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人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3 18:43:04

点击下载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试读:

出版者声明

针对本书中部分关于女性的观点及权力和财富间关系的论断存在的一些时代局限性,我们在此声明:

书中论断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我们只是客观地审校,在不改变作者原意的情况下整理出书。

自序

本书旨在普及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其中不仅举例说明这些原理如何解释我们与生活的世界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而且还阐明了这些原理在群体生活中的应用。

我曾经在维也纳教育学院进行过为期一年的授课,听众涵盖了不同年龄、专业,本书正是根据当时的授课内容整理的。

编写目的有三:

第一,指出错误的个体行为会破坏社会和群居生活;

第二,向普通大众介绍辨别自身错误的方法;

第三,告知他们应对方法,以达到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

虽然人们常常认为商业或科学过失代价昂贵、应该受到谴责,但我们错误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引起更大的后果,常常危及性命!

希望本书能助你更好地理解人性!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引言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人类的命运取决于灵魂。——希罗多德

人性的研究者不应该怀有太多的轻率和傲慢,相反,他们应当谨言慎行。理解人性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自远古以来就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目标,但它并不是一门只允许少数专家研究的科学,其本质决定了人性必须由全人类共同探讨发现。这使一些学究大为恼火,他们觉得研究只是一小部分专家的特权。

现代社会不利于我们理解人性,相互隔绝的生活状态在过去真是令人难以想象!从孩提时期起,我就对人性理解甚少——家庭的限制使我对外界社会理解甚少。我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我不能与其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对于理解人性的科学和艺术至关重要。缺乏沟通使我和其他人逐渐疏远,因而我常常会误解他们的行为,并难以进行客观评价。

人们常说:我们每天碰到许多人,与他们说话聊天,但感觉他们跟陌生人一样,缺乏亲密感。这种陌生感不仅表现为社会陌生感,而且表现为家庭陌生感。大多数父母不止一次地抱怨他们与孩子之间存在沟通障碍,而大多数儿童也不满于被父母误解。

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取决于我们与他人的熟悉程度,因此这种熟悉程度构成了社会交往的基础。如果我们能够对人性有深入的理解,我们将可以更和谐地与他人相处,而我们的社会关系也会得到改善。我们深刻地意识到,相互理解的缺乏正是造成大多数困难和分歧的根源,它使我们易于误解他人或被他人的表面行为所欺骗。

现在,我们可以谈谈为何本书选择从医学的角度揭示人性——因为我们希望为研究人性这片广泛但迄今尚未完全理解的领域奠定科学基础。我们将检验几条关于人性的假设,并指出这些假设所解决的问题及结果。

自诞生之日起,精神病学就是一门需要广泛了解人性知识的学科。精神病学家必须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出患者的症结,只有在把握疾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才能下诊断、施与治疗和开处方。精神病学不允许肤浅存在!错误的诊断不会带来有效治疗,而对疾病的正确理解将使患者病情好转。换言之,对人性的理解必须经受实践的考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他人的判断失误未必会引起可怕的后果,因为判断失误时间和后果发生时间的滞后使我们难于确定因果关系。我们经常很惊讶地看到,多年以后可怕的后果才出现。这些不幸的经历使我们意识到,所有的人都应当了解关于人性的实用知识。

我们的研究发现,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障碍、情结和妄想在本质上与正常人无异,两者都具有相同的起因、前提条件和发展过程。唯一不同的是,精神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更为明显,更易于为人识别。这个发现提示我们,异常行为具有研究价值,同时还应当注意正常人的类似表现。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接受正当的培训,满怀激情并具有足够的耐心。

我们的第一个发现是:人类灵魂根源在于童年早期。这并不是什么重大发现,因为前人已经得出类似的结论。但这个发现的新颖之处在于,我们用无可辩驳的连续模型联系了童年期的经验、印象、态度和成年的行为,这也意味着,我们能够根据童年早期的经历和态度预测成人期的经历和态度。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发现:单个灵魂外在表现不应当被孤立起来理解,事实上,它应当被纳入个体分析中。总之,我们只有从个体整体行为、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的角度对单个表现进行评价才不会有失公允。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隐蔽的童年想法决定了成人的生活态度。

简而言之,一个惊人的事实是: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讲,儿童和成人的思维并没有差别,尽管有些想法的外在行为和语言发生了变化,但童年的根本目标和动机一直都指向相同的心理学目标,并未发生变化。例如,具有紧张性格的成人可能满脑子充斥着疑虑和猜忌,总是企图脱离社会,而这种性格特征和精神活动可以追溯至三或四岁。在儿童身上,人们可能更易于发现异常的性格特征,因为他们还不懂得如何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我们决定将后续研究的重点放在患者的童年时期。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得以根据一些人的童年表现推断出他们的成人特征,而不必等患者向我们叙述。事实上,我们所观察到的成人特征是童年经历的直接投射。

在倾听了大多数患者生动的童年回忆后,我们通过正确分析这些回忆,可以准确地重构患者当前的性格特征。我们始终认为,个体难以摆脱早期行为的影响,尽管有人发现他们的成人期与童年时期的生活差异巨大,但罕见有人在童年时期就尝试改变生活方式。

改变成人生活态度不必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因为灵魂的基础和个体的性格倾向不会变化,我们甚至可以推断,人们的生活目标也不会发生变化。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促使我们研究儿童经历:我们希望可以改变成人的行为方式。我们无须关心成人的生活经历和印象是否曾经受到影响,因为其数目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真正需要理解的是患者最基本的行为方式,通过观察这些基本的行为方式,我们可以觉察患者的关键人格特征,从而给出正确的诊断。因此,对儿童心理特征的观察可能是我们研究的关键所在。

虽然我们已经发表了众多研究一岁儿童的论文,但由于论文数量浩如烟海,以至于我们无法及时发现某些新发表的重要数据可能对研究人性至关重要。同时,我们还研究了防止恶劣性格特征形成的方法,希望能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的研究自然也与教育学有关,这也是每一个心理学家研究多年的领域。

教育学是心理学研究者的偏爱,因为它为应用人性研究成果提供了合适的平台。我们的研究方法必须能够将我们与他人的灵魂表现紧密相连,应当让我们深入他人内心,共同分享快乐,分担伤悲,就像一名优秀的肖像画家通过画像表现人物性格一样。

