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6 01:35:38

点击下载

作者:严三九,王虎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试读:

作者简介

严三九,男、生于1965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新闻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曙光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并兼任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委员会常委等职。一直从事新闻传播学、文化产业方面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出版著作(含合著)8部,发表论文50多篇,撰写100多万字的新闻稿件,承担、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

王虎,男,生于1981年4月,现为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近年来,一直从事广播电视艺术、文化产业的教学研究工作,参与创作的电视作品获国家级政府奖3项,在《新闻记者》、《电视研究》、《中国摄影》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2部(含合著),参与各类社科课题3项。第一章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概述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促使人们比过去更加重视创意和策划。文化产业创意不仅体现在文化产品设计方面的灵感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对本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巧思新意,从而以文化创意来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而文化产业策划是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中极为重要的前期工作,策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化企业能否真正把握市场机会、规避投资风险、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效果。如果说文化产业创意注重意象的关联和重组,强调创新思维和瞬间的灵感凸现,那么文化产业策划则更注重严谨、敏锐的思维触角,强调逻辑思维和整体感觉。

文化产业的创意与策划共同铸就了文化产业的灵魂,它们贯穿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包括文化项目的开发、文化活动的构想、文化产品的设计,以及文化内容、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经营方式的创新等等。如果缺乏优秀的创意和策划;文化产业的市场战略就难以体现,文化产品也只能沦为让消费者忽略甚至厌恶的空架子。在今天的文化产业领域,各种创意和策划异彩纷呈、各具特色,但从总体上观察又具有一些共同特点,把握这些特点和规律是保障文化产业顺利运作的基础,也是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的系统理论问题,在分析文化产业创意的内涵及其思维方法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文化产业策划的原则和途径。第一节 文化产业创意的含义一、什么是创意

仅从字面上来理解,创意是一种思维活动,是指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思想,常含有“好点子”或“好主意”的意思。其实“创意”最早是根据英文“creative”翻译过来的,在西方也可直译为“创造”。“创造”观念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时期,它所蕴涵和所要表达的,是与客观世界、方物实存不同的,关于人的精神与思维能力的另一类含义(1)和意蕴。那时的人们已初步意识到:世界永存,能量守恒,而“创造”则是人所独具的能力,是精神优于客观事物,比万物通灵、聪慧和卓越的表现;人的精神不再附赘在万物之后,而是可以有所发明、创新的。柏拉图认为:“创作的意义是极为广泛的。无论什么东西从无到有,中间所借助的手段都是创作,所以一切技艺的制造都是创作,(2)一切手艺人都是创作家。”维柯认为,“因为能凭想象来创造,他(3)们就叫做‘诗人’,‘诗人’在希腊文里就是‘创造者’。”到了现(4)代,奥斑恩则认为“创造等于艺术”。

根据上述创意或创造概念的溯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较笼统的认识,创意(创造)是人的一种创造性的、并对个体活动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思维活动,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抽象性。创意的抽象性表明创意是一种超常规的思路和思想,是一种创新思维。从思维的特点来看,创意的形成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共同作用的过程。它往往是从某一事物或要素发散出去,得出许多新的构思,再从中选择出最优的方案。因此,创意往往是对于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或思维定式的打破,是一种超越常识而又合乎逻辑的整合。灵感是创意常见的表现形态,创意属于灵感思维,是一种纯主观的思维活动,是意识与潜意识互相转化的过程。创意的产生,要求意识高度集中与纯化,要处于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如“雨后生灵感”、“梦中生灵感”、“气功入定生灵感”等。

二是广泛性。创意所涉及的范畴是广泛的,它不仅仅是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活动中才存在的概念,在经济、社会、科学等几乎所有涉及人类思维活动的领域,都离不开创意。创意不仅可以体现在商品、宣传上,还可以体现在组织的发展规划、战略上以及组织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以,创意体现在人类生产、生活领域中的每一个细节中。

三是组合性。意大利社会学家巴瑞多在其《人与社会》一书中,认为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收租者”类型,一种是“重建者”类型。收租者类型的人一般作风保守,做法老套,不愿冒险,凡事墨守成规,心甘情愿受投机者类型的人操纵,没有想象力,属于保守型。而重建者类型的人,喜爱冒险,乐于更新,反对因循守旧,是经常全神贯注于新的组合的可能性的一种人。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政治家等多属于这一类型,他们往往充满活力,不安于现状,勇于创新和突破,在政治、经济、知识、艺术等多方面不断进行新的组合。正是这种“组合”,被巴瑞多认为是一种创意,他们具有“创意的特质”。这种把组合称为创意的理论,后人称为“巴瑞多理论”。美国广告专家韦伯·扬也认为:“创意是一个新的组合。创造新的组合(5)这种才能,可由观察事物关联性的才能予以提高。”爱因斯坦在谈到他自己的思维过程时写道:“在我的思维机构中,书面的或口头的文字似乎不起任何作用,作为元素的心理的东西是一些记号和有一定明晰程度的意象,它们可以由我‘随意地’再生和组合……这种组合(6)活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创意的组合性,要求我们把收集到的资料或事实反复以不同的方式、角度进行观察和审视,并进行叠加、组合,从而寻找不同配置下所可能产生的创新认识。

理解创意的内涵,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方面,创意与创新不同。创新不仅指思想和观念上的创新,还包括更为广泛的技术、物质等所有层面的创造和更新。而创意是人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是比宽泛意义上的创新更深一层的思想创新或理念创新,它是一切创新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一切有形无形的创新过程及其结果最终都可溯源到某一创意。

