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奋斗,你的每一天都在改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8 09:46:32

点击下载

作者:王凡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只要奋斗,你的每一天都在改变

只要奋斗,你的每一天都在改变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只要奋斗,你的每一天都在改变作者:王凡排版:Cicy出版社:金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4-01ISBN:9787557003319本书由北京大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第一章 善于自控,八分刚刚好

人有七情六欲,而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就注定了人的一生是一个追求的过程。无论是物质上的享受还是精神上的满足,人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所谓欲壑难填。所以,人还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欲望才好,否则,失去的是世界,得到的是锁链。凡事别过度,八分刚刚好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一组大鼠限制饮食,只给吃八分饱,一组大鼠自由取食,结果发现,只吃八分饱的大鼠寿命比较长。美国人用蠕虫、白鼠、老鼠和猴子做观察,把它们摄入的食品减少30%的热量,则它们的寿命比普通饮食的同类长30%。在观察人类发现,长寿者肥胖的少。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南宁北郊山区,经济欠发达,但却是长寿县,年逾百岁者很多见。

他们的养生之道之一就是吃饭只吃八分饱,而且经常以素食为主。当然,长寿的后天因素还有很多,养生的方法也不少,但长寿者们食不过饱,只吃八分饱的习惯是值得仿效的。

上述事实教给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凡事不能过度。

有一个故事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从前,有位乐师能演奏许多美妙的乐曲,常常被人请去演奏,很受欢迎。有一次,乐师被一位大富翁请到府中表演,优美的音乐令富翁心旷神怡。富翁听着很高兴,对乐师说:“如果你能照今天的曲子演奏下去,昼夜不息,我可以送给你百亩良田。”

乐师毫不在意,反问富翁:“若我一直演奏下去,你真的能一直听下去吗?”富翁以为乐师不敢接受这个苛刻的条件,便答道:“当然,只要你演奏着,我就听着。”

乐师很高兴地接受了富翁的苛刻条件。他把乐器调了调,定了定神,开始演奏起来。如水般的曲调在富翁的屋内洒开来,富翁则躺在榻上,闭着眼睛尽情欣赏。乐师果然功力非凡,他三天三夜未曾停息,一遍又一遍地演奏着那首优美的曲子。第四天,富翁实在受不了了。现在他听着这首曲子,再也感受不到那系曲的韵味了,全都变成了令他烦躁不安的噪音。

第五天,富翁认输了,十分懊恼地给了乐师百亩良田,把乐师打发走了。

八分的智慧:凡事不能过度,再好的东西让你天天吃,你也会倒胃口。

聪明的厨师会把菜的量控制得恰到好处,越不够吃就觉好吃。这就是我们从“八分饱”得来的智慧。有时,“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死要面子活受罪,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生活中,总有一些爱慕虚荣的人为了面子而给自己找罪受。有些人越是没钱,越爱装阔,兜里明明没有几个钱了,却仍要请朋友进高档的饭馆吃一顿;对方明明比自己富裕很多,自己却总是抢着埋单;与人谈天,总要有意无意地说一些自己吃过的大餐,去过的高级场所。仔细想想,要这虚荣有何用呢?只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满足了虚荣之后,自己却食无米,穿无衣,住无所,行无鞋,困兽一般憋在角落里,何苦呢?由此想到一个比喻:死鸡撑硬脚。鸡虽然死了,可它的脚却还在硬撑着。想想确实有点可笑,死都死了,还硬撑个什么劲啊!

究其爱面子的心理,根源在于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内心忐忑不安,所以当他们面对一件商品时,往往考虑虚荣比考虑价格的要多。没钱的自卑像魔鬼一样缠得他们犹豫不决,最终屈服于虚荣,勉强买下自己能力所不能及的东西。于是,社会中有了一种怪现象,越穷的人越不喜欢廉价品,越是没有钱的人,就越爱花钱去显示自己。

其实,真正有钱的人未必如此大手大脚。有位身兼数家公司的董事长,他从来不在乎别人称他为“小气财神”。他和朋友去餐馆吃饭时,大都随便点一些菜,喝几杯清茶,仅此而已。他的衣着很普通,并不是什么名牌,大方。

他的车子也不是高档的,就是普普通通的一辆车而已。他的公司业绩很好,而且个人的资产也不菲,但他依然能够不被虚荣所累。

如果你再留心看那些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他们的穿着打扮,都是很随意和俭朴的,有的真是近于邋遢,事实上,这些人中不乏富豪之人。

面子有时是唬人的面具,光为面子活着是很累很可悲的,其实,一个人有无面子的关键不是富与不富的问题,而在于一个人的品德。有时,“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八分的智慧:真正的智慧,是存在于平易之中的。喜欢把富有显露在外的人,大都欠缺沉稳之气,有浅薄肤浅之心。生活中还是该客观实际一些,让“里子”充实一些,拥有一份平实的内涵,拥有一份坦荡的快乐,有什么不好呢?人生苦短,让我们潇洒走一回

再讲一个故事给你听。

有座山,山里有一个神奇的洞,里面的宝藏足以使人终生享用不尽,但是这个山洞一百年才开一次。有一个人无意中经过那座山时,正巧碰到百年难得的一次洞门大开的机会,他兴奋地进入洞内,发现里面有大堆的金银珠宝,他快速地往袋子里装。由于洞门随时都有可能关上,他必须尽快离开。

当他得意洋洋地装了满满一袋珠宝后,神色愉快地走出了洞口,出来后却发现帽子忘在里面了,于是他又冲入洞中,可惜时间已到,他和山洞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

故事很简单,却耐人寻味。

贪婪的人,被欲望牵引,欲望无边,贪婪无边。

贪婪的人,是欲望的奴隶,他们在欲望的驱使下忙忙碌碌,不知所终。

贪婪的人,常怀有私心,一心算计,斤斤计较,却最终一无所获。

古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能没有欲望,不然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但人却不能有贪婪,因为贪欲是个无底洞,你永远也填不满。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人类欲望本身并没有贪欲,如果一个人从烟雾弥漫的城市里来到一个松树林里,吸到清新的空气,非常高兴,谁也不会说他消耗氧气是过于贪婪。贪婪是从一个人的需要和另一个人的需要发生冲突开始的,是由于必须用武力、狡诈、盗窃,从邻人手中把快乐和满足夺过来而产生的。”

一个穷人会缺很多东西,但是,一个贪婪者却是什么都缺!

