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材料 当代建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3 17:42:22

点击下载

作者:郑小东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传统材料 当代建构

传统材料 当代建构试读:

前言

本书是由我的博士论文《建构语境下当代中国建筑中传统材料的使用策略研究》修改而成。论文的选题一方面是我硕士阶段研究新乡土建筑的延续,另一方面来自我对建构理论的痴迷。以建构为工具来剖析当代中国建筑,以材料为媒介来探索建筑传统现代更新,便是本文的整体构想。

衷心感谢导师王路教授。跟随王老师从硕士到工作、再到深造读博,将近十二年的时间,他的言传身教将使我终生受益。王老师对于建筑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跟随导师参与的多次集群设计,让我有了直接接触众多中国当代知名建筑师的机会,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以及对其建筑的亲身体验,我积累了丰厚的一手资料。

感谢单军老师,他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受学生的敬仰。在论文的选题报告和预答辩阶段,单老师对我的论文从结构框架到研究方法的全方位指点,使我获益匪浅。

感谢王向荣老师、张路峰老师、王丽芳老师、许懋彦老师、宋晔皓老师、卢向东老师、张悦老师对我论文提出的中肯批评和宝贵建议。

特别感谢崔愷、李晓东、刘晓都、李兴钢、张雷、王向荣、张路峰、董豫赣、周恺、陈龙、胡宪、贾莲娜、陆翔、张一、王振飞、赵扬等建筑师接受我的采访并提供了大量的项目资料,成为论文的有力支撑。他们对建筑的精彩演绎和对中国当代建筑现状的深刻认识,使我受益良多。

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张占奎主任、周莉桦女士和赵益鹏先生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给予了大力协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最后要感谢我的妻子和家人给我的支持与鼓励。做论文期间女儿郑好出生,因忙于论文而疏于对她的照料,让我深感愧疚。看着她一天天长大,我感到无穷的动力和乐趣,这让我鼓起勇气,继续探寻生命的意义。

本书由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TD2011-28)。郑小东2013年12月第1章 绪论:为什么是传统材料1.1 什么是传统材料1.1.1 材料

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切的人造物都是由一定量的材料所组成的,材料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那么什么是材料呢?材料其实就是人类用来制造产品和工具的物质,是可供制成成品的东西。

实际上“材料”一词在古代汉语里最早是分开作为单字使用的。[1]《说文解字》中对两者的解释为:“材,木梃也”;“料,量也。从[1]斗,米在其中”,“料”的本意是计量。在《营造法式》里,“材”是“一个复合的尺度概念,主要用来规定木材的截面尺寸,包含有固定的高宽比和尺寸级差,在设计中起到模数的作用”;而“料”则是“通过《功限》、《料例》等专门的文字,明确规定各类建筑工程所需的人工和材料数量,用以控制成本,所以‘料’在这里指建筑材料的[2]数量”。

在宋人编撰的《续资治通鉴长篇》、《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文献中,开始出现了“材料”的双音节用法,词义和今天基本相同。“材料”一词对应的英文单词是“Material”,《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其的定义是“that of which something is or can be made [3]or with which something is done”,即材料是指构成或用来建造东西的物质。那么,建筑材料就可以理解为是用来建造建筑的物质。

由上面的中文及英文定义中可以看出,材料与物质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被赋予了实际用途的物质表现形式。比如说一块石头在山边,是物质;砌到墙里,就变成了材料。“材料的前身是物质。依据自身性质,通过有目的的加工、定位,物质成为材料。以某种加工方式,将泥变为砖,再以某种筑构方式,将砖置于某个确定的位置,便完成[4]了从物质到材料,从材料到建筑的全过程”。

几个相关英文概念翻译:(1)Matter:物质——普遍意义,哲学意味更为浓厚;(2)Material:材料——有具体用途的或具潜在目的性的物质;(3)Materiality:材料性或物质性——材料被意识感知到的特性。1.1.2 传统材料

传统材料是指一个地方历史上大量使用并沿用至今的、由手工制造和建造的材料。

想搞清楚什么是传统材料,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传统。传统就是人们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和实践等。“传统是一个文化的证据,有人拿它来重温,也有人拿着它来发挥。……太传统了会了无生气,完全放弃传统却会令人无所适从。假如我们将传统了解成‘一些值得保留的东西’的话,也许会更加了解所谓传统的含意,包[5]括我们的姓氏、新春的红封包和快乐的圣诞节等。”

要理解建筑的传统,我们就必须要搞清楚以下问题:为什么一个地方的建筑会和别的地方的建筑不一样?为什么人们会按照特定的方式来建造房屋?人们在建筑中又是如何生活?这些问题的部分原因是气候的影响,以及当地材料和技术条件的制约,更主要的原因则在于不同地方的人们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信仰,这些因素与材料资源[6]一起作用,营造出各不相同、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建筑传统。

那么传统材料具体是指哪些材料呢?梁思成先生说是“土木”。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绪论中,梁先生认为土和木是中国古代建筑所使用的最主要的两种材料,古代中国人以“土木之功”作为所有建筑活动的总称。至于成因,梁先生认为由于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古时候这里生态环境良好,木材资源丰富,而黄土高原地区的土质又很适合进行建造活动,比如说夯土、晾晒土坯砖,以及后来发明的砖、瓦等。土和木这两种材料对于中国建筑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7]影响,是中国古典建筑形式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中国建筑历史悠远,从原型方面有“穴居”和“巢居”两大类型,没有游牧民族的“帐篷”类型。从中国最早的文献记录中,可以找到关于这两类建筑起源的描述。《墨子·辞过》记载了穴居的起源:“古之民未知宫室,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8]室”。《庄子·盗跖篇》记载了巢居的起源:“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

