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不吼不叫给孩子立规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8 00:40:32

点击下载

作者:鲁鹏程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好妈妈不吼不叫给孩子立规矩

好妈妈不吼不叫给孩子立规矩试读:

前言

今天的孩子好像越来越难管,越来越难教,而很多妈妈也越来越无奈。面对淘气、“不听话”的孩子,妈妈应该怎么办?纵容?忍耐?视而不见?发脾气?大吼大叫?又打又骂?这些处理方式都不太妥当。因为不管是“冷处理”,还是“热处理”,效果都只是暂时的。

很多时候,做妈妈的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应该”知道什么,“应该”怎样做。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孩子很可能看不清“时局”,而一旦看到后却又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是好。比如,妈妈因为孩子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情而生气,但并没有“发作”,而是在那里“憋着”,脸色很难看,希望孩子能看得到,可遗憾的是,孩子并不能感觉到妈妈是在生他的气;再如,因为工作的事情而不顺心,妈妈回到家后一脸的不高兴,但她自己并没有觉察出来,反而孩子却能看得到,于是他就会变得“小心翼翼”,因为他觉得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而惹着了妈妈……可见,孩子并不会如妈妈想象的那样,“应该”知道什么,“应该”去怎样做。所以,这时就需要明确地告知孩子,他应该怎样做,也就是给他立一些规矩。

立规矩,就是非常明白清楚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该做的一定要做好,不该做的一定不要去做。立规矩的目的有四个:第一,让孩子有边界感,从而更有安全感;第二,可以减少孩子的问题行为;第三,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第四,让孩子有成就感,因为他对自己有了约束力和自控力。

立规矩,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妈妈,都是非常有益的。因为规矩订立后都非常清楚明了,到时直接执行这些规定就好了,而不是在事情发生时再由孩子或妈妈的情绪来决定怎么做。

总体来说,在跟孩子立规矩时,应注意把握几点原则:

第一,立规矩要有针对性。规矩是针对孩子的某种或多种不妥的行为而订立的,所以要综合考虑孩子已经出现的和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去订立非常具体的规矩,而不是随意地、想当然地、泛泛地立规矩。

第二,规矩要有可操作性。比如,孩子不睡觉,那就要订立规矩——“几点睡”“睡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如洗澡、刷牙、保持安静、在规定的时间上床、准时熄灯”“第二天几点起床”,等等,这些都是可量化、可操作的。

第三,规矩应保证客观性。所谓客观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所订立的规矩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孩子要能够做得到;二是要有人能够监督,如由父母、老师或是其他监护人来监督孩子践行规矩的情况,并做出客观的评价。

第四,规矩应该长期有效。长期的规矩而不是临时的规矩,会增进亲子间的信任感,同时也会让孩子意识到妈妈是说到做到的,这样孩子才更愿意去遵守规矩。只有把订立的规矩坚持认真地落实下去,规矩才能真正显现出好效果。

有了这几点原则,规矩的订立就会有章可循,执行起来也会轻松、有效很多。

当然,并不是订立了规矩后,孩子就会立刻“变乖”,就会完全地去遵守。孩子可能还是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遵守规矩。对此,妈妈首先要学会克制自己,要做到心态平和,对孩子不吼不叫,不强求孩子去遵守,而是适当简单地提醒一下,然后平静地走开,从而避免爆发一场“家庭大战”。还有,就是对孩子尽量少用负面评价,因为对他的负面评价多了,他也就“皮”了,认为“负面”才是正常的,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孩子“破罐破摔”。

当然,可以对孩子有适度的“惩戒”。比如,可以把“暂停时间”当成惩戒孩子的一种措施,让他待在一个安静的空间里,而且那里要没有娱乐活动才可以。另外,这种惩戒应该是及时的、不拖拉的,因为较快地实施惩戒会让孩子更容易将不守规矩与后果联系起来,从而更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受教育”这件事上。在实施惩戒措施时,应该保持中立,而且在语气上要带有同情感,以免孩子对此有抵触心理。

要是孩子非常遵守规矩呢?可以适当奖励。每个孩子各不相同,所以奖励方式也应该是各式各样的。不过,有一样奖励是大多数孩子所乐见的,那就是妈妈跟他一起玩耍。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他喜欢谁不喜欢谁的标准很简单,那就是这个人会不会陪他玩儿。会陪他玩儿,他就喜欢;不会陪他玩儿,他就不喜欢。有研究也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因为可以跟妈妈一起玩耍而受到很大的激励,即使是很短的几分钟,也会让他们向往不已。既然如此,妈妈又怎么能吝啬自己的付出呢?跟孩子一起玩耍吧,一起做做游戏,一起读读书,安静地跟他待一会儿,甚至可以跟他来一次“枕头大战”……还有,应该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描述性奖励——表扬,让他更有成就感,这样孩子就会更明白,原来守规矩不仅会让自身成长,也会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赏识。

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对孩子的奖励,最好不是金钱和物质,甚至不要拿糖果奖励。否则,很可能会亲手培养出一个金钱与物质欲望极强的孩子,他做任何事都会衡量自己会得到怎样的“甜头”,没有“甜头”,对不起,他就不干了。从小就这样会“算计”、有“心计”,长大了还了得?可见,奖励孩子也是有“艺术”的,一定要把握好。

总之,妈妈要尽一切可能让孩子去守规矩。

当孩子自自然然、心平气和地遵守规矩,把规矩内容都执行好的时候,他当然会很快乐,自然也会感觉很幸福。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对于妈妈来说,立规矩、守规矩都是一件非常令人心安的事,会让人有安全感。身心轻乐安稳即是一种幸福。所以说,好妈妈不吼不叫管教孩子,给他立规矩是一门幸福的教养课。鲁鹏程

开篇语:立志做一个不吼不叫的好妈妈

看到周围很多年轻妈妈都对自己的孩子大吼大叫,我为这些年轻妈妈的做法感到担心,因为她们不知道自己的一次吼叫,很可能会让幼小的孩子产生心理阴影,会使他变得心灵脆弱,甚至让他在长大后还会因为年幼时的心理阴影而难以有好的人生发展和前程。

这不是危言耸听!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对他进行理智的、没有情绪的教育,他是很容易接受的;而对他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他会从内心逆反,甚至会反抗这种所谓的“教育”行为。

当然,他也不会认真去改正自己的过失。所以说,妈妈语气温和,讲道理,效果要比吼叫强很多倍。

我告诉大家一句心法——看孩子不顺眼,是我们的修养不够。

我们看到的都是结果,原因在哪里?要去找原因。就像中医治病,那是要找最根本原因的,找到病根才能开方子,教育孩子也是这样。一旦妈妈找到了孩子各种“不好”的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就不会吼叫了。

比如,孩子不爱学习。这是我遇到的妈妈提的最多的问题。

怎么办?其实很简单,我对这个问题发过一条微博——“在孩子面前,最好是戒网,尤其是戒掉手机网,最好连电视也关了,你会发现,你的心变净了,再捧起本好书,你的心变得丰盈了,孩子也变得爱学习了,也不用催促了。坚持一段时间下来,你会发现,你不仅没有失去什么,反而获得了很多,自己、孩子、爱人、家庭都受益了。你赚大了,恭喜你!”

