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必读文学经典(套装共3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30 03:31:57

点击下载

作者:本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学生必读文学经典(套装共3册)

中学生必读文学经典(套装共3册)试读:

前言

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时期是积累知识和文化的重要时期。要想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在同龄人中成为佼佼者,仅凭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好书可以增加我们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好书可以传递深邃的人生哲理,好书可以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广阔、更光明的世界。

对于中学生来说,选择好读书种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今中外图书浩如烟海,如何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如何选择那些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增加自己思想的深度,是每个处于这一阶段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本书正是帮助您解决这一难题,指明了一条简捷的途径。

本丛书在涵盖了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必读的文学名著的基础上,借鉴了胡适、鲁迅、海明威、毛姆等古今中外许多名家所列举的不可不读的书目,选取了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在确定这些书目的过程中,我们广泛征求了专家学者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意见,并逐一仔细斟酌、筛选,内容包括了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不同领域的精华之作。

本丛书推介的文学名著,无论是思想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极为丰富,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子夜》、《骆驼祥子》、《家》等现代文学名著,还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以及巴尔扎克、海明威、高尔基等大师的经典作品,阅读这些作品,让我们在美与丑、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对比中得到启迪。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史铁生的《病隙碎笔》等作品充满着理想主义色彩,比较适合青年人读,可以激励我们去与命运、自然抗争和拼搏。

此外,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论语》、《古文观止》、《史记》等国学经典将使我们从中一窥华夏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果壳里的宇宙》、《人类的故事》等科普读物可以激发我们认识世界、热爱科学的精神,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富兰克林自传》等名人传记则对我们树立远大理想、陶冶情操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为使本丛书更适合中学生阅读,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联系当前中学语文教学、考试的实际情况,并在学生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了解到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时遇到的难点、疑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每一部著作的导读文章中,设立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内容精要”、“地位影响”等栏目,更方便中学生对该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全书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华文精选”部分介绍了全书中脍炙人口的经典词句,既可使中学生品味其深邃的哲理或诗意,又方便摘记这些优美的词句,了解其出处;“阅读指导”和“名家导读”等栏目可帮助读者了解作品中的精彩内容和难点,从而更清楚地把握哪些应该精读,哪些应该泛读,做到泛读与精读合理组合,收获更多;“人物评析”一栏对书中主要人物的评价,有利于中学生加深对其形象的理解;此外,我们还设立了“延伸阅读”这一栏目,向同学们推荐在闲暇时间可选读的部分佳作;由于图书市场上这些著作版本很多,质量差距较大,我们特意增加了“版本推荐”这一栏,为读者推荐所选书目的最好的版本;此外,书中还精心设置了各种有创意的思考题,帮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读书和读书之后反思的习惯。全书体系清晰,图文并茂,寓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好书是一辈子的良师益友,一部好书中珍藏着无尽的宝藏。相信我们为您精心选择的这些经典书籍,将如同指路明灯,照亮每一个人前进的路,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可以让读者朋友品味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编者

西游记

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必读的30部文学名著之一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中国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

世界神话传奇经典著作之一作者:(中国·明)吴承恩 成书时间:1592年(现存最早刻本) 推荐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版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著名小说家。他出生于一个小商人的家庭里,少时就颇具文才。年轻时热衷科举,但屡试落第,到40岁才补上一个“岁贡生”。54岁时迫于母老家贫,屈任浙江长兴县丞,但因其性格倔强,不喜逢迎,仅供职一年,便弃官归乡。晚年专意著述。除《西游记》外,后人辑有《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其志怪小说《禹鼎志》已失传。

吴承恩的代表作《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优秀的长篇神魔小说,与《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合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与《水浒传》、《三国演义》类似,都是在一定史实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民间流传和曲艺、戏曲、话本等的创作,最后由一位作者做总结性的再创作而后写成的。《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优秀的长篇神魔小说,它不仅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丰富的幻想世界,而且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完整的艺术形式,其中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百年来,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从而成为我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的内容是最为庞杂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神祇、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这无疑使该书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喜爱,因此成了永不过时的、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阅读的神话故事。其内容神幻离奇、浪漫诙谐、雅俗共赏,主要人物性格鲜明,堪称文林独秀,因而流传极广,征服了亿万读者。《西游记》问世以后,受到历代读者的欢迎,它的故事和人物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尤为青少年所着迷,建国后,仅人民文学出版社就印了近300万部。正如《英国大百科全书》所评价的,“《西游记》是中国一部最珍贵的神奇小说”,它的确是世界文学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阅读重点《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巧妙地结合起来,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书海导航【写作背景】吴承恩生活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当时朝政黑暗,世风日下,作为一个饱受欺凌的小商人的儿子和屡困考场备尝辛酸的儒生,他痛感豪绅欺压百姓,朝廷任用奸佞,而自己却“欲起平之恨无力”。这便是吴承恩写作《西游记》的社会背景。《西游记》的故事来自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僧玄奘只身赴天竺(今印度)取经的史实。玄奘归国后,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写成《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其取经途中的艰险和异域风情。而玄奘另两名弟子慧立、彦琮所撰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对其取经事迹做了夸张的描绘,并插入一些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后来,唐僧取经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经过无数人的创造、取舍、增删、修改、加工,吴承恩集大成并完成最后的创作。《西游记》成书后,于1592年由金陵书商世法堂唐氏刊刻出版。据说吴承恩生有一子一女,其子过于贪婪,吴承恩在其女出嫁时仅赠予木箱一只,被其子发现,偷偷地打开将内中的《西游记》手稿窃走,刻印发行于市,待其女发现《西游记》的原稿不翼而飞后,连忙告诉其父。吴承恩闻听此事安慰女儿说没有关系,当即又加上孙悟空大闹天宫这段精彩的文字,其女则再发行《西游记》的最新本子,结果市面上有大闹天宫内容的本子流行畅销于世,其兄盗卖的书却无人购买,此乃吴承恩最高明之处。【内容精要】《西游记》主要是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全书100回,大致可以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7回,写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原是破石而生的美猴王,占领花果山水帘洞后,海外拜师,学得七十二般变化。他不愿受冥府、天界管束,大闹“三界”,自封“齐天大圣”,与玉皇大帝分庭抗礼,搅得天昏地暗。第二部分为8~13回,交代取经的缘由,写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观音访求高僧和唐僧出世,为取经做了铺垫。第三部分为14~100回,由41个小故事组成,写了孙悟空在猪八戒、沙僧的协助下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路克服了八十一难,斩妖除怪,历尽艰险,终于取回真经,师徒5人也都修成正果。