[9]民”。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黄土独特的物理性质发展出穴居建筑,这也构成了土木混合结构的主要源头。中华民族的另一个重要发源地长江流域,气候湿润,多水的沼泽地形促进了巢居建筑的发展,是穿斗结构的主要起源。无论是“穴居”还是“巢居”,建筑材料的基本“语汇”都离不开土与木。从起源意义上讲,中国就走上了“土木”营造这条独特的建筑之路。

另一种说法是“五材并用”,体现了中国建筑选材的实践原则。[10]《春秋·左传》里即有“天生五材”的提法。《周礼·考工记·总目》[11]里写道:“或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郑玄注:“此五[11]材,金,木,皮,玉,土”。李诫在《进新修〈营造法式〉序》[12]中认为“五材并用,百堵皆兴”,以“五材”来代表各种材料,“百堵”即大量建造之义。

李允鉌先生在《华夏意匠》“结构与构造”一章里专门讨论了“材料的选择和标准的制定”,认为“‘五材并举’是中国古代对于建筑材料选择所确立的一个基本观点,换句话说对材料的使用实在是无[13]所偏重的”。作为物质的基本组成要素,“五材”是一种泛指,是一切材料的代名词,如果具体到建筑上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也可以附会说成是“土、木、砖、瓦、石”。“五材并举”明确表明,在中国古典建筑中,只要是合适的材料都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各展所长,分担不同的功能。例如,石材用来砌台基、作柱础和护栏;砖用来铺地和作围护墙;瓦用来防水;木材是主要的结构构件,显得更为重要一些。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是一个混合体,多种材料协同作用,各司其职。

李允鉌先生并不认同梁思成先生的观点,认为并不是中国木材资源丰富、没有优良的石材,所以才选择木结构;而是因为在中国古代,人们已经认识到石材和木材等不同材料的不同力学特征,因势利导用在建筑的不同部位,使材料的性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中国古典建筑中,石材、砖等其他材料的用量也是非常庞大的。中国的木构架及其围护,是一种先进的结构和构造体系,是一种技术层面优胜劣汰的结果。“五材并举”是中国古典建筑选择材料的主要原则,也是能够体现其建造体系的一条原则。

中国古代的营造制度,都是以不同的材料以及处理材料的不同工种来分类的。《营造法式》里有结构构架部分的大木作,装修部分的小木作、石作、瓦作、竹作、泥作,场地部分的壕寨、彩画作等。在清代营造技艺里,则有“瓦木土石扎、油漆彩画糊”八大作的分类方式。这些不同的匠作,证明了中国建筑不仅仅只有“木”。[14]

中国建筑的用材传统应该是“五材并用,土木并重”。实际上“土木”与“五材”两者并不矛盾,“土木”的引申和扩大化理解可涵盖“五材”的范畴。在中国传统的“五行”观念里,“土”意指大地。五材里的砖瓦是直接由“土”烧制而成的,“石”也来源于大地,所以“五材”里的砖、瓦、石均可归为“土”类。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木”的广义理解可定义为传统建筑的植物类材料,包括木、竹、藤、苇和草等,以及由“木”制成的纸。虽然本文并不是按照传统材料的分类方式来进行论述,但以“土木”或“五材”来理解本文所讨论的传统材料更为具体和直观。

英国学者戴维·史密斯·卡彭(David Smith Capon)在其所著的《建筑理论》一书中认为有三种主要的传统材料:石头、砖与木头,三种主要的“现代”材料:混凝土、钢与玻璃,以及各式各样混杂的材料,如非铁类金属、陶制品、塑料制品和其他合成物质材料,与本[15]文的界定基本相同。

以如今最新的数字建构的科技角度来看,也有学者认为可以将材料划分为传统材料、多维材料和复合材料三种不同的类型,对应手工、机械和数控机械三种不同的加工建造方式。这三种材料类型和三种加工建造方式,隐含着一种在时间脉络下,技术上从低到高的进化逻辑。[16]1.1.3 概念辨析

除了明确传统材料的具体所指之外,还需要通过相关概念的辨析来进一步明确传统材料的概念。在关于材料问题的讨论里,经常会出现现代材料、自然材料、地方材料和乡土材料等与传统材料相对或相近的概念,有必要对它们的概念与关系进行具体的辨析。

1)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

传统首先是一个时间领域的概念,与之相对的就是现代,两者分别意味着过去和现在。材料的发展历史,对应的是生产材料的技术发展历史,可以简单划分为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在古代社会,以直接从事手工劳动生产为标志,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及其适应自然的活动是统一的,即科学、技术与艺术是相互一致的。对于建筑而言,它直接物化了营造者对于自然由直观经验产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直接物化了营造者的个性与情感。这个时期称为技术的感性时期,与之对应的材料观念与发展,可以称为材料的感性时期。

第二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是在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向为主要依靠科学知识的发展,技术从此得到科学理性的支持,这个时期可以称为技术的理性时期。这个时期,对于建筑结构技术而言,主要是在关于力学定律的科学中得到突破。由于技术与科学的紧密结合,建筑设计从此走上了理性发展的轨迹,从而促成了现代建筑运动,建筑由此产生了跨时代的变革。这个时期称为技术的理性时期,与之对应的材料观念与发展,可以称为材料的理性时期。