贫穷的人只要一点东西,就可以感到满足,奢侈的人需要很多东西也可满足,但是贪婪的人却需要一切东西才能满足。所以贪婪的人总是不知足,他们天天生活在不满足的痛苦中,贪婪者想得到一切,但最终两手空空。

有一则寓言:

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们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速。

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它还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愈多,当然跑得愈快!”

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它的请求。他把好多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上贴去,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满意足地看看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暗暗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等它一开始要跑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劈哩啪啦地各走各的,它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圣经》上曾经说过,如果你得到的是整个世界,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命,那么,你也得不偿失。因贪婪得来的东西,永远是人生的累赘。贪婪轻则让人丧失生活的乐趣,重则误了身家性命。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这或许便是贪婪的代价。

朋友,为了让生活充满快乐,丢掉贪婪的包袱吧!人生苦短,让我们潇洒走一回吧!

八分的智慧:任何事物都不是多多益善,蜈蚣因为贪婪,想拥有更多的脚,结果却适得其反,脚却成了束缚它行动的绳索,代价可谓惨重。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人生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和别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磕磕碰碰,出现点磨擦,再所难免。此时,如果仇恨满天,得理不饶人,后果就是两败俱伤,鱼死网破,而如果采取忍让之道,则会“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哪个更划算,不言自明。

中国历史上,凡是显世扬名、彪炳史册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无不能忍。人生在世,生与死较,利与害权,福与祸衡,喜与怒称,小之一身,大之天下国家,都离不开忍。现代社会中,许多事业上非常成功的企业家、金融巨头亦将忍字奉为修身立本的真经。因而,忍是修养胸怀的要务,是安身立命的法宝,是众生和谐的祥瑞,是成就大业的利器。

忍是一种宽广博大的胸怀,忍是一种包容一切的气概。忍讲究的是策略,体现的是智慧。“弓过盈则弯,刀过刚则断”,能忍者追求的是大智大勇,决不做头脑发热的莽夫。

忍让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法宝。忍让之苦能换来甜蜜的结果。《寓圃杂记》中记述了杨翥的故事。杨翥的邻居丢失了一只鸡,指骂说是被杨家偷去了。家人气愤不过,把此事告诉了杨翥,想请他去找邻居理论。

可杨翥却说:“此处又不是我们一家姓杨,怎知骂的是我们,随他骂去吧!”还有一邻居,每当下雨时,便把自己家院子中的积水放到杨翥家去,使杨翥家如同发大水一般,遭受水灾之苦。家人告诉杨翥,他却劝家人道:“总是下雨的时候少,晴天的时候多。”

久而久之,邻居们都被杨翥的宽容忍让所感动,纷纷到他家请罪。有一年,一伙贼人密谋欲抢杨翥家的财产,邻居得知此事后,主动组织起来帮杨家守夜防贼,使杨家免去了这场灾难。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本名重耳,未登基之前,由于遭到其弟夷吾的追杀,只好到处流浪。

有一天,他和随从经过一片土地,因为粮食已用完,他们便向田中的农夫讨些粮食,可那农夫却捧了一把土给他。

面对农夫的戏弄,重耳不禁大怒,要打农夫。他的随从狐偃马上阻止了他,对他说:“主君,这泥土代表大地,这正表示您即将要称王了,是一个吉兆啊!”重耳一听,不但立即平息了怒气,还恭敬地将泥土收好。

狐偃身怀忍让之心,用智慧化解了一场冲突,这是胸怀远大的表现。如果重耳当时盛怒之下打了农夫,甚至杀人,反而暴露了他们的行踪。狐偃一句忠言,既宽容了农夫,又化解了屈辱,成就了大事。

忍让是智者的大度,强者的涵养。忍让并不意味着怯懦,也不意味着无能。忍让是医治痛苦的良方,是一生平安的护身符。

八分的智慧:生活中许多事当忍则忍,能让则让。善于忍让,宽宏大量,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处在这种境界的人,少了许多烦恼和急躁,能获得更加亮丽的人生。驱除了某些根本不可能的欲望

贪欲无边无际,可以无限制地扩展,这其中的动力,便是自私之心。私心是由于过分看重自我的名与利而产生的。私心是万恶之因,也是万错之源。

它使自我只求满足一己之私利,片面追求自我的名誉和地位,而置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于不顾;它使大团体为迎合小团体成员的狭隘名利之心,而置社会整体利益于脑后。

自私自利的人脑子里只是满装着自己,他们不会爱别人,更不懂得为别人而付出。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外在的一切都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因而,他们不愿奉献,因为这无异于从他们身上割肉。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誓言不达圣山朝拜,绝不返回。

两位教徒走啊走,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圣者。圣者看到这两位如此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去朝圣,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路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而在分手之前,我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件礼物,不过你们当中一个要先许愿,他的愿望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则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其中一个教徒心里想:“太好了,我已经想好要许什么愿了,但我不能先讲,那样的话太吃亏了,应该让他先讲。”而另一个教徒也有这样的想法:“我怎么可以先讲,让他获得两倍的礼物。”于是,两个教徒就开始假装客气地推让起来。“你先讲!”“你比我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人彼此推来让去。最后两人都不耐烦起来,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你干嘛呀?”“你先讲啊!”“为什么你不先讲而让我先讲?我才不先讲呢!”

到最后,其中一个教徒气呼呼地大声嚷道:“喂,你真不识相、不知好歹,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打断你的狗腿,掐死你!”

另外一教徒见他的朋友居然和自己翻脸,而且还恐吓自己,于是想,你无情来我无意,我没法子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他干脆把心一横,狠狠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地,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瞎掉了,而与此同时,他的朋友双眼也立即瞎掉了!

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因为两人的自私而成了悲剧。自私者企图拥有整个世界,结果却输掉了一切本应属于他的东西,反而变得更加贫穷了。这都是自私惹的祸!

因此,罗素说道:“我的快乐日益俱增,一部分是因为我终于成功地驱除了某些根本不可能的欲望,但更大的原因,还应归功于心灵中逐渐减少了对自我的关心。”

八分的智慧: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它的社会属性。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会有差距。你有钱,别人更有钱。你的官大,别人的官更大。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才能达到心灵上的平静,否则,欲望太强,就会嫉妒心强,会毁了别人,最终也会毁了自己。大忙人也需要有休息的时候

当代最出色的演员之一,汤姆·汉克斯(Tom Hanks)在电视上接受访问,回答一个问题时说:“多,不一定就更好。”他试图传达的讯息是,忙碌会碍事。同时进行太多的事,有太多计划或细节要照料,可能会使我们分心,无法发挥最佳的表现;当你的脑子装得太满时,就没有空间可以装新点子和创意。他说得对极了!

