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与森林的天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8 15:41:25

点击下载

作者:陆光普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绿叶与森林的天空

绿叶与森林的天空试读:

前言

《绿叶与森林的天空》顺利地完成了编著。好多关爱我们的朋友都感欣慰。承蒙韩老关怀重视并为书作序,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编著的过程,我们快意徜徉在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之长廊中,采撷精华,恩泽非浅,或生领悟,欣喜不已。并从一些专家学者如焦树德、王琦、王振国、吴琪、赵景芳等的专著中受惠于精髓且予以引用,由于篇幅所限,恕不一一列出。他们独创性的医学理论、基本原则,研究的出发点、科学程序和方法,多学科交叉以及独树一帜的治病理念、施药方略,均做到了组织严密,运用广泛。具有适用性、可行性,通俗化、直接化、形象化,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经过临床千万次的实践证实,不仅能治病救人,同时也帮助人民大众读懂自己的身体,以使人民大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治未病”理念,维持健康的根本。在此,我们以崇敬之心一并表示感谢。

编著的过程,曾经引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是肯定的、赞同的、支持的,认为这是一件公益之事。尤其是在人们普遍关注健康问题,而又有诸般困惑的时候,手头有这样的一本书,好比得着良师益友,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提示和帮助,亦可以及时化解一些“认知”方面的矛盾和障碍,有利于社会和谐,有益于大众健康。另一种则认为,癌症之类的话题,最好少说,更无需出书,因为“好人”怕沾边。可见“谈癌色变”现象之强烈。连抗癌之友的活动,也有人说:“把癌症患者弄到一起恐怕不好。”可见误会之多,认知之少,认知之偏颇。

人类生存在某种哲学中。有病的人可以转化为健康人,无病的人也可能患病。我们以百分百的真诚和深情的祝愿完成了《绿叶与森林的天空》。这是一份上好的礼物。常人都祈求“无病即是福”。如何做到无病呢?须知之而后主动之。主动之预防,主动之抗衡,可得福寿齐添。闭目不见,闭耳塞听的“不知”之人往往会陷入一种被动,不知如何趋利避害,终不及知之甚明而能“见机行势”、化险为夷之智慧可嘉。“抗癌之友协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癌患者得以时常聚会,开展旅游、参观、学习、娱乐等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而更多的是在一起快乐地谈论关于战胜癌症的许多话题。对于癌症,这在通常情况下也许令人毛骨悚然的话题,有些人避之犹恐不及,可是癌患者曾经与之狭路相逢,正面交锋。珍贵的生命曾经受到严重威胁甚至是破碎、肢解,经历过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的严峻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对癌症这样的“对手”便也逐渐地熟悉和认知。一番浴血沐火,又一番知已知彼的省悟,真正穿越过生死封锁线,又明白前行方向的人,便也具有了身临其境的话语权,更多地了解到人们对于健康的渴求和现状,相对可以坦诚地平心而论。做这样的一件事,是一件利他的事,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是出于对生活的真诚和感恩,更是在表达一种处世态度、情感温度、社会责任和爱心。《绿叶与森林的天空》把平日里随处散落的一些珍贵的东西集中进行了梳理、选录、创作,这里面有古往今来的智慧结晶,有医师与患者协力打拼的多角度力量计较,有不同机遇不同抉择不同层面的人生态度和经验教训。就癌症从何而来,来又何为?如何防癌抗癌,从方方面面阐述得比较多。并且从自身说起,从身边做起,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共性而个性,不仅关注癌症方方面面比较复杂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关注整个社会众多人群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心理因素等诸多健康方面的话题及其健康之要领。叩开了原先在医患之间,各人群之间曾经阻隔的一扇大门,从而形成了一个很大很长很敞亮的智慧通道。沿着这条通道向前眺望,无须把疾病问题神秘化,亦无需在各类人群之间存有封闭和阻隔。疾病既然是人类自己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共同地面对和解决好这些问题,尤其是在各病种之间具有共同的病因源头。了解人为什么会得病,比了解得什么病更重要。了解人的“病”与了解病的“人”同样重要。总的是把众人的经历、教训以及认知、领悟传递给更多的人。不仅传递给其他的癌症患者,也传递给亚健康和健康人士。人们不仅需要吸取他人成功的经验,更需要吸取他人失败的教训,好让病友们在康复的道路上不仅顺畅,而且取得重大胜利。让亚健康人群迅速回归健康的队伍,让健康人士不犯前人的错误,永远健康,一生都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用来奉献社会,建设家国。

我国的癌症为什么高发?虽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但逐年上升的势头仍未见减弱。与癌症相关的难题有很多很多,要解决好这类问题,需要牵动社会学家、哲学家、科学家、管理学家、环境学家、心理学家、医学家、药学家、教育家、营养学家、体育养生专家等多学科交叉。最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地把发病率降下来,把治愈率升上去。21世纪的医学是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的现代医学。就是要从根本上减少疾病,增强健康。前提少不了要求人们更多地学习和探索,更多地了解疾病和健康,才会有正确的途径和方向。

癌症与常人之间有没有牢固的屏障呢?他们之间的距离是否远隔千山万水呢?人们如何预防和阻断“亚健康”的发生、发展呢?这些都值得引起思索和重视。任何疾病都有其独特的“路线图谱”,知道它从哪儿来,还让它从哪儿走。明白了其中的因果关联,就清楚了如何从根本上改造它的“路线图谱”。所有人都真诚地需要健康,无论生命的形态、意义、价值如何。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级别的享受。那么,只有全体人类的觉醒,才能解决好两个问题。另一个是更多关注、更多干预癌症问题,确有成效地解决困惑人类的癌症问题;另一个是更多关注、更多干预不健康人群的发展和增速,阻断致病源头。预防疾病,养生保健是人们最基本的自我认知过程和修身养性的手段,是广义医学最重要最大量的项目工程。“治未病”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和谐社会的最佳境界。

我们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呼吁。尽管人声鼎沸如海,海潮连天,我们的声音或许被淹没。但若能引起人们对于健康应有的关注,我们的愿望和目的就达到了。

我们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只是学以致用,从康复之路走过来,有幸存有一颗平常之心,来与人们交流。我们视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为亲人。希望更多的人浏览到癌症的来龙去脉,确立“治未病”理念,牢牢把握健康主动权,从而远离“恐癌症”,宁当雄鹰,不当鸵鸟。希望人们爱护环境,拥抱自然,共享宏大的宇宙信息场,获取更多的良好信息和能量,共享和谐平衡,平安幸福,走出精彩生命。

