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中国古典文化大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5 22:38:26

点击下载

作者:樊东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尚书(中国古典文化大系)

尚书(中国古典文化大系)试读:

前言

《尚书》,原名《书》,到了西汉才称为《尚书》。“尚”即“上”,为“上古”意,“书”就是历史简册,故《尚书》即为“上古之书”。因其后被列为儒家经典,故又称《书经》。它是距今约三千年间的一部官方文件总集,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性著作。秦汉以来,被尊为五经之一。《尚书》中的篇章原来都是历代史官记录和收藏的官方政治文件及重要的政治论文,数量很多。相传到了春秋末期,孔子对这些篇章进行删减,选择了其中一些重要的具有教化意义的篇章,按年代顺序予以编排,约百篇。《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又《汉书•艺文志》引刘歆《七略》:“《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至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但一直以来,孔子是否对《尚书》进行了删减和编排,学界尚有争论。

秦时焚书,《尚书》也不免遭殃,但所幸的是《尚书》并未完全亡佚。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就是伏生。他原是秦博士,专门研究和传授《尚书》。秦汉之际,天下大乱,伏生将自己手中的《尚书》藏匿起来。《史记•儒林列传》载:“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由此可见,庆幸之余的遗憾是伏生只找回了二十九篇,他凭此二十九篇在齐鲁大地教授学生。《史记•儒林列传》:“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伏生口授,由学生将二十九篇《尚书》记录下来,因记录所用的文字是当时通行的隶书,故称“今文《尚书》”。伏生所传《尚书》有二十九篇。二十九篇分别是:《

虞书

》《夏书》:《

尧典

》《

皋陶谟

》《

禹贡

》《

甘誓

》《商书》:《

汤誓

》《

盘庚

》《

高宗肜日

》《

西伯戡黎

》《

微子

》《

周书

》:《

牧誓

》《

洪范

》《

金縢

》《

大诰

》《

康诰

》《

酒诰

》《

梓材

》《

召诰

》《

洛诰

》《

多士

》《

无逸

》《

君奭

》《

多方

》《

立政

》《

顾命

》《

吕刑

》《

文侯之命

》《

费誓

》《

秦誓

》《泰誓》

武帝末年从民间又得一篇《泰誓》,称“后得《泰誓》”,东汉学者由此怀疑伏生所传《泰誓》或为后人加入,故后世多称伏生所传为二十八篇。

汉武帝时期,鲁恭王为了扩建宫室而拆孔子旧宅,在墙壁中发现了一部《尚书》,共四十五篇,其中有二十八篇与伏生的今文《尚书》基本相同,因其用秦代以前的文字书写,故称“古文《尚书》”。后由孔子后裔孔安国献给朝廷。伏生的今文《尚书》在两汉一直流传,并得到官方的认可而被立为学官。而古文《尚书》直到西汉中后期才逐渐受到关注,只有一个短暂的时期被立为学官,东汉时即被取消。传授今文《尚书》的人被称为“今文学家”,传授古文《尚书》的被称为“古文学家”,于是形成了两大派别。

西晋永嘉之乱以后,今、古文《尚书》相继失传。到了东晋时期,豫章内史梅赜突然向朝廷献上了孔安国的《孔传古文尚书》五十八篇,其中有三十三篇和伏生的今文《尚书》内容相同,多出的二十五篇被称为“晚书”。唐初孔颖达在奉命修《尚书正义》的时候采用了《孔传古文尚书》,《尚书正义》即成为官方定本而流传于世。

与此同时,关于今文、古文《尚书》真伪的争论也日渐激烈。自东汉末始,马融第一个对今文《尚书》的真伪提出疑问,其后对今文《尚书》本身真伪及其著作年代和作者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而对古文《尚书》真伪的争论更加激烈。自东汉末年直至宋、元、明、清的许多学者,都对梅赜所献的这本来历蹊跷的《尚书》产生疑问,以致一些学者直接视古文《尚书》为“后儒”伪作。清代学者阎若璩还专门写了一本《古文尚书疏证》,指出伪古文形成过程中的许多破绽,系统论证古文《尚书》为伪作。近代学界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而“清华简”(2008年7月,一位校友向清华大学捐赠了2 388枚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的出现,又以实物的形式力证古文《尚书》为伪书。自此古文《尚书》的真伪争论,再次甚嚣尘上。对此问题,我们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和探讨。

关于《尚书》的分类问题,根据前人观点,大致可分为五类:

典:记载古代典制

如《尧典》《舜典》《禹贡》《洪范》《吕刑》等

谟:谋议、政治会议、君臣之间的讨论等

如《大禹谟》《皋陶谟》等

诰:上级对下级的诰命,或大臣们之间的告诫、勉励

如《汤诰》《酒诰》《召诰》《洛诰》等

誓:誓师之辞

如《甘誓》《汤誓》《牧誓》《费誓》《秦誓》等

命:天子对诸侯或大臣的嘉奖或册命

如《顾命》《毕命》《文侯之命》等

由于篇幅和内容的局限,本次译注只节选了今文《尚书》的二十八篇。每一篇都包括了题解、原文、注释、译文。题解主要介绍每一篇的大致内容。原文所采用的是《十三经注疏》本,并参考了其他一些版本。注释部分力求简洁明了,不做深层次考辨,部分参考了《尚书正义》《尚书今古文注疏》等古代学者的经典注解和部分现代学者的注解。译文部分采取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力求在紧扣原文的基础上更利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尚书》历来难懂,对于《尚书》的注解问题也有很多争议。由于译注者才学浅薄,不免会有缺失之处,还请读者朋友多多批评和指正,不胜感激。樊东2012年10月虞书尧典题解

尧,又称帝尧、唐尧,是我国传说中上古时期一个著名的氏族首领,五帝之一。“典”,是指重要的简册和文书,所谓“五帝之书谓之‘五典’”。可见“典”的重要性。《尧典》主要记载了尧帝德行方面的事迹,包括任命官员、制定历法,选拔人才,议定接班人,制定刑罚等内容。它是研究我国上古时期的政治制度,思想和文化的重要文献。①②③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注释

①聪:听力好,这里指善于倾听,听到的事物多而广。

 明:视力好,此处指明察事理。文:文采。思:善于思考。

②光:光辉。宅:遍布,充满。

③逊:退。译文

以前帝尧在位的时候,他能广泛听取,明察秋毫,富有文采,善于思考;光辉布天下。在将要退位禅让给虞舜的时候,史官作了《尧典》,把当时发生的事情记载下来。(以上是《尧典》的序言)①

