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6 03:44:49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7年山西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

2017年山西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试读:

山西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一)

一、名词解释

1.需求收入弹性

2.生产者剩余

3.流动性陷阱

4.实际汇率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6.超额剩余价值

二、辨析题(判断每题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有人认为:任何时候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都应为曲线最低点的产量,因为此时价格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因而利润达到最大。

2.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面临报酬递减的现象。

3.只有银行体系才具有货币创造的能力,而其他金融机构没有这种能力。

4.如果投资对利率非常有弹性,而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很小,那么财政政策不如货币政策有效。

5.在科学技术进步并应用于生产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较快增长,因此我们可以使生产资料生产脱离开消费资料生产的制约而单独地增长。

三、简答题

1.简述虚拟资本积累的特点和经济影响。

2.根据科斯定理,可以怎样解决外部性问题。

3.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有何不同?

4.在凯恩斯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是具有正斜率特征的曲线),假设经济初始时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请画图说明以下问题:(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原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增加,均衡产出和价格水平将发生怎样的变化;(2)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名义工资具有刚性特征,(1)中的非均衡会怎样调整?当价格高于原来的均衡价格时,工人能够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吗?(3)什么样的政策可以用来修正(1)中的不均衡。

四、计算题

1.假设某商品的反需求曲线为

其反供给曲线为

试求:(1)市场达到均衡时,消费者剩余是多少?(2)如果政府对这种商品每单位征收1.00元销售税,政府的税收收入是多少?(3)在这1.00元的税收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各负担多少?

2.(1)当政府转移支付减少,而政府支出增加相同数额时,国民收入会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并用一个例子检验你的结论,边际消费倾向,税率(2)国民收入的变化量是多少?(3)预算盈余的变化量是多少,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从资源利用效率角度对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进行比较。

山西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

1.需求收入弹性

答: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如果用表示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用和分别表示收入和收入的变动量,和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的变动量,则需求收入弹性公式为: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值来判断该商品是必需品、奢侈品还是劣等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即,表示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收入水平上升幅度,则该商品为奢侈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而大于0,即,表示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水平上升幅度,则该商品为必需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0,即,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反而下降,则该商品为劣等品。

2.生产者剩余

答: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它通常用市场价格线以下、曲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如图1-1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所示。

图1-1 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也可以用数学公式定义。令反供给函数为

且市场均衡价格为,厂商的供给量为,则生产者剩余为:

就单个生产者而言,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所获得的价格超出边际成本的部分。就整个市场而言,生产者剩余是供给曲线以上、市场价格以下部分。

3.流动性陷阱

答: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尽管从理论上可以推导出流动性陷阱的存在,但现实经济生活中还没有发现该经济现象。有的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出现了类似于流动性陷阱的现象。

4.实际汇率

答:汇率有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之分。名义汇率是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它是指1单位外币能够交换的本币数量,或1单位本币能够交换的外币数量。实际汇率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是以同一货币衡量的本国与外国物价之比,它反映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如果持有外币只是为了购买外国产品,本币与外币的交换比率取决于各自的购买力,即取决于物价水平的倒数,由此可得实际汇率的表达式为:

其中,表示实际汇率;和分别为国内与国外的价格水平;为名义汇率(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

可见,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实际汇率应等于1。根据这一定义式,实际汇率低,本国产品就相对便宜,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强,有利于增加本国净出口;反之,本国产品就相对昂贵。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一定量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其中,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社会现有的平均生产条件,一定量使用价值是指一定数量的质量相同的使用价值(即商品)。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生产每一种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是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凝结在等量使用价值中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凝结在等量使用价值中的价值量就越大。

6.超额剩余价值

答: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为了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进行激烈的竞争,争相采用新技术。当先进的生产技术普及以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随之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二、辨析题(判断每题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有人认为:任何时候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都应为曲线最低点的产量,因为此时价格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因而利润达到最大。

答:(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