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80年办学经验总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4 02:02:05

点击下载

作者:齐鹏飞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80年办学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80年办学经验总结试读: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在2017—2018学年开学典礼上,全场师生共同唱响《陕北公学校歌》(中国人民大学图片与视频中心袁源供图)北方大学同学在上课(中国人民大学档案馆供图)陕北公学学院学员行军的情景(中国人民大学档案馆供图)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迎来建校8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图片与视频中心袁源供图)

中国共产党创办和领导新型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

靳 诺

教育是千秋基业,是万世伟业,始终承载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和坚强领导的新型高等教育,历经革命时期的探索前行、建设时期的初步繁荣和改革时期的跨越发展,目前已构建起了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功能先进、影响深远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体系,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80年来中国共产党创办和领导新型高等教育的历程和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具有重大意义。一、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把创办和发展新型高等教育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战略任务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这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高等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探索创办了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延安大学、延安民族学院等一批高校,积累了兴办高等教育的宝贵经验,也培养了数万堪称“革命的先锋队”的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初步探索建立新的高等教育制度和模式,接管和改造旧大学,创办和兴建社会主义新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批新型正规大学应运而生,初步形成了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施行“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为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重大战略决策,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二、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高等教育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保证,也是办好高等教育的保证。社会主义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根本的性质。发展新型高等教育,创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之一。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就为根据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陕北公学更是开创性地实行了党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完成对旧式高等教育的成功接管和改造后,实现了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全面统一领导。1950年创建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教学指导思想的中国人民大学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树立了榜样。1961年颁布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称为高校六十条)明确指出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委是学校工作的领导核心,对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确定了普通高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出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目标要求选好配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党委书记和校长,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为新时期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供了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三、坚持高等教育事业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进,为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服务

高等教育是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强大的高等教育与强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实力互生共长,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然有一个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其提供人力、智力和知识资源的支撑。中国共产党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创办和领导的高等教育是同我们民族和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同我们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的新型高等教育,为救国、兴国、强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制定了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劳动群众相联系的教育总方针。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新型高等教育有力地配合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积极地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充分显示了人民属性高等教育的巨大效应。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困难局面,为适应国民经济大规模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需要,我们党提出高等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必须密切地配合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建设的需要。新型高等教育为新中国建设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骨干力量,据统计,中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数量从1949年的5万增加到1966年的250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站在时代要求、国家发展、人民期待的高度,明确了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先后作出了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迈入了大众化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大事业,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的中心工作在于人才培养。中国教育素有立德树人的传统,注重对人的思想、品德的教化。《大学》开宗明义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共产党在创办和领导高等教育的历程中,既认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又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造就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已将德育置于青年培养的首位。1937年他为陕北公学的题词中指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从培养社会主义一代“四有”新人的战略高度,重申了德育居首位的教育理念,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专与红、德育与智育辩证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五、坚持尊师重教,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创办和领导高等教育的历程中,尊重教师、尊重人才,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大力培养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早期探索创办高等教育时,我们党就高度重视教师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整顿党的作风》等文章中都强调了知识分子作为教育者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性,指出:“我们尊重知识分子是完全应该的,没有革命知识分子,革命就不会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教师的地位作用及其队伍建设非常重视,制定了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周密的教师培养方略。既大力培养自己的教师队伍,又团结、教育、改造旧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对于新型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科技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积极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邓小平曾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他号召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努力增加教育经费,提高教师能力素养,解决教师待遇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尊师重教问题,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要引导广大高校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坚持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努力成为能够肩负建设教育强国历史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六、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发挥高校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共同构成人类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高校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主力军。中国共产党在创办和领导新型高等教育的历程中,始终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发展的战略,特别重视高校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材体系和话语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工具或武器。《实践论》《矛盾论》等经典著作就是以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的授课演说内容为基础整理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曾明确提出,要建立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的中国人民大学就是在此历史际遇中兴办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敏锐地把握住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和价值,提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也很重要”,并通过对哲学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工作的具体指导,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春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出,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高校要发挥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在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当好生力军。(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原刊载于理论网2017年9月28日)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鲜亮底色

靳 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高校的鲜亮底色。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成功历史经验证明,高校的创办、发展、改革和创新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高校成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坚强阵地。一、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实践中,党始终牢牢把握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是新型高等教育,不论是在民主革命年代和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传播都在高等教育的办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在高校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培养中国革命所需要的领导干部、军政干部、高级指挥人才,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延安创办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成立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女子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一批新型大学。这些大学特别注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师生头脑,激发青年学生和进步知识分子参与革命的热情,推动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结合,为新中国成立之后高等教育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可借鉴的有益经验。