曰若稽古:②③④

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

⑤⑥⑦⑧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⑨⑩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注释

①曰若:《尚书》中常用此作为追述历史往事的发语词。

 稽:考察。

②钦:指处事谨慎认真。明:明察。

 安安:通“晏晏”。温顺和蔼的样子。

③允:确实。恭:恭敬。克:能够。让:谦让。

④被:覆盖。四表:四方以外的荒远之地。

⑤格:至,到达。上下:指天地。

⑥明:显露,彰显。俊:大,指超越一般。

⑦九族:即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

 另有说法是指父族四代,母族三代,妻族二代。

⑧平:通“辨”。分辨。章:彰明。百姓:百官族姓。

⑨万邦:指众多的邦国。

⑩黎民:黎,众多,黎民指众多老百姓。

 于:于是。时:善。雍:和。译文

查考上古的往事:尧的名字叫放勋,他处事谨慎认真,明察是非,言行文雅而思维敏捷,和蔼可亲,待人确实恭敬而谦让,光辉普照遍及天下。他能够发扬高尚的德行,使自己的家族亲近和睦。家族和睦相处之后,又区分辨明百官及众氏族的事务。百官及众氏族辨明之后,又去协调众多邦国,使其和睦,天下的黎民百姓于是都友善和谐。①②③④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⑤⑥⑦⑧⑨⑩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

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注释

①羲 xī 和:即羲氏与和氏,他们是世代执掌天文历法的官员。

②钦:恭敬,谨慎。若:顺,遵循。

 昊 hào 天:天地,大自然。

③历:推算。象:图像,这里指日月星辰运行的图像和规律。

④人时:原作“民时”,唐代因避唐太宗之讳而改为“人时”。

 时,即时令。

⑤羲仲:羲氏的族弟。宅:居住。嵎yú夷:地名,处东海之滨。

⑥旸 yáng 谷:传说中日出的地方。

⑦寅:恭敬。宾:导,引导。

⑧平:辨,辨别。秩:察。东作:太阳从正东方升起的时刻。

⑨日中:白昼的长短居中,指春分这一天。

⑩星鸟:星名,即朱雀七宿,因其星图与鸟形相似,故称“星鸟”。殷:正,定。厥:同“其”。析:分散。孳:生殖繁衍。尾:交配。南交:古代地名,在南方。讹:运行。致:来到,此处指送来。日永:白天长。星火:星名,东方青龙七宿中的大火心宿。因:就。犹今天所说的就地而卧以纳凉。希革:这里指鸟兽的毛羽稀疏。和仲:和氏的弟弟。昧谷:地名,传说中太阳落山之地。饯:饯行,送行。纳日:落日。西成:太阳完成西落的时刻。宵中:夜晚的时间长短居中,指秋分这一天。星虚:星名,北方玄武七宿中的一颗星。夷:成,即收割。毨xiǎn:鸟毛重新生长。朔方:北方。幽都:传说中的北方地名。朔易:指太阳由北向南回归。易,改变。日短:白天的时间短。星昴 mǎo:星名,西方白虎七宿之一。隩yù:房屋。氄rǒng:细软的绒毛。咨:叹词,表示感叹。期:一周年。允:用。厘:治,治理。百工:指各项事业。庶:众。咸:皆,都。熙:兴旺,兴起。译文

于是就命令羲氏与和氏,恭敬认真地遵从自然,推算出日月星辰的运行图像和规律,以制定历法,谨慎地把时令教授给人们。分命羲仲居住在东方的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辨别和观察太阳从正东方升起的时刻。白天的时间长短居中,且在傍晚的时候,鸟星出现在天上,以此来确定春分之日。这个季节,人们纷纷在田野里劳作,鸟兽开始生殖交配。又命令羲叔居住在南方的交趾,辨别和观察太阳在南方运行的情况,恭敬地迎接太阳到达南方。以白天时间最长,黄昏时刻火星出现在天上为标志,来确定夏至之日。这时天气暑热,人们席地纳凉,鸟兽身上的羽毛因为脱落而显得稀疏。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方的昧谷,恭送太阳落山,辨别观察太阳落山的时刻。并以夜晚的时间长短居中,以及黄昏时虚星出现在天空为标志,来确定秋分之日。这是人们收获的季节,鸟兽也开始长出新的羽毛。又命令和叔居住在北方的幽都,辨别观察太阳由北向南开始运行的时间。并以白天时间最短,且黄昏时昴星出现在天空为标志,来确定冬至之日。这个时节,人们居住在屋里,鸟兽也长出了柔软的绒毛。

尧帝说:“啊!羲氏以及和氏,一周年是三百三十六天,你们需要设置闰月以确定四季,进而构成一岁。用此历法来治理各项事业,那么众多事业都会业绩兴盛的。”①②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③④

放齐曰:“胤子朱启明。”⑤

帝曰:“吁!嚚讼,可乎?”⑥

帝曰:“畴咨?若予采。”⑦⑧⑨

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⑩

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

佥曰:“於!鲧哉。”

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

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注释

①畴:谁。咨:语气词

②若:顺应。时:天时。登庸:升职,提拔。

③放齐:尧帝的一个大臣。

④胤:后代。朱:丹朱,尧帝之子。启明:指开明的意思。

⑤嚚 yín:说话不忠信。讼:争讼,争辩。

⑥予:我。采:事,这里指处理事务。

⑦欢兜:尧帝的大臣。⑧都:语气词,表示赞美。

⑨共工:尧帝的大臣。方:读为“旁”,指普遍。

 鸠:聚集。僝 chuán:具,显示。

⑩静:通“靖”。指言语恭敬美善。庸:同“用”。象:外表。滔:同“慆”。怠慢。四岳:四方的诸侯。割:通“害”。俾:使。乂 yì:治理。佥:都,皆。於:语气词。鲧 gǔn:尧帝的大臣,相传是禹的父亲。咈fú:违背的意思,指不行。方:通“放”。指放弃。圮 pǐ:坍塌,毁坏。已:止。钦:恭敬,认真。绩:功绩。译文

尧帝说:“谁能够顺应天时而被提拔任用呢?”

放齐答道:“您的儿子丹朱思想很开化。”

尧帝说:“嘻!他说话不够诚实,又喜欢和别人争执,这样可以吗?”

尧帝说:“谁能协助我处理政务呢?”

欢兜答道:“共工善于广泛团结别人,且拥有功劳。”

尧帝说:“唉!他讲话貌似谦虚恭敬,用他的时候却违命不听,连老天爷都敢怠慢。”

尧帝说:“啊!四方诸侯的首领们,现在正是洪水泛滥、危害天下的时候,水势包围了山冈,蔓延到了山陵。洪水滔天,老百姓忧虑叹息,有能够使洪水得到治理的人吗?”

