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5 18:28:53

点击下载

作者:莫秀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建国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建国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试读: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设立的一类重要项目,旨在鼓励广大社科研究者潜心治学,支持基础研究多出优秀成果。它是经过严格评审,从接近完成的科研成果中遴选立项的。为扩大后期资助项目的影响,更好地推动学术发展,促进成果转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统一版式、形成系列”的总体要求,组织出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写在开篇的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不仅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进一步增强国家竞争优势方面也彰显巨大潜能。

不同于国外大多数国家产业结构发展的历程,中国产业结构演进有着特殊的轨迹,而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去考察这一历史变迁现象,将能更为真实、更为详细地展示国家主导型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宏观调控三者对产业结构思想演进影响脉络,勾勒出当代中国经济思想史、改革史的一个轮廓,一个侧面,并为理解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背景提供一个特殊视角,从而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对建国后60多年来产业结构思想的系统考察,主要是基于对这一时期政界改革思路和学术界相关探讨全面而又完整的梳理过程,这种开创性的梳理为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更深层次的认识尝试提供坚实基础。通过这次尝试可以总结出产业结构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与线索,能够为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的演进搭框构架,从而挖掘出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为下一阶段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供借鉴与启示。

本书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背景,结合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特点,将建国后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概括为4个专题,以时间为经,以每个阶段的主题思想为纬,在总结、整理和归纳前人思想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评价,从中提炼出中国产业结构思想史的演进脉络、线索和规律。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思想为第二产业的发展奠定牢固的思想依托和理论基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必经之路和过程。但不可否认的是,生产资料优先发展、消费资料的大众满足是这个社会得以运转的物质条件,而西方研究范式下的产业协调不过是马克思两大部类理论的再翻版而已。当然,马克思本人也曾经提及,两大部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当全社会的物质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变得更加趋于枯竭和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之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被倒逼上前,产业结构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势必双管齐下。

令人感叹的是,中央政府的引导和地方政府执行的坚决让国人充满信心,饱含希望。而经过轰轰烈烈淘汰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措施洗礼的国人,是否也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产业结构升级仅仅依靠行政手段和推倒过剩产能,这样的方式能否长久奏效?是否也会落入“越淘越多”的怪圈?我认为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创设监管制度,污染河流和空气质量的处以重罚,这似乎过于严厉但已经走到这一步感觉也无后路可退。所以我在第7章中从总体上指出目前中国产业结构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随后对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趋势做了前瞻分析,提出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动态模型,即要以产业互动为核心,以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为支撑,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依托,以消费资料适度优先发展为要义,以制度创新为保障。

当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到某种程度,那种基于经济学常识的最基本理念和顶层设计,是难能可贵的。探索可以涵盖中国发展模式的社会科学真理,是每一位科研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本书正是对这一探索的一个尝试。虽然我们似乎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但我相信,我们的每一次尝试,都将更近于我们一直在找寻的目标。2015年11月8日

导论

本章主要讨论以下五个问题:一是选题背景及意义;二是相关概念界定;三是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四是研究方法;五是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一、选题背景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作为这个世界综合体中最活跃的元素之一渗透于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宏观上看,产业将全世界浓缩在同一小小的村落;从中观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加明显,特别是像地处东亚的中国与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亚洲国家或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加强了经济交往;从微观上看,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产业企业出现软化的迹象,特别是美日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转移制造业的低端环节,引领了当今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潮流。[1]

首先是产业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愈发猛烈。产业经济全球化一方面表现为要素和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特别是资本这一最活跃的要素以其敏锐的嗅觉正努力寻找自己的利润空间。截至2014年底,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2]额1196亿美元。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而发展中国家也不甘落后,纷纷涌向海外投资,如2014年全年[3]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1029亿美元。另一方面表现为产业链在全球的分布和延伸。世界上几乎很少的产业或企业能够单独完成某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而普遍是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车间、销售网络和雇用工人,这样各国在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和取得比较利益的同时,也使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深,相互依赖不断加强。其次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性演进的趋势。汪斌采取新的视角即从地域空间结构角度将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分成四层次: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各地区产业结构、民族国家产业结构、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全球或世界经济产业结构。他指出,纵观全球范围内的四次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的原因在于该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转移的区域选择是基于相近或相邻的[4]区域,转移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性演进和提升。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五次产业结构调整,其方向是信息化、知识化和生态化。中国正在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适应全球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承接做好准备。第三是产业结构软化的趋势。“软化”一词源于计算机的软件,将其列入社会生活领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1981年,日本田地龙一郎教授等在一份专题报告中正式将“软化”一词用于经济领域。我国学者马云泽认为,应从两个层次来界定产业结构软化,第一层次是指在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软产业(主要指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所谓“经济服务化”趋势;第二层次是指在整个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对信息、服务、技术和知识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加深。他同时从概念上澄清了产业结构软化与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区别,产业结构服务化是狭义的产业结构软化,广义的产业结构软化还包括产业结构高技术[5]化、融合化、国际化、服务化等。统计表明,知识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20世纪初为20%左右,50~60年代为40%~50%,70~80年代为60%~70%,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这一比[6]例将达到90%。

