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防范与自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9 19:27:41

点击下载

作者:苏易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雪灾防范与自救

雪灾防范与自救试读:

前言

雪是人世间的精灵,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雪是自然界的化妆师,为我们装扮缤纷的世界;雪还是天空的信使,为我们捎来冬的气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屋檐、枝杈、大地、山弯……雪花从天而降,把世界变成一座圣洁的宫殿。人们在这座宫殿里嬉戏打闹。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然而,如果美丽的雪花持续不断地降落,就会给生灵带来危害。

雪灾是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其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办法阻止这些天灾。2008年初的冰雪灾难已经过去,但灾难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以及反思仍然值得我们回味。在那场大雪中我们知道了雪灾的可怕,同时雪灾也告诫我们要在雪灾来临时学会保护自己,救助他人。今天,我们应该科学地认识灾害,有效地防范灾害,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雪灾防范与自救》是一本加强青少年避灾自救意识、帮助青少年掌握避灾常识、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的科普书籍,主旨是让灾难的危害降低,让更多的生命从容避险。本书内容精练,知识丰富,通俗易懂,希望青少年朋友通过阅读本书,能够获得更多的避灾自救知识。

限于编者的水平和条件,书中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及同行专家指正。

第一章 认识雪灾

雪的定义

从其本质来看,雪是水的固体形态。地球上万物存在的根本,也都与水的变化和运动有关。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我们今天美好的大千世界。众所周知,地球上的水是不断循环往复运动着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然后又随着风的运动,飘到别的地方,一旦它们遇到冷空气,便会凝结成云转而形成降水,重新回到地球表面。这种降水通常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液态降水,其表现为下雨;另一种是固态降水,表现为下雪或下冰雹等。大气层中,以固态形式落到地球表面上的降水,被称为大气固态降水。大气固态降水的典型代表就是雪。在我国,冬天大部分地区出现的降水,都是以雪的形式。但是因为雪花降落到地面上的时候,有大有小,形状不一,以及积雪的疏密程度不同,所以,气象上就在度量降雪等级的时候,用雪融化后的水来计算。

在气象学上,通常把雪按24小时内降水量分为4个等级:小雪为0.1~2.4毫米的雪,中雪为2.5~4.9毫米的雪,大雪为5.0~9.9毫米的雪,被称为暴雪的是10毫米以上(含10毫米)的雪。

然而,从降水量的角度来看,即使暴雪的量级仅仅达到雨量中的中雨量,大体计算一下,10毫米深的积雪也只能融化成1毫米的水。

在自然界中,大气固态降水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雪花以外,还有至少三种可以造成很大危害的冰雹,以及少见的雪霰和冰粒。

大气固态降水多种多样的形态,是由于在天空中,气象条件和生长环境有很大差异。此外,大气固态降水的叫法也是名目繁多,极不统一的。于是,国际水文协会所属的国际雪冰委员会在1949年召开了一个专门性的国际会议,专门对大气固态降水作了简明分类。这个简明分类,把大气固态降水划分为十类: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和雹。在此,把前七类统一称为雪。那么,为什么后三者不能称为雪呢?事实上,由气态的水汽变成固态的水需要经过两个过程:一个是先把水汽变成水,然后水经过凝结变成冰晶;另一个是水汽不经过水,直接变成冰晶,这个过程叫做水的凝华。雪就是由凝华形成的。

因此,可以把雪说成是天空中的水汽经过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

雪的形成

雪是由空中的水蒸气形成的,那么在天空中运动的水汽又怎样形成雪呢?形成雪时有什么条件呢?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水汽饱和

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饱和水汽量。空气湿度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饱和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

冰面饱和的水汽含量要比水面低,所以冰晶生长所要求的水汽饱和程度比水滴要低。也就是说,水滴必须在相对湿度不小于100%时才能增长;而冰晶在相对湿度不足100%时也能增长。例如,空气温度为-20℃,相对湿度只有80%时,这时冰晶就能增长了。气温越低,冰晶增长所需要的湿度越小。因此,在高空低温环境里,冰晶比水滴更容易产生。

2.有凝结核

形成降雪的另一个条件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如果没有凝结核,很难形成降雪。空气里没有凝结核时,水汽过饱和到相对湿度500%以上的程度,才有可能凝聚成水滴。但这样大的过饱和现象在自然大气里是不会存在的。所以没有凝结核,人们在地球上就很难见到雨雪。

凝结核就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体微粒。最理想的凝结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强的物质微粒,比如说海盐、硫酸、氮和其他一些化学物质的微粒。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见到天空中有云,却不见降雪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实施人工降雪。

雪的分类

雪花虽然美丽,但是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破坏。如果不是处于0℃以下的气温下,几秒之内就会融化。就连观察它的一束强光都能把它毁掉,这给研究雪花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不过,遇到问题,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人们为了研究雪花,用普通的二氢化乙烯制成聚乙烯塑料稀薄溶液,用来捕获雪花和其他冰晶。溶液温度保持在-1~2℃,在外面罩上木板或者玻璃。下雪的时候,把这个外罩的盆子放在外面,用来收集雪花,然后盆子连同收集到的雪花在室内放10分钟,这时候溶剂也在蒸发。10分钟后,它的温度与室温相同,雪花就开始融化。水蒸气通过盖着盘子的塑料薄膜散发出去,之后印迹被永远留下。

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的道理,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雪花,但是,如果对无数的雪花进行仔细的研究,你就会发现雪花有好几种类型。这激起了科学家们研究的兴趣,所以,他们不断地寻找划分雪花的标准。1951年,雹块、雪花和其他冰形都采用国际划分标准。其中,把冰晶分为7种类型:片状,星状,柱状,车轮状,针状,多枝状雪晶,不规则状冰晶。

片状雪花为六面,星状为六点冰晶,柱状和车轮状是长方形冰晶,但不同的是,车轮状每一侧都有一条状物,当两个或多个冰晶结合在一起时,车轮条状仍然保留。针状为尖形冰晶,也能结合在一起。多枝状冰晶像蕨类植物的叶片一样有很多枝伸出。不规则冰晶凝结在一起时形状更加不规则。

另外,还补充了软雹、雨夹雪和雹三个冰状降水符号,每一类都可划分得更细。可以说,这个国际划分标准,让科学家使用大家都能够理解的冰晶名称。中谷宇吉郎又对此国际划分标准进行发展,把雪花分为41种。1936年他把分类结果公布于众,1966年人们又对中谷宇吉郎的分类进行延展,雪花总类提高到80个。

现在科学家对水是怎样结冰的,小冰晶又是如何结合在一起形成雪花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

最容易降雪、积雪的地方

真正的山脉总是和悬崖峭壁联系在一起,有深邃的山谷,嶙峋的怪石,直入云霄的山峰。因此山脉总有背阴之地,也有永远见不到太阳的地方,雪就会久积于此,不能融化。但是,即使有一座平滑的圆锥形山脉,要想在上面找到最容易被积雪覆盖的一部分,也很困难。

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夏季,太阳正午时分日照最强的时候大约是在西南方向,所以,山的西南侧比处于阴面的东北部温暖。天气系统从西向东循环,因为西侧受天气的影响,接近山脉的空气要向上被迫攀升,所以这一侧的降水量最大。如果结合这些因素考虑,我们可以把这座山分为四个区域。

山的东部和南部有充足的阳光,不受天气的影响;西南和西北地区,完全受天气的影响,但阳光明媚;而处于东南和东北之间的地带既背阴,又不受天气的影响,所以气温比较低,气候比较干燥;西部和北部,背阴,但有一部分区域受天气的影响,所以最有可能降雪。

高山上,如果终年覆盖着积雪,常年积雪较低的界限叫做雪线。雪线以上的地区,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雪崩,因为山区是狂风肆虐的地方。预测雪线不用遵守固定的法则,也没有这样的固定法则。从平均高度讲,热带地区雪线为5000米,南北纬45°为2400米,南北纬55°则略高于1500米。每一块大陆,都有其海拔高度足以使雪线存在的山脉,赤道地区也有发生雪暴的可能。

雪蚀作用

什么是雪蚀作用?这是一种在冰缘气候条件下,积雪场频繁地消融和冻胀所产生的侵蚀作用。在没有冰盖的极地、亚极地以及雪线以下、树线以上的高山带最容易出现雪蚀作用。因为那里年均气温为0℃左右,属于永久冻土带。雪场边缘的交替冻融,一方面通过冰劈作用破碎地表物质,另一方面雪融水将粉碎的细粒物质带走。因此雪蚀作用有剥蚀和搬运两种。随着雪场底部加深,周边不断扩大,山坡上逐渐形成宽浅盆状凹地,这就是所谓的雪融凹地。它的形态、成因和空间分布与冰斗相似,虽不同于冰斗,但两者又有联系。当气候变得更冷、雪线下降的时候,雪蚀凹地可以发育成为冰斗;与此相反,当气候转暖、冰川消退时,冰斗可退化为雪融凹地。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雪蚀作用的方式和速度也有差异。在纬度较低、降水量较大、年冻融日数较多的地区,雪蚀作用速率较快,雪蚀凹地深、面积相对要大。例如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雪蚀凹地极为普遍。与之相反,在纬度较高、降水量相对少、夏季气温低的地区,雪蚀作用就较弱。地面坡度的影响是:陡坡大于40°,雪场不易存在;而在平地上,雪蚀作用较慢;30°左右的坡地上,雪蚀作用最为活跃。

