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脚下:新闻工作文论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6 02:54:27

点击下载

作者:吴国清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路在脚下:新闻工作文论集

路在脚下:新闻工作文论集试读:

新闻实战经验的积累与升华(序)

吴国清同志将一本新闻工作文论集送给我,要我写几句话。

我和吴国清同志相遇、相识已有24年。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11届亚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新华社从国内外分社抽调了一百多名精兵强将组成亚运会记者团,我任团长,吴国清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通过近距离接触,我知道他是个勤奋、好学,把工作当作爱好的年轻人。

在30余年的新闻生涯中,吴国清大部分时间在宁夏、内蒙古等艰苦地区度过。虽身居一隅,但他认真走自己的路,在民族报道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在对外报道方面有一些独到的感受。凭借能力和业绩,他曾被破格评为新华社高级记者,荣获“新华社首届十佳记者”称号,先后被任命为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社长、新华社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吴国清在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同时,比较重视新闻理论研究工作,连续十多年被聘为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收入这本集子里的新闻业务论文和部分讲稿,就是吴国清新闻实战经验的积累与升华。

新闻工作是令年轻人神往的工作。每一次激动人心的采访,都会留下一些值得回味的东西;每一篇有价值的新闻作品,都蕴含着丰富而具体的采写经验。把这些零星经验积攒起来,把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经验就不再是偶然碰到的东西,而是较为系统并可以借鉴的知识资源。

编辑记者的成长带有明显的阶梯性。在一段时间里,成功与失败的实践会给我们提出许多新闻理论研究课题。如果能将自己的思考成果转换成一篇又一篇的新闻业务文章,就会形成浓厚的业务研讨气氛,激励编辑、记者沿着新的思路去实践、去探索。实践、总结、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总结、再提高,循环往复。每一次循环,都是新闻工作者成长的一个阶梯。

期待着更多的编辑、记者加入新闻理论研究队伍;期待着新闻战线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更期待着这些“实战经验”的理论升华。南振中2014年7月22日第一部分大局观念略论树立科学的新闻观

多年来,新闻界在宣传报道中有过一些失误和教训,用科学发展观来反思,不少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报道观点和科学报道方法所造成的。今天,面对新形势,新闻界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我们树立科学的新闻观,用科学的态度把握新闻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报道新闻事实。正视过去那些有悖于科学发展的新闻报道苦果

过去,我们只是笼统地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很少具体讲科学的发展观,在经济发展方面走了不少弯路;同样,新闻界也是空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多,很少具体讲作为载体的科学的新闻观,也出现不少失误。

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反思以往宣传报道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甚至包括失误和教训,对今天我们做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报道工作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我国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新闻工作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地为人民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必须保持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否则,对新闻事实把握不当,那么报道就会出现偏差,或发生误导,甚至产生恶劣影响和负面效应。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宣传报道工作,毋庸回避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有过不少失误,不少记者或唯心地、或自觉不自觉地搞了不少违背新闻规律的新闻报道,有不少挫折和教训需要正视和记取。

其一,在“左”的新闻理论和宣传模式的影响下,有过不少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报道。如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月里,新闻记者表现出政治上的不成熟,宣传报道也“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阶级斗争,为“左”的路线推波助澜;在“文化大革命”中,新闻媒体也受“左倾思想”的影响,以“政治挂帅”,大力宣传“斗私批修”、反击“右倾翻案风”、批林批孔、“一大二公”等,搞了大量“假大空”的宣传……可以说,在那些非常时期,新闻舆论改变了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性质,新闻记者大多丧失了发扬真理主持正义的职业精神。然而,如今一些媒体又在津津乐道地报道一些地方领导的虚假政绩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弄虚作假的“表面文章”……

其二,由于不少记者不熟悉经济工作,尤其是不了解经济发展规律,搞过一些不符合经济规律的报道,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发展产生过副作用。如20世纪50年代,新闻界也刮过浮夸风,为“赶英超美”、“大炼钢铁”、“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等“大跃进”的做法鼓与呼。前几年,我们的媒体一味地推崇美国的金融管理模式,羡慕美国人贷款超前享受的做法,甚至对我们自己的金融管理工作感到自卑。而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才使大家醒悟了。在经济领域,由于不懂,或不求甚解,一些媒体还把不少不成熟、甚至是虚假的经济现象奉为金科玉律,把金融诈骗犯当经济改革的模范人物宣传,后来都像肥皂泡沫似的消失了。时至今日,一些媒体上还充斥着假药、假疗效、假广告,或夸大产品功能的虚假的报道,为假产品做虚假宣传,误导社会舆论和民众视听,造成恶劣影响。

其三,由于一些记者不懂科学,不尊重科学,搞了不少违背科学规律的报道。比如说,在宣传黄土高原植树造林工程中,对干旱山头上种树也当壮举叫好,忽视因地制宜、科学造林,对现在大西北一些山头上稀稀落落长不高的“老头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万里大造林,利国利民”的口号每天早晨在中央电视台定时播出时,不少媒体把这种违背造林科学规律的办法当作造林机制改革创新的典型宣传,忽视了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浇树和一些地方树木生长的规律,结果使群众上当,骗子得手,落得个瞠目结舌的下场。再如,曾经有不少媒体不惜版面地宣传伪科学的气功降雨、气功降灭森林大火、气功治百病、神医,甚至宣传水变油等造假行为,把造假当科学成果进行宣传,在读者中产生了不少不良影响。