许多人太忙了,甚至看不见哪一头是上策。我们跑来跑去,看起来都很忙碌,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做成多少事。我们的创意和智慧在忙碌中遗失了。

我们看不见什么才是真正相关和最重要的。新点子难以浮现。

通常,在做生意的关键时刻,做最佳选择所需要的只是片刻的沉思。不过,如果你太忙了,到处跑来跑去,慌慌张张的,你通常就会错过那珍贵重要的一刻。你会看到一团混乱,却看不见显而易见的答案。例如,有一位房地产买家,专门搜购别人重新翻修后再高价售出但失败了的房地产。他认为大部分情况的失败都是出于一个忙碌心灵太冲动的后果。你瞧,一位成功的商人在研究一个案子时指出:“这幢房子需要的只是一点粉饰。我的前一任屋主就是想让它尽善尽美才破产的。这幢房子的确有许多问题,可是它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他们慌慌张张地忙来忙去,根本看不见显而易见的事。”

在某个时间,大部分人都得到过这个讯息,表面上看起来表现出忙碌是一种美德。有时候我们真的是忙得不可开交,无能为力。不过,具讽刺意义的是,当我们不再担心是否能够完成每件事;当我们不再表现出并告诉他人我们有多忙碌时,我们就比较能够决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镇定下来,观看什么才是真正需要完成的。

成功的关键,就是排出一段完全不必做任何事情的空间。即使你每天只能腾出几分钟也好,总之你需要有一段“空当”。不要将你的会议和约会重叠,或是撞车,看看你是否可以空出一点额外的时间,创造一些空间。不要再烦恼无法完成的事。你将会发现,当你给自己多一点的空间,不要那么匆忙时,许多好点子都会自动浮现。对我来说,事实证明就是如此。我自己最好的点子都不是在我被忙碌淹没时出现的,而是在忙碌中的空当,当我可以静静独处的时候,智慧才有机会浮现。从今天开始,看看你是不是可以变得比较“悠闲”一点。结果一定会让你感到惊喜。

曾经有很多人总是强迫自己无休止地工作,他们对工作沉迷上瘾,正如人们会对酒精沉迷上瘾一样。他们被称之为工作狂。他们拒绝休假,公文包里塞满了要办的公文。如果要让他们停下来休息片刻,他们也会认为纯粹是浪费时间。这些人都成功了吗?没有,他们中很多人不但没有成功,相反使自己身心交瘁,有的甚至疏远了亲人,造成家庭的破裂。

确实,事业的成功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为此而牺牲了健康和家庭,也是遗憾的。在现代商业竞争中,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是会合理安排时间,注意有张有弛。他们注重各种形式的锻炼,以保持旺盛精力去应付艰巨的商战。他们也注意给自己留出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可以说这才是一个现代创业者的生活方式。

譬如说,在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创业者在心理和体力两方面都需要摆脱一下工作,但他却经常把工作带回家继续挑灯夜战。这只会产生反效果,使之越来越没有精力在白天处理好事务。且也会减低在办公室里把工作做完的冲劲,因为他会想:“如果白天做不完,我可以晚上继续。”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拖延的毛病。

因此,“班上事,班上毕”。除非有紧急的事务,不然,就不必把工作带回家。你将享有一段舒适的晚间休息时间和一晚上与家人同乐的美好时光,这将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当一个人工作太久了,疲惫和压力就会产生,厌烦也逐渐侵入,这时如果不改变一下工作的步调,很可能会造成情绪不稳定、慢性神经衰弱以及其他的毛病。这时需要调节一下,调节不一定需要休息,从脑力劳动转换去做几分钟体力劳动,从坐姿变为立姿,绕着办公室走一两圈,都可以迅速恢复精力。

成功的创业者各有各的休息和保持健康的方法,旧金山全美公司的董事长约翰·贝克每天坚持晨泳和晚泳,还经常抽空去滑雪、钓鱼、越野走以及打网球;包登公司的总裁尤金·苏利文养成每天走过二十条街去他的办公室的习惯;联合化学公司董事长约翰·康诺尔偏爱原地慢跑,一直保持着标准体重。总之,每一位创业者都可以像他们一样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通过一些低强度但又十分有效的形式使自己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敏锐的思维,无疑是现代创业者的选择。

八分的智慧:中国古人讲:“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身处竞争激烈的商海,每一位创业者如上紧发条的钟表,但是应该记住的是:弦绷得太紧,会断的。而注意工作中的调节与休息,不但对自己健康有益,对事业也是大有好处的。别让所谓的忙碌毁了你的业余爱好

很多成功人士挤出时间从事业余爱好。这些业余爱好不但不妨碍他们的事业,相反,都会对他们的事业的成功有所裨益。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杜邦公司的总裁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挤出一小时研究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用专门的设备为蜂鸟拍照。他写的关于蜂鸟的书被称作自然历史丛书中的精品。威尔福莱特·康是一位世界织布业的巨头,尽管事务繁忙,他仍坚持业余画油画。他的油画大量地在画展上展出,其中有几百幅以高价卖出了。

另外,成功者的业余爱好往往还能开辟另一事业成功的天地。因为业余爱好与本职工作不矛盾。在每天忙碌的工作之余,做做自己心爱的事,有助于放松身心,恢复精力,使生活变得更有情趣,生命更有意义。它可以缓解人在生意场上的压力,也能帮助人锻炼自己的思考力和创造力。甚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人领悟商场上的妙谛。

在海外的华侨商人大都有业余玩麻将的爱好。这并不是由于他们好赌,想靠此赚钱,而是他们将此看作一种业余爱好。因为,玩麻雀对他们而言至少有三种作用。一是放松放松,休息身心。二是在感情上联络家人、员工和生意合作者。三是在玩麻将中悟生意经。麻将桌上风云变幻,机会稍纵即逝。

因此,要想赢,就得把握机会,猜测对方的牌,从全局出发,深思熟虑,打出自己的牌。而做生意,正需要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准确果敢的决断,良好的全局观念。总之,玩物而不丧志,玩得起放得下。创业者不妨培养一点儿个人业余爱好,投入兴趣之中。陶冶自己的性情,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知识,开发潜能。相信业余爱好于身心、事业,将大有裨益。

要力争在饭前饭后以及节假日坚持散步一小时,并且形成习惯。散步时,可独行,最好是与家人或友人同行,效果更好些。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散步是养生的一大秘诀。

