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5 01:22:57

点击下载

作者:童之侠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史

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史试读:

作者简介

童之侠,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教授。担任过国际新闻专业、英语播音专业、非通用语和英语双语专业以及影视译制专业的多门主要课程的教学。发表有关语言学、传播学、跨文化交际、翻译、英语教学、媒体素养等方面的论文多篇。已经出版了《国际传播语言学》等11部编著。参加过多次全国和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到德国、比利时、法国、卢森堡、奥地利、意大利考察。2006年应邀作为访问学者到香港城市大学英文与传播系进行新闻传播学研究工作。

第一章 新闻与传播总论

国际新闻传播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复杂的系统,要对它进行研究,首先需要对新闻业的概貌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本章首先对新闻进行一个宏观的描述,使读者在了解国际新闻传播的历史之前,先对新闻与传播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第一节 新闻概述

新闻传播通常指的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对于新近事实的信息和观点意见的相互传受过程。关于新闻的定义,中外新闻界有几百种之多。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者徐宝璜认为,“新闻者,乃为多数阅[1]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961年范长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中说:“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胡乔木说:“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甘惜分说:“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蔡铭泽说:“新闻是经由新闻传播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2]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

国外对于新闻的定义更是五花八门。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弗兰克·莫特说:“新闻是报道新近的事情。”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卡迪斯·麦道高说:“对一个足以引起读者兴趣的观念或事情,在不违背正确原则下所作的最新报道,都是新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米切尔·查莱说:“新闻是对事实或意见的及时报道,这种报道,对于相当多的人而言,具有兴趣或重要性,或者兼而有之。”美国的曼切尔认为:“新闻是关于突破事物正常轨道或出乎意料的事情的情况。”德国的道比法特认为:“新闻就是把最新的现实的现象在最短的时间内,连续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日本的小野秀雄认为:“新闻是根据自己的使命对具有现实性的事实的报道和批判,是用最短时距的有规律的连续出现来进行广泛传播的经济范畴的东西。”日本的和田洋一认为:“新闻是当人们生活着的社会环境突然或者急剧地发生了变动,使人们处于新的状态之下,‘瞭望者’判断一旦把变动告诉民众,将会引起民众产生利害感、好奇心、兴趣或正义感,于是决定对变动加[3]以报道,其报道的内容就是新闻。”

新闻的种类繁杂,可以根据多种标准进行分类。通常可以有四种分类标准:(1)按照内容分类,新闻可以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军事新闻、法律新闻、社会新闻等。(2)按照地域分类,新闻可以分为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地区新闻等。(3)按照体裁分类,新闻可以分为消息报道、解释性新闻报道、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等。(4)按照性质分类,新闻可以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

新闻报道的主要社会职能是把有报道价值的事件尽快报道出来。在口头媒介中,由于时间有限,讲话人需要选择最主要的信息进行报道。书面传播媒介信息量大,读者大多数是借助空闲的时间阅读,所以通常只选择他们认为重要的、感兴趣的事件来阅读。这就要求新闻报道的语篇要用尽可能小的篇幅提供尽可能大的信息量,选择重要的部分报道,在语篇的展开顺序上先概述事件的主要信息和特点,然后再细述事件的来龙去脉。新闻报道需要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吸引他们继续读下去,所以在表达上要有新鲜感和生动性。

时效性对于新闻非常重要,但有时新闻的时效性要以时宜性为前提。在新闻传播中,哪些事实早报道,哪些情况少报道,哪些问题不报道,都要仔细考虑。新闻不仅是人们未知、欲知的事实,而且是人们应知的事实。采写什么新闻,不采写什么新闻,往往受新闻传播者的观点、立场的影响。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有闻必录。写什么事件可以选择,用哪一个事例可以选择,采取什么角度报道也可以选择。

新闻借助日益进步的传播手段广泛迅速地向社会传播消息,报告事实,并且影响舆论。新闻受到受众信任是新闻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新闻事实真实,言论观点正确,舆论公正合理。新闻报道应该帮助受众开阔视野,获得广泛的信息。因此要扩大新闻的报道面,要接触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满足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受众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新闻报道在不断扩大报道面的同时还要注重新闻报道的深度,增强新闻的分析性报道。新闻深度报道是对客观事物全景式、立体化的全面报道。这需要新闻通过对事物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反映,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引导人们深化对社会生活中各类现象的认识。

人们为了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需要随时了解周围世界的变动情况。人们需要新闻主要是为了从中获取各种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信息。周围世界发生的与其利益相关的一切信息变动,都是人们所想要知道的。特别是在现代充满信息活动的社会中,生产技术的发展、科学知识的更新、社会生活的变动,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联系越来越密切,这就需要掌握各方面的信息,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言论和行动,适应情况变动的需要。新闻的社会意义越重大,越能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但新闻的重要性是相对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新闻事实发生的地点越近、与受众的思想感情和切身利益的关系越密切,受众就会越关心。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时刻被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所包围,时刻都在同各种新闻媒介打交道,受到它的影响。现代新闻媒介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它每日每时负载着大量的、多种多样的文化信息,使人们不仅从中获得许多文化知识,而且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得到各种文化熏陶,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了新闻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一是环境监测;二是使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相关联以适应环境;三是使社会的精神遗产代代相传。美国学者查尔斯·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一书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在拉斯韦尔的三个功能之外,又提出了第四个功能——娱乐。

新闻传播作为社会性的交流工具,其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服从于某一社会所特有的传统、规矩和惯例。因此,各个国家、各种文化、各种意识形态和各种政治体制在新闻传播手段、新闻伦理、新闻控制和新闻自由等方面都有差别。

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的客观需要,其发展受到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同时,它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又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新闻传播受制于社会的物质精神条件和—定的社会结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新闻传播的每一次重大的变化,总是会导致重大的社会变革,又会给新闻传播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科学的方法应该是从历史的角度,全面地考察新闻的作用和功能。

第二节 新闻的基本特性

新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真实。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基础。新闻对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结果等不能有任何虚构或夸张。(2)新鲜。新闻反映的是客观现实中具有新意的事实。社会是发展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新人物、新思想、新创造等都是具有新意的事实。新闻记者要时刻注意社会的变动,及时抓住具有新意的事实的信息,形成新闻。(3)时效。新闻如果不及时传播,就会失去传播的价值。一般来说,新闻的时效性越强,它的价值就越高。新闻报道一定要讲速度。(4)公开。新闻是公开向公众传播的信息,受众越多,新闻实现的价值就越大。新闻是为整个社会的公众服务的,新闻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开。

新闻必须有新意。一般来说,新闻的新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时间上看,新闻所反映的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新闻所反映的是变动中的事实,具有时效性,必须及时报道。但是,新闻报道在时间方面也是相对的,并不是越快越好。如果认为报道迅速是最好的方式,而忽略了新闻的正确和完整,就会因抢时间而闹出笑话。(2)从内容上来看,新闻所反映的事实必须是具有新意的事实。有些事实虽然不是最近发生的,但是由于它是最近发现的,具有新意,也可以成为新闻。从事物的发展过程看,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新意是不断变化的。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过去具有新意的事实,如果时过境近,新意就可能丧失。(3)从报道者的角度看,新闻报道应该有新的角度。事物在发展中,总是向人们展示多种层面,有些明显,有些隐蔽。新闻工作者可以从多种层面和侧面去发现事实中所包含的新意。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较出新闻。例如1985年《纽约时报》报道中国电视发展迅速的时候说:宁夏山区农民某某坐在自家炕上就可以知道纽约和贝鲁特发生的事情,而三年前他连山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这样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事实本身的新意。

新闻不同于历史,虽然它们都要准确、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但新闻是最新事实的报道,不是记录已经过时的、成为历史了的事实,也不是重述人们已经普遍知道的事实,而是反映受众闻所未闻的、与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事实。新闻的“新”通常包括四个方面:时间新,内容新,主题思想新,表现手法新。新闻要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反映客观事实。新闻的真实性要求做到:(1)报道中的新闻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必须真实准确;(2)新闻背景的介绍,包括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必须真实;(3)情节描写,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思想变化的介绍必须真实,不能进行夸张,不能以想象代替事实;(4)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不仅要做到所报道的单个事情的真实、准确,还要注意从总体上、本质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做到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的统一。美国自由论坛主席Charles L.Overby提出了“新闻公正性公式”:A+B+C+D+E=F(Accuracy+Balance+Completeness+Detachment+Ethics=Fairness)即:“准确+平衡+全面+客观+伦理=公正。”这个公式简明扼要地归纳了新闻传播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重点,同时具有容易记忆的特点。

现代新闻业的发展就是不断朝着对读者、听众、观众的阅读、收听、收看方便,有吸引力的方向改进的。新闻要给受众足够多的信息,就要尽量做到具体,给受众提供比较多的细节材料。应根据每条新闻的内容与特点,设计最合理的结构,做到简明扼要、层次清晰。新闻要有可读性,要结构明、语气畅、文句简、词语精。可读性就广播来说是可听性,就电视来说是可视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清楚、易懂;另一方面指有趣味、吸引人。因为“休闲化充分体现出信息符号的快乐性原则。在小康社会,信息和娱乐的界限将呈现出消失[4]的态势。”

新闻价值的要素包括重要性、接近性、时新性、趣味性等,国际新闻更是如此。国际新闻要注意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对外报道时必须考虑有利于国外听众正确理解。由于国家、民族和社会制度不同,中国发生的事情或取得的成就,除了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以外,一般地说与外国人没有直接的关系。要提高国际新闻的价值,就应尽可能在国内发生的新闻事实与国外受众之间寻找接近点,使外国人感到我们报道的中国话题和他们有关联,是他们欲知而未知的,这样他们就会觉得亲切、有趣、有益。在进行国际新闻传播时,要坚持以事实说话的原则,多做介绍性、解释件的报道,客观、全面、及时地向国外提供中国各个方面的信息,国外受众就会从我们报道的事实中,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从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中,看到中国的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的前进,人们要求沟通联系的内容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人们对新闻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多,新闻对社会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除介绍中国内政外交的重大决策和活动以外,中国的新闻多局限于会议新闻和成就消息两大类。对于国外受众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社会新闻、突发事件新闻和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珍闻奇闻等等较少及时报道。这就造成了国际新闻的报道面比较窄,信息量比较少。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新闻的内容特点会根据当时当地的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当新闻业主要与政治生活发生联系时,它就会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成为政治宣传的武器。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新闻业又主要成为经济建设的沟通网络,成为进行经济联系、经济发展、市场建设、商品流通等经济信息传播的工具。即使在同一个时期,由于人们的年龄、兴趣、职业、生活环境、性格等等不同,对具体沟通联系的内容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喜欢学习的人,希望多得到些知识的传播;要求情感上得到沟通的人,喜欢文学艺术性强的作品;主要为娱乐的人,会希望在新闻业的沟通中得到轻松愉快的享受。上述种种现象使新闻业的功能出现多元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交流问题委员会的报告中,对交流和传播列举了以下八种功能:(1)获得消息情报;(2)社会化;(3)社会动力;(4)辩论和讨论;(5)教育;(6)发展文化;(7)娱乐;[5](8)一体化。实际上,上面的种种作用和功能都是沟通联系这一功能在不同领域、不同时期,为适应社会不同需要的表现与反映,是沟通与联系这一总功能的分支系统。新闻业沟通联系的整体功能是无数个具体功能,无数相互交错的具体联系沟通所导致的,是它们不断地创造并丰富着沟通与联系功能的内容和形式。社会生活是如此之丰富,人们的要求是如此之多样,因而如果只是从具体的、微观的方面去罗列新闻业的作用,也难以全面地概括。我们既要看到新闻业功能在宏观上的单一性,又要看到其微观上的多样化。多样化的功能是不能指望由某一张报纸、某一家广播电台或某一家电视台来完成的。但是各新闻媒介都应努力扩大和丰富自己的传播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新闻与宣传不同。新闻与宣传根本的区别在于宣传是传播一定的思想观念,而新闻是传播新的信息。它们的区别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的出发点不同。新闻是从人们对信息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传播的,因此,它着眼于事实的变动带来的新的信息,它在传播过程中是从事实到事实的还原。而宣传却是从实施特定的预定目标出发来传播一定观念以影响和说服接收者,它在传播过程中是从观念到事实再到观念。(2)传播的归宿不同。宣传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收取的不是受众的费用和广告商的投资,而是宣传效益,即让受众知道、理解、接受宣传者的主张,从而按照宣传者的意图行动。而新闻仅仅给人们提供一种信息,这个信息对受众的作用情况由受众自己决定。(3)选用的事实不同。新闻选择的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它将新近发生的事实转化为新闻,让受众获悉这样的事实带来的新的信息。而宣传选用的事实,既可以是新近的事实,也可以是过去的事实。只要是能够用来阐明、论证其观点,可以劝说受众接受其观点的事实都为其所用,尤其是具有针对性、典型性、普遍性的有较高宣传价值的事实,更是为宣传者所重视。(4)表达的方式不同。新闻要求迅速及时,传播中要尽可能地客观、全面、公正,一般不作价值的判断;而宣传为了取得更好的宣传效益,往往强调时宜性,在表述上可以夹叙夹议,可以对事实加以分析解释并做出价值判断,以此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第三节 新闻传播媒介

新闻以满足社会全体公众的需求为目的,只有最大限度地让社会知道,才能实现新闻的价值。所以新闻总是希望获得最大限度的传播,要经过新闻媒介传播。

传播媒介是居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起到某种传播信息作用的物质实体。从传播过程来看,可以将媒介分为制作媒介、传输媒介、接收媒介。制作符号的媒介有笔、计算机、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其任务是把要传播的信息制作或编写成一系列有序的符号或代码。传输符号的媒介主要有印刷机械、电台或电视台的发射机等,它们的任务是将准备传播的一系列有序符号加以大量复制或扩散,使之能够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为很多受众所接收。接收媒介位于受众一端,包括报刊、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其任务是将传播媒介发出的信号传递给受众,由受众通过感觉器官和大脑思维将符号还原为传播者所传播的那种信息。

新闻媒体多种多样。报纸、新闻期刊、广播、电视是当代社会最主要的新闻媒体。它们的功能多样,其中最重要的是传播新闻。新的媒体的产生并没有取代原有的媒体,即使在现代社会里,不少人获得新闻仍然通过口耳相传。这就是说,人的嘴作为最原始的新闻传播媒体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图像、文字、声音并存以传播信息,这种局面由来已久。文字、声音、图像能够并存,承载它们的媒介也将并存。各种媒体各有所长,不能相互替代。在新闻传播史上,从来就没有出现一种媒体独霸天下的局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一些旧的相对落后的媒体会逐渐退出新闻传播的领域,或退居次要的地位,一些新的先进的媒体会不断地补充替代旧媒体而产生出来。

报纸是最早产生的新闻媒体。它是印刷媒体,通过文字、图片传播新闻,以散页新闻纸形式定期出版,连续发行。报纸一直是传播新闻的重要媒体,它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报纸有以下优势:(1)选择性强。报纸以文字和图片报道新闻,既能做到迅速及时,又能做到深入细致,这对于传者和受众都很方便。传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形式进行报道,受众可以自由选择报纸的内容和时间阅读,可以全看,也可以选读;可以精读,也可以浏览;可以比较主动地获取信息,而不一定总是被动地由媒介支配。(2)持久性强。报纸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它可以反复看,可以剪贴、摘录、复印,可以保存,相对于广播、电视来说,其持久性要好得多。(3)价格低廉,使用简便。但是报纸也有弱点:一是定期出版,出版发行环节多,其时效性受制约。二是缺乏直观的现场感,感染力稍差。三是读者受文化程度的限制。

期刊有新闻性与非新闻性之分,本书所说的期刊主要指新闻期刊。期刊也是印刷媒体,每期版式基本相同,顺序编辑出版。从出版史来看,报纸是从期刊发展而来的,期刊是从书籍分化出来的。报纸周期短,期刊周期长。报纸以报告新闻为主,期刊以登载评论为主。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两者的分工更细。新闻期刊的内容主要是时事性专稿和言论,以“深”和“广”为特点。新闻期刊具有选择性强、持久性强、价格低廉,使用简便的特点。与报纸相比,它的保存期更长,是新闻媒体中生命最长的。由于期刊的内容较报纸更深入细致,报道详尽完整并有系统,往往有范围广泛的读者和相对稳定的读者群。期刊的主要弱点是时效性不强,不能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

新闻传播手段的产生和进步,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化。从世界上第一张近代报纸的出现到现在的几百年间,先后产生了报纸、广播、通讯社、电视、网络等新闻传播手段,标志着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历史进程。报纸的出版需要文字和图片印刷的技术设备,以新闻纸的形式供人们阅读,通过视觉发挥它的作用。广播的技术性更高,要有一整套发射和接收的技术,它以很快的速度把广播节目传送给听众,通过听觉发挥它的作用。电视既能耳闻又能目睹,同时发挥视觉和听觉的作用,弥补了报刊和广播的不足。

信息革命带给传播领域的最大影响是使电子媒介超过印刷媒介而成为国际新闻传播的主体力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大新闻通讯社实现了向计算机传播的转轨,依靠电子计算机和卫星通信线路,随时把发生在地球任何角落的新闻在分秒之间传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同时,通讯社的服务对象也有了重大变化,广播电视媒介成了它们主要的服务对象,它们不仅向电台和电视台提供文字新闻、录音新闻,而且提供声像新闻,许多国际性通讯社已专设电视新闻部,电视记者网和电视新闻用户遍及全世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于国际新闻传播的国际电视迅速兴起。1989年苏联东欧剧变和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的有线电视新闻成了各国政治家和广大公众了解事态发展的主要渠道。

不同的传播媒介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受众参与的程度各不相同。通常,人际传播的媒介被允许参与的程度最高,其次为组织传播媒介,参与程度最低的为大众传播的媒介。就各种媒介来说,参与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通常为:(1)面对面的交谈,(2)小组讨论,(3)非正式会议,(4)正式会议,(5)电话,(6)电影,(7)电视,(8)广播,(9)电报,(10)私人信件,(11)公函,(12)报纸,(13)海报,(14)杂志,(15)书籍。

大众传播事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产业,其传播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不同的产品的生产周期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媒介在传播信息时速度有快有慢。广播、电视和网络能够迅速及时地传播新近发生的事情,速度最快。报纸在新闻传播方面也有相当的及时性和时效性。接下来传播速度依次递减的媒介为杂志、电影、书籍。新闻传播的功能应当由生产周期短、传播速度快的新闻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来承担。分析形势、阐明观点、传播知识、反映生活的功能则应由生产周期长、传播速度比较慢的传播媒介如杂志、书籍、电影来完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媒体的受众规模逐渐增大。人们的媒介占有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报纸、广播、电视作为中国传统的三大传媒,其受众在不同时期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人普遍以听广播作为获取新闻的首要渠道,接触报纸和电视的比较少。198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受众调查显示,全国受众最先获取新闻的渠道是53%听广播,34%读报纸,13%看电视。到了80年代中后期,以电视作为获取新闻主渠道的受众比例迅速上升。1988年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受众调查显示,电视跃居三大传媒之首,广播退居其次,人们的传受模式变为“电视——广播——报纸”。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从报纸上获取新闻的受众在数量上超过了广播受众。从整体看已经形成了“电视——报纸——广播”的新闻传受模式。但是在综合影响力方面,受众接受传媒的模式为“报纸——电视——广播”。由于不同的传媒各有优势,在相互竞争的同时,还有合作与互补的关系。正是彼此的不可替代性,使受众多渠道地获取新闻。