新中国建设初期,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接管、恢复、调整旧式高校,创建新型高等学校。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党中央决定创办一批新式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成为典范。作为我们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红色源头。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创建一所新型大学,即中国人民大学。在1950年10月3日的开学典礼上,吴玉章校长明确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应该成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掌握最新科学成就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是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高等教育成功结合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为探索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指导地位积累了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思想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为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在高校的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高等院校得到更加科学的贯彻和落实。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得到持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得到提升,这些举措从根本上保证了党的教育方针在高等院校贯彻实施。

其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要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既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塑造和培养学生价值观的熔炉,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事关高校的正确办学方向,事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全局性。

我们必须在办学方向的问题上站稳立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着重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让青年学生真正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马克思主义,自觉抵制错误价值观念的消极影响,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进而改造世界,最终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最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内在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办世界一流大学,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改革发展和学科建设。高校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辨明研究方向、掌握科学思维、得出合乎规律的认识,是开展具体科学研究的客观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各种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切磋交流,既有利于一流人才的培养、一流学科的建设,也有利于一流大学的创新发展。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同吸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站在时代的高度,用远大的历史眼光,批判地吸收借鉴外国高等教育的有益经验。同时,还要认识到我国高校不仅具有一般大学的共性,还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的特性。它应当扎根于中国大地,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继承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所以,在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发展经验特别是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经验的过程中,必须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加以分辨和取舍,使之同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同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需要相结合,这样才能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必须强化问题意识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面临深刻转型,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能不能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的青年人才,是评判我们的大学办得是不是成功的根本标准。面对新时期的新挑战,高校意识形态领域还面临一系列有待加强和改进的方面。因此,自觉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加具有现实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关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所面临的各种社会思潮挑战。

放眼世界,全球战略格局和治理体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国际力量的较量角逐更加纵深,以价值观引领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愈加激烈,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更加深刻复杂。审视国内,我国当前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社会转型期,社会改革和发展创新的程度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利益分配格局调整不断深化,触及了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为获得话语权和影响力交锋竞争,其中不乏一些思潮将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无用论”“意识形态淡化论”,甚至是“指导思想多元化”等错误观点,试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指导地位。还有一些思潮错误地解读马克思主义,教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质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试图以此来消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真理性。这些错误思潮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不良影响,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困惑与忧虑。

其次,防止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也应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处于指导地位。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但也要看到,当前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有的人对马克思主义重视不够、理解不深,对坚持马克思主义信心不足,甚至遮遮掩掩,有意无意地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有的人对马克思主义不求甚解、浅尝辄止,缺乏严谨认真、扎实投入的态度和作风,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存在空洞泛化的倾向。还有的人拘泥于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文化条件下提出的观点,用个别语句剪裁现实生活,没有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三、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

长期以来,高校在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我们要把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项长期重要任务来抓,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

首先,要在“真学”上持续下功夫。

真学是基础,只有学得全面、彻底、透彻,才能去领会、坚持和运用。高校有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光荣传统和人才优势,应该在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走在前列。高校党委首先要起表率作用,充分发挥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作用,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制度化、系统化,定期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创新理论的学习,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进而影响和带动全校各级党组织持续深入地学好马克思主义。在学习方法上,要在校园内倡导深入扎实的学风,不能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地学,而是要舍得下笨功夫、苦功夫,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发,精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学习内容上,要抓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个重点,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各项工作,用中央最新精神武装师生头脑。

其次,要在“真懂”上持续下功夫。“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只有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才能不迟疑、不犹豫,也才能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以整体的眼光、发展的观点、辩证的态度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要紧扣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学科体系转化为讲授体系,使广大师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使广大师生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之间的一脉相承关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要通过联系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认清非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本质,通过对比厘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引领广大师生在纷繁复杂的思潮中辨清方向。

再次,要在“真信”上持续下功夫。

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应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在逻辑性的深刻把握之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上持续用力,通过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够比以往任何理论学说都更深刻地揭示人类社会、自然界和思维世界的普遍规律,为何能够对世界历史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使广大师生从理论本质和科学逻辑上掌握马克思主义。还要牢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和实践性,通过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来认识中国基本国情,感知火热的现实生活,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成就的来之不易,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辉煌成就,帮助师生树立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最后,要在“真用”上持续下功夫。

