lie因素,指说谎引起的自身隐蔽。前三者为人格的三种维度,它们是彼此独立的。EPQ在大量被试者身上应用的结果表明,各量表记分以E最高,N次之,L再次之,P最低;男女需要分别记分;P、E、N记分随年龄逐降,L则逐升,青少年被试者各量表的年龄记分与成人的大致相反。艾森克以神经过程兴奋——抑制为基础构建各水平的人格层次结构,按照他的理论,人格的结构主要包括人格的行为方面(行为外倾)和人格的体质方面(如体质外倾)。行为外倾可以通过量表,如EPQ或EPI等进行测定。体质外倾则可以在各种程度上采用实验测得。尽管艾森克认为他的人格和行为观点并没有排除环境的作用,但人格的生物倾向性仍是他的理论的主要方面。

4.大五模式

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的大五模式,即大五人格(OCEAN),也被称之为人格的海洋。Goldberg(1992)称之为人格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研究者通过词汇学的方法,发现大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

外倾性(extraversion):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开放性(openness):富于想像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具有想像、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

随和性(agreebleness):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三)行为主义流派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华生、斯金纳和赫尔。

行为主义将人格看作是个体的独特行为方式或这些方式的组合。对人格的研究是对个体的特殊学习经历或独特遗传背景的系统考察,发现有机体与强化之间的独特联系。并且,人格研究只有建立了科学的判断标准才是合理的。行为主义注重从个人所处环境的强化程序来考察人格的发展与改变。由于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主要是对低等动物的研究中得出的,只注重行为的外显性,反对内省法和对内部事件的研究,而且人格研究忽视了人格机能的基本方面,即整体系统中部分的功能作用。(四)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注重交互作用,即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有机体对变化着的环境的反应能力。在对人格的研究中,行为的个体差异取决于我们特定的学习经验,而不是天生的人格特质。例如,我们通过观察学习,发现了哪些行为更易被奖励或被惩罚,这是替代强化。班杜拉还强调,行为是由我们的行动自己掌控或自生成的。自我调节包括自我观察、个人标准和自我反应过程。(五)人本主义流派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阵营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马斯洛。马斯洛不同意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学说,而是着力于创立一门研究人类的积极本性的心理学。他的学说的重心是动机理论。它坚定不移地主张人类有一些本能化的需要。这种内在的需要即使有其生物学基础,也很微弱,很容易被压抑、埋没或被扼杀。基于此,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一是生理的需要,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包括饮食、性、排泄和睡眠。二是安全需要,是住宅、工作场地、秩序、安全感和可预言性,这一层次需要的首要目标是要减少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三是归属的需要,即个体要有组织、家庭、社会的归属感,归属感的建立是个体社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四是爱和尊重的需要,它包括两个方面,①要求别人对自己重视,相应地产生了威信、认可、地位等情感;②要求自尊,与此相应的是适应、胜任、信心等情感。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使自己成为自己理想的人,达到个人潜能的最高之颠,这是每个个体内心真正需求的。

罗杰斯与马斯洛两人都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两人都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追求。但是,在理论取向上,两人的论点却稍有不同。马斯洛主要偏重于解释个体经由各种需要的获得与满足,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过程;而罗杰斯则偏重于解释个体“自我实现”境界不易达到的原因。罗杰斯除了在人格理论上有独到的创见以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心理治疗权威。在这一点上,罗杰斯的学说较之偏重理论的马斯洛来讲义多了一个层面。由于罗杰斯的人格理论是以“个体的自我”为中心概念的,所以他的理论又被称为自我理论。以下三点是罗杰斯理论的核心:

1.自我概念

罗杰斯采取现象主义的看法,将人所经验的一切(或称经验整体)称为现象场。现象场内的经验,属于个人从自身方面所得到的经验,所以被称为自我经验。自我经验代表个人从经验中所获得的对自己一切的知觉、了解与感受,包括对诸如“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等一系列问题的可能回答。如果将这些答案汇集起来,所得到的总结,就是个人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的发展形成,与自我概念中自我的和谐与冲突,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罗杰斯自我理论的核心。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个体在其生活环境中对人、对己、对事物的交互作用中所获得经验的综合结果。最初,个体与人、事物相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获得对人、对物的切身感受,这是直接经验。这时,假如有其他的人对他的行动予以评价,那么他就会在获得直接经验后,又增加了一项来自他人的间接经验。由于他人所带来的间接经验具有评论作用,因此间接经验又称为评论经验。个体的直接经验与评价经验,两者不一定是一致的,所以和谐统一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就难免遇到困难。

例如,假设有一个4岁的儿童偶然用彩色的画笔在客厅的墙上画了一幅图,并自以为画得很好,这个直接经验可能会使他自己觉得很高兴(原自我概念)。但是如果母亲发现后说那是“坏孩子才做的事”,他由此所得的评价经验,就会使他在自我概念的形成上出现冲突,冲突的结果很可能会使他改变他通过直接经验所获得的自我概念。

假如这个4岁儿童的画不是画在客厅的墙上,而是在画纸上,母亲发现后就可能会对这个孩子的所作所为大加称赞。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的直接经验与评价经验二者是一致的,就会使这个孩子自动形成下面明确的自我概念:“我喜欢绘画,我非常能干,我是一个好孩子”。

这样看来,个体的自我概念,是在生活环境中,在有条件的限制下形成的。罗杰斯称这种限制性的条件为价值条件。当然,这里所指的“价值”是指他人对个体提供评价经验时所依据的价值标准。

2.积极关注

按照罗杰斯的理论,个体在根据直接经验与评价经验形成自我概念时,都会对别人怀有一种强烈地向他们寻求积极关注的心理倾向。所谓积极关注,简单地说就是“他人的好评”,“他人的赞许”。当个体获得关于自己的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别人的积极关注时,他的自我概念就会变得更加明确,当自我想念明确统一时,健康的心理也就自然产生了。

按照罗杰斯的理论,积极关注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另一种是有条件的积极关注。例如:某高中一位姓王的学生学业成绩平平,父母很清楚他将来进入名牌大学的机会不大,不过他们对孩子的学业依然表示关心,但不作过分苛求,甚至看过孩子的成绩单后,也总是以勉励代替惩罚。换句话讲,也就是无论自己的孩子学习的好与坏,父母都同样地爱他,没有任何附带条件。这种关注方式,就是无条件积极关注。而假如有一位姓李的高中学生在校成绩中等偏上,将来进入名牌大学的可能性很大,但依然有失败的可能性。他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除强制其参加强化补习之外,还和他设定交换条件:除非每次考试均在班上前十名之内,否则周末不准外出,也不准看电视。这样的关注方式,就是有条件积极关注。

在上述的第一种情况下,姓王的同学根据自己在校所得的直接经验,与父母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下所得的评价经验,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在心理上没有冲突。并且很可能会在父母无压力关注下,学业逐渐进步,结果成为才智中等的同学中最好的学生。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姓王的同学自我概念是明确的、健康的,他的人格发展将走上“自我实现”的道路。

在上述的第二种情况下,姓李的同学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与父母有条件关注下所得的评价经验,很可能会不一致。如果周末外出是他最喜欢的事,并且他自认为也是正当的,但是他在父母有条件的限制下又不得不顺从父母,这样,他就必须要在心理的出路上进行一个困难选择:要么是否认自己周末喜欢外出的事实(认为自己并不喜欢外出);要么是甘心情原地接受父母设定的条件。如果这两点都做不到,这位姓李的同学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不愉快体验。这样,在获得一个健康的心理过程中就会出现障碍。

3.自我和谐

所谓自我和谐,是指一个人自我概念中没有自我冲突的心理现象。根据罗杰斯的说法。自我不和谐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理想我与真实我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冲突;另一种是在有条件关注下所得的评价经验,与自己的直接经验之间出现不一致时所引起的冲突。就第一种情况而言,理想我是指自己在理想中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真实我是当事人在现实生活中所觉知到的真实的自我,即自己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人。例如:一个身高不到160厘米的18岁男生(是他真实我的条件之一),一心想当篮球队队员(他的理想我),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男生就会体验到自我不和谐。第二种情况的举例若为前面所提到的那个姓李的学生,如果这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直接经验,周末的外出交友娱乐活动确实是他的爱好,但迫于父母的限制又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好时,他实际上是在做一件扭曲真实我的事,因此在心理上就会不平衡。即使后来这件事被排除在意识之外,但它还会滞留在无意识之中。结果是这位姓李的高中生可能在睡眠中会梦见与自己的同学们周末一起外出郊游。如此看来,人的一生,或由于自己,或由于外因,为功利而折腰,屈于权威,在这些情况下,要达到真正的自我和谐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如此,心理冲突的体验要完全避免几乎就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罗杰斯认为,要想达到真正的自我和谐,最理想的情况是,对成长中的个体尽量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他在自然的情境中,形成其自我概念,尽量减少其心理上的冲突,从而奠定其自我实现的人格基础。

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人格理论论人的成长时,虽然正确地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流程,但却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来研究人的发展。他把复杂的社会关系解释为人与人之间纯粹的个人关系,他认为每个人内部蕴藏着的“实现倾向”是由于价值条件的影响而妨碍了它发挥。因此,为了促进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社会必须提供某种实现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使人感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与尊重,这样个体就能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罗杰斯重视的是人性中自然因素的研究,忽视了人们本质中更为复杂、更为重要的一面,即人本质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只有从现实生活中,从社会关系的具体分析中去理解人,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罗杰斯却离开人的社会存在,只从个体出发来探索人的本质,低估了社会关系对人性的复杂影响,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他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六)认知学派

该派的重要代表是凯利。

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是建构,是个体的行为所依赖的解释。一个建构就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一种看法,人们用它来解释个人自己的经验。建构一旦创建,人就受它的制约。换句话说,一个人的生活受到他自己的经验的巨大影响。他认为,当人遇到新情境时,产生的行动具有CPC循环的特征,即周视期、先取期、控制期,因而人们并不寻找强化或回避疼痛,人们寻找自己概念系统的有效性。因此,人的主要目标是在自己生活中缩减不确定性。通过对CPC周期的循环,人们就可逐渐形成人格和获得良好的适应。

四、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由不同成分构成的一个结构系统,不同成分从不同侧面反映个体的差异。人格结构系统包括认知、动机、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成分。气质与性格是人格的重要方面。(一)气质

气质是指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特征既决定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又给每个人的心理活动蒙上了一层独特的色彩。

胆汁质——夏天里的一团火;这类人精力旺盛,直率、热情,行动敏捷,情绪易于激动,心境变换剧烈。这类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有独立见解,反应迅速,行为果断,表里如一;不愿受人指挥,而喜欢指挥别人;一旦认准目标,就希望尽快实现,遇到困难也不折不挠,但往往比较精心,学习和工作带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能以极大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和工作,一旦精力消耗殆尽时,便会失去信心,情绪顿时转为沮丧而心灰意冷。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喜欢每一项新的活动,甚至喜欢倡导一些别出心裁的事,尤其喜欢运动量大和场面热烈的活动;完成作业匆匆忙忙,比谁都快,考试交卷争第一;活动效率高,想干的事未完成,饭可不吃,觉可不睡;学习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很快,但不求甚解;说话喜欢与同学争辩,总想抢先发表自己的意见,喜欢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坚信自己的见解;姿态举动强而有力,眼光锐利而富有生气,表情丰富敏捷;喜欢看情节起伏、激动人心的小说和电影,不爱看表现日常生活题材的作品。

