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摄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2 00:41:03

点击下载

作者:于东东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艺术摄影

艺术摄影试读:

前言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材是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学用书。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原名中国摄影函授学院,成立于1984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素有“摄影家的摇篮”之称。27年来,学院已先后培养了11万余名学员,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成长为摄影界的中坚力量,如著名摄影家罗更前、解海龙、曾璜、胡金喜、姜健、刘鲁豫、蔡征、汤德胜、牛锡武、谢墨等,他们为推动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历来重视教材的编写。在此之前,已经先后出版了四代摄影教材,从最初的函授月刊、随后的全套五本的摄影教材,到2000年出版的全套八本的摄影教材和2005年出版的全套六本的摄影教材。每代教材均由本院组织摄影界专家、学者编写,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切合摄影教学以及自学的要求,广受学员和摄影爱好者好评。摄影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艺术,它与摄影器材的发展密切相连,又对社会现实有着直接的关照,因此,与时俱进的原则始终贯穿学院教材的建设,同时,理论与实践结合、美学与技法并重是其指导思想。

本次出版的教材共七本,包括《摄影基础》《新闻摄影》《艺术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商业摄影》和《数码摄影》,除了贯彻前面所说的原则和指导思想,还及时纳入了当下摄影发展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成果,同时对每个摄影门类的历史进行了简单梳理,以期让读者对摄影历史有初步了解。

在本套教材编写和出版过程中,中国摄影家协会的领导和摄影界的老前辈都非常关心和支持。在本套教材即将付梓之际,我们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最后,我们诚恳地期望读者朋友对本套教材提出宝贵意见。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材编委2011年3月30日第一章艺术摄影概述学习目标1.明确艺术摄影的概念和特性。2.理解摄影的本质特征。3.简要了解艺术摄影作品的形态演变。第一节艺术摄影是什么一、艺术摄影的概念

艺术摄影,简而言之就是艺术观念、艺术感受的摄影表现。艺术摄影是整个摄影体系中的一个门类和分支,区别于其他非艺术摄影,如新闻摄影等。在艺术领域中艺术摄影与雕塑、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门类一样,是根植于艺术母体上的一个独立的艺术形态。

如果深入探究艺术摄影的概念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是艺术,二是摄影。

艺术摄影首先可以理解为艺术化的摄影、艺术性的摄影,区别于新闻摄影等,艺术性与艺术化是这类摄影活动围绕的主题,行动的核心。

综上所述,尝试给艺术摄影的定义是:以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以摄影媒介为工作方式,表达感受,创造意境,传递思想。(图1-1-1)

在现代文化环境中,传统意义纯粹概念的艺术摄影已经很少见了,同时,艺术摄影家的概念也在不断模糊,可以说只要摄影师有杰出艺术表现的作品,即可称为艺术摄影家。(图1-1-2)二、摄影的本质

1.技术性

摄影术诞生的早期,其复杂的光学、化学、机械工艺给摄影贴上了“技术性”标签。即便是照相机的前身——暗箱,也只是帮助画家描绘风景、人像的工具而已。技术性是摄影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摄影的表现,但是技术性也成为摄影发展重要的推动因素。即便是在今天,摄影的发展依然是紧密依托于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复杂和变化也成为很多人痴迷于摄影的主因,通常称其为“摄影器材发烧友”。(图1-1-3)

摄影的技术性也体现在应用领域,如在科学研究、商业生产、刑侦办案等,摄影的运用十分广泛。在这些专业领域中,只有利用摄影的某些技术特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或完成工作,如摄影测量、不可见光摄影等。

