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8 15:33:13

点击下载

作者:张义珍,王焕强,苑鸿志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试读: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推开“社会”之窗

【导读】“我是谁?谁又是我?我身在何处?我从哪里来,将去往何处?”这是一个久经沧桑、古往今来无数圣贤所追问的社会学话题,时至今日依然散发着巨大魅力。正如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所说:“社会学是一门令人着迷而欲罢不能的学科”。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社会学并不难,难的是向别人解释清楚什么是社会学。这好比学开车,掌握开车技术相对简单,但向别人解释开车的原理与奥妙却很困难。这倒不是因为社会学有多深奥、多复杂,恰恰相反,社会学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太近了,它研究的正是大家所熟悉的社会现象,而越是熟悉的就越说不清楚。因为我们觉得这些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并不需要讲道理或根本没道理可讲。但是,社会学的功能或者说社会学家的职责,就是要培养一种社会学想象力,凭借这种想象力把一般人认为没有道理可讲的事情讲出一些道理来。因此,每一位生活在社会这个舞台上的人们,要想自己生活得明明白白,理性把握社会、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就要学会像社会学家那样去思考,培养社会学想象力、拓展社会学视野、提高社会学素养。让我们透过“社会学”这扇窗户,去审视复杂纷乱的社会、认识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探究社会本质、社会变迁以及社会问题吧!

第一节 关于社会的学说

一、如何理解社会学“社会学”一词,在英语中是sociology,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源于拉丁语的soietas,意为社会,后半部分源于希腊文的logos,[1]意为学问,两部分合起来,词源学上的意义是关于社会的学说。

社会思想古已有之,但作为学科的社会学孕育、创立于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迄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期间,一些研究者依据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所站的立场、关注的重点、研究的角度,对社会学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这众多的观点主要分属于两大类:第一类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为孔德、斯宾塞、涂尔干(也译迪尔凯姆)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为韦伯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实证主义传统与反实证主义传统彼此争鸣,此消彼长的历史。实证主义首先承认在人的外部存在一个客观世界,通过研究客观事实和社会现象,对社会规律进行科学概括;反实证主义则否认社会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它只不过是无数个人的总和,主张从个人的主观动机、体验中寻找认识社会的方法。这两类观点对社会学影响至深,后世的许多定义多为这两类观点的变形或混成。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以社会和个人的统一为指导并提出如下观点:即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应当避免把“社会”当做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人借以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综合上述两类观点,我们认为,社会学是从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准确理解社会学的含义需把握以下内容:

第一,整体性。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的过程中,始终把社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的有机性出发去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研究社会的运行与变革。社会学也对社会的各种具体问题开展研究,但它始终注意从整体出发,联系整体研究部分,着眼于整体综合而立足于局部分析。

第二,综合性。社会学在研究社会时必须纵观全局,放开视野,对任何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都不孤立地看待,而注意从这些现象和问题与其他现象和问题的相互联系中去把握、去认识。它要求运用不同的方法,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既注意影响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不放过那些影响事物发展的非决定性因素。

第三,现实性。社会学必须直接面对社会现实。社会是由具体的现实的人所构成的,所以,人,人与人所构成的社会关系,无数个体所体现的具有共性的社会行为均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对我国来说,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当然是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转型社会。

第四,社会学研究具有区域性和本土化倾向。因为每个社会由于文化传统不同、国情不同,其社会结构及运行规律也不尽相同。因此,社会学必须以具体的国家、具体的社会区域为对象进行研究。

第五,社会学的研究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现象消失了,一些现象产生了,一些现象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所有这些都要求社会学及时调整研究课题,不断增加对新问题、新现象的研究。

二、社会学想象力

学习、研究社会学的目的并不只是获取相关知识,更在于运用这些知识培养认识社会、解释社会的能力,即社会学想象力。著名社会学家赖特·c·米尔斯(C Wright Mills)认为,社会学想象力是人们的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它强调的是,当你观察社会现象时,不要把社会现象当做独立、单一的事件,而是要以历史的视角观察其发展的全过程,善于把自己周围的“小事”与更大范围的社会事件联系起来,同时还要考虑这个现象所受到的社会结构的影响,这样才能看清世事,对发生的事情有一个清晰的全貌。“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2]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

社会学想象力,实质是一种在进行社会学研究尤其是思考时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它是一种善于从现象看本质、从所见想未见的深刻洞察力;是一种擅长换位思考、视角灵活,从而理解他人的共情能力;是一种由此及彼、由当下及过去的宽阔的发散思维能力。具备社会学想象力的人,在观察社会现象时总能独辟蹊径。

2010年1月至5月,深圳富士康公司连续发生了十二起跳楼自杀事件,共造成10死2伤,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24岁。如何看待富士康的“十二连跳”?遗传生物学家更多的是从生理的或机体的角度来找原因,认为是生化的不平衡会导致这些年轻人结束了他(她)自己的生命;心理学家更多地从个性心理特征的角度谈原因,把年轻人的自杀归因为抑郁、心理及人格障碍等;管理学家侧重于从公司的管理制度来寻找原因;而社会学家则认为,自杀是一种社会问题,背后有着更加复杂的社会原因,并尝试着从社会变迁、社会舆论、社会环境、工作群体、家庭状况、学校制度、价值观冲突、竞争程度、自杀干预和生命教育等多角度进行分析。社会学家的每一种分析都是一种视野、一种阐释,综合起来无疑提升了我们对青年人自杀这样的社会问题的理解。

社会学想象力如此重要,现实中如何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学想象力呢?赖特·C·米尔斯认为,社会学想象力是可以培养的,但必须以大量的研究训练为前提。首先,在研究、观察社会现象时要学会活用生活经验。他指出:“你必须在学术工作中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3]持续不断的审视它,解释它。”把学术工作与私人经验相结合,谨慎地处理自己的思考,在信任私人经验的同时,保持质疑的态度,以保持内心世界的清醒。其次,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建立自己的学术档案。通过笔记记下私人经验、专业活动、进行中的研究以及研究中的计划,这可帮助你有系统的反省。在档案的各个题目下,应包括想法、私人笔记、读书摘要、参考书目与计划大纲。通过档案,可以激励你扩展思考的范畴,你可直接学习到他人观点,或对某些作者提出接受与反驳的理由,由此启发自己的思路。简言之,笔记和档案可帮助你使用前人的成果,有系统地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第三,经验研究的设计必须有助于理论的建构。经验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查解决对事实的歧见与怀疑,并以更实质的基础使论证更丰富,事实锻炼理性,但理性乃是一切学问领域的先锋。所以经验研究的设计必须符合原始提纲,有助于理论的建构。

三、社会学的功能

社会学的功能在于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发现事实、解释事实,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规划和设计人类的未来。

1.描述功能——社会是怎样的

所谓描述,就是客观地、完整地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图景。任何实证科学都要求首先能够客观地描述事物的本来面貌。这是认识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只有大量占有真实的感性材料,才能进一步加工整理,上升到理性认识。描述功能是社会学的最基本功能,是研究社会的起点。

2.解释功能——社会为何这样

所谓解释,就是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由于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社会中各种现象和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每一种社会现象的发生都要受到各种具体条件的制约,因此,社会学要善于把因果分析从传统的决定论转移到系统论和概率论上来,从原来简单的因果分析转移到多变量相关分析上来。同时,社会学的解释还要能够理解人们社会行动的“意义”,把握人们社会行动所表达的精神内容。如果解释不了,则必须创立新的概念乃至新的理论,以帮助人们认识和解释社会。

3.预测功能——社会将会怎样

所谓预测,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去预计和推测事物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预测的关键是要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本质的、相对稳定的、重复性的联系或关系揭示出来,从而把握未来事物变化中的必然性因素。社会学的预测功能就是要通过社会学的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及时地、科学地预测社会生活中将要发生的新现象、新问题。

4.规范功能——社会应该怎样

社会学研究不仅要科学地解释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而且要不断地探索改造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描述、解释、预测社会的目的,是为了改造社会。而要改造社会,社会学必然具备规范的功能。所谓规范,就是确定预定社会目标、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的过程。规范性研究实际上就是按照一定标准对社会进行设计。管理者希望社会按照人们的意愿运行,一方面要进行价值定向,确定社会问题解决的基本途径或社会改革的基本方向;另一方面要进行政策设计,理论研究与实际资料分析都可能导致政策设计,即把有关理论知识、方法技巧与专门资料应用于决定政策、评价当前政策或提出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使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真正起到规范社会的作用。[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2]赖特·c·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3]同上。

第二节 社会学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的产生

一个学科的诞生,总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学也不例外。18世纪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引入一个新的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而这些探索反过来又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1.从哲学中脱胎

1830~1842年,法国哲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出版了六卷本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他在第四卷中第一次使用“社会学”这个概念并提出了建立社会学的大体设想,标志着社会学的产生。自孔德以来,经过社会学先驱们的努力,到20世纪初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逐渐明确,研究方法不断系统化,它的科学性也逐渐得到学术界的认可,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形成了。在社会学产生、形成过程中,一批早期社会学家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择其要者稍作介绍。

孔德(1798~1857)。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他为社会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提出了社会学这个名词,指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区分了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社会静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社会动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这个观点至今仍是社会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斯宾塞(1820~1903)。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相类比,提出了社会进化论(也称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社会的进化过程同生物进化一样,生存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也在社会中起支配作用。他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并把结构和功能联系起来考察,这对后来功能学派社会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涂尔干(1858~1917,也译迪尔凯姆)。涂尔干是法国第一个获得任命的社会学教授。他明确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他所思考的中心问题是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为了回答法国当时社会动荡等现实问题,他撰写了《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和《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著作,提出的机械团结、有机团结等概念和进行的深入分析至今都有重要价值。他用统计方法研究自杀现象,实践了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构想,并成为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家。他的《社会学方法的规则》系统、详细地论述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主张用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问题,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韦伯(1864~1920)。韦伯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理解社会行动,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并由此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成为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韦伯对于社会行动的分类、关于权威的分类,他对于科层制度的论述,以及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的研究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社会学的发展。尽管后人对韦伯的观点和理论有所争论甚至批评,但是他仍是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之一。

2.马克思的贡献

作为孔德的同时代人,马克思从另一种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的成就和弊端,并试图找出资本主义的归宿。他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动力和固有矛盾并主张用经验的方法去研究社会。《资本论》就是马克思用经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典之作,被认为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学著作。马克思从经济角度对人类历史进程的解释,他的阶级理论和冲突理论、关于异化的思想是社会学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学界,马克思也被认为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尽管马克思本人从未自称是社会学家。

从社会学的范畴来看,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包括了人类需要及社会劳动、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阶级与社会冲突、人类社会的变迁与发展的理想等内容,尤其是: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现象,指出这种异化的根源及其不合理性;关于实践的理论为解释人的能动性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思想成为社会冲突理论的重要源泉;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深刻的解释;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对社会变迁的规律给出了总体性的框架。

二、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社会现象是纷繁复杂和变动不居的,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现象时形成了几个独特的基本视角,为我们深入了解和把握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提供了必要的参照和前提。它们凝聚了社会学思想史上不同社会思想家的智慧结晶,同时也造成社会学不同流派间的理论分野。每一种视角都有自己的一整套概念、命题。所谓的社会学理论就是在这样一些基本视角中形成的对社会学研究对象和领域的基本看法。

1.“结构+过程”视角

所谓结构,是指构成一个整体事物的各组成部分的统称;过程,是指事物运动和变迁的次序与经过。自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以来,在考察社会和社会现象时,分别从结构和过程两方面着眼,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传统视角。社会学的结构研究是对社会作横剖面的共时态考察,看社会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这些部分之间的位置和关系是怎样的,它们对维系整个社会系统起到何种作用;过程研究是对社会的运行、发展和变迁作历时态的考察,研究社会运行和发展及其动力的一般性问题。无论是结构研究还是过程研究,两者的共同目的是为了探讨人类的社会生活何以成为可能的问题。

例如,家庭是一个结构层面的社会现象,它既是社会的一个构成性要素,还作为一种制度、一种规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社会学家对家庭的研究,既要进行结构分析,考察它对群体、组织乃至整体社会的构成作用,又要对它进行功能分析,把家庭当作一种社会制度考察它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在通常情况下,家庭通过对成员行为的规范作用有助于社会或社会某个局部领域的维系和巩固;而在个别情况下,家庭功能失调会危及社会或其中某个局部领域的秩序和稳定。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社会过程和变迁问题发生关系。

2.“整体+个体”视角

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永恒主题。社会与个人以什么方式相互作用,以及社会怎样塑造个人,个人又是怎样创造、维系和改变社会,这是历代社会思想家一直关注的课题,并由此形成了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两种社会学理论观点。

社会唯实论者认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但众多个体组成社会后便产生了一种超越个体总和的性质,社会整体高于个体,社会性质、社会制度、社会规范决定个体行为。个人的主观意识、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都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一切社会事实,诸如语言、道德、宗教、习俗、风尚、思维范畴,都不是纯粹的个体活动所能产生的,而是集体活动的产物。社会现象不能还原为生理或个体心理现象,必须用社会事实而不能用个体生理或心理过程去解释社会。代表人物有斯宾塞、涂尔干等。

社会唯名论者认为,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所谓社会现象只是不同个人之间互动的结果,个人行为、人的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单位,确切地说,社会学是关于人的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动机、意愿)的科学。代表人物有韦伯等。

3.“均衡+冲突”视角

有些社会学家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均衡与秩序是社会运行的常态和本质特征。当社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或系统内部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被打破,社会系统内部实行调整以达到新的均衡。社会学的研究目的就在于从功能着眼找出社会内部秩序失衡的原因,以求保持社会秩序和均衡发展。有些社会学家则认为,社会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处在冲突状态,社会秩序是各部分冲突的产物,社会永远处于一种由人们行动的冲突所造成的脆弱的均衡之中。强调社会的均衡或秩序是一部分人使用权力对另一部分人强制的结果。为此,主张把人际互动、群体互动中的冲突和权力视为社会学研究的重点。