在本文中,传统材料是指技术感性时期的材料,主要代表材料是土、木、砖、瓦、石等,现代材料主要是指导致近现代建筑出现重大变革的钢铁、混凝土和平板玻璃等。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所述材料的传统与否并不以材料发明的时间来界定,而是以材料得以大规模普遍使用的时间来界定。金属铜、铁等在我国传统建筑里也有少量的使用,但涉及极少,直到近现代才大量普及,所以在本文中未予讨论。

如表1-1所示,本文定义的传统材料是指表中的前两项,即人类最早直接使用的天然材料和经过简单加工的烧土制品等。本文把近现代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材料定义为现代材料。从表1-1可以看出,本文所定义的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本质区别在于其获取和建造方式的不同,通过传统手工艺生产和建造的为传统材料,以工业化方式制造和建造的为现代材料。表1-1 材料发展简表

实际上,石材、木材和土坯等自然材料也必须经过人的简单加工才能够使用,但这些加工只是改变材料的尺寸和形状,并没有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质,所以仍把它们定义为天然材料。

实际上,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之间并不能以某个具体的时间点来进行准确划分,两者之间也不存在非黑即白的对立关系。历史的发展不是断裂式而是延续性的,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之间有着渐进性的血缘关系。大量传统材料如玻璃经过技术的改造已经摇身一变成为现代材料。传统材料也不是说只在过去使用,今天不再使用而替代以现代材料。如今传统材料仍然在大量使用,但是面临现代技术和现代材料的冲击,出现了各种问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起始原因。

2)传统材料与地方材料

在现代文明之前,人类大量采用本地自然的或经过简单加工的材料来建造房屋。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的差异,材料自身的鲜明个性以及建筑的构造技术、空间处理和建造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各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技术风格和造型艺术。这种特点经历时间的积淀,稳定下来就产生了地域建筑文化。地域建筑文化是对历史性、地方性、民族性及环境整体性高度重视的产物。

虽然传统材料与地方材料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两个不同范畴的定义,但从表1-1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当代语境下,两者有着相近、相似的内容,甚至有着相互指代的关系;虽然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但对象基本一致。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提法:传统地方性材料,或是某个地方的传统材料。传统材料都是根植于地方,依托于地域性而存在的,本文中所说的传统材料都是指某个地方的传统材料。1.2 问题的提出与背景

今天,中国的建筑师对建筑的地域性投入了更多的关注,涌现出一大批使用地方材料、具有传统精神的当代建筑。但是人们对这些建筑中传统材料的使用方式褒贬不一。那么,在今天的语境下到底该如何使用建筑材料尤其是传统材料仍未可知。全球化,城市化,技术进步,传统迷失,是本文研究的现实背景;中国的建筑师对材料问题日益关注,建筑创作极其活跃,以及当下传统材料使用策略的混沌不清,是本文研究的专业背景。1.2.1 城市化的超速发展与建筑传统的迷失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就进入了快速城市化时期。至2011年年底,中国的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总人口的50%,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已全面进入城市文明时期。这种超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后工业社会的全球化时代作为背景,以中国独特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作为基础,也有当代各种技术手段、文化手段和设计手段的推波助澜。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曾经预言在21 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17]二是中国的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是如此迅猛,国内艺术上原本举步维艰的变革似乎被经济与文化的膨胀需求在无意间促成了。在改革开放“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号召下,中国建筑仿佛纵身一跃便可与世界接轨。但是,在中国建筑创作看似一片欣欣向荣的表象下却潜藏着更发人深省的重大危机,这涉及当代中国建筑的许多本质性与根源性的问题,但是迫于时间与发展的压力还无法得到建筑师们的正确认识与深刻理解,再加上商品经济、快餐文化肆虐,政府官员、开发商、大众媒体与一些业主为了吸引眼球,都争相效仿那些新奇的建筑式样和奢华的建筑室内装修,甚至冒进地去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远景规划。

中国高强度、举世瞩目的城市与建筑的实践和现实,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巨变,不断挑战着人类已有的评判标准与尺度,而中国的艺术家们面对这场巨变表现出欣喜和迷惑,也是他们最早呈现出对巨变的复杂态度。期间,国外的建筑师们频繁往来亮相,许多著名的建筑师都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事务所分部,他们在惊叹的同时也积[18]极参与着这场巨变。外国建筑师的介入更强化了攀比猎奇的趋势,而国内的建筑师则采取以守为攻的策略,在坚守本国传统的同时寻求创新,试图在浮躁的社会背景下可以找到一条保持中国情怀的道路。

在城市化的猛烈冲击下,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迅速地土崩瓦解。王澍在第三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上发言说:“在我看来,中国传统中惟一的建筑体系即景观建筑体系,而在对工业现代化、交通高速化和现代商业的一味追求下,这个曾经覆盖中国的体系已完全崩溃”[19]。

在全球化势不可当的今天,地方传统材料及其构筑方式在适宜性和经济性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体现地方建筑的文化特色,如何挖掘至今仍然具有相当实用价值的传统材料及建造工艺,是摆在当代中国建筑师面前的一道难题。1.2.2 技术的进步与传统材料的困境

建筑产生至今,已经有几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历史,回顾其发展的历史,世界各地区建筑所用的主要材料多为天然材料或者是由手工制作而成的材料,包括土、木、竹、砂、石、砖和瓦等。建筑材料对于建筑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且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建筑材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建造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不同的材料观和建造方式使建筑呈现出各自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古代中国的木构建筑、古希腊古罗马的砖石建筑,都充分发挥出各自材料的特性,在各自的时代和地域内扮演着主角,成为人类建筑史上不朽的篇章。

