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稼细语(第三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5 12:37:59

点击下载

作者:蔡铭泽 著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兴稼细语(第三版)

兴稼细语(第三版)试读:

作者简介

蔡铭泽,1956年11月出生,湖南岳阳人。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湘潭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2年)和法学硕士学位(1987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法学(新闻学)博士学位(1993年)。先后在湘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广州师范学院、暨南大学任教。曾任广州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已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6部,主编教材1部,参撰专著与教材6部。其中,《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团结出版社1998年出版、2013年再版,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3年出版)、《新闻传播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2007年修订本,2010年第三版,2014年第四版)、《<向导>周报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兴稼细语

》(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获学界与读者好评。教学科研之余,将为人、处世、读书、治学、为文、书翰之心得著述为文,在《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报刊发表。此类文章,言简意赅,文辞考究,粲然可观。兴稼细语“兴稼”者,兴盛之庄稼也。云梦古泽,荆楚丘陵,有小山村书稼冲者存焉。盖闻先祖书香传世,农耕谋生,地名含有耕读为本之义。作者生长于斯,魂牵梦萦,丝毫未敢相忘。佳名惠我,好学喜文。每于教学、科研或行政之余,辄将为人处世、读书治学与文墨书翰之心得著述发表。此类小品文从现实生活出发,谈天说地,论古道今,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寒来暑往,日积月累,竟数十篇,蔚然可观。于是,不揣冒昧,细加剪裁,精心摘录,编辑出版。“细语”者,细雨也,微言也。余之生也贫寒,及其长成卑贱。然少怀壮志,常思有所作为。奈何时运多舛,资质愚钝,事功碌碌,教学、科研和行政,均无大成。其人也微,所言者轻,未可示人。然“诗圣”杜甫有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仿效先贤,附丽雅趣,愉人悦己,不亦乐乎?

书分八辑,内容如次:第一辑“天命可畏乎”,收录小品文九篇,主要围绕天人之际即人之自身及其与外部环境之关系展开议论;第二辑“人生三境界”,收录小品文十五篇,主要从作者个人见闻出发探讨为人处世之道;第三辑“书到用时方恨少”,收录小品文九篇,主要为作者读书、抄书和用书的心得体会;第四辑“为文必有英雄气”,收录小品文十二篇,主要为作者为文著述的心得体会;第五辑“新闻细语”,收录小品文十一篇,均为作者治学特别是新闻传播学研究方面的心得;第六辑“书翰淋漓在此间”,收录小品文十一篇,主要书写作者近年醉心书道、勤练苦习、细辨明思之心得;第七辑“建阳千秋梦”,收录散文、游记等十二篇,主要为作者思念宗亲、依恋故土与畅游外邦之见闻,其中特别收录《先父从军记略》一文,以尽人子孝亲之道;第八辑“著述序跋录”,收录作者历年所有著作之后记及为友人著述所作序跋等共计十六篇。上述各类文字共计九十五篇。全书最后,附作者历年著述目录一览,于此大致能反映作者治学之心路历程。

上述文章,内容各不相同,观感因时而异,难以尽善尽美,唯大致分类,并以写作时序编次。然其为文也,选题新而奇,旨趣高而远,文辞质而朴,篇幅短而精,心致专而勤。诵读之下,略能见其为人处世之道,窥其格物致知之理,察其为文书翰之法。教化之功,岂敢奢言?心香一瓣,奉献真诚。若能悦君子而就有道,则斯愿足矣。

感谢陈初生教授题写书名,他的书艺为本书增添了光彩。

本书出版,历年来得到潘雅琴高级编辑的精心指导。此次增订,有赖陈海兰、彭璐、温淇三位研究生的细心校对。对她们的帮助,一并致谢。

本书出版得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资助,在此深表谢忱。蔡铭泽辛卯之冬识于广州松泉居乙未之春修订于暨南大学兴稼轩丙申之冬再修订于暨南大学兴稼轩第一辑天命可畏乎天命可畏乎

2008年,中华民族苦乐交加、悲喜备尝。奥运盛典,神舟飞天,千百年梦想终成现实,喜之至也。冰灾肆虐,汶川地震,千百万生灵惨遭涂炭,悲之极也。大喜之时,举国欢庆,齐声称颂,天佑中华。大悲之中,遍地哀恸,万众祈祷,天佑中华。天乎天乎,为祸为福,转瞬变幻,神秘莫测。世人于此,徒兴浩叹,无能为力。天为何物?天有命乎?天命可畏乎?吾人于此,实有探究审思之必要。

天者何物?许慎《说文解字》谓:“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亦可为凡颠之称。臣于君,子于父,妻于夫,民于食,皆曰天是也。”由此可见,所谓“天”者,其本意乃人之头顶,凡超出人之头顶部分均属天之范畴。人委身于天之下,包容于天之中,时刻感受天之庇护与眷顾,不断赋予“天”以人格化和神秘化的力量。于是,“天”便有了自己的意志,并且成为万物之主宰。

既然“天”有意志,则必有所谓“天命”。命者,令也。天命者,天之令也,天之所以命哲理、命吉凶、命历年、命万事万物演化之循轨也。《尚书·周书·蔡仲之命》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此为先民引述自然法则为道德意志,以为人们遵循天命而善尽人事之训诫。究其本意,所谓“天命”者乃为自然演化之规律,似与人命无涉。然而,人为自然之产物,生存于天地之间,天命毕竟依赖于人命来体认。于是,天命人命密切相关,天人之际,不可不究也。由是以进,人们逐渐以人意附会于天命,以天命牵强于人意。汉儒董仲舒主张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并以阴阳五行之说附会于天命。他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此论一出,世道丕变。帝王挟天子之命而独断专行,小人托谶纬之词而蛊惑人心,黎民沦愚昧之域而俯首帖耳。于是乎,专制独裁遂至深固不摇。罪耶功耶,董氏肇其端也。

天既有命,天命可畏乎?对此,人们做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孔子虽然不谈鬼神之事,但主张敬畏天命。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与此相反,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却公开宣示:“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以革故鼎新之勇气而论,荆公此言足以振聋发聩,激越千古。然其置天命与人言,尤其是置众人之言于不顾,则显然失之偏颇。

