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酿酒技术专业系列教材·中国酒文化概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2 02:16:28

点击下载

作者:胡普信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等职业教育酿酒技术专业系列教材·中国酒文化概论

高等职业教育酿酒技术专业系列教材·中国酒文化概论试读:

前言

中国酒文化,在中国的文化宝库中可以说是蔚为大观。无论其酒史、酒器、酒典、酒旗,还是林林总总的酒品,出神入化的酒道,抑或是虔诚崇拜的酒祖酒仙,都可以单独为题。洋洋洒洒地写它数百万字而不会显赘。倘若夸大其词一些,则只要有历史记载,有文字记载必有酒的记载。无论从我国文字的发端楔形符号或甲骨文中,还是最早的诗、书、文中均有酒的录入和咏叹。泱泱华夏文明古国,酒的文献资料实在是太多了,目前编篡酒文化的书已不在于如何寻找材料,而在于如何取舍、选择,以达到以简驭繁,以俗涵雅的目的。

本教材目的是让学生(读者)对中国酒文化从历史发展的纵向与酒本身的文化横向上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本书主要是以与酒直接相关的文化为内容,围绕酒的文化而展开。至于那些酒与政治,酒与军事,酒与名人,酒与文学,酒与艺术等内容不列入本教材编写范围中。

本书初稿成形于2002年,2010年修改后作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黄酒学院的试用讲义。在教学过程中,编者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与教学的系统性,同时也参考最新出版的相关文献资料,对书稿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书稿无论从内容的编排还是知识的系统性上都有较大提升。

由于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许多文化的含义与表达尚不能完全清晰地展示出来,望读者批评指正,在再版时再做修订。胡普信2013年12月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黄酒学院

第一章 绪论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和博大精深的华夏民族文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在千百年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酒文化以其独有的特色和魅力,与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已经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性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添加了浓笔重彩。

第一节 中国酒文化的影响力

一、酒与日常生活

酒,可以说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酒便不会觉得寂寞,便会有所依托,便会人性交融。自古至今,多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奇闻轶事,千古绝唱。李白“唯有饮者留其名”的感叹,是对饮酒人千古流芳的一个概括。那么为什么酒能如此地让人着迷,为什么会如此地深入中国文化的各个角落?最重要的是酒既可合欢添乐,又可解忧消愁。人的快乐与忧愁是与生俱来的两个极面,而酒是此二极面的中介和润滑剂。它同时能满足人们这两种相反情感的需要。庆功、祝贺、喜庆离不开酒,烦闷、忧愁、悲痛也与酒结伴,既然人的一生是在欢乐和忧闷下度过的,也就注定这酒与人的生活是难解难分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生活的历程史,酒注定与史同随。

酒,可以终生不饮,但社会生活中不可一日无酒。酒之功过,不在于酒,而在于饮酒的人,真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任何一种食品都有其两重性,一旦过度食用便会损人害己。如果说饭是人赖以生存的主食,那么谁敢说过多吃饭撑不死人呢?可见关键在于“度”。酒也一样,有其营养保健的一面,也有其损害身心的另一面,只有取其正的一面,抑制反的一面,也就有了度。酒精对动物的科学实验证明,酒精对生物体的反应,随动物的不同品种而有差异,同样的酒精量对不同种系的动物会产生相异的反应。同一种系对酒精也有不同的反应,这与生物的遗传基因有关。作为生物体的人也一样,对酒精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人一饮即满面通红,有人至醉也不见面有粉色。孔圣人也早有言在先,“惟酒无量不及乱”。酒无定量,因人而异,只要不饮醉不出乱,便为度,便有节。没有醉意的饮酒对身体是有利的,主要作用是加速血液循环,为人体提供热能,获取人体必需的某些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据美国科学工作者研究认为,少量饮酒,不但不会损害肝脏,还能起到修复肝细胞的作用。酒还能激发灵感,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晋《博物志》中记载“王肃、张衡、马均三人,冒寒晨行。一人饮酒,一人饱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饱食者病,饮酒者健。此酒势辟恶,胜之作食之效也”。《本草纲目》中也述:“酒天之美禄也。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我国最早的酒书《黄帝内经·汤液醪醴论》中对醪醴的功效评价是:“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更是称“酒为百药之长”,可见酒对祛病强身是有一定作用的。然而,事物往往具有二重性,过量饮酒则有害无利,过量饮酒,也就是酩酊大醉则有损身心健康。若饮酒时的量大大超过肝脏的解酒能力,则不但损害肝脏,造成肝脏疾病,还会危及生命。饮酒致死的报道时有所闻,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则如纣桀“酒池肉林”的糜烂生活,导致国灭人亡。小至因醉失官如《金史》记,大兴府知府武都,因为喝醉酒以后只穿着内衣内裤便来谒见皇帝使臣,被解职。而饮酒过量贻害后代的如陶潜,其子个个为低智能;因酗酒而导致肝病变甚至丢了性命的报道更不少见。由此可知酒之功过是非,全在于人的理性,合则自然,违则生乱。

二、酒与礼节

我国历代都把酒作为合礼的媒介,认为酒以成礼,无酒不成欢,无酒少敬意。从我国最早的礼仪典籍《礼记》、《周礼》、《仪礼》中,均对以酒入礼有极为详尽的记载,如《周礼》中有专司酒事的官职,“酒正”及“酒人”、 “浆人”、“司尊”等,《礼记·乡饮酒礼》中,将酒礼化:

乡饮酒之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入,三楫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洗扬觯,所以致洁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尊让洁净也者,君子之所相接也。君子尊让则不争,洁净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计辩矣。

祭荐祭酒敬礼也,哜肺尝礼也,啐酒成礼也。于席末言:是席之正,非专为饮食也,为行礼也。《周礼》中专门规定了执掌酒事的酒官——酒正,这也是我国以酒成礼中,首设的酒官:

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醍齐,五曰沉齐。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

凡祭祀,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皆有酌数。《诗经》中也有录入:

为酒为醴,丞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周颂·丰年)

祭以清酒,从以马辛牡,享于祖考。(小雅·信南山)

以上举出的几个例子只是说明我国周人从生活享受的酒中,编制和总结了一套饮酒的礼法、仪式,可以说已超出物质享受的层次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发展,在上述的“三礼”中,有连篇累牍的长论和细枝末节的叙述,饮酒中即蕴含礼仪,敬长、修身等伦理的修养,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酒以成礼由此代代演进,从《诗·小雅·鹿鸣》“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到唐代的《茶酒论》中的“有酒有令,仁义礼智”;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真挚情感,到“一曲清歌一杯酒,为君洗尽古今愁”的热情鼓励;从亲朋好友的聚会宴请,到喜庆报捷的开怀畅饮;从礼尚往来的个人交往,到交往天下的宴请祝酒,无不让酒充当礼的使者。无论是双方粗犷的豪饮、罚饮,还是细腻的举杯小酌,酒都是向对方示礼的媒介,甚至可以说是双方礼貌交往的圣神。尼克松在1972年2月25日的答谢宴会上的祝酒词为促进中美友谊起到积极作用:

我请大家站起来和我一起举杯,为毛主席,为周总理,为我们两国人民,为我们的孩子们的希望,即我们这一代能给他们留下和平与和睦的遗产,干杯!