许多人以理解人类本性为荣,而一旦有人提出要检验他们的理论成果,他们却显得气急败坏。但那些真正想要理解人性的人却经常通过亲身经历,或观察、认可他人等方式检验他人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关于人性的研究可能是一门运用了多种创造性工具的艺术,这种艺术与其他艺术紧密联系,并且影响着其他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在文学和诗歌方面,这种作用尤为明显。

理解人性的终极意义在于提升我们人类对自身的理解,换言之,它必须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好、更完整和更健康的人。

在理解人性后,我们的下一个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

如果我们直接公布关于灵魂的荒唐发现必定会激起公众的愤慨,招致洪水般的批评——研究人性的学生必须注意这一点,需谨言慎行。

不理解知识却卖弄知识最容易让自己声名狼藉。例如,在晚餐上不合时宜地炫耀自己对邻居行为的推测。此外,歪曲基本原理,声称它们是永恒不变的真理的做法也同样危险。例如,在向不了解科学的人群介绍时采取这一做法——对那些理解科学的人来说,歪曲基本原理的做法同样是无礼的表现。

我必须再次强调,人性的科学要求我们必须保持谦虚的态度!我们不应当不合时宜地、仓促地公布研究成果,就像一名儿童迫不及待地展示并炫耀自己的成果一样,在成人眼里,这种行为失当。我们也希望人类灵魂的研究者能从探索自身开始,他们不应当将在服务人类过程中总结的研究结论强行施加于他人,这种做法只会给心理学的发展增添新的阻力,并违背心理学原意——有时候,心理学必须承受一些考虑欠周的年轻科学家一时冲动带来的后果。

我们应当变得聪明了,在下结论之前必须知晓心理学问题的来龙去脉。另外,我们应当在明晰心理学对某些人群有益的前提下公布我们的结论。即使是公布一个正确的性格研究结论,我们仍然需要小心,避免给他人造成伤害,这些因素包括不适当的公布方式或时机。

在继续深入探讨下一个主题前,我们必须回答另一个常见的困惑:许多人难以接受个体生活方式总是维持不变的说法。他们认为,我们一生经历坎坷无数,总有些事情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同时我们还应当记住,不同人对生活经历的解读各异,即使是同一件事情,不同人的观点也有区别。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并非总是从生活经历中吸取教训。老年人未必更精明!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更清楚如何解决困难,更懂得待人接物的规矩。但通常情况下,我们的行为模式并不会随之发生变化。

我们不应该忘记,个体的所有行为都会指向某一特定终点。进一步深入观察发现,个体必须适应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接受生活方式的约束。

众所周知,个体行为与以往经历一致,且他有权选择未来的生活方式并确定生活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从他们的生活经历中得出各种各样的结论。

有的人可能会反复犯同一错误,如果你指出他的错误,他的反应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其一,他可能会说:“你说得对,我下次会改正的。”这不是常见的反应。其二,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会拒绝你的批评:“我已经习惯了,这种习惯根本改变不了!”

有些人还会抱怨是父母或教育造成他们犯错,并责怪没有人理解他们的感受,或他们的处境是父母溺爱造成的,或他们自小备受虐待,缺乏母(父)爱。

无论他们找了何种借口或使用哪些托词,他们总是在逃避责任。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试图使自己的行为正当化,从而逃避众人的批评——他总是不犯错误的那个!如果他自己把事情做砸了,那也是别人的错误!这些人所忽略的一点是,他们很少会主动克服困难从而避免重复犯错。他们更愿意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却强烈地谴责是“他人”造成了糟糕的后果。他们可能一生都用着同样的借口。

人们可以从多个方面理解同一经历并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不难理解,为何有的人不愿意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了通过逃避、扭曲、歪解事实获得舒适感。自知之明难得!改变自己更难得!

人们应当在掌握人性理论和技巧后再开始尝试启发他人,否则一切将困难重重。有的人可能会流于肤浅,误以为个体外在行为的变化就是人性的变化。实际的例子已经告诉我们,这种“启发”对个体的影响非常有限,而任何“明显”的个体变化都是表面的、无价值的,除非个体的根本动机发生了变化。

帮助人们改变自己绝非易事,它不仅要求心理学家具有乐观的精神和足够的耐心,而且要求他们具有谦虚的态度——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来访者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往往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此外,我们必须采用正确的方式改变人性。

如果一道营养丰富的佳肴被厨师粗制滥造,卖相丑陋,人们通常会要求退菜。人性科学的另一方面是社会中的人性。毫无疑问,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多一分理解,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极大地改善,大家也会更加亲密,社会上令我们感到失望、被欺骗的事情也会少很多。

目前社会的主要危害就是人际欺骗,我们的同伴们(本研究的对象)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参与的目的是发现某些未知潜意识力量对家庭的重要意义。为了规避风险,他们还必须理解人类行为具有扭曲性、虚伪性和欺骗性。总之,我们不仅应该学习并有意识地应用人性科学原理,还应该常常思考人性的社会意义。

我们应当从哪些人身上获取人性科学素材并应用于哪些人?理论应当为实践服务。人性科学的关键不是知道原理和获取数据,而是将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进而不断地深化我们的认识,这应当是人性科学原理的根本目的。

我们过去接受的正规教育很少告诉我们关于人性的知识,而且大部分知识是错误的——因为当代教育还不能找到合适而有效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在课堂外,儿童只能自行评估状况和发展个人特性。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让他们了解到传统人类精神的内涵,因而,人性科学原理就像化学反应一样,被炼丹术的狂热所淹没。根据以往的经验,那些社会关系尚未被复杂的教育扭曲的人最适合进行人性研究,他们往往不屈服于生活的压力,包括乐观主义者、奋斗者和表面的悲观主义者。

当然,人性不仅与社会交往有关,还与个人经历有关。由于目前教育资源匮乏,仅有少数人具有欣赏人性的能力。这些人常常是改过自新的忏悔者,他们或者曾经挣扎于思想的漩涡,几乎被错误和过失淹死而最终死里逃生;或者差点儿被漩涡卷走而自我警醒。

当然,其他人也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这种能力,特别是当他们已经具有一定辨别力和同情心时。但理解人类精神的最好途径莫过于亲身经历一次。

从这个意义上讲,改过自新的忏悔者在我们这个时代尤其重要,他们通常站在一个比常人更高的角度看待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呢?