对于成天忙碌奔波的人们,提出让他们有计划地坚持散步健身,似乎滑稽。其实,散步和走路并不完全一样。走路,有快有慢,对于干事业的人来说,“行如风”是其走路的常见特点。而这里所讲的散步,则是缓缓而行,听任双足轻松地向前移动,所谓“信马由缰”“行云流水”是也。形体需要放松自然,精神恬静愉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散步健身,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得到贵族、平民的重视,《内经》中就要求清晨起床后,“信步于庭”,这是一种柔和运动,能活动筋骨,强健腿足,而足部气血畅通与否,又关系全身。此外,散步又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轻松而有节奏的步伐,深沉而调和的呼吸,使人神清气爽,有助于体内食物消化和营养的吸收。正如先人所感:“散步所以养神也。”尽管散步的功效显而易见,仍有人认为它只是老年人的专利,中青年人不屑一顾,尤其是一些“大忙人”哪里舍得用宝贵的时间来散步。岂不谬哉!这种运动的特点就在“坚持”

二字,多年持之以恒,必然见效,这是开发潜能的一种最为可行的方法。

八分的智慧:成功的人生需要休息。每天的“成功”,使得自己都没有时间休息,只会造成自己未老先衰,身体先罢工了。  第二章 人生在世不妨后退一步

人生到处充满着意外和变化,只知道执着追求的人,最后必然失去未来。因为,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老是觉得这不好,那不好,自己只会越来越不快乐。须知牢骚太盛枉断肠。在不利的境遇下适时地转弯

萧伯纳曾说过:“当问题发生时,人们往往归咎于环境,事实上,一个人应该努力适应四周的环境,如果无法适应,便要自己去创造环境。”

小高有一次在外头玩得太晚,只好走夜路回家,途中经过一片荒地,路上一片漆黑。

小高一边走一边咒骂,懊悔自己早先遗落了打火机,害得现在连一点照明的工具都没有。

正在怨天尤人的同时,突然眼前出现了一点亮光,逐渐向自己靠近,于是小高加快脚步,朝灯光走过去。

等到走近一看,小高才发现那个拿着手电筒走路的人,竟然是个双目失明、戴着墨镜的瞎子。

小高感到十分诧异,于是开口问那名瞎子道:“你又看不见,手电筒对你而言一点用处也没有,为什么你还要带着手电筒呢?”

瞎子听了小高的话后,缓缓地叹了一口气说:“你有所不知,这条路实在太黑了,别人常常看不到我,匆匆忙忙走过去,一不小心就把我给撞倒了,所以我只好拿着手电筒走路。虽然我看不到别人,但是别人可以看到我,就不会再把我撞倒了。”

在这则故事中,聪明的瞎子懂得变通,制造了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可说是利人又利己。

八分的智慧:做人就应该和这位瞎子一样,懂得在不利的境遇下适时地转弯,反向思考。为自己的困顿找出路,困难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只要换个角度,你便可以看得更清楚。你所烦恼的事,基本都不会发生

小柯原本是公司里的修理工,因为表现优异,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被提升为领工,负责管理公司里所有大大小小的机械。

这么短的时间便获得如此的成绩,着实给小柯带来了不少压力。升任后,他一面积极参与公司里的各种事务,一面又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承担如此重任。

午夜梦回时,小柯时常梦见公司出现了什么问题或错误,自己吓出一身冷汗,无一夜好眠,“焦虑”成了他最忠实的朋友。

一日,公司的四部牵引机同时发生故障,作业一度陷入瘫痪,小柯终日担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他完全不知所措,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好请求上司的帮助,向他报告这突如其来的意外。

小柯心想发生了这样的事,上司一定会大发雷霆,自己的职位也将不保,因此抱着战战兢兢的心情,浑身发抖地来到了上司的面前。

想不到上司听了小柯的陈述之后,居然继续做他的事,连头也不抬一下,只慢条斯理地对小柯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机器坏了,那就把它修好啊!”

小柯听了这番话,多日来的烦恼、恐惧全部一扫而空,是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呢?于是小柯以极佳的效率,迅速修好了那四部发生故障的设备。

从此以后,他不再为焦虑所困,很快地适应了自己的工作,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

小柯杞人忧天,将心力投注在那些未知的事物上,反而使自己整天诚惶诚恐,无法沉着地面对困难。

西方有一句名言说:“责任和今天是属于我们的,结局与未来则属于上帝。”

这句话与中国古谚“尽人事,听天命”有异曲同工之妙,明天太遥远了,谁也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不如把握当下,珍惜眼前,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无须惊慌。

八分的智慧:问题已经发生了,你所能做的就只有尽力解决,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麻烦,除非是你不断替自己制造麻烦。完成一件事的方法永远不止一个

很多人有着相同的目标,却常常因为选择的道路不同,走路的方式不同,结果也有了天壤之别。

一位太太为了熬出一锅好汤,于是邀请邻居的太太来家里指导。

她买齐了材料,准备生火烧水,邻居太太却说:“这个不锈钢锅不适合熬汤,我还是再去买一个陶锅,熬出来的汤会美味一些。”

然后,邻居太太匆匆忙忙地卸下了围裙,跑去买锅。

锅很快就买来了,这位太太正要烧水,邻居太太却说:“我想起来了,我有一组餐具很配这个陶锅,等我一下,我回家找找去。”

然后,邻居太太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柜,满身大汗地把餐具拿过来。

正当烧水之际,邻居太太又看了看准备入锅的材料,摇了摇头说:“不行,这肉片切得太大了,不容易入味,我得把它切小一点才行。”

好不容易拿出了菜刀,才切了没两三下,邻居太太又说了:“这菜刀不利了,得赶紧磨一磨才好。”

于是,邻居太太丢下菜刀,回家去把磨刀石拿过来。等到磨刀石拿来以后,她又发现,要磨利刀子,必须用木棍固定一下才方便,所以她又连忙出外寻找木棍,找了好半天都不见踪影。

在家里等待的这位太太只好先把材料下锅,一边煮一边等。直到邻居太太气喘如牛,手里拿着木棍跑回来时,锅里的材料早已熟透,可以开始大快朵颐了。

看完这则故事之后,你一定在偷笑,天底下怎么会有像邻居太太这样的人啊!

