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舍,怎样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30 20:44:01

点击下载

作者:东方飞扬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怎样舍,怎样得

怎样舍,怎样得试读:

怎样舍,怎样得

作者:东方飞扬排版:青杨出版时间:2016-12-01本书由北京东方资治文化传播中心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怎样舍,怎样得

怎样舍,如何得

舍得一词最早出现在《了凡四训》当中,这就使其天然地具有佛家辩证的色彩。舍得从字面上来讲就是指要付出,不吝啬。但是其中却蕴含另一种意思——就是获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舍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一生中,舍得几乎时时刻刻跟我们纠缠在一起,我们做任何事情也几乎要与舍得打交道。舍得就是一种选择!现实的生活不断地让我们作出取舍,从上学开始,考试试题当中的选择题表现得尤其明显。当我们面对试题当中的选择题时,我们内心既是高兴的,也是痛苦的。当你遇到你无从下手的选择题时,你这个时候只好求助于上天的怜悯,至少你还有四分之一的机会,有四分之一胜利的可能,这是高兴的。但当你排除了两个选项,还剩下两个选项时,你内心滋味一定不好受。成功的可能性增加了,失败的可能性降低了,本来应该是愉悦的,可这个时候却更犹豫不决。犹豫不决带来反复思索,反复思索带来了痛苦。此时,你离胜利越来越近,这是你的得。但却会更在意接下来的失去。舍得舍得,舍和得永远是相伴的,不可能只有舍,也不可能只有得。它就像正反一样,相生相克。舍得这种天然的与辩证法相联系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智慧。《孙子兵法》中讲得好:“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舍与得又何尝不是呢,人生的有限,舍与得变化的无限,这对有限和无限的矛盾就向我们昭示了穷尽舍与得变化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可能,那有何必去思索舍与得呢。有些人这样谈写小说,你若要写言情小说,你就必须谈过恋爱。你要写犯罪类小说,你就必须自己去杀人放火。你要写官场小说,你就必须在官场混过。上面这种说法是经不起反驳的。其实许多事情并不一定需要亲身经历,舍与得也是如此,我们不一定需要经历世间的所有的舍与得才能明白舍与得的真正含义。黑格尔说:“同一句格言,在一个饱经风霜、备受煎熬的老人嘴里说出来,和在一个天真可爱、未谙世事的孩子嘴里说出来,含义是根本不同的。”

我们一生虽然不可能把各种各样的舍与得经历,但思维可以帮我们。人类高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会思考。思维能够做到一叶知秋,思维有时就像望远镜和放大镜,能够让你看得更远,也能够让你看得更细和更深。有时又会把人的双眼蒙蔽。所以要寻找正确的思维方法,这样才能让我们在黑夜里找到指路明灯,帮我们顺利到达黎明。哲学无疑是启迪智慧的学科,在哲学和各门技术还不分的年代,哲学被称为“科学的科学”。哲学就是教你如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学问,认识和改造都与舍得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这么说,舍与得是人生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每时每刻必做的功课和答卷,只是有些人交上了满意的答卷,有些人交上了满卷划满叉的答卷。如何舍,怎样得,下面选取与唯物辩证法有关的几个范畴:联系、发展。(还有其他范畴)

人最在意的不是那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而是那些你认为有可能实现的事情。因为可能,所以要面对选择,要舍得放弃,不得就不甘心。这几个范畴将会帮你如何做出取舍。

舍弃局部,得到整体

联系是我们看世界的一个观点,这一原则教导我们要从整体去看问题,去处理事情。其实做选择也是如此,舍弃局部,得到整体。

晋平公在位时,一次,南阳县缺少个县令。于是,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谁担任这个职务合适。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平公听了很惊讶,说:“解狐不正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推荐仇人呢?”祁黄羊答道:“您是问我谁担任县令这一职务合适,并没有问我谁是我的仇人。”于是,平公派解狐去任职。果然不出祁黄羊所料,解狐任职后为民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受到南阳民众的拥护。

又有一回,朝廷需要增加一位军中尉,于是平公又请祁黄羊推荐。祁黄羊说:“祁午合适。”平公不禁问道:“祁午是你的儿子,难道你就不怕别人说闲话吗?”祁黄羊坦然答道:“您是要我推荐军中尉的合适人选,而没有问我儿子是谁。”平公接受了这个建议,派祁午担任军中尉的职务。结果祁午不负所望,干得也非常出色。

孔子听了以后,感慨道:“太好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外不排斥仇人,对内又不回避亲生儿子,真是大公无私啊!”