本书的编著,虽做了极大的努力,但限于水平,缺点一定不少。敬请医学界人士和各界人士教正。陆光普 施光梅韩培信书记与陆光普亲切交谈

绿叶片片

☆ 健康是人类共同的需求。 陆光普

☆ 和谐平衡,健康快乐,是生活的好味道。 朱有兴

☆ 养生防病,一本万利。 吕果珍

☆ 狭路相逢勇者胜。 朱明华

☆ 自然为伴,书法为养。旅游为补,友情为乐。

  健身为要,粗茶淡饭。烟酒不沾,随遇而安。 刘庭墉

☆ 遛弯太极交谊舞,临风赏月晒太阳。

  饮食宜忌求平衡,和谐家国多爱心。 张三俊

☆ 善良最营养,宽容最安宁。

  乐观人不老,淡定能免疫。 张俊芳

☆ 善心,是善待一切的好心情。也是一种最好的心情。 刘孝亲

☆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永远的真理。 吴云凤

☆ 心气多和,脑子多用。身子多动,蔬果多鲜。

  茶饭多素,居室多安。为人多善,前途多宽。 祝清明

☆ 癌症不可怕,认真对待它。心情多愉悦,锻炼经常化。

  饮食调控好,养生学问大。阴阳平衡术,生命燃火花。 何桂珍

☆ 上扬州,游海南,登庐山,赏三峡,赴张家界,探神农,做一个现代神仙! 张三俊

☆ 知识的舵为健康领航,感恩的心会生长太阳。 邵正华

☆ 平等待己待人,中正公道者福。 孙新源

☆ 打胜仗是一种打法,撤退也是一种打法。撤退是保存实力,预留新的机会 施光梅

☆ 完成好自我心灵成长,生活将褒奖给你全新之希望。 宋秀芬

☆ 自信与坚强,是康复的阳光。 刘凤珍

☆ 有人说晚期癌症患者是被判处了死刑而缓期执行。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缓”字,它却魅力无穷!渡尽劫波,否极泰来的预后,不是必然,却有可能。 王积昌

☆ 在白色的病床上,是那些文字用它们最好的色彩,从一片空白倒腾出一线生机。撇开疼痛,触类旁通。药食同源的古文化吹过来阵阵和煦之风。养人!还提醒着脚下道路的走向。 施光梅

☆ 生一回癌症真的让人好一番休养生息,又是好一番残酷之考验。不得不空泛到极至,想那佛无所谓生亦无所谓死是怎样的一种觉悟。 张绍兴

☆ 弱到极致,令医师罢手。私底下的我,却仍然思量着为自己预留下最后一口鲜活之气,不妨当作酵母,碰碰运气,试试活力。 王纪龙

☆ 请朋友一起吃喝,不如约朋友一起运动。 顾鹤坤

☆ 与疾病作斗争,是人类生存进化的最大课题。 胡锦纶

明星风采

劳而有功十八载

自强自律硕果鲜

他偕老伴战癌魔

养生有道自然功

化繁为简生活好

孝道为先康而寿

他把磨难踩脚下

早防早治效果好

癌症自愈有可能

日常生活有章法

同病不同治二例

密特朗的故事

世界上癌症患者最长寿者

洛克菲勒的启迪

阿赞·老虎·白血病

董明海与“角怪”

怀念

血色的光芒

劳而有功十八载

1992年3月,48岁的胡锦纶被确诊为中晚期腺性肺癌。3月25日在上海胸科医院行右全肺切除术。距今已经十八年。他说自己能够顺顺利利度过人生危机,重续幸福生活,要归功于主刀医师孙德奎、高成新,归功于上海童涵春药房中医肿瘤专家王佑民,还有妻子全方位的护理和全程照顾。其实,他自己的功劳也不小。

首先是主刀医师精湛的手术,是日后全面康复的基础。中医肿瘤专家的中药帮助他以比较好的状态完成全程六个化疗,并且在出院后数年中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妻子是主管中药师,对丈夫的全程护理是强有力的后盾和支柱。每年冬至,妻子都会参照王佑民医师的处方对症加减,熬制中药膏。这些都是胡锦纶得以全面康复的有利条件。最重要的,少不了他自己主观的努力,这得从头说说。胡锦纶术后偶然读到一篇谈健身的文章,引起他的特别兴趣。讲的是一位老中医日常生活贯穿健身的故事。老中医在六楼上班,数十年徒步登楼,不乘电梯。他家中的衣被多靠手洗,少用洗衣机。他受此启发,立即付诸行动。他的病床在十楼,妻子在外面租房为他做饭。于是他决定从十楼往下走,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肺活量,又可减少妻子的往返奔波。既可以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又可以舒展心情。开始他一日走一趟,因为术后只剩正常人2/5的肺,身体比较虚弱,每走几步就大口喘气,只能走走停停,逐渐地让身体适应。后来增加到一日三趟。六个疗程的化疗,他就是这样坚持着一步一步爬着楼梯上上下下。出院回到家,他更是“按章办事”,继续着增氧运动。每天到公园爬小土丘,仍然找机会爬楼梯,而且还增加了两项运动:一项是吊井水,每天吊几十桶水;另一项是用搓衣板手洗衣服,家里洗衣的事情全让他包了。不管是什么天气,也不管别人的闲言碎语,他都心平气和习惯性地长年坚持着。胡锦纶还是一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他时常约朋友一起蹬自行车上孤山,逛江边,下乡村欣赏大自然,还参加一些文艺、公益活动。

自然的法则和哲学也许就是这样,有时候会让你失去一些什么,同时又会让你得到一些什么。忠诚于生活的人,也会受到生活的青睐。自强自律硕果鲜

1996年马铭锵55岁,当年6月被诊断为食管(中上部位)癌,住进上海瑞金医院一个月,6月24日实施“三切口”手术,手术时间从8:00~16:00,一个月内体重减轻十余斤。他自我主张不化疗,只吃药,而且只吃中成药和中药汤药。至今已经顺顺利利走过14年,可算是生龙活虎。他的经验有四:一、心态平和

