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念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3 18:13:15

点击下载

作者:印光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信愿念佛

信愿念佛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信愿念佛/印光 著;王静蓉 编.—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9 (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ISBN 978-7-5060-8609-7

Ⅰ.①信… Ⅱ.①印… ②王… Ⅲ.①佛教-研究 Ⅳ.①B94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89519号本书中文简体字版权由上海大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独家授权出版中文简体字版专有权属东方出版社

信愿念佛(XINYUAN NIANFO)

作  者:印 光

编  者:王静蓉

责任编辑:查长莲

出  版:东方出版社

发  行: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113号

邮政编码:100007

印  刷:三河市中晟雅豪印务有限公司

版  次:2016年12月第1版

印  次:2016年12月第1次印刷

开  本: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印  张:6.25

字  数:140千字

书  号:ISBN 978-7-5060-8609-7

定  价:28.00元

发行电话:(010)85924663 85924644 85924641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本书观点并不代表本社立场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拨打电话:(010)85924602 85924603《中国佛学经典宝藏》大陆简体字版编审委员会

主任委员: 赖永海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月清 王邦维 王志远 王雷泉

     业露华 许剑秋 陈永革 吴根友

     徐小跃 龚 隽 葛兆光 温金玉

     彭明哲 程恭让 鲁彼德 董 群

     潘少平 潘桂明 魏道儒总序自读首楞严,从此不尝人间糟糠味;认识华严经,方知已是佛法富贵人。

诚然,佛教三藏十二部经有如暗夜之灯炬、苦海之宝筏,为人生带来光明与幸福,古德这首诗偈可说一语道尽行者阅藏慕道、顶戴感恩的心情! 可惜佛教经典因为卷帙浩瀚、古文艰涩,常使忙碌的现代人有义理远隔、望而生畏之憾,因此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编纂一套白话佛典,以使法雨均沾,普利十方。

一九九一年,这个心愿总算有了眉目。是年,佛光山在中国大陆广州市召开“白话佛经编纂会议”,将该套丛书定名为《中国佛教经典宝藏》[1]。后来几经集思广益,大家决定其所呈现的风格应该具备下列四项要点:

一、启发思想: 全套《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共计百余册,依大乘、小乘、禅、净、密等性质编号排序,所选经典均具三点特色:

1. 历史意义的深远性

2. 中国文化的影响性

3. 人间佛教的理念性

二、通顺易懂: 每册书均设有原典、注释、译文等单元,其中文句铺排力求流畅通顺,遣词用字力求深入浅出,期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契入妙谛。

三、文简意赅: 以专章解析每部经的全貌,并且搜罗重要的章句,介绍该经的精神所在,俾使读者对每部经义都能透彻了解,并且免于以偏概全之谬误。

四、雅俗共赏:《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虽是白话佛典,但亦兼具通俗文艺与学术价值,以达到雅俗共赏、三根普被的效果,所以每册书均以题解、源流、解说等章节,阐述经文的时代背景、影响价值及在佛教历史和思想演变上的地位角色。

兹值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诸方贤圣齐来庆祝,历经五载、集二百余人心血结晶的百余册《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也于此时隆重推出,可谓意义非凡,论其成就,则有四点可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佛教史上的开创之举: 民国以来的白话佛经翻译虽然很多,但都是法师或居士个人的开示讲稿或零星的研究心得,由于缺乏整体性的计划,读者也不易窥探佛法之堂奥。有鉴于此,《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突破窠臼,将古来经律论中之重要著作,做有系统的整理,为佛典翻译史写下新页!

二、杰出学者的集体创作:《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结合中国大陆北京、南京各地名校的百位教授、学者通力撰稿,其中博士学位者占百分之八十,其他均拥有硕士学位,在当今出版界各种读物中难得一见。

三、两岸佛学的交流互动:《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撰述大部分由大陆饱学能文之教授负责,并搜录台湾教界大德和居士们的论著,借此衔接两岸佛学,使有互动的因缘。编审部分则由台湾和大陆学有专精之学者从事,不仅对中国大陆研究佛学风气具有带动启发之作用,对于台海两岸佛学交流更是帮助良多。

四、白话佛典的精华集萃:《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将佛典里具有思想性、启发性、教育性、人间性的章节做重点式的集萃整理,有别于坊间一般“照本翻译”的白话佛典,使读者能充分享受“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的法喜。

今《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付梓在即,吾欣然为之作序,并借此感谢慈惠、依空等人百忙之中,指导编修;吉广舆等人奔走两岸,穿针引线;以及王志远、赖永海等大陆教授的辛勤撰述;刘国香、陈慧剑等台湾学者的周详审核;满济、永应等“宝藏小组”人员的汇编印行。由于他们的同心协力,使得这项伟大的事业得以不负众望,功竟圆成!《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虽说是大家精心擘划、全力以赴的巨作,但经义深邈,实难尽备;法海浩瀚,亦恐有遗珠之憾;加以时代之动乱,文化之激荡,学者教授于契合佛心,或有差距之处。凡此失漏必然甚多,星云谨以愚诚,祈求诸方大德不吝指正,是所至祷。一九九六年五月十六日于佛光山

原版序敲门处处有人应《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是佛光山继《佛光大藏经》之后,推展人间佛教的百册丛书,以将传统《大藏经》精华化、白话化、现代化为宗旨,力求佛经宝藏再现今世,以通俗亲切的面貌,温渥现代人的心灵。

佛光山开山三十年以来,家师星云上人致力推展人间佛教,不遗余力,各种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创办,全世界弘法度化之道场应机兴建,蔚为中国现代佛教之新气象。这一套白话精华大藏经,亦是大师弘教传法的深心悲愿之一。从开始构想、擘划到广州会议落实,无不出自大师高瞻远瞩之眼光,从逐年组稿到编辑出版,幸赖大师无限关注支持,乃有这一套现代白话之大藏经问世。

这是一套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反映传统佛教文化的丛书,取其精华,舍其艰涩,希望既能将《大藏经》深睿的奥义妙法再现今世,也能为现代人提供学佛求法的方便舟筏。我们祈望《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具有四种功用:

一、是传统佛典的精华书

中国佛教典籍汗牛充栋,一套《大藏经》就有九千余卷,穷年皓首都研读不完,无从赈济现代人的枯槁心灵。《宝藏》希望是一滴浓缩的法水,既不失《大藏经》的法味,又能有稍浸即润的方便,所以选择了取精用弘的摘引方式,以舍弃庞杂的枝节。由于执笔学者各有不同的取舍角度,其间难免有所缺失,谨请十方仁者鉴谅。

二、是深入浅出的工具书

现代人离古愈远,愈缺乏解读古籍的能力,往往视《大藏经》为艰涩难懂之天书,明知其中有汪洋浩瀚之生命智慧,亦只能望洋兴叹,欲渡无舟。《宝藏》希望是一艘现代化的舟筏,以通俗浅显的白话文字,提供读者遨游佛法义海的工具。应邀执笔的学者虽然多具佛学素养,但大陆对白话写作之领会角度不同,表达方式与台湾有相当差距,造成编写过程中对深厚佛学素养与流畅白话语言不易兼顾的困扰,两全为难。