另一方面,创意也不同于策划。创意是指创造出新的思想点或意义点,它注重意象的关联和重组,强调创新思维和瞬间的灵感凸现。而策划是人们围绕某一特定问题而进行的构思、规划、设计、论证、比较等一系列行为过程,它更注重严谨、敏锐的思维触角,强调逻辑思维和整体感觉。创意又与策划紧密相关,一切策划活动都是由许许多多的新颖创意组成,人们依据某些客观规律和原则,把这些创意采用相应的手段和科学方法组织起来以完成某一目标。缺乏好的创意,策划活动难以实现预想的实施效果;离开了策划提供的科学严谨的事实和构架,创意也就无法体现自身的价值。

进入21世纪,我们迎来的是一个创意的时代。世界的生存法则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将不再决定一切,而靠创造力、脑力创新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则发展迅猛,一个优秀的创意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甚至能够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现代社会对创意的需求甚至已经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创意开启了新经济时代的大门。二、创意与文化创意

对于文化,由于研究的方法不同,加之表述方式的差别,自然就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比如,“文化渐进论”者认为,文化一般是以整齐渐进的方式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化的过程;“文化传播论”者认为,文化是由一个或几个中心向外传播的高度文明;“功能主义”者着眼于各种文化特质是怎样满足个人或社会需要的;“结构主义”者关心种种文化表象下面的深层人类心态模式;“文化生态”学者力图揭示文化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而“社会生物学”者则运用生物进化的原理来考察人类社会的文化概念……梁漱溟则认为,所谓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括起来不外三个方面:一是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二是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家族、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以及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经济关系等都属于文化;三是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人类在自然界中(7)求生存的各种方式。

梁漱溟先生所描述的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广义的文化概念,它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这里,我们不妨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将文化理解为人们精神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一切成果,它(8)是某一国家、民族“特定社会或社会的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既与社会结构的物质生产方式、制度存在方式这两大基本层次密切相连、互相渗透,又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形态和特点,包括各种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以及教育、科技、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具体门类,是语言、思维方式、价值习惯、风俗制度等构成的复杂整体。

在文化哲学的层次上,文化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文化必须以现实的文化商品或文化服务为依据,而不能凭空杜撰或无中生有地炮制出所谓的创意;但文化又不能作为“复印机”,因为“艺术并不是对一个现成的即予的实在的单纯复写。……它不是对实在的摹仿,而是(9)对实在的发现。”在文化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之间起桥梁作用的,便是两者的纽带——创意,而创意本身又透露和流淌着浓重的文化意蕴。

因此,文化与创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文化创意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活动的创新为指向的创意行为。文化创意的涵盖面极为广阔,既指文化公益事业活动,也指文化产业经营,同时包括其他产业生产经营中提升文化附加值在内的各种创意活动。文化创意通常要根据社会文化领域中的现实情况以及文化表达的要求来进行创新。文化主题的创意如果陈旧老套,就不会引人入胜,难以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有时创意虽然新奇,但如果与文化主题和文化语境不相协调,往往也会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削弱文化主体的内涵。三、文化产业创意

文化产业(国外亦称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创意文化产业)虽然源于国外,但在中国的产生还是具有自己的特殊语境。过去我们只是单纯地将文化看作事业的范畴,一味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漠视文化的商品性质和产业功能,因而限制了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2002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已占GDP的10%,而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1%左右。文化产业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新的财富创造形态及其所产生的巨大乘数效应、也已逐步引起我国各方面的普遍关注与重视,正成为冉冉上升的“朝阳产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文化产业统计体系,2003年7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牵头成立了“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以国家统计局的名义发布一个认同度较高的、法定的“文化产业”概念:“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10)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国家统计局还对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作了详细的说明。将文化产业主要分为三层,即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外围层、文化产业相关层。

文化产业核心层主要包括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文艺演出场馆、文物及文物保护、博物馆、图书馆、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等;涉及四类服务,即: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等。

文化产业外围层主要包括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游览景区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代理、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涉及三类服务,即: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文化服务。

文化产业相关层主要包括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涉及文化及相关产品的生产、文化及相关产品的销售。

从我国文化产业的现实发展结构看,传统的以提供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服务产品的核心层仍是文化产业的主体,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以提供网络文化、文化休闲等服务产品的外围层也已具备一定规模。可见,文化产业生产的主体是精神性的意识形态产品,它在获取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提升人的人文素质,影响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塑造丰富而健康的心灵,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这一内容生产的本质决定了创意在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地位。

文化产业创意是从市场和产业的角度,针对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的思维创新和观念创新活动,它是文化产业的先导、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动力。文化产业创意包括文化项目的开发、文化活动的构想、文化产品的设计,也包括文化内容和文化服务的创新,以及文化生产活动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

我们应当明确文化产业创意与创意产业的区别。创意产业就是以创意为理念、为核心的总体经济活动,包括工业创意、农业创意、文化产业创意等内容。创意产业本身是跨行业的,涉及的行业和门类较宽泛。文化产业创意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它是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高端,也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创意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创意为王。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换成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业形态,它将原创性、变化性带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使其发挥产业的功能。这种创造产值的活动改变了过去必须要有实体才能生产与制造的概念,将一个抽象的、无形的产品当做产业链的一环,其特殊生产方式为那些具有文化内涵的传统产业提供了无限发展的潜力。

