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迷恋互联网思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5 03:50:23

点击下载

作者:陶旭骏,陈平,刘羽 等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别再迷恋互联网思维

别再迷恋互联网思维试读:

前言

被神化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2014—2015年非常火热的一个词汇。

在百度上搜索“互联网思维”,约有133万个词条,而搜“北京雾霾”却只有127万条。看来大家对互联网思维比对呼吸更关心。

这个词的火热,绝对和互联网大佬们的推波助澜有关系,而且在传统媒体和网络空间上都引发了激烈的讨论。随着讨论气氛的进一步热烈,黄太吉、雕爷牛腩、马佳佳都被媒体作为互联网思维的新实践者广为传播。卖情趣用品的马佳佳给万科上起了房地产营销课。还有那个号称第二年要拿出1亿元奖励团队的青年创业家,都引起了媒体和大众的极大关注。

不过有趣的是,情趣用品现在好像卖不下去了;1个亿最终也没有拿出来。其他很多被推崇为互联网思维的案例,都很少能像小米那样风光无限。

现在的确有不少人将互联网思维奉若神明。他们坚信唯互联网思维必胜,似乎互联网思维会颠覆一切旧思想,打倒一切旧商业。也有不少人开始对互联网思维嗤之以鼻,因为被打上互联网思维标签的很多神话案例破灭了。

不管是互联网大神的互联网思维,还是传统大佬柳传志和张瑞敏的解读,都是基于他们自身的成功经历。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传统的、经典的企业战略理论和营销管理理论都过时了。相反,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思维”都可以用传统经典来解读。很大程度上,互联网思维只是在用互联网时代的语言重新诠释商业和营销的本质。

互联网并不神秘,不需膜拜,但要利用。

作为商人、营销人,必须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正如在18、19世纪蒸汽机的兴起,20世纪电话、电报的普及一样,每一次技术发展的大潮都会产生新的想法和做法。当代人确实需要了解和充分利用互联网。当然,现在我们不会说“蒸汽机思维”“电力化思维”。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所以顺应技术的发展来调整生产、管理和营销的思维,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是每个时代的商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现在有个网络说法叫“吓尿指数”,说的是如果一个过去的人穿越去未来,会在多大程度上被当时的新技术“吓尿”。对比起来,一个古代人穿越去观看二战和一个二战时代的人穿越到现在,哪个人更会被“吓尿”呢?这基本能够对比出时代进步的幅度。人力、畜力相比蒸汽动力和电力,通信基本靠喊相比电报电话,有天壤之别。而手机、电脑、互联网,本来就是20世纪科幻小说的主要题材。互联网还只是通信和信息科技领域中的一小部分。过分夸大互联网在社会发展和商业中的地位,会让人忽视其他重要领域的新科技成就,而那些成就也同样是现在这个辉煌时代的基石。

比如:从易趣到淘宝,电商的发展不仅仅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物流和运输行业、金融行业的发展也是居功至伟。又比如: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直接的基础就是无线通信的技术发展到了第三代,数据通信可以通过无线传播实现了,接下来才有智能手机兴起的过程。

互联网是一种连接的应用。第三次科技浪潮确实存在,但并不能将其神化和膜拜。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而不是抱着“信互联网成土豪”的心态。

不要神化互联网思维,它只是商业思维的一种。

对于普通人来讲,学习和借鉴成功人士,一直是一种向往进步的表现。但是,学习并非盲从。成功人士推崇互联网思维的内在逻辑和原因以及他们实际的行动,都是要作为我们学习的信息,而不能只是学习成功者的语录。

小米现在并没有如雷军所言专注于开发手机,而是积极试水各种电子产品,已经可以看到其清晰的发展路径:米聊—MIUI系统—小米手机—小米路由器和智能IT周边—小米各种电器。这是一个打造智能生活生态圈的格局。创业初期需要专注,站稳脚跟后则不必然如此。所谓专注,并非只做单品。所以只看语录,就不能理解这些现象。

江湖流传的互联网思维制胜的故事里,有的确实是成功了,但只是事后总结了几点成功经验往互联网思维上靠;有的做的和说的并不是一回事;有的是博个名声方便融资时讲故事;有的红了一时随即就不见了;有的其实就是给老故事套了个互联网的外衣。

其实互联网大佬们非常清楚什么是真牛,什么是吹牛。前面讲到要分红1个亿的公司,之所以没有得到俞敏洪的投资,恰恰就是因为这句话。1如果这种博眼球的言论算是宣传互联网思维的话,只会起到反作用。

当然互联网思维里面有很多有意义的新观点、新思路,值得我们在互联网时代的经营中去学习。但是一定要看到其本质,才有可能用得好。如果只是学点皮毛,照着别人的成功故事复制,结果一定会坏了大事。因为你根本没搞懂当年人家为什么能成功。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通信和互联网行业的咨询顾问,我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没有互联网基因,能做好这样的事情吗?我们做不好这个,是不是因为我们不具备互联网思维?我很想大喊一声:不是的!世界上没有互联网思维和传统思维的区别,只有正确和不正确的思维。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思维会受到如此追捧?至少有一个原因是它很简单。我们都愿意相信简单的事情,就像总有人相信吃绿豆能治百病,学了成功学就能成功,喝了心灵鸡汤就会幸福。盲信和曲解成功者的语录,对真心想要拥抱互联网的传统行业经营者以及不熟悉商业规律的草根技术创业者来说,真的只是买了一本“如来神掌”。

我们写作本书,是希望传统行业从业者和草根创业者,在互联网思维之外,看到其他的东西,回到商业的本源去寻求事业成功的路径。因为那些互联网思维的成功案例,本来也是如此。

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因为互联网思维并不成体系,也不是很严密,很多更像是禅宗公案而不是商业思维方法论。我们试图将其归纳到战略的环境分析、营销管理的STP(市场细分、目标人群、定位)和4P(产品、定价、宣传和渠道)体系中。但是有一些互联网思维的关键词是跨界的。比如“快”既可以理解为战略决策和执行要快,也可以理解为产品开发要快、迭代要快。这就使得写作的结构很难确定。

最后,我们还是用了战略和营销两个层次来叙述。因为在实际的经营中,一般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也不能忽略这些环节。虽然现在这些知识已经非常普及,但如果有一些经营者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些经营学的内容,也可以借这个机会了解一些经典理论知识。我们无意在本书中大篇幅介绍这些理论,大家可以自行查阅原文。本书的目的仅仅是想利用这些理论和体系来建立一个解释、剖析互联网思维的结构。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看着互联网商业明星们不断成功,加上媒体的持续推波助澜,互联网思维简直成了一个成功学宝典。希望通过本书,能够让大家更客观地看待互联网思维,不再“互”思乱想。

互联网思维是成功者的语录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呢?

