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你也可以学得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9 15:05:40

点击下载

作者:何燕编著

出版社:北京普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米,你也可以学得会

小米,你也可以学得会试读:

第一章 米族崛起:站在互联网的肩膀上

DNA鉴定:左脚互联网,右脚智能机

互联网模式就是“快速试错,快速迭代。”

2013年4月18日,雷军在微博中写道:“我们和用户一起开发互联网手机,上百万用户贡献了自己的智慧,这就是小米的互联网DNA!”

用互联网思维武装小米,可以说是雷军进军手机市场的秘密武器之一。负责小米手机硬件系统的联合创始人周光平,和雷军最契合的观点之一就是雷军提出的互联网化的产品开发模式。周光平对雷军的说法极其赞同:“好的产品是用户自己定义的,而不是工程师拍脑袋定义的!”两人一致认为,小米手机就应该采用互联网的形式开发,先弄明白用户需要什么,再将用户需要的东西做出来,而不是自己先做好了再拿出来给别人用。小米坚持的是更彻底的互联网模式:充分听取用户的声音,快速试错,快速迭代。

2012年6月,小米以4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新一轮融资之后, 2013年8月再次融资,这一次,创立仅3年零4个月的小米的整体估值已经高达100亿美元,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啧舌。我们相信,这一纪录还将被小米不断刷新。

10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我们不妨先看一下这样的数据:在智能手机领域,黑莓的市值为53亿美元,HTC的市值为42亿美元,2013年9月微软以72亿美元收购了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在互联网领域,小米的估值仅次于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不仅超过了网易,还把新浪甩在了身后,这就意味着小米已成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小米的快速发展不仅引来了同行的高度关注,而且引起了媒体的兴趣。雷军曾对媒体表示:“小米的高估值源于小米脚踏两只船:左脚是互联网,右脚是智能手机。”这一说法正好体现了小米对自身定位的介绍——小米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因此,虽然大多数人会将小米归类为手机厂商,但对于小米而言,互联网DNA给了小米更广阔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小米的成长速度也给了雷军更多的信心,他说:“小米才刚刚开始,我们的未来会更夸张。”雷军的野心远比人们想象得要大,因为他一直很清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这种模式对整个终端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从用户体验到颠覆商业模式都可能是决定性的。雷军考虑最多的就是手机的软硬件与互联网融合的问题。例如,能不能在网络上收集用户的建议,每星期发布一次操作系统的最新版本,不断更新和改进各种问题,让用户觉得手机每天都更加好用;能不能在互联网上做手机直销,去掉渠道分销中的加价,让手机更便宜;能不能在网络上最快捷、最有效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那么,武装小米的互联网思维具体是什么呢?雷军曾详细地解说:“互联网不仅仅是网络设施,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思维,你怎么用互联网这种思维颠覆很多的传统产品。关于互联网思维,我曾经总结了一个七字诀,那就是专注、极致、口碑、快。”

首先是专注。雷军认为,只有足够专注,才能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人能不能把精力集中到一点上,决定了其是不是有强大的穿透力。例如,练书法时只要写好一个“永”字,就能把所有汉字都写得很好看。所谓永字八法,一个“永”字涵盖了所有汉字的笔法精义,这说明大道至简。雷军一直坚信大道至简,带着专注的思维做事。这一点,他受乔布斯的影响颇深。

1997年,接近破产的苹果公司请回了昔日的“老帮主”乔布斯。乔布斯一回到苹果公司,就向整个团队传达了一个理念:决定做什么和决定不做什么一样重要。他举行了一次产品评估大会,发现苹果公司的产品线十分分散,很多产品根本没有做下去的必要。“这么多的产品,这么多的版本,你们究竟要向别人推荐哪一个?”乔布斯很快就将70%的产品砍掉了。之后,苹果公司集中精力研发了四款产品,使濒临破产的苹果起死回生。紧接着,乔布斯着手研发新的移动设备,最终推出了iPhone和iPad。

作为乔布斯的追随者,雷军将苹果公司和其他手机生产商作了一个比较,发现苹果公司的成功就是因为其足够专注。所以,雷军对小米的定位是,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不做全价格线的智能手机。“难的不是出10款手机,而是专心做好一款手机。”

其次是极致。雷军认为,极致就是用尽全力把产品做到无可挑剔。小米手机刚刚进入市场时,互联网正是一个处于混战中的“战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新浪、人人网、盛大等知名公司已进入手机领域,抢占了移动互联网的先机。百度与戴尔合作推出戴尔智能手机D43之后,又联手长虹推出千元智能手机;阿里云计算公司则以手机操作系统阿里云OS为基础与天语合作;腾讯与中国电信以及华为、中兴、酷派、天语和海信等5家手机厂商联合发布了6款“天翼QQ智能手机”。大家都想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争得一席之地,竞争非常激烈。

为了使小米手机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雷军选择了像苹果公司那样将产品做到极致的理念。他给小米定下了基本的发展路线:用移动互联网做手机,做到极致,形成不能复制和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击败对手。他为小米选择了双核1.5GHz处理器,并且花费了很长时间和精力寻求最顶尖的合作商。

第三是口碑。雷军认为,好的口碑是用心经营出来的。因此,小米在经营口碑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用心地为用户做了很多事情。例如,小米团队曾经做了一件回馈30万老用户的事情。那个时候,小米刚刚上市,有30万人在网上排队预订小米手机,等待时间最长的用户甚至等了100多天才拿到手机。小米为了向用户表达感恩之情,向30万用户每人发放100元的现金券,不附加任何条件,可以在小米网上买任何东西。雷军还要求小米团队给他们寄了精美的卡片,上面写着感谢他们对小米的支持。这些微不足道的举动,都有利于小米在市场上形成良好的口碑。