多血质——喜形于色,喜怒都在展现中,可塑性强。多血质的人具有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兴趣容易转移等特征。这类大学生易于适应环境的变化,性情活泼、热情,善于交际,在群体中精神愉快,相处自然,常能机智地摆脱困境;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上肯动脑、主意多,不安于机械、刻板、循规蹈矩,常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对外界事物兴趣广泛,但容易失于浮躁,见异思迁。积极参加学校一切活动,但表现散漫,有始无终;学习疲倦时,只要稍休息一下,便会立刻焕发精神重新投入学习;理解问题总比别人快,但学习常会见异思迁,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希望做难度大,内容复杂的作业,但不耐心细致,总希望尽快完成作业;容易激动,但情绪表现不强烈;容易产生骄傲情绪,觉得自己比别人要机智和灵敏;变化迅速,遇到稍不如意的事就情绪低落,稍得安慰或又遇到使他高兴的事,马上就会兴高采烈;善于交际,待人亲切,容易交上朋友,但友谊常不巩固,缺少知心好友。

黏液质——冰冷耐寒;黏液质的人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难于转移,善于忍耐。这类大学生反应较为迟缓,但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基本保持心理平衡;凡事深思熟虑,力求稳妥,一般不做无把握的事情,在各种情况都表现出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他们外柔内刚,沉静多思,不愿流露内心的真情实感;与人交往时,态度适度,不卑不亢,不爱抛头露面和作空泛的清谈;学习、工作有板有眼,踏实肯干,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制度。但他们过于拘谨,不善于随机应变,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有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表现。课堂上守纪律,静坐听讲不打扰别人,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理解问题比较慢,希望老师能多重复几遍;学习认真严谨,始终如一,喜欢复习过去学过的知识,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差,但弄懂之后就很难忘记;沉默寡言,较少主动搭话;交际适度,通常有几个要好朋友;善于自制,善于忍耐;兴趣爱好稳定专一、有毅力。

抑郁质——秋风落叶;抑郁质的人孤僻,行动迟缓,情感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这类大学生在生理上难以忍受或大或小的神经紧张,厌恶那些强烈地刺激;他们的感情细腻而脆弱,常为区区小事引起情绪波动;自己心里有话,宁愿自己品味,不愿向别人倾诉;喜欢独处,与人交往时显得腼腆、忸怩,善于领会别人的意图,在团结友爱的集体中,很可能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遇事三思而行,求稳不求快,对力所能及的工作能认真负责地完成。在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常比别人更感疲倦;在困难面前常怯懦、自卑和优柔寡断。性情孤僻,但是在友爱的集体中,又可能是一个很容易相处的人;办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做事情总比别人花费时间多,细心谨慎,稳妥可靠;不爱表现自己,对出头露面的工作尽量摆脱;在陌生人面前害羞,当众讲话常表现出惊慌失措;感情比较脆弱,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引起情绪波动,容易神经过敏,患得患失;当学习或工作失利时,会感到很大的痛苦;爱看感情细腻、富有描写心理活动的小说和电影。

气质本身无优劣之分,任何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气质也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因此,大学生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气质类型,经常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气质的消极品质,发扬积极品质,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而且值得重视的是与生俱来的气质特征,更多的人是多种气质的混合体,看哪种气质占主导性地位。大学生应正确对待自己的气质特点。每一种气质都有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它们虽然参与各项活动,但是一般不决定智商高低,成就大小。每种气质类型的都可以成才。例如,有人研究,俄国著名文学家普希金、赫尔牟、克雷洛夫、果戈里分别属于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他们在文学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1)气质特征会对学习活动产生影响。胆汁质学生思维敏捷,学习热情高,刚强但粗心、急躁;多血质学生机智灵敏,适应性好,兴趣广泛,但烦躁、不踏实;黏液质者刻苦认真,但迟缓、不灵活;抑郁质者思维深刻,谨慎细心,但迟缓、精力不足。了解自己的气质,可以有的放矢地调整,使学习更上一层楼。(2)气质对职业也会产生影响,某些气质特征往往能为个人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提供有利条件。胆汁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导游、推销员、节目主持人、演讲者、外事接待人员、演员、监督员等,他们适应于喧闹、嘈杂的工作环境,而对于需要长期安坐、细心检查的工作则难以胜任。对于多血质者适宜的工作有外交工作、管理工作、公关人员、驾驶员、医生、律师、运动员、新闻记者、演员、军人、警察等,但他们不适宜做过细的工作,单调机械的工作也难以胜任。外科医生、法官、管理人员、会计、保育员、话务员、播音员等是黏液质者比较能适应的工作,变化、需要灵活的工作使他们感到压力。对于抑郁质者来说,胆汁质无法胜任的工作他们倒恰到好处,如校对、打字、检查员、化验员、保管员、机要秘书、艺术工作等都是他们理想的工作。(3)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气质在人际交往中也有重要意义。如向黏液质者提出要求,应让他有时间考虑,对抑郁质者应多给予关心和鼓励,与胆汁质者打交道应避免发生冲突等,当然,这都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的,不可有先入之见。(二)性格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它是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与周围世界的态度,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

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可以对性格类型进行不同的划分,如按照知、情、意在性格中的表现程度,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三种。理智型的人以理智支配自己的行动;情绪型的人,情绪体验深刻,举止容易受情绪左右;意志型的人具有较明确的目标,行为主动。

按照个体的心理倾向,可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外倾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活泼开朗,善于交际,感情易于外露,处事不拘小节,独立性较强,但有时粗心、轻率;内倾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一般表现为感情含蓄,处事谨慎,自制力强,交往面窄,适应环境比较困难。

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独立型的人不易受外来事物的干扰,他们具有坚定的信念,能独立地判断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紧急和困难的情况下不慌张,易于发挥自己的力量,但有时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固执己见,不易合群;顺从型的人,随和、谦虚,易与人合作,但独立性较差,易受暗示,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在紧急情况下易惊惶失措。

性格与气质都是构成人格的重要因素,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彼此制约。二者所不同的是,性格是人格中涉及社会评价的内容,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性格具有社会评价的意义,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内涵,有好坏之分;而气质更多的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特点制约,虽然在后天的环境影响下也有所改变,但与性格相比,它更具有稳定性,变化比较缓慢。(三)人格与气质、性格的关系

气质的概念同人格的概念一样古老。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把气质与人的行为相联系,并以此来说明和预测人的行为。从气质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气质和人格一样,都是同人的行为模式相连的概念。由于气质偏重于与人的生理因素相连,所以又同人格有所区别,这些区别有:(1)气质更多地同生理因素相联系而不是同环境因素相联系,因而更为稳定,不易受外因的影响;(2)由于气质同生理因素关系密切,所以从种系发展来看,气质同生物进化的联系更密切,而人格则更多地受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影响;(3)由于气质更多地依赖于生理基础,所以从个体发展来看,气质出现得更早,而人格则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广义上讲,气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是人格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内因。所以气质也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格中由生物性决定的方面,是人格的先天预置结构,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小,不带有道德价值和社会评价方面的因素。

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现实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如人们常说的“勇敢”与“懦弱”、“诚实”与“虚伪”、“勤劳”与“懒惰”等,都是用于描述性格的词汇,性格所体现的主要是人的社会性。

性格的定义几乎与人格同义,但这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与气质一样,性格也是构成人格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不同的是,性格是人格中涉及社会评价的那一部分内容,更多地受环境的影响,所反映的是社会文化的内涵。因此,对照说来,气质所体现的是人格的生物属性,而性格体现的却是人格的社会属性;前者反映人的神经、生理机能,后者反映的却是人的社会价值。

第二节 人格的影响因素

塑造和培养良好的人格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在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历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人格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是先天、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人格是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的产物。在人格培养过程中,既要看到个体的生物遗传的影响,更要看到社会文化的决定作用。

一、生物遗传因素

心理学家对“生物遗传因素对人格具有何种影响”的研究已经持续很久了。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也会注重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双生子的研究被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是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办法,并提出了双生子的研究原则:同卵双生子既然具有相同的基因形态,那么他们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归于环境因素造成的。而异卵双生子的基因虽然不同,但在环境上有许多相似性,如出生顺序、母亲年龄等,因此也提供了环境控制的可能性。系统研究这两种双生子,就可以看出不同环境对相同基因的影响,或者是相同环境下不同基因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同卵双生子具有相同的基因,因此他们间的任何差异一定是环境造成的;由于异卵双生子在遗传上不同,他们有许多相同的环境条件,故可提供一些有关环境控制的测量;同时研究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就可能评估相同基因类型下不同环境的作用,以及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下不同基因类型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但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不同。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发展方向及形成的难易。

人既是一个生物个体,又是一个社会个体。人一出生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并会作用人的一生。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而这些因素对大学生人格的发展更为重要。

二、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一般包括:①物质文化,如衣、食、住、行的生活用品以及计算机、宇宙飞船等所表现出来的文化;②精神文化,即通过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包括哲学、宗教、艺术、语言学问等;③行为文化,即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规范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如价值观、规范、社会习俗、法律、道德等。

上述三种文化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个体身处某一社会,必然会受到文化的渗透,从而具有该社会成员所共同具有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是很重要的。

人一出生,便置身于社会文化之中并受社会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伴随着人的终生。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维系一个社会稳定的功能。这种共同的人格特征又使得个人正好稳稳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响力就越大。影响力的强弱也视其行为的社会意义的大小,对于不太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社会允许较大的变异;但对在社会功能上十分重要的行为,就不太允许太大的变异,社会文化的制约作用就越大。但是,若个人极端偏离其社会文化所要求的人格基本特征,不能融入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可能就会被视为行为偏差或心理疾病。

社会文化具有塑造人格的功能,这反映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文化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认同。例如,米德(.Mead)等人研究了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人格特征,结果表明:来自于同一祖先的不同民族各具特色,鲜明地体现了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影响力。居住在山丘地带的阿拉比修族,崇尚男女平等的生活原则,成员之间互相友爱、团结协作,没有恃强凌弱、没有争强好胜,一派亲和景象。居住在河川地带的孟都古姆族,生活以狩猎为主,男女间有权力与地位之争,对孩子处罚严厉。这个民族的成员表现出攻击性强、冷酷无情、嫉妒心强、妄自尊大、争强好胜等人格特征。居住在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男女角色差异明显,女性是这个社会的主体,她们每日操作劳动,掌握着经济实权。而男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其主要活动是艺术、工艺与祭祀活动,并承担孩子的养育责任。这种社会分工使女人表现出刚毅、支配、自主与快活的性格,男人则有明显的自卑感。

