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7 23:34:50

点击下载

作者:史文杰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好的教育

好的教育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好的教育作者:史文杰排版:辛萌哒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2-01ISBN:9787547614518本书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远东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好的教育是远离符号化的教育,是让孩子从生活中看到事物间的内在关联,让逻辑成为他们生活中的自然语言的教育。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长大后就自然会有很强的思维能力,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引子太阳系小行星 (28628号)史恺癉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世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敬畏:一是头上的灿烂星空,一是内心的道德律令。”

最让我们感到意外的一件礼物,是麻省理工学院授予的、以 “史恺癉”为太阳系28628号小行星命名的证书。从此,他有了一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太阳系小行星。“太阳系小行星 (28628号)史恺癉”命名证书

1.12年级,一个难以忘怀的学年!

2012年秋,儿子史恺癉进入了美国高中四年级。尽管他以前成绩优异,也获得过不少荣誉,但12年级是他最有收获的学年。他这一年既忙碌又轻松,短短六个月内发生了好几件令人终生难忘的大事。

在12年级,除了准备必要的大学申请材料,恺癉把更多的课余时间花在了人工智能研究上,并先后参加了全美两个最大的高中生科研大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更好的计算机导航算法,该方法比当时所有发表的文献要高效好几倍。他因此分别获得了两大科研大赛的头奖和第6名,并赢得了12万美元的奖金。一时间,他成了红人,美国福克斯电视台在第一时间对他进行了实况采访,各大媒体和电视台也做了追踪采访报道。尤其是雅虎的一篇报道,引发了美国许多网民对美国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激烈争论。

那几个月,还发生了另外几大喜事。

其中最有趣的,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白宫的花絮。我儿子在白宫受到奥巴马接见的时候,负责保安的人员千叮咛万嘱咐,提醒他口袋里千万不要有任何东西,连一张纸都不行!原来,在白宫曾经发生过一个尴尬的 “突发”事件。一天,美国总统正想与被邀的学生握手,可那学生却把手伸进了口袋,想去掏什么东西。那时总统保安立刻冲了上去,把该学生摁住。保安很快从学生口袋里掏出了一样东西,这才发现口袋里只是藏着一份给总统的请愿书。

对儿子最有价值的一份荣誉,也许要数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颁发的 “小行星命名证书”了。小行星命名是一项经过国际小行星协会批准的永久性荣誉。我们太阳系除了八大行星之外,有不少新发现的小行星。早期小行星的命名一般都是根据古代神话人物命名的,后来绝大多数小行星的命名是为了纪念特定地点、组织、事件等,或表彰一个人在某领域做出的成绩。在太阳系中,那颗序号为28628的小行星就从此以“史恺癉”命名了。

而我最难忘的一份邀请,是陪同儿子前往著名的纽约股票交易所。2013年1月15日,儿子应邀在鸣钟台为当天的闭市敲钟。那天下午,我们随同主办方负责人一起到了交易所,纽交所一位领导亲自迎接了我们。自“9·11”事件以后,纽交所保安十分森严,取消了公众外围的参观活动,给纽交所增添了更多的神秘感。那位接待我们的领导介绍说,纽交所交易平台大厅是从来不对公众开放的,更不用说那个鸣钟台了。他强调说,大多数上市老板都没有在鸣钟台敲钟的机会。那次能与纽交所零距离接触,让我长了不少见识,可算是我一生最难逢的一次机会。

当然,最让儿子引以为傲的,一定是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发出的录取函。12年级第一学期末,恺癉开始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让我了解到美国最顶尖大学也会不遗余力地抢生源。比如,哈佛大学在正式发放录取书前,就提前三个月通知了恺癉,告诉他“已经被录取了!”我当时十分诧异。后来了解到这也是哈佛大学既有的 “内部政策”:提前通知极少数非常想录取的新生。而在决定奖学金时,尽管美国名校都公布了“按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授予奖学金 (needbased scholarship)”的政策,但斯坦福大学还是为了与哈佛大学竞争,后来大幅追加了恺癉的奖学金,以吸引他去斯坦福大学就读。尽管接二连三的荣誉让恺癉受宠若惊,但它们大多毕竟只是锦上添花,能有什么比获得梦寐以求的学校青睐更重要的呢?

