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虚寒湿热拖垮身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5 00:27:07

点击下载

作者:武建设(主编),汉 竹(编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别让虚寒湿热拖垮身体

别让虚寒湿热拖垮身体试读:

前 言

你是否比别人更怕冷,一年四季都手脚冰凉?

你是否总是“上火”,口干舌燥,脾气也暴?

就算过了青春期也会长痘,还反复发作?

……

这些都是虚、寒、湿、热惹的祸!

虚又分为阳虚、

阴虚

气虚

血虚

。阳虚的人怕冷,爱出虚汗;阴虚的人口干舌燥、爱“上火”;气虚的人胸闷气短,爱感冒;血虚的人苍白瘦弱,月经不调。

体寒常与体虚有关,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气温一降,膝盖关节就会疼痛;吃点凉的,胃寒难受;不注意保暖,女性易发痛经。艾灸可温暖身心,驱走体内严寒。

湿重不易除,常与其他疾病相“勾结”,是产生疑难杂症的元凶之一!头重体沉、困倦乏力、痰多黏腻,都是体内湿气重的显著特征。承山穴、大椎穴都是人体除湿大穴,拔罐效果好。

体热常与湿相“勾结”,造成皮肤油腻、体味重,容易烦躁,还伴有便秘。食疗搭配刮痧,清热除湿,肝脾兼养。

调养体质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食疗搭配和四大居家保健疗法——按摩、刮痧、拔罐、艾灸,多管齐下,综合改善体质,让身体恢复最初的健康!

由虚、寒、湿、热产生的各种疾病,对症调养才有效,深入调五脏、辨证调体质,药到病除。让你摆脱亚健康,远离疑难杂症!