第四是快,也就是动作要快。互联网追求的是一种速度,“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互联网创业,速度一定要跟上”,“要死也要死得快,早死早超生”,这些都是雷军说过的话。他很清楚地知道互联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每天都有新的事物出现,用户需求的变化非常快,竞争也很激烈,企业产品一旦速度跟不上,就会被淘汰。于是,雷军决定加快小米的发展步伐,试图将开发周期控制在3~6个月。加快开发步伐能够帮助企业跟上市场的节奏,节约成本。为了让小米手机迅速占领市场,雷军在小米的定价上也下了很大的决心,小米团队在讨论定价的问题时,雷军一锤定音:1 999元上市,用最高的配置和最低的价格造成巨大的反差,快速打动消费者,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听到反对的声音后,雷军说:“产品一出来就要秒杀对手,这样才有意义!从来没有人看到小李飞刀是怎么飞出去的,因为见到的人都死了!”只有在获得一定的用户之后,整个互联网商业模式才能运转。雷军知道,能不能打赢这一战,速度是关键,要是演变成持久战就不好办了。

随着小米手机的逐渐走红,一系列配套产品也被相继推出。最有意思的要数“米兔”——一款戴着雷锋帽、系着红领巾的很可爱的玩具。这款产品在小米网站属于最畅销的产品之一,每天限购2 000次,不穿衣服的卖49元,穿衣服的卖99元。其实这个产品也是雷军“快”字理念的一个体现。雷军开玩笑地说:“它叫雷锋兔。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么叫吗?因为它是雷军做的手机品牌。那为什么是兔子呢?因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们强调快,兔子是跑得最快的。”

用“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思维武装后的小米,在行业内可以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因为它重新定义了手机的制造和营销模式,并以颠覆者的姿态受到用户的喜爱和簇拥,也引发了同行的惊恐和追赶。但是,雷军对此似乎显得异常自信和从容,因为他知道小米要做的还有很多,而且正在用心去做。

零门店:只在互联网上卖手机

小米没有门店,但有小米自己的电商平台。

在手机行业曾有这样一个说法:“现在的智能手机只分两种,苹果和非苹果。”雷军知道这句话产生的缘由以及它背后的含义,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提出一个词——“颠覆”。在创办小米的过程中,雷军深知,打败“苹果”的方式绝对不是再复制一只“苹果”。

雷军要做的不仅是颠覆自己、颠覆手机行业,还要颠覆移动互联网产业。于是,他给小米的颠覆性定位是:通过互联网方式研发的小米不设任何线下销售渠道,而是采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只在互联网上销售小米。

小米进入市场后引起的反响验证了雷军的想法。在2013年11月11日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小米制造了在天猫“3分钟销售额破亿”的销售速度神话,并创造了高达5.5亿元的全天销售额。之后,在“天猫2013年双十一销售额排行榜”上,无论是“店铺交易排名”,还是“宝贝销量排名”,小米都位列榜首,而且小米3 TD版、红米、小米2S、小米2S 电信版,分别占据“宝贝销量排名”的前四位。这无疑力证了小米手机持续火爆,以及小米只在互联网上卖手机所积聚的效应。

事实上,雷军很早就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手机厂商靠硬件获得高额利润的模式必然难以为继,而用互联网的方式销售,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可减少中间环节,节省所有中间成本,让小米手机与同等配置手机相比更具有价格优势。除此之外,这种互联网销售的方式不仅很有时尚感,而且便于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线定制手机壳等多种手机配件,满足小米手机发烧友个性化的需求。

然而,在小米走入市场之前,这种营销模式并不被同行所认可。因为在小米之前,谷歌公司推出的第一款自有品牌手机Nexus One就曾经采用互联网销售模式,这部手机曾被谷歌公司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但是市场反响并不尽如人意。由于只在谷歌官网上销售手机,没有经验的谷歌公司并没有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客户投诉。实际上,Nexus One几乎验证了互联网销售手机的所有弊端。例如,由于用户看不到和体验不到实体机,很难决定是否购买;网上购买手机容易让用户的期待与现实产生落差;互联网销售取消了分销商,导致在最底层缺乏发力营销的渠道;售后服务单靠网络解决,在时效性和返修的费用方面有很大的困难。因此,Nexus One的互联网销售情况很不理想,Nexus One在其发售两个多月后仅售出几万部,最后,谷歌公司不得不在推出仅仅半年后就停售了这款手机。

此外,之前的手机销售模式,一种是门店销售,通过全国的各级代理商,在手机城、电器商场、专卖店等地销售;另一种是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推出合约机型。虽然京东、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都在销售手机产品,但是当时消费者网购手机并不是主流。小米要想通过电子商务模式进行销售,而且要在自有平台上销售,难度可以说是非常之大。

正因为受到这样一些“行业经验”的限制,雷军为组建小米的创业团队招聘工程师时,对方听到小米是在互联网上卖手机,就提出了很多特别尖锐的问题。在他们的思维里,实力强大的谷歌公司仅在互联网上卖掉了几万部手机,刚创业的小米凭什么敢在互联网上卖手机?而且,为了进军通信市场,“互联网巨鳄”谷歌公司不得不以125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小米有实力打开手机市场吗?

对于这些问题,雷军早已反复考虑过了。雷军以Nexus One的失败为例,认识到要想通过互联网销售手机,就需要满足两方面的条件:第一是先做好营销,打造知名度,这样才会有人在网上购买;第二是要有足够的力量解决售后问题,让人们放心地在网上购买。其实说到底,在雷军看来,谷歌公司网络销售失败的原因是其不懂如何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做手机,而雷军深谙此道。早在2007年,他就用电子商务的模式创立了互联网品牌——卓越网,现在,他也有办法用互联网的模式打造小米品牌。

显然,小米在制定销售方式时规避了谷歌Nexus One失败的做法。雷军格外强调对核心发烧友团队的重视,认为小米可借助发烧友进行口碑营销;同时,与具有丰富电商经验的凡客诚品合作,由后者负责仓储、配送甚至售后服务;最后,在MIUI论坛事先经营了30万高活跃度的用户。这大概就是雷军所谓“只在互联网上卖手机”的底气所在。

当然,除了雷军的决策方向正确之外,时机也非常重要,小米赶上了微博大爆发的时候。小米手机在正式发布前,其团队充分发挥了社交媒体——微博的影响力。2010 年小米迅速抓住这个机会,将微博营销变成其塑造品牌的主要战略。从小米网的组织架构上,人们都能看到这种战略聚焦。刚开始小米网的新媒体团队就有近百人,其中小米论坛30人、微博30人、微信10人、百度及QQ空间等10人,全力利用互联网的社交媒体做小米的营销工作。

