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管理学院870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6 07:10:12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管理学院870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管理学院870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试读:

第一部分 历年考研真题

2013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870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部分)

2012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870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部分)

2011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870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个4分)

1.资本的黄金率水平

2.流动性偏好

3.平衡预算乘数

4.挤出效应(对投资或消费的挤出)

5.理性预期

二、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1.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是(   )。

A.向美国出口服装

B.资本折旧

C.为买卖旧房支付的储金

D.政府公债利息

2.货币乘数的大小与(  )有关。

A.法定准备率

B.超额准备率

C.现金存款比率

D.以上三个变量

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将(   )。

A.减少银行存款

B.市场利率上升

C.增加公众手里的货币

D.以上都不是

4.自然失业率等于(  )。

A.零

B.通货膨胀率

C.实现潜在产量时的失业率

D.无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5.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  )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6.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7.已知某一经济中的消费额为5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额为1.5亿元,出口额为2亿元,进口额为1.8亿元,则(  )。

A.NDP=8.7亿元

B.GDP=7.7亿元

C.GDP=8.7亿元

D.NDP=5亿元

8.在短期,实际GDP可能(  )潜在GDP。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等于,也可能大于或小于

9.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些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

A.进口增加

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C.出口减少

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

10.为降低失业率,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提高财产税

B.增加货币供给量

C.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D.增加政府支出

11.由于劳动者素质较差而导致的失业属于(   )。

A.结构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自愿失业

D.需求不足型失业

12.下面哪一类通货膨胀对人们的收入影响不大?(   )

A.超速的通货膨胀

B.恶性的通货膨胀

C.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D.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13.企业为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提高产品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   )。

A.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预期的通货膨胀

D.惯性的通货膨胀

14.引起通货紧缩的原因有(  )。

A.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

B.经济预期因素

C.货币发行量过少

D.以上都是

15.在政府的财政政策中,自动稳定器的功能是指(   )。

A.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

B.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

C.缓解周期性的波动

D.推迟经济的衰退

16.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在金融市场上(   )。

A.卖出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

B.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

C.买进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

D.买进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

17.为应对经济停滞,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应该采用的经济政策是(   )。

A.扩大支出、减税,以及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B.削减支出及税收,以及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C.扩大支出、减税,以及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8.劳动力参工率是指(  )。

A.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数中的比例

B.劳动力人数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

C.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数中的比例

D.工作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

19.货币中性论是指货币的变动(   )。

A.只影响实际变量而不影响名义变量

B.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C.同时影响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

D.既不影响名义变量也不影响实际变量

20.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21.某一经济体在五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10%,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2%,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这五年期间价格水平将(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上下波动

22.投资的组成部分中最容易波动的是(   )。

A.固定投资

B.债券的购买

C.存货投资

D.住宅投资

23.“滞胀”理论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即(   )

A.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菲利普斯曲线

B.一条长期存在的斜率为正的直线

C.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不断外移

D.一条不规则的曲线

24.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属于(  )。

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C.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D.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25.在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   )。

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三、问答题(共32分,每小题8分)

1.商业银行体系为什么能使原始存款扩大若干倍,通过什么方式?

2.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试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哪些?试加以简单说明。

4.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

四、计算题(共28分)

1.(12分)设某一个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者函数为,投资函数为,货币需求函数为,名义货币供给是1000,政府购买,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2.(16分)己知某国的情况如下:人口2500万,就业人数1000万,失业人数100万。求:(1)该国的失业率是多少?(2)如果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人数为60万人,自然失业率是多少?(3)在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该国应该有多少人就业?(4)如果该国有10万人为失意工人,这些人包括在失业者之中吗?这些工人的存在对真正的失业率有什么影响?

