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图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9 05:26:03

点击下载

作者:何江斌,梁斌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交通工程图集

交通工程图集试读:

前言

本书基于高等职业教育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道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交通土建类专业工程识图课程的需求,以职业标准中的素养、知识、技能要求为依据,将不同岗位所需掌握的工程识图方法与技能融入各项目的教学内容中。本书所收集的图纸均是已在最近几年建设完成的工程项目,以便学生结合工程实例掌握所学知识、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本书理论方面坚持“适用”原则,基本概念和理论简明扼要;实践方面坚持“实用”原则,内容设置和安排注重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本书分为5个项目,主要包括线路平纵断面图集、涵洞结构图集、桥梁结构图集、路基结构图集、隧道结构图集等内容,每个项目的实训中根据需要配有相应的识图技能训练,每个项目后还附有思考与练习题,学生可通过相应的训练,进一步增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有利于高职学生岗位识图能力的逐步提升。文后配有大量附图,附图是结合实际工程绘制,便于学生学习,使学生在识读工程图的过程中掌握工程图的识读方法。

本书由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何江斌、梁斌任主编;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陈国升、沈杰、杨美玲任副主编;何江斌负责统稿。参与本书编写的还有: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杭丽芬、陈琰、刘祖军、谭敏、熊辉、李前豪、杨波、陆振盛、潘家诚、冯春盛,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六公司蒋向阳、黄兴全,南宁铁路局桂林高铁工务段莫嘉明,南宁铁路局百色工务段马武平,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郭咏辉,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张广欣等。编写分工如下:梁斌、李前豪、杭丽芬负责项目1的编写,杨美玲、陈琰、陆振盛负责项目2的编写,何江斌、谭敏、熊辉、张广欣负责项目3的编写,陈国升、潘家诚、冯春盛、郭咏辉负责项目4的编写,沈杰、刘祖军、杨波负责项目5的编写,蒋向阳、黄兴全、莫嘉明、马武平协助第1、2、3、4、5章的编写。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谨向所有文献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7年9月项目1线路平纵断面图集

铁路或公路线路的空间位置是由它的平面和纵断面决定的。线路平面是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表示线路平面状况。线路纵断面是沿线路中心线所作的铅垂剖面展直后线路中心线的立面图,表示线路起伏情况,其高程为轨顶高程或路肩高程。

各设计阶段编制的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是线路设计的基本文件。各设计阶段的定线要求不同,平面图和纵断面图的详细程度也各有区别。图1-1为新建铁路概略定线的平面图和纵断面图。图1-1 新建铁路概略定线的平面图和纵断面图

概略平面图中,等高线表示地形、地貌特征,村镇道路等表示地物特征,粗线表示线路平面,标出里程、曲线要素、车站、桥隧特征等资料。

概略纵断面的上半部分为线路纵断面示意图;下半部分为基础数据,自下而上顺序标出:线路平面、里程、设计坡度、路肩设计高程、工程地质概况等栏目。1.1区间线路平面图

线路平面由直线和曲线组成,曲线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构成。两个车站之间的线路称为区间线路。

概略定线时,平面、纵断面图中仅绘出不加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圆曲线要素为:偏角α、半径R。

详细定线时,平面、纵断面图中要绘出加设缓和曲线的曲线,圆0曲线要素为:偏角α、半径R、缓和曲线长l 、切线长T和曲线长L。

附图1为详细的区间线路平面图,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线路平面。图中连续的实线为线路中心线(若经过隧道地段的线路中心线则以虚线表示,规划中的线路也以虚线表示),由平面图可看出线路的走向及直、曲线情况。该段线路范围为DK55+510~DK56+600。(2)线路里程标和百米标。线路自起点开始每整公里处,注有线路里程标,如DK56为设计的里程56km处。在整百米处,注有百米标数,以1~9数字表示。(3)曲线要素及起、终点里程。在各曲线内侧或交点内侧平行z于线路标注有曲线要素,包括曲线编号、偏角α(α 表示左转角,α y0 表示右转角)、半径R、缓和曲线长l 、切线长T和曲线长L。曲线起点ZH(直缓点)、终点HZ(缓直点)、HY(缓圆点)和YH(圆缓点)的里程数均应垂直于线路标注在曲线内侧。(4)各种主要建筑物。铁路沿线的桥梁、涵洞、隧道、车站等建筑物,应以规定的图例符号表示,并注明其所在位置的建筑物名称、中心里程、类型及有关尺寸等。(5)地形。图中用等高线来表示铁路线经过地的地面起伏形状。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有关的名称有以下几种。

①地形名称。

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

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

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阳坡与阴坡:等高线地形图中,阳光照射较多的为阳坡,反之为阴坡。阳坡与阴坡的确定要联系南北半球与纬度。

②相关线面。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一侧,由地势高处指向地势低处。

脊线: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各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连线。

槽线: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各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连线。

分水岭: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最大弯曲处的连线称分水线。

集水线: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最大弯曲处连线就是山谷线,也称集水线。

③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

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高度。在地图上用海拔高度表示地面高度;等高线图上所标的注记数字均为海拔高度,非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的数值可能比海拔高度小,也可能比海拔高度大。1.2站场线路平面图

站场线路平面图主要表示铁路车站站场范围内的线路布置。附图2为站场线路平面图,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站场线路平面。图中连续的粗实线为线路中心线,由站场线路平面图可看出站场的范围、站场内线路的数量及名称、线间距、道岔编号及布置、每股道的起终点及所经过的道岔编号。

该站场线路范围包括四股道,从车站站房起依次为:

1道:到发线,起点为1号道岔,终点为4号道岔。

Ⅱ道:正线,分别经过站场内的1、3、4、2号道岔。

3道:到发线,起点为2号道岔,终点为3号道岔。

4道:安全线,起点为5号道岔,终点为车挡。(2)线路里程标和百米标。站场线路里程标和百米标只标注于正线上,标注方法与区间线路平面标注一致。(3)曲线要素及起、终点里程。当车站位于直线上时无此项标注,车站位于曲线上时须标注曲线要素及起、终点里程,标注方法与区间线路平面标注一致。(4)各种主要建筑物。站场范围内的站台、站房、桥梁、涵洞、隧道等建筑物,以统一规定的图例符号表示,并注明其所在位置的建筑物名称、中心里程、类型及有关尺寸等。(5)地形。图中用等高线及地物符号来表示站场线路范围内的地面起伏形状。(6)其他。以统一规定的图例符号表示用地范围、围墙、排水沟、临时施工便线、站场范围内原有道路的改建等。1.3线路纵断面图