但从中国国内来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工业化是必然的路径选择,而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首先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中国2014年的服务[7]业发展水平(48.2%),不仅远低于2006年世界高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水平(72.4%),而且也远低于中、低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水平[8](55.3%和54.6%),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还需要大力发展和扶持。其次新型工业化步履维艰。虽然说1998年以来的重新重工业化的加快发展是由以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主,包括城市化步伐加快和[9]国际产业转移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但其发展仍然是靠高额的投资推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新型工业化还任重而道远。再次是农业中传统农业还占较大比重,特别是西部大多数地区落后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居主导地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道路步履维艰,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是区域产业、城乡产业发展协同度不高,东中西东北部发展不平衡,富裕地区带动作用不显著,落后地区追赶动力不足;城乡发展落差平衡度越来越倾斜,执行力度有待加强。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回顾建国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就具有十分巨大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注释[1]参见李悦教授在2002年5月27日哈尔滨“绿色生产力”国际会议上做“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研究”的演讲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当前产业经济发展形势向全球化迈进,提出“产业经济全球化”的论点。[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2/t20140224-514970.html。[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2/t20140224-514970.html。[4]汪斌:《当代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性演进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5]马云泽:《产业结构软化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载《当代财经》,2004(4)。施祥正、吴进红等在《产业结构软化对贸易结构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一文中也持这种观点.《求索》,2006(9)。但目前对产业结构软化的含义未能形成定论,有学者认为产业结构软化就是产业服务化,如刘德学(2002)、杨国昌(2002)、邱英汉(2002)等。[6]施祥正、吴进红:《产业结构软化对贸易结构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载《求索》,2006(9)。[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2/t20140224-514970.html。[8]《国际统计年鉴》,2008。[9]吕铁:《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三十年的历程和经验》,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5)。二、选题意义(一)丰富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

从著名学者胡寄窗、谈敏等著的《关于建国后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看,没有涉及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研究,只有一些学者如思媚[1][2][3][4]、江小涓、姜建华、王金水等对产业结构某方面部分理论[5]演变进行了初步总结。在中国博硕士论文库中有作者方芳从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两方面阐述了中国的产业经济思想,但未详细具体从产业结构角度总结和评论;在读秀网站和全国总书目中进行查阅,孙[6]智君的《民国产业经济思想研究》、姜泽华的《中国产业结构升[7]级模式》均涉及产业结构相关思想,但都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本书通过对建国后60多年来的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提出了4个主要的产业结构思想,即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思想、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思想、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思想和产业结构升级思想,并分别阐述了4个不同的产业结构思想的演进轨迹、提出背景、演进特点和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完整梳理了这一时期政府改革思路和学者实践界的相关探讨,从而总结出中国产业结构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与发展脉络,所以关于建国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梳理将丰富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作用。(二)有利于制定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进入攻关阶段和深水区,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重点,但现实中三次产业之间、三次产业内部、区域产业之间、区域产业内部结构不协调,城乡产业之间、城乡产业内部结构非平衡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未显,再加上中国的产业结构演进有着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特点,所以有必要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去考察这一历史的变迁过程,进而加深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认识,并为产业结构的下一步调整提供借鉴与启示。因此,本书本着“以史为鉴”的原则,在总结以往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基础上,也对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趋势作了前瞻分析,指出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必须以产业互动为核心,以建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为支撑,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以消费资料适度优先发展为要义,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以相应的制度创新为保障。而产业结构调整也应从这些方面不断完善,所以本书的研究有利于制定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推动全国范围内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释[1]思媚:《试论两大部类协调发展思想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启示》,载《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江小涓:《理论、实践、借鉴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为例》,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6)。[3]姜建华:《新中国产业结构研究思想演进路径分析》,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4]王金水:《对邓小平产业结构思想的再思考》,载《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5]方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产业经济思想研究》,2006年硕士论文。[6]孙智君:《民国产业经济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7]姜泽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模式》,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一、产业相关概念(一)产业[1]