想象一下吧,一个人从生活的困苦中摆脱出来,从生命的泥潭中挣扎出来,使出浑身力气将错误化作进步的动力,难道他不是真正领悟了生活的精妙与困顿吗?没有人可以与他比肩,即使是一个正义的人也不能跟他探讨如何理解人性,因为前者已经看到了生活的精妙之处。

面对那些因错误生活方式造成痛苦经历的人,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观点——因为我们对人性的理解更深刻。我们必须时刻澄清他们的观点,使他们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更恰当地获得快乐感;我们必须改变他们的思考方式,指明另一条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社会感和团体精神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但我们不主张为他们创造一个理想的情感世界,因为一个新观点足以帮助迷茫的人走出歧途。

我们认为,那些持决定论的偏执狂声称所有人类活动都具有因果关系的说法尚有可取之处,虽然随着原因的变化,结果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但是人类的自知和自我检讨能力仍然存在,而且影响着人类活动。

我们的自知力随着我们对自身行动力和思想活力来源的阐明而得以增加,一旦人们理解了这一点,他们就可以成为一个不同的人,不再逃避自身知识缺陷所带来的必然后果。第一课精神与目标运动与意识

我们认为,意识的对象只包括运动的、具有生命的有机体。“意识”一词暗含着自由运动,因此,那些深深地扎根于一个地点的有机体不能被看作有意识。

将橡树看作一个具有情感和思想的有机体的做法非常怪异,我们不必认为橡树可能“接受”了不能逃避的被砍的命运,也不必声称橡树“预感”到了即将被砍,更不必将理智和自由思考强加给它,因为它将永远用不到这些内容。从这些角度看,“橡树具有意志和理智”的说法不能成立。

运动与意识具有严格的必然关系,它是植物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因此,在探讨精神的演进时,我们必须将一切与运动相关的事物吸纳进来。人类运动所遭遇的困难可以推动精神的发展,促进经验积累,提高人类记忆力,最终使个体适应生活。

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断定精神的发展离不开运动,而所有心理现象的进化和进步都受到有机体活动能力的调节。这种活动能力刺激、促进并依赖更为集中的精神活动。如果一个个体受到来自所有方向的运动力,那么他的精神生活将停止。精神的作用

在考察精神的作用时我们意识到,它可能与有机体天生能力的进化有关。精神作为一种器官,为发现生命和保护自我提供了条件。心理活动是一种挑衅和抵御相交织的过程,最终目的是保证有机体连续地存在,并为其发展创造安全的环境。

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考虑精神的真正概念。心理活动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必定与环境有关,它能够接受外界刺激,并作出相应反馈。

这些描述提示人类,身体本能、美德和恶行的引申含义非常丰富,而且这些能力和特征往往相互交错,其原因在于,界定某一项能力或身体特征优劣的标准尚未被建立起来,对这些能力和特征的评估只有放到个体发现自我的环境中进行才有价值。

众所周知,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的脚可以被看作退化的手。对于那些必须爬树的动物来说,人类的脚绝对不适用;同理,对人类来说,由于我们要在平地上行走,双脚比双手有用得多!没有人愿意放弃“退化的”双脚,而用“双手”行走。

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人明显的肢体缺陷不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罪过,我们只能通过结合特定场景判断这些缺陷的优劣。目标与精神

关于人类,最重要的事实就是我们总是朝着特定的方向前进。我们难以想象人类精神是一个孤立的静止实体,最好将人类精神看作一个不同运动部件的组合体,这些运动部件具有相同的来源,指向单一的终极目标。这种具有单一目标的目的论构成了适应原理的基础。精神活动不可能是分散而缺乏统一目标的,我们的行为应该具有一定的方向。

精神生活与我们的目标息息相关,如果缺乏建立、延续、纠正和指引人类活动的最终目标,我们将不能进行思考、感受、祝愿或做梦,这种现象背后体现了有机体适应环境并对环境作出应答的必要性。

我们已经发现,人类身体和精神活动遵循一些基本的原理。心理发展的过程在与长久目标相关的模式下进行,而这种目标又反过来受到生命动力的影响。目标的两种状态包括变化或静止,从这个层面上讲,所有的心理现象都可以被看作个体为应对未来状况所做的努力。

简单地讲,灵魂似乎暗含着一股推动人类朝某种方向前进的力量,而“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精神的所有外在表现仿佛都与这种方向相关。

了解个体的目标和世界的一些事实将有利于我们理解人类表达自身的不同方式、人类生活的各种方向以及这些方向如何影响他们实现目标的过程。

当然,我们还应该知道个体必须通过哪些步骤实现他们的目标——就像往空中扔一块石头,然后观察它的落地轨迹一样。但由于终极目标时常被修改,所以个体的活动不会遵循固定的自然法则。不过,由于个体具有一个终极目标,所以他的所有活动必定都指向这个目标,从而造成个体活动遵循自然法则的假象。

毫无疑问,关于心理活动的法则必然存在,但这种法则不是自然法则。跟万有引力定律不同,它是人为制定的。那些认为存在足够证据证明所谓的自然精神法则的观点未免过于肤浅。有的人坚信,他们发现了环境中存在一股永恒的天赐力量,这些行为引起民众的思想混乱。

别忘了,如果一名画家决定画一幅画,那么他只会关注跟绘画相关的生活物品。然后他开始常规构思,绘出理想的作品——整个过程就像画家受到自然法则感召一样。这种行为的倾向性有多大?我们的推论是:如果画家的行动自由,必定会遵循某种目标绘画。

首先,身体运动与精神运动不是同一概念,这种差异性回答了所有关于自由意志的问题。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人类不可能具有完全意义上的自由。

人类一旦追求某种目标,就必然受其约束,而这个目标又时常为宇宙、身体状况和社会环境所影响。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大多数人认为我们的心理受到某种永恒的自然法则支配。但如果一个人拒绝承认他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并反抗这种关系,或拒绝融入客观生活中,那么这种永恒的自然法则将失效,随之而来的是新的目标法则。

