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的艺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4 10:06:47

点击下载

作者:李石头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斗争的艺术

斗争的艺术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斗争的艺术作者:李石头排版:吱吱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8-01ISBN:9787515004013本书由北京东方资治文化传播中心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言

人或生于富贵,或生于贫穷,或生于贫富之间的中等之家。人的出身概莫如此。人或为自己而活,或为别人而活,或既为自己又为别人而活。人活着无出左右。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仅仅是自然的死亡无所谓特别的意义。人死亡非此即彼。

平庸的时代产生平庸的人,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人。平庸的人纵然在人生的顶点也不会有精彩的演出,杰出的人即使在低谷也能上演精彩的故事。

有的人终究会成为朋友,有的人终究会成为敌人,有的人终究会什么也不是,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只是熟悉的人,或者过路客。

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相信一切,相信信仰,相信友谊,相信爱情,相信无欺的交易。但对于自己的命运来说,谁是最值得信赖的?不是你的父母,不是你的丈夫妻子,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不是你的子女,不是你的朋友上司,不是你的志同道合者,虽然他们可以给你带来幸福、金钱、权力,但不是你的命运之神。谁也不可信,惟一最可信的是你自己。因为,你是你自己的承载者,是你肉体和精神的承载者。你是你自己的根基,你是你自己的土壤。你是你自己的信赖者。

信赖他人,即意味着你把幸福和人生的方向寄托在他人身上,或是相信

他人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指明方向。只有信赖自己,才能真正地把握幸福和人生的方向,即自己是命运的主宰者。如果信赖别人,即意味着盲从,盲从就是别人说什么是什么,说非即非,说是即是,指东即东,指西即西。盲从是最危险的人生旅行。首先信赖自己,然后信赖别人,这样的信赖才是值得信赖的,是理性的信赖。

宇宙中最难认识的事物是人,世界上最复杂的关系是人际关系。人与天、与地、与物的关系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人与人的关系。

人的本性或本质是什么?中国文化大体有七种观点,这七种观点早在汉朝以前就已经形成,其中有六种观点来源于战国时期,一种观点来源于东汉。

儒家先圣孔子不以善恶讲性,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只认为人的天性是相近的,后来的相异,皆由于习。他既没有说性善,也没有说性恶,给后世留下了很大的想象和论述的空间。实际上孔子是强调人的自然本性的,他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既看到了人性中自然本能的一面,又把“仁”看作人性的潜在的本性,“我欲仁,斯仁至矣。”

儒家亚圣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又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乃仁义礼智之端,都是人所固有,无待于习。

稍晚于孟子的另一个儒家代表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之性是好利多欲的,性中并无礼义,一切善的行为都是后来训练而成。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告子之说惟见于孟子书中,略而不具,其详不可得知)认为性无善恶,他说:“性无善无不善也。”又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他认为性无善恶,善恶都是后来才有的,原始的性则既非善亦非恶。

老子、庄子等道家主张人性超善恶,认为人之本性,既非仁义,亦非情欲,而是所得于道之德之显见。性命之性是自然的,而仁义是人为的。战国时的儒家世硕认为人性有善有恶,王充《论衡》中述其说云: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世子等人的学说,主要是谓性中兼含善恶,发展其中的善性则是善人,发展其中的恶性则成恶人。

战国时期还有一种学说(倡导者的姓名已失传)认为,有性善有性不善,即有人生来即善,有人生来即不善。既非人人之性皆善,亦非人人之性皆恶,乃有两种人的不同。

到了东汉,儒家王充把人性分为善、中、恶三等,他说:“余固以孟轲言人性善者,即中人以上者也;孙卿言人性恶者,中人以下者也;扬雄言人性善恶混者,中人也。”即中人以上者性善,中人以下者性恶,中人之性则不善不恶而可善可恶。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之大。原始佛教认为人性邪恶,有贪嗔痴的本性,必须严格地持戒修行。大众部佛教提出“心性本净”的观点,肯定了人性是善的。大乘佛教进一步宣扬“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皆能成佛”。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其思想也在演变发展,各派观点不尽相同。华严宗认为佛性纯善,众生与佛一样,本质上都清净圆明,众生的种种恶行来自于种种妄念,修行即要断除心中妄念。天台宗认为佛性中善恶兼具,因为人性中有善有恶,修行才有必要性。禅宗认为人性即佛性,“即心即佛”,佛性不在人的本性外,人不可离开自身去求佛,见性即可成佛。

和中国一样,在西方持性善论者有之,持性恶论者有之,持有善有恶论者和无善恶论者亦有之。持性善论者有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和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认为,人虽然有自利要求,但人具有理性,能把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按照理性的原则进行协调,从而取得和谐。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卢梭认为,人性原来都是善的,原始社会的人都是生活在自由平等之中,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之中,只因社会文明特别是城市文明才使人性扭曲、罪恶丛生。这位著有《社会契约论》和《忏悔录》等名篇的作者认为个人和社会都应该归于自然才能自由、幸福、平等。

公元四世纪的奥古斯汀、十五世纪的马基雅维利、十六世纪的霍布士、十八世纪的叔本华等都是性恶论的代表人物。《君主论》作者马基雅维利认为,人类总有填不满的欲望和膨胀的野心,趋利避害、自私自利、偶尔行善只是人们的一种伪装,是为了赢得名声和利益。他有一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

性有善有恶论的代表人物有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近代的康德。柏拉图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有欲望、意志和理性,当理性能驾驭欲望和意志时,就能获得善,反之就是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人有理性和情欲。他提出了三个著名的论断,即“求知是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政治动物”。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用理性节制情欲于一个合理的状态,恰到好处,以获得人生的幸福。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既是哲学家,又是天文学家和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他认为人有两个我,一个是“实我”,一个是“真我”。“真我”是理性主导的我,“实我”是情感主导的我,“真我”因为善性的约束而高于恶性欲望的“实我”。 序言 005

