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智慧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0 01:42:35

点击下载

作者:陈浩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曾国藩智慧全集

曾国藩智慧全集试读:

前言

在滔滔历史长河中,建立丰功伟绩又能够让人们不忘记的能有几人?然而,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个。如果将中国历史用人物来断代,那么可以这么说: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史上的第一人。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崇拜曾国藩,说他“足为吾人之资”;而大才子梁启超历来眼中无人,但他却对曾国藩推崇备至,面对民国军阀混战的局面,他认为如果曾国藩在世,当时的混乱局面,一定得靠他来拯救。可以说,中国近代史上的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都认为曾国藩是一个“大人物”。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人不得不去走进他,揭秘他,研究他,学习他。曾国藩从小虚心好学,并懂得学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他6岁时开始读书,8岁时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就能读懂周礼、史记。他曾拜多人为师,在27岁那年就中了进士,当时,还造成了不小的轰动。从此他就踏进了仕途之路。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中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瞩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曾国藩以一介儒生而出将入相,纵横叱咤,成为清朝“中兴第一名臣”,甚至被封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达到了一定的历史高度。他的成就达到了儒家文化的最高境界——立德、立言、立功,称之为“三不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曾国藩一生屡遭坎坷,立下不世之功;宦海沉浮,是非后人评说。曾国藩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数,被后人称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官场甚至还流传有“为官不读曾国藩,阅尽诗书也枉然”之语。曾国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成功引起了后世的极大兴趣。无数的人都倾心于解读曾国藩人生成功的密码,甚至使其成为一门方兴未艾的“曾学”。但是由于曾氏著作以及有关曾氏智慧的书浩如烟海,有不少人不得不望而却步。有鉴于此,我们从曾氏智慧中精选了一些精华,编成这本《曾国藩智慧全集》,以供读者学习。本书力求从曾国藩的修身之术、做人绝学、处事之方、识人之智、用人之法、齐家之略、教育之方、为官之道、治军之谋、安邦之略十个方面入手,全面地揭示曾国藩完成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诀窍与智慧。通过引述、举例、分析,深入浅出地把曾国藩的思想精华和成功智慧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曾国藩不仅是一个大智慧者,也是一代大儒、一个大成功者。从他的身上,我们哪怕只学到一点皮毛,甚或只要你愿意以他作比照,你都会受益无穷。

第一章 曾国藩的修身之术

修身养性是自我完善的第一步,也是成就大业的第一步。曾国藩主张不管是读书做学问,还是待人接物;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为官从政,全部都有修身的大学问体现其中。因此,曾氏的一生非常讲究修身,将“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并处理得有条有理。曾国藩修身的方法可谓高明之至,堪为后世楷模!

修炼涵养,享受成功与快乐的人生

曾氏名言机遇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修炼涵养,勿为不学无术之辈。译文:对于一个人而言,机会虽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他的修身养性的涵养,千万不要做不学无术的那种人。修养是通过文化、智慧、知识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德。它是一种含义广泛的概念。这里的“修”是指锻炼、学习、提高;“养”是指培育、涵养和熏陶。概括地说,修养主要是指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所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达到的某种能力和品质。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不仅领导者需要磨炼心志、提升心性,所有的人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不但要机敏,而且要正直;不仅要提高能力,而且要塑造人格。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我们的人生无非就是提升人性、提升心志的过程。”一个人能否受到世人的敬仰,主要取决于自身的修养。曾国藩把自身的修为同“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并且处理得有条有理。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曾国藩出生在湖南湘乡一个普通的农家,祖上一直与功名科第无缘,甚至连一个秀才也没出过。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读书毫无起色,接连考了17次,直到43岁才考取了秀才。曾麟书深知自己与功名仕途无缘,于是回家办了私塾,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曾国藩兄弟身上。此时,曾国藩读书兴致并不高。而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认为曾国藩有前途,如果继续跟着曾麟书学习,恐怕会贻误了他的前程,于是决定将曾国藩送到衡阳,后又将他送到本县的涟滨书院接受名家的指点。曾国藩在涟滨书院改号为“涤生”,意在“涤其旧染之污”,涤出旧习,焕然新生。从改号这一举动可以看出曾国藩立志修身的决心。曾国藩22岁考中了秀才,第二年考取了举人。曾国藩中举后不久便离开湖南家乡,进京准备会试。他连续两次参加会试却名落孙山,第三次会试才中了进士,在朝试中名列一等第三名,进入了翰林院庶常馆继续深造。进入了翰林院以后,他更有锐意进取之意,决心要做一名能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忠臣。曾国藩对张良、陈平、诸葛亮、魏征、范仲淹、司马光等人的辉煌相业神往不已,因此暗下决心今后一定也要拜相、彪炳史册。他一生推崇孔子,把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信条,矢志不渝地为维护封建的纲常伦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实践着匡时救世的远大抱负。在他看来,宋明之后,封建正统士大夫经常把“修身”同“齐家、治国、平天下”置于两个对立面,并把它们相互割裂开了,强调各自的重要性,致使“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志向因为缺少精神修养而无法完成,即使是满腹经纶,也不能完成救世大业。所以,曾国藩主张不能把“修身”看得过于简单化,而是将其与“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机地结合起来。无论读书、做学问,还是为官从政、带领军队,都是自身修为的重大体现。不仅如此,他还总结了修身之法的12种功课,并身体力行,毫不松懈。这12种功课包括:一、主敬:整齐严肃,做事专心不二,日求精进。二、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三、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四、读书:一书未看完,断不可读他书,且每日须读十页。五、读史:细研圈点,每日十页,从不间断。六、谨言:刻刻留心,不讲废话。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八、保身:节欲节食,善待自己。九、日记:每日一则,体味生活。十、陶冶情操:每月做诗文数首,培灵感,养盛气,不丧心志。十一、习字:早饭后,习字半小时,以此为课,不做拖延。十二、夜休:劳心疲神之事,切戒。一个人的修养程度决定了自身的潜在智慧能否充分发挥,从而决定人在事业上的成败。一位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连续30年的实验。他挑选了1000名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跟踪实验。这些智力相近的儿童后来的成就相差非常大。有的人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的却平淡无奇。心理学家仔细研究了20%最有成就的对象和20%最没有成就的对象,发现他们之间最大、最显著的差别不在于智力,而在于修养这一非智力的因素。修养,不仅仅是品德,还包括所有能力、境界的提高。修养是后天的产物,是人们控制命运、发展自身、挑战自身的结果。有修养的人不是懦弱,而是强者,是受众人尊重和敬仰的人,也是众人乐于亲近和爱戴的人。良好的修养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保障,也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基石。在人们前行的路途上,修养永远是一面有价值的旗帜,在心灵的山岗上猎猎飘扬。可以说,圆满的人生和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唯有修炼自己的品行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恒久的快乐!