第二,文化产业创意是文化产业的高端。文化产业创意的重要性使得现代文化产业更加注重创意源头的作用,更加注重上游产业链的意义,强调其产业的经济价值主要由文化创意的价值来决定。如今在全球范围内,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领先企业所共识,这就是文化产业创意这一概念之所以能够流行的主要原因。

第三,文化产业创意具有与科技、资本、经济相融合的特征。文化产业创意融合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于一身,创意对象涵盖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甚至“越界”促成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是文化产业创意的支撑,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创意的宝贵源泉,资本的大量介入是文化产业创意得以最终实现的保证。

第四,文化产业创意具有知识产权化、品牌化特性。多数情况下,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的创意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创意的成功需要很多人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因此,文化产业创意与知识产权息息相关,离开了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文化产业创意将会失去发展的动力。而品牌就是一个创意,因为知识产权、技术等等,最终都靠文化品牌增加附加值。

第五,文化产业创意源于市场和消费的推动。我们已经进入全球化消费时代,文化传播与文化市场的全球性,文化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文化消费的符号化、时尚化、浪潮化,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僵化的文化生产模式,而代之以不断变动的创意策划、创意设计、创意营销、创意消费。文化产业创意要不断关注市场,从而创造文化消费(11)惯例、涵养文化消费人群、引导文化消费时尚潮流。第二节 文化产业创意的思维特点

思维是指人类思考问题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是认识的高级形式。人们在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办法中,选择与创造出最新、最好的办法,这种具有主动性和独创性特点的思维就属于创新思维。因此,“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层次,它是对于事物新的认识、新的判断,或(12)者是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新途径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文化产业创意的核心就是一种创新性思维活动。一项文化产品的推广能否深入人心,必然要求具有独具一格、独特新颖的创意。因此,创新思维之于文化产业创意比其他思维更为重要,它需要创意人员及时掌握最新信息和潮流,发挥想象力和分析能力,把握时机,出奇制胜。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产业创意也是属于思维学科范畴的,它具有一定的形式和规律,可以不断加以认识和把握。一、文化产业创意的思维特点

1.创造性

创造是事物得以发展的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手段。文化产业创意思维首要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创造性,它揭示出思维的破旧立新的过程。好的创意应当如同我国唐代的李翱所言:“创意造言,皆不相师。”诗人歌德更是说得贴切:“现代最有独创性的作家,原来并非因为他们创造出了什么新东西,而仅仅是因为他们(13)能够说出一些好像过去还从来没有人说过的东西。”

创意思维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①积极的求异性,创意思维往往表现为对常见的现象和权威理论持怀疑、分析的态度,不盲从和轻信;②敏锐的洞察力,在观察过程中,分析事物的相似和相异,发掘事物间的必然联系,从而作出创造性的发明;③创造性的想象,这是创意思维的重要环节,它不断创造性地提出新设想,且赋予抽象思维以独特的形式;④全面而独特的知识结构,是创意思维的基础;⑤活跃的灵感,以此突破关键,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则广告创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新颖、独特、耐人寻味的创意,它也直接关系到广告效果的大小与市场营销的成败。国外有这样一则啤酒广告:

在这则广告中,作者像做一般的啤酒广告那样,去大肆渲染啤酒的色泽和味道。然而,当观众看到胖子饮酒时那如入仙境、全神贯注的神态,谁都会对这种啤酒产生好感,禁不住想亲自品尝一口。这则形象有趣的广告就是运用了富有创造性的创意而获得了成功。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一个大的发展时期,我们在进行创意时应该解放思想,挑战旧的观念,突破旧的模式,大胆创新,才能在各自领域中策划出新的天地来。

2.突发性

进行创意思维时,往往会伴随着偶然性和突发性,有时会通过某一现象的启发而突然产生灵感。著名电视编导陈汉元在创作电视专题片《话说运河》时,在考虑片子的开头时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创意,当他对着中国地图苦思冥想时,偶然中发现在神州大地上,长城和运河就像一个大大的“人”字横跨在祖国的版图上,一下子豁然开窍,一个绝妙的暗喻式的开篇解说词便油然而生:

各位观众,请仔细看一下中国地图。这是山海关,万里长城从这向西南方延伸到中国的腹地,高高低低,途经7个省、市、自治区。

这是北京城,京杭运河从这里伸向东南的大海之滨,深深浅浅,流经4个省,2个市。

我们从地图上粗略地看,长城跟运河所组成的图形是非常有意思的,它正好是我们中国汉字里一个最最重要的字眼“人”。人类的人,中国人的人。

你看,这长城是阳刚、雄健的一撇,这运河不正是阴柔、深沉的一捺吗?长城和运河是中国人为人类所创造的两大人工奇迹。“愚公移山”多么令人可钦可佩,但毕竟是先人编撰的故事。而万里长城和京杭运河可就不同了,它们是人类历史上由中国人设计并(14)施工的两项最大的建筑工程。

当然,这偶然的背后隐藏着必然,突发的基础是积累,它还依赖于思维者平时敏锐的观察和思考,能看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想到别人所没有想到的,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3.多元性

创意思维的多元性也就是它的多维度,是指主体处于一种开放性的思维状态,善于从事物的多侧面、多环节、多因素、多层次来进行思考,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因而它具有一种发散机制和多辐射机制。多元性并不要求我们完全依照事物的逻辑结构来思考问题,它更强调思维过程的跳跃性和敏锐性。