其四,由于一些记者不了解和不研究自然规律,有意无意地对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当作正面典型进行报道,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惩罚后哑口无言。比如,各媒体都曾经盲目地宣传过“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治理沙漠”的口号和错误举动,盲目宣传了一些对大自然缺乏认知的蛮干、瞎干而又劳民伤财的蠢事。在宣传一些地方修水库、截伏流,大规模截留江河水时,忽视了流域生态平衡,违背了水源循环规律,结果破坏了流域水系,造成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下游河床干涸、流域荒芜,诸如黑河、泾河、辽河流域断流的悲剧。盲目宣传“农业学大寨”经验,提倡秋深耕春翻地,结果水墒不保,肥土流失,沙尘蔽日,助长了土地的沙化、尘暴的肆虐。过去注重宣传头数畜牧业,忽视草畜平衡,引导盲目发展牲畜头数,对带来草原严重超载,草原退化、沙化的恶果,媒体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其五,由于一些记者缺乏科学的观点和工作方法,作风浮躁,工作不实,采访不深入,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浮光掠影、一知半解、片面失真的报道,至今层出不穷。有的记者“钦差大臣”满天飞,采访不深入,了解情况不全面,一知半解就下结论,瞎发议论,乱扣帽子;有的记者热衷于玩新概念,炒新名词,不扎扎实实地搞调查研究,稿件空洞,华而不实,甚至容易刮风、跟风、起哄,邀宠媚俗,乱炒新闻;有的记者立场、观点和方法欠妥,采访不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简单化,分析问题缺乏辩证法,报道往往以偏盖全,不客观,不真实,难以令人信服;有的记者搞“客里空”,不愿沉下去采访,认真“解剖麻雀”,而是主题先行,“上面出点子,下面找例子”,图解政策,或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胡编杜撰,往往造成稿件内容虚假失实;有的记者采访不求甚解,“闭门造车”式地想“点子”, “钻牛角尖”式地找例子,生吞活剥地抄材料,为写稿而写稿,“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有的记者不愿动脑子,很少用自己的眼光、头脑去发现问题、判断事物、分析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剖析社会各阶层,而是甘愿做个头脑简单的传声筒,人云亦云;有的记者缺乏科学的人生定位,缺乏职业道德和做人的骨气,或缺乏坚持真理的勇气,不敢讲真话,不愿批评丑恶现象,或贪图小便宜,搞虚假报道,拍马溜须,以稿谋私……凡此种种,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新闻工作原则,严重损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声誉。

上述情况,有的是“此一时,彼一时”,有时代的局限性,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深厚的社会背景,记者无法避免地打上了被扭曲的时代的烙印;有的是环境所迫,记者出于无奈,进行了违心的、不客观的报道;有的是记者自身的水平所限,认识不高,看得不远等。虽然说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和环境去强求责怪,但是,也不能不反思我们的新闻工作,不能不忽视记者应负的责任。尤其不可忽视的是,很多错误和问题反复发生,一次次地犯了改,改了再犯,至今难以记取,难以纠正。新闻工作是一个追求科学和客观公正的职业,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发挥正面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每个记者都应尽力使新闻作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认可。如果我们有勇气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检验我们过去的一些新闻报道,记取一些教训,就能使今后的新闻报道少走一些弯路,少交一些学费,我们或许会逐步变得聪明起来。

科学和伪科学仅一字之差,认识清楚需要时间和过程。新闻工作者面前有太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探索和认知。不论是社会、经济,还是大自然,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平衡规律和运行规则,打破了就往往会受到惩罚。我们如何尊重规律,顺呼自然,面前还有不少盲点。比如,小流域治理了几十年,耗时耗力耗财无数,黄河的泥沙终于减少了,没成想,没了充足的泥沙补给,1976年以来,黄河三角洲老黄河口地区的水深线竟向陆地推进了十几公里,海岸线出现了严峻的蚀退情势,利弊如何评说?还有,现在气象科研已经真正做到了呼风唤雨,但是把在彼地才能生成的云雨,在此地就迫降,损人利己姑且不说,对大气运行规律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我请教了不少气象专家,都说不清。

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讲,认识来自实践,人们认识社会、了解事物,都有一个过程。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就构成了社会发展的轨迹。同样,今天新闻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自觉地审视和检查昨天的新闻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用以指导今后的新闻实践,提高把握新闻规律的能力,这是摆在我们新时期新闻工作者面前的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工作。适应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树立科学的新闻观

历史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同样,新闻工作者树立什么样的新闻观,对新闻事业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前途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新闻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新闻不是纯自然的生活报道。经过记者发现、选材、提炼、加工后的新闻,自然地浸入了记者的思想倾向、是非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因此,记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新闻观直接影响到新闻的质量。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眼中就有什么样的事实;一个记者有什么样的新闻观,就能发现和写出什么样的新闻。所以,用什么样的观点和思想提炼新闻主题,用什么样的态度与方法处理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党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鲜明地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来的,对新闻宣传工作者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新闻观,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作为党的舆论工具的新闻媒体,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者、宣传者新闻工作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当前,适应党和国家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正确地引导舆论,避免走过去的弯路,我认为,需要树立科学的新闻观,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我所说的科学的新闻观,就是运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指导新时期的新闻实践,科学地传播新闻事实。具体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的认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新闻事实,在新闻工作中遵循科学规律、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就是在新闻报道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新闻事业中的具体体现。

