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与乞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3 04:59:30

点击下载

作者:陈秀伶,董胜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七夕与乞巧

七夕与乞巧试读:

天河夜话——起源演变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这是我国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重要节日之一,是我国传统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女子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七夕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天空南北,在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对于这两颗星辰,民间演绎出牛郎与织女的爱情传说,它体现了古人的农耕信仰和蚕桑信仰,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理想,负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展示了民间文学独具一格的审美情趣,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牛郎和织女在汉水结缘终生

相传那是在很久以前,在安康汉江畔住着一个勤劳忠厚、心地善良的小伙子,大家都叫他牛郎。

牛郎的父母早亡,他跟着哥哥和嫂嫂过日子。但是,嫂子对牛郎很不喜欢,经常想方设法地刻薄他,不仅让牛郎食用剩下的稀汤薄水,并且还三天两头地寻碴刁难牛郎。

牛郎的哥哥看见了,心疼牛郎,但是他却对此事无可奈何,心想牛郎离开了这个家会过得好一点,于是就让牛郎搬出去分家另过。

分家时,牛郎既不要房子也不要地,只要了那头与他朝夕相处的老牛。

可是这头老牛实在是太老了,有一天在耕地的时候,不小心跌倒了,摔坏了身子骨儿。但是牛郎却丝毫没有嫌弃它,每天清晨出去漫山遍野地收集百花露,给老牛洗伤口,一直洗了七七四十九天。一到晚上,牛郎则依偎在老牛身边睡觉,一直陪伴了老牛整整七七四十九天。

在牛郎的精心照顾下,老牛的伤势开始渐渐好了起来,它对牛郎很是感激,于是就更加努力地帮助牛郎犁田打耙。

就这样,牛郎每天耕田种地,糊口度日。可是,除了那头不会说话的老牛之外,冷清清的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日子过得没滋没味的。

有一天,出了一件稀奇事,老牛突然开口对牛郎说话了。老牛说:“牛郎,今天你一定要去汉江边一趟,那里有7个仙女洗澡呢!你把那件绿色的仙衣藏起来,绿衣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

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是?”

老牛说了实情,牛郎才知道,这条老牛原来是天上的金牛星,因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一巴掌打下凡间的。

老牛所说的绿衣仙女,原来是天宫王母娘娘最心疼的孙女,因她有一双巧手,织得美丽云锦,将天空装点得五彩缤纷,大家就称呼她为“织女”。

这织女与牛郎本来就有前世未了的姻缘,金牛星一心要报答牛郎的大恩大德,于是就有意撮合他们。

再说天上的仙女们,她们听说在大地的中心有条居中的河流,名叫汉江。一想到汉水蓝湛湛、清幽幽的,她们都恨不得立马跳进汉江里,痛痛快快地游上一阵子。

机会终于等来了!王母娘娘在一年一度的蟠桃宴上喝醉了酒,不省人事。机会难得!于是,众仙女在彼此的耳边一嘀咕,便悄悄地从王母娘娘身边溜走,飘落到人间一游。

牛郎依照金牛的吩咐,悄悄地躲在大石头后面,等候仙女们来汉江洗澡。

大约等了两个时辰,天上果然飘下来七位仙女。只见她们脱了五彩霓裳,跳进汉江玩耍嬉戏,笑语喧喧,好不欢畅!仙女们游了大约两个时辰后,便纷纷上岸穿衣,准备返回天庭。

这个时候,牛郎突然从大石后面跑出来,拿走了那件绿色的仙衣,跑上了半山坡,躲进了一个山洞里。

织女见有人拿了她的衣服,很是焦急。她赶忙追进山洞,见到一陌生的凡间男子,她禁不住羞红了脸,央求牛郎还她仙衣。

无论织女怎么请求,牛郎还是记住了金牛说的话,不仅不还织女的仙衣,反而苦苦哀求织女嫁给他,做他的妻子。

织女本已厌倦天庭的寂寞生活,此时,又见牛郎一副憨厚的模样很是可爱,便有些心动了,于是就轻轻地点了点头。

随后,由金牛做媒,织女高高兴兴地嫁给了牛郎,从此过着男耕女织的舒心日子。

织女见汉江两岸桑树遍地,便采集桑叶,养蚕缫丝。原先这地方的人并不懂得兴桑养蚕,织女便教大家,还将蚕种送给大家。那蚕种一变为蚕,再变为茧,三变为蛾,一爬二挂三飞,真是神奇,大家称它为“天虫”。

随后,附近十里八村的百姓们得了织女的指教,都学会了养蚕缫丝的技艺。自此后,家家都变得吃穿不愁。这里也因为丝绸业兴旺发达而富甲一方,引起了朝廷的关注。

牛郎自从娶了织女为妻后,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添人进口,有了一儿一女。

再说王母娘娘酒醉醒来后,人间已是十数年光阴了。王母娘娘迷迷糊糊地睁眼一看,不见了自己心爱的孙女!没有织女织的彩锦装点,突然觉得天空也不那么美丽了。王母娘娘虽然有些气恼,但她也没派天兵将织女强行捉拿,而是亲自下凡,把织女带回了天庭。

织女被王母娘娘拽着飞上天空,正飞着飞着,忽然后面传来牛郎的呼唤声:“织女,等等我!织女,等等我!”

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一儿一女,披着一张老牛皮急急忙忙地赶了上来。

原来金牛早已算准了这事,知道王母娘娘一觉醒来必定会来寻找织女的。于是在返回天庭前,老牛悄悄地告诉牛郎,在它死后,留下它的皮,遇到急难时可以派上用场。

牛郎最为担心的这一天终于来了,他急忙遵照老牛的话,披上老牛的皮去追赶织女。追呀追呀,喊呀喊呀,眼看就要追上了。

就在这时,王母娘娘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回身一画,霎时间,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由此被隔在天河的两岸,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苦苦地相望。

王母娘娘也并非铁石心肠,见此情此景,也稍稍被牛郎和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于是便同意让牛郎和织女每七日相会一次,并令喜鹊王传达懿旨。

可是,这喜鹊王实在是太老了,有些耳聋,将“每七日相会一次”说成“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王母娘娘甚为恼怒,罚喜鹊王率它的徒子徒孙们搭鹊桥让牛郎和织女相会,名叫“鹊桥渡”。

从那以后,每年的七月七,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牛郎和织女从喜鹊头上踩过,踩掉了喜鹊头上的毛,所以一到秋天喜鹊就成了秃头。

鹊桥之上,牛郎和织女见面了,积攒了一年的心里话要赶在这一天诉说。传说,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静静地听,还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以及织女和牛郎的窃窃私语,简直说个不停呢!

