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种病家庭中医治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30 22:32:20

点击下载

作者:魏汉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136种病家庭中医治疗

136种病家庭中医治疗试读:

内容提要

中医药学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更深入地扎根于中华大地,造福于中华民族。本书根据家庭治疗的特点,上篇简略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治疾病的方法,以便读者能准确地把握下篇介绍的内容。下篇重点介绍了136种常见内、外、妇、儿、五官科以及性相关疾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其中,详细介绍了中药、食疗、按摩、脐疗、耳穴等治疗方法。内容丰富,条理清晰,使人读后一目了然。

本书是家庭必备的医学参考书,也可供基层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

上 篇

第一章中医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中医药学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灿烂明珠之一,它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医学理论体系,并运用了当时的哲学和其他学科的成就,使之成为一种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唯物的、朴素的民族医学。第一节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合称阴阳五行学说。它是哲学的观点运用于中医,并作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之一。一、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阴阳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代表同一事物中存在着的两个对立面。即把事物的属性分为阴和阳两种,如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动静,时日的昼夜,天气的阴晴等等。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发展和变化着的。中医学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它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二、五行学说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它是用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来解释世界。五行学说把世界的各种事物,根据其属性,归纳于五行之中,并说明五类物质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从而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如五行在生理上的相生相克,病理上的相乘相侮等,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立法的依据。第二节脏腑经络学说一、脏腑学说

脏腑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子宫)。中医学中的脏腑概念,既指解剖所见的实体,更主要的是指功能,且跟西医不完全一致。脏腑学说是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相互关系的学说,是最重要的中医理论之一。五脏有贮藏、化生精气的功能;六腑具有接受、传导、消化饮食物的功能;奇恒之腑不直接与饮食物接触,又有类似于五脏的贮藏精气的功能。二、经络学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它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的通道。经络学说是研究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的相互关系的学说,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节气、血、精、津液、神一、气

古代哲学家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中医学把气分为物质之气和功能之气,前者指构成人体的物质,后者指维持生命活动的功能。气的范围极为广泛,一般将气分为脏腑之气:分布于脏腑,维持并体现脏腑功能者;宗气:蓄积于胸中,主管呼吸功能并助心行血者;营气:运行于血脉之中,能化生血液且营养全身者;卫气:疾行于脉外,主管温煦肌肉、开合腠理并抵御外邪者;元气(真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经络之气:运行于经络,沟通表里上下,通行气血,传导感觉者;水谷之气: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清气:概指自然界或人体中具有营养作用的物质;浊气:人体经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二、血

血是运行于脉管中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营养和滋润周身的功能。主要靠脾胃运化水谷而化生的精微物质所化生。三、精

精是构成人体并且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前者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即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者是出生之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所化生的精气而贮藏于肾脏的部分。两者相互促进,先天之精促后天之精,又需要后天之精的不断补充。精是生长、发育、性生活和孕育的物质基础。四、津液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关节液和涕泪等。津液主要靠脾胃运化水谷,吸收精微和小肠分清别浊所化生。脾主运化,肺主肃降,肾司开合在津液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津液代谢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过多则产生水肿、痰饮,不足则形成阴虚燥热。五、神

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语言、形象、动作等。狭义的神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神一般指后者。神为心所主,分属于五脏。观察神的变化,对判断疾病的轻重、预后有重要意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第四节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强调: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因此,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可以反应到体表,体表的病理改变亦可影响脏腑的功能。通过调整全身机能,可以治疗局部病变。②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变化必然要影响人体生理功能。如气候炎热时,人体通过出汗来散热;气候寒冷时,则汗孔闭合,以调整体温。人体适应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剧烈的气候变化,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发病与季节有关,如肺炎多在冬春发病,肠炎多在夏秋发病。即使是在一天之中的早晨、中午、黄昏、半夜,疾病也有慧、安、加、甚之别。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主要方面。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了疾病的部位、原因、性质和邪正关系,反应出疾病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是科学的思维方法。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具有某一特定性质的证。论治则是依据辨证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中医学不满足于辨病,更强调辨证。有病同证异,有病异证同。因而,治疗上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第二章病因病机第一节病 因

病因是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诸如气候异常、疫疠流行、精神刺激、饮食劳倦以及外伤等。此外,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痰饮、瘀血,也是致病因素。一、六淫外感

淫即是过盛。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界气候因过盛而导致疾病的总称。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正气强弱有关。可以单独侵袭人体,也可兼挟致病,常从口鼻、肌表而入。六淫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寒到极点可以转化为热,热到极点可以转化为寒,热盛还可以生风。

1.风邪:风邪一年四季均可致病,以春季为多。其致病特点为:(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犯阳位:风邪常侵袭人体头面部、背部和肌表,易致肌腠开泄而汗出。(2)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或兼挟其他病邪致病。外感疾病一般都有风邪。(3)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邪致病后,病位游走不定。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点。

2.寒邪:寒邪致病,冬季为甚。其致病特点为:(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袭肌表,卫阳被遏,可见恶寒、无汗;寒邪直中脾胃,则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寒邪直犯心肾,则见畏寒踡卧,神疲肢冷。(2)寒性凝滞:寒邪致病,易致经脉、气血壅遏不通,凝塞阻滞而产生痛证和瘀血证。(3)寒性收引: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肌腠、经络、筋脉收缩而拘急,可见恶寒无汗,肢体屈伸不利或痉挛,脉弦紧。

3.暑邪:暑邪为夏至到立秋之间的火热性质的邪气,其他季节无暑邪。其致病特点为:(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邪致病,常见壮热、烦渴、面赤、脉洪大等阳热症状。(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暑邪伤人,其特点是向上向外。向外则汗出较多,不但伤津,气亦随汗而泄,可见口渴喜饮、尿少短赤、心慌气短。向上则犯清阳,可见头晕头重,甚则突然昏倒,不醒人事。(3)暑多挟湿:暑天多雨而潮湿,又因暑热蒸发,空气中的湿气较重,易致暑湿相合为病,可见发热、口渴、头身困重,胸闷恶心,大便溏而不爽等症。

