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学概论(外二种)--梁漱溟全集(新编增订本) 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4 18:22:28

点击下载

作者:梁漱溟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印度哲学概论(外二种)--梁漱溟全集(新编增订本) 精

印度哲学概论(外二种)--梁漱溟全集(新编增订本) 精试读:

出版说明

梁漱溟先生(1893.10.18—1988.6.23)原名焕鼎,字寿铭,以笔名漱溟行世,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梁漱溟先生自称“问题中人”,其毕生所重,一是人生问题,二是中国社会问题。对于人生问题的追求,使他出入于西洋哲学、印度宗教、中国宋明诸学派间,而被视为思想家。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考索,又促使他参加中国革命,并投身社会活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曾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同发起乡村建设运动,开一时风气之先;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又参加发起“中国民主同盟”,执笔撰写《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宣言》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对时局主张纲领》。在思想学术、乡治教育和政治实践等各领域,梁漱溟先生都留下了丰富的著述。

我们此次新编增订《梁漱溟全集》,在原山东人民出版社版的基础上,广为征集,网罗佚文,并将梁先生的著述,按专著、文集、札记、书信、日记、传记等不同体裁,复以时间或主题为序,划分卷帙。各卷之首皆撰有“

本卷编校说明

”,详细介绍该卷所收内容之版本考订与编校流程,以供读者参考。《梁漱溟全集》(新编增订本)的编辑出版,得到了梁漱溟先生之子梁培宽、梁培恕两位先生的全权委托与鼎力支持,我们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中华书局编辑部2018年8月本卷编校说明

本卷收入梁漱溟先生所著《

印度哲学概论

》《究元决疑论》和《唯识述义》。

梁先生二十岁后思想折入佛家,专心佛典者四五年,其间作成《究元决疑论》(1916)。遂以此文为契机,至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哲学课程(1917),1918至1919年陆续完成《印度哲学概论》,以为课程讲义。1919年增开“唯识哲学”课程,又有讲义《唯识述义》。这三部作品俱为梁先生早年钻研印度及佛教哲学的论著,故同时收录于本卷。

其中,《印度哲学概论》于1919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发行,1922年三版时有增删。其后再版多次,均以三版为准。本次编校,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全集》(2005年)为工作本,以商务印书馆1922年发行的第三版为对校本。《究元决疑论》1916年发表于《东方杂志》第5、6、7期,1923年收入《漱溟卅前文录》,同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作为《东方文库》第45种出版单行本。本次编校,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全集》(2005年)为工作本,以商务印书馆1924年再版的《漱溟卅前文录》为对校本。《唯识述义》全稿共三部分。第一部分于1920年1月由中华民国财政部印刷局印行,北京大学出版部发售,是为第一册;第二部分作为第二册于次年印行,至今未查得;第三部分未印行,今已无存。故本卷所收仅为第一部分,即第一册。本次编校,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全集》(2005年)为工作本,以1920年中华民国财政部印刷局印本为对校本。其中,书前所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导言》改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卷,本卷不再重复收录。印度哲学概论序

兹番《印度哲学讲义》与他方讲印度哲学书籍暨上次讲义之编制均不同。所见西文东文之讲印度哲学者多只讲六宗而止,其讲哲学宗教史者始须周于各家。今以六宗纳于诸宗之下,六宗而外犹有余宗。又举佛法与诸宗对裁,意特侧重佛法而诸宗所说各具且甚备。又从来皆取各宗派分述之,而连类叙其一一之言。于其一家之学颇能前后完整。然哲学上之问题不过尔尔,于彼一区之思想界上其问题尤荦荦可举。故临讲时,每因问题之关系,虽讲一宗仍不能不论及各家。省而不论则讲必乏味,旁叙广论则各宗分述之制为无取。今取各问题分述之而排比叙其家家之说。于其一问题之研核可以究极尽意。由前之制近于诵数,寂无兴趣。由后之制引人思索而真理较然。此变更编制之所由也。常见治斯学者因自己意思与彼方彼时之思想隔远之故,于彼之所谓问题者尚未了解,而徒聆其许多解答,若明若昧,勉强记诵,于自己思想上全无所受益。今取问题为本,先了解问题,则彼其一言一句咸可得味矣。既以问题分讲,则各宗略史不能不别为记述。故先于第一篇叙之,并稍说对于印度哲学大体之观察。书既成,略识如是。其余关于编制上之意思,篇中颇言之。七年十月四日梁漱溟识

第三版自序

愚以民国六年来大学,继许季上先生任印度哲学一课。许君旧有讲义一种,盖参酌取材于日本人书三四种、西洋人两三种而成。愚但事增订,未及改作。七年乃根本更张之,以为此书。第一第二两篇先成,即在京印行。故初版序标七年月日。八年续成后半,以全书托商务印书馆出版。其时于前稿已有悔,颇思改正而不及改,但于第一篇末缀一语志意而已。九年再版,以病不能动笔,竟仍原稿付印。十年则于所作知悔者益多,因止三版不印。兹又一年,诚欲别编新本。顾所事有急于此者,而以校课故,不能竟无此书,卒又以原稿付印。然于所知悔者不可不有声明,特即其较重要各端条列下方,唯读者省察焉。

第一篇第三章 愚夙短于佛教历史的研究,于晚近西洋人日本人之考证印度史事者亦未留意。兹章述佛教概略,于此一面遂形缺忽。述佛陀一节,但就佛教经籍所传敷陈其概,未能别取考订,此并怀歉之一端。

又第二节叙教相,略如天台华严所明。近知判教之举根本有所未合,而诸师所判于义尤多未安。虽其言亦有相当价值可以存考,而愚欠一种声辩。此又怀歉之一端。

又第四章二节 又第五章二节 以上两节悔之最早。往于述印度宗教之后辄进而推论宗教之为物云何,于述印度哲学之后辄进而推论哲学之方法所资。虽当时命意亦无大谬,而立言不善,易以致误。九年再版即拟删裁,比经函达印刷方面则已后时。迨再版既竣乃行削改,今本犹当年改版也。

又第二篇第六章一节 此节述相宗三性无性义于唯识论不肯说依他无性者特致辩论,而引《三无性论》一段作结。盖往时治佛学好三论义,于《成唯识》中示与空宗异趋者咸致不满,必辨之而后快。今于此等处不敢妄有论列,颇悔昔作。又《成唯识》于相宗为新派,《三无性论》则属相宗旧派,其立义盖多不同。往不知此辨,而援旧派以驳新派,甚无当也。

第三篇第一章二节 此节释《理门论》现比二量颂,今承吕秋逸先生为辨其非。吕君释现量颂云:此颂但就五色根以明现量之缘自相,有法谓色等诸蕴,相谓其所有无常所作等义。其义不一,故曰非一。此非一相贯通余法,属于共相。有色诸根于中俱不能起,故曰非一切行。色根所行唯有内证而离名言之自相。故后半颂云云。又释比量颂云:此颂但就比量之忆因智明比量之于共相转也。事之谓体亦犹前之云有法,法之谓义亦犹前之云相。复言相者则是因法,事之有宗法即于此见其端倪。故得相名,相非能行于有法之一切法义。譬若所作性因行于声之无常而于其虚疏则不行也。既不遍行而能为因者,盖能示于同品定有,说因处宗必随逐,即可简别于余相违法,故说为彼因也。更进而言,能为相之法亦复非一。此中所取者唯其范围狭于所相宗法或相等之二种,亦若声无常宗取所量性为因则其界宽,通于异品成共不定,即亦不能表宗定随因之义,故曰唯不越所相能表示非余也。愚曩于《续藏》暨《日本佛教全书》等遍求二颂疏释不得,因取《广百论释论》之义为之推绎。今吕君盖从《入论疏瑞源记》得见唐贤释文者,其说自是有根据,义当从之。