既然互联网是个洋玩意儿,这新思维是不是像之前的各种时髦名词一样,也是从大洋彼岸的硅谷传来的呢?

福布斯网站上有一篇文章题目叫“A Bite Of China—Is 'Internet Thinking' A Fad?”

文章开头说:“当前中国最流行的词汇当属‘互联网思维’。我们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很莫名,因为从来没有在任何英文媒体听到看到过。随着中国的高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在美国临近上市之际(文章发布时阿里巴巴尚未上市),我们还是来看一看这个给了我们马云的国家最新流行的词。”2

英文媒体竟然没有听到过这个概念?

在亚马逊中文网站上,以“互联网思维”为名的书籍确实有不少。查看了其中翻译自英文世界的书,对比了中英文书名和目录之后,却发现没有一个英文词组直接表达了“互联网思维”这个词。

看来,“互联网思维”应该不是舶来品,是绝对接地气的中国货,是随着中国互联网巨头的生长而逐渐浮现的。“互联网思维”这个说法究竟是怎么来的呢?以下基本上是从网上引来的说法,仅供参考。

李彦宏在2011年的一些演讲中开始提到“互联网思维”一词。3但是,当时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来提出。

从雷军出山创办小米开始,“互联网思维”这个词被引爆了。

在从2008年开始的多次演讲中,雷军都提及了“互联网思维”。如2008年的《关于互联网的两次长考》以及2012年的《用互联网思想武装自己》。

到了2013年,随着小米的极大成功,雷军的曝光度达到顶峰。这个时候,很多媒体以及自媒体名人,如罗振宇,开始推崇“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

2013年11月3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发布了专题报道:“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什么”。

2013年11月8日,很少抛头露面的马化腾,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互访TCL站“道农沙龙”上的演讲中也提到了这个概念。

然后,在媒体的报道之下,各路大佬都在发表自己的“互联网思维”感悟。就这样,“互联网思维”成了当今最炙手可热的新词。“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呢?鉴于怎么查也找不到一个统一的定义,笔者汇总了一些比较流行的说法。

雷军有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4(雷军还有个著名的“风口的猪”5的说法)。周鸿祎则提到了:用户体验、免费模式。6笔者突击阅读了不少关于“互联网思维”的书籍。这些书高度一致地提到了:标签思维、简约思维、No.1思维、产品思维、痛点思维、尖叫点思维、粉丝思维、爆点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整合思维等词。

互联网思维随着互联网创业大潮的兴起,成为2014年最火的名词,并被奉为企业发展的圣经。互联网思维真的有那么神吗?1.1 互联网只是冰山一角

过去的一二十年里,互联网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也创造了一大批神话般的公司。历史上,科技一直是商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以互联网为首的信息科技确实是这几年的重要课题,但绝对不是唯一的。科学技术一直在推动商业发展

每一次科技的革命性进步,都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于是社会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直至社会制度也发生变革。我们的历史里充满了这种“技术—能力—关系”的螺旋形上升。比如,大航海时代开启了资本主义殖民帝国时代的序幕;蒸汽机开启了工业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的大发展;19世纪末的电气技术带来了全球化的浪潮;直到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单独地讲某个技术如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进而推动了人类的发展,基本没有意义。时代的进步,是一层一层台阶爬上去的。历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一般总是先在基础学科的理论方面有重大发现。首先有一群天才像得到了天启一样开悟了,比如牛顿、爱因斯坦。然后又出现一群天才,搞出了一系列重大发明,接着出现一些人把它们实用化、商用化,比如蒸汽机、内燃机、电能、核能,社会运转的效率大大提升。生产力提升了,商人们就开始变着法子想怎么更快地赚钱。于是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所谓商业思维的东西也要换代升级。

19世纪初,小作坊败给了大机器生产的工厂。蒸汽机和机器生产,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话题。

19世纪末,开工厂、开公司的,要是不用电报沟通、不用铁路运输、不合理安排工作流程、不使用机器,就很可能会倒闭。电气化,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话题。

而信息化,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话题。无视互联网、拒绝信息化的企业会逐渐被淘汰。科技成了第一生产力,不关心科技发展就只能落后于时代。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一书中,区分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二战后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举出了6个能够代表当代科技的典型实例:

1.核能

2.取代劳动力的机器

3.航天科学

4.基因工程

5.信息革命

6.新的农业革命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示意图

信息革命是现代商业社会的基石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社会前进的基石可不止一个。对一个企业来说,和竞争力有关系的技术因素,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工具:与生产的成本、效率相关。

信息沟通:与管理成本、运作效率、市场推广相关。

物流体系:和贸易的成本、效率相关。提供纯虚拟服务的企业较少涉及这一方面。近年来信息科技一枝独秀

可是,为什么近20多年来,只有互联网成了明星,以至于产生了“互联网思维”的热潮?因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和通信技术大爆炸,但在能源、动力、交通物流、材料等方面,都没有出现像蒸汽机、电能那样的划时代发明。说到底,我们和50年前一样,还是靠着资源开发在推动社会发展。石油出口国还是富得流油,内蒙古、山西的煤老板还在不断发大财。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围绕能源、动力方面展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因为电气化,技术革命在能源、动力和通信领域连续爆发了几十年。第三次浪潮就是信息化革命,但是在能源和动力方面还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50年来,核能、航空航天、基因工程、农业技术方面确实涌现出很多发现和发明,但都没有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核能是能源的重大革命,但近年来的反核能势头也非常猛烈。德国已经宣布无核化;日本经过大地震和核泄漏事故后,在核能和无核之间摇摆。以核裂变技术为基础的核电因其安全性和一旦污染所造成的巨大危害,成为一个困难的选择。核聚变技术理论上能够提供安全清洁的能源,但是距离商用还有很远的距离。