祁黄羊能够做到大公无私,那是因为他知道什么是大局。在祁黄羊心里国家的繁荣昌盛是大局,个人的荣辱根本不值得一提。许久之前,我非常赞赏祁黄羊的“内举不避亲”。这才是真正的大公无私,让人才为国家所用,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因此为一些领导不重用跟自己关系亲近且有才能的人感到惋惜。感到领导太看重自己的名声了,甚至有点作秀。但转念一想,身为领导者一旦重用自己亲近的人,就会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影响更大的大局。这何尝不是在维护大局呢。祁黄羊身为臣下,大局就是国家的繁荣强大,可以不必考虑太多个人的东西。但领导者个人相关的事会影响大局,其所作所为自当又有一番考虑。

大局和小局总是在一定的情况下相互转化的,在一时一地是大局,在另一时另一地就变成了小局。同理,在一时一地是小局,在另一时另一地就转变成大局。这就更要求我们怎样去舍怎样去得。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舍得在大局上来讲也是如此。但只要抱有大局意识,多经历几次,自会知道怎样舍怎样得。

诸葛亮就是一个很懂大局的人,为了大局,必要时要牺牲。刘备死后,蜀国为了一统天下,诸葛亮决定出兵北伐,完成兴复汉室的重任。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军进攻祁山,并任命自己的心腹爱将马谡为前锋。要其镇守此战的战略要地——街亭。自己本来可能觉得马谡与自己相处以来讨论兵法头头是道,七擒孟获也出力较多。按道理不应该再有所怀疑,但此战关系重大,若街亭一丢,通往汉中的道路将会被切断。此次作战就劳途无功,我军还将面临巨大灾难。为此具体指示马谡,要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但马谡自视甚高,自认为自己熟读兵书,区区街亭,自己自能守住。有道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根本不把诸葛亮的话放在心上,改变诸葛亮的部署,将大军安营在远离水源的地方。副将王平凭自己多年作战经验认为不可,并说道:“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但马谡一向就看不起这些武将,认为自己对兵书了然于胸。并抬出诸葛亮也向他请教问题这件事和兵书云云作为反对。王平据理力争,多次劝阻,但依然无效。马谡见王平不服,只能拿军令压人,自己身为军队主帅,自有权力决定军中大小事务。面对如此形势,王平只能无奈。

对手魏明帝曹睿得知马谡占领街亭后,立即派大将张郃出兵。张郃大军来到街亭,通过侦查,发现马谡违背常识,将军队驻扎在离水源远的地方,马上下令切断水源,断绝粮道。将马谡大军围困山上,然后采取火攻。蜀军面对如此情况,不战自溃,结果张郃率军出击,乘乱进攻,蜀军大败。街亭既失,诸葛亮也只有退回汉中。

街亭之失,使得蜀军丧失了继续进取陕西的最好时机,作为将领,马谡需要负主要责任。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也只能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马谡知道自己一死难以避免,就写信给诸葛亮,希望其照顾其子女妻子父母。诸葛亮看罢,只能流泪,下令杀掉马谡。

为什么诸葛亮要斩马谡呢,我想这是为了大局。后来的一些人虽然把马谡看成赵括式的人物,但其实不然。大臣费祎当时就指出马谡是个人才,希望免他一死,戴罪立功。但诸葛亮最后还是处死马谡,这一方面是要严明军纪,若自己不处死马谡,则难以服众。另一方面,街亭乃乃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显要。街亭之失,虽说不会造成蜀国的灭亡,但对蜀国还是有所震动。为了安抚蜀国上下,也只能拿马谡的人头。另外自己也自降三级。

挥泪斩马谡,是一种无奈,但为了大局,自己与马谡的私交,马谡的才能都得放在一边。不然又何必挥泪呢。想想舍弃了马谡,换来的是大局,虽然痛苦,但又有和不可呢。其实世上的事,许多不是好就是坏。做得好那是功劳,做得坏,就算花费苦力,尽了苦劳,那也终究是坏。二战时,斯大林的儿子被俘,希特勒拿他儿子的命换德国一位将军的命。你说斯大林怎么取舍,这是不需要考虑的。肯定不能同意,若同意了,那就会在历史上留下骂名。要明白什么是大局,在涉及集体利益和私人利益的时候,其实是较好区分的,也相对容易做出决定。正确与错误真是一瞬间的事情,记得一位伟大的哲人说过,真理再向前迈一步,哪怕极微小的一步,也会走向谬误。舍得,舍弃自己的私利,顾全大局的利益,其实也成全了自己。