马铭锵病后,没有被病情压倒,乐观对待,生活规律。该吃药时吃药,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该锻炼时锻炼,该谈笑时谈笑风生。他的家靠近人民公园,每日开开心心到公园活动两次。高兴而去,欢喜而归。他说:心情好,一切都好。既增强免疫功能,又增进食欲,改善睡眠,形成良性循环。二、寻找乐趣

因为他自小爱好集邮,1983年被选为集邮协会理事。生病后,比以前多了自我支配的时间,于是更多地忙于集邮。2000年换届时,被选为集邮协会副会长。此后,他对集邮更加投入。由他主编的《靖江集邮》小报,已经延续11年,该报2004年在全国民间集邮文献展览中被评为三等奖。通过每期《靖江集邮》与全国各地400多个邮友交往。并编组集邮邮展,如《伟大领袖毛泽东》、《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国古塔风韵》、《亭台楼阁》、《十二生肖》、《办体育迎奥运》等专题邮展多场进行交流展出,还将《靖江集邮文萃》编辑成书。该书2010年获全国民间文献展览三等奖。他说:集邮人生,健康快乐贯穿其中,养人!寿人!三、长吃素食

马铭锵生病后,长期素食,至今已经十四年了,主要是杂粮、蔬菜、水果、豆制品以及干果类。秋冬季节常吃红枣、赤豆、白果、莲子等。平日里每日除了新鲜蔬果外,几乎不缺各类食用菌。四、坚持运动

他说:活动活动,活力在于运动。运动适度,不搞极端,以低耗高效为佳,比如打坐、腹式呼吸、自然增氧运动、散步等。他偕老伴战癌魔

1997年8月,67岁的任景珊疲乏,上腹不适、胀满,接着全身黄染,腰背部酸痛,食欲差,人消瘦。初诊:壶腹占位,胰头3厘米×2.2厘米肿瘤,且已压迫胆总管,致堵塞胆汁回流。老伴刘孝亲陪她去上海东方肝胆医院外科医院住院,由于手术风险太大,且存活期只有三个月,故主动出院,决定保守治疗。同时从上海群力草药店带回一个月中药。这个时段的患者几乎没有食欲,每天滴注一支氨基酸,两天滴注一支人血白蛋白以维持。除少量多次喂给汤药外,还喝蟾蜍煨的汤。一月后服用北京协和大学贾文学教授的中药。又十三帖,患者开始有食欲。因此,继续服用贾教授汤药。三月后任景珊全身黄染严重,且每日午时至子时低热37.8~38.5℃,贾教授意见:“胆总管可能已经完全阻塞,必须立即手术。”于是到医院行姑息性手术,将胆总管与小肠吻合。此时胰头肿瘤4.5厘米×3厘米,十分坚硬。肝脏表面及腹腔多处淋巴转移,无手术机会,病情危重。14天拆线后出院,依然每日服用贾教授的中药,喝蟾蜍汤,又延续四个月后,患者状况出现明显转机:①低热不再;②腰背部持续性疼痛已转为间歇性;③食欲好转;④患者可以自己下床走一二十步。由此开端,这对老夫妻抗击癌魔取得了骄人的成果。

所有了解实情的人,对刘孝亲多有赞誉。因为他全心全意高质量全程护理,才有老伴的第二次生命。而刘孝亲自有独到之处:他以自己的一颗善心陪护老伴,并做到两点:一是让患者知情,让患者树立信心是首要的。“瞒债必穷,瞒病必死”。知情的同时善于心理疏导,给患者吃定心丸,当好坚强后盾。二是与患者“心心相印”。这就是有爱心,有真心,有深情细心,有耐心恒心。绵延不绝,如同农田滴灌般滋润。他长期在患者床沿打地铺,24小时守护。亲手熬汤煨药,端碗把勺,擦汗更衣,时时刻刻关注患者的冷暖饱饿和病况。他每日早晚两次为妻子测量体温,看舌苔脉象。每次大小便和痰咳的色、味、量,皆一一观察记录,包括饭量大小。及时发现问题的蛛丝马迹。并且定期顺序列表统计,形成病案资料,好与医师及时沟通。这类观察记录他整整坚持了六年。患者的病情时有变化反复,他随时汇报,听取医师的主导意见,在汤药中适时适量加味中草药,闯过无数道生死关口。为了方便治病,他还下乡寻访药材移植栽培,以备所需。如此等等,十年如一日,一级模范护理。第六年,复查情况令人惊喜,任景珊体内的所有病灶已全部消失。此后依然中药调理,前后走过十三个年头。创造了生命奇迹。养生有道自然功

汪朝凯1990年患肠癌,手术后第一个化疗因反应激烈自行中止出院。从此他做到心态放松,规律生活,每日到公园锻炼身体。尤其是养生气功(智能功),有所感悟入境。他携带录音机至公园与众人一起练功,助人为乐。他还探究艾灸等传统疗法,自己动手制作工具。就以上康复养生行动一做就做了如今近二十年。而他也从58岁开始与癌症打交道一天一天走向健康,如今已经78岁。

概括起来,他的经验是“三个一”。即:一种好心情。他说心情好一切都好。一种正确的辩证法。他说有病可以变成没病,没病也可以变成有病,正确对待,就能良性转化。一种超潜能。他说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潜在能量,更不知道这种能量究竟有多大。而他真实感受到人的意识、意志、精神具有非常强大的潜在能量和暴发力,在一心一意毫无杂念的情况下可以调度和发挥这类潜能,在特殊的应激情况下人体内的潜能,更可以产生巨大的暴发力从而实现自我愿望。比如在战场上头部负伤的战士从衣襟上扯下一块布条一包扎照样投入战斗,而平时却不大可能。比如一次战斗,士兵们都牺牲了,只剩下一个人活着而受到一伙敌人追击,他被追到一条丈余宽的河边无路可退,情急之下便一跃而过,而这位士兵平时并不具备这种能力。事实证明,有些癌症患者可以自行康复。生了癌症,不一定会死亡,但癌症是会死人的。关键在于运用自我的意识。“三个一”做得好,练功与练心、练性、练德互相促进,不仅可以战胜癌症,还可以升华人生的品味和境界。化繁为简生活好

刘洁芳,1997年患病,1999年诊断为乳腺癌中晚期,接受二次手术,六次化疗,持续服药五年。至今走过十个年头。她概括如下:

1.平和心态是战胜病魔的首要因素。手术治疗固然重要,康复治疗更是长期而艰巨的。她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因此一开始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尽快净化自己的心灵,调整好心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正确面对周围的一切。她做到凡是能简单的决不复杂……不让任何理由把自己困扰在病痛之中,振作精神,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快快乐乐迎接新的明天,生活中的一切不顺心和烦恼的事便随之迎刃而解了。

2.作息规律,适度锻炼对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她不断更新生活理念,淘汰陈旧不良的卫生习惯,走出生活的误区。

3.合理膳食,是促进康复的决定因素。遵照医嘱多吃清淡食物(包括新鲜时令蔬果),大鱼大肉及热性食物少吃(如牛肉、羊肉、桂圆、红枣等),坚持五年。五年后根据身体状况结合实际做了修改。做到粗细粮搭配占55%,蔬果占25%,蛋类占15%,脂肪占5%,食用菌类天天吃。孝道为先康而寿

马立新,1991年患胃癌,至今已经19年。他是一位很有责任心的人。患病之初,他一心想着自己是长子,家有高堂,至少要承担对父母养老送终的孝道。否则刚刚五十开外的人就死了,算是个短命鬼。无论如何,就是“挨命”(注:人在低谷时期以冷静、忍耐、智慧、坚韧、不屈等抗争情绪相交织,熬出另一番局面),也要挨到60岁之后吧。也就是这份坚守,就是这种“自我调控潜能开关”的作用吧,2009年,他送走了88岁的父亲和90岁的母亲,而他自己也已72岁了。在父母年迈病重时,他作为儿子守在父母榻前尽孝,他认为这是自己的本分职责,而自己的这份坚守,一坚持就延续了近20年,真乃百善孝为先,善有善报。如今他成了孙儿们专职的守护者,孙子今年17岁,从小失去母爱,是爷爷和奶奶一起带大的,他下一个目标是要把孙子送进大学,看他成才……

正因为他的责任心,他的一心坚守,他在手术后遵医嘱忌口,不吃发物,喝徐荷芬医师的汤药四年。此后每年冬季总要熬一副中药膏子,吃百日。他天天笑对生活,天天提篮买菜,教育孙子。在父母需要时,膝前伺奉,他锻炼身体,配置膳食,研究医药之道,会友公益……桩桩不拉。他说自己让别人看起来身子瘦了些,但精气神不错。他把磨难踩脚下

1999年10月,58岁的卢汉成患胃小弯中晚期癌,手术胃切除4/5。此后又做过五个疗程化疗,一次介入。最烦人的是头3年发生3次肠梗阻,又不得不2次手术,因此3年3次手术,可想而知对身体的损伤程度。

可是他在最惨痛的时候,心存希望,学有榜样。第一位是徐州五交化公司总经理韩玉亭,她患癌后手术14次,身上的主要器官都被动过,可是她坚持活了下来。第二位是“无肠女”,虽非癌症,但她从小因病小肠全切,可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且结婚生子。第三位是韩国李熙大医学博士,患大肠癌。7年复发转移11次,其中3次肝切除,1次盆骨手术,一次髓移植。他的病情多次发展到绝境。到后来,他只好决定停止药物治疗,改用食疗,竟然奇迹般地症状改善,得到转机,以后再采用综合治疗,结果他活了下来。

卢汉成把这几个主人公不屈不挠的精神,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同时从他(她)们身上看到人体巨大的修复潜能以及医药的多面性作用。这使他的心态良好,从来不言放弃。此后他还积极开动脑筋,通过求助中医解决肠梗阻问题。果然,80帖中药服下,往后8年,再未发生肠梗阻。

至今他已走过12年。身体逐渐康复,体质逐渐向好。早防早治效果好

2003年10月,69岁的夏鸣球胃部不适。与一位患胃癌的朋友聊天时,询问朋友是怎么知道生了此病。朋友讲述的症状与他大体相似,于是他主动去医院检查,确诊为早期胃窦小弯处腺癌,便及时住进南京鼓楼医院手术治疗。1999年12月,他的妻子因子宫癌在鼓楼医院接受手术治疗。至此,他们成了“夫妻癌”。他们从自身癌症教训中省悟,做好三件事,管理好自己的健康。

一是“管住嘴”,防止“病从口入”。胃癌与感染细菌有关联,所以要做到不吃不卫生的食物。癌症患者多为“酸性体质”,要改变酸性体质,他们做到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

二是“迈开腿”。体育锻炼、走路能改善体质。他们坚持把锻炼作为生活的常态。

三是“放开声”。针对酸性体质易致癌,不良情绪易致癌,免疫力低下易致癌,他们调整生活方式,原来不太唱歌的他,后来学唱歌,通过自己的歌喉舒展心情,大大改善人到老年的精神不振状态。

他们的“夫妻癌”,由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又能很好地调适、改善生活状态,所以生活的品质很好,多年来与其他健康老人没有两样。癌症自愈有可能

有一位熟人说起他有两位患胃癌的亲戚很有趣,我们追问他怎么有趣,于是他说与我们听。

是熟人的姑妈和岳母的事。

他姑妈在1986年因患胃癌晚期,住本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当时的主治医师根据手术的情况说患者的病情已是晚期,也就剩下几个月的活头了。可是她活了整整18年,到2003年已近90岁时逝世,而且不是死于癌症,是自然老死,是睡死的,也就是说可能死于心血管病。

他岳母在1980年胃癌手术,手术中发现广泛转移,于是没有切除就原样缝合。原以为不治的她,却一直活到1997年,整整活了17年,到77岁时逝世,是死于老年痴呆症。

熟人说他的姑妈和岳母都生活在农村,没有文化,是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她们自己也都不知道是生了什么病,也没有人告诉她们真实的病情。她们就是凭着自己饱饿的感觉吃饭过日子。

还有两位患胃癌的亲戚,都是老年人。她们经历的不同,生命的周期也不同。

一位是术后一年病故。当时79岁,曾经有人建议不必手术,吃些药调理调理,可她儿子说,农村里人会认为不住医院不动手术就是不给治疗,是不孝。

另一位是她自己坚决不手术,几个儿子怎么劝也不听。结果几个儿子就分工,有管伙食的,有管药物的。药物也就是吃的治疗肿瘤的系列中成药,至今已经7年,83岁了,生活得蛮好的。现在她们家人想想,与其他人比较比较,也就认为当时不动手术是对的。他们也听医学界权威人士说了,超过70岁的老人患癌症,如果手术不能根治的话,并不主张手术,可能预后会相对好一些。日常生活有章法