无论是“真学”、“真懂”还是“真信”,最终的着眼点都是“真用”。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更是改造世界的工具。我们只有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实践之中,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在高等院校的办学实践中,要运用好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就是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到治校理教过程中。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抓住人才培养这个中心环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建设中的统领作用,认真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帮助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高等院校还承担着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应该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实践方面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要着力打造新型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端智库,积极探讨和回答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原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 年9月26日)传承红色基因 增强教育自信 向着“双一流”建设宏伟目标阔步迈进刘 伟

古人说:“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梳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能清楚地看到两大脉络,一脉是以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南洋大学堂为代表的近代高等教育,一脉是以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女子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为代表的红色高等教育。这两大脉络都为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都对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回顾和梳理我们党领导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光辉历史和成功经验,目的就是不忘初心,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更好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以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为代表的具有红色基因的高等教育,为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具有特殊意义的探索。自1937年陕北公学创立到今天,中国人民大学已经走过了80年的历程。8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她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对以下三大命题做出了深刻的历史回应:一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的具有红色基因的高校能不能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二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能不能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三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高校能不能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这三大命题更是有待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双一流”建设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入地加以创造性探索。对此,我们必须树立更加坚定的自信。

第一,树立在党的领导下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

以陕北公学等为代表的我们党独立创办的高等教育院校的成长发展历史表明,我们党不仅能够创办出色的大学,而且党的领导是我们创办“双一流”的根本保证。1937年在国共合作的前提下,中共中央以边区政府的名义向南京国民政府申请“在延安地区创办一所大学”。但是,国民党政府以“陕北已有抗日军政大学,无须再成立高校”为由拒绝了这一要求。为此,中共中央决定独立自主创办一所大学,并将原定校名“陕北大学”改定为“陕北公学”。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等高校的发展壮大均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毛泽东同志曾指示要全力支持陕北公学建设,并先后9次到陕北公学演讲。为了保证陕北公学的师资,中共中央从国统区抽调一大批知名学者、文化名人来校任教。在创建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陕北公学就成为当时中国西北人才荟萃的地方。

自陕北公学创建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高等教育就一直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同时向正规大学和先进大学行列迈进。陕北公学创建的初衷就是建立一所既不同于抗日军政大学,也不同于中央党校的大学。在1937年面向全国发布的《陕北公学招生简章》中,学校拟设社会学、师范专修、医学、国防工程、日本研究5个系。尽管由于抗战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转变办学方针,陕北公学校务委员会也决定将自身改为培养干部的短期培训班性质的学校,但从其下设的机构、开设的课程和承担的功能来看,陕北公学具有国民教育的基本性质。因此,到1939年初陕北公学总校与分校合并时,她已经具备了现代意义上大学的雏形。到华北联合大学时期,学校的学科设置与现代大学已基本相同,被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誉为是在敌后办起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是英雄的事业,是“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

一路走来,发展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在众多学科,特别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中走在前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教育自信的基础所在。本来中华民族是根本不缺乏文化自信、教育自信的,在明中期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文化最繁荣的社会。近代以来,从15世纪文艺复兴起,经16世纪宗教革命、17世纪科学革命、18世纪启蒙运动等,直到18世纪中后期爆发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革命,西方文明迅速发展起来。而同期的中国则仍处在传统的自然经济和没落的封建时代,这种巨大的历史反差及由此而来的全面失败,使中国失去了长期的文化自信,包括教育自信,放弃了曾引以为傲的传统教育方式和理念,全面按照近现代西方分科教育的模式,开启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虽然仍有民族精英并未丧失自信,但也缺乏有效的凝聚。而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获得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重拾民族自信创造了可能,也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树立了自信。

从陕北公学到今天,中国人民大学80年的历程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同党的各项事业一样,什么时候党的领导坚强有力,什么时候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就比较顺利;什么时候党的领导被削弱,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就会发展缓慢。因此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成,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分不开的。

第二,创造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

目前居于世界前列的大学大多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能否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相对不够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高等教育、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一方面,事实上在社会文明的进程中,需要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具有超前性,即社会经济发展意义上的人力资本投入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之间需要长期保持一定的超前系数,所以需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具有超越现实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态势,而这种态势的树立,除在物质条件上努力创造外,更为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凝聚。中国共产党自独立探索创办新型高等教育起,就具有坚定的传统文化自觉和民族教育自信。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等红色基因大学都勇于肩负起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传承民族精神。如在校风上强调忠诚、团结、刻苦、坚定、朴实、虚心等;在学校精神上坚持“学用一致”“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这些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精神品质加以继承的体现。最为典型的是,《华北联合大学》章程明确强调“为保卫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而斗争,是华北联合大学要努力完成的任务”,突出地体现了民族文化自觉。