于是,这20年来能够普遍影响商业运行的科技,就主要集中在信息科技领域了。

近几年,我们能感受到的,就是互联网技术,还有无处不在的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而传统的生产工具,如机床和加工机械,也是通过信息化加以提升,进而出现数控机床和智能机器人技术。还有智能工厂,比如德国人提出的工业4.0概念。

信息科技的提升又促使经济管理和决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运营及决策效率,也就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润。

因此,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科技左右了社会发展。但是这并不代表互联网技术才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推手。互联网只是未来的一小部分

我们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技术突破也将会带来新的商业革命。实际上已经有许多临近突破的各领域科技。

能源:核聚变、电池技术、无线传输电能

交通物流:智能无人交通工具、电动车

材料:纳米技术

生产工具:智能机器人技术、3D打印《奇点临近》一书的作者雷·库兹韦尔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未来。他预计到了2018年,个人电脑的计算能力将达到甚至超过人脑,强人工智能的时代即将到来。他更大胆地指出,随着纳米技术和微机器人、通信技术等技术的逐步成熟,结合强人工智能,人类将进入人体2.0、3.0版本。人工智能和纳米机器人可以改善人体的生化机能,部分代替我们的原生身体部件,甚至能加强人类的大脑。

人与机器的结合,使人也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这也许非常科幻,但有迹象表明,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迈进。

穿戴式设备正在兴起。谷歌眼镜作为增强现实的技术,为我们打开了新的使用移动计算设备的思路。另外,微机械已经在实验室中出现。

更为现实的是物联网的实际应用。结合当前的网络技术,为越来越多的物体装上传感器已经是发展趋势。当我们正处在移动互联网的热潮中的时候,一个万物联网的时代已经悄悄到来了。

在4G(5G无线网络技术正在研发中)、物联网、传感网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智慧城市的伟大构想正在逐渐实现。它涉及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环境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

有了处理海量数据的智能化工具,我们的生活、生产、社会管理的模式都会呈现出全新的形态。想象一下,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网络:人与人之间有互联网,物与物之间有物联网。整个城市现在的各种服务和管理不再是互不相通的。城市和国家的管理者和市民之间,很可能将产生不同于现在的新关系。

另外,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3D打印的成熟,将为我们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生产能力。信息科技和制造业的结合,特别是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结合,将会带来一次新的工业革命。智能化甚至无人工厂、大规模的低成本个性化制造,或如《创客》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所言,创客化的、商业互联网的制造业,也许就出现在下一个10年。

仅仅在信息科技领域,万物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慧生产和创客化,都可能引发商业革命。互联网思维可能刚刚普及一两年就过时了。

我们或许没法做到像雷·库兹韦尔那样预见未来,但未来并非凭空而来。正如在蒸汽机时代和电气时代,技术和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现在我们正在学习着的商业理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原则和思维,也是在过去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了新时代特点后的产物。互联网可能的确颠覆了传统商业的形态,但并不代表传统商业所遵循的那些原则全是错的。了解这些原则,自己就能融会贯通,产生自己的互联网思维。1.2 互联网没有改变商业的本质

技术发展了,人们做事的方法会随之改变,商业的思想和理论就会有所发展,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是,商业思维并未发生什么本质上的变化。现在的商界领袖,大多数还是40年前出道的大佬们,互联网新贵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学习和利用新的技术和思想,本来就是商界领袖们的特质,不只是高科技行业领袖才会学习新科技。

而商业最基本的动机仍然是利润,仍要最大限度地扩大销售、降低成本、创造价值。虽然互联网时代涌现了很多不以追求盈利最大化为目的的项目,比如可汗学院这样的分享知识的服务。但是谈到商业,最常见的还是市值、收入、盈利、用户数、市场份额这些指标。盈利的本质没有变化。企业的做事方式,也就是追求盈利的方式,本质上也没有什么变化。波特价值链模型

上图是波特价值链模型,用来分析企业经营的核心活动。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增加企业内外价值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并不是每个活动在每个企业都能创造一样的价值。对某些企业来说,某些活动的价值特别高,这些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企业经营的好坏,关键就取决于这些“战略环节”。

从手工业时代到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和互联网化,都是致力于对企业的这些“战略环节”进行效率提升。

在小农经济时代,生产规模小、单价高。当时的物流大多靠人扛、牛拉,水运已经是高科技、大投资了,因此商品货物的流通很不容易。此外,消息也很闭塞。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人都不知道中国人是怎么做出丝绸和瓷器的,于是这些成了当时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大赚西方人的银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阿拉伯人还垄断了中西方交流的道路,只有他们知道东方的航路,东西方贸易成为回报极高的生意。

古代的生产、销售环节效率极低。如果要总结那时候的商业思维,主要就是把握供求关系,低买高卖。谁消息灵通,并敢于冒险吃苦、长途跋涉,谁就能赚钱。

进入工业社会,大生产发挥了规模效应,航海技术加强了商品流通,教育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流动。资本家们则主要通过提高生产和物流的效率来赚取利润。我们进入了现代社会。不过在这个时期,除了机器生产,降本增效的主要方法还是殖民地和苦工。压榨廉价原料产地和廉价劳动力的方式简单有效。但这些残酷的事情也让社会处在剧烈变革中。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旧帝国体制的解体、民族独立运动等等一系列事件,提高效率的方式由残酷变得温柔。因为科技又在往前发展了。

这个时候的商业思维更多地关心规模和成本,因为大家都发现了规模效应。

二战后,全球运输越来越便捷,特别是空运变得普及和便宜。生产管理水平在提升,流水线等生产手段在普及。大型企业开始搞全球化采购、生产和销售。发达国家的生产和采购纷纷迁往不发达地区,利用地区成本差异保持生产成本优势。在电子大众媒体的普及下,营销也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市场学成为显学。

这一时代的关键词是全球化、媒体、营销,说到底还是规模效应在起作用,还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容量。

互联网的普及不过20多年,带来的改变确实不小。信息流通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的泛滥和传播的去中心化也造成了新的传播困扰。而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又一轮成本降低潮到来。

现在的流行词成了互联网思维。但说穿了,本质还是在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规模。这次,用的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大工业时代:机器生产扩大规模

蒸汽机标志着大工业时代的开端,并延伸到电气化机械生产时代。规模化其实就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通过生产工具优化、生产流程优化和规模化达成生产的效率提升。