事实上,我们虽然不至于像邻居太太做出这样的事,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也犯了和邻居太太一样的毛病,只看见眼前的事物,却忘了自己最终的目标,终日为小事忙忙碌碌,到头来却仍是一场空。

歌德曾说:“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八分的智慧:那“一瞬之间”指的是你做事的态度、做事的方法。愚蠢的人为了无谓的小事而浪费光阴,聪明的人却善用每分每秒,山不转路转,完成一件事的方法永远不止一个。窗明几净,才能眺望得更高更远

一位婆婆对刚娶进门的媳妇甚为不满,媳妇的一点小差错都会引起婆婆的勃然大怒。

她一会儿抱怨媳妇厨艺不够精湛,连葱、蒜、韭菜都分不清;一会儿又抱怨媳妇根本无心打理家务,而且常常加班到半夜才回家,也不晓得是不是真的加班,还是在外面鬼混。

她甚至连儿子感冒发烧也算到媳妇头上去,抱怨连丈夫的身体都照顾不好,还怎么做人家老婆?

直到有一天,一个老朋友来到家里作客,婆婆哪壶不开提哪壶,又开始埋怨媳妇的不是,指着阳台上的衣服说:“我真不知道她妈妈是怎么教她的,连洗个衣服都洗不干净,你看看,衣服上班斑点点的,她洗了老半天还是那个样子,真是浪费那些洗衣服的水!”

这位朋友听了婆婆的话之后,向阳台上仔细地瞧了一下,这才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他用抹布把窗户擦了擦,然后拉着婆婆再朝阳台望去,婆婆大吃一惊,那些晾在阳台上的衣服居然一下子就变干净了,婆婆这才明白,原来不是媳妇的衣服洗不干净,而是家里的窗户脏了。

从此,她不再带着有色眼光看待媳妇,婆媳两人相处得越来越好,简直跟一对亲母女,不,是跟一对亲姊妹没什么两样呢!

很多时候,只要稍微退一步,你就可以看得更清楚。

智者一切求诸己,愚者一切求诸人,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心念狭窄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

八分的智慧:太仔细观察别人的错误,反而会察觉不到自己本身的缺失,容人是一种雅量,偶尔擦拭自己的心窗,不为灰尘所蒙蔽,窗明几净,才能眺望得更高更远。知过能改胜过学富五车

阿光今年刚从大学毕业,他学的是英文,自认为无论听、说、读、写,对他来说都只是雕虫小技。

由于他对自己的英文能力相当自豪,因此寄了很多英文履历到一些外资公司去应征,他认为外语人才是就业市场中的绩优股,肯定人人抢着要。

然而,一个礼拜接着一个礼拜过去了,阿光投递出去的应征信函却了无回音,犹如石沉大海一般。

阿光的心情开始忐忑不安,此时,他却收到了其中一家公司的来信,信里刻薄地提到:“我们公司并不缺人,就算职位有缺,也不会雇用你,虽然你认为自己的英文程度不错,但是从你写的履历看来,你的英文写作能力很差,大概只有初中生的程度,连一些常用的文法也错误百出。”

阿光看了这封信后,气得火冒三丈,好歹也是个大学毕业生,怎么可以任人将自己批评得一文不值。阿光越想越气,于是提起笔来,打算写一封回信,把对方痛骂一番,以消除自己的怨气。

然而,当阿光下笔之际,却忽然想到,别人不可能会无缘无故写信批评他,也许自己真的太过自以为是,犯了一些错误而自己没有察觉。

因此,阿光的怒气渐渐平息,自我反省了一番,并且写了一张谢卡给这家公司,谢谢他们举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用字遣词诚恳真挚,把自己的感激之情表露无遗。

几天后,阿光再次收到这家公司寄来的信函,他被这家公司录取了!

证严法师曾说:“一般人常说,要争一口气,其实,真正有功夫的人,是把这口气咽下去。”

人们往往只看得见别人的过错,看不见自己的缺失,面对别人的指责,也常不加自省,反倒以恶言相向来掩饰自己的心虚。

不中听的话是一把锐利的剑,可以刺穿你的心脏,但是你也可以伸手握住它,使它成为你的利器。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一切在于你如何用心来面对人生的挫折,你可以反驳别人的批评,斥责别人的无知,但这样并不会使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提高,反而得不偿失。

八分的智慧:只有痛定思痛、反求诸己的人,才可以化干戈为玉帛,知过能改胜过学富五车,千金也难买。世上没有无缘无故地得到和失去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吃亏是福”一说。这是中国哲人所总结出来的一种人生观。它包括了愚笨者的智慧、柔弱者的力量,领略了生命含义的旷达和由吃亏退隐而带来的安稳宁静。

唐代的两位智者寒山与拾得(他们二人实际上是一种开启人的解脱智慧的象征)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们很有启发:

一日,寒山问拾得:“今有人侮我、笑我、藐视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诡谲欺我,则奈何?”拾得曰:“只要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耐他、不要理他。且过几年,你再看他。”

如果我们知道福祸常常是并行不悖的,而且福尽则祸亦至,而祸退则福亦来的道理,那么,我们就真的应该采取“愚”“让”“怯”“谦”这样的态度来避祸趋福。所以“吃亏是福”不失为人生一种特殊的处世哲学。“吃亏是福”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吃亏”大多是指物质上的损失,倘使一个人能用外在的吃亏换来心灵的平和与宁静,那无疑获得了人生的幸福。记不清哪位哲人曾写下下面这段令人怦然叫绝的文字,的确是对“吃亏是福”的最好的诠释。在此引用,以与大家共赏:

人,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平衡系统。当你的付出超过你的回报时,你一定取得了某种心理优势;反之,当你的获得超过了你付出的劳动,甚至不劳而获时,便会陷入某种心理劣势。很多人拾金不昧,决不是因为跟钱有仇,而是因为不愿意被一时的贪欲搞坏了长久的心情。一言以蔽之: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有时,你是用物质上的不合算换取精神上的超额快乐,有时,看似占了金钱便宜,却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精神的快乐。所以先哲强调:“吃亏是福”,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低调的姿态做着各种各样的好事,在不同的程度上,他们当然就是我们常说的“圣人”。

八分的智慧:“吃亏是福”,生命中吃点亏算什么?吃亏了能换来非常难得的和平与安全,能换来身心的健康与快乐,吃亏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况且,在吃亏后和平与安全的时期之内,我们可以重新调整我们的生命,并使它再度放射出绚丽的光芒。放下是觉悟,更是心灵的自由

两个和尚一道到山下化斋,途经一条小河,两个和尚正要过河,忽然看见一个妇人站在河边发愣,原来妇人不知河的深浅,不敢轻易过河。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和尚立刻上前去,把那个妇人背过了河。两个和尚继续赶路,可是在路上,那个年纪较大的和尚一直被另一个和尚抱怨,说作为一个出家人,怎么背个妇人过河,甚至又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言语。年纪较大和尚一直沉默着,最后他对另一个和尚说:“你之所以到现在还喋喋不休,是因为你一直都没有在心中放下这件事,而我在放下妇人之后,同时也把这件事放下了,所以才不会像你一样烦恼。”

放下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心灵的自由。

只要你不把闲事常挂在心头,你的世界将会是一片风光霁月,快乐自然愿意接近你!