同理,群居生活法则不适用于那些对生活感到迷茫,而且拒绝承认他们与同伴存在关系的人。在这里我想再次强调,仅在确定合理目标后,我们精神生活的运动才可能发生。

其次,人类可以通过注意自身行为来发现生活目标。这一点尤其关键,因为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真实目标。从心理学实践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准备理解人类,必须仔细观察人类的行为,而对人类行为的多重解读使这种观察变得更为复杂。

我们可以取某一个体的多种行为进行直接比较或画图观察趋势。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曲线上不同时间点的个体心理态度从而理解人性。这种方法经常被用来清晰地再现一个人的一生。

下文举例说明了儿童的心理态度是如何惊人的与成人的行为模式一致的。

有一次,一名极度抑郁患者来访,他是一位三十岁的男性,说话带有挑衅性。虽然他的童年生活艰难,但是后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别人的认可。这位患者抱怨道,他已经失去了工作欲望甚至生存欲望。他准备跟女友订婚,但一想到未来就烦躁不安。他处处小心,提防女友的行为,这几乎毁了他们的婚约,但让他解释为何猜忌时,他的理由并不十分充分,因为我们不能将原因归咎于他可疑的女友,所以这位患者表现出来的明显的猜忌行为原因未明。

这是众多类似案例之一。在这些例子中,男人接触女人,为对方所吸引,但随之开始猜忌,并最终破坏最初他们建立起来的联系。

现在,让我们一起利用之前提到的方法画出这位患者的生活方式——将患者以往发生的事与目前的态度用线条连起来。我们通常会询问患者最早的童年记忆,尽管我们不能确定回答是否具有真实性。

患者告诉我们,他当时跟母亲、弟弟一起逛超市,超市里人山人海,异常拥挤,于是母亲把他抱起来,但过了一会儿,她又想起了小儿子,于是把他放下抱起了他的弟弟。接着,他在人海中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感到异常恐慌。当时,患者的年龄是四岁。

在患者陈述童年记忆时我们发现,患者的陈述与目前对生活的怨言如此相似!他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招人喜爱,更不能忍受自己的位置被他人取代。当我们在童年和现状之间画出一条直线时,那位吃惊的病人立刻领会了两者的联系。

这些指引人类行为的心理目标受童年环境因素和印象的作用。所谓的理想状态——也就是目标——可能在出生后第一个月形成。即使是对于如此幼小的婴儿而言,某些特定的感觉也有可能引起他们的快乐感或悲伤感。

至此,我们能够得出关于生命的第一个哲学原理,它是如此的简洁:婴儿期的一些根本因素可以影响精神发展。这些根本因素滋生了一个允许被修正、影响和变换的上层结构。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幼儿获得了明确的生活观,以独有的方式应对生活困难。

那种认为成人的性格特征在婴儿期就被确定的观点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许多人坚信性格是遗传的,殊不知这种“性格和人格均为父母遗传”的观点贻害甚深。别的姑且不提,它妨碍了正常教学工作,侵蚀了教师的教学信心,使一部分教师认为教不好是学生劣质的遗传特点造成的。毫无疑问,这些做法违背了教学的初衷。

社会的文明程度也深刻影响着个体的心理目标。社会设定了人类规范和行为范畴,儿童在这种规范中斗争,直至有一天,他们发现了如何安全和成功地满足自身需求的方法。

这种与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相关的安全感可能在童年时期就被确定下来了。它不仅指规避危险的安全感,而且包括保证我们在最佳状态下生存的安全感。儿童通过获得比严格意义上的基本安全和普通生活安全感大得多的边缘安全来实现生活的最佳状态。这导致儿童出现新的心理发展趋势——支配感和优越感。

就像成人一样,儿童希望打败所有对手,他们奋力追求优越感,以获得预期的安全感和舒适感。这引起了儿童的局促不安,而且这种感觉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愈发严重。

随着儿童面临越来越多的生活困难,在这种关键时刻,如果儿童对克服困难失去信心,他们将选择艰难地逃避或寻找各种借口,这只能进一步突出他们对荣誉的潜在渴望。

在这些情况下,临时改变目标通常有助于逃避所有主要困难。儿童为了躲避暂时的生活要求而在困难面前显得战战兢兢或选择逃避。

我们必须理解,人类的心理反应不是固定不变和绝对的,儿童的每次逃避仅能部分地反映他的心态,这种逃避行为只在短时期内有效,但不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特别是在儿童精神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记住我们所处理的仅是理想状态下的暂时情况。

适用于青少年的精神标准不适用于成人,我们必须仔细观察儿童的行为,并推测他们最终的精力状态和行为表现。一旦读懂了儿童的心思,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在适应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所有性格特征都直接指向自我营造的理想状态。

理解儿童行动背后的原因要求研究者必须从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儿童观点背后的基本态度决定了多样的行为。

首先,那些持乐观态度的儿童坚信他们能解决遇到的所有生活问题,长大后,他们将具有轻松面对力所能及任务的性格特征,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勇气、开放、真诚、责任感、刻苦等特征。

其次,那些持悲观态度的儿童则缺乏自信,他们认为自己不能解决遇到的困难,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多么沮丧,他们时常畏缩逃避、自我责备、猜忌迟疑,表现出一名虚弱者企图保护自我的人格特征。他们的目标总是遥不可及——但生活的战线还远在前方。第二课个体精神与社会绝对真理

为理解一个人的思想,我们必须审视他的人际关系。一方面,人与人的交往由宇宙本性决定,变幻莫测;另一方面,这种交往还受到社会制度,如团体或国家政治制度的约束。离开这些社会关系,我们将不能理解人类精神活动的实质。

精神不能独立活动。在千变万化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需求似乎主导着精神发展的方向,而这些问题在无形中与我们的群居生活相互联系。

群体的需求影响着个体,但个体却不能或极少影响群体需求。然而,静止的群居状态并不能决定个体的行为,个体行为的改变与群居状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相关。此外,我们往往难以跳出自身人际关系的圈子彻底地反思精神的本质。

为了跳出这个陷阱,人们只能接受我们群居生活的逻辑。这种逻辑仿佛是一种终极的绝对真理,只能在完善了具有缺陷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纠正人类缺点的基础上逐步领悟并获得。

以上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物质分层原理的影响。他们认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和人类行为。“群居生活逻辑”和“绝对真理”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他们的说法。

历史及对个体生活的观察(即“个体心理学”)告诉我们,多种因素造成了个体对社会经济系统的错误响应。为了逃脱系统惩罚,个体会想方设法地避免做出错误的响应,而我们关于绝对真理的观点能很好地帮助个体减少犯错。我们为什么要群居?