四岳的首领们都说:“啊!鲧可以啊!”

尧帝说:“唉!他不服从命令,还毁坏其族人关系。”

四岳的首领们说:“不是吧!试试他,要是不行就算了。”

尧帝说:“去吧!鲧,你要谨慎认真啊!”九年过去了,鲧治水还是没有取得什么功绩。①②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③④

岳曰:“否德,忝帝位。”⑤

曰:“明明扬侧陋。”⑥⑦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⑧

帝曰:“俞!予闻,如何?”⑨⑩

岳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帝曰:“钦哉!”注释

①庸命:用命。

②巽 xùn:担任,履行。

③否德:无德。

④忝:辱没。

⑤明明:明察贤明之人。

 扬侧陋:举荐地位卑微之人以及居住在偏远地区的隐士。

⑥师:众人。锡:通“赐”。这里指给尧帝提意见。

⑦鳏 guān:单身男子,这里指孤苦的人。

⑧俞:当然,是啊。

⑨瞽 gǔ:瞎子。

⑩烝烝:蒸蒸日上的意思。女:名词用作动词,指嫁女儿。时:同“是”。代指舜。厥:其,指舜。刑:原则,法则,指舜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厘:命令。妫 guī:即妫水河。

 汭 ruì:水流弯曲的地方或河流汇合处。嫔:妇人,这里名词用作动词,指给舜作嫔。译文

尧帝说:“啊!四方诸侯之长,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从天命,接替我的位子?”

四岳的首长们说:“我们德行浅薄啊,会有辱帝位的。”

尧帝说:“那你们给我找出一个贤明的人,或者推荐一个居处偏远地区的隐士吧。”

众人向尧帝进言道:“在民间有个孤苦的单身男子,叫虞舜。”

尧帝说:“是啊!我听说过这个人,他怎么样啊?”

四岳的一个首领说:“他是那个瞎子乐官的儿子。他父亲顽固不化,他母亲不诚实,他弟弟又傲慢无礼,但他却能够以孝道和他们和谐相处。他积极上进,不至于变为奸邪之人。”

尧帝说:“我就考验他一下吧!我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从我的两个女儿那里就可以观察到他为人处事的原则和他的品行了。”于是尧帝就把两个女儿下嫁到虞舜所居住的妫水弯,给虞舜做了媳妇。

尧帝说:“恭敬认真地去做事吧!”皋陶谟题解

皋陶,舜帝时的大臣。谟,就是谋,谋略。皋陶在和舜帝的一次谈话中阐述了其治国的理念和方略,史官记载下了谈话的内容,故称“皋陶谟”。这是《尚书》中的重要篇章,是研究上古政治思想史的重要史料。此篇在今、古文《尚书》中皆有,不同之处是今文《尚书》把本篇和《益稷》合为了一篇。

曰若稽古:①②

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

禹曰:“俞,如何?”③④⑤⑥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⑦迩可远,在兹。”⑧

禹拜昌言曰:“俞!”⑨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⑩

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欢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注释

①允:诚,真。迪:践行,遵行。厥:其,这里代指舜帝。

②谟:谋略,决策。明:英明。弼:辅佐。谐:和谐,齐心协力。

③厥:其,代指自己。④永:长久,永久。

⑤惇 dūn:宽厚,敦厚。叙:顺。

⑥庶:众,众多。明:贤明之人。励:勉励。翼:辅佐。

⑦迩:近。⑧昌:善,美。昌言:美言。

⑨知人:了解所要任用的人。

⑩咸:都,全部。时:通“是”。代指“这样”。哲:明智。官人:任用人。有:用于名词前的词头,无意义。迁:流放。巧言:花言巧语。令色:和善的面容。

 孔:很,非常。壬:奸佞的人。译文

查考上古的往事。

皋陶说:“诚实认真地遵循着先王的德政,就会决策英明,辅臣们也会和谐相处,团结一致。”

大禹说:“说得好啊!那么具体应当怎么样去实行呢?”

皋陶说:“自己首先要谨慎,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养。对待自己的族人要宽厚,使贤明的人受到勉励而努力辅佐。由近可以及远,道理就在这里。”

大禹听了这番美言之后,拜谢说:“说得好啊!”

皋陶说:“除此之外,还要了解所任用的人,还要安抚老百姓。”

大禹说:“啊!都像这样的话,连尧帝都会感到为难了。知人是要有智慧的,要能够善于任用人。安抚老百姓给予恩惠,就会得到老百姓的爱戴。能够做到明智和有恩惠,尧帝何必担忧欢兜?何必流放三苗?又何必害怕那些花言巧语奴颜婢膝的奸佞之臣呢?”①②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

禹曰:“何?”③④⑤⑥⑦

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⑧⑨⑩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注释

①亦:考察,检验。行:德行。九德:九种品行。

②载:始。采采:做事,从事事业。

 第一个采是动词,指从事;第二个采是名词,指事情。

③宽:宽大。栗:战栗,严肃恭谨。

④柔:指性情温和。立:独立,有自己的主见。

⑤愿:敦厚,老实。恭:庄重严肃。

⑥乱:治,指有治国的才干。敬:庄重,认真。

⑦扰:柔顺。毅:果断,刚毅。

⑧直:正直,耿直。温:温和,和蔼。

⑨简:简朴。廉:廉洁。⑩刚:刚正。塞:充实。强:强悍,不屈不挠。义:仁义。彰:彰明,表彰。厥:代词,指九德。常:经常。宣:宣示。三德:九德中的三种。夙夜:早晨和晚上。浚明:恭敬努力。家:这里指部族。严:严肃。祗 zhī:恭敬。亮:辅佐。采:事务。邦:邦国。翕 xī:聚集。敷:普遍。施:施行。咸:全部。事:从事。俊乂:指特别有才德的人。百僚:指百官。师师:互相学习和仿效。百工:百官。惟:想。时:同“善”。抚:顺从。五辰:指金、木、水、火、土五星。庶:众多。绩:功绩。凝:成功。译文

皋陶说:“考察一个人的品行有九种美德。考察他的言论,如果此人有德,就告诉他,开始做事情吧。”

大禹问:“何为九德?”