例如,在小米手机发布前,通过手机话题的小应用和微博用户互动,挖掘出小米手机包装盒“踩不坏”的卖点;产品发布后,又掀起转发微博送小米手机的活动,以及分享图文并茂的小米手机评测等。在平时,雷军每天发2~3条微博,但在小米手机发布前后,他不仅自己在微博上高密度宣传小米手机,还频繁参与新浪的微访谈,出席腾讯的微论坛、极客公园等活动。

除此之外,雷军的朋友们,包括过去雷军投资过的公司高管,如凡客CEO陈年、多玩网CEO李学凌、优视科技CEO俞永福、拉卡拉CEO孙陶然、乐淘网CEO毕胜等,都在微博里为小米手机宣传造势。可以说,微博的营销功能被小米团队运用到了极致。最终,凭借着泡论坛、拉粉丝,在微信、微博上大力宣传,小米第一批30万台手机很快被抢购一空。之后,小米在线预订都在不断上演,并不断刷新之前的纪录。仅2012年,小米手机就在线销售出730万台。

事实证明,小米手机实现了完全在线销售,不过并非像人们预想的那样直接在凡客、乐淘等电商平台销售,而是购买域名自建电商平台,直接在小米官网上销售。在筹办自己的电商平台过程中,小米借鉴凡客、乐淘等兄弟公司的经验和资源,打造了完整流畅的在线销售服务体系,配送服务则采用凡客的物流配送体系。

小米创造的奇迹,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在没有做任何广告的情况下,小米团体仅凭借网络媒体,靠病毒式营销,成功实现了品牌推广,让很多人认识了小米手机以及小米公司。同时,小米手机也创造了国产手机销售的新纪录,在首发之后,仅仅34个小时,小米手机的预订量就超过了30万台,雷军打造了真正的互联网品牌手机。

“米底捞”:独树一帜的网购售后系统

在雷军看来,小米不需要考虑销量,也不需要考虑营业额和利润,需要考虑的只是每一个米粉购买小米手机以后使用的感觉怎么样,他们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小米怎么帮他们解决。对小米而言,把焦点放在互联网服务上才是最重要、最急需的,至于最终能卖出多少台手机、赚多少钱,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实际上,在智能手机时代,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市场和舆论有不少唱衰安卓系统的,而小米和MIUI一直在安卓阵营。但雷军表示,未来安卓阵营只剩三家大公司的时候,混乱局面就能终结。小米只要专注做好服务、做好产品,就能成为剩下那三家手机厂商之一。

小米不考虑销量、营业额和利润,只考虑每个用户的体验。

小米在经营的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用户口碑和满意度。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雷军投资1.2亿元用于布局“小米之家”,以此作为小米手机提货点、小米售后服务点和小米粉丝站。对于手机的售后服务问题,小米向用户承诺提供包修、包换、包退服务,即产品售出(以实际收货日期为准)起,7日内可据三包服务细则退货、15日内可据三包服务细则换货、12个月内可据三包服务细则保修。小米手机用户可在线提交退换货申请,也可通过联系小米客服中心办理退换货。

虽然小米采用了线上销售的模式,但在服务方面,小米力求做得比线下销售的商家更为完善。小米的服务理念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海底捞服务管理中的精华。说起海底捞火锅,其无微不至的服务精神甚至比它美味的火锅更有名。那么,海底捞是如何提供服务的呢?

到饭点儿的时候,几乎每家海底捞都会有这样的场景:人声鼎沸,等餐的人几乎和就餐的人一样多。等待本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饿着肚子等位就更加煎熬了。海底捞设身处地地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硬是将等餐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

手持号码等待就餐的顾客一边观望屏幕上打出的座位信息,一边享用免费的水果、饮料和零食;如果是几个朋友在等待,服务员还会主动送上扑克牌、跳棋、围棋供大家打发时间;顾客趁这个时间做个美甲、擦擦皮鞋也不错,当然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规模大一些的海底捞分店还提供了电脑,顾客等位的时候也可以上网。

当顾客坐定点餐的时候,围裙、热毛巾等都已经送到眼前了。服务员还会细心地为长发的女士递上皮筋和发夹,以免头发落到食物里;戴眼镜的客人则会得到擦镜布,以免热气模糊镜片;服务员看到顾客把手机放在台面上,会不动声响地拿来小塑料袋装好;如果顾客点的菜太多,服务员会善意地提醒你点的已经够了,假如都想尝尝,可以点半份……

从很多小细节里,顾客都能感受到海底捞的真诚服务。真心实意地为顾客着想,细致地考虑顾客的需要,真诚地回应顾客的每一个需求,这已经成为海底捞全体员工的使命。因此,雷军十分推崇因服务精神而声名远播的海底捞,他觉得这种精神在互联网行业也至关重要,他甚至会请小米的新员工吃一顿海底捞,好好体验一下他们的服务。

在雷军看来,小米要想继续发展壮大,必须把互联网营销与服务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雷军的商业理念中,顾客在商家消费的不仅是产品本身,更重要的还有服务。因此,雷军要求小米在服务精神上要向海底捞学习,做好互联网服务。

第二章 米粉经济:爱出来的品牌,烧出来的繁荣

定位小米:为发烧而生

因为米粉,所以小米。

雷军曾经很骄傲地说:“小米是个浩瀚的工程……但我从来没有担心过。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背后还有百万米粉!”“小米与大部分企业的不同之处是在构建企业时,以米粉为核心,从用户的角度细心思考许多事情。”如果说小米是成功的,那么它最成功的一点便是塑造了自己独特的粉丝文化,让粉丝成为小米的代言人,主动宣传小米的优点并维护小米的品牌荣誉。