4.湿邪:湿邪致病主要见于多雨季节,江南潮湿多雨地区多见。其致病特点为:(1)湿性重浊:重浊指沉重、秽浊。湿邪致病,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面垢眵多,大便溏泻或痢下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带下量多。(2)湿性粘滞:湿邪致病,部位固定不移,经久不愈,且致各种分泌物排泄不畅。(3)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感受湿邪后,气的运行受阻,郁滞不通,可见胸闷脘痞、大便不爽、小便短涩。湿邪易困遏脾阳,脾失健运,可见脘腹胀满、纳呆、尿少、水肿。(4)湿性趋下:湿为阴邪,易犯下部,故湿邪常侵袭人体腰以下的部位。

5.燥邪:燥邪为秋天的致病邪气。其致病特点为:(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易伤津耗液,出现口干鼻燥、口渴咽干、皮肤干涩粗糙、小便短少、大便秘结等症。(2)燥易伤肺:口鼻之气通于肺,燥邪常从口鼻而入。故燥邪伤人,首先犯肺,而见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喘息胸痛等症。

6.火(热)邪: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火热同属阳热病邪,只是程度差别。一年四季均可致病,以夏季多见。其致病特点为:(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伤人,多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阳热证候。炎上指火邪易上扰而致口舌生疮、面红目赤、心烦躁动、神昏谵语。(2)火易耗气伤津:火热之邪,迫津外泄,消灼阴液,也耗伤人体正气,可见口渴喜饮、鼻咽干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神疲乏力。(3)火易生风动血:动血指火热灼伤脉络,迫血妄行所致各种出血证。生风指火热消灼阴津,肝筋失养所致的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4)火易生痈疡:火热病邪深入血分,腐蚀血肉而致各种痈、疽、疮、疡。

此外,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类似外感的风、火、湿、燥、寒病邪,分别称为内风、内火、内湿、内燥、内寒。其致病特点同于外感。二、七情内伤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对客观事物的正常反应。只有突然的、剧烈的或长期的精神刺激,才会导致疾病。致病特点如下:

1.直接损伤脏腑:各种异常情志变化,损伤脏腑不同,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其中,尤易损伤心肝两脏。此外,七情可以间接损伤他脏,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横逆犯脾。

2.影响脏腑气机(1)怒则气上:过度愤怒,肝气横冲上逆,血随气上,可致面红目赤,或呕血,或昏仆。(2)喜则气缓:长期喜悦,使心气涣散,意志不坚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办事效率差、神疲乏力等症,严重者可致失神狂乱。(3)悲则气消:过度悲忧,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4)恐则气下:突受巨恐,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可见二便失禁、遗精、阳痿等症。(5)惊则气乱:突然受惊,使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气机逆乱。(6)思则气结:长期的思虑劳神,使脾气郁结,消化功能失职而出现纳呆、便溏、脘腹胀满等症。久思也可损伤心气,致心气郁结,心神失常而出现心慌、健忘、失眠、多梦。三、饮食和劳逸

饮食、劳动和休息是人类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是,饮食和劳逸必须合理安排,否则也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1.饮食不节(1)饥饱失常:过饥则营养不足,气血生化乏源,人体抗病能力减弱。过饱或暴饮暴食,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能力,使脾胃受伤而出现脘腹胀满、暧腐吞酸、厌食、吐泻等症。此外,食滞还可以造成小儿疳积、痔疮和痢疾。(2)饮食不洁:进食不清洁或食腐烂食物,直接损伤脾胃,形成腹痛、吐泻、痢疾及各种虫证,严重者可致食物中毒。(3)饮食偏嗜:饮食应适当调理,粗精结合,五味相宜,寒热相得。若偏嗜寒凉饮食,易损伤脾阳,出现脘腹冷痛、腹泻。偏嗜温热饮食,易损伤胃阴或热积胃腑而形成口渴、腹满胀痛、便秘、痔疮。偏食甘味,易呆胃滞脾。偏食咸味,易致浮肿、眩晕。偏嗜粗粮或精食,均致营养不良。

2.劳逸损伤:劳动和体育锻炼,可以流通气血,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恢复体力和脑力。只有过劳、过逸,才会致病。(1)过劳:包括体劳、房劳、神劳三个方面。劳力过度,则耗气、伤筋、损骨,使人疲乏无力;房劳过度,损耗肾精,出现腰膝酸软、遗精、阳痿、性欲冷淡等症;劳神过度,损伤心脾,心血暗耗,脾气不足,出现心神失养的心慌、失眠、健忘和脾失健运的腹胀、纳呆、便溏等。(2)过逸:长期过度安逸,不参加劳动和锻炼,会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运化功能呆滞,出现食少乏力、精神不振、形体发胖。四、疫疠

疫疠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包括西医所谓的各种传染病的病源微生物。主要通过空气或接触传染。五、外伤

外伤包括枪弹伤、刀伤、跌打损伤、持重致伤、烧伤、烫伤、冻伤、虫兽伤等,比较好理解,不必赘述。六、痰饮和瘀血

1.痰饮: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较稠浊者称为痰;其较清稀者称为饮。痰和饮又难以绝然分开,故常合称痰饮。痰包括有形可见的、咳吐而出的痰,又包括通过临床表现而确立的无形之痰。痰饮的产生与肺脾肾和三焦等脏腑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肺气肃降,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肾司开合,气化水津,排泄尿液;三焦为水液输布的道路。若肺脾肾和三焦等脏腑的某一方面的功能失调,势必影响水液代谢,使津聚成痰为饮。痰饮所致疾病,随病变部位不同而异。请参见“脏腑辨证”一节。

2.瘀血:瘀血是指血液停滞于体内的部分,包括离经之血,积于体内和血行不畅,阻滞在经络、脏腑内的血液。

瘀血的形成主要是气虚或气滞、寒凝血脉、热入营血,致使血行不畅或血不循经。

瘀血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由于瘀滞部位不同,症状千变万化。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疼痛,多为针刺样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疼痛拒按,夜间尤甚。肿块,外伤则肌肤可见青紫肿块,内伤可见癥积痞块,固定不移。出血,血色紫暗,并有瘀块。望诊中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形容皮肤象鱼鳞一样),唇舌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指舌背纵行的两条对称的静脉)曲张、紫暗。脉象细涩。第二节病 机

