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学习概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1 00:21:55

点击下载

作者:顾林生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会服务学习概论

社会服务学习概论试读:

前言

服务学习,是20世纪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和学习模式。虽然形成时间不长,但是发展迅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同教学和研究一起构成高等教育的三大任务。服务学习,是让参与者有机会在服务社会的经历中学习,运用和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或发挥、认识自己的潜在能力,同时将自身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力所能及地服务于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从而营造具有强烈主动性、凝聚力和责任意识的社会氛围,为学生作为合格的未来社会公民与世界公民打好基础。因此,近年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并引入服务学习的概念和模式,把它作为一个合理有益的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到富有实践性的学习体验中。在中国大陆,服务学习起步较晚,主要还是集中在理论研究评述和综述方面,真正开展课程的高校很少。四川大学近年来一直在探索适合实际需求的服务学习课程及其发展模式,并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服务学习文化素质公选课。本书主要是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服务学习发展经验,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希望作为学生的教材读物发挥作用。同时,本书也适合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人员参考学习。

本书主要从服务学习的基本概念界定、服务学习的发展历史、服务学习的特点、服务学习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服务学习的本土化、服务学习案例、四川大学的实践等部分来编写,通过理论分析、实践案例、图表等形象生动地诠释服务学习概念和活动,力图让这一较为新颖的学习模式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指导服务学习的工作实践。

全书由7章组成,参与本书编写的有顾林生、李旭东、侯永振、王玉滨、蔡明月、李欣纯、靳博、李璇、吕卓瑶、张佳茜等师生。周静怡、武晨、王文治、田利凤、练佳春等“减灾服务学习与公益领袖培养”课程的学生和四川大学服务学习研究会的同学为资料收集和修改做了相关工作。全书由顾林生统稿完成。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台湾地区辅仁大学服务学习中心、香港扶青社、香港理工大学、云南大学服务学习中心、四川大学灾害教育中心、四川大学服务学习研究会、四川大学义梦协会等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并得到四川大学社科处资助出版,在此付梓出版之际,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6年5月于四川大学第一章服务学习的概念1.1什么是服务学习

服务学习是把传统正规的课堂教学和社区服务体验相结合,具有实用性、渐进性的新型教育方式的特点。良好的服务学习教育将会使学生在参与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思考并领悟服务体验和课程真谛,从而获得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升华思想境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了解其自身作为一个公民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服务学习蕴含一种哲学理念,它不断挖掘青年人的潜力,用积极光明的方式引导他们服务社会,推动青年人之间的思维碰撞和情感沟通。在服务学习过程中,青年人特有的热情和积极性被唤醒,学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影响和改变社会生活中一点一滴的不满和缺失,细微而深邃,无私而伟大。

学生刚开始进行服务学习的时候可能遇到一些困难,对接触到的一些社会问题感到惊讶、陌生并迷茫,这是常有的事。思考、磨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对青年人的成长尤为重要,激发他们的多重潜能,在某种程度上改造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1.2服务学习的目的

近年来许多高校越来越多地认识并引入服务学习的概念,把它作为一个合理有益的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到富有实践性的学习体验中。尽管服务学习的方式各有不同,其首要目的是让参与者有机会在服务社会的经历中学习、运用和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将自身融入社会大家庭中,力所能及地服务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从而营造具有强烈主动性、凝聚力和责任意识的社会氛围,将服务学习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因此,服务学习的含义比志愿服务更严谨,更具有动态性、互动性和针对性,学习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对参与者的要求也更高,更强调智慧、创造力和服务精神的统一。1.3服务学习的定义理解1.3.1 明确而真实的学习目标

服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善和人格的发展,学校的服务型学习必须始终与学校课程相联系,与学生在一定学段、年龄需要达到的学术标准(学科课程标准)相联系。某种意义上,服务学习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课程传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树立明确而真实的学习目标:通过从事这项服务型学习可以收获哪些技能和情感,如何把课堂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怎样看待这个领域当前的现状,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应当培养怎样的职业敏感和公民责任,等等。1.3.2 适应真实的社区需要

服务学习的意义之一是帮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学习和学习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体现了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大家庭的实际意义。社区的需要就是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个体的需要,满足社区的真实需要不仅是为服务型学习的过程营造良好的环境,也是人们寻找学习意义的过程。养老院帮助孤寡老人、为环境保护发起运动、给年幼的孩童提供生活和学习指导、帮助农民种地植树等,这些能够促进学生和社区工作者身份的有效融合,真正体现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使命,为今后服务社会奠定良好基础。1.3.3 学生自己制定流程

在服务学习的过程中,从发现社区的需要和问题,到形成具体的服务和研究计划,再到具体执行计划和从事服务活动,最后到系统反思、评价研究和服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这一系列环节都是由学生自己制定的。主动权把握在学生手里,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而老师则扮演咨询者、指导者和建议者的角色,保证学生开展服务型学习的质量。1.3.4 基于经验的反思贯穿全过程

服务学习要求学生将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后的惯性经验和实践中不断形成的新的经验加以对照,综合性地反思经验出现的原因、背景、过程和经验本身存在的意义,从而对服务型学习的成果有不断深入的理解。反思渗透于服务型学习的所有阶段,而由于服务型学习是一种经验学习,经验是建立在反思的基础上的,因此对于服务型学习而言,反思既是一种构成要素,又是一种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1)对于学生来说,这意味着:

①积极地学习而不仅仅是听课学习,将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勇于把所学应用于实践。