在我国,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容易形成粗犷、豪放、爽快的人格特征,而生活在亚热带丛林中的傣族人民,则容易形成温和、感情丰富细腻的人格特征。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一直被人们所认可,它对人格的形成与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如性格、价值观等。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如民族性格等。

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当人们接受了某种共同文化的影响之后,多多少少地就具备了某种共同的人格类型或特征。有人把这种人格称之为集团性人格。集团性人格又可划分为基本人格、社会人格和地位人格。卡丁纳(Kardiner)强调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他认为决定基本人格的因素是那些在社会和自然的物质基础上产生的各种制度,主要是经济制度和家庭成员有关的制度、生活习俗以及幼儿养育方式等。它们在基本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弗洛姆(Fromm.E)认为,集团人格的形成不仅是由幼儿期的经验决定的,也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形成的。他特别强调了某种社会人格是在个体的欲求和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相调和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和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的现实结构等,都对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即使在同一个社会内,如果阶级和职业不同,就可以形成不同的人格,而在相同的社会地位中则可以看到某些共同的东西。他认为,这是由于在一定社会结构中,个人要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必须遵循这种地位和身份的社会角色期待,从而就产生某种相同的地位人格或角色人格。以上理论充分说明了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具体点说,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三点:(1)人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和被创造者:社会文化是由一定类型的人所创造和培植起来的,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的。同时,社会文化又创造着一定类型的人。“文化对每个人塑造的力量很大,平常我们不太能看出这塑造过程的全部力量,因为它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是逐渐缓慢地发生的。它带给人满足,同样也带给人痛苦,人除了顺着它以外,就像文化本身一样——也许不全然是不知不觉的,但确是无可指责的。”“人类心智广大的可塑性,近乎全然地为他周围的一切所决定,其中最大的影响也许来自个体所生存的社会。”(2)社会文化是塑造人格的决定因素:人生活于社会文化之中,不断地接受社会文化的熏陶而形成个人的基本人格、社会人格和地位人格。一个脱离社会文化熏陶的个人,是不能成其为“人”的。因此,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形成发展起决定作用。人不能摆脱文化、超越文化,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必然的。人格的形成是适应于一种文化系统的基本生存模式需要的结果。(3)个体对所在群体文化是有选择和改造的:个体生活于一定群体之中,他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都受该群体文化的制约,从而使他的人格具有一种群体性、国民性,形成基本的大众人格与社会文化人格。但由于个体的能动性,使他对群体文化进行着选择和改造,这种选择和改造文化的过程,就使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而不同于他人的人格。因而,个体与所在的群体文化的相互作用才是形成个体人格的主要原因。离开这一点,则无法把握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

值得重视的是:随着对文化因素的强调而产生的生物因素与文化因素之间的平衡,文化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受到进一步重视。

三、家庭环境因素

严格地说,家庭也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它作为亚文化的范畴,一个社会的缩影,对个人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家庭常被视为人类性格的加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征。家庭虽然是一个微观的社会单元,但它对人格的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仅具有其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着社会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其中不无一定的道理。父母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了某些人格特征。

强调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间的差异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探讨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西蒙斯(P.Symonds)研究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和他(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这意味着当我们考虑亲子关系时,不仅要注意它们对造成心理情绪失调和心理病理状态的影响,也得留意它们与正常、领导力和天才发展的关系。”

孩子的人格是在与父母持续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富于感情的父母将会示范并鼓励孩子采取更富情感性的反应,因此也加强了孩子的利他行为模式而不是攻击行为模式。孩子的人格就是在父母与他们的相互磨合中形成的。孩子在批评中长大,学会了责难;敌意中长大,学会了争斗;虐待中长大,学会了伤害;支配中长大,学会了依赖;干涉中长大,被动与胆怯;娇宠中长大,学会任性;否定中长大,学会了拒绝;鼓励了长大,增长了自信;公平中长大,学会了正义;宽容中长大,学会了耐心;赞赏中长大,学会了欣赏;爱中成长,学会爱人。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

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来控制。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第二类是放纵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独尊、蛮横胡闹等。第三类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普朗明在他的《天性与教养》中对人格的天性与教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共享环境(shared environment)即子女们在同一家庭成长所享有的环境构成,而非共享环境(un-shared environment)由在同一家庭成长却不被子女们共同享受的环境如性别差异、排行顺序或特定生活事件而被父母区别对待。研究结果表明:重要的不是家庭单位,而是每个孩子在家庭中的独特经验。即孩子在家庭中的非共享环境。儿童在家庭内与家庭外得到的经验对其人格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数据表明遗传对人格的贡献(总变异量的估计为40%)不如对身高、体重或智商的贡献大,但比对态度和行为(看电视)的贡献大。

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有着密切的亲子关系,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程度远胜过他人。因而,父母的人格对孩子人格的影响也远胜过他人。一般而言,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三:第一,由于父母自己的行为表现而提供某种情境,引发儿童的行为,例如,挫折导致攻击;第二,父母是子女认同过程中角色模仿的对象;第三,父母对孩子的行为给予选择性奖励。儿童对父母的行为,首先是模仿,其次是内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成为自己人格的组成内容。所以,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儿童的模仿对象,在儿童的人格发展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由此可见,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其中,父母教养方式的恰当性直接会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四、儿童早期经验“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成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中国也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特别是弗洛伊德。为什么人格心理学家会如此看重早期经验对人格的作用呢?

斯皮茨(Spitz)在对孤儿院里的儿童所进行的研究中,发现这些早期被剥夺母亲照顾的孩子,长大以后在各方面的发展均受到影响。许多孩子患了忧郁症,其症状表现为哭泣、僵直、退缩、表情木然,并且有人提出弃子会使儿童产生心理疾病,孩子会形成攻击、反叛的人格。

艾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进行婴儿依恋的研究,将婴儿依恋模式分为安全依恋、回避依恋与矛盾依恋三类,并做了数十年的追踪研究,将婴儿时期的依恋对人格的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安全依恋的婴儿在长大后有更强的自信与自尊,确定的目标更高,表现出对目标更大的坚持性,更小的依赖性,并容易建立亲密的友谊。

早期童年经验的问题引发了许多的争论,如早期经验对人格产生何种影响?这种影响是否为永久性的?我们认为,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人格特点,逆境也可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人格。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对于正常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化,童年的影响会逐渐缩小、减弱,其效果不会永久不衰。

五、学校教育因素

如果说,家庭在儿童人格的形成阶段中有着初始影响的作用,那么学校教育则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机构,同时也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接受社会文化,是教育者使用特定的社会文化,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向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从而使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班集体、同学与同伴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教师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为学生设定了一个“气氛区”,在教师的不同气氛区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表现。洛奇(Lodge)在一项教育研究中发现,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老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气氛区中,学生欺骗减少。心理学家勒温等人也研究了不同管教风格的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作用。他们发现在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管理风格下,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

教师的公平公正性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项有关教师公正性对中学生学业与品德发展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极为看重教师对他们是否公正、公平,教师的不公正表现会导致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质的降低。“皮格马利翁效应”就说明了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关爱,在教师的关注下,他们会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实验研究表明,如果教师把自己的热情与期望投放在学生身上,学生会体察出老师的希望,并努力奋斗。很多学生都有受老师鼓励开始发愤图强,受老师批评而导致学习兴趣变化的人生体验。一位大学毕业生在谈道他的大学经历时:大一高数不及格,正是高数老师的积极鼓励使他重新开始认识与定位大学生活,如果不是老师及时而积极的鼓励,也许他会放弃,正是老师的鼓励使学生更加珍惜大学,并考取硕士研究生。

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组织结构,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同辈团体的交往与接触在这里是指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同伴对个人的人格的发展在一定阶段,尤其是青春期,具有重要的影响。

同辈人的价值观、对事物的看法及观点常常相互影响,他人的人格特征也通过共同活动展现出来。在同龄人团体中可以学习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满足求知欲与好奇的需要,通过团体成员间的相互感染、相互模仿、相互暗示与强化使个人的人格特征得到进一步发展、加强与巩固,从而形成个人的人格特征。

个体通过与同辈团体成员的交往,加速了其社会化的进程,为适应社会进行准备,特别在青年初期,同辈团体之间的影响十分普遍地成为影响青年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少年同伴群体也是一个结构分明的集体,群体内有具有上下级关系的“统领者”和“服从者”,有平行关系的“合作者”和“互助者”。这个群体中体现着不同于孩童与成人的少年亚文化特征。与幼童的不同的是,孩子离开父母或被父母拒绝是幼童焦虑的最大根源;而少年的焦虑不安则来自于同辈群体的拒绝。在少年这个相对“自由轻松”的群体中,他们实习待人接物的礼节与群体规范,他们了解了什么样的性格容易被群体所接纳。在这个少年团体中,他们拥戴的是品学兼优的同伴。有人曾做过测验,分析了中学生喜欢哪种性质的学生领袖。结果是他们更喜欢学业优秀、办事老练、具有良好道德的学生领袖,而不是风头十足、具有漂亮仪表以及体育成绩优异的人。他们喜欢有能力、能胜任工作、高智商、精力充沛、富于创造的同伴。在少年期,男孩子比女孩子倾向于更大、更活跃的团体,他们多少会有些无视成人权威的倾向;而女孩子的团体则更显得合作与平和。一般来说,少年同伴团体性质是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良少年团伙,对少年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学生对这种群体要避而远之,学校、家长及社会要用强有力的教育手段来“拆散”他们,防止他们对学校及社会产生不良危害。

总之,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人格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教师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同伴群体对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六、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一个著名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实例是,关于阿拉斯加州的爱斯基摩人(Eskimos)和非洲的特姆尼人(Temne)的比较研究。这个研究说明了生态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作用。

爱斯基摩人以渔猎为生,夏天在船上打鱼,冬天在冰上打猎。主要食肉,没有蔬菜。过着流浪生活,以帐篷遮风避雨。这个民族以家庭为单元,男女平等,社会结构比较松散,除了家庭约束外,很少有持久、集中的政治与宗教权威。在这种生存环境下,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原则是能够适应成人的独立生存能力。男孩由父亲在外面教打猎,女孩由母亲在家里教家务。儿女教育比较宽松、自由、不受打骂,鼓励孩子自立,使孩子逐渐形成了坚定、独立、冒险的人格特征。而特姆尼人生活在杂色灌木丛生地带,以农业为主,种田为生。居住环境固定,形成300~500人的村落。社会结果紧固,有比较分化的社会阶层,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部落规则。在哺乳期时,父母对孩子很疼爱,断奶后就要接受严格管教,使孩子形成了依赖、服从、保守的人格特点。由此可见,不同的生存环境影响了人格的形成。

另外,气温也会导致人的某些人格特征的频率提高。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反应,甚至进攻,发生反社会行为。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另一项有关的实验室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影响作用,更多地表现为一时性影响,而且多体现在行为层面上。自然物理环境对特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七、自我调控因素