看看你哪里虚

阳虚

看脸色

*多面色苍白中略带微青,或面色青暗,以额头和下颏更为明显

*口唇色青暗,皮肤不温

*眼神不够敏锐,反应略显迟缓

看舌头

*舌体胖大,液体多,舌边有牙齿压出的齿痕

看二便

*小便清长,大便溏薄

看体感

*怕冷,四肢冰冷,常感疲倦、乏力

*不因天热或运动过后而自然出汗

*常感冒,不容易痊愈阴虚

看脸色

*多脸形偏瘦,肤质较干,油脂分泌较少

*有时面色微红,多见于两颧之处出现娇嫩的浅淡红色

*内眼角处多见红血丝,口唇偏干、易脱皮、干裂,或口唇颜色红艳

*面部易出现小而色浅淡、稀疏的痤疮,多分布在两眉及颧部,也可见浅淡的黄褐斑

看舌头

*舌头瘦小,舌面有裂纹,舌红少津、少苔,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看二便

*小便量少、色黄,大便秘结

看体感

*怕热,常感五心烦热,烦躁不安,影响睡眠,入睡后出汗异常

*常感觉口渴,却喝水不多,饮后不解渴气虚

看脸色

*多面色苍白而欠光泽,口唇色淡

*常面露倦容,与同龄人相比面部肌肤松弛,特别是劳累后更为明显

*中年以后,眉眼之间或略显凹陷,或早生皱纹

看舌头

*舌头内和舌体表面的水分比较多,舌体胖大

*胖大的舌头在牙齿的挤压下,舌边会有齿痕

*舌色浅,舌苔薄白

看二便

*二便无力,排便不尽

看体感

*容易感觉疲惫,提不起精神,爱出虚汗,动则气短,抵抗力差,易感冒

*手上绵软无力,手指、手掌肌肉不饱满、弹性差

*口中无味,食欲缺乏,饮食喜欢重口味血虚

看脸色

*面色苍白萎黄、憔悴而没有光泽,嘴唇、牙龈呈淡白色

看甲色

*指甲颜色苍白,缺乏血色

看舌头

*舌质淡,苔滑少津,脉细弱

看二便

*大便干燥

看体感

*体形较瘦弱,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失眠

*女性月经延后,颜色淡且量少

你的身体是不是太热了

看脸色

*面赤烦躁,口渴喜冷饮

看舌头

*舌红苔黄燥

看二便

*小便短赤,便秘或泄泻热臭

看体感

*发热、口渴、烦躁不安、身热汗多、发热喜冷、手足烦热、脉洪大

你的湿气重吗

看脸色

*面部油脂分泌多,感觉油润有余、油溢于表,鼻子的部位更为明显。如果额头出油多,说明湿在脾胃;如果下巴出油多,说明湿在妇科或肾经

*面部痘痘多,反复发作,不容易愈合

看舌头

*舌头胖大,舌苔厚腻或苔薄而润

*舌苔黄腻,舌质红,说明体内环境偏热;舌质淡,舌苔白腻,说明体内环境偏寒

看大便

*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体内有湿的人,大便的颜色发青,不成形,大便黏滞,经常粘在马桶上,水冲不净

*如果不便于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3~5张才能擦干净

看体感

*体沉,头发沉、发昏,四肢酸痛,身上像穿了一件湿衣服,没有精神

*四肢酸软无力,小腿酸痛、肿胀

*在手背呵口气,如果感觉呵气是湿乎乎的,并伴有口臭,说明体内有湿

*爱出汗,出汗多

你的身体里有没有寒气

看脸色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颜色越暗,说明体内寒气越重,面色黯淡,没有血色

看舌头

*舌体胖大,舌质淡,舌苔白滑

看手脚

*怕冷,手脚冰冷,久暖不热,严重时睡一夜手脚都冰凉,起床时感到手脚发麻

*脚后跟易干裂,脚部血液循环差

*下半身水肿,如果脚踝出现水肿,说明肾虚、肾寒

看体感

*容易感冒,感冒恢复期长

*睡眠质量差,睡眠浅

*容易便秘,经常觉得肚胀

*易疲劳,存在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气越重第一章阳虚的人总是冷人热的时候绝对不会想起晒太阳,只有冷的时候,才会想起到太阳底下晒一晒,因为阳光能够给自己增加热量。阳虚,就是阳气少了。因此,阳虚的人常感体凉、畏寒、怕冷。我是阳虚吗

怕冷就是阳虚吗?这可不是绝对的,阳虚的人不仅怕冷,还伴有夜尿多、小便多等特点,这些都是人体内阳气正在衰减的特征。四种方法诊断阳虚手脚冰凉捂不热

阳虚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手脚冰凉。体内阳气不足,四肢末端的毛细血管血液循环差,手脚就会冰凉。夏天还好,一到冬天就很受罪,有时睡一晚觉,醒来后脚还是冰凉的,只有在泡脚的时候才能暖和暖和,虽不是什么大病,还是影响了生活质量。动一动就出大汗

有一类人,他们不耐劳作,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甚至有时候没有活动,也会不自觉地出汗。中医将这种不因劳累活动、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辛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出汗的表现,称为自汗。

这种出汗,看起来是小毛病,但也会带来不少麻烦。其实,自汗也是由阳虚引起的,阳气的一个很重要功能就是固摄、控制体内的液态物质,不使其丢失。阳气不足时,人体腠理疏松,汗毛孔功能失常,体内阴液失去固摄,自然就出汗了。同时,腠理疏松后,外邪也很容易侵入,所以阳虚的人容易生病。小病也会拖很久

同一种病,有的人病来得快,发病急且重,但痊愈得快;有的人,病来得慢,表面上疾病表现也不重,但就是痊愈得慢,甚至反复难愈。这是为什么呢?