②了解到一个活跃的公民个体应具有的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

③通过服务社区参加服务型学习,意识到其对一个人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例如,为残疾人做心理辅导,辅导一个低年级的学生,帮助一个刚回国的老人)、对很多人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例如,组织低年级学生暑期夏令营,参与一个住宅小区的勘察项目,为一个很危险的十字路口申请红绿灯等)。(2)对于教职员工来说,这意味着:

①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去思考如何成为一个负责的社会成员,鼓舞他们在学习和服务过程中尽最大努力去指导学生,纠正学生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建议,适时地予以表扬。

②在进行服务型学习教育之后,进一步思考关于态度转变、服务经历对于个人和社区的影响,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今后的研究与学习奠定基础,积累素材。

③就个人体验而言,参与服务项目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经验,可以学会如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循序渐进、合理分工等。(3)对于学校而言,这意味着:

①营造一个服务和参与的文化氛围,把服务、志愿、助人、学习的精神嵌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让全校师生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熏陶。

②承担教育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使命,开设更多的课程并提供充分的资源,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参与服务,使其在服务中学习。

③担负更多服务社会的责任,为国家输送有为之才,发挥才能,改造社会,推进平等,互帮互助,保护弱小,热爱人民,振兴祖国。1.4和传统志工服务的异同1.4.1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的本质是无私的,是一种出于自身主观意愿而不求回报的服务行为。服务型学习承接了志愿服务的人文关怀和无私理念,具备更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1.4.2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和志愿服务相类似,相比于服务型学习而言,其“学习”的特性淡化了一些,它包含了更多的社会结构性质和参与者使命,更具有严肃性、社会性和系统性,与服务型学习的性质不谋而合。1.4.3 实习

实习为学生提供了不同领域的实际操作经验,与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不同的是,它更加强调针对性、专一性和深入性,不同的本科学习内容意味着不同的实习岗位。当然,还有很多内容需要跨学科式的学习。同时,学生的收获也更直接、更到位,对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有很大帮助。服务型学习中的学习和实习中的学习几乎是一致的。1.4.4 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和实习一样,对学生的益处都是巨大的。它和实习一样,都强调在服务和奉献的过程中学习,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实习和田野考察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服务型学习核心价值的典型例子。一般而言,差异主要体现在课时数和深度,共同的主旨在于给学生提供学以致用与真正参与的学习机会。它们对学生的影响会随着服务的不断开展而逐渐深入,关键点是这些收益如何量化:专业的深入挖掘、实践能力、收获的技能、未来领域的工作经验、看待自身和周围人视角的变化、社交能力的提升。

服务学习在国内外大学的实践中,有的是在大四或毕业前一学期进行的。有些学校称它为“毕业课程”(capstone course),而有些学校则在大一开始进行服务学习课程。有些服务学习的课程是单独的课程,有些则是在某个课程下,教师规定学生必须参加至少5~10小时的社区服务活动才能通过所选的课程。例如,“儿童早期干预”课程规定学生除了每星期按传统方式在课堂上课外,尚需在社区幼儿园做10小时的参与活动并写学习心得报告。又如“社会问题”课程,学生除了必须阅读特定的教科书,每周上课3小时,听取教授讲解有关社会问题的分析(范围或规范性、原因、政府政策及可能解决方案等)之外,还必须选择一个社会问题(有时由教授指定),由教授安排到相关机构(例如老人院、女性监狱)做10~20小时的实地访问。学生除了做经验记录外,学期结束时还得做反思报告。在反思报告中,学生必须强调此次服务型学习的感受,而且要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有些家庭无法照顾贫困生病的老人?为什么女性犯罪的数量在逐渐增加?为什么某些犯罪者会有某种价值观?社会如何协调这些人?等等。

总的来说,服务型学习的范围更广,难度更大,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是几种社会实践的交叉、融合和发展,学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亚于社会服务。在某些大学,它是作为必修课程,有严格的小时要求和限制;在另外一些大学,它则包含在小学期或寒暑假学分制服务实践中,或隶属于校内协会组织的志愿项目,学生达到一定要求便可参加,不属于强制项目。在北美、欧洲、日本、中国香港特区与中国台湾地区等地,服务学习开展较为成熟,也有一定的普及度。而在中国内地,仅有几所高校引进了这种学习模式,正在探索和推广,有待不断试验、纠正、完善和增加自身特色。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研究人员认知的提升,服务型学习的创新性和革命性不断被挖掘,这既是一个好势头,也是一个新开始。1.5服务学习和传统课程学习的异同

1.5.1 不同之处比较

服务学习和传统课程学习的不同之处比较如下:

1.5.2 学习方式比较

服务学习和传统课程学习的学习方式比较如下:1.6服务学习的价值

服务学习的价值不言而喻。和未选修此课程的学生相比较,选择服务学习课程的学生在学习技能、生活技能以及公民发展上均有明显提升,而且比未修此课程的同学进步更多。我们也从学生的反思报告中看到,学生对学习生涯的目标更肯定,与同学及教师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加强。学生选择了服务型学习之后,他们的学习经历显然丰富了很多。多数学校的服务型学习项目设计了相关的工作坊让学生参加,着重于训练学生的领袖能力、时间管理、沟通技巧、自我发现、研究方法技巧、面谈技巧、一般服务技巧及写作技巧,学生再将这些技巧用于服务型学习课程中,其受益是可预期的。

它提供给学生学以致用及真正参与的学习机会,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环境、资源,增加了为学生提供的支持种类。相比学校的单一环境,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机会大大增加了,由此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化对学术知识的理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参加过服务型学习的学生比那些没参加过的学生更具有社会责任感,掌握更多的社会技能,被别人认为更可信赖,对他人、对社会也更具有同情心。