非酒无以成礼,非酒无以成欢,这是中国《酒谕》中的格言。特别地,我国古汉语中“礼”本通“醴”,即礼必用酒,酒便是礼。可见古人对酒礼的重视和视酒的神圣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繁琐礼节被历史淘汰了。但在祭祀节日,婚嫁生娶,客来迎送,贺喜祝捷中酒仍是礼的主要内容。

三、酒与养生

酒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又与人们的礼尚往来有不解之缘。其实酒还是历代养生之士的养生之术。《汉书》曰:

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姬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百礼之会,非酒不行。王者法酒旗以希政,施天乳以哺人。

在中国历代的养生典籍中,无不有酒的记载。

历代因嗜酒而早夭的记载颇多,然爱酒仍长寿的也不乏其人。主要在于饮酒得法,如唐玄宗李隆基近于纵酒也寿至七十八岁;豪饮高歌的贺知章及陆游享年八十有六;饮酒如饮水,叱咤疆场的元始祖忽必烈也有八十高寿;至于其他研究养生之道的乐饮者长寿的更多,如梁代著《本草经集注》的陶弘景85岁;清朝著《养生随笔》的曹廷栋享年87岁。《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一》中有: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这里的“以酒为浆”其意思是说,沉湎于酒中,而不知对身体有极大的损害。

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中有:

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百邪,去恶气,通血脉,厚肠胃,润肌肤,消忧愁,少饮尤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醉饮过度,丧生之源。

清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中有:

酒,大寒凝海而不冰,其性热也。甘、苦、辛、酸皆不是其味异也,合欢成礼,祭祀宴宾,皆所必需。壮胆避寒,和血养气,老人所宜。行药势,剂诸肴、杀鸟兽鳞,介诸腥。陈久者良,多饮必病。

清曹廷栋的《养生随笔》中有:

酒,固老年所宣。但少时伤于酒,老必戒。古人饮酒,每在食后,仪礼谓之醑。注云,醑者,演安其食也。今世俗筵宴,饱食竣,复设小碟,以侑酒,其尤存古之意与?米酒为佳,曲酒次之,俱取陈窨多年者。烧酒纯阳,消烁真阴,当戒。

从上述所录的几则中,都有较为明确的阐述,即少饮、节饮有益于身体健康,有利于长寿。多饮则损害身体,不利于健康长寿。这是我国历代学者哲人的经验之谈,更是修身养性的必明之理。然国人对酒的养生之道并不局限于这些论点和阐述,而是借以滋补身体的中草药材,通过酒的浸提,使药性移行于酒液,达到抗病强身,班固在《前汉书·货志》中称“酒乃为药之长”。说明酒对药性转移的重要性。我国几乎历代名医均记有药酒治病的例子和配方。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原本不被大家看重的养生药酒,功能性营养酒有迅速升温和发展的趋势。究其原因是功能性营养酒和药酒往往不带有人为的修饰成分,以天然的居多,这与人们惧怕化学合成剂和滥用激素等化学添加剂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药酒的名称许多极富文化意义,如“固本遐龄酒”,“熙春酒”,“扶衰仙凤酒”,“玉液酒”,“十全大补酒”,“鹿龟酒”等。若是有兴致,在懂行人的指导下在家中配制一二种,既能解酒之馋瘾,又能补身养心,实乃两全其美。当然,按要求用量是必须十分要注意的。

因为生活离不开酒,且又因酒而肇事者时有发生,如何以酒养性,以酒补身实在是饮中人的一大课题。但愿记住一句古训“少饮多滋味,多饮坏身体”。酒之养性,实在人之修养。此乃酒中真谛,须时时思之。

四、酒与传统的文化精神

酒之文化,不仅在合礼、合欢、养生,更在于在这些现象下的民族性格的自然流露和表现。据《礼记》载,黄帝时即有“宪”,三皇时有“乞言”。“宪”是效法长者之德,“乞言”是向长者求教。因为长者经验丰富又具有年轻人难以速成的德行,所以长者的风范便是财富。饮屠苏酒是古代辞旧迎新的一种习俗,饮从年幼者起,表现出长者的风度。而古时的“祭酒”一职,只有年长资深的长者才可担任,汉代“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是文人所重的官职,亦受帝王的尊重。敬酒则先敬年长者,更说明中华民族有敬老尊长的优秀传统。

孔子夸奖学生颜回,“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反映的是儒家的知足常乐和修身养性。庄子的“醉者神全”道出的是一种道家不入世务,摆脱红尘的消极避世哲学。以图保全自身,求得长生,后世追随者也不在少数。因为道家的不入世事在其本质上也是一种知足的表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儒道两家道出的是中国人知足常乐的民族性格。孟子说“食、色,性也。”饱食果腹的食物与情感感官上的刺激是人的本性。如果说知足常乐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态度,那么酒便是生活内容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酒从其特殊的酒香,无穷的滋味给人的感官以强烈的刺激,带来精神上的兴奋与愉悦。酒又是一种特殊的食物,可使人解馋解饥。于是以有酒为知足,以常饮为常乐,成为中国人的一大生活特点。从古到今,一脉相承。

由此民族特点作为酒文化的敲门砖,再观历代帝王将相,贵族官僚抑或是文人墨客,乡闾市井,都希望在饮酒中求得一时的生活满足,在享受美酒佳肴时满足对物质生活的渴望。由于知足常乐性格的使然,中国人虽爱酒但不酗酒,饮酒只是作为对追求美好生活,对促进情感发展的一种易于实现的形式。仅此而已。

五、酒在当代网络

从网上看到一些酒之所以成为文化的小语,拿来用几段作为本节的结束语。

酒不光只是拿来喝的,它可以是你的一道心情,一组爱恋程式,一段过往云烟,一个知心好友呢。总能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与你轻声细语而呢喃不已!

酒是心情愉悦的制造者,可以让忧愁离开每一个人的心灵,湛蓝的天空是那么地绚丽亮彩且无丝毫的晦暗不明。只是,它能载舟亦能覆舟,可千万,千万別饮酒过量,让它是你心情愉悦的制造者,而不是狂乱了你心性的始作俑者!