第四节 信息传播与语言文化

一、传播的基本概念

“传播”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与“传播”相近的词有“传”、“播”、“布”、“流”、“宣”、“扬”等。“传”与“播”合成为“传播”一词后,含义通常为长久而广泛地宣布、传扬。在英语中,“communication”的意义主要包括“传递、传达、交流、交往、沟通、通信、传染”等。“communication”与“传播”相比,不仅具有单向的精神内容的传布、扩散和物质实体的传扬,而且具有双向的人际交往、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意义共享等含义。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些美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的传播活动,特别是大众传播活动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其中有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心理学家霍夫兰等。在40年代,美国学者韦尔伯·施拉姆汇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传播学的出现把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新闻学研究置于更加宽阔的视野中,使它提升到新的理论高度。

清晰的概念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对于“传播”的解释和理解是正确地认识和探寻人类传播的状况和规律的基础。据台湾学者罗浩的搜集,“传播”的定义可以列出以下多种:(1)传播是思想或理念的语文交换;(2)传播是人们致力于为他人了解,又同时了解他人的过程;(3)传播是人们在互动关系中产生共同行动的过程;(4)传播是为求得有效执行,以防卫和强化自我而对不确定状态的消除;(5)传播是使用象征事物来传输资讯、理念、感情、技术的过程;(6)传播是把对某一事物的理念由一件事或一个人移向另一件事或另一个人时出现一条联系线索;(7)传播是将生活世界中不连属部分与另一部分联接的过程;(8)传播是把含有一种意识的音讯由来源传向接受者以施加影响的行为;(9)传播是一种权力藉之而施展的机

[6]制。

丹斯在《人类传播功能》(1976)一书中,对传播的定义的统计结果发现有128个不同的定义。不同的传播定义反映了研究者在具体研究中因时因地而异的特点。对于传播的代表性定义,可以将其分为五类:(1)“共享”说。亚历山大·戈德的定义是:传播“就是使原为一个人或数人所有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2)“影响”说。霍夫兰、贾尼斯和凯利认为:传播是指“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3)“反应”说。这类定义吸收心理学中刺激反应论的观点。史蒂文斯的定义是: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4)“互动”说。格伯纳认为:传播是“通过信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瓦茨罗维克等人认为:“在互动的情境中,信息价值的所有活动都是传播”。这些定义强调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通过信息传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双向性和互动性。(5)“过程”说。希伯特认为:“传播可视为一个过程,过程就是一系列的活动及运行永远向着一个特定的目标在行动。传播不是一个被时间和空间所固定的静止的实体。传播是一个恒动过程,用以运送意义,传递社会价值,并分享经验。”

德弗勒和丹尼斯在《大众传播通论》(1989)一书中对“传播”的定义是:“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信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这个定义比较全面,强调了信息由传播者经媒介流向受传者这一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它要求传播有始有终,而且传播的效果最终能够显示出来。

人类的传播活动是在一定意识的支配下的一种有目的、有对象的活动。传播活动的发生、运行、终止的全部过程都带有明显的或隐蔽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传播者在进行传播活动之前需要制定出活动的计划和步骤。传播活动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一种自择、自控、自觉、自愿、自知、自发的信息传播活动。在传播活动中,从信息的采集、鉴别、选择到加工、传递,都显示着创造性的智慧。

信息传播的过程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符号会聚、信息共享的过程,也是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同操作、共同完成传播活动的过程。没有传播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传播过程便不能存在。传而求通,传播是双向性的,是传者和受者之间的信息双向沟通与交流。传播是互动性的,即传播者与受传者不仅共享信息,而且互传信息,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传播是共同性的,即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要真正传通,必须有共同的经验系统和符号系统。传播还需要协作性,即传播是传播组织内部协同操作完成的,也是传播者与受传者在相互协调中一起完成的。

传播是合作行为,要有效合作就必须遵循以下会话合作准则:(1)数量准则。说话时既不能说得不够,也不能说得太多。(2)质量准则。说话者自己相信所说的内容是真实的,不能弄虚作假。(3)相关准则。说话要围绕主旨,不说与主旨无关的话。(4)方式准则。说话要明白准确,不能含糊不清。在听别人讲话时,不仅要理解话语的字面意义,还必须考虑说话人的动机、意图、态度,以及言外之意。

不同类型的传播活动有不同的特性。例如,人际传播具有亲近性、直接性和互知性的特点;大众传播具有快捷性、扩散性、公开性的特征。国际传播是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交流,而有效的传播总是建立在彼此全面、正确的了解基础上的。

从远古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传播与人类密不可分。传播是人类永恒的活动。传播是空间的连接体,它使信息不受高山大川的阻隔而传之万里;传播也是时间的连接体,它使信息不受沧桑岁月的磨损而传之千年;传播还是人类的连接体,它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人能够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使人类的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和发展。信息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而传播则是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基本手段。信息需要的永恒性导致了信息传播的永恒性,而信息传播的永恒性又沉淀为信息传播的历史性。

二、传播与语言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一切传播的核心。没有语言,人类的文化就不能延续下来。因此,研究传播就必须研究语言符号。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高级复杂的符号系统。在传播活动中,语言符号标记或指代了某种事物或思想,它可以被分解为语音形式、文字形式和语义内容三个方面。

完整的语言符号是音、形、义的有机结合,它既包括听觉物质化的语音形式、视觉物质化的文字形式,也包括符号信息化的语义内容。符号负载着某种信息和语义,信息和语义也不能脱离符号而独立存在。

语言与意识是不可分离的。许多人以为人在沉思默想时可以不用语言,只有将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时才用语言。其实人们在沉思默想时用的是内部言语,把思维结果表达出来用的是外部言语。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都是对语言的运用。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细针状的电极嵌入被试者口腔的肌肉内,并让被试者默诵一首诗。被试者虽然不出声,可是他的思维却始终有电位变动伴随着。然后再让被试者朗诵这首诗,所得的电位变动记录与前者是相同的。由此可见在传播活动中语言是无法脱离意识和思想而单独存在的。

传播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如哲学、科学、文学、艺术、道德、风尚与宗教等方面的内容。广义的文化是人类一切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最具特征的东西。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的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

事实上,新闻传播本身就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存在的。文化的存在形式与传播形式常常互为表里,使得文化交流成为了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历史告诉我们,交流与发展总是密不可分的,文明越发展,交流就越具有广度和深度。

文化由人类的多元性产生和演变出许多特征。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在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差异,产生出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心理与思维方式。由于一个民族、国家的生产方式不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精神,文化表现出时代的特性。任何民族的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创新,都有其内在的继承性,都经过了对传统文化的选择、取舍。离开了继承性,就谈不到发展和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开始逐步走进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为各种文明的相互学习和相互影响提供一种新的语境。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世界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既要保持自身民族的传统特质,进行发展创新,又要避免被异文化完全同化,这就需要对自身文化进行整合。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生存的方式是一种价值体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进一步形成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是多元的,不存在单一的模式。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民族性,这是一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的标志,当任何一种文化失去其民族性时,它作为独立的文化也就不存在了。

在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的文化交往,已经成为促进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潮流。在这样的条件下,世界性的文化接触更加频繁,文化问题引起更广泛的关注。随着西方文化对世界影响的增强,我们对于自己文化的认识和把握也就更为重要。在进行国际新闻传播时,要特别注意文化的差异,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新闻传播现在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各种各样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不停地传播到四面八方。冷战结束后,各国都开始关注文化在外交中的作用,文化手段已经被称为外交中与政治、经济、军事并列的第四种手段。一方面,国与国之间的信息往来越频繁,越容易增进了解。政治信息交流越及时,越能避免发生武装冲突。另一方面,好斗的国际传播媒介也可能把人民拖进战争的灾难,那些带有敌意的国际传播往往会成为对象国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的祸源。

第五节 新闻价值与信息质量

一、新闻价值

人们需要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因为新闻能够帮助他们了解外界新近发生的情况和变化,以便他们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从古代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这种需要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在现代社会,社会及个人对信息的需求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新闻的这种满足社会需求的属性就是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大小由满足人们需求的程度而定,满足的程度越高,新闻价值越大。如果新闻不能给人以新的信息,不能消除人的头脑中的不确定性,就不能产生社会效果。发生的事件接近的程度影响受众对新闻的关心。这主要包括地理上的接近,职业上的接近,性别上的接近,年龄上的接近等等,越接近新闻价值越大。考虑到接近性价值因素,我们就要根据传播对象的不同,有区别地识别和选择那些与受众的共同利益和职业特点相接近和相适应的事实。

新闻能否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也是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新闻在社会上的影响越大,新闻价值越大;影响越小,新闻价值越小。新闻是否具有较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新闻所包含的事实的重要性,就是事实能够对社会和公众产生效力的影响的大小。

二、信息的概念

1948年,美国科学家申农和维纳提出了信息的科学概念。维纳说:“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通俗地说,信息是认识过程中沟通客体和主体的中介。

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减少或去除”。“不确定性”指人们如果不了解有关事物的情况,对这个事物的认识就处于“不确定”的状态。而能够消除认识“不确定”状态的知识就是信息。与新闻传播结合起来,信息意味着为公众提供认知客观实际发展变化的最新情况,而不是陈年旧事或者尽人皆知的事实。信息量指在新闻报道中为人们提供了多少有助于消除认知“不确定性”的信息,包括准确、翔实的事实和正确的观点。

信息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1)“语法信息”,即陈述事物运动状况的符号编码的排列组合,例如形象、颜色、声音、气味等自然信息和语言、数字、电码等人工信息。(2)“语义信息”,即语法信息对观察者所具有的意义,例如从声音信号中可以听懂语言,从光波信号中可以辨别物体。(3)“语用信息”,即语法信息对于接受者所具有的效用和价值。语法信息是客现存在的,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则渗入了接受者的主观意识。由于接受者的能力差异,他们对语义信息的理解有很大的区别。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最大的作用在于它能够消除接受者的不确定性。人们在接收信息之前,对于产生这些信息的事物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因而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当他们接收和接受这些信息后,就有了对产生这些信息的事物的认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

三、新闻的信息量

新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对于接受者来说,新闻和信息都是未知的。当接受者得到这些信息后,就能够消除他们对外界事物认识的某些不确定性,取得对客观事物的了解。新闻旨在传播信息,扩大新闻的信息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就需要我们研究信息量和冗余度等问题。

信息是新闻报道所包含的基本成分,新闻报道是信息的集合体。任何一条消息都包含着数量不等的、相对完整的最小事实,一件这样的事实也就是一个信息单位。在新闻领域里,信息量就是指人们未知的、构成新闻的最小单位事实的数量。新闻节目的信息量直接受报刊篇幅、节目时间长短、新闻题材的重要性程度和信息含量、运用什么体裁等因素的制约。

与信息量相对的概念是冗余度。一条新闻的冗余度是非信息符号量即冗余量与总符号量二者之比。在一条新闻中,冗余度大了,信息量就小了。冗余可分为“必要冗余”和“绝对冗余”。绝对冗余是对传播和理解信息毫无帮助、甚至起反作用的符号,如报刊中的堆砌形容词,广播中含义不明的音响,电视中同新闻内容没有关系的图像等等。这种冗余越少,越能显示出有信息价值的事实,单位时间或空间里的信息量就越大。必要冗余是那些虽然不包含信息却是理解信息所不可缺少的内容。纯粹表达信息的新闻报道,即受众“闻所未闻”的全新信息,往往是多数受众难以完全理解的。因此,新闻在提供信息的同时,有必要为受众提供理解信息所必需的材料,包括对某些概念或人们不熟悉的词语的解释,提供理解信息所必需的知识,提供相关背景材料,包括以前曾经报道过的某些事实。这些内容对于大多数受众是理解信息所不可缺少的,可称为“必要冗余”。

一条新闻没有必要的冗余度就不能提供有效信息;如果冗余度过大,则是干扰与浪费。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新闻的信息量低,就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但又不是信息量越大越好。因为人的大脑如同一切信息渠道一样,有一定的承载容量。申农证明,如果把信息流量限定在一个接受者的渠道容量的最大限度之内,那么最大量的信息就可以在噪音最少的条件下通过。研究发现,在一个广播节目中大约可以把20条新闻记得清楚并很少错误;如果把每条新闻缩短以增加条数,听众能记住的条数很少增加;如果播出的消息超过40条,实际上比播送40条以下的消息传送的信息要少,因为听众对更多条数的新闻会记得不正确。因此,恰当控制冗余度是关系信息有效性和节目信息量的重要问题。扩大节目信息量的关键不在于增加新闻的条数,而在于增加每条新闻的信息含量,在于增强信息的有效性,在于恰到好处地提供必要冗余。

信息质量主要指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如重要性、时效性、贴近性。比如会议新闻常常令人厌烦,这除了因为数量太多以外,还因为在报道中往往重“会”轻“议”、重参加会议者名单轻会议内容等。又如灾害性事件新闻,受众关心的首先是灾害造成的损失、危害,有的报道却忽略了这方面的信息。既然信息的价值在于消除认识的不确定性,当然应当更多地从受众的角度去把握信息质量。

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各有不同的价值,互相之间的联系有主次、轻重之分。主体事实是能反映报道对象的真实面貌和实质的典型事实,尤其是最新事实。主体事实具体、准确、完整,可以让受众确切地了解事情的基本面貌和实质。主体事实在新闻中的位置,多数放在导语或接近导语的段落中。一则新闻报道除了主体事实以外,还有其他事实,它们对于丰富稿件的信息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所以,加强报道的信息丰富程度,既要注意主体事实充实,也要讲究其他事实的恰当配合。这就要求在采访、写作、编辑、制作中,从题材实际和节目需要出发,善于捕捉和突出事物的特点和典型细节,这是能否在有限的篇幅内充分体现主体事实的关键。要按事实内在联系,恰当区分主体事实和其他事实。要围绕主体事实,恰当配置和剪裁其他事实,充分发挥它们的衬托作用,以丰富报道的内容,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客观实际是新闻的本源,它的发展变化直接决定着新闻的内容构成。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保证重大新闻事件的充分报道,就成了优先选择,甚至是唯一选择,其他新闻包括某些平时看来重要的新闻也要为它让路。而有的时候可能没有多少重要新闻,新闻报道的信息含量或价值就可能有所削弱,有时甚至要另辟稿源。要保持一定的新闻数量,但新闻条数与节目的信息丰富程度,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重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遗漏当时的重大新闻,力求在有限的篇幅或者时间内尽可能为受众提供了解客观实际发展变化的准确信息。

新闻报道的领域和地区要适当平衡,要给予某些报道相对薄弱的领域和地区以应有的注意。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面目,满足广大受众需求。无论哪个领域、哪个地区,都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都有创造文明的人群和他们的业绩,也都有报刊、广播、电视的受众群。如果某一领域或地区长期处于报道空白或薄弱状态,那就可能造成某些信息薄弱区,新闻节目所反映的现实图景就是不全面的,同时也必将失去一部分受众。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报道的反映领域和地区是否保持适当的平衡,也是检验节目信息丰富程度的一个标志。当然,平衡不是平均。如同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并不是机械的均等一样,新闻报道的平衡也不是要求完全等量,而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和报道的要求,保持适当的比例。

新闻媒介要尊重受众的信息需求,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在现代社会,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人们不仅希望迅速、及时地获取各种信息,而且希望花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这就要求在选择、处理稿件和编排节目时,既注意信息的“量”,也注意信息的“质”,把精力集中于提供最重要、人们普遍关心的信息和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上。在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同时,适应受众分流的情况,考虑不同受众群体的需要,为他们提供选择的方便。

四、解释性报道

解释性报道(interpretative reporting)又称“分析性报道”,现在已在报刊中占了大量的版面,给新闻增添了新的活力。《时代》杂志创办人亨利·卢斯将新闻分成快新闻与慢新闻两种。快新闻是对某时某地发生的某种事情用最快的速度做的一个简略的报道;慢新闻是用较多的时间对事件做深入的调查,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分析它的前因后果,是一种有分析、有深度的新闻。1933年,美国报纸编辑协会正式提出“解释性报道”这一名称并赋予其重要地位。不管是重大新闻、复杂新闻、趣味化新闻、国内新闻或国外新闻,现代新闻诞生的速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人多对公共事务兴趣较浓。因此,我们应提供更大的篇幅来解释新闻,呈现新闻的背景,以使一般的读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新闻的动向与意义所在。随着新闻实践的深入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解释性报道这一新的报道方式。

解释性报道是一种作解释或者作分析的报道,也就是有深度的报道。它是给新闻揭示更深一层意义的报道,包含背景材料、周围环境、先前发生的事件,以及动机的形成这几方面的内容。解释性新闻报道就是在提供新近发生事实的同时,为从总体上进行理解而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事实发生的原因、意义及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它是深度报道的一种主要形式。解释性报道与传统的客观报道重心不同。解释性报道重在回答“为什么”,而在客观报道中,“为什么”并不是必需的。

客观报道在今天的新闻传播中仍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客观报道只是一种报道方式,它不是唯一的报道方式。对于报道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活,解释性报道增强了新闻报道的适应性,增加了新闻报道的艺术性和多样性。解释性报道与新闻评论的性质不同。解释性报道不是评论,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新闻”,用已经发生的事件来解释新闻事件,而不是用作者的主观判断来褒贬事件。

事实上,任何新闻报道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记者主观上的成分,即使是标榜非常“客观”的纯新闻,在重要事实的选择以及结构的安排上也会体现出记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解释性报道由于要做出分析,主观的成分自然会更强。然而这种主观倾向并不是明确表达出来的,而是寓于新闻事件与大量背景材料的联系和比较中,让读者在阅读整篇报道后自己得出结论。解释性报道不同于客观性报道和新闻评论,它集两者之长而避两者之短。它丰富和发展了新闻报道的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发生着的和即将发生的种种重大新闻事件,加深人们对已经发生了的事件的认识,引导人们对事物做出理性思考。解释性报道可以使读者对事物有完整的认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第六节 受众调查与受众心理

要进行有效的传播活动就必须研究受众。接近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它不仅仅局限于空间的概念,还包括心理、感情上的接近,年龄、性别上的接近,兴趣、爱好、职业上的接近,以及利害关系等方面的接近等等。新闻越是具有接近性,就会越被受众所关注。新闻媒体从报道的内容到报道的视角,都应该注意与大众的接近性。

受众的兴趣爱好、关心的问题尽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也有共同的心理要求和普遍关心的问题。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就是他们最想了解的或最想参与的问题。外国受众往往最想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最想了解现实的中国的发展、进步和在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如今的中国人是怎样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他们还想了解中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立场、观点、政策和主张,特别是在出现有关世界局势安危的关键时刻,想听听中国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过去,报纸了解读者的方式一是读者来信、来电、来访,二是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这两种与读者交流的传统方式可以与读者面对面地就某些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交流,但是受众面较窄,缺乏量化指标,所获得的资料往往只能做一般的参考。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进行读者调查,通过科学的抽样方法获取准确的受众信息。通过调查可以了解自己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体的特征、兴趣和阅读模式,也可以了解报纸存在的不足以及读者对报纸的要求。

电视观众收视率状况是电视台宏观决策的信息基础,是提高编播制作人员专业水平、改进节目质量的促进因素。收视率被广泛运用于栏目设置、栏目播出时间安排、栏目评议、节目内容选择、电视台管理等许多重要环节。广播电视进行受众调查,要了解受众的分布情况、受众结构、收听习惯、兴趣、对广播节目的意见看法并且进行分析。受众的需要决定了广播电视的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节目传播过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受众对频率和频道的选择来决定。此外,对于受众的收听和收看习惯的研究,也是保证传播效果的重要方面。

