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起航:千名校友访谈录.第2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6 09:08:00

点击下载

作者:史宗恺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从清华起航:千名校友访谈录.第2辑

从清华起航:千名校友访谈录.第2辑试读:

序言

2008年6月,我参加了清华大学研究生团委和研究生会组织的一次校友论坛活动。那次活动邀请了与我同年级的校友童媛春参加。在会上,作为主持嘉宾的童媛春建议,应该创造条件,让校友与在校同学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我在致辞中,回应了童媛春的建议,提出开展千名校友访谈活动的想法。之后,经过学生部、研究生部和校团委仔细、周密的策划,“千名校友访谈”作为百年校庆的重要活动之一,于2009年春季正式启动。

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之所以拥有令人尊敬的社会声望,我想,主要来自于其一代代毕业生,来自于他们以优秀的表现为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由于校友在这所大学长期学习和生活,大学的文化精神和优良传统,深深浸润到这些校友的思想和言行中,在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充分的反映,会影响家庭,会影响他的周围环境,因而使大学的文化精神引领了整个社会。清华大学办学的百年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世界上知名的其他大学也莫不如此。

校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资源。校友们的经历和经验,可以为在校的学生提供各种借鉴和帮助,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指出方向。同学们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年代、不同院系,毕业后在不同地域工作的校友进行深入交流,大家一起谈论在同一校园里的大学生活,虽然相隔了十年甚至几十年,但那些熟悉的建筑及名称,那些熟悉的学习、生活模式,会使同学们大大强化对传统的感受与体会。校友们亦可以从历史的角度,为在校的同学提供对清华大学传统和文化的理解。

读大二的时候,作为一名学生通讯社的记者,我曾经有机会去采访老校友。至今我仍记得,在经历了“文革”的劫难后,他们所表现出的乐观而积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那种精神到现在一直鼓励着我。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同学们参加“千名校友访谈”活动,客观上也促进了班级集体的建设。班里同学们对采访校友感受的分享,又加强了这项活动的影响。《从清华起航——千名校友访谈录》的出版,是在更大的范围内让同学们了解和学习校友们的工作、生活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成就。这是一种激励。

我们会进一步总结“千名校友访谈”工作的经验,探讨以多样化的方式,进一步推进校友与在校同学的互动,以校友们的成长经历激励在校学生,在清华未来新百年的历程中,为我们的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培养出一代代优秀的骨干人才。

光前裕后 斗志昂扬——访谈张光斗[教师]

【编者按】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又平实稳健。与水利无法割舍,与祖国紧紧相系。以学者的坚持、长者的智慧,耕耘着他一生挚爱的事业,擎起中国水利的大旗。

水利水电工程系 张晓颖 高毅超 王君 牛三元 李祥【张光斗简介】

张光斗,男,1912年5月出生于江苏常熟。1934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937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和哈佛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并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抗战爆发回国后,先后在资源委员会任龙溪河水电工程处设计课长、瀼渡河水电工程处主任。1945年任资源委员会全国水电工程总处设计组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1949年后,历任清华大学水工结构教研组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同年,任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主任。1958年任水利电力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院长兼总工程师。1978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水利电力部北京水利水电科研院院长。1981年当选为墨西哥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哈斯国际奖。1983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席团成员。1978年任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水利学报》主编。1980年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副主编。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建设工作,曾任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部门的技术顾问。负责人民胜利渠渠首工程设计。先后参加官厅水库、三门峡工程、丹江口工程、二滩水电站、隔河岩水电站、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等的设计和咨询工作。

●时代召唤祖国为先

张光斗学长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次年又赴哈佛大学攻读工程力学硕士学位。1937年,他相继获得了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那时,他的导师威斯托枷特教授希望他留下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给他一年的奖学金,于是张学长打算在美国继续读书,并利用暑假到丹佛垦务局实习。但此时,国内抗日战争爆发,张学长毅然决定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他的导师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虽然十分惋惜,但对他的爱国之举表示理解和敬重,并说哈佛大学工学院的大门永远对他敞开。说到这儿,他微微有些停顿,回首那段岁月,学长的心情还是有些许复杂吧。当被问及是什么促使他决定回国时,“因为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的国家在抗战,我不回去不安心!”张学长坚定地说。1947年,解放战争胜利在即,美国联邦能源委员会来华工作的柯登总工程师准备回国。临行前,他一再劝张学长举家迁往美国,并答应为他全家办理签证、代付路费并在美安排工作。而且如果张学长同意,还可与他共办工程顾问公司,但这一切都被张学长婉辞了: “我是中国人,是中国人民养育和培养了我,我有责任为祖国和人民效力。”

1948年,时任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副总工程师兼设计组总工程师的张学长,接到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的通知,要求他把技术档案和资料图纸装箱运往台湾。考虑到这些资料在解放之后的作用,中共地下党请求张学长协助将一些无用的资料装箱送到了资源委员会,而将一些珍贵的资料和图纸悄悄保存了下来,这些资料和图纸在后来新中国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夏季,张学长陪同苏联专家查勘黄河潼孟河段,研究开发方案。在潼关坝址方案选择上,他同苏联专家产生了意见分歧,并毫不留情地批评苏联专家的想法不符合中国国情。在当时“一边倒”的声势下,敢与“老大哥”争论,不禁使同事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一些领导也批评他不虚心向苏联专家学习。在这种压力下,张光斗学长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据理力争,时任水利部长的傅作义先生曾对张光斗学长的意见表示支持。

在筹建和设计葛洲坝工程时,张先生提出将处于江中的葛洲坝岛炸掉,以增大二江泄洪闸和大江电站的布置长度。由于这样做既增加了工程的开挖量,又加大了混凝土的浇筑量,工程局的一位副局长每天晚上拿上一瓶好酒,到张学长那里软磨硬泡,希望他放弃炸岛方案。张光斗学长说: “酒可以喝,但岛必须炸。”后来的事实证明,张先生的这一方案对于改进枢纽水流河势、保证大江截流和扩大电站装机,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在丹江口大坝的浇筑过程中,张学长发现了工程的质量问题,他当即上书中央,陈述自己的意见。他的意见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对大坝采取了停工整顿措施,重新加固了大坝。事后,有位专家感慨地说: “若非如此,将是后患无穷。”张光斗学长凭借着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不畏压力,不怕权威,在实际工程中据理力争,使国家得以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和灾难性的后果。

●密云精神代代延续

解放后,在新中国规模空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张光斗学长在水利方面的渊博学识和高深造诣得到了充分的施展。1951年,已经在清华任教两年的张学长接受了黄河人民胜利渠渠首闸的布置和结构设计任务,首次在黄河下游成功地破堤取水,为下游引黄灌溉开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做了中国人几千年想干而没干成的事情。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创建水利工程系,张学长出任副系主任兼水工结构教研组主任。他在国内首先创建了水工结构和水电工程学科,开设了水工结构专业课,编写了国内第一本《水工结构》中文教材,建立了国内最早的水工结构实验室,开创了水工结构模型实验。

1958年,水利电力部和清华大学合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张学长出任院长兼总工程师。也就在这时,北京市决定修建华北地区库容最大的密云水库,张学长担任了这一水库设计的总负责人。当时周恩来总理指示,凡密云水库的重要设计图纸必须经张光斗签字,总理把“技术大权”交给了他最信任的张光斗。先生根据“一年拦洪,两年完工”的要求,在设计中大胆创新,采用了大量在当时均属国内首创的技术,如大面积深覆盖层中的混凝土防渗墙、高土坝薄粘性土斜墙、土坝坝下廊道导流等等。密云水库的设计,后来获北京市优秀设计奖。其实很多人都清楚,在那个政治运动复杂、经济条件艰苦的时期要主持这样的工程是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和风险的,但这些在张学长看来都是次要的,他说: “再苦再难,能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心也安了。”

如今,清华水利系的同学们,在刚入学的时候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密云水库参观。在赞叹清华水利建设者们的智慧与坚韧的同时,心中也会对张光斗学长增添一份景仰。从张学长等老一辈水利人开始代代传承下来的密云精神也时时刻刻教育、激励着后辈们。

●三峡之功举世瞩目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是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张光斗学长是60多年来三峡工程规划、设计、研究、论证,直至开工建设全过程的见证人和主要技术把关者。1993年5月,张学长被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聘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审查组的组长,主持了三峡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查。汇集了10个专家组、126位专家意见,经过慎重研究,反复推敲,最终逐字逐句地核定了审查意见。面对300万字的三峡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他提出了“要抓住设计中的大问题,即关键性问题”这一指导原则,并身体力行,亲自研究和指导审定了一系列重大方案。

三峡工程开工后,张学长担任国务院三峡建委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副组长,每年至少两次到三峡工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2001年1月,年近90岁的学长来到三峡工地,坚持要爬上56米高的脚手架,去看看那里的施工质量。他眼力不好,就用手仔细地触摸导流底孔的过水表面。当他发现表面不够平整光滑时,要求一定返工补救。在场的三峡总公司陆佑楣总经理和其他人员,望着那位脚穿套鞋、头戴安全帽、身躯瘦弱苍劲、对工程质量如此“较真”的老人,一个个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张学长说,现在三峡工程的建设与投入生产表明,我国完全有能力建设世界上最大、最好的水力发电工程,而“关键是要认真负责”。

●水利事业情系一生

如今99岁高龄的张光斗学长,已经成为清华水利系乃至中国水利行业的“国宝级”人物。张学长将生命中七十余载的时间都献给了水利事业,见证了中国水利从传统走向现代甚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发展历程。对于当时对事业的选择,学长只是静静地说: “我选择水利事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虽然早已是耄耋之年,他仍十分重视教学工作,总会在新生入学时与新生座谈,或者题词以激励新一代水利人。他56万字的自传书稿——《我的人生之路》是张先生在放大镜的帮助下自己在计算机前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进去的,这本书融入了他波澜壮阔、治水安澜的传奇一生,每一个字都代表着一段生命,每一个字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现在的张学长看上去依然身体康健,精神矍铄,所谓老骥伏枥,志犹远在千里。

在访谈的最后,张学长分享了他对百年清华的感悟,同时对新的百年提出期待: “清华大学具有优良的历史传统。回首清华百年,清华大学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蒋南翔校长称清华大学是工程师的摇篮。我希望清华大学能够继续将培养工程师作为主要目标,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工程师。老一辈的人是很爱国的,希望当代青年也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要淡泊名利,学好本领,做人民的工程师。”

张学长深情地说: “国家早日强大,人民共同富裕,是我最大的心愿。我们的国家一定要更加强盛。我们享受着前人创造的科技成果和社会进步,必须回报祖国和人民,要对科技和社会发展作贡献,为后人造福。”这段话是先生一生的信条,更是对我们青年人的期望和鼓舞。

如今,张光斗学长已经成了水利系的一面旗帜。饮水思源,水利系2005级学生也曾在暑期实践的时候组队——“追寻大师的足迹”之张光斗学长故居实践考察,来到养育了这位水利巨擘的这方水土进行考察。张学长已经离开了讲坛,但可谓“桃李满天下”,所有的水利学子都将以张光斗学长为师,作为毕生追求的榜样。(特别感谢王光纶教授在访谈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指导。)【同学感悟】

在已经走过的90多年人生旅途中,张光斗老先生与水打了近70年的交道,被同行专家称为“我国水利工程学界的泰斗”。从黄河的龙羊峡、拉西瓦,到长江的葛洲坝、三峡,从雅砻江的二滩到红水河的龙滩,祖国大地从南到北各大水利工程,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作为“当代李冰”,张老先生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水利的建树,更是人生的净化。

——张晓颖

张老年近百岁,却依然身体康健,精神矍铄,言辞中饱含对水利事业的热爱。我们每一个水利学子都将以张老这样的前辈为榜样,将我国的水利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为祖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高毅超

爱国心拳拳 育人情切切——访谈李恒德[教师]

【编者按】他,是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前国际材料联合会主席,他虽名满世界,荣誉载身,但却保持着谦虚平和的作风。他做了10年核材料、20年离子束,30年仿生材料,在他的带领下,清华材料系的生物材料研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却从未停止挑战自我的脚步。李先生的品格与经历是清华的财富,让我们走近这位受人尊敬的长者。

研通社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新闻组【李恒德简介】

李恒德,男,材料学家,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21年生于河南,1937年考入北洋工学院,1944年通过教育部设置的“英美奖学金”留学考试并于1946年3月赴美留学,后在卡耐基理工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1954年12月离美回国,分配到清华大学工作,先后参与筹建了清华大学机械系的金属材料专业、工程物理系的核材料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曾任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主任、清华大学材料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材料及工程科学部第一任学部主任、国家学位评审委员、国家发明评奖委员会冶金组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会主席等职。第一次见李恒德院士是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材料系建系20周年的重要活动——“以身许国: 中国材料科学发展之见证”报告会上。就是这一次的简短的会面,使我为他的一生经历和高尚情怀所折服。这一次来到李老先生的家里做访谈,是我们的第二次见面。李院士依然是那么谦逊,正如他本人喜欢“李先生”这个儒雅的称谓一样。但他的真正的谦逊却远超于一个谦虚的称呼,一直以来,他将自己的所有功劳都归于为党和国家的信任,归于大家的合作。他说,自己只是个引导者、教育者,所有的成绩和工作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荣耀是大家的,他一个人做不了。

●回首岁月,硕果累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李先生的人生,正是这样一种人生境界的真实写照。

1948年秋,李先生接受美国海军研究局的课题,从形变机制上阐明了金属铍的脆性。1954年12月他离美回国,1956年就在清华创立了我们国家第一个核材料专业,为国家核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关键性人才。1973年,他又利用凝胶沉淀法最早在国内研制出二氧化铀的微球。1974—1975年,李先生在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驻厂近一年时间,根据当时国内外对威胁反应堆安全的锆合金包壳管材氢氧化物位向引起的脆断问题,提出并主持了我国锆合金管材的氢氧化物分布研究。降低了燃料包壳管材氢脆开裂的倾向,提高了反应堆的安全性。这一成果在一系列工程中都得到了应用。

自1978年之后,李先生领导他的研究组进入了金属离子束表面改性的研究新领域,他和他的合作者们在国际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也在国内获得了多项奖励。美国海军研究所的专家在一次国际大会上做综合报告时曾特别提到这一研究“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研究……这些结果对整体趋向的研究极为有用”。从1989年起,李先生的注意力又瞄准了新兴的天然生物矿物和仿生材料研究,为清华在生物材料领域紧跟世界潮流作出了卓著贡献。

李先生说: “我做了10年的核材料,20年的离子束,30多年的仿生生物材料,从物理到化学再到生物,跨学科搞研究。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但是在这些领域里,我指导和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在国家的各个领域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一个教育者,一个教授,这些就是我的荣誉和骄傲。我的人生没有缺憾,很大程度上和我的学生有关,他们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价值和希望。”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李先生说,他的一生很多事情都算是意外的惊喜,因为无欲,一路走来,都是收获。

李先生1921年农历6月30日出生在河南洛阳,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环境造就了特殊的人物性格,也造就了李先生刻在骨子里的爱国之情。一个从小巷子里走出来的孩子,内心是充满感激的,在他同龄的孩子还在嬉戏玩耍的时候,他已经上学了。能够留学国外也是不曾想过的,他说只是因为人家在招生,而他恰巧考试通过而已。李先生无疑是谦逊和爱国的,当时国外的条件比国内好得多,他却完成学业后毅然决然地回国。他说,回来建设祖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能回到清华任教,也是他不曾想过的。李先生还说: “我这一生都没有一定要怎么样的想法,小时候没有,现在也没有。因为要求不高,从来都不去攀比,活着就不会很累。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培养学生,看着他们从懵懂无知到渊博成才,在各个领域作出贡献,就已经很幸福了。”

●生命不息,创新不止

李先生这一生都在进行着创新活动。回国创立材料专业,组建实验室,探寻研究课题,跨学科跨领域开展新研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同时,李先生也关注着国家的创新体制,他说创新不是仅仅谈理论这样的空话。创新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政治上、体制上和机制上的。从科学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说,要从基础创新、产品创新、国防创新、教育人才创新和政府企业联合创新等五个层面去入手,去落实。李先生用自己丰富的一生,为我们阐释了一个道理: 把自己融入国家,把思想传给后人,生命无止境,创新永不止!