读书修身,改变自己的气质

曾氏名言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可变化气质。译文:人的气质由于是天生的,很难改变,唯有读书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曾国藩认为读书对于国家、对于自身都是有益的。在他看来,读书大可以报国为民;小可以修身养性,卫身谋食立足社会;更可借此展现志向,拼搏进取。曾国藩的读书思想一方面继承先秦的孔子、孟子、墨子的观点,认为读书是为了提高品德情操、增长知识才干,使自己成为“贤士”、“君子”以至“圣人”,继而秉承宋朝朱熹之学说,主张读书要“明天理”;另一方面又继承宋朝陈亮“经世致用”及北朝颜之推“谋生”之说,认为读书大可报国为民,小可修业谋生,以自卫其身。曾国藩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百般苦学,广泛阅读。曾国藩8岁时已经读完了“五经”;14岁时,受教读《周礼》、《礼仪》,直至能够背诵;此外他还读了《史记》和《文选》。这些造就了曾国藩一生的学问基础。在翰林院、詹事府任闲散文职时,他悉心钻研历代的典章制度和封建各朝治理国家的经验。曾国藩读书如此用功,决非仅仅为了求得高官厚禄。对他而言,读书更多是为了“进德”、“修业”。在给诸弟的信中,曾国藩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述,以图自卫其身。”曾国藩对于读书学习特别可贵的是把它作为一生之事,相伴终生。在同治十年,曾国藩的身体每况愈下,可以说一天不如一天。理学修养甚深的他写了几句箴言:“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他认为“暮年疾病、事变,人人不免”,而读书则贵在坚持,并在读书中体味出乐趣,警示和鞭策自己读书不要放松。过了一个月之后,他感觉右边的肾脏浮肿,就像鸡卵一样大,可是他却不管不顾,晚上照旧读书不废。疾病缠身,这已是难以摆脱的困扰,“前以目疾,用心则愈蒙;近以疝气,用心则愈疼。遂全不敢用心,竟成一废人矣”。但药疗不如读书,他离开了书的话就真的是一个废人了。那年秋冬季,曾国藩病情更加严重,“脚肿愈甚,常服之袜已不能入,肥而复硬,且似已肿过膝上者。大约作文及看生书,俱嫌用心太过,有损于血,而气不能运化。故至于此,以后当不做文,不看生书”。在这则日记中,我们既可看到他身体的状况,也可看到他在写作和读书时的投入。在此,他虽规定自己以后不做文,不看生书,却无法按规定办事。因为不久,扬州阮家送他《许周生集》。这是一部他从未看过的新书。他拿到手后便难以放下。读就必须从头到尾读完,读的过程又全神贯注。后来湖南王运送近年所著《周易燕说》、《尚书大传补注》、《禹贡笺》、《谷梁申义》、《庄子七篇注》、《湘绮楼文集》。他收到后虽不能一一细看,但每书都较为认真地翻看了几遍。此后他又违背原来规定的不阅读生书的初衷,继续坚持阅读了一大批生书。到了第二年的三月初,曾国藩的老病之躯已如风中残烛了。他还是坚持每日阅读《二程全书》。但他接连在日记中发出感叹:“近年或做诗文,亦觉心中恍惚,不能自主。故眩晕、目疾、肝风等症皆心肝血虚之所致也。不能溘先朝露,速归于尽;又不能振作精神,稍治应尽之职。苟活人间,惭悚何极!”“余精神散漫已久,凡遇应了结之件久不能完,应收拾之件久不能检,如败叶满山,全无归宿。”他自知油尽灯枯,将不久于人世,便抓住生命即将完结时只做自己最喜爱的事——读书。他每天读的书就是《二程全书》。他希望在理学的探究和修养上,为自己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苏东坡说:“胸有诗书气自华。”的确如此,一个人的气质、修养、智慧与长期、大量的读书是分不开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坚持长久读书,长期含英咀华,气质自然得到改变。西方有句谚语:“人如其所读。”读书的过程,是生命再造的过程。读书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让自己丰富和深刻起来。当人们长久地坚持读好书,耳濡目染之下,让崇美向善的文字丰盈了心灵,借书情雅意博大了胸怀,被知识的文明熏陶了至纯至真的情感,思想情操就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就会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自身的气质,由“心”到“形”,“相由心生”,影响人的容貌:目光变得更加清澈有神,面庞更加柔和宜人,表情更加富有韵味,举止也更加优雅得体。这种气质美比起外表美来要耐看得多。正如伏尔泰所说:“美只愉悦眼睛,而气质使灵魂入迷。”当然,读书改变气质、修养身心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买几本书做做样子,或者随便读几本流行小说便能立竿见影的。读书,应当是一种耐得住寂寞的习惯,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学习积累,是一个长期修炼的过程。只有把读书当成工作的补充,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当成与吃饭、睡觉一样的需要,经年累月、不断地汲取书中的营养,开阔视野,陶冶性情,积累智慧,才能澄澈自己的心灵,升华思想境界,从而美化自己的气质!