与此同时,服务与奉献带给人的心灵上的充实和人格上的历练,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参加服务型学习的学生有更多的自信和满足感,对自己的未来和成长有更强的信念和热情,对社会活动有更大的参与度,对不良诱惑有更高的抵制能力。同等重要的是,服务型学习为学生毕业求职积累了实际技能方面的学习经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敏感度,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来培养职业技能和交往能力。

此外,这些服务型学习项目可以充分挖掘在校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的潜质,利用他们已有的专业知识造福社会,为无数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光明和希望。1.7服务学习存在的争议

当然,服务型学习在学术界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就中国国情而言,以现有的预想模式,真正落实好服务型学习还有一定困难,需要高校和其他相关机构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制订合理的策划方案。其中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尚未全面普及,在不少偏远落后的村庄里,许多青年人还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当地的百姓生活还较为贫困,物资很稀缺,模式很简单,氛围很封闭,在这些地方开展服务型学习需要一定的渐进性和探索性,对大学生的身心也是一种不小的考验。另一方面,整个服务型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前、中、后期都要做很好的准备,且如何安排好学生的实践(资源、资金)、去哪儿实践、怎样评估实践结果等对未曾开设服务型学习课程的高校是一个挑战。编者希望服务型学习今后能在国内高校普及,能为社会和个人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

鉴于以上的考虑,编者呼吁各高校建立配套的服务、引导和监管机构,转变现有的课程模式和评估手段,把重心更多地放在理论付诸实践的努力上,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关注社会,营造开放、互助、活跃的课堂氛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收获,而不是蹈袭填鸭式的、应试性教育的陈规;同时大学生要适应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社会机构和政府部门也应当对高校给予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当地的许多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等引入大学生服务型学习的概念和计划。相信有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服务型学习的明天将更加美好。第二章服务学习历史发展2.1引言

服务学习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源于美国,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与发展,推广至世界各地,日趋成熟,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公认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美国在起步初期,服务学习理念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和认同、实践,但是它当时已经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理念、价值观以及组织机构现状形成了一种革新压力,这也为现代服务学习理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服务学习是一种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学校开设的课程,既属于学术研究范畴,又属于社区活动提倡的实践范畴。它是一种多层面的先进理论,既是一种哲学观,又是一种活动计划,也是一场由大学开始的高等教育的改革运动。2.2服务学习在世界范围内的起源与发展

服务学习起源于美国,在促进学习和公民参与方面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正是这样的潜力促使服务学习概念在短时间内就推向了世界各地。现在,服务学习正在世界范围内的各大高校中开始了它的全球化推广历程,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大学、社区、学生、教师以及其他社会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大学开发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社区和谐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这种趋势凸显了深入研究服务学习的必要性,唯有将服务学习作为全球化国际背景下的一个重要课题加以研究,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服务学习的发展并从中得到启示,从而促进相应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不落后于先进性教育与实践的潮流。

接下来,我们将以美国典型大学学习服务发展为例,介绍服务学习的起源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程,并探讨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收获与值得借鉴的闪光之处。2.3服务学习在美国的起源与发展2.3.1 概述

服务学习理念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端,经过数十年发展,日趋成熟并逐渐普及。作为一种经验性学习和课程的一部分,它视青年人为社会潜在资源,引导学生到社区中参与各种服务,通过实践与反思,提升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与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主动关心社会需求。它的发端是当时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文化趋势流行,重视直接经验的获得;其次,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盛行对客观知识的证实主义模式的学术批判;最后,美国民权主义运动也对美国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正是这些社会历史事件促进了服务学习概念的滥觞。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在服务学习历史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服务学习的理念与实践对当今世界的服务学习影响巨大而深远。其先进的理念正来源于丰富的实践以及一代代人对实践的全面总结与深刻反思。美国的服务学习理念可贵之处在于它的理论源泉、理念框架以及顺应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而生的运营模式。

美国通过其政府、教育界和公民社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服务学习活动,已经随着本身的发展逐渐实现了制度化,并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高校所致力于服务学习的活动开展,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方面是志愿者服务和公民责任在美国国民文化中的传承与复兴;另一个方面是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瓶颈,受到社会各界甚至教育界自身对现行教育理论与做法的质疑。2.3.2 重要事件

美国开展服务学习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校园联盟的成立。该联盟于1985年由布朗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校长共同创建,是美国大学的校长联盟,目的是在学术氛围里促进公众参与服务学习活动。目前,校园联盟共有950多所大学加盟,并在美国31个州设有办公室,包括印第安纳州在内。该联盟的使命是通过学校、教师、学生与社区之间共享知识与资源,根据各种社会需求提供支持服务和开展学习—服务计划。这些社会需求涉及各个方面,如老人问题、贫穷、饥饿等。1989年,为了促进将知识学习和公众参与相结合起来的服务学习,校园联盟开展了一项特别计划,实施“结合服务与知识学习项目”。同时,各州也相应制定了法律来保证各种各样的倡议活动与计划的开展,使之成为合法、可取的学习活动。例如,印第安纳州作为校园联盟成员在1995—1996年间参加了“大学研究员计划”,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服务学习的教学和活动。

1990年,美国前总统布什签署《1990年全国过河社区服务法令》,为在大学开展服务学习提供了资金支持,并首次将服务学习确定为一项全国重点发展政策,同时,成立了“学习与服务美国”机构,以提供政府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其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执政时期又签署了《1993年全国和社区服务法令》,成立了“全国服务公司”和“美国志愿团”。此后,又将“美国志愿团”“美国志愿服务队”“学习与服务美国”等几个机构整合为一个独立的联邦机构——国家与社区服务公司。2.3.3 服务学习的主要进展2.3.3.1 第一项进展:1984年,库伯