为牵动人们的视线,极尽取经路上的艰难,作者在书中设置了离奇怪诞的“八十一难”以及一路上的神奇怪异、动人心魄的神魔冲突,以反映取经过程中唐僧师徒4人所遭受的折磨和艰辛,“真经”在书中已成了“成功”和“目标”的象征。在中国人的心里,一切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要想获得成功,实现崇高理想,必须付出代价,作出努力。《西游记》的主题,鼓励的就是“历尽磨难,终成正果”的信念。人们关注着“八十一难”的过程,是因为这一系列的折磨与“历经磨难,终成正果”的中国传统的人生价值观念相一致。

故事虽以西天取经为主轴,但其中的主人公并非唐三藏,而是孙悟空。对于这一艺术形象,作者既以现实的人性为基础,又加上作为其原形的各种动物的特征,再加上浪漫的想象,写得生动活泼,令人喜爱。如孙悟空的热爱自由、不受拘束、勇于反抗等特点,体现着人性的欲求,而他的神通广大、变化无穷,则是人们自由幻想的产物;他的机灵好动、淘气捣蛋,又是猴类特征和人性的混合。而猪八戒行动莽撞、贪吃好睡、懒惰笨拙等特点,既与他错投猪胎有关,又是人性的表现。虽然,猪八戒也有长处,如能吃苦,在妖魔面前从不屈服,总记得自己原是“天蓬元帅”下凡等,但他的毛病特别多,他贪恋女色,好占小便宜,对孙悟空心怀嫉妒,遇到困难常常动摇,老想着回高老庄当女婿,在取经的路上,还攒着一笔小小的私房钱等。他在勇敢中带着怯懦,憨厚中带着奸猾。猪八戒的形象,体现了人类普遍存在的欲望和弱点。但在作者笔下,这一形象不仅不可恶,反而很有几分可爱之处。如果说孙悟空的形象有理想化的成分,猪八戒的形象则更具有日常生活中人物的真实性,读起来让人觉得亲切。这一种人物形象,是《西游记》问世以前的文学史中未曾有过的,他的出现显示出作者对于人性固有弱点的宽容态度,也显示了中国文学中的人物类型进一步向真实、日常和复杂多样的方向发展。《西游记》的写作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八十一难、七十二变,各种神魔的本领都充满幻想色彩,这是以具有充分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幻想情节来表现生活的。无论是大闹天宫,还是西天取经,虽都是以超现实的幻想构思而成,但它却是封建社会现实生活和在封建制度的压榨下,被压迫人民的斗争性格和理想、愿望的艺术概括。全书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艺术地结合起来,使不少章回妙趣横生,完满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地位影响】《西游记》风行以后,对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代,福州地方的人家,户户都为孙悟空设家堂,许多地方还兴建了孙大圣庙。到了清代,以《西游记》人物故事为原型而发明的酒席间的游戏“寻唐僧令”则风靡一时。《西游记》成书以前,唐僧取经的故事便早已传到国外,成书以后,更是迅速走向世界,而且受到海外读者的欢迎和文学界的关注。英国汉学家安东尼说:“《西游记》是中国传统小说中的精品之一。”法国当代比较文学家艾登堡给予《西游记》很高的评价,他说:“没读过《西游记》,就像没读过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这种人侈谈小说理论,可谓大胆。”这话虽欠理性,充满个人的感情色彩,但也可从一个侧面看出,《西游记》在世界小说史上有它一定的价值,也足见它的影响之巨、之深、之广。华文精选

举世无人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

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

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万种强徒,怎似随缘节俭。必行慈善,何须努力看经。阅读指导《西游记》赏析《西游记》的形成过程很长,但其中有两个阶段是最重要的:一是它基本成型的元末,一是它最后完成的明嘉靖中后期。而这两个时期的共同特点,是社会思想开放活跃,市民阶层的力量处于上升状态,作为主要面向市民的通俗读物《西游记》,其趣味与这种背景关系甚大。