树立科学的新闻观,就是要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观,自然属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范畴。科学的新闻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组成部分,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新闻现象、开展科学的新闻传播活动。它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闻传播事业中的体现。

树立科学的新闻观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统一认识、指导新闻实践。需要新闻工作者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需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面对新形势,新闻工作者应该以科学的新闻观指导新闻宣传工作,切实加强“三贴近”报道,加强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开展新闻报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这是新时期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树立科学的新闻观,有助于新闻工作者用正确的立场和观点、科学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把握国内外两个大局的能力,提高把握历史与现实的能力,把握科学与自然的能力,并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审视自己的工作,提高宣传报道的水平,做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

树立科学的新闻观,有助于有效地防止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防止新闻报道中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的做法;有助于新闻工作者用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完整、准确地把握新闻素材,客观地、历史地对待新闻事实,深刻理解其价值和意义,努力揭示其本质的、内在的、带有共同规律性的东西;有利于真实地科学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内在要求,有利于维护新闻的严肃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是否树立了科学的新闻观,检验的标准应该是看对科学发展观的报道有没有明显成效,看对各地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的新进展报道是否充分,看对各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新进步的报道是否及时,看对一些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现象能否及时鞭挞和监督新进展报道是否充分。用科学的新闻观报道科学发展大战略

科学发展需要科学报道,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更需要讲科学。必须用科学的新闻观报道新时期全国各族人民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也是我们树立科学新闻观的根本要求。新闻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新闻观报道科学发展的实践活动,必须认真学习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容,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在科学新闻观中,融会贯通。从这个意义上讲,树立科学的新闻观,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当前,新闻工作者树立科学的新闻观,用科学的新闻观报道科学发展的实践活动,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相统一,把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的新闻观相统一,尊重科学发展规律和新闻发展规律,坚持用科学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把握国内外两个大局的能力;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进程和事物的发展,把握好社会发展和事物发展规律,从而进一步把握好新闻规律,提高宣传报道的水平和引导舆论的水平。具体讲,需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做到四统一:

一是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与发展是第一要义的相统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新闻的第一要素是真实。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大趋势。但往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坚持真实性原则,就要力求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坚持真理和科学,反对和杜绝虚假、片面,以及误导的新闻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因此,真实性原则与科学发展观的相统一,应该是新时期新闻报道自觉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新闻报道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辨别真伪,把握住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对待发展中的问题,以改革的动力,创新的精神,为科学发展的举措、成就、趋势鼓与呼;同时,鞭挞和批评阻碍影响科学发展的行为和现象,为科学发展鸣锣开道。新闻工作者只要思想上求实,作风上扎实,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用事实说话,多用第一手材料写原创性新闻,那些凭空捏造事实,制造虚假新闻的现象就能杜绝,那些不顾事物的全貌和本质,以个别代替一般、以局部代替全局的带有一定“水分”的新闻就会消遁,新闻报道就能贴近生活,赢得新形势下的新闻市场,赢得读者,发挥出新闻报道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是新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相统一。党的新闻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标和本质都是一致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通过新闻报道认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充分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动员和组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时,用我们的头脑和智慧,用手中的笔,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和谐有利的环境,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三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的原则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相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的新闻原则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潮流浩浩荡荡,任何人都难以对抗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新闻报道必须顺应时代、顺应社会潮流,反映出历史的真实、时代的真相。尊重经济运行规律,需要遵循市场规律,需要新闻报道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相统一,反映出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必须崇尚科学,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揭示客观规律,用科学的思想观察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用科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大力宣传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监督和批评那些不切实际、违背自然法则的蛮干、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的“败家子”行为。要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宣传各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新举措,宣传着力推动各地各行业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过多地追求经济效益向更多地兼顾社会效益,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的新做法。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协调发展。新闻工作要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是坚持新闻党性原则、政治家办报、正确的舆论导向与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相统一。作为新闻工作者,要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坚持党性原则,对重大事件、重大任务的宣传报道,要坚持早做准备、精心策划、及时调控;对社会舆情动态,要保持清醒认识,做到见微知著、敏锐把握,积极主动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要把好关、把好度、把好导向。同时,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包括新闻事业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切实做到统筹兼顾。现阶段,不论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还是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都需要新闻工作者表现出高超的报道艺术和非凡的才华。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考虑问题,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树立科学的新闻观,需要下大气力加强新闻队伍建设。首先要在真正学懂弄懂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上狠下功夫,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日常的新闻宣传报道,建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闻价值观。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认真抓好培养、吸引、用好人才工作,在新闻界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努力提高人的素质和人力资源能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新闻人才队伍,为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如同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理论一样,科学的新闻观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科学新闻观还需要始终根据时代与形势的发展,以及党的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形成新的观点,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涵。(新华社2008年新闻学术年会论文,载2008年12月29日《新闻业务》第50期)新农村报道的原则与方法新农村建设报道要树立三种意识

搞好新农村报道,要着重领会中央为什么在现阶段要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要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科学内涵,弄清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注意和防止的若干问题,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心明眼亮,才能在新农村建设报道中履行好新华社记者的职责。