1984年,库伯出版了一本有关经验学习的著作,对服务学习影响很大。他在书中强调,经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库伯认为,学习是四个阶段的循环过程:第一,学习者开始获取具体的经验;第二,学习者随后进入观察和反思经验阶段;第三,学习者对这些观察进行积累和组织,使之概念化,并形成指导他们未来行动的框架;第四,学习者接着再对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新知识进行检验和改进。他认为,学习者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也是积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颠覆了传统的讲课模式。库伯认为这种传统授课模式中,教师强调的是抽象的概念或经验,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观察、反思和学习获得具体经验,也失去了更多有意义的学习机会,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明显缺失,学习过程缩短简化,学习没有成效。而且,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之下,学生也不可能发展出终生学习的理念。2.3.3.2 第二项进展:1990年,博耶

1990年,博耶出版了著作《学者身份的再思考:教授们的当务之急》,强调了校内和校外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及社区的重要性。他认为,高等院校的重心放在要求教师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科研和出版研究成果上,这一做法脱离了教学的要求,脱离了社区的要求,使得教学与社区的要求都无法得到满足。针对这种现状,博耶提出了一种超越大学盛行的对科研的常规定义和学者身份概念,那就是“学者”是知识的运用者身份、学者身份的结合以及教学的身份。通过运用知识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学者能够参与到社区服务,并将社区需求纳入其研究的课题。而教学者的身份则要求将教学作为研究的课题,并将教学实践和研究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即教学、科研和社区服务的结合。

需要注意的是,在20世纪末期有大量的关于服务学习的新型理论与见解出现,而在美国率先产生这些思想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美国社会及其教育界践行服务学习的历史悠久而丰富。例如,美国早在第二任总统时代,杰弗逊总统就已经提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社会与政府受益;富兰克林指出向宾夕法尼亚州的青年进行公众教育的重要意义是无可取代的,树立为“人类和自己的祖国”服务的观念是所有学习的重要目标。2.3.3.3 第三项进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的价值只有通过处理诸如饥饿和贫穷等社区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全面的体现。马希尔指出,亚当斯的定居救助之家是采取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的方式来使公众参与其中,其重点在于开发社区的资源和潜力,以改善社区生活,满足社会需求。马希尔提出,与亚当斯不同的是,杜威提供了一种社区学校模式,按照该模式,学校成为社区的中心,能使人们增长见识,并能将学习与公众参与和政治事务结合在一起。杜威在赫尔之家的“教学、工作/生活”的实践,表明虽然亚当斯强调的是社区,而杜威强调的是学习对个人与社区的改造作用,但两者之间却是共同点远多于不同点。但无论如何,杜威的著作清楚阐明了进步教育的知识和哲学基础,也奠定了进步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杜威也因此为经验学习和社区参与提供了第二个比较重要的理论基础,该理论对20世纪直至今天的经验学习和社区参与的不断发展至关重要。

杜威率先向20世纪初盛行的认识论提出质疑。这些认识论包括逻辑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在内,其主张是客观领域独立于认识者。杜威并没有把知识看做是完全等同于外部世界留在人心中的样子,他坚持认为,认识是反映认识与世界之间在智力、反思和经验方面存在的积极活跃的关系。为此,杜威对他所处的时代的常规教育理论提出了质疑,因为这些理论把教育看做是向学生教授基本事实和原理,教育界普遍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向学生灌输一门知识学科的相关内容、原理和议题。然而,实用主义者把知识看做是世界与认识者之间的积极的主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杜威倡导经验教育理论,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杜威认为,学生必须为自己而学,建议教学法应当把学生看做是教学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总是被动接受知识。杜威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联系关键在于具体经验的获得,也就是说,学习中只有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情形中才是学会和掌握了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具体经验就成为学习者通过反思来“测试”知识是否有用的一条重要途径。

杜威的经验教育理论强调,学习是一种内在的社会合作任务,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过程中会面对共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他人的参与合作才有可能得到解决。为此,学习能向学生提供培养各种公民技能的理想机会,这些技能对社会生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看出,杜威的经验教育理论不仅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的能力,而这些都是建设社会所必需的特征品质。

杜威与他的同事朋友在芝加哥大学创建了“实验学校”,进一步进行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新尝试、新探索。尽管杜威本人从未使用过“服务学习”这一术语,但不难看出,他的不懈努力使社区服务这一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学生、教师与社区成员一起共同协作,着手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2.3.4 美国服务学习的主要发展历史2.3.4.1 萌芽阶段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尚未形成现代普遍认可的服务学习理念,却开始了美国服务学习的经验性特点的滥觞。