上述各因素体现的是人格培养的外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人格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它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自我观察是对自己的感知、期望、行为以及人格特征的评价和评估。当一个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人,就会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甚至失败;相反,过高地评价自己,盲目乐观,也会导致出现失误。因此准确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自我体验(self-experience)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当一个人对自己做正向的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感;做负向评价时,便会产生自卑感。自我体验的调节作用体现在它可以使自我认识转化为信念,进而指导其言行;同时,自我体验还能够伴随自我评价激励积极向上的行为或抑制不当行为。在一个人认识到自己不当行为的后果时,会产生内疚、羞愧的情绪,从而收敛并制止自己不当行为再次发生。

自我控制(self-regulation)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作用的最终环节。当个体认识到社会要求后,会力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其社会准则,从而激发起自我控制的动机,并付诸行动。当一个学生意识到学习对于自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时,会激发起他努力学习的动力,从而在行为上表现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积极进取。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自我意识是通过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来对个体进行调控的,使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和谐统一,使人格达到统合与完善。

综上所述,在人格的培育过程中,各种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第三节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发展

一、健全人格的含义

健全人格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国内外学者关于健全人格都做了相应论述。

Havingurst(1952)综合许多心理学家的意见,认为个体具有以下九种有价值的心理特质即为心理健康:(1)幸福感,这是最有价值的特质;(2)和谐,包括内在和谐及与环境的和谐;(3)自尊感;(4)个人的成长,即潜能的发挥;(5)个人的成熟;(6)人格的统整;(7)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8)在环境中保持有效的适应;(9)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

罗杰斯认为,“功能充分发挥者”在许多方面像是一个婴儿,这是一个纯洁的自我,真正的善。认为幸福不意味着一个人所有生物需要都得到满足,如财产和地位,幸福的真谛在于积极参与实现的倾向,在于持续的奋斗,而不是它的结果。罗杰斯把“功能充分发挥者”概括为以下五种特征:(1)他们的社会经验都能正确地、符号化地进入意识领域:(2)协调的自我;(3)以自己的内在评价机制来评价经验;(4)自我关注;(5)乐意给他人以无条件的关怀,能与其他人高度协调。

奥尔波特提出人格健康的六条标准:(1)力争自我的成长;(2)能客观地看待自己;(3)人生观的统一;(4)有与别人建立和睦关系的能力;(5)人生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6)具有同情心和对一切有生命的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每个人都有充分利用自己潜能成长和发展的固有倾向,之所以更多的人未能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是因为社会本身压抑和不合理,病态的社会产生了病态的人格。他强调社会变革是产生大量健康者或“创发者”的惟一途径。“创发者”可以使用自己的所有力量、潜能和能力。弗洛姆按爱他人的能力、思维能力、幸福和良心四个方面考虑“创发者”的特点:(1)创发性爱情。创发性的爱情是一种自由、平等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相爱的双方都可保持他们的个性。(2)创发性思维。创发性思维则会使人真正意识到与思维对象的关系,意识到对思维对象的关心。(3)有真正幸福体验。这里的幸福不只是愉快的体验,而且是一种生机盎然、充满活力、身体健康和个人各种潜能得到实现的状态。(4)以良心为其定向系统。“创发者”有一种特殊的良心,弗洛姆称之为“人本主义”良心。支配心理健康的人本主义良心引导人们以一定的行为方式,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和表现,并使人获得幸福感。心理健康者也是自我定向者,是自律的。

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他的自我实现是人生追求最高境界的理念,列举近代38位最成功的名人,包括富兰克林、林肯、罗斯福、贝多芬、爱因斯坦等人,从他们的人生历程中,马斯洛归纳出16点人格特征。(1)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2)悦纳自己、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3)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为自然。(4)有较广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的得失。(5)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6)有独立自主的性格。(7)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8)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灵震动的高峰经验。(9)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之一员。(10)有至深的知交,有亲密的家人。(11)具民主风范,尊重别人的意见。(12)有伦理观念,能区别手段与目的,绝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13)带有哲学气质,有幽默感。(14)有创见,不墨守成规。(15)对世俗,合而不同。(16)对生活环境有时时改进的意愿与能力。

台湾白博文提出健康人格的条件:(1)自知之明;(2)自我统整;(3)良好的人际关系;(4)乐观进取的工作态度;(5)明达的人生观。

我国学者高玉祥认为,健全人格的特点有:(1)内部心理和谐发展;(2)人格健全者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3)人格健全者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这些阐述都是人格健全者的标志,生活中很多人达不到这个标准,但这些都为我们健全人格的培养提供了一种范式。我们认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自我悦纳,接纳他人。人格健全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二是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健全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

三是独立自尊。人格健全者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

四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二、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分化的特殊时期,因此大学阶段仍然是大学生人格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

人格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和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有了更大的适应性、灵活性和更大的发展可能,也为人格塑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在改革开放伊始,大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显现为:“寻找自我、渴望成才”,这是80年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显著特点。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逐步形成自立、平等、开放、竞争等人格特征。

我国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具有创造力的当代大学生其人格特征是:勇于创新和开拓、有努力取得成就的坚韧性、富有热情、自信心强等。然而,急剧变革、观念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亦使人格的形成变得困难,变得更加不确定,从而使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出现更多的迷茫和冲突。

当代大学生在人格发展中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能正确认知自我。首先是能自我认可,基本上能接受一切属于自我的东西,从而形成对自己积极的看法;其次是自我客体化,对自己的所有与所缺都比较清楚和明确,理解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别。大多数人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愿望,并为之而努力。(2)智能结构健全而合理。具有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和想像力,没有认知障碍,各种认知能力能有机结合并发挥其应有作用。(3)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不断地进行社会化活动。当代大学生对外部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广泛的活动范围和许多爱好,人际交往范围扩大,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同时,能容忍别人与自己在价值观与信念上存在的差别,能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看待事物,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来看待事物。(4)富有事业心,具有一定创造性和竞争意识。能把事业看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业上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具有竞争意识,具有开放性的思想观念,少有保守思想;喜欢创造,勇于创新,甘愿冒险,独立性强,富有幽默感,态度务实。(5)情感饱满适度。情绪上稳定性与波动性、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情感丰富多彩,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占主导。

这些特点表明,我国大学生人格发展状况基本良好,大学生在人格教育方面具有良好的自觉性。

三、大学生气质与性格的特点(一)大学生的气质特点

黄希庭、吴小玲等对我国大学生的气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从总体情况看,我国大学生气质的类型以多血质为最多,而抑郁质为最少。

1.复合型多于单一型

黄希庭等人用“内田—克列别林精神检查表”对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的二、三年级大学生进行了气质测定的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属于复合型气质类型的人多于单一气质类型的人,前者占65.93%,后者占34.07%。

2.文理科大学生气质类型的比较

将文理科大学生的气质类型进行比较,发现文科大学生属于胆汁质、胆汁—黏液质、多血质、多血—黏液质、抑郁—多血质、抑郁—黏液质的人数多于理科的学生,其中胆汁—黏液质的人数居多。理科大学生中属于胆汁—多血质、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黏液—胆汁质的人数多于文科的学生。其中以胆汁—多血质的人数居多。

3.大学生男女性别气质类型的差异

吴小玲对大学生气质类型和性别差异进行比较后发现,属于多血质和黏液质气质类型的女生多于男生,属于胆汁质和抑郁质气质类型的男生多于女生。

心理学家认为,四种气质类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各种气质类型本身没有优劣之分,或者说,气质只能做事实判断,不能做价值分析,没有好坏之分,不能做好坏评价。各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都可以成为优秀的大学生。重要的是:各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都应该清楚自己气质类型的优点、缺点,努力发挥自己气质的优点,弥补自己气质的不足。

在我国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体制下,一个大学生的班级里,往往汇集了各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如果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同是一种气质类型,色调太单一了,那么,活动也不可能开展得很好。因此,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应注意自己气质的不足,胆汁质类型的学生应注意克服急躁情绪,培养耐心、细心的品质、学会克制和忍耐。多血质类型的学生,应注意克服兴趣容易转移的缺点,努力培养自己的耐力、意志力、坚持性、持久性,还要注意方向性和深刻性。黏液质类型的学生,应注意增强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交往和工作的灵活性,并注意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抑郁质类型的学生应该注意克服封闭和孤独心理,主动与人交往,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故而应正确认识气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第一,顺其自然,愉快地认识并适应自己的气质特征

气质是个体心理中最稳定、变化最少也是最慢的一种心理特征。虽然可塑,但要真正改变它,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在特定环境的不断影响下,才会产生效果。其次,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都有优缺点,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的品德、智力发展的水平以及将来的成就贡献和价值。每一种气质的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品质,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努力。因而,如一味地抵触、抱怨自己的气质特征,则不如采取“既来之,则安之”的乐观心态,大胆地接受自我气质特点,对自己的气质优点不断地加以肯定,对缺点则适当地加以调整。清楚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才能确立起自信心,才能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气质优势。

第二,扬长避短,充分地把握自己的气质优势

每一种气质都有自己固有的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发挥气质中的积极方面,克服气质中的消极方面,不全为气质所左右。也就是说,要积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努人培养自己热情、创造、实干、坚毅、进取、灵活机敏等优良品质。一般来说,胆汁质的人优点是果断明快,生气勃勃,精力旺盛。但同时又容易鲁莽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故应适当学会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沉静,给人以粗中有细的形象。多血质的人具有活泼好动,思维灵敏,善于交际,适应性强的优点。但也易犯轻率浮夸不踏实的毛病,故多血质的人如果能在热情之余加以几分冷静和恒心,则更趋于完善。黏液质的人优点在于实干、冷静、谨慎、持久力强,缺点是缺乏灵活性、死板、反应迟缓。故在冷静之余加少许热情,在稳重之余加少许灵活,则对养成良好的性格大有益处。抑郁质的人优点是敏感,有丰富的想像力与敏锐的观察力,但优柔寡断,孤僻迟钝,不易合群。尽管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在具体的事务或职业上却又有明显的优劣之分。比如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而言,富于热情、善于交际、有感染力和号召力的人显然优于一位沉默寡言、不苟言笑、郁郁寡欢的人。但如果是做一名技术工或从事于细致的科研工作的人,后者却未必比前者逊色。故大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自己气质的优点,并尽可能地把自己与所学的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踏上成功之路。

第三,加强锻炼,适当消除气质的消极方面的影响

气质是相对而定的,除环境影响可以改变气质部分特征外,还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锻炼,特别是加强性格的自我锻炼,以优良的性格来调节改造自己的某些气质。如刚强的性格,可以克制、遏止气质中某些消极力面;沉着的性格,有可能调节与改造胆汁质的容易冲动而不可控制的特征。同时,人的气质受理想、信念等影响。不管何种气质,只要品德高尚,意志力强,心理健康,都可以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反之,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无能无识,不管属于哪种类型的气质,都将导致事业上的失败,甚至为害社会。所以大学生在发现自己气质的消极面时,不应气馁,茫然失措,而应扬己之长,克己之短,培养自身的良好品格,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逐步克服气质中的消极因素,保持心理平衡。