与雪有关的气象谚语

1.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这句古谚语的意思是说,中秋夜如果天空云多的话,那么来年元宵夜就会有降雪。

2.雪打高山,霜打平地

不论在高山还是在平地,雪和霜都会出现。在冬季阴天时,高山的气温一般低于平地,风速也较大,因而雪下到高山不易融化,高山上的雪一般厚于平地。雪融化时,自然是平地上的雪先融化完。由于高山的海拔高于平地,太阳光首先照在高山上,又因霜量毕竟有限,所以高山上的霜先消失掉。但是在山的背阴坡并非如此。因而有“雪打高山,霜打平地”的说法。

3.夹雨夹雪,无休无歇

雨和雪,都是空中降水,但是它们降地之前所经历的过程不同。雪成时,温度必在0℃以下。现在下雪又下雨,表示空中冷暖气流激荡无常,因此,天气还是不能转晴的。

4.雪后易晴

雪下在每次寒潮来临之时,也就是在冷锋上。这是在气旋的尾部,反气旋的前部。所以雪天之后,再来的是反气旋天气,于是天气转晴。

与雪有关的民谣

千百年来,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数不胜数的谚语农谣,这也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此仅介绍几则供大家欣赏,其余的就不一一赘述了。

小雪、大雪节气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进入了冬季田间管理和农田基本建设阶段。此时如果有场降雪,对越冬的小麦将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我国很早就有了“瑞雪兆丰年”“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预示着吉祥如意的农谚和民谣。

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小麦冬灌,保墒防冻。植树造林,采集树种。改造涝洼,治水治岭。水利配套,修渠打井。

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沙换土,冻死害虫。

小雪满田红,大雪满田空。(这是流传在广东地区的一句民谣,但这里所谓的红,不是指红色,而是在说农活多,因为此时开始收获晚稻,播种小麦,而到了大雪节气,田里已经收割完毕,空空如也了,这也意在警示人们要勤于劳作。)

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腊月里三白雨树挂,庄户人家说大话。小雪见晴天,有雪到年边。先下大片无大雪,先下小雪有大片。

什么是雪灾

雪灾亦称白灾,是因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我国一般发生在北方牧区,主要是指依靠天然草场放牧的畜牧业地区,由于冬季降雪量过多和积雪过厚,雪层维持时间长,影响到牲畜生存和正常放牧活动的一种灾害。

积雪对牧草的越冬保温可起到积极的防御作用,旱季融雪可增加土壤水分,促进牧草返青生长。积雪又是缺水或无水冬春草场的主要水源,解决人畜的饮水问题。但是雪量过大,积雪过深,持续时间过长,则造成牲畜吃草困难,甚至无法放牧,从而形成雪灾。

雪灾的形成类型

雪灾是由积雪引起的一种灾害。根据积雪稳定程度,我国积雪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

1.永久积雪

永久积雪是指在雪平衡线以上降雪积累量大于当年消融量,积雪终年不化。这些地区的积雪常年都存在,主要是在我国的大西北地区,永久性积雪的地方有时会发生雪崩现象。

2.稳定积雪

稳定积雪也被称做连续积雪。这些地方的降雪连续性都比较强,呈现出季节性积雪,且积雪的时间都在60天以上。

3.不稳定积雪

不稳定积雪也被称为不连续积雪。这些地方虽然每年都有降雪,但在空间上积雪分布呈不连续分布,多为斑状分布。这些地区的气温也比较低,但积雪的时间一般为10~60天,时断时续。

4.瞬间积雪

瞬间积雪主要发生在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这些地区的平均气温都较高,但在季风特别强盛的一些年份,寒潮或强冷空气侵袭,也会发生大范围降雪,形成瞬间积雪,雪量过大就形成一定的灾害。这些地区的雪很快就会融化,使地表出现短时积雪,但在雪融化时如果气温过低就会形成结冰现象,造成一定的危害。

5.无积雪

雪灾主要发生在稳定积雪地区和不稳定积雪山区,偶尔出现在瞬时无积雪地区。

雪灾分类及分级

雪灾分类

根据时间顺序,将每年10月15日至12月31日发生的雪灾称为前冬雪灾,翌年1月至2月发生的雪灾称为隆冬雪灾,翌年3月至5月15日发生的雪灾称为后冬或春季雪灾。雪灾按其发生的气候规律可分为两类:猝发型和持续型。根据我国雪灾的形成条件、分布范围和表现形式,雪灾可分为雪崩、风吹雪(风雪流)和牧区雪灾3种类型。

猝发型雪灾发生在暴风雪天气过程中或以后,在几天内保持较厚的积雪,对牲畜构成威胁。本类型多见于深秋和气候多变的春季。持续型雪灾指达到危害牲畜的积雪厚度随降雪天气逐渐加厚,密度逐渐增加,稳定积雪时间长。此类型可从秋末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春季。风吹雪(风雪流)为地面积雪或雪粒被大风卷起,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一种天气现象。它对自然积雪有重新分配的作用。风雪流形成的积雪深度一般为自然积雪深度的3~8倍,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公路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它会造成道路埋没,交通阻塞,驾驶员能见度下降等危害。风吹雪在全球分布广泛,出现频繁。它不仅是极地冰盖、高山冰川和雪崩的物质来源,诱发并加重冰雪洪水、雪崩、泥石流及滑坡等自然灾害,而且直接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牧区雪灾是牧区常发生的一种畜牧气象灾害,主要是指依靠天然草场放牧的畜牧业地区,由于冬春积雪过厚,致使大面积草场较长时间被积雪覆盖,牧畜因冻、饿而出现批量死亡的现象,严重时也常伴随着牧民因冻伤亡、交通堵塞等情况,严重影响社会经济活动。雪灾分级

依据降雪量、积雪厚度、积雪持续日数、空气温度、承灾体状况等指标,将雪灾等级分为轻灾、中灾、重灾和特大灾四级。

雪灾带来的危害

雪灾的危害程度比台风、雨涝、干旱等重大的气象灾害和地震等地质灾害要小,但也不能忽视。雪灾发生时,主要会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灾害:妨碍交通、通信、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安全;压倒房屋;冻坏农作物,导致农业歉收或严重减产,大量积雪可压塌大棚,对蔬菜生产和供应造成不利影响;大雪常伴随低温冻害,致使老人及牲畜冻伤或冻死,造成道路冻雪或形成积冰,致使交通事故多发和行人跌倒或摔伤。对畜牧业的危害

主要是积雪掩盖草场,且超过一定深度,有的积雪虽不深,但密度较大,或者雪面覆冰形成冰壳,牲畜难以扒开雪层吃草,造成饥饿,有时冰壳还易划破羊和马的蹄腕,造成冻伤,致使牲畜瘦弱,常常造成牧畜流产,仔畜成活率低,老弱幼畜饥寒交迫,死亡增多。另外,在严寒季节冬春禽的抵抗力下降,某些病毒性疾病如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疾病、流行性腹泻、蓝耳病、口蹄疫和体外寄生虫病等爆发的可能性增加,这时的雪灾可以起到催化和加剧的作用。

我国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几乎每年秋冬春季节都有不同程度的雪灾发生,较大的雪灾差不多每隔几年就发生一次。青海省的牧民就流传着“五年一大灾,三年一小灾”等说法。如1992年与1993年冬春之交,内蒙古、青海、西藏和甘肃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先后连降大雪,受灾草场达2万平方千米,受灾人口110万,死亡牲畜100万头(只),使我国的北方草场均受到严重损失。对交通的危害

雪灾时,交通线路与交通工具不断受到严重破坏,交通中断,运力损坏,造成道路结冰,致使车轮与路面摩擦作用大大减弱,导致车辆打滑或刹车失灵,引起交通事故,阻塞交通运行;造成行人滑倒、摔伤。灾害严重时,导致机场关停,部分水路封航,公路桥梁损坏,重点灾区交通陷于瘫痪,局部交通交流失衡,正常物流秩序与国民经济遭受较大影响。对农业的危害

对农村和农业来讲,降雪的益处远大于危害,但随着农业现代化、市场化的发展,雪的危害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降雪压垮温室大棚,或长期阴天降雪缺乏日照使大棚温度过低,影响蔬菜、水果的产量和品质。由于雪天交通不便,使时鲜农产品得不到及时收购和外运,造成产品积压甚至变质,影响经济效益。雪灾后,蔬菜虫害会减少,但病害会加重,随着气温回升,在温暖潮湿环境中,真菌性病害会加重。对水产养殖业的危害