五、分析题(20分)

石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果中东政治动荡引起石油产量减少,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绘图说明它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2011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870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个4分)

1.资本的黄金率水平

答:资本的黄金率水平是指稳定状态人均消费最大化所对应的人均资本水平,是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的。

在图1中,横轴表示稳态时的人均资本,纵轴表示与稳态相对应的人均产量、人均储蓄和人均消费。给定生产函数,一旦确定了相应的储蓄率(一个经济并不会自动地趋向于黄金律所对应的稳态资本量。如果人们想要得到黄金律所对应的稳态资本存量,那么,就需要一种特定的储蓄率来支持它),储蓄函数就予以确定,从而就得到稳态下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因此,问题在于储蓄率的确定,要求确定的储蓄率使得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

图1  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从图1可以看出,应选择一个储蓄率,使得稳态下的处,曲线的切线的斜率与必需的投资线的斜率相等。借用数学方法可知,应满足:

即:当资本存量处在黄金法则水平上时,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加上人口增长率(并且,在技术进步条件下,加上技术进步率)。

2.流动性偏好

答:流动性偏好又称灵活偏好,也称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该理论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凯恩斯认为,流动偏好根源于以下三种货币需求动机:(1)交易动机

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2)谨慎动机(预防性动机)

谨慎动机是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3)投机动机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投机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量与利率成反比。

3.平衡预算乘数

答: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小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假设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即时,

则。

无论在定量税还是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为1。根据平衡预算乘数,可以把财政政策的作用归纳为三种情况:①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减少税收将对国民收入有巨大促进作用;②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保持平衡,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较小;③政府在减少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将会抑制国民收入的增长。

4.挤出效应(对投资或消费的挤出)

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模型中,若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曲线向右移动,两种市场重新均衡时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部分私人投资,降低原有的乘数效应,因此,财政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数量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引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1)支出乘数的大小;(2)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利率系数的大小。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因此,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反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零,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极大。因此,“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5.理性预期

答: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由约翰·穆思在其《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1961年)一文中首先提出。实际上,理性预期包含以下三个含义:(1)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为了追求最大利益,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作出正确的预期。(2)为了作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在作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其中包括对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系统了解和有关的资料与数据。(3)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的错误。

简言之,理性预期的意思是: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准确地预期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

二、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1.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是(   )。

A.向美国出口服装

B.资本折旧

C.为买卖旧房支付的储金

D.政府公债利息【答案】D【解析】政府的公债利息是政府的转移支付。没有参与生产,不是生产创造的,只是把一部分钱从政府转到了债权人手中,因此政府公债利息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中。

2.货币乘数的大小与(  )有关。

A.法定准备率

B.超额准备率

C.现金存款比率

D.以上三个变量【答案】D【解析】货币乘数为:,其中是通货存款比率,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超额准备金率。货币乘数与三个变量的关系是:①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②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就越大。③通货存款比越低,公众作为通货持有的基础美元就越少,银行作为准备金持有的基础美元就越多,银行能够创造的货币就越多,因此通货存款比越低,货币乘数越高。

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将(   )。

A.减少银行存款

B.市场利率上升

C.增加公众手里的货币

D.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AC两项,公开市场操作是货币政策最常用的工具,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它为债券支付的美元就增加了基础货币,从而增加了货币供给,增加了银行存款和公众手里的货币。B项,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利率下降。

4.自然失业率等于(  )。

A.零

B.通货膨胀率

C.实现潜在产量时的失业率

D.无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答案】C【解析】自然失业率又称“充分就业失业率”,它是经济围绕其波动的平均失业率,是经济在长期中趋近的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

5.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  )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答案】C【解析】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税收和公债)通过个人可支配收入影响消费支出,进而影响国民收入。政府转移支付与政府购买都属于财政支出政策。

6.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形成超额准备金的原因有多种:银行找不到合适的贷款对象、吸收的存款太多以及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等。

7.已知某一经济中的消费额为5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额为1.5亿元,出口额为2亿元.进口额为1.8亿元,则(  )。