群居生活法则就像气候规律一样浅显易懂。天气的变化迫使我们采取一定的措施抵御寒冷,比如修建房屋等。人类只在特定群体和群居生活(我们不必理解它包含了哪些情况)中表现出强迫行为,比如在宗教活动中,群体崇拜使教堂的会众团结在一起。

我们的生命诞生于冥冥宇宙,后来,随着人类社会和群居生活的发展,我们逐渐建立了社会法则和制度。所有人类关系都受群居需求的影响,而这种群居生活先于人性出现。

人类文明史证明,离开共同生活这个根基,生命将不能延续,人类不能独立成长,必须依赖群体才能存活。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动物界的所有现象都证明了这个根本法则,数量单一的物种终归被淘汰,只有成群的物种才能赢得延续后代的战争。

很久以前,达尔文就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弱小的动物绝对不能单独存活。由于人类也不具备独立生活的强大能力,我们不得不认为人类也是弱小的动物之一。

在没有利用工具的情况下,人类只能对大自然的捕食者做出无力的反抗。它们需要做出各种努力,寻求各方帮助,才得以在地球上存活。想象一下吧,你自己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生存,赤手空拳,没有带任何工具,那么,你面临的危险处境比其他任何动物都艰难。

人类是一个没有身体特长的多面手,我们既不在速度上占优势,也不在力量上占优势;我们没有食肉动物锋利的牙齿,也没有敏锐的观察力,更不能听到其他动物发出的微弱的危险警告。

人性的作用正是通过一系列工具来保障人类生存状态的安全,包括我们的饮食习惯、身体特征和生活方式。

至此,我们明白,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特定的有利环境,群居生活创造了这些有利环境。它至关重要,因为通过形成群体和社会分工,个体与群体紧密相连,从而保证物种的延续性。

只有通过社会分工(它被看作文明形式之一),人们才能确保合理地分配与生存至关重要的工具。当人类掌握了社会分工后,人类才能声称自己独立了。

无论是痛苦的分娩过程,还是苛刻的婴儿抚养条件,都是为了保证婴儿存活。社会分工为这种持续性的照顾和关心提供了条件。想想我们经受过的疾病和痛苦,特别是在婴儿期遭受的疾病和痛苦,我们就会理解每个人生存所需要的照顾是如此之多!我们也会对群居生活的重要性有一点儿认识。群体是延续人类生存的最好守卫者!安全和适应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比其他生命形式更低等。这种自卑感和不安全感通常体现在人的意识层面,不断地刺激人类探索更好地适应生活的方法。它还促使人们逃避那些恶劣环境而寻找舒适的环境。

追求群居生活的本能很好地体现了人性,它赋予我们保护自身免受恶劣环境伤害的工具——完善的心智。只有人类聪明的才智能够让如此弱小的生物极好地适应环境并获得安全感。

让一名原始人通过自身防御机制,如角、爪子或牙齿征服自然,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具有完善心智的人会立即想到急救措施,并利用工具补偿肉体的不足。

长期的器官功能不全感使人类开始预测未来危险,并发展了人类应对危险的能力。同时,它还赋予人类的心智以思考、感受和行动的特性。由于社会在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心智必须从一开始就与群居生活相适应。

心智的所有特征都服从同一原则:群居生活的逻辑。

我们很自然地转入讨论下一个人类精神能力——逻辑思维,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它固有的普遍适用性。思维必须具有普遍适用的特征才能称之为有逻辑。善于言辞和思维清晰是群居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的特征。

语言行为明显具有社会起源的特征,同样它也必须具有普遍适用性。对那些过着独立生活的人来说,提高表达能力显然是徒劳的;但那些过着群居生活的人们必须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这种能力是群居生活的产物,是联系个体和群体的纽带。

通过观察那些与他人交流甚少或在缺乏交流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的行为,我们可以证实表达能力具有社会起源。一些孩子可能会刻意与社会建立少数关系,而另外一些孩子甚至不会与他人建立关系。无论哪种情况下,他们要么具有表达缺陷,要么说话结巴,语言的学习诀窍对他们毫无意义。似乎只有在很好地建立人际交往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学习并保持说话的技巧。

表达能力深刻影响着人类灵魂的发展。逻辑思考的发生有赖于良好的语言能力,使我们建立各种概念,并区分不同事物的价值。只有当确定我们的思想不是只有我们自己能懂时,他人才有可能理解我们的思想。

我们对美丽事物的欣赏得益于“对美的认知、理解和感受是普遍的”这一原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思考和观念,比如,推理、理解、逻辑、伦理和审美并非私有的,而是具有共同的社会生活起源。它们将人类紧紧团结在一起以延续人类文明。个体意义的评价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何保证人类生存安全的所有规则,包括法律条款、图腾和戒律、迷信和教育都必须适应群居生活的需要了!我们曾经在上文列举了一个有关宗教的例子,我们的结论是:适应群居生活是一种最重要的心理功能,它对个体和社会举足轻重。

我们所谓的正义、正直和人性的闪光点,都只不过是人们在完成社会需求时产生的一种满足感。社会需求塑造了人类灵魂并指引着人类活动的方向,责任感、忠诚、坦率、诚实等美德只能从群体生活的普遍原理中衍生并维持,我们只有将个人放到群体中才能评判他的品行优劣。良好的品行,如获得科学、政治或艺术成就,仅当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时才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根据一定的标准评价个体行为,而评价的高低取决于他们对普通大众的贡献大小。这种标准就是在理想状态下的人类行为。他应该通过造福社会的方式完成当前任务并战胜困难;他应该将追求更强的社会感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我们同行卡尔·米勒的话来说,就是这些人“都必须遵守社会法则而生活”。

随着我们探讨的深入,您将愈发强烈地感受到,任何适应能力强的人都必定具有强烈的团体意识,而且他们必定时常运用完善自我的技巧。第三课个体成长与人际关系个体使命

社会赋予我们某种特定的使命,这种使命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活动、生活方式和精神发展。社会的基础是有机的。个体和社会的交汇点就是两性差异。在由男女双方创造的社会中,人类生生不息,我们获得安全感并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