慎独心安,在独处时加强自我管理

曾氏名言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译文:慎独,就是说遏止私欲,连非常微小的方面也不放过,循理而行,时时刻刻都如此。内省而无愧,所以心里坦然。曾国藩认为“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他说,慎独“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他认为能够做到慎独,就可以内省不疚,就可以对天地、质鬼神,可以泰然处之。“慎独”是指人们独自居处,严于律己,谨慎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望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刻伴随自身。慎独是古人最重要的修身之法。《礼记·中庸》中有云:“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就是说,有德行的人就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谨慎检点,在别人听不到的方面也要怀着恐惧之心加以注意。在最隐蔽的地方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在最细微的事情上能够显示一个人的品质。而道德高尚的人能够严于律己,表里如一,即便在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会慎重行事,检点自己的行为。“慎独”,关键是一个“独”字。那么,何谓“独”呢?朱熹曾经对“独”做过这样一个解释:“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知之地也。”所以说,只要心中有道德,眼中有纪律,手脚有约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做到“慎独”。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以“慎独”出名的人物,名声最大的是东汉安帝时的荆州刺使杨震。这位刺使以“性公廉,不受私谒”著称,留下了个“清廉诫四知”的典故。《后汉书·杨震传》有这样的记载:杨震去荆州赴任,道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当年举荐上来的。王密为了表示对杨震当年提挈之恩的感谢,“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杨震拒绝接受,说:“我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你这样做是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了杨震的一番话,“羞愧而出”。后人就把这件事当成“慎独”的典型,流传下来。慎独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需要经过陶冶和熏染而自觉沉淀,历尽磨难之后逐渐形成的。不论它从何而来,只要我们能够慎独,我们就会活得很自在。凡是有所成就的有志之士,他们总能“慎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向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最终彰显生命的尊严,获得人格和事业上的成就。“慎独”是一种人生境界;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我管理。随心所欲是慎独的最高境界。当然,随心所欲不是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指道德修养到一定程度后所能达到的一种思想境界。“慎独”是古人提出来的,但这种修身的方法并没有因为时代的更迭而失去现实的意义。慎独至今仍然是阻止我们掉进深渊的一道屏障。同时,慎独能够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令我们走向完美的殿堂!

恭敬谦虚,做真正的君子

曾氏名言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故身强。译文:庄严恭敬,就是仪容整齐严肃,内心宁静专一,稳重矜持不懈怠,所以身体强健。“敬”这个字,是孔子、孟子用来教育世人的。春秋时的士大夫,也时常说到它。曾国藩认为内心宁静专一、外表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功夫;出门如同是去会见重要的客人,如同参加隆重的祭祀活动,这就是敬的气象;修养身心以安天下的百姓,诚笃恭敬则天下太平,这就是敬的效应。曾国藩对“敬”字还有一番特别的体验。他认为,恭恭敬敬就能强身健体,他常常感到,一天不敬不静,就会疲劳困乏。他说,庄重恭敬则日益强大,安逸放纵则日益减少,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无论人多人少,不管事大事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那么身体之强健,是毫无疑问的。曾国藩用一个“敬”字处理治学、办事、处世,乃至对自己的身体,真是妙用无穷。“敬”是对人、对事、对物所持有的尊重的态度。“敬”则必生“谦”,即小心恭敬之意。“谦”是一种美德,不仅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表现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曾国藩认为,人若保持谦虚,自可进境无穷。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谦虚,才能算作真正的君子。在读书方面,曾国藩认为,“吾人为学最要虚心”。他以切身体验告诫弟子:“读书穷理,必得虚心。”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话:“天下无穷进境,多从‘不自足’三字做起。”一个人埋头看书,即使每天不吃不睡不玩,而且坚持看到一百岁,在一般人眼里,可能算是知识渊博了。但是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即使有人认为他已经博览群书,而他所看过的书与整个史籍比较,却是九牛之一毛,大海之一粟。因此,一个人不能自满,天下之大,强中更有强中手。在治军方面,曾国藩受命组建湘军之后,便常常自责:“唯有敬濯不敢师心,而务要虚心,以收集思广益之效。”这种想法一直伴随着他。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古之得虚名而值时艰者,往往不克保其终,思此不胜大惧。将具奏折,辞谢大权,不敢节制四省,恐蹈覆辙之咎也。”在那个年代,曾国藩能这样想是十分不容易的。他要求湘军内部自将领至兵卒,必须精诚团结,努力作战,有功不能骄傲。受他的影响,湘军虽然屡立战功,但从不自傲。这就是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在仕途方面,曾国藩曾年少轻狂,经常轻议时政,因此,遭到了某些官僚的反对。经历过挫折之后,他改变了为人处世之道。在长沙城的绿营中,他主动、谦虚地与当地官员交好,不仅给他人台阶下,也缓和了人际关系。谦虚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人生谋略,更是修养自我的保身之道。一个谦虚的人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永远怀着一颗上进之心。周易有云:“满则招损,谦则受益。”一个骄傲自满的人是无法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的。正如故事中的这个男孩:男孩从一所技工学校毕业后,分到一家模具厂做钳工。他的师傅是位有着30多年工龄的老模具工,其精湛的技艺在同行中颇有名气。很多一同进厂的年轻人都羡慕男孩跟了一个好师傅。男孩却不以为然,跟师傅学了两年后,自认为技术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遂产生了跳槽到外面去挣大钱的想法。师傅得知后没有赞成,也没有反对。他只是从工具箱里取出一个四方形的大铁皮盒,把一些碎铁块全装了进去,然后对男孩说:“盒子装满了吧?”男孩回答道:“装满了。”接着师傅又用铁锹铲了许多铁屑往里面倒,再问男孩:“盒子装满了吧?”男孩又回答道:“这次肯定装满了。”想不到师傅又端了半盆水过来,一勺一勺地往里面加,结果半盆水全加进去了。最后,师傅语重心长地对男孩子说:“盒子装的东西看上去很满了,实际上里面还有许多空隙。它好比技术,看上去行了,实际上还差一截。我这里有几套难度较大的塑胶模具,你是否能够做出来?”男孩接过图纸一看,那错落有致、曲线优美的型面照他现在的水平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值得庆幸的是,男孩明白了自己与师傅真正的差距在哪里。于是,他放弃原来的打算,更加刻苦地钻研技术,不断地用知识来填充自己。几年后,男孩在全国轻工技术比武中取得了好成绩,回厂后,被晋升为最年轻的技师,薪水也增加了不少。男孩从那只铁皮盒里懂得了“满”是无止境的,只有一直注入,才能更接近“完满”。古语有云:“谦谦,君子。”即人在任何时候都谦虚,才算君子。