作为经济学概念的“产业”的历史并不长,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不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现代意义的产业概念是二战后随着日本等国家进行产业政策的实践以及相关的产业经济研究而出现的,并成为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在其经济学著作中指出:“所说的产业,包括在任何按资[2]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生产部门。”马克思在这里强调了“产业”是指物质生产部门;马歇尔曾提出过产业的概念,但只不过是以“代表性企业”而命名;在西方经济学界和西方国家的统计中,产业是指各种制造或供应货物、劳务或收入来源的生产性企业或组织。它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如农业、工业、建筑业,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服务、文化教育、医疗保健、旅游业等部门。这是在极其广泛意义[3]上使用“产业”这一概念;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把产业定义[4]为生产直接相互竞争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

中国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产业是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从事同类物质生产或相同服务的经济群体。它不仅包括生产部门,还包括流通部门、一般服务行业和文化教育、公共服务业等。如金碚认为,产业最基本的内涵是“同类产品及其可替代产品”。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如从产出的角度看,产业是同类产品及其可替代产品的集合;从生产的角度看,产业是同类产品及其可替代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从经济实体的角度看,产业是生产经营同类产品及其可替代[5]产品的企业的集合。戴伯勋认为,是否是产业必须具备三个规定性:一是产业构成的规模规定性;二是产业构成的职业化规定性;三[6]是产业构成的社会功能规定性。杨公朴、夏大慰认为产业可以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7]业的集合”。苏东水认为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8]的中观经济。(二)产业分类[9]

到目前为止所收索到关于产业分类方法达14种,下面我们将介绍与本书相关的产业分类,有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农轻重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关联方式分类法、生产结构分类法、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钱纳里-泰勒分类法、四次产业分类法。

1.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再生产时,将全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第Ⅰ部类)和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第Ⅱ部类)。这样的分类对于认识商品生产中的价值过程和劳动创造价值的本质的理解有着显著优势和针对性,突出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但分类过于狭窄,不但没有包括教育、卫生等非物质生产部门,而且连商业、运输业等与物质生产具有密切联系的部门也未包括在内。

2.农轻重分类法

这是在将经济活动中的物质生产部门分成农业和工业的基础上,在工业部门内将工业划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化学工业三类,而工业和化学工业并称为重化工业,形成农、轻、重三大部门。其中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重化工业主要包括金属、机械、化学三个产业,除重化工业以外的制造业通称为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工业和纺织工业等。目前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数学者惯于使用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来相互比较分析工业内部结构现状。

3.三次产业分类法

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第一次产业为农业,包括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第二次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次产业是指除了上述一、二次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第三次产业内部分为两大部门和四个层次。两大部门包括流通、服务部门。四个层次是: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主要包括传统的流通部门如交通运输业、物资供销、仓储业等部门和邮电通信业等;第二层次是为居民提供服务的部门,主要包括现代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咨询服务业等;第三层次包括教育、文化、科学、卫生和体育等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部门;第四层次包括国家和政党机关、军队和警察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10]的部门。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来分析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规律,开创了研究产业结构理论的先河,因此三次产业分类法也被称为克拉克分类法。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采用三次产业的分类来核算国民生产总值,1985年制定的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它又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流通部门;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2003年国家统计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制定并公布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以后基本遵循如下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和建筑业,其中工业包括采矿、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供应业。第三产业是除以上一、二产业之外的其他行业,主要包括传统的流通部门如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新兴的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产业;批发产业、零售产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产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娱乐、社会福利事业、公共[11]管理和社会组织机构等。

4.生产要素分类法

生产要素分类法是指按照劳动、知识、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12]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而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方法。它是根据不同产业在不同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劳动、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来划分的,有一定的合理性。

5.关联方式分类法

为了考察各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从技术、原料、战略、功能等关联方式对产业作的一种划分。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是如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与建筑业之间在生产流程、技术工艺等方面具有密切的技术关联关系的一种分类法。原料关联方式分类法是按照企业生产所需的相近或相同的原材料来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法。战略关联分类法是依照某一产业在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中处于不同地位而划分的一种方法。如我们通常称的主导产业、战略产业、支柱产业等。区域产业功能分类是学者陈栋生等从区域产业结构角度将区域的产业划分为主导、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的一种分类方法。其中主导部门是决定区域在全国地域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部门。辅助部门是为各种产业等提供服务的协作配套部门。基础结构是为区域内人民生活和生产提供公共[13]服务的部门、设施、机构的总体。