说到底,这也是阳虚惹的祸。阳气主动,有保护身体、抵抗外邪的作用。而我们一般认为的疾病表现,如头痛、发热等,就是人体阳气抵御外邪,与外邪斗争时带来的一些反应。战斗得越激烈,症状表现得就会越重。当人体阳气不足时,抵抗外邪入侵的能力就弱,于是外邪一路长驱直入,没什么战斗,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战斗反应了。这种患者的疾病表现,反而会比较轻,但实际上,外邪已经入侵得很深了,由于阳虚不能驱邪外出,所以外邪盘踞的时间就长,表现出来就是疾病痊愈得慢。夜尿多,睡眠差

有的人晚上没喝多少水,在上床睡觉之前要跑卫生间,睡到半夜还是要起夜,有的甚至要起来几次,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这种状况主要是由肾阳虚引起的,身体里的水不能运化利用,很快就变成废水排出体外,喝点水就去跑厕所。我为什么会阳虚

阳虚,就是阳气少了。而体内的阳气为什么会变少?阳气从何而来?肾阳不足是主因

决定体内阳气存在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肾。

肾是阳气的发源地和储存阳气的大本营,是健康长寿的根基。肾阳决定人体火种的质量和火源的数量,所以肾为先天之根。人一生中的能量多少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了,如果你能节省着用,寿命就长;如果恣意挥霍,寿命就短。大多数阳虚的人,都是由于肾阳不足造成的。

中医称小儿为“纯阳之体”,之所以这样叫,就是因为小儿先天肾精足,火种还很少被开发利用,火力足,代谢旺盛,正是处于生长、发育的状态,所以活泼好动。而老人多易阳虚,就是因为肾气衰了,肾精已经快消耗殆尽,火力不足了,所以喜静恶动。

只有保住肾,保住人的根,让肾精消耗的速度变慢,火才能烧得长久而旺盛,人才会阳气充足,才能充满活力。脾阳不足,阳气失运

脾为后天之本,因为人体能量是不断被消耗的,需要不断补充,先天不足后天补。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肾气再足的人,不吃饭也会没有能量,也会饿得受不了。补充能量靠脾胃,一吃完饭人就会有劲。因此一般能吃的人,力气大,精神足,像日本相扑运动员的食量大得惊人,力气也大得惊人。

阳虚的人多因脾胃不好,不是胃气虚、食欲差,就是脾气虚,能吃不能运,吃进的食物不能转化成能量,而都囤积成了脂肪;要么脾胃虚,既不能吃,又不能运。补充阳气就要健脾和胃,胃气以降为顺,吃进的食物能下行,浊气、浊水等代谢废物能排出体外都要靠胃气;脾气能升,能将饮食化生的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即升清降浊。脾胃和谐,就会改善阳虚症状。阳虚这样补,全身暖洋洋

阳虚以内寒为主,就是身体内部寒凉。一般来说,内寒往往会引起外寒,即体表的温度比正常人低,这就是所谓的“阳虚生外寒”。这种情况最适合用艾灸给身体补充热量;其次是按摩,通过摩擦、按揉皮肤产生热量。手脚冰凉,按摩阳池穴

血脉不通,四肢得不到阳气的温煦,自然就手脚冰凉。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呢?有一个快速补阳气的方法,就是按摩阳池穴。刺激阳池穴,让手脚不再冰凉阳池穴位于人体的手腕部位,在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阳,天部阳气也;池,屯物之器也。阳池穴的名称也说明了该穴的功能,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之气。阳池穴,是三焦经的原穴。原穴是该经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地方,对三焦经而言,原穴可激发五脏六腑之气。因此,刺激阳池穴,有激发脏腑之气的作用。同时,阳池穴皮下有手背静脉网、第四掌背动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及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说明刺激阳池穴能改善血液循环,进而可以将阳气通达四肢,所以能迅速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按摩不要太用力,时间可稍长按摩阳池穴时,因其下血管、神经集中,所以力量不宜过大,时间可稍长。可以用右手四指握住左手拇指,然后以右手拇指按压左手腕处的阳池穴,反之亦然。此种方式,操作简便,不易劳累,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用艾条灸阳池穴,以热力配合药力,则疗效更佳。怕冷,艾灸肾俞穴

