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素质教育——理想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3 15:51:14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孩子素质教育——理想篇

孩子素质教育——理想篇试读:

内容提要

流沙河的诗清楚地告诉孩子们:“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孩子素质教育——理想篇》将帮助孩子们树立理想,教孩子们如何实现理想,成就自己想成就的事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第一章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幸福美好,有所作为。什么是人生,如何看待人生,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人生的重大问题。本章我们将学习人生观问题,即运用前面学过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去创造一个美好而有意义的人生。

一、人生观

(一)人生观的涵义

人们生活在世界上,不仅要认识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而且每时每刻都要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和他人形成各种各样的联系。作为人生存和发展过程的人生,涉及到人的工作、学习、友谊和爱情等领域,包含着欢乐与痛苦、顺利与曲折、幸福与悲伤、美好与丑恶等丰富而具体的内容,有人歌颂人生的美好,有人叹息人生的渺茫,有人赞颂创造与奉献,有人只想到索取与享乐……,归纳起来,无非就是回答这样一些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有什么意义?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人们对这些人生根本问题的回答以及根据各自的人生实践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就是人生观。所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人生过程不仅是生命的生理过程,而且是社会实践的过程。个体人生观形成的过程,是认识人生和人生实践的过程。认识人生是人生观形成的基础,人生实践就是人生观形成的实践,两者的和谐发展就是知与行的统一。只有对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才有自觉的人生实践。人生观的形成既受人们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又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主观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人生观。有科学、崇高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有追求感官快乐的享乐主义人生观,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混世主义人生观,还有看破红尘、悲观厌世的人生观等等。

不管人们的人生观有怎样的千差万别,其主要内容不外乎有三方面:一是人生目的,是回答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人生的目的多样而复杂,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则是多种多样,有追求名利、有追求权势、有追求享乐等,交错存在于社会中。应该强调,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生目的应该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人生态度,回答应该怎样做人的问题,指为实现人生目的面对人生所采取的态度和行动。要了解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必须通过对其生与死、乐与苦、公与私、得与失、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等人生基本矛盾所作出的回答与抉择的行为方能作出判断。无产阶级对现实生活是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和自强不息精神的。三是人生价值,回答人生怎样才有意义,是根据人的行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作用与意义对人生进行的评价。无产阶级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它决定其它的方面: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同时,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对人生目的又有一定的影响。人生观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具有个体差异性。在社会生活中,任何一个理智健全的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只是有自觉意识到、没意识到、有积极、有消极、有正确、有错误等之分,而不存在有无之别。

第二,具有阶级性。由于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各不相同,因而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人生观。在阶级社会中,人生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每一个阶级的人生观,都直接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如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产生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利己主义人生观;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则必然产生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为人民服务的科学人生观。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人生观是根本对立的。

第三,受世界观的制约。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与人生观都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形成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是统一不可分的。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中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中包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即自然观;对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即社会历史观;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看法即人生观。人生观是一定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

一方面,世界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观,世界观支配着人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决定着人们对理想、信念、苦乐、生死等的看法。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如学习和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对人生目的和意义就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并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矛盾。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生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处世必须遵循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而不是什么“人生如梦”;辩证唯物主义还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那么当我们在人生征途上顺利时,取得成绩时,就不应骄傲、固步自封;在遇到困难逆境时,也不悲观失望,而要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困境。如果从唯心主义世界观去观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生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就容易接受“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人生信条,导致极端个人主义。

另一方面,人生观形成以后,又直接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都会对世界观的形成有影响,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改变世界观。在我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些老一辈革命家,他们树立了为国为民的人生观,正是由于这种人生观促使他们去寻找救国救民的革命理论,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在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惧怕困难和挫折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的。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选择人生道路,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为祖国、为人民多做贡献。(二)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

人生涉及的问题很多,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问题中最普遍的问题,人生中的一切问题都与社会密切相关。人存在于社会,一降生于世,就处在同他人、同社会的各种既定的关系中,没有社会就不会有个人,没有个人也就没有社会。个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特定的具体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发生的,而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以一定的社会背景为依托而发生的。所以,个人对社会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不同人生观的主要标志,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贯穿人生理论的各个部分,是人生和人生观的基本问题。

我们知道,人生活在世界上,主要同两类对象打交道:一类是自然界的事物,一类是社会领域中的人,于是就形成了人的两种基本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在劳动的基础上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人作为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生物,必然具有自然属性,表现在:人一刻都不能离开自然界,人要靠自然界提供的各种资料维持生存;人有自然欲望,如人都有食欲,饿了就要吃东西;有自卫能力,生命受到威胁就要反抗等本能反应。然而,人的这种自然属性已受到社会性的影响,如自我保存能力,这是人和动物都有的特性,但表现上是有极大差别的。动物遇到危险时,只会采取各种消极的办法反抗,而人遇到危险时,却是在理智和道义的支配下,必要时采取舍身取义,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因为人的任何需求和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下形成的,同时也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影响下实现的。

人的社会属性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创造了人。人们需要吃、穿、住、用,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人们运用一定的劳动工具作用于一定的劳动对象来获取物质生产和生活资料,劳动在猿向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言和思想,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这三者都是社会性的产物。在生产活动中,人们要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与人之间也要发生关系,如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等,生产活动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突出表现。从事生产的人只能是社会的人。

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产物。每个人一到世界上,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最初接触家庭成员,进而是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亲友关系以及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等,其中经济关系是基本的,决定并影响其他社会关系。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个人是不存在的。

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是自然屑性和社会属性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有机统一的整体。自然属性是人的基础,而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因为人的社会属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殊性质,如人的劳动、意识、语言等是社会的产物。其次,人的社会属性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人具有意识,意识控制人的自然欲望,正是由于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人们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而不是像动物那样消极地被动地去适应环境。

人的本质说明了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因而人生的苦、乐、祸、福、成功、失败,无一不激发人们对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思考,从而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意义以及应当如何生活的人生思考。那么个人与社会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个人是有特殊利益、需要和个性的社会一分子,社会是相互联系的有组织的个人集合体。马克思说过:“生产关系总合起来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相互联系的个人组成了社会,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人类的形成标志着社会的产生,但人类社会产生以后,社会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生活需要总是多方面的,他自己的劳动产品只能满足自己某一种或几种需要,其它的生活资料只能从社会那里获取。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更替和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和生活这条纽带把个人和社会联系得越来越紧密。社会如同一个生命的有机体,个人就是一个细胞。生命有机体如果没有细胞就要枯萎;脱离了生命有机体,细胞也无法存活。个人与社会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个人与社会除了相互依存,还有相互矛盾的一面。个人与社会作为矛盾的统一体,社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社会中的国家政权被少数剥削者掌握,对于被统治阶级来说,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是带有对抗性的。在公有制条件下,社会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时的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一般是属于非对抗性的。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主体,能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即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如从手工劳动工具到机器、电子工具的运用,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科技的发展,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这也是人的能动性的反映,像矿产的探明、开发,航天事业的发展,新材料的研制等。总之,生产力水平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的能动性的结果,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具主导作用的因素。同样生产关系也离不开人的能动性。个人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有两种基本情况: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对社会的发展就起促进作用;当个人活动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对社会发展就起阻碍作用。

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对个人活动具有制约作用,人的任何活动都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律伪制约。一个人出生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制度,面临什么样的人生境遇都是由客观环境所决定的。首先人一出世,遇到的就是现存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也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而且要接受前人传下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接受一定的社会思想、文化、传统习惯等精神成果,作为自己精神生活的起始内容。总之,人的生活,都是以前人所提供的既定的社会条件为起始条件,个人无法摆脱这些条件也无法选择这些条件。这犹如一粒种子落在深厚的土壤中,它的生长要受到土壤的限制和影响。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为人们提供有利的条件,不好的社会环境则影响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当然,人的活动只有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才能达到目的,一旦违背规律,就会遭到社会规律的处罚。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那么对于个人来说,指导我们人生活动的行为准则,就不应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而应该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利益问题,处理好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奠定正确人生观的基础。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人生观——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核心,它是指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大公无私思想。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认为,只有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兴旺发达,个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强调先公后私,顾全大局,反对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它要求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人生观的核心,是指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和他人利益之上的思想体系。在个人主义看来,个人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以个人的特殊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为了一己之私利,不惜损害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

个人主义在其产生之初,在反封建斗争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它总是诱发人们私欲不断膨胀,最终沦为利己主义,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它的消极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在以公有制为主体、人民当家作主的我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但时常也会发生矛盾,我们应该以集体主义为准则,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由于今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一定时间内还会存在,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追逐名利、唯利是图等丑恶现象便会泛滥起来,侵蚀人们的心灵,败坏人们的道德,使人际关系变得冷漠紧张,危害社会安定团结,使公有制经济得不到维护,严重损害人民的集体利益,甚至会葬送我们的建设事业,所以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个人主义。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那么如何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呢?