1991年马立新被确诊胃腺癌二级,手术胃切除3/5。当年他53岁,上有老,下有小,妻子体弱。他明白自己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哪一方都少不了自己的支撑,必须坚持、坚守,负起责任。如今19年过去了,他已72岁,成了一位健康快乐的老人,值得为他喝彩。

他靠着坚强的信念和责任心一路走来,在领导、同事和家人的关爱鼓励下一路走来,在手术后做过六个疗程的化疗,喝中医肿瘤专家徐荷芬的汤药4年。他日常生活有章法,具体如下:

1.三餐主食二餐辅食:6:00~6:30辅餐,一碗温开水加一匙蜂皇浆(也有时加些麦片);7:30~8:30主餐子粥,粥内在春季加入烫面糕,夏季加入黑豇豆,秋季加入米豇豆、赤豆,冬季加番芋等;11:30~12:00主餐米饭,四菜一汤(一荤三素),以含抗癌成分的时令蔬菜为主,菇类配合,不吃反季节蔬菜,亦不赶时鲜;16:30~17:00辅餐,一般以适量赤豆、红枣、桂圆等为主;18:30~19:00主餐,以烂糊面为主(也有时吃点馄饨)。

前四年喝汤药,上午在早餐后一小时服用。下午在晚餐前一小时服用。后来十多年每年冬季熬制中药膏子,吃百日。“发物”坚决不吃;菇类食物天天有;抗癌蔬菜每日至少有一种。

另外,自制生姜大蒜酱:每年秋季,以新鲜嫩姜2~3斤(1000~1500克),大蒜头2~3斤(1000~1500克),去皮洗净。佐料盐、糖、酱油、味精、醋、麻油适量。将生姜、大蒜绞碎后放入佐料调匀,用较大的玻璃瓶分装。常温或冷藏,放置一月后即可食用。一般在晚餐吃一点(也有三餐都吃一点的),到立春之前吃完(整个冬季大蒜酱不会变质),但腺病或肺病或热性病者慎食。

2.动静相宜:马立新锻炼的项目先后有太极拳、羽毛球、变速跑、骑自行车等。

早晨起床前锻炼半小时,即按摩腹部,拍打胸部、耳部,梳头,拍掌,拍臂,捶腿,捏足等,都是按照书本上阐述的一些养生之道践行而已。

一日步行3000米。要下乡探望父母或外出办事时,即以骑自行车代步。早餐后到菜市场买菜也是练腿走路的好机会。接触外界多了,活动区域大了,可以一举几得。自己揽得买菜的“专利”权,自制食谱,一周一变化。自己能吃的全家都能吃,而专门为家人买的海鲜之类,自己不吃。适宜可口的饭菜,一家三代同堂共餐,其乐融融。又免除了为“病号”另茶另饭的许多麻烦。

午餐后一般闲坐坐,看看报纸,休息休息。

下午“静坐”半小时,运用意念呼吸,气归丹田。还抽出时间练习书法、国画,听听音乐、歌曲,看看电视文体节目,调节心情。

还有与朋友聊天,时有病友来访,交谈一些养生抗癌的话题。

对父母尽孝道,更是马立新生活中最大的章法。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了癌症,给父母、妻儿一个可靠的“支柱”,而且在父母患病时亲自照料,尽到了长子的孝道。直至2009年春、夏,先后送走了90岁的母亲和88岁的父亲。

更有他甚爱的孙子,快要考大学了,他以爱心浇灌着……

虽说他患过癌症,可是他比起同龄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健康人,有着同样骄人的成就感。同病不同治二例

走在公园里,遇见一位老同事,他讲述起认为是奇怪的现象。那是十年前,他的一位亲戚X先生,患胃癌住院治疗,与他同病房的一位患者也是他家亲戚,两人同是胃癌,年龄相仿,只是X先生是退休干部,另一位是农民。接受正规治疗的X先生大约2年后不治。而那位农民亲戚呢,本该要接受手术治疗的,结果临手术前他自己当了逃兵,心想算了吧,反正是癌症了,开了刀也未见得不死。就自己悄悄溜回了家,与医师都没打一声招呼。他自己拿定了主张,家里人也拿他没办法。可就是这位农民亲戚,直至如今十年过去,反倒活得好好的。这位农民家里条件一般,也没多高文化,谈不上什么治疗手段和营养调理。可能有一点他占优势,就是他拿定了主意,不怕死了,或者是把死亡的事情放到一边了。也许他从知道自己患上癌症和离开医院时就把一切都想清楚了,所以他什么包袱都放下了吧,也可能农村的自然环境可以帮助他度过生命的转折期吧。密特朗的故事

1981年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任职时检查身体,发现前列腺癌并已伴有下肢骨转移,密特朗沉着冷静,与总统医疗专家小组协商,最后,由他决定采取自然疗法为主治疗。治疗方案为:服用天然药物(与我国中药同类),每天饮10次矿泉水,每周抽出固定时间散步,打高尔夫球。让人惊奇的是,在西医很发达的法国,总统竟没有选择西医治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专家们根据他的病情,设计西医手术与放、化疗方案,预计存活时间在3个月至3年之间,密特朗断然拒绝,他选择自然疗法,完成了两届总统任期,共计14年。而在第11年时,他的兄长强迫他采用化疗,由此身体每况愈下,仅支撑到第4年即病逝。世界上癌症患者最长寿者

美国加州一位癌症女患者梅莉可,曾于1918年、1933年、1966年、1968年先后4次做过肿瘤切除手术,可是竟然活到105岁,最后死于肺炎。洛克菲勒的启迪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33岁时已是百万富翁,由于没有任何娱乐,只知道赚钱,结果不良的生活方式让他患了毛病,身体消瘦,只能靠吃人奶度日,医师说他即将成为“木乃伊”,可谓病入膏肓。后来他终于听从医师劝告,53岁时退休,换一种生活方式,思想放松,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将钱捐给慈善事业,结果他活到98岁。可是他并未用药,是良好的、自然的、放松的生活方式使他健康长寿。