线路纵断面是由长度不同、陡缓各异的坡段组成的,坡段的特征用坡段长度和坡度值表示。线路纵断面由平道、坡道及位于变坡点处的竖曲线组成。

1.坡道的坡度

坡度是一段坡道两端点的高差h(m)与水平距离L(m)之比,用i(千分数,‰)表示:i=h/L×1000(‰)。

铁路线路根据地形的变化,有上坡、下坡和平道。通常用“+”号表示上坡,用“-”号表示下坡,平道用“0”表示。例如,+4‰是表示线路每1000m的水平距离升高4m;-4‰则表示线路每1000m的水平距离降低4m。

线路纵断面上坡度的变化点,称为变坡点。相邻变坡点间的距离,称为坡段长度。

2.竖曲线

车辆经过变坡点时,将产生振动和竖向加速度,会引起旅客不舒适,同时由于坡度变化,车钩会产生一种附加应力,车辆经过凸凹地点时,相邻车辆处在不同坡道上,易产生车钩上下错移。当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过大,附加应力过大,两车钩上下错移量过大,可能发生断钩、脱钩等事故,因此当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超过一定数值,为保证列车运行平稳,防止脱钩、断钩,应在相邻坡段间用一圆顺曲线连接,使列车顺利地由一个坡段过渡到另一个坡段,这个纵断面上变坡点处所设的曲线,即为竖曲线。《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规定:线路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的绝对值,Ⅰ、Ⅱ级铁路大于3‰,Ⅲ级铁路大于4‰时,应以竖曲线连接。其中,竖曲线半径Ⅰ、Ⅱ级铁路R=10000m,Ⅲ级铁路R=5000m。

3.线路纵断面图

线路纵断面图是用一定的比例尺(水平方向为1∶10000、垂直方向为1∶1000)和规定的符号,把平面图上的线路中心线展直后投影到铅垂面上,并注有线路平面和纵断面有关资料的图,如附图3所示。

线路纵断面图由上半部分的图和下半部分的资料表两部分内容组成。

图的部分表示线路纵断面概貌和沿线主要建筑物特征。图中不规则的细实线为地面线,圆顺的粗实线为设计线。设计线在上、地面线在下,路基为填方;设计线在下、地面线在上,路基为挖方。路基填挖高度等于地面标高与路肩设计标高之差。图上还用符号和数字注明各主要建筑的位置、类型和有关尺寸。

资料表的部分由下至上分别为:(1)线路平面。线路平面是表示线路直、曲变化的示意图。凸起部分表示右偏角曲线,凹下部分表示左偏角的曲线,凸起与凹下的斜线转折点依次为ZH、HY、YH、HZ点。在ZH和HZ点处注有距前百米标的距离。如图1-2所示,该曲线的ZH点里程为DK498+436.38。曲线要素应注于曲线内侧。两相邻曲线间的水平线为直线段。从纵断面上可看出曲线所在处的坡度的情况。图1-2 纵断面图资料表部分的线路平面(2)里程及百米标:一般以该线路起点车站的旅客站房中心为零起算,在每一整公里处注明里程,在公里标之间的整百米处注有百米标数。(3)加桩。在百米标之间地形突变点标注加桩,其数字为距前百米标的距离。(4)地面标高。在百米标或加桩处标注地面标高。(5)设计坡度。竖直线表示变坡点,竖直线左边所注数字表示该变坡点的标高,竖直线右边所注数字表示该变坡点的加桩数值;两竖线间向上或向下的斜线、水平线分别表示上坡或下坡、平道,线上所注数字为坡度值(‰),线下所注数字为坡段长度(m)。

如图1-3所示,113.304表示该段坡道的起点(变坡点)的标高为113.304m;91表示该变坡点的加桩数值,即距前百米标的距离为91m;向下的斜线表示下坡,1.500表示坡度值为1.5‰;859表示坡段长度为859m;112.015表示该段坡道的终点(变坡点)的标高为112.015m;50表示该变坡点的加桩数值,即距前百米标的距离为50m。图1-3 纵断面图资料表部分的设计坡度(6)轨面高程或路肩设计标高。铁路线路纵断面图一般都设为轨面高程,在各变坡点、百米标、加桩处标注上轨面高程或路肩设计标高,精度为0.001m。(7)设计线间距。单线铁路的区间线路纵断面图无此栏,双线及以上铁路线路设有此栏,所标注数字为线路之间的距离(m)。(8)工程地质特征。扼要填写沿线各路段重大不良地质现象、主要地层构造等情况。1.4线路平纵断面图实训实训1:《区间线路平纵断面图识图与应用实训》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目的

掌握区间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的识图方法和技能、工程应用。

二、实训任务

看懂区间线路平、纵断面图,熟练在平、纵断面图上找到所需的知识。

三、实训预备知识

工程制图基本知识,铁路区间线路的理论知识。

四、实训仪器仪表使用、实训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1.实训所需设备(1)纸质工程图集或每人一台计算机、电子工程图。(2)各人自备:计算器、钢笔或圆珠笔、铅笔、橡皮擦、直尺、实训报告。

2.使用、实训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爱护计算机设备,按计算机操作程序进行开、关机操作,进入教师指定的系统。(2)注意用电安全,严禁私自移动电源插板,严禁私自外接电源插板,严禁私自搬动主机、拆接电源线和数据线。(3)严禁私自触碰电源箱开关、空调电源开关和空调操作按键。(4)保持计算机桌面、室内地面整洁,不得携带与实训无关的物品进入机房或教室。(5)实训完成离开实训室前,须将各人座位处打扫干净,将键盘摆放整齐,将椅子摆放整齐。(6)严禁将食品、饮料带入机房,严禁在机房内进行追逐、打闹,严禁大声喧哗,严禁穿拖鞋进入实训场。(7)其他未尽事宜,按机房和实训室管理规定执行。

五、实训的组织管理(1)使用教材名称:《交通工程图集》。(2)实训分组管理:本实训项目不实行分组,每人独立进行。(3)实训进程安排见表1-1。表1-1 实训1进程安排表

六、实训项目简介、步骤指导与注意事项

1.项目简介

以附图1、附图3、附图4区间线路平纵断面图为背景,掌握区间线路平纵断面图的识图步骤、平面图及纵断面图的图面布置。掌握线路、线间距、排水方向的识别及表示方法。掌握地貌线、地物线的表示方法。掌握线路轨面标高、纵坡、平曲线的表示方法。