如果我们观察一名儿童漫长的成长经历,将会发现,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的保护。社会使命内在地要求我们进行劳动力分工,这种分工不会使我们变得彼此陌生,却会加强我们的联系。每个人都有必要帮助他的邻居;每个人必须意识到他与别人息息相关。这是我们人际关系的开始。

下面,我们将详细地讨论儿童出生后面临的一些人际关系问题。婴儿期

所有婴儿都或多或少地依赖群体的帮助,他们面临着一个时而给予,时而索取,时而适应,时而奋斗的世界。人类本能的实现受到各种困难的阻碍,这些困难使我们感到痛苦。

人类很早就意识到,他们有可能更容易满足自己的需求,更轻松地应对生活的困苦,但必须整合自己的童年经历才能过上正常的生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类的精神总是在不断地评估生活状况,进而在最大程度满足人类本能和遭受最小损害这两方面做出权衡。

这导致儿童夸大开门或搬重物所需的体力,或向他人发号施令并要求服从的权力,他们开始萌生成长的渴望和比他人更强大的想法,他们生活的主要目标变成了“支配周围人”。长辈们虽然认为儿童在社会的资历尚浅,但同时由于儿童是弱势群体而不得不履行抚养的义务。

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可能表现出以下两种行为:其一,儿童可能模仿成人的行动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其二,儿童表现示弱行为,让成人以为自己应该义不容辞地给予帮助。我们以后将屡屡看到儿童身上表现出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倾向。

性格类型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形成。有的儿童选择不断地发展自身能力,通过勇敢和果断的行动获得别人的认可;但有的儿童选择利用自身的软弱作为筹码,借此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我们只需留意儿童的态度、言语和举止就能够区分他是哪种性格。仅当我们将每一种性格类型放到相应的生活环境中时,我们才能理解它们的真正意义。儿童的生活环境通常可以通过观察相应的行为来推测。

尽力弥补自身的软弱是儿童发展的根基,缺陷感促使我们锻炼个人才华和发展自我能力。不同儿童面临的生活困境大不相同。有时候,儿童面临着充满威胁的环境,这使他们认为世界到处充满敌意。

这种极端的观点归因于儿童的片面思考。如果他们的教育不能纠正这种错误,这些儿童的性格将继续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他们对世界的敌对印象将体现在每一个困难中。这在那些具有先天缺陷的儿童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跟普通人相比,他们对周围事情的态度截然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器官自卑感”,包括行动困难、个体器官缺陷或因抵抗力低下而容易感染疾病。

除了器官缺陷,其他原因也可以阻碍儿童认识世界。不合理的家庭要求(或错误的管教方式)给儿童带来的伤害不亚于肉体缺陷。正当儿童奋力适应环境的时候,他们却发现前方道路充满了重重障碍。对那些生长在垂头丧气、悲观厌世家庭的儿童更是如此,他们将很快地受到家庭错误气氛的影响。阻碍的作用

在全面评估儿童面临的生活困难后,我们将不难发现他们的应对方法通常是不恰当的,那时,他们的思考方式仅经历了短暂的发展期。他们发现,自己必须适应现实生活的法则。

但是,他们的适应能力还是幼稚的,生活对他们就像是一场漫长的实验,每一次错误的环境应答都是一次纠正错误、获得进步的尝试,观察他们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方式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些应答行为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精神的实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样的事实,即任何个体的反应,如对社会的反应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儿童在发展精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常会阻碍或扭曲他们的社会感。这些问题可以被分为两类。第一类问题源于儿童物质环境的缺陷,比如经济、社会、种族或家庭环境的异常;第二类问题与儿童的身体缺陷有关。

我们的社会文化很注重健康和缺陷,因此,那些躯体缺陷明显的儿童肯定面临着更多生活挑战,包括行走能力发展滞后、语言功能发育迟缓和长期动作笨拙的儿童。他们的大脑功能也比正常人发育要缓慢。

生活中到处可见跌得鼻青脸肿、行动笨拙和行为迟缓的儿童,他们带着身体和精神的负担,忍受着他人的同情,因为世界根本没有把他们的需求放在眼里。这种发展会引起很多问题。

当然,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这些儿童还是有可能克服自身残疾而不产生负面的精神后果的,前提是这些残疾尚未给儿童造成深刻的伤害以至于延续到成年。此外,如果我们将经济因素纳入考虑范围,这种情况还可能变得更加复杂。

对涉世未深的儿童来讲,人类社会法则就像是一本尚未打开的书,他们用怀疑和猜忌的目光看待身边发生的事情,并倾向于避免接触这些事情以及逃避生活任务。他们能敏锐地感受到人性的敌意,但这种敌意常常会被无意识地夸大。他们对生活的黑暗面而非光明面更感兴趣。

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总会过分夸大任何一面的作用,因此,他们阴暗的生活态度可能是终身的。他们渴望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当然,他们更会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不是别的事情。生活必须承担的义务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责难而不是一种刺激。很快地,他们就与别人产生矛盾,而且这种矛盾随着他们的敌意加深而更剧烈。随后,他们开始神经质般小心翼翼地判读生活事件,偏离真实生活轨迹并越来越远,最终只会徒增烦恼。

当父母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对子女的关爱时,类似的问题也会出现。无论什么时候出现这种问题,它都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儿童将牢牢地坚信错误的观念,以至于他们甚至不能感受到别人的关爱或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爱,因为他们本性里没有建立关爱这一概念。

教导那些成长于缺乏爱或不善于表达爱的家庭的孩子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他们对生活抱有逃避的态度,躲闪所有的爱和情感。父母、教师和其他成人的考虑不周也可以造成同样的后果。他们告诉孩子,爱和关心是不正常、荒唐和懦弱的。

例如,许多儿童曾经被告知,温柔是软弱的表现。这种逃避现实的态度在那些曾经被嘲笑的儿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担心表达爱意会被嘲笑,他们害怕表达自我感情。他们也拒绝正常的关爱,认为它是奴役或腐蚀人们的一种工具。

爱的能力可能就这样建立起来了。野蛮的教育抑制和压迫了所有关爱。儿童开始逃避生活的环境,并一点儿一点儿地丢失了对精神和灵魂发育至关重要的人际交往,一旦他认识的人向他表示亲密,儿童将与这位朋友建立最为深厚的友谊,这导致有些人的社会联系永远不会超过一个人。