摄影的技术性更多的是体现在每个摄影者使用相机拍摄的过程中,光圈、快门的配合,镜头、焦距的调整,闪光灯的使用等问题,都是困扰摄影初学者的难题。这些技术性难题一度曾阻碍了摄影的普及,并使得许多人对摄影的认识,向“唯技术性”观念偏离。但又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一切,特别是数字技术、数码相机的出现改变了“摄影等于复杂技术”的观念,相机变得越来越便捷易用。用“智能化的技术”掩盖了“复杂的技术”,摄影才可以被普通人运用,得以大规模的普及,进而带动社会文化进入了视觉时代。图1-1-1 郎静山《江山烟云》图1-1-2 威廉·克莱因《时装》图1-1-3 照相机结构示意图图1-1-4 画家大卫·霍克尼用拍摄拼贴的方式创作的《母亲肖像》

2.艺术性“绘画将死”是摄影诞生之初画家们的惊呼,在今天看来这样的结论是过于悲观了,但是从中可见摄影对当时画家们的冲击有多么强烈。平面上的写实是当时绘画作品的艺术追求,而摄影真实还原的天资是绘画艺术难以企及的,而在今天依然如此。在艺术摄影发生、发展的历史中,有太多画家、平面设计师甚至是雕塑家介入其中,摄影在艺术表现上的探寻也曾经大量地借用绘画手段,所以艺术摄影与绘画的关系更为密切,并深受影响。拼贴照片、柔焦摄影等都是摄影向绘画学习的例证(图1-1-4)。也是因为这些缘由,普通人常常把摄影者理解为“搞艺术的”。

艺术摄影的发展历史相对于其他艺术形态较短,但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影响,互为作用中发展着,形成了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融通的状态。摄影的艺术性体现于摄影图片诞生到展示的全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注入摄影者的艺术思考,最终形成符合艺术家独特表达的艺术作品。在今天的视觉时代,摄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创作方法备受推崇,因为镜头成像最符合现代人的视觉审美需求。

应当注意的是摄影术本身并不具有艺术性,科技领域中的摄影大多与艺术性“绝缘”,科考、刑侦、测量等领域中的摄影在有极高的技术要求的同时坚决回避艺术性,这样才能保证摄影作为工具使用的效能。在新闻摄影甚至是日常生活的摄影中具有程度不同的审美要求,但是这些摄影画面的美感呈现距离“艺术”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新闻摄影中的艺术表现更是要审慎把握,不然可能造成新闻事实的偏差,形成理解的歧义。摄影的平面造型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特征,但是将摄影“泛艺术化”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3.媒介性

传播媒介的繁盛发展使得摄影特别是报道摄影被大众熟知。二战之中、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涌现出许多举世闻名的报道摄影作品和大师。此时期摄影作为传播媒介的记录、表述工具,摄影图片作为高效的视觉传播形态被社会公众普遍接受、认同。此时期也是摄影纪实特性得到极大彰显的阶段。媒介发展形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信息也呈现爆炸性增长,学术界开始深入探讨摄影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特性。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的成果可以看到,摄影图片符合人们视觉为先的信息获取规律,对比其他感官也是速度、效率最高的。在符号学中,摄影图片中的影像元素被定义为一系列的符号,而观者成为了与摄影者对应的解码者(摄影师为编码者)。在对比文字、语音和动态影像的研究中,摄影的非线性阅读特性被发现,这解答了为什么同一幅摄影作品的解读,信息的获取会呈现出因人而异情况。

摄影的媒介性在数字互联网时代的表现尤为突出。瞬间的信息记录,较低的数据量(对比动态视频),非线性的阅读,传播形态多样,这些都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媒介特性,数码摄影的这些特点让摄影在互联网空间里实现了又一次跨越。

摄影的媒介性更强调对摄影的理性分析,与摄影的艺术性区别在于探讨角度不同,理解摄影的媒介性有助于提高摄影者的视觉素养,形成多元化的影像判读能力,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摄影者创造影像的灵感。(图1-1-5)三、摄影作品的形态演变