6.生产结构分类法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为了分析工业内部结构及其发展阶段的需要,将产品用途有75%以上的属资本资料的产业划分为资本资料工业,未达到的产业划为消费资料工业,难以用此标准划分的产业被列为其他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包括冶金、运输机械等;消费资料工业包括食品、纺织工业等;其他工业包括橡胶、木材、造纸等工业。

7.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是指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14]分类的一种方法。按这种产业分类方法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衰退产业、淘汰产业、朝阳产业、夕阳产业等等。幼小产业是指处于开发初期、不具备规模经济的产业。新兴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度过危险期新起的行业。衰退产业是指技术逐渐老化、需求降低、生产规模日益缩小的产业。淘汰产业是指产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由于自身的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和技术落后等原因,产品整体退出市场的产业。朝阳产业是指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使其技术进一步成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夕阳产业是指某产业由于得不到政府的支持,也难以在新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而即将退出市场的产业群。

8.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泰勒将制造业部门划分为初期产业、中期产业和后期产业,其中初期产业是指前后向关联效应小的表现为较强的最终需求性质的产业;中期产业是包括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前向关联效应较大的产业;而后期产业是指前后向关联效应都较大的、具有很强的中间需求性质的产业。

9.四次产业分类法

到目前为止,四次产业分类方法在理论上还没有定论,主要观点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观点是美国经济学家马克·波拉特提出的四次产业分类方[15]法,即把所有经济活动部门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但他的分类法也有其局限性,因为第四产业信息业跨越三大产业,给统计工作带来困难。

第二种观点是中国学者王树林提出的四次产业分类法。他在所编的《21世纪的主导产业——第四产业》一书中阐述,第三产业属于物质产品再生产总过程的领域,第四产业属于精神产品总过程的领域。另一学者认为,第四产业应包括:科学研究行业、信息服务行业、咨询服务行业、新闻出版行业、广播电视电影行业、文化行业、民间[16]公证行业、法律服务行业。这种分类法容易导致思维混乱,实际生活中难以将物质和精神产品分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注释[1]辞海对“产业”一词的解释:一是指私有的土地、房屋等财产家产;二是指各种生产、经营事业,特指工业。《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下卷)》,5063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资本论》,第2卷,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原理》,8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4]参见[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32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31页,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6]戴伯勋:《现代产业经济学》,52页,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7]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3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8]苏东水:《产业经济学》,3~6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除下文中提到的9种分类法外,还有3种产业分类方法:第一种是将知识产业作为第四产业。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1962年在他《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中就提出了“知识产业”概念。第二种是周振华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周振华(2003)将整个产业分为物质产业部门。位置产业部门、内容产业部门。原来农业、制造业、建筑业中以生产加工为主,提供物质产品的部门属于物质产业部门;运输、仓储、批发与零售中的物流部门则归属于位置产业部门;涉及规划设计、经营决策、营销策划、品牌商标塑造及注册、R&D、专利申请、技术推广与服务、财务管理与审计、法律文件起草及实施等都归属于内容产业部门。第三种是五次产业分类法。我国有两位学者提出五次产业分类法,第一种观点是王奇,叶文虎(2002)在三次产业的划分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视角提出第零产业和第四产业。第零产业是指环境建设产业,第四产业是指废物再资源化产业。第二种观点是牛冲槐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五次产业分类方法,第一产业(传统大农业)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第二产业包括传统采掘业、传统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高技术产业;第四产业(知识产业)是指产品和附加值中拥有较高知识含量的产业;第五产业是指传统服务业。[10]Gregorye Petrakos.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the European Union,Eastern European Economies Vol 35,1997(2):41-63.[11]http://finance.sina.com.cn.2003-05-20.[12]参见江小涓:《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3]参见陈栋生:《区域经济学》,63~64页,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4]参见罗肇鸿:《高科技与产业结构升级》.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15]参见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6]参见[美]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二、产业结构相关概念(一)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industrial structure)这一术语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日本经济学家在讨论经济发展战略时,用产业结构一词来表述产业间的比例关系。贝恩在其《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一书中,认为产业结构是指产业内的企业关系。60年代有人应用产业结构来解释产业内部关系和产业的地区分布规律等。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的经济学家极力做了一些澄清,认为产业结构单指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后来,随着产业经济学研究的进展,产业结构的研究领域及其内涵逐步明确,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生产力布局理论被区分开来,产业结构理论专指研究产业间关系的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专指研究产业内部企业间关系的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专指研究产业地区[1]分布及其规律的理论。在我国这一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代表人[2]物杨公朴、夏大慰、简新华认为产业结构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产业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构成产业总体的产业类型、组合方式,各产业之间的本质联系,产业的技术基础、发展程度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广义产业结构除了狭义产业结构的内容之外,还包括产业之间在数量比例的关系、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构。刘志彪认为产业结构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从“量”的角度看分三层次:一是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二是三次产业各自的内部构成;三是三次产业内部的行业构成,即产品结构。另一方面是从“质”的角度看,主要从规模效益和国际竞争角度来考察。