从此,在秋天的夜晚,人们看见一道与汉江相对的银河横过天空,银河两边有两颗最亮最亮的星星在闪烁,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和织女的一儿一女。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曲折跌宕,但是,有情人终能有每年七夕相会的机会,这也表达了人们期待幸福、圆满生活的强烈愿望。

[旁注]

金牛星 《牛郎和织女》中的金牛星就是一位惩恶扬善的正直星君。织女被王母囚禁天宫织锦,金牛星主持正义愤愤不平,因而惹恼了王母也被打下凡尘。金牛星任劳任怨与牛郎相依为命,不仅帮他度过种种灾难,还成全牛郎与织女结为夫妻。

汉江 又称汉水,古代也称沔水。汉江古时曾与长江、黄河、淮河一道并称“江河淮汉”。汉江源于陕西省汉中市,也是我国中部区域水质标准最好的大河。

时辰 我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我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 、巳、午 、未、申、酉 、戌、亥时。

王母娘娘 传说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的瑶池蟠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

懿旨 宋代公文上承唐代体制,种类更趋繁杂。元代公文略有变化,如诏令称圣旨,命令称令旨,指令称懿旨,并增加了一些新的文体,如行移、申状之文。所以对于皇帝的诏令称为圣旨,对于皇太后或皇后的诏令或指令称为懿旨。

[阅读链接]

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还有一种说法。说有一个养犬的小伙子看见织女在湖中洗澡,遂藏起了她的衣服,与她成亲并生有一子。

7年后,织女发现仙衣,披而飞走,小伙子每天望着星空叹息不止。这时邻居一位老人告诉小伙子,说只要,1000双草鞋埋在瓜秧下面,瓜秧可高达上天,人便可攀登上去,小伙子照做了。

当瓜秧长高后,小伙子果然携子带犬爬上了天空,见织女正在织布,他便从秧上摘下一个瓜送给她。谁知,一切开瓜,瓜汁立刻流出变成了一条天河,又将夫妻隔开了,他们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才能见一面。

牛郎和织女在天河相知相守

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还有这样一种说法。说在很早以前,山里住着一户人家,老人们都去世了,家里剩下了兄弟俩。后来,老大娶了媳妇,可这媳妇心眼不好,老想独霸老人留下的家业。

有一天,老二领着大黑狗去放牛,到了地里,他拍打着牛背说:“牛啊,牛啊,我想睡会儿觉,你可千万不要乱跑。”

老黄牛像听懂了人话,低着脑袋“哞哞”地叫了几声,甩着尾巴,在老二身边吃起草来。老二躺在草地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没想到老二这一睡错过了中午,嫂嫂提着罐子来给小叔子送饭。她见老二正在睡大觉,心中不由得怒气横生,于是就照老二的身上狠狠地踢了一脚。老二被打醒了,见是嫂嫂,慌忙爬起来站在地上傻呆呆的,不知应该如何是好。

嫂嫂看他这样,更生气了,把饭罐子往地上一搁,气呼呼地说:“你倒自在,撒着牛睡大觉,牛丢了我才和你算账哩!”说完,嫂嫂一扭身就走了。

此时,老二的肚子早就饿了,也顾不得别的,捧起罐子刚要吃,身边的大黄牛一头就把罐子给撞翻了,罐子摔了个稀巴烂。此时,饥饿的大黑狗见了地上的饭,跑过来张口就吃,不一会儿就把地上的饭舔了个一干二净,什么也没有剩下。

老二瞅着满地的碎罐碴子,心里害怕极了,想着各种回家遭受嫂嫂怒骂的场景,觉得回家也没有好,就禁不住长叹一声说:“唉,怎么我就这样命苦啊!”

老二的话刚说完,只见大黑狗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鼻子、口里流出了血,没有多久就断了气。这时,老二才明白,嫂嫂在饭里下了毒药。

老二真是又伤心又害怕,他心想,看来不能再和这个害人精在一起过了,要不早晚得死在她手里。在太阳快落西山时,老二忐忑不安地赶着牛回了家。一进院子,老二扭头见哥哥从外边回来,他心里一酸,两眼便止不住地流下了眼泪。

哥哥见弟弟这样伤心,不知家里出了什么事,忙问道:“你为什么这样难过?”

老二哭着说:“我把嫂嫂送的饭罐子打了,狗吃了地上的饭就死了。”

哥哥一听,心里就明白了八九,可是,斗又斗不过家里的女人,只觉得非常为难。见哥哥如此情状,老二哭着对他说:“哥,咱们分开过吧!”

哥哥见弟弟说要分家,更作难了,一来弟弟还小,二来他外出做买卖,家里没有帮手也不行。要是在一块凑合着过吧,又怕弟弟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对不起已逝的父母。

老二见哥哥发愁,就说:“哥,家里什么物件我也不要,只要那头牛。”

弟兄俩在院子里说分家的话,被狠毒的嫂嫂全部都听见了耳朵里,她打心眼里赞成这件事情。她手扒着门框,冲着丈夫说:“往后各过各的好,我做主依了二弟!”

一听这话,哥哥眼里禁不住噙满了泪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第二天,老二就赶着牛车走了,越走越远。老二心想,老是这么走,走到多时才是个头啊?干脆就住在这吧!想到这里,老二把牛车停下,随后砍了好多树枝,就着山坡搭了一个窝棚。窝棚搭好了,就和老黄牛在这儿落了户。

那头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下凡,跟着老二过了一年多,在一天夜里突然死了。

老黄牛死后,一连给老二托了三个梦,梦里对老二说:“到明天午时三刻,我要回天庭去了。我走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等到七月七那天,把它披在身上,保你能上天。王母娘娘有7个闺女,那天她们到天河里去洗澡。记住,那个穿绿衣裳的仙女就是你媳妇。你千万别让她们看见你,等她们都到了水里,你抱了绿衣仙女的衣裳就往回跑,她准追你。只要你回了家,她就不会走了。”

