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发展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6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3 02:54:11

点击下载

作者:朱广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沿海发展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6期)

沿海发展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6期)试读:

名家寄语

智库建设既是国家治理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也是公共政策与决策支撑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和应对全球性挑战,迫切需要发挥智库智力密集的优势,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沿海发展智库”作为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之一,以“服务一带一路、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为宗旨,致力于江苏乃至全国沿海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研判到产业升级与转移、滩涂开发与环境保护、平台建设与机制体制创新等问题的前瞻,从研究成果的发布到科研技术的转化都显示出独特优势和战略谋划的巨大潜力。

新时期,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讨论,也有许多观念需要更新。为适应这一需求,沿海发展智库主办了经济学、管理学类的学术出版物《沿海发展研究》。该集刊以沿海产业升级与转移、滩涂开发与环境保护、园区平台与机制体制等为着力点,旨在为我国沿海开放开发理论研究提供合作交流平台,为我国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有效持续的推动力。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沿海地区经济建设上,力求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鹰击长空酒歌亮,马驰草浪壮思飞。希望《沿海发展研究》集刊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新型智库建设的需求,立足沿海前瞻性、针对性和储备性研究,吸引越来越多的智库学术界专家分享学术见解、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我深信,在智库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交响乐中诞生的《沿海发展研究》必将成为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必将成为宣传推介沿海发展智库的一张文化名片。

衷心祝愿《沿海发展研究》厚积致远,成为智库研究的知名品牌!2016.12.6编委会主办盐城师范学院江苏沿海开发研究院

顾 问:孙久文、陈 耀

   董锁成、杨桂山

   沈 和、钱志新

主 编:朱广东

副主编:刘 波

编辑委员会

主 任:汤克明

副主任:赵庆新

成 员:朱广东、赵庆新

   郝宏桂、刘 波

   吕贤旺、郇恒飞

   陈 丽、孙小祥

   许 勇研究基地沿海发展智库江苏沿海开发研究基地江苏沿海发展研究基地江苏沿海(盐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沿海论坛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1]吴楠

2019年6月2日,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第九届学术年会暨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十周年研讨会在盐城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及盐城师范学院师生代表与会。与会者围绕“现代化强国战略与沿海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就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新时代沿海发展的特征、挑战和趋势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一 深化沿海发展理论研究

2009年底,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九次工作研讨会上,盐城师范学院与唐山学院、莆田学院、泉州师范学院、潍坊科技学院、台州学院、辽东学院、滨州学院等七所沿海地区院校签订《共建沿海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区域合作联盟协议》。2010年4月24日,全国沿海高校服务经济发展联盟成立暨学术研讨会在盐城师范学院召开,发布《全国沿海高校服务经济发展联盟章程》《盐城宣言》,这标志着联盟正式成立。

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戴斌荣表示,盐城师范学院作为联盟的主要发起者和建设者,本着“服务沿海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精神,与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一起走过了10年峥嵘岁月。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应当有新境界、新思路和新作为。面对新时代、新挑战,为了推进现代化强国战略实施与沿海高质量发展,盐城师范学院要坚持做牢主心骨,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海洋强国战略等,搭建理论研究、服务实践以及交流合作的平台,从而助推沿海地区发展,提升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彰显联盟智囊团、信息库的社会价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促进沿海发展理论研究的繁荣和实践探索的深入,并带动高校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值得深思。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之顺提出3点建议。一要与时俱进,提高政治站位。社科研究要不断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需要,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运用相关理论成果来指导科研,贡献智慧。二要唱响主旋律,突出主攻方向。决策咨询研究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主攻方向,建言献策。三要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新动能。深化决策咨询研究,必须把创新贯穿到科研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让创新成为激励事业发展和决策咨询工作取之不尽的强大动力。“地方高校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科教先导和智力支持作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许益军提出,服务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要强化问题导向,以理论知识回答实践之问,用实际行动肩负起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和担当;要让人才这一第一资源转化为第一动力,开展更多务实管用的研究,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真正让人才活起来、动起来、强起来;要强力推进校校、校企、校地深度融合与合作,发挥联盟优势,大力推动以构建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合作共同体为导向的联盟合作。二 推动沿海地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孙志燕做了题为《新技术革命与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孙久文做了题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及江苏广东发展对比》的报告。