授人与鱼和授人予渔新解

一次两只猫跟着主人出海,由于晚上海风极大,把船打翻了。两只猫不得已落下了水,漂泊到了一个荒岛上,很是饥饿。它们渴求着上帝的帮忙,希望能够获得每日的美餐——鱼儿。也许是上苍懂了恻隐之心,上帝出现在它们面前,给了它们20条鱼,也给了它们一个鱼竿。并嘱咐道:“这个鱼竿只要你们好好利用,可以为你们带来无数条鱼,能保证每日都能吃到鲜美的鱼。但若是要鱼竿,就必须放弃5条鱼。”一只较强的猫说道:“那我要90条鱼,不要那个破鱼竿。”较弱的那只猫只好选择了那支鱼竿和5条鱼。就这样,较弱小的那只猫把自己的5条鱼分作15分,每天吃那么一点,15天后就能把钓鱼的技术学会。较强的那只猫就每天吃一条鱼。就这样15天过去了。一个学会了钓鱼技术的猫从此之后天天能够美餐几顿,而那只较强的猫却只能吃树皮,把自己猫的本性都改掉了。

这就是授人与鱼和授人予渔的故事。当我们把这个故事再修改下,那就变成了第二个版本。就是这只鱼竿值20条鱼,又会怎样呢。那选择鱼竿的猫肯定就会饿死,选择鱼的猫可能就会活下来并且学会钓鱼的技术。

在这里鱼竿代表的是长远利益,鱼代表的是短期利益。在第一个版本当中,只有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起来,才能最终获得长远利益。而在第二个版本的故事当中,长远利益由于没有短期利益的支持,最后长远利益也就得不到实现。这个故事很简单,但道理却很深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当放弃短期利益能够获得长期利益时才应该放弃,否则就不应该放弃短期利益。

舍得也是如此,舍弃短期利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长期利益。若以为舍弃短期利益就能简单地得到长远利益,那是错误的。长期利益的获得是建立在短期利益基础上的。

既要考虑长远也要照顾当前

这是发生在鸟类这一族的故事。在人类还处在进化阶段的类人猿的时候,鸟类就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当时,鸟类看着类人猿不能像它们那样自由的飞翔,很是自豪。但随着类人猿通过自己的磨练使得自己不断地得到进步,最后跃升为人时,鸟类只有嫉妒和羡慕的份。当人类看着鸟类在树上筑巢时,人类也向鸟类学习,在树上建立起房子,舒适还安全。人类不断的向前进,最后在地上建立住的地方,搭建起房子。当时虽然简陋,但相比动物界其它动物来讲,那简直就是天堂。

鸟族看到人类越来越过着幸福的生活,也尝试着改变自己的筑巢技术。一天鸟族召开全体大会,商议如何使自己的巢穴筑得更完美。鸟族的各成员纷纷发言,有提出把巢穴建在人类所居住的房子里的,代表是燕子,有建议建在高山的悬崖上的,代表是老鹰。但这些意见不适合大部分鸟类。高山太高,一般的鸟根本飞不上去,建在人类居住的房子里,那还不成为人类的口中餐。最后讨论逐渐转移到如何使自己度过秋天的问题。夏天树叶茂密,不怕风雨。秋天一来临,树叶凋落,巢穴根本无保障。鸟类各成员你一言我一言,最后还是没讨论清楚。有一只鸟属于乌鸦一族打算把自己的想法——把巢穴建立在粗大低矮的树丫上。这样就可以躲避秋天大风的来袭。这年夏天一到,它就把自己的巢穴建在粗大低矮的树丫下。没过多久,它的巢穴就搭建完成,可谓又省工又舒适。夏天人们喜欢在树下乘凉,一看,树上有个乌鸦的窝。这吸引了一些孩子们的兴趣,等到乌鸦产下蛋时,这些孩子们就把掏鸟蛋。有一次,晚上乌鸦自己差点被这些孩子们捉到。