三、社会学理论流派

从20世纪30年代以后,社会学传入美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当代社会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恢复与发展,各种理论流派也逐渐兴起与成熟起来。从自然主义到主观主义、从宏观到微观,理论丰富多彩、流派异彩纷呈。

1.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也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它认为社会是由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各个部分有分工,一起协作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功能主义的理论多来源于孔德和涂尔干的思想,他们都坚信人类行为是社会结构的结果,社会结果促进社会的秩序和整合。斯宾塞把社会的进化比作人体,人体为了生存下去各个器官必须同时发挥作用,社会的各个部分也要协作地运转以维系整体结构。功能理论不做价值判断,但有正负面功能之分,更多强调社会各部分的功能作用,这和我们的历史观点“时势造英雄”、经济学中的“需求决定供给”有相似之处。

2.冲突理论

与功能主义强调秩序、稳定和共识不同的是,冲突理论研究群体之间存在分歧、争夺权力、竞争稀缺资源(比如财产、财富、声望)的方式,认为应该从群体之间冲突和紧张的角度来分析社会,当然这里的冲突并不特指暴力行为,更多的是一些相对温和的冲突,如劳资谈判、某项政策或法规通过前的争论等。冲突论者把社会中的分歧及其导致的变革看成自然的、不可避免的,是社会发展所必要的部分。在20世纪后期,冲突理论日渐被主流学者接受,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之后一系列社会事件的出现,如民权运动、反战、女权主义,等等,都直接证明了冲突理论是研究社会的一种重要方法。

3.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与功能主义不同,它重点研究个人以及个人的周边社会环境,研究人际关系中的交换、互动、选择。该理论认为选择是人类行为的最基本的特征,生活就是没完没了的选择。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建立在合理化选择的基础上,而人们的行为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的合理化——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报酬。人们所追求的报酬中的大部分只能来自于他们互动的其他社会成员。这样,交换理论试图通过研究互动与交换来解释所有的社会行为。互动与交换过程的规则与模式也就成了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4.符号互动理论

与功能主义和冲突理论关注大规模社会行为模式不同,符号互动理论更多地通过知识、想法、信念和态度的交流来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它关注过程并把小的团体甚至个体作为分析的中心。该理论更多地强调符号的作用,认为符号(如言语、姿势、图片等)是人们交流的途径,它们代表某些含义并对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意义。比如,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握手代表友好,向对方竖大拇指表示赞扬,长发、蓄须更多在艺术家中存在,大多数美国NBA球员纹身等,这些行为都具备一定的符号代表意义,社会符号与许多社会行为建立了紧密的关系。

四、社会学的中国化

关于社会学何时在中国出现,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从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讲授“群学”(即组织、教育群众以拯救国家之学)算起;另一种观点认为应从严复翻译斯宾塞的著作开始。1897年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部分章节,1903年译出全书并以《群学肄言》为名正式出版。与此同时,章太炎于1902年翻译出版了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从此,西方社会学著作通过欧洲和日本两条途径被翻译传入中国。

1.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社会学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社会学多是学院派社会学,主要讲授和传播西方社会学,运用这些理论研究中国的社会现象。但由于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学院派在社会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分析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时,大多拘泥于细枝末节,不能抓住根本;对社会病态根源的分析基本停留在表面性、次要性的认识上,看不到中国社会的深层矛盾;在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上,大多拒绝或不赞成社会革命,持一种改良主义的态度;在社会变革的方法上,不是依靠人民群众,进行自下而上的社会革命,而试图推行自上而下的文化教育来解决。

2.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学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社会学获得了广阔发展空间。党和政府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社会改造、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改造的理论。特别是在清除旧社会的丑恶现象,实现社会平等和妇女解放,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各种社会组织,大力兴办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不仅在实践上,而且在理论上都作出了许多新的创造,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就社会学学科发展来说,由于当时向苏联学习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专业调整时,原有的社会学系、社会学课程相继被取消,同社会学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心理学、社会人类学、社会工作与人口学等也相继被取消。这对新中国社会学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创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迎来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春天,中国社会学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三十多年来,社会学专家学者对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开展了深入研究,同时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对婚姻与家庭、心理与行为、经济与社会、组织与制度、城市与农村、阶级与阶层、变迁与发展、社会政策与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例如小城镇理论、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社会互动论等。尽管如此,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

所谓问卷调查就是指利用设计好的问卷对大量样本进行调查,以收集数据资料,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方式。在社会学研究中,问卷调查作为一种社会调查的方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说,一个问卷调查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的工作:一是选择问卷调查的对象,即根据研究需要抽取样本;二是利用问卷收集资料;三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也就是说,问卷调查是抽样、问卷和定量分析三者的结合。

问卷调查具有以下基本特点:①问卷调查是一种利用结构化、标准化的工具收集资料的方式。它利用统一提问、回答的形式与内容,对所有被调查对象进行询问,得到的结果也可以统一进行处理,体现了结构化的特点。②问卷调查的调查资料可以精确地分类或转化为数据形式。由于问卷调查是利用统一的工具收集资料,因而可以方便地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并能够转化为便于处理的数据形式。③问眷调查的结果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这一特点是由上面两个特点决定的,研究者可以对这些量化的数据资料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

一般来看,问卷调查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对较大的群体进行有效的研究,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而且具有很好的匿名性。此外,利用问卷调查还可以避免主观偏见,减少人为的误差。但另一方面,问卷调查也具有一些缺点,它最大的缺点就是所得资料的质量和问卷的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而且它还要求被调查者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二、田野工作

田野工作也称“田野调查工作”,它本是人类学最具特色、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人类学家的看家本领,但现在已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学的研究中,成为社会学者重要的研究方法。田野工作就是调查者亲自进入要研究的某个社区或群体里,学习做一个当地人,从日常生活往来中逐渐收集资料,积累对该社区或群体的文化的了解。田野工作通常要求研究者花费较多的时间住在当地,一般是数月或半年。

进行田野工作时最主要的收集资料的技术是所谓的“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所谓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在一个社区作研究时不仅作为旁观者观察所要研究对象的一切,同时也相当程度地参加到他们的活动之中,以求得更密切地、更接近地观察。所谓深度访谈则是指研究者与研究的对象作无拘束、较深入的访问谈话,也就是在事先未规定访谈的问题,更未限定回答的方式,而是就某一范围的问题作广泛的交谈,或对某一特定问题作详细的说明。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最大的优点,在于研究者可以凭借实地的观察和深入的访谈,使研究者自身摆脱自己文化先入为主的偏见,从“当地人”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因为在人类学家看来,只有进入当地人的世界,以当地人的眼光看待事物,才能对当地社会和文化有深刻的理解。社会学者常常借助这种有效的人类学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目前,田野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学实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首先,学习社会学有助于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人都是现实的社会人,在本质上都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存在所谓抽象的孤立的个人,因而离不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认为,社会的方面(社会秩序、社会规范、社会准则、社会结构等),既是对个人方面(个人自由、个人权益、个人欲望、个人性格、个人行动等)的保障,又是对个人方面的制约。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社会学的一些概念和领域,如社会交往与互动、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网络、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制度、阶级阶层、社会工作等,归根结底都在引导我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深入学习社会学,我们可以增进对多样化人类社会行为的认识,科学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理解个人自由的性质和范围以及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其次,学习社会学有助于正确认识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规律。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之间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社会学通过创造和总结一些具体的研究社会和认识社会的科学程序与方法,揭示了现代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最后,学习社会学有助于推动社会建设。社会学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例如,就社会问题的研究来说,社会学可以描述、解释、预测,表明社会问题的现状,揭示社会问题的成因,分析社会问题的实质影响,预见社会问题的走向趋势。这样就为正确解决社会问题指出了正确的途径。事实上,在揭示社会问题、制定社会政策、推动社会管理、增进社会福利,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等方面,社会学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有哪些?

2.联系现实,谈谈社会学有哪些功能?

3.理解社会学各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应用与训练】

旅途中“听来”的研究课题(周晓虹):1994年春天,我乘火车从上海返回南京,对面坐着三位在江浙打工的东北民工,一路都在“控诉”江浙人:苏南人“抠门”,那么有钱早饭却天天是泡饭加腌黄瓜;温州人更过分,孩子不过十四五岁就被撵出去,背个擦鞋箱自己谋生;南方人连孩子吃奶都不舍得,孩子刚刚1岁就断奶了……三位民工的话,让我产生了调查中国农民尤其是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江浙农民社会心理及其嬗变的想法。在接下来的几年间,我以江苏昆山周庄镇和浙江乐清虹桥镇及由虹桥镇流动农民组成的北京“浙江村”为研究对象,探究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并成功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的科研项目。

问题:作者听到的最初议题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属于个体性的焦虑,但凭借丰富的社会学想象力,作者体会到其背后所潜伏的社会性困扰。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培养你的社会学想象力?

第二编 社会要素论

第二章 社会:我们居住的地方

【导读】社会学是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那么,何为社会就是这一学科必须首要回答而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什么是社会?社会在哪里?这个在西方国家很简单的问题,在我们国家却变得十分复杂。曾几何时,父母一再提醒我们“社会是复杂的”,于是我们认为社会在家庭之外;老师多次告诫“不要学社会上的小青年”,好像社会在学校以外;领导要求我们“要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社会似乎又在单位之外……我们大多数人似乎并不生活在“社会”之中。我国启蒙思想家严复曾说:“社会者,有法之群也。”社会是有一定组织结构的人类共同体。社会如同一张“网”,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在其中,既是这张“网”的构成者也是参与者,“网”动我动,我动“网”动。在这张“网”中,人们相互联系、互利合作,所有的人都在有约束的条件下作出决策。本章将系统全面地介绍社会这张“网”的构成要素,阐述理解这张“网”的观点和方法以及社会运行机制等重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是一张“网”

一、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社”原指祭神的地方;“会”为聚集之意。“社会”一词始于《旧唐书·玄宗上》,是指人们为了祭神而集合到一起。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一词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概括起来大体有两大派别:其一是社会唯实派或实体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而且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其二是社会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两派各执一端,他们的观点虽然包含了某些合理因素,但也有些偏颇。因为,社会的本质既不是在整体也不是在个体之中,而是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即只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之中去寻找。

我们认为,社会是在一定地域内、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方式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全面、准确理解社会的内涵需把握以下要点:

第一,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没有人也就无社会可言。人是社会生活的开拓者,人是社会活动的发起者,人是社会关系的承载者,人是社会过程的推动者。当然,这里所说的人,是人群而不是单个的人,单个的人是不能称其为社会的。

第二,社会是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的。人与人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这些联系概括起来有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横向联系是同一时代人们之间的联系,社会分工越发达,这种联系就越发展;纵向联系,即历史联系,它表现为人类文明前后相继的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第三,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人类社会与动物结群不同,社会创造出原来自然界中所没有的文化与文化体系。文化形成后,又成为社会的最主要构成要素,这样,社会便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而组织起来。

第四,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的联系尽管复杂,但却是有规律可循的。由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系统的基本活动,所以人们在这一活动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系统的基础和本质。

第五,社会是一个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机体。社会的主体——人,能够主动地发现社会自身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并主动地进行调整使之实现平衡。不仅如此,社会还不断创造着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在这种创造性活动中,社会自身也得到了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具有自我再创造的能力。除社会以外,其他系统都只能适应自然,而社会却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二、多双眼睛看社会

1.从宏观与微观角度看

从宏观角度研究社会,特别重视社会的整体结构,研究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结构、民族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等等。研究社会的宏观结构,可以使人们站在较高的位置上看到社会的整个面貌,考察大规模的社会现象,而不被繁杂的个别现象所蒙蔽。

从微观角度研究社会,则着重社会的个体结构,社会中个人之间的差异与特性。每个人的态度、行为等都受到个人的心理支配,因而有着区别于他人的个别原因。例如,在探讨城市“农民工”犯罪的原因时,宏观社会学多是强调体制、制度等大的环境因素,微观社会学注重的是每一个犯罪主体的特殊情况、特殊经历、走上犯罪的特殊道路。

2.从社会关系的水平和层次看

从社会关系的水平和层次看,社会系统区分为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1)个人关系。指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个人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起点,其他社会联系都是由此展开的;个人交往是最频繁发生的社会关系与社会互动;它是人们对于社会关系、社会互动的最直接的体验,通过个人关系人们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感性资料。人们常常是通过直接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观察一个社会的。正因为如此,现实生活中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顾客与服务员关系、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婆媳关系等,都是值得重视的个人关系。个人关系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常常是非正式的,没有什么固定的要求,更没有通过法律、法规、规则、规章等形式固定下来,因而它常常是变动不居的。(2)群体关系。指在社会的群体或组织的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与个人关系相比,群体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持久性,它受社会群体规则、规范的约束。群体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比个人关系更明确、更集中地表现了社会关系的基本倾向,它是社会制度的基础。(3)社会制度。在社会关系中,社会制度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因为社会制度是社会体系,也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社会制度是一种固定化的较为持久的社会关系。只有研究社会制度,才能从总体上把握一个社会的基本关系。