受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众多性、混杂性、分散性和隐匿性。在以大众传播媒介如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受众的人数是众多的,成分也是多样的。在受众的心目中,大众传播媒介组织都有一定的威望,这种威望赋予它所传播或支持的观点、主张以及它所认可的个人和团体以一定的权威性,进而对受众的态度产生某种影响。因此,个人、团体等都希望有关自身的正面信息在大众媒介上广为传播,以分享媒介威望,博取公众好感。但是,由于国度、内容、覆盖面的不同,媒介组织的威望也不一样。例如在没有文字的非洲某些部落中,广播的威望高于报纸、杂志、书籍。同是印刷媒介,专业论文发表在专业杂志上比发表在大众化的杂志或报纸上可以获得更高的威望。在当代,新闻和广告信息通过电视传播产生的威望比较高,而信息量大的政治、思想和知识信息通过报刊传播容易获得比较高的威望。创办时间长的媒介一般比新创办的媒介威望更高。

从受众接受信息的内在机制看,受众具有以下特点:(1)自在性。受众是具体的、有思想、有情感的独立存在的实体。信息接受者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兴趣、立场。(2)自主性。受众是大众传播的合作者。受众有强烈的自主意识、自尊心理,有自己对新闻信息的选择、理解与判断。他们虽然是信息的受体,但他们的接受活动不是被动的和消极的,而是积极主动的。(3)自述性。受众对信息作品内容的感知与认识不完全由传者给定,面对各种信息,接受者会做出自己的理解与阐述,并据此进行再传播。(4)归属性。受众通常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划归在某一特定的接受群体之中,他们从心理到行为都将自己视为某一特定的群体。大众传播媒介也同样有意地把不同性质的各种信息分类集中传播给不同的接受群体。

受众在信息接受中通常具有大致相同的心理。这种共性心理往往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1)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如果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那么受众就会普遍存在求安怕乱的心理。如果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此相反,受众就会产生不满、愤怒情绪和求变的心理。(2)受众与传播者的情感关系。如果传者和受者之间是一种亲合的情感关系,那么受众就会有一种亲近、接纳的心理倾向。如果传者和受者之间是一种分离性的情感关系,那么受众往往会产生回避、厌恶、拒绝的心理现象。(3)受众对媒介的认知。一般说来,读书,探讨知识的心理占主导地位;读报和听广播,获取新闻的心理占有较大比重;看电视,寻求娱乐的心理占较大比重。(4)受众对信息作品的一般期待和要求。这些期待和要求的主要表现为求新、求快、求知、求真、求趣、求美。共性心理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广大受众都共同存在的心理倾向,只要传播者和大众传播媒介能了解受众的心理,编制出符合受众共同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信息作品,就会为他们所乐意接受。

受传者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与经历的不同,在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方面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心理特征。受众的个性心理往往由下列因素决定:(1)性格的差异。一般来说,多血质的受众活泼好动,反应敏锐,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不稳定,具有可塑性和外倾性。胆汁质的受众热情爽直,情绪容易冲动,心境变换剧烈,抑制能力差,反应快。粘液质的受众安静稳重,反应慢,注意力集中,沉默寡言,性格内向。抑郁质的受众孤僻、内向,行动迟缓,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到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2)地域的差异。开放地区的受众往往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有明显的竞争意识、时效观念和务实、参与心理。相对封闭地区的受众,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吸收能力比较弱,常常满足于已有的平衡和现存的状况,缺乏竞争意识和时效观念。(3)性别的差异。男性通常比较喜欢阅读报纸和杂志,比较关心政治和世界的变化。女性通常比较喜爱看电影、电视剧,比较关心市场和生活的变化。(4)年龄的差异。一般说来,儿童有好奇、摹仿、爱幻想的心理倾向。青年有争强好胜、敏感偏激、求新求知的心理特点。老人通常有随和、怕变的心理特点。此外,不向民族、不同职业、不同经历、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在信息接受中都有各不相同的个性心理。这些都值得传播者仔细分析研究,以制定出相应的传播对策,争取更好的传播效果。

受众的心理包括顺向心理和逆向心理。顺向心理是顺应传播者意愿的心理活动倾向。有顺向心理的人,常有与传播者有相同的观念、态度,对媒介的信息持相信、认同的态度。顺向心理是传播者和大众传播媒介欢迎的一种心理现象。形成顺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传播者具有较好的素质,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性。(2)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具有友好的联系。(3)信息作品的内容新鲜、真实、有趣,形式新颖、生动、活泼。(4)信息接受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5)所传播信息能够满足受众的需要,与受众的接受动机一致,符合受众的心理。

逆向心理是受众由于受某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产生了与传播者的观点相抵触的心理倾向。逆向心理是一种对媒介信息作简单的感情的逆向思维和反向理解的心理意识,因而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筑起一道抵御信息的心理防线,使媒介信息的含义扭曲、变形,使信息传播的力度减弱甚至转向,具有消极的作用。形成逆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受众具有自以为是、顽固坚持原有态度的思想意识。(2)由于某种原因,受众故意采取与传播者对立的态度与行为。(3)某类信息由于传播太多或失实而引起受众反感,因而造成逆向心理。对于受众的逆向心理,传播者既不能简单地迎合,也不应该一味地指责,更不要盲目地恐惧,而应该客观地分析、正确地对待和积极地引导,使其逐步转化为顺向心理。

新闻上的接近性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地理上的,二是心理上的,三是利益上的。凡是在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与受众接近,这样的新闻报道就会使受众关心、注意和感兴趣。例如,上海的受众对于发生在上海的事情,就要比发生在其他城市的事情更加关心。经常外出旅行的人对于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的票价的调整比起那些很少出门的人来也会更加关心。

媒体应想方设法开拓潜在受众,这就需要尽可能降低人们获得新闻产品的代价,方便受众。就报纸传播而言,这种努力可以表现在:(1)制定适应读者接受能力的报纸价格;(2)建立方便畅达的订阅发行渠道;(3)创造简洁明快的版面语言。对于广播和电视来说,方便受众的途径主要是优化时段安排,强化黄金时段的重点栏目,建立与受众定期见面的约会意识。

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对于媒介本身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80年代以来,受众与传媒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而且变化很大。1992年全国电视观众调查显示,娱乐消遣是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首要动机。5年之后的1997年,电视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了解国内外时事已成为观众收看电视的首要动机。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新闻的主要受众是知识分子和城镇居民。80年代中后期,国际新闻的受众群体就有了明显扩大。

【思考题】

1.新闻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2.什么是新闻规律?怎么做才是按新闻规律办事?

3.对新闻的真实性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4.传播活动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5.信息传播与语言文化有什么关系?

6.不同的新闻传播媒介各有什么特点?

7.受众调查有什么意义?

8.名词解释: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可读性 新闻价值 硬新闻 软新闻 解释性报道[1] 彭家发:《新闻论》,台湾三民书局,1983。[2] 蔡铭泽:《新闻传播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第59页。[3] 和田洋一:《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第8页。[4] 沈国芳:《中国传媒大趋势》,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第50页。[5] 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第82页。[6] 屠忠俊等:《网络新闻传播导论》,2002,第308页。

第二章 国际新闻与对外传播概述

第一节 新闻信息的国际交流

人类社会自从有不同国家间的交往时起,就开始有了新闻信息的国际交流。在古代这种交流是小规模的,主要靠人际传播来进行。从中世纪后期起这种交流的规模逐步扩大,逐步具有了面向公众的形态。其后的发展以不同媒介的出现为标志,经历了以下主要阶段:(1)15到16世纪,主要依靠新闻信、新闻书、新闻传单等媒介传播。(2)17世纪初近代报业诞生,从那时起到19世纪初,定期报刊成了国际新闻传播的主要手段。(3)19世纪中期出现的新闻通讯社,凭借电报和无线电通信,架起了各国间经常性新闻传播的桥梁,逐步成为国际新闻传播的主力。(4)20世纪前期国际广播兴起,从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广播大大推进了国际之间的新闻传播。(5)20世纪80年代,国际电视开始加入了国际传播活动。这种兼有声像的传播手段,借助卫星通信,跨越国界,使国际新闻传播有了新的进步。(6)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互联网加入了国际传播的行列。计算机网络这种新的传播手段,使国际新闻传播的面貌发生了重大改观。

由于空间距离远,国界限制严,新闻时效紧,国际新闻传播对传播技术的要求远比国内新闻传播对传播技术的要求高,传播技术对国际传播的影响也远远大于对国内传播的影响。从印刷术、电信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到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信技术,传播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给国际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重大的飞跃。

现在,国际新闻传播的传播时效越来越强,传播内容越来越多样化,渗透力越来越大,扩散面越来越广。100多年以前的1864年,美国总统林肯遇刺这样一件震惊世界的重大新闻,经过了两个星期才从美国传到欧洲,而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事件在分秒之间就传遍了全世界。这近100年间传播时效的变化真是有天壤之别。在20世纪初,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可以轻易地封锁俄国十月革命的消息,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重大事件能够瞒得住本国公民了。

在当今世界,全球范围的冷战局面已经结束,国际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国际政治走向多极化,各国之间的对话逐步取代对抗。国际经济走向一体化,各国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交融的趋势在增强。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一方面是联系紧密化、交流频繁化,另一方面是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矛盾更加深刻化、各种势力的较量更加复杂化。这种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空前繁忙,也使各国根据各自的需要时时处处都在捕捉和传播各种新闻信息。

新的信息革命正在为国际传播酝酿新的飞跃。这种飞跃将使国际新闻传播由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方式向计算机网络转变。当前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的国际信息网络可能成为未来国际新闻的主要传播方式。这种网络是以信息高速通道作为传输渠道、以功能齐全的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收发媒体的极具广泛性和开放性的传播体系。

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国际新闻传播具有以下特点:(1)多种样式汇于一体的传播。报刊、广播、电视、新闻通讯稿等各种样式汇于同一媒体,语言、文字、数据、音响、图像等各种信息符号交织于同一传播过程。(2)高效率、大容量、非常灵活的传播。网络的容量可以说是无限的。世界上发生的所有新闻几乎都能及时进入网络并以光速传播。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选择收看或调阅任何已进入网络的新闻。(3)具有双向性的传播。网络的使用者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网络的使用者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收看新闻、主动寻找和索取新闻,而且可以通过适当程序向网络提供或评论新闻。(4)空前开放的传播。新闻信息一旦进入网络就可以超越国界。所有联网国家内与网络联机的人都能阅读,行政控制或干预的可行性会越来越小。

现在,新兴的国际信息网络正在迅速发展,将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等多种传播渠道汇集起来,形成全新的国际新闻传播格局。由于各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要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国际信息网络、形成全新的传播格局,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是,任何国家只要有10%的家庭与网络连接,来自境外的消息就会很快传遍全国。

在当今世界,各国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联系越来越紧密,信息交流越来越丰富,保障和支持这种交流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新闻传播的穿透力、扩散力和整体效力越来越强。随着新闻信息畅通无阻地传播,难免夹带一些有害的信息,附载于新闻信息上的种种思想和观点也会随之扩散。为此,应该通过国际立法及其他措施,逐步规范这类传播。但是,建立规范决不是限制正常的传播交流,维护国家主权也不能导致闭关锁国。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国际新闻传播的扩展性和渗透性在不断增长。新闻信息应该更多、更广、更快地跨国传播。

国际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事态瞬息万变,我们要把国际上人们最关心的事、最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告诉受众。对外传播应该加强新闻性和信息性,减少过重的宣传味,以贴近国外受众。新闻传播是应受众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国内新闻传播是这样,国际新闻传播更是这样。最能提供准确及时、客观全面、具有高度新闻价值的新闻的媒介,也是最受公众欢迎的媒介。

国际新闻是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事物,它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或重大动向,也包括一个国家生活的各个侧面。不管是哪种新闻,它都应当具有国际新闻价值,使人们能够从中得到新闻、信息、知识,使受众感兴趣,受到启发。

第二节 国际新闻传播的特性与规律

国际新闻传播是通过大众媒体而进行的跨越国界的新闻传播活动,国际新闻包括对本国之外的新闻报道和一个国家向外界进行的有关本国情况的新闻报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发生在外国的新闻事件报道给本国受众;二是对境外传播本国和世界的新闻。此外,国际新闻传播还包括由国际性新闻媒体从世界各地采制又向世界各地发送的新闻。

对外传播是向国外提供信息和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手段。它的目的是在国际上塑造本国形象、维护本国利益、宣扬本国立场、传播本国观念、介绍本国情况,以争取外部世界尽可能多的人对本国的友谊、理解、同情与支持。对外传播主要通过报纸、刊物、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其他以国外受众为对象的各种出版物、视听制品、实物展览等等都属于广义的对外传播。

增进国际之间的了解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这主要是因为存在着文化的差异。这里所说的文化指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社会、伦理、心理,生活等各个领域中的文化素质和价值观念。英语中有“culture gap(文化鸿沟)”和“culture shock(文化震撼)”的说法,前者表示两种不同文化间差距非常之深,后者指在接触到不同文化时在心理上可能产生的强烈冲击和震动。从一种语言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往往很难完美地传达原来的含意和感情。越是中国特色浓厚的词语越难翻译,例如“精神文明”这个词语就没有最合适的译法,照字面译成外文往往很难理解或容易导致误解。

对外传播的对象主要是外国人。外国人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因为国家、种族、民族、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职业、文化水平等条件不同,外国人之间也很不相同。对外传播的受众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因为发展中国家工人农民的文化和经济水平很难使他们有条件成为我们对外传播的受众。中国对外传播的受众从社会地位看,主要是中等社会阶层。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外国企业界、学术界、政府部门中有越来越多的决策人员成为我们的受众。中国对外传播的受众十分广泛,他们对于来自中国的信息是各有所好、各有所求,我们的对外传播应力求丰富多彩,以满足各种需要。

近代新闻事业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的经济,它突破了地区和国家的界限,使得各国之间的交往和信息交流大大加强。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明,电影、电视、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也越来越超越国界趋于国际化。

在国际新闻传播方面,广播和电视具有比较大的优越性。与报刊相比,广播、电视借助电波,传送迅速便捷,具有比较强的穿透力和扩散力,一般难以被阻拦。广播电视对受众具有声音或图像的感染力。鉴于这些特点和长处,各国往往都开办对外广播或电视,也就是以国外听众或观众为主要对象的国际广播或国际电视。

现在,国际电视已经相当程度地打破了国家的界限。信息高速通道和多媒体技术又使国际新闻传播由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方式向全新的国际信息网络转变。依托国际计算机网络,国际新闻传播将会成为多种样式汇于一体的传播、高效率大容量极具灵活性的传播、高度双向性的传播、空前开放的传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促动下,受众对于国际新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新闻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不断增加。随着中国日益走向国际化,中国的国际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对外传播上,应该更加重视国外受众实际情况,减少宣传味,增强受众意识,根据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心理需求,去挖掘对外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国际新闻传播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文化的差异常常制约着跨文化交流的有效进行。文化差异越大,对有效交流构成的障碍也就越大,因此,提高跨文化交流效果的过程主要地表现为克服文化差异的过程。对国际新闻传播来说,认识文化差异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改善传播环境,也有助于提高实际传播能力,提高传播效果。

由于国际新闻是跨国界、跨文化的大众传播活动,所以国际新闻理论必然具有多种学科的交叉性。这样,研究者必须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如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国际关系学、跨文化交流学等,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来认识它的本质和特征。

国际新闻传播如同任何其他客观事物一样,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在发展变化中体现出它内部的本质的联系。回顾国际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性的特点:(1)国际新闻传播始终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发展,又反过来给国际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国际新闻传播的客观需要,不断促进传播技术的更新,而传播技术的进步又为其不断开拓前进的道路。(3)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向是时效越来越强,内容越来越多,渗透力越来越大,扩散面越来越广。

追溯国际新闻传播的历程,归纳和总结该领域的基本理论,研讨中国对外传播的对策,切实有效地制订国际传播策略,对中国传媒在全球化下的国际新闻传播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节 对外传播的受众及其特点

对外传播的策略应该从人类共同的兴趣和共同关心的事物出发,报道具有全球意义的中国新闻。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从事某种活动的主观意向。人类兴趣可以分为三类:(1)全球性的普遍兴趣,(2)区域性的特殊兴趣,(3)时间性的热点兴趣。一些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如人口膨胀问题、人类生存环境问题、社会贫富悬殊问题、人际道德关系问题、社会治安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青年、妇女、儿童问题,以及婚姻家庭问题等等都是世人关心的普遍问题。有关这些内容的新闻报道,比较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

有的新闻人人爱看,有的新闻却使人见而生厌。这就是新闻能不能引起受众兴趣的问题。要了解读者、听众、观众的爱好意向,适应共同兴趣,就要了解受众的共同需要。共同兴趣就是公众共同关心的事,而不是个别人所关心的事。新闻学把共同兴趣作为衡量新闻价值的尺度。能引起共同兴趣的要素主要包括新颖的、前所未有的、罕见的、转折性的、答疑性的、趣味性的、知识性的、启迪性的、引起悬念的等诸如此类等内容。

新闻受众的心理一般具有四大特点:随意性、交融性、互动性和差异性。这些心理与受众心理的共同特点如求新心理、求真心理、求近心理等有关。国际受众的心理还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跨文化和跨国界的特点上。这就决定了国际受众在心理上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紧密相关。国际受众的心理还具有难确定性,要正确了解国际受众的心理状况不是容易的事。国际受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就使得准确把握国际受众的心理更加困难。我们的对外传播报道方针必须遵循对外传播的规律,适合不同国际受众的特点。如果新闻报道选择针对性不强,受众就会认为,你想说的都说了,而我想知道的你都没有说。

外国驻华的新闻机构除了报道中国政治经济等重大事件外,就是大量报道人民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寓人情味于新闻报道之中,这种西方记者的手法,值得我们借鉴。这既可以淡化宣传味,又能引起广泛的共鸣,使新闻报道超越局部的利益上升到人类幸福和全球意识的高度。人类文化发展到今天,非常需要人类社会各民族、国家、地区、阶级、党派之间的相互宽容、谅解、和平共处与合作,非常需要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人类必须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也必须学会保持人类社会的和平共处。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中国新闻对外传播应该有世界意识,让世界了解中国在面临人类共同问题时是如何处理的。

社会新闻往往能使人感兴趣。犯罪新闻和刑事案件、意外灾难新闻和人情趣味性新闻都属于社会新闻。这类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比较隐蔽,能够满足人类了解社会真相的愿望,使人产生惊奇、同情或愉悦的情感。社会新闻对外传播要掌握好“度”和“量”,不要过于集中。中国每日每时发生大量的社会新闻,不向外界报道是很被动的,因为海外新闻媒介经常报道,所以我们应该采取主动。我国港台地区的媒介对社会新闻也非常重视,如它们把大量刊登社会新闻作为报业竞争的一种手段。香港是商业社会,政治性强的报纸较难发展,多数报纸不得不迎合居民兴趣,特别致力于社会新闻,甚至将社会新闻编排在头版头条。在台湾,各大报的社会新闻分量都很重,刊发社会新闻是比较容易着手和容易见效的竞争策略。港台报纸乐于刊发中国大陆的社会新闻,中性的社会新闻便于超越政治屏障,容易吸引受众。