第二天一早,老二见和自己相依为命的老黄牛死了,他伤心得不吃也不喝,手摸着老黄牛一直哭。最后,老二听从老黄牛的叮嘱,就把牛皮剥了,留下牛皮埋了牛,又在牛坟上跪着大哭了一场。

转眼,到了七月七这天,老二披上牛皮,立时两脚离了地,飘飘悠悠来到了天河岸上,他悄悄地躲在树林里等着。一会儿,只见7个仙女来了,她们一个个脱了五彩霓裳,扑通扑通地跳到了水里玩耍起来。

老二瞅准了那身绿衣裳,过去抓起来就跑。最小的七仙女见有人抱了她的衣裳,从水里出来就追,一直追到了老二的家里。

七仙女问老二为什么拿她的衣裳,老二说想让她做自己的媳妇。七仙女这件事情天规不容,老二急了,一再说人间比天上好,还给七仙女讲了许多发生在人家的趣事,七仙女见老二长得朴实厚道,也对他讲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就动了心,于是就答应并嫁给了他。

从此,七仙女就留在了人间。她天天在家弹棉花织布,人们就叫她织女,老二天天外出卖布挣钱,小两口过起了幸福舒心的日子。

七仙女和老二过了三五年,给他生了一男一女。一天,老二到地里去干活,天上突然响起了天鼓,原来是玉皇大帝知道七仙女的事情,大为恼怒,派天兵天将把织女抓走了。

等老二回到家一看,只见两个孩子啼哭不止,不知媳妇上哪儿去了,急得他团团转。一问孩子,那大孩子手朝天上指了指,老二才想到织女走了。他急忙担起两个孩子,披上牛皮去追织女。

老二心急,追得快,眼看快追上织女时,却惹恼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说:“好你,老二,莫非你要追到灵霄殿上去吗?”

于是,王母娘娘从头上拔下银簪,在老二和织女中间一画,平静的天河立时波涛汹涌。

老二没有办法过河,急得直跺脚,筐里的两个孩子直喊娘。织女和老二都哭了,可是哭也没用。老二想给织女留个纪念,拿出牛扣套投向织女,织女接在了手里。织女想了想,身上没什么可送的,于是掏出织布梭照着老二扔来,织女手劲小,把织布梭扔歪了。

从古到今,天河一边的织女星怀里还抱着扣套星,另一边的牛郎星旁还有个梭子星。

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却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爱情生活的追求,让世世代代的人们津津乐道,难以忘怀。

[旁注]

午时 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大概在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的这个时间段,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就已使用。

天兵天将 指天界中的将领和士兵,他们的主要作用是卫护天宫,维护佛法,下界降妖除魔。通常,天将大多穿着华丽的金甲,身体周围有五彩霞光缭绕,身形也非常魁梧,显的华丽和稳重。天兵也个个具有神力,他们通常听从天将的调遣。

灵霄殿 即凌霄宝殿,天庭宝殿之首,为玉帝面见朝臣和处理天劫事物的地方。传说是进入南天门之后的第一殿,是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的宫殿名。

[阅读链接]

老牛的牺牲精神也让七夕节增添了一个习俗,那就是为牛庆生。

这一天,牧童们会采摘美丽芬芳的花朵挂在牛角上,以纪念和怀念这头伟大的老牛。而已到谈婚论嫁年龄的小伙子们,则会在节日里与心仪的姑娘一起把牛带到河边,一人牵着牛头,一人为牛刷洗身体。

当然,为牛庆生并不是农家的专属活动。读书人别出心裁,以牛皮纸做本,并提上应景的诗句,如:“牵牛在河西,织女在河东。欢情与离恨,此期万古同。怅望织女星,天河波涛汹。花草挂牛角,感恩许皮用。”

牛郎和织女在茶豆架下定情

关于牛郎和织女定情的故事,在我国的民间还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有个牛家庄,庄里有个聪明、忠厚、勤劳的小孩叫灵儿。因为父母早亡,灵儿只好跟随哥哥过日子,嫂子马氏为人狠毒,常常虐待灵儿,灵儿只有默默地承受着。

有一年秋天,刚收割完田里的庄稼,马氏就逼着灵儿去山上放牛,并对他说:“给你这9头牛去放,要等到有了10头牛你才能回来!”

这根本就是一个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完成的事情,马氏明显地是在赶灵儿走啊!可是灵儿虽然无可奈何,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闷闷地赶着牛离开了牛家庄。

村里人听说了这件事情,都对马氏的行为感到非常气愤,对灵儿的遭遇也是深表同情。于是人们找到灵儿,有的给他送来了吃的,有的送来了穿的,灵儿感动得热泪盈眶,对这些好心的村民们一一致谢,然后独自一人赶着牛向山里走去。

当灵儿走到那草深林茂的山岭,就停下来歇脚,一歇下来,灵儿就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遭遇和嫂子的那句话,就坐在树下伤心地流起眼泪来。他心想,这是要等到何年何月才会有10头牛啊!

正在这个时候,有位须发霜白的花甲老人忽然出现在灵儿的面前。老人拍拍他的肩膀,亲切地问道:“孩子,你怎么一个人跑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来放牛?还有,是因为什么事情让你这样伤心呢?”

灵儿听了这话,鼻头一酸,就把嫂子虐待、逼他放牛的事,一五一十地跟老人讲了。老人听了,反而笑着对灵儿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孩子,你别难过,在那伏牛山里有头病倒的老牛,你只要好好地喂养它,帮它治伤,等老牛的病完全好后,你就可以赶着这头牛回家了。”说完那老人就不见了。

灵儿左顾右盼,找不到老人,感到好像是做梦似的,他使劲掐了自己一把,好疼!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于是,灵儿决定按照老人的吩咐往伏牛山走去。

灵儿走呀走呀,他翻过一道道的山,涉过一条条的涧,终于到了伏牛山,并很快找到了那头病牛,此时它正在一块大平石上卧着,没有任何生机似的。

灵儿立即趴下去,连连向老牛磕了三个响头,并喊了声“牛大伯”。老牛听见声响,睁开自己疲惫不堪的眼睛,瞅了瞅趴在自己面前的灵儿,又将眼睛闭上了。

灵儿看着老牛那没精打采的样子,心里想,老牛可能是饿了,才会这样子的。于是,灵儿就急忙跑出去,在山里面找了一些新鲜的草,并薅了一捆又一捆。灵儿将这些草背到老牛面前,开始慢慢地喂老牛,老牛看到草,吃力地一点一点地嚼着。就这样,灵儿整整喂了三天三夜,老牛终于吃饱了。