天命之所以可畏,盖因天命之强悍与人命之脆弱耶。天命之赐福也,大地安宁,碧海静波,日晶月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天命之肇祸也,日月无光,天昏地暗,山岳崩裂,江海咆哮,瘴疠横行,生灵涂炭。天命强悍,为福为祸,变幻莫测,一至于此,为之奈何?人自诩为万物之灵,然其认识与生存能力毕竟有限。在强悍无比且神秘莫测的天命之前,人命如此渺小和脆弱,以至于其吉凶祸福、生死存亡竟一决于天。如此渺小与脆弱之生灵,欲生存于天地之间,理应顺从天命,且知天命而用之。奈何,屡有狂妄之徒,每每以人定胜天为借口,逆天命而行之。他们或者大兴土木,或者堵绝江河,或者崩裂山冈,或者毒化空气,结果破坏自然,招致灾祸,重苦民生。此类行径看似豪情壮举,实则自绝生机,自速其祸。有鉴于此,老子早就告诫人们清静无为,依道而行。他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为贞而贵高,将恐蹶。”依此而言,天命可畏,绝非虚言耳。(原载《汕尾日报》, 2008年7月31日)三种时间观念

时间者,物质存在之形式、连绵不绝之系统也。自晨至昏,昼夜不舍,寒来暑往,四季纷呈,古今嬗递,瞬间永恒。时间之于人也,心能感而身莫能及,玄乎哉,玄乎哉!然而,细加思量,人们之时间观念约可细分为三。此三者,一曰自然时间观念,二曰历表时间观念,三曰历史时间观念。

所谓自然时间观念者,人与动物意识中时间之自然流转也。例如,日月之轮替,寒暑之相继,四时之易位,此皆循环往复者也。此种时间观念着眼于时间之线形流转,仅强调“过去”和“未来”,基本上没有“现在”。于是,人们容易产生“永恒的过去,无限的未来,短暂的现在”之错觉,从而陷入虚无缥缈之幻境。持此时间观念者,听任时间之自然流转,忽略现时之创造,仅能被动求得简单之生存,难以主动寻觅发展之契机。

所谓历表时间观念者,人文社会之发展在人们意识中之反映也。例如,阳历、阴历、沙漏、打更、钟表等,此皆人为规划之计时者也。此种时间观念意在用人文历法来把握现在,帮助人们求得更多发展机遇。历表时间观念立足于现在,强调一个“本”字,如本日、本月、本年度、本世纪等。由此,人们有了确切的时间与空间观念,便能总结过去,把握现在,开创未来。然而,此种时间观念仍然囿于线形时间之思考,难以预测未来发展之趋势。故此,若仅以此种时间观念指导人生与社会之发展,则永远无法窥测人生与社会之真谛。

所谓历史时间观念者,人们全方位思考时空关系、探究历史发展规律之谓也。例如,总结过去,把握现在,预测未来,此皆三位一体、时空交错、立体流变者也。秉持此种时间观念者认为,“现在”由“过去”发展而来,“现在”且预示着“短期未来”之发展。故“现在”为“过去”与“未来”之连接点,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支撑也。人们现在之决定乃根据过去之经验做出,亦将影响未来之发展。于是乎,历史时间观念便将“过去”“现在”与“未来”有机联系在一起。由此,人们便有了科学决策的依据。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能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科学规划未来发展,自觉推动现实进步。

自然时间观念、历表时间观念与历史时间观念,均是人类为把握与利用时间、求得生存与发展而创造之标识也。此三者,前后相继,高低有致,未可等量齐观耳。一个人如果仅停留在第一、二两个层次的时间观念之上,只能被动地应付时间之自然流转,无法科学地预测未来之发展趋势。只有在第三个层次,即历史时间观念上把握时间的人,视角才会独到而犀利,思域才会广阔而舒展,从而才能发现常人因熟视无睹而易于忽视的危机,并做出科学的解释和采取合理的对策。(原载《广州日报》, 2007年4月19日)生存与发展:传播双循环

生存与发展是个人和社会面临的两项永恒主题,而传播在其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传播者,人类信息交流行为及其方式之谓也。人类社会信息交流中,存在着亲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四种传播形式。概而言之,此四种传播形式,又可分为内在传播与外向传播两种类型。所谓内在传播者,乃个人体内传播,亦为个人内在思维活动之谓也。个人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并感受外界信息刺激后,必然进行认知、辨别、选择、理解和利用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并由此建立内在思维循环系统。所谓外向传播者,乃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形式所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以及由此而建立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系统。

就个人而言,健全的内在传播系统是其维持生存的基本保障,良好的外向传播系统则是其追求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健全的内在传播系统能够帮助人们冷静地审视和过滤外来信息,吸纳、消化、利用和存储有利信息,并舒缓外来信息所引起的不利刺激,使主体保持心态平衡。良好的外向传播系统可以帮助人们敏锐地捕捉一切有利的外部信息,并将自己所持有的资讯、意见、经验和态度与外界交流,从而将内在传播系统与外向传播系统有机结合起来,由此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个体和外部世界处于和谐共振的状态。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健全的内在传播系统和良好的外向传播系统,并使它们良性互动,则其生存与发展无忧也。一个团体或一个社会如果同时具有健全的内在传播系统和良好的外向传播系统,并使它们良性互动,则其稳定与繁荣必会实现。

但是,现实生活之中,同时具备这两种健全而良好的信息传播系统的个人与社会为数不多。《易》云:“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正是由于内外传播系统不畅通,个人往往乐极生悲,社会往往动乱相继。君不见,多少中小学生因学业重负而离家出走;君不见,多少天之骄子为迷情所困而高楼坠地;君不见,多少影视明星为盛名所累而香消玉殒;君不见,多少高官显爵为贪欲所诱而身败名裂;君不见,多少政团王朝因戕民以逞而分崩离析。内外传播系统之不畅,其危害竟至于此,岂不悲哉?此类悲剧一再上演,昭昭在目,震撼心魄,贤明君子不可不细察而深省也。

天地悠悠,时序绵绵,生命脆弱,理应珍惜。珍惜之道,生存与发展,传播双循环也!(原载《广州日报》, 2007年5月1日)人际网结“文革”十年,季羡林饱受折磨,人际交往尽失,精神几近崩溃。有《牛棚杂记》记其事:先生以牛鬼蛇神之身,甫出牛棚,邻人视若瘟神,避之唯恐不及。先生回忆道:“进商店买东西,像是一个白痴,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不敢叫售货员‘同志’,我怎么敢叫他们‘同志’呢?不叫‘同志’又叫什么呢?叫‘小姐’,称‘先生’,实有不妥。结果是口嗫嚅而欲言,足趑趄而不前。一副六神无主、四肢失灵的狼狈相。”