首先,坚持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自觉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必须做到心中有国家、有集体、有他人,反对事事先替自己打算或损公肥私,必要时应牺牲个人利益在所不惜。历史上多少有志之士,都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一代应当胸怀崇高人生观,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脚踏实地地为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

其次,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既要反对抛开国家、集体和他人,专门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又要反对不顾个人的合法利益,提倡如有矛盾,个人要服从国家、集体利益。因为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允许两极分化;同时,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要创造条件,允许每个公民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在合法经营、诚实劳动中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这也是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的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了不朽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青年学生来说,学校班级以及将来踏上社会工作后的职业单位,都是个人生活的集体,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自觉执行集体的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同有损集体荣誉的行为作斗争,努力为集体增添光彩。关心集体,乐于从事社会工作,乐于为他人做好事,一个对集体不是真正关心的人,是很难谈得上为集体作出什么贡献的,应该处处做好事,一辈子争做好事。

在革命战争中,我们靠集体主义,放手发动群众,团结起来,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必须发扬集体主义精神,齐心协力,才能使我们的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二、科学的人生观

(一)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在现代工业已经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无产阶级的本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是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形成的。

在人类历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的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都把等级门第、土地财富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谁的等级门第越高,谁的价值越大。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宗教神权的控制和不合理的封建等级制度,宣称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然而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确定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是金钱的价值。这些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尽管标准不一,形式不同,但人生目的都是“为自己”,都是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它们都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都是以个人主义为轴心,以唯心主义理论为基础,以维护剥削阶级统治为目的。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人生观有着健康积极的一面,但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能力的局限,也还是不科学的。只有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才真正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现今最科学、最崇高的人生观。

无产阶级人生观不是建筑在保护个人和少数剥削者的利益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基础上,建筑在最后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这是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同一切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人生观的根本区别。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虽然是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但它却产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身上。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北美等国占统治地位,无产阶级处于被剥削、被压迫地位,因而对资本家和剥削制度非常痛恨,经常起来罢工反抗,他们开始认识人生,逐渐形成了集体主义、大公无私的阶级品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日益尖锐和激化,无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无产阶级迫切需要反映自己利益的世界观、人生观。在斗争实践中,无产阶级认识到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必须团结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无产阶级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在斗争中取得胜利。无产阶级的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这决定了无产阶级的本质是大公无私的。

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从而使无产阶级跳出狭小生产规模的限制,对社会和人生作出比较全面的认识。马克思借鉴了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人、人的本质、人生目的等的见解,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提出了无产阶级的人生观。马克思、恩格斯曾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是对无产阶级人生观的高度概括,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就是为人民服务。

继马克思、恩格斯后,列宁在领导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列宁提出:“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锻炼严整的革命的人生观”,指出要为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服务。十月革命后,有关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问题日益突出,列宁对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人生观作了深刻的揭露,指出它的实质是:“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强调我们要努力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原则,灌输到群众思想中去,变成他们的习惯,变成他们的生活常规。这些教导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作了新的发展。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这一历史文献,用简明而深刻的语言,科学地揭示了革命阶级内部同志、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实质,凝炼概括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解放、国家独立,忘我奋斗的人生观。他提出:“在共产党人看来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就是自己生命的价值所在,为人民服务,就是自己一切言行的最高准则。”这些论述准确而简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阶级实质。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同志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把“人民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依据,党中央又提出了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重大发展,将在我国各族人民的人生实践中发挥极大的作用。

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核心,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其基本要求是:

第一,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目的。为人民服务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最终要落实在为人民服务上。如果我们只为自己,为家庭活着,那意义是很有限的,应当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那样,心里时刻想着人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样的人生才是闪光的人生。

第二,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目的,就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行动的宗旨。在实践行为上,既要创造,又要奉献,在为人民服务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人民服务并不排斥正当的个人利益,要把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正当利益;在满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同时,追求个人正当利益;在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冲突时,应自觉做到前者服从后者。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他人利益和社会(人民整体)利益,尊重人民,关心人民,热爱集体,为人民多做好事,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既伟大,又平凡;既高尚,又普通,它并非高不可攀,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同志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扶贫帮困,扶危助残是为人民服务。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分工作岗位,不论能力大小,不分职务高低,都能够而且都应当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协作、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克服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不道德行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无产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人生观形形色色,名目繁多,但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才是最科学、最崇高的人生观。它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表现。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就使劳动者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联系。劳动者的劳动是为社会、为他人,同时也为自己而劳动,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合作、团结友爱的关系,反映到人生观上,就必然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国家要求每个公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人民的劳动热情,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亿万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才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也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决定的。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一切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维系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都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一切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科技成果、文学艺术等都来自于人民群众对劳动生活的总结、提炼和加工;人民群众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历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决定的,是与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的,是科学的人生观。

人生观作为一种观念,一经形成,就对人们的生活、理想、事业等问题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一个人的人生观正确与否,对他的生活道路和人生方向有决定性影响。在多种可供人生选择的情况下,正确的人生观能帮助人们辨明方向、识别善恶,朝着既定的人生目标前进。一个树立了科学人生观的人,他必然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坚定的生活信念,明确的生活目的,无穷的生活动力,努力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使自己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周恩来总理在年轻时,就立志“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由于他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决定了他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深受全国人民的爱戴。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无数英模的成长历程也表明,只有在人生观上定准位置,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才能使自己在实践中做出光辉的业绩。他们确立的人生观最突出地表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像战争年代,方志敏、江竹筠、董存瑞等革命先烈,是为了人民的解放,才毫不畏惧地抛头颅、洒热血,从容献身;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焦裕禄身患重病,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支撑着他拖着病体跑遍兰考的120多个村庄,规划出改造兰考的蓝图,取得了治沙、治水、治碱的巨大胜利,他“爱民如父”的精神,充分显示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的人生定位,使孔繁森为赡养两名藏族孤儿而多次献血,并能在短短的一年零七个月时间里跑遍了阿里的山山水水,行程8万多公里,为西藏的发展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张海迪以“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的价值观要求自己,拖着瘫痪的身体,为人民服务,在她的身后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青年由于投有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整天浑浑噩噩,虚度时光。在人生观问题上,社会上流行着种种错误观点,其表现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较为流行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享乐主义人生观。这是剥削阶级所推崇的一种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人生看成是人的生理需要,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感官上的快乐,满足个人的物质欲望和享乐。像“人生在世,吃穿二字”、“青春不乐,一生白过”,就是这种人生观的写照。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贪图物质享受、一切向钱看的极端个人主义者,大部分都受了享乐主义人生观影响,容易导致卑鄙无耻、损人利己,尔虞我诈、巧取豪夺、图财害命等堕落和犯罪行为。

实用主义人生观。它认为“存在就是有用”、“有用就是真理”,认为宇宙的一切都同人类生活的“好处和目的”相联系,人生目的就在于服从个人意志和主观愿望,“方便”和“有用”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不存在规律和真理。实用主义人生观扭曲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否定了人生的根本意义,把人们引向单纯追求所谓“有用”和“实惠”的邪路,引导人们抛开国家和集体利益去单纯追求个人利益,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滑向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泥坑。

悲观主义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往往是剥削阶级处于危机没落、绝望没有出路的悲观心理反映。如认为“人生由命非由他,浮生如梦”,认为人生没有一丝意义,人生就是苦难。有些青年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一些困难、挫折,比如恋爱失败、家庭不和睦、考试失误等等便消极悲观起来,整日郁郁寡欢、苦闷烦恼,有的甚至自杀,就是这种悲观厌世人生观的反映。“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合理利己主义人生观。在社会上,有些青年一方面鄙视自私、损人利己的资产阶级人生观,认为这不道德,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另一方面又感到我们提倡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难以做到,于是寻找似乎介于二者之间,既不像资产阶级人生观那么丑恶,又不像大公无私那样高不可攀的合理利己主义人生观。其实,这种观点抹煞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根本对立人生观的界限。它是主张以个人利益为前提,以利己为目的,视他人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实质上是把“为自己”看成是绝对的、不可侵犯的原则,把“为别人”、“为社会”看成是“为自己”的副产品罢了。把这种观点当作生活信条,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变成金钱关系,社会风气将变成“人人为我”、“我也为我”,可见“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无非是用文字游戏来掩盖其“利己主义”的实质而已。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虽然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剥削阶级人生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还将长期存在,并对人们起着各种腐蚀作用,我国正经历着改革开放,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也正发生着巨变,牢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对青年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它是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抵制各种剥削阶级错误人生观的精神武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也是社会主义时期对青年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如何才能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呢?总的说来:

首先,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确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必须认真读书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当前,最根本的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在多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前途等做出了全面的切合实际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为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深刻理解这一理论,把它变为自觉行动,才能真正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才会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始终为人民服务而不动摇。

其次,必须在实践中经受锻炼。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不仅要掌握马列主义理论观点,而且要积极参加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党领导全国亿万人民群众进行的一场伟大实践,青年学生毕业后,总要积极投身这一实践,要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要正确把握一些原则界限,既讲究效益观念,又不做金钱的奴隶;既讲个人利益,又不唯利是图;既讲改善生活,又不花天酒地。要像雷锋那样,不为名,不为利,为人民服务甘做“傻子”;像孔繁森那样,待人民如父母,为人民谋幸福;像徐虎那样“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精神忠于职守,敬业爱岗,勤勤恳恳,真诚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不是一朝一夕、一劳永逸的事。青年学生应当虚心学习人民群众的优良品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珍惜在校时间,勤奋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日常生活中,关心集体,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班级为学校多做好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像周恩来总理那样,不论在沙场,还是在白色恐怖中;不论是在艰苦的日子,还是在胜利的条件下,始终不顾个人安危,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把自己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人民,为了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青年学生要从客观实际和可能出发,把自我设计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把具体的奋斗目标同今后的岗位职责和人生追求结合起来,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流血流汗,发光发热,“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去创造一个美好而有意义的人生。

第二章 人生的需要和目的

一、人生的需要

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生活动的直接动因。科学地认识人生需要,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解决人生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一)人生需要及其特征

1.人生需要的含义

人生需要是指人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对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求。在最一般意义上,需要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个标志,无生命物体不存在需要问题。但人生需要是生物需要的一种特殊形式,与其他生物、动物需要有本质区别。其主要表现在:动物需要是天生的,而人的需要就其主要方面说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人可以认识需要、调节需要,在社会活动中创造需要,动物需要仅限于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范围,并以自然本能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的需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需要,即使是人的自然需要,也不能不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并通常以社会特有的方式得以实现;动物需要几乎不发生变化,年年如此,代代如此,人的需要则在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基础上不断发生变化,同类动物需要是相同的,没有个性,人的需要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会因“文化的差异”相去甚远;动物需要的对象是自然形成的,人需要的对象主要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人根据需要和现实条件,能够创造出世界上不曾有过而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各种事物,动物需要是有限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不断发展的趋势;动物只需要直接的消费品,人不仅需要劳动产品,而且需要劳动,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2.人生需要的产生