又第四篇第一章二节 此节述佛法对宇宙缘起之说明。以《楞严》为非真,以《起信》为可依信。今知《起信》亦不可依信,《起信论》与《楞严》同为可疑之书。日本人考之甚详,其所说道理盖多不合。近欧阳竟无先生极辨之。于此问题求佛家意见可得者仅此二书,不论其可疑与否,自宜存考。然向不知《起信》亦可疑,误以为可信,此所歉也。民国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漱溟谨记

第一篇 印土各宗概略

第一章 绪论

印度土沃气暖,谷米易熟。其民不必劳于治生,辄乃游心于远,故夙富于哲学思想。自邃古传说中已有人神关于哲理之问答。《吠陀》时代之人君,时集国中智人论议正理,胜者受上赏。其风至唐玄奘三藏至西域时犹盛。此内典中随处可见。如《瑜伽》等论说论议有六处所:一于王家,二于执理家,三于大众中,四于贤哲者前,五于善解法义沙门婆罗门前,六于乐法义者前。《唯识述记》释《金七十论》命名所由,说有外道以铁腹,顶戴火盆,击王论鼓,求僧论议。因诤世界初有后无,谤僧不如外道。王意朋彼,以金赐之。诸如此类不可胜数。奘师所历,如《西域记》及师本传皆有记载。唯识家所讲之“真唯识量”亦其一故事也。盖其国君民上下,几以研穷哲理为人生唯一事业。故诸宗竞起,异论繁兴,极思想之自由,尽慧悟之能事,辩难征诘,妙穷理致,古今各国罕有及其盛者。可谓洋洋乎极哲理之大观矣。一、古代典籍

印度典籍之最古者曰《四吠陀典》(Catur Veda),为婆罗门所奉神典。印度上世之宗教哲学皆源于此。“吠陀”音义,各有异译多称。翻明论者较通行。《四吠陀》之名目与内容,各书所说亦不同,与今西籍所传亦参差。

一、《黎俱吠陀》(Rig-Veda)。旧云《阿由》或《荷力》或《亿力》等。或翻方命,或曰寿论,或云养生缮性之书,或言其明解脱法,或谓为《读诵吠陀》。

二、《耶柔吠陀》(Yajur-Veda)。旧云《夜殊》或《冶受》等。或曰祠论,或云祭祠祈祷之书,或言其明善道法,或谓为《祭祀吠陀》。

三、《傞马吠陀》(Sama-Veda)。旧云《娑摩》或《三摩》等。或曰平论,或云礼仪占卜兵法军阵之书,或言其明欲尘法,或谓为《歌咏吠陀》。

四、《阿他婆吠陀》(Atharva-Veda)。旧云《阿闼》或《阿闼婆拿》或《阿他》等。或曰术论,或云异能技数梵咒医方之书,或言其明咒术算数等法,或谓为《禳灾吠陀》。

上参取西译并中土《翻译名义》《三藏法数》《西域记》《百论疏》《摩蹬伽经》等而列次者。依婆罗门传说,四吠陀皆梵天所演,其声常住不灭。撰集之仙人皆直授之于梵天而流传教化。就中《黎俱吠陀》最古亦最重。其本论又称《黎俱集录》(Rig-Samhi-ta),皆印度初祖始居印度时所用赞祷天神之词。《耶柔吠陀》(耶者字基为Yaj即祭祀)所集皆祭祀供牺时所用之词。在《四吠陀》中列第二。而依其文义及所事物观之,其出有在《阿他婆吠陀》之后者。又《耶柔吠陀》有二种。一名《黑耶柔》(Krishna Yajur),一名《白耶柔》(Sukla Yajur)。黑者谓其书紊杂无序,白者谓其不杂。《白耶柔》中有采自《黎俱吠陀》者。《傞马吠陀》即《歌咏吠陀》,所集皆基于《黎俱》八九两卷而作之歌词。《阿他婆吠陀》其出最后。阿他婆(Atharva)者,为撰集者之名。亦名《婆罗摩吠陀》(Brahma-Veda)。所集皆祷谢祝禳祈福之词。祭祀时,每一祭司各主一吠陀。《阿他婆吠陀》初出时,不列《四吠陀》内。故前人但称《三吠陀》。中土所译佛经中时有见“三部吠陀”之名,知有佛经时《阿他婆》尚未入四吠陀内也。《阿他婆》中所载多关于家人生事咒愿之词。后人尚可由之以略寻当时生活之状态。

上述者为吠陀中之集录,即歌颂也。每一吠陀皆合三部而成:

一、《曼特罗》(Mantra),即歌颂,即集录(Samhita)。

二、《婆罗摩》(Brahmana),即仪式。

三、《修多罗》(Sutra),即规律教条。又有《森书》与《邬波尼煞昙》者为《吠陀》部属。《森书》解释仪式中深旨。其云《森书》(Aranyaka)者谓森林中修行人所诵习之书也。《邬波尼煞昙》(Upanishad)或名曰《奥义书》,解释吠陀中玄理。又称曰《吠檀多》(Vedanta),义为《吠陀》之究竟。《吠陀》哲学当于此求之。《四吠陀》有说《五吠陀》者。又有演为二十一乃至千二百六《吠陀》者。又《四吠陀》外复有六论八论合为十八大经,如《百论疏》等说。二、宗计繁出

佛典中述外道种类,有列举专名者,如提婆《四宗论》列四大外道,《维摩》《涅槃》等经列六师,《止观辅行饰宗记》列十师。有从所计执以别之者,如《瑜伽论》列十六计六十二见等。有专名计执杂列者,如《外道小乘涅槃论》列二十种,《大日经·住心品》列三十种。然通说每云九十五种或九十六种,则不能举实。或谓六师各有十五弟子,受行异见,各别有法。师弟统为九十六。或谓九十六中有佛法小乘,其时云九十五者,除佛法言也。今西方治印度哲学通言六大派,固不能尽印土宗计,然所摄已多,余不足轻重者亦不妨从略。惟佛典中每言必及尼犍子若提子,而六大派中不收。有传即今世之耆那,则西方固别为研究矣。三、诸宗与佛法《吠陀》是婆罗门神典。《玄应音义》言梵种满七岁即就师学,学成即为国师,为人主所敬。印度哲学思想之兴,初本起于训释《吠陀》。其后宗计虽繁,特因依故典有所发挥。即自创新义,亦必曲引《吠陀》之言以证成其说,期其见容,不遭婆罗门摈斥。而佛法之出不由《吠陀》,乃故与《吠陀》乖违而反对婆罗门者。凡诸宗之学无不拨遮,毫发不容留,如是诸宗与佛法为对立。佛之出家由慕出世,出世固外道法。既出家往外道仙人处问义,又学外道苦行。经于六年后始成道。所谓生死、轮回、菩提、涅槃皆外道固有之说,佛特别出新义。至于言及世间,则尤漫从其俗而已。佛灭后外道重盛,则其间领袭佛化以饰其说者处处可见。言外道者,有佛以前外道,佛以后外道之别。今所谓六宗者,其为说非复佛时所有。如是诸宗与佛法为相因果。(其互相因果处诸篇自详)四、诸宗比较