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就看我们成人真干不真干了。当我们自己都没有求知欲的时候,都没有主动去看书学习的时候,孩子想学习都找不到榜样呀!妈妈好好学习,孩子才会天天向上。妈妈不学习,天天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能信服吗?

立规矩也是一样的道理,当做妈妈的不去遵守规矩,只要求孩子去遵守,他怎么能情愿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我们自己都做不好,怎么好意思跟孩子吼叫;我们自己做好了,就根本不会跟孩子吼叫。

吼叫是坏榜样,孩子也会学着对他人吼叫。情绪会传染,情绪失控的妈妈往往会教出情绪化的孩子!

对孩子,我们不要理直气壮,而要理直气平、理直气和,要平和、和平。有理,也要心平气和地说,要“平”、要“和”,才会让孩子从内心里感觉舒服。有理不在声高。

掌控情绪,才能掌控未来。这个掌控情绪是掌控自己的情绪,而掌控未来却可以是自己的未来和孩子的未来。

今天很多妈妈与孩子之间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就是对立,就是妈妈不了解孩子,还特别想控制孩子。如果想化解这个问题,就需要妈妈做对、做正自己,如此才能感化孩子,正所谓“正己化人”。还要去爱孩子,去接纳他,去跟他做心灵的沟通与连接。

古人讲,教儿教女先教己。所以,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先教育自己吧!而教育自己的前提是不断地学习,就是去改变自己,只有自己改变了,孩子才会跟着改变。

我们跟孩子是一体的,只有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提升自己的修养、胸怀和智慧,才能给孩子最好的引领、影响和培养。

但也不要高看自己而小瞧孩子。有时候,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因为“童心通神”,他在用天性看世界并影响周围的人,具有一定高度的智慧,而我们成人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习性的影响,习惯定势思维,智慧反而可能不如孩子多。所以,我们也应该低下身段向孩子学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用生命来影响生命,不能急于求成。要想让孩子拥有伟大的生命,妈妈自己要先有伟大的生命,先给自己的内心种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种子才行,如此才能把这些种子播撒在孩子心中。要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这就要求妈妈多在立自己的品格上下功夫,要跟孩子一起“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对家庭家族、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

金山银山不如孩子这座“宝山”,只有把孩子教育好了,这座“宝山”才算被我们开发出来。所以,要把教育孩子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孩子教好了,也是整个家族的福分。

希望普天之下所有的妈妈都能心平气和,都能做到“不吼不叫”,都能尽全力把孩子培养好,为自己的家庭,为社会国家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祝福您,祝福您的孩子!

上篇 不吼不叫给孩子立规矩是对他最大的尊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是需要规矩的,因为一个没有规矩的孩子是很难有教养的,而没有教养对于孩子来说简直是一种灾难。事实上,孩子在内心也是需要规矩的,只有遵守规矩,他的内心才会有安全感。有时候,看似是孩子在挑战妈妈的底线,实际上是他想以此方式来推动妈妈给他立规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立规矩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当他有了规矩可以遵循时,他就会对自己进行约束,就会逐渐养成独立的性格,也就有了对的“道”可以行,就会踏对人生的脚步,就会拥有幸福的人生。所以,给孩子立规矩吧!当然,立规矩时,妈妈要做到不吼不叫。理性给孩子立规矩,他才会更认同,才会更愿意遵守。

第一章 给孩子立规矩前,认识孩子的独立性

规矩一定是要给孩子立的,而孩子也一定是要遵守规矩的。但是在跟孩子立规矩之前,做妈妈的应该先来认识一下孩子的独立性。独立性会影响到孩子能不能很好地凭借自己的意志去遵守规矩,所以妈妈需要详细了解孩子独立性的发展情况。

1.认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并顺应这种发展

孩子的独立性并非与生俱来,但会随着他的成长而逐渐建立并显现出来。比如,当孩子处于婴儿期时,他对成人几乎是完全依赖的,因为此时的他除了吃喝拉撒的本能,基本不具备任何其他能力,如果离开成人的帮助,他几乎什么都不能做。

我们在帮助婴儿的时候,他虽然还不能言说,但会进行“记录”,他的眼睛会追寻我们的言行,并把这些都印刻在大脑中。随着他的成长,他记录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而一旦他有机会脱离我们,不论他是不是真的想要做些什么,他的独立性都会立刻萌发,而他记录下来的那些言行举止,也就会在任何一个机会下被他无意识地做出来——模仿他人。如果他能有这样的表现,就意味着他的独立性正在进一步发展。

再进一步通俗地表述就是:孩子处于婴儿期时什么都做不了,但随着时间推移,他就会逐渐开始自己坐着,自己玩,自己爬,自己站起来迈步,自己想要跑;接着他不会再那么迷恋我们的怀抱,开始自己四处搜索,自己翻开书页,自己打开柜门,找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当他再长大,他就开始渴望更大的自由。而自由带给他的不仅是对自我的掌控,也会让他在这种掌控中逐渐体验到一种幸福感。

作为妈妈,我们要顺应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而不是人为地去阻止它。比如,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孩子自己想要打开盒子,但是周围的成人却会直接判定他能力不足,于是便拿过他手里的东西帮他打开了;孩子想要自己穿衣服,可是成人却不顾及他的哭闹,直接就给他套上衣服,然后就接着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就算是孩子再长大一些,我们似乎也依然会拒绝他的某些独立发展。比如,不允许他到厨房去帮忙做饭,更不用说放手让他自己去做饭;不放心他和朋友一起爬山游玩、逛街购物,等等。

从成人的角度来说,阻拦他做某些事情,是因为担心他可能会遭遇到一些危险或者觉得他能力不够;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成人的阻拦只会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了约束,他会觉得委屈,甚至会有一种挫败感。可是一段时间后,他就会慢慢习惯这种感觉,变得不再要求独立去做任何事。

一旦发展到这个地步,不要认为孩子变得听话了,这其实只是他变懒了。于是,孩子的独立性发展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扼杀了。缺乏独立性的孩子,遇事无主见,处处想要求帮助,一个人的时候可能什么都做不了……这是孩子要承担的后果,也是家长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说了这么多,归根到底就是想要表达一个主题,那就是不要轻易阻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要顺其自然,要给他自主发展与成长的机会。