3.从联系人际关系的纽带看

社会学通常从联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上,将社会关系区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趣缘关系。(1)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比较重要的血缘关系有种族、氏族、宗族、家族、家庭。种族是指具有某种相同遗传身体特质的人种分支。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宗族,即同宗、同族,指有着共同的祖宗或同一父系。家族,指同一血统的几代人所形成的社会群体。家庭,指具有直系血缘关系的群体。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血缘关系所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地位、作用是不相同的。在我国,传统上一向重视血缘关系,直到目前血缘关系在社会上仍发挥重要的功能。(2)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或位置,由此形成了人们之间的地缘关系。我国的地缘系统按七级划分就是:国家—省—市—县—乡—村—邻里。地缘关系可以分为封闭型与开放型。封闭型地缘关系指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其特点是小生产占统治地位,分工不发达,人们局限于较小的地缘范围内,流动性很低,很多人一生一世都只在一个村、镇里生活;开放型地缘关系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其特点是机器大生产的发展使人们摆脱了小生产的束缚,使大量人口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进入流动的工业城市。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人们远距离的、较快的流动成为可能,人们在居住与职业上的流动不断形成新的地缘关系。(3)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业缘关系不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业缘关系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又反映着社会前进的步伐和整个社会的面貌。仅从社会分工主要领域的演变看,由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发展到纺织、机械等轻、重工业,再发展到电气、电子工业,进而发展到原子能、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等新兴工业及教育、卫生、金融、信息等第三产业,这些都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4)趣缘关系。是指人们因兴趣、志趣相同而结成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结成的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趣缘关系的特点是结构松散,交往活动时间也较分散,一般在节假日、周末或其他闲暇时间进行。因趣缘关系而进行的各种娱乐性的社会活动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维系人们的友情关系、愉快地度过闲暇时间、科学地安排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的功能

1.整合的功能

整合(integration)或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是社会学术语,指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当前,我国正处于剧烈的变革时期,社会群体、社会关系、社会观念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均较为突出,发挥社会整合的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文化方面,要注意解决传统的文化模式与外来的或新兴的文化模式的整合问题;在社会规范方面,要注意解决多种规范相互冲突的问题;在观念方面,要注意解决多元价值观的社会整合问题;在功能方面,要注意解决改革过程中社会诸种功能不相匹配的问题。

2.交流的功能

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人类交流的工具,使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社会也为人类的交流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场所,为人类互动提供了良好条件。社会还为人类交流提供了规范,使人类互动能合理地、得体地进行。

3.导向的功能

社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的方向。导向可以是有形的,如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或舆论等非强制手段进行;也可以是无形的,如通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进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主导价值观念强调政治行为、政治秩序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社会导向下,全社会都注意政治行为,入团、入党、参军等成为多数人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后,国家倡导经济目标,鼓励正当致富,在这样的导向下,多数社会成员越来越热衷于追求经济目标。由此可见社会的导向功能的重要性。

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人的生命短暂,人类一代代更替频繁,而社会则是长存的。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通过社会而得以积累和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1][1]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1日。

第二节 社会是如何生成的

一、社会生成的基本要素

一个社会的生成、存在、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这些基础是由一些不可缺少的要素构成的。

1.物质生产活动

物质生产活动,既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起点,也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成的决定性因素。一个社会的基本面貌主要是由它规定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1]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结成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其他的相互关系——行动关系、思想关系、道德关系、政治关系等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了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活动也是人类其他更高层面社会活动的基础。人们从事直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达到一个特定水平时,才会产生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制度、设施以及思想体系等“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及其性质。

2.人口要素

人口要素是社会的基础条件之一。人口是指一个社会中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和。人口的数量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的总数。一个社会的人口与人的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密切联系在一起,人口数量可以通过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得到反映。人口的质量是指人口的质的规定性,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通常称之为德、智、体。

一定人口数量和质量的结合形成了特定的人口结构。人口结构也称人口构成,是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人口结构涉及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阶层、职业、宗教信仰等方面。一般地说,人口要素的优化与合理是一个社会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依然面临着人口过多特别是某些地区人口增长过快,高素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偏低,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迅速发展等严峻问题。

3.资源环境要素

所谓资源要素,是一个国家、社会或地区所拥有的、可以转化为人类财富的自然与社会、物质与人文等不同形态的资料来源。大体可将资源要素的构成分为两大类型: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又可分为两类:可再生性资源和不可再生性资源。人文资源则可划分为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

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环境条件都是最基本的条件之一。环境由自然环境、工程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其中,自然环境是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生物与其生存环境通过物质、能量的交流,形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生态系统。任何社会的存在、运行和发展都是以特定环境为基础的,也是在特定环境的空间场所中展开的。

4.文化要素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全部成果,既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也包括人类创造的非物质产品。文化对于一个社会的构成和运行发挥着重要功能。一是整合功能,它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使社会成为人们的生活共同体。二是规范功能,文化中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准则,使社会生活具有了秩序性和稳定性。三是价值导向功能,作为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为人们对事物或现象的评价、判断提供了价值尺度和思想标准,对于人们的行为选择形成导向作用。四是社会化功能,通过文化的传递,人们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从而适应社会生活。

二、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

社会的基本要素是怎样结合起来的呢?这就涉及社会结构。所谓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要素之间持久的、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结构最重要的组成要素是地位、角色、群体、制度。

1.社会地位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占有一个或多个具有社会意义的位置,这种位置就称为社会地位。一个人的地位决定了他在社会上“适合生存”的地点以及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方式。例如,“女儿”这一地位决定了她与家庭其他成员间的联系;“公司经理”的地位决定了他与雇员、股东、董事长、其他公司、税务人员之间的联系。一个人可能同时占有数个地位,但是其中只有一个(通常是职业地位)最为重要,被社会学家称为这个人的“主要地位”。

有些地位,我们自己不能控制或改变,是先天赋予的,叫先赋地位或既得地位,包括性别、年龄、种族等。另外有些地位,如教育和职业等,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的控制,通过个人努力可以获得,这种地位叫做后致地位或获得地位,如使自己成为大学生、艺术家、律师、罪犯或宗教信徒等。

2.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对处于一定地位上人们行为的一种期待,是与人的地位和身份相一致并为社会所期待和要求的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地位与角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如一个人一般不只占有一种社会地位一样,社会中的每个人也不只一种社会角色,一个社会地位可以包含多种社会角色。社会学中把这种与某个地位相联系的角色集合称之为“角色丛”。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中地位和角色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总是有一些地位在消亡,另一些地位在产生。例如,票证管理人员随着职业的消失,地位也随之消失了,而网络管理员作为一个新的社会职业,也是一个新的地位,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角色期待。这就是社会学中所说的角色的重新定义。举例而言,以前人们总是希望退休的干部能够帮助新上任的干部熟悉自己的角色,把他们多年的工作经验传给后任,既“扶上马”还要“送一程”。现在,人们却希望退休干部在退休的时候就彻底地离开自己的角色,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规则的变化快而且剧烈,老年干部的经验也许不是一种帮助,而是一种障碍。

3.群体和组织

在地位和角色的基础上,一个“人的集合体”就变成了群体或组织,这就是社会结构的第三个要素。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具有认同感和团结感的人群;与群体比较,组织具有更加严格的规章和构架。在这个意义上,群体和组织实际上包括了人类社会所有的结构形式,从最简单的二人互动,到最复杂的国家之间、国际层面的互动,如世界贸易组织,并包括了群体和组织之间存在的各种重要差异,如结构复杂性差异、亲密性差异、甚至交往性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社会复杂性的基础。

4.社会制度

即使在最简单的群体中,也有模式化的行为和有规则的互动,而且每个群体和组织都可以制定自己的行为模式,那么组织之间又遵循什么样的行为规则和互动模式呢?这就是群体和组织之间的结构问题,也是社会结构的第四个重要因素——制度。在一般情况下,约束人们行为的各种规范就是制度。不过,在社会学中,制度更多被用来指称系统化的、具有价值偏向的、用来约束地位和角色以及群体和组织行为的规则。举例来说,考试制度就是用来约束学生学习、老师授课和学校组织课堂的一个规则体系。

综上,由人所占据的地位、扮演的角色、加入的群体或组织以及由群体和组织所建立的制度,就构成了五彩纷呈的、复杂的人类社会结构。同样,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描述社会的各种结构,如家庭、教育、宗教、经济制度、社区,甚至世界体系。

三、社会类型的划分

关于社会类型的认识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马克思以物质生产方式为依据把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为其初级阶段);著名社会学家伊恩·罗伯逊等人按照基本生存方式将社会分为五种类型:狩猎采集的社会、畜牧社会、园艺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等等。

在社会学中,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类型划分。从社会变迁的角度说,17至18世纪的工业革命及其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社会变化,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相互区分的重要标志。

1.传统社会

一般来说,社会学家将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归结为传统社会的范畴。传统社会的特征,生产方式以农业、游牧业、传统手工业为基础,受自然经济形态的束缚,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社会生活资源普遍匮乏。以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作为维系社会关系的主要纽带,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严格的上下尊卑区分和人身依附的社会等级体系。社会流动的缺乏,使得社会变化缓慢,呈现出静态的和封闭的状态,这又造成了“熟人社会”的特征,因而信仰体系、伦理规范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现代社会

社会学家将工业革命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视为现代社会的范畴。现代社会的特征,生产方式是以工业化生产为主导的社会,科学技术取得快速发展并在生产领域得到运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社会流动不断加快,形成了动态的、开放的趋势,使得现代社会普遍带有“陌生人社会”的特征。在社会秩序方面,除了伦理道德以外,还必须通过法律和其他的正式制度规范来维护。

资料来源: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第三节 社会运行机制

一、社会运行的类型

社会运行,是指社会这个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众多要素和多层次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的运行一般有三种类型:

1.社会良性运行

良性运行,也称协调发展,是指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社会的障碍与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社会良性运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的体现,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理想模式。社会良性运行不是清一色的,它因层次和程度不同而表现出多层次性和多样性。比如,我国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当时的社会都属于良性运行时期。我国20世纪50年代前期,党风优良,政治清明,社会风气正,人民的精神面貌好,生产恢复发展快,社会障碍等因素被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可以说,当时我国社会处在一种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状况之中。

2.社会恶性运行

社会恶性运行,也可以称社会畸形发展,是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这种障碍破坏了社会的常态运行,社会出现严重的离轨、失控现象。比如,在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我国初步感受到了这种恶性运行。“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更全面广泛地感受到了它:党组织瘫痪、公检法被砸、工厂停工、学校停课、交通运输混乱、武斗升级、无政府状态泛滥,冤狱遍及全国,人际关系紧张,等等。这种恶性运行的主要原因是林彪、“四人帮”在政治上的破坏。

3.社会中性运行

社会中性运行,也可以称社会模糊发展,是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括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们还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这是一种介于良性运行和恶性运行之间的中间状况,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它有可能向前者发展,也有可能向后者退化。我国1956~1959年期间、1962~1966年之前的时期,总的说来,就处在这样的状况之中。反右斗争扩大化、片面强调阶级斗争,是政治上的障碍和不协调因素;超越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阶段,片面地、频繁地进行生产关系方面的调整和革命,如公社化、割“资本主义尾巴”、“大跃进”之类,是经济上的障碍和不协调因素。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日益遭到践踏,又是思想上的不协调因素;对这些“左”的不协调因素失去警惕,不及时纠正,任其泛滥,终于退化为后来“文化大革命”时的社会恶性运行。

二、社会运行的基本方式

1.纵向的社会变迁与发展

社会在前后相继的纵向运行中表现为变迁与发展。其遵循并呈现如下一些基本关系:

第一,继承。即后来的社会接受了过去社会所留下的遗产。人类社会今天所以形成了如此灿烂的文化,在很大程度是由于继承了数千年以至数万年的文化成果。当然,继承关系是没有价值趋向的,即所继承的不一定都是好的东西。历史上的一些糟粕现象,也常常被后来的社会系统或某些子系统所继承。

第二,变异。社会纵向运行虽然继承了过去的东西,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而是随时修改着、变化着。社会的变异有多种表现:有些仅在原来基础上发生微小的变化,如人的形体的变化;而另一些则是巨大的变化,甚至是根本的变革与创新,如社会由无阶级社会进入阶级社会、文字等精神文化的创造、蒸汽机等物质文化的发明。当然,无论怎样的创新,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总可以从原来的社会系统中找到它的根源或根据。

第三,中断。在社会纵向运行中,有很多东西被历史发展所抛弃。有些是因条件变化了,后来已无存在的必要;但另一些是至今仍有存在价值的,却因种种变故,出现了发展的中断,如我国历史上一些古方、古法、古书、古典的失传等。

2.横向的社会交互作用

社会在横向运行中表现为社会各要素、各系统的相互影响与交互作用。其遵循并呈现如下一些基本关系:

第一,交叉与渗透。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各要素、各系统的区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现实生活中,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政府本是政治系统的重要因素,但它却总是同时承担着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思想功能。

第二,制约。即社会某些要素、子系统的功能的发挥会限制和约束另一些要素与子系统的发展。如经济的不发达常限制了文化、思想的发展;如法制系统的健全,约束了违法行为的发展;现代人口理论的发展限制了无计划人口再生产状况的发展。

第三,促进。与制约正相反,促进是指一个系统功能的发挥对另一系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就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也有互为促进的功能。

第四,转化。即一种要素转变为另一种要素,一个系统的问题转变为另一系统的问题。例如,一对本来是业缘关系的同事,通过接触,建立了感情,便可能发展为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

三、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也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我们将其分为动力、整合、激励、控制和保障五大机制(见图2-1)。图2-1 社会运行机制示意图

1.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运行提供适度的动力。当代社会发展过程表明,一个社会只有当它拥有较为适度的社会动力的时候,才能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趋势。研究社会运行动力机制,就是要研究为社会运行供给适度动力的原理、方式、手段与过程。

2.整合机制

社会整合是指社会利益的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过程。社会运行整合机制,则是指影响社会整合诸因素的相互联系及其功能,以及社会整合的作用原理。社会整合机制的主要功能是协调社会利益,促使社会个体、社会群体组成有机整体。

3.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其主要功能是促使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与社会倡导的趋于一致,激发社会活力。

4.控制机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地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社会运行控制机制则是指达到这一目的的作用原理与作用过程。控制机制的主要功能是维系良好的社会秩序,控制社会运行的方向与速度。

5.保障机制

社会保障,是指社会有机系统对其自身运行安全的防护与保卫,阻止社会堕入恶性运行、畸形发展。社会运行保障机制则是指社会保障的结构、功能及其作用原理与作用过程。保障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条件、维护社会运行安全。

综上,社会运行的五大机制,都是围绕着社会运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是为实现社会运行目标服务的。社会运行目标是由社会制度、民族传统、大众文化、历史条件四个因素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目标一旦确立,所有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将围绕社会运行目标而被建立起来,并要作用于社会运行系统,发挥其功能。具体地说,动力机制主要是为社会运行提供适度的动力;整合机制主要是协调社会利益,促使社会个体、社会群体组成有机整体;激励机制主要是促使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与社会倡导的趋于一致,激发社会活力;控制机制主要是维系良好的社会秩序,控制社会运行的方向与速度;保障机制主要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条件、维护社会运行安全。这些机制在结构上应该是协调的,在功能上应该是耦合的、互相补充的。众多运行机制共同发挥作用,以保证社会运行呈良好状态。【思考题】

1.社会是如何生成的?