病机是运用中医理论,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邪正盛衰

邪指致病因素,正指抗病能力。邪正盛衰反映疾病的虚实和转归。一般而言,邪气过盛,机体抗病能力较强,可概括为实证;机体的气、血、津液、精和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减弱,抗病能力低下的病证,概括为虚证。在疾病过程中,若正气逐渐恢复,出现正胜邪退,则病趋好转或痊愈;若正气得不到及时恢复,邪气日盛,出现邪胜正衰,则病趋恶化和加剧。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指阴阳的消长变化失去平衡。主要有阴阳偏盛偏衰和阴阳互损。阴阳偏盛指邪气过盛,产生实证。阳偏盛产生实热证,阴偏盛产生寒实证。阴阳偏衰指正气不足,产生虚证。阳偏衰产生虚寒证,阴偏衰产生虚热证。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就要发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互损的证候。三、气血失常

气血失常指气和血各自的功能以及相互协调的功能失常,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

1.气的失常:气的失常包括气虚、气滞、气逆、气陷等。气虚指脏腑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减退,可见神疲肢倦,眩晕自汗,易感冒。气滞指气机(气的运动变化形式)郁滞,可见局部胀满疼痛。气逆指气机升降功能失调,气逆于上的病理状态。肺气逆则咳嗽、喘促;胃气逆则恶心、呕吐、暧气、呃逆;肝气逆则头痛、头胀、眩晕,甚则昏厥。气陷指气虚,无力升举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为脾气下陷。临床可见内脏下垂和少腹坠胀。此外,还有气闭、气脱重证,必须立即救治。

2.血的失常:血的失常包括血虚、血热和血瘀。血虚指血液不足,濡养脏腑组织的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临床可见面色无华、唇甲色淡、头目晕眩或目涩、肌肤麻木、心慌失眠。血热指血分有热,血液运行加速的病理状态。临床可见热耗阴血和热邪迫血妄行所致的阴血亏虚和出血证。血瘀是病机,瘀血是病理产物,血瘀所致疾病详见“瘀血”篇。

3.气血失调:气和血相互协调、相互为用。气对于血有推动、温煦、化生、统摄的作用;血对于气有濡养和运载的功能。气血失调表现为:(1)气滞血瘀:由于气的运行不畅,导致血液运行受阻,血液瘀滞。临床上可见胸胁胀满疼痛、皮肤瘀斑、腹部肿块等症。(2)气不摄血:由于气的不足,不能固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而溢出脉外,导致各种出血证。(3)气随血脱:在大出血的同时,气随血液流失,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状态。(4)气血两虚:气随血脱或气虚不能生血,日久形成气血两虚。临床上既见到气虚证候,又同时见到血虚的证候。四、脏腑失调

各种病理变化,最后都要归属于脏腑。因此,脏腑的阴阳气血失调和生理功能紊乱,在病机理论中占极重要的地位。限于篇幅,不作详细介绍,参见“脏腑辨证”一节。第三章四 诊

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中医诊断疾病是通过四诊,收集疾病表现于外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最后确立其病位、病因和病机的。第一节望 诊

望诊是医生通过眼睛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变化的诊断方法。望诊的重点是舌诊,舌象较客观地反映疾病的本质。一、一般望诊

望诊首先是观察神志和精神状态。如神志昏迷,是心神被蒙;语无伦次,是心神被扰;精神不振、嗜睡懒言,是心脾两亏;烦躁不安,多有热邪。观察面色以明润光泽为佳。如面色萎黄,多属脾气亏虚;面色黧黑,多有瘀血;眼泡浮肿,周围色黑,为肾虚水泛,以肾炎多见;满面通红属实热;两颧(面部高骨的部位)红赤属虚热;面色淡白为虚寒证。其次观察形体姿态。如肥胖者多为阳虚湿甚;瘦削者多为阴虚有热;手足抽动者,为肝风内动;肌肉细微跳动者,为血不养筋;咳嗽不能平卧者,为痰浊阻于胸肺;小儿腮肿为腮腺炎;头发脱落为血虚受风;目赤为肝火上扰;目黄为肝胆湿热;口唇、指甲色淡为血虚;牙龈出血为胃热伤络或肾亏虚火上扰;咽喉红肿多属实热;外阴生疮属肝胆湿热;肛裂为大肠实热。此外,还要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如咳痰色白清稀属寒,色黄粘稠为热;大便干结为燥热,大便稀溏为虚寒;小便清白属虚寒,小便短赤浑浊属湿热。二、望舌

望舌是中医特有的诊断方法,对于判断正气盛衰、病位浅深、病邪性质和病情进退,均有重要意义。包括望舌体和望舌苔两部分。

1.舌色(1)淡白舌:主病虚证和寒证。有气血两虚,阳虚生寒,外感寒邪之分。(2)红舌:主热证。舌红而起芒刺或兼黄腻苔的,主病实热;舌红而少苔的,主病虚热。(3)绛舌:指比红舌更深的红色。外感病见绛舌为热入营血;内伤病见绛舌而少苔,主病阴虚火旺。瘀血证见绛舌者,舌面津液充足。(4)紫舌:舌质绛紫而干枯少津,为热盛伤津;淡紫而濡润,为寒凝血瘀。(5)青舌:指舌色如皮肤上暴露的静脉。主病寒凝和瘀血。

