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2018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综合知识全真题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7 02:55:54

点击下载

作者:中公教育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2018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综合知识全真题库

中公2018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综合知识全真题库试读:

前言

从2014年开始,安徽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以切实、有力地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安徽省教师招聘笔试分为教育综合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两个科目,其中学科专业知识又分为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从2014—2017年真题来看,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呈现出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题目难度较大,且知识点覆盖范围广

2015、2016、2017年教育综合知识科目题量均为45道,包括单选、多选、辨析、简答、材料分析等各种题型,题目难度较高,整体命题趋势比较稳定。学科专业知识各学科中教学设计题分值较高,难度较大,答题用时较长。总体来看,考试涵盖的知识点范围广,大纲中的每一板块都有对应的真题出现。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考查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能力

教育综合知识真题中既有教育基础知识的题目,也有跟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题目,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认知能力,对所涉及的领域或者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考核考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教育教学现象、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兼顾考查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论知识,注重考查考生对本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

为了满足广大考生的需求,帮助考生备考,中公教育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研发团队深入研究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总结了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的命题特点,并结合考试的整体发展变化情况,依据考试大纲,编写了《教育综合知识·全真题库》。本题库具有以下特点:中公题库特色一 突破思维 专项特训实战演练

本题库以专项特训的形式对教材内容、考试重难点进行系统地梳理,并对真题归纳整理,剖析命题规律,科学预测考试趋势,旨在帮助考生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知识要点。中公题库特色二 紧扣大纲 梳理考试重点难点

本题库依据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在每章伊始设计了层次分明的知识框架图,帮助考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此外,结合大纲和历年真题梳理出考试重点和难点,帮助考生抓住考试热点,轻松备考。中公题库特色三 详解真题 洞悉考试命题动向

本题库“历年真题精讲”板块收录了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2014—2017年真题,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整理出规范详细的参考答案,帮助考生梳理答题思路。“真题分析与预测”板块对历年真题的难易程度、出题方向进行了分析,总结命题规律,对考生起到提示和指引作用。中公题库特色四 精选习题 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本题库所涉及的每一道预测试题都是依据考试大纲和真题的特点,精挑细选而成。题型较为全面,题量丰富,以期考生能融会贯通,提高实战能力。第一部分教育学本书含300分钟系统精讲+200分钟讲练结合,高清视频在线学,听课网址:c.offcn.com第一章教育知识梳理考试重点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本质。

3.教育的基本要素。

4.教育的社会属性。

5.教育的功能。

6.教育的起源。

7.古代教育。

8.近、现代学校教育。

9.教育学的发展。

10.教育学的创立与变革。

1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

12.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3.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考试难点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基本要素。

3.教育的本质及功能。

4.教育学的创立与变革。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历年真题精讲一、单项选择题

1.【2017·安徽中学真题】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集中体现在( )。

A.为人类社会所特有

B.培养人

C.具有历史性

D.起源于劳动【答案】B。解析: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2017·安徽小学真题】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提倡“学思结合”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王阳明【答案】A。解析:孔子最早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的思想,也是最早提出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育家。

3.【2016·安徽中学真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揭示了教育的( )。

A.个体功能

B.社会功能

C.经济功能

D.政治功能【答案】A。解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意思是: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这揭示了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即教育的个体功能。

4.【2016·安徽中学真题】与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共同构成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是( )。

A.受教育者

B.教育领导者

C.教育方法

D.教育内容【答案】A。解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即教育中介)。

5.【2016·安徽中学真题】学校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

B.是否有活动场地

C.是否有具体活动内容

D.是否有活动工具【答案】A。解析:教育的本质即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也是教育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6.【2016·安徽小学真题】下列对教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

D.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答案】D。解析: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非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二者的关系上,是社会决定教育,而不是相反的概念。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育对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但不可能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社会发展方向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

7.【2015·安徽中(小)学真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等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杜威【答案】D。解析: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8.【2014·安徽中(小)学真题】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黄炎培