一个用心情、配方、杯子搭配得天衣无缝的完美世界!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中国酒文化

在了解中国文化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文化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但是,在这里特指方面举例太少,应该还需要举诸如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等。如果我们用这一定义来观察中国数千年来,以酒为中心而辐射出的物质和精神的方方面面,就可以发现:在中国文化的总范畴里,确实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蕴涵丰富、完整而系统的酒文化体系。诸如,几千年不断改进和提高的酿酒技术和工艺,酒对人类社会调谐和破坏的历史,历代政府为酒的酿造和销售所制定的法律制度,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多姿多彩的酒礼酒俗,古今已有的形形色色的酿酒工具和饮酒器皿,墨客骚人所写的关于酒的诗文词曲,载于各种典籍的关于饮酒的轶闻掌故,还有花样百出的酒令,诗意浓郁的酒名等,就构成了一个博大宏伟的中国酒文化宝库。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蕴丰厚,但其主导思想与核心理念体现在“天人合一”与“大同和谐”的精神层面。中国的道文化崇尚“自然”,儒文化主张“中和”,外来的佛文化,虽有自身的文化特性,但在与中国的本土文化融合与发展中,也特别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讲究“心灵”会通、 “情境”交融。儒、道、佛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在总体的文化象征上,集中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的高度统一与辩证生存的文化理念,而在这样的文化理念中,按照文化起源与生成的原则,如果我们认定文化是历史的投影,文化是“那些能在人类所有文化中都找得见的统一性”,那么,在探讨酒与中国文化精神这一颇有意味的话题时,我们是否也可以认为,中国文化与中国酒文化相伴而生、息息相通,中国文化的丰富博大与中国酒文化相得益彰。

酒文化的内涵简言之可分两大类型:其一是物质型酒文化,其二是精神型酒文化。因此可以说,酒文化既存在于社会的经济基础领域,又进入了上层建筑领域,影响着人的精神活动,而精神型酒文化比物质型酒文化更丰富多彩。

一、酒文化的物质形态

从物质的层面上观察,中国文化起源于农业文明,农耕文化依靠自然,以“粮”为纲,自然的物质,决定着农业文明的命脉,也形成了农业文明思维。起源于农业文明的“酒”从物质的角度考量,它是农业文明的结晶,是自然之馈赠,其物质的含量具有粮食之精华,其自然的体态,内涵天地之气韵,凝聚万物之灵感。故,“酒”在中国文化中是最富自然性与神妙灵性的一种物质,是中国农耕文明打造的一种神奇的物态文化,其与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物质型酒文化的物质形态包括酒的酿造、设备、技术以及各种与酒有关的器具。

(一) 酒的酿造文化

作为物质形态的酒是人类无意中的一个发现,因为其独特的诱人芳香,让人生生不息地加以追求与改良。据说黑猩猩就喜欢饮酒,猎人们事先把酒坛放在森林中,待猩猩们喝得酩酊大醉时,然后手到擒来,不费吹灰之力。酒的甘醇芳香极大地刺激了人类的感官与思维,喝了酒以后,人类的主观感觉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如思维敏捷、兴奋、话多等,从这个意义上讲,饮酒对人类思维、语言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过去,人们只是强调熟食对人类思维、语言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而对酒的这种作用却忽视了。酒中富含热量和营养,且易被人体吸收消化。饮酒场合为人们的情感交流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人们在饮酒场合说的话往往比在劳动过程中说的更多、更丰富有趣。因此,可以说集体饮酒也是促进人类语言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酒的甘美使得人工造酒与酿酒业应运而生。酒的酿造导致了大量酿造器具与饮用器具的发明。从此,物质型酒文化渐渐发展并丰富起来。

酿酒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其工艺由简单趋于复杂。成千上万家酒厂、作坊,琳琅满目的品牌美酒都有自己的一套酿制勾兑技术,形成了干差万别的风格口味、色泽和香型。各地的水质、微生物不同,对酒质的好坏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如今,酿酒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品类众多、甘醇馥郁的琼浆玉液,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二) 酒与酒具

由于人们主动地开始酿酒,于是酿酒工具便成为必要,先人从最简单的陶土开始制作酿酒工具。有了酒以后,为了充分地享受这种美妙的东西,人们又想方设法地设计与制造了可拿在手上把玩与饮用的饮酒器具。所以说酒具是随着酿酒、饮酒的发展而日益演变成为精美的器具的。酿酒器具有酒缸、酒瓮、酒坛、酒窖、酒釜、糟床、酡、甑等;滤酒器具有篚、茅、簏、巾等;承酒器具有舟、禁、托等;温酒器具有铛、鬶、盉、爵、斝等;饮酒器具最多,有尊、觞、卮、杯、角、钟、盏、觯、觚等数十种;储存盛放酒的器具有尊、瓮、缸、缶、瓿、罍、彝、坛、罐、壶、卣、瓶等;挹酒器具有斗、勺、酌等;酒令器具有筹、简、骰等。制造酒器的材料也极为广泛,如土、木、竹、金、银、玉、石、瓷、角、骨、象牙、皮、壳等,比比皆是。且在器物上多有铭文与刻画,极具文化欣赏与收藏价值。

(三) 酒文化与农业

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经济基础深深植根于农业生产。中国的酒绝大部分是以粮食为原料而酿造的,酒的生产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直接导致酒生产的多少,历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状况,发布禁酒令或者开禁。因之,酒业的兴衰直接反映着农业生产的状况。从历史上禁酒政策的密集颁布,就可以窥见天灾人祸是如何不断地袭击中国的农业,了解中国是一个多灾的国家。酒是一个独特的视角镜头,透过酒可以看到一部纷繁艰辛的中国农业史。

(四) 酒文化与财政

汉武帝天汉三年 (公元前98年) 发生了一件十分重大的事件,“初榷酒酤”。历史上又称之为“酒榷”。“榷酒酤”是什么意思?“榷”,架在水上的横木,即独木桥,酒榷就是政府专卖,如同设置独木桥,只能由此通过,卖酒者必须向朝廷交税。今天把这种情况称作国家垄断经营。汉武帝发动对匈奴作战,耗资巨大,财政困乏,又想“绝兼并之路”,于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国家财力,诸如盐铁官营,将盐铁业的全部财政收入收归国有。“榷酒酤”也是增加国家经济收入的措施之一,支撑着规模宏大耗资空前的对匈奴作战。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一时期的酒税收入就直接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从此中国的国家酒税就一直延续到当代,期间虽有不同的变化,但国家专卖一直是一条主线,酒为国家增加了不小的财政来源。