2.了解孩子的性格,性格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

性格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人们对现实与周围世界的态度。一个人的性格,将会影响他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性格将会影响他独立性的发展,而独立性又是孩子遵守规矩的重要条件。所以,给孩子立规矩,要考虑到孩子的性格。

大体来说,人的性格可以被分为外向型与内向型两种,也可以被看作是“激进型”与“慢热型”。当然,这样的区分并不是特别严谨与准确,但大体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性格。

一般来说,外向型的性格会让人在各方面都表现得比较“豪爽”,遇事也不会想得太多,或者说在各方面都会表现得要更大胆一些;而内向型的性格则会让人习惯性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遇事也会想得更多一些,可能有些事会放不开手脚去做。

孩子大概也是如此,不同性格的孩子,其独立愿望与能力也是不同的。

比如,外向型的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会格外旺盛,于是他的探索意愿就会更强烈一些。他可能会大胆地想要做任何他感兴趣或让他感到好奇的事,从最简单的自己穿衣服、穿鞋,到整理自己的玩具、背包,再到其他各种事,他都可能想要尝试一番。而且,这样的孩子对失败似乎也能很快适应,他不会纠结于一次的失败,反而可能会不断地继续尝试。

而相反地,如果是内向型的孩子,他也许会顾虑很多,在做事的时候会畏首畏尾,尤其是遇到需要他独自处理问题的时候,他会有种孤独感,可能会想要去向父母求助,可能想要赶紧脱离这种孤独感。这样的孩子如果遇到了失败,那么他遭受的打击可能是巨大的,他会更加不敢再做任何事,可能会停步不前。在走向独立这件事上,他也可能会表现出抗拒。

可见,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应该先发现并确定孩子的性格,对不同性格的孩子,使用的培养方法也要有所区别。比如,对外向型的孩子,就可以多放手让他做一些事情,但也要注意他的具体表现,因为虽然他外向,但那也许并不是其真正独立的表现,所以还需要我们帮他细细打磨;而对于内向型的孩子,就要更加用心一些,要让他具备足够的安全感,这样他才能主动去学着自己独立。

3.引导“慢热型”“激进型”的孩子独立

外向型(大多属激进型)的孩子和内向型(大多属慢热型)的孩子在个体性格上的表现是有差异的,所以要正确引导这两种性格迥异的孩子,让他们最终都能学会独立,从而为给他们立规矩以及使他们遵守规矩奠定基础。

先来看“慢热型”。就像前面说的,“慢热型”的孩子,其性格大多比较内向,在某些方面不会很直接地表达自己。而在接受事物方面,他也会表现得不那么顺畅。“慢热型”的孩子对自己的小世界很看重,只有在他熟悉的环境里,他才可能会放开胆子去做一些事。这样的孩子大都是敏感的,一丁点的失败和一丁点的嘲讽,带给他的伤害都可能会很大。

所以,对于“慢热型”的孩子,我们的引导要以“柔”为主。

第一,要理解孩子的慢热性格。

孩子总是躲在我们身边,让他做什么,他都会显得太过小心,如果没有父母家人在场,他的孤立无援感立刻会被无限放大……

我们要理解孩子的这种性格,接纳他的种种表现。越是这样的孩子,其内心越是敏感脆弱,我们的任何表现反应都会被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尤其是我们的负面情绪,更会让他牢记在心,并且因此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

孩子“慢热”,可以说是他天生的性格,那么我们干脆顺其自然,别急着催,不说类似“恨铁不成钢”等过激的话,更不要挖苦他、讽刺他,而是顺着他的性格去表达我们的意图,他会因为被理解而产生信心,从而更愿意去尝试一些新东西。

第二,别用我们的急性子去应对孩子的慢性子。

看到孩子内向或者有慢热表现,有的妈妈会非常着急。尽管理解,但是言语间还是会不自觉地带出一些强迫甚至是有些责备的意思。

有个7岁的男孩对自己单独出门这件事很排斥。有一次妈妈忙不开,需要他帮着去楼下的小超市买一袋盐,但男孩就是不敢自己出门。妈妈着急了,忍不住吼道:“你就那么胆小?真是没出息!”结果,男孩就更不敢自己出门了。

身为妈妈,看到孩子如此表现,着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应该太过直接地将这样的心情表达出来。如果着急,我们不妨自己先去做,等平静下来之后,再去不断鼓励孩子独立迈出步子。

第三,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鼓励与支持。

对于“慢热型”的孩子,妈妈的鼓励与支持会让他更相信自己。因为这样的孩子每迈出一步都会非常小心,尤其是对于第一步,他会显得更加谨慎。所以,要对他有信心,支持他的每一次尝试。

以前面提到的那个让男孩单独去小超市的例子来说,妈妈完全可以这样表达:“我知道你有些担心自己去面对陌生的人群,不过我觉得你只要走进去,待一会儿就能适应那些人了。我会看着你走出去的,而且我会在楼上一直看着你走进超市,别担心,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到。”

另外,每当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时,我们也可以肯定、夸赞他的成功,用成功的喜悦来增加他的自信心。

针对“慢热型”的孩子,以后所立的规矩也要符合他的独立性特点。比如,对他不能太严厉,不能太着急,所立的规矩内容最好要“柔和”一些;可以给他一定的缓冲时间,不要将内容定得太过决绝;即使是惩罚也要掌握好度,鼓励与表扬最好能多一些。

说完了“慢热型”的孩子,再来看看“激进型”的孩子。引导这种类型的孩子独立,就可以采取一些“较硬”的方法。

第一,提醒孩子我们对他的期望。“激进型”的孩子虽然会表现得很大胆,但实际上他可能只是在顺从自己的喜好去做某些事,而这样的行为还算不上是具有独立性的行为。所以,可以告诉他我们对他的期望是什么,期望他去做哪些具有独立性的事,这样他可能就会按照我们所期望的去实现某种独立性。

比如,全家准备去公园,孩子可能会有自己的游玩计划。那么在到达目的地前,就可以这样告诉他:“我希望你能说说自己的游玩计划,也许我们会按照你说的去度过这一天,如果你要改变计划,也希望你首先通知我。”这样的期望会让孩子考虑他自己的行为意向,这会促使他进行思考,而这种思考就为他的独立打下了基础。

第二,给孩子立下切实可行的规矩。“激进型”的孩子对于规矩的态度可能会出人意料得好。这样的孩子其实会比较在意他人的要求,如果我们的期望与要求是合理的,而且也是他乐于执行的,这就会让他更有安全感。而参照规矩行动,会让孩子对独立行为有一种独特的体会。