人体阳气充足,才能温煦身体,才能与外界的寒气对抗,人才不会觉得冷。经常怕冷的人,一定是体内阳虚,所以需要补阳。艾灸——补阳的好方法补阳比较好的办法,就是用艾条灸。艾灸是身体的“温补剂”,为什么这么说呢?艾灸所使用的艾条是用艾草加工成的一种类似香烟的圆柱形物品,只是体积更大。它的原材料是艾,中医认为,艾具有纯阳之性,能通十二经络、调阴阳、理气血。艾灸的主要目的就是取艾的气,点燃艾条,对准穴位灸,或点燃艾炷的一端,把未点燃的另一端放于穴位。艾条燃烧后,我们看得到的烟尘是向上走的,看不到的“温热之气”却能向下进入穴位,并通过穴位这个窗口进入经络,再通过经络这个通道到达体内。因此,当体内的阳气不足、温度不够时,首选艾灸,尤其适合虚证、寒证。怕冷之人,可灸肾俞穴、命门穴一般来说,怕冷之人温灸应常灸肾俞穴、命门穴,这两穴温补肾阳的效果很好。肾阳是一身之阳,能温煦全身,肾阳足,一身阳气也会慢慢充足起来。长此以往,人就会慢慢地不再怕冷了。温灸方法补阳,冬天是最好的季节,因为冬天主收藏,人的阳气聚内不发散,利于生长。怕冷的人用艾条温灸肾俞穴,每次3~5分钟,每月1次即可,连灸5天。背部轻刮痧,积蓄阳气

通过刮痧来补阳气,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方法虽然简单,但对技巧的要求比较高,一定要注意刮拭手法和刮痧部位的选择。刮痧的力度掌握起来有点困难,太轻效果不明显,太重就不是补阳气了,而是泄阳气。一般来说,如果不熟练的话,还是轻点好,多刮几次,刮到皮肤微微发热即可。如果实在是力度把握不准,就选择隔着衣服刮,也是以皮肤微微发热为度。皮肤微微发热,其实也就是阳气被激发的表现。刮痧补阳,选背部补阳时,刮痧部位一般选择背部为多。这是因为背部本身属阳,又有膀胱经等阳经循行部位,只要刮痧方法合适,就能激发背部阳气,进而带动一身之阳。但千万注意不要太过,因为刮痧太过的话,背部毛孔会张开过大,阳气容易宣泄。那样的话,就不是补阳了,而是在泄阳。如果在刮痧时碰到有经脉气血瘀滞的情况,注意不要图快,应慢慢治疗,分次刮拭。刮拭百会穴、膻中穴,振奋阳气

阳虚引起血液瘀滞时,刮拭膻中穴就有助于益气通络化瘀。膻中穴还决定着人的精神状态,而且对心血管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膻中穴是人体气会,也就是脏腑之气汇聚之处。在膻中穴刮痧,可以散去寒气,理顺气机,气顺则推动有力,有助于行血,因为血是由气推动的。血行,则瘀血自散。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巅顶。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汇聚之处,且穴性属阳,有振奋阳气的作用。

膻中、百会两穴对振奋人体阳气,推动血液运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虚寒兼有血瘀时,刮痧首选膻中穴、百会穴。让背部晒晒太阳,补一身阳气虚寒之人,说到底就是阳虚。而晒背部有很多好处,尤其是能借太阳的能量补一身之阳气。就阴阳理论来看,背部属阳,膀胱经为太阳经,且循行于背部。所以,晒背部,不仅可以激发背部阳气,还可通过经络循行,激发一身阳气。现代医学也证实,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的免疫细胞,通过晒太阳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通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的目的。

所以,阳虚的人平时要注意让膀胱经多晒晒太阳,尤其是冬季。冬季时,可以在正午时间,在家里的阳台上或空旷有太阳的地方,祼露背部,尽情地享受太阳的温暖。动则养阳,多运动升阳气

肾有个特点,先天的肾精无法补充,易衰而难补,所以养肾的第一要义就是减少消耗,然后要增加产出。适量、温和的运动能够促生人体阳气。不是剧烈运动,只要运动到身体微微发热、手脚变得温暖就可以了。尽量不要运动到大汗淋漓,因为一旦大量地出汗,津液就会受损,也是在间接地损耗阳气。金匮肾气丸,温补阳气