中国的对外传播应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东方价值观。文化是一个民族群体认同的表现形式。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它绵延五千多年而仍具生命活力,在世界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对外新闻报道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品格,就必须体现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在全球新闻竞争中发出独特的声音。

在各种各样的新闻传播活动背后都存在着特定的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是指某种文化环境下的人,关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所表现出的价值和价值关系的整体的看法和观念。文化价值观有整体和个体之别,个体的文化价值观受整体的文化价值观的制约,但是要注意个体的文化价值观是多样性的,这种多样性还包括个体文化对原整体文化的异化和否定。

中国新闻对外传播应该体现具有东方色彩的文化价值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人与人的关系是报道重点。而且,要有别于国内报道的某些常见的方式方法。如国内媒体上经常报道一些模范人物带病坚持工作或公而忘私的事迹,甚至不顾家人的死活,一心只为集体利益。这在对外传播中就不能简单地照搬,因为国外受众会觉得这样的事情不可思议。

对外传播的受众不是被教育的对象,而只是被告知、被影响的对象。国外受众自己的价值观往往会成为传播过程中的障碍。因此,国内报道中的典型人物报道模式不能照搬到对外传播中去。即使为了宣传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而向国外受众予以报道,也应当将报道的角度由政治角度转向生活角度、文化角度。在事实的客观报道过程中,展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对外传播对象大多与对内宣传对象的文化背景不同,心理状态不同,因而行为准则也有不同。每个社会的文化都有其独到之处,都有其他社会没有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的各种组合。对外传播工作者必须注意到宣传对象在文化、历史、传统、风俗、社会制度、心理、性格、作风上的差异,从而考虑对外传播的方针、方法和技巧,研究对外传播的战略和策略。

第四节 对外传播的效力

传播的效力与传播者自身的形象或信誉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传播者的形象或信誉好,传播效力就高。形象或信誉不好,传播效力就低。有明显倾向的人的信誉往往会大打折扣。

在冷战期间,国际宣传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5年中文版“宣传”词条说:宣传是一种借助于符号(文字、标语、纪念碑、音乐等)以左右他人的信仰、态度或行动的有系统的活动。宣传都有明确的目的。为了达到目的,宣传者都以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列举事实、陈述道理、施加影响。宣传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宣传、宗教宣传、商业宣传等。当代宣传使用的手段包括文字手段(如书报杂志、传单、招贴、广告、街头标语等)、视听手段(如电视、广播、电影、戏剧、展览等)以及组织手段。“宣传”被认为常常歪曲或隐瞒某些事实。因此,在外国人心目中,“宣传”被赋予的贬义要多一些,甚至含有欺骗的意思。所以如果我们的对外传播被认为是“宣传”,那就很难被接受。中国的对外传播过去一直被外国人认为“宣传味太浓”。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进,但还没有完全摆脱这种状况。

国外受众一般认为“客观报道”才是可信的,认为新闻报道应该不受报道者主观的影响,记者、编辑、发行人的意见可以在社论、评论中发表。事实上,“客观报道”也并不是不表现报道者的立场。事实上,记者在取舍材料时就表达了主观意志,用某些材料而不用另一些材料,就是带有倾向性的。由此可见,“客观报道”不是完全没有立场的报道。西方记者的“客观报道”往往通过材料的取舍和排列组合、叙述的轻重、文字的强弱,使受众不知不觉地接受传播者的立场和观点。

美国研究人员霍夫兰和韦斯做过一个试验:他们把一篇论文,对一些人说成是美国科学家写的,对另一些人说成是苏联《真理报》的,他们发现把文章说成是美国人写的时,美国读者中赞同文章观点的人比说成是《真理报》时多4倍。信息是同样的,但是由于《真理报》在美国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大不一样,传播效果就差了很多。

传播者与传播的对象或传播的内容之间如果存在利益关系,其传播效力就会大打折扣。例如,西方媒体在转引新华社的报道时,常常给新华社加上“官方通讯社”的字样。新华社报道中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西方媒体在转引时说成“中国的官方通讯社新华社说中国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西方读者就会认为新华社是在自我吹嘘,使我们的传播效力大打折扣,甚至使西方读者对我们的传播产生逆反心理。

要在21世纪为中国构建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首先要为对外传播机构营造一个良好的形象。为此需要在研究传播工作时,注重研究如何为中国的新闻媒介在国际上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以提高传播的效力。在制定报道政策,决定什么报什么不报时,要充分考虑对传播者形象可能产生的影响。淡化对外传播机构的官方色彩,为其塑造一个公正的、可信赖的、易于为海外受众认同的传播者形象。

有效的传播活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可信性原则。有效的传播必须真实可信,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要求传播者根据接受者的个性特点和意识水平,恰当地选择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方法技巧。(3)有序性原则。传播者应该依据信息的特点,按照合理的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传播。(4)协同性原则。传播者要协调好传者与受者的关系。传播是有一定目标和方向的合作性行为,传者和受者必须紧密配合、相互协调,这有利于充分发挥传播者的主导作用,调动受传者参与传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融洽关系,创造和谐的传播气氛。(5)适时性原则。传播要恰到好处地把握时间、选择时间、抓住最适当的时机开展传播活动。它可以是及时传播正在发生的事件信息,也可以是提前的传播或延时的传播。当即将出现的事件具有特殊的性质时,提前传播信息可使人对这一事件有所准备。当已经发生的事件的性质具有不确定性或不适合当时的形势时,可以在事情过后再选择恰当时机对事情进行报道并做出解释。(6)适量性原则。传播中的信息量要适合受传者的感知能力,要避免信息量的不足或过多。接受者面对的信息越多、越复杂,所需要的感知和消化的时间就越长,也越容易引起厌烦心理。相反,如果信息太少,又不能引起接受者对问题的足够了解和重视。只有在一定限度之内的信息量,才是最适合受众感知的信息吸收量。适量性原则既符合接受者对信息的需求量,也使传播媒介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信息传播的这些原则之间,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相互联系,具有统一性。我们不应该片面地夸大某个传播原则,也不要孤立地看待某个传播原则。

中国现代化的建设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需要扩大国际影响,需要扩大和加深国际联系和友谊,需要得到世界上更多的朋友的帮助和支持。紧密联系和友好合作是以互相了解和信任为基础的。对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角度进行宣传,要把宣传对象所关心、感兴趣的东西、想要了解的东西,及我们想要宣传的东西,用他们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表现出来,尽可能地适应他们的口味、习惯和理解水平。

对外传播工作者有的时候或者在有的情况下对宣传对象的理解水平、兴趣和要求不是很了解,只能凭猜测和想象来做文章。不要以为我们了解的东西,宣传对象也都了解,我们不了解的东西,宣传对象也不了解。不要以为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宣传对象也都感兴趣,我们不感兴趣的东西,宣传对象也不感兴趣。不可过高地估计境外受众了解中国内地的程度,也不可过低地估计他们的了解程度。一般来说,宁可估计得低一些。这样就能把事情讲得通俗一些、细致一些、具体一些,多交待一些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受众容易理解。

第五节 国际信息传播的不平等状况

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信息传播活动历来就不平衡。尤其是自18世纪以来,世界信息传播的渠道主要被少数发达国家占有。西方国家凭借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掌握了世界舆论的主导权。目前在世界各地传播的新闻,绝大部分被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中有60%到80%的内容来自美国,几乎成为美国电视节目的转播站。而在美国自己的电视中,外国节目只占1.2%。美国的影片产量只占全球影片产量的6.7%,却占了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市场调研也表明,全世界的传媒产品流通是很不平衡的。在全世界跨国流动的100本书籍中,就有85本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在跨国流通的每100小时的音像制品中,就有74小时的制品是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在跨国流通的每100套电脑软件中,就有85套是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仅从量的方面来看,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信息,至少要比它的相反流量多100倍以上。

在报纸的出版发行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总人口的3/4,报纸种数占世界报纸总数的1/2,发行量仅为世界总发行量的1/4。20世纪80年代,欧洲集中了世界报纸总发行量的近一半。现在电视基本普及了,许多世界上的重大事件可以通过电视来了解。但是真正代表思想深刻程度的报纸媒体才是文化均衡发展的标志。

在20世纪80年代,仍有8个非洲国家或地区和3个阿拉伯国家没有日报,有13个非洲国家只有一种报纸。发达国家每千人仅拥有321份报纸,而发展中国家每千人仅拥有36份报纸,只相当于前者的l/9。在广播电视方面,发达国家集中的欧洲和北美洲,广播发射机和电视发射机的数量分别占世界总数的75%和71%,而发展中国家集中的亚洲和非洲,广播发射机和电视发射机的数量分别仅占世界总数的13%和26%。欧洲、北美洲分别占有世界收音机和电视机总数的78%和82%,而亚洲和非洲仅占15%和11%。世界的电视机数量,北美洲每2人一台,欧洲每4人一台,拉丁美洲每12人一台,亚洲和阿拉伯国家每40人一台,非洲每50人一台。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通讯社。在[1]20世纪80年代还有40个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全国性的通讯社。如今,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提高,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

许多研究提供的数据证明了国际传播中的不均衡现象的存在及其严重的程度。哈梅林克的研究发现,约80家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传[2]播市场的75%。目前,美联社、合众国际社、法新社和路透社每天发出上千万字的新闻,在这些新闻中,西欧和北美的新闻各占路透社和法新社新闻的50%,占美联社新闻的81%,而亚、非、拉地区的新闻,最多的路透社占40%,最少的美联社只占14%。因此,绝大多数的国际新闻是从发达国家流向第三世界。1975年11月26日,南美洲的苏里南独立的那一天,它的邻国没有一家报纸把这条新闻登在头版。这个国家独立的新闻还不如纽约市一个谋杀案受到重视的程度,因为苏里南邻国的新闻来源都是西方的通讯社。法新社的非洲新闻,大部分不向法国国内播发。西班牙的埃菲社虽然还不是一个世界性通讯社,但它的拉丁美洲新闻影响比较大,因为西班牙曾经是拉丁美洲的殖民国,拉丁美洲国家的报界大量采用埃菲社的消息。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先后完成了民族独立过程,取得了国家主权,但由发达国家长期造成的文化殖民现象并没有随着殖民者的离开而消失。相反,为了发展自己的传播事业,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不得不委托发达国家培养传播人才,从而接受了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传播模式,有些国家的传播机构成了发达国家媒体在海外的代言人。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传播媒介常常处在被动状态。由于自身传播力量的严重不足,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形象是由大国塑造的,往往是处在一个被歪曲了的偏见之中。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关注不断加大。国外的大通讯社在中国的常驻记者人数逐年增加,但是他们每天发出的数十条关于中国的新闻,包括消息、特写、深度报道、新闻分析等,长期以来以负面报道为主,并为西方媒体广为采用,成为西方人认识中国的主要渠道。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社会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虽然来中国的境外旅游者日益增多,但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主要渠道还是大众传媒,尤其是新闻报道。而据统计显示,2004年下半年,西方通讯社在有关中国题材的报道中,美联社占其每日总发稿量的2.2%,路透社占1.3%,法新社占2.6%,而其中有关香港的报道占21.9%,有关台湾的占18.2%,真正有关大陆的只有59.9%。这样的比例很难全面地反映中国的真正面貌。

1995年世界上实力最强的20家电视机构中,美国就有8家,日本有4家,德国和意大利各有2家,英国、法国、卢森堡和澳大利亚各有1家。这20家电视机构大部分都已经实现了对外电视广播的全球覆盖,如英国广播公司世界电视台、美国特纳广播公司有线电视新闻网和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所属的娱乐与体育电视网等。这些覆盖全球的电视广播网,有的是全新闻电视网,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从这些世界性电视台的分布上看,已经形成了美国、日本和西欧三大电视集团。在战后各国的39个世界通讯社中,发展中国家仅有14个。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和合众社4个西方通讯社继续垄断着全球的国际传播。

1989年,美国时代公司与华纳公司合并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媒介集团。1995年,时代华纳集团又兼并了CNN。2001年初,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在21世纪有可能只剩下大约10家超大型媒介企业,这些巨头将控制世界的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唱片、录像产业的绝大部分,并对全世界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普遍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的大众媒体中,尤其是在新兴的网络媒体中,新闻价值观正在越来越多地向发达国家靠拢。以重要性、指导性为核心的价值观正渐渐让位于反常性和人情味,突发事件和灾难性报道增多。与此同时,新闻的娱乐化、媚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政治报道和经济报道的关注度在下降。

广播电视诞生以后,发达国家的广播电视大量渗透到第三世界。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立了一个由38个电视转播站和200多个广播转播站组成的覆盖世界的广播电视网。以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为首的西方国家每年向国外输出几十万小时的节目。仅美国每年出售的节目就达20多万小时,面向160多个国家,造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垄断节目市场的局面。拉美国家的节目有75%来自美国,非洲的外来节目占节目总播出的90%以上。当世界进入卫星电视时期的时候,世界广播电视传播中的不平衡状况更为突出。

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既有接受外来文化信息的必要,也有向外传播本民族文化的权利。加强国内传播系统的建设是维护传播主权的最根本的措施。只有发展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成为西方国家的“信息附庸国”,抵制文化帝国主义的冲击。维护发展中国家的传播主权不但需要各个发展中国家自力更生,发展自己的有效的传播系统,还需要互相之间联系起来,为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而努力。

在影响国际新闻传播的众多因素中,经济因素被视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经济实力是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全球体系中所处的位子。国家经济实力愈强,愈能成为先进资讯技术和设备的拥有者,生产和输出的国际新闻就愈多。国家的传播实力是与其经济实力相对应的,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便不会有强大的国际传播体系。维护传播主权最终还是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

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创造和精神财富创造的过程及成果的体现,它存在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成果只有不断地充实于全人类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并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进行不断的交流、融合,才能得到继续进行的动力,进而加快本国文化进步的速度。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用于文化交流、传播的各种信息传播媒介。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组成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本来的面貌,也是世界文化的魅力所在。正是在各具特色的不同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过程中,在交流过程所产生的相互交融和冲突中,世界文化被不断地推向新的发展高度。文化与语言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依托一定的语言的。因此,对于任何文化的传播而言,语言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强势及英语的语言强势。

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上、技术上的突出优势,出现了西方文化及其传播的强势地位,美国作为最发达的西方国家,更是在文化传播上表现出明显的强势。美国等西方强国倚仗自己掌握的经济优势和先进的传播科技手段,在国际传播中占主导地位。美国凭借其发达的传媒业在世界上大量出口其大众文化产品,造成国际信息流通中的严重不均衡现象,这种现象已构成国际传播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史蒂文森提供的数据表明,世界上1万家日报中一半是英文的;电视中绝大多数使用的是英语;学术研究成果的80%以上是首先用英[3]文发表的,其中大多数成果没有被译成其他语言。

文化交流的逆差造成了外来文化对本国的影响大于本国文化对外国的影响。这种国际交往中的逆差现象在经济领域早已有之,而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中的这种逆差问题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步被人们认识到的。40多年来,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为改变这种状况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提出了关于建设世界新闻新秩序的设想。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具体行动,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交流的逆差现象反而更加突出了。

在国际互联网这个全球性的传媒中,以美国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的强势和英语的强势非常突出。网络在冲破地域性对传播的限制的同时,也为经济和技术实力雄厚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强势文化渗入世界各地提供了的便利。在网上,90%以上的信息内容是充斥着西方文化的英文信息。有关数据表明,全球约3000个世界性的大型数据库中,70%设在美国,世界上最大的网络站点的前几位都在美国。在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国家,在文化交流中始终也处于劣势。一些经济上发达的国家,由于在国际事务中地位的变化,在文化交流方面同样感到了被动。法国等欧洲国家发现美国已经占据了垄断全球文化的话语权,以传统文化代表自居的欧洲国家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同样出现了逆差现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公布的数据,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墨西哥、瑞典、西班牙、波兰、俄罗斯、韩国等国家进口的影片中,分别有55%到72%来自美国。法国总统希拉克感叹地说:[4]“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单一文化的威胁。”

在中国,这种文化交流中的逆差现象同样存在。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长期抵御外来文化,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那时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大陆是十分不容易的。当时的中国国内文化的这种纯洁也使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由于缺乏同世界主流文化的交流,导致中国拉大了同发达国家之间业已存在的距离。当国门打开之后,中国人才惊讶地发现,世界文化的发展早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于是对外来文化的介绍、引进就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外国文化大规模地进入我们这个对于外国人来说一直感到神秘的国度。在极左文化思潮统治下生活太久的亿万中国受众,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接受了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文化,进而一点点地接受了这种文化所携带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和思维方式。

国际传播的目的是为了加深不同的国家、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实现全人类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国际传播中每个国家都应当是平等的。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国际传播存在着严重的失衡。这种失衡主要表现为国与国之间信息鸿沟的加大及西方发达国家对信息的垄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世界上信息富国和信息穷国出现两极分化。信息富国占据着国际传播的重要资源,而信息穷国只能被动接受信息富国传播的信息,他们在采集、制作、传播、接收、反馈等各个环节上都处于明显的弱势。现代传播媒介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传播工具制造业、高水平的传播人员也都集中在发达国家。关于发达国家的信息以及发达国家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关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和发展中国家需要的信息则传播得比较少。世界上最发达的地方也是信息流动数量最大、速度最快的地方。现在,美国在世界上生产、处理、储存、输出的信息最多,并且将美国的文化和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全世界。

新闻传播日益国际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国际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是各个历史时期中的国际政治经济斗争的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这一领域里既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峙,又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随着冷战的结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更加明显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的现象。

当今时代,国际间的信息交流空前繁忙。新兴的传播媒介正在随时随地把各处发生的新闻传向世界。新闻的国际传播已是当代新闻业最为显著的特征,这种传播的潮流是无法改变的。新闻的国际传播必然伴随着观念的国际传播。各个国家、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在利用这种传播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媒体是文化业的核心载体,而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发达国家掌握的优势媒体资源在进行全球传播时,不可能过多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的出路就是团结起来迎接挑战。只有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基础上尽快发展和改革自身的新闻业,积极兴办并改进自己的对外传播,才能把世界新闻传播引向健康合理的发展轨道。

第六节 争取建立国际传播的新秩序

国际新闻传播领域不平衡和不平等的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953年,国际报业协会对这种不平衡现象进行了调查。196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大众传播媒介和国际了解”讨论会上,首次提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新闻和信息传播的不均衡和不平等问题,认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197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问题。大会就新闻、信息传播不均衡、不平等问题展开了讨论,通过了决议,反对利用新闻传播工具鼓动战争、宣传种族歧视和挑起国家间的敌意行动。

1973年,在阿尔及尔召开的第四次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上,与会各国提出要求解决国际新闻传播中存在的不均衡问题。1976年举行的不结盟国家新闻部长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在当前的国际新闻传播中,绝大多数国家已经成为少数几个新闻中心播发的消息的消极接受者。1978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和联合国分别通过决议,要求建立更公正和更有效的世界情报和交流秩序,建立国际新闻新秩序。

发展中国家倡导建立的国际传播新秩序的特点主要有: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信息活动的制约性、信息流动的平衡性、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等等。为此,一些地区的多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建立了一批通讯社,如加勒比通讯社、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通讯社、亚洲太平洋新闻交换网、泛非通讯社、拉美特稿社。在广播领域也有发展中国家联合创立的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非洲广播电视组织联盟、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泛美广播人协会等。这些机构在维护相关国家传播主权方面发挥了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国际新闻与传播的重要宣言和报告,对世界新闻与传播新秩序之争产生了重大影响。教科文组织于1977年成立了由马克布莱德领导的传播问题研究国际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80年发表了题为《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报告。报告支持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新闻业,把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当时的教科文组织负责人密伯说: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旨在使世界各地不同的声音传播出去,被更多的地方收听,而不是只有大国的声音才被听到,从而增进各国的相互了解与沟通,促进世界的和平。早在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就提出了要反对文化霸权。但文化霸权并不像政治、经济霸权那样明显。在现有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更应当改变传播理念和策略,发挥自身的长处,寻找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