中央现阶段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意义在哪儿呢?首先,从全局上讲,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今天现代化建设进程,迫切需要认真解决“三农”问题,遏制城乡差距拉大趋势,统筹城乡发展。再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来看,发展农村生产力、解决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发展,已是时不我待的历史责任。三是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看,是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丰富,要求明确。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对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内涵丰富,要求全面,需要我们深刻领会,认真吃透精神。

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原则要求和主要任务以及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都是我们当前宣传报道的重点。但仅停留在这个层次还不够,开展好新农村建设报道,还需记者树立以下三点意识:

新概念意识。在新闻记者眼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确实是早已熟知的一个概念,并不新鲜。因为,在上世纪的中央文件中就多次有过这样的提法。但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意义和内涵与过去大不相同,可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主要是今天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这是一个全新的背景。就是说,我国已经发展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发展的历史已经结束。新农村建设是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破解“三农”问题的一项具体而重要的举措。

系统工程意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具体目标则有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形成良好社会氛围;整治环境卫生,改变村容村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等五大方面,需要全面把握,统筹考虑,全面推进。

工作思路的完整性意识。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指导思想是统筹城乡发展,出发点和基础是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在具体工作思路上应该注意把解决当前“三农”突出问题与谋划长远相结合,有序推进,持续发展;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的同时,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物质利益的同时,在政治上要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在强调政府投入和支持的同时,注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在强调立足于农业和农村自身改革发展的同时,要重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

树立了上述三种意识,对新农村建设就有了较系统、较完整的认识,有助于记者把握好新农村建设的报道。那么,对于一些地方出现的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嫌贫爱富的所谓新农村建设试点垒“大户”、在新农村建设中轰轰烈烈地“搞运动”,以及形式主义、政绩工程、“极端化倾向”等错误现象,就都容易识别和判断了。把握好当前新农村建设报道的重点

毋庸置疑,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就是宣传报道的重点。但我们一些记者为什么抓不住重点,在基层走了一遭,辛勤采访了不少地方和人物,却没有抓到有新意的题材呢?或者虽然抓住了一些有意义的素材,却为什么提炼不出好报道来,甚至稿件的主题把握不当呢?南振中同志提醒我们要研究新农村报道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切中时弊。纵观新农村建设的报道,亮点很多,内容丰富,作为一个称职的记者,在熟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在掌握好建设进程中各个阶段宣传报道重点,找准着力点,选好切入点,才能增强新农村报道的针对性。“十一五”时期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局时期,今年是起步之年,都很关键。具体讲,我们的新闻报道应该根据“十一五”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把报道着力点放在发展农村生产力和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方面。至于切入点,根据内蒙古的实际,我认为,近一个时期,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首先,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报道各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动向、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得实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主题。因此,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培训农村劳动力、培养新型农民等,都是报道的好主题。就内蒙古自治区来讲,有不少报道亮点。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方面,自治区的乳品、肉类、绒毛等农牧产品加工比较发达,崛起了伊利、蒙牛、草原兴发、鄂尔多斯、鹿王、小肥羊等一批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带动了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经济的发展。有经验需要报道,也有问题需要调研。还有,过去锡林郭勒草原上牧业经济不发达,加工业滞后,牧民一只羊养两三年才出售,造成草原超载,草场退化。近年来,有29家肉制品加工企业进驻锡林郭勒草原,生产羔羊肉,羊只当年出栏,减少了草原的牲畜承载量,提高了牲畜出栏量,牧民增加了收入,还带来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于类似的新闻,总社已开辟了“建设新农村”的栏目,为我们搭建了报道平台,分社记者要踊跃写稿。

第二,报道国家和各地政府调整建设资金投向和结构,由过去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气象、好做法。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农村转移的步伐,各地政府也逐步加大了向农村的投入,给农民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带来了保障。内蒙古乌海市取消了农村户口,实行了城乡一体化管理,加大了政府对农业的补助,并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是个有意义的调研典型。再有,近年来,内蒙古崛起了一批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旗县,旗县经济发展迅猛,如准格尔、和林格尔等不少旗县财政有钱后大多补助农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开展农民最低收入保障,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值得我们满腔热情地去报道。

当然,也仍然有不少盟市旗县热衷于城市建设,对农牧区、农牧业投入不足,积极性不高,这些地方的一些领导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高,态度不够积极,需要我们通过舆论监督去促进。

第三,积极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农村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而鼓与呼。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医疗保障体系差问题,完善农村“五保户”、病残人供养和救助体系,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报道的热点。这里的文章很多,分口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记者,都大有用武之地。过去,内蒙古开办“马背学校”在全国出名,但近年来,伴随着撤乡并镇,内蒙古农牧区实行撤教学点并校活动,大力开办旗县和乡镇(苏木)寄宿制中心学校,节约了办学经费,提高了教育质量,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但也有一定争议。究竟利弊如何,可以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内容。内蒙古在十多个旗县开展了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改革试点,成效怎样,群众欢迎与否,也是调研的切入点。内蒙古自治区今年拿出1.5亿元,对农牧区40多万低收入者实行生活补助,尽管每人每天只有1元钱,但总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作为省级政府是个良好的开端,也是报道的好切口。