二、酒文化的精神形态

从文化与精神的层面上透析,中国酒文化既内蕴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独具中国文化之美质,又以其深邃的思想蕴含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文化传输着精神的元素,表现出与中国文化共生共荣的气质。诚然,物质属性上,酒归属于物态文化,但文化学意义上,酒又是情态文化与精神文化。文化学者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符号,是仅仅属于人类的思想产品。“酒”是人类的伟大发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与标志,“酒”一出现就在物质与精神上与人类生活与情感建构起密切的文化关系,共同演绎着“人的文化”,因此,从中国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宗教学、历史学、政治学等中国文化所涵盖的领域,其与中国酒文化均有着十分密切的精神联系。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视“酒”是有生命意识的物体,是有情感的文化载体,是内蕴着人丰富的文化与思想精神的灵动的液体。但从文化内质上审读,中国酒文化与中国思想、文化精神有着历史与文化的通约性。

物质型酒文化是精神型酒文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精神型酒文化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人们有关酒的观念、意识和中华民族的信仰崇拜、伦理道德、民族心理、民族性格、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审美情趣、风土人情,同时也对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 酒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信仰崇拜

在人类的童年时代,由于蒙昧无知,人类对各种自然现象,特别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现象自发地、不约而同地产生敬畏、恐惧,并由敬畏、恐惧而产生崇拜和信仰。在古人的观念中,将自然界的日月山川、风云雷电均想象为人格化的神。世界上,远古时代的各民族先民几乎没有不信仰神灵的,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发展中都有宗教迷信和神话相伴随,文学源头首先是神话故事就是证明。古人对神灵崇拜的主要方式就是按照一定时节进行祭祀。最早的酒被先民们看作是神奇的液体,由于其美妙的味觉,将其当成沟通人神的中介物。人们希望神灵在享用了美酒之后能降福消灾、驱鬼避邪。由于人们饮酒之后,主观感觉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如头晕眼花、兴奋异常,乃至神情恍惚,似乎进入了另一世界,产生许多正常情况下所没有的幻觉。因此,先民们认为,酒本身也是一种神灵,即酒神。古人患了疾病,如头疼、肚子疼、抽风和癫痫,便认为是鬼祟入体,而饮酒则可活血化瘀、通经舒络,因而,先民们认为酒有驱鬼除邪的作用,从而对酒产生神秘感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些观念意识又被历代统治者频繁进行的各种祭祀活动所逐步强化,并积淀在人们的潜意识之中,由此产生了许多与酒有关的神奇故事。

(二) 酒文化与传统的伦理道德

中国自古为礼义之邦,传统伦理道德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也对中华酒文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尚书·酒诰》中就非常强调饮酒的重要性,把最早源于政治概念的“德”具体化为“酒德”,用以规范人们在饮酒活动中的言行,使“酒德”与政教紧密结合起来。西周统治者鉴于商纣造酒池肉林,滥饮无度身死国亡的教训,曾一度颁布禁酒令,设立“群饮罪”,违者严惩。周初,周公旦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礼乐制度,周礼的内容涵概了政治、经济、军事、教化等各个方面,对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进行了规定,恪守本分,让人不敢犯上作乱。而酒礼是则周礼的重要内容之一。酒德是酒礼的内在要求与核心所在,酒礼是酒德的外在表现,酒礼与酒德互为表里,德以治心、礼以治身。古代要求君子要有令德、令仪,即内德与外仪的统一。《左传》中有“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酒成礼,费纳于淫,仁也”。如果饮酒失德、饮酒败德,则要受到谴责。

(三) 酒文化与中国文学与艺术

从《诗经》到汉魏乐府,再到唐诗宋词,进而宋元明清的曲牌、小说,无不借酒抒情,酒是风,酒是韵,酒既是主人又是客人,从而演化曲曲催人泪下的故事,从而刻画出无数跃然纸上的人物。试设想,如果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不允许写到酒,不允许有饮酒的场面,不允许以酒来刻画人物性格,那将是多么干涩而煞风景啊! 如果没有酒,哪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凄清浪漫;如果没有酒,哪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严酷现实;如果没有酒,哪来“杯里日月长,壶中乾坤大”的忘我洒脱;如果没有酒,哪来“红酥手,黄藤酒”的缠绵情爱;如果没有酒,哪来“美酒飘香,豪情万丈”的祝酒歌。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充满着浪漫主义,它要远胜过现实主义。中国古代绘画讲求神韵气韵,而不刻意追求形似,而西方则相反,原因何在?中国古人的书法、绘画、赋诗、作文多与饮酒有关,许多文艺作品都是作者在饮酒之后的极度兴奋状态中完成的,饮酒与中国文学艺术有着不解之缘。饮酒对创作者的主观精神、意识产生了直接、重大的影响。酒能通神、酒能怡人,文学艺术家的神来之笔,既有创作者深厚的功底,又有酒后即兴发挥时的灵感所助。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表现中;无论是艺术思维,还是审美情趣,其中都蕴含着中国酒文化的深厚积淀。无论诗、赋、歌、曲;还是文、书、画、题;抑或是戏曲、电影、体育、武术等,都能使酒神与心神相通,演绎着不老的神奇。

(四) 酒文化与审美情趣

无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酒,都历经千百年而风采依然,为什么?除前面已经阐述的理由之外,酒除了是人的一种奢侈享受以外,还有更深层次的情愫,这就是美感。

饮酒与审美本来就有着天然的契合——两者都强调主体自由意志,重视感性的生命激情,心仪直感顿悟的非逻辑思维,神往超越功利的空灵境界,因而更能体现人们的审美情趣。

人们把好吃的东西称为美食,把好喝的酒称为美酒。这实在是对美的一种最为简单的表述。可以想象,酒的美感是多么自然地在展示给人,人是多么自然地在追求与欣赏美。朱光潜先生说得好:“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关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壶就可以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做诗、画画、奏乐呢?‘生命’是与活动‘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 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观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人们对酒的观感与经验,体现在心灵深处的是其对美的一种深度享受,是人心灵主宰着对酒的嗜好。当然,对酒之美的欣赏与享受酒之美感,须有一种平和与沉着的心态的,是体味于感官而回荡在内心的一种相互感应,绝非是狂饮滥喝与纯粹的感官刺激。反过来,由于人们天然地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往往利用这一点,有人便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上了别人的圈套,这是酒之美被人利用的极为普遍的现象。