2.步骤指导(1)识读线路平纵断面图步骤:标题栏(图框栏)、设计说明、线路平面布置、线路走向。(2)熟悉工程背景资料及图例、专业术语的含义。(3)标题栏(图框栏)内容:设计单位、图名、设计复核负责人、图号、比例、日期等。(4)阅读设计说明:设计依据、地质水文资料、参考标准图、图例等。(5)依次阅读平面图各部,熟悉各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熟悉区间线路平面图的表示方法、识图技能。(6)依次阅读纵断面图各部,熟悉各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熟悉线路纵断面图的表示方法、识图技能。

3.注意事项(1)注意区间线路平面图与纵断面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表示方法。(2)注意纵断面图所附资料表格的应用,注意线路纵坡的表示方法。

七、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见表1-2。表1-2 区间线路平纵断面图识图与应用实训成绩评定标准

八、实训报告

提交一份实训报告(选用《实训报告》标准印刷版,要求统一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要工整),实训报告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表1-2内考核标准所列的内容。

九、附件(无)实训2:《站场线路平纵断面图识图与应用实训》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目的

掌握站场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的识图方法和技能、工程应用。

二、实训任务

看懂站场线路平、纵断面图,熟练在平、纵断面图上找到所需的知识。

三、实训预备知识

工程制图基本知识,站场线路的理论知识。

四、实训仪器仪表使用、实训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1.实训所需设备(1)纸质工程图集或每人一台计算机、电子工程图。(2)各人自备:计算器、钢笔或圆珠笔、铅笔、橡皮擦、直尺、实训报告。

2.使用、实训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爱护计算机设备,按计算机操作程序进行开、关机操作,进入教师指定的系统。(2)注意用电安全,严禁私自移动电源插板,严禁私自外接电源插板,严禁私自搬动主机、拆接电源线和数据线。(3)严禁私自触碰电源箱开关、空调电源开关和空调操作按键。(4)保持计算机桌面、室内地面整洁,不得携带与实训无关的物品进入机房或教室。(5)实训完成离开实训室前,须将各人座位处打扫干净,将键盘摆放整齐,将椅子摆放整齐。(6)严禁将食品、饮料带入机房,严禁在机房内进行追逐、打闹,严禁大声喧哗,严禁穿拖鞋进入实训场。(7)其他未尽事宜,按机房和实训室管理规定执行。

五、实训的组织管理(1)使用教材名称:《交通工程图集》。(2)实训分组管理:本实训项目不实行分组,每人独立进行。(3)实训进程安排见表1-3。表1-3 实训2进程安排表

六、实训项目简介、步骤指导与注意事项

1.项目简介

以附图2站场线路平纵断面图为背景,掌握站场线路平纵断面图的识图步骤、平面图及纵断面图的图面布置。掌握铁路线路、线间距、正线、到发线、安全线、道岔型号、辙叉方向、排水方向的识别及表示方法。掌握地貌线、地物线的表示方法。掌握线路轨面标高、纵坡、平曲线的表示方法。

2.步骤指导(1)识读线路平纵断面图步骤:标题栏(图框栏),设计说明,线路平面布置,线路走向。(2)熟悉工程背景资料及图例、专业术语的含义。(3)标题栏(图框栏)内容:设计单位、图名、设计复核负责人、图号、比例、日期等。(4)阅读设计说明:设计依据、地质水文资料、参考标准图、图例等。(5)依次阅读平面图各部,熟悉各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熟悉区间线路平面图的表示方法、识图技能。(6)依次阅读纵断面图各部,熟悉各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熟悉线路纵断面图的表示方法、识图技能。

3.注意事项(1)注意站场线路平面图与纵断面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表示方法。(2)注意道岔型号、辙叉方向的表示方法和应用。

七、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见表1-4。表1-4 站场线路平纵断面图识图与应用实训成绩评定标准

八、实训报告

提交一份实训报告(选用《实训报告》标准印刷版,要求统一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要工整),实训报告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表1-4内考核标准所列的内容。

九、附件(无)思考与练习

1.线路平面图中里程、百米标、曲线要素的表达方法及各符号的含义。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有哪些?

3.站场线路平面图中,掌握每股线路的编号、名称、长度、起终点及所经过的道岔号、线间距、道岔编号、辙叉型号及方向在图上的表示。

4.线路纵断面的图的部分表示了哪些内容?

5.线路纵断面图的资料表部分,线路平面的曲线要素、曲线终点的表示方法。

6.线路纵断面图的资料表部分,坡度的表示方法及数字的具体含义。项目2涵洞结构图集

涵洞是铁路和公路跨越水流较小的河沟,或为排泄路堤附近的地面水,或路堤在跨越农业排灌沟渠时作为通道而设置的一种建筑物。它还可作为横跨大小道路的立交涵洞,兼作排水和人、畜及车辆的通道。

涵洞作为过水建筑物与小桥相比,有施工简便、构造简单、维修工作量小、承受大于设计洪水时出现水害的机遇比小桥小等优点。

涵洞按构造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圆管涵、盖板涵、拱涵、框架涵、倒虹吸管涵等。铁路和公路中常见的涵洞有圆管涵、盖板涵和框架涵。

1.圆管涵

圆管涵主要由管身、基础、接缝及防水层组成,各部分构造如图2-1所示。图2-1 圆管涵构造

2.盖板涵

盖板涵主要由盖板、涵台、基础、洞身铺底、沉降缝及防水层等部分组成,如图2-2所示。图2-2 盖板涵构造

3.框架涵

框架涵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涵身、支承涵身的基础垫层、沉降缝、翼墙等部分组成。因框架涵为整体闭合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所以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及抗震性。但由于框架涵施工较困难,造价高,一般仅在软土地基上采用。框架涵构造如图2-3所示。图2-3 框架涵构造2.1圆管涵结构图

圆管涵洞身主要由各分段圆管节和支承管节的基础垫层组成。当整节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无铰时,称为刚性管涵。刚性管涵在横断面上是一个刚性圆环。管壁内钢筋有内外两层,钢筋可加工成一个个的圆圈或螺旋筋。当管节沿横截面圆周对称加设四个铰时,称为四铰管涵。铰通常设置在弯矩最大处,即涵洞两侧、顶部和底部。由于四铰涵有铰的作用,降低了管节的内力。四铰涵是一个几何可变结构,只有当竖向作用力和横向作用力互相平衡时方能保持其形状。