举例来说,当孩子不得不需要自己在家里待半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他:“按照之前定好的半天计划去执行,如果没有很好地执行,那么第二天的游乐园之行就取消;如果回来后发现你严格执行了预定的计划,那么游乐园我们去定了。”

这样的规矩看得见、摸得着,孩子会不自觉地对自己进行约束,不知不觉间,他的独立性、自控力也就得到了发展。

第三,提防孩子过分自作主张。

不管怎么说,“激进型”的孩子终归是活泼的,他很可能在我们还没注意的情况下就擅自行动了。而这种擅自行动,可能就是我们所不允许的,也可能会造成我们并不想看到的后果。

所以,假如孩子太过自作主张,可以先提醒他,但不要吓唬他;或者如果他自作主张地要去做什么,我们也可以先看看他行为的目的,如果真的出现了不算好的后果(当然是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如果预见会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后果,那当然要事先制止),就可以趁势提醒他,让他明白太过自我很容易出问题,让他最好提前通知我们他到底要做什么。

与“慢热型”的孩子相反,若是要和“激进型”的孩子立规矩,最好采取较为直接的方式。规矩一定要切实可行,同时言语也要直接明了一些,不模糊表述,多用“一定”“必须”这样的字眼,从而更能约束住“激进型”孩子那活跃的心。

4.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我们的附属品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在生活中妈妈也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看待,当然爱他也要建立在尊重他的个体属性之上,如此,孩子才会成为真正的自己。对妈妈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建议,更是一种告诫。

在一些妈妈那里,孩子只是她们的附属物,高兴了便“招之即来”,不高兴了随手就能“挥之而去”,完全不讲原则。在这些妈妈眼里,孩子的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不能听话,对自己的安排他是不是能完全遵从。这样的妈妈不仅要干好自己的工作、顾好整个家庭,同时还要顾着孩子的一切,小到他穿什么衣服,大到他要走怎样的人生道路,都会替孩子考虑周全。之所以会这样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们认为:孩子的生命都是我给的,他当然就是属于我的。而且,他一开始什么都不会,自然是需要我来帮他,就算他逐渐长大,他也有不懂的地方,也一样要依靠我。而正是这样的想法,导致这些妈妈误以为这样孩子就会幸福,而自己也会省心,认为只要孩子能按照她安排好的路去走,那么他就会一切顺利。但是,最终的结果真的能如妈妈所愿吗?

每年大学新生开学季,各类媒体总会出现类似的新闻报道:××大学新生,父母全程陪护报到;××大学大一新生,因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向父母诉苦,父母请求学校允许孩子在外租房居住;妈妈或爸爸为更好地照顾刚上大学的孩子,辞职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

而与这样的报道相“呼应”的还有:

某名牌大学毕业生,因自理能力差,无法适应工作环境;某些成年人已近而立之年却依然赖在家里“啃老”度日,丝毫没有外出工作养家的自觉;更有某些人,视父母的养育为理所当然,甚至还有人说出“你生了我,就得养我”这样的浑话……

在最开始,做妈妈的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为了孩子我们心甘情愿。而且,妈妈是从成年人的角度去思考的,觉得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就该听从大人的指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很显然,孩子并不听话,他一开始就会因为我们干涉太多而反抗,表现出不想听从我们的指挥,或者和我们顶嘴,或者干脆就对着干,从这时开始,我们就觉得孩子不体谅妈妈了。再接着,他好不容易不反抗了,可我们又会发现,他已经牢牢地躺在了我们身上,甚至一动都不动,就单纯依靠我们的辛苦工作来维持他的生活。而到这时,我们则又开始抱怨,孩子为什么依旧不体谅我们,他已经应该自食其力了,怎么还是要靠我们辛苦养着他呢?

其实导致整个局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们将孩子看成了自己的附属品。

任何一个孩子都只属于他自己,他需要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尊严,需要有自己为自己规划的人生之路,同时也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走上他想要走的道路。而这一切,都是我们所不能主宰的,也是不能随便干预的。

所以,我们应该将“做明智的妈妈”当成是自己奋斗的目标,而明智的妈妈就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比如,要多倾听孩子,多询问孩子,给他说话的机会,给他表达思想的空间,对于他说出来的意见或建议,要合理采纳;如果带他去做客,或者在家中见客,都不要把他排除出去,正式地向客人介绍一下,而且最好说全名,这样的尊重感会让孩子更好地认同自己;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随便说他闹过的笑话、糗事,更不要将他的短处、缺点或他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有伤他自尊”的事当成是谈笑的资本……

将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个体,这样给他立规矩时,他才会“平等”地认可、接受规矩,从而自动自发地约束自己,培养强大的自控力。相反,如果以一种看待附属品的眼光去看待孩子,那么所立的各种规矩在他看来就无疑会变成束缚他自由的枷锁,我们的“不放手”,再加上“规矩的枷锁”,孩子又怎么可能愿意主动去遵守规矩呢?

第二章 给孩子立规矩前,知道他到底需要什么

虽然身为孩子的妈妈,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如果对孩子的内心需求不了解,那立规矩这件事可能就不会太顺利,或者给孩子立的规矩是我们想当然的产物,而不是建立在对孩子真正有益的基础上的。所以,立规矩前,要知道孩子的需要。

1.认可——孩子需要他人的认同与肯定

通常情况下,我们若要认可某个人,可能会对他的能力进行一个基本的判断,如果觉得他满足了我们内心的条件,才会认可他这个人,也才会肯定他的一些表现。但是显然,一些妈妈似乎并不愿意将这种“认可”用在孩子身上。

在有的妈妈看来,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极弱”的存在,不管他怎么表现,他缺乏能力这个事实都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按照她们内心的那个标准,通常很难完全认同孩子。

除了不能认可他的能力,对于他的缺点、错误以及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都会抱有一种担忧。哪怕是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晚会爬了两天,都会觉得这个孩子有问题,对他也就更加没有认同感。

想想看,一个得不到父母认同的孩子,总是生活在一种被质疑、被担忧的环境中,就算他有再好的生活条件,可他内心那种满足感却总也无法得到满足,他会快乐吗?当然不会!