也许,人们此时不禁想问:

史恺癉是怎么成长的?

父母在教育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

我们到底是如果进行家教的?

要知道我们做了什么,就先要了解我们不做什么。许多时候,想要有所为,还真的先要有所不为。

2.父母真想 “有所为”,先得 “有所不为”

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出息的人。勤学苦练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大家都让孩子从幼儿起接受 “刻苦学习”的教育。这种做法看似很负责,但许多时候却是最大的不负责。

说到这种教育方式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我不由想起几年前的一件往事。儿子上大一那年的春天,我们全家回上海探亲。儿子在外婆家住了一个多星期后对我说:“好想弹一会儿琴。”小区附近恰好有一家钢琴学习班,我于是陪儿子去那儿试试,看看能否在那儿弹上两小时。

那家琴房的条件还不错,里面有七八间琴室。去那儿上课和练琴的孩子全是幼儿、小学生,我儿子在那儿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幸好他并太不介意。在他练琴的时候,一位母亲带着7岁左右的男孩前来报名参加学琴。那小男孩在琴房左顾右盼,听着从各个琴室传出的钢琴声,满脸兴奋好奇的样子。办完注册手续后,那小孩的母亲却突然冲着孩子说:“是你自己一定要学钢琴的,现在为你付钱报了名!”她语气很严肃,脸上却露出自豪的满足感。她拉着小孩离去,继续严厉地说:“你以后不好好练,看我怎么收拾你!”她的话音刚落,男孩的脸色就刷地暗了下来,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全然没了刚才的兴奋劲。此时此刻,小男孩茫然的神态在我脑海中定了格,我不由问自己:如果当初也给我儿子这种压力,他今天是否还会想来这里练琴呢?

那位母亲好心办了两件坏事:她把玉石当石头用,硬把孩子的“我要学”变成了“要我学”;她又暗示孩子弹琴是件苦差事,似乎对孩子说“你从此摊上事了”。这男孩本来打心底里想学琴,却让过度热心的母亲泼了盆冷水。在场的家长们都能领会那母亲的用意:她想督促孩子以后要刻苦练琴。

儿童是 “短视”的,但父母不该短视。儿童的认知水平还处于感性阶段,他们大脑只对好玩的事情感兴趣。教育孩子持之以恒没有错,错的是在过程中没有爱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无论学什么,一旦兴趣没了,即使暂时能敷衍学下去,心思却早已不在学习上面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孩子钢琴考完了十级,就再也不想弹琴了。

迫使儿童过早 “懂事”是不明智的。教育需要付出,更需要掌握符合孩子心理的教学理念。在与儿子共同成长的18年中,我得到的感悟不是一言两语能带过的。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总结,那么用这句话来概括是再恰当不过了:父母想有所为,先要有所不为。

家教中哪些该有所为,哪些该有所不为,什么才是正确的教子方法,这些是本书所要传递的内容之一。有人也许会说,别人的成功不能复制。的确,每个孩子不同,每个家庭也不一样,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也希望书中分享的感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如同一把瑞士万能刀,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父母有了正确的教育观,就可以少走他人的弯路,找到属于自己的育儿捷径。第一章孩子学习的兴趣从哪里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 子

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但是鼓励法也不可用得太滥,一滥恐失其效用;刺激法若用得其当,也是很好,不过只可偶一为之而已。——陈鹤琴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儿子快满周岁的时候,迎来了他的第一个春天。屋外的树枝竞相吐出翠绿茸茸的嫩芽,好奇地张望着新奇的世界。妻子的一位同事来家里做客,她走到婴儿床前观望刚睡醒的儿子。没多久,她回过身来对妻子十分肯定地说:“你儿子很聪明!”妻子觉得朋友在说客套话,就不经意地回道:“现在就看得出来?”但同事却不含糊:“你没看见,他刚才眼睛睁得大大的,还很有神,不停地在上下左右打量着我。”也许儿子那时真的想问:“这个人到底是谁啊?”