酒之美还体现在对器物追随美的任何一个环节上,首先,储酒的瓶子、坛子、罐子外表多要做成彩绘或雕塑形象,让你未尝酒而先有美酒的思欲;盛酒的酒壶、酒觥、酒尊也是想方设法制作成艺术品,让你在闻到酒香时,还能体味器物上精美绝伦的艺术功夫;如当今挖空心思设计的各类酒瓶,目的是让你一见钟情,会下意识地爱上它。喝酒用的杯子那更是纷繁得美不胜收,从最初的印纹陶杯,彩绘瓷杯,金银铜杯,角牙玉杯,到今天的水晶玻璃杯,无不体现出制作者的独具匠心,目的只有一个,只有美的器物才与美酒相匹配,否则会直接影响作为欣赏主体的人对酒的感官品尝。所有在器物上体现的酒之文化,都是让人富于联想,放飞情感的,有些表现在器物上的文化甚至能达到让人着迷的程度。清乾隆的“江山永固”金杯,甘肃九泉具有朦胧绿色的“夜光杯”等。

酒之美还体现在酒体本身中,为什么要把白酒做成无色且晶莹剔透?为什么要把黄酒做成清亮透明且具有光泽?为什么要把葡萄酒做成干红、干白、桃红等,让你的目光所及即开始享受人之感觉的最高境界——美感。

以至于产生了酒具文化,酒器文化,酒瓶文化,酒名文化,甚至有酒宴文化,用酒文化,饮酒文化与酒道,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表现酒之美感,为了让人享受酒之情趣。

(五) 酒与酒政

酒政即国家政权关于酒的管理机构和官员的设置以及关于酒的酿造、买卖的法令。据《周礼》记载,西周的酒政系统健全,职责明确,分工细致。中央设酒正掌管酿酒之政令、制酒之秘法、制酒的材料器皿等,负责王室宴饮、祭祀、庆典时的供酒、赐酒等事项。酒正之下设酒人和浆人,前者专司酒的酿造,后者专司酒的储存、饮用事宜。地方上设乡大夫、州长、党正、族师、闯胥等酒官,掌管各级行政区内的宴饮、祭祀事宜。设司鬯,掌管市场中酒的买卖、酒场合的治安;在祭祀活动中设郁人、鬯人,司筵、司尊彝,分别负责其中与酒有关的事务;设梓人,专司各种酒器皿的制作。

酒政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酒类国家专卖制度,始于汉武帝天汉三年,历代多有,今天仍有烟酒专卖制度。通过酒类专营,国家可以从中获得可观的税收。后来,由于专卖制度中对酒产品的开发与酒的市场竞争有一定的矛盾,国家就采用税收制度,酒税就产生了。酒税就是用税收的方式来为国家开辟财源。酒榷制度禁止民间酿酒、卖酒,而酒税制度则放开酒的酿造与买卖,只是要向国家交纳一定的税金即可,因此,酒税制更有利于企业进入市场竞争机制,对酿酒技术、酒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作用,使酿酒和饮酒活动更加社会化和市场化。

国家有时为了节约粮食,尤其是在荒年,往往要进行禁酒,出台禁酒令。它是官方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推行的禁酒法令。酒禁的颁布多因饥荒和战争所致,有时也因饮酒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所致。周初鉴于殷鉴,禁群饮,设群饮罪,主要为刹住商朝末年的滥饮之风。中国历史上,曹操、刘备皆因粮食不足而禁酒,饮者处死,酿者受刑,甚至在言语中提到“酒”字也要受罚。唐代“安史之乱”后因为经济凋敝,也曾下令禁酒,有违者,家产没入官府。元世祖忽必烈禁酒,酿者罚做苦役,财产没收,子女入官府为奴等都是禁酒政策下的产物。

三、酒的两面性

酒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另一面,除了上面讨论到的酒与国家的政治之外,在普通人社会生活中也有负面作用。《本草纲目》指出酒的两面性:“酒,天之美酥也。麦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若夫沉湎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邦亡家,而殒身。”

因酒而亡掉一个民族并非耸人听闻。梁实秋以为印第安人的衰落与其沉湎于酒脱不了干系,他在《饮酒》中这样说:“酒实在是妙。几杯落肚之后就会觉得飘飘然、醺醺然。平素道貌岸然的人,也会绽出笑脸;一向沉默寡言的人,也会议论风生。再灌下几杯之后,所有的苦闷烦恼全都忘了,酒酣耳热,只觉得意气风发,不可一世,若不及时制止,可就难免玉山颓倾,剔吐纵横,甚至撒疯骂座,以及种种的酒后过失全部地呈现出来。莎士比亚《暴风雨》里的人物卡力班,那个象征原始人的怪物,初尝酒味,觉得妙不可言,以为把酒给他喝的那个人是白天而降,以为酒是甘露琼浆,不是人间所有物。美洲印第安人初与白人接触,就是被酒所倾倒,往往不惜举土地以交换一些酒浆。印第安人的衰灭,至少一部分是由于他们的荒湎于酒。”而且最可怕的是中国人的劝酒,梁实秋认为此举乃是兽性之发作:“最令人难堪的是强人饮酒,或单挑,或围剿,或投下井之石,千方百计要把别人灌醉,有人诉诸武力,捏着人家的鼻子灌酒! 这也许是人类长久压抑下的一部分兽性之发泄,企图获取胜利的满足,比拿起石棒给人迎头一击要文明一些。”

少量的酒对神经细胞是刺激,多量是麻醉。法医上规定:人体血液中有0.1%的酒精量,便是醉。超过0.4%可醉死。愈高,活的机会愈少。酗酒之害,尤胜过吸毒,伤害到脑及肝,致脑萎缩疯癫症。因为纵酒,不顾饮食,缺乏维生素,致患神经炎性的肢体瘫痪。又会损肠胃,肠中毒废吸入血液,进入肝,毁了这个“去毒机关”,因而肝硬化,流血死亡。酗酒的“抖颤酒疯”与鸦片、吗啡、海洛因的瘾症如出一辙。

近年来,国内酗酒驾车闯祸的例子举不胜举,轻则伤筋断骨,重则车毁人亡! 2011年刑法修正案 (八) 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这也就是说,无论情节轻重,醉驾都将受到刑罚。交通管理部门根据新修改的刑法进行提示:“喝酒,别开车;开车不喝酒”。这是出于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对驾车者本人及其家人负责的温馨警告。由于饮酒后,酒精会直接影响人的大脑意识,造成驾驶不灵,极其容易造成车祸。危及他人性命,危及驾车者自己的性命,也给国家社会及家人带来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

有时酒会误事,甚至往往会误大事。

匈奴雄踞北方,从商代以来一直是中原国家的心腹之患。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少有获胜者。但是也有偶然的情况,匈奴一方出现问题,《汉书·匈奴传》记匈奴右贤王酒醉误事,汉兵才打了大胜仗:右贤王以为汉兵不能追来,饮酒大醉。汉兵出塞六七百里,趁着夜色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大警,脱身逃走。