皋陶说:“宽大而又谨慎细致;性情温和而又有独立见解;敦厚老实而又端庄严肃;富有才能却又恭敬而不骄傲;柔和温顺而又刚毅果断;耿直而又温和;为人简朴而又廉政;刚正而充实;强悍而又有道义。常常彰显和表彰这九种德行,就会吉利。“每天都能彰显出九德中的三种德行,早晚都恭敬努力地去实践,就能拥有和掌管一个部族。每天都能恭敬严肃地实践九德中的六种德行以辅佐君王处理政务,就能拥有和掌管一个邦国。如果将这些德行聚合在一起广泛地去实践,即九德全部从事,那么有德和有才之人就都处于官位了。百官相互学习,一心想把事情做好,若再能顺应天时,那么众多事业都会取得成效。”①②③“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④⑤⑥⑦工,人其代之。天叙有典,勅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⑧⑨⑩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 敬哉有土!”

皋陶曰:“朕言惠可厎行?”

禹曰:“俞!乃言厎可绩。”

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注释

①无:通“毋”。不要。教:效仿。逸欲:安逸贪欲。

②一日二日:意思是指每天。几:通“机”。指事情。

③旷:空着,指虚设。庶官:众多官员。

④天工:上天的工作。

⑤叙:秩序。典:常法。

⑥敕chì:命令,告诫。五典:即五种人伦关系,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惇:敦厚。

⑦秩:秩序,这里指规定等级次序。

⑧自:遵循。五礼: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种礼节。

 庸:经常。

⑨寅:敬。协:和谐。衷:内心。

⑩命:赐命。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种等级的礼服。

 章:纹饰,图案。讨:惩罚。五刑:五种刑罚,即墨、剔 tì、剐、宫、大辟。

 用:施行。懋 mào:好,美好。聪:听力好,指善于听取意见。

 明:视力好,指善于观察问题。明:赏,表扬。畏:通“威”。指惩罚。达:通达。上下:上指天,下指人。有土:指保有国土的君王。惠:确实。厎 zhǐ:做到,得到。赞赞:尽力、努力的样子。襄:辅助。译文“不要仿效别人安逸享乐和贪图私欲。掌管邦国要兢兢业业,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事情需要处理,所以不要让那些官员形同虚设,而应各尽其责,上天的工作需要人代替它去完成。上天制定了秩序和法则,告诫我们要搞好父、母、兄、弟、子这五种伦理关系,并使这些关系变得敦厚!上天制定了尊卑高下的礼节,需要我们遵循从天子到庶民这五种等级关系,并使这五种关系成为常规!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要同心协力,相互尊敬,和衷共济!上天赐福给有德之人,以纹饰不同的五等礼服来彰显这五种等级!上天要惩罚有罪的人,用五种刑罚来实行!政务有条有理,很好啊!很好啊!“老天善于听取意见和有敏锐的观察力,都是来自于我们人的善于听取和善于观察。上天的赏罚,都是来自于我们人的赏罚。上天与下人是相互通达的。要恭敬和谨慎啊,有疆土的君王们!”

皋陶说:“我的话的确可以得到实行吗?”

大禹说:“是啊!你的话可以实行,还会取得功绩。”

皋陶说:“我没有什么智慧,只想着能够天天尽力辅佐您。”

夏书

禹贡题解

禹,即传说中的大禹。贡,献也,即向朝廷进贡方物和特产。《禹贡》记载了大禹治水以后,依据山川、河流等地形特征划分九州的各自疆域,并依据各地的地形、土壤等不同情况确定其贡赋的标准。①②③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注释

①别:区别,划分。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②随山:指随山刊木,随着山势砍削树木作标记。

 浚:疏通。川:河流。

③任土:根据土地的肥瘠程度。贡:下面向上面所进献的物品。译文

大禹划分出九州各自的疆界,沿着山体的走势砍削树木作为标记,疏通河道,根据土地的肥瘠程度来确定各地所应承担的贡赋。(以上是《禹贡》的序言)①②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③④⑤⑥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

⑦⑧⑨⑩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

恒、卫既从,大陆既作。

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注释

①敷:分,划分。

②奠:定,奠定。

③既:已经。载:事,施工。

 壶口:黄河瀑布,在今陕西宜川县东。

④梁:山名,即吕梁山。岐:山名,在今山西介休县。

⑤太原:今山西太原一带。

⑥岳阳:太岳山的南面。岳,指太岳山。

⑦覃怀:地名,在今孟津以东,河南武陟、沁阳一带。

 厎:致,取得。绩:成功,功绩。

⑧衡漳:衡,通“横”。

 漳,即漳水,因漳水东西走向,故称衡漳。

⑨厥:代指冀州。惟:是。壤:柔土。

⑩赋:赋税。

 上上:古人区分等级的一种方式是用上、中、下的组合来划分出九个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这里的上上即指第一等。错:杂,错杂。恒:滱水。卫:滹沱河。

 从:顺从,这里指水顺着河道流淌很畅通。大陆:泽名,在今河北巨鹿县西北。作:耕作。岛夷:古代指东北夷,居住在渤海湾一带的海岛上。

 皮服:以皮货作为贡物。夹:近,接近。碣石:山名,在今河北黎县北。译文

大禹划分疆土,沿着山体的走势砍削树木作为标记,以高山与大河来确定各州的疆界。

冀州:黄河的壶口带治理好以后,又治理吕梁山和岐山。治理太原一带,一直延伸到太岳山的南面。覃怀一带的治理也取得了成效,一直到漳水。冀州这一带的土地是白色的和柔软的土,其赋税按第一等级征收,也夹杂其他等级,这里的土地等级为第五等。

恒水和卫水这两条河畅通以后,大陆泽变成了可以耕作的良田。

海岛上的夷人用皮货作为臣服的贡物来进贡,他们带着贡品在接近碣石的南边进入黄河。①②③④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灉、沮会同。桑土

⑤⑥⑦⑧⑨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土⑩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注释

①济:水名。源出河南济源县,其故道过黄河而南流,又流向山东,与黄河平行入海。兖州:今河北、山东境内。

②九河:黄河流到兖州,分为九条支流。

 道:同“导”。疏通的意思。

③雷夏:泽名,在今山东菏泽与郓城之间。

 既泽:这里指成为沼泽的意思。

④灉 yōng:黄河的支流,今已不存在。

 沮 jū:黄河的支流,今亦不存在。

 会同:这里指汇合流入雷夏泽。

⑤桑土:指适合种植桑树的土地。蚕:养蚕。

⑥是:于是。降:下。宅:居。

⑦坟:这里指高低不平。⑧繇 yáo:茂盛。

⑨条:长,高。⑩贞:即“中”。十有三载:即十三载。乃同:才与其他几州相同。漆丝:漆和丝。篚 fěi:竹子制作的器皿。织文:文锦一类的丝织品。漯 tà:水名,黄河的支流。译文