虽然气质在一个人的人格中是重要的组成因素,但从整个人格特征来看,在决定人的行为及其社会价值上,气质仅具有从属的意义,性格才是具有主导性和核心意义的因素。(二)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1.大学生的性格类型

我们可以把当代大学生的性格按如下两种常见方法来分类:(1)按性向来划分,可以分为内向型、外向型与内外混合型。

内向型性格的习惯行为特点是:孤僻、含蓄、冷静、羞怯、韧性、犹豫、谨慎、坚定、现实、迟钝、呆板等;外向型性格的习惯行为特点是:外露、热情、开朗、急躁、冲动、活泼、随和、脆弱、敏锐、易变等。内外混合型则两者兼而有之。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内外混合型,只有少数大学生属明显的外向型或内向型。(2)按照对现实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专家型、社会活动型、中庸型与消极型。

专家型大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优异,学习认真、勤奋,重视成绩大于重视其他活动,有时虽也参加社会工作,但主要把兴趣放在对本学科的钻研上,待人诚恳,作风正派,但与班级集体联系不甚密切,课外活动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吸取知识,较少参加群体性体育活动,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深造,或从事专业的科研工作,或与专业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工作。

社会活动型的大学生对社会活动的兴趣超过对学习的兴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学习成绩不好),在各项社会工作中积极主动,关心集体,特别关心自己在集体与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他们当中很多人的专业学习是带有实用功利色彩的。如果本专业对其以后就业有利或合乎自己的个性,则专心学习;反之,便随便应付了事。

中庸型大学生学习认真,遵守纪律,但学习成绩与工作能力平平,合群随从而缺乏主动性,虽不拒绝集体的任务,但很少在集体中表现自己,因而在老师与同学心目中印象不深。

消极型大学生对学习、科研和社会活动、集体的态度都是消极的,他们或者缺乏个性而显得不成熟,或由于各方面原因(学习基础不好,自卑等)对人对事采取一种消极回避的态度,有时为了表现自己,不惜铤而走险,违法乱纪,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大学生的性格结构特征

性格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下面我们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加以分析。(1)意志特征

当代大学生的意志特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大多数大学生的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独立性与主动性,遇到困难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朝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也有少数大学生行为上表现出盲目性,容易随波逐流,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为人处世上都显得被动。

第二,大多数大学生自控能力偏弱。一个人在生活中为了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有时需要控制个人的内心冲动与外部行为,有时则需要激发自己的追求欲望或强制自己实施外部行为,这就需要自制力。由于当代大学生在顺境中成长,有着较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加上他们正处于身心旺盛时期,故自控能力偏弱,个人行为往往不受自己意志左右,表现出一定的冲动性与随意性。

第三,大学生在果敢性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果敢性就是个人在紧急或需作出决断时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有的大学生在面临意想不到的情况时,表现出镇定、勇敢、临危不惧的个性特征,有的则表现出惊慌、胆怯、不知所措;在面临重大选择时,有的大学生能迅速根据情况作出判断,有的则显出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个体差异性较明显。

第四,大学生的坚韧性相对偏差。坚韧性是指恒心、耐力、强力等。有不少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缺乏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稍遇挫折就半途而废,做事虎头蛇尾,兴之所至则可废寝忘食,稍有不顺即打退堂鼓,表现出意志脆弱的特征。(2)情绪特征

情绪特征是指性格在情绪上的外在控制特征、情绪的持久性特征、情绪的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当代大学生与同龄青年群体相比,情绪特征整体上表现出热情、乐观、积极向上的特点,但在个体上则表现出个体特质的差异性。有的大学生情绪有较大的波动性,呈现出抑郁、焦虑、悲观的性格特征。(3)理智特征

理智特征是指人们在感知、记忆、想像和思维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当代大学生是时代青年中的佼佼者,年龄上又是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整体上具有较强的观察与理论思维能力,记忆力较强,想像力丰富。但另一方面,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往往片面肤浅,与实际相脱节,有极少数学生想像力过于贫乏。

有学者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测查量表对近500名大学生进行人格测查,结果发现:

理科与文科学生在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敏感性等因子上有显著差异,文科学生高于理科学生,表现为文科学生善于交际、热情、外向,更富于认识,敏感、感情丰富;理科学生则较内向、理智、重实际。

理科与艺术科学生在稳定性、兴奋性、敏感性、幻想性、自律性等诸项差异明显,且艺术科大学生的平均数高于理科。艺术科的学生表现出较为浮躁,情绪不稳定,易兴奋和感情用事,比较活泼好动,富于幻想。理科学生则较为审慎、严肃、理智而重实际,更为现实,循规蹈矩。

文科与艺术科学生在聪慧性、有恒性、幻想性等三个因子上有明显差异。具体地说,在聪慧性方面,文科学生要高于艺术科学生,但在有恒性和幻想性方面却又是艺术科学生高于文科学生,这表明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大学生更具有恒心和耐心,更富于幻想和创造力,更符合艺术创作的客观要求。

男女大学生性别差异是导致人格特征差异的重要因素。性别导致人格特征差异主要表现为: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热情、外向,更善于交际;男大学生较为理智,注重实际。女大学生则更富于幻想,更为敏感,更易任性且更易感情用事。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精明能干而世故;男大学生则较为直率,明显地表露出恃强性。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接近成熟的状态,大多数人不愿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与别人沟通,这样就造成了同学间交流的困难。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只有把一些心理问题深埋在心底。这样做有碍于我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更是如此。对此,要摆正心态,认清自己的性格,而后有针对性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缺点;并学着了解他人的性格,更好地与人相处,取长补短。

活泼型性格。他们是校园里快乐的创造者,他们的热情和精力总是无穷无尽,并用创意和魅力为平凡的生活涂上艳丽的色彩;他们在我们身心疲惫时带来轻松,能用幽默的话语使我们心情舒畅;他们的心理往往是乐天的、轻松的。但他们也时常丢三落四,杂乱无章,只有3分钟热情。做事很难持久,也不易成功。活泼型性格的同学,要使自己有些计划,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谈话,关心自己也关心别人,要注意克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毛病,让生活忙而不乱。

力量型性格。他们总是充满动力,充满理想,总能把坚定和自信带给别人。他们常常是各种社团的领导者,是学业上的领跑者。这种人往往由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即使面对嘲笑或批评,他们也会满怀信心地坚持真理,坚守立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具有这种性格的同学往往有些自负,总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因而不太愿意相信别人,表现得有些专横,不易相处,经常和同学发生摩擦。这种同学在学业上常急功近利、目中无人,在工作上专横跋扈。力量型性格的同学,应该时常检查自己的毛病,不要总想支配他人,学会相信他人的能力;同时必须承认自己的某些缺点,放开胸怀,学会接纳,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完美型性格。他们是很好的计划者,他们会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他们思维缜密,观察细致,始终如一。但往往有些悲观情绪,心理比较脆弱,害怕失败,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很多自身、精神失常的大学生都属于这类性格。完美型性格的同学,应该记住世事难以尽善尽美,要多用正面观点看问题,少看负面影响;要知道没有人喜欢阴沉、抑郁的人,尽量让自己快乐起来。

和平型性格。这是我们最喜欢与之相处的人。他们总是能平静地聆听我们诉苦,安慰我们受伤的心灵;总是用善良的心宽容和接纳别人。但这样的同学也常常表现得没有热情,容易妥协;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目标,也没有动力,往往是过一天算一天。和平型性格的同学,要能激发自己那股沉默的坚强意志;肯接受督促,勇于承担责任;尽力获得热情,使自己振奋起来,要学会给自己订立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

四、大学生常见的人格发展不足

大学时代既是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人格发展不足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一)无聊

无聊心理的主要特点是空虚、幻想、被动,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其核心在于没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空虚是因为没有目标或目标太低,人一旦失去目标的牵引,生活就没有动力;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就会出现茫茫然混日子的现象,对生命意义的否定发展到极端是对生命的否定;幻想是由于目标定位不准确或者目标太多而导致的心理负担,实质是对责任的恐惧;被动是由于目标不是自己内心的渴望,未获得内心的自觉与认同,只是为学习而学习,为考试而考试,疲于应付,学习生活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无聊心理的根本方法是确立恰当的人生目标,并由人生目标牵引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不良意志品质

不良意志品质是指意志发展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为:生活缺乏目标,随波逐流,无所事事,懒散倦怠,浑浑噩噩,醉生梦死;还有的意志发展不成熟,曲解意志品质,把刚愎自用、轻率当做果断,把犹豫、彷徨将作沉着冷静,把固执己见、执著一念当作顽强等等,不良意志品质一经形成,会带来很多性格缺陷最后发展为人格缺陷。克服不良意志品质的办法是矫正自我认知中的非理性观念,正确理解意志品质的内涵,发展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是人奋斗的动力之源;确立适当的行动目标并付诸实践。(三)懒散

懒散是指一种慵懒、闲散、拖拉、疲沓、松垮的生存状态。主要表现在:活力不足,什么也不想做,没有计划,随波逐流;无法将精力集中在学业中,无法从事自己喜欢的事,百无聊赖,心情不爽,情绪不佳,犹豫不决,顾此失彼,做事磨蹭。在大学生活中常常是踏着铃声进教室,生活中的“九三学社”会员,常为自己的懒散寻求合适的解释,做事一误再误,无休止地拖下去,虽下决心改正,但不能自拔,不接受教训,对任何事没有信心,没有欲望。克服懒散的办法是从小事做起,自我监控,学习运筹和管理时间。正如学者所言:你是容量极大的水库,里面蓄积了从未使用过却随时随地可以供你使用的你的天赋与才干,但如果拖拉和胆怯使你永远无法打开那智慧的闸门,那水库也就如同空的一样。(四)退缩

退缩是指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怯懦与畏难的心理恐惧,选择逃避与后退。主要表现是: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气和信心,不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敢承担责任,不敢冒险,不敢与坏人坏事作斗争,回避困难,逃避责任等等,这样的人常常抱怨自身的不幸,却宁愿忍受痛苦而不主动追求。克服退缩的办法是:鼓励自己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发现自己的优点,变被动为主动。克服退缩需要勇气与毅力。(五)褊狭

褊狭是人们常常说的“小心眼”,主要表现为心胸狭窄,耿耿于怀,挑剔,嫉妒。褊狭是一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人格特征。褊狭人格多出现于性格内向者,尤其是女性。褊狭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因而,克服褊狭人格首先要学会宽容,能够容人容事,正确看待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对事不对人;其次要开阔心胸,拓展视野。人一旦心胸狭窄,就容易进入管状思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六)虚荣