圆管涵常用孔径为75cm、100cm、125cm、150cm、200cm,对应的管壁厚度分别为8cm、10cm、12cm、14cm、15cm。基础垫层厚度T根据基底土质确定:当为卵石、砾石、粗中砂及整体岩石地基时,T=0;当为亚砂土、黏土及破碎岩层地基时,T=15cm;当为干燥地区的黏土、亚黏土、亚砂土及细砂的地基时,T=30cm。

附图5为K3+296圆管涵结构布置图,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图框栏。反映圆管涵的里程、名称、孔径、结构形式、设计单位及负责人、比例尺、日期等信息。(2)设计说明(附注)。包括图中尺寸所用单位说明、沉降缝、防水层设置等说明内容。(3)涵轴立面。图中点划线表示线路的中心线,连续的粗实线(双层阴影线)为圆管涵涵身轮廓线,梯形状细实线为路堤轮廓线。由涵轴立面图可看出圆管涵的基本布置情况:该圆管涵孔径为150cm,涵壁厚14cm,入口涵底流水面标高85.86m,出口涵底流水面标高83.65m,涵底排水坡度为3%,路基设计宽度为26m,K3+296里程处路肩设计标高为96.44m,边坡坡度为1∶2.0,填土高度为894cm(左)、1115cm(右),帽石截面尺寸为25cm×40cm,帽石外侧设5cm×5cm的斜角,并反映出入口的立面尺寸。(4)平面。图中点划线表示线路的中心线和涵洞的轴线,双层虚线表示圆管涵涵身轮廓线。由平面图可看出圆管涵的平面布置情况:涵洞的轴线与线路的中心线成90°(正交涵洞),涵身长度为64.60m(左半幅2565cm,右半幅3895cm),路基设计宽度为26m,K3+296里程处路肩设计标高为96.44m,并反映出入口的平面尺寸。(5)涵身剖面。反映涵身与基础垫层的连接关系,涵身与基础垫层的具体尺寸。(6)侧面。分为入口和出口侧面(或左侧面和右侧面),反映涵身、出入口、帽石之间的尺寸关系,并反映出入口的侧面尺寸。2.2盖板涵结构图

盖板涵洞身由涵台(墩)、基础和盖板组成。盖板分为石盖板及钢筋混凝土盖板等,铁路和公路的盖板涵基本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跨径L为125cm、150cm、200cm、250cm、300cm、400cm,相应的盖板厚度d随着跨径、填土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圬工涵台(墩)的临水面一般采用垂直面,背面采用垂直或斜坡面,涵台(墩)顶面可做成平面,也可做成L形,借助盖板的支撑作用来加强涵台的稳定。同时在台(墩)帽内预埋栓钉,使盖板与台(墩)加强连接。

基础有分离式(即涵台基础与河底铺砌分离)和整体式(即涵台基础与河底铺砌连成整体)两种,前者适用于地基较好的情况,后者适用于地基较差的情况。时速160km及以上的铁路盖板涵,均采用整体式基础。当基础采用分离式时,涵底铺砌层下应垫10cm厚的砂石,并在涵台(墩)基础与涵底间设纵向沉降缝。

附图6为DK499+687盖板涵结构布置图,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图框栏。反映盖板涵的里程、名称、孔径、结构形式、设计单位及负责人、比例尺、日期等信息。(2)设计说明(附注)。包括图中尺寸所用单位、地质图例、采用规范及参考图、盖板形式、基底处理、施工注意事项等说明内容。(3)涵轴断面。图中点划线表示铁路线路的中心线(双线铁路),水平及竖向的、连续的粗实线为盖板涵基础、涵身、盖板、出入口轮廓线,梯形状细实线为路堤轮廓线。由涵轴断面图可看出盖板涵的基本布置情况:该盖板涵涵身共分为9个节段,每个节段3~5m,各个节段间的沉降缝宽度为3cm;基础厚200cm,涵身高500cm,盖板厚63cm;入口涵底流水面高程97.34m,出口涵底流水面高程97.11m,涵底排水坡度为6.2‰;路基设计宽度为14.91m,涵身长度为35.90m,涵顶处路肩设计标高为108.25m(左侧)、108.30m(右侧),边坡坡度为1∶1.5,并反映出入口的立面尺寸、出入口连接处的铺砌尺寸及涵底地质情况。(4)基顶平面。图中点划线表示线路的中心线和涵洞的轴线,连续的粗实线为盖板涵基础、涵身轮廓线在平面的投影线。由基顶平面图可看出盖板涵的平面布置情况:涵洞的轴线与线路的中心线成115°(即25°斜交涵洞),孔径400cm,基础总宽度860cm,涵身底面宽度220cm,涵身底面外侧距基础外侧距离10cm,并反映出入口的平面尺寸、出入口连接处的铺砌尺寸。(5)涵身截面。整体式基础,基础总宽度860cm;涵身临水面采用垂直面,背面采用斜坡面,孔径为1孔400cm,涵身底面宽度220cm,涵身底面外侧距基础外侧距离10cm;基础厚200cm,涵身高500cm,盖板厚63cm;反映基础、涵身的钢筋型号、根数与间距;涵内路面厚50cm,其中44cm厚M10浆砌片石,6cm厚C30防磨混凝土;注明A大样所在位置。(6)出入口正面及其他截面。孔径为1孔400cm,涵身高500cm,帽石截面尺寸为490cm×20cm,帽石外侧设5cm×5cm的斜角;反映出入口八字墙的具体尺寸,出入口铺砌断面的具体尺寸,其他截面的具体尺寸。(7)需要描述的大样图。涵内排水侧沟A大样图,反映排水侧沟的具体布置、尺寸、侧沟盖板配筋、配筋的大样图。(8)主要工程数量表。列出盖板涵的主要工程数量。2.3框架涵结构图

框架涵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涵身、支承涵身的基础垫层、沉降缝、翼墙等部分组成,框架涵涵身为整体闭合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框架涵与盖板涵的区别是:盖板涵的涵身与盖板是分开浇筑的,涵身还可以采用砌石圬工,盖板涵属简支结构。而框架涵是上下部的顶板、底板与左、右墙身是连续浇筑的,并通过钢筋连成整体,属刚性结构。