另一方面,面对当代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重要的问题在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能不能有力满足国家发展需要。不同于以往,特别是不同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如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说,不是中国的发展事实阻碍了中国高等教育冲击世界先进水平的进程,而是中国高等教育仍难以满足中国发展的历史要求。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国朝着现代化目标努力奋进的伟大实践,为牢固树立教育自信、文化自信创造了深厚的基础。中华民族距离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近,这一历史事实使得中国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越来越可能实现。

因此,就更加迫切要求明确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重要标准在于扎根中国大地,推动祖国的现代化事业发展。自陕公以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最具特色的恰是这种家国情怀,当年国统区有人质疑陕公学生的质量,因为他们没有参加统一考试入学,不符合标准。毛泽东说,这些青年能从西安走到延安,经600里冒着枪林弹雨和死亡的威胁,还有什么考试比这个考试更严格?所以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这种传统是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办世界最优秀的大学,培养民族最优秀的人才的最宝贵也最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第三,开拓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高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探索。

大学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相互间既有着共同特征,又植根于各自所处的文化传统中,打上不同民族文化的鲜明烙印,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尤其如此。的确,世界一流大学多为综合型大学,以某类学科为主的学校能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能否建成世界一流?这就更需要把学科特色置于民族特色与世界规范的统一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必须扎根中国大地,这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高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革命和建设实践,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建成世界一流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中国作为努力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面临一系列崭新的发展命题,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给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中国社会发展及所提出的一系列命题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体的高校建设创造了空前的机会,我们应当珍惜。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才能真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也才会得到世界的认可。

邓小平提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又区别于自然科学,具有特定的社会阶级立场和意识形态的价值指向,作为历史的社会的科学,具有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内容和话语等一系列相互统一的特殊性。人文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改造人类自身的重要工具,人类要认识社会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人文社会科学关乎人的价值观形成,关乎社会的人文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具有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点。一切应以发现中国的问题、解决中国的问题为首要,以中国的发展、中国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进步,证明并赢得世界对中国进而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尊重。

从1937年到2017年,从延安到正定再到北京,从陕北公学到华北联合大学再到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孕育,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成长,在“文革”的岁月中磨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新生,在新世纪的征程中腾飞。八十年的历程,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更是我们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历史缩影。

正是因为有着鲜明的红色基因,我们始终有着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独特历史优势,有着强烈的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自信。我们将以庆祝建校80周年为契机,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动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与各兄弟高校一起,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牢牢把握立德树人中心任务,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书写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辉煌篇章。(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原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11期)探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刘 伟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创造、文化繁荣和文明进步。高校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重镇,也是从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五路大军之一,承担着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创造、教育传承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责。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学校始终把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长期坚持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鼓与呼,促进和营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氛围,并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繁荣发展之路。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勇做学习、宣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排头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迷失方向、丢掉灵魂。高校是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公认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基地。8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奠基性的历史贡献。

陕北公学坚持“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原则,着力培养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能够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的政治干部。建校初期,主要开设“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问题”等课程,后来随着学习程度的提高,又增设了“世界革命史”“科学社会主义”“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原著选读”等课程。许多高级班的学员,如胡乔木、田家英、廖盖隆、胡华等后来成为党的著名理论家。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后,学校在国内最早设立了各种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许多学科、专业、教材都肇始于中国人民大学,然后走向全国。《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讲义》等教材不仅用作本校学生用书,而且受到全国高等学校师生和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大都发行数百万册甚至上千万册,哺育了共和国几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人才,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0年到1965年的15年间,中国人民大学为全国高校培养了绝大多数政治理论课师资,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方面,充分发挥了“工作母机”的作用。自2004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共有54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入选人数位居全国高校首位。二、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勇做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

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源泉,理论必须回答和解释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服,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8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