静心养性,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曾氏名言唯心到静极时,所谓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皆竟未体验出真静来。意者,只是闭藏之极,逗出一点生意来,如冬至之阳初动之时。译文:只有心静到极点时,身体才能寂然不动,所谓没有丝毫杂念,但这毕竟未体验出真正的“静”境来。真正的“静”境是在封闭潜伏到极点时,逗引出一点生动的意念来。就像冬至那一天,阴气殆尽,阳气初动,此时根正本固,这才可以作为一切。孔子说:“仁者静。”老子说:“致虚静,守静笃。”静不仅是哲学概念,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一种为人处世之道。“静”之一字,蕴含奥妙无穷的人生真谛和成功谋略。儒道释三家都强调一个“静”字。儒家讲求修身、立志、治学皆以静为本;道家讲求“平和冲淡”;释家禅宗讲求静坐以静心。由此可见“静”字功夫的要紧。“静”乃是人生最高境界。曾国藩认为,人的精神若无法安静,那么他的心也都是散的、乱的,对事情无法看清,做事也不会用尽全力,甚至连自己的身体也不知道怎么保养。他认为,保持心情舒畅的最好方式就是要有一颗平常之心、一颗淡泊名利之心。平常人谈舍得很容易,但一旦身居高位、手握大权还能做到“淡泊”二字实在很难。何况曾国藩身居高位,政务、军务缠身。他能够践行的就是不断提醒自己,以古人心胸开阔者为学习榜样,读他们的诗作文章,体会他们宽广的胸襟。他还懂得去寻乐、求乐:他写诗、练习书法,通过这种方式来调节自己的心理。除此之外,曾国藩还将这种体会诉诸于笔端。后人读他的诗文,其中自有一股雄浑之气与淡定的情怀,但细细品味,又有一种闲淡雅致。他的文章风格也体现了他的办事风格。他每日需要批阅的文件、书信很多,但写出的东西非常认真、仔细、幽默,而且耐人寻味。宁静就是心情平静沉着。日常生活中能处处保持平静的心态,不但可以澄明心境,把握身体气血运动的全面平衡,以达到养心健身的功效,而且还能让人全面仔细地考虑问题,有助于处理好周围的一切事情。因此,保持内心的宁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天,一个工人在仓库搬运货物时一不小心把手表弄丢了,到处都找不到。后来同伴也加入了寻找的行列。大伙儿都翻箱倒柜,仍然一无所获,无奈只好沮丧地回去吃午饭。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偷偷溜进仓库里,没费多少力气和时间就把手表找到了。人们诧异地问他是怎么找到的。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上,保持安静,一会儿就听到钟表的滴答声。我就是通过这个方式找到手表的。”偌大一个仓库,想要找到一块手表并不容易。但是那么多人没有办到,而一个小孩却办到了;那么多人费了很大的劲没有寻到手表,而一个小孩子没费多少力气却轻易找到了。从这个小小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气、勇气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点静气,整天浮躁不安,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因此,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一个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看得深、看得远,才能使自己的思维闪烁出智慧的光辉,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彻、更完整。有了司马迁忍辱负重,才有了汪洋的华章;有了董仲舒孜孜求学、“三年不窥园”的静气,才会有真正的学问。保持内心的宁静就是要给自己增加一些学者的睿智。当人类越来越享受充裕的物质生活的时候,却干枯了自己的灵性。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将人的自我逼向了角落。保持内心的宁静就是要远离喧嚣,进入一个宽松、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非常闲适,是一把藤椅、一本闲书、一杯浓茶的闲适。或握卷在手,挑灯阅读,摒弃杂念,聆听心的吟咏;或斟酌文字,挥洒心迹,透过字里行间,在宁静淡泊的心境中书写人生感悟。不为纷繁所扰,不为世俗所侵,让宁静的心灵滋润平凡的生活。宁静是我们成熟的标志,也是我们修养程度的展现。保持内心的宁静,才会用心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博大与人生的深邃,才能真正地与心相对视,才能像找手表的男孩一样听到来自生活中的“滴答声”。拥有宁静,才懂得平平淡淡才是真。宁静的人生就是在沉默中奋进。阿林是一家软件公司的项目经理,已经好几年没有在一线工作了,现在主要从事管理工作。一天,总经理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外地有一个非常紧急的项目,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开发人员去驻地开发。虽然他没有在一线工作好几年了,但他拥有丰富的经验,并且这几年也经手了许多项目,公司最终决定派他前去。刚到那儿的第一天,阿林就基本熟悉了大概情况。阿林想尽快完成工作后回公司。而且公司的其他同事都是三周左右就能完成一个项目,自己是老员工,怎么也得比他们强!他给自己定了两周的期限。可是他由于很长时间没有开发软件了,前两天的工作基本没有什么进展。他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应该会做得更好,但是越着急越乱,连最基本的都没有完成。下午收工,他没有回宾馆,而是一个人去街上散心,同时好好反思一下自己这两天的工作为什么没有做好。“人生路途时常不如意,请用平常心,起落好坏依旧是自己……”突然,阿林听到音像店里传来的歌声。“平常心”这三个字映入了他的脑海。是啊,平常心!阿林找到这两天工作没进展的症结所在了。他一直以为自己比别人强,所以就急于表现自己,做事情太急躁,反而没进展。其实,不论是工作,还是做别的事情,都要有一颗平常心。不管以前有多大的成就,在开始一项新的工作时,都要把自己“清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拥有了平常心的阿林没两周就把工作做好了。客户非常满意。他回到公司后也受到了总经理的嘉奖。正如古人所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不管我们身在何种环境,承受什么样的压力,只要能以平常心面对,就能够轻松地走向成功。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无论身处什么位置,遇到的问题可能不同,但所面临的压力其实是一样的。在漫长的工作生涯中,不分昼夜地加班、碰到困难、获得褒奖、遭遇委屈,甚至是挫折连连,都是我们要经历的事情。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学会且必须学会去适应环境,而不是怨天尤人、沾沾自喜,抑或是垂头丧气。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宠辱不惊、去留随意,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淡泊名利,拥有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