以酒避祸,乔装醉酒者,这应该视为特例。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中说道:“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其意未必真在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惧祸,惟托于醉,可以疏远世故。陈平、曹参以来,俱用此策。《汉书》记陈平于刘、项未判之际,日饮醇酒、戏妇人,是岂真好饮者耶?曹参虽与此异,然方欲解秦烦苛,付之清净。以酒杜人,是亦一术。”魏晋名士、以阮籍为首的“竹林七贤”是借酒藏身避祸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老师是汉代的相国陈平、曹参。汉代名相曹参不理国事,整日饮酒,官吏和宾客们看见曹参不治政事,都想来劝说他。可是这些人一来,曹参就请他们喝酒。有的人想找机会跟他谈事情,曹参就又让他们饮酒,直到喝醉离去为止,始终没有机会开口,习以为常。直到皇帝也责怪他的时候,他才揭开谜底。曹参问皇上:“圣明英武陛下比得上高帝吗?”皇上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比呢?”曹参又问:“陛下看我的才能贤德比得上萧何吗?”皇上回答说:“好像也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得很对,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制定了明确的法令,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职责,遵循先帝的法令而不妄加改变,不是就可以吗?”皇帝说:“好,你去休息吧。”这也是“萧规曹随”成语的来历。

但酒之害,并不在于酒,而在于饮酒之人。人的控制能力、自我约束能力是酒不至于出现负现象的关键。故中国酒业协会大力提倡文明饮酒,健康饮酒,就是为了不让酒的负面影响出现在公众场合中,就是为了让饮酒者能得到天之美禄的享受,而又不受酒害。只有把握住酒的两重特性,那么这一独具魅力的物质,还是能被极大多数人所接受的,酒的文化还是能得到进一步发扬与光大的。

第三节 中国时令酒俗

泱泱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文化的精髓多在酒中得到了极为敏感的反映和表现。人们在生存、生活、生命中都离不开吃喝住行,在社会之中又都离不开相互之间的交往。人的所有行为中,有许多被人自己保存和发扬了,这些保存和发扬的东西,许多就是人们后来的礼节与习俗,这些约定俗成的风俗被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并不断地加以改造和完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此也产生了各具民族特色的习惯与风俗。中国各民族的饮酒之风,根据考古和记载已经数千年了,数千年的酒文化,也导致了数千年的饮酒习俗。如婚丧嫁娶,庆捷叙聚,饯行接风,造房生子,逢年过节,客来人往等所有的社会活动,各民族无不留下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酒俗。

一、春节

中国的时令以农历为传统的历法,无论是农时,还是传统的节气都是以农历为推算依据的。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也是农历的元旦,作为新年的元日,除正常的走亲访友,祝福拜年外,饮酒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国的过年在汉朝已基本定型,新年的第一天,要放爆竹,从年龄最小的开始饮椒柏酒,以祈求一年的兴旺和避邪无灾。元日饮椒柏酒的习俗到唐代发展成为饮屠苏酒,宋后慢慢淡化了屠苏酒,到今天是喜欢喝什么酒就喝什么酒,且以年长的先饮,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大约从东汉开始,正月初一,朝中各级官吏都要到朝廷给皇帝行贺年之礼,皇帝在欣然接受群臣的朝贺后,便设宴款待。元、清两朝蒙、满入主中原,这新年的习俗也没有改变。发展到今天是家中的小辈在新年给长辈拜年,新年纳福,亲戚之间互相贺岁恭贺新禧。春节成为人们一年繁忙生活后的一场大联络,通过交流和关切一年生活劳作中的体会与感受,起到维系家庭的一种实实在在的作用,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欢叙畅饮中进行的。蒙古族的大年初一,男女牧民三五成群地骑上骏马串包 (蒙古包) 拜年,宾主相见,手托毛巾,互道“赛闹”(您好),主人先上茶,再敬酒。在举杯畅饮中高唱吉祥之歌。藏族在欢度其传统节日藏历年 (流行于西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时,要用吉祥水洗漱,吃麦片和酥油茶、人参果,互敬青稞酒。男女老少“皆衣服盛饰,群聚歌饮,带醉而归”。苗族在正月初一至初七这一新年开始之际,带上自酿美酒,上山参加竞技和歌舞的踩花山习俗。湖北通城地区,有农历正月初一五更前,向北叩首“祝圣”的习俗。祝圣后则要开门以酒酹地而拜,称“出行祝圣酒”。最有趣的是西南地区的独龙族,每村自己决定过年的日子,然后通知亲朋好友前来参加,主人与客人用竹节杯共饮同心酒。红河流域的哈尼族,是一个有独特文化底蕴的古老民族,以十月为新年,十月年是哈尼族最盛大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酿制纯粮的“闷锅酒”,以此来摆开“姿八夺”,就是全族互相轮流邀请喝酒宴饮,场面之宏大,情绪之欢悦,气氛之热烈,很少能与之相比。总之,春节是我国人们最为放松与欢畅的传统节日,也是酒被消费被文化被广大最具力度的季节。

二、元宵节及送穷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元夜”等,指的是正月十五这一天,是最传统的汉民族节日之一。从汉代起就有元宵之夜燃灯、观灯的风俗习惯,后来又发展为跑旱船、舞龙灯、耍狮子的习俗,于是人们把过元宵节称为“闹元宵”。这一天在大街小巷挂上各种不同制作、不同风格、不同形状的花灯,让人们在喜气洋洋中度过新年的热闹日子。我国历代对观灯的记述中多有女子观灯、制灯甚至偷灯的记载,因为“灯”与“丁”谐音,意味着“添丁”,故这一天的男女闹出的绯闻特别多。这一天人们习惯要吃“元宵”,元宵又称“汤团”、“圆子”,取其合家团圆之意。南宋周必大《元宵浮圆子》诗云:“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以月亮喻元宵,又以元宵喻月亮。1913年,袁世凯认为“元宵”与“袁消”谐音,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所以现在仍有把元宵称作汤圆的。这天还要饮元宵酒,因为新年的欢愉即将告一段落,有时元宵酒还会形成狂饮的局面,清代为防止元宵夜成为狂饮之夜,官府专门派巡城御史提红灯查看,严禁酗酒闹事。至此,一年中最为热闹祥和的春节的所有活动基本结束。接下去的只有正月最后一天 —— 正月三十,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民间称“晦日”或“送穷日”,也是传统的酒俗之一,称“沥酒送穷”。这一天,人们走出门外,沥酒送穷祈富,唐人姚合的《晦日送穷》诗,“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是对正月三十沥酒送穷最为形象的描述。