三、是学佛入门的指引书

佛教经典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深入,门门是无限宽广的证悟途径,可惜缺乏大众化的入门导览,不易寻觅捷径。《宝藏》希望是一支指引方向的路标,协助十方大众深入经藏,从先贤的智慧中汲取养分,成就无上的人生福泽。

四、是解深入密的参考书

佛陀遗教不仅是亚洲人民的精神归依,也是世界众生的心灵宝藏。可惜经文古奥,缺乏现代化传播,一旦庞大经藏沦为学术研究之训诂工具,佛教如何能扎根于民间? 如何普济僧俗两众? 我们希望《宝藏》是百粒芥子,稍稍显现一些须弥山的法相,使读者由浅入深,略窥三昧法要。各书对经藏之解读诠释角度或有不足,我们开拓白话经藏的心意却是虔诚的,若能引领读者进一步深研三藏教理,则是我们的衷心微愿。

大陆版序一《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是一套对主要佛教经典进行精选、注译、经义阐释、源流梳理、学术价值分析,并把它们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的大型佛学丛书,成书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星云大师担任总监修,由大陆的杜继文、方立天以及台湾的星云大师、圣严法师等两岸百余位知名学者、法师共同编撰完成。十几年来,这套丛书在两岸的学术界和佛教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研究、弘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推动两岸的文化学术交流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佛学经典宝藏》则是《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的简体字修订版。之所以要出版这套丛书,主要基于以下的考虑:

首先,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专业研究者,穷其一生之精力,恐也难阅尽所有经典,因此之故,有“精选”之举。

其次,佛教源于印度,汉传佛教的经论多译自梵语;加之,代有译人,版本众多,或随音,或意译,同一经文,往往表述各异。究竟哪一种版本更契合读者根机?哪一个注疏对读者理解经论大意更有助益? 编撰者除了标明所依据版本外,对各部经论之版本和注疏源流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再次,佛典名相繁复,义理艰深,即便识得其文其字,文字背后的义理,诚非一望便知。为此,注译者特地对诸多冷僻文字和艰涩名相,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注解和阐析,并把所选经文全部翻译成现代汉语。希望这些注译,能成为修习者得月之手指、渡河之舟楫。

最后,研习经论,旨在借教悟宗、识义得意。为了将其思想义理和现当代价值揭示出来,编撰者对各部经论的篇章品目、思想脉络、义理蕴涵、学术价值等所做的发掘和剖析,真可谓殚精竭虑、苦心孤诣! 当然,佛理幽深,欲入其堂奥、得其真义,诚非易事! 我们不敢奢求对于各部经论的解读都能鞭辟入里,字字珠玑,但希望能对读者的理解经义有所启迪!

习近平主席最近指出:“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如何去研究、传承和弘扬优秀佛教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拟对繁体字版的《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进行修订,并出版简体字版的《中国佛学经典宝藏》,随喜赞叹,寥寄数语,以叙因缘,是为序。二○一六年春于南京大学[1]. 编者注:《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大陆出版时改为《中国佛学经典宝藏》丛书。大陆版序二

身材高大、肤色白皙、擅长军事的亚利安人,在公元前四千五百多年从中亚攻入西北印度,把当地土著征服之后,为了彻底统治这里的人民,建立了牢不可破的种姓制度,创造了无数的神祇,主要有创造神梵天、破坏神湿婆、保护神毗婆奴。人们的祸福由梵天决定,为了取悦梵天大神,需要透过婆罗门来沟通,因为他们是从梵天的口舌之中生出,懂得梵天的语言——繁复深奥的梵文,婆罗门阶级是宗教祭祀师,负责教育,更掌控了神与人之间往来的话语权。四种姓中最重要的是刹帝利,举凡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都由他们实际操作,属贵族阶级,由梵天的胸部生出。吠舍则是士农工商的平民百姓,由梵天的膝盖以上生出。首陀罗则是被踩在梵天脚下的土著。前三者可以轮回,纵然几世轮转都无法脱离原来种姓,称为再生族;首陀罗则连轮回的因缘都没有,为不生族,生生世世为首陀罗,子孙也倒霉跟着宿命,无法改变身份。相对于此,贱民比首陀罗更为卑微、低贱,连四种姓都无法跻身其中,只能从事挑粪、焚化尸体等最卑贱、龌龊的工作。

出身于高贵种姓释迦族的悉达多太子,为了打破种姓制度的桎梏,舍弃既有的优越族姓,主张一切众生皆平等,成正等觉,创立了佛教僧团。为了贯彻佛教的平等思想,佛陀不仅先度首陀罗身份的优婆离出家,后度释迦族的七王子,先入山门为师兄,树立僧团伦理制度。佛陀更严禁弟子们用贵族的语言——梵文宣讲佛法,而以人民容易理解的地方口语来演说法义,这就是巴利文经典的滥觞。佛陀认为真理不应该是属于少数贵族、知识分子的专利或装饰,而应该更贴近普罗大众,属于平民百姓共有共知。原来佛陀早就在推动佛法的普遍化、大众化、白话化的伟大工作。

佛教从西汉哀帝末年传入中国,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漫长艰巨的译经过程,加上历代各宗派祖师的著作,积累了庞博浩瀚的汉传佛教典籍。这些经论义理深奥隐晦,加以书写的语言文字为千年以前的古汉文,增加现代人阅读的困难,只能望着汗牛充栋的三藏十二部扼腕慨叹,裹足不前。

如何让大众轻松深入佛法大海,直探佛陀本怀? 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乃发起编纂《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一九九一年,先在大陆广州召开“白话佛经编纂会议”,订定一百本的经论种类、编写体例、字数等事项,礼聘中国社科院的王志远教授、南京大学的赖永海教授分别为中国大陆北方与南方的总联络人,邀请大陆各大学的佛教学者撰文,后来增加台湾部分的三十二本,是为一百三十二册的《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于一九九七年,作为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的献礼,隆重出版。

六七年间我个人参与最初的筹划,多次奔波往来于大陆与台湾,小心谨慎带回作者原稿,印刷出版、营销推广。看到它成为佛教徒家中的传家宝藏,有心了解佛学的莘莘学子的入门指南书,为星云大师监修此部宝藏的愿心深感赞叹,既上契佛陀“佛法不舍一众”的慈悲本怀,更下启人间佛教“普世益人”的平等精神。尤其可喜者,欣闻现大陆出版方东方出版社潘少平总裁、彭明哲副总编亲自担纲筹划,组织资深编辑精校精勘;更有旅美企业家鲁彼德先生事业有成之际,秉“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之襟怀,促成简体字版《中国佛学经典宝藏》的刊行。今付梓在即,是为序,以表随喜祝贺之忱!二○一六年元月云开月露——序印光大师文选之一王静蓉