工业革命使人类文明进入新的时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在建筑领域,人类对于材料的认识和使用方式发生剧变。工业革命以后,建筑业最重要的进步与变革就是铁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铁被运用于建筑的内柱、梁和屋架,甚至还有用铁制作的穹顶,这也充分体现出建筑师对于新材料的积极探索和运用。19世纪后期,钢的产量大幅增加,性能更为优越的钢材代替了铁材;与此同时,结合水泥在建筑中的大量应用,19世纪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与水泥的完美结合使建筑在结构上出现了质的飞跃。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一直热衷于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建筑的高度和跨度上取得突破,在19世纪更是如此。与材料发展对应的结构科学也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建筑师能更为详细地了解和掌握建筑结构的内在规律,实现了对于建筑结构的理性分析和选择,而不再像古代建筑工匠那样,只是按照传统做法凭感性经验去判断建筑结构的可行性,以至于很多教堂的穹顶和高塔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能成功,其盲目性和局限性很大。在19世纪后期,随着数学和力学的发展,建筑结构的基本规律与原则已经更加系统化,其精确的计算理论与方法可以直接用于实际工程项目,这样就可以在建筑施工之前,按照结构体系预先计算出结构的受力,使建筑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安全、经济、坚固。这一时期的代表建筑就是1889年世博会期间巴黎建造的高300米的埃菲尔铁塔和跨度为115米的机器陈列馆。随着铁这种材料的技术性能不断提升并发展出钢材,钢筋混凝土的技术也逐渐成熟,经典现代主义出现,建筑也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

到了当代,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地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常常采用同样的材料和技术手段进行建造。尤其是20世纪以来,材料技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建筑设计也深受影响,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局面。未来的材料属于人造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也就是塑料。大量新材料在建筑中被广泛应用,甚至出现了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智能材料”。令人目不暇接的新材料和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建筑学的发展,为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并已经形成了新的建筑表达方式,创造出生态环保的人居环境。

而反观传统材料,从此就处在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千百年来,我们一直使用天然材料以及直接用这些材料生产出来的制品建造房屋。这些传统材料和其手工艺的生产及建造方式是“原始的”,在安全性、舒适度、耐久性和施工技术等方面都远远比不上经过工业化加工的现代建筑材料。对比现代材料,传统材料的困境大致有四个方面。(1)生产的局限:传统材料的生产多数还沿用了传统手工作坊模式,产能较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传统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依赖大量的手工劳动,对环境的破坏很大。其技术方面和可持续性的落后严重限制了材料的发展。例如,黏土砖的取土会破坏耕地,而砖窑等生产模式产能很低,也不利于节能环保等。(2)性能的局限:很多传统材料的物理属性已经不能满足今天建筑的使用要求。例如,木材的防火性能较差,受湿度影响变形较大;瓦屋面对于现今的抗震设计非常不利;黏土砖的受压能力最多只能盖到10层高等。(3)施工的局限:相对于现代材料,传统材料的施工显得较为繁琐。比如黏土砖的尺寸较小,只适合于手工建造,速度很慢,而且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工。对于民居等传统建筑来说,因其规模小,此问题不算严重,但要应用于更大的现代公共建筑就较为困难。(4)寿命的局限:与现代材料相比,除石材外的大多数传统材料的耐久性都不足。木、竹、藤等自然材料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在室外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并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寿命。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按照使用要求来设计并生产材料成为可能。人类社会变革和进步的速度与过去几千年相比已经有了指数级的加快。都市中的建筑基本上都是采用工业化的建造体系,地方传统材料以及传统的建造工艺更多的是出现在乡间民居或小型风景园林建筑中,面临着被逐步淘汰的窘境,可以说是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境地。1.2.3 实验建筑的终结与当代建筑的兴起

从政治社会角度来看,通常认为中国当代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但是建筑的进展,一般并不与此对应。20世纪60年代对连同日本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年代:在战后大规模重建的冲击下,现代建筑的危机来临了。建筑思想不断受到冲击和质疑,新的建筑思潮不断涌现。而对中国建筑来说,由于当时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没有与世界接轨同步,因此,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建筑界并没有构成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而1978年的改革开放,则更具代表性,因为这种体制上的变革,戏剧性地重启了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历程。香港大学的学者朱涛参与撰写的《当代建筑——一部(1)批判的历史》中,其他国家都是以20世纪60年代作为当代建筑的起点,而中国则是20世纪80年代。朱涛在他撰写的中国章节里,将改革开放以后这30多年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从社会角度看,中国经历了改革初期、高速发展和全球化冲浪三个阶段;从建筑演变上,中国经历了新启蒙(包括现代主义与民族形式的争论)、文化分离(包括实验建筑师与官方设计院的分离)、众象纷呈(包括国际、国内诸多建筑现象的并行、碰撞)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比较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建筑近年的历程。

中国建筑从改革开放至今,经历了从实验性建筑到当代建筑的转变。中国的实验性建筑创作始于20世纪80 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前可以称为中国实验建筑的准备期。在这段准备期中,中国建筑思想界积极讨论当时国际上的各种流行思潮,在强调建筑师的文化使命感的同时,开启了对于中国当代建筑的探索。