鲁迅在驳斥清人对《西游记》的种种穿凿附会之说时,曾提出这部小说“实出于游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看法。小说中两大“母题”及相应的故事结构,当然可以说包含着象征性意蕴,但这种意蕴,是小说在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与现实社会、现实人生自然而然发生的内在关联,而不是有意识地把故事作为一种理性认识的隐喻来写成的。这部小说直接的创作目的,还是为了提供娱乐,给读者以阅读的快感,而作者的思想又是相当自由活泼,所以小说中一本正经的教训甚少,戏谑嘲弄的成分却十分浓厚。那些庄严尊贵的神佛,在作者笔下时常显出滑稽可笑的面貌。玉皇大帝的懦弱无能、太白金星的迂腐而故作聪明暂且不论,像观音菩萨在欲借净瓶给孙悟空时,还怕他骗去不还,要他拔脑后的救命毫毛作抵押;就是在西天佛地,因唐僧“不曾备得人事”,阿傩、伽叶二尊者便不肯“白手传经”,使唐僧只得交出紫金钵盂。而如来居然堂而皇之地为这种敲诈勒索行径作辩护,说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向时众比丘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老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佛祖在这里竟成了斤斤计较的生意人。这些游离于全书基本宗旨和主要情节的“闲文”,不仅令人发噱,而且表现出世俗欲念无所不在、人皆难免的意识和以庸常的观念看待神圣事物的态度,这里面透露着商业社会的气息。在中国文学史上,以神话为素材的文学创作一向不够发达。《西游记》立足于民族文化之林,又吸取外来文化的营养,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描绘出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创造出许多离奇的神话故事,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生动的神话艺术形象,不仅填补了中国文学的一种缺陷,而且体现了中国文学在一旦摆脱思想拘禁以后所产生的活力,这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此外,《西游记》虽是由众多零《西游记》英文版封面散故事传说汇聚成的一部大书,但经过再创作,结构却相当完整;它的文字幽默诙谐、灵动流利,描写了各种奇幻的场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中国文学史》)

似庄而谐的神魔小说

在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中,《西游记》要算是最驳杂的一部书。它糅合进了佛、道、儒三家之言,颇为齐全地让佛、道两教的神祇、仙人都登场表演,时而讲“禅心”、“六贼”、“圆觉”,时而讲“真性”、“元神”、“凝玄”,故弄些玄虚。而在这佛、道兼容的神仙世界里,又以直写或隐喻的方式,注入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时而掉书袋式地丢出几句儒家圣人的至理名言,似庄而谐,令人解颐。

对这样一部神魔小说,要想做出比较确切的、与普通读者的阅读感受吻合的理性解析,就要首先考察一下它的成书过程,作为小说情节文体的唐僧取经故事的演变过程,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从这中间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这个本来是弘扬佛法的故事,怎样会加入道教的内容,又怎样蜕变为富有文学魅力、情趣的小说,以及由其自身矛盾所形成的艺术特点。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西游记》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臻于第一流的伟大作品。它也是明代长篇小说的重要流派之一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它在神魔小说中的地位,相当于《三国演义》之于历史演义小说。

神魔小说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叫做出身传,另一个部分叫做灵应传或降妖传。《西游记》的结构也是这样。它的前7回,介绍孙悟空的出身,其余93回,是全书的主要部分,演述唐僧、孙悟空等师徒4人降妖伏魔、西天取经的故事。

孙悟空出身传中的大闹天宫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机智的、坚强的孙悟空的形象。他具有强烈的反抗性格,藐视腐朽无能的天宫统治者,喊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正像有人所说的,“如果没有历史上发生的许多次规模巨大的、猛烈冲击了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农民战争,大闹天宫的情节不可能想象得那样大胆,孙悟空作为一个叛逆者的形象也不可能塑造得那样光彩夺目”。

西天取经故事表现了神魔小说的两大主题:寻找与追求,斩妖与降魔。《西游记》把二者巧妙地联系和结合起来。它显然告诉人们:为了寻找、追求、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和目标,为了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必然会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人们必须去顽强地战胜这些困难,克服这些挫折。(袁世硕)名家导读《西游记》一书,自始至终,皆言诚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学,并无半字涉于仙佛邪淫之事。或问《西游记》果为何书?曰实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清代学者 张书绅

吴承恩撰写的幽默小说《西游记》,里面写到儒、释、道三教,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统治意义的神话作品。吴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欢看。——鲁迅《西游记》其想象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极为鲜明。而且读者面最宽,老少咸宜。此书的副作用极小,是一部鼓舞人积极斗争、永不灰心、为理想或目标百折不挠的书。——北大教授白化文《西游记》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美国大百科全书》《西游记》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令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法国大百科全书》人物评析

在《西游记》的众多的人物中,最受读者欢迎的形象是孙悟空。

被压五行山之前的孙悟空,访师求道,学得了超常本领,而后闯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入地府撕碎生死簿,闹天宫推翻金銮宝殿。这个时候的孙悟空是自由的,他天真烂漫、调皮任性、无拘无束、无法无天、上天入地、独往独来,凡是他想做的,谁也无法阻挡。而五行山下出来的孙悟空,被委以重任,他头上镶嵌了紧箍咒,如同为一个迈入成人行列的人所行的成人礼。从此顽皮胡闹、我行我素的孙悟空便被定了行为规范。大闹天宫的神魔英雄,变为取经路上的孙行者,金箍加顶,受制于人,总带着一种悲剧的意味。读者之所以感到这种悲剧意味,是因为人们借助于理想人物孙悟空所淋漓发泄的人类酷爱自由的天性,随着金箍加顶而被禁锢了。所以当他妖性发作,不服唐僧管教,因而受到紧箍咒的惩罚时,读者的同情心总是倾注在孙悟空一边。

孙悟空是作者寄托自己政治理想的人物,被委以重任,要保护唐僧去完成西天取经的神圣业绩。他被师父赶回到花果山后,还念念不忘“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表现的是这个天马行空的人有了责任感,他对唐僧的保护和顺从,表明这天不管地不管的妖猴也学会了遵从,终于历尽艰难,保得唐僧取回真经,修成正果,位列“斗战胜佛。”《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形象。他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妖魔鬼怪,浑身是胆,满腔正气,勇于斗争,体现了人类英雄所共有的美好品德。青春感悟