印土宗教哲学无不持出世论,殆百家一致之观。其独立一帜者惟顺世外道而已。此为一比较。其余诸宗虽皆为出世论,而同出于吠陀,亦有比较。就承接吠陀以论,弥曼差为最,吠檀多稍次,余如数论、瑜伽、胜论渐远。前二为婆罗门正统,余非正统。非正统中数论竟已持无神论。余犹依违其间。印土哲学本于宗教中求之。诸宗中富于哲学理论者为吠檀多、数论、胜论,余则昧略。六派彼此之关系,弥曼差殆可附于吠檀多,瑜伽可以附于数论,尼耶也可以附于胜论。又六派较核当推吠檀多、数论为最胜出。然吠檀多人思想之受影响于人者宁多于其影响于人者。数论则未尝有所受于人,而影响于他派者至巨也。又六派之孰前孰后殊难判定。就思想古近之顺序言,则弥曼差、吠檀多、数论、瑜伽、胜论、尼耶也,以次相差。然学派成立、经典整备为时均不甚相远。其最早建设者当为数论,次瑜伽,次胜论、尼耶也、弥曼差,吠檀多乃最后也。

第二章 诸宗概略

一、弥曼差派(Puarra Mimansa)

弥曼差之义为训释,谓训释《吠陀》圣典也。有先后两派。此所谓弥曼差派即先弥曼差派,而后弥曼差派即吠檀多。盖吠陀有事分、理分之判。其释祠祭仪式行法,即吠陀事分者,为前派。释梵天性理即吠陀理分者,为后派。由此弥曼差宗教性质重而乏思辨,不脱多神论之域,可谓婆罗门教系之纯正统派。

此派创立之期最迟亦与佛教同时。即纪元前五世以前。其作《弥曼差经》者曰阇弥尼(Jaimini),生存年代及为人皆不详。后之为之注释者颇不乏人。著称者曰婆提伽论师(Vavttika),则七世纪人也。其经凡十二卷。第一论婆罗摩中品类名字意义,第二论仪式行法差别,第三论圣传教意文义轻重,第四论诸仪式之互相为用,第五论仪式行事讽诵圣典次第,第六论行祭之人,第七第八论互用祠祭仪式之法,第九论因事讽引赞诵之法,第十论仪式行废得失,第十一论并行数法及一法数行,第十二论因一事特行法。即此可知此宗所论,皆祠祭仪式之事,几难称为一宗哲学。惟祠祭仪式之事甚与印度人民思想行事有关,故印土言哲学宗派者,多以弥曼差列为一宗。而欧西之研求此学者,亦仍列之为六宗哲学之一也。

弥曼差人,执《吠陀》中言句以为定量,其声是常。中国所传之声论师,即今所述之弥曼差人也。依《成唯识论》说,有偏执《明论》声常,能为定量,表诠诸法。《述记》云:彼计此论声为能诠定量,表诠诸法,诸法楷量,故是常住,所说是非,皆决定故。梵王诵者而本性有。盖弥曼差人,立论明《吠陀圣典》一言一句,决定非谬。有难者言,能诠文句,与所诠之义,初无定属,依人约成。故文句所诠,非决定义,能起迷谬。《吠陀》所说,亦应如是。弥曼差人说《吠陀》言句,梵王自诵,其声是常,故是决定,余声不尔。惟独计《明论》声常,不许余声,难解他难,乃更转计一切声常。即声显、声生论师所计。《毗卢成佛经·住心品》疏云:若声显者,计声体本有,待缘显之,体性常住。若声生者,计声本生,待缘生之,生已常住。《成唯识论》说:有执一切声皆是常,待缘显发,方有诠表。《述记》云:待缘显者,声显也。待缘发者,声生也。发是生义。盖此宗人计声皆是常。然有时闻及不闻者,待缘显发,方有诠表也。此声常论,每为印土论辩之问题。二、吠檀多派(Vedanta)

吠檀多者,基于《邬波尼煞昙》而厘整发挥以组成之学派也。故吠檀多之徒亦曰邬波尼煞昙斯(Upanishadas),一名后弥曼差派(Uttara Mimansa)。解既见前。其开创者曰婆陀罗衍(Badarayana),即著《吠檀多经》之人也。其人一曰毗耶舍(Vyasa)。其经一曰《梵经》(Bramna Sutra),或《根本思惟经》(Sariraka Mimansa Sutra)。毗耶舍有整理之意。谓其纂集圣典,实通名非专名也。约其时当在西历五世纪后。其后之宏扬其教者有四家为最著。曰乔陀婆陀(Gaudapada),著有《曼陀括耶颂》(Mandukya Karika)。曰商羯罗阿阇黎(Sankaraacarya),著述最富,事功亦伟。畅发教旨,征服异端,以建设一婆罗门正统的哲学。凡今研讨吠檀多学者皆主于商羯罗云。其生年为西历七百八十九年。曰罗摩奴耶(Ramanuja),亦注释《吠檀多经》且有事功于其教者,约当十二世纪顷。曰萨陀难陀(Sadanada),著有《吠檀多精要》。其人疑在十六世纪,则甚后矣。佛典中所称之毗陀论师及自在、大梵、韦纽诸计,命曰一因论者,皆此派之先河也。《吠檀多经》之著作,其时重要诸宗派大抵皆已成立,佛教之兴起已先在千余年,疑《小乘外道涅槃论》之摩陀罗论师即婆陀罗衍其人,其思想所自来,恐于诸家之说亦有所融会,似于数论为尤多也。《曼陀括耶颂》之制,亦即其时,或稍后。清辨菩萨造《般若灯论》第一卷所述外道言,唯是一我,如一虚空,瓶等分别,皆是其假云云。殆即指此颂(第三章)而言耳。此外《大乘掌珍论》《辨焰论》之所驳诘亦可考见。然绎其立说,窃之佛教者盖不少。而此颂实开商羯罗之先。商之释经释颂,其摹取性相诸师以自饰者,尤不难谛察焉。如所分立真谛俗谛二门,本佛家所有事,而马鸣、龙树以来沿用之根本论式也。所谓主观客观,则唯识家之能所见分相分之类也。其因果不异论之论法,亦极与《中论》《回诤论》之论法相似。其梵之亦有亦无,言思路绝,亦犹佛家之说本体也。然夷考其实则绝不相蒙耳。盖其立言无论若何变化,终不能脱有神论。至罗摩奴耶而其本色益著,当于后诸篇详之。三、僧佉派(Samkhya)

僧佉派即数论派,梵云僧佉,此翻为数。《唯识述记》云:即智慧数,数度诸法,根本立名。从数起论,名为数论。论能生数,亦名数论。《百论疏》云:僧佉此云制数论,一切法摄入二十五谛中名为制数论。此僧佉之云,《邬波尼煞昙》中已见。知其源出上古,浸浸演为一宗。迨其学说完成,乃与当初教旨颇相违远。故数论有二流别,其一为有神数论,其一为无神数论。盖前者因仍婆罗门思想之旧,后者则否也。数论典籍曰《僧佉颂》(Samkhya Karika),西纪四五世纪始出。曰《僧佉经》(Samkhya Sutra),十四五世顷所辑。两典相去千载,为说盖多出入矣。又有《谛论》(Tattva Samasa),未审何时,或云最古亦最略云。疏释最杰出者为摩诃提婆(Mahadeva),在十七世纪末。中土有《金七十论》三卷即经《僧佉颂》之释论。然今欧西所传与此长行有异。