主张性无善恶的首推近代思想家洛克,他是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他提出了人心白纸说,认为人之初始,人心都是空如白纸,根本不存在善与恶的问题。善与恶的心理观念和道德品质都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尤其是教育因素造成的。美国现代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也是性无善恶论者,他认为善绝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东西,它仅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事物而已,是相对的价值判断。人性都有发展成善的可能性,只要有适当的教育,人是能养成善良的品性的。

在整个西方世界,占主流思想的既不是性善论,也不是有善有恶论以及无善无恶论,而是性恶论——基督教的原罪说。根据基督教的创世说,上帝创造了世界后,用泥土创造了亚当,然后取下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把他们安放在伊甸园中。后来,亚当和夏娃在魔鬼的引诱下,偷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犯下了大罪,上帝就把他们逐出了伊甸园。这就是原罪的由来。他们的罪恶遗传下来,他们的子子孙孙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为此,人要用忏悔和劳作以及服从禁忌、戒律等来获得全能全知上帝的救赎,否则,人的灵魂就只能沦落于苦难的地狱,而不能进入美丽的天堂。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对人性是善还是恶作出论断。在马克思看来,人性无所谓善恶。马克思说:假如我们想知道什么东西对狗有用,我们就必须探究狗的本性。这种本性本身是不能从‘效用原则’中虚构出来的。如果我们想把这一原则运用到人身上来,想根据效用原则来评价人的一切行为、运动和关系等等,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的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意义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概括而论,中国以儒家的人性善为主流思想,西方以基督教的人性恶为主流思想。

而笔者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中读出了人的本性、本质是斗争,笔者从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中读出了人的本性、本质也是斗争,笔者还从先秦诸子百家、《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历史名人、名篇、名著中读出了人的本性、本质还是斗争。

人的本性或本质不是和,是斗;是争,不是让;是占有,不是付出。斗、争、占有是人的本性或本质,也是动物的本性或本质。

斗争是矛盾冲突,是互不相让的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冲突、争夺。斗争是此消彼长的运动,一方战胜了另一方,一方退让、退出、消失,另一方显现、上升、突出。斗争还是一种互相渗透的交融,是一种相互结合的过程,是实现新的平衡的途径,是共同增长的手段。第一章人的本质是斗争

斗争是矛盾冲突,是互不相让的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冲突、争夺。斗争还是一种互相渗透的交融,是一种相互结合的过程,是实现新的平衡的途径,是共同增长的手段。

世界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在研究了人类智慧表现了最高境界的那些伟大的神话以后,发现人类所以可能创造文明并不是由于超越了生物天赋,也不是由于地理环境,而是由于人类对于一种特别困难的挑战进行了应战,因此人类才奋起表现了空前的努力。

一个苹果放在两个一岁幼儿的面前,通常会出现以下情况:两个幼儿都会上去抓抢苹果,一人抓着了,没抓着的幼儿上去抢那抓着的幼儿手里的苹果,抢不着便放声大哭。多次观察实验表明,没有幼儿不去抢拿苹果,也鲜有一个幼儿抢拿而另一个幼儿无动于衷。拿到苹果之后的第一个反应是,通常都往嘴里塞。如果是三岁的孩子,不但会发生争抢现象,抢不着的还要打,要么就倒地大哭。不抢或退让的现象少之又少。而七岁的孩子,也基本上是争抢,也有极少数谦让或退让的,以及表示不想争抢或无所谓的。

从一岁幼儿的行为表现看,占有食物、物品是人的天性。幼儿脑子里一片空白,没有接受任何教育、指令,纯粹听凭自己的天性所示。对于三岁的孩子,他的占有欲非常强,并且还有表现欲,要在同类面前显示自己的力量。对于七岁的孩子,依着本性肯定要去争抢,但脑子里已经接受来自父母、大人、书本的教育、指令,被告知争抢不好,有的住手作罢,有的则依着天性而为,告知早就被忘到九霄云外,非抢不可。

在抓取和争抢中,总是力量大、动作快的孩子占有苹果,而力量小、动作慢的孩子则两手空空。如果两个孩子都饿了,又没有大人在场,则百分之百都要争抢。

这就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本质。

人的本性或本质是什么?是和,还是斗;是争,还是让;是付出,还是占有?人的本性或本质是斗,是争,是占有。这也是动物的本性或本质。

本性是什么?本性是指动物、生物和人所固有的原本的性质或特性。它是一生成即具备的,是先天性的。如人饿了就要吃东西、都趋利避害等,后天形成的都不叫本性。本性藏于人的体内,埋于人的心中,难以改变,中国有句古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质是什么?本质是指本身的、本来的形体,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它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事物常在不变的形体,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某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特质。可见,本性和本质两个概念虽有区别,但意义相近,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属性。本性多用于有生命的动物、生物,而本质多用于无生命的物体和经济、文化、规律等抽象的事物。本能则不然,本能是指动物都具有的典型的、受到刺激便会按一种固定模式行动的行为模式。本能是动物本身固有的、不学就会的能力、行为,如婴儿吮乳、老鼠打洞等。

斗争是什么?斗争是反方向运动。顺之为应,逆之为争。斗争是矛盾冲突,是互不相让的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冲突、争夺。斗争是此消彼长的运动,一方战胜了另一方,一方退让、退出、消失,另一方显现、上升、突出。斗争还是一种互相渗透的交融,是一种相互结合的过程,是实现新的平衡的途径,是共同增长的手段。

生命是生存对死亡的抗争。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为了生存必须与死亡作斗争,这是生命的法则。为了生存,为了更好地生存,人又必须和,必须让,必须付出。但这只是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生存的本质。和、让、付出,生命都会面临死亡的危险。只有斗、争、占有,生命才能延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性、本质是决定性的,但手段同样重要,它是本性、本质的另一面。没有手段,本性、本质就 人的本质是斗争无法实现。

人是斗争性的动物。在地球人类已知的宇宙物种中,人是最擅长斗争的动物。斗争源于人类的本能、本性,没有斗争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只有不断地斗争,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被迫地被动地斗争,同时,人类也积极地主动地斗争。人与自然斗争,与社会斗争,与自己斗争,与他人斗争。人类的成长史是一部斗争史,个人的成长史是一部斗争史。