附图7为DK496+180钢筋混凝土框架涵结构布置图,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图框栏。反映框架涵的里程、名称、孔径、结构形式、设计单位及负责人、比例尺、日期等信息。(2)设计说明(附注)。包括图中尺寸所用单位、地质图例、采用规范及参考图、基底承载力及处理方式、施工注意事项等说明内容。(3)涵轴断面。图中点划线表示铁路线路的中心线(双线铁路),水平及竖向的、连续的粗实线为框架涵涵身、沉降缝、出入口轮廓线,梯形状细实线为路堤轮廓线。由涵轴断面图可看出框架涵的基本布置情况:该框架涵涵身共分为4个节段,节段长分别为380cm、500cm、500cm、440cm,各个节段间的沉降缝宽度为3cm;框架涵涵身顶板厚50cm,涵身高530cm,底板厚60cm;支承涵身的基础垫层从下至上分别为30cm厚砂夹卵石、20cm厚C30混凝土垫层;入口涵底流水面标高104.45m,出口涵底流水面标高104.40m,涵底排水坡度为3‰;路基设计宽度为14.00m,涵身长度为18.29m,涵顶处路肩设计标高为111.54m,边坡坡度为1∶1.5,并反映出入口的立面尺寸、出入口连接处的铺砌尺寸及涵底地质情况。(4)基顶平面。图中点划线表示线路的中心线和涵洞的轴线,连续的粗实线为框架涵涵身、支承垫层轮廓线在平面的投影线。由基顶平面图可看出框架涵的平面布置情况:涵洞的轴线与线路的中心线成90°(即正交涵洞),孔径400cm,支承垫层总宽度532cm,框架涵身腹板厚度46cm,涵身外侧距支承垫层外侧距离20cm,并反映出入口的平面尺寸、出入口连接处的铺砌尺寸。(5)涵身截面。图中反映为Ⅰ-Ⅰ截面。基础垫层从下至上分别为30cm厚砂夹卵石、20cm厚C30混凝土垫层;孔径为1孔400cm,涵身净高530cm,涵身总宽度492cm,涵身总高度640cm;顶板厚50cm,左、右腹板厚46cm,底板厚60cm;涵身外侧距基础混凝土垫层外侧20cm,砂夹卵石层距混凝土垫层外侧50cm;涵内路面厚50cm,其中44cm厚M10浆砌片石,6cm厚C35防磨混凝土;涵内设侧沟排水。(6)出入口正面及其他截面。孔径为1孔400cm,帽石截面尺寸为492cm×20cm,帽石外侧设5cm×5cm的斜角;反映出入口八字墙的具体尺寸,出入口铺砌断面的具体尺寸,其他截面的具体尺寸。(7)需要描述的大样图。涵内盖板排水侧沟大样图,反映排水侧沟的具体布置、尺寸、侧沟盖板配筋、配筋的大样图。(8)主要工程数量表。列出框架涵的主要工程数量。2.4涵洞结构图实训实训3:《涵洞结构图识图与应用实训》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目的

掌握涵洞结构图的识图方法和技能,熟练识读涵洞结构图、工程数量计算。能看懂涵洞结构图、进行工程量计算。

二、实训任务

看懂圆管涵、盖板涵、框架涵的孔径、布置、各部位基本尺寸,计算出主要部位的工程数量,熟练在结构图上找到所需的知识。

三、实训预备知识

工程制图基本知识,涵洞结构的理论知识。

四、实训仪器仪表使用、实训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1.实训所需设备(1)纸质工程图集或每人一台计算机、电子工程图。(2)各人自备:计算器、钢笔或圆珠笔、铅笔、橡皮擦、直尺、实训报告。

2.使用、实训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爱护计算机设备,按计算机操作程序进行开、关机操作,进入教师指定的系统。(2)注意用电安全,严禁私自移动电源插板,严禁私自外接电源插板,严禁私自搬动主机、拆接电源线和数据线。(3)严禁私自触碰电源箱开关、空调电源开关和空调操作按键。(4)保持计算机桌面、室内地面整洁,不得携带与实训无关的物品进入机房或教室。(5)实训完成离开实训室前,须将各人座位处打扫干净,将键盘摆放整齐,将椅子摆放整齐。(6)严禁将食品、饮料带入机房,严禁在机房内进行追逐、打闹,严禁大声喧哗,严禁穿拖鞋进入实训场。(7)其他未尽事宜,按机房和实训室管理规定执行。

五、实训的组织管理

1.使用教材名称:《交通工程图集》。

2.实训分组管理:本实训项目不实行分组,每人独立进行。

3.实训进程安排见表2-1。表2-1 实训3进程安排表

六、实训项目简介、步骤指导与注意事项

1.项目简介

以涵洞结构布置图为背景,掌握圆管涵、盖板涵、框架涵的立面、平面、剖面图的布置,里程及孔径、地质情况、各部尺寸的表示方法。熟练提取各部位尺寸并计算各部位工程量。绘制盖板涵、框架涵的涵轴断面、涵身截面图。

2.步骤指导(1)熟悉工程背景资料及地质图例、专业术语的含义。(2)阅读设计说明。(3)依次识读涵轴断面、基顶平面、涵身截面图、出入口图、大样图、工程数量表,熟悉各图之间的对应关系。(4)计算盖板涵的基础、墙身、盖板混凝土数量,计算框架涵的涵身混凝土数量。(5)手工绘制盖板涵、框架涵的涵轴断面、涵身截面图。

3.注意事项(1)注意区分盖板涵、框架涵的结构布置的不同点。(2)注意识记涵洞孔径的表示方法。

七、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见表2-2。表2-2 涵洞结构图识图与应用实训实训成绩评定标准

八、实训报告

提交一份实训报告(选用《实训报告》标准印刷版,要求统一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要工整),实训报告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表2-2考核标准所列的内容。

九、附件(无)思考与练习

1.圆管涵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2.盖板涵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3.框架涵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4.盖板涵与框架涵的不同点有哪些?

5.从附图6、附图7的涵轴断面图上能反映出涵洞的哪些结构内容?

6.从附图6、附图7的基顶平面图上能反映出涵洞的哪些结构内容?

7.从附图6、附图7的涵身截面图上能反映出涵洞的哪些结构内容?