自己以信愿感佛,

佛以慈悲摄受,

感应道交,必能仗佛慈力,带业往生。

在印光大师的《文钞》所开展的,几乎都不离这句话的意旨,他屡屡告诉众人:以信念以愿力去学习佛陀的慈悲吧!专心一致、全生命地投入吧!当能与佛相感相印,能将生活的苦恼止息,流露智慧的境地。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里说过“佛事以精严为切实”,当你我确定了以佛法为生命自此岸驶向彼岸的渡船,便要专精实修,择一相契相感的法门,把心定妥,依法而行,向生命挖宝。

清净佛性,无碍智慧便是生命至宝。欲得此宝,有人习禅,有人修密,有人归向净土法门。净土宗的亲切、平易、朴实、方便,使得台湾本土有许许多多人修习它。

一句佛号,常持心田,要以怎样的念头、态度、心境去持诵它?为何持佛名号就能与佛相感,蒙佛利益,念佛念得欢喜流露、法悦充满呢?一句佛号背后所依的理为何?诸位行者所生起的疑问,皆可向印光大师发问,能得到圆满的回答。《印光大师文钞》卷帙浩繁,市面上早有完整收录本(惜无导读与标点)。我因为一殊胜因缘得以进入大师的智言慧语中,深深臣服,深深感佩大师这般的理明义清,在自己智慧圆融之余,还能不厌其烦地为诸佛弟子举说法,让弟子得以对念佛法门更生净信。因缘于这样的感谢,遂整编了这版本新颖、印刷清晰的现代版印光大师文钞选读——《信愿念佛》,每篇并做了简要引言,以带领读者进入文章大意,并且于每篇文前做了精彩摘句,让读者能于生活中随时读诵,深入识田。

读者由文前的精彩摘句足以一窥心法,也能厘清学佛念佛者的疑团。当然,本书之编选不在外在知识的累积,或者史料的完整收集,而确确实实仅在于呈现一位净土大师的智慧,以帮助彷徨、忙碌而有心学佛的现代人凭借指标,一得法喜清凉。

所以,在资料性与重要性的收集上,这本书可能有不足,这可得请学者先进们包涵,但它能够提供的是一剂自然之法,法意含蕴其间,以大师的教诲循序做去,将能体得乌云散去,皎月澄现这份解脱尘劳的欢喜。

愿诸位行者因本书的阅读能出离娑婆,入极乐做嘉宾。愿我们见贤思齐,向印光大师学习信深愿切,早日化身为净土清莲!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

真达 妙真 了然 德森等

妙契佛心,理事无碍

师讳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陕西郃阳赵氏子。幼随兄读儒书,颇以圣学自任,和韩欧辟佛之议。后病困数载,始悟前非,顿革先心,出世缘熟。年二十一,即投终南山南五台莲华洞寺出家,礼道纯和尚剃染,时清光绪七年辛巳岁也。明年于陕西兴安县双溪寺,印海定律师座下受具。师生六月即病目,几丧明。后虽愈,而目力已损,稍发红,即不能视物。受具时,以师善书,凡戒期中所有写法事宜,悉令代作。写字过多,目发红如血灌,幸师先于湖北莲华寺充照客时,于晒经次,得读残本《龙舒净土文》,而知念佛往生净土法门,乃即生了脱生死之要道。因此目病,乃悟身为苦本,即于闲时专念佛号。夜众睡后,复起坐念佛。即写字时,亦心不离佛。故虽力疾书写,仍能勉强支持。及写字竟,而目亦全愈。由是深解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而自行化他,一以净土为归,即造端于斯也。

师修净土,久而弥笃,闻红螺山资福寺,为专修净土道场,遂于二十六岁(光绪十二年丙戌)辞师前往。是年十月入堂念佛,沐彻祖之遗泽,而净业大进。翌年正月,告暂假朝五台,毕,仍回资福,历任上客堂香灯、寮元等职。三载之中,念佛正行而外,研读大乘经典,由是深入经藏,妙契佛心,径路修行,理事无碍矣。年三十(十六年庚寅)至北京龙泉寺为行堂,三十一(十七年辛卯)住圆广寺。越二年(十九年癸巳)普陀山法雨寺化闻和尚,入都请藏,检阅料理,相助乏人,众以师做事精慎,进之。化老见师道行超卓,及南归,即请伴行,安单寺之藏经楼。寺众见师励志精修,咸深钦佩,而师欿然不自足也。二十三年丁酉夏,寺众一再坚请讲经,辞不获已,乃为讲《弥陀经要解便蒙钞》一座。毕,即于珠宝殿侧闭关,两期六载,而学行倍进。出关后,由了余和尚与真达等,特创慧莲篷供养。与谛闲法师,先后居之。未几,仍迎归法雨。年四十四(三十年甲辰)因谛老为温州头陀寺请藏,又请入都,助理一切,事毕南旋,仍住法雨经楼。师出家三十余年,终清之世,始终韬晦,不喜与人往来,亦不愿人知其名字,以期昼夜弥陀,早证念佛三昧。

耳提面命,不离因果

然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德厚流光,终不可掩。一九一二年,师年五十有二,高鹤年居士,取师文数篇,刊入上海《佛学丛报》,署名常惭。人虽不知为谁,而文字般若,已足引发读者善根。逮一九一七年(五十七岁),徐蔚如居士得师与其友三书,印行,题曰《印光法师信稿》。一九一八年(五十八岁)搜得师文二十余篇,印于北京,题曰《印光法师文钞》。一九一九年(五十九岁)复搜得师文,再印《续编》,继合初续为一。一九二○、一九二一两年,复有增益,乃先后铅铸于商务印书馆,木刻于扬州藏经院。一九二二至一九二六年间,迭次增广,复于中华书局印行,题曰《增广印光法师文钞》。

夫文以载道,师之《文钞》流通,而师之道化,遂滂浃于海内。如《净土决疑论》《宗教不宜混滥论》及《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等,皆言言见谛,字字归宗,上符佛旨,下契生心,发挥禅净奥妙,抉择其间难易,实有发前人未发处。徐氏跋云:“大法陵夷,于今为极,不图当世,尚有具正知正见如师者,续佛慧命,于是乎在。”又云:“师之文,盖无一语无来历,深入显出,妙契时机,诚末法中应病良药,可谓善识法要,竭忱倾仰者矣。”当徐居士持书奉母,躬诣普陀,竭诚礼觐,恳求摄受,皈依座下,师犹坚持不许,指徐母子往宁波观宗寺皈依谛公。一九一九年,周孟由兄弟奉庶祖母登山,再四恳求,必请收为弟子,师观察时机,理难再却,遂为各赐法名,此为师许人皈依之始,而《文钞》亦实为之缘起也。