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的实验建筑探索期结束,当代建筑起始。此时,经济的腾飞和超速城市化现实迫使原有的国家集体设计模式瓦解,而快速设计成为建筑界的普遍现实和生存前提。建筑样式的多样性表达成为社会的需求,实验性建筑师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曾经的前卫姿态也被迫转换成为文化上的退守姿态。这一时期的实验建筑概念以及作品,已经逐步成为时代的主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虽然面对现实的问题时这些实验性建筑具有局限性,但其建筑实践成果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最近十年,中国城市与建筑呈现出超速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实验建筑时代所提出与讨论的问题,加之这段时间建筑学术界的发展还不成熟,远远不能消化复杂多变的建筑现[20]象,这种混乱的状况急需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批评。

在新千年的转折之交,发生的几件事在中国建筑界形成了巨大的影响。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21世纪的建筑学”,主要讨论的就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筑应对。吴良镛先生起草了《北京宪章》,体现了中国建筑师对当下问题的全面思考。2002年,“世界建筑”杂志首次举办“WA中国建筑奖”的评选,开启了今日遍地开花的建筑媒体奖项之先河,标志着中国的建筑创作进入了繁荣期。还是2002年,“长城脚下公社”建成,时名“建筑师走廊”,免费开放供业内业外人士参观。开发商通过联姻知名建筑师,使得项目名声大噪,一时轰动长城内外,不管是建筑师、建筑学子还是普通大众,都慕名而来,一时间游人如织。世人的目光从此就再未从建筑上移开,建筑成为文化生活的焦点,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世人的过分关注对于建筑师和建筑界,总的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

不管是朱涛口中的众象纷呈,还是史建声称的当代建筑,都是在说明进入新千年后,中国建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新千年起,中国的建筑师们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初的惊慌、迷茫之后,逐渐找回自信,开始以“正常”的心态和姿态探索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中国建筑进入了喷发期、繁荣期,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当代建筑,并以李晓东2010年获得阿卡汗奖、王澍2012年获得普利兹克奖为标志,中国的建筑和建筑师们已经获得了世界的认可。

本文中提出的“当代中国建筑”概念,不仅基于建筑理论界对“现代建筑”的反思和对“当代”议题的热烈讨论,也是为了更好地阐释中国建筑进入新千年以来这十年多时间的巨大变化。当代建筑也并不仅仅是时间的界定,它更是指一种直面现实、应对现实的观念和态度。在超速城市化现实的催生下,当代建筑已经不再是实验建筑时期那种“农业时代”的自给自足模式,从被边缘化的地位走了出来,开始向主流平台进军。这种当代建筑的探索方向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可能有关造型,也可能有关空间;可能有关乡土,也可能有关都市;可能有关科技,也可能有关生态。所有这些建筑实践已经具备了国际视野的设计语言,是“中国的”当代建筑。1.3 传统材料的研究意义

材料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是进行建造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一书的序言中,美国科学家莫里斯·科恩(Morris Cohen)认为材料不仅存在于现实的生活中,而且对我们的文化也有巨大的影响。材料影响着人类的进化,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科技水平,重要的材料被当做划分文明进程的阶段性标志,比如人类文明史上的新、旧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就是以材料来划分的。“材料已经与食物、居住空间、能源和信息并列一起组成人类的基本资源”[21]。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材料、信息和能源被称为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又把新型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称为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标志。从中可以看出,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国家经济、科技发展,材料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

从建筑学诞生那天起,材料问题就是建筑学的基本问题。纵观建筑史,建筑总是伴随着结构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发明以及人类观念的变化而变化。材料在建筑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只要是材料及其建造技术发展进步的年代,建筑也会随之改变。从材料角度出发,“建筑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材料和建造技术发展史,几乎每一个重要的时代都有不同的材料和技术与之对应。

本书针对当前中国在高速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对材料策略的重新定义和深入研究入手,揭示当代建筑的本质问题,并在对材料理论进行批判分析的基础上,以关注本土问题的建筑为案例,从一种新的视角审视中国当代建筑,试图提出一种新的并能更好地改善当前中国建筑现状的材料使用策略,为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历史时期的建筑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希望通过研究传统材料在当代的使用,在建筑的本体性、地域性和当代性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探寻中国的本土建筑学。1.3.1 回归建筑本体“建筑的根本在于建造,在于建筑师应用材料并将之构筑成整体的建筑物的创作过程和方法。”“建构应对建筑的结构和构造进行表[22]现,甚至是直接的表现,这才是符合建构文化的”。

文艺复兴以来,建筑学的核心论题几乎一直围绕着“风格”问题来展开,现代主义期间空间和形式的讨论一直占据主导,历经后现代语言符号的极端泛滥,当代建筑实践又回到了理性的对建筑本体的探索和研究。人们重新燃起了对建筑的结构和材料的兴趣,回归建筑本体的建构观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同。表现材料本身的质感,真实地运用材料,并强调工艺技术和建造,重视文脉的内涵而非手法,同时融入后现代的丰富性、复杂性,这些都成为中国建筑师热衷的话题。更多的建筑师开始摆脱符号拼贴、构成主义以及风格手法的束缚,大胆尝试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新材料,并不断挖掘旧材料的新特性。这种设计逻辑使建筑理论范围限定在更专业的领域,完全避免了机械附会表面形态,重新回归到建筑的本体。尤其是当我们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字化媒介与工具的运用更促进了建筑设计的抽象化趋势,但这反过来又似乎带有补偿性地激发了关注建筑材料品质的回归。