C.蔡元培

D.杨贤江【答案】A。解析: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二、多项选择题【2015·安徽中学真题】20世纪之后,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

A.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

B.教育的技术手段回归传统

C.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

D.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答案】CD。解析: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是近代教育的特点,故A项不选。B项说法错误。三、判断题【2014·安徽中(小)学真题】孔子的“有教无类”是真正的教育平等思想。 ( )【答案】×。解析:教育平等主要是指教育公平。通过历史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教育公平: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古代社会没有真正的教育平等,教育仍是具有阶级性的。真题分析与预测

通过分析历年真题,我们可以总结得出:1.本章知识的概况:本章知识是安徽省历年真题的必考内容,多为基础性、记忆性的知识。2.考试题型:基本以客观题为主,大致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与判断题。3.常考知识点汇总: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社会属性、著名教育家及其代表著作和思想、教育及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等知识,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并记忆。从著名教育家及其代表著作和思想上来看,该部分所涉及的重要的教育家及教育著作或教育思想主要有:孔子与《论语》、苏格拉底与产婆术、《学记》中的教育思想、柏拉图与《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与《政治学》、昆体良与《论演说家的教育》、夸美纽斯与《大教学论》、卢梭与《爱弥儿》、裴斯泰洛齐与“教育心理学化”、洛克与“白板说”、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四段教学法、杜威及其教育思想、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布卢姆、瓦根舍因、皮亚杰等。从教育及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上来看,教育学方面考生应掌握每个阶段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及该阶段的特点。教育方面,经常会涉及一些小的知识点,如最早的学校形态出现的年代、我国古代“六艺”“四书”的内容,古希腊“三艺”等内容。4.备考方法:需要对真题进行准确把握并对教材进行反复研读、多进行强化练习,从而不断巩固、熟悉本章内容。

从历年真题的命题趋势来看,本章知识的考查在将来的考试中依然是必考点,分值比例不会有很大变动。但是,考查形式可能会更加灵活多变,如变直接为间接的考查形式,这就要求考生深入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渐进增加难度。考前预测一、单项选择题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句话反映出古代教育的典型特点是( )。

A.严格的等级性

B.教育目标明确

C.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D.鲜明的阶级性

2.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A.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B.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C.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D.显正向功能和隐负向功能

3.“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体现的教育特点是( )。

A.教育全民化

B.教育终身化

C.教育多元化

D.教育民主化

4.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依附性

C.时代性

D.独立性

5.“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是( )。

A.教会学生知识

B.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C.有目的地培养人

D.教会学生与人交往

6.“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的是( )。

A.广义的教育现象

B.狭义的教育现象

C.既是广义的教育现象又是狭义的教育现象

D.学校是近代教育以后才出现的

7.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8.著名生态学家、生物学家劳伦兹发现,刚出生的小鸭子会发生“印刻”,即模仿第一眼看到的动物进行学习。这一观点支持了教育的(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动物起源说

D.心理起源说

9.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古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现代教育

D.原始教育

10.我国学校产生于( )。

A.原始社会时期

B.奴隶社会时期

C.封建社会时期

D.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11.下列哪一点体现了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

A.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教育内容主要是古代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

D.教育对外交流日益频繁

12.下列不属于学校教育中常规教育媒介的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活动场所

C.教育设施

D.教师

13.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下列观点中不是他提出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三人行必有我师

D.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4.《学记》中提出的“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属于下列哪一教育思想?( )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教学相长

C.启发式教学

D.循序渐进式的学习

15.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德智体”三育论思想的学者是( )。

A.严复

B.王国维

C.梁启超

D.蔡元培

16.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赞科夫

17.被称为近代资产阶级“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

18.“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19.先秦时期阐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教育专著是( )。

A.《大学》

B.《学记》

C.《论语》

D.《师说》

20.学校产生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

A.校舍、教师、学生

B.设施、师资、教材

C.教师、学生、教材

D.剩余劳动、社会需要、文字

21.“教育能够干什么”是指( )。

A.教育属性

B.教育目的

C.教育功能

D.教育效应

22.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的是( )。

A.《理想国》

B.《学记》

C.《大教学论》

D.《论演说家的教育》

23.古代西方教育中强调身心和谐发展的是( )。

A.雅典教育

B.斯巴达教育

C.世俗教育

D.骑士教育

24.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选拔出统治国家的哲学家——最高统治者”观点的是( )。