如是我闻,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存在着无形的人际交流网络。其中,每个人因各自身份、地位和职业的不同,而处于不同的交结点之上。此类结点,反映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诸人们相互之间的称谓,决定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态度及其亲疏程度,是谓人际网结。以此人际网结为中心,由近及远,生发开去,则为家庭、为单位、为社区、为社会也。由此,人们相互结成家人、亲友、邻里、师生、同学、同事、同行、领导、员工等诸种关系。人海茫茫,关系重重,交融互通,社会无形之巨网成矣。处此社会网络之中,个人显得多么渺小,多么脆弱!因是之故,个人欲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依从并屈服于社会网络。依从与屈服之道,端在建构与维护个体在此社会网络中所处之人际网结。通过此种人际网结,个人可以连通亲人、亲和同事、交结朋友。于是乎,亲情、友情与爱情俱至,阳光、雨露伴沃土常存。如此,个人之生存与发展,可以无忧矣。反之,人们若迷失或损毁固有之人际网结,则顿感失落,虽身居闹市,举目皆为路人,无异流落荒野。于是乎,茫茫然不知其所向,闷闷兮难以终其日。如此,个人之生存与发展,必然遭受困厄。

奈何人情乖张,世路崎岖,此类窘迫,每每多有发生。人们往往容易损毁或迷失自己固有的人际网结,而陷入迷茫与困顿之中。每际于此,困苦将会降临,人生遭遇挑战,网结面临废弛。然而,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正反之相合,新旧之相因。旧有人际网结之崩坏,抑或恰为新型人际网结萌动之先声。处此迷茫困苦之中,世态炎凉昭显无遗,真情假意毕露眼底,自我反省清夜锥心。于是乎,认知趋于真切,品性臻至纯和,网结亟待重构。

人际网结重构之道,在乎亲情之慰藉,在乎友情之交流,在乎爱情之滋润,更在乎自身学识之充盈与人格之弘毅。然而,学识充盈与人格弘毅何由而得?曰唯读书而已矣。夫书籍者,知识之载体、智慧之源泉、人生之挚友也。平常之时,若能习而诵之,可以明事理,可以长见识,可以增智慧。困厄之中,若能捧而读之,更觉有如良师益友,可以随时畅谈,可以推心置腹,可以茅塞顿开。于是,心绪得以安宁,学识得以充盈,品位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善,人际网结得以重构矣。人生至此,可谓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美好生活重开新局。

人际网结,似乎缥缈而不可见,实则与每一个人须臾而不可离,值得珍视,值得维护,值得重构,值得从中汲取连绵不绝之智慧。(原载《广州日报》, 2007年12月3日)《新闻传播学》第三版说明《新闻传播学》第三版是在该书第二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此次修订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随着中国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新闻传播理念与时俱进。作为新闻传播学教材,有必要及时关注和反映这方面的进展。另一方面,契合新闻传播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本书先后3次改版修订,11次印刷,累计发行量达43 000册。有鉴于此,暨南大学将本书纳入研究生教材建设计划,本人亦乐观其成。

基于上述考虑,此次修订主要变化有三:其一,将原第四章第一节“传播符号”扩充并独立成章,是为第四章。而原第四章“新闻传播过程”其余部分,则作为第五章,以下依次类推。其二,为反映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新变化,更新了一些重要数据,丰富了一些理论观点。其中,特别重要的有两处:一是在第三章第二节“新闻传播媒介”中增加了第五目,即“媒介融合及其发展趋势”。这部分的资料和初稿是由我的研究生潘成均同学提供的。二是在第八章第四节“新闻精品及其新闻美”中增加了第三目和第四目,即“新闻传情”与“新闻审美意象”。另外,在第二章“新闻”第一节中,将第三目析解为第三、第四两目,即第三目“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和第四目“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其三,考虑到新闻传播事业的经营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删除了原第七章第五节“新闻传播事业经营管理”。

本书修订,可谓积累于平时而形制于一刻。吾人不才,唯有以勤补拙,择善而从。为尊重历史,感念同仁,仍将此前各版后记收录于后。古人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当今社会急剧变化,有识之士理应诚信为本、敬业无忧,以为学术之风范。蔡铭泽2010年8月于广州松泉居《新闻传播学》第四版说明

检视本人治学经历,至今已发表近百篇论文,出版或参撰专著20部。这些均是作者心血之作,其中尤为满意者有二:一是《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二是《兴稼细语》。现在,暨南大学出版社决定将《新闻传播学》再版第13次印制,发行量可望突破50 000册。倘若如此,本书或可成为本人满意的第三本书。书逢其盛,由来有因。作者身处南粤,求真务实,对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敏感话题敢于发表见解。历史证明,这些见解并无不妥,已获广泛认同。暨南大学出版社人文社科分社总编辑潘雅琴严格把关,求善求美,精益求精,只言片语,未敢稍纵,从而提升了本书的质量和品位。这次修订,在保持第三版主题架构和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更新了部分数据和案例,调整了有关新媒体发展的论述,大量压缩了事例性和过程性的论述,并且在每章之后各增加了一篇有针对性的“兴稼细语”小品文。其中,第三章第二节第四目“网络媒体及其传播特点”和第五目“媒介融合及其发展趋势”由麦尚文博士协助修订。借此机会,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本书的专家学者、广大读者、同事、朋友和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蔡铭泽2013年12月于广州松泉居《<向导>周报研究》后记《<向导>周报研究》包括主体和附录两部分。主体部分是专门针对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所做的研究,它是在作者20世纪80年代硕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其中,个别内容虽曾发表,但绝大部分属于第一次面世。附录部分则为作者已发表的有关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方面的论文。可以说这是一部“朝花夕拾”或“旧梦重温”式的文集,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求学治学的发展轨迹,也可以隐约窥见时代大变局中知识分子思想解放的心路历程。

作者出身于湘北贫苦农家,适逢邓公拨乱反正,才有机会上大学深造。本科入读中共党史专业,这在当时可谓“显学”,据说学成毕业后可以从政为官。随着市场经济大潮不断高涨,“显学”渐“隐”,盖因其政治性太强而科学性受限也。其实,中共党史属于历史科学,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部分,既非超越海岳,亦可忝列学林。遵循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的路径,我自然进入了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领域,并注重从史论结合的角度研究新闻传播学。求学问路,幸赖诸多良师益友提携。他们的帮助与教诲,令人终生难忘。唯天性愚钝,建树甚微,无以报答师友于万一。然则,以师为范,孜孜求索,启迪后学,不亦乐乎?