●科学传承,满怀期望

在访谈的结尾,李先生谈及了年轻人应该怎样对待科学的问题,他鼓励青年学生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人要有“敬业乐群”的精神。人的一生虽然可以兴趣广泛,但精力有限,一辈子只能干好一两件事,不能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然而现实需求往往与主观愿望有矛盾,这就要求一个人不时改变自己的具体工作。一个人走到哪去,跟他所处的环境条件、机遇等有关系。同样,能不能作出出色的成绩,也往往跟其所在的环境条件、时代机遇等有关系。李先生谈到,职业没有高低之分,贡献可能有大小。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敬业乐群”的精神,如果首先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其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一个人的一生应当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才是最有价值的。李先生说: “如果仅仅追求物质上的安逸,那么20世纪50年代回国前,我在美国工作的月薪就是500美元。但是,比较以前留在美国的同学,几十年来,我一直自认为活得比他们更有意义,因为我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为祖国作奉献。当我能够把我的一点一滴努力献给自己的国家时,那才是我生活的真正意义和我最大的自豪。”

第三,一个人的爱国感情不是一朝一夕的,是潜移默化的。中国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值得当今的每一个中国人自豪。李先生谈到,他在美国9岁的孙女,老师要求作业必须默写出50个州的州府,这就是美国人对孩子的一种爱美国的教育。对于中国的学生,从小学、中学时代开始就要坚持进行中国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人民。【同学感悟】

在访谈过程中,精神矍铄的李先生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回顾了跌宕起伏的人生,他不像是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他和蔼可亲,更像是我们的老学长、老朋友。爱国,李先生用这样简洁的两个字激励着我们。在说出这两个字之前,他对故乡的热爱和学成后义无反顾回到祖国的经历已经让我们为他的拳拳报国心所折服。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李先生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并成为新中国核材料领域的执牛耳者。这样的情怀、这样的执著,让我们深深地感动。更重要的是,李先生虽然已是材料领域的权威,却始终没有停止探索新领域、研究新材料的脚步。不断地开拓进取,不断地为祖国的材料事业、科学事业作贡献,李先生把他的成就以及他的努力都归结于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都应当用自己的兴趣去不断探索,追求创新,传承李先生以及许许多多老一辈科学家留下的宝贵经验,发扬清华人爱国奉献、行胜于言的科研作风,为我国的材料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蔡坤鹏

滴水能把石穿,万事功到自成——访谈黄克智[1948级研]

【编者按】出身贫寒,却自强不息;环境艰苦,仍手不释卷。教书育人,他桃李满天下;寄语青年,他叮嘱功到自然成。黄克智——学习和工作的楷模,为我们树起人生的标杆。

航天航空学院 陈晓飞 张洋洋【黄克智简介】

黄克智,男,1927年生,江西南昌人,毕业于江西中正大学,清华研究生毕业,现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固体力学专家。曾主持了7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作为第一获奖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1项国家与部委级奖励。此外参加的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4项奖励。已出版5部专著,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会议发表论文170余篇。

●回顾往事悲喜尽交加

黄院士今年虽已82岁高龄,但仍然精神矍铄。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讲台,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了对自己一生的回顾。

黄老出生于江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兄妹九人,全家人仅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过活,因此,幼时的生活总是捉襟见肘。尽管家境贫寒,父母仍然坚持让兄妹九人都念书上学。但是毕竟负担太重,有很多次,上学的学费分了三次才交齐。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少年的黄克智学长发奋努力,好好读书。

当他如愿以偿进入中学念书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了。战火很快烧到了家乡,大家只能边逃亡边读书。即使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黄老从未间断和放弃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追求。说到这里,黄老动情地给我们讲起了故事: “初一时在江西吉安,有次日军突然空袭,防空警报已经拉响了,而我仍在潜心做题,不想太早躲避而中断思考,于是我一直在教室里待到听见敌机的声音才起身冲往防空洞,当我刚刚走进防空洞的时候,身后的学校已经成了一片废墟”。黄老接着说,“那段日子异常艰辛,放假回家为了节省路费,宁愿步行200多里,回到家里时两条腿都肿了;学校里没什么可吃的,每餐的饭只能就着辣椒,因此我现在还特别爱吃辣椒”。说到自己为了挣一些路费学费和几个伙伴一起去贩鱼,结果鱼被人抢了本金都差点赔了的故事时,黄老诙谐地说,“每次我对我的孩子讲起这件事,他们都有感触地说: ‘幸亏爸爸当初贩鱼没有成功,要不然我们现在只有一个鱼贩子爸爸,而没有这个院士爸爸了’”。

回忆起自己经历的艰苦的外界环境,黄老有的只是感慨,而无一丝的愤懑。用黄老自己的话说,“正是这些物质条件异常艰苦的岁月激励了我从未松懈过学习,尤其是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黄老自己在江西中正大学时的一个例子给我们强调了自己努力做知识积累的过程: “四年大学,我们迁移了四次,可谓颠沛流离,然而,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我的学习不仅从来没有间断过,甚至是更加努力的学习。有时候在宿舍熄灯以后,为了不影响他人,我就跑到路灯下看书,或者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书,这样一点点地坚持,一点点地努力,我在大学中自学读完了好几本数学名著,自己的数学功底也打得很坚实,这为我以后作出成绩奠定了很牢固的基础,因此我建议你们把数学学好。”

●为国抉择潜心科研路

黄老的大学生活过得很充实,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自学了数学、物理等学科,并于194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土木系,师从著名力学家张维先生。1955年,他被公派至莫斯科留学。在那里,得益于自己坚实的基础和勤奋的态度,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被允许破格攻读博士学位。然而就在博士论文答辩前夕,黄老得到消息: 国家建设急需人才,号召他回国。尽管老师和友人极力劝阻建议他拿到学位后再回国,黄老毅然搭乘了回国的列车。经过六天六夜的奔波后回到祖国后便马不停蹄地着手创建清华大学力学数学系。从此他便扎根于此,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清华,献给了国家。

从回清华任教至今,黄院士已经辛勤工作了63载。在这漫长的时间跨度中,他经历过“文革”,遭受过打击,但他始终坚信,科技是强国之本,他相信他的知识和技能会被重新利用。在困难面前,黄老没有消沉,反而以一种更顽强的、更勤奋的态度坚持着学习,他的日语、法语就是在这个阶段学会的。

黄老把自己的一生概括地分为两个阶段——前五十年是第一部分,这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的积累阶段。而正是这漫长的五十年才塑造了一个基础扎实,科研素养完备的顶尖人才,也才有了以后一飞冲天的种种辉煌,也才有了成果斐然的第二部分。“我的90%的成果都是在第二个阶段完成的”,黄老如是说,“所以,要做科研,必须打好基础,基础打好了,就会功到自然成。”同时,黄老以“活到老,学到老”的实际行动言传身教,生动地教导我们要抓紧时间,把握机会,夯实基础,有所突破。

从20世纪70年代起,黄老每隔十年换一次研究领域,且都在其所研究的领域中作出卓越的成绩。即使已到耄耋之年,黄老还每年坚持科研,并多次获奖。“功到自然成”充分反映了他一生的科研心得。

●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

在60多年的工作中,黄老非常注意提携年轻教师,时常组织他们共同学习、研究相关行业的最新国际进展;课堂上,黄老谆谆教诲,传道授业解惑;科研中,黄老严于要求,一丝不苟;生活中,黄老以身作则,用人格魅力感染人。正是在黄老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下,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其中有院士,有长江学者,有优秀工程师,有知名教授,他们在祖国的各行各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黄老一直为人所乐道的不仅仅是个人作出的骄人业绩,还在于他和夫人对其子女的成功教育。黄老的三个孩子,分别获得哈佛、麻省理工和斯坦福的博士学位,其中长子黄永刚已经在国际力学界小有名气。黄老谦虚地把这个归功于他们良好的家庭环境——一是“勤”,二是“情”。

●寄语青年功到自然成“从初中开始,我坚持每天4: 30起床学习和工作,从没睡过一个懒觉;我今年已经82岁了,但是我每天还在满负荷的工作,每天早上坚持打一个小时网球,下午弹一个小时钢琴,”当被问到自己最想对青年说什么时,黄老激动地说,“我很羡慕你们,这么年轻,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我对你们的要求就是——不要弄虚作假,不要操之过急,不要浪费时间,抓紧时间,勤奋刻苦,把基础打牢固,功到自然成。”【同学感悟】

几十分钟的交流让我感觉恍如隔世,我深深沉浸在黄老所讲的故事和道理当中,为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和折服。黄老对于学习和工作近乎疯狂的执著绝对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学生的楷模,爱国奉献、严于律己的清华精神在老先生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次访谈必将使我终身受益,希望能和更多同学分享心得。

——陈晓飞

见证新中国起步的人——访谈李克威[1948级]

【编者按】机缘巧合,他踏入了清华法学院的殿堂。时光荏苒,他用心记录着新中国的成长和发展。几十年如一日,他给予我们无尽的启迪。

法学院 张鹏杰 魏青松 杨颖琛 马腾 张乐【李克威简介】

李克威,男,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历任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副台长,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现任北京市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李克威学长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是在我们打通电话时,学长依旧思维敏捷。听到我们的访谈需求,李老看了自己的行程安排后即决定亲自来清华接受访谈,这让我们十分感动。

●别样的入学经历

李老虽然上了年纪,但当年进清华的那一番曲折,依旧记得十分清楚。而这段入学经历在今天看来,也颇具传奇色彩。

李老在少年时期就立志学习法律。1948年,李老成功地从南京考取了北平朝阳学院,并如愿进入司法组。当时朝阳学院采取公费制度,在校学生由国民政府提供学费。不巧的是,在学长入学那年,优厚的公费制度突然被取消了。为了不给自己的兄长带来更多的经济负担,李老决定转学。他首先想到的是北大法学院。虽然当时清华的文科很强,学校里也有很多著名的学者和教授,比如闻一多、冯友兰、张奚若、陈岱孙、朱自清等,但是在人们心目中,清华还是一个以理工科为主,尤其以工科见长的学校。所以学习法律,清华并不是首选。然而,“祸不单行”,当李老到达北大红楼报名处时,报名已经结束。“北大报名处已经收摊”,李老风趣地说。那时,清华的报名处尚未结束,李老报名后即被清华法学院录取。但李老觉得,这一选择并不是完全被动、无奈的,“清华浓厚的民主革命气氛、丰富的学生运动,对我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吸引。”

经过了这段传奇式的入学之后,李老开始了他在清华法学院的大学生活。

●充实的学校生活

李老在清华法学院的时间其实很短,名义上李老是1951届毕业生,但早在1948年,他已经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开始参加工作。当时的大学毕业并不像现在那样有着明显的年份或日期界限,常常是还在上学阶段,就已经参加工作了。对李老他们那辈人来说,早早参加工作并非是一件坏事。那个时代也让他们及早地成熟起来,担起建设新中国的重大责任。虽然在校时间短暂,但一提到清华的大学生活,李老仍然是十分激动。李老告诉我们,当时清华的教育跟现在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首先,在学习方面,大家都积极拓展自己、涉猎各种知识,从天下之事、国家之事、兴邦之策,到群众工作、专业技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学。学习也非常刻苦,每天早上争着去图书馆读书,晚上都学习到管理员催促闭馆才离开。当时学校已经实行学分制,但与现在法学院不同的是,当时的专业课是按照“六法”全书的顺序开展的,而我们大一大二的时候主要学习一些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比如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

在体育锻炼方面,李老也有着深刻的记忆。当时的体育老师是马约翰先生,他授课有自己的一套体系,让同学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深入感受清华的体育精神。清华向来重视培养同学的体育素质,要求每天下午四点以后,所有学生都必须走出教室,走出图书馆,走出宿舍,到操场上进行锻炼,要是体育课不及格就不能升级,这比现在的制度可能还要严格。

李老还说,当年的清华就有不逊于现在的社团规模。在北平解放前,清华在地下党的领导下,涌现了很多有名的学生社团,教工友识字,教农民识字,开办夜校等。志同道合的同学走到一起,不论系别,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作。李老说,当时的学生活动中尤以革命活动占的比重最大,他本人就是“民青”(中国民主青年同盟)的成员。对于当年在老图书馆台阶上学习新民主主义,学习什么是阶级的情景,李老记忆犹新。虽然民主革命运动在学生中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至少在法学院,教授们并非都是真的支持反美反蒋的爱国学生运动。时任法律系主任的赵凤凯,也是当时北平市参议院的参议员,属于傅作义系统,他就经常对学生说: “傅作义讲了,共产党有本事,咱们兵对兵,将对将,当面干!你们这么搞不是英雄好汉!”当时在北平剿匪总部的土墙上还写着“消灭知识潜匪”的大字。虽然全国的革命局势已经基本明朗,但在尚未解放的清华,这样的学生革命运动还只能是处于半地下的状态。就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李老他们一辈人并没有放松学习,相反却积极利用一切机会充实自己。短暂的大学生活对于李老是颇为宝贵的,勤奋的程度正像那个时代昂扬的革命斗志一样,在我们今天看来都觉心潮澎湃,备受鼓舞。