170多年前达盖尔申请专利的照片今天仍然收藏在法国的博物馆中,那镜面金属板上的眩目影像与今天数码打印机喷墨形成的照片已是天壤之别,摄影画面在这170多年中经历了许多形态变化。银板法具有影像的唯一性,如同绘画一样是不可复制的,这使得当时的摄影一定程度上赢得了艺术界的认同。后来出现的负片、正片(反转片)摄影法开启了摄影影像机械复制的大幕,使摄影画面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玻璃干板的出现让照片的精度有了大幅提升。印刷术和纸媒的蓬勃发展则让摄影图片从小规模复制变成了大规模复制,虽然不及相纸画面的图像精度,但是更多人得以通过摄影画面高效地获取信息。电视的出现曾经让静态的摄影图片消沉了一段时间,但是人们很快就发现摄影的瞬间永恒是动态影像电视无法取代的,直至今天摄影图片更是频频出现在电视画面中。许多艺术家也尝试将摄影画面融入自己的艺术表现里。在装置艺术中,艺术家创造出超现实的场景用相机拍摄下来形成摄影画面展示出来。(图1-1-6)图1-1-5 兰·布兰第斯豪《裸跑者》1975年在伦敦,英联邦橄榄球决赛上,包括伊丽莎白女王在内的英国政要聚集在主席台上。这个体型优美的裸跑者—澳大利亚会计师米歇尔·奥·布瑞恩正跑过球场的看台前。据报道,面对这个尴尬场面,女王差点晕过去。后来,布瑞恩以“有伤风化罪”被判3个月监禁。

摄影图片的形态演变证明其有极高的媒体适应性,摄影图片可以出现在低精度印刷的书报上和高精度印刷的画册图书中;可以同画作一同在美术馆展览,也可以在T恤衫和茶杯上呈现;摄影图片可以穿插在视频画面中,也可以展示在互联网网页上;摄影图片可以是单幅的经典瞬间,也可以是多幅的故事讲述。摄影画面可以单一形态展示,也可成为其他艺术形式的元素。这些丰富的形态变化为艺术摄影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

现代艺术的关注领域、表现形式和概念不断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艺术摄影的样貌也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艺术摄影的表现形式不仅拘泥于对现实的艺术化记录,也出现了拼接摄影视觉元素的作品,因其重要的视觉元素是通过摄影手段取得的,而且影像元素的真切感更是形成作品感染力的重要原因。由此,可将此类摄影作品归纳入艺术摄影的范畴,就如(图1-1-7)约翰·哈特菲尔德的拼贴摄影一样。图1-1-6 桑迪·斯各格兰德的装置摄影桑迪·斯各格兰德,1946出生美国后现代摄影艺术家。她的创作可以归入装置摄影。像装置艺术家一样,她要使用各种材料布置出一个特殊场景,再把它拍摄下来。图1-1-7 约翰·哈特菲尔德创作的讽刺德国纳粹的拼贴摄影作品第二节艺术摄影的特性一、光学记录特性

摄影是依赖于物理光学的影像留存,物理光学成像是艺术摄影的一个基本属性,摄影的记录特性成为它区别于其他视觉艺术的重要特征。这种与人眼相似的记录方式从发明之初就深受人们认同,那时的画家们惊呼“绘画将死”就是被摄影的真实记录所折服。

光学记录带来的真实,是绘画难以企及的,它对现实景象的记录还原度极高,摄影影像中传递的信息也更丰富,这种类似肉眼的记录让观者极度信任,有“眼见为实”之感。艺术摄影中光线、色彩、角度、瞬间等艺术造型手段的运用即可以强化摄影的“真实”,也可以使影像变得“主观”,艺术摄影的魅力在影像的真实与虚幻中产生。(图1-2-1)图1-2-1 安塞尔·亚当斯《树》

摄影的光学记录特性也决定了艺术摄影表现的主体是现实世界的景、物、人,并通过这些主体及相互关系来表达情感、传播思想、创造意境。这也成为艺术摄影表现的技术局限,也是艺术摄影的技术特征之一。这就要求艺术家具有“镜头视觉”、“摄影观察”的能力。图1-2-2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作品二、时空片段特性