这天,老牛抬起头,突然跟他讲起话来:“好孩子,我本来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偷偷地把五谷种子撒在人间而触犯了天规,被玉帝踢下天庭,把腿给摔坏了,动弹不得。你如果能用百花的露水给我擦洗上一个月,那么我就会好起来的。”

灵儿听了,就在伏牛山住了下来,饿了就到林子里找些可以充饥的野果,渴了就喝一些山间的泉水,夜里依偎在牛旁,和老牛互相取暖,一到清晨,灵儿就去采百花,用花朵上的露水给老牛洗伤。

很快,整整一个月过去了,老牛的伤也真的好了,等到老牛的伤完完全全好后,老牛就跟着灵儿一道翻山越岭回家了。

灵儿回到家里,嫂嫂很诧异,也很生气,但是见他真的赶了10头牛回来,就动起了心眼,认为灵儿根本就不可能赶10头牛回来,就硬说有一头是灵儿偷的,还把灵儿痛打了一顿,后来还是乡亲们实在看不下去了,都来劝解,马氏才算作罢。

此后,灵儿白天放牛,夜里就睡在老牛的身边,久而久之,庄上的人都称他为“牛郎”。而那只被牛郎救活的老牛和牛郎很是亲近,每天都形影不离的。

有一次,嫂嫂马氏把毒药放到菜里,想要毒死牛郎。老牛告诉牛郎不要吃。嫂嫂生气,闹着非要跟牛郎分家,哥哥拧不过嫂子,只好也劝着牛郎分家。

牛郎既不要房子也不要田地,只带着那头老牛、一辆破车和一只破烂的箱子就离开了家。

离开家很远后,牛郎走累了,于是就在一棵桑树下搭了个草棚住了下来。

一天,老牛从嘴里吐出个茶豆,并吩咐牛郎将茶豆种在草棚门前。神奇的是,茶豆在第二天就破土而出了,在第三天就长出了绿绿的叶子。牛郎连忙给这个茶豆搭架,没过几天豆子藤就爬满了架子。

老牛说:“孩子,你夜里藏在茶豆架下,就可以看到天上的仙女,而且这些仙女也能看到你。谁要是连续七夜都偷偷地看你,那么这个仙女就是盼望做你的妻子,那时我就用车拉着你上天去,同时把她接下凡来,与你结成婚配。”

听了老牛的嘱咐,牛郎一点儿也不怀疑,就在当天夜里钻到了茶豆架下,并好奇得朝天上望去,果真看到有一群仙女在玉池里洗澡。临走时,还有一位仙女向下偷看了牛郎一眼。

第二天夜里,牛郎早早地就来到茶豆架下,很快,牛郎就看到那位仙女独自来到玉池边,大着胆子偷偷打量着牛郎。

第三天夜里,这位仙女开始望着牛郎微微地笑。第四天夜里,仙女便向牛郎点点头。第五天夜里,仙女端出一篮蚕,第六天夜里仙女偷出一架织布机,第七天夜里,仙女拿着织布梭向牛郎招手。

牛郎和织女,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眉目传情。牛郎盼着织女下凡,织女盼着牛郎快去与自己团聚。

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从天空飞来很多喜鹊,落在老牛头上,“喳喳喳”地叫着:“织女差我来,叫您快去聚。快去聚!快去聚!”

老牛笑着点点头,吩咐牛郎套上车,坐上去。老牛四蹄腾空,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玉池。牛郎下车,和织女把织布机放到车上,织女挎着蚕篮上了车,牛郎也跳上车同织女坐在一起。老牛随后腾云驾雾,一会儿就载着牛郎和织女到了家。

不久,乡亲们就获悉牛郎成了家,都纷纷赶来像牛郎贺喜。织女就把她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还教大家养蚕、缫丝和织绸缎的方法。

没有多久,全村的人都知道牛郎娶了一位贤妻,不仅能养蚕,会抽丝,还能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大家都说织女的织布机是从天上带来的,织出来的绸缎做成衣,冬暖夏凉。

这消息传了出去,引来了山南海北的丝绸商人,都争着前来收购南阳绸。这事轰动了白河两岸伏牛山区的千家万户,他们都送自家的姑娘来这里学织布。

织女心地善良,乐于教人,不到两年,附近的家家户户都学会了养蚕、抽丝和织绸缎。

到了第三年的七月七,织女一胎生了一男一女龙凤胎,男的叫金哥,女的叫玉妹。每天,牛郎耕田,织女织布,孩子快乐的嬉闹,日子过得很是和睦。

几年后的一天,牛郎正在田里犁地,忽然听到晴空中响了一阵雷,接着,老牛便望着牛郎直流泪,弄得牛郎不知所措,愣愣得盯着老牛,老牛悲伤地对牛郎说:“孩子,我当初把织女拉下凡间,触犯了天规,现在被天帝发现,看来是活不成了。等我死后,王母娘娘肯定不会放过你们,到那时,你吃了我的肉可以脱俗成仙,用我的皮做成鞋穿能腾云登上天去。”

说完最后一个字,老牛就应声倒下了。牛郎悲伤地哭了一阵之后,就依着老牛的吩咐做了。

七月七这一天,牛郎正在锄地,忽然金哥和玉妹两个孩子哭着跑了过来,哭哭啼啼地告诉牛郎说,从天上来了个老婆子,把妈妈从织布机上拉走了。

牛郎听了,知道老牛说的话应验了,就急忙拉着两个孩子赶回了家,穿上用老牛皮做的鞋,一手拉着金哥、一手拉住玉妹,腾空就追。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愤怒地拔下头上的金簪,照着脚下一画,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出现在了牛郎和两个孩子的面前,牛郎拉着金哥玉妹站在望着这道无法逾越的天河,急的直哭。

哭声震惊了玉帝,玉帝一看是一对孩子,觉得怪可怜的,于心不忍,于是就决定让他们一家人每逢七月七相会一次。

此时,凡间的人们突然发现牛郎一家人不见了,都感到十分蹊跷。于是在夜间到茶豆架下朝天上望,他们看见在天空中出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河的那边是织女在哭,而河的这边则是牛郎拉着金哥和玉妹,也在哭,见者无不为之动容的。

人们将群星闪烁的天空多出的这条银带叫为天河,不久,人们发现在天河的一边多了一颗星,这颗星就叫织女星,一边多了三颗星,其中一颗叫牛郎星,另外两颗是他们的孩子金哥和玉妹。

人们想念牛郎和织女,每到晚上总是钻到茶豆架下仰望天空。到了第二年的七月七晚上,人们突然看见满天的喜鹊向着天河扑去,互相咬着尾巴,搭成一座鹊桥。牛郎一手拉着金哥,另一手拉着玉妹上了桥。织女也从桥那边过来了,走到鹊桥中间,一家人相会了。

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寄托了古代人们对有情人长相守的一种美好向往和愿望,真是即显得凄楚,又不乏浪漫!