三、清明节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为传统的祭祖上坟扫墓的节日。以前曾与纪念春秋名臣介子推的寒食节相连,现在寒食节已经淡化,但上坟扫墓、踏青春游的风俗则仍然热传至今,自然的清明与人生的清明在这一季节中得到交融和叠加,故苏东坡在清明节要发“人生能得几清明”的感慨了。清明上坟时要带上酒菜,香烛及其他供品,至墓前祭桌上摆放整齐,点燃香烛,然后小辈们鞠躬叩首,表示对先祖的缅怀之情,最后给祖坟除草添土。带去的酒菜等供品,一般参与上坟的人要适当享用一些,表示接受祖上的庇荫。如有守墓人家 (坟亲),则余下的基本上都送给他们了。上坟结束的中午或晚上还要邀请亲朋喝“上坟酒”,以此表达后辈不忘先辈的恩德。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季节,宋《武林旧事》记:“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璃,接踵连肩,翩翩游赏,画般箫鼓,终日不绝。”可见清明在宋代是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清明节的习俗,由于传播的地域广,民族多,成为继春节后,民间最为注重的习俗。分散在各地的后辈们,利用祭祖这一传统风俗,聚在一起在完成缅怀先祖的礼节之时,在野外踏青赏春,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交流感情,再在回家之时喝上一杯上坟酒,实在也是一种生活的需要和对生活的思考。扫坟祭祖表达的是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和追忆,踏青春游触发的是岁月无情人生有限的感慨。

四、端午节

农历的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为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端五”、“重五”等。端午节的由来,其说法较多,但其中最能让人接受的是驱邪避灾。相传古人相信五月五日生孩子,男害父,女害母,被视为“恶月”和“恶日”。据汉代应劭在《风俗通义》所载:“五月五日……辟兵及鬼,命人不病温。”《荆楚岁时记》也有“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后来又发展为饮菖蒲酒、饮雄黄酒和洒雄黄酒,以此来驱瘟病和避邪恶。菖蒲酒和雄黄酒都是以白酒为酒基,加入菖蒲、雄黄等物质配制而成。《白蛇传》中的许仙由于听信了法海和尚的话,在端午节这一天让白娘子饮下了雄黄酒,结果使白娘子显现了白蛇的原形,也是端午节饮雄黄酒这一习俗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在江、浙、沪端午节除了喝雄黄酒以外,还要吃黄鱼、黄鳝、黄瓜、黄梅,俗称“五黄”。传说是吃了五黄后能防“五毒”,即蛇、蜈蚣、蝎子、壁虎、蜘蛛。随着科学的进步,由于雄黄酒中的雄黄末含有硫化砷这一有毒成分,端午饮雄黄酒的人已经很少了。民间相信雄黄能杀百毒,故农村中端午那一天在旮旯边墙脚跟仍然用洒雄黄酒来杀虫除毒。也多有用雄黄酒涂在小孩子的头部或额头,绘上“王”字以避邪。且端午节中午饮白酒已成为又一种新的饮酒习俗。菖蒲酒中的菖蒲原是道家的避邪之物,与艾草一样常被人们挂在门楣上驱邪,后在端午的酒中加入菖蒲的目的也是用来辟邪的。明朝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讲了一个“陈可常端阳仙化”的故事。其中有“包中角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的诗句,记录了端午吃粽子、喝菖蒲酒的习俗。这是因为后来在端午节中融合了纪念战国时楚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缘故,增添了粽子的内容。其他还有象征意义的赛龙舟等活动也进入了端午节的活动内容,并加入了许多动听的故事,使端午节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五、中秋节

中秋是我国传统的时令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依我国历法解释是:七、八、九三月为秋季,农历八月在秋季的中间,称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间,故称中秋。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解释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之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由于中秋夜月亮最亮、最圆,人们习惯上把中秋月圆视为团圆的象征,并有亲人团聚的习俗,又有团圆节之称。“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中春献弓弩,中秋献矢箙。”及“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詩》,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到西汉时中秋还定在立秋日,并有了饮酒赏月、登楼观月等习俗。以八月十五为题作中秋赏月诗在《全唐诗》中很多,较早的是武元衡的《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和徐放的《奉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来字》“玉露中秋夜,金波碧落开。此时陪永望,更得上燕台。”在北宋太宗年间,确立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从此中秋节约定俗成了原先祭月、拜月、赏月等风俗,并发展有吃月饼和团圆酒的习惯。更是由于把战国初期“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和月饼的传说故事融入到中秋的圆月中来,使中秋节更富传统的文化魅力,更具浪漫的诗意。中秋夜人们早早地吃好中秋的团圆饭,然后女人们陈设瓜果、月饼于楼窗前或庭院中,点燃香烛以祭月。圆月初上,女人则开始拜月,以求有嫦娥的美貌。传说祭月供品中放上南瓜或冬瓜是为了祈子。男人们则坐在旁边,饮酒赏月,畅谈团聚的幸福;举杯邀月,寄托对他乡亲人的思念。自古至今,赏月、饮酒、作诗是中秋三友,历代留下的作品可谓汗牛充栋。从《诗经》的“月出皎兮”、“月出皓兮”对月的描写,到曹操“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忧叹;从被贬阳山的韩愈“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的无奈旷达,到杜甫的“月是故乡明”的游子情怀;从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到陈澧的“中秋一醉不嫌迟,莫负今朝把酒卮。”愉悦清兴,无一不是借中秋明月表达对酒的虔诚和膜拜。所以笔者认为中秋节月是名头,酒是实质,传统文化是内涵,也就有了富贵人家的结饰台榭;庶民百姓的争占酒楼玩月;王孙公子的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一般人家的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即使贫困人家亦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酒使中秋的月亮更加皎洁,酒使中秋的人们更富情趣。