2.舌形(1)老嫩:老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苍黄,主病实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娇嫩,主病虚证。(2)胖大:伸舌满口为胖大舌。主病为脾肾阳虚,水湿或痰饮阻滞。若舌体胖大而舌质红苔黄腻,主病湿热或痰热。(3)瘦薄:瘦薄而舌色淡,主病气血两虚;瘦薄而舌色红绛少津,主病阴虚火旺。(4)点刺:点刺多生于舌边。点指鼓起于舌面的红色、白色或黑色星点,主病热毒炽盛;刺指芒刺,是舌面上针尖样突起的颗粒,摸之碍手,主病邪热亢盛。(5)裂纹:舌红绛而有裂纹,主热病伤阴;舌淡白而有裂纹,主病阴血亏虚。若舌淡白胖大,边有齿痕而中有裂纹,是脾虚湿盛。(6)齿痕:指舌体边缘见有牙齿压迫的痕迹,常与胖大舌同见。主病脾虚和湿盛。(7)舌衄:衄指出血。舌衄指舌而出血或有出血点。主病心火、肝火、胃火和脾虚。(8)舌疮:舌面生疮而痛,主心火上炎;舌疮而不痛,为下焦阴虚,虚火上冲。(9)舌下络脉:指将舌尖翘起,可以看到舌背纵向走行的、两条对称的静脉。正常情况下,呈淡紫色,静脉无分支及瘀点。若见舌下络脉曲张、青紫、粗大、瘀点,均为瘀血证。

此外,舌面有瘀点、瘀斑,主病瘀血。舌暗无光泽,主病血瘀和寒凝。

3.苔色(1)白苔:一般为正常舌苔。外感病早期和寒证,舌苔仍为白色不变。若舌面满布白苔,如白粉堆积,刮之易落者,称为积粉苔,常为热毒挟秽浊之气所致。(2)黄苔:一般主里证、热证。(3)灰苔:指浅黑色苔。苔灰而干,主火热伤津;苔灰而润,主痰饮、水湿。(4)黑苔:苔黑而燥裂,主病热极;苔黑而湿润,主病寒盛。

4.苔质(1)厚薄:薄苔指透过舌苔,隐隐可见舌体,为正常苔质。若有病见之,主病也轻浅,表示正气未伤,邪气不盛。厚苔为有形实邪致病,如痰饮、水湿、食积。(2)润燥:润指舌面润泽,干湿适中的正常苔质。若水分过多,扪之水滑,称为滑苔,主病寒湿,为阳虚而痰饮、水湿内停的表现。若望之无津,扪之干燥,称为燥苔,主病阴伤,或为阳气不能气化津液以上达的表现。(3)腐腻:腐苔指舌面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的一种苔质,主病湿热蕴结。腻苔指苔质颗粒细腻致密,不易剥脱,有如油腻状粘液的一种苔质,主病痰饮、水湿、食积。(4)剥脱:舌苔全部脱去,舌面光洁如镜,称为光剥舌,主病深重,是胃气大伤的表现。若舌苔剥脱不完全,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主病为胃的气阴两伤。第二节闻 诊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嗅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一、听声音

声音是脏腑功能的外在表现,异常的声音反映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如语无伦次、声低气弱属心气大伤的虚证;胡言乱语属热扰心神;喉中有水鸡声为哮证;呼吸气短,难以接续为虚证;呼吸急促,气粗息高为实证。平时喜欢叹长气(即喜太息)为肝郁气滞。二、嗅气味

口臭者为胃热,多属消化不良。汗出有臊气者多为湿热。大便臭秽为热,无臭或有腥气为寒。妇人带下有臭气属热,有腥气属寒。呼出气体中有烂苹果味为毒盛,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体征。第三节问 诊

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了解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的经过和现在症状、既往病史等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问诊范围广泛,除询问一般情况、生活习惯、住居条件、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外,重点询问此次发病的经过、发生的原因或诱因、主要症状及伴随症状。中医以辨证为主要诊断方法,因此,一般病人都要问清饮食、睡眠、二便及情志变化,以助辨证。妇女还要询问白带及月经情况。小儿要了解生产、发育、喂养等情况。第四节切 诊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是运用手对病人体表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一、按诊

按诊是对病员的肌肤、手足、胸腹等部位的触摸按压。触按肌肤、手足,可以了解皮肤的寒温、润燥,有无肿块、结节等情况。胸部触摸虚里部(心尖搏动处),了解心脏跳动的快慢、节律、力量,以判断心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搏动力量适中,节律规整,每分钟在60~90次之间。腹诊了解腹部有无包块、压痛及反跳痛。发现包块时,要了解有无活动、有无压痛、大小和部位。二、脉诊

脉诊即按脉搏。脉诊深奥难学,但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掌握临床常用的简单脉象是完全可能的。现在常用的脉诊部位在寸口,即腕关节后桡动脉。以掌后高骨(桡骨小头)定关的位置,关前(手指方向)为寸,关后(肘关节方向)为尺。脉诊时,以中指定关,食指和无名指分别定寸和尺。手指用力分轻、中、重三种,分别称为浮取、中取、沉取。先轻后重,逐渐加大指力,以体会不同的脉象。正常脉象是从容和缓有力。病脉分28种,现将常见的19种脉象介绍如下:(1)浮脉:浮取即得,重按脉力稍减。主病,浮而有力为表证,浮而无力为虚证。(2)沉脉:浮取不明显,沉取始得。主病为里证,有力为里实证,无力为里虚证。(3)迟脉:脉搏每分钟少于60次。主病为寒证,有力为寒实证,无力为虚寒证。(4)数脉:脉搏每分钟大于90次。主病为热证,有力为实热证,无力为虚热证。(5)洪脉:脉极大而有力,如洪水汹涌,来盛去衰。主病为气分热盛。(6)大脉:脉体宽大,但无洪水汹涌之势。主病,有力为邪盛,无力为正虚。(7)细脉:亦称小脉。脉细如线,但搏动应指明显。主病,细而无力为气血两虚,细而数为邪热伤阴,细而缓为湿阻。(8)滑脉:脉来应指,圆滑流利,且有力。主病为痰饮、食滞、实热。孕妇见滑脉,为气血充盛的正常表现。(9)涩脉:脉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脉搏应指时间延长或有颤动感。主病,有力为气滞血瘀、痰阻、食滞,无力为精亏血少。(10)虚脉:寸、关、尺三部浮取无力,沉取空虚。主病为虚证。(11)实脉:寸、关、尺三部,浮、中、沉取均有力。主病为实证。(12)弦脉:脉象端直而长,有力如按琴弦。主病为肝胆病、痛证、痰饮、疟疾。(13)紧脉:脉来绷急,状如转绳,比弦脉更有力。主病为寒证、痛证、宿食。(14)缓脉:脉搏每分钟60次,来去缓慢。主病为脾胃虚弱和水湿。(15)弱脉:极细而沉软。主病为气血不足。(16)濡脉:浮细而无力。主病为虚证和湿证。(17)结脉:脉缓而时有间歇,且无规律。主病为阴寒凝结,痰阻血痰。(18)促脉:脉数而时有间歇,且无规律。主病为阳盛实热,气血、痰饮、食物阻滞。(19)代脉:脉搏时有间歇,且有规律。主病为脏气衰微、痛证、惊恐。