沿海地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呢?对此,孙志燕建议,东部沿海地区应立足全球竞争,敢于担当新时代国家战略赋予的使命;把握新技术革命的机遇,以新技术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回归发展的“初心”,以“人”为本推动更高质量的发展。孙久文则提出,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变区域发展导向,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区域经济新结构,实现区域空间功能的优化。他表示,区域经济从速度型的增长向高质量的平衡发展转变,就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基本途径。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树立追求卓越的区域发展观,树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以质取胜的区域发展理念,把资源开发优势、产业规模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的品质优势,从注重发展速度向速度与质量并重转变。

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回顾了联盟十年发展历程,并做出展望。针对未来沿海经济发展研究的思路与重点,他表示,学术界应从陆海统筹、港产城联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绿色发展、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沿海均衡发展等角度,深入研究沿海各地因地制宜地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路径、对策。

重庆智库创始人兼总裁、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理事长王佳宁在题为《顶层设计视野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报告中,从顶层设计导航战略、四大板块各自布局、改革载体靶向施策、开放平台有的放矢、预期规划展现愿景五个方面介绍了他的观点。

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发改委原主任钱志新表示,要用数字化、绿色化驱动沿海高质量发展。要发展数字经济,既要重视数字产业化,也要重视产业数字化。所谓数字产业化包括数字硬件、软件和数字化服务;产业数字化是指数字新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农业、工业、服务业都要走向数字化。要发展绿色经济,须将数字技术与绿色技术融合。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李刚则谈及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新进展与新趋势,他表示,高校智库能力建设有了新突破,迁入能力、协同能力有了新提升,技术支援能力优势得到彰显,反哺学科建设能力显著提升。未来应尽快从政策研究组织向智库转型。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英明则以《加强顶层设计 助力沿海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题,立足江苏,谈了江苏沿海经济带发展的顶层设计、目标与任务等。他表示,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任务包括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海洋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和海洋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江苏从海洋大省迈向海洋强省;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打造全国现代化海洋产业高地;等等。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丁宏则围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提升沿海开发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主题进行汇报。他表示,要明确把创新驱动作为沿海开发的核心战略,加强建设海洋高端研发平台,突出企业创新地位,利用国家多重战略叠加和开放优势,加强科技合作和交流,打造科技创新强市场。

江苏智慧海洋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黄善繁汇报了他对推进江苏海洋金融发展的思考和实践。他针对海洋金融提出了发行海洋债券、强化海洋担保体系、成立金融专营机构等建议。三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践

当天下午,大会分“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第九届学术年会”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十周年研讨会”两个分会场进行。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第九届学术年会由盐城师范学院校长方忠主持。

高校是所在区域的重要智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术年会分会场,岭南师范学院校长兰艳泽、淮海工学院副校长舒小平、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赵宜江、泰州学院副校长周建超分别介绍了各自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举措和成效。

兰艳泽介绍了“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下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情况,她表示,“一核”是珠三角核心区,“一带”是沿海经济带,“一区”是北部生态发展区。湛江和汕头都属于省域副中心城市。她在报告中比较分析了汕湛两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优势和劣势,并针对两个城市发展提出了建议,包括创新发展体制和机制,成立省级的领导小组,给予特殊的发展政策;采取针对性的促进措施,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优先布局重大生产力项目,扩大城市区域化的空间,增强辐射力;处理好城市规模和城市功能的关系、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协同发展。

舒小平从淮海工学院转型发展的基础、推进转型发展的探索、申报大学更名的历程三方面,汇报了该校以特色引领、以内涵提质,创建海洋特色大学的思考与实践。他表示,在创建海洋特色大学的过程中,有三点启示:一是机遇意识,要注重抓住机遇;二是特色发展,作为苏北的地方高校,没有特色就没有潜力;三是锲而不舍,要围绕目标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赵宜江谈到了淮阴师范学院扎根苏北大地、服务区域发展的实践。他从明确服务思路、落实服务举措、提高服务成效三方面展开介绍。他表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是淮师的永恒主题。未来,淮师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完善产学研协同机制,加强成果转化;不断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周建超则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新型校地互动关系、推进六大学科平台建设三方面谈到构建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合作的机制。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和沿海开发国家战略不仅给江苏沿海各市发展带来机遇,而且给包括泰州学院在内的地方高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泰州学院将牢记习总书记“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要求,向沿海地区各兄弟高校学习,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切实提高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四 多举措推动江苏沿海开发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十周年研讨会由沿海发展智库执行主任朱广东主持。与会学者表示,海洋历来是战略发展要地。江苏沿海地区地处中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点,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土地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加快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是江苏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江苏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会上,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正平谈到“江浙沿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目标定位与关键举措”。他表示,江浙沿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举措包括,与上海联合组建长三角海洋经济区域合作办公室,设立长三角陆海统筹发展改革创新试点/示范区,加快推进长三角沿海城市带建设,加快推进长三角沿海经济带建设,加快推进长三角沿海交通带建设,加快推进长三角沿海生态文明带。