[旁注]

花甲 指60岁,花甲也指年月、时代、年纪、年岁。花甲即一甲子,由天干、地支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60年为一循环。因干支名号错综参互,故称花甲子。后称年满60为花甲。

五谷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草棚 就是草屋,屋顶由稻草编成的草爿镶嵌而成,横梁是稍粗一些的毛竹,柱呢,考究的用松、杉,普通人家大都也就弄更粗的毛竹顶替。墙是北方人叫做干打垒的泥巴墙.

织布机 织机的俗称。最早的织布机,是席地而坐的踞织机,使用方法是用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右手持打纬木刀在打紧纬线,左手在作投纬引线的姿态。腰机织造最重要的成就就是采用了提综杆、分经棍和打纬刀。这种织机虽然很简单,但是已经有了上下开启织口、左右引纬、前后打紧等3个方向的运动。

绸缎 绸是一种薄而软的丝织品,缎是一种质地厚密而有光泽的丝织物。我国很早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了。到了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有了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

玉帝 即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居住在玉清宫。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修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权最大。玉皇上帝除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之外,还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

[阅读链接]

让人产生无尽遐想的是,每年的七夕几乎都会下雨,仿佛真的是牛郎和织女相会时所流下的眼泪。

在民间,人们会在这一天找出许多坛子,放到院接这些雨水,因为传说这些雨水能做药引子。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用一个深一点的瓦坛或者瓷坛盛接雨水,然后放一个和坛子大小相宜的冬瓜到坛里去,再将坛子口密封,存放于屋里阴凉的地方,等些日子后打开,里面就成了一坛子七月七冬瓜水了。

相传,七月七冬瓜水喝了能去火,夏天小孩身上长痱子,也可以用这些冬瓜水混了珍珠末涂抹,立竿见影。

源于对自然和时间的崇拜

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最早传说源于楚国,到了汉代,伴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其传说更为广泛、具体、生动、形象,成为绘画与雕刻的重要素材,同时也成了孕育这些动人传说故事的土壤。

汉代是我国天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而汉代的南阳是全国有名的都市之一,并成为南北文化、科技发展的交汇地,多种文化因素的碰撞,产生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据文献记载,南阳在周代已有了养蚕业和丝绸业。西汉年间,南阳郡为全国八大蚕丝产地之一。东汉时,张衡《南都赋》中记载的“帝女之桑”就出自南阳,当时名扬天下。

在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中,都离不开织女的纺织技术。在盘古开天辟地的民间传说中,描述了织女如何传授养蚕、缫丝、织绸技术,这与很有名望的南阳丝绸有着渊源的关系。

由七夕节衍生出的“乞巧”风俗活动,主要因为织女是天帝之女,心灵手巧,便成为历代人间少女们所崇拜的形象。

在我国各地民间,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流传得相当广泛,但是其核心内容基本一致。神话传说自产生到流传过程中形成定型故事,一般与产生地区的地名风物相关联,这也是神话传说地方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牛郎和织女传说的地方化,不仅仅与传说中的人物、地点和地方有关,而且所反映出的农耕地区的特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耕牛是农耕地区不可缺少的劳动力,是从事农耕的主要“生产力”,同时,牛也是牛郎和织女传说中的主要角色。

南阳黄牛是我国五大良种牛之一,享誉海内外,南阳牛的历史悠久,自然就产生了许多“牛”的故事,如伏牛山、嫦娥与黑牛、百里奚养牛,以及牛郎和织女等的故事,其中,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就是其中最精彩的一段。

早在春秋时代,南阳黄牛已进入舍饲、圈饲阶段。生于南阳长于南阳的秦国名相百里奚就善于养牛,在他落魄的生涯中,于南阳城西麒麟岗牧牛为生。他曾听说周王子颓喜欢牛,就以养牛作为晋见阶梯,被传为佳话。

后来,斗牛成为南阳当时盛行的一种活动。由此,在举世闻名的南阳汉画像石中,出现了大量的牛的形象。如此渊源的“牛”文化,从而产生了南阳城西牛家庄的“牛郎”,也就不足为奇了。

神话的土壤既已具备,那么,美丽的传说也就会随之自然而然地形成。

但是在我国漫长的岁月印记中,七夕最早的起源到底是什么呢?

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据历史文献记载,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就有了有关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记载。

根据《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东晋周处的《风士记》记载:

七月初七,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

此处的河鼓和织女,指的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牵牛星是视为谷物神,织女则传说是天帝之女桑蚕神,谷物神和桑蚕神都是农耕民族的先民极为重视的神袛。

那时的人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7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至于在七夕拜牵牛和织女二星,是因为两星的运行七月显得最为突出。

对于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七夕最早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除了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之外,也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很强的时间感。

据《太平御览》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七月七日为良日”,所以把它作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人们也习惯上把农历正月初一、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初二和初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列为吉庆的日子。

我国古代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在民间,七数表现在时间上的阶段性,即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

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因此,在七夕风俗里,有乞巧乞福乞情等风俗,都是源于七月七是良日,以此祈求丰收美满之意。

王勃的《七夕赋》说“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就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爱情相关的最美好、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因此,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做“星期”。

在我国的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为“喜寿”。

此外,因“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在算盘上,“七”又是每列的珠数。“七”,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而“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七夕还别称“星期”。这是因为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很特殊,一年才能相遇一次,因此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七夕源于人们对自然、星辰、时间、数字等的崇拜,而在后世不断地发展演变过程中,关于男女爱情的内容也逐渐融到了其中,体现出人们追求幸福和美好情感的愿望。