需要说明的是:不能仅根据脉诊就作出诊断,应当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若脉症不符时,根据具体情况,或舍症从脉,或舍脉从症。第四章辨证方法

中医学的辨证方法很多,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其中,八纲辨证是基础,脏腑辨证是核心,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辨证方法。本章仅就此作一简单介绍。第一节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是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种属性去概括疾病的病位浅深、病邪性质、邪气盛衰、正气强弱的一种辨证方法。一、表里

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的浅深、病势的进退的两个纲领。病在表,病位浅,病情轻;病在里,病位深,病情相对较重。病邪从表入里为病进,从里出表为病退。

1.表证:表证是六淫病邪从口鼻或肌表入侵人体所产生的初期证候。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2.里证:里证是病邪深入于里(脏腑、气血、骨髓)的一类证候,往往见于疾病的中、后期。范围极广,临床表现极其复杂,可见壮热、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沉等。详见“寒热辨证”和“虚实辨证”。

3.半表半里证:半表半里证是外邪由表传里,尚未入里,或里邪出表,尚未至表,正邪相搏于表里之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恶寒和发热交替发作、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二、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既可反映病邪的性质,又可反映阴阳的盛衰。如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需要指出:发热不一定都是热证,恶寒也不一定都是寒证。

1.寒证: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恶寒喜暖、面色㿠白、肢冷踡卧、口淡不渴、痰涎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滑润、脉迟。

2.热证: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恶热喜凉,口渴喜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咳痰黄稠,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数,脉数。

3.表寒证:表寒证是寒邪侵袭肌表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4.表热证:表热证是温热病邪侵袭肌表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疼,口干微渴,或有汗,舌边尖红,脉浮数。

5.里寒证:里寒证是寒邪直犯脏腑或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形寒肢冷,面色㿠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脉沉迟。

6.里热证:里热证是外感热邪传里或热邪直犯脏腑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身热面红,口渴喜冷饮,烦躁,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三、虚实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邪气盛者为实,正气衰者为虚。

1.虚证:虚证是人体正气亏虚所表现的证候。虚证概括了阴阳、气血、津液、精血各个脏腑的不同虚损证候。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自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淡胖大,脉虚沉迟。或见五心烦热、消瘦颧红,口咽干燥,盗汗,舌红少苔,脉虚细数。

2.实证:实证是感受外邪,或体内产生的有形实邪所表现的证候。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脘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利,小便不利,舌质苍老,舌苔黄腻,脉实有力。

3.表虚证:表虚证是肺脾气虚,卫气不能固守肌表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平时易汗出,易感冒,伴见肺脾气虚证。

4.表实证:表实证是外邪袭表,正邪俱盛,相互斗争于肌表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表证加无汗,头身痛,脉浮紧。

5.里虚证:里虚证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亏虚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极其复杂,难以概括。请参见“脏腑辨证”和“虚寒证”、“虚热证”。

6.里实证:里实证是外邪传里,或体内产生有形实邪而正气不虚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很复杂,难以概括。请参见“脏腑辨证”和“实热证”、“寒实证”。

7.虚寒证:虚寒证是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淡白,畏寒肢冷,腹痛喜按,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嫩,脉沉迟弱。

8.虚热证:虚热证是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两颧红赤,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燥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9.寒实证:寒实证是阴寒邪气侵袭人体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畏寒喜暖,面色苍白,肠鸣腹泻,腹痛拒按,或咳喘痰多,舌苔白润,脉弦迟。

10.实热证:实热证是阳热之邪侵袭人体,由表传里,或内生火热病邪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壮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安,腹胀满疼痛而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洪或滑数。四、阴阳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一切病证皆可以归纳为阴证和阳证两类。

1.阴证:阴证指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如里证、寒证、虚证总属于阴证。常见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暗淡,身重蜷卧,形寒肢冷,倦怠乏力,语声低怯,口淡不渴,嗜睡喜静,大便清稀,小便清白,舌淡胖嫩,脉沉迟。

2.阳证:阳证指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如表证、实证、热证总属于阳证。临床表现为:发热面赤,烦躁易怒,语声宏亮,呼吸气粗,喘咳痰鸣,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红绛或起芒刺,苔黄黑,脉洪大或滑数。第二节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对疾病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以研究疾病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的一种辨证方法。人体是以脏腑为中心的整体,脏腑的病变可以表现在体表,全身的病变是脏腑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因此,脏腑辨证适用于各种疾病。一、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系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大肠病变主要是下消化道(十二指肠以下的消化道)的疾病。肺为脏属里,大肠为腑属表,肺与大肠互为表里。

1.寒邪犯肺证:寒邪犯肺证是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咳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肺证:风热袭肺证是外感风热,肺失宣发、肃降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身热微恶风寒,咳痰黄稠,鼻塞流黄浊涕,口干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3.痰浊阻肺证:痰浊阻肺证是痰湿阻滞肺系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质粘,色白易咯,胸闷,甚则气喘痰鸣。舌淡或胖大,苔白腻,脉滑。

4.痰热壅肺证:痰热壅肺证是痰热病邪,壅滞于肺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咳嗽,痰黄质粘,不易咯出,或痰有腥臭味,口干不喜饮,甚则喘促。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5.肺阴虚证:肺阴虚证是肺脏阴津亏虚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口咽干燥,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