沿海发展智库教授郝宏桂以《江苏沿海岸线及滩涂资源科学利用研究》为题进行汇报,他针对江苏沿海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对接国家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加快推进海洋产业低碳循环发展;构建海洋产业生态化发展新模式;打造人才集聚与科技创新新高地;加强政府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渤海大学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庆满做了题为《加速动能转换,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报告。他认为,将贯彻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决策和执行的全过程,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本要求;以创新型主体建设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任务。他提出辽宁沿海经济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对策包括加速创新型主体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发展载体升级融合、创新产业发展摇篮等。

岭南师范学院教授杨少文谈到国际贸易对珠三角城市化的影响。他认为,珠三角城市群已进入创新发展阶段,表现为知识产权类服务贸易引领经济发展,从而影响城市化的质量和类型。用人口城市化单一指标不能反映城市化的质量,城市化动力机制中应增加服务业的途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沿海沿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古龙高提出,沿海开发在“一带一路”交会点建设中要有新作为。江苏沿海地区要做好节点牵引、入海统筹、港产城联动、江海联动、东中西互动、生态环境和产业一体发展。

泉州师范学院民营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杨玉华以《中国崛起之路:综合生产率优势演进模型与世界经验的检验》为题进行汇报。他表示,生产率优势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的路径已经十分清晰:在初级生产率优势阶段,大力发展基于生产要素优势的生产力;在中级生产率优势阶段,充分发挥政府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和职能;在高级生产率优势形成初期,立足国内产业、资源、技术、人才等基础,在一些领域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重点突破。

沿海发展智库教授刘吉双则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做了江苏与上海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及优化策略分析。通过分析,他建议江苏省发挥技术进步优势,把企业技术创新放在核心位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整合发展;提升规模效率,加快园区经济整合和大都市圈发展;转换增长战略,构建经济内生增长生态环境。[1]吴楠,《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1]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研究[2]陈洪全

摘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党中央确立的重大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的原因,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一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差异在缩小,绝对差异在拉大;二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三是本部经济与“飞地”经济不协同;四是城市群核心城市极化功能强,辐射功能弱。实现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一是建立健全区域间的协调机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破解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打破“行政区经济”,不应设置阻碍资源要素流动的壁垒,不应单纯谋求特殊的优惠政策,要强化省际统筹;二是建立完善产业融合机制,依据资源优势与比较优势,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聚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优化重点产业布局;三是创新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打通“断头路”,实现在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上的高质量、高效率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新台阶,打造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四是建立完善区域补偿机制,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区域发展的基础,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跨区域、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把山水林湖田草生态系统全面纳入生态补偿体系。

关键词:长三角 区域协调 产业融合 城市群协同 区域补偿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党中央确立的重大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包括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0%,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5.15万亿元,总人口为1.6亿人,分别占全国的20.36%、11.5%,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长三角区域内部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区域经济差异明显。2016年长三角地区人均GDP为9.47万元,其中,最高的苏州市人均GDP达到145556元,最低的宿迁市人均GDP只有48311元,前者是后者的3倍多。在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存在如此巨大的经济差异,十分罕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推进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可以提升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为全国提供区域一体化发展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一 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都普遍存在的现象。1965年,威廉姆逊(Jeffery G.Willamson)在《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一文中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形理论,即区域经济差异的出现、扩大、缩小、消失是一个周期性变化的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盟开始制定旨在缩小地区差异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出台指导和资助落后地区和其他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地区发展的“结构政策”。“二战”后,美国区域政策开始关注所谓的“问题区域”,先后制定了《地区再开发法案》《公共工程与经济开发法案》和《联邦受援区与受援社区法案》。俄罗斯则通过新的联邦区划体系加强联邦政府对区域经济的控制力和协调发展能力,促进了俄罗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