在雷军看来,这个时代,年轻人都需要一种热爱,而“为发烧而生”的小米手机就是为米粉们提供了一种值得他们热爱的物品。用雷军的话说,发烧其实是一种文化。“如单反相机、HiFi音响,老百姓都玩不起,连iPhone对很多人来说也算是高消费,而拥有发烧级的硬件配置的小米手机,却保留了亲民的售价。”雷军希望小米手机能够为更多的用户呵护对“发烧”的热爱。

互联网领域的发展是快速的,是不断革新的,因此企业管理者不能用过去的眼光和经验处理当下的问题。在互联网发展的前十年,整个行业尚处于被拓荒的状态。如果一家企业把握住了合适的产品方向,就能依靠人口红利迅速累积一定的用户基础。但是,在今天的互联网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让用户提高了对产品的鉴赏能力。在这样的时代诉求之下,只有极度贴近用户,用心与他们交流,建立一定的情感维系,一个优秀的产品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雷军就是用这样的理念创办了小米科技,并将小米手机定位成“小米,为发烧而生”,即小米是一款高性能发烧友手机。事实证明,雷军的想法是经得起事实验证的。

我们不妨看一下小米手机销售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2011年9月5日,小米手机正式开放网络预订,34个小时预订了30万部。2012年10月30日,小米M2手机网络发售,首轮5万台在2分51秒内被抢购一空。2013年4月9日,小米连续发布4款新品,当晚8点,20万台小米2S开放购买,在2分钟内售罄。从这一次又一次被快速刷新的销售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小米是成功的,小米的销售也是非常成功的。作为一家年轻的企业,小米强大的用户号召力毋庸置疑,不断刷新的纪录也让人们大跌眼镜。

那么,小米到底是依托什么取得如此理想的成绩呢?小米除了有硬件、软件和互联网的“铁三角”之外,还有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巨大的粉丝团。站在国产手机销售行业的角度来看,这或许是一个先例。

小米的第一批粉丝多是技术和创业爱好者,他们对手机设计有想法并且渴望实现自己的想法。“大部分粉丝心中对完美手机都有很多想法,但因为开发一款手机很难,他们很多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他们会给我们提供意见,告诉我们希望在手机中实现什么样的功能。一旦我们采纳并实现这些功能,他们就会乐于与好友们分享好消息。”雷军这样描述狂热的米粉,他认为这些粉丝正是小米不断改进的动力和基础。因此,作为互联网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米科技的员工每天都有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就是泡论坛,广泛收集论坛上米粉反馈的信息。雷军每天都会花一定的时间到论坛上亲自解答粉丝的提问,从他的办公室里,时不时会传来这样的声音:“不错!”“你快来看看这个建议!”小米手机也在这样的催促下得到了迅速的完善和升级。

在产品试用过程中,小米团队也坚持在第一线和米粉交流,第一时间获取新的建议,尽快实施改进。雷军倡导组建了“荣誉开发组”,这个开发组最初由120名自愿申请的发烧友组成,在MIUI每周升级的节奏中,周五发布新版本,周六到周一由MIUI团队收集反馈,修正漏洞,周三将更新的版本交给荣誉开发组的成员测试,不断修改,周五下午五点向外界发布。就这样,整个升级过程都由这数十万用户驱动,最大限度地贴近了用户的需求。

不只如此,就连小米手机正式发售前的最后一次小范围公测,也是由MIUI论坛的发烧友完成的。先期发售的600部工程纪念版,只针对满足一定条件的MIUI论坛发烧友。小米鼓励这些愿意尝鲜的发烧友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反馈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的重要程度给予奖励。若遇到严重问题,购买者可置换正式发售后的新机器。根据这些反馈,小米不断在操作系统的升级和手机迭代中将性能及功能调到最好。

粉丝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粉丝都被商家漠视了,他们认为这个群体的存在具有变数太大、不便控制等特点。实际上,在网络上因为共同的喜好而组成的团体,他们不仅仅只是一群人,而是代表一种具有当下时代烙印的文化现象,代表了一种极具时代特色的全新的生活方式。例如,有一些人因为宠物结缘,那些爱宠物的人通过线上交流而结识,继而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好朋友;有一些准妈妈在网上一起分享着即将为人母的紧张、喜悦以及激动的心情,因为宝宝,这些妈妈很自然地成为了生活中的朋友,有的还发展成为几个家庭结成的小团体。

米粉们也一样。他们通过小米论坛社区、微博、米聊等时下最流行的移动社交平台,成为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并结成了一个庞大的团体——米粉,又通过小米或者他们自己组织的线下活动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最后成为真正的朋友。

当然,也有人认为,发烧友只是一个特定的用户群,并不能代表广大用户,而在雷军看来,发烧友其实是最苛刻的用户,“他们的反馈意见会不断推动小米改进用户体验。而且,拥有数十万人的发烧友队伍将成为小米口碑营销的主要力量。小米的成功在于依靠MIUI和米聊用户,以及一批批用户的口口相传。”

从这个角度看,雷军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归因于他很懂得与用户拉近感情和距离。他对小米团队说:“小米拥有的是粉丝而非用户。用户跟粉丝是两回事,用户是在没有更好的选择的时候用你。怎么真心真意对待你的每个用户,怎么让你的粉丝支持你,这是最重要的。”处于为小米拓荒时代的雷军知道,只有贴近用户,用心与之交流,建立情感维系,才能让用户支持产品的发展。“小米除了是一家手机公司外,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这句话也透露出了小米粉丝文化中另一个重要的信条:开放。雷军摒弃了传统手机行业的研发模式,而是采用互联网的模式研发,采取用户高度参与模式做手机。在小米手机操作系统MIUI的成长过程中,很多模块都向用户开放。“我们营造了一个粉丝社区,链接了全球发烧友,让他们帮我们一起完成。我们是一个开放式的操作系统。”小米手机的MIUI系统每周更新一次。论坛上有超过50万名发烧友高度参与开发改进,“基本上你今天有意见和建议,我们下周就能作出修正。”