其实,生活原本是有许多快乐的,只是我辈常常自生烦恼,“空添许多愁”。许多事业有成的人常常有这样的感慨:事业小有成就,但心里却空空的。好像拥有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总是想成功后坐豪华邮轮去环游世界,尽情享受一番。但真正成功了,仍然没有时间没有心情去了却心愿。因为还有许多事情让人放不下……

对此,台湾作家吴淡如说得好:好像要到某种年纪,在拥有某些东西之后,你才能够悟到,你建构的人生像一栋华美的大厦,但只有硬体,里面水管失修,配备不足,墙壁剥落,又很难找出原因来整修,除非你把整栋房子拆掉。

你又舍不得拆掉。那是一生的心血,拆掉了,所有的人会不知道你是谁,你也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是谁。

仔细咀嚼这段话,其中的味道,我辈不就是因为“舍不得”吗?

不是吗?现代人都精于算计投资回报率,但谁能算得出,在得到一些自己认为珍贵的东西时,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关的美丽像沙子一样在指掌间溜走?而我们却很少去思忖:掌中所握的生命的沙子的数量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再也捞不回来。

佛家说:“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是多么自在的快乐之道啊,倘使你总是“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思索,睡眠时不肯睡,千般计较”,这样放不下,你又怎能快乐呢?

庄子云:“人生如白驹过隙。”哲人的结论难道不能使人有些启迪么?我辈何不提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做个快乐的自由人呢?

八分的智慧:很多时候,我们舍不得放弃一个放弃了之后并不会失去什么的工作,舍不得放弃已经走出很远很远的种种往事,舍不得放弃对权力与金钱的角逐……于是,我们只能用生命作为代价,透支着健康与年华。  第三章 留有余地才会得到空间

人生在世,为人处事都必须留有余地,压上全部就意味着你没有了退路。谁没有个急难之处呢,得饶人处且饶人,有理不妨让几分。给别人面子,人家会记在心里的,也为自己留了后路。大智若愚,实在是一种智者的行为

大智若愚字面上的意思是指真正有智慧之人表面都显得很愚笨。史书上记载,孔子去访问老子,老子对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句话的意思是指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外表上看与愚鲁笨拙的普通人毫无差别。

大智若愚,在外表的愚笨之后,隐含无限巧计,如同大巧无术一般,愚的后面隐含着大彻大悟、大智大慧。大智若愚,藏锋露拙,实在是一种智者的行为,用以修身养性,则是一种智慧人生。用来处人待世,则是一种智慧之术。用它可以保全自己,免遭灭顶之灾。

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吹之;行高于岸,流必湍之。如果一个人锋芒毕露,一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这种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在整个自然界中,各种昆虫被人们视作最无能、最让人任意宰割的生命体了。

岂不知昆虫自有一套避凶趋吉的妙法,这就是他们的保护色和伪装术。如变色龙的身体颜色会随着环境的颜色而改变;竹节虫爬附在树枝上如同竹节一般,以此来骗过天敌的眼睛;枯叶蝶在遇到天敌时会装成枯黄的树叶,它的天敌哪里会想到这枯黄的树叶竟然是他苦苦寻找的美味,还有的动物遇危险时装死以迷惑敌人。在人们看来,这些方法未免太低级了,可是正是这些看似无能的方法使动物种群得以生存和发展。

在中国古代,皇帝跟前的王公大臣,可以说是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有性命之忧,时时刻刻都在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这种情况下,大智若愚的人才能独保其身。商纣王在历史上是个有名的暴君,终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竟然弄不清年月日,问左右的人也都说不清楚。纣王又派人问箕子,箕子是很清醒的人,他知道这件事后,悄悄对自己的弟子说:“做天下的大王而使国家没有了日月概念,国家就危险了。而一国的人都不知道时日,只有我一个人知道,那么我也就很危险了。”于是箕子也假装酒醉,推说自己也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因此而幸于保命。

大智若愚,不仅是一种自我保全的智慧,同时也是一种实现自己目标的智慧。俗语说“虎行似病”,装成病恹恹的样子正是老虎吃人的前兆,所以聪明不露,才有任重道远的力量。这就是所谓“藏巧于拙,用晦如明”。现实中,人们不管本身是机巧奸猾还是忠直厚道,几乎都喜欢傻呵呵不会弄巧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不会对对方造成巨大的威胁,会使人放松戒备和设防。所以,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没有机巧权变是不行的,但又要懂得藏巧,不为人识破,也就是“聪明而愚”。

八分的智慧:大智若愚并非让人人都去假装愚笨,它强调的只不过是一种处世的智慧,即要谨言慎行,谦虚待人,不要太盛气凌人。这并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倘若一个人能够谦虚诚恳地待人,便会得到别人的好感;若能谨言慎行,更会赢得人们的尊重。糊涂一点,反而是一种聪明与智慧

人在许多方面不及动物。比奔跑之快不及马,比力气之大不及大象,比视力之远不及空中的老鹰,比灵活不及水中的小鱼,但人又能驾驭万物,为万物之灵长,这是为什么呢?法国哲人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大自然中最柔弱的芦苇,但他是会思想的芦苇。”芦苇极易受到风雨摧折,正如人人都难免要老病衰亡,但是人能够思想,具有聪明智慧,由此而改变了一切。

人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寻找最佳生活方式的历史。和原始初民相比,今天的人类正享受着自己创造的文明:火药的发明、电的发现、印刷术与电脑的创造,都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人类插上了自己创造的翅膀,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可以栖居在现实和虚拟两个世界当中。人类似乎变得越来越聪明了,并且也形成了这样一种假相:人无所不能、无所不知。难免不发出这样的感叹:人是多么神圣与伟大!他是天地玉成的精华,是大自然的精灵和主宰。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事人能够做到,但有的事人却难以做到。这就是中国那句古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人过于依恃自己的聪明,则极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此时,这种聪明就会成为一种糊涂。