乌鸦想得不可谓不远,夏天未结束,就想到秋天的困难。但由于它不顾眼前的情况,最后差点把自己的性命都丢掉。

舍得眼前利益不是不考虑现实眼前的情况,若像乌鸦那样,虽然考虑到秋天的问题,但忽略了眼前的情况,最后差点落得“身死人手”的下场,不亦可悲。

虽是一个小故事,但里面的道理又何尝不值得我们学习呢。

秦朝是一个地处西部的国家,自从商鞅变法后,国力蒸蒸日上,又经几代君主励精图治,到秦王嬴政登基时,统一天下可谓指日可待。加上秦王嬴政善用人才,不到几年就把天下统一了。这才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天下统一后,秦王变成了秦始皇,希望秦国从此以后能够长长久久,为此采取了许多具有进步和积极意义的政策,但也不乏不好的政策。秦皇朝倒台也许多的原因,但对匈奴的长期作战可以说是秦皇朝灭亡的一个原因之一。当时秦始皇打算打击匈奴的时候,丞相李斯是不同意的。但秦始皇考虑到秦皇朝的长远利益,不把匈奴打掉,边境永无太平可言,为此劳民伤财,国民苦于各种征役。秦始皇死后,还是如此,秦皇朝不灭亡那上天也会不同意。

秦始皇本来传位于扶苏,扶苏以仁义待人。想必秦始皇想把他那代人的事做完,可能一时会苦了天下,但后世君主只要行善政,还是能够保全天下的。

电视剧《汉武大帝》第五十四集中就有类似的情节,卫青大将军重病时去见汉武帝,希望汉武帝能够体谅太子。汉武帝说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代人做的事可能会一时苦了天下老百姓,但对未来的大汉王朝却是极其有利的。只要后世继承大位的君主能够宽仁,天下还是能够在他手上保有并不断强大的。汉武帝相信自己是对的,但连年对匈奴用兵,国库空虚,流民四起,再不停止征伐,大汉王朝可能会重蹈秦王朝的覆辙。为此,汉武帝下轮台罪己诏,休养生息,才有后来的汉室中兴。

类似的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都想为了长远考虑,但却伤及眼前利益并且是根本利益。隋王朝修京杭大运河不会简简单单是为隋炀帝取乐,连年用兵也不是为了一时之快,想得也是长远,但最终还是落个短命王朝。

既要考虑长远也要考虑当前,只有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在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做一个好的把握,才能获得长远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还是去抗美援朝。若为了当时的眼前利益,可能就会出兵。但考虑到长远,还是出兵了。当时就很好地处理了眼前和长远的问题。

放长线,钓大鱼

大鱼不在岸边游,它需要更广阔的空间,在大江大海的深处。要想把大鱼钓上,就不能用短线,要用长线。用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的话来说就是:“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放长线,钓大鱼。做事要把眼光放长远些,可能一时会得不到好处,但对未来有极大的好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试问今天的一些忧虑不正是因为昨天没想到,而今天没有长远的考虑问题,明天的忧虑不正是今天造成的吗。今日事今日毕,从字面上做到这一点已经很难了。今天的任务今天完成,不把今天剩下的工作留给明天。善于考虑长远的人,不仅把今天的事想到做到了,还把离今天较远的未来的事都考虑到了,懂得在未来的长远利益和目前的现实利益面前做一个取舍。因为他们明白,今天不放弃眼前的利益,明天将会失去更长远的利益。

一对双胞胎,哥哥叫文,弟弟叫英。两个人在同一个班上学,但两个人的学习习惯却不相同。大哥文每天回来就是找伙伴们玩,玩完后再去做作业。弟弟英回家是先把作业做完再出去玩。两个人就这样,从小学到高中,弟弟英考上了名牌大学,哥哥才刚好达到二本院校的分数线。过了十年,两个人的成就就不能拿在一起比较,弟弟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而哥哥还在打工。一次两兄弟回家一起过年,两兄弟就讨论起两人的遭遇。

大哥文说:“都一个娘胎里生出来的,怎么人生的命运就不一样呢?”