6.肺气虚证:肺气虚证是肺脏功能活动减退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咳喘无力,气短难以接续,动则更甚,痰涎清稀,声低气怯,神疲乏力,易感冒。舌淡苔白,脉虚。

7.大肠实热证:大肠实热证是实热病邪,阻滞大肠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大便不通,腹痛拒按,或伴发热、呕吐。舌红而干,甚则起芒刺,苔黄燥,脉沉实。

8.大肠湿热证:大肠湿热证是湿热之邪,壅滞大肠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腹痛,下痢赤白粘冻,里急后重,或腹泻,便黄而臭,伴见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9.大肠虚寒证:大肠虚寒证是大肠阳气虚弱,不能固摄所致的证候。多由脾肾阳虚,不能温养大肠所致。临床表现为:泄泻稀薄或久泻不止,腹满时痛,喜温喜按。舌淡苔薄白,脉沉迟。

10.大肠津亏证:大肠津亏证是津液不足,不能濡润大肠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结,难以排出,数日一行,伴口干口臭、腹胀腹痛。舌红少津,脉细。二、心与小肠病辨证

心脏病证主要是心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系统的疾病,小肠病证主要是泌尿系统的疾病。心为脏属里,小肠为腑属表,心与小肠互为表里。

1.心阳(气)虚证:心阳虚证是心脏阳气虚衰,功能减退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胸痛。舌淡苔薄白,脉虚或结代。

2.心阴(血)虚证:心阴虚证是心脏阴血亏虚,不能濡养心脏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慌,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或伴见面色淡白,唇甲色淡。

3.痰火扰心证:痰火扰心证是痰火病邪,扰乱心神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发热气粗,面红目赤,狂躁谵语,喉中痰鸣,咯痰黄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心阳痹阻证:心阳痹阻证是痰饮、水湿病邪,痹阻心胸阳气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慌,胸闷,眩晕,恶心。舌苔白腻,脉弦滑。或伴见形体肥胖,面色㿠白。

5.心脉瘀阻证:心脉瘀阻证是瘀血阻滞心脏脉络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慌,心胸憋闷或刺痛,疼痛可向肩背放射。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6.小肠虚寒证:小肠虚寒证是小肠功能减弱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肠鸣腹泻,小腹隐痛,喜温喜按。舌淡苔薄白,脉细缓。

7.小肠实热证:小肠实热证是心火下移小肠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涩痛或尿血。舌红苔黄,脉滑数。三、脾与胃病辨证

脾和胃共同主管饮食的受纳、消化和转输精微物质的功能。脾胃病变大多是消化系统的疾病。脾为脏属里,胃为腑属表,脾胃表里相连。

1.脾气虚证:脾气虚证是脾脏功能减退,健运失职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纳食减少,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或伴见各种出血证。

2.脾阳虚证:脾阳虚证是脾阳虚衰,阴寒内生所致的病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喜温喜按,纳食减少,大便稀溏,小便不利,四肢不温。舌淡胖大,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3.中气下陷证:中气下陷证是脾气亏虚,升举无力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脾气虚证加内脏下垂。如胃、肾、子官、直肠下垂。

4.寒湿困脾证:寒湿困脾证是寒湿内盛,中阳受困,脾失运化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脘腹痞满胀痛,食少恶心,便溏,口淡不渴,头身困重。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5.湿热蕴脾证:湿热蕴脾证是湿热病邪,蕴结中焦,脾失运化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口苦口渴,身体困重,尿黄便溏,或面目俱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6.胃寒证:胃寒证是阴寒病邪,凝滞胃腑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胃脘冷痛,或隐隐而痛,或拘急剧痛,得温痛减,遇寒痛甚,泛吐清水,呕吐呃逆。舌淡苔白,脉弦。

7.胃热证:胃热证是热积胃腑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胃脘灼热疼痛,易饥饿,泛吐酸水,或口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8.胃虚证:胃虚证是阴津亏虚,胃失濡养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唇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9.胃实证:胃实证是食积胃腑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疼痛,厌食暧气,或呕吐酸臭食物。苔垢腻,脉滑。四、肝与胆病辨证

肝胆病变主要是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精神病。肝为脏属里,胆为腑属表,肝胆表里相连。

1.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证是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胸胁、少腹胀痛,胸闷喜太息,表情抑郁。苔薄,脉弦。

2.肝火上炎证:肝火上炎证是肝经火热邪气,循经上逆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干口苦,胸胁灼痛,急躁易怒,耳鸣耳聋。舌红苔黄,脉弦数。

3.肝阳上亢证:肝阳上亢证是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目胀痛,急躁易怒,失眠健忘,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而干,脉弦细数。

4.肝风内动证:肝风内动证是肝阳暴涨,化风内动,或火热灼津,肝筋失养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肢体痉挛或麻木,口眼歪斜,眩晕头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5.寒滞肝脉证:寒滞肝脉证是外感寒邪,凝滞肝经,肝脉失于温润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少腹胀痛,睾丸坠胀或阴囊收缩,遇寒加重,得热则缓。舌苔白滑,脉沉弦。

6.肝阴不足证:肝阴不足证是肝脏阴液不足,肝体失养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胁肋灼痛或隐痛,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腿软。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7.胆郁痰扰证:胆郁痰扰证是痰热内扰,胆失疏泄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慌失眠,胆怯易惊,烦躁不安,呕吐苦水,胁肋胀痛,眩晕耳聋。舌苔黄腻,脉弦滑。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肾脏病变主要是泌尿生殖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膀胱病证是泌尿系统的疾病。肾为脏属里,膀胱为腑属表,肾与膀胱表里相连。

1.肾阳虚证:肾阳虚证是肾脏阳气虚衰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腰膝酸痛,畏寒肢冷,下肢尤甚,头晕目眩,面色㿠白。舌淡苔白,脉沉迟弱。

2.肾阴虚证:肾阴虚证是肾脏阴液亏虚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而干,少苔,脉细数。

3.肾精不足证:肾精不足证是肾精亏损,肾脏功能减退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小儿发育迟缓,成人早衰,男女性机能减退及不孕、不育。