儿童都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对他们来说,身边的一切都是新鲜和神秘的。有个暑假,我带着儿子回上海探亲。一天去水果店买点东西,看见店门口蹲着一个4岁左右的小男孩。小孩嚷嚷道:“爸爸,这个虫好玩,脚好长!”我瞥了一眼,看见小孩跟前有一只蛮大的蚱蜢。他爸却懒得理会,边拿着一袋水果往外走,边对他儿子喊:“有啥好玩的,别忘了跟上!”小孩顺从地站了起来,然后茫然跟了上去。“没什么好玩的!”就这句话,足以抹杀掉孩子的好奇心。

每位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有智慧的人。可许多家长没意识到,好奇心就是儿童智慧的嫩芽。小孩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像 “月亮为什么总跟着自己走”“鱼为什么不会被水淹”,等等。在孩子眼里,好奇的事没有简单与复杂之分,他们常会问出一些让父母一时很难解释清楚的问题。不少家长觉得孩子太烦,有时含糊其辞地应对,有时甚至拒绝孩子的提问。久而久之,孩子难能可贵的好奇心就这么被灭了。

不过,要给儿童解释清楚每个问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育儿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好的手段。这么多年来,我发现“善用类比”很管用。这个方法不仅在日常交流中有用,在科学交流中也是常用的手段。例如,科学家常把 “电压”比为“水压”,“原子结构”看成 “微型太阳系”,“核反应过程”比作 “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等等。而恰当的比喻对提升孩子的理解力就更有帮助了,它不仅能给孩子鲜明的视觉画面,而且容易让孩子理解深奥的知识。

记得有一次,儿子好奇地问我:“那个横写的8这个数是什么意思?”“哦,那符号 ‘∞’叫无穷大,是非常非常大、大得没有限制的意思。这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无穷大不是一个数,而是一个概念。”

我刻意强调“数”和“概念”的区别,可解释了半天他还是没听懂,总是一脸疑惑的样子。我开始责怪自己的解释有问题,不能深入浅出地给他讲明白。我一边表扬他问得好、问得有水平,一边让他容我好好想想。儿子看到终于把我问倒了,觉得挺得意。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你无法向6岁的孩子清楚解释事情的原理,那说明你自己首先没弄懂。”我当然不甘就此罢休。几天后,我给儿子编了一个故事。一天,孙悟空与小猴王们争论个不休,他们比谁爸爸的果园桃子最多。“我爸爸的果园有一百万个桃子!”一只小猴王说。“我爸爸有更多的桃子。”悟空不屑地回应道。“我爸爸有一万亿个桃子!”另一只小猴王又接着喊。“我爸爸的桃子数量比一万亿还多。”悟空又回应道……直到悟空厌烦了,他说:“不要吵了,在任何时候、不管有多少个桃子,我爸爸总有更多的桃子!”

看来,没有谁比悟空的爸爸有更多的桃子了。那悟空他爸爸到底有多少桃子呢?实际上我们都不知道。但我们可以说,悟空他爸爸有无穷多的桃子,因为没有一个数会更大。无穷大不是一个数字,而是表示 “比任何数都要大”的意思。在数学中,人们就用 “横写的8”这个特殊的符号 (∞)来表示无穷大。

儿子听着想着,这时他妈妈走过来:“爸爸只是用一个故事跟你解释。”她笑着继续说,“你是知道的,孙悟空是没有爸爸的。”“哦,对了,”我大笑起来, “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我讲故事讲糊涂了。”“对!我也想起来了。连我都知道,你怎么……”儿子又可以取笑我了。看来故事是有趣了,但并不是我预料的那样。“好吧,这不算。”我赶紧想了想,又重新讲了个故事。