人们日常所说的斗争,是指人类生活中、人际关系间的斗争,此外还有哲学层面的斗争。哲学意义的斗争和人类生活的斗争是两个既紧密相连又有区别的概念。哲学意义的斗争源于人类生活,又高于人类生活。如果说哲学意义的斗争是形而上的,那么人类生活的斗争则是形而下的。一、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斗争

人类社会是宇宙这个巨网中的一个巨网,一个在宇宙中自成一体、相对独立、又与宇宙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一个巨网。

生命在于运动。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中,有运动就有斗争。

斗争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斗争。机械运动中的吸引和排斥,物理运动中的阴电和阳电,化学运动中的分解和化合,生物运动中的遗传和变异,人体内的红细胞与白细胞,动物之间的弱肉强食,人类社会的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等等,斗争无所不在。

斗争是事物运动的形式。运动在机械力学上有两个方向,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是顺方向的,反作用力是逆方向的。我们把反作用力这种逆向运动的形式称之为斗争。没有作用力就没有反作用力,有反作用力就必然有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互存互亡。一个社会有好人,就必然会有坏人与好人作对;有建设者,就必然有破坏者。

正如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一样,和同是相对的,而斗争则是绝对的。运动中的斗争不是机械的、简单的运动,而是一个复杂的运动,是一个复杂的运动系统。

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这是事物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为斗争性,矛盾的同一属性又称为同一性。发展就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一切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相依赖又相排斥,既相同一又相斗争,使双方力量处在此消彼长的不断变化中。

斗争是绝对的,同一、统一是相对的。列宁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列宁说:“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斗争是无条件的。一代伟人毛泽东是斗争论的坚持者、实践者和发展者。他指出,矛盾着的双方本来就是互相排斥、互相斗争、互相对立的,矛盾着的双方的这种斗争贯穿于过程的始终,并使一过程向他过程转化。矛盾的斗争无处不在,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他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毛泽东考察了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他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而“斗争性即寓于同一性之中”。他强调两者之间的互相联结,“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他还进一步说明,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但矛盾斗争的形式,则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相同。矛盾有对抗和非对抗之分。

理论是枯燥的,用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比较容易理解。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正面和反面相对立,但却统一在一枚硬币里。如果两面都一样,不分正反面,那就不是钱币,古今中外没有这样的钱币。事物如此,自然界亦如此。热空气和冷空气交锋产生了雨,单纯的热空气和冷空气在流动中都不会产生雨。人分男女,人由男女两性构成,人由男女结合生成。男女两性是一对矛盾,矛盾的统一构成了一个人。世界不可能是由单一的男性或女性组成。中国文化把男人定性为阳,女人定性为阴,一阴一阳谓之道,世界万物都有阴有阳,都分阴阳,都由阴阳构成。所以说,矛盾是绝对的,有矛盾就有冲突,有冲突就有斗争。钱币的正反矛盾冲突是非对抗性的,而由冷热空气交锋冲突形成雨的过程则是对抗性的。

没有物质的运动,世界就会停滞。没有事物的对立统一,就不会出现事物的转化、转变;事物不发生转化、转变,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没有运动和转化,世界就会腐朽灭亡。

斗的含义十分丰富。斗是一种口大底小的方形量器。斗也是量名,十升为斗,斗者聚升之量也。斗还是古代的一种酒器。斗还是星的名称,即北斗。斗通“陡”,有陡峭的意思。斗:接合,拼合,如斗榫,钩心斗角。斗也通“抖”,还通“逗”,引逗。斗还有突然的意思。斗也是一个姓。

争的意思是:竞争,争夺;力求获得或达到;争辩,争执。

当斗与争结合成一个词即斗争的时候,这个词就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具有哲学的意义。同时,它也成了一个非常广泛的日常用语。这个词既有它的实用性、现实性,是形而下的;又有它的理论性、超价值性,是形而上的。这个词既有哲学的意义,又有政治的意义、道德的意义。这个词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既是可以把握的,又难以认识其真面目。这个词是简单的,又是复杂的。最简单的东西,同时也是最复杂的东西。作为哲学范畴的斗争或斗争性,同现实生活用语中的斗争或斗争性一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不同的条件下,在不同的语境下,它的意义完全不同。本文更多的斗争语境是从政治意义即形而下来阐述的,即人类现实生活的斗争。

人类斗争的舞台是宇宙。宇宙是一个巨网,一个无形的巨网,一个人类在不断认知,却无法知道其真相,也许永远无法知道其真相的巨网。宇,空间的总称,四方上下谓之宇。宙,时间的总称,往古来今谓之宙。宇宙,天地万物的总称。

任何网都是由经线和纬线织成的。而宇宙这个网是由无数条经线和无数条纬线织成的。经线和纬线在空间呈现不同的维度,从而织成不同维度的、不同层次、不同形状的网。大网之中有小网,无数个不同层次的大小网或互相交织、或平行并列、或相离甚远,但任何一条经线和纬线都可以通过相交而到达另外一条经线和纬线,任何一个网都可以通过相交而到达另外一个网。

面对头顶浩瀚的宇宙星辰,人类一次次昂起智慧的头颅发出时至今日我们都无法回答的天问。在这幅刻制于上万年至数十千年前的阴山岩画上,一个远古时期的人正双脚环形跪坐,双手合十向头顶的星体虔诚地膜拜。

人对于宇宙或宇宙对于人是一个相互渐进的过程。随着天文望远镜的不断改进,以及观测技术的提高,宇宙的可观测范围日益扩大,人类对宇宙的认知程度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及深。

人类最早认知天就是顶在我们头上的有云彩的地方,而脚下的地是方形的,最远的四周有四根巨柱支撑着。后来人类发现地球是个圆的,再后来发现地球是悬挂在空中的球体。之后,人类发现地球位于太阳系中,而那闪烁的星空则是银河系。如今,人类对宇宙的观测范围已经远远超出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而那包括数以百亿计的其他星系,称为河外星系。每个星系都包含着数以百亿计、千亿计的恒星,最新的技术使人类能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离地球约137(有说200)亿光年。