2.联系现实,理解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主要区别。

3.社会运行的机制有哪些?【应用与训练】

在一个相互熟知的小村庄,从孩子出世开始,大人就教孩子如何称呼每一个人,从长辈到小辈,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如果有人问村里的老人“为什么这个小孩不叫那位老人‘爷爷’?”老人一定说:“那不乱了辈分!”当老人如此说的时候,他脑海里已经有了一幅全村人际关系的称谓图。小孩尽管年龄小,但辈分比老人高,相互见面的时候,老人还要给小孩行礼。所有这些,在村里人看来再自然不过了,但外人不清楚其中关系,就很难理解。事实上,当老人说“乱了辈分”的时候,就已经明示了社会秩序建立的基本规则: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占有一个位置,有自己的地位,有相应的角色。

思考:处在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中,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与角色,领会秩序在社会运行中的作用。

第三章 文化:社会之“魂”

【导读】研究“社会”,不可避免涉及到文化。如果说社会是形体,文化就是灵魂,总是会“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社会之中,成为社会进步的“助推器”、社会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英国人类学家R.费思认为,文化就是社会,社会是什么,文化就是什么。他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组织要素》一书中指出,如果认为社会是由一群具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组成的,那么文化就是这群人所具有的生活方式本身。由此可知,无论个人还是社会,一旦离开了文化,就不可能生存,文化与人类社会总是共生共存的。但是,社会学认为,“文化”与“社会”是不同的,文化由社会所共享的产品构成,而社会则由共享某种文化的相互发生作用的人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是各种文化。本章以社会之“魂”为题,从总到分,重点剖析了文化的结构,探讨了文化交流与变迁的规律。

第一节 文化是一个整体

一、文化的构成要素

在中国,“文化”是“文治教化”之意。其中“文”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道德、礼乐、典章制度;“化”指感化、教化。合起来是指用一定的道德、礼乐教化民众。“文化”的英文是culture,这个词源于拉丁语,原意为耕耘、耕作,有人类对自然界的开拓之意。到了文艺复兴时代,人们将农业、手工业、商业、教育等活动都归入了文化范畴,认为凡是与自然状态、天然状态相对立的都属于文化现象。

社会学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并享有的一切知识、思想、价值观和物质财富。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文化的构成要素很多。由于文化涵盖了整个社会生活,所以,社会生活中每一件事物与现象都是文化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这是不可计数的。因此,我们只能捡其要者,将文化要素归纳为以下几种:

1.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选择合意目标的准则,是社会成员关于善良、正确、称心合意等的共同看法。价值观念存在于人的内心,具有内隐性,并通过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它决定人们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还体现在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之中,产品的种类、用途和式样,无不反映着创造者的价值观念。

2.语言和符号

在人类的交往中,语言和符号不仅起着沟通的作用,还是人类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比如,在大多数社会中,握手代表友谊、礼貌和尊重,中指戴戒指代表了已婚。通过符号我们进行着符号互动,一个微笑和一个眉头,都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并导致不同的回应。所以,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认为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符号,是“一些由[1]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人类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沟通,只有沟通才能创造文化;而文化也只有通过语言和符号才能反映和传授。能够使用语言和符号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3.社会规范(包含制度)

社会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它包括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也包括明文规定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它限定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下“应该”怎样待人接物、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各种社会规范互相联系、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共同调整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规定着人们活动的方向、方法和式样。

要了解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文化,往往是先从认识规范开始的。比如,在日本,遗产的分割实行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则实行均分制。这样的遗产分割制度,有助于我们认识为什么日本能够在近代积聚起相当的社会财富,发展出资本主义,而中国分散的小额家庭财产则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育。又比如,家庭里的卫生间,在没有人使用的情况下,在西欧和北美总是开着的,而在中国城市家庭中多是关着的。因为,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卫生间是干净、清洁、卫生的,而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卫生间是脏的、不洁的。

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社会关系是各种文化要素产生的基础,而生产关系又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创造文化的基础。社会关系的确定要有组织保障。社会组织是保证各种社会关系运行的实体。家庭、工厂、学校、军队、教会和政府等都是这类实体。

5.物质产品

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为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或加工改造过的产品,都属于物质文化。物质产品凝聚了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和价值观念,往往用以标志人类社会的历史时期,如石器时期、青铜器时期等。

二、文化的特性

1.文化是创造出来的

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识的加工制作才是文化。例如,水本身不是文化,人们为了治水所建设的水库才是文化;野生的苹果本身不是文化,但当人们把苹果落地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联系起来时,这个苹果就具有了人类文化的意蕴。

2.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文化不是天生的,它不能通过生殖系统遗传。文化的点点滴滴,无论是语言、习惯、风俗、道德,还是科学技术,都是经过后天学习得到的,它塑造我们的思考、感觉和行为。如果一个孩子出生在亚洲国家而成长在美洲国家,那么他将学习美洲国家文化的习俗、观念和信念。

3.文化具有象征性

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范围。例如,在汉语中,“白”本来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颜色,当人们将其作为文化因素后,便具有了广泛的象征性。“这个人真白”,自然是指肤色;成语“一穷二白”则有“一无所有”之意;竖起白旗意味着投降;白衣是我国民间的孝服;“白衣天使”又象征着护士职业的纯洁……又如“小姐”,在欧美文化中泛指未婚女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指“大家闺秀”,而在现阶段我国民间文化中可能有一种特殊的意味——“三陪女”。

4.文化具有共享性

文化可以由同一群体或集团的成员所共有或共享。这种共享性不只限于同一群体或集团内部,不同的群体或集团也能共享许多文化。这是因为,文化能够通过学习而得到。文化一经产生就会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任何社会文化时时刻刻都要向外传递、扩散,使后人、别人、别的群体或国家学习它、得到它。仅以饮食文化为例,现在世界上为人们所享用的食品是由多个民族提供的:番茄、土豆、玉米、可可出自美洲,咖啡来自非洲,啤酒源自古埃及,蔗糖则引自印度,我国为这张食谱提供的是大米、茶叶等。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每一种文化向世界范围传递、扩散的可能性增大了,每一个群体、社区、国家以至每一个人获得外来文化的机会也更多了,因此,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将为全人类所共享,已成为大趋势。

5.文化的变迁性

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导致文化变迁的因素:一是自然条件的变化,气候变迁、自然灾害、资源匮乏、人口变迁,都会引起文化变迁。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不同国家、民族在技术、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会引发大的文化变迁。三是发明与发现,各种技术的发明、创造,导致人类社会文化的巨大变迁。

在研究文化变迁时,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了“文化堕距”(亦译为文化滞后)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失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该理论认为,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一般说来制度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念。

我国现阶段社会正处于重大的改革、变迁之中,因此,文化各部分失调或文化堕距的现象十分突出。例如,不少地区虽引进了先进的物质设备,但由于技术知识、人的素质、观念等的滞后,而限制了物质文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就应更多地注意文化各部分的协调发展问题。

三、文化的功能

对于社会学家而言,文化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机制。文化的功能可以从不同层面观察。从个体的层面看,文化起着塑造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从群体的层面看,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动整合的功能;从社会的层面看,文化起着社会整合、社会导进的作用。以上三个层面的功能又是互相联系的。

1.社会整合功能

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通过文化的作用使社会凝聚成为统一的整体。仅有了社会要素还不等于是一个社会,社会要素之所以能形成社会是靠了文化的“黏合”作用。(1)价值整合。这是整合功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功能,只有价值相一致,才有结构与行为的协调。一个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会有差异,但经由统一文化的熏陶,必然在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形成大体一致的观念。例如,被一个社会文化肯定的事物与行为,必定是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所追求的;而被社会文化否定的事物与行为,也会被人们鄙弃。由于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一致性,才会发生人们之间的交互与共同行为,也才有社会生活。(2)规范整合。规范因价值需要而产生,由文化的整合使之系统化和协调一致,并使规范内化为个人行为,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文化所包含的规范体系有三个方面:一是风俗,它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历代相传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总和。如衣着、饮食、接人待物、婚丧嫁娶、庆贺等的方式。二是道德,它是调整人们之间相互行为的一种较为长期、稳定的规范体系。三是法律,它是由国家制定、强制实施的规范体系。(3)结构整合。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社会的异质性越强,分化程度越高,多元结构越复杂,功能整合的作用就愈加重要。一个复杂的多元社会,是由众多相互分离又互相联结的部分和单位组成的。每一个部分和单位都具有自己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挥必须和其他部分的功能联结起来才能实现,也才能对整个社会的运作发挥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功能互补。

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一个社会如果缺乏整合,必将四分五裂。一个民族,由于享受一份共有的文化,不论他们是否居住在一起,也不论他们能否居住在一起,也不论是否生活在共同的制度下,都会有民族的认同感,都会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联结在一起,不可分离。

2.社会导向功能

如果说整合功能维持着社会秩序,那么导向功能则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导向系统,如教育、科学研究、决策、计划、管理及医疗卫生等。文化在社会导向中的功能是:(1)提供知识。社会导向要以新的知识为动力,新的知识包括新的理论、科学、技术等依赖于文化上的发明和发现。(2)协调社会工程管理。有计划地推动社会进步,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包括决策、规划、组织实施等阶段。在总体系统工程中,又包括许多子系统。各阶段和各子系统的协调配合有赖于文化的调适。首先是目标调适,使社会全体成员认可社会导向的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使个人和群体目标与社会导向的总目标一致起来。其次是机构和制度的调适。为了达到社会导向的目标,要建立有效的机构和制度,对旧的机构和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再次是行为调适。使社会成员在行为上协调一致,确定共同的社会导向目标。(3)巩固社会导向的成果。文化是一份逐步积累的社会遗产。每一次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所取得的成果,都有赖于新的制度的巩固。文化在新制度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以后,起着协调整合作用,以维持新制度的秩序和稳定。

3.社会区分功能

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文化所表现的区别要比人类的皮肤颜色或任何其他生理现象所表现的区别深刻得多。地域、疆界只能划出两个国家、民族形式上的区别,只有文化才能表现出其内在本质上的区别。下面以中国和美国的几个方面的文化为例,说明一下文化所表现出的差异(见表3-1)。

资料来源: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3版,第7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社会塑造功能

人刚生下来时还只是一个生物的人,没有思想,没有知识。人怎样从一个生物的人演变成一个社会人的呢?最主要就是一步步接受了文化。在人由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文化起的作用最大。关于人接受文化的过程,正是下一章“人的社会化”所要研究的内容。[1][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第二节 文化的解剖与区分

一、文化的结构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要了解文化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就必须将这个整体进行解剖,弄清楚文化的结构,看看文化内分为哪些部分,各部分之间是怎样组织在一起并发挥作用的。社会学主要从文化特质、文化集丛与文化模式三个层次分析文化的结构。

1.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或基本元素。一个社会的文化内容就是各种文化特质的总和。文化特质可以表现为物质文化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非物质文化的形式。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物质文化的特质有:象形字(汉字)、纸、墨、笔、砚,乐器中的编钟、笙、瑟、琵琶等,建筑中的大屋顶建筑及各种象征物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特质有:儒家四书五经教条,作揖、下跪、磕头等;饮茶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它包括茶叶、茶壶、沏茶的方法、饮茶的规矩和动作等。

2.文化集丛

文化集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一个文化集丛包括许多元素,通常以一个最主要的文化元素为中心,结合在功能上有连带关系的若干元素组成一个文化集丛。比如,酒文化集丛,核心元素是酒,围绕酒有酒具、饮酒习惯、酒会、敬酒方式等,都是酒文化集丛中的元素。迎宾也是一个文化集丛,它包含许多文化特质,诸如检阅仪仗队、奏国歌、鸣放礼炮等。我国春节的民间庆祝活动也是一个文化集丛,在庆祝活动中,各种文化特质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放炮竹、点灯笼、贴窗花、吃饺子、串亲戚等。文化集丛有繁简之分,包括的文化元素越多,文化集丛越复杂,就越能满足人们更复杂的需要。

文化特质和文化集丛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内容,但它们还不等于社会文化的全貌。要了解社会文化的全貌就必须研究第三个层次的文化,即文化模式。

3.文化模式

所谓文化模式,就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集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在社会学关于文化的研究中,关于文化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种研究是将各个层次上的文化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因而研究者可以获得对于社会文化的总体认识。只有研究文化模式,才能认识到一个社会或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缺点,才能进行文化比较。

在文化模式的研究中,有特殊的文化模式与普遍的文化模式之分。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的多样的文化结构与文化内容。各种特殊的文化模式,受到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各阶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物质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地理条件、资源、人口等。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如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制度的特点、意识形态、外来文化,等等。

普遍的文化模式,是指各种文化模式虽各具特点,但就其基本结构看却有着共同的东西。美国社会学家C·威斯勒曾在《人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普遍的文化模式的九个方面。①语言,包括语言、文字、符号等。②物质特质,如饮食习惯、住所、运输用具与旅行用具、衣着、器皿、工具、武器等。③艺术,如雕刻、绘画、音乐等。④科学,如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化学;又如社会科学知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⑤习俗,如各种各样的礼仪、礼节等。⑥家庭与社会制度,如婚姻形式、继承制度、社会控制、教育制度等。⑦财产的占有方式与交易方式。⑧政府,如政体、司法、法律程序等。⑨战争。