从妈妈的角度来看,虽然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终究是优缺点都有的。如果我们只是放大他的缺点,却漠视他的优点,这对他是不是也不公平呢?而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妈妈这种不认同,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伤害了,这无疑就是在阻碍他幸福感的建立。若是我们再在这个基础上非要跟他立一些规矩,要求他必须完成什么,必须实现什么,完全不幸福、没有快乐可言的孩子会心甘情愿去遵守这些规矩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

不管怎样,来自妈妈的认可都是最能让孩子感到心安的动力。只要有了妈妈的认可,即便遇到困难,他也会努力克服;即便遇到问题,也能很快地解决。在孩子看来,妈妈的认可就是对他的鼓励,就是对他的爱,在这份爱的包容下,他会觉得无比安心。

而显然,认可也是立规矩不可或缺的前提之一。因为只有认可了孩子,孩子才会得到满足,他对所立的规矩才不会排斥,当然所立的规矩也更符合他的需要。如果根本就不认可孩子,就会出现各种“嫌弃”他的可能,连带着各种音调的吼叫,那样给他立的规矩可能就会带着某种不满甚至是怨气,当然就不适合孩子。要么太过严格苛刻,根本无法执行;要么太过宽松,跟没立规矩没什么区别。而且,如果不认可孩子,他也就不愿意遵守那些规矩,他的反抗就会越发明显。

所以,对于孩子,我们应该用一种宽容的眼光去看待。

对于他的优点,不管大小,不管是不是很出众,只要是他有好的表现,就都值得肯定,能夸奖的就要夸奖。尤其是对于那些他以前没有,但是经过学习或者是模仿突然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我们更是要通过鼓励、夸奖等,来加深他的印象和认同感,从而促使他有更多良好的表现。但要注意的是,夸奖要有度,不可过;夸多了,夸过了,可能会让孩子吃大亏,会害了他。所以,不可不谨慎。

对于他的能力,能表现出来的好的能力要肯定,即使表现不出来也不要失望。要相信孩子,肯定他的潜能,肯定他想要努力的意愿。要更多肯定他做事的过程,至于那个结果,反倒不要看得太过重要。当妈妈对孩子的行为结果不患得患失时,孩子反而更能放开手脚,让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从而取得好成绩。

对于他的错误,包容一些对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成长中的孩子不可能不犯错,如果每个错误都不可原谅的话,孩子会变得茫然不知所措,可能会导致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或做什么。当孩子犯了错误,一方面不要帮他掩饰错误,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呵斥吼叫他,而是要想办法引导他去改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还有一点,对的规矩反而能帮孩子少犯错误,所以不妨以孩子的错误为契机,给他立一条合适的规矩。

2.关注——孩子需要他人关注的目光

关注,就是要用眼睛去看某人某事,用心、用实际行动去对待某人某事。很多人都会渴望得到这种被关注的感觉,想象一下,成为他人目光的焦点,享受他人更多的关心爱护,每个人的内心是不是都会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呢?若是我们有这样的感觉,那么孩子也会有,而且他对这样的感觉还会更加渴望。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一种情景:孩子会将自己的任何一个发现、任何一种举动都大声喊出来,以吸引我们的注意。这便是一种“求关注”的心理。而他也更希望能多和我们在一起,若是我们的目光能多在他身上停留,他就会感到非常开心。

相反,假如我们只顾着忙自己的,孩子就会产生一种被忽略感,而被忽略的他可能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希望能再次引起我们的注意。这时,也许他就会显得闹一些,比如,他会大喊大叫,也会不断地打断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有的孩子还会大哭,用不断捣乱、闯祸来将我们的视线拉向他。而此时,我们常常会觉得孩子有些无理取闹,于是可能会训斥他,对他大吼大叫,还可能继续采取无视的态度,表现激烈的还会对他施以惩罚。甚至有的妈妈会借此机会拿出类似所谓的“保持安静”的规矩来,想要以此约束住孩子的这种“胡闹”。

这样的“规矩”是无效的,起不到好的效果。要知道,孩子需要的是关注,我们的关注会让他也注意到自己的表现,而规矩也应该基于关注之上,这样他自然会明白规矩与他的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这也能帮他更好地理解所立规矩的内容与意图,从而在更好地表现自己的同时,实现对规矩的遵守。

其实仔细想想,孩子某些时候的“胡闹”有恶意吗?当然没有!他需要的只是我们的关注而已,而这个要求并不难满足。而前面那些做法,不但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反而还让他体会到了规矩的残酷与不讲情理,日后他对规矩的感觉一定不会好,而他所期待的那种幸福感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这样的情形恐怕也不会是我们所乐见的吧?所以,不要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的需求是我们不能也不该小视的。

所以,面对孩子那渴求的目光,我们也应该做些什么了。

第一,对于孩子“求关注”的心理给予积极的回应。

发现了一朵以前没见过的花,看见了一队在搬东西的小蚂蚁,踩出了一大片水花儿,自己在脑袋上做出了一个“新发型”……孩子身上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情,他的发现、他的行为,都会成为让他感到快乐的源泉。同时,他也更希望我们能与他一起分享他的快乐,于是他就会喊“妈妈,快看”或者“爸爸,看呀”。

面对孩子这种“求关注”的心理,有的父母可能只会“嗯”一声,或者简单地瞟一眼,然后就依旧自顾自了,还有甚者,可能会不识趣地冲孩子大吼大叫!千万别这样!孩子那么期待我们和他一起感受快乐,我们的积极回应才符合他当时的那种快乐的基调。

此时,要把身体转过来,眼睛看着孩子所说的东西,或者看着孩子,认真听他说,认真看他的“表演”,给他一些回应。比如,趁势问他一个问题,或者点评一下,给他一个微笑、点头,或者回以各种恰当的肢体语言……这些及时的回应,都能满足孩子的受关注感,同时我们也很能分享到他的快乐。

第二,最好主动去关注孩子。

主动关注是一种很好的接近孩子的办法。“你在做什么?”妈妈问。

孩子抬起满脸油彩的脸说:“在给玩具小汽车换衣服。”“哦?不错嘛!”妈妈很感兴趣地说,“能给我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孩子一边忙着手里的一边说:“他们的衣服有些旧了,我想给他们换新的,但是又脱不下来,那就直接穿新的好了。”“呵呵呵……”妈妈笑出了声,“介意我加入吗?”“妈妈只能是我的助手。”孩子指了指一旁的一堆颜料瓶说。

这位妈妈的表现是值得借鉴的,她从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开始入手,逐渐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虽然孩子自始至终都很忙的样子,但从他愿意与妈妈一起分享快乐这一点来说,他正在享受妈妈的关注。而且,妈妈的夸奖也让他感受到了肯定,所以他的感受应该会更好。

我们不如也试试这种主动关注的做法。大多数时候,孩子会很乐意与我们分享他的快乐,当然,如果他在搞什么小秘密,我们也要“顺从”他一下,保守他的秘密对他也是一种尊重。

第三,一定要告诉孩子我们爱他。

当孩子觉得我们对他关注不够时,他已经觉得有些缺爱了。所以一定要告诉孩子,我们爱他,而且非常爱他。但如果没有高质量地陪伴他,他没有感受到这份爱时,我们应该跟他解释,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跟他解释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没法更长时间地陪着他,以得到他的谅解。当然,也要答应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在陪着他的时候,要积极地听他说,认真地看他做,或者开心地投入到他所希望的游戏中,而且不要那么意味明显地教他一些东西,这样我们和他都会感到开心。规矩就应该是双方开开心心地立下的,而不是一方大吼大叫地强势订立、一方哭哭啼啼地弱势遵守。