A.柏拉图

B.凯兴斯泰纳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

25.下列关于教育家及其著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03年出版的《实验教育学》的作者是德国的梅伊曼

B.孔子的《论语》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D.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26.提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思想家是( )。

A.韩愈

B.荀子

C.孔子

D.柳宗元

27.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的教育家是( )。

A.克鲁普斯卡娅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凯洛夫

28.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他把教师赞誉为( )。

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心灵的建筑师

C.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D.辛勤的园丁

29.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30.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体现的教育思想相近的一项是( )。

A.“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B.“君子之教,喻也”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1.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

32.在教育学史上,认为人的知识都是学习得来的,人的差别都是由教育产生的结果的英国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洛克

D.卢梭

33.教育文献( )最早概括提出了“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规律。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34.最早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

A.皮亚杰

B.孔子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35.西方奴隶社会曾为培养武士而设立的教育体系是( )。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36.用“洞穴中的囚徒”隐喻,将教育阐释为“促使心灵的转向”,使人的精神领域发生巨大变革的古希腊思想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37.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的专著是( )。

A.《教育演变史》

B.《教育学》

C.《学记》

D.《论语》

38.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沛西·能

B.杜威

C.孟禄

D.皮亚杰

39.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 )。

A.卢梭

B.培根

C.拉伯雷

D.洛克

40.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 )。

A.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B.封建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41.“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A.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家长教育三结合

D.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42.“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现代教育的( )。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4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4.在我国,最早把“教”与“育”连在一起使用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45.狭义的教育是指( )。

A.课堂授课

B.文化传授

C.人才培养

D.学校教育

46.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

A.教师中心

B.学校中心

C.学生中心

D.活动中心

47.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中,提出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的( )。

A.一般发展

B.特殊发展

C.全面发展

D.个性发展

48.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49.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50.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51.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乌申斯基

D.维果斯基

52.“性恶论”最早是由( )提出的。

A.孟子

B.孔子

C.董仲舒

D.荀子二、多项选择题

1.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闲暇教育

D.家庭教育

2.从教育的结构来看,其构成要素包括( )。

A.教育内容

B.受教育者

C.教育手段

D.教育者

3.下列属于原始教育特征的有( )。

A.教育没有阶级性

B.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紧密的联系

C.教育水平低

D.教育具有强制性

4.现代教育的特征有( )。

A.现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切联系

B.学校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体现民主性和普及性等特征

C.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限制,走向多种形式办学

D.教育的终身化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荀子主张“性善论”

B.孟子主张“性恶论”

C.墨子主张“兼爱”

D.孔子重视“仁”“礼”的思想

6.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思想有( )。

A.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B.普及初级教育

C.第一次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D.教育心理学化

7.近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干预

B.初级义务教育的实施

C.教育的世俗化

D.重视教育的立法

8.夸美纽斯是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教育家,他的众多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夸美纽斯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B.提出了“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理念

C.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D.提出了教学教育性的问题

9.杜威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 )。

A.经验中心

B.活动中心

C.教师中心

D.儿童中心

10.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法又被称为( )。

A.讲授法

B.启发法

C.问答法

D.产婆术三、判断题

1.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为教育。 ( )

2.社会教育具有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终身性等特点。 ( )

3.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明发现放大镜在阳光底下能让白纸点燃,并由此获得关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物理知识,小明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称得上受到了“教育”。 ( )

4.一次考试的失利让李东很沮丧,李东回家时遇到邻居张阿姨并得到张阿姨的安慰鼓励,使得李东振作起来。我们可以称张阿姨为李东的“教育者”。 ( )

5.教育的本质即教育的归属问题。 ( )

6.孔子一方面说“有教无类”,一方面又说“因材施教”,两者是相矛盾的。 ( )