大凡动乱岁月度日如年,太平时光转瞬千载。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神州变化天翻地覆。不经意间,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过去种种,有的已经逝去,有的正在淡漠。唯一不变者,实事求是,思想解放之精神也。收入本书的所有论文,均是作者在体验我们民族思想解放的过程中,实事求是、独立探索之心得。书中所涉及的一些内容,在当时属于敏感话题,需要理论勇气和科学精神去面对。正是本着这种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和科学精神,本书才有面世的价值。不过,本书的主体部分,即关于《向导》周报的研究毕竟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研究成果。时过境迁,学术界包括中共党史学界对许多问题甚至是一些敏感的问题已有了全新认识。但是,限于本人现有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本书未能吸收这些新的研究成果,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忠实于历史原貌,贯彻实事求是精神,又是作者始终坚持的治学态度。故此云尔,聊以自安。

本书出版,得益于暨南大学领导历年来倡导的严谨治学的风气,得益于暨南大学董事梁仲景先生对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资助,也得益于我指导的研究生颜开云同学对书稿的认真校对,更得益于贤妻李伊和爱女文逸长期以来对我安于清贫、心向学问的理解与支持。对于领导、朋友和亲人的关心与帮助,本人深致谢忱并永志不忘。蔡铭泽2004年孟春于广州暨南园(本文为《<向导>周报研究》后记,该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新时期厂东报业发展研究》后记

本书是由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研究”结题报告修订而成,是个人负责、集体协作的成果。

早在1995年初,本人即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不过,由于主持广州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的工作,分身乏术,无暇顾及。1999年5月,本人调入暨南大学新闻系工作。在此前后,“无官一身轻”,心身俱自由,完全沉浸于此项研究,好不快乐!曾记得,每天骑一辆旧自行车到广州图书馆和暨南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大街小巷,飘然而过。人我不识,了无干扰,物我相忘。在这种悠闲的环境中,我查阅了1976年10月至2000年的《南方日报》,并摘抄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打下了研究新时期广东报业的初步基础。

2000年3月,暨南大学任我为新闻系主任。继而学院成立,忝任常务副院长、院长以迄今日。暨南大学新闻学学科历史悠久、影响巨大、中兴任重。本人才疏学浅,唯殚精竭虑,不负厚望。在这种情况下,主持省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无疑是艰巨的任务。该课题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结题时间又非常急迫,结果未必能遂人意。好在作者及合作者已尽心力,由此稍感安慰。

科研课题和本书的框架由本人提出,主要资料由本人搜集和提供,各章初稿由本人和课题组其他成员撰写。大致来说,前十章是本书主体部分,第十一、十二章属于附录部分。除本人之外,参与写作各章初稿的人员分工如下:杨洸(第一章),杨亚军(第二章),陈义珠(第三章),何又华(第四章、第七章部分),刘兢(第五章),蔡铭泽(第六章、第七章),陈雨(第八章),吴凡、彭莲萍(第九章),支庭荣(第十章),张妍、陈洁娜、林如鹏(第十一章)。附录一“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大事记”由本人汇集,张晓斌提供了其中有关深圳特区报社的部分内容;附录二“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一览表”由胡一平编制。薛国林对第九章的初稿进行了初步修订。此外,麦尚文为本书提供了部分资料和初稿,因体例所限,他的研究成果未能在书中体现。所有稿件均由本人最后剪裁定夺,有些章节实际上属于重新写作。

本人不才,且无慧心,对研究课题的把握未能进入痴迷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最终成果应该达到的高度。但合作者能够戮力同心,本书内容均属创新之举,这又使我稍感无愧于神明。对所有参撰同仁的通力合作,本人深表谢意。对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办公室、暨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和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及我同事和好友林如鹏、刘家林、董天策、曾利斌等的关心和支持,一并致谢。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李伊和女儿蔡文逸。她们的关心和鼓励使我能全身心地投入本书的写作和修改。书稿的完成,实有她们的一份功劳。聊表于此,以志不忘。蔡铭泽2006年1月于广州暨南园《新闻细语》开篇辞

书名《新闻细语》,源自“兴稼细语”一辑。“兴稼”者,兴盛之庄稼也。云梦古泽,荆楚丘陵,有小山村“书稼冲”者存焉。盖先祖书香传家,农耕谋生,地名含有耕读为本之意。作者生长于斯,梦绕魂牵,丝毫未敢相忘。佳名惠我,好学喜文,每于教学科研之余,辄将治学、为人、处世之心得著述为文发表。此类小品从现实生活出发,谈天说地,论古道今,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寒来暑往,日积月累,竟数十篇,粲然可观。于是,不揣冒昧,细加剪裁,编辑出版。“细语”者,细雨也,微言也。作者少怀壮志,奋斗不已,常思有所作为。奈何时运多舛,资质愚钝,事功碌碌,教学、科研和行政,均无大成。其人也微,所言者轻,未可示人。然“诗圣”有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仿效先贤,附丽雅趣,愉己悦人,不亦乐乎?若能悦君子而就有道,斯愿足矣。

书分四辑,内容如次:

一曰“兴稼细语”,收录小品文30篇。此类文章,各自成篇,内容相异,观感不同,唯以写作时序为编次。其为文也,选题新而奇,篇幅短而精,旨趣高而远,文辞质而朴,心志专而用力勤。诵读之下,略能见其为人处世之道,或可窥其格物致知之理。教化之功岂敢奢言,心香一瓣奉献真诚。

二曰“建阳千秋梦”,收录游记散文7篇。建阳者,闽北古邑,丹山碧水,人物俊逸,理学渊薮,蔡氏远祖之故里也。慎终思远,抚今追昔,吾有志于此久矣。于是,依武夷而访舂陵,顺潇湘而下衡岳,乘波涛而入洞庭。故乡山水常在心中,家国情怀时萦脑际。循此以进,印度古国,澳洲新邦,景物各异,气象万千。风土人情增见识,名山大川壮魂魄,理学佛教益心智,和谐社会惠众生。