大工厂生产和小作坊相比,生产速度极大提升。工厂还得靠工人来工作,设备是一次性投资,人则要按照时间来付工资。机器、流水线、标准化作业,只有将人的工作能力尽可能发挥到极致,才能充分利用设备投资。每一个资本家都会这样算计。

每一件产品的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可变成本,二是一次性投入(投资)分摊到每件产品上的固定成本。

所谓可变成本,就是生产中所产生的成本,比如工人的工资、原料、运营中的能源消耗(煤或者电),产品的运输成本、销售成本等等。

机器、厂房等的投资则是一次性投入,即使不生产、不销售,钱也已经花出去了。一次性投入之后,规模越大,每一件商品的均摊成本就越小。生产效率越高,均摊到每一件商品上的人工成本也越小。而且,规模越大的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议价越有优势,对销售渠道也更有定价权。

规模就是效益,这是非常朴素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于是拼命扩大生产,然后找新市场倾销。就这样,资本主义开始成熟起来。资本不断重组、结合,企业不断扩大、多样化经营、财团化,垄断集团开始出现。

规模就是竞争力。规模能够在采购、销售两端建立起高高的壁垒,阻止新进入者破坏市场现有格局,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连大工业时代的战争都是规模化、机械化的,基本上依靠比拼实力。战舰更多,炮筒更粗,就是硬实力。这是大鱼吃小鱼的世道。

这样下去,寡头垄断就是结局。但是,经过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商业格局发生了变化。现代商业:全球化产销

电气时代,大规模生产还在进一步发展。大众媒体大爆发,销售和推广的能力极大提升。全球化生产和销售的体系则将基础设施、研究和开发、采购的成本极大地优化了。

可以这么说,这是企业的创新力、生产力和营销能力大爆发的时代。

虽然说到底还是规模效应,但靠的是提高效率来创造规模,而不是单纯靠工厂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了。现代企业的工会力量强大无比,发达国家劳工阶层已经觉醒了,别说逼人干活,就连加工资不及时、休假不够多,都会引发罢工。

消费者的口味也越来越多样化。单靠价格便宜已经没有用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必需品早已过剩。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市场的把握、对消费者的理解、对竞争对手的动向,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消费者的研究越来越精深。在企业“战略”的所有环节上,都迎来了快速的创新和变革。

要降成本,只有全球化;

要提拉购买需求,就要更有力地营销推广;

要做出最合消费者口味的商品,就要好好搞市场情报。

在20世纪后半叶,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大企业都在谈全球化生产和全球销售。在20世纪中期,随着全世界局势相对稳定,全球化外包开始流行。“亚洲四小龙”几乎都是在这一拨浪潮中崛起的。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也是这一浪潮的结果。原因很简单:人工便宜,工人还不闹事。在我们埋头闹革命的时候,我们的邻居(日、韩、新加坡)都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了,已经转型高价值产业了。中国因为劳动力丰富,赚了钱,消费能力也上去了,还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跨国企业把生产工厂搬到这些劳动力便宜的地方去,在当地还能顺便卖货。利用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西方国家将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外包,有效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iPhone就是这样的“万国牌”产品。它的零件来自日、韩、美、中等国家,组装在中国,设计在美国。你看那手机背后写的:“Designed by Applein California”“Made In China”。实际上,电脑行业早已如此。

产品全球化,服务更容易全球化。IT开发很早就开始外包。印度由于有语言和教育的优势,率先成为全球软件业的外包中心。中国现在也有不小的软件外包规模,中国码农和西方比起来还是更加便宜好用。印度人仗着语言优势,还把美国英国的客户服务电话业务都接下了。

全球化,说到底,还是在降成本、扩市场。

当代社会,商品的营销方式比二战前进化了不少。当前的绝大多数企业管理、营销方面的理论,都是在近几十年形成和发展的。特别是媒体在20世纪发展迅猛,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这种传播主要还是单向的、引导式的、洗脑式的宣传。20世纪的信息传播工具主要是报刊、广播,以及后来的电视,这些都不具有反馈以及受众之间相互沟通的功能。

在这种以单向为主的宣传沟通方式之下,如何设计整个营销的主题变得非常关键。通常,营销人会非常强调产品的市场定位(目标客户群)、产品本身的性能和使用体验、价格以及和用户的沟通方式、内容之间的一致性。换句话说,营销就是对什么人、卖什么货、说什么话的问题。

一般在营销推广的策划当中,要考察一个媒体的受众触及面、触及频率和影响力,然后综合考虑目标客户的媒体习惯、产品的特点和要传播的信息以及费用。货要卖给谁,就要去针对他爱看的电视节目和报纸杂志,讲他爱听、听得懂的话来吸引他。

整合营销传播(IMC)的观念一度很流行,其在十几年前的热门程度不亚于现在的“互联网思维”。美国广告代理商协会对此的定义为:“一种营销传播计划,它要确认评估各种传播方法战略作用的一个综合计划的增加价值,并且组合这些方法,通过对分散信息的无缝组合,以提供明确的连续一致的和最大的传播影响。”其中,对于各种媒体广告、促销接触和公关,如何综合应用,产生协同效应,并得以直接获得其反应和效果,是这个概念的重点。

虽然主要的传播方式还是单向的大众媒体传播,口碑营销、病毒式营销已经被普遍使用了。其实在媒体出现以前,这些传播方式才是主流。现代社会把这些叫作公关。利用媒体做宣传,甚至企业老板亲自上阵制造新闻热点也不算是新鲜事了。维珍集团的创始人理查·布兰森算是个中翘楚。驾驶热气球、开飞机去伊拉克……玩得不亦乐乎。在“互联网思维”里,应该管这个叫粉丝思维吧?