虚荣是指过分看重荣誉、他人的赞美,自以为是。虚荣心往往与自尊心、自卑感紧紧相连。没有自尊心,就没有虚荣心,也就没有自卑感。虚荣心是自尊心与自卑感的混合产物。虚荣心强的人一般性格内向,情感脆弱,自尊敏感,虽然有些自卑,又担心别人伤害自己的尊严,过分介意别人的评论与批评,与人交往时防御性强,喜欢抬高自己的形象,他们捍卫的是虚假的、脆弱的自我,克服过强的虚荣心,首先要对虚荣心的危害性有明确的认识;其次要正确看待名利,正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再次是树立健康与积极的荣誉心,正确表现自己,不卑不亢,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与他人评价。(七)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指考虑问题、处理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将自我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表现为一切以自己为出发点,目中无人,甚至自私自利,遇到冲突时,认为对的是自己而错的是他人。特别是那些自尊心强、优越感强、自信心高、独立的大学生,比较容易陷入自我中心之中,当这种倾向与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如个人主义、自私自利和心理特征如过强的自尊心、惟我独尊相结合,自我中心与自我膨胀便呈现出来。改变自我中心的途径主要有:一是正确估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既不自我贬损也不自恋;二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将自己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统筹考虑,从狭獈的小天地走出来;三是学会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懂得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真诚待人。(八)环境适应不良

环境适应不良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大学学习、人际关系、异性交往等方面表现出的不适应。表现为强烈的失落感、孤独感,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事实上,在构成环境的诸多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要素,个体既受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又影响与改变着环境,因此大学生要多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主动适应环境并成为环境的改造者。

五、大学生的人格障碍及其调适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指在没有认知障碍或智力障碍的情况下,个体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多数心理学家认同病态人格区别于精神病,它是正常人格的一种变异,介于精神病与正常人之间。人格障碍者行为问题的程度不同,有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只有他的家人才能感觉到他的怪癖与难以相处;严重者表现为明显的社会适应障碍,不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值得重视的是:人格障碍与精神病是相互转化的,严重的人格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矫正,会成为精神病的高发人群。

具有人格障碍的人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具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这是各类人格障碍者主要的行为特征。(2)把自己所遇到的任何困难都归咎于命运或别人的过错,因而不能感觉自己有缺点、自己有什么需要改正的。具有人格障碍的人经常把社会或外界一切看作是荒谬的、不应该的。(3)认为自己对别人没有责任可言。对不道德行为没有罪恶感,伤害别人而不觉得后悔,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能作出自以为是的辩解。他们的行为后果伤害了别人,而自己都能泰然自若。(4)他们走到哪里总是把自己的猜疑、仇恨和固有的看法带到哪里,任何新环境的气氛无不受其行为特点的影响。(5)从解剖生理上看,人格障碍患者可能有某种神经系统功能上的障碍,但一般没有神经系统的形态学上的病理变化,而且其意识是清楚的,认识能力是完整的,没有意识和记忆障碍,无智力活动缺损。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的分类和统计标准,黄悦勤等人对2000多名大学生的人格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2205名大学生中人格诊断问卷总分为23.9±8.4,阳性率为6.30%;确诊人格障碍55例,患病率为2.49%。同国外10%~13%的发病率相比,我国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发病率偏低,但是这个问题也不容忽视,它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于人格障碍在大学生中属于少数,因而常常不能引起高度重视,但人格障碍的学生一经滋事,绝非小事。

人格障碍的类型有很多,目前尚无统一公认的分类。参照美国《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Ⅲ)中的分类,人格障碍分三大类群。第一类以行为怪僻、奇异为特点,包括偏执型、分裂型人格障碍;第二类以情感强烈、不稳定为特点,包括癔病型、自恋型、反社会型、攻击型人格障碍;第三类以紧张、退缩为特点,包括回避型和依赖型人格特征。(一)自恋型人格

根据《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Ⅲ)的描述,主要特征如下:(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者耻辱,有时未必直接表露出来。(2)喜欢指使别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到特别关注。(4)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界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人物了解。(5)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的爱情有非分的幻想。(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7)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8)缺乏同情心。(9)有很强的嫉妒心。

自恋型人格的核心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恋型人格的大学生,自我评价过高,主观自我高于客观自我,因而在生活中爱听表扬忌听批评,且具有高度幻想性,特别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带来成功的虚幻体验,过度自信,希望引起别人的重视。一般而言,这类大学生天赋较好,一直处于被关注的中心,自信心与自尊心都较强,缺乏失败的生活经历与亲身体验,因而生活在理想世界中,当面临挫折甚至失败时,无法面对现实世界而导致心理崩溃。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恋倾向,但绝大多数人没有成为自恋型人格。为什么?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社会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逐步发现自己的不足,调整自我,并在与他人的社会比较中,确立正确的自我观,走出自我中心的误区。(二)回避型人格

根据《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Ⅲ),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与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做出决策。(2)明显的无助感,希望别人为自己做出人生的重要决定。(3)依赖性,很少独立地开展计划或行动。(4)过度容忍,为讨好别人甘心做自己内心不愿意做的事,不轻易拒绝别人。(5)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6)当亲密关系中止时感到失落无助甚至崩溃。(7)经常有被人遗弃的念头折磨,且在交往中,担心被朋友遗弃,不坚持自己的观点。

回避型人格的核心是退缩。当面临内心的冲突时,他不是选择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一味的迁就忍让。这与个体的不良成长环境与早期生活经验有关。有一句西方谚语:“最后一根稻草也能压垮一头骆驼”,良好的人格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更需要对自身正确的认识,逃避竞争,放弃责任并不能够解决面临的问题,而个体人格的成长也是在经历挫折、失败与成功等诸多方面的才能后逐渐成熟起来的。(三)强迫型人格

强迫型人格者首先缺少安全感,这种人做什么事都是安全第一,过于仔细认真,反复检查核对,选择时犹豫不决,惟恐疏忽和差错。“不怕一万,但怕万一”可视为其座右铭。为了安全不惜牺牲效率和经济,吝啬、好储蓄和囤积,惟恐匮乏。容易产生处境性和期待性焦虑,遇事就心情紧张,总像面临重大考验似的。守时、拘谨和墨守成规的特点也很突出。其次强迫型人格者内心存在不完善感。不完善感的代偿是追求十全十美,即完美主义。对己责备求全,对人吹毛求疵。如果处于顺境,工作中受到权威的赞许,完美主义者对成就可感到满意,此时能坚持相当有效的实际行动,有相当的自控能力。如果处于逆境,工作失败或受到谴责,或者忠实性被人怀疑,自控能力可以迅速下降,此时的完美主义便停留在纯粹观念阶段,而不能进行有效的行动,思维反刍和自我折磨因此而突出起来,这叫做完美主义的代偿失调。

强迫型人格者内心存在不确定感和自我怀疑。他感到自己面对的世界是不确定的,偶然和意外事件太多,令人抓不住规律。因此,患者便人为地制定各种清规戒律迫使自己遵守,使自己有确定感。这种人拘泥于形式、规则和次序,有僵化、特殊的生活风格。连日常生活也程序化,如刷牙上下左右各多少次以及先后次序都有规定,不遵守自定的规则就感到不安,表明仪式化有抗焦虑作用。这种人喜欢计数,偏好对称,爱整洁。对外在世界的不确定感,实质上是病人自我怀疑的表现,这种病人有深刻的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才能、道德品质和自控能力等。

强迫型人格者对自己要求严格,容易把冲突理智化,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这类人对自我过分克制,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举止是否适当,因此特别死板、缺乏灵活性,责任感特别强。在处事方面,过于谨小慎微,常常由于过分认真而重视某些细节、忽视全局。

由于强迫型人格障碍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因此,其调节的主要方法是减轻心理压力和放松紧张的心理,顺其自然。在调适中,可采用以下方法:(1)具体分析患者症状产生的原因,指出其强迫观念和行为并非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还与其较内向的性格有关。只要持积极态度,不再有过多的心理压力,争取做到每天记下自己产生强迫意念的次数,承认有这些意念存在,并顺其自然,做到不与之抗争,就可逐渐淡化此观念。(2)引导其从不合理的信念中解脱出来,改变其不合理信念,进而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绝对完美主义心态,使其逐渐在人格上得到成长,从而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克服不良的心理病症。(3)运用听其自然来调节。不要苛求自己,要顺其自然,做了以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也不要去评价、议论它。这种随他去的办法,可以大大缓解患者内心的冲突和对立,达到消除人格障碍的最终目的。(4)通过夸张法调节:患者可以对自己的异常人格进行戏剧性的夸张,使其达到荒诞的程度,以致自己也感到可笑、无聊,由此消除人格障碍的强迫性表现,最终矫正强迫型人格障碍。(5)通过活动调节:调节强迫型人格障碍,最好能参加一些富有刺激性的探险活动,大胆地对自己的行动做出果断的决定,对自己的行为不要做过多的限制和评价。(四)偏执型人格

偏执型人格的行为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忌妒,对别人获得的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心存不良;不能正确地、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其表现特征有以下几种:(1)广泛猜疑,常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在无足够根据的情况下怀疑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3)易产生病态忌妒;(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他人,总认为自己正确;(5)好嫉恨他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7)忽视或不相信与自己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偏执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他们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因此在社会上人数和比例确实不详。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以男性居多,且以胆汁质或外向型的人为多。

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采用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认知提高:由于患者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向他们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产生要改变自身的愿望。这是进一步进行心理治疗的先决条件。(2)交友训练: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全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

第一,要真诚相见,坦诚交心。患者本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同时必须使患者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第二,交往中尽量主动地给予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见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

第三,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则,性格、脾气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即所谓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3)自我疗法: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患者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不强健的感觉。”

尝试将这些非理性观念改造为合理化的,以警示自我。(4)敌意纠正: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

第一,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漩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

第二,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

第三,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

第四,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千世界,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盛,那只会加剧冲突而无济于事,对患者的人格障碍更是百害而无一利。(五)表演型人格

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用过分情感化和夸张的言行吸引别人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类人感情多变,易受他人暗示的影响,常希望老师和同学表扬和敬佩自己,好出风头,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常以外貌和言行的戏剧化来引人注意。他们常感情用事,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事物,喜欢幻想,言行与事实往往相差甚远。

诊断人格障碍是否为表演型需符合下列项目中的三项:(1)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2)受暗示性强,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3)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自己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表示强烈不满;(4)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受伤害;(5)寻求刺激,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6)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异性;(7)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好恶行事;(8)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而具体的真实细节,又难于核对。

表演型人格的情绪过分发达,总是给人一种装出来的感觉,常令人无法忍受。所以具有此人格障碍的人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向自己的朋友做一番调查,听听他们对这种情绪表达的看法。对朋友提出的看法,千万不要反驳,而是反省自我,体会情绪表达的微妙和效用,以便在以后的情绪表达中适当控制,达到自然适度的效果。(六)反社会型人格