●投身基层,致力新中国的新闻宣传事业

1948年,北平解放初期,地下党根据北京市委的要求派一些学生接管北平,进行政权交接。清华学生的名单是由当时的地下党员魏廷铮学长拟定的,作为地下团员的李老也成为负责政权交接工作的接管会成员之一,他被分配到内七区第七工作组。他们当时的口号是“接管旧政权,砸烂旧保甲”。在1949年夏天,工作组改为街政府,于八九月份和派出所合并。于是李老被调到派出所工作,从1949年底到1954年,直到担任西单区(今西城区部分地区)派出所所长,一直从事着基层工作。1954年李老由派出所调到公安分局,之后调到西城区委宣传部,做理论工作。

1961年5月,李老调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历任新闻组副组长、编辑部副主任、编委会成员。1980年,北京电视台成立不足一年,人才紧缺,李老又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调到了北京电视台,任副总编辑、副台长。1986年,李老重新回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担任台长,并在这一岗位上离休。担任台长期间,李老被评为高级编辑并任北京市新闻高级职称评委会成员,这也是对李老业务能力的又一次证明。

离休以后的李老仍然对自己从事了大半生的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十分重视。现在还兼任北京市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等职,以蓬勃的激情促进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李老既是一位知人善任的老领导,更是一位专业能力很强的老记者、老编辑。《试论广播语言》、《发挥广播电视优势,做好对外宣传工作》、《解放思想,开创电视新闻宣传报道的新局面》、《论首都意识》、《浅谈对新闻舆论导向几个热门话题的初步认识》、《从北京风波看新闻广播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等新闻广播领域的专著,在业界、学界都有巨大影响。

虽然李老在清华学习的是法律专业,但除了最初几年公安局的工作与法律关联还比较紧密以外,自1958年李老调入西城区区委宣传部,李老一直都是在新中国的新闻宣传事业上奔波劳碌着,而且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李老认为,在大学里,最重要的并不是知识性的学习,而是核心学习能力的掌握。大学的学习不应该如管中窥豹,只见一斑,而应该登台望月,看见满天星辰。广博的知识积累,对于今后的人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李老那一代大学生毕业时服从国家分配,就业选择的时候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怎样的慷慨陈词。他们只是用行动为清华精神注入了深刻的内涵,他们只是用清华的精神激励自己走过了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一生。祖国需要的地方,就是李老所去的地方,“哪个岗位需要我,我就能顶上去,秉着清华人的品性,在国家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奋力拼搏”。

李老对清华精神有着自己的理解,对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李老作出了这样的解读: “做人要立志,要奋发图强,这不仅是为了个人,更是为了整个国家。做人不能只考虑个人,还要心怀天下。”对于校风,李老概括为“三实”,即务实、朴实、扎实。在从事了一辈子的新闻广播生涯之后,李老认为,做新闻工作也要像校训要求的那样,能够心怀天下。

晚年的李老喜欢写诗,并为清华百年校庆创作了一首古体诗,收录于他的诗集《旧体诗习作吟草》中,以寄托自己对清华母校深切的关爱和殷切的希望之情。【同学感悟】

李老的经历以及当时清华的法学教育告诉我们,做一个成功的法律人,对现实的理解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绝不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广泛涉猎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比如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对社会进行科学的研究。

——杨颖琛

21世纪是我们祖国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对我们来说,正好可以用“士不可以不弘毅兮,任重而道远”来自我勉励。李老的个人经历,清华的精神内涵,让我们感到了一股“心怀天下,爱国奉献”的热情。

——魏青松

诚信做人 扎实为学——访谈倪维斗[1950级]

【编者按】他是一位工程院院士,在能源动力系统和能源战略研究上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位教师,已经培养了博士研究生35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后8名。所培养的学生中已有3人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人生几经波折,但一直心系能源,从未放弃。

热能工程系 匡佳雯 宗毅晨 王冠宇 朱泓逻【倪维斗简介】

倪维斗,男,1932年10月6日出生于上海,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0年入清华大学,1957年在苏联莫斯科包曼高工获工程师学位,1962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高工学院获涡轮机械专业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90年被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授予荣誉博士,1991年被选为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1962年至今就职于清华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国家煤燃烧重点试验室主任,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攀登B”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能源战略与技术工作组中方组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1999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我校热能系的教授。他一生致力于能源和动力领域的研究,在科研上成果斐然,曾获国家教委、电力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同时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其中已有三位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人生之路是怎样的呢?

●求学:“闯”劲十足

尽管已经大学毕业几十年了,可是倪院士回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依然还是那样的清晰深刻。当被问到当时为什么会选择清华的时候,倪院士笑着说: “在上海待腻了,所以想出来,于是考北方的学校,最后在清华落脚。”眉宇间不减当年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豪气。

1945年抗战胜利后,倪院士回到上海,并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念高中,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1951年他被选派到苏联去学习,来到莫斯科包曼高等工程学校学习。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批选派到苏联的留学生,在1951年出国留学前夕,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接待了包括倪院士在内的留学生,这也给倪院士带来了巨大的鼓舞。

倪院士说道: “去苏联的时候,由于时间仓促,除了‘我不知道’,‘厕所在哪儿’这几句必要的俄语,别的什么都不知道。” 倪院士回忆说: “是一位不懂中文的苏联女教师教我们三个中国学生学俄文,那时一篇课文要念几十遍,念到顺嘴就说出来。”他说,有时同屋的苏联人对他念课文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大叫“别念了!我都背出来了,你还在念哪!”那时这些年轻的中国留学生们刻苦的学习态度和出类拔萃的成绩给苏联的老师和同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留学5年半,为了给国家省钱,倪维斗他们没有回过一次国。除了日常生活开支和买一些书之外,他们几乎什么都不花,同时还尽可能为祖国作些贡献。中国在苏联开展览会,他们都报名当讲解员,大家还把当讲解员得到的报酬,即一块衣料换成现金上交给国家。在回国前,他把那几年节省下来的钱全部上交给中国驻苏大使馆,带回国的只是几箱书。倪院士毕业时,包括俄语在内的所有课程都得了5分。回忆起在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院和列宁格勒加里宁高工学院的学习生活,倪维斗觉得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苏联人民友好的情谊,让倪维斗有了“苏联情结”。

●逆境: 人生的磨炼

1957年,倪维斗从苏联学成回国。但是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他虽然踌躇满志地要为祖国作一些贡献,但基本上没有机会去做业务工作。在1960年初至1962年底,他再次留苏,到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读研究生,取得了副博士学位。

再次回国后,正值年富力强的倪院士来到了清华大学燃气轮机教研组当了一名教师,踏踏实实的做事,潜心专业的研究。正当这些事情刚有些眉目的时候,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轰然而至,他的人生注定了要有一场不同寻常的历练。“文革”爆发以后,倪院士和许多清华的其他老师被下放到江西农村鲤鱼洲原是改造犯人的围垦农场进行劳动改造。这些本来应该在实验室推进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却被安排到农田里从事高强度的劳作,“腰一天到晚都是个直角”。对此,倪维斗却乐观地说: “活了30多岁了,还没有像样地干过农活。反正是非要改造不可,也应该改造改造。”正是抱着这种乐观甚至天真的想法,倪维斗自觉地投入了艰苦的劳动。

而正是这一段逆境的磨炼,磨砺出了倪院士坚强的意志,磨炼出一股韧劲,乐观向上的心气儿不仅没有因为苦难消减,反而日益扎根在倪维斗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贡献: 三十年的厚积薄发

1978年,当科学的春天来临的时候,倪院士已经46岁了。回首二十余年的蹉跎岁月,倪维斗痛心疾首。他感到时间已经很短了,再不努力做点工作,就要辜负了这一生,也辜负了国家、人民的培养。

1978年倪维斗任清华大学燃气轮机教研室主任,埋头一干就是六年。六年间,他带领教研室的其他老师心无旁骛,艰苦奋斗,专心搞科研,为我国的动力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提起那个时候的情景,倪教授就显得十分的兴奋,依然被当时的豪气和干劲所感染。他说: “那个时候,一心想把我国的动力事业搞上去,为祖国的发展添一份力,其实,也真倒没觉得苦。”后来倪教授当上了热能系的系主任,统筹科研和教学,对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体会。作为本科生,在热能系开的能源动力系统概论课上,我们有幸见识了倪院士的教学风采,渊博的知识、专业的认识和满腔的热情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学们甚至从学期开始就每天期待着倪教授的课。他的风采,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热能人,为国家的能源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责任: 放眼能源战略

倪院士一直也非常关注着我国的能源战略问题。特别是在自己已经步入晚年时,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有多年技术背景的他确确实实感到中国能源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他还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全面的、具体的能源战略安排;宏观战略和政策的研究比一个设备的微观传热过程的研究更为重要。因此,倪院士在近十年来逐渐从能源、动力方面的微观研究过度到能源战略与系统的宏观研究。“总量需求巨大、液体燃料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气体排放、城镇化能源消耗增加……这些都是我们面对的很大的能源问题”,谈到我们的能源现状时,倪院士满腹担忧。

对于应对策略,倪院士还是认为应该从节能做起,并且深入探讨“资源能源环境一体化能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另外也要发展可再生能源,但是不能盲目的投入。“煤在现在和未来都将是中国能源的主力,可再生能源要努力发展,但在近20至30年难以解决我国能源的主要问题”。我国风电在装机容量和制造能力方面发展快速,倪院士特别表明: “现在到了认真总结和稳步前进的阶段。我不是给风电泼冷水,我是说实话。风电这些年发展教训很多,由于国家政策的不配套,很多企业一哄而起,盲目投资发展,导致浪费损失很多。”倪院士总喜欢讲真话、实话。同时,他也不忘“教育”我们: “你们年轻人,腿脚好,去上课别老用电梯。四层以下,都爬楼梯。要知道,电梯运行一次,至少要消耗掉14克煤!我要不是老了,爬高点腿就疼,也会这么做。还有你们宿舍,听说11点断电以后,总有人忘记关灯,早上电来得早,造成无谓的浪费。”我们听了,心里愧疚得不知道该怎么缓解,这些生活的细节往往最能触动我们的心。倪教授好像看出来了,微笑着说: “没关系,从现在开始做,就好。”

他又语重心长地嘱咐: “你们这一代正赶上能源的大发展,作为一个清华人,特别是热能人,一定要为能源事业做点事情。”

●教育: 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除了科研,倪院士在教育方面也有着突出的贡献。他已经培养了博士研究生(已毕业)35人,硕士研究生(已毕业)30余人,博士后8名。所培养的学生中已有3人成为工程院院士。对我们这些刚入门的热能人,倪院士也参与概论课的教学,给那些还在迷茫中不知向哪的孩子一些启发,一点方向,很多信心。院士要给我们上课呢!从大一刚入学开始,师兄师姐们就迫不及待地向大家介绍这门概论课,我们也迫不及待地期待着概论课上倪教授的身影。

倪院士说: “培养高质量人才是衡量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总结多年的教育经验,倪院士认为,作为一名清华热能人,应该“更加热爱我们的能源事业,朴实无华,当老实人,做老实事,不随波逐流,不唯上、仅唯实,努力创新,在已有的基础上多作贡献”。这也印证了我们清华行胜于言的校风。特别是在当前普遍心态比较浮躁,急功近利,凡事讲究包装和宣传效应甚至是学术造假的大环境下,倪院士的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这也许也是倪院士门下人才辈出的原因吧!

对于我们这些后辈,他也希望我们能够做到诚信待人,行胜于言。院士说,清华一直有着好的传统,这些传统都曾让倪院士自己受益不少。现在清华即将成为一家“百年老店”了,我们后辈更应该保持诚信品质,这也是做人之本。只有这样,才能使清华的精神流传下去,迎来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个一百年。【同学感悟】

感谢倪维斗学长在出差前一天的晚上在自己家中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采访前我们的队员们还有一些紧张,但学长动情的回忆很快就感染了我们,伴随他一同走过那些奋斗的岁月。倪维斗学长后期一直在为我国的能源战略四处奔走,这也将是我们每个热能人的责任与使命。

——宗毅晨

在与倪学长的交流中我们都收获了很多,从他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工作者应有的远大理想与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作为新一代的热能人,我们有责任把学长们的这种优良品质发扬传承,为我们国家的能源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朱泓逻

半世纪清华情缘——访谈李龙土[1953级]

【编者按】行胜于言是清华大学的校风,也是李老师在清华学习工作五十余年的生活写照。五十余年的教学生涯,硕果累累,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而李老师依然壮心不已,为中国的材料科学和教育事业忘我地耕耘着。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严鹏 黄思雅 郭维香 张少鹏【李龙土简介】

李龙土,男,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35年生,福建南安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国防科工委军用新材料应用研究专家组成员,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先进功能陶瓷专题组长,第四届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现任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功能材料》杂志编委,《压电与声光》杂志编委,IEEE高级会员。长期从事功能陶瓷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为铁电、压电、介电和半导体陶瓷材料及应用。曾主持国家“863”计划“高性低能烧多层陶瓷电容器”“八五”重大项目,对发展高技术产业作出重要贡献。在独石压电变压器、弛豫铁电陶瓷、高性能压电陶瓷、复合特性热敏电阻、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的疲劳机制以及压电超声马达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曾获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三等奖等在内的多项奖励,获授权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五百余篇。

●半世纪清华情缘三易行只因国需

1953年,李老师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从此便与清华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毕业后留校至今,他见证了清华最近50多年的巨大变化与发展。回想起过去在清华难忘的岁月,李老师感触颇深。他说,40多年的时间是在旧土木馆(清华学堂南侧)度过的。那里房间相对狭小而拥挤,设施也比较简陋,但就是在那里,他和他的同事们取得了诸多丰硕的成果,在物质条件相对缺乏的条件下发展出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学科,建设成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们的团队就是靠着不懈的奋斗、执著的追求以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老师毕业于1958年,毕业后分配留校从事建筑材料(粘土水泥)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当谈及本科毕业设计时,李老师说: “当年周总理还来校参观过毕业设计展览。”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新型陶瓷材料的发展,李老师所在的建材教研组转到化工系从事新型陶瓷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88年材料系成立时,又来到材料系工作至今。

50多年间,从土木转到化工,再转到材料,可谓“三易其行”。但实质上都是在做无机非金属材料,都是根据国家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李老师认为,材料是一种有用的物质,材料学科是应用型学科,要有大量的实践基础,毕业后在土木系那段时间的科研实践经历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他充分认识到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的重要意义。重视对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也正是李老师带领下的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形成的特色与目标。“学科需要交叉融合才能有长足的进步,材料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我们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也得益于学科交叉,我们不断吸收不同学术背景的青年教师加盟进来,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在一起做科研,彼此讨论,取长补短,思想上很容易碰撞出火花,这对学术的发展大有裨益。”