1785年

早在200多年前,佐治亚大学的座右铭“教学、服务,以及探究事物的本质”就体现了“服务”主旨。

1899年

实用主义哲学家、经验学习创始者约翰·杜威在其一系列著作中阐述的知识、技能与经验互动式学习等理念奠定了“学习是教育的过程,它基于经验而非抽象知识”的理念的基础。

1903年“教育合作运动”创始于辛辛那提大学。

1905年前后

威廉·詹姆斯与杜威提纯服务学习理论基础。

1910年

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国民以非军事方式参与全国服务的必要性。

1914年

美国联邦法《史密斯-利亚法》颁布,建立农业推广合作服务系统。

1916年“经验与教育”(杜威)确立了以经验为教育取向的理念。

1933—1942年

罗斯福总统创立平民资源保护队,动用百万青年参与相关社区服务。

1944年

罗斯福总统签署《军人再调整法案》(GI法案),将服务与教育相联系,提供军人再教育奖助金以示激励,并提供教育机会。2.3.4.2 起始阶段

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动员全国范围内的志愿活动。

1960年

鼓励美国老人加入改善国家队伍的组织成立。

1961年

肯尼迪总统创建“和平工作团”,旨在推进世界和平与训练志愿者。

1964年

约翰逊总统宣布“贫困作战”,鼓励协助低收入社区民众。

1966—1967年

美国南部地区教育董事会首先提出学习—服务一词,用于描述美国南方田纳西州一些大学生与教职员工参与的社区与组织发展活动。2.3.4.3 蓬勃发展阶段

1970年

卡耐基高等教育审查委员会审查美国各高等教育机构多元化的分类,以多层面调查分析方式检查高等学校的课程、学生组成与教育环境而进行排名。

1971年

白宫青年协会呼吁将服务与学习连接起来,创立“全国公共服务实习中心”与“全国经验教育学会”。

1972年

全国中学校长协会批评高中教育失败而使学生孤立于真实社会生活,未能真正扮演成人角色。校长建议,为了使学校能够协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应让高中生参与社会活动。

1973年

卡耐基高等教育审查委员会呼吁高等教育机构将服务学习整合于课程体系内。

1976年

加州环保团成立,是第一个以州为本位的青年团体。

1976年“服务学习”原则由SYNERGIST 期刊出版。

1982年

服务学习与领导国际伙伴组织成立,是非营利组织,旨在促进服务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促进服务学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展。

1984年“校外服务机会联盟”成立,针对建立一个更公正努力的社会而展开努力。

1985年

由布朗、乔治和斯坦福三所大学校长及州政府教育审查委员会会长发起的美国服务学习校园联盟成立,旨在支持优秀学生、教授以及大学将服务、学习体制化。

1989年

总统与州长会议举行,提出国家教育目标,包括针对学生表现与公民责任的目标。

1989年

布什总统创立“全国服务办公室”,启动志愿者服务行动。

1990年

布什总统在白宫设置“光明点基金会”,以促进全国志愿活动,通过了对服务学习计划提供资助的《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创设学习与服务美国项目。

1990年

设立全国服务学习交流中心,提供有关学习—服务的各种信息与指南。

1990年

社区学院社区参与国家中心成立,提供社区学院技术协助、奖学金与赞助以协助社区学院发展服务学习项目。

1993年

克林顿总统签署《国家与社区服务信托法案》,明确联邦基金支持各州开展以学校为主体的服务学习,保障其合法地位。

此法案建立起国家与社区服务协会,有三个协会:学习与服务美国、美国志愿服务团、国家参议院服务团。这些法案与组织明确了美国联邦政府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美国志愿服务团是美国政府鼓励美国国民协助其他国民的有效计划,与包括高校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合作,鼓励高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或当地服务学习课程。

1993年“国家与社区服务组织”成立,该组织在美国联邦政府直接监督下开展多种高等院校与中小学的服务学习项目。

1993年

制定《联邦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

1993年“服务行动委员会”定义服务学习:服务学习指的是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学校与社区合作,将提供给社区的服务与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有组织性的服务行动中,以协助社区解决需求,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改革服务学习联合会”提出服务学习应包括预备、合作、服务、课程统合集、反思五个部分。

1993年“学习与服务美国”组织提供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学校、社会团体、高等教育机构开展服务学习项目的直接与间接财政资源支持。2006年开始颁发“高等教育社区服务荣誉总统奖”,奖励杰出的服务学习项目大学生。

1994年

斯坦福大学设立“学习-服务”机构。

1994年

福特基金会借助美国10所黑人大学设立社区服务合作项目。

1994年

由校园联盟支持的“参与社区的教育家组织”成立,其前身为“隐形学院”,研究有关服务学习的议题与方法论,并于1997年开始与“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合作出版一系列学术刊物与书籍。

1994年“密歇根社区服务学习期刊”创立。它是一本专门以服务学习为研究对象的高水平学术期刊。

1995年

美国科罗拉多州“和平研究中心”设立服务学习联系网站,使得相关资料更为集中,获取更为方便。第一届“全国服务学习研讨会”举办。

1995年“美国高等教育协会”以“参与的校园”为年会主题,进一步奠定教育结对服务学习的基础。美国社会会学学会、美国政治学学会、全国经验教育学会及美国心理学学会等重要学术组织,也陆续在它们的年会中加入了服务学习的讨论组。

1996年

以“教育为服务”作为座右铭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在1990年将服务学习体制化后,开展了“志愿者服务计划”。1996年,该计划更名为“社区计划中心”,专门负责社区服务学习项目,并于1997年设立公民参与的选修课程。此外,又在社区设立艺术中心,使该校许多社区服务项目真正融入社区中。

1996年

非营利组织“社区—校园健康合作伙伴计划”成立,有约2000个社区与大学合作开展有关服务学习促进社区健康的活动及相关研究工作。

1997年“学习及公民联盟”成立,其宗旨是推动公民参与和利用志愿者服务来改善学生学习。

1997年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正式开始服务学习的实践。

1997年

高等教育协会董事会在菲奇堡州立大学成立领导艺术学院,强调领导研究、服务学习、公民责任、伦理发展及国际教育的重要性。

1998年

美国高等教育协会、校园联盟及经验教育全国学会联合调查成功实施服务学习的大学。印第安纳州立大学被列为实施服务学习的模范院校。

1999年“凯洛格基金会”提供1300万美元在全国开展自幼儿园到12年级的服务学习“学习与领导”四年计划。

1999年“全国学生服务学习与社区服务调查”报告指出,约有94%的学校行政人员认为学校有社区服务项目但未得到外来的补助金。

2000年

哈佛大学成立服务学习促进中心,发展与推进将服务学习与既有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以推进服务学习制度化。该中心还对教师进行服务学习培训,促进教师将服务学习理念融入既有课程。