近年来,楼宇电视、电梯电视等新生事物的出现,突破了人们对传统电视和广告媒体的接受习惯和厌倦心理,迅速成为一种新型文化产业模式。它具有这样几个优势:有效地开发出人们在楼道或电梯里的空闲时间;写字楼是中高消费人群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区分广告受众族群,降低无谓的媒体浪费;提供了低干扰的媒体环境、高频次的广告传播。因此,只有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来进行思考问题,才能取得理想的创意效果。二、文化产业创意思维的基本形式

文化产业创意是由两种基本思维形式构成的,即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1.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可以称为辐射性或扩散性思维,是文化产业创意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首先提出的,是指沿着不同方向,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开放性思维、求异思维,它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多方面探索问题的答案,体现思维的多元性、灵活性、创造性。它的思维运动轨迹呈辐射状、犹如一个灯泡发光,从中心向四面八方,光芒四射。

发散思维有它存在的客观依据,它是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间紧密、多样、差异性联系的反映。任何一个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都有着某种联系,有的联系多,有的联系少;有的紧密,有的松散,为了反映这一客观实际,就要用到发散思维方法。

发散思维具有发散度,发散思维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发散度大小的差异,这是发散思维的重要特点。一般说来,发散思维方法要求获得最大的发散度,运用发散思维时发散度大的人,其发散思维的能力就比较强,开拓进取精神、创造性工作的能力也比较强。在文化产业运作中,要想使创意过程畅通无阻,关键是能在多维度产生出问题。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一书中曾引述一些有助于发散式构思的问题:(15)激发新产品发散构思的问题

发散思维又可以分为逆向思维、侧向思维、系统思维、想象、联想、假说等具体表现形式。逆向思维即突破思维定势,从相反的方向去考虑问题。生活中人们常说的“反过来想一想”,便是逆向思维的通俗表述。由于逆向思维改变了人们探索和认识事物的思维定势,因而比较容易引发超常的思想和效应。为了修建一座动物园,决策者举行了一个专家会议,讨论怎样才能引来老虎。会上有位拓扑学家构思非常奇妙,他说:“不必再谈了,老虎已经捉到了!把笼子的内部变成外部,而把外部变成内部……”他的发言,乍听起来挺荒谬,但是,野生动物园的创意就是这样出来的。在这种动物园里,老虎和其他野兽在自然环境下生活,而参观者却被关进活动的“笼子”——在密封的汽车里参观。

又如,电影发行放映产业面对的是电影产品的直接消费者,而且主要是本地居民。因此院线的布局应充分结合本市各区域的人口密度、教育与消费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周边商业繁华程度等,选择自己的位置。相关专家在建议北京的院线规划应当参考麦当劳、肯德基的选址来确定影院的选址,就是基于这种考虑。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公司有在全球数十年的运营经验,应该已经积累出成熟而丰富的选址经验,同时其消费群体恰好与影院的消费群体有重合之处。“通常我们会发现有影院的地方就有麦当劳、肯德基,但是既然国内的快餐业比影院业起步要早,我们不妨逆向思维,根据时尚餐饮业的分布来规划(16)影院的布局。”

在特定的条件下,将思维的流向由此及彼,从侧面扩展和推广,因而解决问题或产生新成果的思维方法,称为侧向思维。侧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区别在于它是同向的,在同向的线条中寻找创意的交叉点,它的方法就是移植。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逐年复苏,对外景拍摄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有时需要建设大规模的、富有民族和历史特色的外景基地,庞大的建设费用成为影视投资的一大难题。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准备发展当地的旅游资源,正苦于缺乏有效的题材和运作手段。因此,人们利用侧向思维的方法,将两者的需求结合起来,打造出北京大观园、浙江横店等影视基地,不仅满足了相关题材电影拍摄的场景需求,还依靠影片的宣传效应,成功地开发出文化旅游资源。

系统思维就是根据系统的基本特征来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客观世界是由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系统组成的,我们把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若干要素,为实现共同的目标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集合体,称为系统。系统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和动态性,我们要根据这些特征来思考问题。比如,创意一部电影的推广方案,我们必须把它看作一个系统来考虑。这个系统不仅包括发行方和购买方两个环节,还包括制作方、演职员、电影院线、各类媒体等诸多要素,共同组成一个营销链条(系统),它们之间既互相关联又分工合作,最终保证电影推广的成功。

2.收敛思维

收敛思维又称为集束思维,是指从众多的事物或若干可能的解决方案中,寻求与某一个目标、条件或者可能性直接关联的某一类事物或最佳方案的思维方法、它反映了寻求不同事物之间的共性的思维过程。收敛思维是进行文化产业创意的重要环节、它具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收敛思维的产生必须以发散思维为前提;二是收敛思维是纯理性思维。也可以这样说,收敛思维是对由发散思维提出的各种可能性,分别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获取解决问题的唯一或最佳答案。在文化产业创意中,往往是发散思维在前,收敛思维在后。发散思维激发创意,收敛思维则对创意进行“理论上的评估”,确定创意是否合理和可行,是否有利于策划的实施和调控。收敛思维具体表现(17)在如下几种形式:

抽象与概括。抽象是通过对事物的属性作分析、综合和比较,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概括是从具有若干相同属性的事物中抽取出特有属性,推广到具有相同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的思维过程及方法。抽象和概括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

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将对象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再对它的各个部分进行考察;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不同类别的事物或事物的有关组成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的思维方法。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常常是分析的目的。

比较与类比。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比较的方法很多,有求同比较,有求异比较;有的立足在空间上,有的立足在时间上,有的立足在现象上,有的立足在本质上。比如我们创意一个电视节目,可以在节目主题、节目包装、节目播出时段等各个方面与其他电视台的同类节目进行比较,从而判别优劣,找出差异,确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属性,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间接推理。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曾运用正反类比推理提出了光波的概念。光和声这两类现象具有一系列相同的性质: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而声有波动性质,据此他推出结论:光可能也有波动性质。