MIUI论坛粉丝的发展,是雷军和小米团队引以为傲的部分。2011年8月16日发布的MIUI正是在没有任何宣传推广的前提下靠优质产品和紧密沟通赢得了40万名狂热的论坛粉丝。粉丝的建议在这里受到高度重视,使他们体会到了强烈的成就感,也增加了他们对小米的忠诚度。“因为米粉,所以小米”是雷军经常讲的一句话。在小米的发布会上,雷军多次提到米粉对小米做出的贡献:MIUI最初只开发了中文简体、中文繁体、英文3个版本,有热心米粉为小米补充上传了25种语言;原生MIUI的适配机型只有36款,在众多米粉的努力下,MIUI的适配机型多达143款。

米粉的力量不可小觑。小米公司的品牌效应最终能够成型以及小米手机和小米公司产生的非常强的正向品牌拉力,这些都离不开米粉彼此之间自发形成的强大凝聚力。正如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在不同场合所说的,不管是在产品上还是在服务上,小米都秉承着“用户至上的米粉文化”,因而,小米当之无愧地被誉为“为发烧而生”的手机。

粉丝经济:追星,追剧,追小米

从米粉中来,到米粉中去。

随着社交媒体在网络沃土上的蓬勃发展,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方式,粉丝群体逐渐被放到和偶像平等的位置上,“粉丝经济”这个词语也经常被人们提起。小米手机在互联网上的火爆预售场面,在一定程度上也让“粉丝经济”这个词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关于小米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力量这一话题,雷军曾表示,就是“从米粉中来,到米粉中去”。这是超级泛化的众包模式逻辑,也就是一种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大众网络的做法,粉丝各尽所能成就他们认同的对象。因为粉丝既是观众也是主角,他们传播和发布的信息不仅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制造了人们在社交生活中的热门话题,而且能够吸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争相跟进,这些都让粉丝经济拥有了更加强大的力量。然而,在小米之前,只有影视、文学、娱乐等多个行业在粉丝的推动下前进着,当小米将粉丝经济运用到极致,甚至依靠网络打造了一条产值丰厚的粉丝产业链时,人们忍不住惊呼:原来还可以这样做手机!

小米对粉丝经济的经营,其实并不是非常神秘的事情,也不是高难度的事情。小米之所以能够经营成功,就是从针对粉丝的一件件小事做起的,从米粉中来,到米粉中去,这就是小米的工作。他们对米粉无微不至的关怀令米粉十分感动。雷军曾经说过这样一件小事。

在小米公司刚刚创立时,税务局卖给小米公司的发票非常少,每个月只有5本,实际上总共只有200多份,小米公司也一直在向税务局申请机打发票,这个过程持续了好几个月。因此在前期销售的几个月中,小米公司拖欠米粉一张发票。

发票对于那些希望产品质量有保障的米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小米公司可以机打发票之后,他们一共用了12台高速打印机加班工作,连续打了十多天,期间甚至用坏了两台打印机。

一般情况下,很多公司会按照事先的约定将拖欠的发票补寄给用户,仅此而已,但是小米做出了一个让众多米粉感到欣慰的事情。

为了对信任小米手机的米粉做一个小小的补偿,雷军要求小米一定要做到两点:“第一,用快递寄出发票,让米粉能尽早安心;第二,在发票里附一张非常可爱的米兔贺年卡,同时还要寄一张手机的保护膜。”

雷军后来回忆说:“这个小小的细节,让我们收到了很多很多来自米粉的感谢信,也让我们感受到有很多用户在支持我们,支持小米手机。”“从米粉中来,到米粉中去”的思维方式,让米粉成为小米手机最忠实的用户,据统计,重复购买2~4台手机的米粉占米粉总人数的42%。

当然,雷军的这一灵感并不是突然闪现的,在小米创业初期就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小米的第一个产品——MIUI操作系统。当时黎万强是这个业务的负责人。雷军给黎万强的任务是“不花钱把MIUI做到100万”。“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论坛做口碑。”黎万强在雷军的重压下带领团队泡论坛、灌水、发广告、寻找资深用户。从最初的1 000人中选出100个作为超级用户,参与MIUI的设计、研发、反馈工作,这100人成为MIUI操作系统的“星星之火”,也是米粉最初的源头。后来,在零预算的前提下,黎万强建立起小米手机论坛,这也成为米粉的集合地。

米粉的这种狂热现象引来了诸多同行的不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小米论坛,无条件地协助管理员维护论坛秩序,甚至可以牺牲睡眠时间,一天几个小时泡在论坛上?这种现象可以用一个词来解释,那就是——归属感。

在小米论坛社区,很多人不仅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展现了自己在生活中不能或者不敢表现出来的那一面。在论坛里,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人可能会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可以得到众人敬仰和崇拜的刷机高手。小米论坛还会通过徽章一类的东西标明米粉的身份。现实中的他们是怎样的已经不重要,ID才是他们身份和角色的象征。可以说,就是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归属感让很多人心甘情愿地成为米粉,并坚定地成为这个阵营中的一员。在小米论坛上,米粉可以决定产品的创新方向和产品功能的增减,为了激发米粉,小米还设立了“爆米花奖”:每周五下午五点被定义为“橙色星期五”,每周都会发布新版本。下周的周二,小米会根据用户提交的体验报告数据,分别评出上周最受欢迎的功能和最烂的功能,以此决定小米内部的“爆米花奖”。

可以说,小米论坛社区是数百万米粉的大本营。发展到今日,小米论坛上有几个核心的技术板块,如资源下载、新手入门、小米学院;后来又增加了生活方式的板块,如酷玩帮、随手拍、爆米花等。在这个论坛上,米粉参与调研、产品开发、测试、传播、营销、公关等多个环节。

除了线上的互动之外,小米还有很多线下的活动。小米不仅推出了针对小米会员的内部杂志《爆米花》,还以小米“同城会”作为纽带,让众多米粉在现实生活中聚餐、郊游、采摘,甚至一起参与公益项目……此外,小米还设立了米粉节,这是米粉的节日。在每年的米粉节上,雷军都会与米粉分享新品、沟通感情,激发米粉的热情。那是与用户一起狂欢的Party,每次的小米发布会也是米粉们的一次疯狂聚会,有些米粉甚至不远万里专程赶来参会。