将挫折化为前进的动力

在这个假期,我阅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尽管每个人读完之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是都会认为这部巨著是十分具有价值的,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的形象都被作者吴承恩刻画得淋漓尽致。《西游记》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名著,故事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形象人人皆知。

在故事中,白骨精使用阴谋诡计,要吃唐僧肉。为了保护唐僧,徒儿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流血负伤倒也无妨,只要伤得其所。遇到火焰山的阻挡,孙悟空战胜了牛魔王、铁扇公主,取得了芭蕉扇,才煽灭了火焰山的熊熊烈火,继续踏上征途。这些描写都是令人犹如身临其境,回味无穷。《西游记》创造了神奇绚烂的神话世界。情节生动、奇幻、曲折,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浪漫色彩。天上地下、龙宫冥府、八十一难、七十二变,各种神魔都充满幻想色彩。他们使用的武器法宝都具有超自然的惊人威力:孙悟空的金箍棒重13500斤,缩小了却可以藏在耳朵里;芭蕉扇能灭火焰山上的火,缩小了就能含在嘴里。而且任何法宝和武器都会有对手,比如孙悟空的金箍棒虽然厉害,可是青牛怪的“金刚琢”却能将它套去。《西游记》中主要人物的性格鲜明,如孙悟空身上有猴子的灵活好动和性情急躁的特点,又有神仙般的七十二变和腾云驾雾的本领。猪八戒贪吃贪睡,但是又十分淳朴。作者把人身上的特点运用在了这些动物身上,有时还有一些戏剧色彩,让人神游其中,因此使这部巨著的内容变得不再枯燥无味。

通过阅读这部文学巨著,我发现这其中也蕴涵着很多的人生道理。其实人生就是如此,在不断进行中遭遇挫折,有挫折时,就得搬掉绊脚石;一帆风顺时,当然就要积极地享受它。

有人喜欢顺利,希望一生都不被绊倒,不流泪,不疼痛,不危险,不过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这一辈子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挫折不是魔鬼,顺利并不是天使,它们都是我们的朋友,要陪伴我们走完一生。

挫折其实就是一个人在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绊脚石,即使愿望不能实现也不要出现不快的情绪。挫折能够锻炼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还能激发人的潜力。所以挫折不仅仅只是魔鬼,它也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在生活中,没遭受过挫折的人根本是不存在的,“你怕狼,就不要到树林里去!”问题是,我们不到树林里去,也许就发现不了很多的东西。所以,我们只能接受挫折,善待挫折,战胜挫折,勇敢地面对挫折,最大限度地减轻它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将其化成前进的动力。

通过阅读《西游记》这部文学巨著,我受益匪浅,精彩生动的故事情节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充实了生活;而它其中蕴涵着的人生道理使我深有感触,懂得了许多,也使我对人生了解了更多。

总而言之,《西游记》使我懂得如何善待挫折,勇敢地面对困难,取得成功。(丁泽)思考

在《西游记》全书中,唐僧是一个迂腐、懦弱、人妖不分的人,而且动辄就“纷纷落泪,魂飞魄散”,因此,很多人不喜欢他。然而,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懦弱胆小、没有法力的凡人,内心却有着不取西经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读完《西游记》,你是怎样看待唐僧这个人物形象的?延伸阅读《封神演义》是我国明代许仲琳创作的一部趣味横生的神魔小说,以商周易代为历史背景,描写了商纣王无道,周武王在姜子牙的辅佐下进行讨伐,天上的神仙分成两派参与争斗,最终纣王失败自焚,姜子牙将战死的主要人物——封神。小说自问世以来畅销不衰,书中的姜太公、哼哈二将、四大天王等人物,至今为人们所熟悉。《镜花缘》是一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书中的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叙述武则天时代,秀才唐敖赴试中探花,但因曾与反对武则天的唐室旧臣徐敬业、骆宾王等结拜弟兄,被人告发,结果探花被革,仍降于秀才。唐敖从此绝意功名,随妻弟林之洋漂洋出海,游历了数十个国家,耳闻目睹了形形色色的异国风土人情。后来终有所悟,遁入仙山小蓬莱再不归返。后一部分叙述唐敖之女唐小山赴海外寻父不成,回国后参加天下才女考试,结果和另外99个女子同中才女。她们实际上是天上100位花神托生人间的化身。

特别推荐《聊斋志异》是清初蒲松龄撰写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近500篇故事,以写花妖狐魅、畸人异形著称于世。奇特诡谲的故事情节,异彩纷呈的人物形象,不同流俗的美学理想,构成了本书的独特风格,把中国文言短篇小说创作艺术推向顶峰。《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多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新奇,结构巧妙,千姿百态。作者将古代小说中“志怪”、“传奇”和“人情”的精华特色揉为一体,其艺术造诣在历代文言小说之上,是17世纪后半期话本、拟话本小说已过花红时节结出的硕果,也是我国微型小说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的分水岭。《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很快风行天下,脍炙人口。在名作如林、异彩纷呈的古典小说领域里,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像《聊斋志异》那样,用文言写作,而又拥有如此众多的读者,不仅为士林所看重,也因为它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成为一部民间文学,雅俗共赏。

名人传

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必读的30部文学名著之一

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的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图书之一