归纳与演绎。归纳法又称归纳推理,是从特殊事物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演绎法是由一般到特殊,它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例如,“有生命的地方都有水,地球上有生命,所以,地球上有水”。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文化产业创意中极其重要的思维谋略,虽然两者种类不同,但它们之间联系紧密,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仅用一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是不行的,只有把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有机联系起来,多种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才能成功。在创意思维活动中,思维主体借助发散思维,自由联想,开阔思路,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方案。而且这些要借助收敛性思维,进行权衡筛选,选取合理的思路,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而有效地、顺畅地进行创造性活动。这种思维活动就是按照“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的方式运动的,发散为收敛的首要条件,收敛是初期发散的集中,又为更高一层发散提供条件,高层发散又是为了进一步收敛。可见,发散与收敛两种思维必须紧密结合,才能取得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理想效果。三、文化产业创意思维的过程

文化产业创意思维的产生并非一刹那的灵光乍现,而是经过了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虽然我们不可否认灵感思维的作用,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灵感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也需要依赖于长期创意心智的培养、知识素材的积累与准备等。因此,了解创意思维的过程,可以更好地把握文化产业创意的发展规律,积极引导创意的产生。为了科学地阐述创意过程,我们把它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培养心智

在文化产业课程的学习中,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原则”和“方法”。一些零碎、特殊的知识可能在所收集的素材资料中找到,但规律性的原则与方法却使人终生受用。比如,在文化产业创意过程中,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或思考方法将有可能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创意。所以,学习文化产业创意,最需要去了解的不是某一特定的创意,而是如何培养和训练能够生产创意的方法与心智,以及怎样领会一切创意来源的原则。

2.提出问题

创新思维需要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它既可以自觉地提出问题,也可以不自觉地发现问题,后者往往来自于一种突发的直觉判断,无须经过逻辑三段式的推理。提出问题是一切创新思维的前提,虽然问题可以由直觉产生,但最终还是依靠创造主体的知识、经验和技巧的积累。

3.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是进行文化产业创意活动的前提准备阶段。所需收集的资料分为两个部分:特定资料和一般资料。特定资料指那些与创意主题密切相关的内容,如主题的内涵与特性、目的与要求、竞争方情况或受众对象、反馈信息等等。这是创意的主要依据,创意者必须对特定资料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才有可能寻找创意的突破口。一般资料是指创意者个人必须具备的知识和信息,这是人们进行创作的基本条件。可以说,创意者的文化素养、知识结构、信息储备直接影响着创意的质量。一位真正优秀的文化产业创意人员,除了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外,还要通晓文化、经济、生活的每一个层面。

4.内心的消化与酝酿

在创意的前期阶段完成之后,便进入内心的消化与酝酿过程,这是针对问题,对资料加以筛选、分析、综合的过程。将所收集的资料用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组合进行比较、观察,反复试验它们的效果,以寻求它们之间最好的关联与配合。

如果经过绞尽脑汁的冥思苦想之后,仍得不到满意的结果,那么不妨暂且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去做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比如找朋友聊聊天、睡觉、去户外散步、听听音乐等等。事实上,大多数创意灵感都是在轻松悠闲的身心状态下产生的。这说明思维处于松弛、释放状态比处于紧张状态,更能产生创造性思维。

5.顿悟阶段

这是创意的产生阶段,即灵感闪现阶段。创意的出现往往是经过长期酝酿、思考之后,一旦遇到某些事物的刺激或触发,头脑中建立的零乱的、间断的、暂时的联系,就如同电路接通那样突然大放光明,使人恍然顿悟。

创意的准备、酝酿和顿悟三个阶段,就如同王国维先生所评论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经此三境,创意并未完成,还必须经过第四境,即验证阶段。

6.验证阶段

验证阶段是发展与完善创意的阶段。创意刚刚出现时,可能还只是模糊的、粗糙的雏形,还只是一道十分微弱的“曙光”,其中往往含有一些不尽合理的部分,因此还需要下一番工夫仔细推敲与检查。譬如在一款网络游戏的创意完成后,要考虑到网络媒体的特殊性,以及它的制作、表现及兼容程度等等问题。当达到主观满意之后,最好交给一些同仁进行比较、审评,或进行一次验证性的调查,验证阶段会使创意不断成熟、日趋完善。

在运用创意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问题是根本前提,消化与顿悟阶段是核心。必须综合运用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和其他各种研究方法,才能完成创意活动。

应当指出,创意思维的过程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我们自身的知识结构会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形成阶段性的稳定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定势”。当人的思维活动处于定势,即常规思维不能达到思维活动的目标,创意的思路和方案不能令人满意的时候,人的思维活动会有意无意地进入另一种状态,即试图打破思维定势,强化知识结构的信息增殖和创造能力。我们的文化产业创意过程也要遵循这一思维规律,不要总用老套路去考虑问题,要摆脱思维定势,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很多成功的创意正是从其他角度考虑问题得来的突破。第三节 文化产业策划的特征与功能

文化产业创意明确以后,就可以此为核心,展开整个策划过程。策划运作文化产业项目的重要环节,是争取实现预期效果的起点和基础。需要说明的是,文化产业运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运作动机的产生、项目的构思设计到建成投产和预期收益的取得,这一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文化产业投资者和运作者都可能面临挑战和抉择。为了减少损失,规避风险,实现目标,认真进行严谨周密的策划尤为重要。一、文化产业策划的含义