4.肾气不固证:肾气不固证是肾气亏虚,不能固摄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面白神疲,小便频数,或遗尿,或夜尿多,五更腹泻。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量多清稀或孕妇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5.肾不纳气证:肾不纳气证是肾气虚衰,不能助肺呼吸,纳气归元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呼吸难以接续,动则更甚,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数。

6.膀胱湿热证:膀胱湿热证是湿热病邪,蕴结膀胱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黄,淋漓不尽。或伴发热腰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六、脏腑兼证的辨证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一脏的病变,可以导致其他脏腑发生病变而形成脏腑兼证。

1.心肾不交证:心肾不交证是心火亢于上,肾水(阴)亏于下,水火不交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烦失眠,心慌不安,头晕耳鸣,腰酸脚软,五心烦热,遗精、早泄。舌红少苔,脉细数。

2.心脾两虚证:心脾两虚证是心血亏虚,脾气虚弱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慌,失眠多梦,眩晕健忘,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淡,脉细弱。

3.心肾阳虚证:心肾阳虚证是心肾两脏的阳气虚弱,阴寒内盛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慌不安,畏寒肢冷,嗜睡神疲,或小便不利,面部、下肢浮肿。舌淡暗,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4.心肺气虚证:心肺气虚证是心肺两脏功能活动均减退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慌,咳喘,动则更甚,咳痰清稀,气短神疲,面色㿠白。舌淡苔白,脉沉弱或结代。

5.脾肺气虚证:脾肺气虚证是脾肺两脏功能均减退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久患咳喘,痰多稀白,气短,纳差,腹胀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6.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是脾肾两脏阳气亏虚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面色㿠白,畏寒肢冷,腰腹冷痛,久泻久痢或五更泄泻,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

7.肺肾阴虚证:肺肾阴虚证是肺肾两脏阴液亏损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咳嗽少痰,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8.肝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是肝肾两脏阴液亏虚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口干咽燥,腰膝酸软,胁痛隐隐,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9.肝胃不和证:肝胃不和证是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的病证。临床表现为:脘胁胀痛,暧气呃逆,嘈杂吐酸,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

10.肝火犯肺证:肝火犯肺证是肝经之火,上逆灼肺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胸胁灼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咳嗽阵作,或咳血,或鼻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11.肝胆湿热证:肝胆湿热证是湿热病邪,蕴结肝胆所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灼热,或有包块,腹胀纳呆,大便不调,小便短赤,面目身黄,或外阴湿疹。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12.肝胆不宁证:肝胆不宁证是肝胆气虚,失于疏泄所致的病证。临床表现为:心烦失眠,或恶梦惊恐,遇事易惊善恐,短气乏力。舌苔薄白,脉弦。第五章中医治则

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法则。治则跟治法不同,治则是指导治法的总的原则,而治法是具体的治疗方法,是治则的具体化。第一节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就是寻找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本和标是相对的概念,本指正气、病因、旧病或原发病,标指邪气、症状、新病或继发病。在一般情况下,都要治疗本病。但是,在标病很急,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危及生命时,应急治其标病,即“急则治其标”。如大出血时,不管病因(本病)如何,都应立即止血。在标本并重,标病、本病俱不急时,可以采用标本同治的法则。第二节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功能及抗病、康复能力。祛邪就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扶正能加强正气,有利于祛邪;祛邪能排除病邪对正气的损害,有利于正气的保存和康复。因此,扶正和祛邪是相辅相成的。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损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不盛的病证,此时用祛邪法,会损伤正气。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不虚或正气虚损不严重的病证,此时用扶正法,会滋助病邪。扶正祛邪适用于正气亏虚,邪气充盛的病证。此时单纯扶正,邪实不去;单纯祛邪,正虚难复。第三节调理阴阳

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就能从整体上治疗疾病。阴阳偏盛时,用损其有余的方法。阴偏盛出现寒实证,用温热药物治疗以祛除阴寒病邪;阳偏盛出现实热证,用寒凉药物治疗以祛除温热病邪。阴阳偏衰时,用补其不足的方法。阴偏衰出现虚热证,用滋阴清热法治疗;阳偏衰出现虚寒证,用温补壮阳法治疗。阴阳两虚时,则用阴阳双补的方法治疗,但补阴、补阳有主次之分。第四节调整脏腑功能

脏腑之间,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病理上又相互影响。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故在治疗脏腑病变时,要从整体上调理脏腑之间的关系。如肺气不降致大肠转运糟粕的功能失职而见大便秘结时,应宣通肺气;脾虚生痰,上干于肺所致的慢性咳喘,此时要健脾化痰以绝生痰之源。第五节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是指在治疗疾病时,要根据季节、地区和病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一、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是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一般而言,春夏季节,阳气升发,患病后不可过用辛散和温热药物;秋冬季节,阳气收敛,患病后要慎用寒凉药物。即使病情需要使用温热或寒凉药物,也要适可而止,不可过量。暑天气候潮湿,要注意祛湿;秋天气候干燥,要注意养阴润燥。等等。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一般而言,西北地区寒冷干燥,常用温热和滋润药物,药量较大;东南地区温热潮湿,常用寒凉和化湿的药物,药量也大。不同地区,药物的选择也不同。如风寒感冒,在东南地区常用荆芥、防风,在西北地区常用麻黄、桂枝。三、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在年龄方面:老年人和小儿,忌用峻猛药物。老年人常用补益药,而青年人和小儿则少用补药。性别方面:妇女有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补虚多用补血药物;男人虚证多用补阳填精的药物。体质方面:阴盛或阳虚体质的病人,慎用寒凉药物;阳盛或阴虚体质的病人,慎用温热药物。生活习惯方面:喜食辛辣者,多阴虚燥热,当慎用祛湿药物;嗜烟酒者,多痰湿内阻,当慎用滋补药物。等等。下 篇第一章内 科感 冒

感冒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所引起的鼻、咽喉的急性炎症。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后者病重,具有传染性,同一地区大量人群同时发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多见。表现为发热,怕风或怕冷,头痛,咽痒或痛,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中医诊断为“伤风”、“感冒”和“时行感冒”。一、病因病机