可见,如何吃,如何喝,如何运动,如何休闲,如何适度享受自然环境中的生活乐趣是健康的钥匙。阿赞·老虎·白血病

泰国是一个佛教普及的国家,有一个养老虎的和尚叫阿赞,很有名气,看上去壮实健康。可是在30年前的1976年,医师告诉他患了白血病。因为疾病的原因,他投入佛门,从一个寺院到另一个寺院。

一个白血病患者当了和尚,同样每天打坐参禅。1988年年底至1999年间,阿赞曾经遭遇过这样一件事。一只小虎被人伤害,到了标本师手中。有一个好心人从标本师手中买下这只小虎送到阿赞所在的寺院,虽然被寺院收养下来,可这只小虎还是因为伤情过重而死亡。此后不久,又有人从缅甸边境走好远的路途,将两只失去母虎的小虎送来寺院。这次是母虎被人杀了,人们在森林里见到了它的孩子。阿赞收养了失去母虎的两只小虎。从此,寺院收养的老虎逐渐多了起来。小虎也长成了成年虎,已达到十七只。还有鹿、野猪几百只,他们和谐地相处着。

在佛家的愿望里,不仅人可以开悟,包括大象、马、水牛、虎都可以走向开悟。阿赞在改变生活轨迹的同时远离了白血病。说明白血病的治愈并不单单靠住医院和打针吃药。疾病的来去好似也有相应的通道。阿赞、老虎、白血病,这是三个个体,三个不同的概念,却又交会到一起,然又令世人用惊异的目光去打量这生命的奇迹。阿赞、老虎、白血病,这三者,究竟谁更厉害?也许这正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也是人们追求开悟的所在。董明海与“角怪”

肿瘤患者的康复期,无疑需要集中一段时日好好调养休闲。不妨为自己排一个新的时间表,专门分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学习研究一门手艺,或者叫做爱好吧。既可以修养身心,又可以充实生活,更可以转移注意力。一旦进入境界,学习兴趣浓厚起来,不时会冒出一个叫“灵感”的伙伴,牵着你的手一路陶醉优雅清新,它让你翻检阅历,丰富才思,让你换一换视角,理一理思维方向,变一变价值观,重新来一回定位,它让你明白一切都是可变的,可以超越的,可以完善的。

举一个例子,贵州电视台摄影记者董明海患喉癌,经治疗后,病痛仍没有远离他,时而绵延苦痛。后来他欣然接受梵净山一位朋友的邀约,住进梵净山,与大山为伴。住到山里,环境非常好。这使他想起1981年曾经在山中与一种叫“角怪”的稀有动物见过一面,1991年还见过一回标本。后来想要拍摄“角怪”时身体却患病了。现在住到山里,正好是一次机会。于是他一边养病,一边追踪“角怪”,捕捉镜头。“角怪”,是蟾的一种,它的前额长有坚硬的刺如同角,故此得名。“角怪”性情怪异,不近人情。有时一连多日难觅踪影,偶尔见到,它往往又是伏在那儿一动不动数小时。为了不惊扰它,只能保持一定距离,伏在隐秘处一连数小时……就这样,山风吹过,时序更新,不知不觉间,心思都放在了“角怪”身上,把疾病放开了,忘记了癌。可是拍摄了很长时间,还是无法拍摄到满意的镜头。

机会突然降临。有一天终于出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大蛇一口咬住角怪,情势十分危急,董明海想也不想抢步上前一把抓住大蛇“七寸”,硬生生从蛇口救下角怪。角怪被救后,对救命恩人不避不逃,瞪大眼睛近距离盯着他看,四目相对,情感交通。从此,角怪与他时常零距离,不再像以往那样要么很难寻找到它的踪迹,要么拒人于千里之外无法接近。从此,角怪的一切生活镜头都向董明海敞开着。连“做爱”和生儿育女这样的私密都不避他。他终于拍摄到了“角怪”从生到死精彩的整个生命过程,亲手制作成《中国角怪》纪录片。前后耗时7年,他的喉癌好了,他收获了,仅仅是变换了一个工作地点而已。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真要捡拾一桩两桩心仪之事做起来,做好了,个中的收获也许超乎寻常。人生抛物线由自己亲手画出,变得流畅而美丽许多,真乃悟在其中。怀念

他们因病而逝,却令人永远怀念。因为他们是永远的英雄。一、怀念牛玉儒

牛玉儒从病床上爬起来,不顾体虚乏力,火急火燎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把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领导干部彻底革命的精神和一腔正义张扬在宇宙间,温暖了大片贫寒的土地。可是他走得太快太匆忙。我们的社会正在进步和发展,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太需要这样忠诚的高屋建瓴的建设性人才了。虽然我们知道,牛玉儒已经离去了,可还是忍不住要呐喊:“牛玉儒你不要走!你得为咱老百姓好好活着!有你在前方,我们有方向!有你领头带路,我们有奔头啊!”二、怀念方永刚

方永刚,一个直走正道不玩偏锋的学者,理论家。刚毅、热烈、潇洒、乐观、积极、执着。化学药水在时钟的滴滴答答声中缓缓地流淌进他的血管,毒副反应不断地折磨他,可他却把一切的痛楚几乎淡忘。一边在病床上研究备课,一边是天空任鸟飞的快意驰骋。针头拔了,他就去现实中登那云梯般的台阶,站上讲台,洋洋洒洒,汇激流,泻瀑布,用他的满腔热情,扎实的理论功底,为部队建设夯基石,出成果,上境界。他耗尽了自己的心力,直至真的累垮了,才放心地熟睡。三、怀念丛飞

丛飞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一个歌星,一个180多个孩子的“父亲”。他的血管里流动的全是沸腾的火焰,他的青春在烈焰中挥洒。他的人性纯粹得嘭嘭作响。他登上舞台为天下人亮起歌喉,也把自己钉上了耶稣的十字架。当他完成一次凤凰涅槃的时刻,所有的父母都在落泪。他本该还是个大孩子。他本该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可是他却只会承担,而不惜付出自己的全部。他所担负的,岂止一个父亲的职责,他简直是在担负天底下无尽的职责。四、怀念梅艳芳