A.NDP=8.7亿元

B.GDP=7.7亿元

C.GDP=8.7亿元

D.NDP=5亿元【答案】B【解析】根据支出法,

8.在短期,实际GDP可能(  )潜在GDP。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等于,也可能大于或小于【答案】D【解析】潜在GDP是一个国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能实现的GDP,它表明一个经济的潜力。实际GDP是实际上所生产出来的GDP。短期内,如果潜在GDP与实际GDP相等,表明经济处于理想的正常运行状态;如果潜在GDP大于实际GDP,经济处于紧缩状态;如果潜在GDP小于实际GDP,经济处于过热状态。长期而言,潜在GDP与实际GDP是相等的。

9.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些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

A.进口增加

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C.出口减少

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答案】D【解析】AC两项,进口增加,出口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下降,因此不可能造成通货膨胀;B项,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而工资不变使得总需求曲线不变,价格下降,不可能导致通货膨胀;D项,政府支出不变的情况下,税收减少意味着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总供给不变,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10.为降低失业率,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提高财产税

B.增加货币供给量

C.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D.增加政府支出【答案】D【解析】AD两项,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扩大总需求,增加就业,从而降低失业率。提高财产税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而增加政府支出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B项,增加货币供给量属于货币政策工具;C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得劳动市场上的需求量下降,失业率增加。

11.由于劳动者素质较差而导致的失业属于(   )。

A.结构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自愿失业

D.需求不足型失业【答案】A【解析】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即劳动者素质较差,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12.下面哪一类通货膨胀对人们的收入影响不大?(   )

A.超速的通货膨胀

B.恶性的通货膨胀

C.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D.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答案】C【解析】对于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人们在协商工资和贷款契约时已经把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考虑在内,从而工资、利息率和租金都按和各商品相同的比例增长。这样,价格上涨不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13.企业为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提高产品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   )。

A.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预期的通货膨胀

D.惯性的通货膨胀【答案】B【解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包括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求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14.引起通货紧缩的原因有(  )。

A.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

B.经济预期因素

C.货币发行量过少

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通货紧缩的原因包括:①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使得货币发行量过少,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太多的商品追逐太少的货币”;②经济周期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④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⑤供给结构不合理;⑥人们对经济周期的预期等。

15.在政府的财政政策中,自动稳定器的功能是指(   )。

A.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

B.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

C.缓解周期性的波动

D.推迟经济的衰退【答案】C【解析】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但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缓解经济周期的波动,而不能替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熨平经济周期。

16.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在金融市场上(   )。

A.卖出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

B.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

C.买进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

D.买进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答案】B【解析】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或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回笼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给,从而给市场“降温”。

17.为应对经济停滞,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应该采用的经济政策是(   )。

A.扩大支出、减税,以及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B.削减支出及税收,以及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C.扩大支出、减税,以及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解析】面对经济停滞,政府应该采取双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扩大支出、减税使得曲线向右移动,此时产出增加,利率上升,为了较少利率上升导致的挤出效应,应该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以配合,从而降低利率,进一步扩大投资,使得均衡产出增加,促进经济增长。

18.劳动力参工率是指(  )。

A.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数中的比例

B.劳动力人数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

C.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数中的比例

D.工作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答案】B【解析】

19.货币中性论是指货币的变动(   )。

A.只影响实际变量而不影响名义变量

B.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C.同时影响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

D.既不影响名义变量也不影响实际变量【答案】B【解析】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减少)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古典学派一般把货币作为与实体经济没有内在联系的“外生变量”,认为货币的供给变化不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形成了货币中性论。

20.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答案】C【解析】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即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通过抑制政府消费和个人消费,减少总需求,从而降低物价水平,缓解通货膨胀。

21.某一经济体在五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10%,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2%,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这五年期间价格水平将(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上下波动【答案】B【解析】根据费雪方程式可知,,即货币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通货膨胀率=10%-12%=-2%,即五年期间价格水平下降。

22.投资的组成部分中最容易波动的是(   )。

A.固定投资

B.债券的购买

C.存货投资

D.住宅投资【答案】C【解析】与固定投资和住宅投资相比,存货投资是支出中最小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却更容易波动。在一次典型的衰退中,支出减少的一半以上都来自存货投资的减少。

23.“滞胀”理论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即(   )

A.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菲利普斯曲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