互联网公司的一个特点就是宣称自己以用户为中心。如果说,以用户为中心是互联网时代独有的,实在是有失公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价值,以市场为驱动经营企业,这些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就已经获得广泛共识。但是,那时要获得客户的观点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市场调研是了解客户的市场情报体系的重要一环。

消费者调研早已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这个行业是建立在统计学和社会心理学基础上的,抽样是基本的方法。营销人员需要跟踪和分析用户的行为和观点,作为最基本的决策依据。

消费者调研很少进行全覆盖的普查,因为实在太费钱。如果调研者还算专业,通过抽样调查就可以获得一个接近实际情况的市场信息,包括消费者观点、使用情况、体验、购买意向等。拿这些信息来指导经营,也能八九不离十。在一些大企业,很多环节都是无调研不执行的,比如产品开发、广告设计、媒体组合选择、渠道选择、公关获得的策划和创意、价格设定、促销活动的设计等营销管理环节。企业还通过持续的调研来跟踪市场反应。

传统的调研包括消费者调查和营销数据库。消费者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座谈会、访谈等方式。还有大量的公司在出售收视率调查、消费交易信息收集和分析、持续民意调查等营销数据库。

互联网出现之后,互联网调查也很流行。最初基本上是人们接受某个市场调查的招募,在网络上填写问卷。

商战在互联网出现以前,已经是多兵种的组合战争。除了在生产环节降低成本,还依靠营销环节的精巧运作来提高效率。互联网时代:提升传播能级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创造价值的各个战略环节——采购、传播、销售等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某些方面的成本甚至会急剧降低。利用互联网,生意有了一些新玩法。用互联网流行语来说,即媒体2.0、调研2.0、采购2.0、招聘2.0……真的是各种2.0的时代。和以前不同的是,在互联网的玩法里面,获得信息的方法比以前多得多,也方便得多。以往没法做的事情,现在能做成了。信息互动的便捷,是最关键的提升点。

在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初期,也就是1.0时代,基本上互联网媒体还只是电子版报纸。但是大家接触媒体的方式开始从报纸、杂志、电视转向网络,媒体种类迅速增加。

现在又有所不同了,因为出现了社交的概念。大众都能够生产内容了,自媒体时代早已到来。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还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优点,人人都是信息发布源。所有的口碑营销、病毒营销的瓶颈都被打开了。原来依靠口口相传,一个热点传起来需要个十天半个月。现在,一个不小心,半小时就能传遍全中国。这样的情况令负责市场推广和公关的员工很头痛。原来只要玩转广告公司、媒体和公关公司,稿子可以慢慢改。现在一个热门事件出来,官方社交账号上不小心就会制造出“神回复”的乌龙。就算不惹别人,说不定还有竞争对手雇了一帮人在社交媒体上“黑”你。于是,“黑”人、自“黑”、自捧、找人捧,各种复杂状况瞬间发酵,知名度就这样上去了。

和20年前的区别之处在于,原来是单向洗脑,现在是有人起哄。我说了个故事要是别人不信,一转身就能到处讲我的坏话。当然,要是听进去了,也会主动到处宣扬我的好处。互动是把双刃剑。原来能控制,现在会失控,传播的能级大大提升。

能互动的互联网,还挖掘出了新的获得市场情报的方式。个人的网络行为都有迹可循,不必完全通过抽样调查获得。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形势下,位置、时间结合使用行为,可以提供很大的信息量。以前互联网不太普及时,这些数据就不值钱。现在几乎人人智能手机不离手,这个大数据覆盖面就广了。

比如,阿里巴巴集团和尼尔森已经开始合作。以往尼尔森公司一直在收集(购买或交换)卖场的零售交易数据。加上阿里系的电商数据,可以说完成了线上交易数据和线下交易数据的结合,对商品的整体销售情况能够获得更清晰的认识。消费品公司需要这样的市场数据。通过插件等技术手段获得用户使用互联网的行为信息也很普遍。

但是,消费者的心态、观点之类的信息还是只能通过调研才能获得。

互联网也刺激了工作众包的发展,因为任务分发变得太方便了。

比如代驾、专车、跑腿、上门美甲这样的平台。个体就能在这样的平台上接活并赚到钱,不用自己投资和推销。

其实,我国古代就有类似众包的生意模式。在明代的江南地区,很多丝织品生意的商人会为织工提供原料,然后向他们收购成品。这些商人和手工业作坊主不同的是,他们不集中生产,而是把工作量分散到各个家庭中。这是不是和代驾、专车之类的有点类似?

现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让这个过程变得又透明又高效,人人都可以参与进去来赚点钱。

同样的,采购、招聘、行政支撑等后勤工作,也因为互联网而方便了起来。

但是,商业还是那个商业。从古至今,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在“战略环节”提升效率,把成本降下来,把规模拉上去。现在,互联网产生了不少新的商业模式,因此显得尤为瞩目。所以,大家都来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提升商业效率。但如果我们先经历从19世纪没有电的时代到20世纪的电波时代,然后穿越到21世纪来体验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革的话,哪个更震撼?

所以,互联网思维归根到底就是一种如何做生意的商业思维。本章开头提到的那些互联网思维关键词,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就在起着作用。只是互联网公司的兴起,让大家再次注意到了这些规律。1.3 互联网思维不是万灵药

读了这些互联网思维,我们会有如下感觉:(1)大佬的语录居多,但还不是完善而成体系的商业理论。

互联网是新兴事物。互联网行业的成功者多数也不是学者。他们将实践中获得的成功经验传授给大众,却并没有将之上升到管理和经营哲学层面。这一点和传统的企业战略、营销学的理论不同。(2)涉及的面很广,涵盖经营的各个层面。

仅仅是上述的观点,就涵盖了从战略环境、战略规划到营销管理的产品、传播、定价和渠道的各个环节。(3)互联网思维其实是普遍规律和常识。

互联网新兴企业常常会突破底线、不按常理出牌。特别是高调地利用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创造性地进行事件营销和公关。按部就班当然难以以小博大。而在风险资本的支撑之下,必须以小博大,在短时间内打开局面。因此一定会形成和缓慢自然增长的传统巨头企业不同的行事风格,即“互联网思维”。

但是在非互联网领域,这样的传奇性故事也在一再上演。以上的这些“互联网思维”的重要观点,非互联网公司其实一直在实践着,只是说法不同。正因为如此,对互联网思维既不应该神化,也不应该仅从字面上去理解。互联网思维只能是锦上添花,却不是万灵仙丹。

如果商业思维是个高层建筑,那么“互联网思维”是目前最高的一层,但绝不能说底下的楼都白造了。房子的地基,可能是哲学、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是所在行业的科学和技术。底下的这些楼层,就是营销学、管理学的诸多原理,是帮助思考如何开展商业的方法和思路。如果只看到互联网的优势,却忘了商业的基本,很可能会阴沟里翻船。只用互联网思维经营,没看明白成功企业在互联网思维背后其他的成功之处,那就要倒霉了。