●产学研做好源头淡名利潜心科研

产学研相结合是实现集成创新的重要途径。李老师对这一点有深刻体会,他自己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努力。例如: 他主持的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就是通过产学研结合取得了成果转化的巨大成功。他及其带领的团队关于高性能铁电压电陶瓷材料及低烧技术的研究与发明,开创性地研制成功一系列具有优异性能的压电铁电陶瓷材料,并首次提出了对产业化有指导意义的新技术路线,开拓了高性能铁电压电陶瓷实现低烧的崭新途径;成功研制高性能低烧弛豫铁电陶瓷。这在当时属于国际领先水平,美国陶瓷学会公报给予高度的评价,同时还与当时广东一家企业进行合作,在较短的时间里大批量生产新产品,并以其高性能、低成本的双重优势进军国际市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老师总结出以国家项目为纽带,产学研结合,发挥高校科研的源头作用与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实现产业化的经验。高校老师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这是企业的工作重点。高校的老师应该致力于教学与科研,把培养学生作为首要任务。而科研方面则重在创新源头上发挥作用,为产业提供最根本的技术支持。只有与企业密切合作,分工明确,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李老师曾获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三等奖等在内的多项奖励,获授权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四百余篇。但说到他的荣誉时,他一笑了之。“我们当年搞科研的时候,首先不是想评职称、评奖项,只是想着努力完成国家计划任务,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脚踏实地地做科研,心无旁骛。至于这些荣誉,那都属于过去,要想继续保持优势,就得不断地努力。”

李老师为人处世很是低调,经常有一些外面的杂志媒体要来采访他,常被他婉言拒绝。他笑言,“‘行胜于言’嘛,干嘛要那么多的宣传,接收的采访多了,会耽误很多宝贵时间。”他每天也都很忙,在我们采访之前,他刚刚跟他的博士生讨论了一些科研方面的问题。但是对于我们学生的采访,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他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令我们非常感动。

●重团队提携后辈勤锻炼快乐奉献

在与李老师的谈话中,发现他提到的最多的两个词,一个是“国家”,另一个就是“团队”。李老师把他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归结于团队的作用。他说,我们重点实验室正是“因为有了团队的合作、彼此扶持、团结协作,才会有那么多的成果”。“一个人的本事再大,终究是一个人,而且人总要有老的时候。要想事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注重团队建设,注重培养年轻人。”如今李老师带领下的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一支以优秀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术骨干队伍,其中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长江学者4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2人,以李老师为学术指导的功能陶瓷研究团队相继被评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这么一支高水平的队伍要得益于以李老师为代表的老前辈的栽培与关怀。

李老师虽然已74岁高龄,每天依旧都要去实验室。按李老师的话说,“现在实验室都是年轻教师在管理,许多科研项目也由他们在承担。我就是在大方向上给他们出出主意献献策。”李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忙碌了大半辈子,到现在还在发挥自己的余热,为实验室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的国家不正是因为有了一大批这样的人,才变得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才变得越来越好吗?他们淡泊名利,唯一想要的就是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美好更强盛!

李老师精神矍铄,和蔼可亲,也很健谈。本来准备45分钟的采访不知不觉延长到1个半小时。当我们称赞李老师身体很好时,他笑言年轻时有一段时间身体并不是很好,在20世纪60年代初曾因病住院疗养了一年。期间,他开始爱上了观看体育运动,直到现在美职篮仍是他最爱看的节目。年轻时李老师还很喜欢打乒乓球,曾是化工系乒乓球教工代表队队员。现在上了年纪,就改以步行为主要运动形式,每天都是步行上下班,每天几个往返要走一个多小时。他还不无风趣地跟我们说: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我是达标喽。你们青年人也要注重锻炼啊。”也正是有了这种信念,加之健康的生活方式,李老师才能常年保持旺盛的精力工作在教学与科研第一线。

●做事情博采众长寄希望吾辈更强

清华大学新型陶瓷方向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是全国该领域最早的一批。其中清华的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全国高校中唯一的陶瓷方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这都要得益于我们的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以及新材料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所做的工作。其中基础性科学研究对新材料的发展至关重要。”

李老师认为,科研要勤思考,善联想,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开拓创新。任何新材料的研究创新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的。

对于我们研究生,一般投入与产出都会成正比,但也经常会出现例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遇到这种情况李老师会鼓励学生,“首先要思考自身问题,多思考、多学习、多深入,及时分析总结。没有分析的实验算不得研究”,“其次还要明白,科研的道路上荆棘丛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敢于坐冷板凳,戒骄戒躁,不断摸索前进,这样才会有收获”。

现在,我们学生的学习交流机会更多了,学校的科研条件也更好了,我们理应能作出更多的成果。但是,一部分同学做学问时却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辜负了这么好的硬件条件。李老师希望我们清华学生能够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始终乐观向上,保持坚定的信念,一切以国家和人民为重,这才是人生最大价值的体现。

李老师还建言理工科学生: “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不能只懂理工科,只懂自己专业的那一小块领域,千万不能做井底之蛙。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博采众长,博学多识,虽然不可能样样精通,但起码要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了解。学术能力固然重要,但工作组织能力、健康的心态、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样重要。”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请李老师概括一下清华精神对他的影响,他说道: “清华精神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不知不觉中,它深刻影响了我的一生。如果硬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我觉得是‘凡事要做就做到最好’!”【同学感悟】

李龙土老师对科研的执著追求,对后辈的无私关怀,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很好地诠释了清华人的含义,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敬佩,更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我们后来者有义务接过前辈的手中的接力棒,脚踏实地、追求卓越,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进步竭尽全力!

——严鹏

李老师在学术上是泰斗,在教学上是模范,而在生活中,又是那么平易近人的一位普通老人,每一位接触过李老师的人都会被这份人格魅力所感染!

——黄思雅

全面·责任·寄语——访谈苗玉堂[1953级]

【编者按】似乎20世纪60年代毕业的校友们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工作经历,但在我了解的学长之中,苗玉堂学长的经历是最当得起“丰富多彩”四个字的。这倒不是说他的人生有多么跌宕起伏,而是他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从基层做起直到今天的成就的整个过程都值得我们学习。

土木建管系 韩文龙【苗玉堂简介】

苗玉堂,男,1935年7月出生,河南孟县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民建专业。先后在清华大学、包头钢铁学院任教,曾任开封市设计院院长、开封市建委任主任、河南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移民局长、河南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理事长、全国基本建设标准化委员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基本建设经济研究会理事长。从20世纪80年代初担任清华大学河南校友会会长直至20世纪初退休,为河南清华大学校友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任河南省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2010年2月5日,我们有幸在河南省郑州市苗玉堂学长的办公室对他进行了专访,聆听老学长的感悟与教诲。

●能力全面,历任多职

回忆自己毕业后的经历,苗玉堂学长讲了很多。1958年大学毕业时,正赶上周恩来总理给清华下了一个任务——为柬埔寨研制粘土水泥。于是他选择了留在学校搞研究。1959年,粘土水泥研制成功,可由于国际政治局势动荡,刚好赶上中柬关系趋向紧张,科研成果没法转化为生产力,更谈不上后续研究。苗玉堂学长随后被分配到内蒙古包头钢铁学院土木建筑系任教,开始了教书育人工作。十年后,“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全国所有学校停课,无课可教的苗玉堂学长申请调往故乡河南的郑州工学院(现郑州大学工学院)任教。到了郑州当然仍是无课可教,他便要求跟工农一起锻炼。于是被安排进入河南省郑建公司技术科五处工作,不久担任开封火电站项目技术负责人,冬战三九,夏战三伏,连续几个月加班,最终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工地上。

1973年,开封火电站机组建成后,苗玉堂学长因工作成绩优异被调入河南省开封市建委,不久便担任开封设计院院长。1980年,担任河南省开封市建委主任。1983年由开封调往郑州任河南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同时兼任河南省政府大型办主任。1991年他又参与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并兼任河南省移民局局长。1997年担任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财工委主任。在这期间,还同时担任清华大学河南校友会会长职务20余年,直至20世纪初退休。

然而,退休并没有让学长停下自己奋斗的脚步,至今他仍奋斗在河南省勘察设计委员会理事长的岗位上,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纵观苗玉堂学长毕业至今的职业生涯和人生历程,他做过科研、教学、施工、设计与管理多个领域,需要全面综合的能力。比如在主抓河南省重点工程项目时,牵扯到很多方面,如资金、物质、供电、火车运输等,有大量的协调工作需要去做。对此,他认为清华对他的帮助很大。在大学期间,他曾担任班长(当时的班长不像今天由各班自己选出,而是直接由校长任命,并在校报上公布),也在校团委工作过。他认为这些经历有助于培养他独立思考、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作为一名学长,他教导今天的清华学子应在大学期间通过做社会工作培养自己独立工作、协调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希望学校能进一步发挥我校在这方面的优良传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

●心怀责任,奉献自己

从1958年大学毕业至今,苗玉堂学长已经为祖国健康工作了52个年头。对此,他说是心中的那份责任感支撑着自己。学长说,国家对清华很重视,他们当时上大学都是免费的。今天,国家对清华的重视依然没有改变,作为一名清华学子应心怀祖国,用实际行动为祖国作贡献,续写清华的辉煌。

清华教育学生要“心系祖国,服务社会”。访谈过程中我们也请教了苗玉堂学长现在的清华毕业生到底应当如何选择职业生涯服务社会。苗玉堂学长很担忧地说,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卓有成就的高层都选择了轻生。这么多年轻生命的陨落,让他感到十分痛心。他说: “理想与现实总是会有差距的,每一次成功背后总是有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奋斗。”苗玉堂学长回忆起1958年搞两弹一星事业时清华校友的事迹。他们都是在大西北额济纳旗的大沙漠中艰苦奋斗的英雄。而现在有些年轻人,不愿意牺牲,不愿意为成功付出辛苦,面对稍稍恶劣的条件,一点小小的挫折就退缩,客观上这与年轻人的成长环境有关。年轻人的生活环境优越了,经历却越来越贫乏,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困难,承受挫折。所以学长希望我们清华人能积极地面对生活、工作中的挫折与磨难,在工作中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好高骛远,要静下心来从基层做起,从现在的工作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终会有一番成就。

现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到农村做大学生村官,支援农村建设,清华大学每年也会有不少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去。苗玉堂学长说,到农村去支援农村建设当然是好事,但事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基层的条件可能很差,创业的条件也不会尽如人意。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和坚定的决心,一旦半途而废,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不是一名清华人应有的行为,因为我们是清华人,我们要对得起“清华”这两个字。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过不少辛酸的故事。苗玉堂学长语重心长地说: “想要成功,必须先要学会吃苦,大家需要为人生的艰苦和困难做好准备,正确对待挫折,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成为一个真正能服务国家的清华人。”

●情系母校,寄语百年

清华即将迎来百年校庆,苗玉堂学长说能参与到百年校庆“千名校友访谈”活动中,他感到十分高兴。借此机会,结合自己的大学生活及工作经验,他也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为迎接百年校庆,学校现在正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脚步。在育人方面,苗玉堂学长提出了自己对清华应培养“专才”还是“通才”的看法。学长自己上大学时,土木系课程包含的方面很多,当时的学生要做认知实习、工厂实习、毕业设计实习,要学习木工、焊工、锅炉工。这样同学对各方面都有了解,也就有更开阔的眼界,对进入社会以后工作的帮助很大,而且通才适应工作面很宽,因此他希望学校以后从国家的需要出发,从学生成长出发,结合学校实际,让学生的知识面广一些,以便清华学子能在设计、施工、管理、科研、行政等领域都有所成就。听了我们对现在土木系的课程设置宽口径综合化的介绍,苗玉堂学长十分认同,非常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他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建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尽早参与研究工作、学习和研究并进的教学框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学生的培养方案,使之更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师生关系方面,从学长在学校的时代起,清华师生的关系就非常融洽,学生尊重老师,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同学和辅导员的关系也很好。而当听说今天的清华为了使大一新生能更快地适应清华的生活,进入大学角色,还在部分院系试点开展了“新生引导计划”后,苗玉堂学长十分高兴,他希望学校能继续发挥学校在这方面的优势,达到教育育人的目的。

结合自己以前担任清华河南校友会会长的经历,苗玉堂学长深感母校与校友的联络还是比较少。由于校友分布广泛,校友们对母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各不相同,因此实际上与大部分校友联系不上。在一次校友总会的聚会上,校友们都表示需要加强在读学生以及毕业后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然,苗玉堂学长说现在学校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现在正在搞的“千名校友访谈”计划、校友捐款活动等,都是很好的联系清华校友的方式。他本人也非常感谢校友总会安排的这次访谈活动,激起了他对在清华求学那段日子的回忆。他认为这些活动有助于增强毕业校友对母校清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架起在校生与毕业校友的联系之桥。

访谈的最后苗玉堂学长说: “在清华学习的五年奠定了我一生的工作基础,培养了我独立工作、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这五年是我一生中重要的五年、辉煌的五年,谢谢母校的培养。”他希望在校生在学校放开手脚,大胆去做,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不断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为以后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做好准备。【同学感悟】

我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初期那个时代,但是我从与苗玉堂学长的交流中,通过苗玉堂学长的回忆与讲述,依稀领略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今天的我们身处的时代,已经与苗玉堂学长求学的时代大不相同了。但清华人英姿勃发的风貌,昂扬向上的作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是始终如一的。在对苗玉堂学长的专访中,我感悟到体现在他身上的清华精神,他的肺腑之言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在校生,我们清华人应以老一辈清华人为榜样,学习清华精神,感悟清华精神,弘扬清华精神,清华的光环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增辉。

上大学之前,我们总是在幻想将来要如何地成就一番事业,如何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上了大学之后,进入了自己的专业,我们在学习之中,曾经认为要真正的实现一番事业其实很难,不付出非同常人的努力,就无法圆梦;而在听了苗玉堂学长的经历和教导之后才明白,在任何的岗位上,能够踏踏实实工作,为祖国作出贡献,就是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在任何岗位上,只要认真和努力,一样都能走在成功之路上。

——韩文龙

人才、才能与人文的结合——访谈李衍达[1954级]

【编者按】他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等众多头衔于一身,但却始终保持着严谨与谦虚的学者精神,始终置身于自动化研究的第一线。一头银发,见证了他奋斗的一生。