与其他造型艺术不同,摄影是四维时空的片段截取。它不同于电影电视以时间的流动讲述,也不像绘画那样可以再造时空瞬间,更不是雕塑艺术的空间造型。摄影独特的艺术魅力正体现于此,摄影造型依赖于现实时空,但又不是现实简单的记录,摄影者角度位置、瞬间的把握、光影运用都倾注了其独特的艺术表现。

摄影的时空片段特性是它的优点同时也是其缺点。摄影画面的可回顾性,如同绘画的静态欣赏特征,是摄影被推崇的重要特点,但是伴随电视媒体的发展,摄影的优势被撼动。电视动态影像的过程阐述加之文字和音乐媒体的配合使得人们对摄影的关注有所下降。但是摄影瞬间永恒的特征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瞬间记录蕴含着摄影表现的个性化同时也有片面性,面对同一事件,角度不同,瞬间不同呈现的风貌、意境甚至是立场观点就可能完全不同。在事物发展的进程中,截取其一个或者几个时空断面来阐释整个事物,这考验着摄影者对空间的感悟能力和瞬间的判断力。在空间和时间的运动变化中实现艺术化的表现,摄影大师布列松称之为“决定性瞬间”。(图1-2-2)

摄影的时空片段特性是其重要的审美特征,在瞬间完成具有艺术表现的形象构成之外,成功的艺术家能够通过画面使观者形成时空片段外的延展联想,继而形成超越视觉形象的艺术感受。三、平面图像特性

艺术摄影与其他平面艺术一样,是在二维平面上制造的三维幻像。这种二维特性决定了艺术摄影一定具有平面造型艺术的创作及审美特征。受限于镜头成像的属性,似乎艺术摄影不能像绘画、设计那样完全随心所欲地创造和拼接图像。但是从摄影发明之初,摄影家们就没有放弃用摄影来创造影像的可能性。今天的艺术摄影可以是从现实世界截取景物构成画面,也可以制造出一个场景和瞬间拍摄下来,甚至可以运用电脑技术使用摄影素材虚拟出一个完全超现实的“照片”。摄影的平面图像特性为摄影者创想的迸发提供了空间,“平面图像”的摄影可以与其他平面艺术交融,形成更多超乎想象的画面。

当然,平面图像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二维平面上的影像表现对三维空间的解释能力有限,二维平面影像有宽、高的尺度限制。但是这些劣势促使艺术家们开拓出更具创造性的表现手段来不断拓展摄影的表现空间。摄影的展示从平面线性变为立体非线性,将摄影与雕塑和装置艺术品结合等等。

平面图像是通过视觉传达信息与情感的,而视觉又是人类感知世界最高效的感官。同时,图像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超越国家、民族成为一种共通的交流工具,在大众传媒时代备受推崇。“读图时代”的来临正是平面图像高效传播特性的彰显。(图1-2-3)图1-2-3 菲利普·哈尔斯曼《艺术家达利》图1-2-4 郎静山作品图1-2-5 大卫·霍克尼作品

电脑和互联网带来了多媒体时代,互联网统合了各种媒体的优势,形成了新的媒体状态。摄影的特性优势在互联网中,能最大化得以体现。镜头成像的真实感、瞬间永恒的可回顾性、视觉化图像的国际通行,再加之对比视频、音频,摄影低数据量、高信息量的高效传播,将使其在未来的文化形态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思考题:

1.艺术摄影的概念是什么?

2.可以从那几个角度理解艺术摄影?

3.摄影的技术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理解?

4.艺术摄影作品展示形态经历了哪些变化?