鱼、虾等水产类受到冰雪灾害的影响,生育率下降,自身免疫功能受到损害,抵御重大疫病和外界恶劣环境能力下降,具体表现为摄食频率和摄食强度降低,抵御细菌、病毒、寄生虫侵害的能力下降。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成本增高,商品性能下降,高密度条件下的养殖、运输、存活率降低。对旅游业的危害

降雪使一些处在山区的旅游景点的游客锐减,影响旅游及相关产业的收入。山区野外活动,雪崩是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一种重要灾害。其他方面的危害

秋冬之交或冬春之交气温较低时,雨夹雪或湿雪落在树木或电力设施上,会造成树木或电线积雪或结冰,出现压断树木和电线的事件。除直接伤人毁物外,断电也会引起一系列城市灾害,供电、供水、供暖系统不能正常运转,医院、学校及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通信线路中断等。

我国雪灾的区域分布

雪灾主要发生在稳定积雪地区和不稳定积雪山区,偶尔出现在瞬时积雪地区。从全球范围看,雪灾主要发生在北欧、美国、苏联等国家和地区。在我国,积雪的分布具有以下规律:自南向北逐渐增厚,由西向东,明显减少;平原、盆地和谷地积雪少于周围山地;山脉内的山间盆地或高原中心地区积雪更少;山地积雪具有明显的垂直递增规律。积雪分布

南起云南省的玉龙山,北抵阿尔泰山,东自四川省的雪宝顶,西达帕米尔高原,永久积雪呈散点状分布,面积达5.65万平方千米。那里积雪长年不化,变质成冰,成为现代冰川赖以生存的物质补给来源。我国稳定积雪区达420万平方千米,包括:

青藏高原地区(藏北高原和柴达木盆地除外),面积230万平方千米。积雪深度一般有50~75厘米,最深可达230厘米。

东北和内蒙古地区,面积140万平方千米。积雪深度有50~75厘米,最深可达100厘米。

北疆和天山地区,面积50万平方千米。积雪深度达50~75厘米,部分山地在75厘米以上。此外秦岭、贺兰山、六盘山、五台山、峨眉山等也有零星分布。

我国不稳定积雪区面积较大,达480万平方千米,南界位于北纬4°~25°一带,大致在保山、昆明、柳州、连平、梅县、龙岩、福州一带。积年周期性不稳定积雪区主要包括辽河流域至秦岭、大别山之间广大地区。非年周期性不稳定积雪区包括秦岭、大别山以南积雪区,以及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积雪雪灾

根据我国大地上积雪及其雪害的有无,将我国分为两个大区(一级区)。大致以北纬25°线为界,以南称“中国南部无积雪—雪害分布区”,以北称“中国北部积雪—雪害分布区”。我国无积雪—雪害分布区主要是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省的南部和台湾省以及南海诸岛。根据天气系统的主要差异,纬度和海陆分布的地理位置差异,地势与积雪性质和雪害主要特征差异及人类活动对积雪作用,将“中国北部积雪—雪害分布区”分为三个“积雪—雪害地区”(二级区):东部季风—风吹雪危害地区,西风带—雪崩危害地区,青藏高寒—雪崩与风吹雪危害地区。牧区雪灾

牧区雪灾又分为雪灾常发区、雪灾偶发区和雪灾不发区。雪灾的常发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以西的大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的广大牧区、青海省青南地区以及祁连山牧区、北疆部分山区、西藏高原的中北部及西部牧区、川西高原牧区;雪灾的偶发区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边缘地区、青海湖及海西东部地区、内蒙古的阴山以南及巴彦淖尔盟一带、宁夏六盘山区、甘肃的陇中西北部、甘南高原、新疆的南疆部分山区、四川的川西高原牧区部分地方及云南西北部牧区少部分地方。在国内牧区的其余地方,由于降雪期间降雪量少,或者降雪量虽多但温度则较高的广大牧区,一般不易形成稳定而深厚的积雪。半农半牧区由于补饲条件好,所以也不容易形成雪灾。风吹雪

风吹雪又分为发生区、多发区和高频区。发生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内蒙古、新疆北部、青海、甘肃、宁夏以及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和河北;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青海和甘肃的部分地区;高频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中部、甘肃的天祝乌鞘岭和黑龙江通河。

牧区雪灾的规律

根据调查材料分析,我国草原牧区大雪灾大致有十年一遇的规律。至于一般性的雪灾,其出现次数就更为频繁了。据统计,西藏牧区2~3年一次,青海牧区也大致如此。新疆牧区,因各地气候、地理差异较大,雪灾出现频率差别也大,阿尔泰山区、准噶尔西部山区、北疆沿天山一带和南疆西部山区的冬牧场和春秋牧场,雪灾频率达50%~70%,即在10年内有5~7年出现雪灾。其他地区在30%以下。雪灾高发区,也往往是雪灾严重区,如阿勒泰和富蕴两地区,雪灾频率高达70%,重雪灾高达50%。反之,雪灾频率低的地区往往是雪灾较轻的地区,如温泉地区雪灾出现频率仅为5%,且属轻度雪灾。但不管哪个牧区,大雪灾都很少有连年发生的现象。

雪灾发生的时段,冬雪一般始于10月,春雪一般终于4月。危害较重的,一般是秋末冬初大雪形成的所谓“坐冬雪”。随后又不断有降雪过程,使草原积雪越来越厚,以致危害牲畜的积雪持续整个冬天。

雪灾发生的地区与降水分布有密切关系。如内蒙古牧区,雪灾主要发生在内蒙古中部的巴盟、乌盟、锡林郭勒盟及昭盟和哲盟的北部一带,发生频率在30%以上,其中以阴山地区雪灾最重最频繁;西部因冬季异常干燥,几乎没有雪灾发生。新疆牧区,雪灾主要集中在北疆准噶尔盆地四周降水多的山区牧场;南疆除西部山区外,其余地区雪灾很少发生。青海牧区,雪灾也主要集中在南部的海南、果洛、玉树、黄南、海西5个冬季降水较多的州。西藏牧区,雪灾主要集中在藏北唐古拉山附近的那曲地区和藏南日喀则地区。前者常与青海南部雪灾连在一起。

暴风雪的形成和特点

产生暴风雪的条件

1.气团

在冬季,北美受到三种气团的影响。极地气团覆盖了加拿大部分地区,此气团有着干燥、异常寒冷的特征,从极地高压区向南流动着干燥的空气。来自大西洋向西流动的温暖、潮湿气团覆盖了墨西哥湾、加勒比海、美国东南部。而太平洋气团则影响着这两个气团之间的区域、美国中部地带、西部沿海地区。

2.气压

格陵兰岛东部是低压地段,北极、美国中部、南加勒比海和加利福尼亚海区则是高压地段。在冬季,位于北美洲偏南地带的太平洋和加勒比海高压区与夏季产生的影响相比,相差甚远。冬季,在太平洋大气层,不同类型的气团相互交叉混合,会产生越过大陆向东移动的锋系。

3.风力

离开卡罗来纳海岸的低压区,给北美东部带来雪暴的天气系统常常就从这里开始发展,其程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随着旋转的风力加大,之后朝着北面移动,影响哈特勒斯角到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沿海地带。风的流动方向受科里奥利效应的影响,为逆时针方向。风吹过大洋的时候,水蒸气被吸收了,随着东北风往东海岸刮去。这些风在低压向北移动时引发洪水,侵蚀海岸,它们到达新英格兰的时候就会产生雪和雪暴。暴风雪特点

暴雪是指24小时降雪量超过10毫米的降雪,伴随暴雪而来的往往还有大风、寒潮等恶劣天气。学术专业上讲,暴风雪是对-5℃以下大降水量天气的统称,且伴有强烈的冷空气气流。在冬天,当云中的温度变得很低时,云中的小水滴结冻。当这些结冻的小水滴撞到其他的小水滴时,这些小水滴就变成了雪,当它们变成雪之后,它们会继续与其他小水滴或雪相撞。当这些雪变得太大时,它们就会往下落。大多数雪是无害的,但当风速达到4米/时(约15.6米/秒),温度降到-5℃以下,并有大量的雪时,暴风雪便形成了。

我国的中高纬度地区地域广阔,冬季漫长,一旦出现暴雪,并可能伴有强寒潮、大风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畜牧业、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影响较大。因此,暴雪预报是中高纬气象台站灾害性天气预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暴雪的研究也是气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主要有几大特点:一种是冷空气团是从极地方向过来,比如蒙古国、贝加尔湖方向,冷空气强度比较强,主要是以大风、降温过程为主,不会出现大范围的降水;一种是冷空气团从西伯利亚方向过来,即西北路冷空气,它也是一种大风降温的天气,但强度没有从北路过来的强度强,降水也相对比较少一些;还有一种就是从西路过来的,比如从冰岛过来,经过欧洲地中海这个方向自西向东过来的冷空气,特点就是大范围的降雪过程。导致我国大范围降雪天气的冷空气主要从西路移过来,再加上东路即贝加尔湖以东的冷空气,两股冷空气合并,与黄淮、江淮、江南北部一带,特别是黄淮一带的暖湿气流结合,很容易出现大的暴雪天气。总之,有充足的水汽和暖湿气流,以及比较明显的冷空气,两者相互结合就很容易使一些地方出现大到暴雪天气。