曾氏名言淡泊二字最好。淡,恬淡也;泊,安泊也。恬淡安泊,无他妄念也。此心多少快乐!译文:淡泊两个字是最好的。淡,就是恬淡;泊,就是安泊。恬淡安泊,没有其他的妄念,这样的心该是多么快乐啊。曾国藩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对于历史上因为过于汲汲于名利而丧身败家的先例十分熟悉,并且时时引以为戒。他认为,为人、做官都不能太贪心,都必须知足。在名利问题上,应该以“恬淡”之心处之,学会“尽性知命”。他在日记中写道,近年来焦虑非常多,没有一天是坦坦荡荡地度过的,总是由于名利之心太切,世俗之见太重所导致的。现在要想消除这两种弊病,必须从“淡”字上着力。功名富贵一概淡然忘却,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心境自由自在。要想胸怀广大,就必须从“平淡”两个字上用力。凡是为人处事,都要有平常之心。对于功名要看得淡一些,这样心胸才能日益开阔。一个“淡”字可谓一字千金。淡然无累,淡然无为,深得庄子真意。庄子说“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在《刻意》中,他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人,邪气不能袭,做全其德而神不亏。”这样心情神宁,默然无魂,才能“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曾国藩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客观的认识。他说:“人皆为名所驱,为利所驱,而尤为势所驱。”他说孟子生活的时代,苏秦、张仪、公孙衍之辈“有排山倒海、飞沙走石之势。而孟子能不为动摇,真豪杰之士,足以振砺百世者矣”。苏秦是个读书人,据说是鬼谷子的学生。他不甘心现状,在动荡的社会中跃跃欲试。他把战国时的游说之风,以及士人汲取名利的求实态度发挥到极致。曾国藩身处名利中,又能时刻戒惧名利,因此能对功名保持一定距离的窥伺。他说,天下的事情每件都要求回报,那一定会有大失所望的时候。佛教因果报应的说法不能全部相信,也有有了原因但没有结果的事情。回忆苏轼的词有:“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譬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他更添了几句说:“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辩已忘言。”《庄子·徐无鬼》中有这样一段话:“故目之于明也殆,耳之于聪也殆,心之于殉也殆。凡能其于府也殆,殆之成也不给改。祸之长也兹萃,其反也缘功,其果也待久。”从庄子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处心积虑地追求一件事物,往往会适得其反;不去刻意追求,却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阿华大学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后来,他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然而这时候,别的同学都已经工作半年,而且工资都比刚进公司的时候有所提升。阿华很着急。阿华每天总想找机会表现自己,让经理注意到他。工作中一遇到问题,他都不是先自己思考怎样解决,而是去问周围的同事。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这个人很好学。但时间一长,同事们发现,有时候很简单的问题,只是多输入一个字符的问题,他都问别人,然后还会说一些与工作无关的话。这样,工作效率势必会下降。但是阿华自己却认为这是在和同事联络感情,让大家看到自己的亲和力。两个月后,经理找阿华谈话:“公司请你来不是让你聊天的。当然,和同事联络感情是好事,但不要在工作时间!”听了经理的话,阿华很沮丧,他是引起了经理的注意,但却是反面的。看着和自己同时进公司的同事都加薪了,只有自己没有,阿华想或许自己真的没有别人那样的能力,还是老老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吧。接下来的日子,阿华像换了一个人,和别人闲谈的时间少了。大家看到他每天埋头干自己的事情,只有遇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事情才和别人探讨。同事们都喜欢这样实干的阿华。又这样过了三个月,阿华感觉自己的能力提升了很多,甚至许多超出自己工作职能的事情也能单独处理。到月底发工资的时候,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工资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人生的规则非常奇妙。贪慕虚名、急功近利者往往得不到真正的名誉;沽名钓誉、无所不用之徒往往得不到真正的快乐。我们以赤子之身来此世界,当以赤子之心走过此世界,也就是留得清白在人间。既无声名,亦无功利,而这正是莫大的声名,莫大的功利了。正如庄子所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时常内省,不断地改正自己的过失