人生需要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人生需要。第一,人生需要产生于主体人自身的结构和主体同周围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从主体自身结构来看,有什么样的主体结构,就产生什么样的需要,主体结构不同,人生需要也不同,从主体人同周围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来看,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空气、食物、阳光、水等自然条件,以及交往、群体等社会条件,人为了满足对这些条件的要求,就要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同时也改造自身,即与外界经常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人生需要就是在这一交互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由于人与周围世界的联系是多方面的,这种多方面联系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一定的需要。一般来说,人往往不可能童识到自己的全部需要,而只能意识到其中与自己的生命和当下活动有关的那一部分需要,对有些需要的感受也是无意识的,即使是有所感受,由于语言障碍也无法表达。第二、人生需要产生于主体人对其所依赖条件的感受。任何有机体对自身与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的现实状态都必然要作出某种反应,这是有机体的一种属性。譬如,人们感到缺乏什么东西,有不足之感,或者期望得到什么东西,有求足之感。这两种状态都是人生需要产生的必要条件。第三,人生需要产生于主体人保持自身存在的倾向性。任何有机体为了保持自身的平衡状态都要表现出某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维持有机体与外部环境取得平衡的方式,也是生命得以维持的条件。一般生物有机体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最多只能通过调整自身的结构来保持这种平衡,如有些动物以变色或毛皮的变换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人则不同,人调整自身结构适应环境、保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是在改造外界环境的过程中进行的。一方面改造环境,使环境服从和适应自己的本性;另一方面在改造环境的同时,又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结构,使自己适应这种改造活动。正是在这双重的改造过程中,人不仅生存下来,而且不断地得到发展,人生需要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提高。总之,人并不是为了需要来到人世间,但来到人世间就会有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人的需要的丰富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

3.人生需要的特征(1)客观性。人生需要是人的各种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和其生存环境的实际联系,通常以意向、愿望和动机等主观形式表现出来。从表面上看是主观的,本质上是客观的。首先,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人来到这个现实世界,并不是按照某种主观需要在空虚的基地上建立自己的现实生活,实际的情况是,无论什么人一来到这个现实世界,就直接遇到了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既定的、现成的生活环境。这种环境不顾他的意志,总是预先决定了他的生活条件和现实需要。其次,从任何个体来看,人生需要的动因,对象和满足需要的手段等都是客观的。每个人对需要的选择,取决于他处的历史时代、社会层次、阶级地位、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个人的经历和文化素养等因素,是这些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生需要的对象包括物质对象,也包括精神对象。物质对象的客观性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是精神对象,也有它存在的客观物质载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是不能满足需要的。任何需要的满足,最根本的途径是实践,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的每一具体方式,它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2)社会历史性。人生需要决定子每个人所生活的那个历史时代的生产水平,决定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以及个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并且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又要受到阶级地位的制约,因而,人生需要总是带有历史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的特点。(3)能动性。人生需要是一个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结构,永远不会停止在某一阶段、某一水平上,它很象个无底洞,绝不会自我满足,也达不到绝对的满足,总是表现出“得寸进尺”。人生需要作为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它的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两个方面。需要的横向发展是指需要的种类的增多或减少。增多是一般的,基本的趋势,减少是个别的、特殊的现象。需要的纵向发展是指同类需要的水平、层次的提高或降低。提高是一般的、基本的趋势,降低是个别的特殊的现象。人生需要的能动性表明,人生需要是人们认识能动性和实践能动性的强大推动力。人的一切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最终都是由需要驱动的。人生需要一经产生,就会推动人们去进行某种活动,物质方面的需要推动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精神方面的需要推动人们进行精神生产,旧的需要满足后,还会产生新的需要。人生需要就是这样接连不断地、无限地发生和发展着的。它象一条奔腾的河流,没有“停顿时期”,没有“空白阶段”。在满足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永远处在变动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需要同满足需要的手段是一同发展着的。”“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4)个体差异性。个体需要是千差万别的。不仅处于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就是处于相同历史条件下的人,其需要也有很大的差异。需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量的差异主要是指需要的种类和满足需要的手段有多有少,以及需要满足的程度有高有低。有的人需要种类多,满足需要的方式方法也多,这些人的需要一般是有保障的,有的人需要种类多,但满足需要的办法少,这些人的需要一般是不易实现的,有的人需要种类少,满足需要的办法也少,这些人的需要一般是不理想的;有的人需要种类少,但满足需要的办法多,这些人的需要通常都能实现。从满足需要的程度来看,如同样是有志向的需要,有的人志向高,无论干什么都想争第一;有的人志向低,无论干什么都是“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居中游”。需要质的差异主要是个体需要质的区别,如有的人注重物质需要,有的人注重精神需要,有的人注重自然性需要,有的人注重社会性需要,有的人注重个体需要,有的人注重社会机体需要,有的人需要是合理的,有的人需要是不合理的等情况。(5)阶段性。人的一生分为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若干阶段。在人生不同阶段上,由于人们的生理,心理有不同的情况,需要的内容也不同。如“爱”的需要是人生需要的内容之一,但在人生不同阶段,爱的内容不尽相同。婴幼儿时期,需要父母的慈爱;少年时期,小伙伴的友爱不可缺少;青年时期,爱情成为主要内容;中年时期,更具全面性,既需要长辈的爱护,又需要爱人的爱情,同志的友爱以及子女的热爱;老年时期,则需要晚辈的敬爱。另外,在满足需要的途径上,人生不同阶段也不同。未成年人主要靠父母和家庭收入满足需要,中、青年人主要靠自己的劳动满足需要,老年人一般靠过去劳动的积累或子女的赡养满足需要。(6)选择性。人们面对各种需要,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能动地取舍。在多种需要同时并存发生矛盾时,人们就会择优录取。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里的“欲”,就是指需要。“舍”和“取”则是指选择。然而,人们的选择不是凝固不变的,不同的选择可以互相渗透、互相过渡。(7)联系性。人生多种需要组成需要结构,在人生需要结构中的诸多需要不是相互排斥的孤立物,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需要的联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各种需要互为条件。如精神需要以物质需要为基础,物质需要以精神需要为指导。第二、诸种需要互为补充。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即某一种需要失掉了,另一种需要得到了满足,人能够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如立功受奖没份,但提了职,未婚妻跟自己“吹了灯”,但在科研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这类情况下,人的情绪稳定,能够保持良好的心境,这就是需要相互补充的缘故。(8)反复性。人生需要具有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特点。某种需要在一定时期满足了,过一段时间又会再现同类需要。如吃了饭还耍吃,睡了觉还要睡,受了表扬还要求受表扬等。吃饭、睡觉、休息等天天重复,年年重复,重复一生。(9)中心性。人生需要是一个有主有次的多元化的动态结构。在同一个时期,只能是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其他需要处于次要的或辅助的地位,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叫中心需要,也叫优势需要。人的优势需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任何一个优势需要的丧失,必定有另一优势需要来代替。如旅游去爬山,爬山即优势需要,但爬到半山腰,又累又喝又饿,这时休息、喝水,吃东西就变成了优势需要。吃饱了,喝足了,休息好了,继续爬山又变成了优势需要。(10)制约性。人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因此人生需要不仅要受自然条件,如生产力水平,自然地理环境等制约;还要受社会条件,如生产关系的性质,民族习惯和传统等制约。此外,还要受个人的主观条件,主要是世界观、人生观的制约,世界观、人生观不同,需要的质和量也不同;还要受实践条件的制约,实践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需要的产生、发展和实现都要靠实践,实践的水平和条件制约着人生需要实现的程度。

4.人生需要是人生命活动的动力

人生需要是在人的活动中满足和丰富的,人生需要与人的活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离开需要,人为什么要进行活动就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大家知道,人是活动着的人,人的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唯一可能的形式。人活动的具体形式很多,按照人同周围世界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识活动,一类是实践活动。凡是主体通过工具反映客体的活动,都可称之为认识活动。认识活动是主体通过认识,观念地把握客体、了解客体的属性、规律和意义的活动,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物质变精神的过程。凡是主体通过工具改造客体的活动,都可称之为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主体通过实践改变客体的存在形式,使客体达到或呈现出一种主体所期望的态势。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精神变物质的过程。实践活动有三种最基本形式,即生产实践、社会斗争实践和文化实践。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的是人与物的关系,解决的是人同自然界的矛盾,社会斗争实践处理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它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维护、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社会斗争也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第三类是文化实践。然而,需要指出,在上述三类实践领域中,都有科学实验的问题,科学实验也是一种实践形式,它的特点是带有一定的探索性。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乃至无穷,就是人类活动的基本次序。那么,人的活动的动因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东西引导人们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呢?那就是需要。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之母,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需要引起和推动的。人的活动的对象是根据需要确定的,人的活动的手段是为满足需要服务的,并且在这种服务中得到发展,人的活动的组织形式是与需要的内容相适应的,人的活动的结果有没有价值和意义,也是以能否满足需要为根据的。人生需要是人生一切活动发生,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着人们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推动人们去从事各项实践活动、去建立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着人的发展和完善。

为什么人生需要会成为人生命活动的动力,推动人的活动不断发生、不断发展呢?根本原因在于:第一、人生需要是同人的活动目的联系在一起的,目的是活动结果的观念形态,是被主体意识到了的需要。一个事物只有当它被认为是能够满足主体这种或那种需要的时候,才能成为人活动的目的。需要的满足,也即目的的达到。第二、活动本身就是人的一种需要。人有多种需要,每种需要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人的活动,其中最本质的需要乃是人对于活动的需要。因为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都来自于人的活动,活动是人的第一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精神本来就有活动的要求,并且有促进肉体活动的要求”。列宁也说;“劳动是健康的身体的自然需要。”

总之,需要推动着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又产生着新的需要。活动和需要始终处在一种双向的联系之中。人类社会就是在需要和活动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二)人生需要的内容和层次

1.人生需要的内容(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把需要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自然性需要是指人体的机能性需要,如饮食需要、休息需要、配偶需要等。自然性需要产生于人的生理机制,从外部获得一定的物质就可以满足,多见诸于外表,容易被察觉,但超出一定限度就要变成灾害。

社会性需要是指超出人体机能需要之外,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需要,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道德需要等。社会性需要的产生与每个人的年龄、性别、能力、经验以及工作的性质等主客观因素密切相关。它比较内含,往往蕴藏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轻易外露,难以直接观察,而且具有连续性和较大的伸缩性。