师之为文,不独佛理精邃,即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五伦八德等,儒门经世之道,不背于净业三福者,亦必发挥尽致,文义典雅,所以纸贵洛阳,人争请读。由是而慕师道德,渴望列于门墙之善男信女,日益众多。或航海梯山,而请求摄受,或鸿来雁往,而乞赐法名;此二十余年来,皈依师座之人实不可以数计。即依教奉行,吃素念佛,精修净业,得遂生西之士女,亦难枚举。然则师之以文字摄化众生,利益世间,有不可思议者矣。

师之耳提面命,开导学人,本诸经论,流自肺腑,不离因果,不涉虚文。应折伏者,禅宿儒魁,或遭呵斥,即达官显宦,绝无假借;应摄受者,后生末学,未尝拒却,纵农夫仆妇,亦与优容。一种平怀,三根普利,情无适莫,唯理是依。但念时当叔季,世风日下,非提倡因果报应,不足以挽颓风而正人心;人根陋劣,非实行信愿念佛,决不能了生死而出轮回。故不拘贵贱贤愚,男女老幼,凡有请益,必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实事实理,谆谆启迪,令人深生憬悟,以立为人处世之根基。进以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之坦途要道,教人切实奉行,以作超凡入圣之捷径。虽深通宗教,从不谈玄说妙,必使人人皆知而能行,闻者悉皆当下受益。此即莲池大师论辩融老人之言曰:“此老可敬处,正在此耳!”因师平实无奇,言行合一,所以真修实践之士咸乐亲近,致使叩关问道者,亦多难胜数。且师以法为重,以道为尊,名闻利养,不介于怀。一九二二年(六十二岁)定海县知事陶在东、会稽道道尹黄涵之,汇师道行,呈请大总统徐,题赐“悟彻圆明”匾额一方,赍送普陀,香花供养,极盛一时,缁素欣羡,师则若罔闻知。有叩之者,答以虚空楼阁,自无实德,惭愧不已,荣从何来等语。当今竞尚浮夸之秋,而淡泊如师,实足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若道若俗,获益良多。

代佛宣化,挽救人心

师俭以自奉,厚以待人。凡善信男女,供养香敬,悉皆代人广种福田,用于流通经籍与救济饥贫,但权衡轻重,先其所急,而为措施。如一九二六年(六十六岁)长安被困解围后,即以印《文钞》之款,急拨三千圆,托人速汇赈济,凡闻何方被灾告急,必尽力提倡捐助,以期救援。一九三五年(七十五岁)陕省大旱,得王幼农居士函告,即取存折,令人速汇一千圆助急赈。汇后,令德森查账,折中所存仅百余圆,而报国寺一切需用,全赖维持,亦不介意。一九三六年(七十六岁)应上海护国息灾法会说法时,闻绥远灾情严重,即对众发表,以当时一千余人皈依求戒等香敬,计洋二千九百余圆,尽数捐去,再自发原存印书之款一千圆为倡。及回苏,众在车站迎接,请师上灵岩,观近年景象,犹急往报国,取折饬汇讫,而后伴众登山。师之导众救灾,己饥己溺之深心,类皆如是。

魏梅荪、王幼农等居士,在南京三汊河发起创办法云寺放生念佛道场,请师参加,并订定寺规。继由任心白居士,商请上海冯梦华、王一亭、姚文敷、关䌹之、黄涵之等诸居士,开办佛教慈幼院于其间。一一皆仗师之德望,启人信仰,而得成就。且对慈幼院之教养赤贫子弟,师益极力助成,其中经费,由师劝募,及自捐者,为数颇巨。即上海市佛教会所办慈幼院,师亦力为赞襄。至其法施,则自印送《安士全书》以来,及创办弘化社,二十余年,所印各书,不下四五百万部,佛像亦在百万余帧,法化之弘,亦复旁薄中外。

综观师之一言一行,无非代佛宣化,以期挽救世道人心,俾贤才辈出,福国利民。而其自奉,食唯充饥,不求适口,衣取御寒,厌弃美丽。有供养珍美衣食,非却而不受,即转赠他人;若普通物品,辄令持交库房,俾大众共享,决不自用。此虽细行,亦足为末世佛子矜式者也。

师之维护法门,功难思议,其最重要者,若前次欧战时,政府有移德侨驻普陀之议,师恐有碍大众清修,特函嘱陈锡周居士,转托要人疏通,其事遂寝。一九二二年(六十二岁),江苏义务教育期成会会长等,呈准省府借寺庙作校舍,定海知事陶在东,函师挽救,师即函请王幼农、魏梅荪二居士设法,并令妙莲和尚奔走,遂蒙当局明令保护。一九二七年(六十七岁),政局初更,寺产毫无保障,几伏灭教之祸,而普陀首当其冲,由师舍命力争,始得苟延残喘。及某君长内政,数提庙产兴学之议,竟致举国缁素,惊惶无措。幸师与谛老在申,得集热心护法诸居士计议,先疏通某君,次派代表请愿,而议未实行。逮某君将退,又颁《驱僧夺产条例》,期次第剥夺,以达灭教目的。幸《条例》公布,某即交卸,得赵次陇部长接篆,师特函呈设法,遂无形取消。继嘱焦易堂居士等斡旋,始将《条例》修正,僧侣得以苟安。

一九三三、一九三四年(七十三、七十四岁),安徽阜阳古刹资福寺,唐尉迟敬德造供三佛存焉,全寺为学校占据;山西五台碧山寺广济茅蓬,横遭厄运,两皆涉讼官厅;当道偏听一面之辞,二寺几将废灭,各得师一函,忽转视听。广济因此立定真正十方永远安心办道之基础,资福亦从兹保全渐次中兴。一九三五年(七十五岁),全国教育会议,某教厅长提议全国寺产作教育基金,全国寺庙改为学校。议决,呈请内政部大学院备案。报端揭载,群为震惊。时由佛教会理事长圆瑛法师,及常务理事大悲明道诸师,关、黄、屈等诸居士,同至报国,叩关请示。师以卫教相勉,及示办法,返沪开会,公举代表,入都请愿,仗师光照,教难解除。

江西庙产,自一九三三至一九三六(七十六岁),四年之内,发生三次大风波,几有灭尽无遗之势。虽由德森历年呼吁,力竭声嘶,中国佛教会,亦多次设法,终得师之慈光加被,感动诸大护法,群起营救,一一达到美满结果,仍保安全。此其荦荦大者,其他小节,于一函或数言之下,消除劫难,解释祸胎,则随时随处,所在有之,不胜枚举。非师之道德,足以上感龙天,下孚群情,乌能至此。

化及囹圄,及于异类

师之无缘慈悲,化及囹圄,及于异类。一九二二、一九二三年,应定海县陶知事请,物色讲师,至监狱宣讲,乃推智德法师应聘。师令宣讲《安士全书》等,关于因果报应,净土法门各要旨,狱囚多受感化。及沪上王一亭、沈惺叔等居士,发起江苏监狱感化会,聘师为名誉会长。讲师邓朴君、戚则周(即明道师在俗姓名)、乔恂如等居士,皆师之皈依弟子。由师示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及注重因果,提倡净土,为讲演之要目。而狱官监犯,因之改过迁善,归心大法,吃素念佛者,亦大有其人,其于异类也。