当然,七夕节能够成为我国千古流传的节日,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自秦汉以来,我国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导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中。在这种经济状况下,纺织成为广大妇女的必修课,她们渴望在经济生产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就为“乞巧”习俗的萌生和盛行,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

传说中的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孙女,她心灵手巧,尤其善织,能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五彩缤纷的云朵。想获得灵巧的姑娘们,自然而然就把织女当成自己崇敬的榜样,向她乞巧。

此外,人们津津乐道的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所表现出的真挚爱情,特别是男耕女织、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充分反映了广大民众,特别是妇女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追求。这也是作为一种心理因素,促成了节日与传说的完美结合,世代传承,并获得不断丰富和完善。

[旁注]

张衡 (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盘古 或称盘古氏或盘古大帝,我国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是唯一的一位可以被称为“顶天立地”的神,关于盘古的传说有很多版本,但都普遍认同盘古是开天辟地的人物。盘古为了人类而献身,用自己的身驱创造了世界万物。

百里奚 (约公元前700年~公元前621年),亦称百里子或百里,百里氏,姓百里,名奚,字子明。春秋时楚国宛人。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太平御览》 宋代一部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55部550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可谓包罗古今万象。

二十八宿 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28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主题之一,广泛应用于古代天文、宗教、文学及星占、星命、风水、择吉等等术数中。不同的领域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相关内容非常庞杂。

王勃 (649年~675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算盘 我国使用的一种计算用具,已有近3000多年的历史。算盘为长方形,木框中嵌有细杆,杆上串有算盘珠,算盘珠可沿细杆上下拨动,通过用手拨动算盘珠来完成算术运算。

[阅读链接]

自然崇拜,就是对自然神的崇拜,它包括了天体、自然力和自然物三个方面,如日月星辰,山川石木,鸟兽鱼虫,风雨雷电等,这是人类依赖于自然的一种表现。

在原始社会,自然现象的变化,尤其是那些能够直接影响人类生存的自然变化,被看成了有人性的、有意志的实体,从而激起人类对自然的崇拜。

自然崇拜与人的社会存在有着密切关系,人类原始部落群体因其生活环境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自然崇拜对象及活动形式,一般都崇拜对本部落及其生存地区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影响最大或危害最大的自然物和自然力,并且具有近山者拜山、靠水者敬水等地域及气候特色,反映出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丰产富足的实际需要。

这样,就自然而言地衍生出了人们在七夕时对于星宿的崇拜。

上古观象授时知识的反映

牛郎和织女,在古代文献中,最初是作为两颗星星的名字而出现的。这两颗星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中的《大东》篇,诗中将牛郎称为牵牛。

古人之所以关注天上的星星,是因为星星在夜空中位置的变化可以用来标农时、记时令,而牵牛、织女两星则是作为秋天到来的标志受到古人瞩目的。

这一点,在《夏小正》这部上古农事历中就说得很明白,它说道:

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

一句“织女正东向”,就蕴含了牛郎和织女七夕会天河这一故事的全部秘密。

织女星为全天第五大亮星,在北方高纬度夜空则是最亮的一颗星星,而且由于织女星纬度较高,一年中大多数的月份都看得见。因此,高悬天顶、璀璨夺目的织女星非常引人注目,古人很早就根据它的方位变化观象授时了。

根据天文学者的推算,《夏小正》时代农历七月的黄昏,织女星恰恰升到了一年当中的最高点,即到了夜空靠近天顶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这颗皎洁的明星,正端端正正地高悬在人们的头顶上。“织女正东向”的意思是指由织女星东边两颗较暗的星星形成的开口朝东敞开。那么,东方是什么呢?古时候的人们只要抬头看去,就会一目了然。黄昏的夜空,在织女的东南方,在灿烂银河的东岸,不是别的,就是那颗让织女朝思暮想的牵牛星。

七月黄昏,夜空中这种银河直贯南北、织女高悬天顶、牛女相映成辉的景观给古人留下深深的印象。《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意象就是这种独特天象的形象写照,而七夕之夜牛郎和织女会天河的故事,自然就是从这种天象演绎而来。

也就是说,追本溯源,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原本与人间男女的爱恨情仇无关,而只是上古天文学观象授时知识的反映。

织女、牵牛两颗星星的得名,也是源于其观象授时的功能。如上所述,织女是七月之星。七月暑气渐退,天气乍凉,在男耕女织的古代,这个时候该是女人纺线织布、准备寒衣的时候了。《诗经·豳风·七月》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就道出了此意。“九月授衣”,意思是九月已是万物萧杀的晚秋,该是穿寒衣的时候了。九月授衣,则必须八月裁制,那么,七月,就该是织妇们飞梭织布的时候了。

这首以“七月流火”起兴开头的西周农事歌谣,很有可能就是当时的织妇们在七月的夜晚,一边摇动纺车织布,一边反复吟唱的。

天上,织女星光璀璨,地上,纺织娘浅唱低吟,人间天上,相映成辉,那颗照耀着人间纺织娘劳作的明星,因此就被赋予了织女的名称,成了人间织女的守护神。

七月开始纺绩,因此就形成了七夕乞巧的风俗。古代每到七夕之夜,妇女们拜牛郎和织女,并结彩缕、穿七孔针、查看蜘蛛结网,据说这样可以使自己变得心灵手巧。

这种风俗早在晋代的《西京杂记》和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了。正是凭借着这种年复一年的乞巧仪式,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才代代相传,流传人间。

七夕何以必须陈设瓜果?这不过是因为七月之时,正是瓜果成熟的时候,《七月》说:“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壶”指葫芦。正因为七月与瓜果之间的时令关联,汉代纬书《春秋合诚图》记载:

织女,天女也,主瓜果。

可见在古人心目中,织女这颗初秋之星,俨然成了瓜果的象征。

那么,牵牛之得名又跟时令有什么关系呢?《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意为牵牛象征牺牲,牺牲指诸如牛、羊之类在祭典上宰杀献神的牲畜。