3.呵护——孩子需要妈妈精心地爱护

所有妈妈都希望孩子能明白自己对他的爱,但是具体该怎么做呢?这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很清楚的。

比如,有的妈妈觉得严厉就是爱,因为孩子正在成长,严格要求才能让他学到更多东西,才能让他更独立,以后也才会成才。于是,这样的妈妈就可能会用一些很严苛的规矩去约束孩子,并提醒他一定要严格执行,假如没有执行,那么等待他的就会是各种惩罚。

又如,有的妈妈觉得要掏心窝子地去爱孩子,无微不至、嘘寒问暖、尽自己所能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感受到爱。这样的妈妈对立规矩这件事持有一种模糊的态度,一方面规矩立得很宽松,而当孩子连这种宽松的规矩也没有遵守时,她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为这是宽容,也以为这就是爱。

前一种妈妈的做法,孩子其实体会不到那么深刻的爱,他感受到的只是妈妈对他的严苛,他会觉得很受约束,那些规矩也会让他感到很难遵守。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对规矩很排斥,不愿意去遵守;他也许会变得沉默寡言,一副爱怎样就怎样的样子;或者变得无比叛逆,就跟妈妈对着干上了。就算是他在妈妈的严格要求下暂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他始终感受不到爱,当这种愤懑积压到一定程度后,其心灵可能也会发生扭曲。

而后一种妈妈的做法,则是将爱变成了溺爱,孩子会慢慢被这份爱吞没,正所谓“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而在这种情况下立的规矩,可能就会变得一文不值,因为在孩子看来,反正不管怎样妈妈都爱他,他已经习惯性地无视这份爱了,连爱都如此廉价,规矩又有什么价值呢?这样的孩子以后还会对妈妈提出更高、更无理的要求,而且也很难去顾及妈妈的感受。

这也就是说,我们给孩子的爱,不足和超量,都会让他对爱的感觉产生偏差。要说起来,也许他最需要的,应该是我们对他在细微之处上的表现,也就是对他的精心呵护。精心呵护与溺爱不同,前者是充满理性与智慧的,而后者则是感性与想当然的。所谓精心,就是要爱得细致且恰到好处,有温情,同时也要有严肃,爱和规矩可以同时进行,这样孩子才不会出现“被爱感觉失衡”。

事实上,精心呵护也是我们与孩子立规矩的前提条件之一。有了我们的精心呵护,孩子自然也会感受到这份浓浓的爱意,从而不再排斥立规矩这件事,而且也更容易体会到规矩可能带给他的帮助,从而更乐于遵守规矩。所以,跟孩子立规矩也需要把握好爱的分寸。

从最简单的动作来说,如果我们能微笑地注视着孩子,那么他会觉得自己受到关注,他的表现也许就会变得更好。假如在不打扰他的情况下能再多一些动作,比如,轻抚一下他的头发、衣服,或者握住他伸过来的手,这会让他感到更加温馨。其实这样的动作都很简单,也不用刻意去做,自然地表露出来,在孩子的感觉里,这就是爱。

当然,孩子还需要我们更温和亲切的语言。说话不要太快,慢一些,吐字要清楚,即便是有要求或者是要孩子改正什么,也不要太过严厉,尤其是不要大吼大叫,一定要杜绝谩骂的字眼。有时候,孩子可能并不需要我们说什么,也许他只是要安静地依偎一会儿,那么这时我们可以等着他开口,假如他不开口,那就安静地和他在一起坐一坐。

此时我们也要注意他的情绪,如果他表情很平静,我们就没必要多说什么了;但是如果他很沮丧,或者已经开始表现出负面情绪,那么我们就可以多问几句。不要一上来就训斥他的坏脾气或者哭泣,给他一些发泄的时间,然后再仔细询问原因,并帮他排解情绪。

有时候孩子表现得和我们不是那么亲密,我们也不要太过担忧,他可能只是想要一个人静一静罢了。这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他内心的需求,给他一个自我的空间,只要能保证他的基本安全与健康,就不必太过干涉他做了什么。

至于说规矩,在爱的前提下立的规矩,里面也同样包含着我们对他成长的细微呵护。而有了爱做基础,孩子也会更乐于、更努力去遵守规矩。

4.陪伴——孩子需要妈妈用心地陪伴

无论是关注还是呵护,其实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孩子最需要的是妈妈的陪伴。跟前面一样,陪伴孩子也是给他立规矩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因为有了我们的用心陪伴,孩子对所立规矩的感觉才会是“这是妈妈在关心我”,否则他就会觉得“妈妈是在借助自己的身份和规矩来压制我”。更重要的是,我们只有用心陪伴了孩子,才能发现需要在哪些方面给他立规矩,这样立出来的规矩才是最符合孩子实际情况的,也是最能让孩子受益的。

所以,和孩子立规矩之前,我们一定不能忽视他对“陪伴”的那种深深的渴望。

说到陪伴,有一些妈妈会觉得很无奈,有一些妈妈则会觉得没那么必要。

觉得无奈的妈妈,可能是因为自己工作繁忙,实在无暇顾及孩子。权衡一下,如果每天只陪着孩子什么都不干,一家大小的衣食住行便成了问题;但是如果去工作,虽然不一定总是能陪在孩子身边,但是还有家人可以代劳,比如说自己的父母、公公婆婆,而自己也能在下班后和节假日抽出时间来陪孩子,如此一来似乎做到了两不误,但还是有些许的无奈。

而觉得没那么必要的妈妈,则是有另一种看法。她们会认为孩子不能太娇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怎么能总是陪着他一起耗时间呢?孩子必须要学会独立,而且也要学会不给其他人造成困扰。而且更重要的是,年轻妈妈大多很忙,工作生活一样都不能耽误,她们认为陪孩子还有的是时间,也不急于这一时,先让家庭生活稳定了,以后什么都好说。

不能经常陪伴孩子的妈妈如果给孩子立了某些规矩,孩子可能会感觉比较委屈,甚至有被不公平对待的感觉。因为规矩的细节内容很有可能全都是从妈妈的角度来考虑的,孩子感受到的只是“束缚”“被控制”“没自由”“不能自主”等。

没有妈妈的陪伴,若是再加上这些在孩子看来是“强人所难”的规矩,他的幸福感瞬间降到零也就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了。而如此一来,在孩子身上就可能发生比较严重的问题。

2012年10月,重庆市梁平县一名10岁半的男孩跟着表姐来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这个男孩只有1.20米高,骨龄只相当于五六岁的孩子,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矫正,他的身高生长将会停滞。