孙悟空对如来佛说:“我一个跟头能翻一万里。”如来佛笑了笑:“那你试试?”孙悟空翻到一万里之外,却还是落在如来佛的手掌中。孙悟空不服:“我能翻十万八千里!”但还是没能逃出如来佛的手掌……如来佛最后笑着告诉孙悟空:“无论你翻得多远,我的手掌会变得更大,你是永远也翻不出我手掌的!”孙悟空这才明白,原来如来佛的手掌是无穷大的!说完了这个故事,我算是挽回了一局。

如果儿童好奇心强、遇事爱问为什么,这说明孩子已经意识到事物间有某种内在的联系。类比教学法就是利用许多事物的相似或相通性,利用恰如其分的比喻,把陌生的概念与熟悉的概念联系起来。善用通俗易懂的类比,不仅能维护孩子的好奇心,还能开启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获取知识的精髓。

2.学习是不是一件苦差事

人脑有千亿个神经元,人们起初认为人的聪明程度是由脑神经元的数目决定的,但一系列现象和研究颠覆了这种传统认知。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曾跟踪研究了一个特殊人群,这些人几乎一夜间都变成了奇才。其中一人曾不小心滑倒,后被诊断有严重的脑震荡。几天后,他突然发现自己有了新的才华——弹钢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以前从未弹过钢琴!

研究人员借助核磁成像发现,人脑在损伤后会力图自我修复,生存下来的脑神经元会试图重新链接,一旦有幸链接到了常人脑神经元不链接的区域,人就可能获得某些本来没有的能力。原来,人的智力取决于脑神经元的链接特性,而不取决于脑神经元的数量。

教育环境对脑神经元的链接和发育有决定性影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玛莎·法拉赫 (MarthaFarah)及其团队长期跟踪了60多个低收入家庭,收集了孩子的脑扫描数据和学习环境。这个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阅读和游戏是促进幼儿大脑发育的 “营养素”,也是开发儿童智力的捷径。

学习是不是一件苦差事?孩子的答案取决于父母怎么养孩子:一种是强求孩子“低质量的勤奋”;而另一种则是给予孩子 “高质量的玩耍”。被誉为 “能让时间停下来”的埃杰顿是麻省理工学院一位著名的教授,钟爱教育事业,深受广大学生的爱戴。我特别欣赏他的一句不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熟悉的名言:“教的诀窍是不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在学习,等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已经 ‘轻舟已过万重山’了(Thetrickto educationistoteachpeopleinsuchawaythattheydontrealize theyrelearninguntilitstoolate)。”

这个教学秘诀如此精辟,却又简单到了极致。它成了我的一个座右铭,也成了早教中的一大法宝:用各种诱饵去诱发儿子学习,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在早教中,我尽量避免传统授课和做试题的方法,而更多的是利用趣味阅读、游戏和孩子喜爱的形式。在那个阶段,我儿子可以说并没有学习的概念,他只是觉得那些都是好玩的事。

3.孩子的学习兴趣从哪里来?

玩的含金量在于它的启迪性,因为启迪比什么都有说服力。几年前,美国媒体流传着这么一个视频。一个目盲的老年人坐在街头,旁边的纸板上写着:“我是盲人,请行行好。”人们在街上来去匆匆,却没几个理会他。

这时,一位女士走到盲人跟前,在纸板的反面写了些什么,然后把它放到盲人旁。盲人很诧异,他不明白为什么前来施舍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那女士替盲人写了什么?原来,她在纸板上写道:“今天阳光灿烂,而我什么也看不到。”

前后两句都是简短的文字,结果却大相径庭。盲人直截了当讲了“我是盲人”这一事实,想用此道理赢得别人施舍的响应。这显然不奏效,而那位女士选择了迂回策略。她用简单言辞勾勒出一幅情景,继而在路人的心灵深处触发了共鸣。

教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平时少一些老生常谈,多利用孩子“好玩”的本性,就能引发他们内心想学的欲望。如果能对孩子进行精准“营销”,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成功的营销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想到了赢取顾客青睐的切入点。例如,在设计手机新功能的时候,就考虑到怎么去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和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好的营销可以让顾客排着长队抢购产品,而好的教育也能把孩子的 “要我学”转化成 “我要学”。