2001年

加州伯克利大学分校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服务学习国际研讨会。

2001年

由皮尤慈善信托赞助、设计于马里兰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的“公民学习与参与资料及研究中心”成立,举办各种有关美国15~25岁青年公民政治参与的研究,并提供服务青年的机构相关训练与技术指导。

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再次强调学习服务的重要性,鼓励和支持各个学校开展服务学习。小布什政府推动“公民、服务与责任的新文化”计划。

2002年“公民服务法”提出扩大与支持服务学习计划,提高对青少年的教育,强调美国政府对服务全美的公民责任伦理和社区服务精神的重视与在法律上的保障。

2002年

布什总统成立“美国自由团”,通过公民服务法的原则与改革方案,一方面要求发扬美国服务精神,另一方面由美国政府提供经费补助各级学校机构与地方组织,开展各种服务学习项目。

2002年“学生服务美国”组织成立,加强了志愿者精神的学习。

2003年

布什总统创立“服务于公民参与总统委员会”,进一步认定国家建设志愿者服务队的重要性。确定每年颁发志愿者服务总统奖,由个人、家庭、团体依据12个月内及医生所积累的志愿服务时数而定。

2003年

麻省州立大学波士顿校区的大学卓越中心—社区共荣研究所与大学残障中心合作,一起与国家服务社团签约执行“国家服务包容计划”。其主旨是残障者也能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所谓“共荣”是指不对任何残障者歧视。

2003年

美国大学协会与校园联盟联合设立“通识教育与公民参与中心”,旨在研究大学通识教育与社区参与及服务的相关性。

2005年

由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与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共同主持的高等教育“服务学习国际学术研讨会”首次在南非召开,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

2005年“全国服务学习合作组织”及“全国服务学习委员会”成立。

2005年“服务学习与社区参与研究国际协会”成立,针对服务学习与社区参与展开各种研究,并每年举行年会。

2006年

学习与服务美国组织负责颁发“高等教育社区服务荣誉奖”,颁发给那些鼓励学生参加社区活动且成绩突出的学校,人数以每年参与社区服务的学生人数而定。

2007年

高等教育的第二届“服务学习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国举行。

2008年

召开幼儿园到12年级及高等教育机构的服务学习项目领导者会议。

2009年

全美中国研究协会报道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国际合作项目,以及与摩尔博士合编的《高等教育服务学习:模式与挑战》一书。该书由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9年

高等教育的第三届“服务学习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雅典校区举行。

2009年

奥巴马总统就职后与多任前总统一样呼吁国民参与社区服务。

2010年

国家与社区服务公司拨款680万美元资助“学习与服务美国计划”,给创新服务学习项目的高等教育机构颁发奖助金。

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出版社出版《高等教育服务学习:国内与国际联系》一书。

2010年

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向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所属的高等教育审查委员会申请审核美国各高等教育机构“社区参与分等”,并被成功列入高度参与社区服务学习的高校。全美共有311所高校得到这项认可。

2011年

第四届服务学习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举行,由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与中国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主办,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和印第安纳校园联盟协办。

2011年

第十一届服务学习与社区参与研究国际协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服务学习是多层面的,它是一种哲学、一项活动计划、一种教育理念、一场运动”(Jacoby,1996),涉及具体的服务学习项目,由于目标和侧重点设定的不同,自然需要有不同的模式,因此有不同的服务学习分类。2.4服务学习在美国发展历史的总结与启示

服务学习之所以起源于美国并且在美国以最高的质量和最快的速度迅速开展与广泛传播,并对世界范围内的服务学习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有以下5方面的原因。(1)价值观方面:首先,美国社会历史悠久的志愿服务工作以及以经验为取向的美国教育制度是服务学习开展的价值观土壤,主张国家发展的知识应以经验成就与青年服务为取向,反复强调反思思维、社区为主的教育以及为别人服务的价值观。其次,美国社会出现的问题及其带来的压力是学习—服务发展的动力。任何以社区发展为本的项目,都容易得到各方面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最后,值得一提的就是,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所具有的强大经济实力与先进的生产力,是国家强力支持学习—服务发展的主要后盾,是美国服务学习体制机制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保障。(2)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对高校开展服务学习的经费、政策及技术给予了协助与保障,各地方政府与高校均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包括服务学习交流中心、校园联盟、社区大学服务学习协会等组织的成立。美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有利于大力促进服务学习发展的体制机制和配套设施。()历史影响:教育与服务的观念根植于美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也根植于美国的建国理念。美国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历史悠久,美国人对自己的传统志愿服务队感到非常自豪,这提升了整个社会的良好风气与国家民族凝聚力。这种历史因素的深远影响延续至今。(4)人文、精神、教育层面原因:深入研究使服务学习的理念架构更为完善,历任总统以各种方式支持国民志愿服务、高等教育学府及机构的服务学习计划,包括学术研究奖励、服务奖评等措施,在促进美国服务学习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美国的服务学习课程必须是包容性的,即无论任何年龄、性别、种族以及残障与否都可以平等地参与并成为被服务对象,而这与美国本土历史文化多元性的文化土壤息息相关。再次,成功的服务学习计划使学校与社区产生互惠互利关系,因此学校可与社区机构联合向政府或基金会组织申请奖助金以促进计划的进行。(5)完善的体制建设与强大的法律保障:高等学校通过政府、基金会、学会、学术刊物等各种方式将服务学习的理念、理论及实践等融入大学教育的目标。1990年,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的通过可以说是美国政府与社会对服务学习实质性的全盘的支持,带来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高等教育改革,服务学习课程从此被纳入正式课程。学校设有与服务学习相关的办公室,并有人、财、物力支持,使得服务学习在美国高等教育中体制化。