本书研究的产业结构,遵循大多数学者的看法,涉及产业结构的空间考察,即考察产业结构的经济维度和空间维度,而产业结构的个体层面和系统层面是产业组织考察的内容。对产业结构基本理论的综述主要借鉴了苏东水教授关于产业结构思想研究的范围,包括: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因素的研究;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对战略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3]的应用性研究。(二)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

本书所谓的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思想,主要是从两大部类协调发展的角度而言,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和背景下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措施,当消费资料的增长和发展满足和适应了生产资料的需求和发展之外,两大部类趋于协调,消费资料优先增长让位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而关于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思想的形成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本书将这一特定时段产生的特殊思想定义为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思想,这一时段主要体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三)产业结构协调

产业结构协调就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这种协调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即产业结构始终处于从不协调到协调的交替演变过程。产业结构协调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结构协调的含义、产业结构协调的标准、产业结构协调机制和产业结构失衡原因等方面内容。本研究除以上研究内容外,同时研究了三次产业协调、区域产业协调方面的内容,所以从这点意义上说,同时遵循大多数学者的看法,产业结构协调的本质就是产业协调。(四)产业结构升级

学者们一般将产业结构升级定义为三次产业的依次演进,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占有额超过第一、二产业的份额,或者产业结构从自然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4]产业过渡,所以某些学者将产业结构升级等同于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升级的含义、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变动特点、产业结构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还包括产业结构升级的个体层面和系统层面。本书所考察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主要从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维度和空间维度进行梳理,如三次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而不涉及产业结构升级的个体层面和系统层面,那是产业组织结构研究的内容。(五)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企业和市场自动调节两者相结合的作用下对三次产业和区域产业存量和增量的调整过程,这一过程将导致新的产业产生,过时产业消失,同时也会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前从填补空白的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即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政府部门根据市场信息随时不断制定和变化调整方向和目标,这有利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六)区域划分

为了保持数据连续性,关于区域划分一直遵循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划分法,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但在梳理产业结构现状时仍将东北和三大经济带纳入视野,使研究更全面。注释[1]参见厉无畏:《中国产业发展的前沿问题》,112~130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参见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3]参见苏东水:《产业经济学》,21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笔者将采用大多数学者的用法,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升级同义。参考罗肈鸿《高科技与产业结构升级》(1998)、江小涓《世纪之交的工业结构升级》(1996)、胡春力《结构调整的原因与目标——中国面临产业结构转换的严峻挑战》(1997)。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要清晰地展现60多年来产业结构思想发展的原貌,体现思想发展的内在延续性,有赖于结构分明的组织安排。笔者首先将1949年以前的产业结构思想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洋务运动时期到民国时期,第二阶段是民国时期到1949年,指出这一时期学者们主要集中于重商、重农、重工思想,重基础产业的研究,大致地阐述了这两个时期产业结构思想的演进特点,并将其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起点。其次从总体上概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背景,提出新中国成立后4个主要的产业结构思想,并具体分析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的演进特点。这对应于本研究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本项研究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里,主要是对新中国成立后4个主要产业结构思想的展开梳理,这4个专题分别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思想、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思想、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思想和产业结构升级思想。其中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思想主要体现在1949年到改革开放初几年,而学界和实践界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思想集中于第一次大讨论和第二次大讨论,所以这两次讨论是我们梳理的重点。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思想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后到80年代初,这一时期学界和实践界主要从决定消费资料适度优先增长的原因、消费资料优先增长的界限、轻型产业结构、消费资料优先增长是否是规律方面进行阐述。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思想贯穿于整个产业结构发展的始终,所以在梳理的过程中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关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思想结晶和实践成果纳入研究的视野,但也不失主线,本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结构协调的相关理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三方面进行论述。产业结构升级思想主要体现在90年代初至今这一阶段,关于产业结构升级思想主要从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理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分析思想、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区域空间思想方面进行论述,笔者将一一进行梳理。第七章主要是对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进行总体展望,指出当前中国产业结构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如产业内部互动性弱,区域产业对接度低和产业结构升级主体积极性差,消费资料生产未得到充分重视等问题,并指出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未来趋势是要以产业互动为核心、以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为支撑、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依托、以消费资料适度优先发展为要义、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本书基本框架如下图0—1所示。图0—1 基本框架第四节 研究方法