儿童的学习兴趣究竟从哪里来?科学家们曾经认为大脑结构只受遗传基因的控制,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改变了人们对大脑的认知。1964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玛丽安·戴蒙德(MarianDiamond)及同事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把白鼠分别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中,一个单调乏味,一个充斥着玩具和刺激。研究发现,那些在有趣环境下成长的白鼠,它们的脑皮质在80天后发育得更健全。由于大脑皮质是感知的物质基础,人们后来果然又发现,那些在有趣环境下长大的白鼠更机灵,也能更快找到迷宫的出口。后来的多项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那就是有趣的环境最能刺激孩子的大脑。

难怪有心理学家甚至声称,玩就是儿童的工作。提高玩的含金量是把“好玩”作为引发兴趣的 “糖衣炮弹”,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感悟,甚至能因此激发出探索的热情。绝大多数西方教育家都持有这种理念,而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哈罗德·埃杰顿(HaroldEdgerton)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人物。核弹亿分之一秒的爆炸雏形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那时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核爆试验。核爆炸在几微秒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人们先看到的是一团炙白的火球,然后是蘑菇状烟云。埃杰顿觉得这里大有学问,就用自己发明的特殊磁性镜头的相机,尝试着把时间“冻结”下来。他最后如愿以偿,第一次用频闪摄影技术捕获到原子弹爆炸在亿分之一秒时的各种雏形。那些具有开创性的影像对人们心灵产生了剧烈的冲击,震撼到了当时的西方社会,使人第一次意识到核炸的瞬间居然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细微细节。

爱因斯坦曾说过: “游戏是研究的最高形式 (Playisthe highestformofresearch)。”埃杰顿教授借助几张好玩的照片,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推动了瞬间物理动态的探索和研究。从此,埃杰顿被誉为第一个 “能让时间停下来”的人。他认为教育贵无痕,也曾直言不讳地说过,没必要让受教者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而等他们意识到的时候就晚了,因为他们已经学了。

强调玩不是以玩代学,让孩子玩得无所事事,而是以玩带学,把“玩”作为学习的切入口,在玩中增加含金量。在早期教育中,我们常用 “有趣好玩”去迎合儿子的心理,将趣味性活动注入日常生活中去,如用讲故事的形式讲数学,在游戏中讲解科学知识,参观博物馆或参加科技展活动等等,这些具体事例在以后的章节中再进一步分享探讨。

这些浸入式(Immersion)的教育形式让孩子“浸泡”在感官刺激的生活环境中,从小习惯了 “学习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后面的一些章节可以看到,我们在给儿子物色兴趣班的时候,看上了一个特殊的幼儿音乐班。启德童音乐班通过各种游戏进行感官训练,让儿童在玩耍中学会用身心去感悟旋律。在这种环境陶冶下,音乐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儿子的心灵伴侣。在给儿子挑选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又看中了蒙特梭利学校。在普通学校,老师主宰课堂进程,学习是被动的接纳。在蒙氏学校,琳琅满目的玩具是课堂材料,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可以完全按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

兴趣是强大的激励源泉。兴趣有了,许多棘手问题也能随之迎刃而解。像许多男孩一样,我儿子小时候特爱玩电子游戏。虽然那时还不是大问题,但我担心照此发展下去,以后有可能会成为大的麻烦。知道顶着干不是办法,我设法让自己成为他的玩伴。这样,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就多出了许多共同语言,我也有了施加影响的契机。利用与儿子探讨游戏的机会,我时不时地同他聊聊游戏的程序是怎么回事,他就觉得计算机编程也是挺好玩的。上初中以后,儿子的心思果然转移到编程上面去了,后来还悄悄去尝试编写简单的程序。

钓鱼需要诱饵,而教育则更需要好的诱饵。慢教育的一大智慧是舍得在教学 “工艺”上多下功夫,把学习是个负担转变成学习是个乐趣。如果说营销的最高境界是“让客户倒追你的产品”,那么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能让学生为自己的快乐而学”。

4.快乐与学习,是否可以兼得

放手与管教、快乐与学习,它们是否真的能兼得呢?实际上这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父母想不想的问题。父母在教育上使对了劲,孩子就不用因 “为学习而学习”而受尽折磨,也不会因“为快乐而快乐”而荒废童年。那么美国人是怎样培养精英的呢?