策划,已经渗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各项事业的成功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论语·述而》中“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总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策划”一词,不少研究都会引用《哈佛企业管理》丛书中这样的论述:“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基本上所有的策划都是关于未来的事物,也就是说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做当前的决策。换言之,策划是找出事物因果关系,衡量未来可采取之途径,以为目前决策之依据……策划的步骤是以假定的目标为起点,然后订出策略、政策,以及详细的内部作业计划,以求目标之达成,最后还包括成效的评估及回馈,而返回到起点,开始了策划的第二次循环。策划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循环,因为一个组织的内在及外在环境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18)

由此可见,策划是一种为达到一定目标而进行谋划、决策的程序。即人们针对某一特定问题,在有效创意的基础上,来设计、选择能产生最佳效果的资源配置与行动方式,进而形成正确决策和实施方案,并努力保障目标实现的过程。与通常理解的“计划”相比,策划的外延要广阔得多,质量要求也高得多。它不仅是目标和手段、思维和行动、主观和客观、科学和艺术的辩证统一,“最佳效果”这个质量标准还将把我们的研究引入策略的范畴,进入创新思维的领域。

所谓文化产业策划,就是对于文化产业运作过程的整体计划,是为提出、实施及评定文化产业策略而进行的预先研讨和规划。它是文化产业运作的设计蓝图,是文化产业运作之前的整体把握。文化产业策划是文化产业投资运作中极为重要的前期工作,策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运作主体能否真正把握市场机会、规避投资风险、取得理想的文化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文化产业策划的基本要素包括:策划的主体——策划人或决策者;策划的客体——策划过程中的客观环境和主要竞争者;策划的资源和条件——策划人或决策者的优势和条件;策划的思维方法——策划人的创新方法和手段;策划的对象和目标——策划的具体对象和想要达到的目的。按系统论的观点,以上五种要素缺一不可。

正确理解文化产业策划这一概念需要认清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文化产业策划作为整个文化产业活动之前的全盘规划,是一个指导性的程序,需要执行人员进行具体的实施。文化产业策划是有别于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等文化产业步骤的,它是对于所有这些步骤的一个总体规划,是一份具有操作性的指南。文化产业策划指导着文化产业的各个环节:它决定着文化产业的整体策略,指导着文化产业的主题运作、品牌形象塑造以至流通渠道的使用等方面。因此,文化产业策划与文化产业活动的实施具有最直接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一般来说,真正具有价值的策划,不仅策略到位,而且具有非常高的可操作性,能够使人一目了然,按照其条款井然有序地实施。

其次,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市场的发展,文化产业策划与营销策划越来越多地融合在一起,很多情况下相互交织、难以分割,文化产业实践中也出现一种将生产与营销整合的潮流。一方面,文化产业策划应该准确地反映和配合营销策划的总体构思、战略意图和具体安排;另一方面,它又要为完善营销策划提供良策,创造性地为文化产品营销目标和文化产业营销战略服务。

文化产业策划要体现营销策划的意图和安排,表现在:文化产业策划要确立与产业营销策划相配合的目标市场,通过文化产业给产品创造一个市场位置,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文化产品的特定形象;文化产业策划要体现文化产品策略的意图,体现出文化产品的个性特色,并通过文化产品生命周期来确定不同阶段的文化产业战略;文化产业策划要体现文化产业与其他营销手段的配合,考虑如何巩固品牌形象;文化产业策划还要体现出流通渠道策略的意图,要成为文化产品被推向前台的开路先锋。当然,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产业目标的确立必须与整体营销目标相联系。文化产业策划只有与营销策划的总体目标相适应,才能在营销计划的整体大框架中实现文化市场的开拓和文化产品知名度的提高。二、文化产业策划的类型

按照运作的范围、对象、业务等标准,文化产业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按文化产业策划的范围划分

①全程策划:解决文化企业或文化行业总体发展的系统策划;

②领域策划:解决文化企业或文化行业某个领域的策划;

③专项或专题策划:解决文化企业或文化行业某个环节或某个专题的策划。

2.按文化产业策划的对象划分

①战略策划:解决文化企业或文化行业“做什么”的策划;

②战术策划:解决文化企业或文化行业“怎么做”的策划;

③实施策划:解决文化企业或文化行业“如何做好”的策划。

3.按文化产业策划的业务划分

①调查类业务策划:解决市场现状调查、主题调查、可能性调查等策划;

②分析、判断类业务策划:解决现状分析、问题分析、假设分析等策划;

③实施类业务策划:解决实施计划、方案组合等策划。

4.按策划的频度划分

①周期性策划:如每一年度必须进行的年度销售策划;

②重复性策划:如面对政府、公众、社会的公关策划;

③一次性策划:如新闻发布会的策划。

5.按策划的需求划分

①委托性策划:上级安排或其他文化组织委托的策划;

②自主性策划:也可称“先期策划”,是策划人预见性的可以交易的策划。

6.按策划的性质划分

①处方型策划:解决已发生问题的策划;

②开发型策划:开发面向未来的策划,类似于“自主型策划”;

③预防型策划:防止未来问题发生的策划;