曾氏名言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译文:知道自己的过失,马上就敢承认,并且毫不犹豫地加以改正,这是最困难的事情。《周易》说: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曾国藩的一生是在日日严于自律中度过的。他对自我的反省和批判严厉而苛刻。人这一生,最难的不是认识别人、看透别人,而是认识自己。在认识自己这一环节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很容易,但是发现自己的缺点却很难。生活在当下的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和了解。只有做到日日反省,了解自己,才能提升自己。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比孔子小46岁。严格地说,他的年龄足可当孔子的孙儿。在孔门众多的弟子中,他的排行也在最后面。可是就学问而论,他却无疑是孔子门生中最杰出的一个。所以孔子时常称赞他。曾参有一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就是说:“我每天拿三件事情来反省自己,替人家谋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有没有恪守信诺呢?老师所传授的课业,有没有再三温习呢?”这就是内省。能够在自我反省中感知自己的人,多是有所作为的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改之,过而无恐。勇于改正自己缺点的人,就是清醒明智的人;知错不改的人,往往一事无成。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这是千古不变的生存法则。圣贤之所以是圣贤,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过错,从不虚伪地遮掩和找借口,并且可以积极地去改正。心里踏实,纠结也少了,做事也顺利许多。要知道,有多少掩饰就有多少丑态。曾国藩之所以能有所作为,就在于他能不停地磨砺自己的志向,日日反省,天天自新。他有强烈的洗心革面的愿望,他是自己身躯的猛烈抨击者,同时这也是他在乱世之中的保身之道。他所取得的伟大功业不在于他的道德,也不在于他的文章,而在于他对自己肉体和心灵的永无休止的洗涤和更新,在于他对成就的谦虚,对己身过错的严与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不同的是所犯过错的大与小、多与少。犯错之后如何用正常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有过必纠、有错必改才是正确的选择。曾国藩认为,注重颐养德性的人,会经常不断地正视自己所犯的过错,并且常常反省、告诫自己勇于改过,这样才会使自己不断走向完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当别人指出的时候,他仍旧不知悔改,甚至巧舌如簧。这样就永远不会有进步。正视缺点和不足,设法克服并改正,这样才会有所突破。曾国藩就是这样做的。他提出了“悔缺”之道,并坚决彻底地改正和执行。曾国藩的性格一生发生过多次转变。他早期的个人修养也并不深厚,一遇不顺心的事情就勃然大怒,脾气性格很不稳定;与人交往时善于言谈,爱出风头。但他自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认为知过即改、从善如流对一个人的修身养性至关重要,因此便下定决心改变这种性格,但是却屡有反复。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一天,好友窦兰泉来拜访曾国藩。两位学者商讨理学。然而曾国藩并未真正理解窦兰泉所说的意思,即开始妄自发表见解,且词气虚矫。事后曾国藩指责自己不仅自欺,而且欺人,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说话时语气强辩、谈文说理,以表示自己学理精湛,其实这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曾国藩意识到了自己的毛病,表示一定悔改,可又身不由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几日后,朱廉甫前辈与邵蕙西来访。这二人都是孔子所说的正直、见闻广博的人。但是曾国藩故伎重演,说了许多大言不惭的话,过后又十分后悔。由此可知,认识只是一个开始,实际行动才是关键所在。他给自己约定法章:大凡往日游戏随和的人,态度不能马上变得孤僻严厉;只能减少往来,相见必敬,才能渐改争逐的恶习。对于自己的言行,他认为一切事情都需要每天检查;一天不查以后有问题再补救就难了。他逐日检点,事事检点,严格要求自己,把检点自己视为事关进德修业的大事。内省对人们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世间善恶的界限太过微妙,而自我反省就是打破这种界限的最好的方法。在反省的过程中,感知自己的所作所为,以道德束缚自己的行为方向。很多人在内省时,大都感觉内心深处所感知到的自己非常陌生,惊讶于自己的特性而不自知,也会因此而感到懊悔、伤心。但是,当人们不断内省时,也会逐步认识自我,之后才能更积极地面对自己。因此,在这个反省的过程中,虽然表面上是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而事实上却是在不断地进步。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做出令自己后悔不已的行为。行为发生之后,人们往往会非常痛苦。人要摆脱痛苦,摆脱过失的束缚,反省是一条必然路径。在内省中找到所犯错误的出发点,感知自己的内心,当行为偏离时即改正过来,这是人们追求真理必经的过程!

持之以恒,磨炼自己的品格

曾氏名言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渐其大而不觉耳。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精进而不觉。译文:年龄无论大小,事情无论难易,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了,就像种树养禽一般,天天看它长大却感觉不到。尽力前进,坚持不懈,不过一二年工夫,自然有无形的长进。一个人能够有所成就,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做到“恒久”。曾国藩认为只要能够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曾国藩在得到翰林的地位后,又一次改名励志。他将名字“子城”改为“国藩”。在他为自励所做的五句箴言中,第一句就是要立志。他要荷道以躬,要与之以言,就是要以一己之身,担当中国的道统。他认为,在人生的进程中,遭遇任何危险困难,只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名字所含的深意,曾国藩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光,奋发苦读。许多人进入仕途以后,便把书本当作自家书房里的装饰品,任其落满尘埃,要么整天酒肉穿肠,要么整日得过且过。像曾国藩这样的人,进入翰林院任侍郎后,还拼命读书,并自立课程12条,全力攻读,实在是少见。他对自己的修身箴言,后人读来,获益良多。若能身体力行,必定获益无穷。一个位居高官的人,还要自己规定功课,这种自律精神,不仅在古人中很少见到,就是今人也很难做到。这种立志有恒、勇于进取的精神,是曾国藩成功的基本条件。他说,若想成为成功者,就要持之以恒、积极进取;没有持之以恒、积极进取的精神是难以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生的进取,是从一个人的内心开始的。只要能够坚持下去,阅历就会逐渐增多,就可以获取成功。我们都理解人们常说的“滴水穿石”这个词。小小一颗水珠,落在地上立即无影无踪;溅在盆中,也只是轻微的一声响动,激起两圈涟漪,便再也看不到身影。当它落在我们的身上,或者我们伸手去接住它的时候,我们只感觉到一丝凉意,丝毫没有疼痛的。就是这个貌不惊人的水滴,能将石头穿一个洞。这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唐朝诗人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才,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籍学起来很困难。他更加不愿意学了,有时候还偷偷跑出去玩。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一根铁棍。李白好奇地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老婆婆一边磨一边回答。“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老婆婆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李白听了婆婆的话,很有感触。命运往往掌握在那些持之以恒、不断向目标进取的人手中。心理学家说,在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的过程中,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品格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有一个高中生耐性不够,做一件事情只要稍稍有点儿困难,就很容易气馁。有一天,他的父亲给他一块木板和一把小刀,要他在木板上切一条刀痕。当他切好之后,他父亲就把木板和小刀锁在抽屉里。以后每天晚上,他父亲都要他在切过的刀痕上再切一次。这样持续了好几天。终于有一天晚上,他一刀下去,就把木板切成了两块。父亲说:“你大概想不到这么一点点力气就能把一块木板切成两片吧?你一生的成败,不在于你一下子用多大力气,而在于你是否能持之以恒。”是的,真正伟大的人物相信人的智慧与毅力的作用,而不相信什么天才。他们指出:天才就是不断努力的能力;天才就是点燃自己的智慧之火;天才就是持之以恒、积极进取。天赋过人的人如果没有持之以恒做基础,他只会成为转瞬即逝的火花;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的人都会超过所谓的天才。正如意大利民谚所云:“走得慢且坚持到底的人才是真正走得快的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贵在一个“恒”字。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成,道理虽然简单易懂,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得到!