人类社会是宇宙这个巨网中的一个巨网,一个在宇宙中自成一体、相对独立、又与宇宙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一个巨网。人类对宇宙这个巨网的认知,正是从对人类自身这个巨网的认知开始的。

在宇宙这个巨网中,笔者把人类生活的这个地球和人类所处的社会作为同一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巨网的概念。这个巨网由经线和纬线构成,如果把国家、民族、家庭等当做是一条条纵向的经线,那么政治、经济、文化等就是一条条横向的纬线,反之亦可,即国家、民族、家庭是纬线,政治、经济、文化是经线。而连接这一条条经线和纬线的则是一个个人。

人是经纬线上的结,人是人类社会这个巨网最基本的细胞。人是国家、民族、历史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创造者,是它们的载体,而不是相反,它们并非人的载体。人作为连接经纬线上的结,是人类社会这个巨网最活跃的细胞。没有人,也就没有我们主观世界认知的那个客观存 人的本质是斗争在的经线纬线以及相互交织的地球巨网;没有人,一切都无从谈起;没有人,一切的客观存在都没有意义。

经、纬、结的运动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一经一纬一结动则万经万纬万结动,万经万纬万结动则一经一纬一结动;经纬结动,则巨网动;巨网动,则经纬结动。动之影响有大小、长短及力度、广度、深度之不同。

地球这个巨网中的经线和纬线是相对稳定和恒长的,作为一个抽象概念的人在经纬线上的结也是稳定和恒长的,只有一个个具体的人作为经纬线上的结才是多变和短暂的。正是稳定和多变、恒长和短暂的矛盾演绎了地球这个巨网的丰富多彩。

天、地、人,宇宙三才。人,演绎了宇宙的多彩多姿。人与网的关系互为因果:人在网中,人动则网动,网动则人动。人在网中的运动可以概括为三种形式:顺势而为,随波逐流,逆势而作。其结果无非三种:英雄豪杰之类、凡夫俗子之辈、鸡鸣狗盗之徒。网之于人也可以概括为三种形势:天降大任于斯人,天随人愿,天公不作美。

茫茫人海,纷纷世事,繁杂人生;情与理、善与恶、大与小……万事万物万理万情皆生于网,皆置于网。结之于经、纬、网的运动复杂而丰富,有顺逆之向,有利弊之分,有善恶之辨,有好坏之果。

斗争是人作为网中之结运动最主要的形式,斗争是绝对的。人要在这绝对的斗争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应万事之策,行万善之事,结万胜之果。二、适者生存:自然和社会法则

一个心怀大局的人、心怀天下的人,要紧紧抓住组织,要紧紧抓住组织最顶层的人。

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最高法则,生存也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作为“类”的人应对自然挑战的最高法则,既不是善也不是恶,而是生存。人类为了生存可以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是不择手段。

为了生存,人必须拥有食物、水、空气、居所、衣物、土壤等必备的物质条件。大自然从来都没有满足过所有人生存的必须条件,上帝从来都没有给过穷人慷慨的馈赠,生存条件获得的惟一途径是靠人来争取,人类生存的主人是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在自然中,人之外的其他动物也在争取占有生存的物质条件。人和其他动物的物质需求许多方面都具有共性,比如空气、水、土壤、食物等,空气最为充足,水相对丰富,适宜的土壤相对紧缺,食物最为紧张,无论是肉类食物还是果草类食物,人和动物之间、动物和动物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的争夺。我不占有这些物质,别人必然会占有;人不占有,别的动物就会占有;我的家庭、家族、民族、种族、部落、国家不占有,别的同类就会占有。不占有就会挨饿受穷,就会贫病死亡。

人类在早期,为了防止动物的攻击,住在山洞里或住在大树上;为 人的本质是斗争了捕获食物,用手打磨尖锐的石器,制造棍矢;为了驱赶动物、煮熟食物、驱逐严寒,发明了钻木取火;为了消灭对手和生存需要,还饮食自己的同类。

人类斗争中存在着四大天敌:自然、社会、他人、自己。人类在与四大天敌的对抗中进步。著名的人类文化学者、作家、美国人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一书中提出:“哺乳动物脱掉了身上的鱼鳞,蜕化了鸟类的羽毛,而以毛发蔽体。……人类的曾祖先是一种相貌丑陋、毫无吸引力的哺乳动物。……当饿意袭来时,他便生吃树叶和草根,或者从愤怒的小鸟那里掳走鸟蛋,喂他自己嗷嗷待哺的幼童。……当夜幕笼罩大地,他便把妻儿老小藏到树洞中或巨石后面,因为他被四面八方的凶残的野兽包围着。……他们用‘约定俗成的文字’给朋友们传递信息,记载生意的盈亏,并将他们国家的历史记录、保存下来,以便后代能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从中获益。”

自然环境是一个始终罩在人类头顶的天网,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个天敌,是一个永恒的天敌。但同时又是一个永恒的伙伴,一个永远也不能离开的伙伴。

天人合一,古人讲的“天”就是自然。自然给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条件和物质,有时以无私的恩赐和馈赠的方式,有时则以严酷的挑战或毁灭的方式,更多的则以二者交替的方式。自然给予人类的不光是恩赐,同时也有挑战,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到目前为止,生产力就是由于这种阶级对抗的规律而发展起来的。”

人类在与自然界的生存斗争中成长,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与自然界斗争的历史,是一部应对自然界挑战的历史。世界著名的历史学家英国人阿诺德•汤因比认为,人类的文明来源于应对自然的挑战,他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提出,生长(文明的生长)是由于一个个人或一个少数或一个社会对于一种挑战进行了应战,而这个应战不仅对付了挑战,同时又使应战者遭遇到了新的挑战,这个新的挑战又需要有新应战。

阿诺德•汤因比说,在研究了人类智慧表现了最高境界的那些伟大的神话以后,发现人类所以可能创造文明并不是由于超越了生物天赋,也不是由于地理环境,而是由于人类对于一种特别困难的挑战进行了应战,因此人类才奋起表现了空前的努力。