这一说法暗示了牵牛星之得名和牺牲之间的关系。牛、羊等用为牺牲的动物,饲养生长有一定的周期,古代针对饲养牺牲动物的每一阶段,都要举行一定的活动。

对此,《礼记·月令》中有明确的记载:春天,万物孳乳,牲畜繁育,故到了暮春三月,需要统计幼畜的数量;六月,夏秋之交,草木丰茂,刍秣收割,故令臣民贡献牧草以为养牲之饲料;八月,仲秋之月,牲畜体格已定,察其长短肥瘦,合规中度的牲畜才能用为牺牲;九月,暮秋之月,牺牲已经长成;到了腊月岁末,就宰牲祀神,祈福纳祥。《月令》中称八月“循行牺牲”,表明八月是牲畜饲养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的时间点。此时的黄昏时分,明亮的织女星已经离开头顶向西滑落,而银河东岸与织女遥遥相对的另一颗明星,则紧随其后升上天顶,这颗星因此就被作为视牲之月的时间标志,并被顺理成章地命名为牵牛。也就是说,牵牛星之名牵牛,不过是因为古人以之作为牵牛视牲之月的时令标志。

可见,七夕故事和民俗的各个主要环节,都可以由其与岁时的关系得以解释。而民间传说中七夕的雨水自然也与织女的悲伤无关,七夕之所以多雨,不过是因为初秋七月,正是我国大地连绵秋雨开始的时候。

尽管有牛郎和织女之间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但七夕习俗却根本与爱情无关。七夕,作为秋天的第一个节日,拉开了秋天的序幕,而秋天的戏剧永远是令人伤感的悲剧。

因此,七夕与其是一个温馨的节日,不如说是一个哀伤的日子,与其说是一个令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日子,不如说是一个自古多情伤离别的日子。

七夕非爱情的季节,所以在古人的观念中,七夕对于婚嫁来说,并非是一个吉利的日子,而牛郎和织女的爱情,也并没有花好月圆的意味。

[旁注]《夏小正》 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全文共400多字。它的内容是按一年12个月,分别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其指时标志,以动植物变化为主,用以指时的标准星象都是一些比较容易看到的亮星,如辰参、织女等。

意象 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诗经》 我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一直沿用。

荆楚岁时记 记录我国古代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全书凡37篇,记载了自元旦至除夕的24节令和时俗。有注,传为隋代杜公瞻作。《荆楚岁时记》涉及民俗和门神、木版年画、彩蛋画、印染、刺绣等民间工艺美术以及乐舞等,这些民俗、民间工艺美术传自远古,延续后世。《礼记》 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85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39篇。戴圣选编的49篇本叫《小戴礼记》,即《礼记》。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月令 主要采用“以时系事”,体现了人们遵循自然节律安排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观念思想,反映出古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月令以四时为总纲、12月为细目,以时记述天文历法、自然物候、物理时空,王者以此来安排生产生活的政令,故名“月令”。

[阅读链接]

在山东民间戏曲《天河配》的剧目中,曾提到过牛郎名叫孙守义,住在牛郎官村。姓孙的这个家族,在沂源县牛郎官村世代居住,自然而然和这个传说相吻合。

牛郎官村里的牛郎庙,初建于明万历九年,清嘉兴二十年重修,殿内为牛郎和子女的塑像,旁卧金牛,墙上画着牛郎织女的完整传说。

相传莫洲人张道通云游至此,在山洞中修行,一日梦见一女子哭诉,称其是玉帝的女儿,因爱慕凡间的牛郎,故下凡尘,暂无居所,恳请收留。

张道通醒后,去山下村落寻找,果见有牛郎孙守义郁郁寡欢,遂搬出此洞让给织女。

唐朝时,有人路经此地,隐约听到洞中传来扎扎机杼声,感到十分神奇,遂塑织女像于洞中,沂源八景之一“织女仙洞”由此得名。

七夕节在后世岁月中的演变

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在夏商周时代就有人注意到了。古人认为“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当时在民间,这一天只有些与农事相关的活动。

在《诗经·小雅·大东》这首诗中描述说,银河两岸的织女星、牵牛星,尽管有其名,却不会织布,不能拉车。诗中对织女、牵牛两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种隐喻式的联想,并无任何故事情节。

这时人们对两星的认识,虽然很可能与当时农耕信仰中的谷物神,即牵牛星和帝女之桑女神即织女星有关,但还只是有关日月星辰简单的神话形象,同对爱情的认识和想象尚处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之中,自然它还不能成为传说的前身或胚胎。

然而,这不是说同传说绝无关系。因为,此时的牵牛与织女,已不再是纯粹自然现象的星座而并无其他含义,牛郎和织女星作为一种文化的因素,开始进入文学的大系统之中。正是这种因素,为这个古老而浪漫传说的生成,准备了潜在的文化条件。

牛郎和织女传说中,主要人物牛郎和织女的原型是周人的祖先叔均和秦人的先祖女修。周秦文化的交融造就了这一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

关于牛郎和织女传说的典籍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大东》: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其二为《诗经·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神女,不可求死。

这些记录只是牛郎和织女传说的雏形,这几句话描述了织女没有织布,牵牛不拉车,显然,此时描绘的织女星和牵牛星,主要还是作为带有农耕文明和家庭手工业文明象征的两个星宿出现,至汉末,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形成基本情节,并奠定了悲剧的基调。

到了秦汉以后,对相隔银河的织女星和牵牛星,人们附会了不少神话传说,产生了许多与之有关的民间故事,给这节日的风俗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

七夕风俗除继承远古的一些习俗外,在汉代以后,还产生了与牛郎、织女相关的文学故事。

在西汉时期,织女、牵牛已经被传为两位神人,而且有了塑像,面面相对。汉武帝刘彻命人于京都长安开凿昆明池,并于池的两侧摆放牵牛、织女石像。如班固的《西都赋》记载:

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

张衡的《西京赋》也说:

乃有昆明灵沼……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

牵牛和织女已经从天上来到了人间。原来被远远地隔离在银河两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因素同牵牛、织女传说的结合日渐明显。

牵牛、织女两星已经具备了人物形象,弄机织布,思念流泪,并且开始被编织为一幕恩爱夫妻因受银河之隔的爱情悲剧。

到了汉代,在司马迁的笔下,织女的家庭出身才有了一些眉目。在《史记·天官书》中说:

织女,天女孙也。

意思是说织女是天帝孙女,亦称天孙,是个仙女。

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从嫁与河西牛郎后,织造就中断了。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夕相会一次。而牛郎则未能脱俗,始终是个凡夫俗子。因此七夕相会,也就是仙凡相会。