数论之祖劫比罗仙人(Kapila),古云迦毗罗。此翻黄头或金头。以此仙人鬓发面色皆黄赤故。其出世年代,依《因明大疏》云,成劫初出,或又谓梵天化身。窃疑是由《吠陀》中金卵之神话演出,未必实有其人也。传说由劫比罗一传阿修利,再传槃尸诃,三传优楼佉,四传跋婆利,五传自在黑。颂即自在黑所造。又依《唯识述记》云,劫比罗后有弟子名筏里沙,是弟子中上首。筏里沙此云雨,雨时生故。其徒名雨众外道。此筏里沙或云即跋婆利。

数论之二流别,自以非婆罗门教之数论为足尚。其教旨虽与婆罗门违远,而其实渊源所自仍出于《吠陀》。《吠陀》思想本蒙昧而复杂,吠檀多人绎其一端以为吠檀多。数论者绎其一端以为数论。循而各标宗极矣。此如古《吠陀》中之金卵开辟宇宙说,《黎俱吠陀》第十卷《非非有赞诵》言万有本原为么匿,则其物质实在论之端也。又同《赞诵》中言神后乎宇宙而有。又《黑耶柔》之《陀特利阿书》开卷言尔可怜之牝牛牺牲,则其无神主义非祭祠主义之端也。其神我则古之补罗沙。其三德、自性、胜因、变异、非变异诸术语则黑耶柔之《素陀婆陀》书亦已见之矣。虽来历仍出《吠陀》而思想实甚新颖。其倡导多苦观、无神观、非祠祭主义、非杀生主义、人类平等主义,似皆足为佛法开俗蔽之榛途,而为其先驱云。四、瑜伽派(Yoga)

瑜伽(Yoga),有结合或抑制之意。中土向译云相应,盖身心相应之谓也。《奥义书》中数数见之。如《伽特伽书》云:诸根调御坚定,是名瑜伽。《薄伽梵歌》云:宁静曰瑜伽。《瑜伽经》云:心之机能抑制是为瑜伽。其名谊不难睹矣。印土诸宗于本体既极尽其研讨,复肆力以求契合证诣,其道率不外寡欲摄心。故瑜伽之云非瑜伽派所得专。又彼土率尚苦行,故苦行师(Tapasvin)与习瑜伽者(Yogin瑜祇)名称恒可通用。溯其源流,由来已古。如其所持之唵字(Om),盖传自《吠陀典》。《黑耶柔》中尤委悉讲说修习之法,如所谓贤者端首平胸,摄心静虑,以乘梵船(指唵字言)而渡险流。又云鼻息幽通,意马调御。又颇言修习之道场与功德与所获之境界等。其《阿闼婆》诸书亦时多言之。

此所谓瑜伽派者,谓自钵颠阇利(Patanjali,或译跋陀阇利)于数论教义之下所辑之《瑜伽经》,而建立之宗派也。彼方旧传,有说此宗与僧伽是一,有说为二者。今欧西学者亦无定论。或以为即所谓有神数论,以其不废梵神也。大要取数论诸谛与婆罗门之梵为观行境,而侧重于修禅,是此宗面目,于哲学上初无自成一家之思辨。《摩诃止观》明一师得法有三种不同:一得一切智法,二得神通法,三得韦陀法。此宗当是僧佉等外道之得神通法也。

钵颠阇利或云亦称波尼(Panin),或色沙(Sesha)。此云圣龙,其年代未详。或云在西历纪元前二世纪时。然《瑜伽经》之制作殊不类甚古,亦不过与《吠檀多经》《僧佉颂》相等。斯二者固皆纪元后五世作也。故钵颠阇利或不能甚早,否则此经必不成于一手。龙树菩萨《方便心论》有云:有八微,所谓四大:空、意、明、无明。八自在:一能小,二为大,三轻举,四远到,五随所欲,六分身,七尊胜,八隐没。是名瑜伽外道。此必即此宗。龙树是纪元二世人,则此宗之兴立,为时谅不相远也。《瑜伽经》(Yoga Sutra)内容分四品。第一《三昧品》,第二《方法品》,第三《神通品》,第四《独存品》。其注释最早者为毗耶舍(Vyasa)之《瑜伽注》(Yoga thasyam),是纪元后七世作。次之则十世之般若罗阇(Bhojaraja)之注。其后更有注释前注者。此外著作尚多,版籍极繁云。五、吠世史迦派(Vaisesika)

吠世史迦,旧云卫世师或鞞世师,皆音讹略,即胜论派也(Visesha)。译意为殊胜。《唯识述记》云:造六句论,诸论罕匹,故云胜论。或胜人所造,故名胜论。《百论疏》云:卫世师此云异胜论。异于僧佉,故称为异。明义自在,破他令坏,故称为胜。今日所传又有说此宗善说万有差别,因以殊异见称。又有说由六句义中异句义而名之者。此宗缘起与数论出路多同。盖亦为非吠陀主义、多元主义性质相近也。其所立实句九谛古《奥义书》中固已有之,德句二十四谛亦散见。但胜论始画立范畴耳。又此宗与顺世派及佛教之说一切有部亦复密接,皆建立极微以完其实在论也。《成唯识论述记》述此宗之祖名嗢露迦,此云鸺鹠,旧云优娄佉讹也。或名羯拿仆,翻称食米齐仙人。旧云蹇尼陀讹也。传道于般遮尸弃即所谓六句义法。《吠世史迦经》传说亦此仙人造。其人与书皆不能定其年代。但提婆造《百论·破神品》所述优娄佉言实有神常一段词句,与今传之经文相仿佛。提婆约在四世纪,疑或见此经也。又马鸣造《大乘庄严经论》举此与数论并说。马鸣在纪元前后,则此宗兴起必在纪元前世,其经籍整备谅亦如数论等之在后耳。其后有慧月(末抵旃陀罗,Maticandra)造《十句义论》亦不能详其年代。唯此方译本是玄奘法师于贞观二十二年译,则西纪六百四十八年也。

羯拿仆今译迦那陀(Kanada)。欧西传此名有极微论者之意。所造经疏释者有多家。最著者为商羯罗密色罗(San Kara Misra)所造释论。《百论》及《成唯识论》破此宗唯破六句,慧月十句是后出故不及。依《因明疏》,慧月是胜论十八部上首。欧西近日所传则于本师六句外加无说一句为七句。又有别说二谛:一舍支(Sakti),即十句中之有能。二舍陀利沙(Sadrisya),似即十句之俱分。而慧月之十句转无述者云。六、尼耶也派(Nyaya or Naiyayaka)