不仅是人类,在整个自然界的巨网里都遵循着斗争的法则,这个斗争的法则,到了近代经过科学家达尔文的研究,总结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在应对自然挑战的斗争中,有的个体或群体存活下来了,有的则灭亡了。黄河历史上的一次洪灾可以使居住黄河某段上的一群人、一个氏族或部落消亡。一场暴雪可以使居住在北方某个山洞里的一群人因饥饿而死亡。人类在早期经常会受到自然威力的挑战而遭遇灭顶之灾。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因饥饿而觅食的记录。哪里有丰富的食物,人们就去哪里安家。

人类在捕猎动物、捕捞鱼虾的斗争中繁衍生息。为了捕获各种动植物,人类的始祖们随时都有丧失生命的危险。人类的始祖为了自身的生存,同时也为了繁殖下一代的需要,他们必须不停地与各种动物和生物作斗争。

当一个饥饿的人面对一头饥饿的狼,其结局必然是你死我活。人如果要战胜狼,必须有强健的身体,此外必须有强健的心理,同时还必须 人的本质是斗争从狼虫虎豹的威胁下小心翼翼的存活,到制造工具进行高级形态的狩猎活动,人类在最初面对生存环境的斗争里逐渐强大起来,最终演化成万物之灵。

有智慧,善于运用工具、陷阱、地势将狼消灭,否则就会被狼所消灭。生存下来的个体或群体必是那强健的、智慧的,有时还要依靠运气;而被灭亡的个体或群体必是那柔弱的、愚蠢的,同时也伴着不佳的运气。

人类在早期吃自己的同类与道德无关,那是一种生存手段,是生存需要。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等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化石等实物研究发现了这一现象在人类的早期普遍存在。2010年,西班牙“国家人类进化研究中心”在对西班牙格兰多利纳洞穴出土的骨头化石上研究表明,对80万年前欧洲最早的人类来说,早期的山顶洞人砍下儿童的头、喝脑浆、吃人肉,是每天饮食的一部分。

西班牙科学家指出,早期人类吃掉同类,是为了满足营养所需,也是借此杀掉邻近的敌人部落。科学家表示,格兰多利纳洞穴附近区域食物资源丰富,所以他们不太需要以吃掉同类作为最后选择。反之,这种行为可能是被广泛用来解决与邻近部落竞争的方式。研究指出,被吃掉的人类骨头的年代,延续数十万年,表示这种行为并不局限于食物匮乏的时期。由于人类骸骨与动物残骸被丢在一起,研究人员推测,同类相食的行为不具有宗教意义。该研究指出,小孩会成为目标,是因为他们保卫自己的能力较弱。

后人无法知晓人类在蒙昧野蛮的道路上经历了多少个黑暗长夜,但那艰难跋涉中的行为却奠定了人性的基础,有爱,有恨,有忍让,有争夺,有友好,有凶残……强者生存,弱者灭亡。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所著的《人类的故事》一书开篇《致读者》一文的作者钱满素写道:人类从一种野蛮生物开始,为摆脱野蛮,必然经历一个野蛮的过程。在自然界的生存斗争中,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是正常状态。统治人类原始社会的也只有一个信条,那就是至高无上的求生欲望。每个群体为求生存,都必须制定许多强制和禁忌,对与自己不同的异类保持高度的怀疑、警惕和排斥。所以房龙说,不宽容不过是人的自卫本能的一种表现。宽容与专横之争贯穿人类的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相食同类史不绝书。中国有一句成语叫易子相食。意思是:父母交换子女来吃。该成语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说的是宋楚两国交战,楚军久围宋城,宋国害怕,派人前来对楚将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就是说,我们都城现在因为围困已经绝粮断炊,只好互相交换孩子吃,劈开人骨头当柴烧。言下之意,贵军可怜可怜我们吧,不要在都城外大修营寨围困我们了。

脱离了蒙昧野蛮时代的人类对自己的同类仍然摆脱不了凶狠残暴的劣根性。根据《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以及《水浒传》 人的本质是斗争等演义小说的描写,人吃人现象大约有五种情况,一是因为饥饿,二是因为仇恨,三是因为凶残,四是因为经济暴利,五是因为变态嗜好。

人与自然环境的斗争永不停息。早期,人类在被动地应对自然界的挑战中,自然的威力远远大于人类的力量,人类只有顺从。人之结受制于自然之网。人类在顺从的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和智慧。后来,人类主动地、慢慢地、逐渐地向自然界挑战。人之结要制约自然之网。有一天,人类制造了车轮,人类可以走出狭小的天地,可以长途远行。后来又制造了舟船,开始打破江河的阻隔。

按照人类历史的进程,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原始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原始文明时代——人类被动地应对自然界的挑战。挑战的主要表现为,人类居住在山洞里或大树上,夜里燃火驱赶比自己强大的野兽。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处在被动向主动应对转变的过程中。挑战的主要表现为,人类发明了铁器等劳动工具,架桥、修路、造船,治理山川河流,组成氏族、家族、社会,建立国家。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主动应对自然界的挑战。挑战的主要表现为,发明了电、蒸汽机、无线电、电话、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火箭、手机、互联网,人类立体研究地球,同时研究地球之外的星球。

地球已经走过了46亿年漫长的历史。古生物学研究表明,最早的原生细胞出现在31亿年前,人类的起源问题至今仍是一个谜。目前发现的古猿化石,都是800~1400万年前古猿留下的,而早期人类的化石,是300~400万年前人类的遗物。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人与猿的分野应在700万年前,但是在400~800万年前这段时间内,没有与人类有关的任何化石被发现。

人类居住的地球历史如此之久,但对于脚下的这个圆形巨物,人类仍然知之甚少。它像一个神秘的怪物,时而温顺,时而暴戾。尽管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距离我们准确掌握地球什么时候发威、发什么威、发多大威力的能力还相距甚远。自然灾害仍然是人类生存的第一大天敌。

作为个体的人时刻都面临着自然环境的挑战,生活在埃塞俄比亚沙漠地区的人,终其一生都面临着干旱、缺少食物的威胁,而生活在孟加拉国的人每年的雨季都要应对洪水的袭击,经常面临失去生命的危险。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大海啸使15.6万个鲜活的生命在瞬间被大自然所吞噬。