材料问题作为建构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当今建筑理论界备受关注。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甚至从基础上更偏向于技术,是由技术向艺术的升华。如果把建筑当作一种纯艺术,忽视建筑物质基础,那么关于建筑的研究论述将变成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最近的几届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大多都在材料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研究其材料观念可以更直接了解最新的建筑发展动向。

为人类定居活动而进行的建造行为及其技巧的总结和体系化形成[23]了如今的建筑学。而材料作为建造活动的物质基础,建筑师们除了要了解材料的物理性能、受力的特点和对人感知的影响,还必须了解材料的造型特点。毕竟,材料构成了建筑的框架、填充与表皮,材料的合理运用一直都是建筑师应关注的核心问题。

建筑师王澍认为,造房子的首要问题是建构学/构造学,建筑的形式来自材料的真实表现,这是现代建筑的基本支撑。中国的建筑师在当前大发展的热潮中被冲昏了头脑,习惯于甚至是只喜欢做一些大的、复杂的建筑,对小建筑不屑一顾。设计过程快,建造速度也快,结果可想而知。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建筑行业之中,也渗透至建筑教育领域。解决的办法就是回归建筑本体,“从最简单,最直接的东西开始。在纷繁的现象中直接看出简单而抽象的原则,在动手制作中体会材料要求的形式和构造,即是这个知识超饱和时代思索着的建筑师[24]共同具备的一种形式上的敏感性”。

材料是建筑的物质基础,材料问题是建筑学的基本问题。在当代建筑中,现代文明为人们带来了大量新的、工业化的人工材料。这些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对地方传统材料及其构筑方式带来了很大冲击。但传统材料并没有失去生命力,人们在建筑中追求现代性的同时,也不断挖掘传统材料及其工艺的价值,将其结合到当代建筑的创作中。

材料是建筑师用来表现建筑艺术的载体。材料与建筑的每一个方面、每一处微小的细节都有紧密的联系,材料语言具有非常强大的多感官表现力,这也是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在建筑的视觉形象以及文化表达上,材料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材料问题的关注有助于在这个图像化的时代、在这个超速发展的时代,慢下来,回到建筑的本体,进行反思。1.3.2 继承传统文化

虽然大家对于传统的价值及其具体内容众说纷纭,但是对于中国这样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几乎所有人都可以肯定继承传统对于现实社会的重要性,其对社会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继承传统,已经在中国建筑界得到共识,并历经了几代建筑师的不懈努力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遗憾的是,真正意义上达到“继承传统”的建筑并不多。

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有的传统终将消失,尊重传统的目的在于保证人类社会能够持续渐进地发展,而不是跳跃式、断裂式地发展,这就是我们保持传统、提倡传统的意义所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现代社会与传统严重割裂,改革开放之后又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建筑界的现状几乎是全盘西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倡与继承传统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全球化势不可当的今天,如何保持传统文化与地方特性,成为一个被关注的话题。面对这个矛盾统一的论题,人们已认识到,全球化的程度越高,对地域性的渴望程度也越高。于是,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建筑界也面临着同样的状况。在表达现代性的同时如何获得地域性,便成为当代建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建筑与其他纯粹的艺术形式的根本不同,在于建筑不是虚拟的象征性符号,而是真实的物质存在。建筑是现实生活的体验,不仅体现[25]着时代性,更承载着历史传统的文化性。

龙应台在第三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以诗一般的语言说:“传统就是绑着氢气球的那根粗绳,紧连着土地……传统不是怀旧的情绪,传[19]统是生存的必要”。

稍有建筑常识即可知道,我们拥有的“建构”文化传统令人赞叹。它纵向延续数千年,具备完整的建筑结构、构造体系的演化过程,是世界范围内少见的具有完整传承链条的建筑体系。同时,在横向方面,从官式建筑到各地民居,不同等级的建筑形制和具有强烈地域性的建造文化也保留至今。“传统应是一种吸收、同化及再创造,民间有很多创造力。中国人从不缺智慧,惊人的民间创造力可转化成积极[26]力量”。

当代城市中到处充斥着用钢或者混凝土建造的建筑。虽然钢材和混凝土作为结构性建筑材料,至今还不到200年,但是城市中的人们完全生活在一个以钢筋混凝土构筑的世界中,与自然界的隔离越发严重。而木材、石材和土等传统材料在建筑中的运用则要早得多,历史则更悠久,与人更为亲近,在体现地域特色、继承和表达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同时,传统材料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具有极大的优势,一方面在于传统材料具有地域性,无须经过工业生产与流通的环节,能够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使用传统材料及其特有的加工方式,能够使建房过程从技术密集型转变为劳动密集型,符合乡村缺少技术支撑的现状。大多数传统材料能循环利用,可降解,是天然的环保材料。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材料的物理特性得到很大提高,适用性也随之扩大。所以,传统材料在当代仍然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传统材料取材容易、便于加工,而且其特质因产地而异,带有强烈的地域性特色。如今,在不断创新的设计理念下,依托日趋完善的加工工艺,传统材料可以充分展现出它与自然融合、绿色环保的特质。希望中国的传统材料能肩负起其应有的历史使命,为传承中国的建筑文化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传统材料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1.3.3 探索现代之路