首先本书采取文献法对建国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思想进行研究。由于其内容十分丰富,散见于各种刊物、专著、报纸、会议论文和硕博士论文中,因此有必要对各种学术思想进行归类总结,这样既可以保持思想者的原貌,也能反映出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脉络。在材料选取上,第一,侧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这些观点主要来源于党和国家的历次会议、《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以及《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等核心期刊。第二,主要收集代表人物的观点。代表人物的思想不但具有首创性和代表性,而且在我国经济领域和政策领域也十分具有影响力。第三,注意收集和整理实践界的各类观点。政府机关、银行的领导和研究者的思想来源于实践,针对性较强,这类理论对产业结构思想的演进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次,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本书在研究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历史研究方法。历史这一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客观事物自[1]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人类对特定事物的认识发展过程。本研究以1949年以前中国产业结构思想作为建国后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起点,把产业结构思想的发展作为分析的主体,全面贯彻了历史的分析方法,而且产业结构思想演进与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变化密切相关,把它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推导各种思想和政策产生的原因、总结其基本特点、概括思想的实施绩效和展望思想需要改进之处,从而达到把握思想发展脉络的研究目的。然而单用历史的方法不足以考察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全貌,所以在历史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概念、推理、判断等逻辑分析形式再现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本质特点,确定其规律性。

再次,唯物主义分析法。本书在研究中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评价每一产业结构思想专题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展望下一步需要完善之处,为更好地认识产业结构思想提供基础和条件,为决策部门提供借鉴和参考。

最后,整体研究与专题分析相结合。在形成整体框架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专题研究的方法,适当兼顾时间的先后顺序。注释[1]参见姚顺良、杜志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69页,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一、可能的创新点

本书在系统梳理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展示了当代中国产业结构思想发展的全貌,运用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史论结合,并从中概括出产业结构思想的产生渊源、发展脉络、演进轨迹和演变特点。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之处:

一是系统地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思想。本书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60多年来学术界关于产业结构思想的研究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系统的整理,为本学科的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中国产业结构思想奠定基础和提供前提。

二是归纳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产业结构思想。本书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思想归纳为4种代表性的思想,即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思想、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思想、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思想和产业结构升级思想。

三是分析和指出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的演进特点。即表现为主要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国家主导转向国家与市场共同推动、政府改革思路与学术界理论探讨的互动、“拿来主义”与本国实践相结合、经济与生态的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四是分别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思想、消费资料满足生产资料需求适度优先增长思想、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思想和产业结构升级思想4个不同专题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成效进行评价,并指出思想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五是对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趋势分析的创新。本书最后一章提出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动态模型,即要以产业互动为核心,以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为支撑,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依托,以消费资料适度优先发展为要义,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二、研究不足之处

由于研究时间有限和产业结构思想本身的动态性,笔者对产业结构思想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缺憾,表现在:有关文献和资料的获得与搜集不一定齐全、完整,导致分析和研究的结果可能有片面性;由于对每种思想所处的时代把握有限,导致思想判断分析有可能存在偏差;本研究尽可能对所涉及的研究成果以及思想作出概括和评论,但由于笔者学识有限,无法对所有产业结构思想作出全面的概括和评论,对那些笔者无力概括评论的思想,笔者将在进一步研究中努力改进。第一章中国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起点(洋务运动—1949年)

要研究建国后中国产业结构思想,必须首先明确这一产业结构思想的来龙去脉。自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以来,中国就出[1]现了工业化思想,产业结构思想也随之产生。从最早提出工业化要求的近代洋务思想开始,其间贯穿近代重商思想、以工立国及振兴实业思想,到工业化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清末及民国政府奖励实业和经济立法,再到中国近代历史上关于工业化问题的第一次讨论,产业结构思想已经经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但学术界对产业结构思想研究还处于起步和萌芽阶段,而且也没有正式提出产业结构一词,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学术界和理论界才开始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框架下探讨两大部类问题,所以本书将产业结构思想演进的起点定为洋务运动到1949年,有其客观性。

本章分两节,第一节大致回顾了洋务运动时期到民国时期主要的产业结构思想,第二节回顾了民国时期到1949年主要的产业结构思想,同时分别指出两阶段产业结构思想的主要特征。注释[1]参见赵晓雷:《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第一节 洋务运动时期—民国时期的产业结构思想