成功的著名互联网企业,都是非常符合这些老概念的。失败的原因千千万,成功却只有一种,就是什么都做对了。

这些被冠以“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思维,其实并非源于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公司的成功经验,再冠以“互联网思维”后,就成了巨大的热点。

风口:古往今来的生意无不是在找大势。对战略环境的判断很重要。

专注:企业在做大以前,专注有利于集中资源。但当单一业务的发展饱和以后,多样化发展也是一种选择。专注是相对的。

极致:极致是为了建立差异化和优势。平庸难以在消费者心中占有深刻的印象,难以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如果过头了,也会有副作用,比如成本和研发时间的问题。

口碑:口碑营销(buzzmarketing)的概念其实一直备受关注。西方公司比较注重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看法,持续调研消费者观点。进入互联网和移动社交时代之后,获得观点的传播从线下转到了线上,个人观点的影响力被放大了。但实质是一样的。

快:快是个相对的概念。能快当然好。但要追求极致,就要多花时间。快,结果也可能是粗糙。

用户体验:日本、北欧和德国的产品一向以注重用户体验闻名。西方的消费品企业重视用户调研的原因就是要了解用户的感受。

免费模式:互联网企业比较普遍,但类似思路的生意早前也有。互联网事业由于风险投资的涌入,更敢于使用这个先圈地再赚钱的方法。

迭代思维:互联网产品确实比较适合一代一代发布,方便用户更新。实体的工业产品也有迭代。比如汽车的迭代也很快速,不停地小改款。

流量思维:实体零售业也讲流量,不过是人流量、客流量。为了获得流量,也算无所不用其极。互联网企业为了流量又发红包又抽奖,零售业为了客流量,每年大促销的时候这种活动也没少做,而且已经做了好多年了。

再看看,标签思维、简约思维、No.1思维、产品思维、痛点思维、尖叫点思维、粉丝思维、爆点思维、整合思维……基本都适用于所有行业,并且在互联网时代之前都已经被广泛运用。

信息科技和互联网的确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也无须把它万能化。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互联网技术就像是空军,打仗不能没有它。但是“空军思维”不是唯一的法宝。做生意如果对商业的本质没有了解,就失去了根本。

要学习互联网思维,就要看清楚它的真相。片面理解、字面理解、学点互联网企业的做法、使用一些互联网思维的招数,结果很可能会阴沟里翻船。如果能看清楚它的真相,我们不但可以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还可以用“移动互联的思维”“人工智能的思维”来思考,以后也能赶上各种思维的大潮。风口之下

雷军不断提到的“风口的猪”,现在已经是商界名言了,也是互联网思维里最重要的观点之一。不过,什么是风口呢?谁有精确的解释?互联网思维的特点就是,没有官方定义。

一般理解,“风口的猪”就是指市场马上就要爆发了,你只要抓住这个机会,借着市场上行的大形势,也能跟着爆发。不过这让我想起一个段子:怎么分三步把大象塞进冰箱?第一步,打开冰箱。第二步,把大家塞进去。第三步,关上冰箱。问题是,具体怎么塞进去啊?

同样的,都知道要借着风口,可是风口长什么样呢?市场热点是不是风口?市场空白点呢?很多时候说这个市场机会是风口,那个行业风口来了,其实都是事后诸葛亮。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在小米之前,谁会认为手机市场还是个风口?

我们能看到的都是成功的案例,失败的是不会进入公众视线的。所以表面上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成功的创业都是因为把握了风口的动向,提前布局,收获了爆发式增长的硕果。但这只是假象。就像炒股的时候,赚钱的故事都是准确预测了下一波的大幅度拉升。但如果你说炒股的秘诀就是准确预测走势,那就是正确的废话。没有内幕信息而能准确预先判断涨跌的情况,实在是少之又少。股票还有内幕消息,行业走势可要复杂得多。

从字面理解“风口的猪”是非常危险的。似乎只要搭上行业的大风,猪也能飞上天。

其实在传统营销理论中有一些理论也可以找到行业风口的蛛丝马迹。比如市场演进阶段、鸿沟理论。也有进入新市场创造风口的观点,如蓝海战略。

了解一下这些市场规律,可以闻得到大风吹来之前的味道。2.1 跨越鸿沟是风口

风口,就是爆发前夜的市场。市场规模即将要急剧扩大,而且用户对这个种类的产品已经有所认识。同时,企业想要借上这个东风,在这个市场上要有一定优势。

市场是有不同发展阶段的。观察市场的各种迹象,利用对市场演化阶段特征的了解,可以作为找到风口的参考。鸿沟理论

在高科技行业有个很著名的观点,叫作鸿沟理论。杰弗里·摩尔(Geoffrey A.Moore)在其《跨越鸿沟》一书中,描述了包括互联网服务在内的高科技产品市场的渗透过程,也描述了不同市场阶段主要客户群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根据采纳新产品和服务的顺序,用户被分为五种类型:创新者、早期尝新者、早期主流用户、晚期主流用户和落伍者。《跨越鸿沟》一书认为,高科技企业在市场渗透的过程中,早期使用者市场和主流市场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而能够跨越鸿沟进入下一个阶段,市场规模的暴涨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回报。跨过这个鸿沟,前面就是风口。

这是一种从心理角度的用户族群区分。书中阐述:“生命周期的要素没有变化,但任何两个心理族群之间都有着不同……要各族群接受新产品的困难之处在于,如果用同样的方法面对这个市场的所有族群,几乎就是让用户立刻离开。”7

最早期的创新者是科技发烧友。他们想要的就是在第一时间买到最新的东西。贵,无所谓;性能不稳定,没关系。当然,这个族群的人数很少。

另一个族群是早期尝新者。他们有高科技梦想,但并不为了高科技而高科技,还是要考虑现实需求。他们对价格不敏感,但却很难取悦。要让他们买单的产品一定是让他们为之尖叫的。

进入主流市场后,族群的特点就会随之改变。早期主流用户是实用主义者。他们追求性价比、高质量和可靠性,不太愿意因为买了个产品而改变生活和工作的习惯,而早期尝新者则可能会愿意。