1939年1月,在中共中央的关心下,陕北公学成立了中国问题研究室,由著名的历史学家何干之主持。陕北公学中国问题研究室重点研究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农村基本问题、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及策略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毛泽东撰写著名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提供了大量原始素材。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后,始终坚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校成立之初,设立了8个系:经济系、经济计划系、财政信用借贷系、贸易系、合作社系、工厂管理系、法律系与外交系。这些都是新中国建设所急需的专业。1963年,中共中央召开“如何加强研究外国工作问题”的座谈会,决定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苏联东欧研究所。该所成立后,为当时国际斗争形势与我国外交工作总体布局调整提供了大量决策咨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一直倡导师生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有11位教师受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做辅导报告。从2002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中国创新指数”“中国发展指数”三大指数,已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学术品牌。三、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勇做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奠基者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是由具体学科专业所组成的有机系统,构成了一定科学领域知识的总体框架,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发展的系统性、专业性、科学性。中国人民大学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和特色著称,在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多个学科的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发挥了先导和示范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大学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最高学府,还是当时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才俊云集之地。华北大学成立了8个专门研究室:中国历史研究室,历史学家范文澜兼任主任;哲学研究室,哲学家艾思奇兼任主任;中国语文研究室,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兼任主任;国际法研究室,法学家何思敬任主任;外语研究室,主要从事翻译工作;政治研究室,政治学家钱俊瑞兼任主任;教育研究室,教育学家张宗麟任主任;文艺研究室,文学家艾青任主任。正可谓是名家云集、大师荟萃,是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发展的雏形。1956年3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方向问题向党中央请示,意见是:中国人民大学今后发展成为一所专门培养马列主义师资和社会科学理论干部的大学较为适宜;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在现有财政经济各系的基础上成立经济学院,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高等教育部共同负责办理。毛泽东同志批示:“照此办理”;邓小平同志批示:“我觉得这样规划人民大学的发展方向是适当的”。这一重要指示明确地规划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特色与发展方向。我国现有的经济、管理、法律、新闻、党史、外交、政治等学科或专业,不少都是发源于中国人民大学。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大学还率先建立了信息管理系、劳动人事学院、知识产权中心等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院系或者中心,大力发展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在全国也都起到了一定的先导或者示范作用。四、展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度,勇做加强中外人文学术文化交流的桥头堡

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中国人民大学发轫于延安的黄土高坡,长期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有浓郁的乡土味,但同时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度,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成为加强中外人文学术文化交流的桥头堡。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为了迅速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向苏联学习,培养大批建国干部成为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1949 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通过的《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中就特别指出:“创办人民大学的任务,是接受苏联的先进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新中国的各种建设干部。”苏联专家帮助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诸如教研室、“习明纳尔”、口试、四级计分制等苏联模式的教学制度,并且指导中国师生开展科学研究,为促进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学校以开放的胸怀和世界的视野,再次将眼光转向国外,率先翻译和引进了一大批西方经济学、管理学教材和著作,成为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排头兵。中国第一部西方哲学家全集中译本《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套全国通用《西方经济学》教材、中美第一个西方经济学交流培训项目、中欧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第一个重大合作项目等等,都是由人民大学率先承担和完成的。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大力实施提升国际性战略,举办的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世界汉学大会、中欧合作论坛、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年会等学术会议,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八十载砥砺奋进,中国人民大学正在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齐全的学科优势,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想库建设、国际影响力提升、大学形象建设和美丽校园建设“五大战略”,为把学校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探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之路而努力奋斗。(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原刊载于《光明日报》2017年6月6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特点探析——以陕北公学—华北联大与西南联大的比较为视角吴付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梳理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源头,一是受列强坚船利炮和科技发展冲击而建立的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南洋大学堂等一批新式教育机构;一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办的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女子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一批高校。这两大源流,伴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逐步汇聚发展成今天的两千多所高等院校,在提高人民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长期以来,教育史学界高度重视对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考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和历史贡献等关注不够,与其在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不相匹配,尤其是对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两大源流的研究呈现出“厚此薄彼”的失衡状况。这一状况在对同处革命战争时期的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陕北公学—华北联大”)与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的研究中有集中体现。笔者认为,只有正确认识以陕北公学—华北联大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型高等教育的特点与贡献,才能客观总结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一、始终坚持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办学使命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国土沦陷、民族危亡,全国各地爱国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寻找抗日救亡的正确道路。为加快培养抗战急需人才,中共中央以边区政府名义向南京国民政府申请“在延安地区创办一所大学”。这一申请被拒绝后,中共中央决定仿照大革命时期在上海开办“中国公学”的经验与方式,将原定校名“陕北大学”改为“陕北公学”。在11月1日举行的陕北公学开学典礼上,毛泽东为师生讲授了题为《目前的时局》(后定名为《目前的时局和方针》)的“入学第一课”,并明确指出陕北公学“要造就大批的民族革命干部”。这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创办陕北公学的目的,正如毛泽东1938年3月在《援助陕北公学》宣传册上的题词:“陕北公学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因为他为着抗日救亡而设”。