自动化系 刘相 贾喆武 辛明原 吴海桑【李衍达简介】

李衍达,男,信号处理与智能控制专家。生于广东东莞。1954年入清华大学电机系,两年后转入自动控制系学习,1959年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至今。其间于1979—1981年,作为中国第一批赴美访问学者在麻省理工学院作学术访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1994年任自动化系主任,1994—2004年任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求学之路

17岁时,李衍达学长踏入了美丽的清华园。沐浴在人文的气息中,陶醉于知识的海洋里,他刻苦求知,也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翻开了人生中青春盛放的新篇章。

1958年,离毕业尚有一年的李衍达留校在电机系任教,后于1970年转到自动化系任教。在清华任教期间,李学长参加了当时全国第一台数控机床的研制,当时国内没有程控计算机,很多人甚至都没有见过,工作困难重重。但李老师没有退缩,更没有轻言放弃,经过近两年时间,国内第一台程控计算机出炉了,随后开始正式应用于飞机零件的制作。这种敢想敢拼的精神影响了李衍达一生,这之后的很多研究,他都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在清华园的几年生活中,李衍达老师从阅读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以及平和豁达的心态。在清华的学习过程中,李老师培养了自学能力,并熟练掌握了电机与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清华园这片沃土,让一个个怀揣梦想的学子收获知识,收获成功,而李衍达老师精彩的学术生涯也从这里起步。

1978年,李衍达因过硬的业务素质被推荐到麻省理工学习微机处理和信号处理。然而,这次的赴美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语言障碍,李衍达老师学的是俄语,对英语不是很熟,在常迵教授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他顺利地通过了考试,拿到了赴美资格。然而填报留学志愿学校和进修方向时,李老师又遇到了难题。李衍达老师先咨询常教授,常教授说,到麻省理工学院去吧,学信号处理专业,国家需要,回来后可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再找电子学教研组主任童诗白教授,他也说麻省理工学院好,但是建议学微处理机专业,说: “回来可以开这门课。”于是在常迵教授与童诗白教授的建议下,李衍达老师选择了信号处理与微处理机,但他当时并不知道,同时修学两个专业需要承受的是多大的压力。

1979年初,在华盛顿补习英语时,麻省理工学院微处理机实验室主任、美籍华人李凡教授来找他,谈妥3个月补习完毕后接受李衍达到他的实验室当访问学者。谁知来到了麻省理工学院,李衍达却被安排到美国著名教授A.V.奥本海姆的信号处理实验室当访问学者。此中原委,李衍达老师后来才听人说起。原来,他们是首批访问学者,到麻省理工学院之初经受了许多质疑,学校里一些犹太人教授对他们的工作能力表示怀疑,认为应当按学生上学来收学费,而不是按访问学者的标准来工作。当时,一位著名犹太人教授站出来说: “这批人还没来,不应当这么武断地下定论,应当给他们一个公平的展示机会。”这位教授就是奥本海姆。结果,原本没有多少相关学科基础的李衍达归入奥本海姆实验室。

虽然接受了李衍达,奥本海姆的标准绝不会降低。李衍达不仅英文有些吃力,而且由于当时国内外研究差距极大,国内连电脑都很少有,所以李老师相关学科非常基础薄弱,让他的进修过程分外艰苦。当时奥本海姆实验室的电脑操作系统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李衍达老师只有一条命令一条命令的尝试,从头学起。同时,原本需要先选修的四门基础学科要耗时一年半至两年,但如果那样,修完基础学科李衍达的进修时间就到了,无法接触到前沿研究。李衍达老师的办法是加倍努力,将录像带借来,闭门苦修。在他超人的毅力下,不到一年,老师就将四门学科修完获得了进入实验室做研究的资格,这令负责的奥本海姆教授很是震惊。奥本海姆还想再考考李老师,给了李老师一份论文,让老师读懂它,一段时间后,李老师不仅读懂了论文,而且提出了论文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良方案。当时,实验室里正在开展利用信号的相位谱重构信号的研究,这是当时前沿性的课题,与过去只利用信号的幅度谱有很大的不同。为了了解这一方向,李衍达老师主动提出,希望能参与实验室的有关相位谱的研究课题。在研究中,经过对相位谱的反复思考,李衍达老师发现地震波抵达地面的时间的信息隐藏在信号的相位信息中,提出一种利用信号的相位信息求取地震波抵达时间的新方法。从此,奥本海姆真正认可了李衍达。

在美国学习信号处理的同时,李衍达还要依靠假期研修微处理机。第一个假期正好有一门假期微处理机短训课程,李老师得到了跟随李凡教授免费学习的机会,并努力跟上了进程。结业考试,教授给每个人发了一个小芯片,要求学员们用其他芯片重新搭一个系统,取出并显示预存在该芯片中的信息。李老师在全班第一个给出了正确答案,令在场高级工程师们都大为惊讶。“当时我就想,如果我来美国学的是微处理机方向,该比学信号处理容易得多了!”李老师笑言。

赴美学习极其艰苦,道路泥泞而坎坷,但这些困难便是人才的试金石,使得老师绽放出艳丽的光彩。李老师一直说,那真是一段难得的经历。

●给清华学子的建议

当代大学生要有自学能力。大学的资源很多,课上的学习时间有限,在这众多的资源中,有些是对自己有用的,而有些作用不大。因此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学能力,知道怎样去筛选对自己有益的,并自己学习探讨。良好的自学能力是成功的法宝,这个能力曾帮助李衍达老师以最快速度融入新的学习,今天的同学们也可以在自学中完善自己。

在李衍达老师看来,人至少在四个方面做好才是真正有才能。一是学识,要掌握最基础的知识,有较强的理解力,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在今后的研究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二是能力,特指实验、合作、表达等能力。在今后的工作、研究中,大量的任务是无法独立完成的,这就需要团队合作,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将很大的影响工作进程。而且研究不能是闭门造车,需要我们与别人交流、讨论,因此,良好的表达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三是才略、见识,能判断失误的轻重并正确评估,从平日的细节中吸收经验,厚积薄发。四是胆识,即在时间、成败的积累中,用发展、战略的眼光看问题,敢于、善于做决定。“人要豁达开朗,并永不服输。”李衍达老师一直把自己看成一个普通人,力求宠辱不惊。他语重心长地说: “人生几十年,经历几次波折,要在成功时冷静多一点,在失败时失落少一点。”要用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上云卷云舒”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低谷时仍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态势,在巅峰时仍有一颗谦逊的心,随时准备接受各种挑战与考验。

李老师说,清华园有着深厚的人文气息,要多读书,读史读文化,从中吸收深邃的思想,树立远大的理想,潜下心去学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要确定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将来想做什么,该做什么,要怎样去做,这样才不至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迷茫,节省大学四年的宝贵时间。而且,目标不能只是限于短期的,更应有长远的规划。短期的目标为一段时间确定方向,而长期目标为一生导航。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学识和思想,在机遇来临时,实现自己的目标。

李衍达老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却同样重人文的力量,在他看来清华精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在清华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是必须的,但并不是唯一的,清华的学子还应当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知识是基础,而清华的人文精神却是清华人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做一个掌握先进知识的人并不困难,而要做一个既掌握知识又具有优秀人文精神的人却并不容易,只有同时拥有这两者的人才能判断准确,分析清楚,才能作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们最有利的抉择。而清华学子要有适应人类文化精神的个性,为国家、世界作贡献。【同学感悟】

在和李衍达院士交谈的过程中,他谈到的人才应具备的四种才能,即学识、能力、见识、胆识以及人文素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为我指明了大学努力的方向。首先是学识,这是成为人才最基本的,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难以成就大业。其次就是能力,能力包括多方面,学习能力也是其中的一种,但这并不是全部。我们要在其他方面努力,全面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果拥有了知识与能力,而没有长远的目光,见识短浅,也不能称为完整的人才,卓越的见识是成才的必要条件。李衍达学长最后重点谈论的人文素养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对于我们工科学生,绝大多数人都一心扑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很少有人会想去增强我们的人文素养。一个人才,不但要有卓越的创造力,更要有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保证他有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

——贾喆武

李衍达学长的人才观使我感触很大,他不仅提出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告诉了我们当代大学生前进的方向。因为现在还有很多大学生生活在一片迷茫之中,不知上大学究竟应该学一些什么。学长谈到的关于加强自学能力的一席话也使我受益颇多。他讲了他自己到美国学习的经历来向我们说明大学里自学的重要性。自学是大学生获得一项基本技能,也是我们将来走出校园后不断提升自己的基础。我想在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发扬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坚持人文日新,以李衍达学长为榜样,立志报国,努力学习。

——辛明原

为祖国科技进步而奋斗——访谈徐端颐[1955级]

【编者按】他以电机人的身份进入清华,却为精仪奉献毕生;他大学五年未曾归家,却在图书馆的静谧中寻得自我。徐端颐教授,正用一生的时间践行“行胜于言”的清华精神。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鲍重曦 付翱 彭一波 颜正方 张若凡【徐端颐简介】

徐端颐,男,1955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1959年被提前抽调参与创办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1961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光学微细加工及光学数字式数据存储技术研究。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导、微细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家光盘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光信息存储项目首席科学家等职。

●一代精仪奠基人

一头苍发凝慧宇,满面时光任穿梭。半个世纪的人生锤炼,可以抹去年少轻狂,可以褪去稚嫩青涩,却无法湮灭一个人对科学执著的热情与渴望。1955年前,秋日和风的清华园为一位新来的少年带来一生的改变,从不谙世事的青年变成从容睿智的老者,他便是我们要采访的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奠基人之一——徐端颐教授。

学习对于徐教授来说从来不是一种任务或负担,而是一种追求与享受。高中时代的徐端颐教授就表现出了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曾阅读过大量课外读物,正是那种对知识的渴求使徐教授作出了同时填报清华与北大两所高校的决定,一般人看来无疑过于冒险,可命运之神最终眷顾了这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1955年,徐端颐教授终于如愿以偿顺利被清华大学电机系录取。报到后,根据国家对机械制造业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转入了当时的机械系机床设计与制造专业。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不仅机床、汽车不能制造,连自行车也不能大批量生产,重点发展机械制造业成为举国目标。“我记得,大礼堂门口挂着一条大红横幅: ‘机械制造是祖国工业的心脏’。虽然还不太清楚机械制造工程的具体内容,但仍欣然接受了。”徐教授开学后进入了精仪系的前身——机械制造系。

清华大学的发展方向与专业设置始终都在根据科技进步和国家的需求不断进行调整,1958年底至1959年初,学校准备筹建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增设精密仪器与光学仪器专业。由于师资缺乏,当时读大学四年级的徐端颐教授和另外几个大四大五的学生被提前抽调,培训成为第一批精仪系新专业的教师,曾为本班级同学上过专业课,1961年,徐教授随原在班级毕业获学士学位,继续留在精仪系任教至2005年退休,但至今还在第一线……

●重在实学

要胜任在清华大学创办新专业的工作,显然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当被问及大学时期的学习情况时,徐端颐教授爽朗地笑着说: “我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不太喜欢拘泥于形式上的学习,喜欢钻研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东西,也许这些内容对考试成绩没有什么帮助。凡是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不会感到累,我经常在宿舍熄灯后到洗澡间去看书至半夜,除了技术书籍外,哲学和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都看。这些学习笔记保留至今,对我影响很大。”当时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了解这种情况后,除了劝他要注意休息外,并没有多加限制。“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多次遇到类似情况,使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徐教授认为这是一种无形的,但是十分重要的“清华精神”。它是形成清华特殊学习、工作氛围的基础,也是清华人能克服各种困难,百折不挠、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重要精神支柱。“与教书相比,我更愿意在实验室工作,经常是别人都走了只剩我一个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只要实验室开门,我就去,科技进步很快,需要学习研究的东西太多了……实验室是全封闭的,日以继夜,但一点也不觉得累。例如数字电路技术,我在上大学时没有学过,就是在这段时间边实验边自学掌握的。”他认为学习工程类的知识实验十分重要,主张实验室全面向学生开放。

徐端颐教授家境清贫,“我很穷,连课本、笔记本都买不起,用草稿纸做笔记。假期回家就更不用提了,一般穷学生,还可能一两年回一次家,我大学六年从来没回过一次家。”然而,徐教授的学生时代却在清华里找到了另一个同样能让内心温暖的地方——图书馆。“几乎所有的节假日我都在图书馆看书,什么书都看,认真看过的书得有上百本了吧。”不能回家的孤独就这样淡化在老图书馆那静谧的幽幽书香中。徐教授看书从来都不局限于某专业,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如今,在他办公室的书架上不仅有光学、精密机械、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图书,新版的光化学原理、光子学材料、云计算也在其中。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不断丰富徐教授的精神世界,使他坚定不移地走那条属于自己的路——重在实学。

●从清华人到领军人

作为老一辈清华学子,徐端颐教授奉行着清华人的各项守则。从1969年开始从事光学微细加工及光学数字式数据存储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起,徐教授先后率先完成了多个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二百四十余篇,获发明专利六十多项,专利证书在办公室里排起了长龙,成为最有价值的装饰品——这可谓“自强不息”、“行胜于言”;年逾七旬的徐教授从大学起就没停止过锻炼,时至今日还坚持每天至少跑一千五百米——这可谓“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当提到对新清华人的寄托时,徐教授难掩激动地说: “你们要做领军人物!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清华拥有这么好的生源,这么好的条件,培养出来的都应该是各领域的冠军!当清华学生成为各领域的领军人物时,清华就自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了!”