前苏联的解体使世界力量的对比从总体上有利于西方。美国、西欧和日本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卫星电视系统,形成了西方三大电视集团瓜分世界的态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上空布满了西方强国发射的广播电视信号。发展中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严峻地面临着世界新闻传播旧秩序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西方一直在世界上保持着舆论垄断地位,国际新闻秩序很不合理。当前,发展中国家有关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要求,已经演变成一场范围更加广泛的政治和文化的反渗透斗争。世界各国都提出了保护本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问题。例如,加拿大在播出美国电视节目的时候,历来都是用本国的广告取代美国的广告。近年来,加拿大广播公司还取消了所有美国的商业性节目,以保护本国文化的独立性,并且努力将本国的文化在美国进行传播。

在全球传播时代,信息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谁掌握了信息传播资源和信息传播载体,谁就有能力影响整个社会,谁就能掌握主动权。面对现代传媒带来的全球传播新环境,我们需要调整影响对外传播影响力的一些对外传播战略。

中国要利用现代媒体新环境,争取公众的支持,制造有利的传播环境。同时要让西方主流媒体从业人员充分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消除社会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偏见和误解。促使他们通过对中国的直接了解,增加对中国情况的客观公正报道。正如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国庆在谈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时候所说,“把中国的声音做大,除了我们自己的努力外,还要千方百计地借助外力。也就是说,我们自己的外宣要加大力度,要提高水平,要讲求实效,把我们的声音实实在在地送到宣传对象的耳朵里去,让他们经常听到中国的声音。同时我们要学会利用境外、国外的媒体把我们的声音传出去,做好对外新闻发布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借助外力。在不少情况下,他们的报道比我们[5]的宣传更有渗透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西方媒体里仍是负面报道占主导地位,中国对外传播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只有深刻理解和分析中国对外传播现状,找出既符合中国对外传播的基本政策,又符合新闻规律、适应国际惯例的对外传播方式,才能拓展和创新我们对外传播的领域,增强对外传播的影响力。在处理国内外各种重大事件、突发性新闻时,对外传播要学会用国际上成熟的惯例来塑造中国的政府形象,把握好对外传播的尺度和分寸。对外传播的工作要针对传播对象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有效报道,要在内容、方式、角度上适应传播对象的特点。

在全球化传播时代,中国的对外传播应在全球受众市场上占有自己应该有的地位。面对新的形势,当前对外传播工作需要树立一种新型的全球化意识,以在世界上塑造全面的、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为主要目的。这需要有效地形成对外传播合力,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外传播新格局,共同做好中国的新闻对外传播。

【思考题】

1.国际新闻传播的特性与规律是什么?

2.简述国际新闻传播的作用。

3.什么是宣传?新闻传播与宣传有哪些不同?

4.对外传播的受众有什么特点?

5.如何增强对外传播的效力?

6.目前国际新闻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7.如何建立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1]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182页。[2] Hamelink, C.. Cultural Autonomy in Global Communications. New York: Longman, 1983,p.9.[3] Stevenson,R.,Global Communi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Longman,1994,p.5.[4] 转引自熊澄宇《全球信息网络化透视》,载《文汇报》,2001年2月3日。[5]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10/31/content_3708096.htm.

第三章 中国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与新闻传播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历史的简要回顾

研究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史,有必要先简要地回顾一下中国的历史概貌,尤其是与中外交流和国际新闻传播有关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结束了长达250多年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和货币,建立了郡县制度。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强大的汉朝。汉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有了很大发展,人口达到5000万。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公元前140~前87年)是汉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中央政权实际控制的地方从中原扩展到了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从长安(今西安)经新疆、中亚直抵地中海的道路,中国的丝织品经此西运,被称为“丝绸之路”。随着东西方交往的密切,佛教于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公元105年,蔡伦总结民间造纸的经验,发明了造纸术。

汉以后,经历了三国、晋、南北朝、隋等朝代。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他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627~649年在位,由于他实行开明的政策,把中国封建时期的繁荣昌盛推向了顶峰。当时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水陆交通纵横交错,纺织、染色、陶瓷、冶炼、造船等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7世纪60年代,中国的力量扩展到中亚的许多城邦。中国与日本、朝鲜、印度、波斯、阿拉伯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唐朝以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频繁的时期。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了宋朝(960~1279年)。宋朝曾先后有北宋、南宋,南宋时政权南迁,将北方先进的经济、文化推广到南方,促进了南方区域的经济开发。宋代天文、科技以及印刷术均居世界前列,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这是人类印刷史上的重大事件。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1271年入主中原,建立元朝(1271~1368年),定都北京。1279年灭南宋。忽必烈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多政权并立的局面,实现了包括新疆、西藏及云南地区在内的全国大统一。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至宋元时期传到世界各地。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1368~1644年)。其子朱棣1403年即位后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并于1421年迁都北京。1405年至1433年,他派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海上远航,途经东南亚各国、印度洋、波斯湾、马尔代夫群岛,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这是哥伦布时代以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航程最远的海上探险。郑和在航海活动中,与亚非各国进行了和平友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随着郑和下西洋,侨居南洋的人增多了。他们带去生产技术并积极参加居住国的建设。华侨种水稻、茶叶、甘蔗、橡胶等,有的还经营锡矿、金矿,使当地的经济繁荣起来。回顾16世纪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开辟,各国闭塞的局面打破了。在文化交流中,各国人民都可以从中受益。从封闭走向开放,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规律。郑和下西洋

明朝后期,满族人于1644年建立清朝(1644~1911年),定都北京。清朝皇帝康熙(1661~1722年在位)统一了台湾,遏止了沙俄的入侵,还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康熙的统治下,中国疆土面积超过1100万平方公里。19世纪初,清王朝衰败。在这一时期,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清政府力图查禁鸦片。英国为保护鸦片贸易,于1840年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最后同英国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之后,英、美、法、俄、日等国家不断强迫清政府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200多年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中华民国。1919年的五四运动引发各种新思潮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解放战争(1945~1949年)四个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1945年以后,经过三年的战争,共产党推翻了国民党政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6年以前是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革”使中国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革”结束后,中国进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79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新闻传播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在中国,“新闻”一词诞生于唐代。唐朝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且有国际交往。这种形势促进了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当时传播工具如笔、墨、纸等都已具备。于是,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了。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包括朝报、进奏院状、诏书、露布、观察使牒等。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

宋代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变成了中央报纸,内容只是朝政简报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是中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

民间报纸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小报的发行人是使臣和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及书店主人。但由于小报触犯了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以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明代邸报在形式上有了重大发展,公元1638年开始采用活字印刷。

三、中国近现代的新闻传播

中国近代新闻业的历史始于19世纪。1833年,德国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定期中文报纸。在此后半个世纪里,外商和传教士在中国创办了近300种报纸。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保护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办报热潮,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的报纸。不仅国会中的大党办了一大批报纸,连党员人数不多的十几个小党,也纷纷办起了自己的报纸。在野的政党和政客们办报,掌权的封建军阀也办报。袁世凯一方面对反对他的报纸严行查禁和迫害,一方面自己派人办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也是这样,国会内的各政治派系,北洋系统内的直系奉系皖系等各路军阀,和分疆而治的各个地方实力派,都办有自己的报纸,如奉系的《东方时报》、皖系的《公言报》、直系的《正义报》。这一时期北京先后出版过90多种报纸。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全国各地开始出现了大量新报刊。大革命时期,中国的新闻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报刊数量保持增长态势,同时通讯社也得到了发展,1926年全国共有通讯社155家。无线电广播事业也开始在中国出现。

抗日战争时期,在国统区涌现了一大批抗日救亡报刊。在沦陷区,日伪新闻业处于垄断地位。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区建立了通讯社、报刊和广播电台。但爱国的新闻工作者在外国租界里创办了抗日爱国报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建立起了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党报系统、新华通讯社系统和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广播电台系统。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公私合营与私营报纸并存,其中党报、国营报纸占绝对优势。这时的私营报纸多在华东地区,其中14家在上海出版,如《大公报》、《文汇报》、《新民报》、英文《字林西报》、英文《密勒氏评论报》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抗美援朝报道是宣传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社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分社在朝鲜前线成立,北京、天津、沈阳的广播工作者组成了“抗美援朝广播收音工作团”,活跃在战地。北京电影制片厂成立战地新闻摄影队,紧跟部队进行实地拍摄。

1958年,全国新闻机构以“大跃进”为中心,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规模的宣传报道。“大跃进”的宣传虚假掩盖了真实,高调排斥了真话,声势大、变化快、调子高成了“大跃进”宣传报道的特征。“文革”十年,中国新闻业特别是报刊出版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相对于报刊说来,这一时期的通讯社和广播电视事业有一定的发展,但也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新闻业快速发展,媒体数量大量增加,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新闻传播网,结构布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媒体普遍进行了新闻改革,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容,各媒体除了政治、经济新闻外,还大量报道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科技成就、社会新闻、环境保护、自然趣闻等。

中国现在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品种、多特色的新闻媒体结构。从报业来说,有日报、晨报、晚报,有中央一级的报,也有各级政府的报,有行业报、专业报,也有人民团体办的报。中国的报业集团最早在广东出现,光明日报和经济日报两大报业集团1998年6月8日成立,成为首批中央级的报业集团,从此中国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新闻界与外国新闻界的交流与合作也是中国新闻业的重要方面。中国记协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曾是中外新闻界交流与交往活动最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现在,中国新闻界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界有交往关系,中外新闻界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发展得更加经常、广泛和深入。近年来,每年仅由中国记协接待和派出的新闻代表团就有50个左右。同样,中国大陆新闻界也加强了与香港、澳门、台湾新闻界的交流与合作,开拓了视野,增进了互相了解。

第二节 1949年以前的国际新闻传播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报业迅速发展。但是当时报纸都是面向社会上层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报刊所用的文言文与当时民间通用的口语有很大的距离。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发动新文化运动,报刊业迅速发展。《青年杂志》1916年9月改名《新青年》。它大量译载介绍了西方近现代文学名著,翻译介绍了2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作家的作品。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改变了报纸的性质。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这就促使中国报纸由社会上层走向了下层,面向广大的民众,促进了报业的发展。新青年

五四时期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时期,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新时期。五四以前中国没有发国际新闻稿的通讯社,国际新闻的发稿主要由英国的路透社垄断。五四以后,中国许多青年去欧洲留学,有些报纸在这些留学生中发展国外通讯员,报纸的国际新闻通讯逐渐丰富起来。

周恩来于1920年11月到法国留学,同时担任天津《益世报》特约通讯员,为该报写海外通信。他采写的旅欧通信为这个时期报纸的国际新闻通讯增添了内容。从1921年2月至1922年2月,周恩来连续在《益世报》上发表了56篇通信,反映了当时欧洲的形势以及旅欧华人和中国留学生的生活。益世报瞿秋白

1930年秋,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合作筹集经费,向英、美、法、德、俄等5国派出了7名特派员。它们在报上刊登启事说“吾国报纸,向无特派员在外”,以致报纸上关于欧美的新闻非常简略,因而影响读者对于世界大势的了解,这实在是中国“报界之一大缺点”。这两家报纸联合行动向国外派员,为中国新闻界的一个创举。其中派往俄国的瞿秋白等3人成为中国报道苏维埃俄国情况的第一批新闻记者。从1921年初到1922年底,瞿秋白在苏俄活动了两年,采写了《共产主义之人间化》等数十篇新闻。他还写了《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书,这些作品报道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的状况,增进了中国人民对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了解。《新闻报》是上海当时的大报。在别的报纸都依赖外国通讯社发布国际新闻的情况下,《新闻报》为了争取新闻的速度设立了一个国际电讯报房,装备了最先进的收电机来收听国际新闻。它在直接收听到重要的新闻后,当晚译出,翌日见报,比其他报上的新闻早一天。《新闻报》把收译的外电以“本报国外专电”的名义发表,这为《新闻报》销量的增加和声望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以美英势力为主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尚未被日军占领,中国爱国的新闻工作者利用美、英、法等国和日本之间的矛盾,在“孤岛”开展抗日宣传。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在租界内设立新闻检查所,强令中国报纸接受新闻检查。为了另辟抗日阵地,新闻工作者利用外国商人的名义,办了一批中文的抗日报刊。这些报刊挂的是洋商招牌,实际上由中国新闻工作者主持编务。这些报刊的代表是《每日译报》和《文汇报》。《每日译报》原名《译报》,创刊于1937年12月9日,由夏衍、梅益主持。它的新闻都是从外文报刊翻译过来的,内容充实,编排新颖,很受读者的欢迎,销售达2万多份。但因日寇迫害,12月20日出至第12期停刊。《译报》停刊后不久,1938年1月20日改出以英商名义发行的《每日译报》。该报内容与《译报》基本相同。出版1个月后改变了编辑方针,除了刊登外报的译文外,还刊登自己编写的新闻。它的“特讯”经常报道八路军、新四军的消息。《每日译报》编辑部除了出版《每日译报》外,还于1938年10月创刊了《译报周刊》,至1939年6月停刊。发行量达2万多份,销量排上海期刊中的第一位。

从20年代到40年代,中国新闻业进入了一个特殊的阶段。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政党的新闻宣传系统在各自的控制区域发展起来。国民党统治区长期占全国领土的大部分,其新闻报刊系统也居于主导地位。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以及中央广播电台、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宣传机构。共产党控制区起初称为苏区,抗日战争时期称为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称为解放区,这些区域虽然分布零散,却自成一体。共产党在当时创办了大量报刊,如《红色中华》、《解放日报》等。其中有一段时间国共合作,共产党的报纸还办到了国统区,如重庆的《新华日报》。

一、中共早期的国际新闻传播

中共历来重视国际新闻传播,20世纪30年代就在海外办了一些报刊:1934年在美国旧金山创办《先锋报》,1935年在法国巴黎创办《救国报》,后来改名为《救国时报》。1936年在巴黎创办《全民月刊》。

1931年11月7日成立于江西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是中央农工民主政府主办的新闻机构,担负出版报纸和开展通讯社业务的双重任务。它向外播出中、英两种文字的电讯。“红中社”于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时停止对外播发新闻。1936年1月红军抵达陕北后恢复发稿工作。1937年1月改名为新华社。新华社延安旧址

1941年3月在延安创刊的《中国通讯》(Report from China)是中共在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外文刊物,用英、法、俄文油印,每月一期。中共在这一时期出版的对外刊物还有1941年4月在香港创办的《华商报》、1942年7月在河北平山创刊的《晋察冀画报》、1943年5月创刊的英文《晋察冀杂志》、1945年11月在香港创刊的《正报》、1946年5月在上海创刊的英文《新华周刊》、1946年12月在香港创刊的英文半月刊《中国文摘》等。《解放日报》是1941年抗战时期在延安创刊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它是在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铅印对开大型日报,也是抗战到解放战争初期影响最大的报纸。从1942年开始,中共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整风运动。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改版。它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认为改版前的《解放日报》刊登国际新闻过多,脱离了延安解放区的实际和群众生活的实际。改版后,第一版主要是反映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是国际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种专论。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是中共新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40年春,解放区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广播委员会,负责领导筹建广播电台的工作。经过试验,到年底完成了建台任务。1940年12月31日,解放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43年春天,由于发射机发生故障,延安台暂停播音。直到抗战胜利,于1945年9月5日恢复播音。

中共对外新闻广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1943年4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日语广播因为机器故障停止播音。1945年10月23日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的英语广播开始播出新闻节目。1947年9月11日,新华广播电台在河北涉县开办英语广播。1949年3月25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进入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并且当天开始播音,同时用英语对外广播。1949年9月27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又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继续用英语对外广播。

抗战开始后,新华社的发稿由以前每天一两千字发展到四五千字。在收讯方面,除了抄收国民党中央社和日本共同社的电讯外,还增加了路透社、美国国际新闻社、塔斯社的电讯,扩大了消息来源。编辑部把这些电讯编成油印的《参考消息》,供有关领导及各机关参考,后改为《今日新闻》。1941年,中共中央将《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为机关报《解放日报》。

日本投降后,中共从解放区、原沦陷区以及香港等地抽调大批新闻文化工作者到上海开展新闻宣传工作。中共领导的国际新闻社在战后也很快在上海恢复了活动。1945年12月,国际新闻社上海办事处成立,由孟秋江主持工作。由于国民党当局的新闻控制,该办事处的工作还处在地下状态,秘密地进行采访、编辑和发稿。上海国际新闻社稿件除供给本市进步报纸杂志外,还通过多种方式发到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地报刊,以及一些海外华侨报纸。稿件以地方通讯、军事评论和经济评论为主,内容翔实,分析深刻,受到各地进步报刊欢迎。该社除发通讯稿件外,还开展多种宣传活动。如1945年12月举办了抗战图片展览会,展出抗战史料图片数百幅,使长期处于沦陷区的上海人民系统全面地了解了抗战的全过程。

1946年5月,随着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土改成了解放区新闻业的中心内容。新闻媒介宣传关于土改的方针政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土改初期的新闻宣传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过分渲染“拥护”土改等不真实的新闻报道,在报道典型人物时没有深入采访和调查研究,而是捕风捉影、移花接木,在读者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当时在新闻战线上开展一场反“客里空”运动。“客里空”是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剧本《前线》中一个新闻记者的名字。他以吹牛拍马、胡编乱造为能事。他在指挥部里能从电话里“看到”被采访者的眼泪,并把它写进报道中。从此,“客里空”便成为一切制造不真实新闻的记者或不真实新闻的代名词。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晋绥日报》最早在报纸上开展了反“客里空”运动。《晋绥日报》的土改宣传也出现了一些严重失真的新闻报道。1947年6月该报揭露了检查出来的有关问题和材料并且公开进行自我批评。这次运动在中国新闻史上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反“客里空”运动使新闻工作者增强了对新闻业的责任心。但是反“客里空”运动也有重大失误。首先是过多地追究个人责任,把检查新闻报道失实,变为追查作者的个人历史问题。此外,判断“客里空”的标准缺乏科学性,甚至有的批评文章本身就是不真实的,有的揭发文[1]章本身就是“客里空”。

1946年5月7日中共在上海出版了英文《新华周刊》(New China Weekly),向世界报道中国的重大新闻。1946年12月31日在香港创办了英文半月刊《中国文摘》(China Digest),这个刊物传播新闻,评论时局,把有关中国的信息传播到全世界。1949年10月1日《中国文摘》派记者到北京报道开国大典,并且宣布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今后将由新中国的第一个外文期刊《人民中国》(People’s China)来继续进行对外传播的工作。《人民中国》1950年1月1日创刊,并且接收了原《中国文摘》的订户。《人民中国》初为英文版,1950年11月1日增加俄文版,1953年4月1日增加日文版。1958年,出版周期更短的《北京周报》创刊后,《人民中国》英文版、俄文版停刊。从1958年到1963年《人民中国》还出版过法文版,从1958年到1964年出版过印尼文版,现在的《人民中国》只保留了日文版。《人民中国》初期的英、俄文版曾经出现过一些问题。由于英文版和俄文版的发行对象有很大的差别,用相同的内容和手法进行传播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由于“外外有别”,在进行对外传播时,必须根据不同对象国的情况灵活调整,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在1949年以前,中共就相当重视国际新闻传播,办有对外报纸《救国日报》、对外通讯社“国际新闻社”和英文刊物《新华周刊》等。