5.艺术摄影的特性包含哪几个方面?这些特性如何影响人们认识摄影、学习摄影?第二章艺术摄影源流学习目标1.了解艺术摄影发展的源流、变迁。2.熟悉各艺术流派的艺术主张,重要人物及作品。第一节影像记录的早期探索

1839年8月19日,是摄影术正式诞生的日子。从此摄影史便有了开端。摄影(photograply)源自希腊语,原意“用光线描绘”,“photo”为光、光电的意思,“graphs”意为描绘。“photography”一词在1839年,经由英国科学家赫谢尔(John 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定名(图2-1-1),一直沿用至今。摄影的实质,就是以光对感光材料的作用,而产生稳定的影像。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已采用其他手段来留存影像,典型的是暗室成像,针孔成像和“牛眼”等。暗室成像、针孔成像,成为现代相机机身的雏形,“牛眼”则是镜头的前身,这些捕捉影像的方式,无疑为摄影的发明和诞生铺垫了基础。图2-1-1 英国科学家赫谢尔(1792-1871)

早在亚里斯多德时代,波尔塔就用暗箱作辅助画具。米兰物理学家卡尔达诺推崇的一种方法是,将双凸透镜镶在孔上从而获得较针孔更清晰的影像。1573年,意大利数学家兼天文学家丹提在《欧几里德远近法》一书里,发表了摄影法的第二改良方案,证明了如果使用凹面镜就可以把倒像还原。

1636年,阿道夫大学数学教授休温特把三块焦点距离不同的透镜组合在一起,用木头做一个叫“牛眼”的球(图2-1-2),球的中间穿一个通光的孔,孔的两端镶上焦距不同的透镜,把这个球镶在暗房的窗口,如果不断地变化角度来旋转,那么,在对面的墙或者在帐幕上,就会出现各种方向的风景。

后来,天文学家开普勒使用了帐幕形的暗箱,这种暗箱直到19世纪初叶,一般人还在使用。之后,又出现了奇尔克尔的手提式暗箱和一种由两个大小不同的暗箱组成,把小箱套进大箱来调节焦点的暗箱。在这部雏形摄影机的镜头筒子里,镶有两块凸面镜,只要调节镜头就可以获得正像。1685年,彪尔次堡修士查恩在《远隔光线曲折信息学的人工眼》一书中图解了几种旅行用的小型暗箱。(图2-1-3)图2-1-2 牛眼图2-1-3 几种常见暗箱

相机前身——暗箱的演进过程中,暗箱是作为辅助绘画的工具出现的,可见摄影与绘画艺术的亲缘关系。

最早试验用固定暗箱拍摄影像的人是法国的尼埃普斯兄弟(Niepce 1763-1833,1765-1833),他们开始进行这项试验的最早记载是在1793年。

世界摄影史上最早的一张实景照片是尼埃普斯于1826年摄于白蜡板上的,这种照片被尼埃普斯称为“日光绘画”。另一张著名的照片《丹保瓦兹主教》就是使用这种摄影法拍摄的。(图2-1-4)

此时,法国人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Louis Joccques Mande Daguerre)也在为存留影像而努力试验。1837年,达盖尔成功的拍摄了一张照片。那是一幅在自然光下拍摄的静物影像,影纹非常清晰,明暗之间的层次也很丰富(图2-1-5)。这幅作品至今为“法国摄影学会”收藏。作品上写有拍摄日期,还有达盖尔的亲笔签名。1839年月19日,达盖尔提出的摄影术专利申请被法兰西科学院和艺术院认可他也成为摄影术的发明人,法国政府之后出资购买了达盖尔的摄影专利并向世界公布,可以无偿使用,这样的行为使得摄影术快速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为全世界所共享。图2-1-4 尼埃普斯“日光绘画”照片图2-1-5 达盖尔自然光下拍摄的静物影像

与达盖尔同时进行摄影试验的著名人物除了尼埃普斯兄弟外,史上记载的还有英国人塔尔博特和法国人希波利特·巴耶尔(Hippolyt Bayard)。1841年塔尔博特改进完善后的“负像—正像”工艺在英国取得专利权。塔尔博特作为“负像—正像”工艺的创始人,他的发明给现代摄影中“负像—正像”工艺开创了起点。(图2-1-6)