④改善型策划:针对现状,寻求改善、提高的策划。三、文化产业策划的特征

文化产业策划作为一项指导性的文化产业实践活动,将科学的策划流程与特定的文化产业相结合,常常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策划主体的群体化。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它所包含的因素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市场环境中,策划这一原本属于个人的智慧活动已经满足不了文化产业的需要,而逐步表现为一种群体的行为。尤其是一些重大的整体策划,仅靠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只能依靠群体的参与。所谓“智囊团”、“思想库”、“头脑风暴”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文化策划公司、广告策划公司等。这些专业机构往往充当“智囊”的角色,为文化生产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提供各种咨询和策划方案。

第二,策划手段的现代化。成功的文化产业策划必须建立在准确、迅速和充分搜集、分析信息的基础之上。依靠传统的人脑储存信息,运筹信息,停留在经验型的研究分析已不能适应现代策划的要求。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未来学等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为文化产业策划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电子计算机和各种处理软件的出现又为策划开拓了新的途径。

第三,策划过程的程序化。早期策划基本属于经验直观的层面,是一种非程序、非规范性的策划活动。其成功率如何,完全依靠策划者的个人素质,因而带有很大的风险。现代的文化产业策划活动在策划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个人的经验、阅历、智慧等因素,按照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一定的运作程序进行,能更有效地减少策划的失误,保证策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保证策划方案执行的计划性和完美效果。

第四,策划分析的定量化。早期策划往往以定性分析为主,这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思维的特点所决定,也受定量分析技术手段的限制而形成的。在文化产业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仅凭定性进行策划是不够的,需要进行大量的数理统计和运筹分析,才能保证策划的科学准确性。四、文化产业策划的功能

1.促进文化产业目标的实现

任何文化产业运作都应当针对特定的文化产业目标,讲究投入产出,强调文化产业效益。文化产业策划就是为了保证目标的充分实现而进行的一种预先谋划,将传播学、营销学的原理运用到具体的文化产业运作中,按照特定文化产业的需要,充分考虑运作结果的有效性。文化产业目标既包括文化产品销售的经济效果,也包括品牌形象等方面的效果;既包括近期的即时效果,也包括远期的潜在效果。当目标发生变化时,策划方案也应该相应地作出调整。如果偏离了目标,所得出的策划方案只能流于形式,而无法解决实质问题。例如,有的文化产品策划过分追求华丽的包装宣传,利用各个媒体渠道、从各个角度对文化产品进行推广,却因为没有确立市场定位和目标受众,很难给消费者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这样的策划显然是失败的。

2.保证文化产业运作的实效

文化产业策划将企业的长远计划和短期计划相衔接,使文化产业运作更富实效。在策划中根据文化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市场策略,兼顾短期目标与长远利益,使整个文化产业活动的宣传效果更为显著。因为市场竞争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效益第一,企业投资文化产业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追求经济实效。欲达此目的,必须经过系统周密的策划。

通过策划,可以使文化产业活动自发地沿着一条最简捷、最顺利、最迅速的途径运动,可以自发地使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的特性表现得最强烈、最鲜明、最突出,也可以使市场功能发挥得最充分、最完全、最彻底,从而降低成本、减少损耗,形成市场规模效应和累积效应,确保以最少的投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

文化产业策划能够发现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据此采用恰当的市场策略,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策划要仔细分析竞争对手的状况,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与对手竞争,什么条件下不能与对手竞争。比如文化产品总是具有某些优点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经过策划可使产品扬长避短,使其长处得到充分的宣扬,避开竞争对手的锋芒,化劣势为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竞争就是策划的竞争。谁的策划更高明,谁就能赢得市场,在文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四节 文化产业策划的原则

在现实工作中,文化产业策划往往不仅仅体现为一项具有指导性的策略计划,而且还是一份具有操作性的工作方案,表现了突出的应用性特征。它在长期的发展之中总结出了自己的基本策划原则,这些原则客观上反映了文化产业策划的专业特性,是保证文化产业策划科学有效的基础。一、客观可行原则

任何一个策划,作为一种想法,开始只留在头脑中,也许只是一种设想或文字的组合,也许都只是未经实践检验的天方夜谭。这一异想天开的主意在现实中可能顺利实现,也可能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而宣告失败。因此,文化产业策划首先应当考虑的便是其可行性。所谓客观可行原则,是指文化产业策划必须基于内外环境资源要素,从实际出发,便于操作。

在策划之初,要考察创意本身的不足或缺点,并试图进一步改进。可以先在小范围内预演,看一看是否能取得好的效果,此时需要谨慎而细心,因为是否可行开始并不十分清楚。下面以一个电影首映式的策划为例,具体的可行性思考如下:

首映式选择的城市、院线,具体是哪一家影院?

首映式该以何种形态展示?

说明准备邀请出席的演职员。

舞台应如何布置?怎样安排座位?以什么样的空间进行布置?

以哪些嘉宾、观众为对象,如何进行接待?

表演何种内容的节目?

通过何种媒体告知首映式之事?

采取何种介绍方式?

发布会结束后的媒介和院线推广渠道。

结束后,还与何种推广活动相连接?