第四,报道工业如何反哺农业、城市如何带动农村的做法和事例。在我国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还是新鲜事物。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开展导向、工业如何加大的支农力度、城市如何带动农村发展、全社会怎么支持新农村建设等,都是有效的报道切口。尤其是内蒙古的农民工数量较多,要认真研究农民工的报道。现在,为农民减负的余地已经很小了,其他增收途径都还有个过程,而农民进城务工增收最便捷、最有效,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先锋和重要载体,可以说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农民进城务工不仅增加收入,有的找到就业门路后直接转移到城市,减轻了农村的负荷;有的进城后增长了见识和才干,也积累了知识和资金,又返乡创业,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分社有一位记者在乌兰察布市农村“空壳村”的调查中认为“打工‘抽空’贫困农村”,使一些地方建设新农村工作举步维艰。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内蒙古一些地方出现的农民进城打工出现“空壳村”的现象,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是喜多于忧,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应该提醒各级政府因势利导地做好善后工作,而不能向农民工打板子。我们的报道要积极为农民工营造进城就业增收的良好环境,为进城农民争取与城市人同等的“国民待遇”,鼓励城里人和城市社会资金到农村投资创业,促进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建设。

第五,认真报道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少工作都是开创性的,是新闻的富矿。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不论是事件还是人物,都是报道的好题材;即便是反面典型,也是报道的对象,都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尤其是坚持政府是动力、农民为主体、全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典型要大力宣传。据了解,中宣部将组织新闻采访团到各地挖掘典型,计划推出“乡村新生活”、“惠农新篇”、“现代庄稼人”等系列报道,对我们的报道也是个启示。对新农村建设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我国农村面积大,人口多,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对此,作为新华社记者,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尤其是新闻报道不能跟风,不能急躁,在报道中一定要把握好三个原则。

一是把握新农村建设要有序推进的原则,防止“一蹴而就”的简单化倾向。特别要警惕和防止受一些地方和一些地方领导的简单、冒进、好大喜功情绪的影响而简单行事,防止被一些动歪脑筋、出邪招的人蒙住眼睛。目前,已经出现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件“容易事”的肤浅报道,成为笑柄,我们要引以为戒。新华社记者笔重千钧,不能对新农村建设胡写滥议论,报道一定要有的放矢,做到言之有理,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任何事情都是先易后难。新农村建设之所以时至今日才提上建设日程,就是难度较大,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跟人起哄,头脑发热,一定要保持清醒而冷静的头脑。

二是把握新农村建设要积极推进的原则,防止为难情绪和不知所措、无所作为的倾向。有的地方的一些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还不高,困难较多,有为难情绪,这都可以理解。作为记者要认真分析,准确把握。个别并不等于一般,要看到新农村建设符合绝大多数农民的利益和愿望,势在必行。我们的报道对新农村建设要多鼓劲,引导和鼓励各地农村争取主动,能做的事先做起来,积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不断推进。

三是把握符合农民利益的原则,防止一些急功近利者打着新农村建设的旗号,干伤害农民利益、折腾农民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现象。建设新农村,要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依靠农民,发动农民,调动农民的建设积极性,最终落脚在使农民得实惠上。因此,新农村建设的每项工作符合不符合实际,要用符合不符合农民利益的试金石去检验,要看农民支持不支持、拥护不拥护,绝不能为违背农民利益的做法唱赞歌。

同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作为新华社记者,在新农村报道方法上,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坚持用“三贴近”的方法深入农村牧区、深入实际去采访,到农牧民中、到专家学者中去求索。建设新农村的内涵丰富,涉猎面广,问题多,困难不少,要淘到真金,就要坚持新华社记者屡试屡爽的“三贴近”采访方法,扎到农牧区去,到田间地头、嘎查牧户中去,了解实情,倾听民声,把握民意,捕捉鲜活的新闻。同时,也要注意跳出农业、农村和农民来采访和发掘新农村建设的报道。分社设有正面报道奖,希望今年能在新农村建设报道方面实现突破。

二要加强调查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错综复杂,需要研究的问题和解决的困难不少,这正是我们新华社记者履行职责,发挥好“耳目”和“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的好机遇。分社的新农村建设报道,不论公开,还是内参,都要以调查研究开路,通过调查研究出报道,锻炼记者,培养队伍。在这次研讨会上,要理出一批调研题目,会后立即组织记者再下去调研,争取出一批有影响的报道成果。

三要掌握好报道的分寸和进程。建设新农村的报道要注意多做打基础的工作,不要急于或轻易报成就、报经验、抓典型。新闻界有“刮风”的老毛病。不少工作,前面刚部署,后面就出典型,出成果,还是大跃进“放卫星”那一套,新华社记者不可取。新农村建设报道要注意不把话说满,不要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见树木就认为是森林,要充分留有余地,掌握好分寸。说到底,报道中要多点过程论,多点辩证法的观点。(刊载于2006年2月27日《新闻业务》周刊第8期和2006年《中国记者》第3期)典型人物报道对破解正面报道难题的启示

近年来,在新华社正面报道中存在一个有目共睹的反差:整体报道薄弱与典型人物报道不断出彩的现象并存,如许振超、任长霞、郑培民、牛玉儒、王顺友等先进人物的报道,都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起到了龙头压阵作用。

2005年,内蒙古分社也向全国推出了使亿万干部群众感动不已的重大典型人物——牛玉儒。这是内蒙古分社继60年代成功推出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迹后,再度向全国推出的一个重大典型。剖析典型人物的报道,对我们破解正面报道难题启示良多。牛玉儒这个典型是怎么发掘出来的?