巴耶尔也拍摄出了能够留存下来的影像但是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发明得到任何报酬,于是,1840年巴耶尔拍摄了自己的半裸体肖像(图2-1-7),名曰“溺死的人”并且因此来述说自己的遭遇——“政府给了达盖尔先生很多东西,而对巴耶尔先生却说爱莫能助,所以,这个可怜的人便投河自尽了。”尽管巴耶尔没有得到专利和金钱的资助,但是他的这张照片却成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幅裸体肖像。巴耶尔的名字并没有被人们遗忘,而是随着这张照片流传至今。图2-1-6 塔尔博特早期试验拍摄的照片(负像)图2-1-7 希波利特·巴耶尔(1801-1887)

早期的摄影实践提供了摄影最初作为辅助绘画工具留存清晰影像的功能。所以,早期的摄影因为忠实的再现功能,被广泛地运用于人像摄影和风景摄影中。1851年的克里米亚战争,让摄影也第一次涵盖了战争的内容。摄影作为艺术表达的一种形式,在争取自己的艺术地位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摄影曾经长时间的借鉴绘画的评价标准和视觉形式,直到摄影技术不断的发展完善,摄影才形成自己独立的美学判断标准和评价体系。第二节画意摄影

画意摄影运动兴盛自19世纪末,消退于20世纪20年代间。在兴盛时期,产生的主要支流有“高艺术摄影”、“自然主义摄影”和“印象派摄影”。在当时主流的艺术观念中,摄影因其极强的技术性而得不到承认,于是摄影师们不得不极力地向绘画感觉靠拢。一些放下画笔架起相机拍照的画家,更是直接的运用绘画手法来拍摄照片。从鉴赏角度,人们对摄影影像的美学认知有限,套用绘画的审美方式来看待摄影影像,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摄影影像的发展轨迹。总之,早期摄影在艺术表现上,由于缺少自身语言而更多地从绘画中借用,便产生了画意摄影。画意派是对画意摄影诸流派的总称。画意摄影在发展期间,因对如何借鉴绘画有不同的观点及不同的创作手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画意派摄影兴盛的高峰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10年代间,画意摄影的美学准则是摄影作品的艺术性要以绘画意境为前提。画意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画意摄影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仿画阶段、崇尚典雅阶段、画意阶段。至20世纪20年代前后,随着直接摄影的崛起及摄影分离派的后期影响,画意摄影逐渐衰落。

画意摄影诸流派的交替出现及画意摄影表现风格上的兴衰,反映了早期艺术摄影由于不成熟而对绘画依附和摆脱的反复。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当时的摄影者追求艺术表现的热情。也正是这种活跃的反复的奋争,才为摄影取得艺术上的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想要使摄影在艺术上有地位,摄影家就必须首先培养起审美能力和充实艺术修养。”画意摄影家十分强调艺术修养,所以从今天看画意摄影并非是摄影发展过程中的迷失,把摄影从初期机械的摹写对象引导到造型艺术的领域中去是画意摄影的历史功绩。第三节高艺术摄影

19世纪50年代摄影的纪实性和技术性使社会对摄影是否应算是艺术争执不休。在竭力为摄影获取艺术地位的奋争中,产生了高艺术摄影。19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是高艺术摄影发展的顶峰时期。图2-3-1 奥斯卡·吉斯塔夫·雷兰德《两种人生》