人在自然威力面前通常是脆弱的。各种自然灾害每年造成成千上万的人死亡。在过去不久的20世纪里,数以千计的破坏性地震袭击了世界上众多的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大约150万人的死亡和难以计数的巨大经济损失。本世纪30年代邓云特先生所著《中国救荒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我国灾害历史的专著,该书指出:我国历史上水、旱、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灾害,自公元前1766年至1937年止,计3703年间,共达5282次,平均约每六个月多便有灾荒一次,其中旱灾共达1074次,平均每三年零四个月多一点便有一次,水灾共发生1058次,平均每三年五个月便有一次。邓云特在书中提出,如果说汉以前的记载,可靠性过小,那么,我们就从汉立国以后计算,即从公元前 206年起计算。到1936年止,共计2142年。这时期灾害总数已达5150次,平均约每四个月多便有一次。旱灾共计1035次,平均每两年多便有一次;水灾共计1037次,平均每约两年便有一次。

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十分滞缓,与频繁的自然灾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每一次大灾之后,都是饿殍千里,尸首遍地,生产力都遭到极大的破坏,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人类发展到了今天,仍然面临着自然环境的挑战,最常见的挑战来自干旱、缺少清洁的水源以及洪涝灾害,此外还有风暴、地震、海啸、暴雪、炎热、火山喷发等。

长久的太平,使人类容易忘却自然暴虐带来的伤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见多识广,悠闲而自负,自以为天下太平,与灾害无缘,但也许有一天自然之威毫无预兆突然而至:在山区旅行遇上泥石流,在海上航行遭遇狂风巨浪,在深夜安睡却发生了地震。当天灾突然降临,我们中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心中不慌、从容应对呢?我们中的许多人必然会惊恐万状,手足无措,软弱无力。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指出,我们现在也许建立了一个真理,这就是安逸对于文明是有害的。

如果人没有准备与自然环境斗争的心理,当自然灾害降临,我们只能选择投降。即使生活在安全、舒适环境里的人们,也应该有应对自然环境挑战的心理准备,而不应放松自然环境对我们个人的挑战。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为了应对这种威力强大的自然挑战,日本于1961年颁布了《灾害对策基本法》,1982年5月由内阁做出规定,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至9月5日为“防灾周”,以提高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心理准备和抗灾能力。

人类在驯服自然的同时,不断受到自然的报复和反抗。人类出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应对自然界的挑战,同时也对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发起有意无意地挑战。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相互顺应是暂时的,相互挑战和斗争是永恒的。在人与自然界永恒的漫长的斗争中,人类与共生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被动或主动地展开了一场为了“各自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超级军备竞赛”。这种相互挑战和斗争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威胁。

自然自从培育了人类,人类便成为自然的头号天敌。人类是自然最大的占领者和侵略者。人类千万不能陶醉于其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人类。自然以灾害、大气污染、森林资源减少和覆盖率降低、荒漠化不断扩展、水资源危机、环境持续恶化等等报复人类。

森林是最复杂、最重要的生态系统。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对木材消费的增加,世界热带雨林每年就有4200万公顷在斧锯和大火中消失,从1962年以来世界森林已减少了一半。历史上世界森林资源曾达到76亿公顷,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3,1862年减少到55亿公顷,1975年减少到26亿公顷。据测算,到2020年世界森林面积将减少到18亿公顷。

据估算,地球上生物约有500~3000万种,其中已命名和分类的有1000万种。生物多样性是40亿年来自然界进化的结果,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无论如何发展,都无法摆脱对生物多样性的依赖。近几个世纪来,生物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除受自然因素影响外,人类活动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在近400年中大约有400种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已经绝种,而且灭绝的比例正在上升。哺乳动物从17世纪每5年灭绝一种上升到20世纪每2年灭绝一种。现在已知的全部鸟类和哺乳动 人的本质是斗争物中,物种已减少了1%。而且,世界生物物种正以每天一种的速度在减少。

世界上城市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每年达500亿立方千米,全世界有70%左右的人饮用不安全的食用水,平均每天有2.5万人死于因水污染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臭氧层加速消耗减少。臭氧层能吸收阳光中高强度紫外线的99%,像一张巨大的过滤网,为地球上的生物建立起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据估计,如果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减少10%,海洋里10米深的鱼苗将在15天内死亡,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将增加15%~25%。紫外辐射增强还会导致生物物种灭绝、农作物减少、全球气候变暖。有关专家指出,臭氧含量减少到20%时,将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临界点。

当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使用一台冰箱、一辆汽车或数台冰箱及汽车时,人对臭氧层的破坏(冰箱、汽车释放的氯氟烃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凶)微乎其微,但如果全球68亿人中有50%的人都使用了冰箱和汽车,那么臭氧层将会遭到巨大的破坏。

人类的物质财富和对物质的享受在增加,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变得恶劣,这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个体的人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或许少了,但整个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自然环境也在改造人。科学研究表明,相比我们的祖先,人在攀援能力、行走能力、感觉能力、抵御寒热能力等方面都有所退化。到底是人改造了自然环境,还是自然环境毁灭了人类,现在还不能轻易地下结论。

在自然之网与网中之结的永恒矛盾中,当网的力量大于结,则人要受自然的制约,人类的命运要听从自然的安排;当结的力量大于网,则自然要受制于人,自然的命运要听从人类的安排。力量对比一旦呈现出强烈的反差,对于自然和人类都是大不幸,只有当双方的力量相当的时候,双方才能和谐共生。保持力量的均衡,是人与自然相处最高的境界。

人为了战胜自然环境、战胜其他动物,选择了聚群而居,以集体的力量来应对和攻击其他动物。同时,人在进化过程中也自然地形成了一个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群体。由此产生了氏族。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又形成了家庭、家族、部落、民族、种族,最后完成了人类组织的最高形式——国家。家庭、民族、国家、私有制、文化、经济、军队等构成了社会环境。人不仅有追求自然物质条件的原始冲动,同样具有追求社会资源的冲动本性。权力、地位、名誉,天下无不好者,非此即彼,非名即利,非利即名。满足人类生存的自然物质资源贫乏,满足人类欲望的社会资源——权力、地位、名誉、利益更是稀少、紧缺。我不占有,别人就会占有。别人占有,我的利益就会受到影响、损害,生存质量会下降,心理满足感会下降。