在冬季,当有强冷空气暴发南下时,由于渤海湿暖水面以及山东半岛地形共同作用,常会形成蓬莱以东沿半岛北岸的降雪带,被称之为冷流降雪。它经常会在局部地区形成水平尺度为几十千米的暴雪。这是造成冬季山东半岛气象灾害的主要天气事件,经常给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和损失。如2005年12月3~22日的降雪过程,在烟台、威海出现多次暴雪并造成重大灾情,被列为当年国内十大气象灾害之一。山东半岛冷流降雪是冷空气高空槽移出半岛之后,由700百帕上出现的东北冷涡或强北支槽使之不断有西北冷空气南下,流经暖湿的渤海海面,使渤海中南部的大片海域上的低层大气出现浅对流不稳定,在适宜的背景风场及垂直切变情况下,在海面上形成云街和在其下游发展成为对流胞族,它对海面静力不稳定能及热能释放起到了激发和组织作用。

暴风雪是伴随着强风寒潮出现的暴雪天气,发生的机会并不太多,而且它总是伴随着寒潮灾害和大风灾害出现。所以人们常把暴风雪或者作为寒潮天气来研究,或者作为大风天气来研究,或者作为暴雪天气来研究。也就是说,通常只研究了这种天气的一两个侧面,而缺乏全面的针对性的研究。然而,正是由于在暴风雪天气中的风、雪、寒潮三种灾害同时肆虐,才使暴风雪天气所形成的危害特别严重。暴风雪天气的主要特点是雪大、风猛、降温强、灾害重。暴风雪发生时,狂风裹挟着暴雪,呼呼作响,能见度极低,同时气温陡降。其天气的猛烈程度远远超过通常的大风寒潮和大雪寒潮,一般其风力≥8级,降雪量≥8毫米,降温≥10℃。

由于降暴雪时空气的湿度已接近饱和,湿空气较大的比热容进一步加大了风寒天人畜的热损耗率,而且融化和蒸发落在地上的冰雪也要消耗大量的热量。因此,风雪天气下人的体感温度比单纯风寒天气还要进一步降低。设湿空气比干空气增加比热容1/5,则由上面讨论可知,当环境大气温度为-5℃时,暴风雪中人体感受到的寒冷程度已达-35℃以下,在这种寒冷程度下,若事前没有御寒准备,人畜很快都会被冻伤、冻毙。特别是春天,在人们刚刚脱去冬装,家畜开始换脱绒的时候,突然而至的暴风雪常常会给畜群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虽然严重的暴风雪天气常会在短时间内给野外放牧的畜群带来灭顶之灾,但实践表明,只要能提前数小时得知暴风雪的到来,并采取一些适当的防御措施,就可以大大减少损失。所以,准确的暴风雪预报对防灾减灾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表明,狂风、暴雪、强降温联合肆虐,加重了冻害程度,这是暴风雪灾重的主要原因。需要在现有的风寒指数和风寒相当温度公式中,加入湿度对热损耗的影响,才能反映出风雪天气之下真实的严寒程度。

我国中高纬暴雪出现次数较多的在东北地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暴雪出现的次数分布在空间上不与纬度成正比,即并非越往北越冷的地区出现越多。

新疆雪暴主要出现在除准噶尔盆地之外的北疆地区及南疆的帕米尔高原上,盆地、平原地区几乎没有雪暴发生。出现最多的是吉木乃,其次是木垒和阿拉山口。新疆雪暴集中出现在1960年、1971年、1972年、1976年、1977年、1979年、1981年,1984年后在波动中逐年减少;雪暴集中出现在10月到来年的4月,在11月、1月或4月最多。新疆全天都可能有雪暴发生,雪暴出现的时段相对集中在午后,夜晚发生较少。

内蒙古暴风雪天气的产生,通常与北方冷空气快速南下及蒙古气旋的猛烈发展有关。一般在高空具有强西北急流锋区、强冷平流,而低层水汽又较丰沛的条件下,才易产生暴风雪天气。从引起内蒙古暴风雪天气的环流特征来看,若以欧亚区域环流特点为主分类,大体可分为四类。其中,西伯利亚脊前不稳定小槽发展类主要出现在春季,数量最多;乌拉尔山阻高崩溃类可发生在整个冬半年的任何时段,数量次多;阶梯槽类主要出现在深秋到初半冬,数量次少。

从理论上说,在内蒙古的降雪期以内的任何时段都可能发生暴风雪天气。然而,这种狂风、暴雪、强降温三种灾害同时发生的剧烈天气,在隆冬时节发生的概率却极小。实际观测资料表明,内蒙古72%的暴风雪天气出现在春季的4~5月份,真正在10月到次年3月期间出现的暴风雪天气还不到总数的30%。内蒙古地区并不是每年都会有暴风雪发生,有风无雪和有雪少风都形成不了暴风雪。在过去50年中,有32年内蒙古并未出现暴风雪,这表明,暴风雪这种剧烈天气,只能在少数特定的环流条件下发生。

风吹雪的形成

风速受障碍物以及紊乱空气的影响,速度会减慢,当风在城市间穿越时,风力越大,自身速度下降的幅度就会越大。雪的降落也会受到这种风速降低的影响。比如,当风将雪直接吹向建筑物时,在建筑物的墙壁上就会黏附上一部分雪,不过,这种情况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假如雪是被风直接贴到墙上的,那么,可能就会有相当平整的厚雪层形成于墙的表面,然后,在重力作用,墙壁上的雪就会下落,渐渐地,沿墙滑落之后形成一个斜坡。当然,我们说的只是一个理论设想,并不是发生的事实。雪堆积在墙脚并不是因为它们沿着建筑侧面降落,而是因为墙脚是雪首先着落的地方。

一条快速流动的河流携带着许多物质,如沙子、淤泥和小块的石子,河水在经历一阵大雨后,会携带大量的泥土,变得混浊不清。而当河流速度减慢以后,能量降低,它就再也不能带走那些较重的物质,如石头等就会沉入河底。在流淌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物质会随着河流能量的不断降低而沉积下来,最先沉到底部的固然就是那些最重的物质。与其类似的是,风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因为空气摩擦、障碍物等因素,使自身的能量不断地减少,它就像河流一样,自身的能量决定了那些能够被携带起来的任何物体的量,当风在吹动时,它携带的物质也会随着能量的失去而降落下来。

我们都知道,载雪的风在撞到了建筑物表面的时候,因为转向,能量会丧失一部分。因此,风所携带的一部分雪会在建筑物底下降落。载雪的风失去能量的地方,就有飘雪形成,这就是雪老是堆积在房子的一侧的原因。

在墙壁和吹雪之间,一般还有一条窄缝,那里的雪很薄。当载雪的风与墙壁撞击时,风就会以一种曲线状的行进路径转向,顺着墙壁表面向下行进,假如墙不高,一些风会越过墙的上部从背风的一面旋转而下,然后它又与墙壁分离开来,在与墙壁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就会有大部分的雪降落下来,而在墙脚近处,即墙壁与吹雪之间的那条窄缝处,就会降落相对较薄的雪。

雪会阻隔道路,致使交通不畅。下凹的道路被雪覆盖的可能性极大,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可能被雪覆盖。当春天解冻时,地面上无所遮蔽的积雪相继融化,而飘雪则可以坚持好几个星期,融化时间远远比地面积雪长。在道路的表面高度与两边的地面高度一样的地方,能量减弱的载雪旋风将更多的雪堆积在道路上,飘雪也会在顺风的一面形成,但在其他地方则不会出现这些情况。如果遇到大的吹雪,本来比两边陆地要高的道路就会被其覆盖掉,造成道路消失的假象,因此,针对雪可能覆盖道路的后果,帮助扫雪车司机和旅行者认出道路的路线,一些地方就专门在路旁设较高的柱子来作为道路路线的标志。

在狂风的驱动下,暴风雪可以造成很深的积雪。但这不是狂风独有的“本领”,轻风也可以做到这一点。风开始时伴随的能量越小,能量就越容易减弱。在没有风的空气中,雪会垂直降落,裸露的地表会覆盖上等量的雪。在一些条件下,飘雪仍会形成,不过这很少见。一般情况下是:存在一定的气流运动,雪呈一定的角度垂直降落。当雪遇到障碍物,轻风并没有减少多少能量,雪就会堆积。