一九三○年(七十岁)二月,师由申太平,赴苏报国,铺盖衣箱,附来臭虱极多,孳生之蕃,致关房会客窗口与窗外之几上,夏秋间,均常见臭虱往来。有弟子念师年老,不堪其扰,屡请入内代为收拾,师皆峻拒不许。且云:“此只怪自己无道德,古高僧不耐臭虱之扰,乃告之曰:‘畜生,你来打差,当迁你单。’虱即相率而去。吾今修持不力,无此感应,夫复何言?”泰然处之,终不介意。至一九三三年(七十三岁)臭虱忽然绝迹,师亦不对人言,时近端午,德森念及问师,答曰:“没有了。”森以为师年老眼花,一再坚请入内检查,确已净尽,了无踪迹,殆亦为师迁单去矣。师在关净课外,常持《大悲咒》加持水米,以赐诸医束手之危病者,辄见奇效。一日,报国藏经楼发现无数白蚁,师在山闻之,赐大悲水令洒之,白蚁从此绝迹,此为一九三八年夏事也。师之法力之神应,类多如此。

在家二众,深沾法益

师固不喜眷属,故无出家剃徒。然渴仰亲近,迭承训诲,深沾法益,在家二众,不可胜数。其出家缁侣,除与谛老法师为最相契之莲友外,而久承摄受,饱餐法乳,仍承以莲友相待者,过去则有了余和尚,现在尚有了清和尚及真达二人。确居学人之列者,已故,则有圆光、康泽、慧近、明道诸师;现在,尚有妙莲、心净二和尚,及莲因、明西二师,与妙真、了然、德森等。暨现在灵岩、报国二寺诸师,此乃指常久亲近,屡蒙教导提携,沐恩载德,有逾剃度师者。若随缘请益,通函问道,乃读师之《文钞》,流通各书,而沐法泽者,盖亦不可胜举。然则师虽不收徒弟,而中外真正佛子,实多数赖以为师。师又宿誓不做寺庙主,自客居法雨,二十余年,晦迹精修,绝少他往。自一九一八年印《安士全书》以来,迭因事至沪,苦乏安居之所,真达于一九二二年翻造太平寺时,为师特辟净室一间,从此来沪,卓锡太平。而力护法门诸君子,如南京魏梅荪,西安王幼农,维扬王慧常,江西许止净,嘉兴范古农,沪上冯梦华、施省之、王一亭、闻兰亭、朱子桥、屈文六、黄涵之、关䌹之等诸居士,或因私人问道,或因社会慈善,有所咨询,亦时莅太平,向师请益。至各方投函者,更仆难数,则太平兰若,名传遐迩,亦自师显。

至一九二八年(六十八岁)师因厌交通太便,信札太多,人事太繁,急欲觅地归隐。真达乃与关䌹之、沈惺叔、赵云韶诸居士商。三居士遂将苏州报国寺,举以供养。即由弘伞、明道二人,前往接管,真达以数千圆修葺。故一九二九年,师离山在沪,校印各书,急欲结束归隐时,有广东弟子黄筱伟居士等数人,建筑精舍,决欲迎师赴香港,师已允往。真达乃以江浙佛地,信众尤多,一再坚留,终以法缘所在,遂于一九三○年(七十岁)二月往苏,即就报国掩关。先是木渎灵岩,真达请于师,立为十方专修净业道场,一切规约章程,悉秉师志而定。三四年来,以旧堂狭隘,不能容众,正在设法改建堂寮,从事刷新。适师至苏,与灵岩咫尺,内外施设,请益多缘,而仰承指导,日就振兴。灵岩迄今推为我国净土宗第二道场者,岂偶然哉!

师在关中,佛课余暇,圆成《普陀》《清凉》《峨眉》《九华》各志之修辑,及函复弟子学人问法。今四山志早已出版流通,函答诸文,亦已有《文钞续编》印行;为师至苏以后之所赐者,可谓恒顺众生,无有疲厌者矣!逮一九三七年(七十七岁)冬,为时局所迫,苏垣势不可住,不得已,顺妙真等请,移锡灵岩,安居才满三载,孰料智积菩萨显圣之刹,竟为我师示寂归真之地耶!

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

师之示寂也,预知时至。一九四○年春,《复章缘净居士书》有云:“今已八十,朝不保夕。”又云:“光将死之人,岂可留此规矩?”逮冬十月二十七日,略示微疾,至二十八日午后一时,即命召集在山全体职事及居士等,至关房会谈。告众曰:“灵岩住持,未可久悬。”即命妙真任之,众表赞同,乃詹十一月初九日,为升座之期,师云:“太迟。”改选初四,亦云迟了,后择初一,即点首曰:“可矣。”旋对众开示本寺沿革,达两小时余,后虽精神渐弱,仍与真达等,时商各事,恬适如常,无诸病态。初三晚,仍进稀粥碗许。食毕,语真达等云:“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此后精神逐渐疲惫,体温降低。初四早一时半,由床起坐云:“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言讫,即大声念佛。二时十五分,索水洗手毕,起立云:“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竟,即移坐椅上,面西端身正坐。三时许,妙真至,承嘱咐云:“汝要维持道场,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后不复语,只唇动念佛,延近五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西逝。

按数日之间,一切安排,如急促妙真实任住持等,虽不明言所以,确是预知时至之作略。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观师之一生自行化他,及临终瑞相,往生莲品,当然不在中下。师生于清咸丰十一年辛酉,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寂于一九四○年庚辰,十一月初四日卯时,世寿八十,僧腊六十。灵岩赖师以中兴,而得师示现生西模范,时节因缘,有不可得而思议者矣!慈谨卜明年辛巳二月十五,佛涅槃日,适师西逝百日之期,举火荼毗,奉灵骨塔于本山。

师之落叶归根,悟证如何?吾人博地凡夫,皆无他心道眼,不敢妄评。惟读师迭次出版之《文钞》与本年新印之《续编》,及凡经手流通各书,其提倡念佛,发挥道妙,自行化他,笃实修持之实行,有功净土,足征为乘愿再来之人无疑也。凡信愿念佛洞悉净宗确旨之士,当首肯斯言。真达等随侍最久,知之颇详,爰将师之一生行业,略述梗概,而为之记。

一九四○年岁次庚辰腊月初八日真达、妙真、了然、德森等顶礼敬述我所见闻的印公大师

道源

序言

印光老法师圆寂之后,无论僧俗一致公认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这是印祖在世数十年所修的自利利他之清净善因,所应当得到的清净善果。只此一点,就需要我们反省一下,我们要知道:一个人——尤其是出家人,身后所得到光荣,与身前所得到赞扬,是不大一样的。因为身前的赞扬,难免有人情、势力夹杂其间,多多少少总有些逢迎、奉承、应酬的意味。身后所得到的光荣,乃是“盖棺论定”,毫无世态混扰其间,那才是最纯洁、最真实的。