8.计算一个盖板涵的基础、涵身、盖板混凝土用量,掌握盖板涵各部结构尺寸的识读。

9.计算一个框架涵的涵身、基础垫层混凝土用量,掌握框架涵各部结构尺寸的识读。项目3桥梁结构图集

桥梁一般是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组成的。

上部结构用来跨越桥孔,通常又称为桥跨结构,如梁、拱等,是桥梁用来跨越线路、河流、山谷等障碍的主要承载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及其基础、附属结构,用于支承桥跨结构,并把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连同自重及所受外力,一起传给下面的地基。

桥墩是支承桥跨结构并将恒载和车辆活载等荷载传递至基础的建筑物。通常把设在桥梁两端的称为桥台,它除了上述作用外,还与路堤衔接,以抵御路堤土压力,防止路堤填土的滑坡和坍落。

基础是设置在墩台下部、将全部荷载传递至地基的结构。基础是确保桥梁安全使用的关键。由于基础往往深埋于土层之中,并且很多情况下需要进行水下施工,故其也是桥梁建筑中施工比较困难的一部分。

附属结构设在桥梁主体结构以外,是保证桥梁正常、安全使用的建筑物,主要包括锥形护坡、护岸及导流工程等。

图3-1为一座梁式桥(简支梁桥),从图中可见桥梁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部位名称。图3-1 梁式桥概貌3.1桥梁设计说明及桥址平面图

1.桥梁设计

桥梁的设计按“三阶段设计”进行,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与施工设计(也称施工图设计),对常规桥梁,通常采取两阶段(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设计。(1)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的目的是在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范围内提交一份供比选的建桥项目文件。设计任务书是初步设计的依据,在桥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经主管建设部门审查通过,就可确定一座桥梁工程的建设项目并编制设计任务书。

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根据设计任务书中所确定的桥位、荷载等级、各项技术要求,按照桥梁设计原则,进行桥梁的方案设计,包括拟定结构形式(桥型、体系、孔径等)及其主要构造尺寸,提出施工方案,估算经济指标(如工程概算、主要建筑材料数量)等。

初步设计的内容包括:设计任务的来源和要求;桥址处自然条件的基本资料、技术条件的选定;桥位方案的比选,上下部结构方案的研究、比较和确定;推荐方案及其理由;推荐方案的指导性施工组织,包括施工方法、进度安排、场地布置,主要机具、材料和劳力配置等。(2)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对选定的桥式方案中的各个结构总体的、细部的技术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解决,包括结构断面、配筋、构造细节处理、材料清单及工程量等。对常规桥梁,通常不需要进行技术设计而直接进行施工设计;对新型、复杂、重要、大型的桥梁结构,需要进行技术设计以便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设计。(3)施工设计

施工设计按照已批准的技术设计进行,内容包括结构设计计算、绘制施工详图等。绘制施工详图过程中,对断面不宜做大的变动,但对细节处理及配筋,特别是钢筋布置则允许作适当变动。

为了减少计算和绘图工作量,加快设计进度,提高设计质量,并便于统一加工制造、互换使用,有关部门对各种工程构筑物进行了标准设计,汇编成册,供具体设计时选用,这种图册称为标准设计图或定型图。定型图分为标准图、通用图及参考图三种,具体为:对统一性强、涉及面广、重复使用量大、全系统通用的建筑物,编制成标准图;对重复使用量大,但使用条件有一定局限性、地区性的设计,编制成通用图;有重复使用价值的个别设计、图表等,编制成参考图。

附图8为柳江双线特大桥第二册(#26~#33墩范围)设计说明。施工图设计是桥梁结构图包括内容最详细的设计,大型桥梁的施工图设计一般都包括有桥梁设计说明。桥梁设计说明包括以下内容:设计范围、技术标准、线路及水文资料、通航资料、地质资料、设计依据、采用的规范及参考图、设计内容、施工注意事项等。

2.桥址平面图

附图9为柳江双线特大桥第二册桥址平面图。桥址平面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图框栏、说明及图例。包括桥梁名称、图名及里程、图中所用单位说明、地质图例。(2)坐标网格线。坐标网格线分别有标注“N”、“E”的互相垂直的网格线,“N”数值增大的方向代表北方向,“E”数值增大的方向代表东方向,“N”和“E”之间的差值表示网络线的间距,从附图9中可看出,该图的网络线间距为50m。(3)线路中心线。一般采用连续的粗实线表示,并辅以公里标和百米标。在中心线的两端,标注有该桥梁两端分别通向的城市。(4)桥墩或桥台基础范围轮廓线,并标注墩台号。桥墩或桥台采用明挖扩大基础时,一般仅表示明挖扩大基础范围轮廓线;桥墩或桥台采用桩基础时,除了表示基础范围轮廓线外,还需表示示桩的数量及布置位置。(5)钻探孔位置、编号、孔深的表示,并注明是取样孔还是勘探孔。(6)等高线及地形地物符号。等高线的判读规则与平面图所述一致,通过等高线及地形地物符号的判读,可详细了解桥梁所通过地段的地貌、地形起伏、桥位处分水线及汇水区、桥位范围内建筑物的影响、当地道路及交通、岸堤及河床变化、河床标高等信息。(7)其他信息。如墩台处坐标、取弃土场等。3.2桥梁总布置图

桥梁总布置图反映桥梁基础的类型及墩台的设置、上部结构的形式、基础顶面布置、一般设计数据、桥梁的直曲线布置情况。附图10为桥梁总布置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图框栏内桥型的表示方法。

①简支梁桥:孔数×跨径。如5×24表示5孔,每孔跨径为24m。双线铁路表示为2(孔数×跨径),以下同。

②连续梁桥(包括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和连续钢桁梁桥):A+n×B+A连续梁桥,A表示边跨跨径,B表示中跨跨径,n表示中跨的孔数。如60+5×104+60连续梁桥,表示该连续梁共7孔,前后各一孔(边跨)为60m,中间5孔中跨,中跨跨径为104m,连续梁共长640m。如无边跨时,表示为n×B连续钢桁梁桥。

③刚构桥或连续刚构桥:A+n×B+A连续刚构桥,A表示边跨跨径,B表示中跨跨径,n表示中跨的孔数。如14+2×20+14连续刚构桥,表示该连续刚构共4孔,前后各一孔(边跨)为14m,中间2孔中跨,中跨跨径为20m,连续刚构桥共长68m。如只是简单刚构,则只用(跨径+刚构)表示即可,如:30m刚构。(2)说明及图例。标明图中所标注尺寸的单位、水文及地质资料图例。(3)桥梁直曲线布置。桥梁处于直线地段时无需另行标注,处于曲线地段时,需标注曲线布置示意图及曲线布置表。

①曲线布置示意图。如图3-2所示,标注曲线转角、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及曲线ZH、HY、YH、HZ点里程,并表明桥梁工作线和线路中心线的关系。