人与自然环境的斗争是有形的、直观的,而与社会环境的斗争则是无形的、看不见的。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斗争形态决定了人与社会环境的斗争更复杂、更难把握。正像地球和自然环境有太多的谜一样,社会环境同样存在太多的谜,人类想认清它,但却永远都在摸索中前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社会环境之网的这种不可透视性使人们在观察、跟踪、把握、实践时增加了认识的难度。社会环境是一 人的本质是斗争只“无形之手”,这只“无形之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每一个具体的人都在这只“无形之手”的手心里,就像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一样。如果说个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体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那么当个体的人与社会环境斗争时,体力则退到了次要的位置,智力上升为主要因素。在人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只有智者才能常胜。

人与社会环境斗争的对象是众多且多变的。社会环境的因素有多少,人们的斗争对象就有多少。每个人的斗争对象、在不同时期的斗争都不相同。人与社会环境斗争的轨迹总是如此地运行:一开始是与父母亲及兄弟姐妹等家人的斗争,其后是与生活周围的其他人的斗争,随后是与生活在其中的组织的斗争。无论一个人是多么的卑微弱小,还是多么高大神圣,其斗争的轨迹概莫能外。

人与社会环境斗争的范围及影响,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或影响力。所谓凡人,指的是那些斗争对象仅限于身边的人和事及组织的人;而所谓伟人,指的是那些与天斗、与地斗、与天下人斗的人。凡人,常常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与周围的人和组织相争相斗;而伟人,他们总是把眼光放在远方的高山大海,当眼前的利益与周围的人和组织发生矛盾冲突时,他们会选择放弃眼前利益。斗争是他们必备的武器,但团结同样是他们离不开的武器,他们总是能够团结最广大的民众,与他们的敌人展开斗争。

人与社会环境的斗争总是以个体的方式来体现和表达,每个人与社会环境斗争的方式、方法、行为、观念都不相同。不管每个人的方式方法如何千差万别,结局不外有三:成功、失败、一半成功一半失败。人与社会环境斗争的成败取决于人对社会环境的认识能力和行动能力。人对社会环境看得越清楚,其斗争的目标才能越明确,斗争的路线才能越准确,斗争的手段才能越有效,斗争才能取得成功。相反,斗争就会失败。仅仅看得清还不够,还要付诸行动,知行结合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人一生下来就被打上了社会环境的烙印。“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一著名论断揭示了人作为社会动物的本质。人与社会环境斗争的最有力、最有效、最便捷的是组织。人派生出组织,人决定组织,但当组织成为一个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时,众人组成的组织便凌驾于个人之上。这个组织,可以是几个人结成的同盟,也可以是一个家庭、家族,更多的则是以政党、行会、协会、机构、单位等方式出现,从广义来说,国家也是一个组织,是一个超级组织。

组织代表、凝聚着众人的意志,代表、凝聚着众人的力量,代表着众人的裁决。组织可以凝聚一部分人成为一个团体以对抗、抗击、推翻另一部分人的团体。组织可以决定个人的命运。当一个人和组织对抗时,组织的背后站着众人;组织的代表者则是站在组织最顶层的人,这个人就是组织的代表。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都是打出一个旗号,树起一个旗杆,成立一个组织,来推翻当时的王朝统治。如西汉的赤眉起义,东汉的黄巾起义,唐末的黄巢起义,宋朝红巾军起义,清朝的白莲教起义等。单个人无法推翻组织,推翻一个组织必定是另一个组织。孙中山为推翻清王朝,和黄兴等人成立了同盟会,后来创立了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旨在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平等富强的中国。

一个心怀大局的人、心怀天下的人,要紧紧抓住组织,要紧紧抓住组织最顶层的人。如果他不能抓住组织,就要成立组织。如果他不能抓 人的本质是斗争住组织最顶层的人,他就要成为组织最顶层的人。当个人脱离了组织,无论其力量有多么强大,斗争的结果必然是失败。而那些成功者总是善于组成组织、利用组织来行事。组织是人与社会环境斗争的一大法宝。

在一个组织、一个社会里,斗争的最高形式是政治斗争。“政治”一词,早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就屡有出现,《尚书》中说:“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即政治是治理国家所施行的措施。列宁说:“政治就是参与国事、指导国家、确立国家活动的方式、任务和内容。”(《列宁选集》,俄文版第21卷第14页)政治的基本内容就是各个阶级、政党、集团等参与国家生活的活动,而这些活动的中心问题是政权问题,简言之,就是治国之道。政治斗争既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又是涉及集团、民族、阶级、政党、国家之间的斗争,因而是所有斗争中最高的、最复杂的、最具代表性的斗争形式。

每个人都是一个具体的、特定的结,而上下左右、前后中间的结都是他人之结。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人和他人的关系,除了我之外就是他,他之外就是我,中间没有第三者。我的对立面是他,他的对立面是我。人与人不同,每个人的父母、出身、教育、成长、朋友、习惯、爱好、素质、能力、信仰、追求、经历等等,都是特定的、个性的、不可复制的、不可替代的。人与他人的差异性决定了人与他人必然产生矛盾、冲突、斗争。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萨特说:“他人就是地狱”。没有人与他人之间的差异性,就没有世界的丰富性。世界的丰富性建立在人的差异性基础上。而每个人与社会环境斗争的历程都是一部丰富的历史书。

人独立于他人而存在,同时又不能完全独立于他人而存在。人是一种个体动物,像鲁滨逊一样可以在一个四面是海洋的孤岛上独立生存。

同时,人又是一个群体动物,人不能永远离开他人而生存。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人离开他人而独立生存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而彼此结伴相才是绝对的、永恒的。就像网上的结,单独的一个结是不存在的,此结总是与他结相连,结结相连,从而组成了一个网。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大脑。人与人的差异性,是由个体千差万别的思想决定的。正是有了这种复杂的东西,这个世界看起来才更加生机勃勃。