影响人类文化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法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作者:(法国)罗曼·罗兰 成书时间:20世纪初 推荐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译者:傅雷,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翻译作品30多部,现已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作者简介罗曼·罗兰(1866~1944),这个名字就像一颗恒星,永久地闪耀着光芒。这位法国著名作家和音乐史专家,以他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所描绘的不同种类人物形象以及其对真理的热爱而影响了世界文学史。在世界文学领域里,罗曼·罗兰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罗曼·罗兰出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899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读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

罗曼·罗兰的一生贯穿着人道主义精神。其创作前期受托尔斯泰影响较深,主张全人类抽象的“爱”,以“英雄精神”对抗资本主义的社会沉沦和文化堕落,提倡艺术为普通人服务。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胜利后,罗曼·罗兰深刻地认识到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对无产阶级革命寄予希望,他积极投身于进步政治运动,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反帝反法西斯主义文艺战士。

罗曼·罗兰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戏剧、小说、传记和音乐史论著作,最重要的有《革命戏剧》8部、《名人传》、《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其中《约翰·克利斯朵夫》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先后获得1913年的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代表了罗曼·罗兰一生创作的主要成就: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与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

罗曼·罗兰被《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20世纪法国文学中最伟大的神秘主义者之一”、“人类深深爱戴的作家”。1944年12月30日,这位伟大的作家永远停止了他自己的战斗生涯,告别了人世。然而,他充满战斗的一生、他为人类创作的众多精神食粮、他那不屈于黑暗势力的崇高人格,却将永远与人类同在,永远鼓舞后人。《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的合称。书中的3位“名人”都是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为了向世人展示这3位艺术大师不朽的一生,作者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表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3位在各自领域有杰出表现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苦难的伟大情怀。3部传记合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共鸣,如同一曲让人荡气回肠的“英雄交响曲”。《名人传》告诉我们:悲惨命运不只降临于普通人,它同样也降临在伟人身上,享有盛名并不能使他们免除痛苦的考验。我们可以从中得知,遭受磨难的不只是我们,还有许多杰出的灵魂与我们同在,与我们承受同样的苦难。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人类心灵的3份手稿,以激情文字谱写的3首英雄赞歌,中学生应将书中的3位名人作为自己的精神导师,指引自己在人生路上勇敢前进。阅读重点

作者紧紧抓住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的标尺,揭示了人类历史上3位苦难英雄的内心世界。

作者遵循历史的真实性,避免虚构,运用主人公的原话、同时代人的证明、时代文献等,使3位大师以真实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书海导航【写作背景】20世纪初,整个欧洲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着拜金主义的倾向,一切都以利己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使社会变得庸俗不堪。在物质利益决定一切、欺小凌弱和暴力成为国际秩序的时代,人们需要的是高尚的精神,甘愿自我牺牲、以痛苦为人类献祭的榜样。因此,罗曼·罗兰想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他选择了19世纪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19世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为他们立传,是希望这些艺术巨匠的精神能引导人们脱离低级的生活。【内容精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本书并非单一的介绍主人公的生平,而是运用优美而又饱含深情的文字着重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这三位伟大的天才,在其忧患叠加的人生旅途上,为能创造出不朽杰作而献出毕生的精力。罗曼·罗兰以其生花妙笔将我们带进艺术家们的内心世界,使我们在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鼓舞。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遵循着历史的真实性,避免虚构,他运用主人公的原话、同时代人的证明、时代文献等,使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位大师以真实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作者通过三位传主最普通和最重要的活动,突出了他们的个性。在书中,罗兰虽然始终把英雄主义、伟大人物的精神面貌提到首位,但他并没有把他们理想化,而是真实地写出了他们的局限和弱点。在罗兰的笔下,这些伟人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们能够克服自身的缺点,从而获得超越。

在《名人传》中,罗曼·罗兰描绘的三位艺术家是不同领域的天才,因此,他用不同的笔法将他们精神和肉体上所受的折磨、生命的伟大和丰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为我们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贝多芬是音乐家,米开朗琪罗是雕塑家、画家和诗人,他们的艺术作品不同于托尔斯泰的文字作品,所以,罗曼·罗兰并没有用文字去描绘前二者的作品,而是侧重于这两位创作出杰出艺术品的大师的精神和心灵世界。贝多芬与米开朗琪罗也是不同的。贝多芬天性乐观,他希望快乐,即使身陷于悲苦的深渊,他也要歌唱欢乐。因此,在《贝多芬传》中作者刻画的是贝多芬以一种无可抗拒的力量扫空忧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骄傲的生命历程。米开朗琪罗内心是忧郁的,他的心中弥漫着黑暗,因此在《米开朗琪罗传》中,罗曼·罗兰刻画的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这种对主人公内心黑暗的描绘,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痛苦以及因由这种痛苦而带来的伟大,而且我们可以由此更好地理解米开朗琪罗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托尔斯泰传》是这三篇传记中最长的一篇,也是对主人公的生平及创作刻画得最详细的一篇。罗曼·罗兰在这本传记中用很大的篇幅来分析托尔斯泰的作品,通过这些分析来展现其精神和心灵世界。

贝多芬用痛苦换来的欢乐化成了不朽的音乐,米开朗琪罗用他生命的鲜血雕塑了后人须仰视才见的巨作,托尔斯泰相信“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凭借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他们为人类留下光辉的艺术杰作,而罗曼·罗兰则使这三位艺术大师的形象永远为世人所敬仰,彪炳史册。【地位影响】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的伟大之处是能战胜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罗曼·罗兰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的标尺,从而使他的《名人传》成为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真实的内心世界的一部传记。通过本书,读者可以走进三位大师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在与这些伟人进行心的交流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华文精选

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看来,那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