风吹雪的堆积类型

背风堆积:风吹雪从山坡上吹下来,进入上边坡的坡顶后,由于气流急剧扩散,产生涡旋减速,雪粒便沉积在边坡上,并常以雪檐或雪包的形式向前推进。

迎风堆积:风吹雪从山坡下吹上来,进入路基台后,由于气流急剧扩散,产生涡旋减速,雪粒便沉积在迎风一侧的路肩上。

绕流堆积:当公路绕山丘转弯时,风吹雪沿公路运行,在内侧产生水平涡旋,风速减弱,使雪粒堆积。弯道半径越小,风速减弱越快,积雪越严重。

辐散堆积:风吹雪从山谷进入开阔平地时,由于辐散减速,雪粒也会沉积下来。

屏障堆积:风吹雪遇到路堤、山丘等屏障物时,在屏障物前后一定范围内均会出现减速区,而在前后坡脚减速至最低值。在减速区内,当风速降低至启动风速以下时,便会产生程度不同的积雪,而以前后坡脚处最重。

在一定的地区内,由于冬季的主导风向比较稳定,因此,风吹雪总是沿着主导风向在固定的路段上堆积。每年由于风力、降雪的大小不同,风吹雪虽有轻重程度的不同,但形成风吹雪的路段及其堆积类型,则基本上是不变的。

风吹雪的危害

风吹雪雪害是我国北方公路上频发的雪害之一。每年由于受气候的影响,在我国新疆、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等省、自治区,都有强大的风吹雪出现,致使公路严重积雪,能见度极低,造成交通中断,车辆被埋,冻死、冻伤过往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公路交通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公路风吹雪雪阻几乎年年发生,一旦发生雪阻,就会对该地区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抢险保通,每年政府交通部门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风吹雪灾害已是长期困扰公路运输的一个难题。

风吹雪的危害归结起来有视线障碍和背风积雪障碍两种危害,无论哪一种都会引发交通事故或者使公路交通中断。这两种危害给风吹雪地区冬季交通安全的保障带来了许多困难。

1.视线障碍危害

能见度是指视觉能够识别物体的最大距离。风吹雪发生时不仅能见度变低,视距变短,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视距发生急剧下降,易造成驾驶人员判断失误,对车辆的运行来说非常危险。能见度变低不仅对运行车辆影响很大,而且对性能优越、能高速运行的除雪械同样堵塞很大,并使运转操作效率降低。视距对运行车辆来说非常重要,当汽车的制动距离比当时的视距长,那么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就非常高,危险性极大。

在冰雪道路上,滑动摩擦系数小,车辆速度达到40千米/时,停车距离为45米;速度60千米/时,停车距离需要达到80米。可见当行驶速度达到40千米/时,视距45米对于司机来说很难控制刹车,所以极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非常危险的。另外,由于风吹雪使视距剧烈变化,视距可从100米以上的状态,在数秒间变成了无视距的白色世界。因视距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交通事故的概率加大,可使多辆汽车发生连续碰撞。因此,视距对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很大。

2.背风积雪危害

资料表明,当地面积雪的厚度为10厘米时,因路基轮廓不清,车辆应慢速行驶;当积雪厚度为20厘米时,车辆的行驶困难,但勉强可以行进;当积雪厚度达到30厘米时,一般车辆均不能行驶。而风吹雪所形成的背风积雪,其厚度远远超过30厘米,有时甚至达到数米厚,造成交通完全阻断。

风力搬运雪的输雪量和风速的n次方(n=2~7)成比例关系,当风速变小时,飞雪中的一部分将停止移动变成背风积雪。背风积雪主要发生在风吹雪变化、风速突然减弱的地方,例如在构造物的周围、地形不连续的部位、挖方路段和除雪时在路侧产生的雪堤等部位,都容易造成背风积雪。规模大的背风积雪可使交通中断,规模小的则形成雪垄,易使驾驶员在通过的时候,因把握不稳方向而导致事故,使交通受到阻碍。中断交通后被埋的车辆的发动机在积雪中仍然在工作,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雪崩的发生与危害

雪崩产生原因

雪崩是积雪雪山常见的一种现象,雪崩的发生地为山地。主要原因是雪山上的积雪堆积过厚,且过厚的积雪超过了山坡面的摩擦阻力,这样就会引起大量的积雪发生运动,从而产生雪崩。另外,也有一些雪崩是在特大雪暴中产生的,这种雪崩并不常见。

雪山上的积雪其实并不是一个整体,在积雪的下面还存在着一个软层。这一层主要是六角形杯状的冰晶体,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冰碴非常相似,人们也称其为雪堆底层的白霜。

这种白霜主要形成的原因就是雪粒蒸发,它们比上部的积雪要松散得多,存在于地面或积雪的下部,使上下层积雪之间因此而被隔开,当上部积雪开始顺山坡向下滑动时,这个隔离带也就起着助推的作用,不仅加速雪下滑的速度,而且还带动周围没有滑动的积雪。

在很多人的眼中,雪山上的积雪都是静止不动的,这只是人们的错觉,其实积雪在雪山上一直都在不断地运动着。雪山上存在着大量的积雪,人类生活的地球上又有其固有的重力,这种重力会将雪向下拉,而积雪的内聚力却希望能把雪留在原地。

积雪的内聚力与厚度有关,持续不断的降雪使山坡上的积雪达到一定厚度时,就容易发生雪崩。春天气温升高时,积雪表面消融,融水渗到雪层内部,就能降低积雪的内聚力、内摩擦力和抗断强度,特别是融水渗漏到积雪底部时,雪水就像滑润剂一样,使雪层更容易滑动。

当这两种力的较量达到高潮时,若给雪山施加一点外力,比如动物的奔跑、滚落的石块、刮风、轻微震动等,只要压力超过了将雪粒凝结成团的内聚力,就足以引发一场灾难性雪崩。

在风力比较充沛的山区,风也能使积雪发生雪崩。在山脊背风的地方,风能够将积雪吹成悬空。就像我们房子的屋檐,人们将其称为雪檐。一旦雪檐的自身重量超过抗断强度,便自行崩塌,从而引起山坡上方雪的塌落。

除了上面的一些自然原因以外,人类活动也在很大程度影响着雪崩的发生。现在已经有专家对发生的雪崩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很多雪崩都由受害者或者他们的队友造成的,这种雪崩也被称为“人为休闲雪崩”。在人类进行滑雪、徒步旅行或其他冬季运动时,在不经意间就可能酿造一场灾难。

另外,砍伐森林也能造成山坡积雪的稳定性减弱。森林和灌木,客观上起着阻止积雪下滑的作用,雪崩地区的森林被砍伐也是引起雪崩的原因之一,因此应该严禁砍伐雪崩地区的林木。在雪崩频繁的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地方法律上就明文规定严禁砍伐雪崩地区的树木。雪崩发生的规律

多数的雪崩都发生在冬天或者春天降雪非常大的时候,尤其是暴风雪爆发前后。这时的雪非常松软,黏合力比较小,一旦一小块被破坏,剩下的部分就会像一盘散沙或是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连锁反应而飞速下滑。春季,由于解冻期长,气温升高,积雪表面融化,雪水就会一滴滴地渗透到雪层深处,让原本结实的雪变得松散起来,大大降低积雪之间的内聚力和抗断强度,使雪层之间很容易产生滑动。雪崩的严重性取决于雪的体积、温度、山坡走向,尤其重要的是坡度。最可怕的雪崩往往产生于倾斜度为25°~50°的山坡。如果山势过于陡峭,就不会形成足够厚的积雪,而斜度过小的山坡也不太可能产生雪崩。

雪崩是可重复发生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在某地发生了雪崩,完全有可能不久后又卷土重来。有可能每下一场雪、每一年或是每个世纪都在同一地点发生雪崩,这一切都取决于山坡的地形特点和某些气候因素。天山中部冬季积雪和雪崩经常阻断山区公路,而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山地经常发生的雪崩是供给现代冰川发育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这种地区选择合适的登山时间就比较苛刻。在我国西部靠近内陆的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山地,降水量比较少,没有明显的旱季、雨季之分,雪崩可能也就比较少,选择合适的登山时间也就比较宽裕。另外,内陆山地相对高度较低,一般都在1000~1500米,故山地的坡度也比较缓和。而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相对高度在3000~4000米,甚至达5000~6000米,故山地坡度较陡,发生雪崩的可能性和雪崩的势能也就更大。

雪崩的发生还有空间和时间上的规律。就中国高山而言,西南边界上的高山如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横断山山地,因主要受印度洋季风控制,除雨季(5~10月)和旱季(11月至翌年4月)之外,全年降水都比较丰富,高山上部得到的冬、春降雪和积雪也比较多,故易发生雪崩。此外,天山山地、阿尔泰山山地,因受北冰洋极地气团的影响,冬、春降水也比较多,所以这个季节雪崩也比较多。