二、文化区与文化圈

文化的空间结构是指文化的空间分布,即文化的各部分在空间上是怎样结合在一起而形成一个文化区域,以及不同的文化区域之间的关系。文化的空间结构主要包括文化区与文化圈。

1.文化区

文化区是文化空间分布的最小单位,是“指一个在同一社会经济[1]体系和文化中生活方式较为一致的地区”。一种文化分布在一定地域范围之内,在整个地域当中,又分为更小的文化基本单位,比如河北是一个文化区域,但冀北、冀中南、环渤海等地区的文化又有差异,这些地区即为文化区。社会学家通常以地理环境、生物环境和历史沿革为划分标准,把共享一种文化模式的一个广大的地区称为文化区。照此标准,中国大陆似可分为华北区、东北区、内蒙古草原区、西北黄土高原区、云贵高原区、四川区、东部沿海区、南部沿海区、华中区等。文化区的划分是否合理,要看是否恰当地把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地理上的分布状况描述出来。划分文化区,对于研究和指导一个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文化圈

文化圈在地域上比文化区更为广大,是指在文化(主要包括生活、艺术、道德、经济、政治和宗教等)上有联系的一个空间范围。奥地利学者施密特和德国学者格雷布纳首先使用“文化圈”这个概念,认为通过查找文化集丛的地理分布,可以追寻文化集丛传播的路径。虽然在一个大的地域范围内,分布着不同的文化模式,但它们之间不是彼此隔绝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在不同的文化模式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相同的、相通的地方,就构成一个文化圈。有人把世界划分为五大文化圈:东亚文化圈、西方基督教文化圈、东正教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为汉字、儒学、中国式律令制度与农工技艺、中国化佛教。这些要素给东亚诸国的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深刻影响。有的学者认为,一个文化圈不一定在地理上连在一起,只要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征,哪怕在空间上间隔的文化也属于同一个文化圈。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克鲁伯尔认为,使用文化圈这个概念,对于研究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研究文化的传播很有价值。人们可以从具有相同文化特质的民族中,发现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渊源。

三、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与亚文化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一部分成员所接受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可分为不同的类别:(1)民族亚文化。它是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例如,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等。当然,民族亚文化与主文化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彼此交融。中华民族文化就是汉、满、蒙、回、维、藏等多种民族亚文化交融的结果。(2)职业亚文化。它是各种职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有些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有专门的训练,有专门的职业术语、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等等,不同职业形成了不同的职业亚文化。在中国,传统上不同职业集团有着不同的祖师爷和祭祀对象。比如,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商人礼拜的是赵公元帅,郎中的护法神是药王。(3)越轨亚文化。它是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反社会集团的行为规范往往偏离主流文化所规定的行为规范,相对于主流文化来说,反社会集团的群体规范是越轨行为。比如,一些犯罪集团制定一些团体规范,确定每个人的角色和权利义务,要求成员对群体首领效忠。又如,在群体内创造了一套联络暗语或黑话等。越轨亚文化反过来又成为犯罪行为产生的重要根源,犯罪团伙成员的犯罪行为虽被主流文化视为违法,但在犯罪团伙内的亚文化中却是被肯定的,受到同伙的赞扬。因此,越轨亚文化为犯罪行为提供了滋生的环境。

从发展的角度看,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例如,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初从西方传入我国时,只是当时我国社会的亚文化,现在却已上升为主文化。

2.主文化与反文化

如果说主文化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那么反文化就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例如,20世纪60~70年代,西方社会中青年人兴起的一种“嬉皮士”运动,就是否定当时西方主导价值观的一种反文化。当然,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是什么样的文化。否定有发展前途的优秀文化的反文化,当然是有害于社会的。反之,如果反文化所反对的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文化,那么它就是有益于社会的文化。例如,我国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它所反对的是封建专制、旧礼教,提倡的是科学、民主,这种反文化是有进步意义的。

四、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1.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亦称民族优越感,把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正如人类学家格尔兹所说:文化就是一张地图,每个国家和民族都站在某一张以自己为中心的文化地图上去观照其他地区的异文化。2003年美国总统布什前往英国访问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之际,带了五名私人厨师。女王因此而有些恼怒,因为她本身就有一支很棒的厨师队伍。这其实都是民族优越感在作怪。

文化中心主义更容易出现在封闭的社会中。封建时期的中国,长期闭关锁国,隔绝了同世界上其他大多数主要文明、知识和文化的交流。封建帝王向来以“天朝大国”自居,不仅在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上鄙视周边和远方的国家,而且在民间话语和官方文献中称呼那些远道而来的欧洲人为“夷”、“狄”、“蛮”、“戎”和“红毛番”、“洋鬼子”等,把他们看成是尚未进化完全的劣等人和野蛮人。当一种外来文化元素传入时,人们自然地利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标准去审视它,看它合不合用。大部分人更容易把外来文化看成是一种异端的、无价值的甚至是有害的文化。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初慈禧太后拒绝照相,袁世凯拒绝让西医看病。

但是,即便是在具有良好的正规教育,大众传播媒介十分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里,民族中心主义的观念仍然十分普遍。欧洲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都是当今社会文化中心主义的具体表现。

2.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没有哪种文化比别的更好,文化应该由自己的标准来评判,它的口号是:好的民德就是适合当时环境的民德。日本母亲习惯待在家里,而许多美国妈妈工作在外。这是因为在日本父亲被期望成为挣钱养家的,日本妇女当家庭主妇十分普遍。在美国则不同,许多母亲既独自承担家务活,又要为自己和孩子挣来面包。经济衰退和高收入岗位的流失也把许多中产阶级女性抛入就业市场,挣钱帮助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因此,在日本和美国抚养子女是不同的,但没有哪个文化更优哪个文化更劣之分。

也许大部分人永远摆脱不了对自己文化的偏爱,不管怎样竭力保持客观,潜伏在心底的感情总会固执地表现出来,认为“我们的标准最好”。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对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的评判的关键在于谁主持这种评判。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统一的标准可循的。文化相对论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更加实际地了解人类行为,研究人员在观察其他文化时必须尽量摆脱自己文化带来的偏见和障碍。

我们认力,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分别从两种极端的立场看待文化模式,它们都未免失之偏颇,两者都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倾向,缺少辩证法。仅从对待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模式的态度来看,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剔除文化糟粕,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防止外来糟粕的入侵。[1]吴泽霖:《人类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第三节 文化的交流与变迁

一、文化传播与交流

一般而言,文化是一种保守力量,是稳定的。一种文化的价值观、规范和语言是世代相传的,这种稳定性源自文化的持续性。但是,文化具有交流的固有特性,文化交流是指由文化传播而发生的文化接触、冲突、采借与融合等一系列过程。而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也发生了变迁。

一种文化元素被创造出来以后,不可能只为创造者独有,必然向周围扩散,变成一群人共享的东西,这才是文化。一种文化元素可能会从一个群体传播到其邻近的群体中去,被他们采纳或接受,这就是文化传播。被传播的可能是一个或几个文化元素,也可能是一个文化集丛。比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都是中国文化元素向世界范围的传播。一个文化元素的传播,必然引起在功能上与之相关的元素随之传播。例如,电从欧洲传入中国,随后电灯、电话、电车、电报也传播过来;啤酒传入中国,随后造酒原料、技术和饮酒器具、习惯也传播进来。

文化传播必须有载体,即传播媒介。人的流动是最初的重要媒介,如传教士、旅游者、移民、占领者都是传播媒介,他们把本民族、本地文化带到各地。交通工具,如火车、飞机、电话、电报、传真等也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更是当代文化传播广泛、高效的载体。传播也是人类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得以向其他群体扩散的手段。

二、文化融合与互化

由于传播,两种或多种文化互相接触,其中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和集丛,并且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把这个文化变迁过程称为文化融合(或文化涵化)。

文化融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变迁过程,既有文化的撞击与冲突,也有文化的采借、整合与调适。与传播类似,文化融合往往因民族或族群之间的互动而起,没有群体之间的互动,就不会有文化融合现象。文化涵化都是相互的、双边或多边的。文化的这种双边或多边的涵化,就是文化互化。文化互化是文化变迁中常见的现象,需要正确对待。如果人们强调单方面的涵化而无视互化,就会犯以下两个方面的错误,不利于文化的发展进步:一是拒绝接纳外来的新文化,搞闭关自守;二是只着重接受外来文化,看不见自己文化的优良传统,出现民族虚无主义,如主张“全盘西化”。

三、文化变迁与整合

没有一种文化是固定不变的,所有社会的文化都处于变动不居之中,人类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变迁史。文化变迁,是指文化的内容和构成方式均发生了变化。文化内容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文化构成方式的变迁;文化构成方式的变化,或者要求文化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者意味着文化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一个国家有了汽车,其文化构成方式必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要修公路、修高速公路,要建汽车修理厂,要培训汽车驾驶员,等等。一个社会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位,即文化的位置构成方式发生了变化,那么,就可能创造出或引进更多的新文化、新科技元素。

文化变迁是一种累积性的变迁,渐变与突变是两种主要的表现与方式。无论是文化的渐变还是突变,都不等于文化的进步、退步或相对落后。在文化变迁的漫长进程中,文化渐变和文化突变总是交替、交错出现并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类只有在认识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避免文化的退步和相对落后,使文化朝着不断进步的方向发展。假如在文化处于渐变阶段时,硬要想当然地、人为地让它发生突变,其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甚至会造成文化的退步。而在文化发生突变时,仍坚持按常规办事,或对某些现象动不动就横加指责,或总看不惯新生事物,看不到希望,其结果必然会阻碍文化的进步。

文化变迁的过程,从来就不是风平浪静的,而是充斥着矛盾、对抗和冲突。一种理论与另一种理论的对立,一种道德与另一种道德的对立,一种禁忌与另一种禁忌的对立,不同价值观、文化意识、社会规范、文化心理的冲突,这一切都会使文化在变迁、互化、融合过程中,随时出现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造成文化急剧变迁的主要原因。通过激烈的文化冲突,文化可能朝着进步的方向快速发展,也可能朝着退化的方向快速变化,或很快造成文化的相对落后。因此,对于文化冲突,人们应尽量采取谨慎而科学的态度。既不能见到文化冲突就惊惶失措,也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任意人为地扩大冲突。文化冲突虽然是文化变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又是可以引导、疏导和控制的。所以,面对文化冲突,人们必须因势利导,进行合理的控制,尽可能变冲突为动力,减少冲突带来的损失,以使文化更顺利地变迁、发展和进步。

无论是在文化渐变和突变、互化和融合的过程中,还是要解决文化冲突,都有一个使各种新文化之间,或新文化与原有文化之间相互适应、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文化整合。文化变迁中的文化整合,有时是自然而然进行的,有时是人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的。人类进入当代社会后,为了减少文化冲突带来的损失,使文化变迁顺利进行,从而使文化不断地发展、进步,大都十分重视有计划、有步骤地健全文化系统的整合机制,搞好文化整合。【思考题】

1.如何理解文化是社会之“魂”?

2.如何理解“文化特质”、“文化集丛”、“文化模式”。

3.解释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三个概念。【应用与训练】

创新需要什么?汪玉凯说:创新需要环境,需要氛围,更需要能够独立的思考、独立的表达、独立的人格。

乔布斯,全世界1亿人自觉地悼念这个人。奥巴马说乔布斯使电脑个人化,乔布斯让老百姓独立地进入互联网。梅德韦杰夫说乔布斯改变了世界。乔布斯是站在世界消费潮流的顶尖上来观察未来的。他把音乐的播放、把掌上电脑、娱乐,把所有这些东西都通过一个小小的高端的智能化的Iphone手机进行集成风靡世界。西方人喜欢张扬外向,中国人是内敛;西方人喜欢分析,中国人喜欢综合;西方人比较大胆,中国人比较保守。现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问题:人均GDP4000美元,昭示我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根据国际经验,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如何营造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第四章 社会化:通向社会之“桥”

【导读】《三字经》开宗明义,说“人之初,性本善”。而在强调原罪的西方宗教里,人被认为生来就是有罪的……。实际上,人之初,本无性。刚出世的婴儿只是一个极其脆弱的有机体,没有生存觅食的本能,如果没有大人的帮助,就会在几个小时之内死亡。而一个刚出世的小马驹很快就能够站立起来,并寻找食物;一个小鸭子无论是怎样出世的,只要一出世,就会本能地去找水、游水。那么,人类的基本生存能力和其他东西都是从哪里来的?社会学给了这个问题一个非常简洁的答案:“社会化”。由于人类不具备其他动物的生物性本能,就只有通过学习来获得能力、完善人格,并使自己成为社会中的一员,这就是“社会化”。本章重点讨论的问题是:社会化的过程,即人是如何从一个生物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社会化的条件及主体,即个体的人格和角色技能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化中的问题,即怎样培养有利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人格和角色?