上面只是一个简单的电影宣传策划,它对能否达到最终的电影宣传效果作出了各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可见,客观可行是文化产业策划由创意变成现实的必备条件,策划的客观可行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在客观现实的条件基础上,而不能凭空捏造。尽管策划的创意有时带有很大的想象和偶然性,但它们必须有客观现实的依托,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第二是可行性,客观是可行的前提,但客观未必都可行,二者并非因果关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可行是对客观的延伸,是对客观的深度反映。

如何保证文化产业策划的可行性?首先,策划的创意要被现代或传统的文化意识、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的道德规范、受众的接受程度和消费能力等因素所允许;其次,文化产业策划不能过于超前,过于领先决策者、执行者的认知,过于领先文化市场、超越道德底线,都存在不被接受或难以接受的问题。策划必须与现实生活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必须因人而异,顺应潮流。客观可行原则的具体要求是:

第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选出最优方案。可行性分析包括利害分析、经济性分析、科学性分析和合法性分析四个方面。

第二,要进行可行性试验,以证明策划的可行性。可行性试验一般以局部试点方式进行,以检查策划方案的重心是否落实在最关键的现实问题上,方案的整体机构和运作机制是否合理,实施结果是否有效。

第三,要具有运行性和有效性。运行性和有效性是可行性原则的根本要求。运行性要求策划应该是可以运行的,具有一般的行为特点;有效性即收益和成功率,是指策划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能合理有效地(19)配置企业的资源要素,达到策划的效果。二、系统性原则

从文化产业策划的过程即时间角度来看,有远期和近期之分,眼前的最优不一定就是整体的最优,眼前的利益可能会损害长期的利益,所以,策划项目时都应进行全面的系统分析。文化产业的系统性原则是指文化产业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在总体文化产业目标的约束下互相协调、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各种文化产业策略系统组合、科学安排、合理运用,成为一个严密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文化产业策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才能克服文化产业运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用系统性原则,要求策划人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所有有利于策划的因素整合在一起,并以整体的形象尽量减少内耗,集中优势力量,确保达到策划目标。

第二,局部服从全局,以全局带动局部。为了全局有时要不惜牺牲和舍弃局部。有时虽然局部蒙受了一些损失,但从全局着眼,局部的舍弃可以换来全局的胜利。

第三,为了整体策划目标,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迷惑,要注重策划的长期性、有效性。

第四,策划的系统分内、外两个部分:内部包括功能、目标、结构、层次、元素等策划内部系统的各要素;外部包括市场、消费者、技术、文化等要素。策划要在熟悉内外要素的前提下通盘考虑。三、随机性原则

健康的机体和系统是随机和灵活的,这种灵活反馈的机制就是随机制宜的原则。《孙子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在《虚实篇》中又说:“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军事战略,还是各种策划思想,都没有固定的模式,都要根据变化的客观情况而随机而动,它所强调的是策划因时、因地、因人而进行。

实际上,这也是把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作为策划学的哲学根据,随机制宜就是在策划中处理好机遇与规律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必然的,而机遇是随机的、偶然的,二者要达到统一,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顺应客观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在策划过程中,要善于掌握、利用、巧用规律,顺应必然规律,及时抓住机遇。

娱乐大王沃尔特·迪斯尼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市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他从小喜欢绘画。沃尔特极富创新精神,对当时还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动画片投入了全部的精力。为了搞清楚动画片是怎样制成的,他充分发挥自己活泼、善交际的特长,抓住各种机遇,了解到动画片制作的全部细节。1922年沃尔特与五位漫画家、业务经理等建立了“欢笑卡通公司”,并且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金发小女孩和三只熊》、《爱丽丝梦游仙境》、《汤姆·杰顾的牙齿》等作品,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看到了动画电影发展的曙光,沃尔特又在1924年创立了“迪斯尼兄弟制片厂”,并且与环球影片公司合作生产动画影片。在遇到事业上的短暂挫折后,沃尔特又提出了要绘制一套新的、以米老鼠为主角的创意动画片。不久,第一批米老鼠系列片《疯狂飞机》、《骑快马的高卢人》制作成功,但是由于没有找到发行人而再次面临绝境。这时,有声电影刚刚问世,沃尔特看到了事业发展的契机,他大胆决定把米老鼠配声上映,结果引起了市场的极大轰动,观众对米老鼠的喜爱一度达到了狂热的程度。沃尔特·迪斯尼正是利用了这一系列市场和技术的机遇,最终构建了一个极富创意的米老鼠形象,被后人称为“米老鼠之父”,成为有名的娱乐大王。

文化产业策划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创新过程,内外部各种因素随时都在变化,所以单有好的策划方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权达变,灵活机动。策划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成功,但策划的路子很多,只要能保证策划的最终成功,策划人不应拘泥于既定的策划方案和短期的策划目标,而应在慎重权衡利弊的基础上,机动灵活地加以变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坚持随机策划原则的同时,还需要正确把握随机应变的限度。对策划目标的调整或对策划方案的修正,并不是随意而为的,应有一定的限度。这种限度可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根据信息变化的可靠程度决定是否对策划进行调整和修正;

第二,根据变化的范围和幅度来决定调整和修正的限度;

第三,根据估计可能会产生的实际效益来决定调整和修正的力度。四、价值性原则

策划和价值利益的关系十分密切。策划就是为了帮助个人或组织为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进行的活动,策划因利益而启动,价值性是策划活动的前提,也是策划成败的试金石。文化产业策划也要遵循价值性原则,这是其功利性的具体要求与体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逐步完善,多元化的文化产业迅速繁荣起来,文化产业策划业也必然融入这个市场氛围之中。作为具体运作的策划项目必然以价值量的形式来衡量,策划的结果都要能创造一定的价值,只有这样,策划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所在。

例如,奥运会这个体育赛事在历史上一度成为赔本的买卖,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中政府开支达20亿美元,却亏损了10亿美元,成为体育产业史上的一大败笔。但是自第23届奥运会以来,奥运产业策划逐步走上正轨,奥运会不但投入渐少,而且产出越来越大。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办,当时,美国政府及洛杉矶市政府都表示不予提供经济援助,但是著名策划大师、美国第一旅游公司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