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是人生需要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从需要的发展看,社会性需要以自然性需要为前提,是从自然性需要发展而来的;从需要的构成看,自然性需要是社会性需要的基础,社会性需要是自然性需要的质变,自然性需要从属于社会性需要,离开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就会变成动物的本能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离开了人的其它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标,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就是动物的机能。”(2)根据需要的社会功能,可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人对衣、食、住、行等生括资料的需要,也包括对劳动资科、劳动对象等生产资料的需要。物质需要具有直观性、实在性和具体性等特点。

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需要,包括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发展自己的丰富个性,对艺术、美、理想、事业,知识,真理的追求等。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相互渗透。物质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它既是人的其它一切需要的基础,又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没有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就无以立足。精神需要是人创造性活动的永恒源泉,它决定着人生需要的内容和性质,保证物质需要的发展方向,没有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就失去了人的需要的意义。大量事实说明,生活上的“富裕”并不能同思想上、政治上的先进划等号,物质财富可以使人幸福,但如果失去精神文明的指导,也可以使人堕落。一般说来,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主要的精力放在生存和温饱上,对于精神需要并不迫切。但当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后,人们的精神需要便提到日程上来。总之,物质需要给人以血肉,精神需要给人以灵魂。一个只有物质需要的人是不健全的人,只有同时具有精神需要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物质需要是外在的,从外部使人满足;精神需要是内在的,能从内部使人充实。这种内部不断充实的过程,就是人自身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实践证明,一个人精神需要水平越高,他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程度也就越高。(3)根据个体和社会的关系,可把需要分为个体需要和社会机体需要。

个体需要即个人需要,是指个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个体需要既体现时代的历史的特征,又有着现实的个人差别。不仅处在不同社会关系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需要,就是同一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需要。

社会机体需要主要是指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既体现着社会共同利益和愿望,又有着时代的、历史的差别。

个体需要和社会机体需要都是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在私有制社会里,二者的关系具有对立的性质,社会机体需要只与少数统治者的个体需要相一致,它是建立在剥削大多数劳动者个体需要基础上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二者的关系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机体需要包含着个体需要,发展和壮大社会机体需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个体需要。但是,二者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因为社会机体需要只代表个体需要的主导方面,并不代衷个体需要的一切个别方面。在二者发生矛盾时,应当把个体需要统一到社会需要之中,以个体需要服从社会需要。(4)按照需要的性质,可把需要分为合理需要和不合理需要

凡是有利于人和人类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都是合理需要。相反,凡是不利于人和人类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则都是不合理需要。不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第一、虚假的需要。所谓虚假的需要就是主体自以为需要而实际上并不需要,如吸烟,这种需要并不反映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只不过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主观嗜好,而且对身体健康有严重损害,是一种不正当、不合理的需要。第二,过量的需要。人的现实需要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一定的限度,正当的、合理的需要就会失去它本来的合理性,变成不合理需要,如酗酒。第三、冲突的需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内部冲突”,即每个人都有多种需要,构成一个需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种需要应该是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一种需要的满足应有利于其它需要的满足。反之,如果一种需要的满足严重干扰和阻碍其它需要的满足,那么这种需要就是一种不正当不合理的需要。二是外部冲突,即一个人的某种需要,如果把它孤立起来,就这个人来说可能是无可指责的,是一种正当的需要,但是如果把它放在集体、社会关系之中就有了两种可能性,既可能相互吻合,也可能相互对立、冲突,当个人需要的满足有损于他人、有损于集体和社会需要的满足的时候,它就成为不正当、不合理的需要了。

2.人生需要的层次

人生需要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具有层次性。对于人生需要的层次性,古今中外许多学者曾提出过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当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存在着某些共同的需要,按一定的层次状态排列,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敬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形成一个金宇塔式的结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许多合理因素,它反映了需要内部构成的某些一般特点,基本上把握了在需要上个体心理的某些特征,注意到了人生需要的丰富性。但它的片面性也是明显的,突出的是他只从需要谈需要,忽视了社会复杂关系对人生需要的制约性,没有把人的需要放在社会关系网络中考察;他忽视了上层需要对下层需要的反作用,以及各层次需要的相互依赖及量与质的统一,没有对人生需要作出全面概括,特别是他把“自我实现”做为最高层次的人生需要是不科学的,离开社会需要,脱离社会的改造与发展空谈“自我实现”,是根本实现不了的。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早就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人生需要层次结构。恩格斯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中明确地把消费资料科学地划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与此相适应。我们可以把人生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1)生存需要

生存需要是指人对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包括对生活资料的需要,也包括繁衍后代的需要。生存需要是人生命活动最基本、最起码的条件,也是人生其他一切需要的基础。这是因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所以恩格斯说:“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一种,就是对生存的需求”。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性质不同,生存需要实现程度也不同,即使在同一个社会形态里,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们社会科学文化素质的差异,生存需要程度也会有一定的差距。(2)享受需要

享受需要是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意在优化人的生存条件,是人对物质生活更舒适,精神生活更愉悦的需要。它是人类在生存需要得到基本的和较为恒定的满足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享受需要是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不断扩大的结果,是人性的一部分,无缘由地压制人的这种欲望是违反人性的。因此,不能把“享受”一词误解为铺张浪费。劳动者的享受是同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相结合的,与剥削阶级依靠剥夺他人剩余劳动而进行的花天酒地有着本质区别。人的享受需要是多方面的,但是享受需要的内容,即享受资料又是受历史条件、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性质制约的。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逐步摆脱贫穷和落后的阶段,各种物质生活条件还不十分丰富,人民生活水平远未普遍达到享受的程度,人们的享受需要只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得到满足,那种离开生产力的发展讲享受,脱离现实国情提倡“超前消费”是不合理的,我国目前还不存在“高消费”的条件。(3)发展需要

发展需要是人生需要的高级形式,是人固有的本质力量。人们不仅要维持生存,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且要逐步使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发展。发展需要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实现的。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在这种双重改造中发展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但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中,由于分工和阶级压迫,无论是剥削者还是被剥削者,都不能得到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同时并存的,三者统一于人这个客体之中。那种认为只有当生存需要满足后,才会出现享受需要,或者认为只有充分满足了享受需要后,才会滋生发展需要的看法是形而上学的。(三)实现人生需要的正确途径

1.劳动创造是实现人生需要的首要条件

人生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实现人生需要的手段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手段和途径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人的劳动创造。首先,劳动创造着人类需要的物质财富。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采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施展自己的才能,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各式各样的物质产品。人们需要房屋、衣服、食品、交通工具、各种机器设备及动力等等,都是依靠人类自己的艰辛劳动和创造实现的。若没有劳动创造,自然物永远也不会按照人们的要求,自动地提供出全部人类需要的对象。其次,劳动创造着人类需要的精神财富。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上,还创造着人类需要的精神财富。人们生产劳动的实践,是人们创造精神财富的源泉。实践出真知,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智慧和科学技术成果,都是劳动的结晶。人类的求知需要、审美需要、社交需要等精神需要,都是在劳动创造中不断得以实现,不断得以提高和深化的。再次,劳动还不断创造着需要本身。劳动不仅满足人的需要,而且还会使人产生新的需要,逐渐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是靠自身的体力和简单工具进行的,劳动的收获量很少,人们的需要水平也很低。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见识逐渐扩大,人们的需要也逐渐从简单需要到复杂需要、从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从物质需要向精神需要发展,这些都是劳动创造的结果。

2.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人生需要的根本途径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标志着人类向自然界索取财富能力的大小,因而也标志着满足人生需要的程度。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声义初级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于我国原来的基础差,经济发展的起点低,又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抗战,要在下一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使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使人民过上富裕美满的生活,满足人民不断发展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纠正了长期困扰我们的左倾错误,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提出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得以满足和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可以说,改革开放十四年来,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综合国力增强最多、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捣,到下一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3.不断改革、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实现人生需要的重要保证

人生需要的满足还有赖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和发展。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改革,就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虽然适应是基本的,但矛盾的、不相适应的部分,也不能忽视。如果不克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和弊端,就难以发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巨大作用,就会窒息社会主义内在的活力和生机,就会严重妨碍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根据生产力的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深入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是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根本要求。然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有赖于共产主义的实现。到共产主义社会,“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二、人生的目的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内容,贯穿于人生的始终,表现在人生实践的各个方面,决定着人生的方向和道路,制约着人生态度,影响着人生价值。人生目的性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重要方面,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人生目的创造自己的历史。因此,只有自觉地按照科学人生目的的要求指导自己的一生,才能使人生放射出绚丽的光彩。(一)人生目的的形成和作用

1.人生目的的含义

人活动的重要特点,就是有其自觉的目的。人不同于动物,人在从事各种实践活动之前,总是先在头脑中确立行动的目的,然后按照目的选择方法,采取行动,以实现目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所谓目的,就是人的行动所要得到的结果,所要达到的境地。人的目的来源于人的需要。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客观需要时,就会产生一种满足需要的愿望,提出改造现实的要求,形成一定的目的。目的又是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实践是人们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在一个具体实践活动中,目的是起点,又是终点,并表现于过程。所以马克思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在社会生活中,人每天都在为着某项具体目的从事着某项具体活动,然而,在这些具体目的中又贯穿着一个根本目的,对具体目的起着规定和制约作用,这就是人生目的。所谓人生目的就是人生实践所要创造的未来人生在观念上的想象对象,它是全部人生实践所要遵循的宗旨,也是整个生命历程所追求的境界。人生目的表达的是人的最高需要,回答的是人为什么而活着的问题。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追求享乐,宣扬“人生一世,行乐而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把金樽空对月”,有的人追求名利,宜扬“生则计利,死则虑名”,“熙熙攘攘,无非名利”;有的人追求权势,宣扬“权力毕竟是人生头等快乐”,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有的人”生平无大志,但求足温饱“宣扬”人生在世,惟求温饱“如法国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蒲鲁东所说的:人生在世,只要有一部杰作,只要有一次感觉到自己是人也就足够了“有的人主张”人生为大众,营私以为丑“倡导人活着就要雷锋那样,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的生活过得更美好,等等。尽管对人生目的有各种不同的回答,但是总要归结到”为什么人活着的问题上,即人活着为追求个人利益的满足,还是为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而奋斗?为什么人而活着,决定一个人人生目的性质。