1949年以前中国学者关于产业结构思想的探索,是我们研究建国后中国产业结构思想的起点。由于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产业结构思想表现出很不稳定的特征。

洋务运动到民国时期最重要的经济背景是西方列强对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入侵,民间也不时出现各种起义,封建的统治者们和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寻求真理以维护自己摇摇欲坠的政权,所以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这导致新兴的资本主义先进思想、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和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落后思想三方面的相互冲突,也决定这一时期中国的产业结构思想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表现在:

一是从研究方法看,主要以理论分析为主,实证分析几乎没有,和中国现实联系不紧密,思想带有思辨之嫌。

二是这一时期仍然十分重视农业,并提出机耕以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主,后来相关学者的讨论也是在重视农业的基础上探讨工商业的发展,农业是基础的思想是这一时期的最大特色。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重农思想在不断地演进和完善之中。

三是涉及工农协调发展思想。无论是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都主张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即工农商业都需要重视和发展,因为他们认识到工商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这一思想在当代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工农协调发展基础上,学者们首先在工农商业何者为本业和基础问题上存在分歧,主要存在三种观点。(1)传统的重农抑商观点。这一思想曾经长时间占据主导地位。(2)“恃商为国本”的观点。(3)工为国本的观点。以上三种观点都有其片面性,正确的观点应该是工商业和农业协同并进,三者协调发展。其次在如何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问题上,主要存在四种观点。(1)强调通商对于致富的作用。(2)强调生产对于流通的作用。(3)强调近代工业生产的作用,特别是机器工业生产是最重要的部门。(4)根据发展近代工业的需要,也日益注意到改革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上四种观点都具有片面性,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需要生产、流通、交换、销售等环节的密切相通,缺一不可。

四是这一时期的中国产业结构思想主要渊源于西方。中国的先进分子和官员或通过聘请传教士直接宣讲西方的产业结构思想,或阅读国内翻译的西书,将西方的产业结构思想传播到中国,开了国人眼界,丰富了中国的产业结构理论。但是与此同时,当时的学者大多数是照搬照抄西方的产业结构政策思想和工商业的实际知识,符合中国国情的不多,实用性不强,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对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不大。

五是新兴的产业结构思想存在缺陷。表现在:一方面,资本主义先进文明与封建制度势不两立。无论是张之洞、王韬,还是康有为、严复等,他们提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其目的都是为了繁荣封建经济和巩固封建统治,但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追求的新事物是和他们所维护的目标两者之间是相互矛盾的,资本主义新兴因素的发展必将瓦解封建制度本身。另一方面,在以彻底推翻封建统治为目标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出现之前,所有在巩固和维护封建统治前提下尽量向西方学习先进知识和技术并力求实现其目标的人们,他们关于产业结构的思想是如出一辙的,只不过是对西方产业结构思想认识程度深浅不同而已。这一特点决定在封建统治背景下产业结构思想是难以取得巨大进步的,只是在原有的农工商框架下进行修修补补。

这一时期主要的产业结构思想主要有张之洞的工本思想、马建忠的重商思想、薛福成的本业思想、严复的农工商业协调发展思想。一、张之洞的工本思想

张之洞作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张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其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张文襄公全集》中。首先,在农工商业三者关系上,他非常重视农工商各业的发展。他说:“为政以利[1]民为先,然必将农工商三事合为一气贯通讲求,始能阜民兴利。”其次,他特别强调工的作用,指出“工”为“富民强国之本”,为[2]“农商之枢纽”。这一思想在当时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时期是相当超前的,同时以工为本思想也是对当时以商立国流行说法的否定,可见其对以工为本思想的深刻理解,看到工业对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再次,他还探讨工商业之间的关系,指出生产对流通的决定作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如说:“百工之化学机器开采制造为本,商贾行[3]销为末”。最后,他还讨论了工农之间的关系,将农业作为近代工[4]业的基础。如说:“无农以为之本,则工无所施,商无可运”。但张之洞所说的工业,与资产阶级改良派所谓的工业不同,是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工业,根本不可能起到“富民”的作用,只不过为维护封建统治提供物质基础而已。注释[1]侯厚吉、吴其敬:《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第二册)》,113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2]侯厚吉、吴其敬:《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第二册)》,113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3]同上书,114页。[4]同上书,115页。二、马建忠的重商思想