这些方式之所以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是因为小米推出的这些活动很好地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口味。它以小米为载体,让人们以一种时尚的方式集合在一起。众多米粉被这种生活方式所吸引,因为小米,他们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拥有不同于以往的社交圈。

用互联网的方式做手机,小米的基本策略就是颠覆,将传统方式做手机的每一个环节都重新定义和更新。小米带来的生产营销链都是颠覆性的。传统方式制造手机是聘请顶尖技术人员闭门做研发,小米则是邀请米粉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当中;传统方式卖手机仅仅是给用户使用,小米卖手机是和米粉一起玩手机;别人只是在纯粹地卖产品,小米卖的还有参与感;别人花巨额资金请明星做广告,小米则用米粉开创了互联网的新营销方式;很多公司不允许员工上班时间泡论坛、刷微博,小米则鼓励“全员解放”,鼓励所有员工泡在网上,与米粉直接接触,将内部评价转移到外部评价……

关于粉丝经济的未来,黎万强评价道:未来3~5年会产生更重要的趋势,即重新定义消费电子,不管是开源硬件还是智能家电,都与粉丝经济相关。这将是一个打造粉丝经济的新兴领域,而小米之后要做的产品还会继续巩固粉丝群体,通过粉丝的众包智慧解决用户的痛点需求,进而加强品牌塑造,这将会是小米在脱颖而出之后继续一路高歌的新机遇。

虽然小米将粉丝经济做得风生水起,但这并不意味着粉丝经济是小米专属的经济模式。引领小米模式走向成功的关键环节,还有对核心用户的经营,对小米品牌的塑造,其核心是在产业成型初期对用户需求的有效解决。小米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在经营粉丝经济方面,小米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话题营销:公司为粉丝转型

在2013年4月9日的米粉节上,雷军首次宣布小米营收:2012年,小米销售手机719万台,实现营收126.5亿元,纳税19亿元。除此以外,小米特别推出了一部专门为感谢100个铁杆粉丝的微电影,名字叫作《100 个梦想的赞助商》,并把他们的名字投到大屏幕上,以表感谢。

小米不打广告,但总有人帮小米打广告。

小米的营销模式和传统手机厂商不同,甚至和苹果公司也不同。雷军最重视的是营销,他认为小米卖的就是一个营销,绝非小米手机。

仅仅三年的时间,小米就开创了一个新的品类——互联网手机,也为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了一个千亿级的产业方向,创造了一个新的品牌模式,不花钱甚至很少投放广告,竟然快速打造了一个三线城市都熟知的品牌。这不禁引起了外界对小米的思考:从零起步到3年销售2 000万部手机,小米是如何创造销售神话的呢?与1 400万米粉深度接触,一年300场线下活动,小米是如何玩转粉丝营销的呢?4 000人团队全部面向市场,小米“先进用户引导型创新”是如何发动全民参与的呢?

粉丝经济作为互联网时代新生的营销模式代表,再次提升了品牌塑造对于企业的价值,这是小米现象带给同行的最大启示。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上,竞争其实早已不是手机品牌之争,从某种角度说,固定的品牌消费群的强大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才是各方努力挖掘的对象。

小米的粉丝营销阵地不仅局限于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社交新媒体也是小米发力的地方。通过摸索,微博慢慢成为事件营销的主场,为小米赢得了更多的新用户,论坛则主要用于沉淀资源用户,小米逐渐利用微信发挥客服的作用。可以说,小米几乎完全放弃了传统的广告宣传形式,“论坛+微博+微信+QQ空间”成为小米新营销战略的组合武器,为小米获取了很好的知名度和口碑。可以说,小米通过米粉文化建立了一个具有一定扩张性的强势群体,“因为米粉,所以小米”的口号也正在被急速膨胀的米粉群体所呼唤。这个米粉群体的行为,主导着小米的一切营销活动。

小米的粉丝活动其实预示着科技领域的市场营销工作正在发生变化,企业越来越重视公共关系领域的运营。雷军真正成功的,恰恰是巧妙地掩盖了自己国际化的先期优势,借助小米粉丝的杠杆脱颖而出。雷军正好找到了别人都还漠视的那一个点。

微博是小米营销的主战场,小米很好地利用了这样一个阵地优势,在微博上常常占据“话题王”的位置,也一直都是各大搜索网站的热门关键词,无形之中为小米做了最有效、最深入的推广。这样的结果肯定少不了米粉的贡献,要知道在互联网时代,人气代表着关注度,也意味着品牌的知名度,米粉的热情和忠诚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小米,也了解了小米,并进一步成为小米的使用者和口碑传播者。

从渠道上看,米粉肯定都会买小米手机,而每个米粉都会向他身边的朋友描述小米的好处,都会讲述小米论坛的热闹,以及米粉活动的有趣。所以,每个米粉都会为小米带来很多潜在的购买者,然后这些人又会告诉更多的人,就像滚雪球一样,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米粉的阵营中。手机论坛是小米新营销的大本营,总用户数707 万,日发帖量12 万,总帖子1.1 亿,算是一个小型门户论坛的规模了。和其他技术论坛不一样的是,小米论坛有一个强大的线下活动平台“同城会”。这个同城会里,未必全是小米死心塌地的追随者,但在核心用户的带领下,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了解小米的产品。相比核心用户,外围用户更关注产品的造型、售价等关键因素。参与感吸引核心用户,核心用户进行品牌宣传,品牌效应吸引外围用户,外围用户由于性价比等因素成为品牌拥趸,形成了一种辐射型的品牌传播推广路径。这就像那个扭矩的原型一样:你需要不断地调整支点,在支点的位置下功夫。一旦深耕下去,不但可以补上落后的一课,甚至还能将对方的力量转化成自己的优势。这就形成了典型的借力。