金匮肾气丸这种中成药,可以温补肾阳,补肾阳而不燥,且是古方,临床使用千余年,其疗效也得到了无数次的验证。所以,冬天怕冷、手足不温的朋友,可以考虑适当服用本药。

肾阳是一身之阳,能温煦全身。但肾阳是如何温煦全身的呢?除了肾阳本身的蒸腾、气化作用外,还要依赖于心的作用。人体血液在脉管中的流动,依赖于心气的推动。血液除了濡养身体器官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把热量带遍全身。如果心脏虚弱,心气不能很好地推动血液运行,肾阳再强,热量也不能被很好地散布全身,当然就怕冷了。同时,心、肾在功能上联系也很密切,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肾中真阳上升,能温养心火;心火能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所以,阳虚的人固然要注意补肾,但也要考虑心的问题。因此,我们说阳虚之人,怕冷的根源是心肾虚弱。服药的同时,也可配合刮痧来补阳气,驱虚寒。热饮热食,寒凉食物要少吃

食物有寒热之分,比如说桂圆、荔枝就是热性水果,而西瓜、香蕉就是寒性食物。阳虚的人阳气不足,体内寒凉,可以多吃一些驱寒的热性食物。

阳虚的人适宜多吃驱寒的食物,如胡椒、茴香、丁香、辣椒、花椒;补阳气的食物,如牛肉、羊肉、核桃、韭菜、韭菜子、肉桂和干姜。寒凉类食物不可多吃,如西瓜、丝瓜、黄瓜、莲藕、荸荠、梨等,也不宜喝冷饮、凉茶、绿茶等。

养生要顺时而养,对于阳虚的人来说,以上这些补阳气的食物不一定非到天寒地冻的时候才想起来吃,夏天也宜做成家常菜,每周换着样吃几次,对改善体质非常有帮助。平时这样吃,阳气越来越足补阳的食物肉类:主要有羊肉、牛肉、鹿肉等。一般认为羊肉比较好,其性柔和,补而不燥。另外,在煲羊肉汤的时候,可以放一些生姜、花椒、当归等物。一是能调味去腥,二是在补阳的同时也补血,效果更好。我国古代名医张仲景就有一付著名的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鹿肉,其性较为刚燥,阳虚的人如果吃得过多,虽然能补充阳气,但也会有虚火症状,如流鼻血等,所以,量要适当。如果实在喜欢吃,可以在吃鹿肉的同时搭配喝少许凉茶或其他清凉之品。蔬菜:主要有韭菜、韭黄、大蒜、生姜、香菇、青椒、大葱、洋葱等。一般来说,蔬菜补阳的作用比较温和,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适当多吃一些。补阳的烹饪方法一般而言,焖、蒸、炖、煮的烹调方法,补阳较好。这是因为,这些烹饪方法,一般火力都足,时间也长,这样就会以热力去除食物中的一些寒性。虚寒的人不宜吃冷的食物,宜食温热的食物,食物的热量也可补阳。另外,上述的烹调方法,对食物的成分分解更为充分,相当于在体外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消化。阳虚的人,往往消化功能不好。经过这些方法烹饪的食物,更有利于阳虚之人消化、吸收,有助于补阳。另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补阳的中成药,如参茸丸、金匮肾气丸、河车大造丸等。阳虚顽症巧养护

阳虚的人调理方法以艾灸、按摩为主,刮痧为辅,以温阳益气,增加能量原动力为目的。阳虚型腹泻

阳虚型腹泻是因为身体的阳气不足,没有足够的能量运化食物。于是,食物进入胃肠后就直接排出去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吃什么拉什么”。这种腹泻没有剧烈的腹痛,去医院检查,也查不出什么异常。服用抗生素止泻效果也不理想,抗生素本身性质多寒凉,寒上加寒,反而会加重病情。阳虚的人腹泻时,还有个典型的特点,早晨一起床就受不了,就得上厕所,中医叫做“五更泻”。温灸神阙穴止腹泻