在人格障碍的各种类型中,反社会人格障碍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最为重视的。根据研究来看,产生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有:早年丧父、丧母或双亲离异,身为养子,先天体质异常,恶劣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等。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与呵护,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的主要社会因素。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包括两种含义:其一,父母对孩子冷淡,情感上疏远,这就使儿童不可能发展人际之间温顺、热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儿童虽然形式上学到了社会生活的某些要求,但对他人的情感移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心理学中的所谓情感移入,是指理解他人以及分担他人心情的能力,或从思想情感上把自己纳入他人的心境。其二,是指父母的行为或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缺乏一致性。父母表现得朝三暮四,喜恶、赏罚无定则,使孩子无所适从。由于经常缺乏可效法的榜样,儿童就不可能发展出明确的自我同一性。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对坏人和同伙的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内在愧疚,这些都是由于本人的善恶判断自相矛盾所造成的。他们的自我冲动和某些欲望的无法节制,也多由于家庭成员对于自己的行为无原则、不道德、缺乏节制等恶劣榜样所致。可见,反社会型人格的情绪不稳定、不负责任、撒谎欺骗,但又泰然而无动于衷的行为,与其家庭、社会环境有重要的关系。其表现特征为:(1)相貌出众,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智力水平。初次相识给人很好的印象,能帮助别人消除烦忧、解决困难。(2)没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病症状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现,没有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障碍。(3)没有神经性焦虑;对一般人心神不宁的情绪不敏感。(4)做事不可靠,对朋友无信义。(5)对事情不论大小都无责任感。(6)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7)叙述事实真相时态度随便,即使谎言将被识破也泰然自若。(8)判断能力差,常常不能吃一堑长一智。(9)病态的自我中心、自私,没有爱和依恋的能力。(10)麻木不仁,对重要事件的情感反映淡漠。(11)缺乏真正的洞察力,不能自知问题的性质。(12)对一般的人际关系无反应。(13)无真正企图自杀的历史。(14)性生活轻浮,方式与对象都与本人不相称,有性顺应障碍。(15)生活无计划,他们的犯罪行为也是突然迸发的,而不是在严密计划和准备下进行的。

上述这些反社会型人格特质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而且无责任感和无羞耻心表现得特别突出。

由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相当复杂,目前对此症的治疗极少获得成功。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具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企图用他们控制其他情境的方式来控制治疗过程。当他们发现“治疗有效”对他们有好处的时候,他们就会装出治疗有效的样子;但当他们发现不需要再伪装时,就会马上恢复原先的行为模式。

实践中发现,对那些由于环境影响形成的、程度较轻的患者,实施认知领悟疗法有一定疗效。施治者可帮助患者提高认识,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培养患者的责任感,使他们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提高患者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努力增强控制自我的能力。这些措施对减少患者的反社会行为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少数家庭关系极为恶劣而与社会相处尚可的患者,可以在学校集体宿舍或到亲友家寄养,以减少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心理训练:

1.畅想未来,请你认真想像五年以后的此时此刻你正在做什么?十年以后呢?二十年以后呢?

2.“假设你的生命只有3小时,你只能做三件事”请问你最想做什么?

3.你生命中最想实现的三个愿望是什么?

思考:

1.认真分析一下你的家庭教养方式,评述家庭对你成长的影响。

2.内心自我剖析十分重要,请你认真回答以下4个小问题:(1)最怕发生的事;(2)最不敢想的事;(3)最不容易忘记的事;(4)从未告诉别人的事。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及其发展

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财富蕴含其中》

学习是构成大学丰富多彩生活的中心内容,也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职责与使命。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进步,对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生物技术、空间技术、能源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向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创造性学习的严肃课题。学习仍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任务,也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与中学阶段不同,大学学习有着很强的目的性、自主性与选择性,它不单纯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兴趣而学习,是为了未来而学习,为了成长而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大学时期是每位学子们记忆力、动作反映速度最佳的黄金时期。学习,不仅是大学生未来事业的基础,更是其成长历程的关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一般方法,促进自己的学习,是大学生最为迫切的需要。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方法取决于学习对象、外部条件和学习者的内部因素。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因学习的专业性、阶段性、自主性、探索性等特点而有别于中学的学习方法。大学生在圆满完成学业的过程中,除了具备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之外,还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克服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学习方面的心理障碍。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概念

学习一词,我国古代文献中早就有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学习与练习、学习与情感、学习与思维的关系。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学习仍无一个统一的概念。

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哲学家从不同的观点角度提出了学习的定义。桑代克说:“人类的学习就是人类本性和行为的改变,本性的改变只有在行为的变化上表现出来”(1931);加涅说:“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为成长过程”(1977);希尔加德说:“学习是指一个主体在某个现实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景的行为或行为潜能变化。不过,这种行为的变化不能根据主体的先天反应倾向、成熟或暂时状态(如疲劳、醉酒、内趋力)来解释的”(198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7年所作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学习是指个体终身发展终身教育的理念。”

我们认为,学习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训练而获得的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即有机体以经验方式引起的对环境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在这个定义中,体现了四个论点:一是学习是动物和人共有的心理现象,虽然人的学习是相当复杂的,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区别,但不能否认动物也是有学习的;二是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三是任何水平的学习都将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不仅是外显行为的变化(有时并不显著),也有内隐行为或内部过程的变化,即个体内部经验的改组和重建,这种变化不是短暂的而是长久的;四是不能把个体的一切变化都归为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活动产生的变化才是学习(如由于疲劳、生长、机体损伤以及其他生理变化所产生的变化都不是学习)。

二、学习的心理基础

学习心理是指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人类的任何一种智慧活动,包括学习在内,都有多种心理因素参与。这些心理因素一般分为两个系统:一是认知性心理机能,即人们常说的智力因素;二是非认知性心理机能,即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在智慧活动中起着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处理各种信息等具体操作的机能。非智力因素对智慧活动起着动力、调控、维持、强化、导向等作用。(一)智力因素:学习的必要条件

智力是一种以脑的神经活动为基础的、偏重于认识方面的潜在能力。其基本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有人形象地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喻为:注意力和观察力是智力的窗户,外界的一切信息只有通过注意和观察才能源源不断地进入大脑;想像力是智力的翅膀,好比空气,只有两者结合,智力才能像矫健的雄鹰一样翱翔万里;记忆力是智力的仓库,只有这个仓库中储存的信息丰富充足,智力这座工厂才能很好地进行加工;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其他因素为它提供加工的信息原料和活动的动力资源,如果没有思维力,这一加工机器将无法运转,信息原料和动力资源都将是一堆废物,也就是说必须有思维力的参加,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智慧活动中,智力因素中的基本因素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发挥作用的。在智慧活动中承担信息的接收、加工、处理任务,是智慧活动的执行者和操作者。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智慧活动,所以智力因素与学习有着十分密切的直接联系,学习就是通过智力活动感知客观世界,积累经验,掌握科学知识,解决各种各样问题,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一般来说,智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智力因素发展的水平高,知识才能学深、学透、学活、学牢。

另一方面,人的智力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主导作用下,通过人积极主动的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的。所以智力水平的高低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开发的因素。先天的因素决定一个人的智力潜能有多大,而后天的因素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充分开发自己的智力潜能,达到自己智力潜能的上限。一个智力潜能较高的人如果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开发不够,他的智力水平也不会很高,所以后天的智力潜能开发对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

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发展并不是单调递增的:婴儿从出生到5岁智力发展最快;5~10岁智力发展速度虽不如5岁以前,但仍有很大的增长;10~13岁智力发展速度减慢;14~16岁以后智力发展成熟,20~34岁为智力发展的高峰,以后缓慢下降,60岁以后迅速下降。大学生正值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所以要借助大学良好的学习条件,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二)非智力因素:学习的充分条件

对于非智力因素的科学认识,在西方心理学界是从其对智力测验成绩的影响开始的。而在我国,非智力因素的提出,是在教育实践中,在单纯开发智力遇到困难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有人开始专题研究非智力因素与成才、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的关系。

一般而言,对非智力因素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非智力因素针对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而言;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其中个性是核心。心理学研究中所讲的非智力因素,多指狭义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也就是说,在认识过程中,它不直接承担对机体内外的信息的接收、加工、处理等任务。非智力因素对认识过程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它对认识过程的动力作用和调节作用上。

在智慧活动中,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干不能干,非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肯干不肯干,至于干得好不好则由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对于一般人来说,主要由非智力因素决定。一个对学习不感兴趣,又缺少刻苦、勤奋学习精神的人,智力水平再高,学习也不会取得好成绩。

非智力因素不仅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创造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心理学家曾对日本160名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或发明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这些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具有恒心、韧劲,甚至在看来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到底;从童年时代起就具有强烈的求知欲,鲜明的独立倾向和独创精神;凡事有主见,雄心勃勃,肯努力,不甘虚度一生;精力充沛。显然,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其创造发明活动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充分证明了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与智力因素不同,在智慧活动中,非智力因素的诸多基本因素各自发挥其作用,某一基本因素水平的高低不一定影响其他因素的水平,而且只要其中某一种或某几种因素有突出发展,就可以在智慧活动中取得非凡的成功。此外,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决定,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是后天习得的,所以优化非智力因素主要在于后天的培养。大学生要想使自己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优秀人才,就要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三、学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弗兰德森(A.N.Frandsen)曾经指出,心理健康与学习中的成功是极其密切相关的。在它们之间,即在情绪的适应不良和智力的低效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因果关系。

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而各种学习的发现兴趣和自我提高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标志。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学习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就学习活动本身而言,学习是人和动物与环境保持平衡、维持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也是适应环境的手段。学习能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学习对心理健康是有益的。然而,对学什么、学多少、怎样学等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如何把握、如何选择和规划却会对心理健康带来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

1.学习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1)通过学习活动可以发展智力,开发潜能。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潜能,但是这些潜能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得以表现并进一步得到开发。并且,一个人的智力也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心理卫生学认为,一定的智力水平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潜能的开发状况则与心理健康状况直接相关。(2)学习能带来心理上的满足,使人体验愉快的情绪。心理卫生专家认为,献身于某些引人入胜的工作,是实现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如奥尔波特倡导实现“成熟个性”就应“专注工作”,“全身心地投入某种工作”;马斯洛提出“自我实现者”要求“以自身以外的问题为中心”“与一般水平的心理健康者相比,他们的工作更刻苦”;弗兰克尔提出“自我超越者”是“献身于事业的”。乐于工作的人常常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每当完成一项任务,取得一项成绩,就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就会有一种自我效能感,就会有一份喜悦和满足。而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若能埋头于工作,就可以实现“注意转移”,使自己忘掉烦恼,从工作成绩中得到安慰。大学生的“工作”就是学习。因此,努力学习,善于学习,有助于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

2.不良学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活动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生理、心理能量。如果学习方式不当,就会事倍功半,影响学习积极性;如果学习内容过多、负荷过重,就会由于压力过大而引起身心不适;如果搞“疲劳战术”,不注意劳逸结合,则会损害身心健康;如果学习环境嘈杂、肮脏,则会使人心烦意乱,效率甚低等等。这些伴随学习活动而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二)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习的影响

一般而言,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学习成绩优于心理不健康者。对于具备一定智力基础的大学生来说,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对学习更具有影响力。非智力因素指的是不直接参与认识活动,即不具有加工、处理信息的功能,而是个体内部的动力系统,它影响人们认识和行为的方式及积极性。这个系统包括需要、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性格、价值观等因素,它实现着对人的认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定向、引导、持续、调节和强化等功能。