二、国民党政权的国际新闻传播

国民党政权建立后,设在南京的《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是国民党新闻业的中心。作为国民党中央的机关报,《中央日报》以宣传国民党的内政方针和对外政策为主。1945年的《中央日报》

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正式播音,呼号是XKM,台址设在南京。该电台最初装有500瓦的中波发射机,每天播音4小时,但由于功率太小,收听效果不好。1932年,该台的功率增加到75千瓦,呼号改为XGOA,由于发射功率增大,不仅覆盖全中国,而且覆盖南洋一带,成为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电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抢先在收复区扩展自己的新闻业。中央广播电台也由重庆迁回南京,规模迅速得到扩充,面向全国广播,并且开办了对外广播。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立刻派军队抢占原沦陷区,并且迅速重建和发展他们的新闻宣传网。从1945年8月下旬起,国民党在各沦陷区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接收和重建新闻宣传阵地的工作,迅速建立起以南京为中心的新闻宣传网,成为国民党新闻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直属的《中央日报》、《民国日报》等报纸就有23家。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在全国建立了总社及直辖分支社机构共52家。国民党经营的广播电台从战前的8座猛增到41座。国民党的接收大员到上海后,首先接收了敌伪的上海、国际、东亚、黄埔、大东等6家广播电台,上海、国际两电台改组为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所属的官方广播电台,上海台为长波电台,国际电台为短波电台,分别担负对内和对外的宣传任务,不久两台合并,称为上海广播电台。1935年上海广播电台成为国民党在上海的对外传播机构,每天播送两次外语节目。

1937年11月6日国民党成立了国际宣传处,并且创办了英文日刊《战时中国》(China at War)。国际宣传处后来还出版了世界语月刊《东方呼声》、法文版《中国通信》和英文版《重庆新闻》等。国际宣传处还在每星期五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1939年12月国民党国际宣传处主办的中国海外通讯社成立。该社先后创办了法文和英文的《中国通讯》。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还十分注意在与外国接壤的西南、西北地区建立对外广播电台。昆明广播电台和贵阳广播电台使用英语、日语、马来语、法语、越南语、缅甸语对外广播。在西昌、兰州也建立了对外广播电台。新闻节目包括简明新闻、时事谈话、记录新闻等。播出时间根据收听国家的最佳收听时间来安排,效果比较好,对海外听众有相当大的影响。

国民党政府外交部控制的英文《自由论坛》报于1946年5月由重庆迁到上海出版。该报的前身是英文《自由西报》,1937年由中外商人在汉口创刊,1938年10月迁重庆,后被国民政府外交部购买。

第三节 1949年以后的国际新闻传播

一、新中国的对外传播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向世界介绍新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和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介绍新中国对国际事务的观点和看法,争取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支持,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下设新华通讯社、广播事业管理局和国际新闻局等。国际新闻局是新中国第一个以对外传播为中心任务的新闻出版机构。新华社在北京设立总社,成为中国的国家通讯社,继续向海外发布消息,开办国外分社。

新中国对外传播的第一个发展时期是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从事对外传播的通讯社、广播、书刊出版发行机构相继建立。1950年1月,新中国第一种对外传播的英文版《人民中国》月刊创刊,以后又增出了俄文版和日文版。1950年5月,世界语《人民中国报道》月刊开始出版。1951年创办英文版《中国画报》和英文版《中国文学》,1952年1月创办英文版《中国建设》,1958年3月创办英文版《北京周报》。这些媒体后来都发展为多语种对外传播刊物,它们向外界传播中国的信息,帮助外界了解中国各方面的变化发展。

1956年《人民日报》发表改版社论,在这篇社论里提出改进新闻工作的三大主题:一是扩大报道范围,二是开展自由讨论,三是改进文风。扩大报道范围,就是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满足人民多方面的信息需要。这篇社论提出,不管是令人愉快的,或者是并不令人愉快的,人民希望在报纸上多看到一些,我们就应该多采集、多登载一些。这不仅使新闻占据了党报的主体地位,而且使人民群众知晓权的范围越来越广。

新中国成立后,外文期刊发行数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表3-1为1951年到1965年中国外文局外文期刊的发行数。表3-1 1951年到1965年中国外文局外文期刊的发行数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对外传播带来了新的生机。198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开始审判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报纸、电视、广播对这次历史性的审判向国内外进行了充分的报道,出现了一些影响比较大的新闻作品。

进入80年代后,中国对外传播相继采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卫星传输技术、数码照相技术、电子激光照排技术、多媒体技术、国际互联网络技术等,改造和新办了一批对外传播传媒。《中国建设》1990年起改名为《今日中国》,它的中文版、英文北美版和英文盲文版以及《中国与非洲》的法文版、英文版相继创刊。《人民中国》和《中国画报》采用全彩印刷技术。《北京周报》、《今日中国》、《中国画报》和《人民中国》分别进入美国和日本的发行主渠道。1997年1月1日,中国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在国际互联网络上建立了《中国对外信息网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新闻与报道》和多种对外出版物的中、英文版都已相继上网。1998年,用世界语出版的《中国报道》月刊成功上网。

面向全球的《中国日报》1981年6月1日创刊,是中国第一份全国性的英文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1985年7月1日创刊,现已发行到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台湾的《台声》月刊1983年1月创刊,对华侨的《华声月报》1995年4月创刊,在港澳台侨同胞中有相当影响。新创刊的《人民政协报》、《黄埔》杂志等也都是从事对外传播的报刊。

中国的电视对外传播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迅速。1983年,中央电视台成立对外部,专门制作、翻译和发行对外节目,这是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开端。此后,国内各地电视台也相继成立对外电视交流和传播部门。1991年,中央电视台成立对外电视中心,随后租用“亚洲一号”卫星,向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1992年中央电视台创办卫星电视,开播第四套节目,可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此后的几年里,中央电视台的对外传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还与海外的电台、电视台、报纸、期刊、出版社等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通过合作出版、版权贸易、相互供稿与交换节目,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二、50年代初到“文革”前的国际新闻传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形成了以《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核心的新的新闻传播网。

20世纪50年代初,有关抗美援朝的新闻、评论、通讯是对外广播的重大主题,占了很大的比重。从1951年初至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定前夕,举办对侵朝美军的英语广播节目,阐明中国抗美援朝的立场。1951年11月15日播送了美军战俘的讲话录音,战俘通过广播向自己的家属讲述他们在战俘营里受到的人道主义的待遇,戳穿了美国捏造的朝中方面虐待战俘的谎言。这样的广播内容,不仅战俘家属和美军官兵关心,一般外国听众也感兴趣。新西兰一位听众自录下了200多个战俘的广播讲话,转寄给他们的家属。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开城附近的板门店举行,持续了三年的朝鲜战争结束。在此前后,中国媒体向全世界宣传中朝人民和军队在反侵略战争中的胜利,宣传中朝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实现朝鲜停战所作的努力,揭露敌方破坏协议的行为。这是一场舆论战线的斗争。双方都有大批记者在板门店采访,还有世界其他国家的记者集结在板门店。中国记者在板门店有100多人,组成中国记者团。除大批新华社记者外,还有《大公报》、《文汇报》、《人民日报》、《天津日报》的记者,其中包括文字记者50多人,摄影记者30多人,电影记者20多人。

1954年4月到7月,周恩来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赴日内瓦参加印度支那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参加的第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也是中国新闻界第一次采访报道的重大外交活动。中国新闻界组织了一个由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机构的30余人组成的大型记者团前去采访报道,通过新闻报道加深与扩大了新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周恩来说,记者在报道中要多用事实,少发议论,不要把话说得太满,以免情况变化时陷入被动。

1955年4月万隆亚非会议召开。4月11日,参加亚非会议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和中外记者乘坐中国包用的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客机“克什米尔公王号”从香港起飞前往雅加达转赴万隆。飞机在途中爆炸,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社、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波兰人民论坛报、奥地利人民之声报等新闻机构的记者共7人遇难。

50年代前期,中国的报业发展较快。1950年中国报纸的总印数为8亿份,1954年增加到17.1亿份,1956年,又增加到26.1亿份。《人民日报》1950年每期发行量为17万份,到1957年己达到71万份。

195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写的社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由于反右派斗争,《文汇报》的销量从十多万份跌到两三万份。反右运动开始后,许多新闻工作者受到了批判,被划为右派分子。1957年6月至9月底,仅在《人民日报》上点名批判的新闻界的反右派分子就有104人,其中包括总编辑、副总编辑及著名的报人。整风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给中国新闻业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大批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被迫离开新闻工作岗位,一些正直的新闻工作者此后不敢讲真话。“左倾”错误思想急剧膨胀使“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的观点得到发展,也为后来新闻界在“大跃进”和“文革”中所犯下的错误埋下了隐患。

1959年7月,新华社建成了功率强大的北郊收讯台,抄收外国通讯社的电台增多,扩大了国际新闻的来源。

50年后期,对外新闻传播开始出现偏重说教的教条主义风气和“大跃进”的浮夸风。60年代,宣传“世界革命”,号召人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对外传播也是如此,许多国外读者和听众反映当时的中国传播媒体“生硬”、“呆板”、“枯燥”。

1961年开始,中国的报纸大量合并或停办,报纸发行份数减少。《人民日报》压缩版面为日出六版,发行份数由133万份压到100万份,《光明日报》的发行份数由13万份压到不足8万份,其他中央级的报纸也都压缩了发行数量。新华社的机构和广播电视机构也进行了调整,停办了一批广播电台。全国20座电视台在1962年调整时,只保留了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天津5座。

从1961年开始的新闻业调整,停办了许多报纸和电台,又根据需要和可能充实了一些新闻机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主要新闻节目有《全国新闻联播》、《新闻报摘》、《国际时事》等。到196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有4套节目:2套对全国广播的综合性节目、1套文艺节目和1套对台湾的广播节目。

1964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形势好转,新闻业又开始了比较快的发展。国际广播电台也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到1966年,国际广播电台的广播语种增加到了33种。1965年,该台从133个国家和地区收到28万多封听众来信,比1951年增加了440倍。

三、“文革”时期的国际新闻传播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要新闻舆论阵地被夺权,大批新闻从业人员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报纸广播电视形成了“千报一面”、“千台同声”的局面。许多新闻界的领导人被指责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许多著名的新闻活动家被迫害致死,许多新闻工作者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革”期间,新闻媒体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严重破坏,大量的报纸被迫停刊。在此期间,正式出版的报纸种数大量减少,而小报小刊泛滥成灾。“新闻为政治服务”的观点成为统治新闻界的主流观点,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教学处于瘫痪状态。整个新闻业失信于民,失信于社会,成为“文革”的重灾区。在这个时期,新闻报道中出现了大量的“假大空”现象。对于外国的群众运动、武装斗争也作了不少浮夸的报道,报纸上充斥了“某某地区的武装斗争蓬勃发展”、“某某国家人民武装斗争的烈火已经在这个国家的三分之二的土地上熊熊燃烧”等语句。“文革”中,广播电视深受极左思想的影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大批办得有特色的节目在这一时期停办。对台湾广播的节目大部分被停办,保留下来的节目同样失去了原来富有人情味的特点,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政治说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广播电台的文艺节目中只能反复地播放“样板戏”,排斥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使广播事业备受摧残。“文革”期间的报纸的典型版面

对外广播也同样经常充斥着“左”的政治说教,各种语言的对外广播节目同对内广播一样,经常连续全文播出有关“文革”方针政策的长篇社论、文章以及领导人的讲话。十年动乱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来的庄重朴实、亲切自然的播音风格被破坏,广播节目都是声嘶力竭的喊叫。听众和广播电台建立起来的关系日益疏远,电台收到的听众来信越来越少。但广播事业也取得一些进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广播进一步扩大。十年间增加了11种外语广播,对外广播用语达到39种。

在十年动乱里,新闻界既是极左思想的传播者,又是极左思想的受害者。林彪和“四人帮”通过新闻媒介狂热地宣传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各种报纸都在新闻报道中把毛泽东语录排成黑体字,以示突出。“最最敬爱的领袖”、“最红最红的红太阳”这种空话套话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文体,后来被人们称为“文革报刊文体”。

进入70年代后,中国外交有所发展。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的新闻界非常重视尼克松访华的报道,新华社为此发了文字消息35条,新闻照片25幅。为了配合尼克松的访华报道,新华社还编发了大量稿件。同时在全国发行量相当大的《参考消息》刊发了大量外电,介绍了当时的国际形势。1972年9月1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并且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新华社、《人民日报》、广播事业局除了及时地报道田中活动的新闻外,还结合国庆报道,对外宣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闻机构对此作了充分报道。新华社于当年11月在联合国驻地建立了联合国分社,加强了对联合国的报道。“文革”中,在全国各地电影制片厂停止生产的情况下,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仍能摄制新闻纪录片,留下了一些关于那一时期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反映经济建设和军事科学技术发展的影片和记录尼克松访华、田中角荣访华的影片,以及纪录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的《第27届联大会议》新闻纪录片。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新闻传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新闻工作开始出现新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生的最大变化首先体现在新闻传播观念的变化上。从摒弃“阶级斗争工具论”到继承发展“喉舌论”,从承认新闻是一门科学到引进西方传播学的观念,并且开始了受众研究。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闻传播事业的规模有了更大发展,国内新闻界同海外新闻界的交往日益频繁。在报道内容上,新闻工作从过去以宣传政治运动为主转变为以宣传报道经济建设为主。在报道方式上,新闻媒体改革创新,新的报刊和广播电视节目纷纷创办,形成了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个高潮。

1978年以后是中国新闻业变化巨大、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新闻业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报纸的种类和发行量成倍增长,收音机和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急剧增加,新闻媒体的总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以报纸为主体,逐渐转移到电视、报纸、期刊、广播、通讯社、新闻摄影、新闻电影等多种媒体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新格局。

自从1981年强调国际新闻必须“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的原则以来,中国媒体在国际报道方面进一步克服了报道中的片面性、绝对化以及迟报、不报等现象,对帮助中国人民了解世界,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了解中国等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注意按新闻规律办事,报道面开阔了,稿件的时效性增强了。如对中东局势、两伊战争这些人们普遍关注的国际重大事件都比较及时地作了报道,让中国和国外读者能及时了解形势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在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的斗争中,反对日本文部省审定的教科书中篡改军国主义侵华历史的斗争中,注意报道有关情况,宣传中国政府的政策。对勃列日涅夫去世、安德罗波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等也都及时作了报道。塔斯社11月11日下午四时(北京时间)宣布勃列日涅夫去世,新华社的对外广播在4∶18就发了消息。

1986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首次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加强对外传播工作,指出了对外传播在促进对外开放和祖国统一,推动经济建设,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各省、市、自治区也陆续建立和加强了对外传播工作,一些地方还建立起自己的对外传播阵地,开办了本地的对外传播刊物。

80年代中期以后,不少报纸和电视台普遍利用卫星接收文稿、照片和图片,利用卫星进行电视转播。到20世纪末,全国利用卫星传送的电视频道已达到41个,使不少电视受众能够在家里看到其他省市的卫星频道节目。与此同时,不少媒体还引进了数码传送技术,实行新闻摄影的数码化,广播制作、传输、播出的数码化,和电视制作和演播的数码化。科技含量增加的结果,使新闻传播媒体的信息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现在,新闻传播媒体已经成为中国应用高新科学技术最为快速有效的部门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媒体的数量和品种大为增加。1997年,中国有报纸2163种,广播电台1416座,电视台943座,有线电视[2]台1270座,电视机约2.9亿台,新闻工作者达55万人。据估计,在普通的一天里,中国报纸的读者约有4.5亿,广播的听众约有9亿,电视的观众约有8.5亿。

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是决定新闻媒体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工作性质看,中国近75%的新闻工作者从事编辑或采写工作。从报道领域上看,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人员最多,占19%;居第二位的是文化教育新闻工作者,为15%;而国际上最为人们所重视的时政新闻和国际新闻的报道领域,在中国的人员分配仅分别占14%和6%。这种不太合理的人员分配的比例还有待于调整。

第四节 中国当代国际新闻传播的主要机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简称国务院新闻办,组建于1991年1月。是中国政府管理对外传媒的专门机构,负责协调中央各对外传播媒体及全国重大对外新闻传播活动,主办国务院各部门的重要新闻发布会,协同中国外交部和全国记协管理外国驻华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的活动,接待国外、海外新闻人员来华采访活动,负责推动中国媒体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国务院新闻办还积极推动中国媒体对各国情况和国际问题的报道,以便中国受众及时了解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新发展。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 简称中国外文局,又称中国国际出版集团(China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简称CIPG)。中国外文局成立于1949年10月,它是中国国家书刊和网络对外传播的新闻出版机构,总体规划外文书刊的出版、印刷、发行等业务工作,为各国读者提供丰富的中国信息。中国外文局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比利时、埃及、墨西哥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外文局主办的中国网,有中、英、法、德、日、西、阿、俄、世界语等9个语种10个文版。中国外文局

中国外文局每年以20种语言文字出版2000多种图书、21种印刷版期刊和25种网络版期刊。这些出版物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中国外文局办有《北京周报》、《今日中国》、《中国画报》、《人民中国》、《中国报道》、《中国文学》和《中国与非洲》等刊物。下辖的出版社包括外文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中国文学出版社、海豚出版社、华语教学出版社、今日中国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人民中国出版社、朝华出版社、中国世界语出版社、新星出版社等,以及外文印刷厂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中国外文局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埃及、坦桑尼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常驻机构。

外文出版社1952年7月成立于北京。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成立后即开始以外文出版社的名称出版外文版图书。1952年7月1日国际新闻局撤销后,正式成立了专门从事对外书刊宣传、编译出版外文版书刊的外文出版社。外文出版社现隶属于中国外文出版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外文出版社是目前中国出版外文图书最多、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国际性综合出版社。外文出版社用英、法、德、俄、西班牙、葡萄牙、阿拉伯、斯瓦希里、日、朝鲜、泰、越南、缅甸、印尼、印地、乌尔都、孟加拉、意大利及汉语繁体字等19种文字出版各类图书。以介绍中国基本情况的书籍为重点,包括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旅游、历史、地理、儿童读物、汉语教材等。外文出版社近年平均年出书约500种。

1993年成立的五洲传播中心是目前以影视节目制作和声像制品为主,兼有文字出版物的中国民间国际传播机构。它用汉、英、法、德、俄、日、西等多种语言文字摄制影视片和出版图书,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中国的基本情况、悠久的文化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成就,编印对外出版物,开展与国外、境外的影视、图书、展览、文化、经贸方面的交流活动。

五洲传播中心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同时将世界各国情况介绍给中国人民。这个中心的影视节目和图书发行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洲传播中心的传播内容主要是:介绍中国基本情况,弘扬中华文化艺术,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和普通人的生活,回答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展现中国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等。五洲传播中心的电视节目除在国内电视台播映外,还成为国外一些电视台的固定栏目。电视系列片《话说香港》、《话说澳门》、《渤海风》和《时事追踪》、《变化中的中国》、《神州一叶》、《东方视点》等栏目,受到国内外观众的欢迎。这个中心的文字和电子类出版物为海外人士了解中国提供了丰富可靠的信息。五洲传播出版社主要出版对外介绍中国基本情况和中国文化类多种文版的书籍。

中国当代国际新闻发布还常常采用记者招待会或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为了满足对外宣传的需要,中国于[3]1983年4月23日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国外交部新闻司主办的中外记者招持会定期发布有关中国外交政策、情况及中国政府对国际事务的立场、观点等方面的信息。中国驻外使馆文化机构也承担了对外传播中国信息、介绍中国情况、开展新闻和文化交流、增进中外了解的任务。

【思考题】

1.中国历史对新闻传播有什么影响?