阳虚的人出现腹泻时,可以艾灸神阙穴。点燃清艾条对准神阙穴,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烫伤皮肤。如果用完一根艾条后,腹泻还没有明显改善的话,还可以再尝试一根。按摩气海穴暖小肠

气海穴可以调理全身之气,它是小肠经的募穴。如果小肠功能不好,总是腹泻,可以经常点按或者艾灸气海穴,对于体质虚寒的人来说,效果很不错。阳虚型腹泻和其他腹泻的区别

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种,阳气不足引起的腹泻跟别的腹泻是不一样的。阳虚的腹泻没有剧烈的腹痛,大便是清稀的、不成形的,排泄的时候非常痛快,一下就排出去了,大便没有那种特别明显的恶臭,也不粘马桶,大便次数每天2~6次,多在晨起时,阳虚腹泻多为慢性腹泻;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炎,腹泻次数多,每天10~15次或更多,伴有腹中绞痛,或里急后重,大便混有黏液、脓和血;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引起的腹泻,伴有腹胀,有的大便恶臭,有的还粘马桶。补脾益肠丸补脾阳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因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致脾胃虚弱。补脾益肠丸正是根据此中医理论及疾病的特点研制出来的,其分内外两层,标本兼治,为胃肠分溶性水蜜丸。

内层治标,由制延胡索、荔枝核、炮姜、炙甘草、防风、木香、补骨脂、赤石脂制成。在十二指肠或小肠中崩解,发挥涩肠止泻、解痉止痛、止血、生肌消肿的作用,加速炎症和溃疡组织的修复、愈合,提高药物的疗效。

外层治本,由黄芪、党参、砂仁、白芍、当归、白术、肉桂制成。在胃中崩解,小肠吸收,发挥全身作用,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温阳、补血生血的功效,使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增强体质。

服用补脾益肠丸的方法为口服,一次6~9克,一天3次。孕妇忌服,儿童禁用,感冒发热者忌服。要特别注意,肚脐周围有疼痛者暂时不能服用。多喝姜糖水

阳虚的人体内阴盛阳衰,需要补充阳气以平衡阴阳,姜糖水就是一道简单易做的补阳膳食。通常,饮用姜糖水多见于感冒、女性经期及痛经时,生姜加红糖的搭配有驱寒生热的功效,可见姜糖水对于阳虚的人同样具有养护作用。阳虚型腹泻就是胃肠受寒而引起腹泻,用姜糖水驱寒可以达到温暖肠胃的作用。红薯姜糖水材料:红薯200克,生姜6克,红糖15克。做法:➀红薯去皮、切成小块;生姜洗净,切成片。 ➀锅中加3碗水,烧开后放入红薯块和姜片。 ➀红薯块快熟时加入红糖,稍煮片刻即可。功效:红薯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作用,加入姜糖水中,可作粥食。红薯也可以用芋头、紫薯代替。红枣姜糖水材料:生姜6克,红糖20克,红枣4颗。做法:➀生姜洗净,切成片;红枣洗净,在表面用刀划开2刀。 ➀锅中加2碗水,烧开后放入姜片、红枣和红糖。➀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煮15~20分钟即可。功效:红枣、生姜和红糖都属于温性食材,有滋阴补阳的功效,这款红枣姜糖水适合阳虚的人饮用,还有补血功效。鸡蛋枸杞子姜糖水材料:鸡蛋1个,生姜6克,红糖15克,枸杞子适量。做法:➀生姜洗净,切片;枸杞子洗净。鸡蛋打散。➀锅中加3碗水,烧开,加枸杞子和姜片,淋入蛋液,用筷子搅成蛋花。➀加入红糖,再煮10分钟左右即可。功效:鸡蛋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而且不会补过头。男女生殖系统疾病