7.教育具有永恒性,所以教师职业和人类社会共始终。 ( )

8.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632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 )

9.动物界没有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有自己的特殊性。 ( )

10.与中世纪教会教育相比,近代西方教育是一种追求世俗化和回归现实的教育。 ( )

11.教育社会化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 ( )

12.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 ( )

1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社会即学校”。 ( )

14.我国历史上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是孔子。 ( )

15.上课听讲、师傅带徒弟、母鸡带小鸡都是教育现象。 ( )

16.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 )

17.学校教育是随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 ( )

18.教育的多元化指办学主体层次的多元化。 ( )

19.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是背道而驰的,强调教育的个体功能会削弱教育的社会功能。( )

20.教育既是明显的消费又是潜在生产力。 ( )

21.狭义的教育是指家庭教育。 ( )

22.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 )

23.提出高速度、高难度教学原则的是苏霍姆林斯基。 ( )

24.“教学相长”最早出自《大学》。 ( )

25.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 )

26.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 ( )

27.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 ( )

28.杜威反对赫尔巴特教育理论,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 )

29.“六艺”指周朝官学教育体系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

30.韩非子的“素丝说”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 )四、辨析题

1.动物界也存在教育。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结合教育的内容说明理由。

2.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结合教育的本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话是说劳心者作为统治阶级,无须从事生产劳动,而劳力者作为被统治阶级,通过生产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供养统治阶级。说明脑力劳动者的地位高于体力劳动者,是阶级差异的体现。

2.【答案】C。解析: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3.【答案】D。解析: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答案】A。解析: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说明教育是随着社会产生和发展的,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

5.【答案】C。解析:教育的根本属性或者说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

6.【答案】A。解析: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对人的知识、思想等产生了影响,属于社会教育范畴。

7.【答案】B。解析:教育的历史性是指教育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特点。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正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

8.【答案】B。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学习是动物的生存本能,“印刻”的概念恰恰体现了动物这一本能。

9.【答案】D。解析:古代、近代、现代教育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都是为某一阶级的统治服务的。只有原始社会的教育是无阶级性的,故选D。

10.【答案】B。解析:我国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11.【答案】D。解析: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呈现多样化,对外交流日益频繁,选项A、B、C属于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12.【答案】D。解析: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它既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因此,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场所、教育设施都属于教育媒介,故本题选D。

13.【答案】D。解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出自《礼记·学记》,不是孔子提出的观点。

14.【答案】A。解析:“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是指教学要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休息时也应有课外练习。强调的是课内课外相结合。

15.【答案】A。解析:严复在19世纪末提出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救国论不仅在中国首倡“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新教育,而且对民国初年兴起的公民教育起着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16.【答案】B。解析:赫尔巴特说过“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因而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17.【答案】D。解析:赫尔巴特首次进行了教育学科学化的努力。他以伦理学为基础建立了教育目的论,以心理学为根基建立教育方法论,并创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被称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18.【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话出自洛克的教育著作《教育漫话》。

19.【答案】B。解析:《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专著,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提出“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此题选B。

20.【答案】D。解析:学校产生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剩余劳动、社会需要、文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具有可能;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21.【答案】C。解析: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即用来描述“教育能够干什么”。

22.【答案】D。解析: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

23.【答案】A。解析: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

24.【答案】A。解析: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阐述了他的思想,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

25.【答案】D。解析:A项《实验教育学》的作者是拉伊;B项《学记》是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C项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6.【答案】A。解析:韩愈的《师说》中提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7.【答案】C。解析:马卡连柯主要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工作,提出了通过集体和生产劳动教育儿童以及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主要著作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

28.【答案】C。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赞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9.【答案】C。解析:存在主义认为教育应以个人的“自我完成”为目标。它否认“外界因素”对个性形成的作用,而把个人作为“教育的主体”,鼓吹把“在发现自我的境遇中进行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海德格尔、雅斯贝斯,法国的萨特和奥地利的市贝尔等。要素主义认为,在人类遗产中有着“文化上的各式各样最好的东西”,有着“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即所谓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其中包括各种基本知识、各种技艺及传统的“态度”“理想”等。而这些要素是人人所必须学习的。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文化的共同要素传授给青年一代。主要代表人物是巴格莱。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赫钦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包括,关于教育的本质,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关于教育目的,提出的教育无目的论。