弟弟英说:“可能我运气比你好,将来你还是能够打出一片天下的。”

大哥文说道:“这其中肯定有原因,小时候,我们俩吃的穿的玩的都一样,努力程度,我也很努力呀,更何况论聪明,你比不上我。”

······

兄弟俩说东说西,就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来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这时弟弟的妻子加入到他们两兄弟的讨论当中,说道:“听说大哥你当时比较好玩,一放学回家,就是出去玩,玩完后才干事。”

兄弟俩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大哥文说道:“文弟这点的确比我做得好,能静下心来做事,懂得放弃一时的快乐。当年读小学初中的时候,那书容易懂些,不会花太大心思,但高中就不一样了,需要花费些脑子。我当时一放学虽然出去玩,但心里还是有压力的。因为毕竟有事还没做完。你就不同了,从小就这样,先把事做完,做完后开开心心痛痛快快地玩。久而久之,两人自然有差距。”

大哥文因为从小贪玩,放弃不了一时的欢乐,使自己在事业上难以取得很大的成绩,弟弟却能够放弃一时的欢乐,到最后在事业上反而能够取得很大的成就。

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经常发生在我们周围,自己也懂这个道理。有一篇文章是讲两个小狮子的故事。一个小狮子从小苦练捕猎本领,最后继承王位——成为森林之王。另一只小狮子整天玩耍,最后连抓只兔子都抓不到,活活饿死。

成为森林之王的那只狮子是因为懂得放弃,懂得舍得下功夫,懂得舍弃一时的快乐,而最后饿死的那只狮子就因为贪图一时的玩耍麻醉后连基本的杀敌本领都不会。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情,知道只要自己放弃一时的利益,将来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但就是放弃不了。

放长线,钓大鱼。有时并不需要精于计算,把未来搞得清清楚楚,只要懂得一些常识就行。

以退为进

退中有进

我们更习惯通过前进赢得胜利,而不习惯通过退却赢得胜利。这一方面是习惯使然,另一方面是自己不懂得退却为什么能够赢得胜利的缘故。晋文公就是一个懂得通过退却来赢得胜利的高手。

晋文公登上国君之位以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内政既然搞好了,接下来就是争霸天下,要像齐桓公那样成为中原霸主。公元前632年,晋国碰到了劲敌——楚国。当年晋文公重耳留难楚国时,楚王很是照顾晋文公重耳。楚成王问重耳,若将来你回国,你打算如何报答我。重耳认为楚王也不缺什么,若非要报答的话。那就是将来如果我能够返回晋国,两国若在战场上相见,我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如果得不到认可,我就只好左手拿着马鞭和弓梢,右边挂着箭袋和弓套奉陪您交战。没想到两国终究还是要交战,晋文公重耳为了履行当年的诺言,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可想不开啦,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

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

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楚军将领看到晋军后退,想停止进攻,但主将成得臣不同意,把军队向前开进,直至城濮,不放过晋军。

晋军看到楚军如此行为,不免激愤,楚军太目中无人了,我军已经够礼遇了吧。之后进行决战,晋军取得胜利。我们知道这场战争的胜利具有象征性意义。当年齐桓公国力很是昌盛,九合诸侯,但在战场上还没赢过楚国,而楚国这次却败在晋军手上,可想晋国的霸业指日可待。

晋文公之所以能够战胜楚军,除了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以外,以退为进也是其制胜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表面上看,晋军撤退,是怕了楚军。事实上,晋文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想下,为什么晋文公选择在这个地点撤退而不选择在另一个地点撤退。撤退到城濮,离晋国就近了,这样后勤运输线就缩短了,后勤运输也就方便了。此为一利。二是当年的确答应了楚王,若两军相遇,撤退九十里作为回报。今天作为回报,的确向后撤退九十里。这是履行诺言的表现。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大家还是很守信重义的,这样就在道义上占领了制高点。这点的确起到作用,楚军将领中就有打算停止进攻撤军的。而晋军就会更激愤,既然我军已撤退,你楚军得寸又何必进尺呢,士气自然得到提升。要知道,用兵打仗,士气是很重要的因素。不然就没有《孙子兵法》中所说的“治气者也”之类的话。通过向后撤退,使得条件变得对自己更有利,这样胜算的把握就大了。再加上战场指挥有利的指挥,焉有不胜之理。