第一节 社会化是一个过程

一、如何认识社会化

人是社会的主体,但人并不是天然的社会主体。人刚出生时,只是一个“自然人”,即一个小生命。这个小生命最终要成为一个有独特个性的人,成为社会中有能动性的一员,必须经过漫长的社会化过程。

那么,什么是社会化呢?在社会学中,“社会化”的内涵有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

从狭义的角度看,“社会化”主要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社会化的途径是通过学习社会的文化,掌握社会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增加自己的社会性,从而能够作为社会人去独立和有效地参与群体和社会生活。当一个人通过社会化的途径,接受社会文化,掌握社会生活技能,适应社会生活方式,才能在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家庭制度等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

从广义的角度看,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不仅仅是青少年时期才会面临的问题,而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这是人类文明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只有通过不断的社会化,将社会价值观、社会规范内化,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继承、传递和保存社会的文化,才能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社会化的内涵除了有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外,还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从文化的角度,社会化被看做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从人格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社会化就是一个角色学习过程。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综上,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二、社会化有哪些类型

迄今为止,社会学把社会化区分为五种类型:初始社会化、预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这五种类型,有的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比如初始社会化;有的不一定会经历,比如再社会化。

1.初始社会化

初始社会化是指个人生命早期的社会化,是从幼儿到青少年生活阶段的社会化。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获得基本的生活知识,培养适应和接受社会习俗、规范以及文化价值观的能力,正确理解某些角色期望和要求,等等。初始社会化,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

顸期社会化是这样的一种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比如,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都是为将来在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这种学习过程就是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也称发展社会化,主要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角色要求而继续进行的社会化过程。比如,个人进入职业生涯以后,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专业技术上的学习和培训;个人因生活环境的转换,要增加新的人际关系和文化知识;成年人学习和掌握新的社会规范、法律法规,等等。

4.逆向社会化

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这就是逆向社会化。在传统社会中,逆向社会化很少见。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变迁速度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快,一些成年人往往跟不上形势,他们要想不落伍,就必须接受逆向社会化。

5.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全面放弃以前已经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从内容上看,继续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从形式上看,再社会化一般比继续社会化显得更为剧烈。如移民在新国家面对的文化环境,或罪犯通过改造接受新的价值规范等,都是比较典型的再社会化。再社会化过程有些是正面的、主动的,也有一些是负面的、强制性的,要依具体情形而定。

三、社会化的内容

1.生存技能的社会化

生存技能的社会化,是一个人获得生存和生活能力、掌握生产劳动技能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个人逐渐形成了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两种类型:基本生存能力的社会化与专业生产技能的社会化。前者主要是指个人通过日常生活过程,形成了进行正常生存和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后者是指个人通过专业化教育和培训过程,掌握了从事专门生产劳动的技能,从而能够在一定的职业领域和生产岗位上发挥作用。生存技能的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基本方面之一,这一过程促进了人的体力、智力和心理的形成、发展与发挥,是一个人学会生存和生活、正确地进行认知和思考、发展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进而为社会服务、共享生活的必经过程。劳动技能社会化是一个不断的、持续一生的过程。

2.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对具有生理性别“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认知,掌握与性别角色相应的社会地位、特定身份、权利、义务规范及行为模式,并按照一定的性别角色规范和社会期望行事的过程。最初,儿童在家庭生活中,按照父母对性别行为的要求,并参照他们的性别角色的行为方式,对自我性别特征形成认知,进而对自我性别的确认和认同,逐渐养成相应的性别行为习惯。除了家庭和学校,社会也对性别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成员和文化所公认的性别行为规范,对个人行为具有约束力,促使个人认同社会期待的性别行为模式,以社会普遍认可的性别角色方式履行权利和义务。此外,个人的其他性别角色知识和能力,如性心理卫生知识、性道德、性犯罪预防等,也是通过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教育和训练获得的。

3.政治的社会化

政治的社会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通过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形成其政治信仰,确立其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培养其政治生活方式和政治参与能力,从而对特定的政治价值和政治制度形成认同感、忠诚感和责任感的过程。

政治的社会化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表现。从个人方面来说,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必然面对的一个现实内容。个人通过政治社会化培养对政治生活的热情,培育和提高自己的政治参与能力,既可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可以增进与他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潜能。从社会方面来说,每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都必须具有自己的社会支持力量。通过政治社会化,能够培育起与政治生活相协调的行为方式和参与方式,使更多的个人形成对政治价值和政治制度的基本认同,以便巩固政治体制的社会支持基础,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4.道德的社会化

所谓道德,是依据一定的善恶、是非标准,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人们内在的品德和良心等发挥作用。相对于法律约束的强制性(也称为“硬法”),道德约束是非强制性的(被称为“软法”),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约束力更为广泛和深入。道德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将社会的道德规范逐渐内化,使之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过程。

道德的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认知是指个人对道德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提供了有关道德观念、判断、情感、行为的基础。道德情感是指个人对道德现象的内心体验,表现为民族情感、爱国情感、荣誉感、正义感及羞耻感等。道德行为是个人在道德观念的支配下,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行动的过程。与其他的社会化过程相比,道德社会化更需要较长时间的教化、濡化。就个体社会化而言,道德社会化是一个最为基本的方面,可以认为它是个体社会化的核心。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及主体

一、社会化的条件

作为生物个体的人,经过社会化能够成为具备社会知识、掌握社会规范的社会人,而猪、狗、牛、羊等动物却不能。这说明,社会化需要一定的生物条件为基础,这个生物条件就是人类高度发达的大脑,它形成了人类具有接受社会化的一系列潜在能力。

1.人有语言能力

语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和思想的外部表现,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感情所使用的工具和符号。人类只有借助于口头、书面、形体等语言形式,才能彼此传达信息,交流思想。语言能力是以人类高度进化的大脑机能为基础的,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和劳动中,发展了语言的器官和大脑有关语言的机能,这是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心理学家曾试图训练黑猩猩等高智能动物掌握人类语言,但实验证明没有一种动物能在人类的水平上使用语言。动物所发出的叫声只是本能的或对感官刺激的直接反应,而人的语言则能表达头脑中的表象、概念和思想。

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靠语言来传达和接受的,人能够借助语言来学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规范和社会技能,通过语言广泛地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迅速扩展自己的信息量。另外,人们大量的社会互动凭借语言来实现,人们借助语言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要求,同时也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没有这种社会互动,个体的社会化是难以完成的。

2.人有思维能力

在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中,直接与人类语言能力联系在一起的,是人类的思维能力,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也是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适应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条件。

人的大脑及高级神经系统使人具有能动地反映客观外部世界的特殊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人脑和动物脑在机能上相互区别的关键在于,动物脑只能在第一信号系统范围里活动,即只能对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作出反应;而人脑不仅可以在第一信号系统内,而且更主要和更大量的是在第二信号系统中活动,即对作为信号刺激的语言作出反应。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才使人在脑的机能上大大超过其他动物,具有动物所没有的思维能力。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们正是运用了特有的思维能力,才能对所接受的各种有关外部事物的信息加以分析、归纳,形成判断和进行推理;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通过记忆存储在大脑中,并根据社会活动的需要,随时提取这些信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理性思维对周围事物作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各种社会规范对自己的要求,确立起自己的角色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3.人有学习能力

一般动物也有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能为,但仅限于本能或模仿。如鸡孵蛋、鸟筑巢、鼠打洞、虎捕食,这些能力是在本能基础上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三岁以下黑猩猩的学习能力与同龄小孩相差无几,但三岁以后,儿童的学习能力很快提高到黑猩猩一生都无法达到的水平。这是由于动物不具有运用第二信号系统的抽象思维能力,动物的学习只限于直接或间接的模仿,缺乏创造性能力。而三岁以后的儿童由于发展了语言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其学习能力立即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人所特有的学习能力在社会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是人凭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更迅速、正确和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理解所处社会环境的意义,接受社会文化的熏陶。二是人在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事物的同时,能迅速根据所了解和学习的知识,确立起自己的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模式,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社会活动,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三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意志能力,可以使人主动地加强自己的学习动机,使个体的社会化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

4.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受到生理发育上的限制,有一段较长的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育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由于个体在出生后要经历一个长达十几年的依赖生活期,在这一时期,个人在生活上和心理上都要依赖于父母或其他人的照顾才能生存和发育成长,一方面,这就决定了一个人一出生就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通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特定的风俗,养成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由于儿童与其抚养人或监护人之间的这种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使得儿童倾向于把所依赖的人看做是一种权威而对他们怀有依恋、敬爱和畏惧的感情;父母或抚养人作为儿童心目中这样的权威,对于个体早期社会化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权威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可以导致儿童绝对的服从,对儿童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具有巨大的指导和制约作用。

二、社会化的主体

现实生活中,那些被发现的“狼孩”、“猪孩”和“熊孩”,也具备人类的生物条件,为什么却像动物一样爬行和嚎叫,不能成为正常的社会人呢?这说明,社会化过程还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即社会化过程所涉及到的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社会学把这些因素称为社会化的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播媒介等。对于一个健康、正常的儿童来说,其社会化过程的完成有赖于他所处的环境中是否具备这些主体和条件。如果剥夺了某些必要的社会环境条件,社会化必然出现重大缺陷而无法达到正常的水平。

1.家庭

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对于个体早期社会化来说,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例如,家庭在种族、阶层、宗教等方面的社会特征,父母的经济收入、生活方式和文化教养等,都通过日常的家庭生活和交往活动对儿童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家庭给予个人的感情交流和爱的体验是最多的,人一出生就接受母亲的哺乳,接受父母及其他亲人的搂抱、亲吻、爱抚、逗乐和安慰,这一切活动都伴随有丰富的感情交流,让儿童体验到亲人的爱和家庭的温暖。一个人的感情能否正常地发展,他能否理解爱,既懂得接受别人的爱,也能给予别人爱,这种感情方面的社会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

再次,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儿童的依赖生活期都是在家庭环境中度过的。由于儿童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很容易使父母成为儿童心目中全知全能的权威。而父母借助于这种权威形象对子女所进行的社会化指导,是子女所无法抗拒的,这种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感情交流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

2.学校

对于进入学校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逐渐超过家庭和家长的教育作用,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

首先,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了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化受教育的各种条件。如果说家庭的社会化是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实现的,那么学校阶段的社会化则强调专门的学习,带有半强制性。学校教育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系统性,它一方面传授各种科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努力培养和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其次,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学生必须学习和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按照规范的要求去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并理解和把握这种有组织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在学校里,儿童第一次面对校长、老师等社会权威,要遵守那些带有强制性的行为准则;儿童不再像在家庭中那样被视为宠儿,而要在更大的群体中作为一个普通的成员去努力培养自己与他人交往的合作性和独立性,学会参照他人的评价来评价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3.同龄群体

所谓同龄群体,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同龄群体也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从人际互动的角度来说,那些在家庭背景、思想观念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的同龄人之间,最容易彼此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当做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从而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当儿童逐渐长大,发现自己的一些兴趣和爱好在家庭和学校中不能得到满足时,便开始寻找同龄伙伴。

在同龄群体中,儿童感受到一些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新的东西。首先,在同龄群体中的大多数活动不是由某种权威事先为他安排好的,他可以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和他人交往,建立或中断某种人际关系。这种活动可以使儿童大大提高自身的独立意识,学会灵活地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增加人际交往和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其次,个体在同龄群体中接受大量亚文化的影响。由于在同龄群体中个体可以摆脱像家庭或学校环境中的那些社会权威的约束,因此他们可以自由地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讨论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从而使个体某些朦胧的感受在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中发生共鸣,形成较为明晰的群体亚文化意识。在年轻人组成的同龄群体中,往往有着独特的亚文化,包括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兴趣爱好、服饰发型、隐语、符号等。

4.工作单位

当一个人结束自己的学校生活后,就要走入社会,在工作单位里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个过程并不意味着个人社会化的结束,而是社会化在工作单位这一新的社会环境中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个人要在工作单位的职业活动中学习职业技能,遵守职业规范,学会扮演职业角色,取得职业成就,确立社会地位,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个人的能力、品格、气质、性格等。因此,工作单位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其次,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一个人离开学校,进入工作单位,意味着他开始真正地走入社会,他在家庭和学校里所受的社会化训练能否使他适应这个社会,需要在工作单位这一社会生活环境中加以检验。人们会在工作单位中发现许多书本上没有或与书本上不相符合的文化因素,这些新的因素甚至会冲击和威胁他们在家庭和学校里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这种新的社会环境必然促使个人开始一轮新的社会化活动,调整和发展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达到真正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目的。

5.大众传播媒介

所谓大众传播媒介,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大众传播的日益发达,它在人们社会化方面的影响显得日益重要,这种影响表现出形式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受众的广泛性,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暗示作用。例如,在社会生活中,报纸杂志特别是电视上的商品广告,实际上在引导着人们的消费行为;电视和电影中所描写的生活历程和塑造的人物形象,经常被年轻人当做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和直接模仿的对象。在西方国家,电视被社会学家称为儿童的“主要社会化力量”。

第三节 社会化中的问题

一、社会化的阶段特征

我们把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称为人的生命周期,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人的身心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差别,社会化具有不同的任务和特点。

1.儿童期

儿童期是社会化过程的开端,在该阶段进行的主要是初始社会化。初始社会化失败,将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智力和情感发展。

我国辽宁省的“猪孩”王显凤,被发现时已经11岁,但智力仅仅相当于三岁半的小孩,没有上下、颜色、数的概念,几乎没有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情绪也极为简单,只有怒、惧、乐,没有悲伤。经过专家八年的苦心教育,到19岁时,她的智力和情感水平虽有显著增长,但也只相当于小学三年级学生。中国有“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说法,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社会学家的研究结果看,儿童期的社会化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儿童的主要认知方式是具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主要靠感觉和模仿来认识整个世界,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决定了具体生活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二是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社会化影响很大。最适宜的教养方式是威信型的,即父母为子女所订立的规则,不但合情合理,而且本人率先垂范。相反,父母过于专制或宽容对孩子的成长都不利。三是家庭关系对儿童的成长也有重要影响。父母经常与孩子沟通,孩子会显得自信、有朝气。相反,父母之间的冲突容易使孩子情绪混乱。那些有严重家庭冲突但[1]尚未离婚的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更大,使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更多。

2.青年期

青年期上承儿童期,下接成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个体性器官趋于成熟,开始出现青春期特征,由此带来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扰。青年期社会化的主要问题是“自我认同”问题。青年期开始之后,由于身心上的巨大变化,青年人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将向何处去”等重大人生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一方面,青年人生理上趋于早熟,心理上趋于晚熟,身心发展很不平衡;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变迁速度加快,父辈的成长经验很难移用于晚辈。如此种种,都使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即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所作所为与社会的角色期待不相符合。“自我认同危机”不能及时化解有可能会导致偏离行为。青少年犯罪之所以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自我认同危机”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3.成年期