能否赢得主流市场的认同是成败的关键。在越过鸿沟进入主流用户阶段后,销售将会产生井喷,规模大增。这意味着立足已经没有问题。8

鸿沟理论可以视作传统的生命周期模型的一种延伸。9而且在跨越鸿沟的理论中,也有了切实的参考数据来寻找市场爆发的前兆。

作者通过调研等方法研究后认为,创新者和早期尝新者占全部人群比例的2.5%和13.5%。因此,在一项高科技产品的市场渗透率达到16%的时候,就是这个市场来到爆发点的前兆。在突破这个渗透率之后,就要对主流消费者市场发起进攻。如果被主流消费者接受,市场就会迎来拐点,快速发展。主流消费者和早期消费者是有极大差异的。跨过这道鸿沟,成为能够被主流消费者接受的产品,就迎来了风口。如果发现一个行业、一种新产品,市场渗透率越来越高,达到16%左右,可能一个新的风口就要诞生了。

不过,得到这个产品市场渗透率的数值其实比较难。你得把所有产品的销量去除以人口数量来获得这个渗透率。要注意,这里的所有产品不只包含自己的产品,而是所有同类的产品,包含竞争对手的。虽说是新市场,从业的企业不算多,但是要获得这些销量数据也是很难的,很多情况下都是靠猜测。当然,这至少是有了一个可以定量分析的基准点。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跨越鸿沟理论也解释了为什么早早冲上去的不见得是胜利者。跨过去是站到了风口,可总还有跨不过去的鸿沟。

先行者是很困难的,先要吸引早期用户(特别是创新者)来建立产品的口碑;然后要判断市场的趋势,快速转型进入早期主流使用者的群体并建立口碑。

很多成功者是直接杀入早期尝新者后期阶段。他们吸取了先行者的经验教训,节省了大量成本。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山寨?因为那里面满满的都是经验教训。别人付过学费了,直接山寨了就不用再付了。

在这一点上,特斯拉汽车和苹果手机异曲同工。在特斯拉之前,纯电动车已经存在了很久,但是都没有销售规模。可以说纯电动车市场一直处于早期市场阶段,用户族群基本上都是特别有钱的发烧友。因为公共充电设施很不完备,使用不方便,电动车市场一直没有推广开来。

特斯拉在电池的基础技术上其实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但是通过创新的电池组合方式增加了充电效率。但这些还不是它制胜的关键。

关键在于设计。特斯拉突出的不仅仅是电动。它表示,自己首先是辆好车。特斯拉的驾驶性能和驾乘感受是一流的。它不屑于仅仅和电动车去比拼一次充电能跑多少公里(当然,特斯拉也算是跑得远的),而是强调车本身的属性。特斯拉公司明确表示,它的产品是和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车品牌的同档次燃油车竞争的,开起来不输给燃油车。百公里加速、最高速度、操控感,这些燃油车比拼性能的指标,特斯拉都不落人后。汽车互联网、超大屏触控仪表盘、各种高科技内饰统统具备,完全可以和别家的概念车一比高下,并且特斯拉还实现了量产。

另外的卖点在于,特斯拉提供上门安装充电桩服务、承诺建设大量充电站、电池保修包换等措施。这些都是保证易用性、增加安全感的措施。

特斯拉的种种举措明显不在于拉拢纯电动车发烧友,而是瞄准早期尝新者和早期主流用户。

之前量产的普通电动车,有的突出使用成本低,有的突出环保。但电动车总是比同样性能的燃油车贵的,仅从价格考虑,买车多花的钱很难从节省的燃油费中赚回来。而敢于尝试的消费者,也不差那点钱。但是电动车开着软绵无力,外观不上档次,才是大问题。这样的电动汽车恐怕真的只有科技发烧友才会感兴趣。

早期主流用户实际上还是会考虑产品的使用感受。他们愿意花钱显示身份、品位,但是并不愿意整天摆弄各种设备。当然,现在的特斯拉车似乎还没有把可靠性提升到和燃油车一样高。但绝大多数特斯拉车主都不是只有这一辆车,把特斯拉开出去基本上是显摆的。随着特斯拉SUV车型和小型车的问世以及更大规模的充电设施的建设,其跨越鸿沟的意图相当明显。

当然,价格是个问题。短期内电动车还不大可能成为家庭的唯一用车。比如如果周末开到外地度假,充电就比较困难。以现有的充电技术水平,每天上下班开一开,晚上充个电,应该没有问题,但家里没有第二辆车还是会不方便。如果价格降低到一定程度,取代中小型燃油车或者混动车作为工作日代步车,市场规模将会很大。但如果价格昂贵,这部分消费者就会难以接受。

多样化需求也是个问题。主流用户的口味比较分散。如果只有跑车和轿车款,喜欢大型车的用户会犹豫。因此特斯拉已经准备推出小型车和SUV,非常有节奏感。一方面它要降低门槛、扩大销量,但另一方面又绝不能降低品牌的品位。于是它像传统汽车厂商做燃油车的产品线一样,用不同车型拉开战线。

以上这些都是最早期的电动车没有做的。因为它们还没有理解到,要向大众推广电动车,就要把电动车做到能够替代燃油车。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新能源车的性能、可靠性、价格、车型多样化都要不输给燃油车,才有可能成为替代品。现在的纯电动车性能还有待提升,不管采用什么动力,不能比以前的车性能差,这才是针对普通消费者的市场策略。特斯拉还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谁能做到,谁就能搭上新能源车市场上升期的狂风。

早早进入市场,不等于能取得胜利。最早进入纯电动车市场的商家,都在苦苦培育市场的过程中消磨了锐气。

传统汽车巨头有能力做市场培育。它们不但在新能源方面有技术积累,更有深厚的造车经验。但是它们并不希望新能源车早早替代燃油车,还想着多赚几年安稳钱。只有丰田比较热衷于开发混合动力车,也比较成功。但这个离真正的新能源车还有很大距离。

小车厂则几乎没有获得成功的。只能支撑着积累技术,等待市场爆发的前夕,研发出相对有一定优势的技术来。比亚迪掌握着一些电池生产的优势,也是借着特斯拉这一波风头才有崛起的迹象。比亚迪低端车的形象,让早期尝新者几乎不感兴趣。主流市场对价格敏感,能接受性能一般但性价比高的车。要不是中国很多大城市限牌限购,只对新能源车开绿灯,比亚迪的“秦”估计也只是个小众车型。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真的很重要。

了解了市场演化的规律,我们会发现,找风口真的是一个很需要水平、耐心和运气的事情。

首先,必须对市场数据了如指掌。每个阶段的市场渗透率和市场份额分布以及增长变化的情况都是有特征的。

其次,必须对客户的情况了如指掌。什么人开始接受新产品了?他们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人们的生活工作习惯有什么新变化?