三曰“教坛风雨路”,收录访谈、演讲10篇。作者南下广州,十有三年,先后在广州师范学院和暨南大学任教,并主持两校新闻院系工作。领导关怀,同仁戮力,两校新闻教育,各有所成。广州师范学院新闻系规模初具、特色鲜明,暨南大学新闻学院老树新枝、申博成功。其间,聚才谋事,教书育人,凝聚几多心血。事业遂而身不居,车马稀而嘈杂远,心神宁而智慧生。天高地远,思域无垠,正是读书养性之时。存此数篇,教坛风雨,任人评说。

四曰“新闻细语”,精选论文13篇。作者本于史学,转道新闻,已逾25年。历年发表论文近70篇,出版专著3部,幸无懈怠。迩来学风浮华,官焰狂张。返身自省,与时俱进者有之,故弄玄虚者殊无。入选论文,面世有年,文责敢自负,学界无异论矣。秉实事求是之素志、持史论结合之方法,关注南粤新闻界,为论文三大特色。直面客观,实事求是,学术勇气之谓也;以史为据,论从史出,治学态度之谓也;关注南粤,连通中外,学术视野之谓也。青年学子,有志南方,有观之者,当不疑焉。

新书期望付梓,获辞院长之职。同仁念旧,赞助出版。世风不古,余茶尚温,夫复何求?!贤妻李伊,秀外慧中;爱女文逸,学业有成。悉心体贴,慰藉我心。奉献此书,常享天伦。蔡铭泽丁亥新春识于广州暨南园(本文为《新闻细语》序言,该书由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朝花夕拾温旧梦《兴稼传播史论集》是作者历年来所发表的新闻传播学方面的论文选集。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收录作者20世纪80年代研究中共党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所发表的8篇论文;第二辑收录作者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及任教期间所发表的有关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的7篇论文;第三辑收录作者1994年南下广州以来所发表的关于当代新闻事业史特别是关于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史阶的8篇论文;第四辑收录作者历年所发表的新闻传播理论方面的9篇论文。上述32篇论文大致以文类分,并按照发表时间之先后排列。可以说这是一部“朝花夕拾”或“旧梦重温”式的文集,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求学和治学的发展轨迹,也可以隐若窥见时代大变局中知识分子思想解放的心路历程。

作者出身于湘北贫苦农家,适逢邓公拨乱反正,才有机会上大学深造。本科入读中共党史专业,这在当时可谓“显学”,据说学成毕业后可以从政为官。后来,随着市场经济大潮不断高涨,“显学”渐“隐”,盖因其政治性太强,科学性受限。其实,中共党史属于历史科学,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部分,既非超越海岳,亦可忝列学林。遵循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的路径,我自然进入了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领域,并注重从史论结合的角度研究新闻传播学。求学问路,幸赖诸多良师益友提携。他们的教诲与帮助,终生难忘。唯天性愚钝,建树甚微,无以报答师友于万一。然则,以师为范,孜孜求索,启迪后学,不亦乐乎?

大凡动乱岁月度日如年,太平时光转瞬千载。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神州变化天翻地覆。不经意间,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过去种种,有的已经逝去,有的正在淡漠。唯一不变者,实事求是,思想解放之精神也。收入本书的所有论文,均是作者在体验我们民族思想解放的过程中,实事求是、独立探索之心得。书中所涉及的一些内容,在当时均属敏感话题,需要理论勇气和科学精神去面对。正是本着这种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和科学精神,本书才有面世的价值。

本书的出版,得益于暨南大学领导历年来所倡导的严谨治学的科学研究风气,得益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同仁的关爱,也得益于我指导的研究生朱家佳同学和田博同学对书稿的认真整理,更得益于贤妻李伊和爱女文逸长期以来对我安于清贫、心向学问的理解与支持。对于领导、朋友和亲人的关心与帮助,本人深致谢忱,永志不忘。蔡铭泽2012年10月于广州松泉居(本文为《兴稼传播史论集》序言,该书由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头版头条有学问

因研究需要,我曾系统查阅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南方日报》。在此过程中,该报一批有名的记者和他们的优秀新闻作品与我颇有“神交”,谭立谋同志就是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位。后来,蒙朋友引见,我有幸结识了谭立谋同志,同他有了较深入的交往,有了更多向他学习的机会。

现在,他从自己30多年来所发表的近200篇头版头条中选取100篇结集出版,并给予我先睹为快的机会。我认为,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新闻业界、新闻学界和新闻教育界,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这本书名为“头版头条的学问”,学问在哪里?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领略本书的风采:

第一,头版头条是报纸特别是党委机关报的“眼睛”和旗帜,“眼睛”明亮,旗帜鲜明,自然显示出报纸的水平和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新闻才能成为头版头条呢?怎样才能写出头版头条新闻呢?一般说来,一条新闻能否成为头版头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那些具有权威性的重大事件、具有指导性的新举措、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和事件、具有群众性的现实话题都是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这样的新闻都可以成为头版头条。要抓住和写出这样的新闻,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否则就很难上头版头条。这是《头版头条的学问》一书中所昭示的一条重要经验。正如谭立谋同志所指出的,“省委机关报一项重要任务,是根据实际刊登思路、方向、路径性的东西。我写的报道常常受到党政领导的重视,就是因为写了这些,他们看了受到启发,得到教益”。因此,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新闻工作者或其他行业的人员,要想事业有成,必须想大事、抓大事,要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第二,头版头条是新闻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产物,从中可以体现新闻工作者新闻理论水平和新闻业务能力的高下。谭立谋同志之所以能发表近200篇头版头条新闻作品,被冠以“头条记者”的美誉,是因为他具有良好的理论修养和扎实的新闻业务根底。一个成功的新闻记者起码要打好三个“根底”:一是要有心,即要时时刻刻注意发现和发掘能够成为头版头条的新闻,这是成功的基础和动力;二是要关注大事,即要时时刻刻了解和领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是衡量能否上头版头条的标准;三是深入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发现和发掘头版头条的唯一途径。收入本书的新闻作品均反映出作者这三方面的“根底”,并体现出“实”“新”“快”“高”的特点。所谓“实”,就是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际生活中发现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实,通过对这些新闻事实的报道和宣传,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事实,解决和克服现实困难。所谓“新”,就是所发现的新闻事实具有全新的内容和意义,能够引发人们积极思考,顺应和推进时代发展的潮流。《南粤新经济产业异军突起》一文从2000年上半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占广东省工业总产值两成的统计数据中敏锐地意识到:“新经济产业正在我省兴起,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即将来临。”这种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观点的敏锐和勇气,实在难能可贵。所谓“快”,就是要抓住新闻的时效性,以最快的速度将新闻传递出去。《部署支援鄂湘赣救灾》一文从采访、写作、送审到发表,仅用1.5小时,及时报道了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重要会议和决策。所谓“高”,就是从具体实际出发,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高州13万吨荔枝销售一空》所反映的虽然仅是高州一地的事实,但它却回答了一个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问题:果多不愁卖,低价能增收,关键是要打造完整的产业链。这样的佳作在本书中俯拾即是,不胜枚举。