作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牛玉儒用生命感动了中国,启迪了千百万人的心灵。牛玉儒是继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之后涌现出的又一位党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昂扬锐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将作为历史的丰碑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

内蒙古分社能及时捕捉住牛玉儒这一重大先进典型,不是偶然的。这与分社多年来一直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孜孜不倦地挖掘先进典型的努力分不开。近五六年来,内蒙古分社每年都坚持不懈地挖掘和报道先进人物,采取先内参后公开的方式先后向全国报道了戴成均、永青加布、王明海、乔玉芳、廷·巴特尔、云布龙、云福祥、牛玉儒、张耀国等一批英模人物,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内参报道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后得以推向全国的。

典型人物是社会公认的英雄,典型人物的涌现,有其突出的业绩、良好的口碑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多年来,牛玉儒同志在内蒙古的厅局级和省级领导干部中一直以实干出名,他像一团火一样,走到哪里就给哪里点燃起希望,鼓舞起风帆,取得突出的政绩。自下而上对他的评价几乎都是众口一词:好干部。大概是平民出身的缘故,他对老百姓的感情特别深厚。到包头当市长时,遇地震百废待兴,但他首先抓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而且,仅仅四五年的时间,就使包头获得了联合国“全球人居奖”;到呼和浩特当市委书记后,他特别重视为群众排忧解难,抽出大量时间接待群众上访、走访困难群众解决难题……

牛玉儒同志很尊重新闻界的同志,注意与记者交朋友,积极把新闻舆论作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就在2004年3月19日,发现癌症住院前夕,他还率领呼和浩特市的党政领导来到内蒙古分社,就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中央驻内蒙古新闻单位的记者进行了通报。分社记者平日都很钦佩牛玉儒,不少记者都是他的朋友。牛玉儒同志患癌症住院后,大家感到十分惋惜。

我在主管分社宣传报道期间,和牛玉儒同志有过几次接触,尤其是他对新华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使我们心存感激。但这都只是一些感性的印象。2004年8月中旬,我在阿拉善盟采访,听到牛玉儒同志病逝的噩耗,心情特别沉重。此时,听到阿拉善有不少人要千里迢迢地赶赴呼和浩特为牛玉儒送行的消息,我很受震动:这样深厚的情谊有几人能在死后享受得到?我当时的反应,一是自己应该赶回去参加牛玉儒同志遗体告别仪式,送送他;二是直观地感觉到牛玉儒同志有报道价值。

抓紧完成采访任务后,我赶在牛玉儒遗体告别仪式的前一天下午回到分社,先后与政文记者汤计、时任分社社长的姜在忠交换了报道牛玉儒的意见,大家都认为牛玉儒值得报道。汤计积极性很高,还提供了一个信息:听说呼和浩特市的不少出租车司机将集体去为牛玉儒送行。我提醒汤计注意收集关于牛玉儒的素材。

第二天上午,我前往呼和浩特殡仪馆参加牛玉儒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并带领汤计、摄影记者任军川、音像记者李云平到现场采访。当时,我并没有把牛玉儒同志作为重大典型来报道,只是凭直觉感到应该让记者留下牛玉儒同志的资料备用。多日不下雨的呼和浩特市,当天阴雨绵绵,同车的汤计感慨地说:“牛玉儒把老天爷感动得落泪了。”

牛玉儒的遗体告别仪式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呼和浩特市殡仪馆的几个吊唁厅、休息室里,自发前来参加遗体告别的人水泄不通,殡仪馆宽敞的大院里,撑满了五颜六色的雨伞,足有几千人,有干部,有市民,还有困难企业的职工,不少人淋在雨中,泪水伴着雨水在面颊上流淌……我庆幸自己带记者来对了。于是,嘱咐记者多留些镜头,多采访几个人。至此,把牛玉儒同志作为一个典型人物来报道的信心坚定了。

于是,分社安排汤计同志集中精力采写一篇牛玉儒同志的事迹,先发内参,再发公开。汤计采访了呼和浩特市毛纺大院受到牛玉儒同志帮助的困难群众、市里的干部、牛玉儒的秘书等人,还到自治区政府、包头市等牛玉儒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深入采访,掌握了大量素材。

毕竟牛玉儒是副省级干部,受中组部管理,对他的宣传地方上难以表态,分社只好决定先发参考报道,让中央领导定夺。

牛玉儒的事迹非常丰富,深受感动的汤计初稿写了8000多字,不忍心压就直接交给了我。我用了两天大休时间将稿件压到了4000字,并提炼定位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然后发到总社。总社二编室编辑看后要求再压到2500字左右。于是,汤计又忍痛将稿件压到3200字,再压不动了,只好传往编辑部。编辑们终于发稿了。

不久,我们就得到消息,反映牛玉儒事迹的参考报道引起胡锦涛总书记的高度重视,他亲自给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打电话核实情况,并做出重要批示。曾庆红、李长春、刘云山、贺国强等中央领导也做出批示,使牛玉儒作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的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楷模在全国掀起了宣传学习高潮,成为党的先进性教育的好典型,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还听取了牛玉儒同志事迹宣讲团的报告,这在我党历史上还是少有的。牛玉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位被中央树为先进典型的省部级领导。