人有聪明和糊涂之分,同为聪明人,又有大聪明和小聪明之分;同为糊涂人,则又有真糊涂和假糊涂之分。糊涂往往给人以愚拙的印象。因为或智或愚对人一生的命运关系极大,所以人们大都以聪明为美,表现自己聪明的一面,隐瞒自己笨拙的一面。

有的人的确很“精”“很聪明”,处处体现出一种实用主义的色彩,用得着你时,好话说尽,将人说得心花怒放,为他去服务,然而用过之后,就判若两人。此类人的“精”,使人寒心。还有一种人的“精”,“势利眼”得很,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现在或将来自己“用得着”的人,就一副肉麻、谄媚样,令人很不舒服。而对那些普通人或“用不着”的人,就一百个瞧不起,爱理不理的样子,让他人有一种受侮辱、受损害的感觉。此种人自以为很“精”,实是很傻,因为他们的那种“势利眼”和“看人头”的处世方法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寻找更多的“反对者”。所以亚里士多德说:聪明人并不一味追求快乐,而是竭力避免不愉快。“势利眼”者实质是为自己制造更多的“不愉快”。

真正聪明的人却不这样做。他们信奉大智若愚、大巧无术,他们以大智若愚为美。聪明人几乎都取大智若愚的方式来保护自我。嫉贤妒能,几乎是人的本性,所以《庄子》中有一句话叫“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一般所用的木材,多选挺直的树木来砍伐;水井也是涌出甘甜井水者先干涸。人也如此。

有一些才华横溢的人,因为锋芒太露而遭人暗算。三国时的杨修就是因才盖过主而遭杀身之劫。《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还是中国那句千古名训“大智若愚”为妙。

有时,糊涂一点,反而是一种聪明与智慧,甚至是一种大聪明和大智慧。

列宁说过这样一段话:聪明人是不犯重大错误同时又能容易而迅速地纠正错误的人。真正的“精”者,既能明白他周围所发生现象的是是非非,也非常明白自己身上弱点所在。他们善于与他人合作,善于吸收他人的优点来丰富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他们从不用语言来显示自己,总使人有一种谦虚、实在的感觉。因而真正的“精”者,永远是生机勃勃的,富于进取精神的。

清代画家郑板桥曾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要做到聪明非常困难,一个人要做到糊涂也非常困难,而一个人由聪明升华到糊涂更是困难。可见,对比聪明,糊涂是更高层次的聪明。因为,这种糊涂不是真糊涂,而是不露痕迹的聪明。

八分的智慧:在复杂的世界中,一个人如果能用糊涂的方式去生存,那他就能够避免很多缠绕,达到一种逍遥的境界。隐藏锋芒可以让你走得更远

智者告诫仁者说:一个聪明而富于洞察力的人身上会潜藏着危险,那是因为他喜欢批评别人。雄辩而学识渊博的人也会遭遇相同的命运,因为他暴露了别人的缺点。所以,一个人还是有所节制为好,采取谨慎的处世态度,不可处处占上风。如果一个人锋芒毕露,一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就像出头的椽子会先烂掉,太高的树容易遭大风折断。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世上的高人往往其貌不扬,由于不太抢眼,可以避免别人的注意力,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练就一笔好字的人谎称不会书法,这样可以推掉许多违心的差事;力大无比的人往往装成手无缚鸡之力,紧急时才能够出乎意料地打败来犯者。做人,锋芒太露,就等于把自己的底细给对方交待得一清二楚,一旦交起手来,就首先输掉了一半,实难收到突见奇功的效果。

但做人又不能不露锋芒或藏而不露。不露锋芒、藏而不露,总给人一种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感觉,让人觉得你这人虚伪无比。不可不露,却又不能太露或乱露,那就只有深藏不露。深藏不露的真谛就在于,不刻意显露。

有能力终究是要露出来的,只要时机、地点、人事三者合适。如果有一样不合适,那就不要乱露,以免招来不必要麻烦,徒然增加自己的苦恼。

这种深藏不露的处世智慧与西方张扬个性注重表现有所不同。西方教育注重“表现”,主张“有能力就要表现出来,有一手就要露出来”,否则和没有能力没有什么两样。西方人不但好表现,到处表现,而且还要随时告诉别人自己表现了些什么东西,甚至随身携带一些以资佐证的物件,证明自己确实如此。

中国人当然也明白“表现”的道理,知道“老虎不发威,很容易被当做病猫”。不过我们更了解“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惨痛苦境,在表现之前,先做好“等到达那里,先打听一下当地的情况,再做打算”的准备工作。所以两者的区别不在于表现不表现,而是怎样表现。前者是舍身哲学,主张能露就露,露光了就走路,后者是守身哲学,主张先打听一下,看一看露到什么程度最合理,然后才合理地显露。

深藏不露是为了看一看有没有比自己更合适的人走出来。若大家都争着要露,特别是那些才能平庸,又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其结果只能是埋没了真正的有才华的人,阻了他们的道。不强出头,其实就是在不应该自己出头的时候,千万不要出头,非要出头不可,也应该设法让别人先出头。万一让不过,才抱着我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心情来出头。

八分的智慧:没有什么本领的人无需讲究什么深藏不露。因为自己很平庸,就算利用深藏不露来“藏拙”,充其量也只能隐瞒一时,最终会被人识破,结果原形毕露。善于保存自己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曹操煮酒论英雄”,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小说之一《三国演义》中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曹操、刘备二人此次双龙会,自然也足以在古代十大酒局中名列三甲。

话说刘备被吕布所逼迫,败走归顺曹操。后来曹操东征,生擒了吕布,并且将他杀死。刘备跟从曹操回到许都。刘备虽然投靠了曹操,但雄心壮志依然未减。曹操何等人物,遍识天下英雄。他认为刘备乃当时豪杰,虽手下将不过关、张;兵不过三千,但一向“信义著于四海”。一旦羽翼丰满,刘备将是一位非常可怕的对手。与此同时,刘备也素知曹操生性多疑,是当世奸雄。因此时常小心谨慎,以掩饰自己的雄心壮志,以防备曹操得知自己的图谋后加害自己。于是,他就在自己住处的后院种菜,并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他的结义兄弟关羽、张飞对此非常不理解,问道:“兄长!你不留心天下大事,却整天从事这种小人之事,这是为什么呢?”刘备微微笑到说:“二位兄弟那就有所不知了。”二人也就不再多言了。

有一天,关羽、张飞都不在,玄德自己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说:“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道:“有什么要紧事吗?”