退步并不一定就是失败,退步有时还是成功的条件。在我们的常识当中,退步和失败是紧密相连的,退步和失败是打等号的。只有胜利的人才会向前进,进步总是和“高歌猛进”等胜利词汇相联系的。“扫帚不到,灰尘不走”,要赢还得进攻,但要使自己能够增加胜算,就得消耗对方的实力。消耗对方的实力,一是直接的进攻,而是退却。一支箭在刚射出来的时候,力量是极大的,但箭越往前飞,其力量是削弱的。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往后退,往后退能够削弱对手的力量。这时候的“退步”不似进攻更似进攻。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不是任何退步都能赢得胜利。只有退到对我们有利的地点,有利的时间段上才有可能。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句话和三十六计当中的“走为上计”极为相似。能够列为三十六计本身就说明它是我国古代伟大人民长时间生活的经历的积累的积淀,是饱含智慧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指的是在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时,你奈何不了它。跟他硬拼就相当于拿着鸡蛋撞石头,结果是自己粉身碎骨而对方岿然不动。这个时候就应该不去碰撞,还要让对手找不到你。总之一句话,这个时候就是不能跟对手的正面力量进行接触,要采用退却的方式,为自己日后争取主动。

历史上,现实当中不乏那些懂这个道理而避免失败的人,也不乏那些不懂这个道理而失败的事例。

杜牧有首诗写得很好,名字叫做《题乌江亭》。诗里这样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写得就是乌江自刎的楚霸王项羽。项羽是一个很自负的人,当年小时候他叔父项梁问他学什么的时候,最后项羽说出了学万人敌,而所谓的万人敌就是兵法。也就是说,项羽从小就跟兵书打交道,后来又领兵打仗。除去项羽的政治头脑不讲,其实项羽打仗还是很厉害的,他打仗几乎没怎么输过。刘邦亲自跟他对垒没有不输的,要不是刘邦会用人,刘邦早就离开人世了。说不定这天下还是项羽的。但项羽这个人输不起,以前大胜仗打得太多,就输不起,更输不起大的。垓下之战是楚汉之争最后一场大战。刘邦连同英布、彭越等人的汉军一共四十万,项羽投入十万。双方在垓下进行决战,结果是项羽大败,自己只身一人逃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渡过乌江从头再来。但项羽面对这次失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而死。最后才会留下杜牧这首《题乌江亭》。杜牧之后,拗相公王安石也题了一首诗,名叫《叠题乌江亭》。诗中这样写道:“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否定了项羽卷土重来的可能性,指出了项羽失败的必然性。但从后来刘邦进军项羽故地来看,故地的人还是很怀念项羽的,项羽还是有胜利的可能行的,虽不能再次攻克刘邦,但占有一大块地盘还是可以的。只要项羽反思自己的失败,卷土重来不是不可能。

人生难免失败,但更重要的是面对失败的态度,人生不可能一路高歌猛进,这里面有曲折,有不如意处。试想,凡事都那么顺利,这世界就没成功与失败之说,大部分斗争就是零和博弈,不是你输就是我输,除此之外,别我选择。大家都成功,这不符合能量守恒和物质守恒规律呀。在面对对手强大的态势面前,要记得退却,退却是为了将来有机会进攻,退却是要保存自己的实力。红军的前四次反“围剿”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与知道退却有关,就与明白“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有关。第五次反“围剿”之所以失利,也与不明白“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有关。在自己实力还不十分强大的时候,是不能够与敌人展开阵地战的,是要通过“走”来调动敌人,通过“走”来拖垮敌人。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要“走”就得明白什么是男儿,包羞忍耻是男儿。要走就得舍弃那些常人之见,就要顶着别人的风言风语,就要忍一时之气甚至一生之气。要走就得暂时丧失所谓的“男儿”尊严。

要“走”更要明白“走”是手段,它不是目的。“走”的目的是保全自己,战胜敌人。所以走不是逃跑,不是消极撤退而是一种积极的撤退。

退一步,进两步

退一步,进两步。把这两者连在一起,就说明两者之间有内在的因果关系。舍得退一步,是为了最后达到进两步的目的。

跳远是一项很有意思的活动,我们直接在起跳线那跳跃,跳跃的距离不会有多远。如果我们往后退几步,然后加速跑下,再在起跳线那跳跃,这时会跳得更远。为了跳跃的更远,你会选择哪种方式呢,毫无疑问,我们会选择往后退几步再跳这种跳远的方式。但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类似事情,选择直接跳跃的方式的人还是蛮多。就拿说服别人来讲吧。

当我们企图说服别人时,自己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这个时候大有得理不饶人的态势,希望用理论和事实把别人说服,但效果往往不佳。但若我们懂得退却,懂得不直接说服别人,而是变换方法,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国古代触龙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

赵太后刚刚掌权,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作为人质,才出兵。”赵太后不同意。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对左右侍臣说说:“有再说让长安君为人质的,我老太婆一定朝他脸上吐口水!”