成年期,人在生理上已经完全成熟,面临许多重大事件,恋爱、结婚、生子、就业等等。在这个时期,人从扮演学生角色转换到扮演职业角色,从扮演子女角色到扮演父母角色,从单纯的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从被抚养转变为抚养他人。在以前经历的较为稳定的社会化基础上,他们开始新的社会化过程。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里,业已完成的社会化在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挑战面前显得陈腐无用。在传统乡土社会里,成年人往往懂得很多;而现在,成年人发现自己很难懂得孩子们津津乐道、耳熟能详的事情。

四五十岁是人生中的巩固阶段,人的生存模式已趋于稳定,未来的生活似乎是可以预见的。这个时期人们不再幻想,无论在个人生活、社会生活还是经济生活方面,都不可能再发生根本的变化,一切似乎都已经成为定局。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会看到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种种不可避免的衰老迹象。他们会悲叹“黄土埋半截了”,“老了,不中用了”等。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一阶段蕴藏着的“中年危机”,其标志是酗酒、离婚、自杀和抑郁症的比率增加。

4.老年期“活到老,学到老”,广义的社会化是终其一生的社会化。在老年期,社会化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身体机能、社会地位和声望的下降,疾病和死亡。在传统的社会里,年长者由于足智多谋、经验丰富而受到尊敬,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上占据显赫的地位,还往往在宗教和经济活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代社会,职业工作是建立社会地位、社会声望和自我认同的主要方式。退休之后,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会随之下降,自己将从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变为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很多老年人难以接受这一事实,甚至丧失自我认同。“59岁现象”就是很典型的老年社会化问题,它正是一些老年人难以接受退休后社会声望下降的后果而丧失自我认同的结果。还有一些老人对自身体能下降、疾病以至死亡产生恐惧、忧虑,更多的老人感受到的是晚年生活的悲哀和凄凉。我国正处于老龄化社会的初期,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在整个人口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老年人的社会化问题业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二、社会化中的问题

社会化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矛盾和冲突。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价值标准的“偏差”

早期社会化的困境在于,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主要是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社会化的顺利进行,社会就必须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提供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但现实的情况是,各个社会化主体之间往往相互矛盾和冲突,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从而给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不良影响。

在传统社会中,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基本上是在家庭中完成的,规范和价值标准比较单一,基本上不存在什么早期社会化的困境。而现在,除了家庭以外,学校、同龄群体和大众传媒也加入到早期社会化进程中来,并且影响越来越大,导致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存在较大的分歧。不仅如此,就是在一个家庭内部也存在分歧。传统社会中的家庭一般是由父亲说了算,现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母亲,甚至爷爷、奶奶都有了发言权,他们之间难免存在分歧。这些分歧使儿童和青少年在内化社会文化知识和价值标准时往往无所适从,引起角色认同方面的混乱。尤其是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价值体系正在发生剧烈的、深刻的变动,整个社会在价值判断上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迷惘,这更加深了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2.文化传递的“无效”

文化传递的“无效”,表现为上一代的文化知识和规范因故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无效文化传递的一个显著后果,是造成反社会的人格,反社会人格需要通过再社会化进行矫正。青少年犯罪便是无效文化传递的典型表现。除了无效的文化传递外,还有一些社会化过程最终使个体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在我国,户籍制度长期存在,使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在入学和就业的机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一种不利于农村青年社会化的机制。还有,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下,很多学校将学生分为“好生”和“差生”,区别对待,这样一种社会化模式对“差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容易使他们今后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

3.“代差”问题

所谓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社会变化越迅速、越深刻,世代之间的代差也就越深、越宽。从这个意义上说,代差的存在是客观的,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代差问题听之任之。如果对代差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能有意识地加以调适,势必造成亲子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世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引发种种社会问题。

在20世纪80年代,所谓中学生“早恋”问题曾经普遍被看做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好多家长和教师视如洪水猛兽,严加防范。现在回过头来看,所谓“早恋”其实并不是什么“社会问题”,而只是一个由代差引起的幻觉而已。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发生迅速变化,中学生的社会交往方式与上一代人有了很大差别。可当时社会普遍不理解这是正常的“代差”,却把它当做一个严重的“问题”来对待,不知误伤了多少孩子的心!因此,我们必须对代差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一,代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代差是社会文化在“遗传”过程中的“变异”,是下一代对上一代文化的扬弃。正是通过这样的“变异”和扬弃,社会文化才得以向前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代差是好事,而不是坏事;代差并不表明“一代不如一代”,而恰恰表明一代强于一代。

第二,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代差的一方。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老年人就代表保守和落后,青年人就代表创新和先进,也不能简单地认为老年人就代表成熟和智慧,青年人就代表幼稚和简单,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青年人的很多做法确实代表着将来,但有时也并非如此。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只要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不管是来自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要反对,都要限制;凡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不管是来自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要鼓励,都要支持。

4.网络的冲击

网络在社会中的普及,使虚拟社会化成为可能。虚拟社会化作为一种与真实社会化相并列的社会化机制,对青少年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了较大作用,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虚拟社会化的特征是施教者的虚拟性与多元性,传统社会化的执行者传递的信息蕴含的是主文化的价值观念与社会规范,在传播媒介中有信息的把关人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而网络是全球性的,在网站上信息的发布者具有多元性、随意性、个人性的特征,传播的信息具有公开性、不易控制的特点。在因特网的信息中,英语信息占95%,中文信息不到1%。在英文的信息中,西方主文化的价值观占主导地位。在网络的信息传播中,已经没有“青少年不宜”的限制与“正面宣传”的原则,有大量与我国主文化的价值观念与规范不吻合的、相异的“垃圾信息”,如暴力、色情、淫秽、迷信、政治对立等。这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来讲其有新鲜感、刺激性,极易被错误观念误导,会产生选择的困惑与认同的紊乱,导致不完全社会化甚至反社会化的现象。网络的教育与管理无疑对社会化的施教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在社会化中,还有许多社会化的问题值得研究。在社会化对象方面,有独生子女问题、青少年独立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早恋问题等。在社会化的内容方面,有理想教育、挫折教育问题,传播媒介中的暴力、色情亚文化的影响问题等。此外,还有中年人、老年人的诸多社会化问题。一个社会完成其社会成员的社会化,不是哪一个单位的事情,而是社会的共同任务。【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有哪些类型?

2.讨论:结合现实,谈谈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

3.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都存在哪些问题?【应用与训练】

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的一个小城附近,一位牧师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儿。大的卡玛娜大约7、8岁,小的阿玛拉不到两岁,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异常爱护她们,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阿玛拉不到一年便死了。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45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进院后16个多月卡玛拉才会用膝盖走路,2年8个月才会用两脚站起来,5年多才会用两脚走路,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爬行。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由此看来,遗传虽然重要,但是人所处的环境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在长期与文明隔离的情况下,尽管其生理构造是正常的,但是其心理与行为却完全被环境所同化了。

问题:人的社会化过程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114页。

第五章 社会角色:赋予“人”以身份

【导读】完成了社会化,“人”走到了社会的前台,具有了相应的地位,也赋予了各式各样的角色。在社会中,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压力、迷茫、困惑,其重要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的角色。一位女医生,在家庭里,她是妻子、母亲、女儿;在医院里,她是医生、主任、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她是顾客、乘客、邻居;在国家生活里,她是公民、市民、选民……等等。众多的角色胶着于一体,相互冲突着。如何化解自己的角色紧张情绪,减少矛盾?经过社会化的成员是怎样认识自己、又如何看待别人的?这些看法是否具有普遍性?人们在交往中的言谈举止又是如何受上述看法影响的?人们的自我评价与别人的态度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如果一致,那么这种一致性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中应认真思索、正确回答的问题。本章在介绍社会角色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就角色扮演、失调和调整等进行了理论阐释。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角色

一、如何理解社会角色“角色”本是戏剧中的名词,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研究,成为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所谓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一种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显

人们在社会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占据什么地位就扮演什么角色,地位与角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社会中的人千千万万,许多与我们素昧平生,然而,我们却知道怎样得体地与他们相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角色扮演,如衣着打扮、行为举止、言谈话语等,来判断或辨认其社会地位。例如,当看到一位身穿警服、在街道上指挥车辆的人时,就知道他是交通民警,在路上要服从他的指挥。当看到伫立在高大建筑的门前、身着军服、肩挎枪支的人时,就知道这是警卫,未经他的许可是不能进入的。当然,有些社会地位是可以比较简单、容易地通过角色表现出来的,而另一些社会地位,其角色的表现要复杂得多,如知识分子与干部、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科长与科员等等,他们在角色表现上的差别要细微一些。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社会上常发生错误地判断某人社会地位的事情;也正是利用了这种复杂性,在革命战争年代,一些地下工作者能够通过逼真的角色表演来迷惑敌人。

但是,无论怎样复杂,社会地位总要通过角色表现出来,角色是地位的外在的、动态的表现形式,而地位则是角色的内在依据。

2.角色是一套关于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任何一种角色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一种角色有权要求别人进行某种活动,别人也有权要求这种角色进行某些活动。例如,一个护士,一方面她有权力要求病人服从她的安排,什么时候打针,什么时候吃药,病人必须服从;另一方面,别人也有权要求她表现出护士角色应有的行为,及时送药、按时打针、认真护理、爱护病人等。所有角色无不具有特殊的权利与义务。长期的社会生活使各种角色形成了一整套各具特色的行为模式,这就要求承担特定角色的人学会特定的待人处世的方法,否则就被认为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一角色。

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由于社会角色总是与一定的行为模式相联系,如教师要为人师表、医生要救死扶伤、干部要办事公正不谋私利等等,这样,当人们知道某人处在某种地位上时,便预先就期望他具备一套与此地位相一致的行为模式——角色。当老百姓知道新上任的县令是位“清官”时,常常会纷纷而至、倾诉沉冤,其原因就是他们对“清官”这一角色怀有热切的期待。社会角色的这一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它使我们仅仅通过对一些抽象角色的想象,就能对社会上纷繁复杂的人群有个大致的了解。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都能具备该地位应有的角色行为。例如,在教师中总会有些人不能为人师表,在领导干部中总会有些人缺乏领导才能,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因而,人们就会认为他们承担这样的角色是不称职的。

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社会学认为,任何一个群体或组织都是人组成的“关系网”,这个网正是由角色编织而成的。例如,由夫、妻、父、母、子、女等角色组成了家庭;由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角色构成了学校;由医生、护士、化验员、司药、病人等角色构成了医院。总之,角色是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基础单位,如果失去了这些角色,社会群体与组织也就不复存在。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个人与生俱来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角色,它通常建立在遗传、血缘等先天的或生物的基础之上。一个人从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一个生为男性的婴孩只有按男人的角色去发展才是正常的,因为生理性别是先赋的,不能随便更改,否则会出问题。1963年,一个叫大卫·勒米尔的男婴因烧伤被迫做了变性手术,被父母当作女孩抚养。结果导致“她”的反抗——拒绝穿裙子,站着小便,受尽生活折磨与心理煎熬,不到38岁选择了自杀。还有一些角色是由社会规定的,如封建社会中通过世袭制所形成的皇帝、亲王、郡王、公爵等角色,也属先赋角色之类。它们一般不经过角色扮演者的努力而由先天因素决定或由社会决定。

自致角色,亦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体现了个人的自主选择性。比如,选择的职业,组成的家庭,成就的事业,取得的学历,这些都是个人凭借自己的素质、才能,不断努力达到的,显示了社会的进步,是很光荣的事情。而现实中一些人热衷于先赋角色,如靠老子的关系获得某种角色,这是不光荣的。

2.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

自觉角色是指角色承担者明确意识到个人所作的角色表演,因而尽力用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如讲演者等。不自觉角色指角色承担者并未意识到角色表演,而只是照习惯方式去作。一般来说,自觉角色的出现常与下列因素有关。首先,一个人在刚刚充当某一角色时,往往容易表现为自觉的角色,如刚入伍的新兵、刚入校的大学生、刚上任的干部等,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就是这个道理。其次,在他人在场或他人对此角色提出了明确希望的条件下,容易出现自觉的角色,如集体活动、集体工作常有助于实现自觉角色。再次,特定的环境与任务容易使人表现出自觉的角色,如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人、一位谒见上级领导的人、一位出席某个重要会议的人,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与任务下,往往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最后,经常的自我提醒也是实现自觉角色的重要条件。

一般说来,形成自觉角色的因素不存在时,人们就容易形成不自觉的角色。一个人在长期充当某一角色后,就容易从自觉走向不自觉。例如,当官当久了就容易使人忽视自己的特殊角色,根据这一原理,任期制有助于增强干部的自觉性。一个人在没有他人在场、没有特定环境与任务、没有经常自我提醒的情况下,也容易仅仅按习惯行事。

现实中,究竟是自觉角色好还是不自觉角色好,并不能一概而论。自觉角色固然能使人较好地遵守这一角色的行为规范,但是,如果总是考虑着自己特定的角色,就容易出现做作、不真实或畏首畏尾的现象。不自觉角色虽然具有容易使人松散、有时甚至偏离角色行为的缺点,但是,一个人在长期的、严格的社会化训练后,当他所担负的角色的规范已经融化到了他的每一项行动之中时,尽管他没有经常感到自己在扮演角色,却能出色地表现这一角色。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不自觉的角色。

3.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属于这类角色的,如警察、法官、各级党政干部、党员、团员等等。人们在充当这类角色时,其行为要受到较大的限制。例如,一位法官在处理案件时,定罪量刑要以法律规定为唯一尺度,而不能徇情枉法。