30.【答案】B。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启”“发”和“君子之教,喻也”中的“喻”都是“启发、诱导”的意思,表达的都是启发式教学的教育思想。

31.【答案】A。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根据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论。

32.【答案】C。解析: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生来如同白板,人的知识都是学习得来的,人的差别都是由教育产生的结果。

33.【答案】A。解析:《学记》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汉民族的教育经验,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

34.【答案】C。解析:在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应“效法自然”的原理,而且把儿童和青少年的生理作为教育实施的依据之一。由于这一原理的提出及其运用,亚里士多德把教育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35.【答案】A。解析:西方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前者重视培养骁勇的军人、武士,教育几乎完全是军事体操教育,后者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艺术、文学、体操等许多方面。西方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前者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但各科都贯穿神学;后者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36.【答案】B。解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应用“洞穴中的囚徒”隐喻,进一步将教育阐释为“促使心灵的转向”,一种在人的精神领域发生的巨大变革。

37.【答案】C。解析:《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38.【答案】C。解析: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39.【答案】B。解析: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40.【答案】A。解析: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的标志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而这一时期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

41.【答案】D。解析:“三结合”的教育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期取得更加高效的教育成果的结构模式。

42.【答案】C。解析:现代教育的特点包括公共性、生产性、科学性、未来性、国际性和终身性。“活到老,学到老”是指要把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43.【答案】B。解析: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之一是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奴隶社会,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并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44.【答案】B。解析: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他在《孟子·尽心上》中表达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45.【答案】D。解析: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46.【答案】A。解析: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提出的“三中心”是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与他对立的现代学派杜威提出的“新三中心”是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儿童(学生)中心。

47.【答案】A。解析: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因此选A。

48.【答案】B。解析: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泛智”就是指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

49.【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坚持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是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50.【答案】C。解析:生物起源论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社会性,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心理起源论否认了教育的意识性,他们的共同特征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51.【答案】B。解析:赞科夫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乌申斯基是19世纪俄国教育家,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52.【答案】D。解析:性恶论最早由荀子提出,他认为“人之性善,其善伪也”,提出教育的作用就是“化性起伪”。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D。解析: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自然形态的教育。

2.【答案】ABCD。解析: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

3.【答案】ABC。解析:原始教育的特征有: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紧密的联系,在劳动中进行;教育水平低下。

4.【答案】ABCD。解析: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多样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4)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种形式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系统;(5)教育不断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全球化。

5.【答案】CD。解析:荀子主张性恶论,孟子主张性善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礼。

6.【答案】AC。解析:在教学原则上,夸美纽斯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在教学思想上,提出了泛智教育,提倡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而不是普及初级教育;在教学制度上,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教育心理学化是裴斯泰洛齐的思想。

7.【答案】ABCD。解析:近代教育的特征包括: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的立法。

8.【答案】ABC。解析:夸美纽斯在泛智教育思想中提出了“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教育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理论论证直观性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的理论基础是感觉论。教学教育性是赫尔巴特提出的。

9.【答案】AB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杜威所提出的新三中心,即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教师中心是赫尔巴特的观点。

10.【答案】BCD。解析:苏格拉底法实质上是一种启发,又称为启发法、问答法和产婆术。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题干所述是广义教育的概念。

2.【答案】√。解析:社会教育具有教育形式的开放性、教育对象的群众性、实施主体的多样性、教育方式的补偿性、教育时间的终身性、教育领域的广阔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等特点。

3.【答案】×。解析: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题干中小明偶然获得知识不是教育现象。

4.【答案】√。解析:题干所述为广义的教育,张阿姨相对于李东来说,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是广义的教育者。