作为小米的用户和品牌传播的核心,米粉显然是小米手机取得成功的关键,甚至可以说,米粉是推动小米成功的巨大动力。作为手机或者说硬件终端的互联网营销先锋,小米的粉丝经济无疑给传统的手机厂商上了新鲜的一堂课。中国有句古话: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当门道(核心用户的参与感)与热闹(品牌传播与性价比)兼备时,市场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在小米的新营销战略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市场讨论的话题也从一开始的“小米模式能否成功”演变为“小米成功能否复制”。如今,华为、OPPO等厂商也开始重视自身的核心用户群体——对于产品、技术、市场有一定理解,对周围人的选择有一定影响力的用户——在产品营销、推广中的重要作用。不过,雷军在不同场合曾断言小米的营销模式不可复制。

然而,如今诸多的商家仍旧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营销途径,并且开始模仿小米的做法,试图探索粉丝活动中包含的奥秘,然而,占据时机优势的小米也明白这一理念的本质,在继续开展营销工作的同时,也在悄悄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如人所共知的供应链不完善、产量不足等,为自身的发展扫清障碍。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小米更加强调公司为粉丝转型,一步步向一家互联网公司努力。可以预料的是,下一个米粉节,米粉的地位还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第三章 进击的小米:颠覆造就奇迹

颠覆式创新:小米改变生活

如果互联网将改变生活,那么小米就是探路者。

2011年8月16日,北京798艺术区的小米发布会现场热闹非凡。以往,这充满朴素和大气之美的厂房群落,是化妆品、奢侈品、服装品牌等举办发布会的好地方。与小米同一天举办发布会的还有微软的Windows7和IE9。当作为主角的雷军赶到时,会场已经人山人海,排着长长的队伍,他不得不从人群中挤进会场。

看着前来捧场的众多粉丝,雷军心中颇为满意,他拿起一款最新的小米手机,在发布会现场信心满满地开始进行宣传:“我们是一家融硬件、软件和服务于一身的公司,我们要做一部最好的手机。小米手机是全球触屏最快的手机,iPhone 4 这样的主流手机是单核 1G 的,今天市场上卖的大部分智能手机都是单核1G的,小米手机比这些手机的触屏速度快200%。”

随着身后的PPT一页页地翻过,现场的气氛越来越活跃,当屏幕上显示这部手机定价1 999元时,台下顿时沸腾了起来。“这是真的吗?”“太给力了!”“我们要小米!”

呐喊声充斥着会场,而外面的广场上还有很多人看着露天的大屏幕欢呼不已,这令夹杂在人群中的记者面面相觑,露出了惊异的神色:“雷军疯了吗?”此时,有很多没有挤进来的米粉站在门口,踮着脚尖看里面的景象,还有很多试图挤进来的粉丝与保安发生了冲突,更有人居然骑了几百公里的自行车前来捧场。

小米手机一经面市,就引发了抢购狂潮,大有挤压苹果之势。苹果iPhone在硬件方面独树一帜,以简约的外形、方便的操作体验而迅速风靡全球。iPhone独家的IOS操作系统,有别于之前诺基亚的塞班以及微软的系统,更加适合手机使用,直到后来谷歌开发出安卓,才能与之一较短长。但是iPhone最大的盈利来自硬件销售,这就给了其他公司机会。“苹果是他的初恋,是他借以改变世界的工具。”当乔布斯这个完美主义者带着他的利器iPhone和iPad征服世界时,他的粉丝雷军向乔帮主发出了挑战:“我们要用小米征服世界!”雷军认为,乔布斯颠覆业界规则并不仅仅是靠iPhone,更重要的是他重建了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建立了自己的苹果帝国。雷军不仅开发了对短信和电话做了速度提升的手机操作系统MIUI、拥有超过1 700万注册用户的米聊,而且还有过去三年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完成的最为系统化的布局。这一布局包括投资拥有两亿注册用户的移动互联网入口UCWEB、移动社区乐讯等,以及拥有一群肝胆相照、在各个公司独当一面的创业家们组成的“兄弟连”。更重要的是,雷军还拥有小米手机这一硬件平台。这一切,都可以成为雷军构建属于自己的移动互联网王国的基石。

雷军这么做,是因为他明白,如果一味模仿苹果,那么小米肯定没有机会。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巨大商机日益临近之时,雷军认为,小米必须进行颠覆式的创新:小米不仅仅要做苹果,更要做亚马逊,而且还要做谷歌这样的开发者平台,这样小米才能真正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顺着这一发展思路,小米科技创立之后,最先做的不是硬件,而是MIUI系统。这个深度优化的安卓系统,在短时间内就有了2 000万注册用户。MIUI会根据网友的测评以及用户的意见,每周更新版本。这在全球都是唯一的。MIUI是唯一一个每周更新的手机系统。

事实上,雷军成功地通过小米手机把中国的手机行业和移动互联网江湖搅了个翻天覆地。从总体上看,小米的颠覆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雷军创业把握住了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机会,坐的是顺风车,顺历史潮流而动,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就成功了一半;第二,摒弃了以前做软件行业一切都靠自己打拼的工作方法,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小米最为成功的MIUI系统就是安卓这个开放系统的深度优化版本;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调动发烧友和粉丝的积极性,通过小米论坛充分吸收粉丝的意见,每周更新最新的版本;第四,小米手机研发团队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列,用最好的硬件、最优的技术,生产性价比最高的手机,不过它们并不自己生产,而是完全通过代工的办法,这使小米扬长避短,成为效率优先的最佳典范。

在小米发展的过程中,原本难度最大的问题就是小米的知名度,但是因为小米科技先做了MIUI的操作系统,已经有了2 000万的注册用户,而且在各大论坛、各种网站,小米一直保持着高曝光率,所以这一最大的问题反而被最先解决了。小米1第一次进行网络销售时,30万台手机在短短5分钟内就被销售一空,足以说明小米先做系统后做手机这一战略的前瞻性和正确性。