当一名饱受忽视的男孩注意到母亲仅关心弟弟后,他会通过千奇百怪的方式补偿童年丢失的那份温暖和关爱,这种方式暗示了他可能会经历哪些生活困境。毫无疑问,他的成长过程会充满困苦。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给予过多关爱也会造成跟缺乏关爱一样的后果。被娇惯的儿童就像缺乏爱的儿童一样,饱受生活困苦的纠缠,他们过分地渴求别人的关爱,这种难以被满足的欲望将他们与别人绑在一起,阻碍了个体的前进发展。随后各种错误的生活经历使他们过度估计关爱的价值,并得出这样的结论:成人必须为儿童付出关爱。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名儿童可能会对父母说:“因为我爱你,所以你也一定要爱我。”这种话语在家庭中很常见。一旦儿童认识了这个“道理”,就会更多地向父母索要关爱,增强自己对父母关爱的依赖性。

人们必须经常警惕这种对某一家庭成员过分依恋和关爱的倾向。毫无疑问,纵容孩子的这种行为不利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这使得他们为了获得他人的关爱而不择手段,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们绞尽脑汁,用尽一切方法。他们企图显示自己比对方(兄弟或姐妹)高人一等,或者忙于搬弄是非。

事实上,这些儿童还会煽动他的同伴犯错,从而使自己成为父母喜爱和赞扬的焦点。他们还会向父母施加社会压力,将父母的视线扭向自己。他们千方百计地努力,直至出尽风头,让自己感觉高人一等。他们可能好吃懒做或行为恶劣,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强迫父母在自己身上多花时间。有的儿童会想方设法成为三好学生,接受大家羡慕的眼光。

我们可以认为,一旦精神模式固定下来,所有手段都可以成为儿童索求关爱的方式。为此,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反社会的行为,但也可能表现出很优秀,令人称赞。在这两种情况下,他们索求关爱的目的要么通过缺乏教养的方式表现出来,要么通过得体的良好行为表现出来。

在娇生惯养的儿童中,有一类儿童可能面临着一帆风顺的成长过程。他们的潜能和能力被善意的行为所扼杀,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被允许承担自己的责任,也没有经历任何有利于成年生活的事情。没有人教他们如何与那些真正关心自己的人建立关系——当然,儿童期逃避人际关系的行为造成了成年期建立人际关系的困难和错误。

这些儿童对生活完全缺乏准备,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机会试着克服困难。一旦他们踏出温室,不再是自己王国里的小王子或小公主时,他们将不可避免地遭受辛酸的失败和沮丧,再也没人给予过度的“理所当然”的照顾、关心或保护。

所有的这一类问题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或多或少地使儿童与生活孤立开来。比如,患有饮食疾病的儿童对营养的看法与正常儿童不同,这造成了他们发育的巨大差异;天生器官缺陷的儿童过着古怪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最终使他们与社会分隔开来。

有的儿童不清楚自己应该如何适应器官缺陷,从而选择了逃避。他们既不懂得如何交朋友,又不能加入同伴的游戏中。他们要么嫉妒同伴,要么贬低游戏的价值,迷失在自己的世界中。

生长环境对儿童的要求过严也会引起孤独感。对这些儿童来讲,世界处处充满不友善的眼光,他们坚信生活就是一段糟糕的经历。他们要么假定在生活面前他们必须保持沉默,要么把自己看作一名斗士,必须随时对付充满敌意的环境。这些儿童发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异常艰辛。

不难理解,他们一般会尽力保护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他们的思想高度焦虑,拼命地逃避所有可能侵犯个人领域的行动。他们神经质般小心翼翼地企图绕开所有的困难,而不是放手一搏。

另外一个提示儿童社会感缺乏的常见特点就是:他们常常将自己看得比别人重要。显然,这种品质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消极态度。除非这些儿童能够找到一种改变自己错误行为模式的方法,否则他们将难以过上幸福和充实的生活。个体是社会中的一员

在第二课,我已经解释了为何只能通过个体的生活环境评价他们的性格,以及如何评价特定行为对世界的影响。在这里,“特定行为”包括个体对世界的计划和对环境、生活问题的看法——包括工作、友情和日常人际交往的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婴儿早期留下的林林总总的印象将对个体造成终生的影响。我们甚至还能根据出生几个月婴儿的行为预测儿童的成长。我们不可能混淆已经出生数月婴儿的行为,因为他们的行为模式已经确立,而且这种模式随着岁数增长变得更为清晰。此后,他们的行为模式将不会发生大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心智日益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证实“儿童社会感是天生的”这一观点的最早证据体现在儿童对爱抚的渴望上,这种渴望使儿童主动亲近成人。

儿童的爱通常都指向他人,而不像弗洛伊德说的那样指向自己。这种情感需求在不同儿童的身上表现不同,而且它的强度容易发生变化,可以随行为波动。对两岁以上的儿童来讲,这种不同可能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只有在儿童精神发生最严重的病态退化时,他们才会丧失已经根深蒂固的社会感。

在人的一生中,这种社会感不断发生变化、被歪曲,逐渐变得清楚,被放大或扩充,直至它遇到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以及广泛意义上的“家庭”——国家和全人类。它还可能突破这些藩篱,寄托在动物、植物、无生命物体和全宇宙上。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必须将个体看作社会的一员。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掌握了理解人类行为的强大工具。第四课如何理解人性精神结构

由于所有人都必须适应环境,因此,我们的灵魂必须能够从多方面解读外部世界。此外,不同人对世界的理解不同,追求着各自明确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与他们在童年早期形成的理想行为模式一致。

虽然我们不能确定这些含义广泛的理解方式和目标,但它们却是切切实实存在的,通常与个人缺陷感截然不同。精神活动只能建立在个人目标的基础上。

我们知道,为了建立个人目标,个体必须做出改变自由活动的能力,人们不应该低估自由活动对精神的巨大充实作用。当一名儿童第一次不依赖别人搀扶独自站立时,他们就进入了一个新世界,在那里,他们感受到周围环境的敌意。