在《汉书·天文志》中,也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到了南北朝时,任昉在《述异记》中记载:

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在汉末的《古诗十九首》中,也有这样的描写: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比起《诗经·小雅·大东》中说得更加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饱受隔绝之苦的爱情悲剧。

诗中虽然没有直言牵牛、织女是夫妻,但织女终日思念牵牛,渴望相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情节则是十分清楚的。

在东汉应邵编撰的《风俗通义》中有一段记载: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

这表明,在当时,不仅牵牛、织女为夫妻之说已被普遍认可,而且他们每年以喜鹊为桥、七夕相会的情节,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融入了风俗之中。

在七夕之夜,妇女们不仅争出家门观赏“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鹊桥之会”,而且还要祭拜牛郎和织女星,乞愿七巧。

对于这一点,可以从汉代的一些画像中体现出来。据吴曾德著《汉代画像石》一书记载,在山东历城孝里铺孝堂山的郭氏墓石祠中,有一幅石刻天象图。

图中有牵牛星、织女星遥遥相对,在织女星下有一女子正坐在织机上操作,旁边还有一只飞鸟,就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以鹊为桥、七夕相会的表现。

此外,在河南省南阳汉画馆中,也有一幅表现牛郎和织女的画像。这幅画像右上角有一牵牛星,星下画一牛,牛前有一人做扬鞭牵牛状,左下角有一织女星,里面跪坐着一位头挽高髻的女子。这显然也是对牛郎、织女传说的一种艺术表现。

在三国时期,更有不少诗文反映了这一内容。如曹植的《九咏注》说:

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

由此可见,牵牛、织女已经成为诗人表现爱恋和思念之苦的一种突出和常用的意象。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几乎发展完备,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牛郎,嫁后遂废织紝。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天帝似乎是一个严厉的家长,这大概是汉魏时期家族生活、伦理规范的反映。

我国文学的特点是以诗文见长,早期神话传说的流传也多以诗词为载体,诗人墨客们伤怀吟哦那相思时的期待,相会时的缱绻,相离后的惆怅,而诗文的优点是可以无限浪漫缥缈,却难有实质性内容,所以,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传说情节并无太多进展。

后来话本志怪小说戏剧的兴盛繁荣,才使得牵牛织女的传说真正拉开了讲故事的架势,包括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等,眉目清晰,详细完整。

干宝《搜神记》卷一的《董永之妻》便是这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最早的版本,也是后来《天仙配》的蓝本。董永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天帝派织女下凡与他结为夫妇,助他偿债。

另一篇《毛衣女》则讲了一位下凡的羽衣仙女,与豫章新喻县一名男子结为夫妇的故事。后来的《天仙配》大概把二者加上古老的牵牛织女传说糅合起来,最后成形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牛郎和织女故事,开始与七夕节俗相互融合,七夕节成为普遍的节日,其活动也日益丰富,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钰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这充分反映了民间女子在七夕穿针引线、祭星乞巧的情景。

通过观看蜘蛛结网的情状来占卜自己在针线织作方面的天赋,也是一种女性们在乞巧时经常采用的方式。南朝时的做法是将蜘蛛放在瓜上,让它在瓜上结蛛网,然后根据蛛网的密与疏来推测自己是否得巧,为它所附着的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故事得到广泛传播,这个时期,七夕原有的禁忌意义在此时已经完全消失,农历七月初七成为了欣赏天庭欢聚、乞求人间幸福的吉日。

因此在这一时期,七夕节不仅继承发展了己有的“乞巧”习俗,还添加了乞求富贵、乞求长寿、乞求生子的习俗。

同时,由于人们对牛郎和织女之间坚贞的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七夕节成为人们的情感依托。而汉代的登楼晒衣习俗到魏晋时演变成为晒书习俗。《世说新语》记载:

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晒衣服,隆乃仰,出腹卧,云‘晒书’。

另有阮咸先生看见邻里在七夕曝衣,而他家徒四壁却也翻出自己的粗布破裤晾出来。这显示出七夕习俗在民间的影响极大。

这其中,乞巧爱情与求子都与女性的生活及精神密切相关,封建社会对于子嗣的重视也直接决定了女性的地位,所以求子也是当时女性的重要活动,而对于爱情的祈求则是封建女性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望。

七夕食俗也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相关最早的记载是在晋周处的《风土记》中,七月初七是个好日子,这天的饮食也不同于以往,北人会吃汤饼。汤饼又称“不托”,是一种经水煮过后的面块等简单的食物。

人们在七夕节吃饼有其文化内涵。饼是圆状,古人认为“圆,阳物也”,阳物有辟邪的功能,吃阳物可以求吉利。而且,圆还暗示在七夕之夜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有团圆之意,所以古人也把七夕饼叫做“巧饼”。

与此同时,还涌现出许多描写七夕风俗的诗歌。其中最多的是描写七夕穿针的诗。如梁简文帝萧纲的《七夕穿针诗》:

怜从帐里出,想见夜窗开。

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

刘遵的《七夕穿针诗》:

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

穿针乞巧的习俗在此时已出现,并被后世之人不断地延续了下来。

唐代长安盛行各种七夕节俗,在《开元天宝遗事》中,也有“宫中殡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的记载。宫女们长期被幽禁在宫廷中,生活的寂寞,情感的空虚,使她们对七夕穿针之事甚感兴趣。

唐代崔颢的《七夕》诗,曾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女性们穿针乞巧的风俗,诗云: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安城中家家户户的少女少妇,在七夕节时都要持针线、供瓜果、摆香案,向织女乞巧,其目的也正是为了想要证实自己在针线活计方面的天赋与才能。

唐代时,皇宫中也十分盛行用蜘蛛乞巧的习俗,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当时每至七夕节,宫女们便要:

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唐宋时期,七夕食饼又出现了变化,《唐六典》中记载:

七月七日加研饼,并于常食之。

宋代以后,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从朝廷到民间,牛郎、织女成为了祭祀的神灵,祭祀盛行推动了七夕节的发展。七夕节俗活动更加丰富了,除了保存历代流传下来的习俗,还出现了《天河配》、《长生殿》等节令戏,七夕节成为了可以使民众娱乐放松的节日。

宋代罗烨、金盈之编辑的《醉翁谈录》说:

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填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由此,我们能够得知当时七夕节热闹非凡的场景。978年,宋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