这样的老者,这样的激昂,像一把火焰点燃了蕴藏在年轻一辈心中的梦想。

或许他们是已炙热了几个时代的风烛,但那独立的傲骨却不曾迎来所谓的残年;或许他们面容的青春已辞镜逝远,但那卓绝的思想却永葆智慧的朱颜。

曾经的百年清华,走出了千百智者、知者、治者。

未来的清华百年,就等我们一同执笔续写!【同学感悟】

在和徐老先生的交流中,谈论最多的就是清华所给予他的财富了。徐学长分析了当时清华所具有的优势: 一是学风好,学习氛围浓厚,清华以一贯的严谨治学著称,清华学子也踏实勤奋;二是图书馆资源丰富,而徐老校友当年汲取着图书馆的养分博览群书来充实完善自己,这无疑为徐老校友现在的成功奠定了一些基础;三是体育锻炼,清华尤其注重体育教育方面,体育设施也比较完善,而徐老校友虽高龄却仍精神抖擞则是受益于体育锻炼。听老先生说他每天要跑1500米,高兴的时候跑3000米以上。进入清华园可以说是一生的财富。

当问及徐老校友对本科选择出国和读研有什么看法时,徐老先生沉思了会儿,提了些自己的看法: 国外的工业基础以及各方面条件可能优于国内,目前而言国外读研要比国内好一些。但真正要学习国外也不一定要出国,在国内也可以了解国外,和国际接轨。而今国家对大学教育投入都增多了,师资力量也雄厚了,在国内深造也是不错的选择。

清华人当好好利用清华园提供的良好资源完善自我,强大自我。若当如此,我们定是以后浪尖上的弄潮人,高峰上的攀登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颜正方

徐教授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容光焕发。老教授年过七旬却仍然精神矍铄,他说这全得益于清华人的那句响亮的口号: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看来,50年前蒋南翔校长的话,已经深深铭刻在了每一位清华人的心中。教授在谈话中不只一次的提到,国家的未来在你们这一代身上。当谈到对我们这些晚辈的寄语时,教授先用了四个字: “攀登高峰”,随后又补充道: “拼命攀登高峰,在行业中当老大啊!”语言质朴,却流露出对我们的殷切期望。而“拼命攀登高峰”不又正与校训——自强不息相对应吗?和徐教授的一番谈话,我如沐春风。深感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却也充满动力。身处清华这样学术氛围浓厚的高等学府,身边到处是像徐教授这样德高望重的教授,同时面临国家迅速发展的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祖国的未来不正是在等我们去刻画吗?

——鲍重曦

用生命铸造永恒的事业—— 访谈李克美[1958级]

【编者按】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并不是什么山盟海誓,也不是什么至理名言,而是一个用生命去为祖国谐波传动事业奋斗终生的科技工作者。以最朴实的方式活脱脱地出现在你的面前。讲述她自己的传奇故事,她就是我国谐波传动领域的领头者,也曾是清华手风琴队队长——李克美。

化学系学生艺术团键盘队 李骥【李克美简介】

李克美,女,1939年7月28日出生,1958—1964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精仪系,毕业分配到原国防科工委西军电任教。先后调到电子部17所、761厂从事谐波传动技术研究。1978年创建我国第一个谐波传动学组,1983年创建第一个谐波传动技术研究所,1994年创建北京中技克美谐波传动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将中技克美公司建成“谐波传动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基地)及“国家谐波传动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及“首都巾帼十杰”。现正从事“嫦娥3号”及空间站等航天飞行器应用的谐波传动技术创新攻关任务。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李克美学长在高中的时候因为受到一部电影《走向生活》的影响,立志要学机械专业。她笑称“非清华不去”,便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三个都填了清华大学。1958年最终如愿以偿地走进了清华的大门。性格外向的她当选为团支部宣传委员。因为当时“十一”国庆节同学们要在天安门广场上跳集体舞需要伴奏,于是她向文工团借手风琴,也就这样她进入了文工团手风琴队,后来成为手风琴队的队长。她回忆说,当时校领导很注意贯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里同学们跳交谊舞经常找手风琴队伴奏,文工团其他队如合唱队、舞蹈队等也要手风琴队派人伴奏。手风琴队还组织到十三陵水库慰问建设工地的工人,暑假还组织到山东长山列岛慰问海军、全国民兵大会,清华手风琴队还到中山公园礼堂演奏《游击队之歌》。周末清华手风琴队还与北大手风琴队搞过联谊活动。同时手风琴队很注意普及和提高,还对全校开办了手风琴培训班,派队员担任普及班的老师,学员学成后为各个系班里文娱活动服务。同时手风琴队还请了中央音乐学院高海旦老师定期来给手风琴队队员讲课辅导,提高队员理论水平和演奏技能。可以说当时学校里的同学热爱学习手风琴的人很多,每期都有很多同学报名学手风琴。

最令人难忘的,是蒋南翔校长陪同周总理和缅甸吴努总理到清华大学参观,文工团队员们全到南门列队欢迎,李克美拉着手风琴为小合唱队伴奏,热烈欢迎周总理一行,周总理停下来亲切地鼓掌并与大家握手。她至今回想起来仍激动不已,几十年来还将与周总理合影的照片挂在墙上。后来周总理还表扬清华大学文工团贯彻文艺面向群众、面向同学服务。学校文工团贯彻为教育革命服务,自己创作演出反映学生的生活的节目,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时,李克美还为合唱队在清华伴奏了文工团自己创作的歌曲《周总理来到了清华园》。

也因为手风琴队,她结识了后来的人生伴侣,李克美与手风琴队结下了永不分割的情结。她说手风琴队给了她很多,比如培养了她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她回忆起为合唱队伴奏《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这首歌曲时,无论她一生工作中碰到任何困难时,每当想起这首歌的歌词她都受到鼓舞,面对困难勇敢前进!文工团培养了她学会了联系群众组织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切对她毕业后走向社会、走向工作都有很大帮助。在被问及大学期间学习和文工团活动是否有冲突的时候,她很自然地回答,只要能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该学习的时候好好专心学习,该活动的时候好好“玩”,还可以调节身心,两者是不会相互冲突的。

●逆境中艰苦奋斗

毕业后,李克美学长先参军分配到国防科工委下属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任教。1965年先到延安去锻炼半年,那一段经历一直让她记忆犹新,那半年中她仅仅在端午节吃过一顿面条,平时吃的都是米糠和野菜。白天和老乡们一起建筑水坝或挑水上山抗旱,晚上开会。由于在大学培养了艰苦奋斗精神,在延安半年的锻炼中,她因工作努力被评为“社教总团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

1975年,她调到原电子部下属的17研究所,在执行某项军事科研任务中第一次在“向阳红5号”军舰上看到了为我国研发的打捞卫星的“远望1号”测量船上的704雷达天线驱动机构。应用了一个直径只有100毫米的柔性薄壁齿轮——柔轮,在一个装有椭圆凸轮的薄壁轴承作用下,与一个内齿轮啮合的小小谐波传动。与传统的常规刚性齿轮传动相比,柔轮体积小很多、重量更轻、传动效率更高、承载能力更大、精度更高。该谐波传动能在海上八级风中驱动几米的雷达天线可靠工作。这一机械传动重大突破的创新技术深深吸引了李克美,她下定决心投入此项技术研究,从此她与谐波传动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开展此项技术研究还不久,尤其没有标准系列产品走向市场。全国各个单位要应用此项技术都必须自己从头开始研究,加之国外又将此项技术对我国保密、封锁,研究工作步履维艰。

1976年,李克美调到电子工业部761厂开始从事此项技术,为我国长波授时台发射机调谐机构研究谐波传动。第一次研发谐波传动齿轮干涉,她向美国谐波传动发明人麦塞尔先生请教计算方法,遭到拒绝,于是她下定决心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精神。在北京市科委、市科协支持下,联合北京地区有关需应用谐波传动技术的厂、所、院校及国内有关专家、教授联合攻关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谐波传动学组,联合攻关、自主创新。从谐波传动啮合理论研究开始到研究出我国谐波传动啮合参数计算方法、强度计算理论、频率特性计算等成果,终于在1980年研究出一批谐波传动技术成果,并成功应用在军民用产品中。其中研制成功当时属于世界上最小直径的谐波传动,获得电子部优秀科技成果奖。

李克美代表攻关组出席了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及表彰。

为了在国内更好地推广应用谐波传动技术,1980—1985年,在电子部领导下联合国内19个厂、所、院校组织成立我国电子部单级谐波传动减速器标准系列工作组、谐波传动国家标准系列工作组。李克美任组长,带领全体科技人员联合攻关发扬了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为国争光的精神。1985年终于研制成功电子部单级谐波传动减速器系列,198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工委、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出席中国科协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接见。1983年,李克美在原国防科工委邹家华副主任及后勤部杨恬部长支持下,还成立我国第一个谐波传动技术研究所,为完成国标工作进行了保驾。1993年又完成了我国单级谐波传动减速器国家标准系列。

1986年开始至1990年期间,为完成国家“七五”攻关任务“工业机器人高精度谐波传动减速器系列产品”的研制。在国防科工委及机械工业部领导下组织了国内10个厂、所、院校成立的“七五”攻关组,李克美任组长,由于攻关任务繁重,过度疲劳,李克美患了心脏病。当时514医院大夫要求李克美马上住院治疗。但是李克美正承担了攻关任务中一项关键项目高精度、大功率的点焊机机器人谐波传动研制设计。李克美同志带病坚守岗位。李克美说: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我曾向党委立过军令状,坚决完成‘七五’攻关任务。”李克美心脏病加重,她边服药边工作,她对自己说: “坚持就是胜利,只要我的心脏还没停止跳动,我就要去战斗,去拼搏!不能因我影响整个攻关任务的完成。”直到李克美完成设计任务后,她因心绞痛、心肌梗死先兆昏迷被送往医院抢救。当时支撑李克美信念的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甚至是生命!通过五年的联合攻关,1990年“工业机器人高精度谐波传动减速器系列产品”研制成功并达到当时国际水平。该项目荣获国防科工委、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1991年6月,李克美出席全军先进企业(农场)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受到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为了加速谐波传动技术成果产业化,更好推广应用,在原国家计委、机械部领导和支持下,李克美带领大家从1994年创建北京中技克美谐波传动有限责任公司,于1998年终于在北京顺义空港工业区建设成“国家谐波传动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基地)及“国家谐波传动技术推广应用中心”,并将谐波传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中。

在基地创建过程中,1994年李克美承接了为“921”工程研制固体润滑谐波传动。李克美带领我国从事谐波传动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顽强拼搏、自主创新研制成功世界先进的固体润滑谐波传动,成功地应用在“神舟号”系列飞船太阳能帆板驱动机构中,圆满地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从此开拓了我国谐波传动技术在各种航天飞行器中的应用。现已将谐波传动推广应用在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中继星等多种航天飞行器中,谐波传动并定为航天飞行器中关键部件之一。“应用在‘神舟5号’飞船的固体润滑谐波传动减速器”于2004年荣获中国机械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要求应用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刚度和精度更高的第二代谐波传动——新齿形短筒柔轮谐波传动减速器。此项技术我国落后国外十几年。为了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李克美联合了有关专家、教授从2003年开始攻关,现已研究并掌握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一种渐开线三维修形的谐波传动装置”,并于2007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通过近十年拼搏,利用这项发明专利的设计计算方法已研制成功: 一种三维渐开线三维修形的新齿形短筒柔轮谐波传动减速器系列产品,简称“二代谐波”。该技术填补了我国此项技术的空白,其工艺性还优于国外“s”齿形的二代谐波传动技术。目前已将二代谐波传动广泛推广应用在航天飞行器以及各种军民用产品中,促进了我国谐波传动技术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技术创新,节能节材地向前发展。

三十多年来,李克美伴随着谐波传动事业走过艰难曲折的路,在事业前进的道路上有些人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下,她曾三次被解聘所长、总经理、总工程师等职务,又三次恢复原职继续战斗。李克美学长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地说: “可以免去我行政职务,但不能免去我是一个从事谐波传动事业的战士,无行政职务我可以集中更多精力投入科技攻关中。”

由于过度疲劳加之工作压力大李克美曾患三次大病,为了坚守岗位,延误了治疗时间,险些失去性命。

1994年,为了实现加快谐波传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速产业化工作,李克美带领科技人员创建了北京中技克美谐波传动有限责任公司时还打了一场官司,在国家机械工业部支持下批文: “国家‘七五’科技攻关成果‘工业机器人高精度谐波传动减速器系列产品’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有权决定成果的推广和使用权,现授权北京中技克美谐波传动有限责任公司推广和使用”,打赢了这场官司。支撑李克美学长在艰难曲折道路中前进的信念是: 只要我所做的事对国家、对人民有利,我将执著地追求永不放弃!

李克美学长领导中技克美公司加速将谐波传动实现产业化推广应用,现已将谐波传动技术推广到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各个领域。同时还将我国谐波传动推向国际市场,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自1992年起,李克美享受国家颁布的政府特殊津贴。她也曾受到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和表彰。2006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首都巾帼十杰”的称号。

李克美学长谦虚地说,成绩是团队的,是我国三代从事谐波传动科技人员用生命铸造的永恒事业。我只是一个战士。

而且现已71岁的她仍战斗在科研第一线。李克美学长说: “科学的道路只有起点,永无终止。”她决心为我国谐波传动技术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技术创新、节能节材发展而战斗!她自豪地说: “当时蒋南翔校长提出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我还没有完成,只要我心脏还没停止跳动,我将要继续战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李克美和她的团队又投入了新的战斗。现在他们又投入了“嫦娥3号”和空间站应用的谐波传动攻关任务中。用她的话说,就是不断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为学与为人并重

朱镕基学长曾经有过“为学与为人”的论述,用到李克美学长的身上,可以说无论是为学与为人,她都堪称典范。为学——即使是在毕业后,她还是在不停的研究与创新中。她说: “在清华,你学到的一方面是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所谓‘打猎的本领’,就是在毕业之后,还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才是国家所真正需要的。”现在,为了国家的航天事业,年逾70的她还在不断地学习与研究,真可谓活到老学到老。为人——她最欣赏的一句话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保尔·柯察金说的: “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 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而李克美学长的格言就是“誓为祖国谐波传动事业献终身”。

●为母校建言

李克美学长说: “在清华百年校庆之际,我首先要说: 我爱清华!感谢清华培养了我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此我还要感谢清华文工团培养了我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

最后在谈及对母校艺术团队工作和学校专业设置时,学长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她觉得艺术团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团体,有利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学生艺术团应该有更多自己创作的反映学校生活的节目。

在专业设置上应该与时俱进,紧跟国家科技发展的需求合理调整专业,而不是把专业办得越多越好,不一定每所大学都办成理科、工科、文科、艺术、医学样样专业都有的大学,这样会浪费人力、物力资源,也不可能把个个专业都能办好,而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办出最有水平的专业。最后,当她得知清华大学将和新竹清华大学合办百年校庆时十分高兴,认为这样是一个很好的让两岸更加了解彼此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的大业。【同学感悟】

看得出老队长为这次采访做了准备。她把这次采访当成了一次向艺术团、向清华大学做的一次汇报。在采访的三个小时中,李克美几乎把她一生所经历到的风风雨雨都告诉了我们。我们能够做的只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听她讲述那传奇般的故事。

面对71岁的李克美老队长,她仍然充满了对事业执著追求的激情,使我们深受感染。李克美学长带领着三代从事谐波传动技术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联合攻关,正在为实现我国谐波传动技术科学的、可持续的技术创新,走向世界而努力。正在为我国的航天、国防、民用产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她还告诉我们,谐波传动技术等已走进了我们生活,如纺织机械、食品机械、建筑设备、医疗设备、气象预报。