阳虚的人体内天寒地冻,血液流动缓慢,就很容易凝聚,凝聚以后就“无形变有形”了,中医叫“症瘕积聚”。这种有形的肿块,很可能就是肿瘤,常见的有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如果女孩子痛经痛得厉害,一定与寒有密切关系。治疗以上问题,都可以使用艾灸疗法,使体内温热起来,血液就不会出现瘀滞了。而且,经常让腰腹部保持温热,还有助于女性怀孕,为胎宝宝提供一个温暖的环境。

当男性肾阳不足时,也会出现生殖系统疾病,有的人甚至在年轻的时候就有阳痿、早泄现象,还伴有疲劳、腰酸、精力不足、失眠、掉头发等症状。腰部不适、酸痛发凉是肾阳不足的典型表现,因为“腰为肾之府”,肾阳不足会第一时间从腰部表现出来。散寒气,艾灸关元穴

找到关元穴后,每天用艾条灸3~5分钟,能够温经散寒,缓解女性痛经、月经不调等症。双手擦腰预防生殖系统疾病

每晚睡前,可以先将双手搓热,然后用双手大鱼际摩擦肾俞穴至腰部发热,能很好地补肾,预防各类生殖系统疾病。

肾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传输肾气的窗口。按摩肾俞穴不仅对生殖系统疾病的防治有益,还对腰疼、肾脏病患、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都有保健治疗效果。因肾主人体水液,喜暖怕寒,按揉肾俞穴正好有利于温补肾阳。长时间坚持按摩、击打或用其他保健方法刺激肾俞穴,可以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功能。刮拭阳池穴,赶走手脚冰凉

阳池穴意味着囤积“太阳”的热量,刮拭这个穴位可以恢复三焦经的功能,将热量传遍全身。女性在经期、孕期和产褥期出现手脚冰凉时,也可用拇指指腹按摩。心脑血管疾病

有些高血压患者面色发红、说话声音洪亮、铿锵有力、脾气大、容易发怒,一量血压一百六十、一百七十甚至更高;有些人血压也高,但有气无力,脸色晦暗、发青、发灰。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他们的体质不同,体内环境偏热或阴虚阳亢的人就是前一种表现,病邪到了身体里从阳化热了;而阳虚的人就是后一种表现,病邪寒化,身体表现出来的都是寒象。

由阳虚引起的高脂血症、高血压以及心脏病等疾病,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让血活起来,让其流动畅快。可以用大量的艾条,多次长时间地温灸强壮穴,如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涌泉穴等。每周灸1次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能增加胃肠蠕动,强壮脾胃。每周灸1次,每次约10分钟。艾灸三阴交穴降血脂

将艾条对准三阴交穴,灸3~5分钟。开始时每周温灸2次,当血脂指标正常后,每半个月灸1次就可以了。每天温灸涌泉穴

涌泉穴相当于足底的肾上腺反射区,每天温灸3~5分钟,不仅可以补益肾精,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高血压。关节疼痛

阳虚的人很容易患颈椎病、腰痛、膝关节炎等关节疾病,而且患病年龄要比其他人提前,最初多以酸痛为主。因为关节附近多是肌腱、韧带等血管分布较少的组织,阳虚的人本来血液供给就相对不足,对温度、湿度变化更敏感,再加上四肢经常暴露在外,所以更容易散失热量,使关节僵硬而疼痛不止。

颈肩、腰腿、膝关节疼痛的人,刮痧效果更好。可主要刮拭疼痛部位循行的阳经,比如颈部疼痛刮拭颈部的督脉、膀胱经、胆经。至于具体穴位不必找得太准确,因为刮痧有一定的宽度和长度,穴位就在其中了,最主要的是找到经脉循行线上疼痛明显的部位,重点刮拭。刮拭下肢缓解膝关节痛

从上向下刮拭膝部梁丘穴、膝阳关穴和阳陵泉穴,这几个穴位可以活血通络,常常用于辅助治疗膝关节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