记得印祖在世时,有一位居士梦见大势至菩萨在上海弘化。他赶忙来到上海,原来印祖在“觉园”启建念佛七。这位做梦的居士,恍然领悟,原来印祖是大势至菩萨的应化身!此一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地传遍佛界。讵知印祖得闻之后,不但不生欢喜心,反而对这位居士毫不留情地痛呵一顿!由此事类推,设若印祖在世时,我们推举他老人家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一定要吃棒的。那么印祖已经往生了,大家为什么还要推尊他老人家为祖师呢?这正是越不要名越有名,净德所感,应当如是。

现在为印祖做纪念,大家执笔写纪念文章,都是由于一片钦仰恭敬之心,这才是最纯洁最真实的纪念。要写纪念印祖的文章,当然要写印祖的真修实行、中兴净宗等大功大德。但我以为不必写,因为《印光大师文钞》一书,流传颇广,佛界人士,几乎人手一册。其大功大行,已昭昭在人耳目,即使再写,反成赘言。再者,我也不敢写,因为我的笔力不健。倘若因为我的文笔拙劣,不但不能增加印祖的光明,反而给他老人家加上一层暗影,那真是佛头着粪、欲赞反毁了。所以我想写一些所见所闻的小事,或无伤大雅。

正说

行脚参方之艰难

印祖是陕西人,初出家即归心净土。逢到游方僧人,便问哪里有专修净土的道场,大家皆以红螺山相告。河北省怀柔县资福寺,建筑在红螺山上。自前清嘉庆年间,彻悟祖师住持该寺以来,弘扬净土,大兴莲宗,该寺遂成为有名的念佛道场。行脚僧有两句口头语:“南有金山高旻,北有红螺上方。”这是说:“要参禅,须到镇江金山江天寺,及扬州高旻寺;要学净,须到红螺山资福寺,及房山县上方山兜率寺。”红螺山之道风,直至民国,尚未衰落。是以一般行脚僧咸以此山奉告,印祖遂决意前往参学。及至红螺山,知客师看他很老实,不教他进念佛堂,派他当“行堂”。“行堂”之职务,是专为众僧盛饭添菜的。当了一期六个月,仍然不许他进念佛堂。印祖以为事与愿违,乃决计南游,行脚至汉口,听说有一莲华寺。修净土的人,一听到莲华二字,就觉得欢喜,即至该寺“挂单”。知客师仍然因为看他很老实,就请他当“库头”。

常住寺院的规矩,各殿堂的“香灯师”,每半个月十四、三十午后,到库房领取香烛灯油一次。印祖一库头师即时上楼为他们取物品,讵知印祖上楼不久,就听见扑通一声巨响,楼板剧烈震动,尘土弥漫室中,几位香灯师以为把什么重量的物件碰倒了,于是高声喊问:“库头师!库头师!你把什么东西弄倒了?”楼上并无回声,大家觉得奇怪,于是一齐上楼,看看究竟。上楼一看,不得了,原来是库头师倒在楼板上不省人事了。而楼上热不可耐,大家赶快把他抬下楼来,一面活动他的手脚,一面用冷水喷面浇头,一面大声喊叫:“库头师!库头师!”大家忙乱了一阵子,印祖才苏醒过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六月里天气很热,而汉口是一盆地,热得更厉害。莲华寺的库房,又是一座半楼;楼上的尺度既不够高,而上面盖的只是一层单瓦片。时在正午,烈火似的太阳,晒透瓦片,热气流通不出去,简直像一个蒸笼。印祖是西北人,没有抗热的习惯,因此一上楼就热晕过去了。印祖行脚数千里,一点佛法尚未学到,却几乎把性命送掉,足见行脚参方之艰难了。

住持修学之不易

我国佛教有四大名山:山西之五台山,为文殊菩萨之道场;四川之峨眉山,为普贤菩萨之道场;安徽之九华山,为地藏菩萨之道场;浙江之普陀山,为观音菩萨之道场。此四大名山,为行脚僧之必须朝拜者。印祖既到南方,遂发愿朝礼普陀。普陀山在定海县之东,距县百余里。孤峙海中,风景奇特。气候温和,炎夏不热。山中有“茅蓬”百余座,有“丛林”两座,即前山之普济寺,后山之法雨寺,简称为前寺、后寺,为挂单结众之处。朝山者以前寺较为便利,故较多止宿于此。后山之地理环境颇为幽深,住人比较少,因此显出静雅宜人。大雄宝殿后面,有一座巍峨广阔的藏经楼,中间供有“明版”“清版”两部《大藏经》。两边有四间宽大的寮房,是准备阅览的人住的,可是这时候除了一位香灯师外,却没有一位阅藏的人。这位香灯师也是北方人,跟印祖一见面就有缘,即劝印祖住下来看藏经,他就陪着印祖到客堂讨“阅藏单”,幸蒙准单,印祖从此住进藏经楼,一住就住了三十年。

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这句话也只是习惯的口头语。若欲名副其实,应当说是观音菩萨的香火地。道场二字,是有名无实了。这并不是说全山没有一个办道的人,有之,也都像印祖一样,只是隐居潜修而已。因此普陀山的宁静,也只是山水风景的宁静,人事方面却是相当复杂的。现在说一个小小的故事,也就可以知其大概了。

有一天,前寺请了一位新任的“维那师”。这位维那师是真心办道的老修行,曾在高旻寺住过三冬四夏,请过“堂主”,带过“维那”,出身是很高的。他接职之后,即到后寺向印祖请开示。并说出他的意愿,他说:“普陀山是天下的名山,现在弄成这个样子,实在太不像话了。承前寺和尚看得起,命学人当维那,学人就要当职尽职,一定把禅堂的规矩整顿起来,给全山作一个模范。”印祖很诚恳地对他说:“你发心整顿规矩是好的,但是不可操之过急,要知道普陀山不是高旻寺啊!”这位维那师,口中虽唯唯应是,心中并不以为然。

前寺禅堂里,住有二三十个人,这时有一个风气:大家都喜欢吸旱烟,每人有一支五六寸长的旱烟袋。新维那“进堂”,第一次“表堂”,就命令各人自动地把旱烟袋砸掉。因为他在高旻寺,请过“班首”,带过“职事”,有先声夺人之势,大家也就不敢公开在禅堂里吸烟了。可是吸烟的人是有瘾的,他们忍不住的时候,就偷偷地吸一下。吸过的烟味,被维那师闻到了,于是大发脾气,便实行“搜单”,结果,在“止单”位子下面,把旱烟袋统统搜出来了;在维那师的盛怒之下,一阵乱摔,破碎无余。大家虽然没有当面反抗,在背后却想出了软法子来报复他。

上晚殿了,念《弥陀经》,念到“六方佛”时,已经念到北方佛了,忽听一人高声念“南方世界亦有日月灯佛!……”于是大家跟着念下去。已经念到下方佛了,忽然又一高声“西方世界亦有无量寿佛!……”大家再接着念下去。如此三环九转地念,念了两点多钟,才把《弥陀经》念完,直把这位维那师气得几乎晕倒在大殿上,下了殿就“溜单”了。印祖能在普陀山住二三十年,是全靠“不出风头,不管闲事”八个字,才能相安无事的,足见住寺修学之不易了。