5.【答案】×。解析:教育本质不应将其归属某一范畴,而应以自身的规定性立论。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6.【答案】×。解析: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是指教育要面向大众,不分高低,坚持民主;“因材施教”是指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二者并无矛盾。

7.【答案】×。解析:教育具有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对的,但是教师职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才出现的。

8.【答案】×。解析: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学科的标志。

9.【答案】√。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0.【答案】√。解析:近代西方教育具有世俗性的特征,与中世纪教会教育相比,近代西方教育是一种追求世俗化和回归现实的教育。

11.【答案】√。解析:教育社会化直接表现为教育对象的全民化。

12.【答案】×。解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13.【答案】×。解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中,“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14.【答案】×。解析:教育二字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5.【答案】×。解析: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现象,动物界不存在教育。上课听讲是狭义的学校教育,师傅带徒弟是广义教育中的社会教育,母鸡带小鸡不是教育现象。

16.【答案】√。解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意思是说,教育就像农业一样需要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需要很长的一段周期,而不能像工业一样批量生产,迅速出炉。

17.【答案】×。解析: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18.【答案】×。解析:教育的多元化是世界物质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19.【答案】×。解析: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衍生的前提和基础;教育的社会功能对教育的个体功能发挥具有制约作用。

20.【答案】√。解析:教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是消费事业;同时,教育可以再生产劳动力,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21.【答案】×。解析:狭义的教育是学校教育。

22.【答案】×。解析: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教育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

23.【答案】×。解析:提出高速度、高难度教学原则的是赞科夫。

24.【答案】×。解析:“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中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5.【答案】×。解析: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26.【答案】√。解析:《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27.【答案】×。解析: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8.【答案】√。解析:杜威倡导的是“新三中论”,即“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29.【答案】√。解析:“六艺”是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内容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是礼、乐、射、御、书、数。

30.【答案】×。解析:“素丝说”是关于人性的学说,是战国时期墨翟的教育观点之一。墨翟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

四、辨析题

1.【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2.【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如果失去了这一质的规定性,那就不能称之为教育了。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可能是有目的的,也可能是自发的,只有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才是教育。因此,题干的描述是不正确的。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知识梳理考试重点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5.教育与科学技术。

6.教育与文化。考试难点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历年真题精讲一、单项选择题

1.【2017·安徽中学真题】制约教育的性质、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根本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

C.人口数量与质量

D.文化习俗【答案】A。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表现在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的性质、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及教育体制。因此制约教育的性质、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根本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2.【2017·安徽小学真题】舒尔茨提出:“有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投资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一观点体现了教育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享用功能【答案】B。解析:舒尔茨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所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重在强调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更是强调了通过教育促进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性,重点在于教育通过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2016·安徽中学真题】教育相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无关

B.教育具有自身规律,不会受政治制度的影响

C.教育不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D.教育要先行,可以超前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答案】D。解析: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既体现为教育有质的规定性、有继承关系,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往往是不平衡的,教育可以超前,也可落后于政治、经济、文化。

4.【2016·安徽中学真题】我国政府通过在国外设立“孔子学堂”,让更多的外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喜欢中国,这说明教育可以( )。

A.创造、更新文化

B.传播、交流文化

C.选择、提升文化

D.筛选、保存文化【答案】B。解析:建立“孔子学堂”,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国外,这种横向的交流,体现了文化的传播、交流的功能。

5.【2016·安徽小学真题/2014·安徽中(小)学真题】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国家意识形态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文化

D.人口质量【答案】B。解析: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所以,社会生产力是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

6.【2014·安徽中学真题】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些学校开设了黄梅戏、徽剧、凤阳花鼓等反映安徽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学校教育对文化的( )。

A.调节功能

B.评价功能

C.传承功能

D.激励功能【答案】C。解析:学校教育通过校本课程对本地的传统文化进行保存和传递,体现了学校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功能。二、多项选择题【2015·安徽中学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的经济功能的是( )。