梅艳芳被确诊癌症后,她没有回避公众视线,通过媒体很坦然地告诉大家,说自己患了子宫癌,未到晚期。

接下来梅艳芳一边治疗一边紧锣密鼓地筹办个人演唱会,一连八场演唱会,场场圆满,她把自己的完美通过演唱会展示给观众,展示给社会。

年方四十的梅艳芳,她的人生、事业和她的名字一样美轮美奂。失去她,令人感到无比惋惜。可是在长久的思念中又不得不感佩,她做了一回完美,并且自主谢幕。血色的光芒

2008年5月12日14:28,汶川发生里氏八级大地震,重灾面积达十万平方公里,40个县区。一瞬间,通讯中断,道路被毁,城镇乡村化为一堆一堆的废墟,几十万人被埋在废墟之下。汶川与外界中断了一切联系。在第一时间,第一位汶川人用双腿从那片起伏不定,余震不断,滑坡、泥石流阻塞道路,危机四伏的山路日夜兼程,把这个消息送出去……

汶川大地震,震惊世界。随之,抗震救灾在千难万险中大规模展开。十万火急的,是抢救废墟下的生命。“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命令,也是千千万万响应者的心声和行动。

大批的解放军官兵救援队开进灾区,当地的干部群众乃至中小学生,凡是在废墟外面的,包括刚刚从废墟下面被刨出来带着伤痛的,还有各地赶赴灾区的志愿者,全都行动起来,昼夜不停,奋不顾身。

从人体生命科学的角度,人在断粮断水72小时之内,经救治尚可痊愈。可是这短短三天的时间,山崩地裂过后,根本就没有道路。车辆和大型机械根本无法进入,救援队员也是徒步翻山越岭,一路冒着余震、滑坡、泥石流的危险赶赴灾区。恶劣的天气环境,灾区被崇山峻岭、峡谷密林覆盖,被云雾笼罩,能见度很低,直升机的飞行降落都有很大难度。

无论有多少困难,绝对挡不住十万火急的营救!最为宝贵的黄金时段72小时,分分秒秒都在全力抢救!第一时间获救人员除了重伤员之外,全都投入到志愿者行列。接下来,第四天、第五天……直到第十天之后,仍然在不遗余力地搜救,绝不放过任何一点生命迹象。不放弃,不抛弃,坚定的信念,托起许多重生的生命。

政府办公楼瞬间垮塌成废墟,可是废墟上空飘扬着党旗,依然站立起这个县的县长和一群活着的党员干部,他们舍生忘死,不知疲倦,竭尽全力在行使他们的职责。这个城市的脊梁没有垮塌。

学校的教学楼和校舍设施瞬间垮塌。有一所中学叫北川,一幢六层的教学楼夷为平地,另一幢五层楼下陷二层,剩下百孔千疮的三层,是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所学校,可是他们的校长和老师学生们一直在一起,是最早复课的一所学校。他们的名字叫县长、校长、老师、党员、干部。他们都有父母妻儿,他们的亲人同样被埋在废墟下,可是他们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甚至连自己最亲的人都没顾得上看最后一眼,就永远地分离了。他们把心底里的痛化成了巨大的力量。形成一股暖流强光,温暖着、照亮着汶川那段最为黑暗最为寒冷的日子。

汶川人,坚强地活着!汶川人的信念,永远都不会垮塌!从废墟边缘降临的新生命,洪亮的第一声哭喊,划破了雨夜的黑暗。

外婆坚实的身子接住了垮塌的屋顶,57天的婴儿依然安睡在舒适的襁褓中。

他们义无反顾头顶肩扛着垮塌下来的门墙,为全班的孩子争取到最后的时间,通过那道生命之门,撤向安全地带。他们的称呼叫老师。

她们婀娜的身影,恨不得生出千手,拎着、挎着、夹着、掖着正在午睡的幼儿园小朋友向外撤,往返冲刺!可是到了最后一轮,再也无法走出那道门墙,轰然垮塌的顷刻之间,她们用血肉之躯顶住门墙和横梁,把小娃娃护卫在温暖的怀抱,竟然毫发未损。她们的称呼叫老师又叫母亲。成为永恒。

他的姿势定格成雄鹰,要飞翔。双手撑住课桌,脊梁抵挡住垮塌的楼房。就在这张课桌下,四个学生鲜活的生命延续下来。天下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叫谭千秋。他用最美的姿势永远在为他的学生作导向!也为天下人楷模效仿!可是谭千秋的妻子在最悲痛的时刻却告诉人们一长串为救学生而牺牲的老师的名字!

有一个学校的名字叫桑枣,它的一千多名学生在一分多钟无一伤亡全部撤离到操场。恰恰是受益于日常的消防训练课程。

江苏的陈光标在第一时间带领120名救援队员和六十台大型机械赶赴灾区救援。适时地为当地百姓送去一万台收音机,为学生送去五千台电脑……在地震发生两个月后的7月12日,他们仍然奋战在抗震救灾最前沿。

广东的陈岩老夫妻开着自己的车来到现场。勇敢、专业,不眠不休,他说只要还有一个人活着就要救出,否则不离开。

唐山青年救援队,由农民志愿者组成。他们从郴州雪灾救援现场刚刚撤出,就奔赴汶川……

在这场大灾难面前,涌现出一大批少年英雄,九岁的二年级林浩同学,不仅勇敢自救,而且还救出同时被埋的另两位同学。九岁的小姑娘康洁,犹如暴风雨中的海燕,从六楼纵身而下,在第一时间施救老师。一名叫王磊的少年,在千钧一发之际,一边喊着站在危墙下的几个同学,一边飞奔过去推开这几个同学,而自己却被倒下的砖墙压伤,左腿外伤截肢。他丝毫不后悔,还说只怪自己跑得慢了点……

俄罗斯救援队从废墟下救出被掩埋127小时的徐欣荣(61岁)女士,救出时她意识清醒。

大学生志愿者徒手扒出一个又一个即将窒息的生命,他们奋战在抗震救灾前沿,特别能吃苦,特别坚强勇敢。特别有社会责任心,令社会盛赞80后90后。

中小学生想尽办法救助同学,他们的意志力、能力和瞬间“长大”的快速反应力令成年人刮目相看。

年轻人李青松被埋104小时获救后及时提供卞康芬女士被埋的准确方位,使卞女士顺利获救。

贺晨曦小姐被掩埋废墟下,男友郑广明怕她受伤后昏睡过去,一直在废墟外与她讲话,直至104小时后获救。

李克诚被深埋废墟下,吃纸片、喝尿、坚守生命,等待救援。直至108小时获救。经抢救后各项生命指标正常,而且没有落下后遗症。

陈先贵被掩埋118个小时获救。

蒋雨航小伙子123小时被救出时,仍以语言表达对施救解放军的谢意。

一名叫唐雄的男子和妻子都被压在废墟下,妻子先被救出,唐雄压得深,需大型机械。妻子一面参加救援,一面呼喊鼓励他,直至139小时被救出。获救后的唐雄想着要入党,还要生个胖儿子。