第三,头版头条的魅力何在?这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新闻作品的背景,谭立谋同志对自己的每篇入选作品均做了详细的“解读”。这种“解读”对广大读者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它有利于广大读者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管窥记者发现、提炼和拓展新闻素材的思维过程。在对《广东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一文的解读中,作者从新闻的发现(省政府宣布基本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新闻的发掘(进一步调查核实各方面的工作和数据)、新闻的提炼(广东省在全国各省区率先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以及世界贫困人口的扩大),到新闻的表现(跳出会议写新闻、从全国看广东、从世界看中国、从过去看现在),都有详细的交代,读者从中可以领略新闻的发现美和智慧美。由作者解读自己的作品,这在同类新闻学书籍中是不多见的。这种自我“解读”,不仅对读者具有启发和示范的意义,而且有利于推动新闻批评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新闻院系纷纷开设了一门新的课程——新闻批评学或媒介批评学。虽然这门课程尚处于幼稚阶段,但仍然深受新闻院系师生的欢迎。谭立谋同志对自己作品的“解读”为新闻批评学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生动范例,这为进一步加强新闻学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增加了新的途径。

本人从事新闻传播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年,对广东新闻界也不能说完全陌生,但对实际新闻工作毕竟是“门外汉”。以“门外”之人,议“门内”之事,难免有隔雾看花之嫌。严格地讲,这篇文字不宜称为序言,至多只能算做一篇读后感而已。信耶?非耶?作者哂之,读者鉴之。蔡铭泽2003年8月于广州暨南园(本文为谭立谋著《头版头条的学问》序言,该书由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老大无伤悲

高州曾氏北洋君,本乃萍水相逢,臻于至善之交。究其所以,盖经历与命运同脉也。曾父业医,救死扶伤,有恩名于粤西。继其业者,君之兄石江先生也。

石江先生职业行医,时而为文,医德文名俱佳,其文集成书曰《老大无伤悲》。予蒙赐稿,先睹为快,不揣浅陋,辄发感想数端以为序。

全书分为“艰辛起步”“人间冷暖”“亲情师恩”“游历养生”四个部分。作者以自身经历为中心和主线,涉及父母乡亲,连接古今中外,描绘了风起云涌的时代画卷,歌颂了悲欢离合的人间真情。

作者生于名医之家,耳濡目染,自然选择了医生职业,也选择了一份对社会的沉重责任。我们看到:初次施救的成功和乡亲们的赞赏使他满心喜悦,决心当一个好医生;在自己中毒轻度眩晕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出诊,挽救了同样中毒的工友的生命;在冷雨寒风之夜,他用小推车护送难产孕妇到卫生院,使其转危为安;他为在那苦难的年代能有一方“在苦楝树和竹林掩映下”的净土——“肺痨寮”而感到欣慰;他为能在国际游轮上救助外国患者而感到自豪;甚至在退休之后,他还以身作则,劝导人们多读书、多运动,少抽烟、少喝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医者父母心,其心恳恳,其情殷殷,感人至深。

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固然为医者刻苦修炼之所致,亦为故乡风情自然熏陶之结果。古邑高州,山川秀美,民风淳朴,文教发达,英才辈出。奋迹南粤而心系中原的民族英雄冼夫人诞生于这里,机智多能且忠贞不渝的高力士曾在这里度过童年,道行高洁爱民如子的潘茂名在这里留有美誉,苦读成才的“鞭痕进士”曾次风一直为乡里传为佳话。作者父亲曾有斌先生为国民革命军中校主任医生,广东省第三防疫队队长。抗日战争中,他奉命率队赴廉江防疫治病,有功于邦国,并获国际红十字会奖章。后来虽经历政治运动之折磨,但从无怨愤之心,始终教育子女爱乡报国。此外,我们还能看到众多心地善良的平凡人。例如,乐于助人,不谋私利,心比金子还高贵的“爱心哑舅”;虽然蒙受不白之冤、仍然正直仁爱的项凡老师;甘于清贫、爱憎分明的“穷快活”晚叔……作者以朴实的文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弥足珍贵的乡情、亲情和友情的画卷。正是在这种父母之爱、邻里之情、师生之谊与同事之义的古邑仁风之中,作者得以健康成长,并以一片赤诚回报社会。

当然,生活中也会遇到风雨,明媚的阳光有时也被乌云遮盖。与同龄人一样,作者也经历了那苦难而荒唐的岁月。早在“文革”之前,作者的父亲即蒙冤案而被开除公职,全家陷入困顿。身为长子,他担负起全家生活的重担。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节衣缩食,甚至冒着被病菌感染的危险而延迟在传染科的实习,为的是获得每月12元的营养补贴。虽然历经磨难,但作者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始终未改。喜得东风吹大地,神州处处展新容。作者无比欢欣,庆幸自己终于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庆幸祖国从此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

由此可见,书中所表达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情怀,而且也是对社会历史的忠实记述,是对人性之美的歌颂与彰扬。唯其如此,本书才具有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如诗,如画,如歌,如史,《老大无伤悲》兼而有之。

大医真诚,德艺双馨,人生无悔,石江先生之谓也。蔡铭泽2005年10月于广州暨南园(本文为曾石江著《老大无伤悲》序言,该书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少年爱画今圆梦——喜读北洋兄中国山水画近作

北洋君能文,吾知之久矣。至其能画,则闻之甚少。近日聚会,有幸目睹其山水画新作,令人赞叹不已。友人谭君尝言:“北洋先生不但会画,而且是画坛高手。为文作画,一直是他少年时代的梦想。”今观其画,此言不虚也。