济水和黄河之间这一地区是兖州:

黄河的几条支流被疏通以后,雷夏成为了沼泽之地,水和沮水汇合流入雷夏泽。适合种植桑树的土地已经能够养蚕,人们于是从丘陵上下来,到平坦的地上居住。这一带土的颜色是黑的,而且多丘陵高岗,草木茂盛修长。这一带土地是第六等,赋税是第九等,耕作十三年才与其他几个州相同。这个地区进贡的物品是漆和丝。用竹制的筐装载丝织品,他们带着贡品乘船由济水和漯水到达黄河。①②③

海、岱惟青州:夷嵎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④⑤⑥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海物惟错。岱畎⑦⑧⑨⑩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篚丝。浮于汶,达于济。注释

①海:指渤海。岱:泰山。青州:山东半岛。

②略:经略,治理。

③潍 wéi、淄 zī:二水名,向东流入大海,在今山东。

④斥:指盐碱。 ⑤chī:细葛布。

⑥错:杂。

⑦畎 quǎn:山谷。枲xǐ:麻。怪石:奇异之石。

⑧莱夷:莱山之夷,在今烟台地区。作:耕作。牧:放牧。

⑨yǎn:山桑。

⑩汶:水名,其源头在今山东莱芜县。译文

渤海和泰山之间这一地区是青州:

嵎夷被治理好之后,潍水和淄水就疏通了。这一地区土的颜色是白色的,而且多丘陵,滨海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盐碱。这一地区的土地是三等,赋税为四等。他们所进贡的物品是盐和细葛布,夹杂各种海产品。还有泰山山谷地区的丝、麻、铅、松木和奇异的石头。东莱一带可以耕作种植和放牧。用竹筐装载山桑蚕所吐之丝,作为进贡的贡品,他们带着贡品从汶水乘船进入济水。①

海、岱及淮惟徐州:②③④⑤

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⑥⑦⑧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⑨⑩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注释

①海:指黄海。淮:淮河。

 徐州:在今安徽北部和山东南部这一带。

②沂 yí:沂水,发源于山东沂水县。

③蒙:山名,在山东蒙阴县以南。

 羽:羽山,在今山东临沂、郯城至江苏赣榆县。艺:种植。

④大野:泽名,在山东巨野县。猪:通“潴”。水停留。

⑤东原:地名,在今山东东平县。平:治理。

⑥埴 zhí:黏土。

⑦渐包:包,通“苞”;渐包,指逐渐生长丛生。

⑧土五色:五色土。

⑨羽:羽山。夏:大。

 翟:山雉,是一种长尾野鸡,其羽毛可做装饰品。

⑩峄 yì:峄山,在今江苏邳县境。孤桐:特生的桐木。泗:水名,淮河支流,源出今山东泗水县。

 浮磬:水中一种可以做磬的石头。淮夷:居住在淮河下游的少数民族。珠:河蚌所产的珠。玄:黑色。纤:厚绢,绸子。缟:白绢。译文

黄海以西,泰山以南,至淮河之间的地区为徐州:

淮河和沂水得以治理,蒙山沂山一带便可以种植庄稼,大野泽里的水聚集泽中而不再外流,东原地区的土地也得到了治理。这一地区的土是红色的黏土,多高丘,草木逐渐生长而繁茂。这里的土地是第二等,赋税是第五等。其进贡的物品是五色土、羽山山谷中的大野鸡、峄山南面独生的桐木,以及泗水岸边露出水面的那些可以作磬的石头。淮河边上的人还进贡珍珠和鱼。他们用竹筐装载黑色的绸子和白绢,他们带着这些贡品从淮河、泗水乘船到达黄河。①

淮、海惟扬州:②③④⑤⑥

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筿既敷,⑦⑧⑨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⑩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筿、、齿、革、羽、毛惟木。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注释

①海:指东海。

②彭蠡:泽名,相当于今天的湖北广济、黄梅和安徽的宿松、安庆一带的滨江诸湖泊。猪:通“潴”。

③阳鸟:大雁之类的鸟。攸:用以,用来。

④三江:娄江、吴淞江、东江。入:入海。

⑤震泽:江苏太湖。厎定:得到安定。

⑥筿xiǎo:小竹。dàng:大竹。敷:布。

⑦夭:茂盛。

⑧乔:高大。

⑨涂泥:潮湿柔软的泥土。

⑩金三品:指金、银、铜这三种品第的金属。瑶:美玉。琨:美石。齿:象牙。革:犀牛皮。

 羽:翠鸟的羽毛。毛:旄牛尾。

 惟:与,和。《经传释词》:“惟,犹与也,及也。”岛夷:沿海各岛屿上的人。卉服:蓑衣。织贝:用线串联起来,织成片的海贝。包:包裹。锡贡: 锡,通“赐”;锡贡指主动自愿地进贡。译文

淮河与东海之间是扬州:

彭蠡泽里的水停止外流而聚集很深,大雁之类的候鸟栖息在其中的岛屿上。三江之水流入大海,太湖也就安定了。大大小小的竹子遍布这一地区,这里草木茂盛,树木高大。这一带的土是潮湿的泥土,土地是第九等,赋税是第七等,夹杂着第六等。贡品为金、银、铜这三种金属,美玉、美石、小竹、大竹、象牙、犀牛皮、翠鸟的羽毛、牦牛尾以及木材。沿海岛屿上的人以草编的蓑衣为贡品。用竹筐装载着线串织起来的海贝,用包裹着的桔子和柚子,自愿进贡。他们带着这些贡品沿着长江、东海,进入淮河、泗水。①

荆及衡阳惟荆州:②③④⑤

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⑥⑦杶、榦、栝、柏,砺、砥、砮、丹,惟箘、楛,三邦厎贡厥名⑧⑨⑩。包匦菁茅,厥篚玄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注释

①荆:山名,在今湖北南漳县。衡阳:衡山的南面。

②江:长江。汉:汉水。

 朝宗:指奔流,这里指长江和汉水向大海奔流。

③九江:长江中下游的众多支流。孔:很。殷:多。

④沱、潜:即沱水和潜水,都是长江的支流。

⑤云土梦:地名,即云梦。作:指耕种。

⑥杶chūn:香椿树。

 榦gàn:柘木,可做弓。栝 guō:桧树。

⑦箘jùnlù:两种竹子,可做箭杆。楛hù:木名,可做箭杆。

⑧三邦:这里指云梦地区的三个邦国。名:名产。

⑨包:包裹。匦guǐ:匣子。菁茅:用以滤酒的一种草。

⑩玄:黑色。xūn:浅红色。

 玑组:指珍珠串。玑,不圆的珍珠。组,丝带。纳:入。逾:越。南河:大概指三门峡至开封之间的黄河。译文

荆山与衡山的南面之间的地带是荆州:

长江和汉水奔向大海,九江地区水势庞大,沱水和潜水被疏通以后,云梦地区的土地得以治理和耕作。这一带多潮湿柔软的泥地,土地是第八等,赋税是第三等。他们进贡的物品是羽毛、旄牛尾、象牙、犀牛皮,金、银、铜这三种金属,椿木、柘木、桧木、柏木、磨刀石、石镞、朱砂、箘竹、楛条。云梦地区的三个邦国进贡了他们的名产:包装好的菁茅,以及装在竹筐里的由黑色和浅红色丝带串连而成的珍珠带。九江地区主动进贡大龟。他们带着贡品乘船经过长江、沱水、潜水和汉水,然后经陆路到达洛水,再由洛水到达黄河。

荆、河惟豫州:①②③④

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导菏泽,被孟猪。⑤⑥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厥贡漆、枲、⑦⑧⑨、纻,厥篚纤、纩,锡贡磬错。浮于洛,达于河。注释

①伊、洛、瀍 chàn、涧:皆水名,都流入洛水,都在今河南省境内。

②荥波:古泽名,在今河南荥阳县境。

③导:疏通。菏泽:古泽名,在今山东定陶县。

④被:通“陂”。指筑堤坊。

 孟猪:古泽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

⑤壤:柔软的细土。⑥垆:硬土。

⑦枲:麻。:细葛布。纻:麻布。

⑧纩 kuàng:细棉絮。

⑨磬错:用于磨治石磬的石头。译文

荆山和黄河之间是豫州:

伊水、洛水、瀍水、涧水都流入黄河,荥波泽里的水聚集于内而不外流。又疏通了菏泽,并在孟猪修筑堤防。这一地区的土大多是柔软的细土,差一些的土地是坚硬的土丘。这一带的土地属于第四等,赋税是第二等并夹杂着第一等。所要进贡的物品是漆、麻、细葛布、麻布,用竹筐装载绸子和细棉絮,还主动进贡用于打磨石磬的错。他们带着这些贡品乘船从洛水到达黄河。①

华阳、黑水惟梁州:②③④

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厥土⑤⑥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璆、铁、银、镂、⑦⑧⑨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

⑩于沔,入于渭,乱于河。注释

①华:华山,五岳之一,在今陕西华阴县境内。

 黑水:众说不一,一般认为是今天的金沙江。

②岷:岷山,在四川北部。

 嶓:嶓冢山,在今陕西宁强县西北。艺:种植。

③蔡:山名,峨嵋山。蒙:山名,在今四川雅安北。

 旅:道路。平:修整。

④和yuán:《水经·桓水注》引郑康成曰:“和夷,水上夷所居之地也。和读曰桓。”

⑤青:青黑。黎:疏松。⑥三错:兼杂上下。

⑦璆 qiú:美玉。镂:一种坚硬的铁器,可以用于镂刻器物。

 织皮:一种毛织物,毡毯之类。

⑧西倾:山名,在甘肃、青海交界处。

 桓:桓水,即今天的白龙江。

⑨潜:水名,嘉陵江的支流,源头在陕西勉县和四川广元县之间。

⑩沔:水名,位于汉水的上游。乱:横渡。译文

华山以南至金沙江之间是梁州:

岷山和嶓冢山已经治理好了,于是沱水和潜水也疏导通畅了。蔡山和蒙山的道路修整好了,和水地区的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一地区的土是青黑色的,土质疏松,田地是第三等,赋税是第八等,同时夹杂第七和第九等。这一地区进贡的物品是美玉、铁、银、镂器、石镞、石磬、熊、罴、狐狸、山猫、毛织品。进贡物品是从西倾山出发,乘船沿着桓水而来,经潜水之后再经陆路,进入沔水,然后进入渭水,最后横渡渭水进入黄河。①

黑水、西河惟雍州:②③④⑤

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攸同。荆、岐既旅⑥⑦⑧⑨⑩,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猪野。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厥贡惟球、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注释

①西河:山西河曲以南至陕西潼关以北的这一段黄河。

②弱水:张掖河,西北流入居延河。

③泾、渭:水名,位于陕西,泾水是渭水的支流,渭水是黄河的支流。属:注入。汭:河流汇合处的北边。

④漆沮:即洛河,由今天的陕北向南流入黄河。从:顺。

⑤沣水:渭河支流。攸:用,以。同:汇合。

⑥荆:荆山,在今陕西富平境内。

 岐:岐山,在陕西岐山县东北。旅:道路,道路被治理通畅。

⑦ 终南:秦岭的主峰,今称太白山,地处陕西眉县。

 惇物:秦岭的一座山峰,地处陕西太白境内。

⑧鸟鼠:山名,在今甘肃官堡县西南。

⑨原:高地。隰xì:低地。

⑩猪野:泽名,在今甘肃武威县东北。三危:山名,在今甘肃敦煌南。三苗:《史记·五帝本纪》说:“舜迁三苗于三危。”这里指三苗的后裔。丕:大,很。叙:顺。球:美玉。琳:也是美玉。琅玕lánggàn:圆形玉石。积石:山名,在今青海西宁西南,这里是指流经积石山下的黄河。龙门:山名,陕西韩城县东北,黄河穿流而过,相传是大禹所凿。析支:山名,青海西宁西南。渠搜:山名。西戎: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总称。即:就。译文

黑水和西河之间的这一地区是雍州:

弱水被疏导,使之向西流。又使泾水从渭河北岸注入渭河,洛河也畅通了,沣水向北流入了渭河。荆山和岐山的道路得到整治,终南和惇物这两座山一直到鸟鼠山都被治理通畅了。高原和低地乃至猪野泽的治理,也取得了成绩。三危这个地方可以居住了,三苗的后裔族人也都非常驯顺。这一地区的土是细软的黄土,田地是第一等,赋税为第六等。这里要进贡的物品是球、琳、琅玕等各种美玉和宝石,他们带着贡品在积石山下的黄河乘船,顺着黄河到达龙门和西河,在黄河与渭河交汇之处与逆渭河而上的船只会合。昆仑、析支、渠搜之地的人还进贡毛皮织物。整个西戎地区都安定顺服了。①②③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④⑤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⑥⑦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⑧⑨