2.中国近代的新闻传播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3.中国当代国际新闻传播有哪些主要机构?

4.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国际新闻传播有哪些发展?[1] 白润生:《中国新闻通史纲要》,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381页。[2] 《人民日报》1997年9月9日。[3] 徐琴媛:《中外新闻发布制度比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第四章 中国报刊国际新闻传播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报刊

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最初出现的是唐朝发行的官报,内容主要是宫廷动态,读者主要是京城官吏。最早的一份官报《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的记载。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敦煌邸报》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887年的《邸报》

封建官报在宋朝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当时称为“邸报”、“朝报”、“邸钞”、“进奏院状”或“状报”,“邸报”是其中最流行的称呼。“邸”是地方在京城设置的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能是上传下达,沟通信息。从汉朝开始,允许地方在京城设邸。唐代中期开始设立节度使。随着各藩镇势力的日益发展,各节度使纷纷在京都设邸,把它作为馆舍,同时兼有藩镇派驻朝廷的办事机构的作用。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后,邸改称为进奏院。进奏院的负责人称为进奏官,由藩镇派驻京城。他们为所代表的地方长官呈递章奏,下达文书,办理和政府各部门请示汇报联系交涉的各项事宜,也为地方汇集和通报各项消息。由进奏院传发给地方,介绍朝廷动态和各项消息的报告就是邸报。

邸报的发行机构是各地派驻京城的进奏院。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帝的起居言行,封建政府的法令、公报,有关官吏任免赏罚的消息和大臣的奏章以及重大军情。宋朝的邸报大部分是手抄的,其中的小部分使用雕板印刷。宋朝开始实行新闻检查制度。公元999年,为了控制新闻发布,进奏院要把编好的样本送枢密院审查,通过的样本叫“定本”。

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非官方报纸。小报没有报头和固定的名称。小报是当时的人对这种流行于民间的报纸的习惯称呼。小报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不定期。小报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它的内容以登载消息为主,也发表过一些诸如要求抵御金兵入侵的议论。它受到当时政府的查禁。小报的发行人是一些进奏官、中央部门的中下级官员和书肆的主人。进奏官们提供一些外国人不知道的信息,用自己的渠道来发行。小报的信息往往比较灵通,新闻的时间性比较强。小报所发表的大多是邸报不登载的“朝廷机事”,新鲜、刺激、猎奇。小报的出现使报纸开始成为商品。这种民间发行的以赢利为目的的报纸向近代报纸跨出了重要的一步。小报传播的范围很广,文献史料中写到小报时常常用“传之四方”、“传播中外”等词句。《京报》

明朝以后,出现了官报和民间报房出版的报纸。官报由通政司负责传发,内容经常受到皇帝和大臣的控制。16世纪中叶以后,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在封建政府的监督下,编选一部分从内阁有关部门抄来的一部分邸报的稿件公开发售,这一类报房多设在北京,因此它们所发行的报纸通称《京报》。从明朝中叶起,出版和派送《京报》成为一项公开的职业。明末的《京报》曾经刊载过社会新闻。但在官方的严密控制下,清军的大部分《京报》只刊载一些官方允许发布的文件和消息。清朝入关后,北京的报房曾经有10家以上,它们所出的报纸仍称《京报》。《京报》既具有朝廷官报的特点,在内容上以刊载宫廷文书为主,又具有民报的特点,在编发上由民间设立的报房独立发行。《京报》有固定的报名,还印有报房的字号标记。报房的出现使中国的报业成为一门行业。报房的工作分为探报、抄报、编报、印报和送报。《京报》开始出现自己采写的稿件。《京报》订阅的对象在初期主要是官绅阶层,到了清代末年,《京报》发行面和影响逐渐扩大。《京报》的商品性质使它向近代报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虽然清代的《京报》是一种与近代报刊比较接近的新闻传播工具,但是在封建专制的体制中,古代报纸被严格定位在有利于专制统治的框架内,因此它的内容长期停滞在抄传官吏文书的状态。

中国古代的报纸,从唐至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后出现邸报、小报和京报等类报纸。从官办为主到以民办为主,从类似新闻信的手抄品到活字印刷的报纸,从非卖品到沿街叫卖、收费订阅,总的趋势还是逐渐发展进步的。

报纸是一种以报道新闻、刊载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出版物。严格地说,邸报、小报和京报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报纸。真正意义上的报纸是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报纸经历了一定孕育的过程才能发展起来,在中国这一过程十分漫长。中国早期的报刊与现代报纸相比,尽管比较原始,但它已经有了报纸的雏形,是中国新闻史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

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2000多年。中国虽然有号称世界上最早的报纸邸报,绵延了千余年,但是在封建制度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本上不需要信息传递和市场动态,所以一直到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中国还没有出现自己的近代报刊。

西方国家在18世纪以后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由于当时停滞不前,明显落后于西方。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中国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清朝政府为了遏制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禁止传教,限制通商,使中外文化交流隔绝,也阻碍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中国社会仍然处于小农经济中,人们依然按照古老的方式生活着。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在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的同时,也开始了文化侵略,创办报刊就是他们从事文化侵略的重要手段。闭关政策被打破以后,在华外报所作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介绍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在19世纪中国人自己创办近代报刊尚缺乏经济、政治基础的情况下,近代中文报刊居然出现了。这第一批近代报刊是外国人创办起来的。随后他们在中国又办起了外文报刊。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对内采取高压措施,对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门户大开,外报不断增加并且深入中国内地。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文化侵略,清政府在中国土地上只准外国人办报而不准中国人办报,这就更加鼓励了外报的泛滥。外国人办的报刊,设备比较先进,新闻来源比较广。他们依靠外国人的身份,敢说中国人想说而不敢说之事,因此更能吸引读者。整个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报刊几乎垄断了中国当时的新闻业。

从1815年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外国人来华办了6家中文报刊和11家外文报刊。这些报刊的创办者多为外国传教士。因当时清政府不允许传教士来中国传教,这些报刊大多创办在海外华人聚居地或香港、澳门、广州这些远离统治中心的地方。报刊数量少,传播范围小,是这一时期在华外报的基本特征。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后,在各通商口岸都有外国人办的报刊。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末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外国人来中国办了300种以上的报刊,占同时期中国报刊总数的70%以上。教会报刊、外文报刊、外商报刊是这个时期报刊的主要种类。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夕,外国人在中国创办了约180种中外文报刊,这一时期的外报在宣称办报目的时,大多谈其为公众通信息,广见闻的宗旨。事实上,外国人在华的报刊总体上是为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是它们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它为武力侵华提供了情报,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然而它们在充当列强侵略工具的同时,客观上对中国也产生了某些积极的作用。它传播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和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们所刊载的商业经济信息,为新生的中国资产阶级所利用;它们所介绍的文化科学知识被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所吸收,进而开始了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斗争。外报的出现也刺激了国人办报的活动和中国人自己的近代报刊的产生。此外,在印刷设备与技术上,外报也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

外报的出版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外国人办的中文报刊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把科学知识如地球运转、日食、月食等通俗地向读者做了介绍。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实用科技方面的介绍越来越多,还介绍了一些新的科技发明,这些都使中国读者大开眼界。外报还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现状。外报为了对抗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断断续续地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实际上外报所宣传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超过自然科学方面的介绍。它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启蒙作用。

第三节 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

最早的用中文出版的近代报刊和最先在中国用外文出版的近代报刊都是外国人首先创办的。1815到1842年是近代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外国人在中国从事报刊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带有宗教色彩,外文报公开宣传殖民政策,以侵略者的态度议论中国的各种现象。后来这些报刊尽量做到中国化,出现了由宗教性报刊向非宗教性报刊发展的趋势。清朝当时实行闭关政策,外国人不能在中国活动,报刊传播范围很小,中文报刊出版中心在马来半岛,外文报刊出版中心在香港、澳门和广州。

一、外国人在中国办的主要中文报刊

世界上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是英国基督教传教士创办的,最先出现于东南亚一些华人聚居地区。

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它是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米怜(William Milne,1785~1822)主编的一种宗教月刊。该刊的内容主要是宣传宗教和伦理道德,同时也介绍一些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来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是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创办人之一。他毕业于神学院,1807年,他被伦敦布道会派来中国从事传教和商业活动。他于1807年5月乘美国货船从纽约启程,于9月4日抵达澳门。因受到当时天主教徒的敌视,澳门政府限他迅速离境。马礼逊到了广州,以美国商人的身份定居下来。他刻苦学习汉语,3年后已能阅读中文书籍,并能讲流利的中国官话和广州话。后来,伦敦布道会派米怜来协助工作。他们觉得在广州或澳门建立对华宣传和出版机构是不可能的,只能在海外华人聚居地选择一个地方。米伶根据他考察的经验,向马礼逊建议将这个基地设在马六甲。1815年4月17日,米怜等从广州出发航行到马六甲。经过3个月的工作,他们建立了印刷所。1815年8月5日,第一个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月刊每期5页,约2000字,初印500册,后来增加到2000册,在南洋一带华人聚居区免费赠阅。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由米怜担任主编。他很注意研究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的性格与习惯,改进自己的宣传方法,采用“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中国人信奉孔孟之道,他们就在刊物的文章中大量引用孔孟的言论;中国读者习惯阅读章回小说,他们就在连载的结尾用上“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语句。考虑到当时读者的实际情况,大部分文章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当时阅读刊物的中国人大多数是流落海外的劳工或商人,文化普遍不高,如果是艰涩难懂的文章,肯定不会受到这些读者的欢迎。考虑到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该刊文体多样,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从刊物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文章。《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出版了6年,于1821年停刊。《遐迩贯珍》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在香港、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投资创办了一批营业性的中文日报。这些日报以中国读者为主要对象,标榜“替中国人说话”,实际上是维护外国资本家的利益的。到19世纪末,外国人在华办报的数字已经接近200种。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外国传教士创办的。由外国传教士出面创办的中文报刊主要包括《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中西闻见录》等。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的报刊在中国迅速发展。外国人报刊事业的主流是传教士创办的教会报纸。

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报纸是1833年创刊于广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27年,德籍传教士郭士立(1803~1851)受荷兰布道会的派遣到东南亚传教,1831年从东南亚地区来到中国。他于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在中国本土创办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内容包括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和《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着重宣传的科学知识,已不再只是介绍天文知识,而是为中国社会所需要而又能反映西方近代科学成就的实用知识。在该报新闻业务近代化方面具有了近代报刊的一些基本特征。它有专门的言论栏目。它的言论不再只是用来阐述教义,而是用来回答现实生活中提出的问题,如中外贸易等。该报重视新闻,设有新闻专栏,其新闻主要是政治新闻,也有编译的国际新闻,也有国内新闻。该报在写作上注意通俗短小,吸引读者的兴趣,而且栏目比较稳定,每期都有目录,方便读者阅读。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不断深入,在华外报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教会和传教士们把出版报刊作为传教布道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中国创办了大批教会报刊。到19世纪末,在华传教士多达2300多人,他们创办的教会报刊多达76家。出版地点由南洋、广州、澳门转入了香港、上海甚至北京。同时报刊数量急剧增加,教会报刊、外文报刊和中文商业报刊形成了庞大的网络。

创刊于1853年9月3日的《遐迩贯珍》由马礼逊教育会主办,刊有言论、新闻、知识性文章和文艺作品,也登载行情和航运消息。它最重要的特色在于重视新闻,并对新闻报道进行了重要改革。以前的中文报刊的新闻都只有几条,而《遐迩贯珍》每期的新闻少则10到20条,多则40余条。以前的中文报刊大多刊载国际新闻,而《遐迩贯珍》则以国内新闻为主,其内容包括过去很少涉及的军事活动、中外交涉、文化情报、时人行踪、市政建设等方面。在新闻文体和新闻写作方面,该刊也进行了改革。过去,中文报刊的新闻报道往往与文学、历史、评论混淆,而《遐迩贯珍》的新闻都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鸦片战争前,中文报刊几乎全为传教士所办。战后情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外商办报十分活跃,中文商业报刊发展非常迅速。创刊于1861年11月的《上海新报》是上海第一家中文商业报纸,起初为周刊,1862年改为周三刊,1872年7月改为日报。该报由英商字林洋行主办。《上海新报》把各种商业信息的传播放在首要地位。为了满足人们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最新动态的需要,该报还刊登了许多有关太平天国的新闻报道。《上海新报》在创刊后的十年中是上海唯一的中文报纸。1872年,由于《申报》的出版,《上海新报》在竞争中失败,于同年12月31日停办。

中国古代报纸的形式都是书本式的,无标题,无栏目,无插图。外报的兴起,把近代报纸的形式传入中国。1828年创刊的《天下新闻》开始突破中国古代报纸的书本式,采用铅字单张印刷。《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首创在新闻后加编者按,《遐迩贯珍》首次使用新闻图片,并且首次开辟广告专版。1858年创刊的《中外新报》打破了书本式的形式,开始采用单张报纸式。

二、《万国公报》

在教会报刊中历史最长的是《万国公报》,它是1868年9月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办并主编的中文周刊,原名《中国教会新报》,1874年9月改名《万国公报》(Globe Magazine)。《万国公报》1883年7月因经费困难停刊。1889年2月复刊时改为月刊,由英美在华基督教组织广学会接办,并成为其机关报。《万国公报》

这个刊物初期以教徒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宣传宗教为主。改名《万国公报》后,增加介绍西学等内容。1889年复刊后,除继续宣传基督教义外,更注重刊登时论及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与自然科学等译著,成为一本综合性的时事政治刊物。《万国公报》在中国产生了非常广泛的社会政治影响,在维新运动期间一直是全国重要的报刊。它报道各地新闻,还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万国公报》虽然是一个教会报刊,但是有关教会的新闻和阐明教义的内容却不多,它大量刊载的是评论中国时局的政论和介绍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与其他知识性的文章,因此它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时事刊物。《万国公报》热衷于介绍“西学”。在它的每期的扉页上都附印着一行文字:“本刊是为推广与各国有关的地理、历史、文明、政治、宗教、科学、艺术、工业及一般进步知识的期刊。”《万国公报》是外国传教士所办中文报刊中影响最大的一家,当时知名的外国传教士都参与编辑和撰稿。传教士韦廉臣通过对中国人的观察得出结论:中国人的最大特征就是注重学问以及所树立的荣誉。他认为,要使在中国的事业顺利进行,要想影响整个中国,就要从士大夫入手,就要利用出版物,要以知识的力量改造中国士大夫的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传教士将《万国公报》的销售对象定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当权人物。《万国公报》的宣传事实上对中国士大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宣传变法理论创办的第一份报纸,就沿用《万国公报》之名。维新派的报纸沿用《万国公报》的名字4个月之后,为避免同名引起混乱,才改名为《中外纪闻》。

1887年,教会出版机关同文书会(1894年改称广学会)在上海成立。1889年,停刊6年的《万国公报》复刊,成为广学会机关报。《万国公报》在传播西学的过程中,还涉及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学说。它是国内刊物上最早提到马克思和《资本论》名字的报纸。《万国公报》1889年复刊时销量仅1000份,1894年增至4000份,在1898年维新运动的高潮时销量增加到3.8万份,1903年发行量达5.4万份,为当时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刊。它于1907年停刊。从创刊到停刊,《万国公报》出版了近40年。

三、外国人在中国办的主要外文报刊

在华的外文报刊首先出现在澳门。1822年9月22日创刊的葡萄牙文的周报《蜜蜂华报》是在中国出版的最早的外文报纸。《蜜蜂华报》由葡萄牙执政党领导成员、澳门教会领导人安东尼奥任主编,除出正刊外,还出增刊数种。1824年,葡萄牙原执政党被推翻,安东尼奥逃到广州,后来去了印度加尔各答,《蜜蜂华报》也随之停刊。这份报刊出版时间不长,影响也不大,但是因为它是在中国出版的第一家外文报刊,所以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官吏、商人、传教士等纷纷来华,外侨的人数逐年上升,外国人在中国创办了一大批供外国侨民阅读的外文报刊,办报地点由澳门、广州扩展到香港、上海、青岛、天津、北京、吉林、济南、大连、烟台、福州、厦门、汉口等地,语言也增加到英、日、葡、德、法、俄等多种,报刊总数达120种以上。1872年路透社成为第一个在中国设立分社的外国通讯社。

在华的外文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是英文报刊。《广州记录报》是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纸,于1827年11月创刊,由英国鸦片商马地臣(1796~1878)主办。该报声称为商业性质的报纸,其实该报有强烈的政治性,它公开鼓吹侵华政策,为鸦片贸易辩护。

另一种早期英文报纸是1835年5月在广州创刊的《中国丛报》。主持《中国丛报》的是美国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该报的宗旨是提供有关中国及其邻国可靠并且有价值的情报。它发表了大量的有关中国的政府机构、政治制度、法律条例、军队武备、中外关系、商业贸易、山林矿藏、河流海港、农业畜产、语言文字、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情况材料。它保存的材料非常丰富,今天中外学者在研究中国鸦片战争前后的历史的时候还经常去查阅它。《德臣报》1845年2月在香港创刊,是香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德臣起初辅助肖德锐管理并编辑报纸,从1858年开始成为发行人,人们就以他的姓氏作为该报的中文名称。该报初为周刊,1886年2月1日起改为日报,1974年8月17日停刊,持续出版的时间长达129年。《北华捷报》是上海第一家报刊,1850年8月3日创刊。1864年7月1日改名为《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并由周刊改为日报,属英商字林洋行所有。它的对象是在华外国人,重视新闻,开设中外新闻和本埠新闻专栏,也重视发表言论。19世纪后半叶,上海继香港之后成为中国最大的报刊中心。在这里出版的《字林西报》是一份有重大影响的外文报刊。《字林西报》主要反映在华英国资本家的观点,与英国官方有密切的联系,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曾指定它作为该馆及商务公署各项公告的发布机关。该报得到这些机构的资助,拥有比较强大的编辑和采访队伍,曾获得独享路透社电讯的特权。它在中国内地的许多地方都聘有通讯员,为它搜集新闻材料。《字林西报》发行中外,读者比较多,是在大陆出版的历史最长的英文日报,直到1951年3月31日才停刊。它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的外文报纸。《六合丛谈》《六合丛谈》是上海的第一家中文报刊,于1857年1月26日创刊。属综合性刊物,主要内容包括宗教宣传、天文地理和其他科学知识、商业行情信息以及中外时事新闻报道。

宁波也是中国最早出现外报的城市之一。1854年《中外新报》创刊,内容分宗教、科学、文学、新闻等类,出至1861年停刊。当时,上海虽然已有外报,但还没有中文报刊。就中文报刊的出现而言,宁波早于上海。1870年,由外国传教士主办的《宁波日报》创刊,但是不久即停刊。

在福州最早出现的是《福州信使报》,1858年10月12日创刊,由英国人主办。继而出版的有《福州广告报》、《福州捷报》、《福州每日回声报》等英文报刊,其他中文报刊还有《中国读者》、《闻见录》等。