一般来讲,山高谷深、坡陡风大、降水较丰富的地方容易发生雪崩,如喜马拉雅山作为世界最高峻的山脉,包括诸多高峰如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卓奥友峰、西端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端的南迦巴瓦峰等,它们皆属地形陡峭、积雪丰富、冰川发育地带。尤其是南侧濒临印度洋,受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冰雪积累丰富。雪崩频繁是冰川赖以发育的主要补给方式,也是主要山地灾害,对登山活动形成最大危险的来源。从大的方面说,雪崩可归纳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自然雪崩主要由大风、暴风雪或暴风雨、大雨、大雪、暴晒、严寒、霜冻、地震等引起。人为原因是由于登山者缺乏经验,误入雪崩区,甚至由于人们在高山上大声呼叫等声浪震动破坏了积雪环境的平衡而导致突发雪崩;登山者修路横切雪层剖面更容易引起上方积雪的不稳定;等等。按雪崩运动的方式又分点雪崩和面雪崩。从雪崩的本身类型又可分干雪雪崩和湿雪雪崩等。根据经验,雪崩一般多发生在坡度为25°以上的雪坡,时间多发生在下午和晚间,阴雨和降雪天气,尤其是雾天、大风天、暴风雨这种恶劣天气下最容易发生雪崩。雪崩的灾害

雪崩有着极为强大的破坏力,这主要和它的速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高速运动的物体往往会产生很强大的冲击力。就拿一颗子弹来说,如果你用手拿着它碰到人体时,对人体当然不会产生危险,而如果把它从枪筒里高速飞射出来,就能够将人置于死地。

即使是人类最优秀的短跑世界冠军,也只能达到每秒钟11米的速度。猎豹是动物界里的短跑冠军,当它在追捕猎物的时候,它那闪电般的速度,也只不过每秒钟30.5米。强大的12级台风,速度也只是每秒钟32.5米。然而这一切与雪崩比起来,都微不足道。雪崩能够达到惊人的速度——每秒钟97米。1970年,秘鲁发生的大雪崩,在不到3分钟时间里积雪倾泻了14.5千米。换言之,也就是每秒钟可达约90米。

此外,雪崩有着极为强大的冲击力量。一个运动速度较大的雪崩,可以让每平方米物体表面承受40~50吨的力。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种物体可以承受得住如此巨大的冲击力。即使是硕大无比的森林,一旦遇到高速运动的大雪崩,就如同理发推子推过我们的头顶一样,一扫而光。

雪崩造成灾害,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引起的气浪。当雪崩体在高速运动的时候,就会引起空气的剧烈振荡,在雪崩龙头前方产生强大的气浪。这种气浪的冲击力与原子弹爆炸时的冲击波很接近,力量之大不可估量。1970年,秘鲁的大雪崩而引发的气浪把地面上的岩石碎屑卷扬起来,竟奇迹般地使附近地区下了一场稀奇的“石雨”。

除此之外,雪崩气浪的影响范围要比雪崩体大得多。因为在陡岩或者河谷急转弯的地方,雪崩体因为受到阻滞就会停留下来。而雪崩气浪却难以停止,它会继续沿着雪崩运动的方向爬山越岭,摧毁大量的森林、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当它越过交通线路的时候,还会使车辆倾覆。如果人遇到它,定会难逃一劫——不被刮走,也要窒息而亡。

雪崩如同战争一样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而且它们之间好像有不解之缘。在历史上,有很多战争都与雪崩有着很大的关系。

古代,非洲北部曾经有一个迦太基帝国,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军事强国。后来,迦太基与地中海北岸的罗马帝国发生了多次战争。公元前218年,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奉命远征罗马帝国,他统率步兵38 000人、骑兵8000人和大象37头,绕道西班牙和法国,在10月底翻越积雪的阿尔卑斯山。然而不幸的是,阿尔卑斯山发生了雪崩,汉尼拔不了解积雪和雪崩的危害,致使其部队损失惨重,共有18 000名士兵遇难,2000匹战马丧生,还有好几头非洲大象也被雪崩埋葬。

近代的时候,法国皇帝拿破仑准备攻打意大利,由于得穿越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拿破仑只好另寻办法。首先他派了探子到山上去侦察,这与汉尼拔比起来,显然要高明得多。当探子回来的时候,便战战兢兢地对他说:“也许可能通过,但是……”拿破仑毫不犹豫地对探子说:“只要可能,便没有但是,马上向意大利进发!”1796年,拿破仑亲自率领4万军队,排成30千米的长蛇队形,浩浩荡荡地从西北向东南横跨盖满积雪的阿尔卑斯山。尽管拿破仑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可还是难逃阿尔卑斯山的雪崩,被掩埋的兵士达1000人以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尔卑斯山的特罗尔地区,意大利和奥地利打仗,双方损失惨重,葬身于雪崩的人数不少于4万。他们的作战方式是故意用大炮轰击积雪的山坡,制造人工雪崩来消灭敌人。有一位奥地利军官在回忆录里感叹地说:“冬天的阿尔卑斯山,是比意大利军队更危险的敌人。”容易发生雪崩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25°~26°的雪坡都存在雪崩的危险,而30°~45°雪坡是最危险的地方,容易发生大雪崩。此外,向阳的雪坡由于易于融雪,容易发生雪崩;光滑、无植被或少植被,还有岩山表面的山坡也容易发生雪崩。北山坡的雪容易在冬季中期雪崩,南山坡的雪容易在春季或阳光强的时候雪崩。新雪后次日若天晴,上午9~10点最易发生雪崩。

一般雪崩都是从山顶或山体高处爆发,并以极快的速度形成强大的力量,携带大量的树木碎石向山下冲去,一直奔腾到开阔的平原,将其下冲之势缓冲殆尽才能停止。雪花看似没有重量,但是形成的“白色恐怖”却能达数百万吨之重。雪崩所形成的巨大破坏力,不只表现在雪崩的重量上,还在于雪崩形成的气浪,这种气浪的冲击甚至比雪崩本身的重压更加可怕,它能推倒房屋,折断树木,使人窒息而死。

雪崩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往往给人造成致命的危险,所以在雪地活动的人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大雪刚过或连续下几场雪后是最危险的,这是雪崩最易出现的时候。这时候,一定要远离山区,不要上山。因为在这时,新下的雪或上层的积雪很不牢固,稍有扰动,甚至一声叫喊都足以引发雪崩。

天气变化不定,时冷时暖,还有天气转晴或天暖开始融雪时,积雪变得松散不稳固,很容易发生雪崩。

陡坡上非常危险。因为雪崩一般都是由上而下运动,在20°的斜坡上,也有发生雪崩的可能。

如果必须穿越斜坡地带,千万不要单独行动,更不要堆在一起行动,应该隔开一段可观察的安全距离,一个接一个地走。

时刻关注雪崩的先兆,比如听冰雪破裂的声音或低沉的轰鸣声,仰望山上见有云状的灰白尘埃,这是因为雪球下滚所引起的。

雪崩的行进路线,可依据峭壁、比较光滑的地带或极少有树的山坡的断层等地形特征辨认出来,在上山或在山区活动时,要尽量远离这些地方。

冰雪洪水的特点与分布

冰雪洪水是指由冰川融水和积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所形成的洪水,以冰川融水为主要来源的称冰川洪水,以积雪融水为主要来源的称融雪洪水。高寒山山区河流一般由冰川融水、积雪融水、雨水和地下水四种补给,称混合补给河流。单纯由冰川融水补给或单纯由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很少见。冰雪洪水是季节性洪水,春夏当气温回升到0℃以上,冰与雪融化成为液态水。太阳辐射越强,冰川面积和前期积雪厚度越大,则融化强度越大。由冰川和积雪融化的水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直接补给河流,一部分通过下渗,以浅层地下水的形式补给河流,形成春、夏季洪水。

冰川洪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冰川正常的融化,一年一度形成的季节性洪水,一般出现在7~8月份;另一种是突发性冰川洪水。正常的冰川洪水的洪峰、洪量及洪水形态在相同的地质地貌条件下,主要取决于冰川消融区面积。洪水过程线无明显暴涨暴落,而是缓慢连续上升,呈肥胖单峰型或双峰型。冰川洪水流量与气温变化具有明显同步关系,流量与降水变化是异步关系。因此,每当遇到降水天气,日照减少,温度降低,河流水量就明显减少;在无降水天气,高温持续时间长,河流水量就显著增大,这与暴雨洪水完全不同。叶尔羌河夏季融水洪水的日变化规律较强,汛期初期,每日最大洪峰发生在4点左右,为单峰,主要为低山区融水径流补给,大约持续15天;随着气温的持续攀升,高山融水迅速增加,这时每日的过程出现双峰,即4点前后和16点以后两个时段;在汛期中期,16点洪峰高于4点洪峰,后逐渐过渡为单峰。