马建忠的重商思想是其经济思想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他的《富民

[1]说》之中。在《富民说》中,他指出:“若英、若美、若法、若俄、若德、若英属之印度,无不以通商致富。尝居其邦而考其求富之源,一以通商为准。通商而出口货溢于进口货者利,通商而出口货等于进[2]口货亦利,通商而进口货溢于出口货者不利。”所以“欲中国之富,莫若使出口货多,进口货少,出口货多则已散之财可复聚,进口货少,[3]则未散之财不复散”。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首先,马建忠十分重视对外贸易的作用,认为财富就是贵金属,对外贸易是增加一国财富的源泉,其他部门的发展应完全从属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如对农业,他只重视那些主要出口农牧产品的生产,对工业他主张发展机器纺织[4]业,其目的在于“仿造外洋之货,敌其销路”。其次,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导致国民财富外流,所以要国富民强必须扭转进出口贸易逆差。如何达到顺差,马建忠提出了三种办法,一是“精求中国固有之货,令其畅销”;二是大力发展中国的机器棉纺织业,以抵制外国的进口商品,即所谓进口替代战略;三是实行保护关税政策。他说:“外洋恤商之策,首在重征进口货而轻征出口货,中国之税反是。”认为中国对出口货也应该轻征税,对进口货重征税。最后他提出了进出口货相等也对一国经济有利的思想,这一思想符合西方古典贸易理论,只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即使是进口等于出口,贸易双方也能得到节约劳动的好处。马建忠的贸易差额和保护关税的思想在当时国情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总的来说,他的重商思想显然带有浓厚的西方晚期重商主义色彩,过分夸大金银的开采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反映了他的货币拜物教思想。注释[1]参见赵靖、易梦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修订本下)》,27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2]同上书,278页。[3]赵晓雷:《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33页,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4]赵靖、易梦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修订本下)》,2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三、薛福成的本业思想

薛福成的本业思想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反映了当时产业结构思想的不确定性。首先他主张以农业为本,他说,“耕战植其基,工商[1]扩其用也”。后出使四国后,在资本主义商业思想的熏陶下,主张“商握四民之纲”,并阐释了商业的作用。他说,“盖有商则士可行其所学而学益精,农可通其所植而植亦盛,工可售其所作而作益勤,[2]是握四民之纲者,商也”。他明确提出商业是本业的观点在当时是首创,具有崭新的时代意义。最后其本业思想改变为工握四民之纲,只是在他思想中工商并提。如他提出“振百工说”之后,又曾在另一[3]文中提出“劝商民购机设厂”,显然商不是商,而是近代工业家了。这反映其思想具有不成熟和不确定性,这也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决定的。注释[1]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12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同上书,122页。[3]同上书,123页。四、严复的农工商业协调发展思想

严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思想家,他具有较深厚的西方古典经济理论修养,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原富》中。在谈到农工商业的关系上,首先主张农业是工商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农业是本业,工商业为末业,农业生产剩余是工商业独立存在的前提,如果农业生产没有剩余,工商业都将无法存在,阐明了农业的基础和重要地位,具有正确性,但是严复没有做出正确和详细的理论阐释。他说:“盖地为百产之宗,使耕地牧树畜者,斥母治业而不得赢,则宇内之财,[1]只有此数,行且日微而尽,其他工商之业乌得立乎?”其次认为工商业和农业都是维持人们物质生活所不可缺少的,都是国民财富增加[2]的源泉,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意义。“盖即令如农宗家(重农学派)言,工之所成适如其禀,固已进矣。况所成者合通国之工言之,必过其所食者远耶,盖使不过,则工为无所利之业。”故使工业于国财果[3]无有增,则其业旦暮且废,继续之不能,更无论于进盛矣。这就是说工业如果像重农学派所说的那样不增加财富的话,成为无利之业,那么工业本身就不存在和发展了,并且工商业发达对农业本身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两者是“于国为并重”[4]。最后,严复从工农业比较利益出发,论述了发展工业比发展农业更为有利。他认为“农业恒有畛畔,不若工业之易扩充也。一厂既立之后,使求者日多,其为广供至易。农则势有不能。农业则视地之[5]界幂力泽以为功,不可过也。”这是说农业的生产受土地稀缺的限制,工业生产较容易扩充,需求者也很多,工业生产比农业生产更为有利,这一分析接近古典学派的劳动生产率递减规律,这一思想在当前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都有借鉴性。注释[1]严复译:《原富》,98页按语,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参见侯厚吉、吴其敬:《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第二册)》,555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3]参见严复译:《原富》,35~3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严复译:《原富》,14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5]严复译:《原富》,9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转引自赵晓雷:《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39~40页,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