开创道场之方便

苏州灵岩山灵岩寺,是印祖开创的净土道场,观音菩萨是极乐世界的菩萨,把普陀山改成净土道场,不是名正言顺吗?普陀山是中国的名山,再加上印祖的大名,不是相得益彰吗?灵岩已片瓦无存,欲兴道场,必须重新建筑。普陀山之前寺、后寺,殿堂雄伟,僧寮完备;只要起香念佛,道场即已成就,不是事半功倍吗?提出这些问题来的人,都是对于普陀山的真实内情不大了解的。普陀山的前寺、后寺两大“丛林”,只能说是半十方,或者说是表面十方。因为前、后寺的住持大和尚,是由本山一百多个茅蓬里房头子孙选出来的,真正的十方僧、外海人是无权过问的。举此一例,已可以思过半矣了。其他的复杂问题也就不必多说了。

灵岩山寺之复兴,当然不是一日成功的。但只费了短短十几年的光阴,而竟能在一座荒山上,建筑起来前后四层正殿,以及配房僧寮,雄伟高大,精致庄严,不能不说是奇迹。凡是到过灵岩山的人,无不赞叹:“这都是印光老法师的功德啊!”意思是说,因为有印祖帮忙化缘,才能修建起来这座大寺的。印祖从来不向人化缘,恐非外人所知了。那么重建灵岩寺的钱,是哪里来的呢?当然大多数都是印祖的皈依弟子布施的,可是印祖并不直接向他们化缘。这时印祖已离开普陀山,在苏州城内穿心街报国寺闭关。凡是来求皈依的,或是来请示的居士们,印祖都顺便介绍参观这座新成立的净土道场。他们到了山上,看见那么浩大的工程,自然会捐助资财的。这样毫不勉强,自动发心,才是清净布施,才能得到最大的功德哩。这都是印祖开创灵岩山净土道场的方便啊!

通结

印祖之所以成为净土宗一代祖师,自因其自利利他之大因缘大功德所成就。自利方面:如临命终时之自知时至,舍报安详。利他方面:如一部《文钞》,风行天下,见者闻者,莫不获益。又如兴建灵岩山,成为唯一之净土道场,使出家者专修有处,在家者皈依有地。凡此荦荦大端,自有诸大德秉笔赞颂,我现在只把亲见亲闻于印祖的二三小事,写出来聊供参考。

佛门有两句常谈:“没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勒。”一位伟人的成功,决不是侥幸得来的。我们在前面所写的二三事上,研究一下就可以发现印祖有一种超人的忍力。在红螺山当行堂,在莲华寺当库头,设若不能忍,也就返回陕西去了。在普陀山那个复杂的环境中,设若不能忍,如何能一住三十年?忍于逆境,已经不易,忍于顺境,则更为难。为建寺而化缘,岂非天经地义?无缘可化者,尚勉强去化。而是时之印祖,已芝兰满天下,皈依弟子中,正不乏有钱的大居士,而且已离开普陀,住在苏州,不会再受人之嫉妒障碍。若是化缘,正可以大化特化,而印祖竟能忍住不化,这种忍顺境的忍力,更非常人所及了。倘再推究其忍力之来源,当系得力于一“诚”字。因印祖之为人,过于老实,无论自行化他,皆是直来直去。即待人接物,亦毫无一点虚伪,所以在平凡中成其不平凡了。1 卷一本分事

真正的佛弟子,不是抛家弃父,放下他该尽的责任。“欲学佛法,先须克己慎独,事事皆从心地中真实做出。”学佛,不是违背心中真实的声音,也不是逃避什么。如果想借佛法逃避对内心的苛责,是行不通的。

与丁福保居士书

·故于父言慈,于子言孝。各令尽其人道之分,然后修出世之法。

·欲学佛法,先须克己慎独,事事皆从心地中真实做出。

近世士大夫,多守拘墟之见。有以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事理相告者,则曰:“此稗官野史小说家凭空造者,何足信乎?”其人亦曾读经阅史,虽见此种事,亦不体察其所以然,其拘墟也仍复如是。居士将历史之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事,集之于一编之中。上而《麟经》,下及《明史》,其事迹的的可考。彼拘墟者读之,当必哑口不敢谓其无稽妄造矣!至于学佛一事,原须克尽人道,方可趣向。若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事,一不实践,虽终日奉佛,佛岂祐之哉?良以佛教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故于父言慈,于子言孝,各令尽其人道之分,然后修出世之法。譬如欲修万丈高楼,必先坚筑地基,开通水道,则万丈高楼,方可增修,且可永久不坏。若或地基不坚,必至未成而坏。语云:“选忠臣于孝子之门。”学佛者亦复如是。

昔白居易问鸟窠禅师,曰:“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欲学佛法,先须克己慎独,事事皆从心地中真实做出。若此人者,乃可谓真佛弟子。若其心奸恶,欲借佛法以免罪业者,何异先服毒药,后服良药?欲其身轻体健、年延寿永者,其可得乎?实验一书,堪破此弊。流通于世,大有利益。

又苏州彭希涑曾辑《二十二史感应录》,于历史中,摘录因果事实百八十余条,不知阁下曾有此书否?若有,宜一并排印,以辟拘墟者之眼界。又《二十四史》,奇事固多,居士博览无遗,宜将非凡情所测之事,如《欲海回狂》后所标者,并诸因果轮回等事,尽录而辑作一书,以为治国安民、了生脱死之一助,则其功德大矣。不知肯满我愚愿乎?尘劳即解脱

开始修行的居士最常有的感慨,莫过是将工作与修行分为二,将红尘与灵山分为二。大师告诉我们要掌握住能“做主”的心,如此,尘劳即是解脱,尽一份责任,了一份业。因为如《金刚经》所阐示的,“众生当体是佛”,人人应把握的还是自己的角色与职责,那才是修行的好道场。

复宁波某居士书

·心有所主,不随境转,则即尘劳为解脱。发随喜心,亦属功德,以此培植福田,作往生之助行。

·内之根身,外之器界,五蕴包含净尽。能见其是空,则即五蕴,离五蕴。法法头头,皆是大解脱法门。

接手书,知治习之心,唯勤唯切。而消习之效,未得未见,其故何也?盖以生死心不切,而只将此超凡入圣,消除惑业,成就净念,作口头活计,故无实效也。倘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法门更为难闻。今幸得此大丈夫身,又闻最难闻之净土法门,敢将有限光阴,为声色货利消耗殆尽?令其仍旧虚生浪死,仍复沉沦六道,求出无期者乎?直须将一个死字(此字好得很),挂到额颅上。凡不宜贪恋之境现前,则知此吾之镬汤炉炭也,则断不至如飞蛾赴火,自取烧身矣。凡分所应为之事,则知此吾之出苦慈航也,则断不至当仁固让,见义不为矣。如是则尘境即可作入道之缘,岂必屏绝尘缘,方堪修道乎?盖心有所主,不随境转,则即尘劳为解脱。所以《金刚经》屡屡令人心不住相。发心度尽一切众生,而不见能度之我,所度之人与众生,并所得之无余涅槃之寿者相,方为真行菩萨道。

若见有我为能度,生为所度,及无余涅槃之所度法者。虽则度生,实于一乘实相之道,未能相契。以不了众生当体是佛,佛性平等平等;妄起凡情圣解,致无为利益,成有为功德矣。何况声色货利之贪恋粘着乎哉?