学习活动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能够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选择什么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方面、探索哪一方面的课题,这都和学生的需要、兴趣、情绪、态度、意志、个性特点等心理因素直接有关系。但是学习活动毕竟是艰苦的脑力劳动,长时间的学习也会产生疲倦、松懈、枯燥乏味等情绪,如果不消除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就不可能推动智力活动的继续深入。这时就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强烈的求知欲,热情、勤奋进取的性格介入。总之,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即正常的智力、健康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适应能力等等,对大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甚至有心理疾患,则会不同程度地妨碍大学生的学习,抑制大学生潜能的开发,甚至使某些大学生中断学业。

四、大学生的学习

人需要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达到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的目标。三字经上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从一个侧面说明学习的重要性。(一)大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大学生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期,记忆力、观察力、思考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性都有很大的发展。大学生学习既不同于儿童的学习,也不同于成人的学习。大学生学习既有一定的专业性、目的性和探索性,又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表现出广泛的兴趣和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大学生学习有其特殊性:一是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在学习中会有发现与创造,但其主要内容还是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二是大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为前提的;三是大学生的学习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的知识与经验,重要的是间接经验的学习与掌握,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服从于学习目的的;四是大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与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品德及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二)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习主体的变化

中、小学时期的学习以教师为主,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大学生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大学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创造性,即学生不仅能举一反三,还能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活化所学知识。

2.学习的自主性

所谓学习的自主性就是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认识是独立的、自觉的和创造性的,是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认可,是学生对教育和教学活动价值的多方面利用和追求。

大学的学习具有自主性的特点。这种自主性是由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大学教学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素质所决定的。

高等学校培养的是掌握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拥有各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并能担负起某一方面工作的人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学生能够以比较成熟的、独立的社会成员身份去承担社会角色,从事社会中的各项活动。这就需要大学生具有创造性和独立性。反映在大学的学习中,就需要大学生能够独立地、自主地去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学习。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学习几十门课程。而教学课时数有限,这就决定了大学的教学活动不可能像中小学那样,教师对一个问题反复讲解,对每部分内容都面面俱到地讲授。在大学的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去自主地学习。教师主要是讲授难点和重点。这是以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为前提的,它是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对未知的启发和提示,最终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

大学生经过10多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这就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也使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不少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教师所传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独立地去探索新的方法。还有不少学生不满足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自己去学习更多的各学科的知识,反映出学习上的自主性。当然,对于一部分新入学的学生,这种自主性需要逐渐培养。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业余时间也是机动灵活的。大学生除了集中上课外,其余的时间都是自己任意支配,这就需要自主而合理地安排好业余时间。既要安排好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和社交活动,又要安排好学习时间。要自主地利用一些时间消化所学的内容并预习将要讲授的内容,真正搞清楚每部分内容。

自学,在大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大学学习自主性的一个重要体现。自学不仅是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的重要渠道,而且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大量的知识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来掌握。在大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只讲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如果上了大学,依然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讲授的内容上,只从教师的传授中获取现成的知识,就会影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对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是不利的。因此,大学生要掌握大学学习自主性的特点,掌握自学方法,努力培养自学能力,自主地去学习。

无论从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及学习方式都更加强调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承担角色,主要强调学习的自觉性与能动性。大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第一,大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较大的选择性,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的课程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既有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还有辅修课程及大量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爱好、兴趣,自由选择。大学生选择课程学习内容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学科内容与职业的契合性、学科的实用性、自己兴趣及将来的职业生涯选择以及对自身素质的拓展等。如计算机、外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与热点,就是因为科技发展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再者,大学生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自学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学业拓展能力的重要指标。第二,高校更加重视学习知识活化能力,即知识应用能力,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都体现着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学习的专业性

大学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基本的专业方向后进行的,因此其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为明确,即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所进行的学习;专业与学科群的划分也为大学学习与未来职业生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专业学习要求大学生既要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与经典理论,又要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与专业基础。

由于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高等教育不可能要求学生去学习所有学科的知识,而是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要求设置不同的课程。因此,大学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它的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为培养一定的专门人才服务的。在我国,大学分为理、工、农、医、师、林、文、哲、经等多种类型。不同种类的大学所设置的专业和课程都是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安排的。即使是同一类型大学,因专业不同,其课程设置也是不同的。由于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同,他们具体的培养目标也是不相同的,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必须体现本专业的特点和将来从事职业活动的需要。这种需要决定了大学学习的专业性。

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规定下,大学生入学后一般没有重新选择专业的灵活性。大学生必须学习本专业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后,方可毕业。但是,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而有选择性和侧重性。对选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各种社会因素进行选择,可以选修某些课程或不选修某些课程,在必修课程中也可以有一般掌握和深入学习之分。教育体制改革更促进了大学生学习上的选择意向。一些学有余力对某专业感兴趣并想将来从事该项工作的学生可以兼选该专业的课程,直至获得第二学士学位。但是,这种第二学士学位的获得也是以修完本专业所设置的全部课程为前提的。因此,大学学习是有专业性的。

4.阶段性(1)基础课阶段

这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是在中学阶段形成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加深加宽基础科学知识,为后续阶段的学习提供理论和思维基础。同时还对大学生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良好品行和健全人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阶段。除各类学科都要学习政治理论课、外语、体育等公共课外,不同学科的大学生还要有所侧重地学习若干门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课程。(2)专业基础课阶段

这一阶段在大学生学习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专业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这一阶段还进行认识实习,以增强感性认识。(3)专业课阶段

这一阶段的学习应用性强,带有明显的专业指向性。专业课是指本专业所特有的应用理论课和应用课,这些课是一个专业区别于另一个专业的标志。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大学生要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领域的概念、原理、规律、思维方式,了解本专业特有的现象和问题,并学会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专业问题。(4)毕业论文(设计)阶段

这是大学生学习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要综合运用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按照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本专业一个学术或实际问题。这是对大学阶段学习成效的检验,也是对未来所从事工作的考核。

5.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中心,学习获取知识的多元化带动了学习方式的变迁,网络又开辟了一条学习的新途径。大学开放式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成功之路,除课堂教学外,课外实习、课程设计、科研训练计划、学年论文、专家讲授、学术报告及走向社会的社会实践、咨询服务等都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道路。总括看来,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可分作以下几类:

一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所谓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培养怀疑的精神、探究的欲望。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重要的不仅是学生要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在于学生发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才能真正开启心智的大门,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才能真正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无疑,这种感受的获得和这个过程的体验比得到一个现成的结论更重要、更有意义。这正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最终所追求的。

二是基于实践的学习。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人的一切认识和知识归根到底都来自实践。大学生活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实践的舞台,通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法律援助、西部计划等各种方式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在实践中检验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增强了素质、锻炼了能力,只有在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发掘学习资源,学习才是生动的、鲜活的、真实的;只有在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中展开学习过程,学习才是完整的、详尽的、美妙的;只有在绚丽多姿的社会实践中体验学习感受,学习才是亲切的、深刻的、充满诗意的;只有在变化多端的社会实践中评价学习成果,学习才是高效的、智慧的、灵动的。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基于实践的,它定然以实践为依托。

三是基于个性的学习。基于个性的学习方式是多层次、多纬度的复合体,它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学习的自主性。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自主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与能力。大学生要合理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主动规划学习进程,科学制定学习策略,主动调节学习情绪,客观评价学习效果。要逐步确立主体意识和观念,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②学习的独特性。大学课堂不搞标准化,大学的开放性使每一个大学生个体的与众不同的独特品质得以展现,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和实际需要,选择和采用自己喜欢并有效的学习方式。③学习的创造性。创造性是个性的核心品质,大学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学习,指引学生敢于认识和研究自己所不知道的问题,善于将新的学习内容灵活变通地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改变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实现对自己的超越。

四是基于对话的学习。对话,在日常生活中是个极其平凡的字眼,原意指人与人之间的谈话,现已成为当代社会使用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之一。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研究,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或已成为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有效策略。深入研究对话的实质,会发现对话是对话主体在彼此交往中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染的过程,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共生、相互促进的过程,是对话双方从各自的经验出发所达成的一种认知世界的融合。对话式学习强调主体间的平等交往,每一个学生都与教师、同学或其他任何人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平等的,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建立在这种前提之下的学习,是一种面对面的、民主的、舒适的学习,才能真正走进内心世界,才会发生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与接纳,才会促进彼此心灵深处的沟通与交流,也才会引发双方自由的探究、交往和碰撞。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基于对话的学习是一种自觉、自愿的学习,也是一种共享、共进的学习,它强烈地突出了学习的主体性、交互性、协调性和成长性。

五是基于网络的学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上网用户总数已达94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4160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43万和66.9万,中国互联网络已经形成规模,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整个社会的运行都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在教育领域,网络信息成了教育的重要资源。报告数据显示,用户在网上经常查询的信息中,教育信息占29.3%。

基于网络的学习克服了以书本为主要信息载体的局限性,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突出了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可以预见,建立于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基础之上的学习方式将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基于网络的学习方式也要求大学生增强搜集获取信息、检索筛选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存储利用信息的能力,正确处理好主辅、人机、虚实等关系,真正成为网络学习的主人。

6.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素质的培养并重

目前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一再强调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那种只重视学生学习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必须摒弃。

大学学习和中小学的学习是截然不同的,在学习的内容上和渠道上有着广泛的特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广泛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学习社会知识;既要培养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又要培养组织能力、创造能力等。

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大学生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广博的。教师授课不是就书本讲书本,而是根据本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不断拓宽知识面,随时加入与其有关的新知识、新信息和一些相关的知识。不仅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而且要介绍本学科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介绍不同学派、不同观点和各种学术动态。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创造思维,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还要广泛地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很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如实践知识、社交知识等。大学生未来的工作首先是是一种实践活动,它需要大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这种结合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就逐步地培养实践能力,并且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要更好地与各方面人员接触,这就需要大学生要掌握一定的社交知识。而社交知识的取得,一方面要通过书本取得,即各种介绍社交知识的书籍,另一方面就需要通过社会活动取得。大学生要走向社会,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社会实践是培养专门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要真正成为合格的人才,还要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几年的大学学习,所学的知识还是很有限的。更多的知识需要大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边工作边学习。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科技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大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要从事科技活动,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此外,大学生还要培养组织能力、观察能力等。这些能力都需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开始着力培养。大学学习渠道是广泛的。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已不是惟一的途径。大学学习更多的是学生自学,通过自学、讨论、实习、听讲座、参观、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社会调查等途径来开拓知识面,积累丰富的知识。大学生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一样,兴趣爱好有差别,这就决定了其智能培养、品德塑造也必然是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环节的复杂过程。除了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实验、实习外,课外的兴趣小组、第二课堂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这些方面都体现了大学学习的广泛性。

7.大学生学习的探索性

大学生学习已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即对书本之外的新观点、新理论进行深入的钻研与探索。大学学习不仅仅在于掌握知识,更在于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与科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目前,高等学校普遍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课程安排、课程衔接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创新,加大了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