突发性冰川洪水是冰川洪水的特例,这种冰川洪水的特点是突然暴发,历时短暂,洪峰指数呈猛涨猛落。它是冰湖溃决时的突发性快速排泄洪水。冰湖是由于冰川前进,堵塞沟谷而形成的,在温冰川中,冰内和冰下空穴中蓄水,形成冰内湖,也可溃决发生洪水。冰川跃动、冰体崩落、雪崩和地震等都有可能使冰坝溃决,这种洪水一般发生在夏末或秋季,也有的发生在冬季,无一定周期,一年一次或几年一次。

融雪洪水发生的时间比冰川洪水早,一般在4~6月,融雪洪水洪峰流量出现在5~6月。处在同纬度附近的河流,平原融雪洪水发生时间较山区早。中国阿尔泰山山区河流的融雪洪水一般出现在4~5月,最迟至6月就结束。特大融雪洪水可导致洪灾,例如1948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费雷泽河,因冬季降雪量大,春夏高温持续时间长,形成了灾害性融雪洪水。

中国冰川洪水主要分布在天山中段北坡的玛纳斯河流域地区及西段南坡的木扎尔特河、台兰河、西昆仑山喀拉喀什河、喀喇昆仑山叶尔羌河、祁连山西部的昌马河、党河和喜马拉雅山北坡雅鲁藏布江部分支流。融雪洪水主要分布在新疆阿尔泰山和东北一些河流,俄罗斯高加索、中亚、欧洲阿尔卑斯山、北美西海岸山脉等也有冰雪洪水。

暴雪与寒潮的关系

寒潮是指北方大范围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的寒潮天气,冷空气所经之地的气温在24小时内可以猛降10℃以上。一般情况下有寒潮侵袭,当地气温几乎都在0℃以下,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对于寒潮天气的标准略有差异。

通常情况下,寒潮和强冷空气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在我国,这种天气状况是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对沿海地区而言,寒潮大风会构成很大的威胁。例如1969年4月21~25日的寒潮,强风袭击渤海、黄海以及河北、山东、河南等省,陆地风力高达7~8级,海上风力高达8~10级。由于正是天文大潮时期,寒潮造成了渤海湾、莱州湾几十年来罕见的风暴潮。在山东北部沿海一带,海水上涨了3米以上,冲毁50多千米的海堤,海水倒灌30~40千米。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寒潮都会带来暴雪天气。

寒潮会带来雨雪和冰冻天气。这类天气,对交通运输有着很大的危害。例如1987年11月下旬的一次寒潮侵袭,使哈尔滨、沈阳、北京、乌鲁木齐等铁路局所管辖的众多车站道岔冻结,铁轨被雪埋住,通信信号失灵,列车运行受阻。雨雪过后,道路结冰打滑,交通事故发生次数明显上升。不仅如此,寒潮袭来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在这样的天气下,容易患感冒、气管炎、冠心病、肺心病、中风、哮喘、心肌梗死、心绞痛、偏头痛等疾病,如治疗不及时还会加重病情。

寒潮天气不仅带来强降温,同时还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寒潮暴发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在西北沙漠和黄土高原,表现为大风少雪,极易引发沙尘、沙尘暴天气。在内蒙古草原则为大风、吹雪和低温天气。在华北、黄淮地区,则常常为风雪交加。在东北表现为更猛烈的大风、大雪。在江南常伴随着寒风、雨夹雪或大雪。

寒潮多出现在冬季或初春的季节,且强度和危害也有差异。当寒潮发生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大范围的大风、强降温和雨雪天气,给农牧业、交通、电力和建筑甚至人类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章 如何预报防范雪灾

雪灾监测、预警、风险评估

气象风险评估与防御规划

气象灾害风险指未来十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气象灾害风险。减少气象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气象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气象灾害以防御为主,防、抗、减结合。为此,实行灾害防御工作的社会化,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众积极参与的灾害防御格局。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本级气象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辖区内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服从人民政府的指挥和安排,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具体内容包括:气象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灾害防御的原则和目标;灾害易发区域和重点防御区域;灾害防御工程措施规划;灾害防御非工程规划;气象环境影响分析;等等。雪灾风险评估

面对雪灾,人类自己能够调控的活动有两方面:一是雪灾发生前的预防,二是雪灾发生后的救济。受技术、交通和通信的限制,雪灾的防御主要以灾后救灾为主,救灾措施的实施滞后所造成的损失较为惨重。随着科学的发展,依托高科技技术,在灾前对雪灾进行预警与风险评估成为雪灾防御的重要手段。雪灾评估和预警是防御自然灾害、实施抗灾救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决定是否对受灾地区实施救灾,以及在制定救灾方案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

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灾区背景数据库等支持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冰雪灾害评估模型库和专家系统,快速、准确地评定灾害危害程度及损失情况,及时向政府救灾指挥部和社会保险部门提供服务意义重大。监测监测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气象监测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进行气象探测并向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汇交气象探测资料。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及其他从事气象探测的组织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汇交所获得的气象探测资料。雪灾监测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按照世界气象组织(WMO)、中国气象局技术规范和国家行业标准,充分利用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无人飞机探测、气象自动站网等现代探测技术,组织对雪灾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预报工作,对易灾地区暴雪与雪灾的发生频率与分布、年际变化、环流形势特征、主要影响系统、水汽场等气候学特征和冬季降水气候振动分析,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雪灾作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雪灾监测技术与风险评估模型卫星遥感技术

卫星遥感利用雪的光谱特性和AVHBB的通道特性,可以确定积雪范围、反演积雪深度、统计积雪面积,是雪灾监测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山区、高原地区的监测。目前遥感技术与信息已广泛应用于暴雪天气的监测、水汽源分析、气候诊断与区划、积雪时面深实时监测及雪灾监测、预报、防灾综合系统研究上,并由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计算,成为防御和减轻雪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牧区雪灾监测评估技术模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牧区雪灾的研究成果已得到大量应用,开发的一些技术和模型可以互相借鉴。随着3S技术和气象预报技术在牧区雪灾监测中的广泛应用,在北欧、北美以及我国的青海、西藏、新疆和内蒙古地区,利用遥感建立了雪灾历史数据库、雪灾背景数据库和雪灾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大范围积雪监测和牧区雪灾灾情判别与评估,建立了雪灾监测与评估系统和应急反应系统,并制作了冬季降水和雪灾等级的相关模式及多组判别短期气候预报模式。主要成果如下:

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省区经过几年努力,基本形成了以雪情、草情、畜情及前期气候滞后影响的诊断分析为基础,以短期气候预测、中期转折性天气预报、暴雪低温等灾害性天气短期预报、牧业气象技术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决策服务技术,可以重点提供饲草饲料生产与调度,雪灾的监测和预报,防灾准备程度与可能的重点灾区,所要采取的防灾抗灾必要措施和对已发生灾情调查评估等对策建议。

雪灾、寒潮低温等牧业灾害性关键性天气的短、中期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气候诊断分析。

以增加牧业生产效益和防灾减灾能力为目的的系列化牧业生产气象服务,其中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宁夏银川地区和四川甘孜州等地已开展牧草产量预报。

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牧业气象适用技术。例如青海、新疆等省(区)和四川甘孜州等配合草原规划建设,大力推广牧区草原气候资源利用,人工育草、引进优质牧草,采用暖棚养畜、牛羊育肥等技术。

逐步推广牧业单边带警报网、高频电话通讯网、气象电台建设,改善服务质量。

雪灾预警信号

发生强降雪时国家会及时发布一些预警信号,这些信号对人们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因此我们要时刻记住这些预警标志,对于在校的中小学生来说更要记好这些标志,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雪灾预警信号分为三级,这三级分别用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黄色为三级防御状态,上面是橙色,为二级雪灾预警信号,最后是红色,表示一级紧急状态和危险情况。在听到国家发出这些雪灾预警信号后,要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因降雪带来的危害。雪灾黄色预警信号

当发布雪灾黄色预警信号时就表示在12小时内可能会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影响的降雪。这时相关部门要做好防雪准备。这种降雪对交通会造成一定影响,交通部门要做好道路融雪准备,并组织好人员准备做好交通疏通工作。

除了各个部门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以外,农牧区的百姓也要做好相应准备,要备足粮草,以免发生雪灾时人和牲畜没有足够的粮草。对于一些上学的孩子们来说,发出黄色预警以后,放学后要及时回家,以免下大雪以后路上积雪过深,滑倒摔伤。雪灾橙色预警信号

雪灾橙色预警信号表明在发布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下去。这种雪灾信号发布之后相关部门要迅速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工作。

发布雪灾橙色预警信号以后,相关部门要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交通部门要组织好人力,以免发生交通堵塞或交通事故。

雪灾橙色预警信号发布时,有时已经下了很大的雪,这时路上的行人和驾驶人员要格外小心,以保证安全。雪灾橙色预警还表明大雪有持续的可能,这时学校可以提前放学,放学后学生要搭伴行走,遇到道路不好的地方要相互搀扶,防止摔伤。