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欢乐。”阅读指导

感受崇高

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名人传》就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一流的传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译者,使这部作品很快即成为经典名著,时至今日仍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20世纪的前半期是人类历史上风云激荡又苦难深重的时期,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傅雷先生翻译《名人传》,都是有感而为,是要从这些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傅雷先生说,“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幻想的苦难;唯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这是我15年前初次读到《名人传》时所得的教训。

那么,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我们宁愿去赞美他们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

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在是金石之言。《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李瑞华)名家导读

传记里的三人,一位是音乐家,一位是雕塑家兼画家,一位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由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著名作家 杨绛

这部杰出的传记无论在国内外都激励了不止一代读者。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名人传》仍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而且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所呈现的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能体察自己的卑微与渺小,并激励我们去追求丰富而伟大的人生。——《法国小说史》青春感悟

感谢《名人传》

人生之路坎坷不平,仅经15个春秋的我,却已尝尽酸甜苦辣。在这条路上,影响我的人和事并不少,但我首先应感谢罗曼·罗兰写出的这部惊天地、泣鬼神的《名人传》,是它不断激励我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名人传》中的人和事已变成了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当我失败时,它鼓励我不要畏惧困难和挫折,奋勇前进,去追逐成功的喜悦。当我想放弃时,它劝告我不经风雨怎会见彩虹,苦尽才会甘来,只有不懈地追求,不停地奋斗,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当我懊丧时,它使我找回自信,抛弃烦恼,努力拼搏。当我徘徊时,它激励我战胜阻碍,奋勇前进,用自己的行动换回成功的果实。当我成功时,它警示我,成功的背后往往孕育着失败,开拓进取,换回新的成功才是最重要的……

在人生道路上,困难、挫折肯定少不了,然而这些已不再重要。《名人传》使我坚信:只要拼搏奋斗,再大的困难也会被踏平——我感谢《名人传》!(袁栋栋)

与命运抗争

寒假中,我读了《名人传》,其中包括《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和《贝多芬传》读完后让我感触很深。

面对人生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我们往往表现出的是胆怯和逃避,不能直接面对它们,更谈不上克服它们了。虽然,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和贝多芬的一生都是十分痛苦的,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挫折,但他们却从未停止过奋斗,用他们的顽强意志和毕生的精力创造出了他们伟大而传奇的人生。我们又何尝不可像他们一样,用自己的信心、努力和勇气去面对挫折和磨难呢?

想要成功,就必须打败怯懦。伟大的英雄们在一生当中也同样遇到了许多的磨难,如果他们也像我们一样只会逃避,不懂得如何去面对,那么他们又怎么能称得上是英雄呢?

海伦·凯勒从小就是残疾人,但她不但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努力,为长大以后有所成就打下了基础。

人生中的困难是必然的,但能不能去克服它们,取决于自身。在遇到挫折时,我们一定要想到这样一句话:“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如果你没有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那么别人给你再多的帮助也是徒劳的。不要再退缩,不要再逃避了,让我们鼓起勇气去面对困难,创造我们美好的将来吧!相信明天会更好!(佚名)思考

在这个追求物欲、崇拜金钱的时代,我们需要英雄,呼唤英雄,电影《英雄》、《天地英雄》的问世,“非典”的有效控制,神舟五号的升空,让我们对“英雄”有了更多的理解。仿照罗曼·罗兰,也用一句话给你心目中的英雄下个定义,并思考在中国历史上,哪些人物符合书中“英雄”的标准,以及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英雄。延伸阅读

拿破仑代表了欧洲的一个时代。在《拿破仑传》一书中,德国著名的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以其生花之笔,将拿破仑的人格魅力和文治武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世界人民心目中的一个传奇式人物。卡尔·桑德堡的《林肯传》为我们了解林肯这位伟大人物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19世纪最杰出的作家及政治活动家,他的一生极富浪漫色彩和战斗气息。法国当代作家安德烈·莫洛亚写的《雨果传》为我们勾勒出了这位名人的全貌,这部传记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堪称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

特别推荐

毛泽东,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位典型的中国大人物;中国的近代史上,深深地烙上了他的标记。任何一个想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无法回避毛泽东这个伟大的名字。毛泽东生平的历史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丰富的横断面,是了解一个特定时期的中国发展的重要指南。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逄先知主持编写,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主要依据是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同志建国前的文稿、电报、书信、讲话记录和他所参加会议的大量记录;同时,参考了同毛泽东同志有过直接接触的同志的访问记录、回忆录和当时的报刊资料,根据丰富而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写出的一部比较翔实的信史。

鲁滨孙漂流记

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必读的30部文学名著之一

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

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作者:(英国)丹尼尔·笛福 成书时间:1719年 推荐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译者:徐霞村,原名徐元度,一生著作及译作甚丰,是活跃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名翻译家、作家。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1660~1731),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人,现实中的他就像鲁滨孙一样有着非凡的传奇经历。他出生在清教徒商人家庭,20多岁开始经商,从事过多种行业,到过欧洲大陆许多国家。笛福并非一个远离政治的商人,他的政治立场属于新兴资产阶级,他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甚至为政客们充当秘密情报员。他四处冒险,并因此获得声誉和地位,但也因针砭时弊而三次入狱,几次经历逃亡的艰辛。在年届60之际他开始创作《鲁滨孙漂流记》,这是他第一部,也是写的最成功的一部作品。他因此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

以后笛福又写了许多小说,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辛格顿船长》(1720),《摩尔·弗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等。他的小说多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通过普通人的遭遇和命运,反映了18世纪初期英国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形成时的现实。笛福晚年生活十分贫困,他临死前为了躲债不得不离家出走,1731年,他客死异乡。