尼耶也,旧云那耶,此翻正理。因亦称正理派。此宗所说以决择智识内藏及其方法为多,故得此名。后世因明之学导源于此。故近人称为论理学派。唯此宗亦同他宗说有解脱法。以身心解脱为最后祈求,非即以论理研究为究极也。西方学者颇推重之,欲证明希腊论理学自此传递而来,有世界唯一之论理学源泉之目。顾此宗哲理在印土诸宗中非能矫然自成一家,而宗旨尽多依放胜宗也。故二家或传为一派。论辩是印土风尚,论理早萌固其所宜,是兴此宗。其始祖曰乔答摩(Gotama或瞿昙与释迦佛同名),又名恶叉波陀(Aksapada),此云足目。《因明大疏》云:劫初足目创标真似。盖旧传其生于劫初。又或传是梵天化身。故《百论疏》云:摩醯首罗天说十六谛义,实即足目所说者也。其人之生存年代无实说,唯就其学说略能推想大致。如所立论量为四量,视弥曼差人立六量为约,而比余宗立二量三量者为繁,料其出必在弥曼差后而或先于诸宗也。又其论式之五支或三支作法所谓悟他门,视余宗止于立量自悟者为开创。其后余宗当是取法于此。此种辩论术之产生必出于辩论盛行之际,则《奥义书》时代,原始佛教时代也。又其所持人生观即所量中之十二,前半似依仿胜宗,后半似摹取佛教,当去佛教不甚远。由上三点推之,皆当在纪元前三世顷已建始,而理论整备固亦必在后也。此宗典籍即传为足目所作之《尼耶也经》,共五卷。内容组织略同《吠世师迦经》。其第五卷第二章与世亲菩萨造《如实论》之《堕负品》全符合。其余尚有符合处。疑世亲时已见之。又龙树造《回诤论》《方便心论》亦与有关合。察其体裁立说当非成于一手一代者。草创以纪元前三世为最早,完整仍在纪元后四五世顷耳。注释者盛有多家,以第五世顷婆差耶那(Vatsyayana)之注为最先。其后注家多依据于此,或又从而注此注也。今有取与胜论糅成一书者。七、余宗

余宗者谓六宗以外之宗派。东西文之印度哲学书籍多讲六宗而止,今书兼及余诸宗计。不成宗者随后散见。此所取者三家。一尼犍子,二若提子。此二者居佛典中四大外道之二,经论间数数见之,不可置而不说。三顺世外道,在印土思想界彩色特异,不当忽视。然三家之学,今可考见者殊无多。

尼犍子(Nirgrantha),或云尼乾、尼健、尼虔子,具云尼乾陀弗怛罗。译言离系、不系、无继、无结等。又名那耶修摩。尼此云不,乾陀云系,谓此外道修习苦行,离世间衣食束缚,故云不系。又以露形,故佛法中毁之曰无惭外道。亦云露形、裸形外道。依《维摩经》注,尼犍陀是外道出家之总名,如在佛法中出家者皆名沙门。《法华文句》亦云:出家外道通名尼乾。由是可知佛典中之尼犍子时或为出家外道之通称,或为一类外道之专名。其为一类殊别之外道者,如《外道四宗论》《百论》等之尼乾子是。其祖名勒沙婆(Drasva),此云苦行,以算术为圣法,造十万偈经名《尼乾子经》。据《止观辅行传》云:此人断结用六障四浊为法。《方便心论》则云:五智六障四浊,皆名尼乾子法。《成实论》则云:那耶修摩有十六种义。《瑜伽论》十六计云:宿作因论,是无系外道计。《法苑义林》云:无惭外道现所受苦皆宿作为因,苦现精进,便吐旧业。如是于多,不复有漏。观此尼乾当以宿作苦行为教。

若提子及尼乾陀若提子若为一类外道。诸书中或单名若提子,或合称尼乾陀若提子。由是尼乾子、若提子亦且相混。察其宗义相近而亦有异。盖尼乾是外道总名,若提子当是尼乾之一类也。《涅槃经》六师中云:尼乾陀若提子为诸弟子说如是言。无施无善,无父无母,无今世后世,无阿罗汉,无修无道。一切众生经八万劫于生死轮自然得脱。有罪无罪悉亦如是。如四大河悉入大海无有差别。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得解脱时悉无差别。《维摩经注》又云:其人起见,谓罪福苦乐尽由前世,要当必偿,今虽行道,不能中断。且解其名字云:尼犍陀字,若提母名也。如此所说,若提子乃颇类自然外道。又各书多言前宗计亦一亦异亦有亦无,而此宗计非一非异。《成唯识论》之邪命外道亦同。恐是一类。《述记》云:邪命等者,即是阿时缚迦外道。应云正命,佛法毁之,故云邪命。《百论疏》云:寂默者,若提子论师说,一切法非有非无,故默然无言。

又今传尼犍陀若提子者(Nirgrantha Juatiputra),本贵种姓,家居有妻子。父母没后三十岁,忽有所悟。出家禀波奢婆(疑即勒沙婆)之遗教,求解脱道。十二年独身游履,备行苦行。第十三年廓然大悟,得出离道。后此三十年间,广布道法于恒河流域。所度多出家行者。亦有俗士,禀信其道。武士特多。西历纪元前四百七十年顷死波婆城(Pava)。其徒称之曰大人(Mahavira),或胜者即耆那(Jina)。其徒自称曰耆那之徒(Jaina),即后日之耆那教(Jainism)也。教宗有二别:其一曰云衣宗,其一曰白衣宗。云衣宗即裸形者,盖犹守其旧云。

顺世外道,梵云路伽耶(Laukya),或路迦底迦(Laukyatipa)。《慧琳音义》云:此则顺世外道随顺世间凡情。所说执计之法是常是有等。《翻译名义集》云:顺世本外道,缚摩路伽也。天台谓此云善论。慈恩谓此云恶对答。逆路伽耶则左世或恶论之义。又称为斫婆伽派(Karvaka),为毗诃拔提(Brihespati)所传。据云斫婆伽盖毗诃跋提教义之历史的先导。又名纳底迦派(Nartika),谓除觉官亲证者外,余《吠陀》证示均非实。佛法亦不信吠陀,故亦同享此名。此派思想,极端与印度土风相反。不信梵神,不信三世,不信灵魂,不厌世,不修行,排神秘,尚唯物,其坚确不易或叹为西土唯物家所希见。据考证,此种思想实与对方思想同时起于古初。往古之经籍皆见纪载,然年代则不能指证。或疑在西纪元前五世顷云。

第三章 佛教概略

一、佛陀(Buddha)

释迦牟尼佛(Sakyamuni)一代所说之教法曰佛教。佛者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如《义林章纂注》说,天竺九十六种外道,盖皆自谓曰佛。今所谓者特指释迦牟尼佛而言。释迦牟尼佛者,中印度迦比罗婆兹都(Kapilavastu)王净饭之太子。族释迦,姓瞿昙。其曰甘蔗,曰日种,曰舍夷者,并族姓之异称。幼名悉达多,后曰牟尼。印土四民之中属刹帝利。母曰摩耶夫人。太子生七日,摩耶夫人命终,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乳养太子。太子稍长,凡诸世间技艺、典籍、议论、天文、地理、算术、射御皆悉涉猎通达,力又超健,降伏一切。

太子出游,看诸耕人,赤体辛勤,被日炙背,尘土坌身,喘呷汗流。牛縻犁端,时时捶掣,犁槅砑领,鞅绳勒胭,血出下流,伤破皮肉。犁场土拨之下皆有虫出,人犁过后,诸鸟雀竞飞吞啄取食。太子见已,生大忧愁。思念诸众生等有如是事。语诸左右:悉各远离,我欲私行。即行到一阎浮树下,于草上跏趺而坐。谛心思惟,便入禅定。先是太子生时,有相士言太子有出家成佛之相。王以为忧。至年十七,王为太子纳妃耶输陀罗。其后生子曰罗睺罗。寻又为纳鹿王瞿夷二夫人。兴四时温凊之宫室,多集彩女以羁之。