研究传统材料的目的不在于复古,而在于探索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是如此迅猛,当很多富有责任感的建筑师潜心钻研在当代设计中继承传统的时候,却容易忽视一个基本的问题:在当代条件下,我们是否真的可能继承传统。这一问题被忽略是具有一定必然性的。数千年来,中国文化惊人的连续性足以证明其容纳外来元素的包容性,一直以来虽然有外来文化的植入,都可以完美地融入中国主流的文化中,这就让我们确信西方的现代建筑理论体系也可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一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这句话充分表明我们还保持着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道德体系和思维方式,只要我们坚守这些基本的东西,即使是利用了西方技术也还是可以延续“中国的”传统,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已经无情地证明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多么的盲目乐观。现代西方先进技术的植入,远远不只停留在技术本身的层面,它所带来的冲击直接影响到社会的价值取向,甚至是更深层次思维模式的转化,当一种新技术引入之后,随之而来的一定是这种技术所代表的价值背景,正如近现代西方技术是以自由交换的市场经济为背景,默认每一个参与者的平等地位,同样崇尚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和保护,而这些西方的价值观是与清末中国的背景极不相符的。历史证明“体”和“用”不可能分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正是忽视了技术本身所带来的与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与排斥。

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随着西方科学技术与研究理论在中国的推广,为了将这些看似“价值中立”的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很多人只能无奈地将“传统”当作某种辅助元素来与当代文化相结合,这种为了传承而传承的做法,在建筑界具有代表性的体现就是将传统建筑简化为形式元素,甚至是简单的符号,然后施加于现代建筑之上。

实际上,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尤其是现代建筑理论与建造技术,是带有其特有文化属性的,并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为“中性”的,之间的价值差异不容忽视,它们各自从属于不同的价值框架,所有的融合都要基于这两个价值框架。我们必须要思考的是如何在一座需要大量能源消耗、在冬天和夏天都要创造出20℃室内温度的现代写字楼中展现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而不只是简单地在写字楼的屋顶上盖个仿古建筑的水箱、加个木构的亭子。当然,这样的巨构建筑本身无论从尺度还是功能都与中国的传统建筑相去甚远,但是传统价值观与建筑文化,仍然可以在当代建筑中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在西方建筑界,关于传统价值观与建筑文化传承的问题自现代建筑诞生的时刻起,就始终是建筑界讨论的话题。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许多建筑大师在努力尝试将传统材料结合在现代的设计中。其中,现代建筑先驱者、奥地利建筑师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就曾经在其室内设计作品中大量使用传统材料;更加为人所熟悉的、现代建筑四大师之一的赖特(Frank Lioyd Wright)在其很多重要作品中也使用了砖和石材等许多传统材料;美国建筑师路易·康(Louis Kahn)关于砖的哲学式问答成就了理论上的经典;而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堪称在现代建筑中使用地方传统材料的代表性人物。进入当代,在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获奖建筑师中,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an)、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以及格伦·莫卡特(Glenn Murcutt)等建筑大师也都对传统材料更加青睐,他们创新地使用传统材料也引起了建筑界的广泛关注。而国际建筑界的另一重要奖项——阿卡汗建筑奖则是一项更加重视传统与地域性的建筑奖项,其获奖作品中大都有对传统材料的精彩运用。与这些建筑现象相对应的是在当代的西方理论界,从批判的地域主义到建构文化研究,再到之后的建筑现象学,在这些当代建筑理论中,全都包含了对传统材料使用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建筑界对于经典作品的肯定,都可以印证传统材料的运用是在当代建筑中获得存在感和地域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的当代建筑既应该追求现代性,体现时代精神,也应该将自己丰富的文化传统结合进来。同时,中国是个幅员辽阔、地域特色多样的国家,不同地区的建筑也应该体现不同地域的特色。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体现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如何运用至今仍然具有相当实用价值的传统地方材料及建造工艺,是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探索现代之路,不是指全盘接受全球语境的现代建筑,而是探索中国的现代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之路。虽然中国建筑师尚未能创建一套完整的理论架构与方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但是这个方面的探索从未停止过,破解难题的方法是需要正确地认识它的难度以及解答者自身的局限性,要勇于承认自身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而绝对不是盲目地妄下结论。错误的结论不仅带给我们失败的挫折感,更重要的是它会导致我们失去了正确看待问题的方向和时机,而错过找到真正答案的可能。而长期的实践才是检验这些理论是否正确的惟一标准。虽然目前我国还不具备雄厚的资本基础和高端建筑科技的支持,这并不妨碍我们发展出健康的建筑文化。西班牙、葡萄牙、印度以及拉美很多不发达国家早已向我们展示了其各自生机勃勃的建筑文化。获得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澍,已经以更切合的方式再次提醒我们,无论当下的中国建筑生产在物质条件上有多少限制,中国各地丰厚的建筑文化传统、多样的社会状况,以及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释放出的动态能量等,这些因素将一同构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中国的建筑师只要珍视这些资源,自信而努力地汲取这些资源,将完全可以发展出自己的丰富而独特的现代建筑文化。

砖、瓦、木、土、石等传统建筑材料在当代“怎么”使用,中国建筑如何在建筑“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寻回自身的价值,是当代中国建筑师正在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也是许多学者的研究内容。但这些创作和研究更多是个体性的,是从某几类材料的研究出发。而对整个当代中国建筑界使用传统材料的总体状况和内在规律,尚无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本书试图从宏观视角出发,系统梳理当代中国建筑中传统材料使用策略,展现建筑界在该领域探索的现状全貌,分析其内在规律,并通过比较研究来探讨传统材料使用的方法和策略。1.4 材料的观念与策略1.4.1 材料的本性

建筑学界关于材料问题的研究,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以材料的“本性”(Nature)与“真实性”(Truth)两个方面来展开。“本性”是从材料的本体出发,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林中路》的开篇“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提出“物之物因素,器具之器具因[27]素,作品之作品因素”的讨论,并由此引发了关于材料的思考与研究。