经过询问,医生排除了遗传、疾病、营养这三大因素对身高可能造成的影响。疑惑中,医生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个男孩很少开口,在问到其父母家人的时候,他竟然流泪了。原来,男孩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每年只有春节能回一次家,男孩和姐姐一直都跟着奶奶生活。根据这一点,医生初步确诊,男孩是患上了心理性矮小症,他不长个儿是长期得不到父母正常的关爱所致。

乍一听这样的新闻有些骇人,不过是父母没有长时间陪伴,孩子竟然不长个儿了。其实现代医学表明,人的情绪的确会对大脑和内分泌系统功能产生影响。假如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快乐的情绪中,他的睡眠、饮食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其分泌人体生长激素的脑垂体受到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自然就会减少,使发育也受到影响,临床上将其称为“心理性矮小症”。

没有妈妈的陪伴,是孩子没有幸福感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这个长不高的例子算是个案,但缺少陪伴的孩子终归会有各种心理问题,还可能会出现意外状况,这样的生活显然不能给他想要的幸福。所以,我们应该用心陪伴孩子,不仅让他吃饱穿暖,身体得到成长,也要让他心灵得到满足,精神上保持愉悦。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第一,陪伴要专心且用心。

有的妈妈虽然表面看是在陪着孩子,但实际上,孩子在那里自己玩自己的,妈妈却在忙着自己手中的事情,有的在工作,有的在做家务,有的就算无所事事,也只是手里拿着手机不停地玩,丝毫没有顾及孩子。

不专心陪伴其实和没有陪伴没什么太大区别,孩子一样感受不到温暖。所以,要陪伴孩子,就要先暂时放下我们手里的事情。如果有没做完的工作,那就暂时先放一放,过一会儿再做;如果实在是眼下紧急的,就要安慰孩子稍等一会儿,然后赶紧将事情做完。总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眼中最好只有孩子,心里也最好只想着孩子,其他的都先放在一边。我们陪伴得专心致志,孩子自然也会感受到这份温情,他才能产生情感上的满足感。

第二,不要将陪伴变成监督。

陪伴应该是一种自然状态,孩子轻松,我们也轻松,孩子在享受,我们也可以和他一起享受。但是,总有妈妈会把这种自然状态擅自变成一种紧张状态。原本是陪伴孩子,但是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刻指点出来,要么训斥吼叫,要么催促他改正,甚至开始“长篇大论”地教训、数落他,“上纲上线”;或者是立马现场单方面立一个严苛的规矩,要求孩子必须马上遵守。本来是好好的陪伴,到最后却变成了监督甚至是“有罪推定”后的“过堂审问”。

所以,陪伴孩子就要放轻松,孩子干什么,我们可以观察,也可以加入,不要给他压力,也不要居高临下对其指指点点,他不需要这个,让他自由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就可以了。

第三,特殊情况下也别忘记陪伴。

出差、两地分居等情况,都有可能使一些父母无法长时间陪伴孩子,但越是这个时候就越不能以此为借口逃避陪伴孩子的责任。其实这时可以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比如,如果身在外地,可以利用手机视频、发短信、打电话,或上网用聊天工具、电子邮件和孩子联系。如果孩子较小,可以多和陪在孩子身边的人联系,然后再趁机和孩子有所交流。

尤其是爸爸,在很多家庭中,爸爸可能会是经常出差的那一个,所以爸爸更要掌握这些远程联系的“技能”,方便与孩子进行更多的联系。因为孩子不仅需要妈妈的陪伴,也需要爸爸的陪伴。当然,如果父母双方都出了远门,也可以采用这种“远程联系”方式,但这终究不能替代亲身陪伴在身边而让孩子感觉到的温暖。

5.信任——孩子需要妈妈对他有足够的信任感

给孩子立规矩,还有一个基础,就是彼此信任,既需要孩子信任妈妈,也需要妈妈信任孩子,如此,规矩才会立得顺利,也才会得以有效执行。否则,任何一方不信任另一方,都可能会让规矩内容变成“一纸空文”。我们要信任孩子,相信他有遵守规矩的意愿与能力;而孩子则要信任我们,相信我们的确是想要通过立规矩来帮他更好地成长。

两相对比,我们对孩子的信任似乎更重要一些,这份信任几乎可以左右规矩的执行。说起信任,可能很多孩子又会觉得有些难过了。因为这是一种他很渴望从我们这里得到的东西,但也是很难甚至是无法获得的东西——很多妈妈并不信任孩子。

比如,有的妈妈觉得孩子能力不足,缺乏经验,很多表现不那么令人满意。而且,大多数妈妈对“童言”都抱有一种听听就算了的玩笑态度,她们并不觉得孩子的言论或思想有什么可取之处,只会认为他是在异想天开,或者是满口幼稚的话语。

做妈妈的如此自以为是,那对孩子的信任程度真是低到不能再低了。于是,我们便根据自己的判断,拒绝让孩子做更多的事情,对他提出的任何建议都不感兴趣,很多事情能不对他说就不说。我们看孩子时眼中充满怀疑的目光,孩子的内心自然也会恐慌,这样他哪里还有精力去体会生活的幸福?而我们不相信孩子却还非要给他立很多规矩,孩子怎么会有兴趣去主动积极地遵守这些规矩呢?

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孩子真的如此不值得信任吗?当然不是。

孩子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学会该学的知识,而且很多时候他还能无师自通,领悟到我们完全还没有告诉过他的知识;对于我们交代的事情,孩子也会认认真真地去做,而且很多情况下他的完成情况是很好的;有些事情,比如,我们换了工作、家中发生了变故等,如果我们如实地告诉孩子,他一样能很好地配合我们去适应新的生活,反倒是我们一直瞒着他,要是哪天不小心让他发现了真相,才会让我们感到头疼。

说到信任,我们还是要回归到一个最基础的话题,那就是我们是不是能将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不是能尊重他这个独立的个体?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体现这个“尊重”呢?

第一,确定事实,不随便怀疑孩子。

孩子在看动画片,妈妈之前和他说好只看一集,但是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妈妈发现孩子还在看。

妈妈问孩子:“你确定是在看同一集吗?”

孩子很肯定地回答:“是的。”

又是10分钟过去了,妈妈发现孩子依然在看。

妈妈虽然疑惑但也生气了,便对孩子说:“妈妈不喜欢撒谎的孩子!你真的只是在看同一集吗?”