第二章 曾国藩的做人绝学

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做人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而曾国藩是一位在做人方面非常有智慧的人,所以他能够在战场上躲过明枪暗箭,在官场上步步为营、节节走高,在社交场上如鱼得水。因此,曾国藩的做人绝学和为人之道对后世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坚卓之志,金丹换骨

曾氏名言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译文:人如果能自己立志,则做圣贤、做豪杰,有什么事不能做到呢?还何必要借助于别人的力量呢?做人从哪里开始呢?从立志开始。志向,是使人紧张起来、站立起来的东西,好比一棵树的躯干。人生的价值、意义和境界全是被志向所照亮的。没有志向也就没有人生的方向。曾国藩从自己一生的成败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才的高下,是由其志趣所决定的。志向、趣味低下的人安于现状,囿于世俗的偏见,必然会越来越卑劣;而志向和趣味高尚的人向往先贤的辉煌事业,因此也就一天比一天高洁。这就像远行一样:如果奋勇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那么即使走得再远也不觉得累;如果稀里糊涂,没有追求,近处也是可以度日的,又何必远行百里之外呢?他认为,只要立志,那么圣贤豪杰的境界人人都可以达到。曾国藩曾给自己定下了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他坚信终有一天,自己会如同云中展翅翱翔的孤凤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引来九州的震动;他相信自己会像生长在深山中的巨树一般,有朝一日必将成为国家的栋梁。在写给好友刘蓉的信中,曾国藩更为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宏图大志:“此间有太常唐先生,博闻而约守,矜严而乐易,近著《国朝学案》一书,崇二陆二张之归,辟阳儒阴释之说,可谓深切著明,狂澜砥柱。又有比部六安吴君廷栋、蒙古倭君,皆实求朱子之渚而力践之。国藩既从数君子后,与闻末论,而浅鄙视之资,兼嗜华藻,笃好司马迁、班固、杜甫、韩愈、王安石之文章,日夜以诵之不厌也。故凡仆之所志,其大若盖欲行仁义于天下,使凡物各得其分;其小者则欲寡过于身,行道于妻子,立不悖之言以垂教于宗族乡党。其有所成与,以此毕吾生焉。其无所成与,以此毕吾生焉。辱知最厚,辄一吐不怍之言,非敢执途人而龊龊不休如此也。”曾国藩说“志之不立,本之拔矣”。曾国藩的同僚胡林翼曾经说过:“人生绝不该随俗浮沉,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后世。其如此,我们应自立自强,努力做众人不敢为、不能为的事情,上以报国,下以振家,不负此昂藏七尺之躯。”他之所以说得好,是因为他说得全面、朴实,说得现实,我们可以做得到。当然说的和曾国藩最为接近的是王阳明。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王阳明说的“根”和曾国藩提到的“本”就是一个意思。因此,要成就任何事情,首先必须要确立志向。换句话说,做人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志,也就是要使自己振作起来、抖擞精神,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人无志向,则柔弱无刚。王阳明说得好:“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志向不确立,就像没有舵的船、没有嚼子的马。没有方向,随波逐流,又怎么能有所成就呢?古代有个寓言故事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固不如蜀鄙之僧哉?”可见,只要确立了志向,不管条件如何艰苦,也一定能实现目标;反之,尽管条件优越,如果一味贪图安逸,没有志向,反而一事无成。曾国藩认为,凡做事,都要有志向。人生当有人生之志,为学当有为学之志,修身当有修身之志。关于人生之志,曾国藩有从“雉卵变蛟龙”到“国之藩篱”的自信。关于为学之志,曾国藩认为,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关于修身之志,曾国藩一生着力效法标准人物。即使后来和太平军决战时,他仍将中国几千年来的名家重新估计,命儿子曾纪泽画其图像,悬于壁间。他还做《圣哲画像记》一文,作为终身效法的标准人物,以使自己的人格更臻于完善。他于文中写道:“古之君子,盖五日不忧,五日不乐。道之不明,己之不免为乡人,一息之或懈,忧也;居易以俟命,下学而上达,仰不愧而俯不怍,乐也。自文王、周、孔三圣人以下,至于王氏,莫不忧以终身,乐以终身,无所于祈,何所为报?”曾国藩正是抱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志向,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基本人生信条,才从“朝为田舍郎”到“暮登天子堂”,成为一位“中兴依赖,几人而已”的封疆大吏。有志者,事竟成。志向是对人的一种召唤、一种诱惑、一种刺激。但愿它能唤起你潜在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与人为善,取人为善

曾氏名言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则以善教人也;以德熏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译文:古时的圣人之道,最重要的就是与人为善。用言语教化人,这是用善教人;用德行感化人,这是用善养人。这些全是与人为善的事情。“与人为善,取人为善”源自《孟子》。曾国藩继承这个思想并为之做了详尽的解释:“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熏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然徒与人则我之善有限,故又贵取诸人以为善。人有善,则取以益我;我有善,则与以益人。连环相生,故善端无穷;彼此挹注,故善源不竭。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孟子注重的是虚心听取各种意见;那么在曾国藩那里,取予两件事成了相互推动、永不停止的一个过程。同时,曾国藩还把这确定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之一。他在日记中写道:“九弟来久谈,与之言与人为善,取人为善之道。无论为上、为下、为师、为弟、为长、为幼,彼此以善相浸灌,则日见其益而不自知矣。”而且在他权力所及之处,他还力图将这个原则化为必须遵守的制度。“与人为善,取人为善”是曾国藩做人的一个准则。因此,曾国藩的周围人才济济,他的事业兴旺发达。曾国藩与人为善的事俯拾皆是。因此他的幕僚多把曾国藩尊为老师,极为崇拜,纷纷效法,奉为楷模。所以,才有他的幕府如水渠之说。这些幕僚皆深受曾国藩的影响,或效其坚忍,或师其勇毅,或明其大道,或法其坦诚。曾国藩取人为善的事例也屡见不解,如听人之谏、采纳僚属意见婉辞皇帝意旨,等等。大事如此,小事亦能如此。如免“进场饭”一事,更能说明曾国藩的取人为善。曾国藩遵循父亲的教诲,天不亮就起床,随后即用早餐。在东流大营时,欧阳兆熊及李肃、程尚齐、李申甫等人认为晚睡早起实在太辛苦了。曾国藩知道后,戏称早饭为“进场饭”。在湘军克复安庆后,欧阳兆熊置酒为饯。在席间,欧阳兆熊婉言说出自己的意见:“早晨起得太早,也太辛苦了,不如‘进场饭’就免了吧。”曾国藩笑着答应之。免“进场饭”这件事尽管小,但可见曾同藩取人为善的姿态。他最初在京师时,也对他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倚才傲物,所以得罪了一些人,后来他躬自检悔,觉得“与人为善”是不树敌的第一妙招,而“取人为善”是完善自己的绝好药方。按照儒家的思想,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任何有德的行为,任何与人为善、取人为善的行为必然会得到人们的欢迎。如果你真是一个有德之人,就不会孤独无助,一定会有与你同行的人,拥有朋友,有很多拥护你的人。不得不说,德性是具有磁性的。随着时间的历练,有德之人就会聚足人气,而且芳名远播,形成一种无形而又无价的品牌。这是成功的最大助力。与人为善、取人为善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它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人生方向把握准了,那么他就等于把人生的道路走对了。而路走对了,想不成功都难。