总而言之,通过美国服务学习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服务学习的发展不仅需要主观因素的引导,也需要客观因素的支持;不仅需要现实因素的鞭策,也需要历史文化的引导。首先,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好自己的服务学习,并通过服务学习来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目的,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物质支持,只有通过对人、财、物力的投入,才可能把一切制度基础与基础建设付诸实践。其次,服务学习虽然最终是付诸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制度体系建设是不重要的,恰恰相反,只有建立健全政策、制度,使服务学习常态化、规则化、细致化,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再次,实质的,服务学习作用的发挥必须有强大的法律支持作为保障,这不仅对服务学习的建设本身有益,更对法治国家的建设以及法制观念深入人心的过程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另外,想要真正达到服务学习的目的,就应调动一切可能的、积极的鼓励与激励政策与奖励机制,从学校、社会机构、学生参与等各个方面完善整套服务学习的流通机制,同时应加强这些环节彼此之间的支持与互动,形成有效的、团结的、高质量与高水准的、联动的服务学习体制,这对促进服务学习的推广无疑是意义巨大的。最后,在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在中国这样有着悠久的优良民族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国家,想要从根本上鼓励全民参与服务学习的发展过程,必定要重视历史文化因素在推动服务学习发展与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中的重要积极作用,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美德,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与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这些对于从根本上促进服务学习长足发展将无疑是关键的影响因素。第三章服务学习分类和特点3.1以内容进行分类

徐明等人从服务学习的内容着手,将服务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课程主题学习和公民学习两个方面,其中课程主题学习包括特定课程内容学习、一般课程学习(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等)、学习如何学习等;公民学习包括民主的公民学习、政治学习、领导力学习、人际互动学习等。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将服务学习的学习内容具体划分为课程主题学习、能力素养主题学习和公民教育主题学习三个方面。其中课程主题学习既可以是面向某一门课程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是跨越多门课程知识的学习,涉及课程知识的理解、分析、应用等;能力素养主题学习指的是有关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等的学习;公民教育主题学习主要包括公民素养学习、社会责任与公民参与意识提高、基于网络的人际互动学习等内容。3.2按数字化程度分类

按照数字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次序,将服务学习划分为传统服务学习(Traditional Service Learning)、部分数字化服务学习(E-Service Learning)、完全数字化服务学习(XE Service Learning)三种。传统服务学习是基于现实环境的、面对面的服务学习,部分数字化服务学习是传统面对面方式与数字化方式相结合的服务学习,完全数字化服务学习是指所有学习活动都在数字化环境下开展的服务学习。3.2.1 活动时空差异

在传统服务学习中,服务学习活动一般局限于某个社区,活动范围有限。而数字化服务学习由于有了电子学习技术和工具的支持,服务学习活动可以跨越时空障碍,在任何地点、时间展开,数字化服务学习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既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3.2.2 社区内涵的差异

传统服务学习的实施环境主要是现实社区,社区成员相对集中,服务活动具有现实性。数字化服务学习的实施环境为虚拟社区,社区的形式、规模和结构等灵活多样,社区成员一般以虚拟的身份出现,分布范围较广。3.2.3 服务方式的差异

在传统服务学习中,学习者面对真实的社区,通常以直接服务的方式参与各种服务活动,解决各类社区问题。而在数字化服务学习中,学习者面对虚拟的社区,通常是将直接服务与间接服务相结合来完成服务活动,并以各种知识服务为主。3.2.4 活动体验的差异

在现实环境中开展传统服务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学习者会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情感,其活动体验涵盖智力和动作技能两个方面。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传统服务学习对学习者的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态度和动作技能等5个方面均产生影响。在 E-Service Learning活动实施过程中,学习者主要从事各种知识服务活动,起主导作用的是知识、信息技能、经验和情感态度,动作技能的运用退居次席,活动体验主要为智力体验。

数字化服务学习与传统服务学习对比:数字化服务学习兼具了服务学习和E-learning的众多优点,是未来服务学习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方向,强调对服务活动的精心设计和反思。3.2.5 服务对象的差异

在传统服务学习中,服务对象是真实的社区成员,而在数字化服务学习中,服务对象为虚拟的社区成员。这些虚拟的社区成员不再局限于某个社区,而是面向整个互联网,可以是来自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知识和文化背景的人群。3.3按层面分类3.3.1 技术层面的服务学习

此层面聚焦具体知识内容,强调的是教学的有效性。例如,通过学习发展社会学理论;通过利用社区组织对农民工子弟的服务,使学生更好地明白社会不平等是如何产生的。通过在技术层面的服务学习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系,使学生加深认知,这样的教学效果无疑超过单纯的课堂讲授。3.3.2 文化层面的服务学习

此层面聚焦社会责任、人际沟通和能力提高,这是服务学习最关键的一点。通过对自我与社区、社会以及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服务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其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与此同时,服务学习拉近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3.3.3 政治层面的服务学习

此层面聚焦公平正义的社会政策,倡导为个人和团体创造更为公正和公平的社会环境,要求对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困难群体给予充分的权利和机会。此层面的服务学习贯穿社会正义的世界观,通过实践,使个人与外部社会结合,促使高校成为推进公平社会发展的力量。3.3.4 反对机械主义的服务学习