孩子委屈极了:“真的是同一集。”

后来,妈妈仔细观察了一下孩子看的动画片,原来是一个剧场版,时长80分钟,而在孩子的概念里,不管多长,只要没有看见片尾,当然就是一集。

其实生活中我们对孩子的很多怀疑大多来自于这种“自以为是”,我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认为某些事情是怎样的,便以此判定事实就是如此,殊不知正因为缺乏调查,才让我们对孩子产生了不该有的怀疑。

所以,对于很多事情,该多了解一下事实到底是怎样的,了解得越多,也就越不容易随便怀疑孩子。

第二,和孩子说话注意语气与态度。

了解事实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千万别对孩子进行“有罪推定”。法律上的有罪推定,是指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对刑事诉讼过程中的被追诉人推定其为实际犯罪人。而通俗一些来说,就是直接在心底认定某人就是罪犯,然后再去寻找他真的是罪犯的证据。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不要一开始就怀疑孩子有问题,否则这种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不信任感势必会伤到孩子,轻者让他委屈不已,重者可能导致他的反抗,有时候甚至会使他故意说谎来表达内心的不满。

即便是要询问,也要用中立的态度,别直接问“你是不是”,尽管看似疑问,但疑问的背后已经是倾向于肯定的怀疑了,并且是几乎不容孩子辩解的。这显然不妥。所以,询问,就应该心平气和、平心静气地问清事实真相到底是怎样的,这样就能从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角度去认识孩子的问题,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怀疑。

第三,对孩子的能力有基本的判断。

这一点其实一直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内容,也是信任孩子的一个最主要表现。除了要认清楚某些事情的事实,对于孩子的能力也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只要是在他这个年龄段或者以他的学习能力已经掌握的能力,就要有所认可,相关事宜就要放心交给他去办。别怕他出错,哪怕真的出了错,也可能只是他缺乏经验或考虑不周罢了。我们越是信任他,他的表现可能会越好。

6.知情权——孩子需要知道点实情或内情

身为妈妈,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快乐成长,能幸福生活,希望他每天除了学习与玩耍,其他什么都不用想。有些事情我们可能并不会主动告诉孩子,一来说了他也不会明白,二来他知道了也没有能力去解决,所以我们认为有些事只要成年人知道就够了,没必要通知孩子。

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是有知情权的,而作为整个家庭中的一员,孩子也该知道家中到底都发生了哪些事。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想想看,孩子也生活在家庭中,但是他却并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如果是好事还好,他只要尽情享受好事所带来的结果就足够了,这倒是可以算作一个惊喜,孩子感受到的是快乐;但假如是坏事,比如父母离婚,比如孩子熟悉的亲人过世,或者其他一些较大的家庭变故,孩子如果依然什么都不知道,那么最终他将要承担的就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而这样的打击孩子常常难以接受。

而且,家庭中的某些规矩,也可能会涉及家中的事。比如,要求孩子不能随便打扰父母谈话,那么他可能就会问了,“为什么不能打扰?”“爸爸妈妈到底在干什么?”有的妈妈认为,夫妻间商量家里大事,没必要告诉孩子,但是他的好奇心可能就会促使他不断地来“探索”,他也许会偷听,也许会不停地问,结果谈话反倒受到了影响。如果我们强硬地要求孩子必须遵守规矩,却不告诉他原因,那么他的内心也会出现反抗。

由此可见,给孩子立规矩,也同样需要让他了解一些家庭实情或内情,也就是要保证他的知情权。知情权会让他明白某项规矩是在怎样的一种情况下立出来的,也让他明白他为什么要为了适应那种情况而遵守这个规矩,这会让他对规矩的内容有更充分的理解,从而不至于只顾着自己的情绪而忽视规矩甚至是排斥、反抗规矩。

至于说我们认为孩子对某些事情不能接受,其实是我们想得太多了,孩子的承受能力没有那么脆弱,只要不是突然性的打击,只要平时我们一点一点地让他知道家里都发生了什么事,那么很多事他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所以,不要把家里的事都捂得那么严实,适当地也透露给孩子一些,这样既满足了他的好奇心,也增加了他的家庭归属感,还能使他获得一种受重视的感觉。从整体来说,这其实是在帮助我们的家庭生活变得更加和谐。

具体来说,又该怎样去做呢?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第一,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孩子讲述家里的事情。

对孩子提及家中的事情时使用的语言,和成年人之间使用的语言应该有所差别。不可否认,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可以将事情简化一下,不要用太深奥的词语。

比如,要告诉年幼的孩子全家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随爸爸工作的调动而搬迁,就可以这样说:“爸爸要去另一个城市工作了,所以我们要跟着他一起去另一个城市住。”尽量不使用“调动”“搬迁”这些年幼孩子还难以理解的词语,简单易懂才好。

当然,孩子还会不停地询问各种问题,比如,为什么要换工作,为什么要走,等等,我们同样也要用他能听得懂的话语给他解释。

第二,可以分阶段告诉孩子事情的全部过程。

虽然是要告诉孩子实情,但同样要考虑他能接纳的量。尤其是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有时候不要一次性都说完,而是采取分阶段说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且,只要说出孩子能理解的内容就足够了,如果他没有多问,就不要多说,等到他问的时候再进行解答。

第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要向孩子隐瞒事实。

孩子知情权的范围,应该包括家庭的各项事务,但是有些事情还是不要直接告诉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是不是要向他隐瞒某些事实。比如,孩子喜欢的某位亲人得了重病,在最开始可以不用那么着急地告诉他。等他想起那位亲人时,可以委婉地告知他最近这位亲人身体不舒服不方便打扰,如果孩子能接受这个事实,其他的暂时也不用多说。

第四,嘱咐孩子,不要四处宣扬家中的私事。

虽然让孩子了解家中事务的实情是好事,但是有的孩子习惯口无遮拦,可能不经意间就会将家中的事情四处说给别人听。家事也算是一个家庭的隐私,并不适合讲给外人听,所以在尊重孩子知情权的同时,也要多提醒他几句,不要随便对外人说起家里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成员组成等极为隐私的话题,一定要守口如瓶。

在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关于家庭经济情况的话题,我们可以和孩子提起,但是不要将太过精确的数字和盘托出,特别是密码之类的东西一定不要轻易就讲给孩子听。

7.安全感——孩子需要让自己感到安全

不安全感,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感受。原本在母体中,他什么都不用操心,吃喝睡觉甚至是玩耍,他都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但是,一旦出生,孩子就要面临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外界的种种对他来说都好像是危险的,所以他会非常没有安全感。

身为妈妈的我们,是帮孩子消除这种不安全感的重要的“避难所”。我们要让他安心地成长,否则不安全感将可能让他时刻处于恐惧之中,这种精神状态将会影响他生长激素的释放,从而阻碍他的成长。

而且,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对做任何事都是没有多大兴趣的,不管我们要求他做什么,他都可能不敢上前。因为他的内心总是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他小小的精神世界里几乎分不出空间来让他有足够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