从茂名日报社领导岗位退休后,北洋君心态纯净而开朗,专心致志重圆少年时代画家之梦。每有新作,他即传送于我,让我先睹为快。其中,《贡园荔红》《红土香芒》《鉴江荔红》《春山李花白如雪》《秋山果熟酸生甜》等画作均令人眼为之亮,心为之爽,意气而为之欣欣然也。当年,他采写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手植荔枝今年挂果百颗》荣获广东省新闻奖的一等奖。现在,他的画作《贡园荔红》融古今风物于一体,反映了同一重大主题。而巨幅画作《鉴江荔红》尤有新意:百里鉴江,一川碧波,两岸红荔,万千房舍,红墙星排,掩映其间,足以彰显高州农村改革开放的勃勃生机。

北洋君作画也,不慕他乡之名山大川,独钟情于家乡大雾岭之山水。自20世纪60年代起,他曾经在这里工作达十五年之久,对这里的风土人情了若指掌,怀有深情。《春山李花白如雪》和《秋山果熟酸生甜》,是两幅地方色彩浓郁的佳作。春天里,漫山遍野的李花迎风怒放,漫天飘舞。秋风中,深山野岭的山楂果,由酸变甜,红艳欲滴。两画各有一道奔流不息的山溪,加上新修的农居和公路,呈现出一派春华秋实、物茂民丰的景象,寄托着作者对大雾岭山水和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

少年时代,北洋君曾拜师学艺,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退休之后,他经常到“岭南书画林”向各地来茂的书画名家请教,并拜本地名家张宗俊先生为师。勤学苦练,终有所成。更为可贵者,北洋君的圆梦并非少年时代一味追求的“名画家”的桂冠,而是追求潜心作画过程中的享受与快乐。吾尝有言,无所求方能有所成。今观北洋君之所为,或有大成者可期焉。

人生少年谁无梦,唯有执着竟其功。风流回首繁华地,化作山水笑谈中。聊以此篇敬祝北洋君创作出更多好画,身心畅快,圆梦欢乐!蔡铭泽2008年9月于广州暨南园(原载《茂名日报》, 2008年10月29日)附录蔡铭泽著述目录一览

著作:

论文:苦难是一所大学

时下,社会转型,各行各业竞争激烈。产品竞争、营销竞争、品牌竞争、创意竞争,乃至衣食住行、职位升迁、政权更替亦有竞争。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然而竞争之主体,人也,故人才竞争乃竞争之本。人才之所何出?曰:苦难是一所大学。

天地广阔,人生其间,艰难跋涉,渺无徼焉。《周易》于乾卦、坤卦和屯卦之后,即列蒙卦。此何故也?蒙者,难也。天地初开,人生降临,迷蒙混沌,苦难随之。由此可见,大凡人生在世,必经艰苦之磨难,然后方能有所成就。此乃天造地设、势所必然、人所不能幸免者也。

劳苦大众,终日劳作,养家糊口,犹感未足。若遇凶年,更有衣食之忧。如是,岁积月累,贫穷相逼,何曾一日无忧耶?至若豪富之家,锦衣玉食,似无困苦之可言。然其逐利之心不已,欲望之壑难填,更加习性享成、腐化堕落,难免坐吃山空、乐极生悲。是以贫富不论、贵贱不分,人人皆有顺逆,家家苦乐相随。此乃人生之常态、世道之常理也。

苦难随时都有,无处不在,人人皆有可能遭而遇之。谚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此之谓也哉。其实,艰难困苦并不可怕,全在当事人如何应对耳。若平庸邪闲之辈,遽然遭遇而惊慌,颓然叹息而失措,甚或装神弄鬼,终至一蹶不振,为苦难所吞没。若强健高洁之士,虽遭重创而精神不乱,面临困苦而意志弥坚。假以时日,否极泰来,苦尽甘来,又是瑞丽艳阳天,正可遂其青云之志。故老子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此乃千古不易之真言也!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无声,风扰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石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之,于是愤发为文,流传久远。唯其如此,苦难可以涵养浩然正气,孕育卓越英才,成就辉煌人生。面对苦难,孟子勉励人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身披腐刑,太史公司马迁隐忍苟活,发愤著述,终于成就千古不朽之《史记》。由是,太史公深切感叹:“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宝剑锋自磨砺出,困苦艰难显英雄,此乃人才成长不二之途径也。

人生皆有苦难,苦难成就人生。或曰,生命不逝,苦难不止;苦难不止,奋斗不息。此何故耶?著名画家吴冠中云:“作画亦如人生,痛苦未有已时。盖作品之产生,无异于生命之孕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痛苦之至也。”作品之成形,必有满意与遗憾之别。面对遗憾之作,悚然见其短而改正乏力,自然痛苦。若属满意之作,欣慰之余,则又会产生新的创作欲望。于是,怦然心动而孕育新生,无异于反复自我折磨,新的苦难亦随之而至。如此循环往复,人生苦难,永无了结之日。然新的苦难意味着新的希望,新的希望激励新的创造,新的创造孕育新的成功,新的成功铸就新的辉煌。苦难,希望,创造,成功,辉煌。故曰:苦难是一所大学。(原载《广州日报》, 2007年9月24日)智慧最美丽

吾师普宁方先生,年逾八旬,鹤发童颜,耳聪目明,笔耕不倦,著作等身。登台授业,文思泉涌,丽辞云飞,恣肆汪洋,尽情挥洒,气概非凡。其思维之精妙、文辞之锦绣、姿态之优美,睹者皆陶醉,闻者尽赞叹。美哉方先生,智慧最美丽!

美之为物者,客观外界事物因其符合人的需要而于人们心灵之中所引起的美妙感觉之谓也。山川峻秀、江河奔涌、大地芬芳、绿树红花、青春年少、倩影妙音,皆美也。然而,这一切均须通过人的心灵去感受、去发现、去欣赏、去想象、去创造。因是之故,智慧之美乃美之源泉、美中之最也。“智慧”一词源自古代印度,属于“舶来品”一类。在印度古代佛教教义中,“梵”为宇宙最高之神,是万物主宰与生命之本源。而“智”“真”“乐”同为“梵”所具有的三种特性。作为其特性之一的智,是梵的一种精神性存在,是“内心之光明”,含有认识与行动之意义。在中文词汇中,与“智慧”相近者为“智力”。所谓智力者,乃是人的观察、判断、思维、想象和发明创造能力之总称也。若以一人之身而兼具上述诸种能力,其优异卓越之资,可想而知也。

智慧之为美者,美自何来?曰:顺天理而察人道,竟事功而惠众生,远灾祸而享吉庆也。天地迷蒙,人生其间,困难重重。物竞天择,趋利避害,逢凶化吉,智慧生焉。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此为势所必至,理所当然也。智者仰观天文、俯察地理、顺应时序、体悟人情、动静相宜、进退有据,故能顺遂昌盛而无忧也。