送走了李克美学长我们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生活。学长以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作为一生奋斗的墓志铭,而我们是否有当年那种为祖国奉献自己的精神呢?或许,时代的确变了,但我们的心应该和老队长一样,应当一直保持那个时代的火热的颜色和温度。

——李骥

李克美学长追求“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为了科技事业奋斗至今,她的心中始终燃烧着激情,她的品格让我深受感染。我们青年人就应该学习学长这样的精神,立大志、做大事。

——孔郁裴

实事求是谋发展,鞠躬尽瘁建经院——访谈赵纯均[1959级]

【编者按】学习工作双肩挑,他用行动诠释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从电机到经管,他投身祖国最需要的领域;从白手起家到发展壮大,他为清华经管呕心沥血。赵纯均,实事求是清华人。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于心宇【赵纯均简介】

赵纯均,汉族,1941年出生于四川省。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后留校工作。1984—1986年,赴维也纳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作研究学者。1995年8月至1996年6月,在美国Wharton商学院及 MIT Sloan管理学院作富布莱特学者。自1986年2月起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作,历任院长助理和系主任(1986.2—1987.1)、常务副院长/第一副院长(1987.1—2001.6) 等职务。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在伟伦楼赵纯均学长的办公室里,儒雅随和的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还有他一路走来始终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民族的事业紧密结合的人生价值取向。

●刻苦学习,成绩优异

每一位清华人都在美丽的清华园中度过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赵纯均学长也不例外。当他回忆起在清华上学的时光时,仍然兴奋不已。访谈中他提到了在清华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讲了以前铁路搬迁的故事。当时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是在校园中间的,有点像现在的南北干道。在学长他们上课的时候,第一节课常常是在一教、二教、阶梯教室或者在大礼堂旁,如果第二节课在东主楼或是西主楼,由于铁路纵贯南北,火车往来,当时自行车仍是一件稀有物品,行动不便,所以一定会迟到,这给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后来经过清华的争取,铁路挪到了五道口,清华学子上课才不再受到火车的影响。这个高校让铁路改道的故事体现了清华对学生的关心。学长在讲述这个故事时,脸上满溢着回首历史的愉悦和自豪。

当时学习条件差,而且赵纯均学长当时参与了不少社会活动,开始是在团支部,后来做辅导员,占用了他很多精力,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态度。他在大学期间勤奋刻苦,工作学习双肩挑,在毕业那年获得了校“优秀毕业生”称号,在当时全校2000人中只有33名,学长是电机系三人中的一个。之后,学长留校工作。

学生时期在清华培养的扎实的基本功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让赵纯均学长在之后的工作中能很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及各方面能力灵活运用,从而解决各个技术难关。谈到大学学到的知识,他说: “基础是重要的,方法是重要的,不要指望现在学的知识将来都有用,但是一定要学好。我们这种专业领域比较宽,毕业之后真正做这一方面的只有有限的一部分,更多的作用是培养扎实的通识基础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投身社工,服务同学

赵纯均学长不仅学习成绩优秀,在社会工作方面也非常出色。当谈到为什么要投身社会工作时,他觉得作为一名青年、一名清华学子,应该树立服务意识,而社会工作是服务同学的最好平台。“社会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课本上学不来的另一种财富。”

虽然社会工作会带给人全方位的提高,但是平衡好社会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却非常不易。赵纯均学长在谈到他以前社会工作的时候,觉得参加社会工作都不是那么理性的,工作热情一来就会只顾着社会工作了。但是如果学习不好,又有好多社会工作,就可能把用本应上课的时间来做各种工作,学习基础就不扎实,“这是得不偿失的”。学习首先要把握好,社会工作也不能放松。学长说,后来有人总结了一句“不过一”,就是班级组织活动一周不超过一次,既能利用周末进行班级工作,同时也不至于给主要干部带来太多负担。

此外,赵纯均学长还巧妙地将他投身的经管专业与学生的社会工作结合起来,委婉地提出了对现在学生干部的提醒,那就是要实事求是。学长说: “现在很多高层的管理人员实事求是吗?没有。他们很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以权谋私。学生工作也是一样,本来这个班级客观事实是这样的,但是有些人为了扩大自己所谓的政绩,把一个本不属于这个团体的面貌展现出来,或者只重表面,华而不实。就算评一个优秀班集体,也不是实事求是。” 针对学生社会工作,赵纯均学长的这一番话给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做了最好的诠释,体现了清华人严谨求实的作风。

多年的社会工作经验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让赵纯均学长在担任经管学院副院长和院长职务时,认真了解学生情况,求真务实,并因为平易近人的风格深受学生爱戴。

●服从组织,转行经管

赵纯均学长在绵阳当车间主任之后回到了自动化系。在出国学习之后,回国重新分配任务,他被分配到了经管学院。

电机与经管,这在旁人看来毫不相关的学科,在赵纯均学长的身上却结合在了一起。说起当年转行经管的故事,他觉得差不多是组织的安排,当时自己对经管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作为一名党员,他知道当时祖国的经管类教育亟待发展,他决心完全把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的需要紧紧结合到一起,投身到祖国最需要自己的地方,毅然决然投身了经管。

赵纯均学长说,电机和经管确实相差比较大,但是两者的数理基础是一样的,基本工具是差不多的。这也体现了打好基础、触类旁通的重要性。但是作为两个不同方向的专业,彼此间还是有很多各自的特色。他比较说: “电机是工科,非常细致与理性,人在其中是非主动的客体;而经济管理学则要求人是一个完全主动的主体,所以在处理相关问题的时候,单纯的工科思维是不够的。”

但他并不认为这意味着工科学生不需要学习经济管理类的课程,“因为现在任何工作都不纯粹是技术,大学老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在技术上是完全够用了,但面对工作中的一个系统,面对和你共事的其他人时,你需要更多的知识,不完全是科学,更多的是艺术,一种管理人的艺术。而传统工科的学生往往精于学术,科学严谨,但缺乏一种大的视野。”学长强调了学习一门经济类或管理类的选修课的必要性。这样就能在工科自身细致、理性的基础上,融合经管方面的另一种思维和视野,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由此,经管学院推出了适合其他学科学生培养能力、提高自我的经济学第二学位和经济学辅修学位。

●建设经院,鞠躬尽瘁

虽然仅仅做过四年的经管学院院长,但是由于首任院长朱镕基学长在1986年后先后任过市长、总理等职位,所以赵纯均学长在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经管学院在赵纯均学长的带领下一步步发展壮大,并成长为国内领先、亚洲一流的学院。谈到多年的院长工作,学长总有说不完的话。

他认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与国外差距比较大,尤其体现在学术方面。国外的学者研究的前沿问题,我们很少涉及。1993年去台湾的时候,他发现台湾的学校在这方面也比我们要好,赵学长一方面感受到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吸取了经验,进行了思考,并对清华经管专业的发展保持信心。虽然当时经管学院的发展道路仍在摸索之中,但是他坚信我们一定能够赶上甚至超越其他国家,“要找准定位,摆脱传统文科的研究方法,重点培养人才,在其他方面充分利用清华自身理工科的优势,将清华经管学院建设出自身的特色。”

经过学长及师生们的努力,清华经管学院已然成为国内商学院的一面旗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断提高。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清华经管学院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而这些成就离不开赵纯均学长的高瞻远瞩和呕心沥血。

谈到经管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时,赵纯均学长类比麻省理工与哈佛的商学院。他说,MIT(麻省理工)以学术研究为主,教学规模很小,老师的精力主要在研究与解决问题,发表了很多论文,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多成果;而哈佛更像一所企业,能给学生很多的锻炼,更趋向于实际的管理应用,现在管理领域中很多思想就是来自于哈佛商学院。学长说,学术与学生的培养要保持平衡。清华的经管不能复制任何一个现成的发展模式和教学体系,而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我们既不学MIT也不学哈佛,要将各个好大学的有益经验融合起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派”。【同学感悟】

赵纯均学长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为中国的MBA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服从组织安排,将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的需要紧紧结合在一起,这对于我们当代青年很有教育意义。我们要牢记学长的教诲,做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清华人。

——于心宇

学长提到打好基础和文理相通的问题,我深有感触。电机与经管理念的交融在学长的身上同时散发着光彩。作为清华学子,作为新时代的人才,我们应该打好扎实的理工科基础,同时不忘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完善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祖国的需要。

——吴颢

让人文情怀在清华回归——访谈秦佑国[1962级]

【编者按】相比“建筑师”,秦佑国更像是一位“教育家”。他用建筑师飘逸洒脱的才华和教育家天生悲天悯人的力量,引领着人文气息在建院渐渐地回归。看着书柜里的众多奖杯,他说,他最珍惜的,是那枚“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的奖牌。

建筑学院 郑姝影 田雪冬 梁孟麟 李敏 吴锋彬【秦佑国简介】

秦佑国,男,1967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1970—1978年在邮电部五三六厂从事建厂工作,1978年回清华大学读建筑技术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前院长、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建筑促进会主任,中国声学学会环境声学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已经从建筑学院院长一职退下来的秦老师,如今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十分忙碌。在2008级的入学典礼上,秦老师那一席关于君子的慷慨激昂的讲话令同学们至今都记忆犹新。经过了多次联系,我们一行五人,终于在2009年末采访到了秦佑国校友。64岁的秦老师满头银发,架着一副方框眼镜,娓娓道来心中那股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情,和那一份经过岁月考验的清华人的责任。

●六十载风雨建筑情

自从梁思成先生与林徽因先生1946年创办建筑系以来,清华大学建筑系走过了近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回顾这六十年,秦老师讲述了建筑系学制的多次变革: 最初是四年制,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五年制,向苏联学习时期又改为六年制并开设大量技术类课程,之后又渐渐改回五年制。建筑系的学制改革可谓一波三折,而秦老师则是少数经历了六年制的学生之一。虽然六年制只在清华建筑系历史上存在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但是秦老师认为本科六年的设置是相当有意义的,“在这六年的学习中,学生可以积累足够的知识以直接参加工程实践甚至能够独当一面。而在改回五年制之后,学生在工程方面的能力就明显减弱了很多。”

秦老师本科毕业后正值十年“文革”,他被派到了邮电部五三六厂从事建厂工作。当时建筑学普遍土木化,学生都要经常下工地,被分配到各个工厂工作实习。但正是这些经历让学生有了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他笑称,自己的夫人就是经过这个历练,从当年班上一个文弱的小女生变成了一个干练的人。“文革”之后,学制改回五年,由于学时的减少,在“文革”期间强调的工程技术类的课程被大量砍掉,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纯建筑理论的课程,这些多多少少削弱了学生独当一面、直接面对实际工程的能力。

谈到建筑系的历史,还有一件事让秦老师一直耿耿于怀。他认为建筑系在历史上曾错过了一个绝好的吸纳人才的机会。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清华建筑系不知为何放弃了招生。而就是这一次放弃,让建筑系与许多人才失之交臂。在“文革”十年间积淀起来的一大批有思想有灵气的好苗子都因为建筑系的这一次不招生而被迫报考了其他大学。这绝对是清华建筑系历史上的一大损失。秦老师敏锐地看出了这对清华大学建筑系发展的影响,他说: “这样一个错误往往要在很多年后才能显现出它的巨大影响。”十几年后,活跃在建筑界的领军人物大多都不是清华的,而这些领军人物大多都是那一届的学生。他们经历社会的磨难,拥有其他阶段的人没有的气魄和视野。秦老师说他不愿去追究那个时候到底是怎样的原因让建筑系作出不招生的决定,但他希望,以后不要再错过这样招揽人才的机会。

●十年无悔改革路

秦学长在1997年11月至2004年间担任建筑学院院长一职。这七年是秦老师以自己的教育理念为基础在建院大力推行改革的七年。秦老师曾经提出,清华的目标应该是培养“leaders in the field”。清华大学在中国教育界应该承担较其他学校更多的责任。而在建筑这一块,他觉得重点有这样几条: 建筑学要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建筑学要与理工人文相结合,政治思想教育和建筑师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正是基于这些理念,他在建筑学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是对建筑学教学的改革。

在秦老师的积极推行下,从2000年开始,清华建筑学在全国招生时,不再要求报考学生交一幅画,也取消了美优,削弱了画画功底对报考建筑系的帮助。同时在招生简章里强调了喜爱人文的要求,以突出建筑学的基本特点。

在本科教育阶段,秦老师强调因材施教,不同教师按自己擅长的不同课题开设课程,给学生充分的选择余地。“我们常常低估了学生的创造力,为什么建筑不可以是这个样子?”他说道,“要放手让不同老师按不同课题上课,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秦先生总是津津乐道改革后某次被邀请参加评图的事情,他说,一直到今天,他都能一个一个讲出那天的学生作品是什么,图挂在哪个地方,有什么优点什么缺点。秦老师认为低年级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时候学生具有最大的可塑性,应该好好引导,这个时候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和自尊心、自信心。二年级要注重基础的培养,三年级要发挥不同老师的教学特征,四年级最后一个设计应以一个难度较大的较复杂的大型设计收尾。

秦老师对于建筑史的教学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他敏锐地发现我们国内对建筑史的理解与国外是有差异的,这使得学生对建筑的理解比较单调。于是他利用清华丰富的教学资源,将以前必修的长学时课程进行了压缩,而开设了更多的专题性课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以便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这些改革在当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阻力,但是秦老师努力加强与国外学校交流,通过各种途径公派本校教师外出深造,以提高本校老师水平,同时积极引进人才,终于慢慢将这些困难一一克服了。

在任期间,秦老师的另一创举就是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这一专业并入了建筑学院。谈到这段历史,秦老师透露,当时是有很多人反对的,阻力极大。于是秦老师去请教了吴良镛先生、关肇邺先生等资深老先生们,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心中才更有了底。于是秦老师和江亿院士一起,终于在1999年12月通过了教务委员会的批准,正式将建环专业从热能并到了建筑学院。谈到这些艰难的过程,秦老师开玩笑说: “其实并过来之后最大的困难就是,我们院人数变多,很多马杯比赛都从乙组调到了甲组,这对我们运动员的要求更高了。”其实在合并之后,两个专业之间既有各自独立的特点,又相互交流合作,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学生们一起参加国际竞赛获了很多奖项。秦老师坦言,两个专业在管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这些都只是小问题,只要有时间和决心总是会解决的。

●一世坦荡君子气

秦老师本科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都是在清华完成的,之后就留校任职。除去本科毕业后在工厂工作的八年,秦老师见证了清华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谈到这五十年来清华的变化,学长感触颇多。

在谈到1952年期间的大规模院系调整中,清华由一所综合性大学转变成为工科大学时,先生语气中透出了深深的惋惜。他认为这严重阻断了清华的人文气息,对清华的文化延续有着消极的、持续的影响。同时他也希望: “有一天能看到这些人文气息在清华回归。”