左帅触龙(对侍臣)说,希望拜见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走入殿内就用快走的姿势慢慢地走着小步,到(太后面前)谢罪,说:“老臣的脚有毛病,竟不能快跑,不能拜见您有很长寸问了。我私下原谅了自己,但是又怕太后的福体有什么毛病,所以还是想来拜见太后。”说:“我(也是脚行毛病)要靠手推车行动。”(触龙)说:“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就靠喝点粥罢了。"(触龙)说:“老臣近来特别不想吃饭,于是强迫自己散步,每天走三四里,稍微增加了喜欢吃的食物,对身体也舒适些了。”太后说:“我不能(像您那样散步)。"太后的脸色稍微和缓了些。

左帅公说:“老臣的犬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器,可是臣已衰老,私心又疼爱他,希望(您)让他补充黑衣卫士的人数,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来求您!”太后说:“答应您!年龄多大了?”(触龙)回答:“十五岁了。虽然还小,但想趁我未死之前来托付给您。”太后说:“男人也疼爱他小儿子吗?”(触龙)回答:“比女人爱得厉害些。”太后笑着说:“女人爱得特别厉害。”(触龙)回答:“老臣认为老太太爱燕后超过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长远些。老太太送燕后(出嫁)时,(她上了车)还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惦念、伤心她的远嫁,这也够伤心的了。送走以后,不是不想念她了;但每逢祭祀您一定为她祈祷,祈祷说:‘一定别让她回来啊’这难道不是从长远考虑,(希望她)有子孙相继为王吗?”太后说:“是这样。”

左帅公说:“从现在算起往上推三代,一直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王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在侯位的吗?”(太后)说:“没有。”(触龙又)问:“不仅是赵国(没有),其他诸侯国子孙被封候的,其继承人有在侯位的吗?”(太后)说:“我没有听说过。”(触龙)说:“这是这些被封侯的近的灾祸及于自身,远的灾祸及其子孙。难道是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地位高贵却没有功,俸禄优厚却没有劳,而且拥有的贵重宝器多了。现在老太太让长安君的地位高贵,并且把肥沃的土地封给他,还给他很多贵重的宝器,却不趁现在(您健在时)让他有功于国,一旦您驾崩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老臣认为老太太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所以认为您(对长安君)的爱不如燕后。”太后说:“(您说得)对。任凭您怎样支使他吧!”

于是为长安君备车一百乘,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才出兵。

触龙之所以能够说服赵太后,并非他的道理有多么玄妙,赵太后作为历经风雨的人,不可能连这些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赵太后先是明言,谁要是敢来劝说,必定朝他脸上吐口水。触龙这个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一开始就没直接说自己是来劝说赵太后把长安君作为人质的。而是从日常生活,吃饭饮食谈起。刚开始赵太后心里肯定知道触龙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劝说自己的,但随着谈话的深入,与长安君没多大关系,自己也慢慢放松了心防。触龙在把自己如何疼爱儿子的事说了一遍,慢慢就进入了主题。最后成功地说服了赵太后。分析触龙劝说赵太后的过程,我们会发现,触龙现实退一步,为自己多争取说服的机会。若一开始就提长安君为质的事,那接下来的话就没法说下去了。正因为触龙退了一步,才为后来的进提供了机会。

退一步,进两步,不仅在说服术上,在其它各个领域也是如此。退一步,是保全自己。列宁有篇文章就叫《退一步,进两步》。其实观看列宁的一生,列宁是极明白“退一步,进两步”的道理的。十月革命后,迫于形势,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对农民利益极有损伤。列宁面对这一情况,决定实行退却政策——新经济政策,从而使得苏联经济逐步好转,保住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果实。

当我们进攻失败或无法进攻时,与其强攻,不如让自己退却一步,留些时间和空间给自己思考,也许会有转机。

急流勇退

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老子的《道德经》写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物极必反,剑锋过于锋利,那么离钝就不远了。人处在高位,就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范蠡可以说是很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帮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后,他就向越王请辞,希望自己能够归隐。越王勾践表面上不答应,还以其身价性命相邀。最后范蠡还是离开了越王勾践。

范蠡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耕作,兼营副业,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范蠡仗义疏财,施善乡梓,他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