学过《荒岛余生》这篇文章的同学一定都很喜欢鲁滨孙在荒岛上与自然顽强搏斗,为求得生存而建造小屋、寻找食物,对付野人和野兽的袭击的故事。那么,你是否还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的支撑令鲁滨孙在沦落孤岛、身处绝境时竟能克服常人难以面对的困难,勇敢地活下去?《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会给你答案,笛福的这部小说一问世即风靡全球并畅销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据说,除了《圣经》之外,《鲁滨孙漂流记》是再版最多的一本书。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在一个青少年的成长道路上,应该让他阅读的第一本书就是《鲁滨孙漂流记》。因为作为一个人,首先应该学会的便是如何生存。《鲁滨孙漂流记》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不仅为笛福赢得近500个名誉头衔,而且各种译本、仿作出了近700种。法国启蒙哲学家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将它作为爱弥儿15岁时的必读书,因此,本书成为教育史上的里程碑,是西方青少年最喜爱的一部小说。此外,《鲁滨孙漂流记》还引发了许多伟大哲人的思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曾数次引用鲁滨孙的故事来说明资产阶级的本性。可以说,这部小说是一部雅俗共赏的经典名著。阅读重点

本书可谓18世纪欧洲第一部最主要的长篇小说,其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在世界文学中塑造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典型形象。

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书海导航【写作背景】本书成书于1719年左右,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受一个名叫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的海上历险经历启发而写成的。笛福本人的生活经历相当丰富,年轻时在多种行业中谋过职,混迹于复杂的英国政坛。年近花甲时,他提笔创作《鲁滨孙漂流记》,获得极大的成功。书中主人公鲁滨孙在流落荒岛以后所体现出来的进取精神以及挑战自然的信心与勇气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广泛推崇,而笛福也因本书的成功被喻为“英国小说之父”,并因此奠定了其英国小说鼻祖的地位。【内容精要】《鲁滨孙漂流记》讲的是主人公鲁滨孙漂流孤岛,独居28年,历尽艰难困苦,终成巨富返乡的故事。这本小说通过鲁滨孙的故事,赞美了劳动,赞美了人对自然的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与追求。卢梭认为,这本书对自然教育进行了形象、精彩的论述,“我们关于自然科学的一切谈话,都不过是对它的一个注释罢了,”所以他选定这本书作为爱弥儿消遣和学习的读物。

本书描写的故事充满惊险和传奇,它突出了人与自然的斗争,不仅生动有趣,还可使读者从中深切感受到主人公鲁滨孙勇敢、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男子汉气概,以及人类的智慧和巨大创造力。《鲁滨孙漂流记》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在世界文学史上塑造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典型形象。鲁滨孙不安于平静的家庭生活,把遨游四海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一旦成人,就违背父命私自出海远航,他有一股压抑不住的冒险的进取精神。他白手起家的传奇经历是每一位不甘于平庸生活的年轻人的梦想。流落荒岛后,他不是听天由命,坐以待毙,而是发挥自己全部才智,不断用自己的劳动改善自己的伙食和居住条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精,创建了自己的王国。他通过劳动成为自然的主人,在某种意义上,本书是一曲对劳动的礼赞。鲁滨孙所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四处扩张的时代,在他身上充分地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富于冒险、充满野心、百折不回的顽强毅力和一种斗志。因此,鲁滨孙很自然地成了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

在英国文学中,本书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作者在序言中曾强调指出:“这本书完全是事实的记载,毫无半点捏造的痕迹。”笛福把假想的事物写得栩栩如生,准确生动并细致地描写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作者惊人的叙事手法达到了逼真的境界,正如著名评论家埃文斯所说:“小说信笔直书,像闹钟一样,发条走完就自动停下来,但只要还在走动,注意力就仍吸引在那里。”【地位影响】《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笛福采用了第一人称和回忆录的形式,用日记的穿插方式生动记下了书中人物内心的感受和对事物的思考。文体简朴、明晰,语句通俗、浅显,作者特别强调文章要有简明的风格,正因如此,本书才能广泛在群众中流传。小说主人公鲁滨孙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该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在这部作品中,笛福热情歌颂了人与自然的顽强斗争。尽管几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但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斗争远远没有完结,只要这种斗争没有完结,人类就永远需要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就永远要从前人的斗争中吸取精神力量;也正是因为这样,《鲁滨孙漂流记》才会历经两百多年而不衰,至今仍然具有振奋和鼓舞人的斗志的巨大力量。华文精选

什么是人生的杰作?什么是伟人的功业?带着表面上的辉煌胜利而通过了世界舞台的这些人,就是所说的英雄吗?声名卓著,青史留名,就变得伟大了吗?那不过是为子孙后代编造的一个故事,直到它演变成了传说、传奇。

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别的好处。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阅读指导