人和他人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他中有我,我中有他。首先是“我” 的存在,没有“我”的存在,所有“他”的存在都没有意义,“我”的存在是“他”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同时,作为对立面的“他”的存在也是“我”的存在的前提和条件,没有“他”的存在就没有“我”的存在。“我”的存在总是相对于“他”存在而言的。

人与他人的这种辩证关系决定了人与他人的斗争是永恒的,是不可调和的。调和、和谐是暂时的、短暂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是长久的、永恒的、绝对的。

人作为社会动物,他的四大天敌中最大的敌人既不是自然环境,也 人的本质是斗争不是社会环境,更不是他人,而是他自己。

人是他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我”的存在就没有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的存在,所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我”的关系都是因为“我”的存在而发生的。“我”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发生关系,而当“我”消亡的时候,“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将随之消亡。如果还有关系,那是精神的“我”存在着,并与世界发生着间接的关系。“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希腊人的名言,这是一句胜过金子的珍贵语言。人无论是与自然环境还是与社会环境作斗争,必须“认识你自己”。一个斗争的胜利者一定是认识自己的人,而一个失败者一定是一个不认识自己的人。古人说:“自知者明,知人者智”。三、斗争伴随人的一生

人性的弱点不能保证历史的悲剧不会重演,历史的事实是,这样的悲剧一定会重演,只是,人们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重演。

倘若人性本质为善,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应该相爱相和。如果人与人之间无利益之争,那么家庭、种族、民族、阶级、国家之间就不会有暴力、战争。如果人与人之间无争,那么世界就会永享和平。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和平盛况。

两只鸡为了一粒稻子会发生争夺,两只猴子为了一个香蕉会争抢,两只雄狮为了争夺一只雌狮会发生厮杀,当狼群和牛群相遇时会相互攻击……在动物界,同类之间和异类之间的斗争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而然的、永恒不变的本性。这种斗争通常以肢体攻击、冲撞的方式出现,轻者伤及皮毛,重者被对手杀死,甚至成为对手的盘中餐。

同所有的动物一样,斗争也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而然的、永恒不变的本性。斗争伴随人的一生。婴儿在饥饿的时候总是以啼哭而非嬉笑的方式向母亲发出吃奶的信号。这种啼哭是生命在幼小时期所能采取的最好的与饥饿作斗争的方式,而孩子一旦啼哭,母亲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孩子饿了。

小孩在学习走路和奔跑的时候摔倒了,总是以哭喊的方式来向父母或身边的亲人提出被搀扶起来的要求;而当孩子的要求被拒绝时,孩子 人的本质是斗争通常以更大更强烈的哭闹来表达他(她)的愤怒和抗议。中国人绝大多数都采取了满足孩子要求,即把他(她)扶起来的做法,而西方人基本是拒绝孩子的要求,从而迫使孩子自己站起来。这种大人与小孩(父母与幼小子女)间不同的斗争方式,导致了中西方孩子长大后在自立方面的差距,中国的孩子独立(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差且晚,而西方人的独立(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强且早。

人与人之间、人群内部、国家之间及内部、各种社会组织之间及内部,为了争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都会发生斗争。与动物相比,人类的这种斗争形式更为丰富,有体力的、有智力的,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有冲突性的、有非冲突性的,有温和的、有激烈的,最极端的是从身体上消灭对手。人类的残暴比动物有过之而无不及。

攻击行为是斗争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著名的动物学家、现代行为学的创始者奥地利人康罗•洛伦兹《攻击与人性》一书中指出:“攻击行为——它的后果时常和祈死愿望的后果一样——就像其他的行为一样也是一种本能,在自然情况下,它也和其他本能一样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很大的帮助。”捕猎(鱼)和祭祀是人类早期活动最主要的内容。捕猎就是明显的攻击行为,在捕猎其他动物的活动中,人冒着生命的危险,或战胜其他动物,或被其他动物战胜。

攻击是人类生存的最有效途径,而守株待兔只能灭亡。攻击可以获取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攻击可以占领赖以生存的空间。人类如果没有攻击能力早就被其他动物消灭,如果攻击能力弱早就沦为低级动物,正是因为人类的攻击能力强大,才使人类成为万物之灵。洛伦兹指出,在自然界,斗争一直是存在的活动过程,在护种作用的淘汰压力下,它们的行为机构和武器是如此发达,而且明显地出现和被使用。

没有攻击性的本能,人类就不会延续下来。攻击性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原始动力。康罗•洛伦兹在《攻击与人性》一书中说:我们肯定的是,当这种攻击性消迹时,人从早到晚,从刮胡子到艺术或科学的创作,都将缺少推动力。一切与野心、阶级地位或其他类似的行为模式有关的事物也将从人类的生活中消失。同样的道理,人类一个非常重要且特别的机能——笑——也可能随之匿迹。”

就连繁殖后代都是需要斗争的。雄性挑选雌性或雌性挑选雄性都是以争战的方式来进行。达尔文早已观察到雌雄淘汰的作用。为了繁殖而挑选最好最强壮的动物,雌雄淘汰就以争战来进行。洛伦兹在说,例如壮鹿的角是为了战斗而有的,没有那些角就没有什么希望繁殖后代。否则,角本是无用的,因为它们只用前蹄抵御外侮而从不用角。他认为,家庭防御的形式——和外在环境交战的形式——可以使争斗进化,进而产生强壮的雄性。

由此可见,人类的攻击性不仅存在于人与其他动物之间,还存在于同类之间。康罗•洛伦兹在《攻击与人性》一书中说:“事实证明,卵石工具的第一个发明者,不但立刻利用他们的新武器杀死猎物,而且还杀死他们种族的人。北京人、普罗米修斯学会取火,于是用火来烘烧他的弟兄。在一些遗址上,我们发现除了正规使用火的痕迹外,还有被切断和被烘烧的北京人骨头。”他说:“人类有一种族内的攻击性,虽然它是危险的,却也是人类完成最高目标不可或缺的东西。” 他说:“许多动物的族内攻击行为决不会不利于种族,相反的,这是使种族延续的必要条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