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⑩江至于敷浅原。注释

①导:通导,开通道路。岍 qiān:山名,位于关中的西部。

②荆山:在今陕西富平。

③ 壶口:山名,黄河东岸,龙门山以西。雷首:山名,即中条山。

 太岳:即今之太岳山脉。

④厎柱:即砥柱山,在今河南三门峡附近。析城:山名,在今山西阳城县。王屋:山名,在今河南济源县西。

⑤太行:山名,在今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恒山:在今河北曲阳县,即北岳恒山。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

⑥朱圉 yǔ:山名,甘肃甘谷县境内。太华:西岳华山。

⑦熊耳:山名,河南卢氏县。外方:中岳嵩山,河南登封县。

 桐柏:山名,在今河南桐柏县。陪尾:山名,湖北安陆县。

⑧嶓 bō冢:山名,陕西勉县、宁强县境。

 荆山:南条荆山,今湖北南漳县西南。

⑨内方:山名,章山,湖北钟祥县西南。大别:即大别山。

⑩九江:洞庭湖等广大地区。敷浅原:江西庐山东麓地区。译文

疏导岍山和岐山之间的道路,一直到荆山。渡过黄河,从壶口到雷首,再到太岳山。沿着砥柱山、析城山可以到达王屋山。从太行山经过恒山到达碣石山,再向前就是渤海了。

从西倾山、朱圉山以及鸟鼠山可以开通到华山。从熊耳山、外方山和桐柏山可以到达陪尾山。

从嶓冢山疏通至荆山,从内方通至大别山,岷山南面到衡山,从九江开通至庐山南麓。①②

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

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③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④⑤⑥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⑦⑧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⑨⑩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

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注释

①导:疏导。合黎:山名,在今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以南。

②余波:下游。流沙:指甘肃居延泽一带的沙漠。

③华阴:华山的北面。

④孟津:黄河渡口,在今河南洛阳北。

⑤大伾pī:山名,在今河南浚县。

⑥降水:漳河的别称。

⑦播:分布。九河:指兖州之九河。

⑧同:汇合到一起。

⑨漾:汉水上游。⑩沧浪:即汉水。三澨shì:水名,即句澨、雍澨、薳澨。

 其地在今湖北襄阳府宜城县北。北江:即汉水。沱:长江的支流。东陵:汉代卢江郡金兰县西北的东陵乡。迆 yǐ:水斜流。中江:指岷江。沇yǎn:水名。济水上流。溢:水动荡奔突而出。荥:荥泽,汉代已成平地。陶丘:在今山东定陶县。鸟鼠同穴:山名,即鸟鼠山。译文

把弱水引导到合黎山下,下游流进了沙漠。

把黑水引导到三危山,使其向南流入南海。

从积石山下的黄河开始疏通,一直到达龙门;再向南逆导渭河的水到华山的北面;向东到达厎柱山;再向东到达孟津。经过洛水和黄河的交叉口,到达大伾山下;然后向北通过漳河,到达冀中平原地区;再向北,分成许多支流,在即将入海的地方又汇聚成一条河而流入大海。

把嶓冢山下的漾水向东引导,使其成为汉水;再向东,就是沧浪水;经过三澨水,就到了大别山下;然后向南流入长江。继续向东,汇集成彭蠡泽;最后东流入大海。

从岷山下开始引导长江水,向东分支出沱水;再向东,到达澧水;然后,经过九江,到达东陵;继续向东北延伸,流入淮河;再向东就是中江,最后流入大海。

引导沇水东流,成为济水,流入黄河;漫溢出的黄河水形成了荥泽;荥泽之水向东流到定陶,又从定陶的东面流出,并向北继续流;又向东,到达菏泽,再向东北汇入汶水;再向北,又向东流入大海。

从桐柏山下引导淮河之水,使其向东与泗水、沂水汇合,然后东流至大海。

从鸟鼠山下引导渭水,使其向东与沣水汇合;再向东,与泾水汇合;再向东,经过漆沮,流入黄河。

在熊耳山下引导洛河水,使其流向东北方向,与涧水、瀍水汇合;再向东流,与伊水汇合;再转向东北,流入黄河。①②③④⑤

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⑥⑦⑧⑨⑩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注释

①攸:语气助词,无义。同:统一。

②四:四方可以定居的地方。

③九山:上文提到的九条山脉。

 刊:砍削树木做标记。

④九川:上文提到的九条河流。

 涤源:从源头开始疏通,这里指彻底得到疏通。

⑤九泽:上文提到的九个湖泽。陂:修筑堤坊。

⑥四海:指天下。会同:指四海之内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交通网,通达八方。

⑦六府:水、火、金、木、土、谷。

 孔:很,甚。修:整治。

⑧交:全,俱。正:通“征”。

⑨厎:规定。

⑩则:准则。三壤:泛指各个等级的土壤。成:定。中邦:中央之国。祗:敬。台:《尚书正义》曰:“台,我。”距:违背。译文

九州得到统一了,四方之内凡是适宜居住的地方现在都可以居住了。九条山脉之间的道路都开通了,九条河流也都得到了彻底的疏通。九个湖泽都修筑了堤防,四海之内相互通畅,交通便利。水、火、金、木、土、谷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各地都开始征收赋税。要慎重制定所征收赋税的标准,要按各地土地的等级确定赋税的多少。天子以土地之名赐姓氏,都是以德行为先决条件的,任何人都不能违背我的命令。①②③④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⑤⑥⑦⑧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⑨⑩

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

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注释

①甸服:甸,本义是王田,王的田地。

 甸服是指在王田里为王耕作,并缴纳谷物。

②纳:交纳。总:指连带秸秆和穗子的禾。

③铚zhì:收割谷子的镰刀,这里是指谷穗。

④秸服:谷物的秸秆。

⑤侯服:侯,候命。侯服泛指等候服侍天子的人。

⑥采:事,指替天子服差役。

⑦男邦:男,任。男邦,担任差事。

⑧诸侯:诸多负责警卫的人

⑨绥服:绥,安抚。绥服是指替天子做安抚的事。

⑩揆:度,量。奋武卫:奋扬武威保卫王者。要服:要,约。接受王者约束而服事之,称要服。夷:平,指和平相处。蔡:刑杀。荒服:荒,荒远之地。替天子守边叫荒服。蛮:办事简慢。流:听其自然,无所谓进贡与不进贡。渐:入。被:及,到。朔:北方。暨:指尽头。声教讫于四海:指天子的声教传遍天下。玄圭:黑色的瑞玉,上圆下方。译文