人文情怀一直是秦老师很关心的一个话题。他笑称自己像一个推销员在推销自己的理论,“在各种场合讲话时总在强调学生的人文气质,在功利地要求学生的素质、能力以外,我们也应该理直气壮地要求学生的气质、修养和为人。成功是我们的追求,但成功有太多的偶然因素,当你一事无成的时候,是不是还能做一个落魄的君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由此而来,但“君子”这个词,作为当年那次著名演讲的题目,却成为许多人尘封的记忆。秦老师说,“君子”的气质并不是呆板的,气质可以有很多种,“他可以是高雅的,不是高傲的;可以是平和的,不是阴暗的;可以是率真的,但不是矫情的;可以是精明的,但不是狡黠的;可以是有内涵的,而不是城府很深的;可以是潇洒的,但不是放荡的”。

秦老师对目前的大学教育甚至整个教育系统都有着自己的担忧。他说,现在的大学教育通识性不够,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算“专业人士”,却算不上“知识分子”。

秦老师又提到了那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院系调整,言语中透出遗憾与惋惜。在那之前,园子里的老先生们心怀天下,有风骨、有思想,其中秦老师尤其推崇王国维先生,认为“实在是很厉害”,是真正独立自由的人。而在那之后,清华园里就渐渐失去了这样的心胸和情怀。

退休之后的秦老师忙碌依旧,他希望能在尽量多的场合宣讲他的教育理念。相比于“建筑师”,用“教育家”来形容现在的秦老师似乎更加合适。在秦老师的书柜里立着一个“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的奖牌,他说,这是他最珍惜的一个奖项。【同学感悟】

他最重视的是“老师”这个称号,他始终践行着他的“科学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的理论,他是我们的优秀校友,也是我们奋斗学习的榜样。秦老师的教育理念是以“君子”、“淑女”为目标培养学生的“气质与修养”,这让我很感动。我终于发现除了学分绩以外,我还有一个更高的目标可以追逐,我要做leader,做人格高尚的leader。

——田雪冬

建环专业从热能系来到建筑学院是秦老师为清华为建院做的又一贡献。这一举动既有利于建环专业发展,也有利于建筑学系的发展,甚至会影响整个建筑业将来的发展,我们必须感谢秦老师为此付出的辛劳。

——梁孟麟

面向实际,面向群众,面向生活——访谈徐锡安[1962级]

【编者按】从工业领域到教育界再到政府、通讯社,角色变化之多,行业跨度之大,令人敬佩不已。当被问起他是如何处理这些难题时,他谦虚一笑: “无他,不过是将勤补拙,多多学习,将外行变成内行,方能聊以胜任,不辱使命。”

建筑学院学生艺术团军乐队 刘阿祺【徐锡安简介】

徐锡安,男,1945年1月生于浙江杭州。1962年进入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学习,1967年年底毕业。1983年任铁道部眉山车辆厂厂长、党委书记,1986年升任铁道部工业总局副局长、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副经理。1988年任北方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89年任党委书记。1995年任北京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1997年任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2001年11月—2005年6月任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党组副书记兼机关党委书记,兼任中国妇女发展基金理事会理事、北方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第10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

●忆往昔峥嵘岁月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人人读毛选,个个学雷锋”的时代。徐锡安学长在这个充满革命热情的年代,与工农群众一起参加了围湖造田运动和江汉油田大会战。虽然时隔40余年,当年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当时我们过去以后,真是什么都没有,除了平地就是山沟,我们就在河边用席子搭起窝棚驻扎,喝的是河沟的水,就地埋锅做饭。”从学长的叙述中,不难看出当年条件的艰苦,更能感受到学长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体魄,考验了他的意志,更使他了解到中国最底层群众的真实生活,并最终成为他终生平易近人、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的源泉。

在所有工作单位中,学长在眉山车辆厂工作的时间最长,他对这段经历的感悟也是最深的。1983年,38岁的徐锡安学长被提拔为厂长,连升四级。在此之前的11年,他从普通职工做起,先后任工地代表、基建科长、设备科长、部门主任,整个厂区的很多项目都是他亲自参与的。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群众基础为他开展全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率领班子,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进行改革,一面抓生产,一面抓思想政治工作。在徐锡安学长的带领下,眉山车辆厂连续7年被评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并获得国家企业管理最高奖——金马奖。学长也因此深受铁道部领导重视,并于1986年被提升为铁道部工业总局副局长、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

当被问到事业走向成功有何经验时,学长笑着说: “我的经历毫无经验可谈,我八次工作调动全都是服从组织分配,无投档之痛苦,无竞争之烦恼。我觉得我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然后干好一行。”从学长真诚的话语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老一辈清华人身上那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和“行胜于言”的作风。徐锡安学长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做着各种各样的贡献,真正做到了“我与祖国共命运”,“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这正是对清华精神最好的诠释。

●艺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在校时,徐锡安学长所在的班级是个多门课“因材施教”的提高班,同时他又担任学生会干部,学业和社会工作负担都不轻,每周还要完成体育锻炼达标的要求。即使这样,他也会全力完成乐队排练的曲目要求,演出从未出错。当时,乐队除了迎新、节庆及每年几场演出外,最多的任务就是为一些群众性活动伴奏或临场演出,乐曲储备中相当数量就是一些进行曲、舞曲、群众歌曲。学校里举行运动会、开幕式或各种大型活动,需要军乐队助阵添彩时,只要简单贴个通知,或通过校广播台广播一下,队员们都能自觉地到指定地点换装集合。运动会入场式时,队员们列队伫立在操场上,为一支支代表队依次入场反复地演奏《运动员进行曲》,即使吹到唇焦口燥也依然坚持到底。值得一提的是,为国庆节演练清华大学民兵师方队时,几次合练都需要军乐队伴奏《分列式进行曲》,这着实是个苦活: 拿着乐器端站在太阳下,又晒又累,循环吹奏一遍又一遍,既简单又单调,无任何乐趣可言。“可是看到许多同学抬着重机枪,扛着爆破筒,满身汗水而毫无怨言时,只好暗暗鼓励自己咬牙坚持再坚持,努力再努力。”学长谈道,虽然学生时代耗费了很多时间,但在军乐队时期对于培养青年学生那种锲而不舍、顽强刻苦的精神是很有好处的。

国庆组队参加群众游行、晚上参加天安门广场的狂欢活动或“五一”节在颐和园定点组织游园活动,这都是军乐队每年例行的公事,也是乐队在群众中亮相,为大家服务的好机会。尤其是国庆节之夜,队员们白天把乐器、谱架、椅子等各种装备运到广场,傍晚摆台,拉好场子,竖起校旗,开始练习并演奏各种乐曲,常常引来许多人的围观,演奏到精彩之处时就会赢得阵阵掌声。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克服困难、团结奋进的年代,乐队演奏的曲目有《我们走在大路上》《学习雷锋好榜样》《人民军队忠于党》《解放南方》。豪迈的乐曲,欢笑的人群,喜悦的歌舞,缤纷的礼花,成为那个时代军乐队员们永恒的回忆。多年以后,徐学长回忆起来,还是深有感触地说: “这里只有真诚,毫无功利。军乐队培养了队员们像军乐一样的品格: 整齐有序、节奏分明、慷慨激昂、坚强有力、团结互助、协同奋进;也让我们在实践中体会了个人与集体、艺术与大众的关联。”

回忆起大学时代的文工团,徐锡安学长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当今社会文化艺术方面的问题: “艺术、文艺一定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当今社会在功利意识的影响下,艺术都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人民币服务。这样的话,艺术已经失去了其高雅的性质。艺术,尤其是音乐,是超脱于泛物质化的高尚的东西,应当弘扬一种文明,而不能被当作手段,更不能以金钱为目的!”对于当代大学的艺术教育,学长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 “大学艺术教育应当注重陶冶情操,在培养人才、锻炼品格、传播文明上下工夫。不能拿艺术做工具,尤其要摒弃‘艺术是进入大学的敲门砖’的思想。”

20世纪80年代,徐锡安学长在担任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时,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思想品格和文艺修养,亲自组织建立起一支军乐团,至今,该乐团已成为首都高校最有影响力的军乐团之一。

●当代青年的成才之路

在谈到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规划和职业选择时,徐锡安学长说道: “现在的社会情况和我当时的情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从大的方面来看,国家的体制、形势发生了变化。过去在高度统一的体制下,在集中思想的指引下,我们能够谈理想,讲追求;现在也谈理想,但是内容上差别太大了。”学长认为,当前人与人的关系逐渐被一种竞争关系所取代,人们的价值标准发生了很大变化,物质化、利益化的思潮在社会上盛行。与美国相比,美国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但其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充分,健全的法制能够保证竞争的公平性。而我们国家处在一种过渡阶段,一方面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在逐渐消失,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文明体制没有建立起来,所以衍生出很多社会问题。这个时候青年人要想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客观上会有很多困惑,这都是正常现象。

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引导口号是“面向工厂,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基层”。整个国家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对大学毕业生进行统一分配。徐锡安学长认为,当前引导大学生就业应当从当初的四个面向转为三个面向,即“面向实际、面向群众、面向生活”。我们的政策引导,不能只停留在空洞、高深的理论方面,不能够要求每个人都按照“又红又专”的统一模式发展,而应该更加实际,鼓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当前舆论宣传的价值观还是比较单一化,人们普遍的观念还是“学而优则仕”,这样就会造成很多不合理的竞争,那些在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人就有可能成为社会的问题人群。社会应该是多样化的,社会多样化就是人才多样化。社会应该为不同人提供不同的成才途径,这才是社会建设者们应当努力的方向。

所谓面向实际,就是要承认“时势造英雄”。毕竟人的发展会受制于环境,因而首先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其次在求职时要放低姿态,放平心态,虽然当前就业是双向选择,但更多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用人单位的手里;面向生活,就是要着眼于眼前目标,从现在做起。生活上不要怕艰苦,要勇于到基层去磨炼自己。

徐锡安学长希望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处理好如下几方面的关系: 社会需要与个人志愿的关系;长远目标与眼前目标的关系;专长与通才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同学感悟】

听着徐锡安学长娓娓讲述着他那峥嵘的岁月,我的内心无法不被触动。从北京到地方,再从地方到中央,学长前前后后经历过八次人事调动,所到之处遍及我国大江南北,所任之职遍及各种行业,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学长每一次职位调动都是服从组织的分配,都是为党、为国的无私付出。我们深深地感到,学长的人生经历是多么令人神往,学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精神又是多么令人敬仰!

——张天祎“踏实肯干”,这是学长对清华学子最贴切的形容,培养出一代又一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人;在这些光荣的先驱者的领导下,我们这些后辈们怎能不萌发出对美好未来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刘阿祺

价值在知识与能力中闪光——访谈温燕明[1964级]

【编者按】学识和能力唯有和国家的需要相联系才能更加显示出它们的价值,温学长在兢兢业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它与时代相连,与祖国相系。

化学工程系 宋桥 刘丹 李皛 章文翔 时晨【温燕明简介】

温燕明,男,1964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1970年本科毕业后,任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工作在公司领导岗位达26年之久,现已退休,居住于北京。

●忆清华在校生活,论学子社会价值

温燕明学长离开清华已有39个年头。身为清华人,这几十年的岁月更是奉献祖国、奉献社会的时期。初见温燕明学长,身材魁梧,神采奕奕,完全不像是一个已经退休的人,大有“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气势。

谈及在清华的学习与生活时,温学长语重心长地说: “我们那时候上清华,不像现在这么隆重,那时候学生中工农子弟比较多,家庭都比较困难。”言语中,流露出对学校生活的美好回忆。温学长刚上学时,正赶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当时清华校园里很轰动,而那时温学长的专业正是铀处理,为此他感到非常自豪,并梦想为祖国献身。

大二时,由于“文革”,学业被迫中断,但“文革”也给了温学长很大的力量。有了那样一种经历后,他感到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第一应该有民族自强的意识,要有为祖国艰苦奋斗的精神。人在社会中,贡献的取向就是人生的价值,这个价值是永远磨灭不了的。通过“文革”,他更加感觉到作为清华学子,不管在什么时期,只有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取向相同,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当时“文革”很乱,他没有学到多少知识,却学会了做人,做一个有担当、正直的人,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疾风骤雨的运动,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身边的事情。

温学长强调,上大学不只是学知识,关键是学思维模式,学做人,学怎样学会知识。他认为来到清华感受氛围、感受社会价值、感受社会的取向比学到的具体知识都重要。清华的底蕴很重要,读清华不仅是读哪个专业,最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做人以及怎样树立把自己交给祖国的志向。我相信,温学长就是一名这样的合格的清华学子。温学长总结到,现在回忆起来,虽然经历了“文革”,却还是很美好的。

在校期间,温学长在社会活动方面表现得非常活跃。刚进校时担任班里的团支书,后来进了体育代表队,这对他后期的工作影响很大,不仅给他一个强健的体魄来践行清华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光荣事业,更培养了人际交往的能力,这对以后的发展、实现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温学长这样评价社会活动,“社会活动至关重要,丰富的不仅是知识,还可以借鉴别人的人生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在学校参与社团活动,对自己人品人格和价值的历练都很有益。”

●聊多年工作经历,思当代所需能力

访谈过程中,温学长并没有向我们讲述他的获奖情况。而据我们所知,温燕明学长曾多次获奖,获得过第七届中国工程院光华奖。更以其在钢铁战线的贡献获得过济南市首个科技最高奖,并用所得奖金在公司创立了一个“创新奖”。温学长对名利始终保持着一种淡泊的心境,而对于奉献社会,却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

温学长担任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26年,长期主管科技工作,但聊工作经历的时候,他并没有向我们说比较深奥的行业术语,而主要讲述了一些工作中的所思所感所想。

温学长讲述的清华理念是: 只要你交给我,我就去给你干就成了。在厂里,技术方面的事情都是交给清华学生去做的,而由于专业所限,很多东西都是没有学过的,清华人往往是接了任务之后,自己先去学有关知识,再完成任务。而在这一完成阶段的过程中,自己的知识境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清华人就是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快速学习新知识,并学会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他说: “作为领导者,提炼出最佳的方案,这才是真正的能力。”作为领导者,掌握着决策权,一项决议的通过,对于整个团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在多种方案中找出最佳方案,如何取舍,如何提炼出理念和课题,这才是体现一名领导者能力的关键所在。

温学长谈到,钢铁的发展,从宏观上看,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后是苏联模式的分解思维。而考虑到中国国情,中国人应该讲综合素质集成思维。清华教给我们,如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结构也是分解思维,这样阻碍了资源综合价值的实现,我们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