太子驾车出游。于城东门见一老人,齿缺鬓疏,形容黑皱,伛偻傍行,唯骨与皮,四肢颤掉,上气苦嗽,喉内吼鸣犹如挽锯。太子见已,即问驭者:此为何人?此为是独一家法,为当一切世间悉皆如斯?驭者报言:如此人者,世名为老。一切世间皆有是法。太子复问:我今此身亦当受此老法耶?驭者答言,如是如是。太子便敕回驾。还入宫中,坐念思惟。王闻其事,更增五欲以娱太子。既而又出游南门。见一病人,羸瘦痿黄,少色喘气,腹肿连骸,宛转呻唤,不能起举。太子见已,还问驭者。趣归宫中,思惟不舍。既又出城西门。见一死尸,众人舆行。无量姻亲围绕哭泣,或有散发,或有捶胸,悲咽叫号。太子见已,心怀酸惨,还问驭者。驭者白言:此人舍命,从今已后不复更见父母兄弟妻子眷属,如是恩爱眷属生死别离更无重见,故名死尸。一切众生无常至时,等无有异。太子闻语,命车回宫,默然系念如前。终于城北门更见比丘。须发毕除,着僧伽黎,偏袒右肩,执杖擎钵,威仪肃整,行步徐详。直视一寻,不观左右。太子前问。答言:我是比丘,能破结贼,不受后身。太子闻说出家功德,会其宿怀。便自唱言:善哉善哉!天人之中此为最胜,我当决定修学是道。时年十九。二月七日,太子自念出家时至。于后夜中,内外眷属悉皆昏睡。车匿牵马,逾城北门而出。尔时太子作狮子吼:我若不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不还此。

太子行抵雪山之麓,斩发染衣。遣车匿还谢父王,遂独入山访道。先值跋伽婆并林中诸仙人,行诸苦行以求生天,备陈其说于太子。太子谓终不离苦,停一宿辞去。王知太子出家学道,即遣王师大臣往劝太子。太子立志不动,乃留陈如等密侍太子。太子复行诣阿罗逻仙人所,请说断生老病死之法。阿罗逻盖数论派之婆罗门。乃为说数论本性、变化、我知之道。菩萨闻言谓非究竟,又去之。闻大导师优陀罗之名,渡恒河访之。其说以非想非非想处为最上解脱。菩萨既证其法,以为报尽还回,仍非究竟果。

菩萨调伏二仙人已,进伽阇山苦行林中,尼连河侧。苦行静虑,净心守戒,垂满六年。菩萨自念苦行非道,我当受食,然后成佛。即从座起,入河洗浴。有牧牛女奉施乳糜,即取受食,心力充足,堪任菩提。陈如等五人见惊谓退转,舍菩萨去。菩萨独诣毕波罗树。尔时帝释化人,献软净草。菩萨受已,敷座而坐。如过去佛不成正觉不起此座。坐树下思惟四十八日。于二月八日晓,明星出时,霍然大悟,成最正觉。

世尊既成道已,尚坐道场三七日,住于海印三昧说《大方广华严经》。不契机。于是从树下起,初至波罗奈鹿苑中陈如等五人住处,为说四谛法轮。阿若陈如最初悟解。乃重为四人广说。五人依佛法出家修道。于是世间始有三宝:佛是佛宝,四谛法轮是法宝,五人是僧宝也。次为长者耶舍子说法。复度耶舍父为优婆塞。耶舍之母及妻亦得闻法,皈依三宝,为优婆夷。又度耶舍友五十人。世尊谕其游方教化,以慈度物。

在鹿苑说法已,即往摩揭陀国(Magodha)国王舍城(Rajagriha)中。度事火外道优楼频螺迦叶兄弟三人,及其弟子千人。又为频婆娑罗(Bimbisara)王说法。度舍利弗目犍连即目犍连夜那及大迦叶等。次还迦比罗城为父王说法,及度诸释种。又自迦比罗往王舍城附近之耆阇崛山(即灵鹫山)。自后即往来诸处,说法教化,广利人天。成道后第四十四年二月十五日,世尊入拘尸那城(Knsinagara)娑罗双树间,敷置床座。集无量天人,唯除阿难迦叶。现身有疾,右胁而卧。受最后供养。说法明三宝常住。以大法付属文殊师利:乃至迦叶阿难等来,当复如是付嘱。尔时世尊即逆顺入诸禅定,入般涅槃。

世尊出世入灭午时,有多种传说。最早之年,中国、日本所传,为西历纪元前一千零二十七年出世,至西历纪元前九百四十九年入灭之说。又有锡兰所传西历前五百四十六年入灭,缅甸所传西历前四百八十一年入灭,西藏所传西历前五百四十四年入灭诸说,纷纭难定。据考核似西历前五世内外为近实云。二、乘藏教相

世尊所说,有乘藏十二分分别。乘者,运载义。教理行果,总名为乘。通途教义说有三乘:一菩萨乘,二独觉乘,三声闻乘。或说五乘。前三如前,后加人乘、天乘。人天善根教理行果,为人天乘。四谛相应教理行果为声闻乘。十二缘起相应教理行果为独觉乘。六度相应教理行果为菩萨乘。又说二乘:即菩萨乘、声闻乘。亦名大乘小乘、上乘下乘。此诸乘者,皆是如来随众生意欲,方便安立,示教利喜,成熟世间出世间善根也。

藏者,含摄义。谓由能诠教,能摄一切所应知义,令不失也。通途教义说有三藏:一《素呾缆》,此名契经。有贯穿、摄时、缝缀诸义,即经藏也。二《毗奈耶》,此云调伏。调者和御,伏者制灭,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灭除诸不善行,即律藏也。三《阿毗达磨》,有对法、数法、伏法、通法及无比法、大法诸义,即论藏也。亦名邬波题铄,此云议论。亦名摩坦理迦,此云本母或智母。教母有二:一教本母,即佛经是。二义本母,即此是也。又明开示三学,名素呾缆。开示戒定,名毗奈耶。开示慧学,名阿毗达摩。或说四藏,加杂藏。又依二乘以立二藏。一菩萨藏,二声闻藏。独觉摄入声闻。此依机缘半满以分藏也。大小二乘各有三藏。小乘三藏:佛涅槃后摩诃迦叶于王舍城集五百大阿罗汉,命阿难集经论二藏。优波离集律藏。有说迦叶自集阿毗达磨藏。又有四藏(即加一杂藏),皆是阿难结集。此即声闻藏也。大乘三藏是弥勒文殊诸大菩萨将阿难于铁围山间结集,即菩萨藏也。

十二分者,亦称十二部经。一契经,二应颂,三记别,四讽颂,五自说,六缘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希法,十二论议。一契经者,即诸经中长行。略说所应说义。契经有二义,一总一别。总者即摄十二部尽。别者准摄长行略说。二应颂者,即诸经中或中或后,以颂重颂前长行义。三记别者,即诸经中记诸弟子未来生事因果及菩萨当成佛事。四讽颂者,谓诸经中非长行直说。然以句结成二句三句四句五句六句等,并为讽颂。五自说相者,谓诸经中不显请者不请而说。六缘起者,谓依有请或有因缘而说诸法。七譬喻者,谓诸经中所有诸比况说。八本事者,除佛本生,说余一切前际之事,名为本事。九本生者,说世尊往世苦身苦行,是名本生。十方广者,宣说广大甚深法,故名为方广。谓说菩萨道不共佛法等依比义故。唯在大乘。亦有义可通小乘。说四谛理。极真正故名方。广陈包含名广。十一希法者,谓诸经中宣说诸佛及诸弟子最胜殊特惊异甚深之事。十二论议者,谓诸经中循环研核广明法相,是名论议。