在最初的活动尝试,特别是在学习站立和行走中,他们从不同程度体会到生活的艰难,这种感觉既能增强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又能毁灭他们的幻想。那些成人认为无关紧要或司空见惯的行为可能对儿童精神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彻底改变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因此,那些有运动困难的儿童会将自己设想成强壮而敏捷的人,我们可以通过询问他们喜欢什么游戏或他们长大后想从事什么职业来发现这种设想。通常,这些儿童会回答说,他们希望成为赛车手、火车司机一类的人——明显提示他们渴望克服那些限制自由的困难。他们的生活目标是希望自己的自卑感和缺陷感被自由活动的快感所取代。

很明显,对发育迟缓和体弱多病的儿童来说,这些缺陷感表现在他们精神活动的方方面面。同理,那些具有先天性视力障碍的儿童渴望看到一个缤纷多彩的完整世界,而具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对一些美妙的声音特别感兴趣——简而言之,他们具有“音乐感”。

在儿童用于征服世界的所有工具中,感觉器官发挥着首要作用,决定了儿童与所生活的世界建立哪些关键的联系,他们通过感觉器官建立自己对宇宙的看法。实质上,主要是眼睛决定了儿童对生活环境的看法,因为他们所“看见”的世界不仅促使他们产生成为众人焦点的欲望,而且是他们大部分生活经历的源头。

我们的视觉与其他器官所产生的感觉显然不同,它可以感受静态刺激,而后者(包括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只能感受动态刺激。对于一些人而言,可能耳朵是主导器官,因此他们的很多信息都是跟听觉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精神拥有一种主导的听觉模式。

我们发现,一些运动系统占主导地位的儿童对嗅觉或味觉刺激不太敏感,这些在他们所生活的文化背景中处于一种相对劣势的地位。有一些儿童肌肉系统占据主导地位,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后他们就没有不闹腾的日子。

在童年期,他们运动活跃;成年后,运动活跃更为明显。他们只对主要利用肌肉的活动感兴趣,即使在睡眠中他们还是运动活跃,这可以通过观察他们在床上翻来覆去的行为来证实。在此处讨论的儿童中,还有一类“烦躁”的儿童,他们的躁动通常被认为是有害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事实上,所有儿童都通过某一种或某一组主导器官认识世界,包括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所有儿童都通过他们最敏感的器官收集信息从而建立起对世界的认识。因此,我们必须知道这一种或这一组器官是什么,然后才能理解人性。

这些器官影响了儿童和世界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我们理解童年时期器官缺陷已经对他们的世界观(宇宙观)和后续发育造成何种影响后,我们才有可能解码他们的目前行动和反应。感受世界的方式

那些时常存在的心理目标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所有活动,还影响着某些心理能力的类型、强度和活动,而这些心理能力塑造了我们的世界并赋予世界意义。这解释了为何我们每个人都只是经历了生活的很小一部分,或者某一些特定事件,亦或我们生活的世界。

我们所有人都只是关心与我们心理目标相关的事情而忽略了生活的整体及其意义。因此,如果我们不清楚地获知人们所追求的一些隐性目标,将不能全面理解人类的行为——除非知晓人类的整体活动是如何受到心理目标影响的,否则我们将难以对人类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估。感知

外界的感受和刺激通过人的感觉器官传入脑部,从而产生各种印象。这些印象构成了我们想象和记忆世界的基础。但感知并不是一个素描的过程,因为在此过程中,一些奇怪的个体化特征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人对世界的看法。人类并不能感知所有看到的东西,即使是面对同样的一种情况,两个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如果你问他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回答的差别会非常大。

儿童只感知他们生活环境中符合自身行为模式的事物,这种模式是预定的,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视觉发育良好的儿童对世界的感知明显具有视觉主导的特征,大多数人都可能受到视觉的影响而产生某种程度的感知偏差。有的人是听觉主导的,他们通过听觉填补对世界的感知缺陷。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感知不一定都要与现实一致,每个人都可以重建和重排他们与世界的接触方式以适应自身的生活模式。人类感知的内容和方式体现了个体化和独特性的原则。感知不会是一种简单的身体反应,而是一种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对内心世界影响深远的结论的精神功能。记忆力

正如我们在第一课所看到的那样,精神的产生与人类的身体运动能力紧密相关,精神的活动受到运动目标和动机的影响,个体必须不断采集信息,从而处理各种生活关系。此外,作为一个适应性器官,精神必定拥有各种防御或延续生存的能力。这些能力之一就是记忆力,其主要功能是帮助人类适应环境。缺乏记忆力,人类将不能未雨绸缪。

我们可以推断,在潜意识里,每一次回忆都蕴含某种目的,回忆不会偶然发生。显然,它要么是鼓励性的,要么是警告性的。回忆不是随机或无意义的,它具有选择性,只有弄明白回忆背后隐藏的精神目的和动机,我们才能对它作进一步分析。相反,从表面上研究我们记住或忘记的内容是徒劳的,仅当某种回忆有助于达到特定精神目的(即可能诱发某种关键运动)时,我们才会记住它。同样,我们会忘记那些不利于实现特定精神目的的事情。

总之,我们发现,记忆也隶属于目的性适应,深受某种统一主题或目标的影响。这些目标指导着人的性格朝着整体化的方向发展。一段永久的记忆——即使是一段扭曲的记忆(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儿童发生这种情况,他们的记忆通常是“超负荷”或片面的)可以转移出我们的意识世界,从而表现为一种态度、情绪基调甚至生活哲学观点,但前提是它有助于我们达到理想的目标。想象

再也没有什么比想象产物更能体现个体精神的独特性了!通过想象活动,我们可以超越物体,进而赋予感知新的内涵。换言之,想象力重新塑造了精神创造力的另外一种产物,即感知。想象产物不仅是对以往感知的重复再现(这种再现本身就是精神创造力的一种产物),更是一种高于感知的全新而独特的产物,就像原始感知是在身体感受的基础上产生一样。

所谓幻想就是一种注意力集中程度远超常规的想象活动。它产生的画面看起来是如此生动和真实,以至于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幻想而表现为个体行为活动的变化,仿佛他们受到客观刺激一样。当幻想达到了这种真实性,我们就称之为幻觉。

产生幻觉的条件与产生白日梦的条件相同。每一次幻觉都是精神的一次艺术性创作,它的设计和风格均符合创作个体的目标和动机。让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来理解这一点。

一名聪明的年轻女性在违背父母意愿的前提下结婚了,她的父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