然而天道冥漠,世路崄巇,智者何为?其必曰:善怀万物,谦卑虚己而已矣。《易经·谦卦》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美哉斯言,至哉此理!大凡智者必为仁者,怀谦必能行善。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又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由此可见,智仁兼具者心系天道而善怀万物,故能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如是,则天地广阔、万事顺遂,达观超然矣。

岁次丙戌,时值隆冬,欣逢先生八十华诞。在京同门,雅集以庆。吾在南国,不能与盛。撰此小品文,敬先生寿。(原载《广州日报》, 2007年5月11日)历史与现实

向西,向西,再向西!飞机向西,火车向西,汽车还向西。由广州而兰州,由兰州而酒泉,由酒泉而敦煌。于是,我看见了皑皑的雪山、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沙漠与茵茵的绿洲。

置身于这浩瀚无垠的沙漠绿洲之中,徘徊在这古老神奇的西北高原之上,每个人饱览风情之余,必定生发种种奇思妙想。商旅之客可能留意中外贸易之情形,民俗学家或许关注西北民族之融合,艺术爱好者更易沉醉于洞窟画像之造型,环保人士必定感叹那沙进人退之忧伤。本人爱好历史而业专新闻,自然热衷于历史与现实之关联。

何谓历史?何谓现实?世人于此,皆能举其要义:历史者,业已逝去之事实、汗牛充栋之记载、虚无缥缈之时空也;现实者,物质世界之现状、芸芸众生之俗相、转瞬即逝之时光也。表面看来,历史与现实迥然相异,了无关联。然而,穿行于流光溢彩的敦煌市区商肆之间,流连于幽静深邃的莫高窟画廊之前,吾对于历史与现实之关系,却别有一番感慨。历史与现实在此紧密相接,彼此难分,一体天然。

西哲克罗齐有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此何谓也?或曰,所谓历史者,乃过去之事实在当代人心灵中之复活也。昨天之现实演化为今日之历史,今日之现实积淀成明天之历史。但是,并非所有现实都能够演化为历史,也不是所有历史都能够复活于当代人心灵之中而再现于现实。现实中,只有那些具有重大影响和重要思想价值的人与事才能进入历史时空;历史上,只有那些曾经深刻影响人民大众生活的人与事和那些长久闪烁智慧光芒的言与行才能感召当代人之心灵。因是之故,克罗齐氏进而断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依此推而广之,吾人亦可断言:衣食住行者为现实,道德文章者为历史;一己眼前之私利者为现实,大众远久之福祉者为历史;平庸苟且者为现实,卓尔高蹈者为历史;万事繁杂者为现实,事理精华者为历史;周旋应酬者为现实,静寂沉思者为历史。诸如此类,一言以蔽,曰:物质具象者为现实,精神思想者为历史。

物质具象者,吾所欲也;精神思想者,亦吾所欲也。一个人如果仅仅幻想于历史之中,那他必定难以立足于现实,也无法正确理解历史。一个人如果仅仅沉湎于现实之中,那他只能混迹于现实,而终究无缘于历史。因此,芸芸众生如我等之辈,理应既立足于现实,又怀抱乎历史。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科学地把握现实,积极地创造历史。(原载《广州日报》, 2008年4月24日)礼仪之于少年

每天清晨,早起运动,必从小学门前经过。但见队列齐整,彩旗招展,歌声嘹亮,誓言铿锵。不问可知,学校正在按例举行升旗及训导仪式也。仪式之内容,约略可分为升国旗、唱国歌,及校长训话之类。至于校长训话之内容,亦毫无例外地是些宣讲大好形势、传达上级指示、表扬先进典型、批评落后分子之类的大话、套话、假话和空话。间或有领导光临或老板赞助,此类仪式则更显张扬。主席台上,官分高低,人论贵贱,座列有序,赞誉有加。这是某某官,那是某某长,还有某某大老板。更有一帮礼仪小姐,裙衫华丽、皓齿明眸、玉臂晶莹、亭亭玉立、笑靥如花。活生生一幅成人现实社会钱权交易、名利显摆与色相引诱的活剧上演于这庄严的礼仪之上,印入了那纯净的少年脑海之中。

礼仪之于少年,其影响如此之大,不可不深究也。夫礼者,履也,所以事鬼神而致福祉也。仪者,式也、刑也,所以齐法度而一言行也。古人蒙昧,每逢大事,必执礼器以事鬼神。其目的在于通过祭祀鬼神的仪式来维系和巩固血缘宗法制度之统治。由此可见,所谓礼仪者实乃统治者为维护与巩固特定的社会秩序而因袭或创设的道德规范及相应的礼节与仪式之指称也。

中华古国,宗法久远,帝制悠长,号为礼仪之邦。各种礼仪,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形式复杂,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以人生成长之过程而言,出生即有满月礼,稍后又有入学礼、成人礼、结婚礼、寿诞礼,及至寿终正寝,还有丧葬之礼。从社会管理之角度而言,入朝有觐见礼,工程有奠基礼与落成礼,征伐有誓师礼与凯旋礼,入会结社亦有宣誓礼,甚至政治学习还有所谓“雷打不动”的开会礼。由此可见,人之出生入死无不有礼仪之相随,事之衣食住行无不有礼仪之笼罩。礼仪哉礼仪哉,其功用广大如此,岂不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礼仪之所以能发挥如此重要之影响,主要在于它利用宗教形式与民族习俗将其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并进而由此规制人们的行为方式。于是,各类礼仪便有了塑造人物之性格、增强社会之认同,与维持管理秩序之功能。大而言之,礼仪可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小而言之,礼仪可以“立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然而,欲礼仪真正发挥作用,必先使其形式与内容均符合人民大众之需要,使其与社会风尚高度契合。尤为切要者,凡属礼仪,必定庄严圣洁,因而其主持之人必须心地纯正、道德高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唯其如此,礼仪方能愉悦耳目,抚慰心灵,化为行动。否则,倘若礼仪仅为一时之需,应景而作,则其必定内容荒谬,形式怪诞。若加之主持者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则此类礼仪非但毫无教化少年之益,实有污损纯真心灵之害。因是之故,处此社会风尚礼崩乐坏而见利忘义之际,各类纷繁复杂之礼仪多不如少,有不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