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办学使命同样体现在华北联大时期。1939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由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等联合成立华北联大。经历了9年“敌人‘扫荡’我转移、放下背包就学习”的艰辛时光,这支“最活跃的革命力量”为晋察冀解放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被称为“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毛泽东在华北联大创办之初到学校作报告,向师生送了“三样法宝”,即“统一战线、游击战争、革命中心的团结”,并号召师生“深入敌后、动员群众,坚持抗战到底”。由此,华北联大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将办学任务归纳为“为抗日战争服务,为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服务;培养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各种干部,培养革命人才”,并在《华北联大章程》中明确将“为抗日战争服务的一支文化纵队和推进华北抗战的一个有力杠杆”作为办学宗旨。

与此相对应,同样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西南联大,虽然先后有800多名师生投笔从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但对学校的首要办学任务而言,为民族保留高等教育火种的教育属性更为鲜明。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主席梅贻琦曾强调:“凡一大学之使命有二:一是学生之训练,二是学术之研究”,“治学育才”始终是西南联大的第一要务。笔者认为,从高等教育的延续发展角度来看,西南联大恪守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的教育本职,在抗日烽火中保存了我国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大量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高等教育是一种社会存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不同的教育目的。陕北公学—华北联大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办学使命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树立了一面民族精神的旗帜,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超越教育本身的时代价值。二、有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办学理念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陕北公学—华北联大,“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的“人民属性”是其长期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一方面,学生来自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白手起家”的陕北公学—华北联大,在报考资格上没有对学历、文化水平等作出硬性规定,而是从革命的需要出发,强调只要有志于抗日救国、年满十八岁、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不分性别、出身、职业、党派、信仰均可报考。陕北公学首期学员来自全国二十五个省和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城市,从南洋等地归国的爱国华侨青年也纷纷报考陕北公学。另一方面,办学经费来自社会各界最广泛的支持。《援助陕北公学》的宣传册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巨大反响,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地的信件、电报、汇款、图书资料涌向延安。此外,教育过程也与人民生活紧密结合。比如陕北公学师生积极投入边区的生产工作,参与救灾垦荒,在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的同时为抗战提供物资保障;筹建“陕公流动剧团”,用陕北方言编排《亡国恨》《放下你的鞭子》等街头剧,要求“流动到工农群众中去”,和工农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成立“人民抗日剧社总社”,结合工农群众斗争实践开展文艺创作并开赴前线开展巡演,这些文艺作品成了烽火硝烟年代的精神支柱。“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的办学理念,最为关键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广大学员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正如毛泽东在给陕北公学的题词中所说:“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从学校办学理念向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转化,奠定了陕北公学—华北联大的师生校友矢志不渝为民族解放与人民幸福生活而奋斗的精神底色。

与此相对应,西南联大由于办学基础好,三所顶尖名校以及海内外的大师名师汇聚昆明。据统计,1941年时西南联大179名教授和副教授中,156人有留学经历;五大学院的院长均为留美博士;26个系的系主任,除中国文学系外,皆为留学归来的教授。同时,西南联大的生源质量也相对较高,早期以北大、清华、南开的肄业生为主,后期因为报考人数众多也一直保持了较高的招生质量。较高的师生素质既为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精英化”的现象,与当时中国普通工农群众拉开了距离。

笔者认为,在此方面,始终坚持“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办学理念的陕北公学—华北联大,从师生来源、办学基础、教育过程等各方面都牢牢扎根于人民群众,“人民属性”的办学理念更加鲜明。实际上,这既是一种贴合所在地区实际和时局形势的办学策略,更是一种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体现。三、全面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与“抗日救亡”办学使命相呼应,陕北公学从创办之初就确立了四项基本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少而精、教与学相一致、计划和灵活相结合”,以便学员能在较短时间内树立革命的人生观,成为具有一定政治觉悟、初步掌握抗战理论、了解基本军事知识、能够独立做群众工作的抗战干部。这些教学原则还充分体现在以“革命的政治教育、民众运动和政府工作教育、军事教育、劳动教育”为主导的四类教育内容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