中宣部对牛玉儒事迹宣传活动的组织也是超规格、超历史的。全国各媒体、各种报道形式联动,集中时间、版面,多角度、多侧面、多形式、多层次地同时推出牛玉儒的事迹,形成了强大的轰动效应。仅新华社就连续采写播发了4篇通讯和4篇新华时评,作为典型人物的报道来说,这是空前的。经过全国新闻单位的大力宣传,牛玉儒同志的事迹家喻户晓,有力地推动了党在全国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牛玉儒事迹的宣传,弘扬了正气,鼓舞了各级领导干部,使他们扬眉吐气,更使老百姓对我党、对各级干部的亲和力增强,有效地改变了干群关系,树立了我党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牛玉儒等典型人物报道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探析

一个典型人物何以有这么大的魅力和影响力呢?

第一,这与牛玉儒这一典型人物自身所反映出的鲜明而又强烈的时代特征分不开。在新时期,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各级干部,包括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千千万万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全心全意地带领群众建设现代化、致富奔“小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虽然党的干部队伍里也出现少数“害群之马”,但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都能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勤政为民。特别是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也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开展了“三讲活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还出台了一系列干部管理制度、条例和办法,加强了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以及干部队伍的建设,整体上提高了干部队伍,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素质,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干部群众和中央都希望新闻媒体对此给予宣传。而牛玉儒正是党培养的千千万万好干部的代表,他身上鲜明地反映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这一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特征,反映了时代的强音,所以,上下认可,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第二,是新时期社会需要树正气,群众需要好领头人,干部需要好榜样。不能回避的是,近年来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确实出现一批腐败分子,严重败坏了党和党的领导干部的形象,群众深恶痛绝。面对腐败现象,我们的舆论引导不力,尤其是在报道节奏、报道分寸的把握上不够好。过于集中披露腐败现象,使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中大量充斥着腐败事件、腐败面孔,不仅使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的干部的信心发生怀疑,甚至产生动摇,还使不少兢兢业业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勤奋工作的党政干部受影响而感到抬不起头。对此,社会不认可,群众不满意,各级干部不高兴。而牛玉儒等先进典型的报道,还原了党和国家干部主流的形象,在社会上树立了正气,使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与现实中的干部形象吻合了,为占绝大多数的各级党政干部正了名。可以说,在牛玉儒这个典型人物身上,记者找到了南振中同志一再强调的“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和社会的共鸣点”,因此,才引起社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

第三,对牛玉儒的报道定位准确,基调昂扬。记者的内参报道主题将牛玉儒提炼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胡锦涛总书记的批示又进一步具体升华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由于主题明确,采访深入,总社和分社记者合作连续采写的4篇通讯,都用有血有肉的事实报道了牛玉儒同志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的事迹;对事业充满激情,对工作充满热情,对群众充满感情的精神状态;公道正派、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对人民、对同志、对亲友的朴素情怀,充分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流和本质。这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报道质朴感人,客观平实,说服力强,起到了振奋精神、凝聚人心的作用。

第四,记者关于牛玉儒事迹的报道艺术和表现技巧等方面都有所探索。新华社记者对牛玉儒的报道,没有进行以往那种“全程式”的扫描,或面面俱到地综合,而是用“过程论”的观点反映了牛玉儒作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的几个片段,用他生命中的几个亮点,点亮了人们心灵中的火把。曲志红、汤计、张云龙同志采写的通讯《激情燃烧的生命——党的好干部牛玉儒任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的493天》,只是截取了牛玉儒到呼和浩特工作不到500天里的所作所为。其他几篇通讯,也是记者深入采访,抓住了牛玉儒的几个突出特点进行了特写式的报道,使人耳目一新。作为正面报道,记者关于牛玉儒的报道也没有粉饰太平,回避矛盾,在表现牛玉儒的工作激情和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时,也实事求是地披露了呼和浩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城市困难群体生活的艰难等,这些问题并没有给党和政府抹黑,相反,这些背景把牛玉儒迎难而上、积极解决问题的魄力和工作激情表现得更加突出,给人们更多的是战胜困难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勇气,还有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和希冀。典型人物报道对我们破解新时期正面报道难题的启示

正面报道是新闻媒体的常规报道手段。新华社记者历来擅长于正面报道,而且,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在正面报道中,尤以典型人物报道影响力最大。历史上,新华社关于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等一系列典型人物的报道,影响巨大,有的激励了几代人。2004年,新华社不仅推出了牛玉儒,还推出了许振超、任长霞等一批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鼓舞和启迪了全中国。二是新华社的一批名记者大多是靠采写典型报道成名的,他们代表性的名篇佳作中,也不乏典型人物报道。认真研究这些现象,剖析牛玉儒报道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对新华社如何破解近年来正面报道的难题,有诸多启示。