许褚回答:“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心里却忐忑不安。

曹操一见刘备就笑着说:“在家做得好大事!”吓得玄德面如土色。曹操笑执玄德的手,直至后园,说:“玄德学习种菜,不易啊!”玄德方才放心,答到:“无事消遣罢了。”曹操又说:“适见枝头梅子青青,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正酣时,天边黑云压城,忽卷忽舒,有若龙隐龙现。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游历四方,想必非常了解天下的当世英雄,请在这小小的酒桌上数一数天下的英雄豪杰,不知玄德意下如何?”刘备答道:“当今天下的英雄豪杰,据备看来,当数袁术、袁绍、刘表、孙坚、刘璋、张鲁、张绣等人。”不料刘备还未说完,曹操说:“玄德此言差矣!凡是英雄,都必须是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气。”刘备继续装傻,问:“除了这些人之外,我实在不知道了。那么谁能当之?”曹操指了指刘备,然后又指了一下自己,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心中一惊,手中所持的筷子不慎掉到地上。正巧这时外面雷声大作,将要下雨,刘备灵机一动,便从容俯下身去拾起筷子,说道:“雷声太大了,以至于掉了筷子。”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刘备回答说:“圣人说遇到疾雷暴风,必定要改变容色,表示对上天的敬畏。那我怎么能不怕呢?”就这样,刘备就把自己闻言失态的惊恐轻轻掩饰过去了,曹操也就不再怀疑刘备的野心了。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变、量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形式和状态。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量变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数量的变化;一种是内部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急流勇退并不是消极避难,而是养精蓄锐,积极地准备应对。

八分的智慧: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的人很容易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敌视,在人生的舞台上尤其如此。因此,要善于保存自己,同时不断提高自己,以期寻找机会化被动为主动。该进则进,该退则退

人世间的冷暖是变化无常的,人生的道路是变化无常的,当你在遇到困难走不通时,或许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当你在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和美德,应该把功劳让与别人一些,不要居功自傲,更不要得意忘形。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能屈能伸。

富兰克林小时候到一位长者家里拜访,去聆听前辈的教诲。没料到,他一进门头就在门框上狠狠地撞了一下。身材高大的富兰克林疼痛难忍,不停地用手指揉着自己头上的大包,两眼瞪着那个低于正常标准的门框。出门迎接的长者看到他那副狼狈不堪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年轻人,很痛吧?”这位长者语重心长地说,“这可是你今天来这儿的最大的收获。”

一个人要想在世上有所作为,“低头”是少不了的。低头是为了把头抬得更高更有力。现实世界纷纭复杂,并非想象的那么一帆风顺,面对人生旅途中一个个低矮的“门框”,暂时的低头并非卑屈,而是为了长久的抬头;一时的退让绝非是丧失原则和失去自尊,而是为了更好的前进。缩回来的拳头,打出去才有力。

富兰克林终身难忘前辈的忠告,将“学会低头,拥有谦逊”作为自己生活的准则和座右铭,并且身体力行,后来终成大器,卓有建树,被誉为“美国之父”。

八分的智慧:只有采取这种积极而且明智的初始方法,才能审时度势,通过迂回和缓而达到目的,实现超越。对这些厚重的“门框”视而不见,傲气不敛,硬碰硬撞,结果只能是头破血流,成为摆在风车面前的“唐诘诃德”。谦而不争是一种大智慧

丙吉是西汉鲁国人。他自幼学习律令,曾任鲁国狱吏,因有功绩,被提拔到朝中任廷尉右监,后来调到长安任狱吏。宣帝即位后任御史大夫、丞相等职。

汉武帝末年,发生了“巫蛊之祸”,祸及卫太子。汉武帝在盛怒之下命令追查卫太子全家及其党羽。卫太子被迫自杀,全家被抄斩,长安城有几万人受到株连。当时,后来成了汉宣帝的病已刚生下来几个月,也因卫太子的事被牵连入狱。丙吉奉诏令检查监狱时,发现了这个小皇曾孙。丙吉知道卫太子被害并无事实根据,因此,对于皇曾孙的遭遇很是同情。丙吉就暗中让两个比较宽厚谨慎,又有奶的女犯人轮流喂养这个婴儿,每天亲自去检查喂养情况,不准任何人虐待这个孩子。若是没有丙吉的关怀爱护,可怜的皇曾孙或许早就死在狱中了。

后元二年,汉武帝生病,有一个会看天象的人说:“我们看到长安监狱的上空有天子贵人之气。”汉武帝便下令将监狱里的囚犯统统杀掉,并派郭穰连夜来到监狱。丙吉得知后立即关闭监狱门,不准郭穰进去,还说:“监狱里面是有一个无辜而又可怜的皇曾孙,无缘无故地杀死普通的人都不应该,何况这个孩子是皇帝的亲曾孙啊?”说完,丙吉就坐在监狱门口,双方一直僵持到天明。郭穰进不了监狱,便回去向汉武帝告丙吉的状。汉武帝听了禀报后,有所醒悟并说:“这大概也是天命吧!”于是下令把监狱里关的死囚一律免去死罪,皇曾孙得以保全下来,但是皇曾孙体弱多病,在一次大病痊愈后,丙吉给皇曾孙起名叫“病已”,意思是病已全好了,再也不会得病了。

丙吉知道把皇曾孙长期放在长安监狱中总不是办法,他听说有个叫史良娣的人忠厚可靠,就驾车把皇曾孙送到她家抚养。汉昭帝继位后不久,就死了,由于昭帝无子,造成了无继承王位之人的局面。大将军霍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便商议如何立新帝。丙吉此时任大将军府长史、光禄大夫、给事中等职务。他对霍光说:“如今国家百姓的性命就掌握在将军手中了。皇曾孙病已寄养在民间,现年已十八九岁了。他通晓经学儒术及治国之道,平日行为谨慎,举止谦和,是理想的继承人。希望将军明大义,参考占卜的结果,先让他入宫侍奉太后,待天下人明白真相后,再决定大策,辅立即位,这是天下人的大幸啊!”霍光采纳了丙吉的奏议,辅佐皇曾孙登基,这就是汉宣帝。汉宣帝即位后,封丙吉为关内侯。

丙吉为人深沉忠厚,从不炫耀自己的长处和功劳。丙吉对病已在危难之中有养育呵护的大恩大德,丙吉绝口不谈自己的护驾之功,因此,汉宣帝根本就不知道丙吉对自己有如此大的恩德,朝中也没有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