1.外感六淫:六淫病邪中,以风为主。风为百病之长,风常挟其他外邪侵袭肌表,致肺卫失和而发病。冬季多属风寒,春天多属风热,夏季及梅雨季节,多属风湿。

2.正气不足:久患呼吸系统或全身性疾病,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受外邪而发病。平时嗜烟酒之人,聚湿生痰,阻于肺系,成为发病的条件。

此外,气候突变,生活起居失调,浴后受风,六淫病邪更易侵犯肺卫,致卫气不宣,肺失宣降而发为本病。二、诊断要点

急性起病,有典型的感冒临床表现(可以不发热),可以诊断本病。流行性感冒(中医称时行感冒)是同一地区的大量人群同时患病,症状相似,怕冷、发热较重。如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好转者,应考虑其他传染病。三、辨证论治

1.风寒证

主症:畏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清涕,咽痒不痛,口不渴,咳嗽,咯白色清稀痰。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10g,防风6g,生姜3片,柴胡10g,薄荷6g,川芎10g,羌活10g,独活10g,桔梗6g,甘草3g,板蓝根12g。

中成药:①风寒表实感冒冲剂,每次10~20g,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②九味羌活丸,每次6~9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食疗:①鲜葱白5节,淡豆豉9g,生姜9g,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4~5天。②苏叶9g,生姜5片,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3~4天。③生姜9g,捣烂后加红糖50g,开水泡服,盖被取汗,每天1次,连用3天。

2.风热证

主症:发热,微畏风寒,微汗不畅,头胀痛,咽痒或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咳嗽,咯吐黄粘痰。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表。

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12g,连翘12g,薄荷6g,竹叶6g,蝉衣6g,牛蒡子10g,芦根15g,菊花6g,柴胡10g,桔梗6g,甘草3g。

中成药:①银翘解毒丸或羚翘解毒丸,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②桑菊感冒片,每次4~8片(每片重0.6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③感冒清热冲剂,每次1包(每包重10g),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④柴胡饮冲剂,服法同③。

食疗:①银花9g,淡豆豉9g,芦根15g,桑叶9g,均用布包,煎水去渣,再加入粳米60g,白糖适量,煮粥食用,每天1剂,连服3 5天。②桑叶、菊花各6g,淡竹叶、白茅根各30g,薄荷3g,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用3天。③豆腐(切块)250g,淡豆豉12g,加水1碗,煎取半碗,再加葱白15g,煎沸后取出,趁热内服,盖被取汗,每天1剂,连服4~5天。

3.暑湿证

主症:发热,汗少,肢体酸困或疼痛,头晕重胀痛,胸闷,心烦,恶心,口中粘腻,渴不多饮,鼻塞流浊涕,小便短少。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味。银花12g,连翘12g,香薷10g,厚朴6g,扁豆10g,黄连3g,青蒿10g,荷叶6g,芦根15g,豆豉10g,六一散12g(布包)。

中成药:①暑湿感冒冲剂,每次1~2包(每包重8g),每日3次,开水冲服。②藿香正气丸(水剂或散剂),每次9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食疗:①扁豆花9g(或扁豆15g),藿香、佩兰、银花各9g,水煎服时加白糖适量,每日1剂,连服3~5天。②板蓝根18g,葛根15g,鲜芦根30g,水煎取汁,加白糖适量调味服,每日1剂,连服3 ~4天。四、其他治法

按摩:①病人坐位,施者站其后方,用拇指及手掌在颈、肩、背推摩数次,以热为度。用双拇指从内向外推印堂、眉弓数次。然后用拇指揉风池、风府、风门、肩井、曲池、合谷、太阳穴各1分钟。②自我按摩,用小鱼际搓风池穴直到发热为度,还可以用手掌根相对揉太阳穴20~30次。五、注意事项

一般而言,感冒属轻浅之疾,7天即可治愈。但对老年、婴幼儿、体弱患者及流行性感冒患者,必须加以重视,注意休息和治疗。在本病流行期间,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淋雨及过度疲劳,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对于平时易感冒者,服用板蓝根冲剂,每次3g,每日2次,开水冲服,连服3天,可以预防。

感冒药不易久煎,待水沸后再煎10分钟即可。要趁热服用,服后避风寒,盖被取汗,或吃热稀粥、米汤取汗。平时多喝热开水,以防伤津。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支气管炎是病毒和细菌感染,物理、化学性刺激或过敏反应所引起的支气管粘膜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急性咳嗽少痰、胸骨后灼痛,或喘息,或发热,后期痰量增加。慢性支气管炎多由急性支气管炎转化而来,表现为反复咳嗽,咯痰明显。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多见。中医诊断为“咳嗽”、“哮喘”。一、病因病机

1.外感六淫:肺主呼吸与外界相通。当感受六淫病邪时,首先侵犯肺脏。热邪犯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而咳。热邪灼伤肺津或寒凝津聚,均可产生痰饮,阻于肺系,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而导致咳嗽。

2.内伤不足:久病体虚或劳倦内伤,或嗜烟酒,损伤肺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浊阻肺,外邪更易犯肺而发病。二、诊断要点

急性支气管炎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发病症状,有咳吐稀薄痰,胸骨后灼痛,肺部X线征阴性即可诊断。咳嗽、咯痰或伴喘息,反复发作,每年患病至少3个月,并持续2年以上,排除其他心肺疾病之后,即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三、辨证论治

1.燥热证

主症:咳嗽少痰,粘稠难咯,胸闷,胸痛,口干,大便干结或伴发热、喘息。舌红少津,苔薄,脉浮数。多属急性起病。

治法:清热养阴,润肺止咳。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桑叶10g,杏仁10g,生石膏30g(先下),枇杷叶10g,甘草3g,麻仁10g,麦冬10g,玄参10g,旋覆花10g(布包),郁金10g。

中成药:①秋燥感冒冲剂,每次10~20g,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②二母宁嗽丸,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食疗:①雪梨2~3个,挖洞去核,再装入蜂蜜60g,盖严蒸熟,睡前服食,每天1次,连服20~30天。②海蜇50g,马蹄100g,煮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