教相者,就如来所教说法,第其先后,判其别致,罄尽无量而总释一贯,明佛本心者也。先天台智者大师以五时八教判释。五时者:一华严时,二鹿苑时(说四《阿含》),三方等时(说《维摩》《楞伽》《楞严》《金光明》《胜鬘》等经),四般若时(说《摩诃般若》《大品般若》《金刚般若》诸般若经),五法华涅槃时。是为五时,亦名五味(乳味、酪味、生酥味、熟酥味、醍醐味)。言八教者,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顿等四教是化仪,如世药方。藏等四教名化法,如辨药味。顿者《华严经》也。说圆满修多罗故曰顿。渐者,鹿苑为渐初,方等为渐中,般若为渐终。渐初说四谛十二因缘事六度等教,破见思烦恼。渐中弹偏折小,叹大褒圆,四教俱说。已得道果,心渐淳淑。渐终融通淘汰,不说藏教。带通别二,正说圆教。秘密者,如前四时中,如来三轮不思议故。或为此人说顿,或为彼人说渐,彼此互不相知,能令得益,故言秘密教。不定者,亦由前四味中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于渐得顿益,于顿得渐益,故言不定教。然二教教下义理只是藏通别圆。化仪四教齐此,次说法华会入非顿非渐。故言开权显实,又言会三归一。华严一粗一妙,谓别与圆。鹿苑但粗无妙谓藏教。方等三粗一妙谓藏通别与圆。般若二粗一妙谓通别与圆。来日法华会上,总开会废前四味粗,令成一乘妙。所谓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次说《大涅槃》者,一为未熟者更说四教。具说佛性,故名捃拾教。二为末世钝根设三种权,扶一圆实,故名扶律谈常教。与《法华》同当第五时。下明化法四教。第一三藏教者,一修多罗,二阿毗昙,三毗尼。三藏名通大小,今取小乘三藏也。大师依《智度》《法华》等文,称小乘为三藏教。其间修行证果虽则不同,然同断见思,同出三界,同证偏真。第二通教者,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名通教。又从当教得名。谓声闻缘觉菩萨同以无言说道,体色入空,故名通教。经云:诸法实相三道皆得,亦不名佛是也。此教三乘因同果异。证果虽异,同断见思,同出分段,同证偏真。然于菩萨中有利钝之二。钝则但见偏空,不见不空。止成当教果头佛。行因虽殊,果与藏教齐。故言通前。利则非但见空,兼见不空。不空即中道。分二种,谓但、不但。若见但中,别教来接。若见不但,中圆教来接。故言通后也。第三别教者,此教明界外独菩萨法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别首二教,别后圆教,故名别也。诸大乘经广明菩萨历劫修行,行位次第亘不相摄,此并别教之相也。第四圆教者,圆名、圆妙、圆满、圆足、圆顿,故名圆教也。所谓圆伏、圆信、圆断、圆行、圆位、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诸大乘经论说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总属此教也。《法华》中开示悟入四字,对圆教住行向地此四十位。《华严》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维摩》明入不二法门。《般若》明最上乘。《涅槃》明一心五行。如是等类是也。五时八教略知如此。(台宗之奥具在判教)

后华严贤首国师则明三时五教。其三时略同五时,而五教非同八教。天台说时本《法华》,此则本《华严》。三时者,第一日先照时。为圆顿大根众生,转无上根本法轮,名为直显教。《华严》经云:譬如日出,先照须弥山等诸大高山。如来智轮,亦复如是。成就无边法界智轮,常放无碍智慧光明,先照菩萨诸大山王,其经即是《华严》《梵网》等也。第二日升转照时。此转照时为下中上三类众生转依本起末法轮。一为方便教,令彼三种人等,转三成一。此中照有三转,谓初转中转后转时也。初转时者,谓佛初于鹿苑为钝根下类众生,转小乘法轮,名为隐实教。令彼凡夫外道,转凡成圣。《华严》云:次照黑山。如来智轮次照声闻缘觉,其经即是《提胃》《阿含》等也。中转时者,谓佛次于中时,为中根一类众生,转三乘法轮,名为引摄教。令彼二乘人等,转小成大。《华严》云:次照高原。如来智轮次照决定善根众生。随其心器,示广大智,其经即是《深密》《方广》等也。后转时者,谓佛次于后时,为利根上类众生,转大乘法轮,名为融通教。令彼权教三乘,转权成实。《华严》云:然后普照一切大地。如来智轮然后普照一切众生,其经即是《妙智》《般若》等也。第三日没还照时。为上上根众生,转摄末归本法轮,名为开会教。令彼偏教五乘人等转偏成圆。如日没时,还照高山。如来智轮最后还照诸菩萨诸大山王,其经即是《法华》《涅槃》也。

又说有五教。初小乘教,亦名愚法二乘教,说有七十五法。唯明人空不明法空。纵说法空,少不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言染净根本。《阿含》云:贪恚愚痴,是世间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二大乘始教,广谈法相,少及法性。其所云性,亦与相类。说有百法,抉择分明,故少诤论。又说一切诸法皆空,不说不空中道妙理。三终教,亦名实教。多谈法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会归性。尽大乘说,故无诤论。由明不空真如中道,不但说空,以为至极。四一乘顿教,总不说法相,唯辨真性。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绝言。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识二无我俱遣。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不依地位渐次,故名顿教。五圆教,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如因陀罗网,重重无际。微细相容,主伴无尽。其后圭峰禅师(华严五祖)又判五乘教。一人天乘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四大乘破相教,五一乘显性教。亦称简当浅易。由上所言,可知佛法教门自有无量,渊微宏广,难以具明也。三、宗传部别

大乘小乘固是教相上之分判,亦可谓宗派上之流别。所传乖违,争论甚烈。小乘至以大乘为非佛说,大乘之视小乘亦侪于外道。是为佛教第一大分画。教下宗门虽同属大乘而截然两事,是可谓第二大分画。性宗相宗虽同属教下,而为学异脉,是可谓第三大分画。其间分部开宗传递流布,约述其略。

先说小乘之分部。初小乘三藏之结集,有上座、大众二部。上座部者,摩诃迦叶于罗阅祇城洞中所结集。以迦叶为僧中上首,故以为名。大众部者,婆师迦于毕波罗洞外所结集。以凡圣同会,因号大众。如是二部虽复结集异处,宗义无乖,自迦叶、阿难至优婆掬多五世亦无改。优婆掬多有弟子五人,于毗奈耶各执一见。于是律藏分为五部:曰昙无德,曰萨婆多,曰弥沙塞,曰迦叶遗,曰婆粗富罗,亦翻犊子。去佛灭百余年时,有大天者(Mahadeva)始倡异义,分小乘为二派。佛法中宗义之分此为滥觞,而乃袭往时结集二部旧名。大天为一派,曰大众部。长老宿德为一派,曰上座部。自是以后,小乘中频分支派。至于四百年顷,上座部分为十一。曰萨婆多,亦翻说一切有,或省称有部,则又袭往时律藏分部之名者。曰雪山,曰犊子,亦袭旧名者,曰法上,曰贤胄,曰正量,曰密林山,曰化地,曰法藏,曰饮光,曰经量。大众部分为九。曰大乘,曰一说,曰说出世,曰鸡胤,曰多闻,曰说假,曰制多山,曰西山住,曰北山住。合称小乘二十部。是时小乘最胜。二十部之异见著于《异部宗轮论》。慈恩尝判为六宗。