[3]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三大带之间以及省际、省内各地之间的巨大差异,80年代以来,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但是,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仅省(区、市)之间差异较大,而且很多省(区、市)内部各地区的差异也较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可能将一种战略施诸全国各地。在实践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对象、多目的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包括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城市群建设和各种功能区、特区和实验区政策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开放、设施互联互通,合力打造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二 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根据2010年5月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三角范围确定为2省1市(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2016年5月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安徽省纳入,长三角正式扩容,城市群范围扩大为3省1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包括26个城市组成的新长三角城市群,其中,江苏数量最多,占据了9个: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镇江、泰州、扬州、盐城。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的原因,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差异在缩小,绝对差异在拉大

自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区域生产总值(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由2010年的81695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151515亿元,净增加69820亿元,增长了85.46%。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例2010年为20.34%,2016年为20.36%,略有增加。区内,苏州市人均GDP最高,由2010年的93143元增加到2016年的145556元;宿迁市人均GDP最低,由2010年的22525元增加到2016年的48311元,两者相差由70619元增加到97245元,但相对差异由4.1倍缩小到3.0倍。就江苏省内部而言,苏南、苏北经济发展差异仍在拉大,这可以从各地人均GDP变化趋势(具体见图1)中看出。从三角洲核心城市上海、苏州、杭州向外围扩展,经济发展水平依次递减,苏北、浙西发展相对滞后。图1 2010~2016年江苏省13个省辖市人均GDP变化(二)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长三角区域以近1/50的国土面积,支撑了1/10的人口,创造了近1/5的经济总量。一方面,土地集约化水平和产出效益非常高;另一方面,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巨大。

尤其是苏南地区,土地开发强度已接近30%的上限,10多年来,苏北5市被苏南调用的土地指标已接近300万亩。苏北5市水资源占全省的47.0%,林地面积占全省的58.2%(见表1),但经济总量仅占全省的23.8%,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明显不对称。表1 江苏省13个省辖市资源状况续表(三)本部经济与“飞地”经济不协同

上海市在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拥有多处“飞地”,其中最大的是盐城市大丰区境内的上海农场,总面积307平方千米,相当于上海主城区面积的一半,有耕地、林地、鱼塘33万亩,是上海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规模化畜禽生产基地,成为上海市的“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2016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8178.6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285.09亿元,仅占地区总产值的1.0%,而市域外农场(光明集团所属,含大丰区境内海丰农场)的农业总产值为32.36亿元,仅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1.35%。另外,同属于上海“飞地”的洋山港,实行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港区的“三区合一”,洋山保税港区规划面积8.14平方公里,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占到上海港的40%以上,是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撑点。随着洋山四期开港,上海港年吞吐量将突破4000万标准箱,相当于美国所有港口吞吐量之和,体量达到目前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1/10。就江苏省而言,苏北“飞地”经济落差很大。沪苏、苏盐、盐常、苏宿等各类合作园区,对南北产业转移与合作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园区建设中,产业转移的层次不高,引领性和示范性大项目少,互利共赢的机制不健全。(四)城市群核心城市极化功能强,辐射功能弱

城市群地区是当今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是生产力布局的增长极点和核心支点,我国推进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第一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比较合理,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全国最大,区域经济比较发达,已具备跻身于世界级城市群的条件。但是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城市分工不够明确,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够协调。

城市群核心城市上海及中心城市南京、苏州等,极化功能强,人口、技术、资金加速集聚;苏南五市,人口净流入量达874万人,而苏北五市,人口净流出量达530万人(见图2)。南北结对帮扶是江苏省委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力度很大,措施很多,成效也很突出。但是,结对帮扶并没有彻底解决苏北发展短板问题,南京与淮安、苏州与宿迁、无锡与徐州、常州与盐城、镇江与连云港等结对城市之间的差异仍然逐年扩大。图2 2016年苏南五市与苏北五市人口状况三 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两大趋势,一个是经济全球化,一个是区域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一体化的基础。城市群是一个社会经济综合体,不同于传统的行政区,有其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实现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加强城市群内部城市和城镇之间紧密联系和协同互动,促进城市间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强基础设施的对接,有效促进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共享,充分发挥城市群的集群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按照区域发展倒“U”形理论,当经济发展水平也就是人均GDP达5000美元(2010年价)时,在适当的区域政策干预下,地区相对差异将出现缩小的态势,也就是迈过倒“U”形曲线的顶点。因此,推进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十分必要和及时。(一)建立健全区域间的协调机制[4]