雪灾橙色预警信号发布以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这时要将野外放养的牲畜赶到圈里喂养,并准备充足的草料,还要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以免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雪灾红色预警信号

发布雪灾红色预警信号表明在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雪灾红色预警是最严重的一种雪灾预警信号,这种雪灾的影响非常大,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这种雪灾在我国北方地区有时会发生,发生这种雪灾时,常会造成交通堵塞并因大雪引发一些交通事故,因此在国家发出雪灾红色预警信号以后,各部门以及个人要高度重视,同时做好相应的准备。

发布雪灾红色预警以后,交通部门在必要时要关闭道路交通,以免发生意外。相关应急处置部门随时准备启动应急方案,做好应对因雪灾带来的各种可能发生的危害的准备。发生这种大雪灾以后,国家要做好相应的救助工作,这种雪灾在牧区发生要多一些,因此要做好牧区救灾工作。

发出雪灾红色预警以后,因大雪可能会持续,路上的积雪过深,行走会不方便,可尽量减少出门时间,并在家里准备充足的食物,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雪崩的预见性

雪崩预报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它的预先性,按照时效长短,可以分成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预报方法,下面分别进行详细的介绍。

1.短期雪崩预报

短期雪崩预报—A:这是一种最普遍的实时预报,针对的是未来12~24小时短时间内的雪崩危险评估,相当于《国际气象词典》中所列的“甚短期预报”。在冬季大雪期间,通常是根据现实的天气状况进行雪崩预报,准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山区的天气变化,而山区的天气变化是最难以预报的,这是急需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对于雪崩危险的短期预报,能够影响很多管理方面的决定。但是雪崩危险短期预报的常见问题是大雪期间积雪是否具有稳定性。大雪期间,不稳定状况出现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它并不出现在大雪的早期阶段,而是在降雪临界程度达到之后,接着,危险迅速增加。于是存在一个很常见的误区,当天气状况良好和积雪表面看来很稳定时候,往往低估了雪崩危险发展的速率。

短期雪崩预报—B:相当于《国际气象词典》中所列的“短期预报”。有1~3天的预报时效,是“大雪轨迹预报”。冬季来临,大雪的产生一般都是沿着可识别路径移动的气旋造成的,这都是可以预测的,所以这也是雪崩预报的基础依据。如果出现雪中的不稳定结构(或有潜在危险发生的可能)已被识别,这时候的预报会特别准确。正在气旋中发展的大雪会因为不稳定结构而产生荷载,可通过判断它可能造成的影响,来预测雪崩危险的可能性。在主要积雪层结构相同的大部分地区,通常大雪都会沿着冬季常见轨迹移动,较强的大雪会产生从一个山脉移到下一个山脉的一系列雪崩作用。轨迹上游地区的雪崩作用报告,可以增强我们对下游地区随着降雪出现而发展的雪崩危险预期。

2.中期雪崩预报

提前3天至2周的预报称为中期雪崩预报。因为积雪的变质作用引起的结构变化造成短期间的鼎盛雪崩危险,也可以称为“变质作用预报”。比如说,低温时的不稳定雪板、充分结块之前的不稳定霰层或者使得新雪板变得脆弱的建设性变质作用。这种结构方法主要凭借较长时间的天气影响,所涉及的变质作用变化则可能是复杂的、难以预测的。这种预测方法需要有积雪特性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根据对雪内作用的合乎逻辑的结构变化及其对积雪稳定性的影响进行预报。变质作用预报在技术上是很难的,所以需要有丰富的积雪物理知识,采取因果直观法。

3.长期雪崩预报

长期雪崩预报指的是时效2周至3个月的预报。这也叫做“冬季雪崩预报”,主要依据判断评测雪的持续结构形式,特别是形成持续不稳定的深霜结构。冬季早期形成的深霜或者诸如表霜一类的脆弱润滑层,当上面积攒了足够的积雪负荷时,最终将会导致某种雪崩。未来长达2~3个月的冬季未被预见的天气,是否会为雪崩的形成创造有利因子,这是雪崩产生的最大必要条件。即使不知道雪崩产生的确定时间,但是可以准确地预测雪崩是否会出现。根据11月和12月形成的积雪结构,往往可以预先描述翌年1月以前的冬季雪崩状况:“雪崩平安无事的冬季”或者“雪崩难以对付的冬季”。另一方面,结构方法就是这种判断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利用因果直观法进行判断,就能得到很好的统计分析结果。在一些地点已经积累相当长的积雪结构时间剖面记录,能够检验某些结构形式和冬季雪崩作用之间总的关系。

暴风雪来临前应做的准备

家庭室内应做的准备

听到风暴的预警消息后,要尽快通知邻居与亲朋好友,他们可能还并不知道警报信息。此外,要根据情况,看是否准备卫生、可储的物品。如有必要,要准备可以坚持几天的食物,最好选那些不用烹饪、不需要冰箱保存的高能量食品,如干果、巧克力、饼干等。此外,还要为老人、儿童准备相应的食品。

检查电线和电话线是否出现故障,同时,也要确定手机是否能够正常通信,还要将电池电量充满,以防暴风雪来临时不能与外界取得联系。最好准备能够由电池来运转的电视、收音机,方便随时了解相关资讯。

暴风雪来临时可能会对供电线路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不在可能断电时发生手忙脚乱的状况,最好准备一些能够耐用并方便的照明设备,如手电筒(最好是使用电池的手电筒)、小型发电器等,而且,也要看使用的电池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准备足够的备用电池。如果没有上述条件,也可以准备火柴、蜡烛、煤油灯等简易照明设备。

暴风雪来临时不仅有对供电线路造成影响的可能,也有对输水线路造成影响的可能,所以,在来临前,要有随时会停水的准备,按每人每天饮用3.78升水来算,准备足够喝几天的干净水,也要在盆里、浴缸等容器内蓄满水,以备不时之需。

暴风雪的降临预示着气温的降低,为了顺利度过低温时期,要确保空调、电暖器等取暖设施的正常运作。准备气罐,以防停电时电力设施不能运作而造成煮食不便。此外,在农村,可以准备大量的炭、煤油或木头,在暴风雪来临时用来取暖。

检查所有使用燃料的装置是否能正常运转,如壁炉、炉具或其他装置。要保证良好的通风状态,如果通风不畅,当这些装置运转时,在空气中就会积聚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引起中毒。

为了预防燃料起火造成危险,要准备一些能够有效灭火的设备,最为简便的就是准备一桶沙子,它们既能轻易找到,又可以有效地灭火。此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准备灭火器,将其调整为备用状态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并且将烟雾警报器启动。照理说,水是火的克星,为什么不用水灭火呢?当然,在一定情况下,水确实是灭火的好材料,不过,倘若有电线或者是油类物质起火,切忌往上泼水。

在暴风雪来临前,如果家中有病患者,要对其药物做好安排,保证有足够的药量,而且,对于急救药物的存放处要铭记于心。驾车外出前要做的准备工作

冬季暴风雪来临时,如果一定要驾车外出,要将油箱加满油,防止用尽燃料后受到暴风雪更加猛烈的袭击。此外,还要防止其他状况发生,如无法辨别方向、油箱和燃料管结冰等现象。在出发前,一定要做好以下准备:

最好将你的目的地、计划行车路线、备用路线以及预计到达时间等告知给你的亲朋好友,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要一个人出行。而且,将指南针和所有可能用到的地图带上,可以在无法辨别方向时使用。在用指南针时,不要待在车里,因为车的金属和电气系统会对其造成影响,使标示有误。

最好携带一个放有食物如糖果、花生、干果或巧克力及睡袋或毯子、替换的鞋和衣服的求生背包。此外,还要放一些其他备用物品,如急救箱和使用手册、蜡烛和防水火柴、投币电话用币、手电筒和备用电池、锋利的小刀、用来融雪当水喝的铁罐儿、一根拖曳绳索、一块显眼的红布、雨刷、细沙或沙砾、援助索(英国人称之为对接线)、一把铁锹(以免轮胎在冰上打滑)。你的车如果没有无线电天线,为了方便,最好还要准备卫生纸、一根长棍和一个有盖子的大桶。城市居民在雪灾发生前应做的防护措施

雪灾能给人类的生活与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比如,它能对交通、供水、供电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那么,在雪灾发生前要采取哪些防护措施呢?

在雪灾多发季节,要随时留意天气预报。

如果得到雪灾即将发生的消息,要在家中提前准备好足够御寒的衣物及被褥,还要准备好足够的干净水、食物等,最好能够吃几天。

准备可以照明的工具,如蜡烛、手电筒等,以防雪灾造成输电线路不能供电带来的麻烦。

准备常用的药品,以防不时之需。

准备能够御寒防滑的鞋子和雪具,必要时,还可以准备能护着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御寒物,一旦有事外出,也能够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人们在出行时,要听从交警指挥,遵守交通规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