一、我法俱有宗。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经量之根本部属之。谓不唯法有,虽我亦有。

二、法有我无宗。说一切有部、多闻部、雪山部、饮光部属之。谓我体无而唯法有。

三、法无去来宗。大众部、鸡胤部、化地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法藏部属之。谓过未之法皆无体,现在法及无为法皆有体。

四、现通假实宗。说假部及经量之末部属之。谓现在法通于有体无体。

五、俗妄真实宗。说出世部属之。谓世间法虚妄无体,唯出世法为真实。

六、诸法俱名宗。一说部属之。谓一切法唯有名而无体。

是概以有空为差降者。凡上座之所出多在前,大众之所出多在后。盖上座大众之违异即在有空也。然其间说一切有部特盛,从有部而出经部。去佛灭九百年时,世亲菩萨本有部《婆娑论》造《阿毗达摩俱舍论》,而援经部义以正之。陈真谛、唐玄奘各有译本。中土遂以立俱舍宗。同前时,诃黎跋摩论师以经部不善空义,简诸部所长而造《成实论》。秦鸠摩罗什译之。中土遂以立成实宗。《俱舍》之于有部、《成实》之于经部皆从有稍进即空者,而《俱舍》之与《成实》犹对鸣有空之义。从《俱舍》而接入大乘《瑜伽》,从《成实》而接入大乘《般若》,其迹盖甚明著。

次说大乘之教下。去佛灭后五百年时,马鸣菩萨出世。造《大乘起信》等论,复兴大乘。后有坚慧菩萨造《法界无差别论》,祖述马鸣之旨。后人谓为如来藏缘起宗。去佛灭六百年时,龙树菩萨出世。造《中观》等论。九百年后,无著菩萨出世。诵出弥勒菩萨《瑜伽师地》等论,自造《摄大乘》等论。大乘振盛后之分派开宗皆导源于此,而当时实无异见。兹分宗比述如次。

三论宗。从所主《中》《百》《十二门》三论得名。宗本诸般若经,亦曰般若宗。对后相宗亦曰性宗或空宗。此宗远奉文殊,始自龙树。龙树造《中论》《十二门论》,传提婆。提婆造《百论》。龙树高弟二人,一即提婆,一为龙智。龙智寿七百岁,传龙树密宗,而又传其空宗于清辨。清辨盖于佛灭千一百年时与护法论师同时出世。护法传唯识之学,造《唯识释论》驳空宗。清辨亦造《大乘掌珍论》驳之。于是大乘法海始生波澜,由乃歧为二宗。继清辨而宏之者曰智光论师。提婆三传为鸠摩罗什而入中国,大译经论。高弟八人,肇公最著。所造四论犹诒中土之诤。其后有嘉祥疏三论,制作繁多。此方此宗之宏在于此师。

唯识宗。从所主唯识之学得名。宗本《解深密》等经,《瑜伽师地》等论,因亦曰瑜伽宗。对前性宗亦曰相宗。凡大乘学理要以此二家言为中坚。此宗远奉弥勒,始自无著而实兴于世亲。世亲亦翻天亲,无著之弟,造《唯识》等颂论。护法承其学,下传戒贤。唐玄奘游学天竺时,戒贤、智光两大论师各提撕数千众,讲学甚盛,咸欲传道于奘公。奘公受学戒贤之门,遂传唯识因明之学于中国,大译经论。有高弟窥基即慈恩大师,汇订唯识十家之释以为《成唯识论》,遂集大成而定于一。斯学之立,功在此师。(印土大乘分宗止于此二)

摄论宗。从所主《摄大乘论》得名。陈真谛三藏译本,中土初所传之相宗学也。陈隋之间称盛。唐玄奘大宏相宗,此遂入于唯识,无别立者。

华严宗。从所主《华严经》得名。此经为龙树传诵。中土有三译本。一东晋译称《六十华严》,二唐译《八十华严》,三唐译《四十华严》。此宗成立于贤首国师法藏,而以终南杜顺为祖。杜顺作《华严法界观》传智俨。俨传法藏。藏作经疏最有名。后百年清凉澄观承其旨作疏记四百余卷。

地论宗。从所主《十地论》得名。《十地论》者,《华严》第六会《十地品》别行《十地经》之释论也。释论非一,此北魏菩提流支所译世亲之释论。陈隋唐称盛。中唐遂入华严宗。

天台宗。从智者大师所栖天台山得名。此宗以《法华经》为本,而以《智度论》为指趣,以《涅槃经》为辅翼,以《大品经》为观法,专习禅定。先是北齐惠文悟一心三观以授南岳惠思。惠思传智即大师。大师以为道有传行,亦必有说。于是由一《法华》说为三部,一《玄义》以判教相,二《文句》以解名义,三《止观》以示观行。中唐有荆溪作《释签疏记辅行》,如次第以释三部。大振其宗。

涅槃宗。从所主《大涅槃经》得名。此经有南北二本。北本北凉昙无谶译,十三品。刘宋惠严、谢灵运更加补定为南本,二十五品。隋兴天台,此宗遂属之。

真言宗。一曰密宗,以秘密真言为宗故名。奉《大日经》等为本。大日如来传金刚萨埵,再传龙树。龙树授之龙智,再授之金刚智。金刚智唐时来中国,偕来者有不空。不空能汉语,共译经论。既受其传,更还天竺亲接龙智。密宗之弘在此师也。(善无畏先来未开宗)

律宗。从所主律藏得名。远祖为优婆离尊者。此方开宗者唐道宣。律有大小二乘。宣公以小乘律释通大乘,立为圆宗戒体。所弘通者为《四分律》。著述甚多,其《行事钞》等称五大部。宋有元照复作《资持记》等释之,中兴律宗。

净土宗。从其归依净土得名。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为本。在天竺则马鸣造《起信论》劝修净土,龙树造《十住论》而宏念佛,世亲造《净土论》而乐往生。中土则有二流。一为晋之远公结莲社于匡庐,一为唐之善导化俗众于长安。中间昙鸾、道绰制作最宏。后有永明、慈云、元照、莲池宏扬行布,盛过余宗。

次则说宗门。宗门者,谓禅宗为教外别传。对教下以为称也。禅者禅那为定之一称,而此实异乎习定。世尊拈花示众,摩诃迦叶破颜微笑,遂领正法眼藏而传衣钵。二十八代为菩提达摩而至中国。中国六传至慧能而止衣钵不传。衍为五宗:曰临济,曰沩仰,曰曹洞,曰云门,曰法眼。其迹著于《传灯录》等书。以直指本心不立文字为尚。经论几非所习,而别有语录相流传。自唐宋以来行布最盛,掩盖一切。入后又倡禅净兼修,固教法之变亦由两宗并盛故也。

以上皆就印度中国而言。日本朝鲜复由中国传之,不能外是。印度自回教徒侵入,佛教遂以衰歇。今世唯锡兰岛、暹罗、缅甸、尼泊尔、西藏、蒙古、中土、高丽、日本等地行之。锡兰、暹罗、缅甸所行为小乘,通称为南部佛教。尼泊尔、西藏、蒙古、中土、高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