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例如,父母、夫妻、子女、亲戚、朋友、同学、顾客、乘客等大量日常生活中的角色都是开放性的。人们在扮演这类角色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4.功利型角色与表现型角色

功利型角色,是指以追求经济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如商人、企业家、经营者等,这种角色在社会上主要发挥实现效率目标的功能;表现型角色是指不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而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价值观念、思想信仰或道德情操等为目的的角色,如艺术家、教授、宗教信徒、公务员等,这种角色在社会上主要发挥实现社会公平的功能。这只是一种大体的划分,两类角色之间没有一条截然的界限。许多功利型角色在某种场合下会具有表现型的成分,如商人捐资建希望小学;作为职业角色的表现型角色也要计算工作的报酬,如作家的稿酬,教授的工资、津贴等。

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

一、角色确定

确定社会角色,就是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在社会舞台上,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扮演任何角色。这与戏剧中一位演员要担当某个角色,首先需经导演及有关人员认可和确定一样。现实生活中,角色确定不当的事情经常发生,这类失误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能力不胜任。即一个人不具备担当某一角色的素质、能力与水平,但却被安排或任命到这个位置上。

二是角色不匹配。即某些有一定才能与条件的人未能安排到与之相适应的角色上,有可能是大材小用,也有可能是“此材彼用”。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其才能尚未被人们发现,也有可能是受排挤而不能担任该角色,还有可能是过于谦逊而不敢承担该角色,这些都应尽力予以避免。

三是角色不适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止一种,一个人在某一种场合所能扮演的角色也不止一种。例如,两位曾在一起上学的同乡,后来一个做了政府要员,另一个仍是平民百姓,这样,他们之间就有了几对角色可以选择:老乡、同学、朋友、官民。两人相见时,如果一位以大官自居,另一位就会感到不舒服、不自在,这便是角色选择的不适当。

四是角色确定的有效性问题。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是仅仅凭自己的回答并不能解决这种回答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被别人承认,即是否有效的问题。人们总是希望扮演那些为自己所憧憬的、比较好的角色,但他们是否能被确定为这些角色,不是由他们自己主观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来确定的。吹牛大王、诈骗犯就常常是自己委任自己角色,结果无不栽了大跟头。要想当人大代表,就要经过选民投票认可;要想入党就要经过党组织的考察,经过党支部表决的认可。

一般说来,角色确定的有效性是一个人长期努力、坚持不懈的结果,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如,想实现博士角色的有效性,就要经历多年的“寒窗”之苦。但是角色的有效性常常不是永恒的。当一个人考上大学或研究生后,如果不再努力,甚至急剧退步,就有可能失去大学生、研究生这种角色的有效性。

二、角色领悟

1.角色期望

人们在承担了某一种社会角色时,首先遇到的就是社会或他人对于这一角色的期望。无论是承担了父母、子女等家庭角色,还是承担了干部、工人等职业角色,哪怕只是承担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角色,都会感到社会对这些角色的限制和要求。因此,尽力了解社会或他人对这一角色有哪些要求与期望是承担角色的首要任务。

2.角色领悟

社会或他人对角色的期望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它还不是角色承担者自己的想法。人们对角色的扮演虽然受到社会期望的影响,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己对角色的领悟,即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按照他人的期望和反应来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自己的角色观念。一般而言,角色领悟就是要知道“我是谁?”具体要弄清楚四方面内容:(1)对角色地位的领悟。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处地位的认识。(2)对角色义务的领悟。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应履行的角色义务职责的认识。每个人扮演一种角色,就要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角色义务观念集中地体现了角色的社会价值。一般来说,谁能履行自己的角色义务,谁就是合格的角色扮演者;谁能履行自己的义务角色,谁就是优秀的角色扮演者。(3)对角色行为的领悟。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模式的认识。任何角色都是按照不同的行为模式去行动的。如教师的行为应端庄而有教养,法官的行为应严肃公正等。如果角色扮演者不依照既定的模式去行动,而按另一模式去行动,就会发生角色混乱。(4)对角色形象的领悟。是指个人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应具有的思想、品格和风格方面的认识,也就是说,在与别人的互动中,应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

三、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角色扮演或角色实践的基础和前提。角色学习就是学习角色技能,大多数的角色技能都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学习得到的,它与人的生活经验和适当的训练分不开。角色学习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对于个体是否能够成功扮演角色非常重要。但是要明确,角色学习和角色扮演并不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两者往往是同时进行的。个体往往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来了解人们对角色的期待,领悟角色和学习应用角色技巧;同时,也根据这些认识到和了解到的信息来调整自己角色行为的实施方式和强度。对于角色学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角色学习是综合性学习,而不是零碎片段的学习,因为角色是根据它所处的地位而由各种行为方式组合起来的一个整体,任何零碎的、片段的角色学习都可能导致角色错位、角色混乱和角色冲突。

第二,角色学习是在互动中进行的学习。没有相应的角色伴侣,没有参照个体或参照群体作为角色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也就很难体会角色的权利、义务和情感。因此,角色学习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实现的。

第三,角色学习是随着个人角色的改变而进行的学习。一个人在一生中,会不断地随着自己本身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换着自己的角色,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新的角色的要求。

四、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即角色实践,它是角色确定、角色期待和角色领悟的发展,是个体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表现出来的行为。有关角色扮演的具体而完整的论述是由戈夫曼提出的。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一书中阐述了其角色观点。他从角色概念出发,将社会与舞台进行了广泛的比较,从而提出了他的“戏剧理论”。

1.布景与道具

与舞台上的表演需要装饰一样。社会表演也需要布景和道具,所不同的是社会舞台上需要的是真景实物。布景和道具既有象征作用,如医院的红十字,象征着医院承担的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角色活动;也具有实用性,即它们是某些角色的实际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工具,如黑板、粉笔、板擦就是实践教师角色所需要的物质工具。

2.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一个人的衣着、打扮、仪容、外表往往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并能引起人们对其内在品质的联想。而言谈、举止、姿态和风度等,在角色表现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们的内在品质。因此,前者是角色的外部表现,后者是角色内在品质的反映。

3.注意前台、后台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在角色表现上,应注意台前与台后之分。台前表现是指人们正在充当这些角色时的表演。台后表现是指在表演某种角色以前的准备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两种行为是有区别的。例如,当我们正在家中休息时,忽然有人敲门,是一位客人来了,我们就要赶快把衣着整理一下,把屋里十分零乱的物品尽快收拾一下,然后去迎接客人。随着客人的进来,我们就会表现出一套与刚才台后的行为迥然不同的、温文尔雅的待客举止。由于台前的表现与台后的表现有很大差异,台后的一些表现是人们不希望拿到台前去的,因此,我们在角色表现的设计、安排上就要注意将两种场合区分开来。例如,大饭店的服务员,其服务准备活动应在顾客见不到的另一个房间里进行。

要使角色有出色的表演,还必须实现角色之间的配合,这与成功的戏剧演出需要全体演员的配合是一个道理。在一组社会角色中,如果有某一个角色表现极差,常会破坏了全体角色的表演效果。例如,一个家庭要想在邻居中赢得较高的威望,夫妻、父母、子女、亲戚等多种角色就应相互配合。如果其他角色都表现很好,但却有某一个角色不务正业,偷盗、打架,这样就会将整个家庭的表现都破坏了。其他群体,如企业、机关、学校,也莫不如此。

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失调及调整

一、角色失调的表现

人们在角色扮演中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发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这就是角色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有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1.角色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角色丛。而每个个体的角色行为不仅与他自己的社会地位或由此决定的身份相关,而且也与和他互动的其他人的社会地位或社会身份相关,这种相关造成了角色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处于一定社会地位上的个体通常不只是扮演一种角色,而是要同时扮演好几种角色,这造成了角色紧张,也成为角色冲突的重要根源。

角色冲突,即在角色之间或内部发生矛盾、对立,妨碍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它指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境,导致个体不能执行角色提出的要求而引起冲突的情境。或者说,是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的状态。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扮演很多角色,而且一些角色肯定会产生冲突的需求。法官的角色规定要有一种情感中立的、客观的态度,父亲的角色则需要情感的投入。通常这些角色的相互冲突的需求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只扮演一种角色。但当法官发现他的女儿成为法庭上的被告时,则会有冲突。

角色冲突分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角色内冲突是指由于角色互动对象对同一角色抱有矛盾的角色期待而引起的冲突。例如,对于教师这个角色,不同类型的学生就有不同的期望,爱学习的学生希望老师对他们严格要求,而不爱学习的学生则希望老师对他们放任自流。

角色间冲突往往是由角色紧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一个角色丛中的几个角色如果同时对其提出履行角色行为的要求,就会发生角色间冲突。例如,一个学生,同时又是学生会主席,这两个角色同时向他提出履行该角色行为的要求,如在同一个时间,既有课,又有一个会议需要主持,就会发生角色冲突,结果只能择其一。②当两个角色同时对一个人提出两种相反的角色行为要求时,也会引起角色间的冲突,这需要角色扮演者在这两种相反的角色行为之间作出痛苦的选择。京剧《赤桑镇》中的包拯,作为百姓的父母官,他要执法如山,严惩包冕,而作为包冕的长者,他又要保持叔侄的亲情,赦免侄子,面临两种角色的激烈冲突,包拯选择了前者,这个故事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2.角色不清

在社会与文化急剧变迁的时期,很多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都超出了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范围。在变迁中,当一组新角色初次出现,社会还没来得及对其权利、义务作出规定时,就会造成角色不清。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这些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例如,当代中国的私营企业主是应该成为一个成功的追逐利润者,还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在快速变迁的社会转型期,容易出现角色不清的状况。

角色不清还会使行为者表现出角色不当的行为,常使角色扮演者在一个特定的场合错误地扮演了其他角色。例如,当毕业几十年的同学聚会时,大家应该扮演的是同学角色,有的人将自己的职业角色带进来,以高级干部、大老板的身份出现,对当年的同学保持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会引起同学的反感。

3.角色中断

角色中断是指处在某一角色地位的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将该角色扮演到底,出现中途间断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人们在承担角色之前没有为履行角色义务作好充分准备,如企业职工突然失业;也可能是因为角色的前一阶段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一阶段所要求的行为规范直接冲突,如进入另一文化圈的移民。

4.角色失败(亦称角色崩溃)

这是一种最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是指角色承担者被证明已不可能继续履行该角色的权利和义务,不得不中途退出舞台,放弃原来角色的一种现象,如干部因为腐败而被罢免,学生因为违反校纪、校规而被开除等。

二、角色失调的原因

造成角色失调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侧重于个体的角度综合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准备不足

角色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果早期社会化不完善,没有充分的角色准备,那么个体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遭遇角色失调的可能性会很高。

2.多重群体的社会化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群体所持有的标准、规范和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个体参与的社会群体过多,在不同群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不同规则和价值观的冲突。

3.角色人格与自然人格的冲突

每一个角色都需要一连串的特定人格特质,例如,从事外事工作的人员需要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做事稳重又不失风趣幽默。这些角色所要求的人格特质如果与承担角色者的人格特质不相符,比如性格比较内向,不善沟通交际,那么也势必造成角色失调。

4.边际人的角色冲突

所谓边际人,是指介于两种不同文化系统或两个不同社会群体边缘的人。由于两种文化系统或社会团体在组织方式、信念、价值观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角色的扮演者很容易发生角色失调,如移民和青少年就是两个较易发生角色冲突的人群。

三、角色失调的解决方法

不论是哪一类型的角色失调,都会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社会生活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不能完全消除角色失调,但是可以通过角色协调使角色失调降至最低限度。

1.角色规范化

不同社会群体和组织对不同地位的角色的权利和义务都有较明确的规定,这是现代社会体系中保护角色和避免角色冲突的有效手段。社会体系中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划分清晰,角色冲突就会减少到最低程度,这种对角色权利、义务的明确划分就是角色的规范化。经过规范化的角色,就会要求角色按照如此规范去履行社会的角色期待。

2.角色合并法

当一个人同时持有两个以上角色并发生冲突时,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将两个相矛盾的角色合二为一,发展为一个具有新观念的新角色。例如,当女性发生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的角色冲突时,可以加上一个经济因素的新观念,弥合这两个角色间的冲突,进而发展为一个既参加社会工作、获得经济收益又兼顾家庭生活的新型女性角色。

3.角色层次法

如果发生了角色失调,角色持有者可以将相互冲突的角色按“价值”进行分层,也就是将这些角色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将最有价值的角色排在首位,第二次之……依次进行角色重要性的心理分类,然后选择对自己来讲最重要的角色。角色层次法类似于社会心理学家W·古德的角色选择法。古德认为,个体首先应该从许多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到那些对其更有价值的角色上。古德认为,取舍角色的标准有三个方面:一是该角色对个体的意义;二是不扮演某些角色可能产生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后果;三是周围的人对拒绝某些角色的反应。

4.角色地位变化法

当角色扮演者对本身所持有的角色不满意而且也不能接受本身角色的观念时,为了避免情绪上的反感和内心的矛盾冲突,可以采取更改角色地位的方法。例如,一个喜好艺术并具有天分的学生,所学专业却不是艺术类专业,那么就可以通过转换专业来消除这种冲突。

以上的这些具体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角色的失调,但是它们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情况,要从根本上缓解角色失调,角色学习、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至关重要,它们能帮助我们提高协调处理各种不和谐角色期待的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协调统一角色互动对象对角色的各种期望,使他们对某一角色采取合作的态度和行为。【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角色?

2.用心体会如何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3.思考:政府官员角色失调的原因。如何调整?【应用与训练】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为适应军队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国家都会安排一部分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作为一名刚转业的军队干部,离开了十几年、二十年熟悉的军营生活,面对相对比较生疏的社会大环境,要尽快实现岗位和角色转变的目标,积极投身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大潮。请应用社会角色和互动理论,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更好地适应自我角色,实现角色的转变,完成角色任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