2.人生目的的形成(1)人生目的形成取决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一个人,无论是伟大人物,还是平凡百姓,其人生目的的形成,都受他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都是由他所归属的阶级,或他本人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决定的,都是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产物。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经济利益不同,阶级归属不同,生活经历和境遇以及家庭状况不同,决定着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甚至互相对立的人生目的。(2)人生目的形成以人自身的需求为动因

人生目的作为一种未来的价值取向,总是同人生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如果没有什么需要,就不会提出任何目的来。人生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因而人生目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由于无论人的哪一方面的需要,都只能产生于社会生活,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满足,所以,人生目的的形成主要地是由人们的社会性需要决定的,同时也要受到自然性需要的影响。(3)人生目的的形成受个人世界观的指导和制约

世界观给予人生观以一般观点和方法论的指导,尤其是其中的社会历史观,直接地影响着人们对生活意义,目的的看法和态度。建立在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人生观,必然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为人生目的;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无产阶级人生观,必然把个人命运和生活目的同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及整个人类的解放事业联系起来。同时,人生目的的形成还与人们生理、心理的成熟状况、知识水平、认识能力、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等等密切相关。因而,在同一社会,同一阶级中,由于人们主观条件的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人生目的。

当然,各种社会因素对人生目的的形成都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交又渗透、互相影响的。正是这些主客观因素的交互作用,才使人们形成了各种人生目的。

3.人生目的的作用

人生目的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它一经形成,便成为人生的导向,支配人生的活动。(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方向和道路

人生目的是人们确定生活方向、选择人生道路的向导。人生目的有崇高与庸俗之分。崇高的人生目的能够使人在人生道路上经受住一切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始终不渝地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马克思之所以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主要是因为他确立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人生目的。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正是因为马克思从青年时代起就确立了崇高的人生目的,所以在他的一生中,不论是反动政府的迫害和机会主义的诽谤,还是物质生活的贫困和疾病的长期折磨,都不能使他发生任何动摇,而是始终如一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相反,庸俗的人生目的则容易把人引入歧途,在生活道路上稍有挫折和失败,就会一蹶不振,消极悲观,迷惘乃至绝望,或者自甘沉沦,或者走上犯罪的道路。总之,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对人生前途和幸福的理解,来考虑职业、选择生活道路、确定生活目的的。不同的人生目的决定着不同的生活方向和道路。(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在人生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曲折迂回和矛盾斗争,会遇到生与死、苦与乐、荣与辱、得与失、顺境与逆境、光明与黑暗、真善美与假恶丑等等具体的人生问题。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取决于人们的人生目的。崇高的人生目的造就着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人生态度、滋润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毅力,会使人产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在动力。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的张海迪,疾病给她造成严重的高位截瘫。面对病魔和死神的威胁,她毫不畏惧,没有悲观,没有屈服,而是用对生活炽热的爱支撑着病残的身体,拼搏出一条广阔的人生道路,不断跃上人生的新高度。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是她高尚生活目的的生动体现。相反,庸俗的人生目的,只会使人胸无大志,平平庸庸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而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步歧途毁灭自己。(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

不同的人生目的引导人们朝着不同的方向努力,因而会形成不同的人生价值。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古今中外许多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或在某一科学领域有成就的科学家,一般都是在进步的人生目的指导下取得成功的。世界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说:“我是世界的公民,应为人类而生”,正是这种“为人类而生”的人生目的,驱使他冒着生命危险发明了硝化甘油炸药,一生中获得355项专利。而自己的生活却极为简朴,并在临终前立下遗嘱,把遗体献给医学事业,用自己遗产的利息作为奖金,以奖给后世的科学家、文学家和对世界和平事业作出贡献的人。这就是世界著名的“诺贝尔奖金”。相反,受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人生口的的影响,即使是一些在科学上做过贡献的人,也可能为了个人的得失而迷失方向,甚至身败名裂。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18世纪下半叶,他一反传统观念,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氧化燃烧理论”,完成了化学学科中一次伟大革命。可是后来,他在剥削阶级人生目的的驱使下,加入了一个搜刮民财的团伙,终于在1794年他51岁时因贪污罪被送上了断头台。可见,人生目的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归宿和生命价值。(二)树立科学的人生目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人生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以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建立在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崇高,最正确、最有前途的人生目的。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科学的人生目的(1)唯物史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目的科学依据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这个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是由具有不同利益的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组成的,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范围。但是,无论在什么历史时期,也不管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的主体,占人口的最大多数,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总之,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因此,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才能使我们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的

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它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它只有消灭一切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一切剥削形式,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无产阶级又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是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它肩负着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而这一伟大艰巨的历史使命,决不是少数人所能完成的。无产阶级的这种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它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目的,以解放全人类为目的。因为“无产阶级的最后解放,必然是全人类的最后解放,无产阶级如果不能解放一切劳动人民,解放一切民族,即解放全人类,那未,无产阶级就不能完全解放自己。无产阶级解放的利益同一切劳动人民解放的利益,同一切被压迫民族解放的利益,同全人类解放的利益,是一致的,分不开的。”只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目的,才能唤起亿万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和建设大军,摧毁一切腐朽没落的阶级和制度,发展生产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幸福。(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平等互助的新型关系,在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实行了按劳分配原则,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上是一致的。这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要求与其互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必须以集体主义思想为核心。反映在人生目的上,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样,才能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巩固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目的的基本内容和要求(1)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首先,就要时时处处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一个人在考虑问题、处理问题时,都有一个出发点和目的性问题。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以自我为核心,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我们应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一切言论行动必须合乎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就要一心为公,树立大公无私的精神境界。不仅在重大问题和关键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所谓“小事”上,也要处处为人民着想。要坚决反对那些损公肥私、假公济私的思想和行为,反对不关心群众生活痛痒的官僚主义。

其次,必须处理好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国家整体利益只代表个人利益的主导方面,而不代表个人利益的一切方面,因而二者有时也会发生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还不高,产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就很容易出现个人利益同集体,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在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要顾全大局,以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人民的利益,必要时,为了人民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直至自己的生命。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土李大钊曾说过:“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当然,我们应当珍惜生命的价值,不作无谓的牺牲。但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人民的利益,必要时应当勇于做出自我牺牲,包括自己的生命。(2)热爱人民,当好人民的勤务员

无产阶级革命者与人民的关系,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人民是主人,我们是公仆。这个关系决不可颠倒,颠倒了党和国家的性质就改变了。

热爱人民,当好人民的勤务员,首先,就要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深入群众之中,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坚持“关心宽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勤勤垦垦地做好本职工作,把自己历扭负的工作看作是对人民应尽的义务,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福利,甘当人民的“孺子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以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信任。如果说有什么“特殊”的话,那就是他们的思想觉悟应当比一般群众更高,在战场上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在平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主动承担更艰苦更危险的工作。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他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极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多作贡献。权力这个东西有两重性,它如果和正确的思想结合起来,就会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有力工具;它如果和错误思想结合起来,就会变成谋取私利的资本。权力是和责任、服务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应该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多作贡献,老老实实做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掌好权,为人民用好权,并要自觉地同各种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思想和行为做坚决的斗争。那种高高在上,欺压群众,没有好处不办事,有了好处乱用权,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和行为,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根本对立的,也是我们所坚决反对的。(3)维护人民利益,反对个人主义

首先,维护人民利益,就要敢于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言行作斗争,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国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社会存在的矛盾大多数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我国社会的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且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还会经常有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出现各种刑事犯罪分子,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蜕化变质分子,贪污盗窃分子等等。这些坏分手严重地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们要遵照邓小平的指示,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领域和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坚持两只手都要硬。在遇到不法分子搞破坏活动时,要敢子挺身而出,临危不惧,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同坏人坏事的斗争中,表现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当前,在政治思想领城里开展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就是一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人民的利益,同危害党、危害人民利益的宫行进行的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反对党、反对社会主义制度,鼓吹“全盘西化”,主张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社会思潮。这种思潮直接危害和破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直接危害和破坏着我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此,全党全国人民是极端愤恨的,是不能允许的。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人民的利益。事实上,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是决不会“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听之任之”的。

其次,要反对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一种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的思想体系和阶值观念。个人主义表现为只顾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不顾甚至危害他人和大多数人的利益。它在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总要把个人置于社会之上,把社会只看作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有着共同的亲缘关系,最后总是要走向利己主义。有个人主义思想的人,总是把个人私利摆在首位,把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对立起来,不择手段地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以达到自私自利的目的。个人主义与个人利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既不能医为在思想领域中反对个人主义,就否定经济领域中的个人利益;也不能因为在经济领域维护个人利益,就肯定思想领域中的个人主义。当然,死抱个人利益不放也会导致个人主义。(三)对几种错误人生目的的剖析

科学的人生目的是在同各种错误的人生目的的斗争中确立起来的。树立科学的人生目的,就要自觉地识别、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人生目的的影响。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影响较大的剥削阶级人生目的主要有:享乐主义人生目的,悲观厌世主义人生目的,实用主义目的,存在主义人生目的等。深刻剖析这些错误的人生目的,认清其产生的根源、错误实质及其严重危害,对于确立科学的人生目的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对享乐主义人生目的的剖析

享乐主义人生目的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满足人的生理的需要。所谓“人生在世,吃穿二字”,“青春不乐,一生白过”等等,都是这种人生目的的表现。

享乐主义人生目的由来己久。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流传的《列子·杨朱篇》。杨朱认为,人生就是为了满足耳、目、口、鼻、体、意的快乐。人的寿命有限,享乐的机会不多,总免不了一死。“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人死后是一堆白骨,没有什么好坏、贤愚之分。人生唯一目的就是满足享乐的追求。人生在世,应尽情享受“墙屋台榭,园囿池招,饮食车服,声乐嫔御”。