距离王城五百里之内的范围是甸服,其中一百里范围内的人连同秸秆、谷穗一起缴纳,二百里之内缴纳谷穗,三百里之内的缴纳谷的秸秆,四百里之内的缴纳谷子;五百里之内缴纳精米。

在甸服之外再延伸五百里是侯服,其中第一百里之内缴纳赋税,第二个百里内的为王服杂役,剩下三百里之内的为王担任警卫。

在侯服之外再延伸五百里是绥服,其中较近的三百里内是为王巡抚推行文教的,较远的那二百里之内是为王奋扬武威的。

绥服之外再延伸五百里是要服,其中较近的三百里要和平相处,较远的那二百里范围内可以施以刑罚。

要服之外再延伸五百里就是荒服,较近的三百里之内允许他们行事散漫,较远的那二百里范围内可以放任自流。

东到大海,西到大漠,北到北极,南到最南边,王的声教传遍天下。大禹赐给各地诸侯黑色的美玉,把自己的成功告诉他们。甘誓题解

甘,是地名。誓,在古代战争打响之前,大都会做一些动员令,即誓词。大禹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这引起了有扈氏的不服。于是启率军讨伐有扈氏,在甘这个地方发生大战。《甘誓》就是帝启在甘之战之前的誓师之辞。本篇在今、古文《尚书》中皆有。①

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注释

①启:人名,大禹的儿子。有扈:部落名,即有扈氏。

 甘:地名,在今洛阳南。野:郊外。译文

启和有扈氏在甘的郊外发生战争,史官记载帝启当时誓师的言辞,作了《甘誓》。(以上是《甘誓》的序言)①②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③④⑤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注释

①六卿:天子有六支军队,这里的六卿就是指统领天子六支军队的六个将领。

②六事:六军的主事,指六卿。

③威侮:威,轻视。侮,轻慢。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④怠弃:懈怠和抛弃。三正:指天正、地正、人正。

⑤用:因此。译文

即将在甘这个地方发生一场大战,天子启在战前召见了六军的首领。天子启对他们说:“啊!你们这些主持六军事务的人,我要把我的誓词告诉你们:有扈氏轻视五行,怠慢和抛弃三正,因此上天命我来断绝他的国运,现在我要恭敬谨慎地执行上天对他的惩罚。”①②“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③④⑤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⑥汝。”注释

① 左:指车左。古代战车上,站左边的士兵持弓箭,站右边的持长矛和戟,即下文的车右。

②恭:恭敬,认真。命:命令。

③御:位于战车中间负责驾驭马车的士兵。

 正:这里是指驾驭得当。

④祖:先祖的牌位。

⑤社:社神的牌位。

⑥孥:通“奴”。指把他们视为奴隶。译文“如果左边的士兵不尽力进攻左边的敌人,就是你们不遵守我的命令;如果右边的士兵不尽力进攻右边的敌人,就是你们不遵守我的命令;驾驭战车的人如果不能驾驭得当,就是你们不遵守我的命令。如果执行我的命令,我将在先祖的牌位前面赏赐你们;不执行我的命令;我就在社神牌位前面将你们当成奴隶一样杀掉。”汤誓题解

汤,即殷商开国之王成汤。誓,即誓师之辞。《汤誓》是成汤在讨伐夏桀的鸣条之战前的誓师辞。在今、古文《尚书》中皆有此篇。①②③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注释

①伊尹:商汤的大臣。相:辅佐。桀:夏桀,夏代最后一代君主。

②升:从低往高。陑ér:地名,在今陕西潼关附近。

③鸣条:地名,具体位置不详,有说在河南,有说在山西。译文

伊尹辅佐商汤去讨伐夏桀,从陑地北上,于是和夏桀大战于鸣条的郊外。战前,史官记载了商汤的誓师之辞,作《汤誓》。(以上是《汤誓》的序言)①②③

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

④⑤⑥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⑦⑧,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⑨⑩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注释

①格:来。

②台 yí:予,我。

③称:发动,挑起。

④有夏:夏王朝,这里是专指夏桀。有,名词词头,无义。

⑤殛 jí:诛杀。

⑥后:君王。恤:体恤。

⑦穑事:农事。

⑧割正:即虐政。正,政也。

⑨如台 yí:如何。

⑩率:语气助词,无义。遏:通“竭”。竭尽。割:剥削。时:同“是”。曷:什么时候。兹:这样。译文

商汤说:“过来吧!你们这些人,都听我说:不是小子我敢挑起叛乱,而是夏桀的罪恶太多,上天命令我来诛杀他。现在你们这些人会说:‘我们的大王不体恤我们,舍弃我们的农事,却施割剥之政。’我听到你们这些人的话了。但是夏桀有罪,我出于对天帝的敬畏,而不敢不去征伐啊!现在你们可能会问:‘夏桀有什么罪啊?’夏桀他耗尽了民力,剥削夏朝百姓。百姓懈怠,与他不和,百姓们说:‘那个太阳什么时候消失呢?我愿和他一起灭亡。’夏桀的德行就是这样坏啊,现在我一定要去征讨他。”①②③“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④⑤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注释

①尚:希望。②赉 lài:赏赐。

③无:通“毋”。不要。④孥戮:当成奴隶一样杀掉。

⑤罔:无,没有。攸:所。译文“希望你们辅佐我,来完成上天对夏桀的惩罚,我将会大大地奖赏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不会食言的。你们要是不遵守今天的誓言,我将把你们当成奴隶一样杀掉,不会有有任何赦免。”

商书

盘庚题解

殷商到了盘庚时期,民生凋敝,社会矛盾激化,自然环境恶化,水灾频发。为了摆脱这些困境,商王盘庚决定迁都,以振兴殷商,但却遭到了旧贵族和保守大臣的强烈反对。盘庚于是召集臣民并对他们进行教导和训示。《盘庚》共三篇,主要是记载盘庚在迁都前后对其臣民所作的告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这三篇在今、古文《尚书》中皆有。上①②③

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注释

①盘庚:第二十代商王。五迁:第五次迁都。

②治:营建。亳殷:即今河南安阳。

③咨:指叹息。胥:相。译文

盘庚第五次迁都,将要在殷地营建都城,老百姓都咨嗟忧愁,相与抱怨,史官记载了这些事情,作《盘庚》三篇。(以上是《盘庚》的序言)①②③

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戚出,矢言。曰:“我王④⑤⑥⑦⑧来,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不能胥匡以生,卜稽⑨⑩,曰其如台?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注释

①适:去。有居:指新迁居的地方。

②率:领。吁:和谐。

③矢言:立誓言。

④我王:指盘庚。

⑤爰:改换,迁移。宅:居。兹:这里,指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