沈培云女士146小时被救出。

虞锦华150小时获救,现在她尽管靠假肢行走,可是很坚强,她表示会有尊严地活着。

王华珍160小时获救。

王翠花164小时获救。

刘翠芳、李宁翠二女士到19日上午获救。

彭国华被掩埋在石灰窑矿下,170小时后获救。

马元江,31岁的男士,179小时获救。

有一位男士,187小时获救。

一位61岁的女士,196小时获救。

中年女士崔昌贵,是工程队的炊事员,无粮无水的情况下,她喝尿、吃蚯蚓,坚持216小时,全身16处骨折,血气胸,一直等到直升机把她从悬崖下吊救。

102岁的老人王文秀,虽多处骨折,被救出时尚能说话。

距汶川大地震一周后,虽然废墟下的生命迹象越来越微弱,可依然是不放弃不抛弃……

顽强的生命力和对于生命的尊重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至高境界。

……

成都军区英雄陆航团承担了最为艰巨的救援任务。米171直升机邱光华机长及其机组人员光荣献身。

俄罗斯救援队米26直升机完满执行60次救援任务,其中吊运14件重型设备。

大地震使油罐车被堵塞在109隧道,抢救人员冒着大火、毒气、高温、余震的危险,以最快的速度排除险情,畅通铁路线。

通讯抢修人员冒着山体滑坡塌方的险情……

消防人员、警察、医师和各类科技工作者、专家、记者……万众一心奋战在救援第一线。

牺牲和奉献更是至高境界。

一月后,至2008年6月15日止,汶川大地震中遇难者69000余人,失踪者17000余人,受伤370000余人,住院95000余人,已出院78000余人,仍在住院14000余人,转外地住院治疗8000余人。还有被转移的受灾群众1400万人。

……

大地震给汶川人民带来了重大的灾难,汶川在承受灾难的同时,也在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大爱。汶川人在灾难面前,更多的是责任和承担,是顽强和坚持,是拼搏和坚守。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很多生命,崩塌了山体、楼房、道路、设施。地震也使得生命增添了血色的光芒,没有垮塌的是信念、精神和力量。

抗癌知识

癌症知多少

癌细胞从何而来

人为什么会得肿瘤

肿瘤细胞的生长受什么影响

不健康生活方式易诱发肿瘤

注意致癌因素

十类身体不良症状或为癌症早期信号

六征兆揪出隐形的癌

肿瘤专家绘出癌症地图

常吃夜宵和烧烤易致胃癌

诊断大肠癌

从蛛丝马迹及早发现

关于遗传倾向

肿瘤检查常用方法

射线检查切莫滥用

预后不同差别在哪儿

病理诊断的方法

病理检查肿瘤细胞的分级

晚期癌症的六大标志

恶性肿瘤转移途径有三

预后不同差别在哪儿

癌症缘何能致命

如何选择手术

如何选择化疗

如何选择放疗

治疗肿瘤还有哪些方法(一)

治疗肿瘤还有哪些方法(二)

中草药治疗肿瘤大有可为

关于自然疗法

中药配伍学问大

中药配伍禁忌

谨防二次癌瘤

如何防治术后又卷土重来的肿瘤“5年”是个希望也是个“坎儿”

中药煎煮

中药服用方法

妊娠期中药禁忌

如何节约高效体检

如何看医师癌症知多少

癌症究竟有多少种,专家也难说清楚准确数字,粗略算起来约有千种,人体除了毛发和指甲外,任何部位都会长癌。

在我国确定常见的肿瘤有9种: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鼻咽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白血病等,占恶性肿瘤的90%。

全世界癌症患者有2000多万人,每年新发患者约1000万,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数在800万人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将有3000多万肿瘤患者,其中有2000万为新发病例。

中国肿瘤人数占世界1/4,每年有160万~200万癌症患者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0%以上。癌细胞从何而来一、有癌症易感基因

现代医学证明,癌症一般不会遗传,但是同一家族中往往存在着相同的易感基因,从而导致家族中相同的肿瘤发生。

有些基因与人类疾病有关系,于是这些基因被统称为“疾病相关基因”。有的相关基因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往往会使一个人容易产生相应的疾病,被称作“易感基因”。一个有癌症易感基因的人,其患癌症的可能性往往高于常人数倍。基因携带的密码是可以遗传的,所以说“易感基因”可以遗传。二、细胞逃脱了监管

疾病易感基因的易感性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使你的“疾病相关基因”属于正常人的范围,也并非一定不会犯病,如癌症。

人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此基因作用相当重要,就是它在主管着细胞的分裂、增殖,为了管束它,人体里还有“抑癌基因”。平时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维持着平衡,保障着机体组织细胞在设定好的程序上进行分裂和新生。

但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原癌基因”的力量会变大,而“抑癌基因”却会变弱,这样细胞就会脱离正轨,自行设定增殖速度,癌细胞就是由这些“离经叛道”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的。

正常人体内的细胞日夜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每天可形成100万亿个新细胞,其中很可能因为“原癌基因”的出错,而“抑癌基因”又监管不力,而产生两三个异常细胞。这两三个“不良分子”如果不予以消灭,在外因和内因的配合下,就很有可能发展为夺命的恶魔——癌细胞。

为何并非人人都有患癌的危机呢?因为免疫系统可以消灭那些刚刚诞生的癌细胞,将癌症扼杀于摇篮中。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随时都在监视并消灭这些“不良分子”,这在医学上称为“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系统一旦发现被致癌物接触过的细胞,要“投敌叛变”为癌细胞时,就会立即动员“正规部队”将其歼灭。在这场歼灭战中,起重要作用的有淋巴T细胞、淋巴B细胞,还有自然杀伤(NK)细胞等。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致癌物进入人体到达某器官,损害细胞促其突变,形成潜伏的癌细胞,癌细胞必须经过促癌因素的促进,才能大量繁殖,最后发展为肿瘤,这个过程常需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所以《内经》中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论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