本性是指内在的某种恒定不变的因素,是关于事物本身的抽象思考。本书所提到的“材料的本性”,并不是指具体的砖、瓦、土、木、石,更不是指门、窗、梁、柱这样具体的建筑构件,而是某种可以反映材料实质的抽象之物,是某一种材料区别于其他材料的根本所在。正是出于对材料本性的关注,吸引了从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到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从路斯到瓦格纳(Otto Wagner),现代主义时期的密斯(Ludwig Mies vander Rohe)、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直到当代建筑师,千百年来数代建筑大师和建筑理论家投身于此。可以说在建筑学的每一次重大转折节点,关于建筑“本性”的讨论都会占据焦点位置。“本性”的英文单词是Nature,在英文也有“自然”的意思,由此可见,中文的“本性”和“自然”这两个看似不同的概念,却有着内在的联系,从“本性”一词的词源角度出发,就需要先讨论“自然”一词的原始内涵。“自然”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因为本性——“自”,所以这样——“然”。北大哲学系的教授张祥龙认为,“自然”的意思是指天生的,不借助外力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成长的东西,是与人工“制造”相对的另一极。英国的文学家和批评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对“自然”一词的内涵与演变有着详尽的研究,总结出“自然”的三种基本含义:某事物的基本性质与特征;支配人类与世界的基本力量;物质世界本身——针对材料的思考,主要指的是第一种含义,即某一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特征。“本性”是个抽象的概念,但建筑是有功能的物质实在,建筑中的材料更是具有物质性特征,其“本性”要想被认知,必须借助具体的材料“属性”(Property)呈现出来。也就是说,材料的“本性”必须具化为材料的“属性”,才能够被人感知。因此,人们对于材料“本性”的思考就必然包含了对材料“属性”的研究。每一种物质都有其特有的属性,人们对不同的材料加以区分时,根据的就是材料这些被称为属性的不同特征。

材料的属性可以分为两种——第一属性和第二属性。

第一属性往往指相对恒定的、基本的、长久的、不可感知的属性,并且常被等同于材料的本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第一属性的认识会逐渐深化。材料的诸多属性如硬度、密度、热惰性和抗弯能力等性能,可以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得以确定,都属于材料的第一属性。

第二属性是人们感知到的材料属性。第二属性相对易于改变,经常是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特征。例如,同地同种的木材,在不同的季节砍伐,由于含水量不同,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大理石表面有很多种处理工艺,不同的加工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表面效果。时间对材料的第二属性也有影响,材料表面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会逐渐变化而日益不同。甚至光线也会影响第二属性,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和灯光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些不是恒定不变的性质,甚至是会随着环境改变的偶然面貌,都被归为材料的第二属性。

第一属性对应的是材料“应该怎样”,第二属性对应的是人对材料“觉得怎样”。材料的第一属性由于其相对的恒定性和客观性,常常被等同于本性。但是没有人“觉得怎样”,材料的第一属性将只是一些冰冷的数据,甚至只是物质而不是材料。第二属性并不是第一属性的附属品,材料的第一属性并不能完全地决定第二属性。虽然材料的第一属性因为相对恒定而经常被当作材料的本性,但是材料的第二属性从人的角度来说更为直观,可触可摸,甚至更为重要。同时要注意到,不同的人对同一种材料会形成不同的感受。由于人的介入,材料问题不单单是科学问题,还是社会人文问题,解释起来更为多样和复杂。

材料的第一属性也可以称为材料的物理属性,这个物理是客观实在的意思。这些属性可以定量分析,并有专门的定义,比如材料的强度、刚度、密度、透明度和热惰性等。人类要想实施建造活动,基本前提就是首先要掌握材料的物理属性。

材料的第二属性可以称为材料的感官属性,也有名词加以描述,比如材料的颜色、肌理、冷暖、亮度,甚至温度、气味等。感官属性大多没有办法加以定量描述,是人的感官和内心对于材料的体验和把握,会由于人所处的环境、人自身的经验以及材料之间的状态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材料的感官属性并不是对物理属性的客观反映,甚至在某些时候还是相互矛盾的,它更看重的是对人产生影响的效

[28]果。

建筑中的材料都是经过人的处理后才加以使用的,这也是材料与物质的区别所在。并不存在纯粹天然状态的材料,即使是我们定义的天然材料——木头,也都至少经过了去除枝杈的简单处理。因此,对于材料“本性”的认识,不可能持物质主义者理想状态的纯粹客观的立场,而是恰恰相反,更多的是一种人类学的材料观。

在建筑史上相关的著作中,“本性”都被看作是几乎不变的,似乎是一种真理性的存在。本性被当做是某种恒定的甚至是绝对的东西,是某种等同于自然规律的东西。然而,实际上,不同历史时期,对于材料“本性”的理解也不相同。这种差异既反映出人类在认识上的时间局限性,也反映出材料“本性”问题的先天复杂性。原本复杂的问题在人的因素参与其中后就更加头绪万千了。

材料“本性”的复杂,在于材料生产中的制作方式的影响,同样的原始材料,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就会呈现出不同属性,甚至是“不同”的材料。材料并不是物理属性的简单集合,而是有待人们去发掘的可能性。

材料“本性”的复杂性,还取决于“本性”的动态特征,建筑不是刚建成时摄影师手中静态的图像,不是一个瞬间的存在,而是富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