勇于担当,挺身入世

曾氏名言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译文:君子立志,有为大众谋求幸福的器量,有内圣外王的事业,而后方不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愧为天地间一完美无缺的圣人。曾国藩一直主张积极入世,心中充满着对国家、对人民的使命感。早在青年时期,他就时刻等候着国家的召唤和委任。曾国藩办事妥当与否,姑且不问,但他勇于承担,挺身入世,这种精神,却是值得借鉴的。造物主对每一个物种的职责都有安排,如蜜蜂的天职是采花造蜜,猫的天职是抓捕老鼠,蜘蛛的天职是张网捕虫……而我们人作为万物的灵长、天地的精英,同样有与生俱来的职责。每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天起,就拥有了作为社会和国家的一员应当拥有的权利,它不需要什么前提条件。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权利因为责任而存在。上天在赋予我们权利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相应的责任,这也是没有任何前提条件的。只有在履行责任的前提下,才可能充分享受权利。承担责任是人的天职。生于人世即行人道,立于天地间就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是理学倡导的观点。如宋代理学家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似乎就是曾国藩平生缩影。曾国藩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说“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吾辈当尽人力之所能为,而天事则听之彼苍”。在谈到自己为什么能够有所作为时,曾国藩自己也说真正的圣人君子的行为准则在于责任,并且以此训导天下人。世道之所以变乱,是因为上上下下的心中充满了物欲,每个人都为自己考虑,自私成风,给社会带来危害。当灾难来临,他们四处逃避,甚至都不肯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力气来为拯救天下做点儿事情。于是,那些有责任感的人站出来改变这些坏的现象,克制自己的欲望去关心他人,提倡社会责任感,反对自私自利,挺身承担各种困难。于是,人人都仿效他们的行为。正因为如此,曾国藩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品性深受众人认可。薛福成认为曾国藩有建树的原因不光因为有强烈的责任感,更是由于宏毅的个性。正是因为这种以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感和胸怀,使曾国藩出类拔萃、坚强谦谨,志向上坚贞脱俗,处理公务、待人接物都鲜有差池,写过的书籍卷稿人人看来皆有获益。这所有的一切都因为他心中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把自己应做的所有事情都当作责任来对待。李群曾经做过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经理。他并不是每天坐在办公室等着各销售组长来报告情况,而是每天一定抽出两到三个小时去店中转转。看到货物缺少或是摆放不整齐时,他都亲自动手整理,而不是叫来员工整理。他的助理问他为什么非得自己亲自动手。他说:“我是经理,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也要履行责任。超市内的事情都是我的责任。”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他的权力有多大,而取决于他承担了多大的责任。为富不仁者之所以被人唾弃,位高权重却昏庸无能者之所以被人赶下台,都是因为他们缺乏责任感。人活着不仅是为了钱、为了生存。工作还是人的一种需要、一种选择,是人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既然有了责任,就要将它承担起来。推卸责任就意味着失去了基本需求,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大学》中记载这样一段话“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身为国君,要做到仁;身为臣子,要做到敬;身为子女,要做到孝;身为父亲,要做到慈;和国人交往,要做到信。自己是谁?该负什么责任?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什么事情该做?哪些利益不该得到?这一切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要能够“知其所止”,即知道自己应该停在什么地方,然后才谈得上“止于至善”。人是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生存的。古人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我们扮演着诸多的角色,在任何一个方面,我们都必须做到最好。我们没有理由回避应该承担的责任。

人以机巧,我以诚愚

曾氏名言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曰: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译文:天地之所以长久,国家之所以能够建立,圣贤的德业之所以能广大长久地施行于天下,都在于一个“诚”字。可以说,诚影响着世间万物的生死存亡;不诚,就没有一切。曾国藩把人心诚伪作为人的基本品格来认识,认为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和他交往,才能有信誉可言。此为其一生必备的做人绝学。曾国藩认为,天地之所以运行不息,国家之所以存在建立,圣贵的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都是因为一个“诚”字。若世上人人欺人,人人被人所欺,世必乱。人必须虚怀若谷,心地坦荡,毫无私心,然后才能真实无妄。所谓诚,就是不欺骗。人之所以欺骗他人,必定是心中怀着私物。心中别有私心,不敢告人,必然编造谎言骗人;若心中不着私物,又何必欺骗人呢?诚,就是不欺骗;不欺骗,就是心中无私;心中无私,就是至虚(虚怀若谷)。因此,天下之至诚,就是天下无私,天下才称之为天下。现实中,与人交往之初若未能得人心,不要着急,尽可以继续以诚待人,多做交流。久而久之,大家自然能了解你的心意。真话不妨多说,但是不可以攻击他人的隐私,尤其不能背后诋毁他人的短处。言多必失,是指在没有思维过滤下做出了错误举动。曾国藩说,我们应该永远诚心待人,虚心处世。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变初衷,终有顺理成章的那一天。一个人虚心、踏实,终有为大家所理解的那一天。真正有诚之人必是心怀坦荡之人,是不会因为流言而改变自己初衷的人。“诚”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被认为是天地万物存在的依据,同时也是人的道德修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诚”是曾国藩修身、求才、治军、治政的一条重要原则,是他借以团结一批封建文人、巩固官位的精神力量,也是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