28年孤岛生涯历险记

1704年,一名英格兰水手因与船长发生冲突,航行途中被丢弃在一个荒岛上。4年后一位航海家发现并救回了他。此时,他几乎已经变成茹毛饮血的野人了。这则轰动一时的奇闻,激发了英国作家笛福的灵感,他以此为素材,匠心独运地创作了一部举世闻名的冒险小说《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出身于中等资产家庭,但他不甘于舒适享受和庸碌度日,热心海上冒险。他第三次航海到巴西,成了当地一名庄园主。当鲁滨孙再度远航到西非时,不幸在西印度群岛触礁,全船覆没,仅他一个人幸存,独自漂到一个渺无人烟的荒岛上,从此开始了不可思议的孤岛生涯。在长达28年的与世隔绝的荒岛生涯中,鲁滨孙经受了数不清的严峻考验:地震、旱灾、疾病,以及工具材料不齐,因缺乏经验劳而无功等,但他从不灰心颓丧,以“不成功决不放手”的顽强意志,用双手克服无数困难,并逐步建起美好家园。有一次,鲁滨孙从来岛上开人肉宴的土人手中救出了一个将要被杀死的俘虏。这天正是星期五,所以便给他取名“星期五”,收为自己的仆人和朋友。此后,鲁滨孙又从另一批土人手中救出了“星期《鲁滨孙漂流记》英文版封面五”的父亲和一名西班牙人。此时一艘英国船只恰好在岛上抛锚,船长被哗变的水手抛在岸上。鲁滨孙当机立断地带领“星期五”,帮助船长夺回了大船,他也就此结束了荒岛生涯,乘船返回了阔别30多年的故国。《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启蒙主义的代表作。鲁滨孙这个人物,是欧洲启蒙主义第一次出现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正面形象,正像恩格斯所说的是一个“真正的资产者”。尽管他本质上是一个以剥削他人而生存的殖民者,但是那种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冒险精神,那种顽强坚毅、不畏困难的斗志,那种凭双手实干以求生存与发展的信念,在当时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英国评论家杰克这样说:“人们如果要重新抓住资产阶级在它的年轻的、革命的、上升时期的旺盛而自信的精神,那么最好的导引无过于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了。”

由于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加之孤岛生涯中细节描写的逼真,因而取得了“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几乎让人觉得真有其人。小说于1719年出版后,受到世界各国老少读者的热烈欢迎,笛福也因此而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著名的美国专栏作家费迪曼教授这样评论说:“孩童时期,这部书只是读来有趣,成人之后再去读,就会知道这是不朽的杰作。”(佚名)

生命的张力

世界上没有伟大的人物,但有伟大的挑战与奋斗!18世纪初,英国人笛福以自传式游记的形式,为世人塑造了一个迎接伟大挑战的平凡人——鲁滨孙。他的冒险故事不但流传世界各国,同时鲁滨孙这个名字也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

故事的主人公鲁滨孙不顾双亲反对,决意舍弃家乡发展事业,一心想要航海,出外实现他遍游世界的梦想。可是从他踏上第一艘船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必须时时面对危险的命运。在一次海难中,他失去了同伴,失去了船,独自沦落到一座人迹绝至的荒岛上。但他并没有茫然失措地坐待死神的召唤,反而冷静地以智慧和毅力化解重重危机。他利用简单的工具搭建居所、制造器物、播种大麦、驯养禽畜,甚至收服野人,成为荒岛之王、万物主宰。最后因为援助一位英籍船长收复失船,才在离家35年后回到人事已非的故乡。

我所喜欢的是小说中一个个细小的情节:鲁滨孙精心营造自己的堡垒;鲁滨孙圈养小山羊;鲁滨孙狩猎;鲁滨孙在葡萄林子里吃了个饱,又把吃不完的葡萄背回来晒成葡萄干;鲁滨孙的“消夏别墅”;鲁滨孙教“星期五”说话等。为什么这些琐碎的细节让我们读起来如此的意兴盎然,因为鲁滨孙并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和我们一样在生活着;但这些琐碎的细节却又是鲁滨孙同困境对抗的过程,且这些困境是几乎每个人都曾体会到的:黑暗,饥饿,恐惧,孤独。鲁滨孙的经历之所以具有传奇性是因为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困境被放大了,对抗困境的时间被拉长了。

当初,笛福在塑造这个人物时,为他取名鲁滨孙意为罗宾汉之子。罗宾汉是传说中统御森林的侠盗,“他的儿子”自然也有不畏艰难、统御万物的能力;所以我们看到的鲁滨孙,总能在最痛苦的经验里找到安慰自己的事物,继而燃起奋力一战的勇气。

我有的时候想,生命不妨被划分成一个个困境,在对抗困境的过程中,时间被慢慢消解。鲁滨孙可以被命运抛掷到无人荒岛,也许我们也会遭遇同样的经历,那时的我们应该如何生存下去呢?而在物质充盈、工具现代化的社会中,我们又有多少勇气可以对抗困境啊?

其实,在真实的人生里,面对大大小小的挑战,每个人都必须单打独斗。如果我们永不放弃奋斗,就能成为主宰自我命运的鲁滨孙,进而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

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往往是他站得多高,看得多远,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可是轻若浮尘的柳絮尚且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时候,生命张力的真正体现恰恰在于他可以负荷多大的困难和在困境的重压下能否伸缩自如,不是吗?

不同时代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宗教人士、文学史家和文艺评论家,可以从各个角度解读《鲁滨孙漂流记》,但一般读者,不论是青少年或中老年,大多把其作为一部冒险小说来阅读消遣而已。事实上,这部小说之所以风靡当时而又历久不衰,并不是因为历代评论家的种种褒扬,而是因为《鲁滨孙漂流记》以生动的、吸引人的故事表达了只要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就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因此才会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这就是《鲁滨孙漂流记》至今还没有失去,而且永不会失去它的光彩的原因。(雪薇)名家导读《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包含每个人生活的寓言……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都遭受孤寂的折磨。笛福象征性地描述了这种孤独:“把鲁滨孙和上帝一起抛到了荒岛上。”因此《鲁滨孙漂流记》其实是描述了一种普通人的经历感受的寓言故事,因为我们都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