建立区域间的协调机制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保障。加快建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其目标任务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破解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加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各类科技、人才、产业的对接协作,共建创新服务联盟,共同营造创新发展良好生态,充分发挥区域内资源优势,推进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享,促进区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区域,以创新引领一体化发展,形成创新合力。第一,依托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建立交通、资源环境、公共服务、产业等领域专项合作机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长三角地区不应发展成为更大空间范围的“行政区经济”,不应设置阻碍资源要素流动的壁垒,不应单纯谋求特殊的优惠政策,要强化省际统筹。第二,建立“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要创新完善合作机制,积极做好统筹谋划,组建好各专题组,综合协调和督促落实工作,深化完善统分结合工作机制。第三,设立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投资基金,重点投向创新体系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第四,围绕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要求,着重就做好规划对接、加强战略协同、深化专题合作,在统一市场建设、创新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中共中央、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近期制定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长三角地区合作近期工作要点》为抓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二)建立完善产业融合机制

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依据资源优势与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引导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从城市群核心区向外围地区转移,提高核心城市服务业比重。目前苏北地区已处工业化加速发展期,通过长三角一体化,优化产业结构与体系,增强在长三角中的经济贡献度。一是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错位发展:徐州市重点加快新材料、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业发展;盐城市加快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连云港市重点发展新医药、新材料产业;淮安市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宿迁市重点发展智能电网、智能制造业,把握“互联网+”“工业4.0”机遇,争取“弯道超车”。二是提升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强化主导产业链关键领域创新,加快推进机械、汽车、纺织、化工等产业转型升级,利用苏北空间大、环境容量大的优势,积极吸引上海及苏南中高端产能转移,加快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推进上海“飞地经济”向总部经济升级。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铁路枢纽、运河枢纽、海港枢纽、空港枢纽、信息港枢纽等优势,打造全域物流中心;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重点打造长三角“后花园”和国际知名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四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巩固苏北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农业大市和强市的优势,大力发展安全、高效、生态农产品,加快农业商品性基地建设,培植壮大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出口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加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5]融合,更好辐射长三角地区和全国。要聚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数字经济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以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优化重点产业布局,共同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共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携手把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加快推进G60科创走廊、G15海洋经济廊建设,共同构建和提升一批产业合作平台。(三)创新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

建立城市群协同机制是国际主要城市群建设过程中被证明行之有[6]效的做法。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特大城市为核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苏北地区要加快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信息网络。一是加快构建由高铁、高速、空港等构成的区域对外大通道,完善城际综合交通网络,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重点加快通往上海方向的盐通沪、通往苏南及扬子江城市群的盐宁、通往杭州方向的盐泰锡常宜等高速铁路建设,融入上海及苏南的“一小时经济圈”。二是依托苏北直连上海网络通道出口优势,打造高速、稳定、便捷、覆盖城乡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实现与上海及苏南城市的交通信息和社会服务“一卡通”。三是发挥江苏沿海港口作为长三角港口群重要节点作用,加强与上海港协同合作,重点加大大丰港建设力度,提升港口运输能力,把盐城港打造成上海港的喂给港和分流港。参照洋口港“飞地”建设经验,尽快把大丰港纳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规划。启动新一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断头路”,实现在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上的高质量、高效率一体[7]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新台阶。(四)建立完善区域补偿机制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区域发展的基础,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全面摸清并分析苏北国土空间本底条件,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跨区域、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把山水林湖田草生态系统全面纳入生态补偿体系。

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提高环境成本,实现生态价值。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简称“三区三线”),严守国土开发“三条红线”。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新增建设用地,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注重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落地,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推行多规合一,构建宁杭生态经济带、江淮生态大通道、淮[8]河生态经济走廊、大运河文化带、沿海生态景观带生态格局。加快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启动徐州淮海中心城市生态修复、黄河故道生态治理、沿海滩涂生态保护;统筹城乡、陆海发[9]展,实现城乡、陆海一体化和生态环境共治共管。推进“一带一路”与产能转移融合。建立保护环境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把好项目质量关和环保关,坚决把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拒之门外。打好环境整治“攻坚战”,打好治水、治气、治土三大硬仗,从根源上为生态环境减负。坚决整治环保突出问题,落实环保督促责任。加快建立生态特区,积极申报南黄海湿地世界保护遗产,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不断加强长江生态保护合作,联手开展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强化区域优势互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产业更优布局、[10]资源配置更高效率。参考文献

[1]刘银:《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国际经验与法律规制》,《学术界》2014年第10期,第227~237页。

[2]朱向红:《构建长三角区际协调发展创新机制——基于区域政府合作视角》,《东岳论丛》2010年第3期,第62~64页。

[3]范恒山:《新形势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再思考》,《全球化》2017年第9期,第29~42页。