然人生世间,不可无所作为,但自尽谊尽分,决不于谊分之外,有所觊觎。士、农、工、商,各务其业,以为养身养家之本,随分随力执持佛号,决志往生。凡有力能及之种种善事,或出资、或出言,为之赞助。否则发随喜心,亦属功德。以此培植福田,作往生之助行。如顺水扬帆,更加橹棹;其到岸也,不更快乎?腊月三十日,乃一岁之尽日。倘预先未曾打叠得好,则债主怨家,群相系缚,哪容你过?临命终时,乃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也。倘信、愿、行资粮未具,贪、嗔、痴恶习犹存,则无量劫来怨家债主,统来逼讨,哪肯饶你?

莫道不知净土法门者,无可奈何,随业受生。即知而不务实修者,亦复如是,被恶业牵向三途六道中,永久轮回去也。欲求出苦之要,唯有念念畏死,及死而堕落三途恶道,则佛念自纯,净业自成。一切尘境,自不能夺其正念矣!《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内之根身,外之器界,五蕴包含净尽。能见其是空,则即五蕴,离五蕴。法法头头,皆是大解脱法门、大涅槃境界矣。亲证吧!“证”与“悟”是不同的。世人每羡开悟之事,再说悟后渐修,但“悟”的品质堪疑,“修”能断“惑”否亦堪虑。只有净土法门只要具备:

一、真信切愿。

二、持佛名号。

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就能往生,大师说:“而且品位优胜。”

复岳仙峤居士书

·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助合行,不但决定往生,而且品位优胜。

若欲此生亲得实益,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则可决定了生脱死。若不依念佛法门,且莫说未得佛教之真传者不能了,即得亦不能了。何以故?以得真传,乃大彻大悟,非是实证。证则可了,悟则未了。修余法门,皆须断惑证真,方了生死。

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助合行,不但决定往生,而且品位优胜。不但精粹纯笃之人,决定往生,即五逆十恶之流,临终能生大惭愧,生大怖畏,志心念佛数声,随即命终者,亦得决定往生。以佛慈广大,专以度生为事,一念回光,即蒙摄受。所谓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也。

末世众生,不依净土,修余法门,但得人天福报,及作未来得度之因缘而已。以无力断惑,则生死根尚在,何能不发生死之苗芽乎哉?每饭不忘

扫涤贪、嗔、痴是在家居士们修行的每饭不忘。印祖说:如果正念重,红尘不碍修行,一个人的修行之信愿重时,自然会奋力扫除贪、嗔、痴,令清净意来做主人。

复陈慧超居士书

·若知是贼,不许彼在自家中停留一刻,必须令其远去净尽,庶财宝不失,而主人安泰矣。

·若以贪、嗔、痴为自家正主,则如认贼为子,其家财宝必致消散矣。念佛时不能恳切者,不知娑婆苦,极乐乐耳!

·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业,堕三途恶道,长劫受苦,了无出期。

·若正念重,则余一切皆轻矣。是以真修行人,于尘劳中磨炼,烦恼习气,必使渐渐消灭,方为实在功夫。

接手书,知居士慕道之心,极其恳切,不胜欣慰。但以校定《安士书》,及诸冗务,不暇裁复,故迟至今。

贪、嗔、痴心,人人皆有。若知彼是病,则其势便难炽盛。譬如贼入人家,家中主人若认作家中人,则全家珍宝,皆被彼偷窃净尽。若知是贼,不许彼在自家中停留一刻,必须令其远去净尽,庶财宝不失,而主人安泰矣。古德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贪、嗔、痴一起,立即觉了,则立即消灭矣。若以贪、嗔、痴为自家正主,则如认贼为子,其家财宝必致消散矣。念佛时不能恳切者,不知娑婆苦,极乐乐耳!若念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净土法门更为难遇。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业,堕三途恶道,长劫受苦,了无出期。

如是则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发,如器受电,如药加硫,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业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被境所转,系操持力浅。则喜怒动于中,好恶形于面矣。操持者,即涵养之谓也。若正念重,则余一切皆轻矣。是以真修行人,于尘劳中磨炼,烦恼习气,必使渐渐消灭,方为实在功夫。

在家人不随众,各人念佛。坐立绕跪,皆无不可。但不可执定一法,若执定,则人易劳而心或难得相应。当斟酌其自己之色力及功夫,而取其合宜行之,则有益矣。

若常途通行,宜先绕、次坐、次跪。绕跪皆觉辛苦,宜坐念。坐念若起昏沉,宜绕念,或立念。昏沉去,当复坐念。宜按钟,不宜掐珠,以掐珠难养心故。《安士全书》实为末世最胜良导。尤惜阴居士极欲全国流布,俾大家同开眼界。由兹挽回世道人心,止息天灾人祸。现已募得一万余部,尚难广布。今寄上通告,并办法一张,祈阁下阅之,随分随力相助,随缘随机相劝。无力出资,则以言赞叹,令人发心,亦是功德。务使迷昧之流,闻晨钟而梦醒;贪恶之辈,见因果而心惊。人心若转,天灾自息。此系正本清源之道,即世谛浅近之法,而直达乎出世深远莫测之法之最胜方便也。凡在知交,当为劝发。无信心人,亦勿强劝,以系结善缘故。若一强勉,便杂烦恼,虽有小功,实获大咎。未能令彼得巨益,有碍自己利人心故。修持专挚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无一定法。知道弘一大师要刺血写经,印光大师便写信前去,先劝弘一大师“先专修念佛三昧”,因刺血写经恐血亏神弱。若弘一大师坚持这么做,印光大师则会倾囊相授!

此文得见印光大师真是知行深刻,文中一一地说明如何用纸、用墨,如何并写、并修,如何刺血,十分有经验。

并说到刺血写经不应为博名而做,书写应存恭敬,让行为与修行合一,为己不为人,息心实求己益。

复弘一师书一

·先专志修念佛三昧,待其有得,然后行此法事。倘最初即行此行,或恐血亏神弱,难为进趣耳。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

座下勇猛精进,为人所难能。又欲刺血写经,可谓重法轻身,必得大遂所愿矣。虽然,光愿座下先专志修念佛三昧,待其有得,然后行此法事。倘最初即行此行,或恐血亏神弱,难为进趣耳。入道多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