最后,要对社会风尚、政策风向有很高的敏感度,因为这些也会催生新机会。

以上这些只有在行业中耕耘已久的老手或者对这个领域深入观察研究的人才能做到。即使如此,以上的信息和数据也很难收集完全。信息不全,判断就不准确。

大公司资源丰富,可以多处下注,也更有能力培养市场,造出风口,它们多数会围绕自己的资源和核心能力来布局。对小公司来说,利用好手里的资源,专注于自己的特长可能更现实。

真正需要到处找风口的是投资者。钱投在风口上才能实现快速和高额的回报,踏错节奏慢慢等就黄了。2.2 市场演进有风口

市场和人一样,也会长大、成熟和衰老。搞清楚市场演进的基本原理,才能追着最大的风口跑。

市场的演进一般分为出现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每个阶段各有特点。

在出现阶段和成长阶段,市场急剧扩大,产生风口。但是在成熟阶段甚至衰退阶段,也有机会创造新的市场,产生新的风口。市场演进曲线

企业对产品或服务的定位和营销策略,要随着市场的发展而改变,不能一成不变。同样的市场,不同区域的发展阶段也可能有所不同,也有可能要实施不同的策略。出现阶段

在还没有具体的产品投放市场以前,市场只能叫作潜在市场。比如,我们想要无人驾驶的汽车,但还没有实际可以购买的产品,那么无人驾驶汽车市场就是一个潜在市场。当第一辆无人驾驶汽车被卖出去,那无人驾驶汽车这个市场就进入了出现阶段,并开始演进。

在市场出现阶段,企业面对的是一片空白的市场。通常有这么两个方向可以选择:

一是做一个中间的定位(也叫大众市场策略),提供的产品能让大多数人都接受。实力雄厚的企业一般都会这么做。有足够资源做出一个通吃方案,为什么不做?最好是做得绝一点,让消费者直接把这个产品名称当成这一类商品的代号。

二是做一个小众定位(也叫单一补缺策略),提供的产品只满足一小部分人的使用偏好。这是定位于市场的角落。当然,有时候也会多做几个小众产品(多重补缺策略)。如果公司实力一般,那么覆盖整个市场就比较困难,采取这种方式更合理。很多科技类产品就属于这种情况。企业对那些早期狂热喜爱新科技的用户已经比较了解了,因此针对早期使用者的特点进行定位会比较容易切入市场,然后再逐渐推出新的产品,把定位向中间靠拢。

由于早期使用者常常是意见领袖,他们会引领潮流。他们还会出于炫耀的心理,不遗余力地向亲朋好友介绍,这自然就有了一个口碑传播的过程。因此,早期的定位可能是一个小众的需求,然后逐渐被推广成大众化的需求。

早期的Facebook是一种大学生社交工具,用户最早仅限于哈佛大学,后来扩展到波士顿的其他大学,然后是常春藤盟校,就这样一步步在大学生中推广开来。用户需要有大学邮箱,比如后缀是“.ac”或“.edu”,才能完成注册。《社交网络》这部影片描述了这个过程。这个原本的大学生社区网站,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社交服务网站,其每月活跃用户总数超过22亿个。现在Facebook不再是个前卫小青年或者学生族的玩意儿了,外国大妈也用上了Facebook。外国叛逆小青年们甚至纷纷改用其他社交工具以躲避父母。

第一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是市场的开拓者,实际上面临着培育客户的责任。这个时候市场的规模还小得很。这个阶段是市场井喷的前夜,风口初现。但是也有可能最终市场没有接受这个概念,风口没有起来。

当这个产品的销售开始持续上升,到了一定规模,市场就进入了成长阶段。成长阶段

如果在市场出现阶段的公司经营良好,那么其他公司就会快速模仿。很快就有新的竞争者加入,市场成长阶段就开始了。看到这个迹象,一般人都能判断出这是个风口了。但这时已经晚了,挤进来的人会越来越多。

所以在成长阶段,所有人的目标都是快速跑马圈地,尽可能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个市场是新的,增长也很快,现在不圈地,未来就会被淘汰。因此,推广、促销的力度都会很大。因为到了这个阶段,大家都看明白形势了。市场开始拥挤起来。

如果是实力较强的公司,就可能会采用大众化营销,争取大面积打击,和领头公司抗衡。如果是小公司,会避免直接竞争,采取细分策略。细分市场会越来越多,同质化、差异化的各种产品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先行者创造了新的市场,后来者在市场成长阶段把竞争打到白热化。所以这个阶段的早期就是风口出现的时候。同时,竞争也瞬间变得激烈。成熟阶段

当市场挤作一团,细分市场已经五花八门的时候,整体市场发展的增速也在降低,甚至可能出现整个市场销售量开始下降的趋势。

这个时候,市场上可能有一大堆品牌在提供产品和服务。小公司没法在一个细分市场滋润地活着,不得不开始互相侵入他人的细分市场。在上个阶段,是快鱼吃慢鱼;到了这个阶段,已经是大鱼吃小鱼了。由于竞争强度越来越高,整个市场的利润水平在下降。开始有公司被收购,或者因为撑不下去而退出市场。

成长阶段是一个不断分裂的阶段;到了成熟阶段,市场开始了一边分裂一边再结合的过程。

有些公司开始提供新的对市场有吸引力的卖点,这个卖点如果能吸引很多细分市场的客户,就重新定义了市场细分的维度,甚至会重构市场。在这个重新定义的过程中,新的市场被创造出来。如果成功的话,就会进入新的成长阶段。一个新的风口又产生了。智能手机就是典型的案例。

当然也会有竞争者立刻跟进,在此基础上直接竞争或者进行细分。市场在整合和分裂中震荡,就像《三国演义》开篇所说的“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衰退阶段

当产品需求开始下降,市场规模越来越小,市场就进入了衰退阶段。这个时候,很可能已经有了新技术、新产品或新的服务方式的替代。

新产品去替代旧产品的时候,就完成了一个演进的循环。新的市场将再次经历出现、成长、成熟和衰退的过程,产生一波又一波的风口。每个阶段都有风口

市场的演进不是总会沿着出现—成长—成熟—衰退这样一条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