②曲线布置表。标注各墩台里程、曲线偏距、梁缝、墩台中心曲线偏角、交点距等数据。(4)主要工程数量表。标注该桥各部位的具体工程数量。(5)立面布置图表。

①各墩台编号及中心里程,桥台处反映台前及台尾里程。图3-2 桥梁曲线布置示意图

②各墩台基础的设计承载力及容许承载力数值。

③里程及地面标高,反映桥位墩台处地面的起伏状况。

④地质及钻探资料。包括桥位处的地质,钻探孔的位置、编号,钻探孔地面标高及底面标高,影响基础的溶洞等不良地质情况。

⑤基础的类型及尺寸。反映明挖基础的标高、基本尺寸,或桩基础的桩底标高、桩长、桩径、桩的主筋规格及用量、承台的基本尺寸。

⑥墩台身的类型及尺寸。反映桥墩或桥台的类型、高度、坡度、支承垫石顶面标高等基本数据。

⑦上部结构类型及尺寸。反映上部结构的立面外观、墩间距、梁长、梁缝等基本数据。(6)基顶平面图(见图3-3)。

①线路中心线及基顶中心线。桥梁位于直线上时,单线铁路的线路中心线与基顶中心线重合,双线铁路的基顶中心线平分线路左、右中心线间的距离。桥梁位于曲线上时,单线铁路的基顶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不重合,基顶中心线偏向曲线外侧;双线铁路的基顶中心线不平分线路左、右中心线间的距离,偏向曲线外侧。基顶中心偏向曲线外侧的数值与线路等级、曲线要素相关,一般为一个常数值加上偏距E值,如铁路Ⅰ级线路桥梁基顶中心偏向曲线外侧的数值为(50+偏距E值)cm。

②基础平面轮廓线及尺寸标注。采用连续闭合状的粗实线表示,常见的基础平面形状有矩形、圆端形、圆形。图3-3基顶平面图所表示的承台基础为矩形,平面尺寸为1070cm×500cm。

③墩台身底部平面轮廓线及尺寸标注。采用连续闭合状的粗实线表示,常见的墩身平面形状有矩形、圆端形、圆形,台身平面形状与采用的桥台类型相关。图3-3基顶平面图所表示的墩身底部平面形状为圆端形,平面尺寸为880cm×230cm,圆的直径为230cm。

④桩的轮廓线、位置、数量及尺寸标注。采用连续闭合状的虚线表示,图3-3基顶平面图所表示的桩有6根,桩与桩之间、桩与承台边缘之间的尺寸如图3-3所示。图3-3 基顶平面图3.3明挖扩大基础构造图

明挖扩大基础,是将墩台及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由其直接传递至较浅的支承地基的一种基础形式,一般采用明挖基坑的方法进行施工。

明挖扩大基础的主要特点有:能直接确认支承地基的情况;一般造价较低、工期短;施工时的噪声、振动和对地下污染等建筑基础公害较小;易受冻胀和冲刷产生的恶劣影响。

明挖扩大基础的施工顺序是:开挖基坑,对基底进行处理(当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需对地基进行加固),然后砌筑圬工或立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明挖扩大基础的平面形状一般为矩形或圆端形,附图11为双层台阶式矩形明挖扩大基础构造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础立面图(Ⅰ-Ⅰ)。立面图为基础顺里程方向的正视图,能展现基础的正面形状及长度、高度尺寸。如附图11的明挖扩大基础为双层台阶式扩大基础,基础底层长度为1090cm、高100cm;第二层基础两侧各收回70cm,长度为950cm、高100cm。(2)基础侧面图(Ⅱ-Ⅱ)。侧面图为基础垂直于线路方向的侧视图,能展现基础的侧面形状及宽度、高度尺寸。如附图11的明挖扩大基础为双层台阶式扩大基础,底层基础宽度为420cm、高100cm;第二层基础两侧各收回70cm,宽度为280cm、高100cm。(3)基础平面图(Ⅲ-Ⅲ)。平面图为基础从上向下观测的俯视图,能展现基础的平面形状及长度、宽度尺寸。如附图11的明挖扩大基础平面形状为矩形,底层长度为1090cm、宽度为420cm。

在立面图、侧面图、平面图中,基础轮廓线一般均用连续闭合状的粗实线(或虚线)表示,尺寸标注线采用细实线,线上标注有尺寸。尺寸标注时,注意数字或文字、字母的字头朝向北(水平方向)或西(垂直方向)。(4)基础钢筋布置图。展现基础钢筋的布置、规格及数量,钢筋一般采用粗实线表示,并在钢筋线上标注钢筋的型号、间距值等数据。如附图13的明挖扩大基础所采用的钢筋,从立面图、侧面图可看出,基础分别在靠近底面、顶面的部位各设置了一层钢筋,从平面图可看出,钢筋为纵横向垂直布置的钢筋网片,纵横向的间距均为20cm,钢筋网片距离基础顶面、底面均为10cm。共有4种型号的钢筋,每一种型号的钢筋均有大样图。图3-4所示为该基础的1号钢筋,形状为两头带90°弯钩的直筋,钢筋长度为280cm,钢筋规格为直径20mm的螺纹钢筋,该型号钢筋共有48根。图3-4 基础钢筋大样图(5)工程数量表。列出该基础的钢筋用量、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数量。如附图11的明挖扩大基础工程数量表,共列出了两个桥墩的基础1、2、3、4号钢筋的直径、每根钢筋长度、根数、共长、共重、总重的数值,并注明了该基础采用C20混凝土,用量为144.76m 3 。对应立面、侧面、平面图的数据,一个基础的混凝土用量=10.903×4.20×1.00+9.50×2.80×1.00=72.38m ,两个基础为72.38×32=144.76m 。3.4桩基础及承台构造图

桥梁基础所使用的桩,是指深入土层或岩层的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构件,其作用是将作用于桩顶以上的荷载传递到土体或岩体中的较深处。桥梁的桩基础分为单桩基础和群桩基础。单桩基础是指一个桥墩只采用一根桩来承受上部结构(柱)荷载的基础;群桩基础是指由2根以上的桩组成的基础。群桩基础由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承台的作用是将各桩联成一个整体,把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转换、调整分配于各桩,由桩传到深部较坚硬、压缩性小的土层或岩层。铁路桥梁的桩基础均为群桩基础。

桥梁桩基础一般采用灌注桩的方法进行施工,灌注桩是指在桥位处现场采用钻孔机械(或人工)将地层钻挖成预定孔径和深度的孔后,将预制成一定形状的钢筋骨架放入孔内,然后在孔内灌入流动的混凝土而形成桩基。桥梁的灌注桩多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待桩施工完成后,再将桩头的混凝土凿除外露出桩身钢筋,将桩身钢筋与承台连接后,立模灌注承台混凝土。