高艺术摄影力求摄影画面具有绘画的效果,以争取使摄影也达到像绘画那样的艺术地位,但实现的只是对绘画语言的简单模拟和借用。首先,高艺术摄影的题材与绘画一致,都来自于宗教、文学典籍中的经典情境。其次,高艺术摄影的拍摄手段与绘画也是非常相似,会搭建场景,陈设道具,聘请模特来拍摄。最后,高艺术摄影还会在后期加工上费尽心思,通过各种制作手段美化画面。人们也将高艺术摄影称为“仿画摄影”。高艺术摄影的特点就是用绘画的规则和原理,摄影的技法,费尽心力地去创作绘画效果的照片。当然这样的辛苦没有白费,高艺术摄影的一些作品在当时赢得了艺术领域的认同和观者的赞叹。

奥斯卡·吉斯塔夫·雷兰德(Oscar Gustave Reilander),英国人,由画家转为摄影家,1857年以在“曼彻斯特艺术珍品展览会”展出的多底叠放作品《两种人生》(图2-3-1)图2-3-2 亨利·佩奇·鲁滨逊《弥留》图2-3-3 威廉·莱克·普瑞斯《唐·吉诃德在他的书房》

而闻名。这幅以道德为题材的摄影作品,模仿了拉斐尔《雅典学院》的绘画风格。这幅摄影作品是当时为数很少的得以在艺术殿堂与其他艺术品并足鼎立的照片,使得艺术界一定程度地认可了摄影作为艺术创作手段的作用。雷兰德被誉为“艺术摄影之父”。

亨利·佩奇·鲁滨逊(Henry Peach Robinson),英国人,由画家转型为摄影师。他的摄影风格,与雷兰德不同之处是技法上采用照片拼贴翻拍。即将叙事性的内容,按事先设计好的构图分别拍出照片,再将照片逐个按设计草图上的位置拼贴、修饰,最后翻拍而成。《弥留》(或叫“伤逝”)(图2-3-2)和《黎明与黄昏》都是他高艺术摄影的代表作。内容上则流露出强烈的拉斐尔前派绘画情调,这种伤感情惆,也是当年高艺术摄影喜欢表现的特征之一。

威廉·莱克·普瑞斯(William Laker Price),英国人,由画家转型为摄影师。普瑞斯的高艺术摄影特点是用舞台化妆,导演摆布和按设计好的构想在预定的场景来进行摄影创作。如作品《唐·吉诃德在他的书房》(图2-3-3)便是典型。所谓“书房”,实际上是用他的摄影室布置而成。

以叠印、拼贴翻拍和化妆摆布为手法,刻意模仿绘画的高艺术摄影到19世纪80年代开始衰落。但是,这样的造型手段并未绝迹,今天依然被运用着,特别是电脑技术和数字影像的出现让过去复杂的制作变得简便易行。第四节自然主义摄影

取代高艺术摄影崛起的是新的写实风格的摄影——自然主义摄影。19世纪80年代,伴随着艺术上的自然主义思潮,反对高艺术摄影的写实风格的摄影首先在英国出现。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彼得·亨利·埃默森(Peter Henry Emerson)在1889年出版的《自然主义摄影》一书中阐释了自己对高艺术摄影的反对。“美术应该交给美术家去做,就摄影来说,并没有什么可以借助美术的,应该进行独立性的创作。”这个流派也因此书得名“自然主义摄影”。图2-4-1 彼得·亨利·埃默森《睡莲》

自然主义摄影重视对自然的感受,提倡在实际的自然环境中发掘题材,以写实手法来表现自然美的形象。自然主义摄影并不反对摄影对绘画的借鉴,只是反对用矫揉做作的手法去模拟绘画。实际上,自然主义摄影追求的是以自然环境、自然情趣和自然手法表现的画意摄影,因为自然主义摄影没有摆脱画面意境和题材上与绘画的雷同。但自然主义摄影因其对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观的强调,对后世摄影发展影响较为深刻。

彼得·亨利·埃默森《自然主义摄影》一书中的主要观点有:摄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摄影艺术可以由自然环境中的自然题材,通过取景、构图、用光和选择调焦的直接记录来实现;焦点视觉理论,即人眼视场的中间部分是清晰的,而边缘部分是模糊的,为达到人眼的视觉再现,则焦点不必完全准确,在不破坏拍摄对象的结构和形象的前提下,对焦可以有适当的模糊和变化。(图2-4-1)第五节印象派摄影