在欧洲,这种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曾经成为延续很久,影响很广泛的思想体系。从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到近代的边沁功利主义,都把追求个人享受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翠尔维修认为,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快乐和痛苦永远是支配人的行为的唯一准则”。十九世纪英国功利主义者边沁认为,人生就是彻底的享乐,“不能为别人牺牲自己的享乐。”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追求享乐是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所唯一追求的东西。他说:“一个幼虫经历了长时间的不成功的寻觅和紧张的流浪以后,终于安息在它所期望的适宜于它的植物上。是什么驱使它采取行动,是什么促使它作这种艰苦的流浪呢?”那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享乐主义人生目的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在反对封建禁欲主义的斗争中,曾起过进步的作用,但是随着封建剥削制度的崩溃和无产阶级的发展,它就日益丧失其进步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享乐哲学一直只是享有享乐特权的社会知名人土的巧妙说法。……一旦享乐哲学开始妄图具有普遍意义并且宣布自己是整个社会的人生观,它就变成了空话。”这就深刻地揭露了享乐主义人生目的的阶级实质及其欺骗性。

享乐主义人生目的在现实生活中仍有影响,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由于受享乐主义人生目的的影响,只追求个人享乐,而推卸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宜扬“人生一世,行乐而己”。我们说,一个青年如果一味地沉迷于个人的吃穿享受,只想当受益者,不愿当创业者,而坐享其成,那他就歪曲了人生的真谛,失去了生命应有的价值,是不光彩的。当然,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笼统地否定享乐,更不是主张过苦行僧式的生活。我们搞现代化、发展生产力,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我们所坚决反对的,是不讲劳动和贡献而一味地追求享乐,把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唯一目的,把个人享乐建立在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基础上的享乐主义目的观。

2.对悲观厌世主义人生目的的剖析

悲观厌世主义人生目的是一种对自己的前途丧失信心,对社会发展抱悲观态度的人生现。悲观厌世者认为,人生似梦、变化无常,充满烦恼和痛苦,毫无乐趣,一切只能听命于某种神秘力量的摆布,人是不能掌捏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的前途的。从而陷入悲观绝望的状态,或者精神颓废,得过且过,或者厌倦人世,轻生妄死。中国古代道学家庄周就有厌世主义的思想倾向,庄周认为,天地无穷,人生有限,疾病患死有时,所以人应当摆脱“四时之事”“人间之劳等”人生之累“而去永享死后的”南面王乐“在近代,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是最有代表性的悲观厌世主义者。他认为追求人生目的毫无意义,人活着就象一架钟表,上了弦就走,而不知为什么,也不存在为什么。人生只是延续死亡的斗争,他说:人每一次呼吸都是对威胁自己死亡的抵御,每一秒钟都为抵御死亡而战斗。但是,死亡终于必然取得胜利,因为人一生下来就要受到它的支配,人却尽最大努力来延长寿命,正如吹肥皂泡,使之尽量大和长远,尽管知道它终于会破灭。“在现实生活中,抱有这种人生目的的人,往往对政治和社会活动产生厌倦情绪,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或安于现状,与世无争地混日子;或游离子集体之外,生活孤独、悲观彷徨。这种人无确定的目标,无理想抱负,行为不羁,玩世不恭。不但不知道明天干什么,就是今天干什么也不知道,更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这种人如果在人生道路上受到某种挫折或困难,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矛盾,就会产生消极颓废的情绪。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和失败。在困难面前,需要的不是怯懦和悲观,而是信心,勇气和力量。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生是实实在在的,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总是可以克服的,用不着悲观失望、万念俱灭。人生的意义和乐趣,就在子同困难和挫折作斗争,战而胜之,其乐无穷。不要见花落泪,悲春伤秋。

3.对实用主义人生目的的剖析

实用主义人生目的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适应垄断资本贪得无厌地追求超额利润和推行霸权主义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基本原则由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詹姆斯奠基,并由他的学生杜威加以继承和发展。这种人生目的从“真理就是有用”这一唯心主义命题出发,把“方便”和“有用”作为衡量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否正确的标准、作为人生处世的要义。詹姆斯说:“满足我双倍的需要的,这便是真的。”在他看来,人生就是投机冒险,世界是上帝安排的大赌场,是一个投机冒险的乐园。人生无须认识客观规律,只须依靠侥幸,依靠个人冒险去求得成功。杜威认为,真理、正义不过是对自己“方便”,“有利”的工具,任何行为只要它能“兑现价值”,带来“成功”,就是善。中国的胡适及其追随者吴稚辉极力贩卖詹姆斯的实用主义。胡适说,真理是“人造的最方便的假设。”“人的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个生物学的体现,无意义可言。”“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所以,“人生固然不过一梦,你要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作梦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吴稚辉认为,人生没有什么目的和意义,人生不过是逢场作戏,在人生的舞台上,可以演正派人物,也可以演反派人物。

他说:“做戏总要努力,就是瞎闹也要闹一回,人生就是这样。”因此,对人生目的不必那么认真。很明显,这是为他们卖身投靠帝国主义制造舆论。

实用主义人生目的在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大的影响,譬如,有的人干活看奖金,搞按酬付劳;有的人搞权钱交易,声称“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等等,都是实用主义人生目的重要表现。衡量人生目的的意义决不能以什么对个人是否“方便、”有用“为根据,如果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去猎取”实惠“虽然对个人,少数人”方便有利,但是却侵害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4.对存在主义人生目的的剖析

存在主义亦称生存主义,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产生于德国,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萨特。存在主义以个人存在为核心,以追求个人绝对自由为人生目的。他们由此出发,提出了“人就是自由”的口号。认为人的自由是无限的、绝对的,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自由,可以反对别人的自由。“每个人只有在反对别人的自由的时候,才是绝对自由的。”因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以个人奋斗显示自己的存在和价值。由此,存在主义者便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等产生了厌恶情绪。认为“社会是沉沦了的人的祖国”,“他人就是地狱”,别人在贬低我,吞并我,我就得和别人斗。我赢得的每一地位,都排斥他人。这样,社会就到处充满紧张、冲突、尔虞我诈。那么一个人如何摆脱这种状态呢?他们认为,人是无能为力的,因为人类历史永远是一片漆黑,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悲剧,所以人们的种种努力都是徒劳无益的,到头来都必然受到挫折,归于失败的。由此,人处在绝望之中,完全被恐怖、厌恶、忧虑、伤感、悲观包围着。所以,人生是荒唐的,冒险的。为摆脱这种困境,就得走向死亡。萨特认为,只有自由地去死,才能赋予存在以“至上目标”,才是“最高的存在”。怎么死呢?萨特给人们指出了两条可供选择的道路:一是自杀,二是振臂反抗。他说:“照着古代格言行动:不冒险,无所得“可见,存在主义实质上是一种自我淘汰的人生目的观。存在主义人生目的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部分青年,把存在主义宣扬的”他人就是地狱人生是一场悲剧人就是自由“等荒唐言论当成”至理名言“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自我高于一切“盲目追求”自我价值自我选择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主张绝对自由和极端个人主义。这是极其错误的,严重地影响了部分青年的健康成长。无数事实证明,个人的成长和前途,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哺育,离不开党和人民的事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个人的前途。提倡所谓”个人奋斗自己设计自己,只能将人们引向歧途,极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是通向错误甚至犯罪的一条危险的道路。(四)科学人生目的的培养与实践

1.不忘人民的哺育、摆正个人和人民的位置、充分认识自己对人民应尽的责任

人民是我们的衣食之母,我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来自人民的供应,我们的知识和才能来自对人民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遗产的学习和继承。正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是‘社会’供养人以粮食、衣服、住宅、劳动工具、语言、思想形式和大部分思想内容。”因此,“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每个当代青年都应以爱因斯坦为榜样,不忘人民的哺育,摆正个人和人民的位置,充分认识自己对人民应尽的责任,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努力培养热爱人民、尊重人民的深厚感情,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投入到人民事业中去。

2.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真实本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真实本领,否则,就是一句空话。当今,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世界处于知识、技术激增的时代,智力劳动将起越来越大的作用。要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提高劳动者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先进的劳动技能。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因此,每个有志青年,都应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劳动技能,踏踏实实地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做些事情,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产生的,又是在为人民服的实践中实现的。只有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对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和作用有切身的体会,才能逐步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而形成崇高的人生目的。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人生目的是否崇高,如果不亲身参加到人民群众建设现代化的伟大洪流中去,脱离社会实践,既不可能培养起崇高的人生目的,也不能说明人生目的是否真正崇高。

第三章 人生价值的取向与实现

人生价值涉及人生的意义和态度等人生观的基本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人们对人生价值的看法直接反映了人们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态度,并对人生的各种具体问题起导向作用。正确地认识人生价值,对于青年学生顺利完成个人的社会化,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生价值理论是人生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每个人在自己的整个人生观构建的关键时期,能够科学地认识人生价值现象,准确地把握人生价值的评价尺度,正确地找到创造人生价值的现实道路,这无论对个人成才,还是对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人生价值

(一)人生价值的意义及特点

对于人生价值的问题,美国当代作家麦卡勒斯曾这样大惑不解地问道:“所有有用的东西,都有一个价格,你不花钱就买不来……可是人的生命值多少钱却没有人定过价;它给你的时候,是白给的,收回去的时候也是无偿的。它值多少钱呢?”紧接着他无可奈何地指出:“如果你好好地观察一下周围,就会发现有时候它值不了几个钱,甚至一文不值。可有时候你也会发现它是无价之宝。”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是一文不值,什么样的人生是无价之宝呢?为什么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呢?这就是人生价值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出现,统一的自然界形成了主体和客体既相统一又相对立的格局。在人类同客观外界的物质交换中,作为客体的外界物,它的某些属性能够满足主体。人的某些方面的需求,有些则暂时不能构成这种满足需求的关系,有些则根本不能。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这种主体和客体的客观联系就是价值关系。人们对价值关系的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价值概念。“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就是说,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反映的是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特定联系。构成价值的有三个因素:其一是客体的本身属性,它是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其二是主体的自身需求,它是价值的前提条件;其三是主客体之间的联结,这是价值实现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所谓价值就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在一定社会实践中所实现的统一。