强有力的售后服务团队为小米未来的发展扫除了很多障碍。基本上,小米公司一般的员工都要担任客服的工作,甚至雷军等高管一开始都每天在线回答客户问题。小米手机发售之后,立即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了小米之家,解决客户上门维修的问题。当然,如果小米手机仅仅是靠网络销售降低成本,以及销售附件及周边产品获利的话,那么企业很难发展壮大。其实雷军之所以肯倾全力发展手机业务还有一个没有告诉别人的关键点,那就是为了抢占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当年IBM电脑捆绑微软的Windows系统,成为PC时代最大的赢家。进入互联网时代,门户网站雅虎、搜索引擎谷歌,以至于后来的Facebook等社交网站先后作为入口,获取了巨大的利益回报。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入口又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一度困扰了雷军很长时间。雷军投资过UCWEB,投资过YY语音,也投资过许多电商网站,他发现最终的入口不是浏览器,不是SNS,也不是那些知名度最高的应用,最终的入口还是手机本身。因为手机相对于PC的便携性,能够彻底改变人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活。这也是雷军宁肯不赚钱也要占领手机市场的原因。

有投资人曾经这样评价小米,说小米在观念上比其他企业快两年半,在技术上比其他企业领先一年半。可见观念上的颠覆和创新远比技术上的颠覆和创新更加重要。至于如何与互联网发生联系,已经有目光敏锐的人看出了端倪。雷军早年曾经投资过一大批企业,随着时机的发展成熟,它们早已为小米发展移动互联网做足了准备。

使用小米手机,上UCWEB,在凡客、乐淘购物,用多看阅读,玩金山开发的手游,办公有WPS,储存有金山云,如果觉得手机屏幕小了,还可以外接小米盒子连通小米电视。线上消费可以使用小米米币,线下可以用拉卡拉支付。如果说移动互联网将改变我们的生活,那么,最先改变我们生活的将是小米。

现在对小米来说,最重要的是销售更多的手机,占领更大的市场,这样以小米为入口的产品才可能随之发展壮大。所以,小米除了“铁人三项”之外,更需要国际化。只有全世界都知道小米,雷军才能实现建立世界一流企业的梦想;也只有小米成为国际品牌,小米才能真正像苹果、三星一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米颠覆的不仅仅是手机行业,也不仅仅是移动互联网,更重要的是颠覆我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方式,创造全新的生活体验。

不做“中国苹果”,要做“世界小米”

既然小米的未来没有选择,那就走向世界吧!

小米用三年多的时间,成功地打响了品牌的知名度。2014年,小米更是引来了日本东京电视台的跨海关注。在完成对小米北京总部的采访之后,东京媒体更是对小米做出了“中国版iPhone”的评价。这是外界媒体对中国产品的高度评价,然而,小米对此并不满足,认为小米的目标不应该是“中国的苹果”,而是走向世界,做“世界的小米”。

做成“世界的小米”是一个长远的计划,而小米正在朝着这一计划的终极目标稳步前进。“投资者投小米,赌的是小米能不能做成百亿美元公司,赌的是我做得到。”之前有投资者认为小米只是一家硬件公司,但是雷军认为小米具备电商公司的销售额、用户量、物流体系,而且有“赚外快”的机会,即卖配件。事实上,小米的表现不仅没有让诸多投资者失望,甚至给他们带来了诸多意外的惊喜。

2012年6月,小米公司完成第三轮2.16亿美元融资,作价40亿美元。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小米在5年之内不会上市,投资者同意则投资。至于小米40亿美元估值是如何得出的,雷军表示,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作价是个难题,核心是投资者的预期。2013年上半年小米共售出703万台手机,上半年营收已经超过13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140%。在之前的互联网大会上,雷军预计小米2013年营收将达280亿元人民币。2013年8月小米获得第四轮融资,小米市值达到100亿美元。这一成绩也是雷军为小米制定的战略规划中的第一阶段目标,小米很快就达到了,而且远比雷军想象的要快。为了让小米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雷军更是对小米提出了五年内不上市的要求。

在实现第一阶段目标之后,小米自然要步入发展的第二阶段,但这一全新阶段的目标究竟是什么,雷军并没有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过,而从2013年半年增长了140%来看,雷军的野心显然比这个增长速度要大得多。他的目标是在2015年实现1 0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如果这样,增长比将达到350%。

相比之前的成绩,这一目标无疑对小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米该怎么做呢?

进军全球市场,做成“世界的小米”是小米未来发展的重要一步。如果不考虑其他渠道的收入,仅仅按卖手机来计算,小米一年要销售出5 000万台手机。2012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为2.24亿部,2013年超过3亿部,已经是世界上智能手机销量最大的国家。考虑到人口基数和智能手机使用情况,预计到2015年,最理想的状况是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为4亿部,那么小米至少要占到12.5%的份额。但在2012年,小米只占3.2%的份额。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仅仅发展国内市场,这个销量目标短期之内很难实现。所以雷军不得不考虑进军全球市场,向国际化突围。“今年(2013年)是小米国际化的第一年,我们开始逐步试点,希望全球的‘米粉’都支持小米国际化的脚步。”雷军说。

另外,2012年全球手机销量17.9亿部,其中智能手机占55%。2012年全球手机销量排名中,三星第一,出货量2.13亿部;苹果第二,出货量1.94亿部。这两个企业的销量都是在全球市场获得的,不管是韩国还是美国,其本土都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销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只是抱着向前辈学习的精神,小米也应该走出国门。由此可见,雷军提出小米走向世界,不是好大喜功,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实实在在的发展需要。

此时的小米似乎没有第二种选择,那么小米具不具备走向世界的条件呢?

小米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硬件过硬以及性价比高。硬件过硬是小米走向世界的最可靠保证。最新的小米 3 采用了全球首发的 NVIDIA Tegra 4 和高通骁龙800最新版8974AB顶级四核处理器,采用超灵敏触控5英寸1 080p显示屏,搭载3 050mAh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索尼1 300万像素相机,飞利浦双LED闪光灯,标配NFC及双频WiFi,拥有8.1毫米超薄机身。其次是性价比高,小米3的售价仅为1 999元人民币,合328美元,这个价位比起iPhone5(16G)的649美元、三星Galaxy Note 3的699美元,有足够的吸引力。

然而,小米本身还有着诸多不容忽视的缺陷,因此光靠质量好和性价比高还不足以实现国际化。

第一,就知名度而言,小米在国内的品牌知名度非常高,在国际上就差太远了。而且即使在中国国内,小米这个名字响彻在人们耳边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根本无法和三星、苹果比,即使与HTC、华为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