厦门虽然也是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第一批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但外国人的办报活动到70年代才出现。厦门第一份近代报纸是1872年创刊的英文《厦门航运报道》。1886年,《厦门新报》创刊,为当地出版的第一家中文月刊,使用闽南方言,内容以新闻为主。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以汉口和天津两地的报业最为发达。1866年1月6日,英文商业报纸《汉口时报》创刊,供在汉口的外国侨民阅读,这是当地出版的第一份近代报刊。

19世纪外国人办的英文报刊与中文报刊大不相同。在中文报刊上,到处都在说科学,讲博爱,宣讲天下是一家。可是在英文报刊上,读者看到的却是偷运鸦片,传递情报,窥测形势,研究战略。它们宣扬中国社会黑暗落后,中国官吏昏庸腐败,中国人愚昧自大。这是因为中文报刊是办给中国人看的,而英文报刊是办给他们自己看的,这种区别充分体现了“内外有别”、对中国人极度蔑视的观点。

鸦片战争前,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是政治性很强的宣传和情报活动。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外国人在中国创办了约180种外文报刊。这一时期的外报在宣称办报目的时,往往说是“为公众通信息、广见闻”,标榜其宗旨是为了中国,是“有益于中华之举”。事实上,外国人在华报刊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不过,外报在充当列强侵略工具的同时,客观上也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它们为被封建统治长期禁锢的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中国人看世界的窗口。在新闻业方面,外报的出现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第四节 近代中国人办的报纸

一、中国人的近代报纸

19世纪下半期,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通过与外报的接触,初步认识到近代报刊的功能和作用。他们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借鉴外报的业务经验,自己开始创办近代报刊。从19世纪60年代起,产生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一些早期维新派,如王韬、郑观应等人积极要求国人自办报刊。但是,第一批中国人办的报纸,特别是在内地出版的,数量不多,持续时间不长,只限于上海、广州、汉口等少数地区,社会影响不大。

中国人办的第一份近代报刊是1872年4月6日由前《德臣报》的中文版《中外新闻七日报》改名的《香港华字日报》。它虽然是独立发行的报纸,但它是外报的附属刊物。真正由中国人在国内出版的第一张近代报刊是1873年8月创刊于汉口的《昭文新报》,创办人是艾小梅,起初为日刊,后改为5日刊。但是因为读者很少,不久就被迫停刊了。《中外纪闻》是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重要舆论机关,前身是《万国公报》,由梁启超任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萌芽。《万国公报》出版3个月后,由于和上海《万国公报》重名,因而改名《中外纪闻》。《中外纪闻》刊登外文报纸和外文电讯的译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和自然科学知识,也评论中西方社会现象,宣传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1896年1月20日停刊。梁启超先后创办10多种报刊,包括《时务报》、《中外纪闻》、《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从事报刊宣传活动27年,创造了“时务文体”。《时务报》是1896年在上海创办的旬刊,以“域外报译”为主,同时开设言论栏目。该报是当时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国人报刊,发行量最高时达到1.7万份。

近代报刊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记者和编辑可以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正因为这一点,它不能为专制独裁的封建统治者所容忍。如果不是西方殖民者在强行进入中国之时将近代报刊也带到中国来的话,在封建统治之下是不可能产生近代报刊的。鸦片战争以后,对外国人办报活动的限制已经解除,他们可以自由地进行采访、编辑、出版,并雇用中国人当助手。通过外报的办报实践,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新闻业的管理方法和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也陆续为中国人所掌握。铅印技术也是随着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传入中国的。

维新派的第一批报刊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传播维新思想促进变法活动的开展而创办起来的。戊戌变法时期,在维新派的带动下,国人自办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涌现,形成了国人创办近代报刊的第一个高潮。从1895年到1898年,中国人新办报刊94种,分布在20多个城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机关报《时务报》。《时务报》1896年创刊。许多文章议论新颖,文笔活泼,受到知识界欢迎。它载有上谕、奏折、论说、中外杂志、域外报纸翻译等,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强为办报宗旨。《时务报》出版到1898年8月停刊。《时务报》

在资产阶级改良派办报活动中,出现中国人办报第一次高潮,改变了外报独占中国报业的局面。改良派重视政论的作用,创造了一种新颖的政论文体“时务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在此之前的王韬“报章文体”未形成风气,报刊仍是一种八股文和桐城古文的混合体,束缚了维新派变革的政治激情。当时西方新知识、新名词涌入,旧式文言文难以适应,所以产生了新的文体。因这类政论文多谈“时务”,又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的文章为代表,所以称为“时务文体”。维新派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被迫逃亡海外。他们在世界各华人聚居地区短短几年中就创办了30多种报刊,将海外华文报刊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循环日报》

中国第一批自办报纸中,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大的是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该报1874年创刊,是一份商业经营型报纸。新闻版分为“京报选录”、“羊城新闻”、“中外新闻”。《循环日报》的命名也有含义,王韬说他盼望中国实现由弱变强的循环。王韬在主持《循环日报》的十年里,在报上发表了大量政论文章。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评论中外政治时事,阐明严峻局势,揭露俄、日、英、法等国的侵华野心。王韬的政论文直抒胸臆,立论鲜明,通俗易懂,突破桐城派束缚,开报章文体先河。王韬认为报纸的作用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内情外达,外情内达”。王韬还是最早萌发中国需要进行对外新闻传播思想的人,他倡导办外文报纸,提出“非自设西字日报[1]不为功”。

在中国人自办报纸的重要基地上海首先出现的是《汇报》。该报创刊于1874年6月16日,1875年改名《益报》,到年底停刊。《益报》停刊不到一年,中国人自办的《新报》在上海出现。它创刊于1876年11月23日。《新报》吸取了《汇报》失败的教训,为了生存,官商合办。它名为商办,实际上是由上海道台控制。该报致力于沟通中外情况,增进相互了解,因此外省和外国新闻较多,有关经济和商务的稿件也比一般报纸重视,而且将新闻稿用中文和英文并列在一起以争取外国读者。由于得到官府的支持,《新报》的出版还比较顺利。出版六年之后,新任上海道台不愿继续办下去,《新报》于1882年2月停刊。

维新派的第一家报纸《万国公报》于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由于与广学会机关报重名,于同年12月16日起改名《中外纪闻》。《中外纪闻》的形式与《京报》相同,两日出版一期,由梁启超和麦孟华担任编辑。报纸主要介绍与变法有关的西方情况。《中外纪闻》每期刊登论说一篇,长篇论说分期连载。《中外纪闻》是中国政党报纸的萌芽。

于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的《时务报》是维新派最重要的机关报,由康有为、汪康年、梁启超等人筹办。在《时务报》第一期,梁启超写文强调报纸对于国家的“去塞求通”的重大作用。《时务报》最有影响的长篇论说是梁启超写的七万多字的《变法通议》,从创刊号起连载21期,阐述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时务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问世不久即风行全国的近代报刊。创刊初期,每期印数为4000份,一年以后增加到1.2万份,最高时达到1.7万份,成为当时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新民丛报》是辛亥革命前改良派的刊物,1902年2月在日本横滨创刊,半月刊。梁启超主编。初期着重介绍西方社会、宣传变法维新,抨击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积极鼓吹和推进新文体,语言明白流畅,文笔生动犀利,很受读者欢迎。它向读者大量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新知识、新学说、新思想。《新民丛报》1907年冬停刊,共出96期。

由于通讯手段落后等原因,中国早期的近代报刊多以政论为主,新闻并不占重要地位。辛亥革命后,随着通讯设备、印刷技术的改进,报刊的新闻报道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进。新闻消息在报纸上所处的地位逐渐提高,新闻的比重加大,条数增多。大型日报通常每天刊登20到30条新闻,多时可达50条以上。随着信息量的加大,新闻的种类明显增多。这时期出现了政治新闻、国际新闻、社会新闻、商业新闻等门类。新闻写作在这一时期也有了大的改进、消息、通讯等新闻文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新闻的标题多样化,通讯和特写也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体裁开始出现。随着报刊的增加,新闻采写受到重视,新闻记者的工作也开始受到重视,记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这一时期国内革命派报刊的办报地址多设在租界,采取与洋人协作的办法,使清政府不敢干涉。在宣传上经常使用迂回战术,既顾及群众思想上的可接受程度,也不过分刺激清朝统治者,唯一的例外是《苏报》。《苏报》《苏报》因为“苏报案”而闻名。苏报案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苏报》于1896年6月26日在上海创刊。1903年5月27日章士钊开始任主笔。他在言论主张、栏目设置、新闻报道等方面都采取了旗帜鲜明的措施,使《苏报》成为一家影响很大的报纸。从章士钊任主笔到7月7日《苏报》被查封的40多天里,《苏报》几乎每天都有宣传革命的文章发表。1903年6月29日,《苏报》以显著位置刊登了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论述了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苏报》的革命宣传在社会上引起极大震动,这使清政府非常惶恐。6月29日,清政府派人向租界当局指控《苏报》。租界当局派出巡捕拘捕了章太炎。在旷日持久的公审后,租界法庭判处章太炎监禁三年,《苏报》永远停刊。这件轰动一时的案件,通过国内外新闻传媒的广泛报道,扩大了影响,让更多的中国人懂得了革命道理。这种结局是清朝统治者没有预料到的。

二、近代中国人的办报思想

在戊戌变法时期近代中国第一次办报高潮中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报人,他们提出报刊是国家的耳目、人民的喉舌,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外向西方学习的要求及对内实行民主的愿望。严复

严复是较早强调通过办报纸向中国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的报人。他最先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和社会改良学说,成为中国近代的启蒙宣传家。严复的进化论和社会改良学说不仅在当时中国思想界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新闻理论产生过很大影响,成为许多维新派人士办报思想的理论基础。

严复办报的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通上下之情,就是要在国内实行民主。通中外之故,就是主张学习西学。严复认为报纸是开民智的有力武器,在世界上的事情连成一气的时代,“通下情尤以通外情为急”,“欲通知外情,不能不详述外事。欲详述外事,不能不广译各国之报”,为此他开办了《国闻报》。严复认为,世界上的事情和一国之内的事情通过报纸传播流通,就可以使民智洞开。要开民智,就要办不同类型的报刊,分别各种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宣传教育。严复认为,翻译外报,引进外来的先进思想,是开民智的主要方法。他希望用西学来武装中国人。严复注重引进外来先进思想,所以组织翻译力量大量收集外国报刊文字,取各国之报百余种,请通晓各国文字之士十余人,翻译俄、英、法、德、美、日各报中之各国新闻。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就曾经在《国闻汇编》上连载过。他还十分注重报刊采访国外新闻,欧美一些大城市都有他的记者。《国闻报》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家日报。1897年由严复(1854~1921)创办,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宗旨,“尤以通外情为要务”。“通中外之故”就是要进行国际新闻传播,让中国了解外国,也让外国了解中国。

19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王韬就曾提出过创办外文报纸,搞对外传播的设想。1900年,近代著名报刊活动家梁启超也有过创办外文报刊的设想。但是,他们的理想都未能实现。一直到1911年8月,孙中山在国外筹集了经费,委托他的美国朋友在上海创办了《大陆报》。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外文报纸,也是中国人出资创办的第一家外文报纸。

梁启超在国外办报的同时,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新闻理论对他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是》中把报纸作用概括为“去塞求通”,即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他还将报纸比作人的耳目喉舌。梁启超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把报业理论和办报实践结合得比较好的报人之一。《清议报》创办之日起,梁启超就开辟专栏,刊载《外国近事及外议》,帮助读者了解世界形势和列强对华政策。梁启超认为,新闻报道与评论虽然文体分野要清楚,但在报纸上应使这两种文体很好地配合起来。上海《时报》的论说和新闻报道体裁新颖。这家报纸的新闻报道分要闻、地方新闻、外交新闻、政界新闻、军事新闻、教育界新闻、实业界新闻等,简短明快,分别轻重用大小号字,十分醒目。

梁启超提出的四项办报原则是:(1)宗旨定而高。他认为报纸的最高宗旨是“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2)思想新而正。他认为报纸宣传的思想“不可不新”。(3)材料富而当。他认为报纸应该是“全世界之知识,无一不具备”,但必须严格选择,使读者“阅一字得一字之益”。(4)报事确而速。他认为新闻报道必须准确、及时,应该不惜“费重资以求一新事”。他认为报馆要造成健全的舆论必须具有五要素:一曰常识,二曰真诚,三曰直到,四曰公心,五曰节制。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在日本办起了《新民丛报》,他的报刊政论在原来的时务文体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不仅思想新颖,文言成分也越来越少。

章太炎也很看重报纸的开民智作用。他说,中国自从与外国通商以来,译书不过400余种。在新理日出的时代,这点译书太少了,赶不上世界形势的变化。近50年来,中国士大夫满足于无用之学,不知道中外国家大事,所以国家才落到今天这种地步。因此,要开民智,广见闻,必须大量地在报纸上翻译东西方各种有用的书籍。只有“取东西朔方之报章,译以华文”,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收到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黄远生是民国初年的著名记者。他从1912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时开始了他的记者生涯。曾任上海《时报》、《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他善于调查研究,勤于采访,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著称,是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黄远生的新闻通讯报道注重时效和事实。他的通讯善于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他追求通讯语言的通俗和生动。黄远生对新闻记者提出的“四能”要求是“脑能想,腿能走,耳能听,手能写”。

汪康年从1896年办《时务报》开始,先后办过多种报刊,并对报刊业务进行了改革。汪康年十分重视报纸的时效性。创办《时务报》时,他主张办成日报、不主张办旬报,他认为旬报的刊期过长,不利于消息的及时传播。有时为了时效,《中外日报》还增发“号外”。该报非常重视国际新闻,《中外日报》章程曾规定“采译西报,凡紧要新闻及有益之论说,悉行摘录。”

第五节 20世纪中国报刊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20世纪中国报刊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11年以前的清朝政府统治时期;(2)1912年至1928年的北洋政府统治时期;(3)1928年至1949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清朝政府统治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竞相办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各种政治倾向的报纸发展的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时期是国民党党报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共产党办的报刊先是在白区秘密出版,后来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公开出版,发展非常迅速。

在这段时期,中国报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20世纪初的1901年只有125家,1912年发展到250家。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报纸大部分时间在1000种以下,最多的1921年达到过1124家。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报纸总数是628家。在此后22年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全国报纸的数量在1000种左右,最多的1936年达到1503家。抗日战争爆发后报纸数量大量减少。战后有所恢复,到1949年,国统区的报纸有1024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办报活动的时期可以分成四个阶段:(1)1950年至1957年为建国初期的阶段;(2)1957年至1966年为开始全面建设时期的阶段;(3)1966年“文革”爆发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阶段;(4)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的阶段。

1950年全国专区以上报纸的总数为179家,1952年为276家,1955年为392家,1960年达到1274家。“文革”中报纸的出版受到很大影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中全会以后重新恢复。80年代初期出现了第一个增长高潮,1985年的全国报纸总数达到2191家。90年代初期出现了第二个高潮,1995年的全国报纸总数达到2202家。此后经过调整,到2000年基本上稳定在2050家左右。

20世纪初的报纸的印数都很少,1901年全国125家报纸的总印数不到10万份。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版的报纸的印数则以亿计,1950年为8亿,1980年为163亿,1999年为300亿。

根据新闻出版署计划财务司2004年编写的《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中国2003年全年出版报纸2119种,平均期印数为19072.42万份,总印数为383.12亿份。其中,全国性报纸213种,平均期印数2882.89万份;省级报纸766种,平均期印数10442.96万份。中国报纸发行量第一名是《参考消息》,平均期印数262.67万份;第二名是《人民日报》,平均期印数180.56万份。

一、20世纪初的中国报刊

在20世纪的最初十年里,中国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民办报刊,其中以《大公报》和《时报》最为著名。《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从清末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它一直是一份具有广泛影响的时事政治性日报。它创刊时日印3800份,3个月后增至5000份,成为当时华北地区最引人注目的报纸。1936年4月1日,《大公报》上海版创刊,日出3大张,大批得力人员[2]从天津调到上海,《大公报》工作重心南移。《大公报》《时报》1904年6月12日创刊于上海。为了适应形势发展,该报在新闻方面“各处访事员,凡遇要事,必以电达”。与其他报纸相比,该报从各地发来的要闻专电比较多,受到读者欢迎。当时正值日俄战争,该报特派一名观战员,随时通信,发表了一些时效性很强的新闻报道,吸引了许多关心国内外时事的读者。

20世纪初,在孙中山、梁启超等在海外和香港办报的同时,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也创办了十余种报刊。这些留日学生报刊在海内外青年学生中拥有众多读者,成为当时中文报刊界一支充满生气的力量。留日学生报刊初创时期是1899年至1902年。这个时期的重要报刊有《开智录》、《译书汇编》和《国民报》。这些刊物以“广见闻、开民智”为宗旨,翻译传播了欧美民主革命的理论。

1917年11月10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第三天,北京《晨钟报》、上海《民国日报》等报纸就最早以大字标题报道了这个消息。1920年7月,共产国际工作组和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创办“中俄通讯社”(后来称“华俄社”),由来华小组成员兼翻译杨明斋主持。

五四时期提倡白话文,提倡使用新式标点符号。新闻业务的改进,加强记者队伍的建设,重视直接采访,迅速报道,国内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1920年秋,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共筹经费,向美、英、法、德、俄等欧美5国一次派出7名特派员,开辟国外新闻来源。瞿秋白、俞颂华、李宗武成为中国采访报道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实际情况的第一批新闻记者。从1921年初到1922年底,瞿秋白在苏联采访活动两年,采写了《共产主义之人间化》等数十篇新闻、通讯,发表在两报上的有50多篇,他还写了著名散文集《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稍后的一段时期,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些老牌的商业报纸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的代表是《申报》、《新闻报》。《申报》在那段时期的销量一度达到15万份,《新闻报》一度达到20万份。

二、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的报纸

继维新派以后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以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20世纪初在政治上取代了维新派,并在1911年结束了在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1894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由于条件的限制,革命派在最初的几年里没有创办自己的报刊,只靠少数人的演讲、游说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效果不佳。这种状况一直到《中国日报》创刊才有所改变。兴中会的机关报《中国日报》

1900年1月创刊于香港的《中国日报》是兴中会的机关报,是孙中山领导创办的第一张报纸,陈少白担任该报社长兼总编辑。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是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的月刊,设论说、时评、选录栏。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提出了三民主义的主张。《民报》共出26期。它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和舆论准备。孙中山后来在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时,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报纸宣传工作的功劳占了九成,武装起义的功劳只占一成,充分地肯定了报纸的作用。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但是以封建土地制度为支柱的经济基础根本未受触动,封建意识形态仍然根深蒂固。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压迫下,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力量控制革命后的局势,民主革命的成果很快被袁世凯篡夺。从1916年袁世凯倒台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于政局动荡多变,新闻业的命运更为复杂艰辛。辛亥革命后,国内政局动荡多变,世界上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都唤起了人们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新闻报道的需求。为适应读者的这种需要,报纸上的新闻报道普遍得到加强。政治、军事消息在报纸中所占的比重加大,特别是报道时政的电讯大量增多。每遇重大政治事件,许多报纸往往整版刊载电讯,一天有30到50条。各大报为争夺读者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各报都非常重视新闻通讯,纪实性、解释性、述评性的有关时事政治方面的新闻通讯。为了搞好新闻和通讯报道,人力物力较雄厚的报纸都设有采访部,有的还竞相争聘第一流记者常驻北京。国际新闻的报道日益受到重视。

这一时期的报纸刊载的外电明显增多。如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的第三天,北京《晨钟报》、上海《民国日报》等报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