桩基础及承台构造图包括三个部分:桩身及承台结构尺寸布置图,桩基钢筋图,承台钢筋图。桩身及承台结构尺寸布置图在桥梁总布置图中,如附图12所示。(1)桩基础结构图。如图3-5所示,桩基础结构图由立面图及基顶平面图两部分组成。承台轮廓线采用连续闭合状的粗实线表示,桩的轮廓线采用连续闭合状的圆形虚线表示。图3-5 桩基础结构图

从基顶平面图可看出,该基础共有6根桩,每列3根桩,共2列。承台为矩形,承台平面尺寸为1090cm×520cm。各桩之间的距离如图3-5所示。

从立面图可看出,该基础的桩底标高为76.387m,桩顶标高为85.887m,桩长950cm,桩径1.25m,桩承台高250cm,桩身主筋规格为20mm直径的圆钢,主筋用量为20根,20根主筋长度与桩长一致。桥墩桩基础的桩身混凝土量计算=3.14×桩半径×桩半径×桩长度×桩根数矩形承台混凝土数量计算=承台长×宽×高(2)桩基钢筋图。桩基钢筋图反映桩的钢筋规格、用量、钢筋布置及施工要求,附图14所示为桩基钢筋布置图,包括桩身立面图、平面图、大样图、钢筋数量表及说明:

①立面图。在立面图中,桩身采用细实线表示,钢筋采用粗实线表示,表示桩的直径、桩长、钢筋型号、位置、钢筋间距等数据,能表示出所有型号的钢筋。如附图12所示,可看出桩径D为200cm(钢筋数量表内),桩长l(钢筋数量表内),钢筋型号共有6种(N1~N6),各种型号钢筋的安放位置,钢筋间距。

钢筋间距的表示方法有多种:一是直接在两根钢筋之间标注数据,一个数字表示一个间距,如直接标注20,表示间距20cm;二是标注间距数量和间距值,如4×20表示有4个钢筋间距,每个间距为20cm;三是在同一类型的钢筋间距一致时,标注钢筋编号和间距值,如N3@10,表示N3编号的钢筋间距均为10cm。

②平面图。也称桩身钢筋截面图,钢筋采用粗实线表示,桩身采用细实线表示(标注线也采用细实线表示,因此需注意区分)。一般表示出桩身主筋(图中N1)、内部加强箍筋(图中N2)、外部箍筋或螺旋箍筋(图中N3或N4)。桩身采用无损检测时,平面图还标注预留的声测管的位置。

③钢筋大样图。表示各种型号钢筋的编号、形状、钢筋直径、长度,与图3-4类似。

④钢筋数量表。表示该图所适用的桥墩编号、桩径、桩长、钢筋编号、钢筋直径、每根钢筋长度、根数、总长、总重的数值。

⑤说明。表明图内尺寸所用的单位、钢筋加工及施工注意事项等。(3)承台钢筋图。承台与明挖扩大基础的结构图表达类似,此处不再赘述。3.5桥墩及桥台结构设计图

铁路桥墩一般由支承垫石、顶帽、托盘、墩身四部分组成。公路桥墩一般由支承垫石、盖梁(或顶帽、托盘)、墩身三部分组成。

桥台由台顶、台身及基础三部分组成,其中台顶包括道砟槽及台帽。道砟槽承托道砟、轨枕、钢轨等。此外,桥台还有防排水、检查台阶和锥体护坡等附属设备。

1.桥墩结构图

附图13为铁路桥墩构造图,图中,桥墩中心线和线路中心线一般采用点划线表示,轮廓线一般均用连续闭合状的粗实线(或虚线)表示,尺寸标注线采用细实线,线上标注有尺寸。尺寸标注时,注意数字或文字、字母的字头朝向北(水平方向)或西(垂直方向)。附图13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正面图。正面图为桥墩顺里程方向的正视图,能展现桥墩的正面形状及长度、高度尺寸。附图13中,该桥墩墩身高950cm,正面方向墩身坡度为1∶0(垂直),托盘高350cm,顶帽高270cm,支承垫石高39cm,墩身横向长850cm,顶帽横向长1040cm。(2)侧面图。侧面图为桥墩垂直于线路方向的侧视图,能展现桥墩的侧面形状及宽度、高度尺寸。附图13中,标注了墩身、托盘、顶帽、支承垫石的位置及混凝土强度等级,侧面方向墩身坡度为1∶0(垂直),墩身、托盘、顶帽、支承垫石的高度数据与正面图一致,墩身宽350cm,顶帽宽400cm。(3)顶帽平面图。顶帽平面图为桥墩从上向下观测的俯视图,能展现顶帽的平面形状及长度、宽度尺寸。附图13中,顶帽的平面形状为圆端形,长度为1040cm、宽度为400cm,与正面图、侧面图一致。顶帽左、右半圆的直径为400cm。小跨方向的支承垫石有4个,其平面尺寸为130cm×90cm;大跨方向的支承垫石有2个,其平面尺寸为130cm×170cm。(4)墩颈截面图。墩颈截面为墩身与托盘交界处的横截面切开后,从上向下观测的俯视图,即墩身平面图。附图13中,墩身的平面形状为圆端形,长度为850cm、宽度为350cm,与正面图、侧面图一致。墩身左、右半圆的直径为350cm,墩身中部为一矩形,并带有两个100cm×20cm的凹槽。(5)工程数量表。列出该桥墩各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数3量。附图13中,墩身为C30混凝土,用量253.8m ;托盘为C30混凝33土,用量112.4m ;顶帽为C35混凝土,用量55.3m ;支承垫石为3C50混凝土,用量3.7m 。墩身部分混凝土用量=墩身部分截面积×墩高墩身有变坡时混凝土用量=(墩身顶截面积+墩身底截面积)/2×墩高2

墩身部分截面积=3.14×1.75×1.75+5×3.5-1×0.2×2=26.716m 3墩身部分混凝土用量=26.716×9.5=253.8m 附图13中托盘混凝土用量=(墩身顶截面积+顶帽截面积)/2×托盘高顶帽混凝土用量=顶帽截面积×顶帽高(不规则顶帽需分成两个部分计算)支承垫石混凝土用量=支承垫石长×宽×高×支承垫石数量

2.T形桥台结构图

桥梁常用的桥台类型有T形、U形、埋式、耳墙式桥台。

T形桥台是一般大、中桥梁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桥台形式,具体结构见图3-6。此种桥台的特点是节省圬工,并克服了U形桥台中间积水的缺点,但道砟槽需要钢筋较多,台身长度也随着填土高度增加,当填土较高时,圬工量较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