在价值体系中,因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种种不同的排列组合,便构成不同层次的价值。按价值关系的客体承担者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人生价值这样三大类。所谓物质价值,是指一切能够满足人们一定的物质生活需要的物质客体,包括经过加工的物质产品和未经加工制造的纯自然物。所谓精神价值,是指凡是能够满足人们一定的精神生活需要,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精神产品和精神财富。从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涵义可见,二者都是客观事物属性、作用和用途对人的满足。如物质价值中的粮食可以做人的食物,满足人的食欲,布帛可以使人保暖,房屋供人居住。精神价值中的科学理论、文学艺术、道德情操可以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精神上的享受。总之,无论是物质价值,还是精神价值都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作用和用途,满足主体人的物质或精神的需要。价值客体都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作用和用途,价值主体都是人。而人生价值却不然,人生价值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人生价值是做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同客体人的需要的一种关系,即客体的人对于主体的人的需要的肯定或否定关系。可见,人生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他作为客体的人能以自己的劳动或其它行为满足主体人的某种需要。正如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的那样,你要想自己有价值就得为世界创造价值。在人生价值的价值体系中,人是互为主客体的,这种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人与人之间互为主客体,即做为客体的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等有意义的活动,满足主体他人的需要。他人做为客体的劳动、创造等有意义的活动满足自己做为主体的需要。其二,人自身互为主客体,即人在活动中是主体,在存在中是客体,人做为客体,是他做为主体进行活动的结果与产物,人做为主体进行活动,又不能不依他的客观存在为前提和出发点。做为主体,他是有目的、有意识受一定理想、动机和热情支配的现实的人;做为客体,他是不以人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概言之,人生价值就是指每个人的一生,对他人、社会、阶级以及自身产生的某种意义和影响。

人生价值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决定着它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这也是它区别于其它价值关系的特点,即第一,它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动的创造力,正是这种创造力,创造了人类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了人类社会生存的需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二,由于人的能动的创造力不同,他们创造的价值就有多少、高低之分,他们的贡献就各不相同。

作为人生哲学基本范畴之一的人生价值不同于价值和人的价值,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

1.同物的价值相比较,人生价值具有完全彻底的实践性、独有的能动创造性、丰富多样性和再生增值性

人生价值所包含的社会实践是完全的、彻底的。当然,物的价值在总体上也是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它的三个因素不完全是这样。例如客体的属性就是客体所固有的。而人生价值的三个因素,即客体潜在价值、主体各种需要和主客体间的联系,全部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一点也离不开社会生活。建立于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创造性,标志着人生价值的本质。物的价值只能被动地被发现、被挖掘,其埋没和丧失,它自己是无能为力的。人生价值就不同了,它是个人自觉地主动地创造出来的;价值的有无和大小,个人努力不努力是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由于人生价值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它就可以满足主体的多方面的需求;拥有真正的多样性。物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主要同人的物质生活相联系;也有某些物对人有审美意义,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精神需求,但却是相当狭隘的。有意义的人生,不仅可以创造出物质财富,而且可以创造出许许多多精神财富,例如知识的、道德的、政治的、艺术的、宗教的等等,以满足人类及主体自身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求、交往、协调、管理、审美以及完善自我的需求。同时,也决定了人生价值具有再生和增值性。物的价值随着该物的消耗而消失。而人的价值却不然,正如俗话所说,人可以留芳百世,也可以遗臭万年。这表明,无论人生价值的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都不会随同个人的死亡而即行消失,相反倒是具有强烈的再生和增值特点:整体上集中地表现为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表现为科学技术的流传和发展。个体上突出地表现为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不朽。

2.同人的价值相比较,人生价值具有单向性的特点,着重强调个人贡献的意义

人生价值的特定关系中,主体、客体相对固定,不可易位,价值指向是单方面的,着眼的是个人(客体)对他人和社会(主体)的关系,表示这个特定个体的人生意义。这是同人的价值有明显区别的。人的价值表明个人和他人、社会的关系,主体、客体可以易位,而且价值意义是双向的,既含有个人对社会的价值意义,也含有社会对个人的价值意义。个人对社会的价值意义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人生价值;社会对个人的价值意义则表明人的地位和尊严,以及更深层次上的人类解放的程度。由此可见,人生价值只反映人的价值双向关系的一个方面,二者说明问题的领域、广度和深度都是不同的。人生价值这种单向性特点,决定了人生价值所说的人专指个人,强调价值客体的个体性,着眼于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尽了什么责任,贡献了多少。与此不同,人的价值中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又可说明阶级、人民、人类的意义和地位。人的价值,从历史观的角度更强调群体的价值、阶级的价值和人民的价值。

因为人生价值和人的价值两种价值关系所包含的内容及所具有的特性不同,所以,在评价中二者也存在着种种差异。人的价值涉及到社会对个人、个人对社会两个方面,取决于它们的复杂联系。两个方面统一和不统一所造成的种种区别,就使得人的价值及其评价受到很多限制。完全意义上的人生价值,只能是两个方面的统一,这只有在实现了公有制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在阶级社会中,无论劳动大众,还是少数剥削者,由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这两个方面本末倒置,极少得到统一,所以,几乎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人的价值。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评价,就完全不同了。人生价值只揭示个人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完全意义上的人生价值可以存在于各个社会时代,评价中较少受到限制,适用的时间、空间比较广泛。例如大禹、柳下跖、岳飞、洪秀全、孙中山、毛泽东等人,虽然他们生活于不同时代,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其人生价值包含着不同的质和量,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完全可以肯定他们各自的人生价值;面对着他们,后人都能够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

总之,人生价值从伦理角度表明人类个体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的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某种作用和意义。它是人生哲学体系中的基本范畴,是同哲学和历史观中的价值、人的价值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二)人生价值历史发展和种类

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要自觉与不自觉地对人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考察评价,从而形成人生价值观念。人生价值观念,是一个阶级历史的范畴,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能动反映,并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军生变化。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即使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人,由于个人生活目的和生活实践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因而,任何人生价值都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从历史的发展看,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给人生价值赋予不同意义。

在原始社会,人类刚刚脱离动物界,生产力水平低下,面临猛兽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人们无法单独谋生,只有共同劳动,共同生存。在这漫长的群居生活中,人们思维能力不发达,自我意识不发达,思想意识极其简单和朴素,因而没有形成关于人生价值观这类社会意识。

奴隶制社会,把人类带进了文明时代。在这个社会,阶级对立出现了,奴隶主成了统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者,他们可以借助于权力来买卖奴隶,扩大自己的势力。因而,奴隶主认为人的价值主要在于掌握权力的大小,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的多少,在于肉体和心灵的享乐。奴隶是被统治阶级,没有任何的人生自由和独立的人格,因而也不可能形成比较系统的人生价值观念。但在一些奴隶起义的口号中和某些民歌中,也反映出他们对人性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奴隶主阶级把自己视为天生的统治者,坐在由掠夺剩余财富支撑起来的高位上,第一次看到了人类整体中伟大而又渺小的“自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个性、理性和力量。在奴隶主的视野里,个人对财富的占有就是最高的“善”、最大的“人生价值”。而奴隶只是自己的财富品种之一,根本就不是人。甚至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也公开提出:“奴隶作为用品(财产)而言,应该完全属于运用他的人。”在这种片面的被扭曲的价值关系中,奴隶主和他们的思想家们,只看到自己的独立人格,不承认奴隶也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所以,人生价值问题是奴隶主为自己阶级的特定利益和狭隘目的首先提出来的,是把奴隶排斥在外的。在此基础上,奴隶主把追求现世的感性享乐当作至高无尚的幸福。这种实际通行的价值原则,最初被古希腊两位哲学家德漠克利特和亚里斯提卜系统地概括为“快乐主义”,后来的伊壁鸠鲁把奴隶主的这种人生哲学推向了最高峰。伊壁鸠鲁曾在雅典举办“伊壁鸠鲁学园”,在学园的大门上,他题词说:“旅客啊,这里对你会是好的;这里最高的善就是快乐”。面对着人格被摧残,人生价值被压抑、被泯灭的不合理现象,奴隶阶级曾不断发出不平的呼喊和发动殊死的抗争,以获取做人的权力。但是,他们始终未能摆脱被奴役的地位,没有形成比较系统、深刻的人生价值观体系。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在其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享有最高的权力,其下是诸候、官僚、大夫等,这些人可以依靠权力,获得他们想要得到的一切。他们认为人生的最大价值就是权势,有权就有了一切,他们用“等级”和“门第”作为衡量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标准,同时他们也认为,人生一世,就在于追求身心的享乐。

农民在封建社会有了一定的独立人格,但终究没有摆脱对地主阶级的依附关系,没有摆脱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他们处于封建统治的最底层。农民继承了奴隶阶级的价值意识,他以更大的牺牲和更广的规模向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抗争,借以争得和显示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的人生价值目标就是为实现“均贫富,等贵贱”而奋斗,但最终都成了空想。这些口号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平等,要求推翻封建统治的愿望。地主阶级的人生价值观成为当时社会上主导的、实际通行的人生哲学。它的理论表现形式在中国是“孔孟之道”。封建主义人生价值观,以“官本位”为核心,以人在宗法等级制度中的地位来确定人生价值。那个时代有句老话,叫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高何在?在于做高官,随之而来的是身价百倍,光宗耀祖。这其实正是封建书生眼光里的人生之路,同时,封建地主阶级也同奴隶主阶级一样,崇尚和实行享乐主义。“人生如梦,为欢几何”,“今朝有酒今朝醉,管它明天是与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处事格言,正是地主阶级享乐主义价值观的真实注脚。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生的价值第一次公开地做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被提出来,在同封建宗法制度作斗争中,资产阶级提出了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他们认为人生是平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这种价值观在反封建斗争中起过历史的进步作用,但是,由于价值观的核心是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原则,所以资产阶级在建立政权以后,虽然冲破了封建等级制度不平等的价值观,而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一无所有,靠出卖劳动力生存。从表面上看人与人是平等的,工人出卖劳动力也是自由的,但工人不出卖劳动力就无法生存,所以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工人是隶属于资本家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只不过是一句虚伪的口号。揭开这层“自由”、“平等”、“博爱”的面纱,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金钱、财产成了社会最高的价值,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正如小说《百万英镑》中所揭示的,一个人有了钱就可以身价百倍;没有钱,粪土不如。人生价值就是金钱和物质的价值。恩格斯曾经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这个人值一万英镑,就是说他拥有这样一笔钱,谁有钱,谁就值得尊敬,就属于上等人。这种人生价值观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罪恶。为了赚钱、发财,资产阶级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投机倒把,虚伪欺诈,坑蒙拐骗,贪污盗窃等等,正如伟大诗人莎士比亚所揭示的那样: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