[4]杨帅:《国外区域协调发展立法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第12~15页。

[5]《长三角三省一市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华网,2018年6月2日。

[6]陈雯、孙伟:《“1+3”功能区战略助推区域协调发展》,《新华日报》2017年8月16日。

[7]周俭初:《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对策思考》,《群众》2012年第7期,第75页。

[8]包宗顺:《江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要点》,《江苏农村经济》2011年第3期,第24~25页。Study on th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Chen Hongquan

Abstract: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strategy established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aking the lea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It is the most developed region in China,with the highest degree of urban agglomeration.It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engin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natural condition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the imbalance and disharmon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are still prominent.Firstly,the relativ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s narrowing and the absolute difference is widening;Secondly,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irdly,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is not in harmony with“enclave”economy;Fourthly,the core citie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re strong in polarization but weak in radiation.The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re as follows.Firstly,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mong regions,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 and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to break through the institutional and policy obstacles of cross-administrative region cooperative innovation,to build a platform for cooperative innovation,and to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administrative regional economy”.We should overcome the obstacle to the flow of resources,take advantage of special preferential policies,and strengthen inter-provincial co-ordination.Secondly,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chains and innovation chains based on resource advantages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s,foster new industries and new types,and build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in order to build world-class industry clusters,optimize the layout of key industries.Thirdly,to innovate the mechanism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s,promote the coordination,realize the high-quality and high-efficiency integration of the interconnected infrastructure,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to a new level.Fourthly,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region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take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s the basi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strictly implement the planning of main functional areas,establish the horizont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trans-regional and trans-basin ecological protection,and fully integrate the ecosystem of mountains,rivers,forests,lakes,fields and grasslands into the ecosystem.

Keywords:the Yangtze River Delta;Regional Coordination;Industrial Integration;Urban Agglomeration Coordination;Regional Compensation[1]本文获得2018年度沿海发展智库开放课题“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8TTCD001)的资助。[2]陈洪全,男,博士,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开发与保护、城乡与区域规划。[3]刘银:《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国际经验与法律规制》,《学术界》2014年第10期,第227~237页。[4]朱向红:《构建长三角区际协调发展创新机制——基于区域政府合作视角》,《东岳论丛》2010年第3期,第62~64页。[5]范恒山:《新形势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再思考》,《全球化》2017年第9期,第29~42页。[6]杨帅:《国外区域协调发展立法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第12~15页。[7]《长三角三省一市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华网,2018年6月2日。[8]陈雯、孙伟:《“1+3”功能区战略助推区域协调发展》,《新华日报》2017年8月16日。[9]周俭初:《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对策思考》,《群众》2012年第7期,第75页。[10]包宗顺:《江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要点》,《江苏农村经济》2011年第3期,第24~25页。[1]社会参与视角下精准扶贫的提升路径研究——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汪独友[2]罗兴奇

摘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指引下,精准扶贫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盐城市在过去扶贫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政府扶贫治理结构,提高了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度和介入度,加大了扶贫工作的实施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精准扶贫的实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分析盐城市精准扶贫的现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经验支撑。

关键词:精准扶贫 社会参与 扶贫实效 盐城一 引言

贫困是各个国家都在极力解决的社会问题,它关系老百姓的生活品质,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缩减贫困人口、消除地区的差距一直是中国政府努力的方向。为解决我国贫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扶贫开发工作,加大改革力度,切实做到贫苦人民脱贫致富,实现了共同富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看扶贫、讲扶贫、抓扶贫,并于2014年制定“精准扶贫”方略。“精准扶贫”方略是对以往扶贫战略[3]的进一步完善,是新时代适合我国国情的消除贫困战略。精准扶贫作为消除贫困的有效手段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在党和政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进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积极探索开展提升精准扶贫实效的工作已成为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趋势。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面对新时代精准扶贫的新形势,需要创新机制,盘活社会资源,全面深入地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推进下去。[4]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是改进政府扶贫治理结构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作为参与贫困治理的重要主体,社会各界力量在优化社会扶贫资源配置、提升贫困人口自我[5]发展能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提出要创新完善“人人都可为,人人都愿为,人人都能为”的社会扶贫参与制度,从创新参与方式、增加保障措施、培育社会扶贫主体等方面规划了具体行动路线,以推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共进的扶贫大格局。该意见成为社会各界参与中国扶贫开发的最高指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