此层面聚焦认知差异,通过对现有知识体系的质疑扩大了认知论的可能性,是培养Dewey的“叉形路径”(forked-road)的思维方式的方法之一。3.4按侧重不同进行分类

服务学习与传统课程教学的最大不同在于服务与学习的相互结合,强调服务与学习并重。Sigmon(1996)按照服务与学习二者侧重点的不同,将其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3.4.1 Service-Learning型服务学习

服务与学习之间无关联,目标分离,比如劳动课、勤工助学、义工等活动。该类型的特点是服务与学习两者都有,但没有关联。服务形式较灵活,服务较容易安排。不足之处是服务的开展无法结合所学知识,服务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并且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3.4.2 Service-Learning型服务学习

以学习目标为主,服务成果不重要,服务只是一个环节、方法,目标是实现学习的内容。典型的表现形式有实习课程、临床实习等。该类型的特点是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将服务学习仅仅定位于达到教育的目标,那是非常适合的。不足之处是与服务对象的建立关系不够深入,服务对象的利益常常被忽视。服务的开展与社区有着明显的距离。3.4.3 Service-Learning型服务学习

以服务成果为主,学习目标不重要,例如志愿者服务、公共服务、服务性社团等。该类型的特点是服务时间较为灵活,学生的主动性高,容易操作。不足之处是缺乏对“为什么要做服务”“服务是为了谁”等问题的思考,往往导致好心办坏事或有心无力等情况的出现。3.4.4 Service-Learning型服务学习

服务与学习的目标同等重要,例如服务性学习课程、服务性学习研究。服务学习两者并重,两者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服务就没有学习的可能,而没有学习也无法更好地开展服务。不足之处是实际操作较难,需要投入大量资源。3.5其他划分方法

根据服务学习项目的时间长短,可将其分为一次/多次短期的服务学习、长期的课外服务学习。

依据“服务”的专业性和课程化程度将服务学习分为提供专业性服务(或非专业性服务)的课程化服务学习和提供专业性服务(或非专业性服务)的非课程化服务学习。3.5.1 直接的服务型学习

主要是一对一、当面式。受惠者得到学生的直接帮助(家教、陪伴老人、口头历史传承等)。3.5.2 间接的服务型学习

受益于一个群体而非特定个人(环境、建设、历史、食物、医药等)。3.5.3 倡导式的服务型学习

基于公共利益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倡导社会阅读、安全、环境保护、预防毒品和暴力、抵御疾病等)。3.5.4 研究式的服务型学习

在关乎公共利益的话题上通过实验、研究、评估和数据搜集、编纂和记录信息(能源评估、水检测、疾病研究等)。

此外,在美国,由于其具体国情的需要,也有学者提出了慈善模式、公民模式、社群模式三种模式的分类法。

而在中国内地开始试行的大学服务学习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服务学习行动模式。它以社工带动义工共同服务社会为原则,基本建立了服务学习社工三级督导(老师+种子同学+机构督导),志愿服务与大学课程整合。第一,在大学中将专业学习过程和社区有机结合,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在社区服务中,推动社会变迁和进步。第二,大学教育与社区建设整合,将社区建设(服务)与大学系统的教育体系整合在一起,协调志愿服务活动与大学教育的关系,建设符合社区发展真正需要的大学教育制度。第三,学习、服务与自我发展的整合,将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社区,有助于培育青年学子的人文关怀精神,推动他们思考、学习与行动,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3.6服务学习特点

服务学习不同于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实习等,但又与这些服务活动存在共同之处。通过有计划的社区服务活动与结构化设计的反思过程,在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的同时,促进服务者的学习与发展。

服务学习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被引入中国后,有不少学者依据个人的研究和理解对其进行了不尽相同的解读,但是众家言论对服务学习的基本认识还是较为一致的,即认为它是服务与学习的结合,重点在于两者的互相交融、互相支持。其特点是服务和学习齐头并进。强调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透过有计划的社区服务活动与结构化设计的反思过程,完成被服务者的目标需求,并促进服务者的学习与发展。同时,反思(Reflection)与互惠(Reciprocity)作为服务学习的两个中心要素,也是其特点所在。

整体来看,服务型学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明确而真实的学习目标。服务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改善和人格发展,学校的服务型学习必须始终与学校课程相联系,与学生在一定学段、年纪需要达到的学术标准(学科课程标准)相联系。某种意义上,服务型学习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课程传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确立明确而真实的学习目标:通过从事这项服务型学习可以收获哪些技能和情感,如何把课堂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怎样看待这个领域当前的现状,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应当培养怎样的职业敏感和公民责任。

第二,适应真实的社区需要。服务型学习的意义之一是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学习”和“学习能为人们带来什么”的意义,从而体现了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大家庭的实际意义。社区的需要就是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个体的需要,满足真实社区的需要不仅是为服务型学习的过程营造良好的环境,也是人们寻找学习意义的过程。养老院帮助孤寡老人、为环境保护发起运动、给年幼的孩童提供生活和学习指导、帮助农民种地植树等,这些能够促进学生和社区工作者身份的有效融合,真正体现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使命,为今后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学生自己制定流程。在服务型学习的过程中,从发现社区的需要和问题,到形成具体的服务和研究计划,再到具体执行计划和从事服务活动,最后到系统反思、评价研究和服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这一系列环节都是由学生自己制定的,主动权把握在学生手里,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而老师则扮演咨询者、指导者和建议者的角色,保证学生开展服务型学习的质量。

第四,基于经验的反思贯穿全过程。服务型学习要求学生将在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