启示一,写人,写典型人物,是新闻记者神圣的职责和永恒的主题,也是正面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人物有影响力,最容易被群众、被社会所接受和学习。尤其是典型人物,具有无与伦比的榜样力量。采写典型人物,最见记者的功力,最容易得到群众和社会的认可,也就最能实现记者的人生价值。但社会上人人都是人物,写好人物,特别是发掘和写好有血有肉的“这一个”人物,实属不易。新华社成立70多年来,千万名记者写出的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毕竟是屈指可数的。也就是说,典型人物的捕捉和采写,不是举手之劳,需要记者无私无畏、无怨无悔地去执着追求。而新时期,随着思想的多元、文化的丰富、社会的多彩,记者新闻报道的题材和形式多样化、丰富化,一些记者迷失了追求的方向,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甚至放弃采写典型人物的追求,这是值得反思的。穆青同志为什么在新闻界的成就最大?毫无疑问地说,与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典型人物的报道,特别是用心血和生命追求并采写了“十个共产党员”分不开。

启示二,报道时代的正气歌和引领时代风尚的先进典型,不仅市场广阔,读者也最感兴趣。虽然人们对正面报道的定义莫衷一是,但不管定义如何下,正面报道自身的时代意义、现实意义、固有的社会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时代需要正气歌,群众需要英雄引路,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就不能忽视典型人物的报道。对新闻记者来讲,弘扬主旋律不是空话。新华社肩负着引导舆论的使命,用生动感人的典型人物引导人是新华社记者的神圣职责。我们所处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又是各路英雄辈出的时代,各行各业有层出不穷的典型人物需要记者去报道。当然,典型人物的报道难度较大。要在众多个别人物中挖掘和采写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人物,还要写得生动感人,给人以正义和力量,确实有难度。但作为优秀记者,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勇敢地以报道典型人物为己任。至于成功与否,关键看记者是否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报道的主题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启示三,“还原感性”的办法有助于典型人物血肉丰满,光彩照人,产生正面报道应有的轰动效应。南振中同志倡导用“还原感性”的办法来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其实,这也指明了我们破解正面报道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新华社近年来社会影响较大的一些典型人物报道都印证了这一点。过去,读者对一些典型人物报道反应冷淡,主要是报道的主题和方法上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如一些人物报道“左”味十足,假话、空话、套话、官话连篇,把群众误导怕了;一些记者对笔下的典型人物任意拔高,愚弄了老百姓的感情,使群众上当上怕了;一些典型人物的宣传只突出政治宣传的需要而忽视老百姓的心理需求,影响了典型人物报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不少人物报道挖掘不深,提炼不准,写作不精,缺情少义,缺乏激励人心的精神力量等,总之是“还原感性”不够,所以难以触动人心、影响社会。新华社报道牛玉儒的几篇通讯,用平实的笔调、生动的故事,如实地反映了牛玉儒火一样的工作激情和对人民的一片赤胆忠心,成功地还原了一个丰满的、立体的牛玉儒的形象,因而可亲可信,感人至深,震撼社会。

启示四,“三贴近”是正面报道之魂。正面报道,特别是典型人物报道若要引起社会的共鸣,除记者必须具备必要的政治敏感和专业素质外,还需要用“三贴近”的方式去调研,去发掘,去采访和提炼。典型蕴藏在生活中,先进人物生活在群众中,能引起共鸣的重大主题来自于实际中。《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就是新华社记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报道的典范,新华社关于牛玉儒的报道也是记者实践“三贴近”的一个范例。为报道好牛玉儒的事迹,分社记者汤计、张云龙做了几个月的准备工作,并与总社记者曲志红走遍了牛玉儒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采访了上百人,占有了大量素材。更重要的是,记者掌握了大量素材后,认真进行了沉淀和思考,在生活真实、群众呼声和实际形势需要的结合点上认真做文章,使报道既有强烈的现实性,又有历史的高度,自然引起群众的共鸣,得到好评。

启示五,正面报道和典型人物报道需要创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新闻界的正面报道,特别是人物报道主题陈旧,表现方法僵化,造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问题,群众看多了“老文章”、“老面孔”,自然厌倦或产生逆反心理。新时期是变革的时代,需要记者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态度积极改进正面报道艺术和人物报道技巧。近年来,新华社的正面报道为什么薄弱了?一批记者何以丢掉了正面报道的传统?究其原因很多,但其中有表现方法创新不够的问题。这就是一些记者摒弃过去传统的人物报道方法和一些老的表现套路后,没能及时更新观念,创新和改进写作方法,致使不会采写新时期的先进典型了。一些记者对新闻界正面报道方法发展变化的趋势研究不够,也造成茫茫然,无所适从。实际上,新时期典型人物的报道已经出现一些可喜的突破现象。如对人物不再求全责备,不再追求刻画“高大全”式的英雄,而是实事求是地反映人物在一定时期、一个阶段的横断面,或者描述人物在一件事情上、一天的作为,给一个特写镜头等;不再刻意采写人物与他人的不同之处,而努力在典型人物与普通人的相同之处着墨,从最常见、最平凡处入手,在相同之处看不同,在平易之处见伟大,朴实可信,亲和力强;以人为本,写人物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喜怒哀乐,内心世界等,用以衬托人物的精神境界,更具人性化和可读性,回味无穷。表现方式也多样化,复合式报道、图文并茂,多媒体互动等。这些在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许振超、任长霞、郑培民、牛玉儒、王顺友等人物的报道中也都有所表现。但创新无止境,突破仍需努力。(2005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论文,载于2005年11月28日《新闻业务》第45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