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

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

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

卑贱变成尊贵,

老人变成少年,儒夫变成勇士。

在这种金钱至上的私有制社会里,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人的“自由”、“平等”、“博爱”和人的尊严。总之,资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是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赤裸裸的、极端的利己主义。

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剥削制度,阶级对立已不是人际关系的基本内容,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团结友爱新型关系的形成,为每个劳动者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了客观条件;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空前发展,为每个劳动者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精神条件。与以往的剥削制度相比,社会主义社会所给予的这些优越条件,是前所未有的。因此,社会主义开始保证人生价值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得到统一,即个人索取得到社会保障,个人贡献得到社会承认。一般说来,得到社会尊重和满足的,就是对社会尽了责任和作了贡献的;向社会尽了责任、作了贡献的,就会得到社会尊重和满足。这种统一绝非少数人的事,它表现于普通的人生价值关系之中,当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尤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生价值的更充分的实现还仍然有一定限制,这并不是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而主要是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得不充分,某些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官僚主义的存在和工作中的失误等等。我国现在已广泛展开的改革事业,正在解决着上述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的出现,为人生价值观念的复杂化、多元化创造了条件。这种多元化主要表现为价值理想、价值评价标准、价值实现的手段及途径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正是这种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出现,引起了人们探讨人生价值的极大兴趣,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兴趣。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为人生价值的发展和完善增添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当然,真正的人生价值就在于认真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改革,以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才华,勇敢地投身于改革的洪流之中;以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才华,勇敢地挑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主义必定为每个劳动者实现更多的人生价值,开拓出更加令人欣慰的前程。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价值关系中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对立性,一般说来已不构成主要矛盾,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呈逐步消亡趋势。然而,这并不是说,现实社会中,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同资产阶级人生价值观的对立现象已不存在,也并不是说这种对立已毫无意义。恰恰相反,事实上存在着的、带有鲜明阶级印记的人生价值观的相对对立,仍然是人们价值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仍然是改造价值目标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机制之一。因此,在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追求中,仍然要坚持科学的阶级观点。应当看到,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同剥削阶级人生价值观所赖以阐发的理论基础是根本对立的。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社会关系中,来考察人生价值现象,认为人生价值离不开劳动、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而剥削阶级无不以唯心史观去说明人生价值,认为人生价值是超阶级的、永恒不变的。对人生价值的评价尺度,无产阶级同剥削阶级持有完全不同的观点。无产阶级在坚持索取与贡献相统一的基础上,首先看人生贡献,看一个人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什么业绩;在我国,在今天,就是看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贡献了什么,贡献了多少。而剥削阶级人生价值尺度是个人索取的多少,是地主阶级的等级尺度,是资产阶级的金钱尺度。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同剥削阶级人生价值观所包含的基本原则也是根本对立的。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遵循的是集体主义原则,剥削阶级奉行的是利己主义价值原则。鉴于上述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夸大或忘记人生价值观的这种阶级对立性都是错误的。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人生价值的多元化开始成为人们价值关系的主流。所谓人生价值多元化,就是指同一社会时代的成员,在同一人生价值体系中,对具体价值目标及实现途径自主选择的多样性。我们目前所说的人生价值多元化,表明的是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人生价值的追求现象。它不仅包括人们对工作职业的不同选择,对生活方式的不同追求;还包括人们对社会主义道德人格层次的不同设计、不同塑造;也包括人们对多种价值追求的兼顾;最后,还包括人们对价值目标的转换、升华以及实现途径的修正和改变。例如: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提出,学会“推销自己”。人生道路选择的主体性和客观可能性大大增加,“红路”(毕业以后从政)、“黄路”(毕业后当企业家或经商)、“黑路”(毕业以后继续深造,求得高学位)路路皆通正在改变着长期形成的“读书做官”、“政治本位”的大统一价值心态,成为当今青年知识分子人生价值多元化的典型现象。

人生价值多元化标志着伟大的社会进步。它的出现是必然的。社会主义改革给它准备了丰厚的土壤: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化,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对个人正当利益的确认和束缚个性的紧箍咒逐步破除,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转化。人的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则构成了多元价值追求的主观条件。长时间的人为压抑一旦被冲破,多元追求随即成为现实。可以说,人生价值多元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它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提供了公开而又公平的竞争机制,提供了再选择的众多机会,提供了创造自我价值的基本条件。可以想象,没有人生价值多元化,就不可能有大中专毕业生在乡镇集体企业大显身手;就不可能有农民企业家和农民商人的诞生;就不可能有劳动致富光荣;就不可能有开拓创新精神在中国大地上生长出来,使我们看到既有“老黄牛”负重徐行,又有“千里马”驰骋争先的多彩时代;就不可能有自信自强的时代精神,形成既包括《小草》的低吟轻颂,又包括“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兵”的豪迈宣言在内的宏大联想。

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生活中,人生价值的阶级对立性和多元化,一般说来,以后者为主导方向,二者并存,相互渗透,形成错综复杂的情况。因此,当代大中专生在人生价值的选择;设计、创造过程中,一方面要摆脱狭隘的“阶级标签”和僵化观念,不要把多元化混同于阶级对立性,敢于根据自己需求和个性特点,去进行恰当的自由选择;另一方面,也要坚持科学的阶级分析方法和正确原则,不可忽视阶级对立性对多元化的渗透和影响。自觉适应社会发展的集体利益,抵制和排除一切价值观的影响和诱惑。

以上所阐述的各种社会形态的人生价值观都是具有一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除社会主义社会的人生价值观外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生价值观。社会主义社会的人生价值观,是与剥削阶级人生价值观根本对立的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是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是一切爱好人类和平与人类幸福的人所共同追求的人生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价值问题,实质上就是人生目的和人对社会关系的问题,或者说就是人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是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以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平等制度,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自由、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历史重任。提倡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献身精神。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发展、进步所做的贡献。

上述情况表明,在不同的阶级中,总要形成有代表性的人生价值观念。综合各种人生价值观,具有典型性的有以下几种:

1.个人主义人生价值观

这种人生价值观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个人利益的满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这种人生价值观的典型表现。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说过:“利益是我们的唯一动力,人们好象在牺牲,但是从来不是为了别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幸福。河水是不会倒流的,人们也不会违抗他们的利益的激流的。谁要想这样做,就会是疯子。”

2.享乐主义人生观

享乐主义强调人的感性生活的幸福与肉体感官的满足,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感官的享受,“人生在世,吃穿二字”,“青春不乐,一生白过”,是这种人生价值观的典型代表。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就是幸福生活的开端与归宿。”爱尔维修说过:“快乐和幸福永远是支配人行动的唯一原则。”

3.悲观厌世主义人生价值观

悲观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毫无意义,人生就是痛苦、悲剧。人生活在世界上,无须认真,因为真正的幸福人永远达不到。悲观厌世主义主要代表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苦难。要解除人生的痛苦,只有否定生命意志,抛弃一切尘世浮华,沉浸在寂灭之中。”

4.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

实用主义认为,人生的目的只有个人主观的意义和欲望,人生的标准是以对我有用为基础。人生价值在于“方便”和“有用”。“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的名言。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詹姆士认为:“世界就是上帝安排的投机冒险家的乐园,人生无须认识客观规律,无须寻求行为结果,只须依靠侥幸,依靠个人的冒险去求得成功。”

5.权力至上的人生价值观

这种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为了追求权力。权力是衡量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标准。为了追求权力则可不择手段,有权就有了一切。

6.合理利己主义人生价值观

这种人生价值观认为,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要损害他人利益,应该把利己和利他结合起来,在利己中利他。爱自己既是出发点,又是最终达到的目的;爱他人仅仅是达到利己的手段,是过渡到爱自己的桥梁。

以上的种种人生价值观都是资产阶级腐朽的人生价值观,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思想觉悟的差别,使得一些人容易被一些腐朽的人生价值观所迷惑。

个人主义是万恶之源,百病之门,这种人生价值观最容易腐蚀人们的思想,一些受这种思想影响的人,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一事当前首先替个人打算,遇到问题首先为自己着想,考虑对自己有利无利,有的甚至不惜损害别人或集体利益而满足私欲。而受个人主义价值观影响的青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主要表现为没有原则性,缺乏组织纪律,盲目自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抬高自己,贬低他人;贪图安逸享受,嫉贤妒能等等。

合理利己主义人生价值观表面上把利己和利他比较巧妙的结合起来,似乎更容易被人接受,因而曾有一段时间,一些人认为在利己中利他,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是合情合理的,实际上这种人生价值观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冲突。

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也影响了一些青年学生,一些在校的学生盲目地追求高消费,片面地讲究穿戴,极个别的人甚至赌博。追求生活的快乐是无可厚非的,关键在于享受的源泉是什么。用父母的辛苦钱来追求享受,这是为我们大多数人所鄙视的。

悲观厌世的人生价值观对一些大学生也有一定影响。当人生不如意时,当理想和现实发生矛盾时,有些人不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而是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有极个别的人甚至用自杀来达到最终的解决,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三)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人们生活在现实中,总是要对人生的一系列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意见、评价,从而形成人生价值观念。

青年学生要科学地对待人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是中国当代青年应努力追求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马克思主义从个人和社会的联系来考察人生价值,认为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生价值是一定社会关系发展的产物。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自我是作为个体而生存和发展的,而人类社会则是由无数个体有机结合而成。任何人生价值观念也总是一定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任何一种人生价值总有它的个体性(自我价值)同时又有它的社会性(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否定或夸大某一方都是不科学的。有一些青年学生,把“自我设计”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精心为自己绘制一个美好的蓝图并为之不断奋斗,就能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推祟“存在主义”,认为人的选择具有绝对自曲,不受任何外来约束。实际上就是夸大了人生价值的个体性,忽视了社会性。其实,任何人都只能在社会为他提供的舞台上来施展才能、发挥作用。个人生命价值的大小也只能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实现。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价值是劳动的产物,人生价值是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统一

人生价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劳动和实践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活在现实中的每个人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