六、重阳节

农历的九有九日为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又名重九。何为重阳?《易经》中有“以阳爻为九”和词条,将九定为阳数,那么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即为重阳。也是我国道教中传说的太上老君的生日。我国民间从1989年始,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如果说“赏月、饮酒、作诗”是中秋三友,那么“登高、赏菊、饮酒、吟诗”则为重阳四老。登高的习俗始于西汉,有“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到东汉时,登高这一活动被添上了一层迷信的色彩,《续齐谐书》说:东汉恒景,随仙人费长房学道,费长房告诉恒景九月九日他全家有难,必须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始可避难,按照为师的教导行事,终于避免了灾难。从此,逢九月九日重阳,人们纷纷在门上插茱萸,身上佩茱萸,随身带上菊花酒外出登高避难。后来迷信色彩淡化了,但登高饮酒的习俗一直流传了下来。又“糕”、“高”谐音,九月九日做糕、吃糕也被称为重阳糕。从汉代起就有用黏米做的被称作“蓬饵”的重阳糕,唐代开始盛行至今。目的是吃糕即登高。重阳节是华夏大地上大部地区花、叶凋落的季节,而菊花经霜不凋,大自然中总有与众不同的同类,由此激发许多文人墨客的诗兴和士人政客的感慨。最为著名的是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它像田园诗人陶渊明的《饮酒》诗二十首中有独享秋色佳酿的“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杜甫有抱病独酌的重阳诗“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牧的旷达重阳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上年酿就的菊花酒既是人们用来祈求消病长寿,又是在丰收的季节中用来庆贺畅饮。九月历来是庆祝收获的季节,各民族都有自己各自的表达方式,如匈奴族要祭天;壮族要进行闹歌圩活动;台湾高山族的阿美人在祭祀神灵的同时,要举行歌会和野宴等。后来经过先秦及两汉迷信文化的诠释,使九月节庆和饮酒产生了特定的意义。即九九为重阳,重阳的酒便是最好的阳水,又菊花酒是重年 (二年) 才饮的,更具阳性,能达到长寿和长生的目的。人们对传统的领悟,往往是以美好的愿望为前提的,所以以前的一些酒厂往往在九月九日开始投料酿酒,认为重阳阳气旺盛才能酿出好酒来。

七、冬至

冬至与清明一样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对冬至的记载在殷墟的卜辞中已有明辨的表述。冬至是太阳抵达南回归线的一天,这天白昼最短,夜晚最长,又名长日、长至、至日、冬节。自然界也进入冬季最后的严寒阶段。冬至这天有好多习俗,一是这天开始,阳气上升,是个传统的吉日,要备办饮食,祭祀先祖。这天的祭祖酒就称为“冬至酒”或“拜冬酒”,民间的冬至酒除了必须置备三牲菜蔬外,还要准备好纸钱寒衣,以烧给冥间的先人用来御寒和冥间的“消费”,就是所谓的“送寒衣”。宋时人们最重视此节,连最穷的人也要置办酒食,供祀先祖。祭祖“拜冬”结束后,马上要将准备的纸钱和寒衣焚化,定要看到焚化的余灰从地上飘起,说明先祖已经收用,这时才可坐下来吃冬至酒和冬至面或冬至馄饨。二是在冬至的前一夜,称“冬夜”,上古时冬至曾被作为过年的第一天,这冬夜也被称作“除夕”。出门在外的家人都须回家,出嫁的女儿如在娘家,娘家也必须催促其回到婆家去,参与明日全家的祭祖和“拜冬”。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足可说明冬至须回家的习俗。而冬至前一天晚上的冬夜则需早早睡觉,以享受一年当中最长的一夜,据说这一夜每个家人都在家中睡安稳了,合家一年中才会无病无灾。三是尊师敬老,这天要进献酒肴,拜谒“君师蓍老”以表祝贺。以前陕西、关东等地,在这天前夕,学生要领家长一起,提上酒,带上菜,去向教师敬酒以示慰问。相传黄帝是在冬至这一天得道成仙的,所以演变为尊师敬老的风俗。唐宋前冬至酒宴中还必须有冬至面,希望长辈长寿。唐宋后改为吃“汤饼”、“饺子”及后来的“馄饨”,这就是现在流行的说法:“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作为民间的重大节日,现在已经慢慢地淡化了,但吃馄饨饺子,饮冬至酒,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还是少不了的。

八、除夕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被赋予特定的内容始于汉代。汉代曾以腊为年,腊日的前一天为除日,前夜也称除夕或“腊除夕”。这里的“除”有其特别的意义,《后汉书·礼仪志》、《玄中记》、《东京赋》中都记载有瑞顼的三个儿子出生后死亡,变为三个疫鬼,腊日前一天要进行大傩击鼓驱疫逐除。所以“除”就是逐除疫鬼。由于大傩仪式是在夜间举行,因此除夕作为除日之夜受到特别的重视。除夕在晋代到南朝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辟邪、守岁、聚餐为内容的习俗。与酒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除夕的聚餐与守岁,除夕晚上的聚餐称为“分岁酒”。而这一风俗的源头是晋代的巴蜀地区,《风土记》上有所记载,到南北朝时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家家准备丰盛的菜肴是为了迎接新岁,相聚畅饮美酒是为了送别旧岁,除夕通宵不眠是为了守住新岁,祭祖事毕的酒食聚饮互祝吉祥称为分岁。除夕之夜吃年夜饭,饮分岁酒别岁,通宵不睡的守岁、迎岁的习俗,一直传承至今。宋代大文豪苏轼在他的《岁晚三首》的序言中也有“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的记载。且吃年夜饭,饮分岁酒要求时间长,长幼一起,聚饮之际,互颂吉利,用餐结束时还要求酒杯、饭碗中都要有所剩余,以示来年有余。由于年夜饭是春节期间的第一次大餐,往往家人都能欢聚一堂,故又称年夜饭为“合家欢”。《清嘉录》中有“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年夜饭之后燃香点烛,放爆竹,贴春联桃符等,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辟邪驱鬼。就连给小孩的压岁钱,也是为了酬谢家内的小神,辟邪用的。故需将压岁钱枕在头下,垫入席下或置于床脚下以镇邪。守岁至半夜则要开始饮用屠苏酒,饮屠苏酒从小的开始,这在以前是一个惯例,目的也是辟邪消病。唐朝方干有诗云:“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干。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轩车欲识人间感,献岁须来帝里看。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斑。”总之,酒在隆重的除夕活动中扮演的是祭祖和增添节日气氛的媒介,而辟邪才是除夕唯一的目的。

在酒文化十分繁荣的国度里,时令酒俗尚有好多,如二月宰牲献神、邀友饮春酒的春社节,三月三曲水流觞的上巳节,怒族三月十五根据酒多少来决定节期长短的仙女节,六月西南地区彝族、白族、傈僳族、纳西族、拉祜族等民族的火把节,七月七的乞巧节,广西瑶族七月十四的留拉酒节,十二月廿四的祭灶神等都与酒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许多酒俗中又带有非常别致浪漫的故事,让人在酒的醇香中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的时令酒俗集中地反映了三大特点:其一是数量多,范围广,几乎每个月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习俗;二是大多结合在中国传统的时令节日之中,给传统的时令节日增添庄重和欢乐;三是以高度发达和成熟的面貌,成为一种最具特色的载体文化。

酒从其物性上来说,它确实是一种物质,但从其作用上来说,它更是一种文化。正如黄周星在《酒社刍言》中所说的:“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