A.积累人力资本,提高个体劳动生产率

B.促进科技的生产、转化、应用、创新

C.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家建设

D.培养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的效益【答案】ABD。解析: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有:(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教育为社会培养科研人才、管理人才、设计人才等,提高社会经济效益。(2)积累人力资本,提高个体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生产能力。(3)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促进科技的转化和应用。三、判断题【2014·安徽小学真题】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备和信息载体的现代化。 ( )【答案】×。解析: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指教育发展水平达到较高标准,与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及知识社会的转变相适应,教育现代化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继承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四、简答题

1.【2017·安徽中学真题】简述教育的科技功能。【参考答案】(1)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2.【2016·安徽小学真题】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参考答案】(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真题分析与预测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得出:1.本章知识的概况:本章的考点比较集中,分值比例不是太高,知识内容上体例清晰、有条理,方便识记。2.考试题型:本部分的考查题型多变,单选、多选、判断和简答都有出现,考查的也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3.考查内容:本章常考知识点为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发展与制约的具体表现;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教育对文化的影响等。未来考题中教育对文化的影响,学校文化及学生文化的构成,以及教育的经济功能中的“人力资本论”、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等内容也可能成为新考点。4.备考方法:掌握知识结构,并对重点部分准确识记,对部分常考知识点结合习题进行熟悉,熟悉同一知识点通过不同题型进行考查的作答方式,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以单选题命题时比较容易再认,而以简答题命题时,需要考生准确回忆、作答全面。

从真题的命题趋势来看,本章内容是客观题部分的常考内容,考查的知识内容有宏观的知识点,如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制约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也有对细节知识点的考查,如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者等。考生需要认真识记,把握知识结构框架,重点记忆常考点。考前预测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古代政治家重视通过学校阵地来“化民成俗”,可见他们重视教育的( )。

A.生产力功能

B.文化功能

C.人口功能

D.政治功能

2.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的意识形态

D.社会文化

3.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 )功能。

A.经济

B.育人

C.政治

D.文化

4.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清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

A.选择功能

B.发展功能

C.传递功能

D.保护功能

5.德国通过洪堡教育改革,为德意志的统一和腾飞奠定了基础;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帮助美国最终跻身世界第一的强国;苏联通过教育改革,经济在20世纪50—70年代与美国分庭抗礼……这些事实都说明,教育对( )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实力

D.科技实力

6.下列选项关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教育与生产力同步

B.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C.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受生产关系的调节

D.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7.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选取唐诗、宋词、元曲等名篇供学生进行学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 )。

A.传递和保存

B.传播和交流

C.选择和提升

D.更新和创造

8.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 )文化。

A.精神或观念

B.物质环境

C.建筑与设计

D.自然生态

9.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二是( )。

A.教育与社会制度相互制约

B.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

C.教育与社会文化相互制约

D.教育与人口发展相互制约

10.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这说明教育具有(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科技功能

D.文化功能

11.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可概括为( )。

A.制约与促进

B.共性与个性

C.影响与干涉

D.培养与推进

12.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

13.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因此,教育对民主具有( )。

A.促进作用

B.决定作用

C.弱化作用

D.毫无关系

14.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 )。

A.生物遗传

B.教育

C.选择经验

D.社会实践

15.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 )。

A.层次结构

B.需求结构

C.布局结构

D.专业结构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包括( )。

A.社会生产力制约教育的发展

B.社会生产力为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C.教育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社会生产力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与作用

2.校园文化可以细分成( )。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生文化

D.学校精神文化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 )来实现。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4.下列关于学校文化所具有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它是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的无形文化

B.它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文化

C.它是一种有个性的文化

D.它是一种软约束性的文化

5.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其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其影响突出表现在( )。

A.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

B.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影响

C.社会结构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对教育的影响

D.价值取向对教育的影响

6.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 )。

A.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制约教育的性质

C.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的结构

D.促进教育内容的发展和更新

7.学校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有( )。

A.传承与传播文化

B.保存与活化文化

C.选择与整理文化

D.交融与创新文化

8.学校文化的功能包括( )。

A.导向功能

B.凝聚功能

C.宣传功能

D.规范功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