19世纪90年代,画意摄影运动又兴起了印象派摄影。印象派绘画、自然主义摄影的焦点视觉论和树胶重铬酸盐印相工艺,是促成这一潮流产生的主要因素。

印象派摄影由绘画主义摄影家罗宾森提出“软调摄影比清晰摄影更优美”的审美标准,提倡软调摄影。这个时期,许多摄影家开始运用各种柔焦和软焦手法拍摄,包括印相时加用漫射滤镜、布纹纸洗印等,竭力追求一种将影像朦胧和柔化的艺术表现效果。印象派作品从对镜头成像的控制到暗房加工都进行特殊干预,提出“要使照片看起来完全不像照片”。并且认为“假使没有绘画,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印象派摄影家还用画笔、铅笔、橡皮在照片画面上加工,特意改变其原有的明暗变化,借此来实现他们所认为的艺术化,使作品看上去更像印象派绘画的效果。

如拉克罗亚在1900年创作的《扫公园的人》(图2-5-1),就像是一幅画在画布上的炭笔画。印象派摄影家使自己的作品完全丧失了摄影艺术自身的特点,所以也有人把它归为“仿画派”。可以说它是绘画主义摄影的一个分支。这一流派的艺术特色是调子沉郁,影纹粗糙,富有装饰性,但缺乏空间的纵深感。这个流派是绘画印象派在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也因此得名。

印象派摄影主要以焦点视觉论和绘画印象派的表现形式来创作具有印象派绘画效果的摄影作品。印象派摄影作为摄影在艺术表现上的一种尝试,是对艺术摄影的丰富,但印象派摄影的模糊、朦胧效果,却是对艺术摄影的局限。图2-5-1 拉克罗亚《扫公园的人》

乔治·戴维森(George Davison,1856-1930),英国人,他主张摄影作品的艺术表现是第一位的,并且认为不是所有的照片都要强调清晰,柔和的影调才能很好地表现出艺术效果。他的代表作《葱田》(图2-5-2)正是其艺术主张的的例证,《葱田》创作于1889年,在首次印象主义摄影展中展出,并成为印象派摄影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但这幅具有浓郁乡村气息的作品不是使用镜头拍摄的,而是运用针孔成像的方法拍摄完成的。

罗伯特·德马奇(Rober Demachy),法国画意摄影的核心人物,以擅长用树胶重铬酸盐工艺创作印象派摄影出名(图2-5-3)。1895年加入连环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放弃摄影从事绘画。

约翰·度德利·约翰斯顿(John Dudley Johnston),英国画意派摄影家,擅长城市风光摄影。(图2-5-4)

在印象派摄影兴盛的年代里,许多有名的摄影家,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像施蒂格利茨、斯泰肯、克拉伦斯·怀特、科伯恩等都曾热衷过这类技法的表现。差不多同一时期,另一些画意派摄影家,如苏格兰的安楠、英国的伊文思等,则是在一种称作“直接摄影”(Straight Photography)的拍摄路子上进行创作,不少热衷印象派摄影的人,最后也都转到这条路上。施蒂格利茨、斯泰肯都是20世纪10年代后由印象派摄影转为直接摄影的重要人物。图2-5-2 乔治·戴维森《葱田》图2-5-3 罗伯特·德马奇作品

每一门艺术,必定要有自身的语言,这是艺术发展的定律。模拟和效仿,很快便使印象派摄影同早期的“高艺术摄影”一样,失去吸引力而走向衰老。软焦、柔焦的技法逐渐为大多数有见地的摄影家摒弃。当今,这种技法主要还用在婚纱摄影、时装摄影和广告摄影中,只是为营造一种浪漫、梦幻和理想化的气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