自从参加了哈佛和斯坦福大学的录取生见面会,我看到家教是毫无止境的,精英教育也不一定是砸钱的教育。从每年年底起,美国各大学陆续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悄悄开始了高校“入读率”的竞赛。入读率与录取率不同,录取率(Admission Rate)是录取人数与申请人数的比例,它表明学生被录取的难度;而入读率 (AdmissionYieldRate)是入读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表明学校在录取生中的抢手程度。美国高校为了获取录取生的青睐,提高本校的入读率,它们每年为录取生及其家属举办录取生见面会 (AdmittedStudentDay)。

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自然也不例外。在它们举办的家长见面会中,我与其他赴会的家长有了零距离的接触机会。在几场家长聚会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非亚裔家长。我在聊天中了解到,他们平时给孩子当司机做秘书,而关键时候又能充当顾问的角色,为孩子挖掘教育资源。他们的孩子有极大的自主空间,必要时又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帮助或指引。

其中有一位母亲,好多年前她的孩子还在上小学。暑假快到的时候,她为怎样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而烦恼。有的家长像“木匠”,只按既定工序雕琢木料;有的父母更像 “花匠”,给足植物养分而等待它们绽放最好的本色。她是属于 “木匠”类的还是“花匠”型的?从一个小故事就不难窥之一二。一天她突发奇想,能不能给孩子办一期有意义的夏令营呢?带着这个主意,她到处寻找感兴趣的家长。经过一番折腾,她终于凑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家庭,争取为孩子们办了个像样的夏令营。

他们决定各尽其力,每家负责一个星期,大家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其中,一位父亲热衷徒步旅行,他的全家带着其他孩子野外露宿,让大家了解野生动物和植物的特性,学习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野外生存的能力。另一位父亲擅长汽车维修,就给孩子讲解机动车的工作原理,让大家动手解决汽车常出现的小问题。到了晚上,他太太利用一半时间教大家做手工,留出一半时间让自己的孩子组织大家玩各种游戏。也有的家长开起了科学讲座,晚上让孩子用小型望远镜看星星和星系,教大家用学到的三角定律去估测它们离地球的距离;在白天给大家讲解宇宙的起源,介绍暗物质和暗能量等一些至今仍然让科学家困惑的新发现……

可以说,那些孩子能敲开美国顶尖学府的大门并非偶然,而是与他们父母平时 “管而有度,放而有序”是分不开的。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家长可以把孩子的暑假变成背书和刷题的战场,但也可以将之变为不砸钱的精英教育。

在那几场家长见面会上,我了解到的虽然只是精英家教的碎片掠影,但观一叶能知秋。成功的家教属于那些花匠型的父母,他们走的是一条慢热型教育的路,是一条快乐与求知兼得的教育之路。

5.借 “鸡和蛋”去引发思考

自然界处处有学问,学会思考对孩子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让孩子对兴趣不浓的事情感兴趣呢?媒体常用有争议的话题去博取大众的眼球,父母也可用这一手段唤起孩子的求知欲,帮助孩子在思考中学会分辨,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鸡和鸡蛋之争”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同时又是一个会让孩子绞尽脑汁的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很难回答,就在于其中隐藏着一个循环定义的陷阱。人们通常认为鸡生出来的蛋是鸡蛋,而鸡蛋孵出来的是鸡。许多人习惯将鸡和鸡蛋作为 “互为定义”的前提,于是这个问题就变得自相矛盾而循环无解了。

要正确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打破其中的循环逻辑。在人们发现基因之前,“鸡和鸡蛋之争”是一个无解的命题。所以解套的关键是引导孩子从基因变异的动态角度去理解,激发孩子对生物进化的好奇。

是 “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呢?首先,一只动物是鸡是因为它有鸡的基因特征,而一个蛋是鸡蛋是因为它孵出的是鸡。孩子并不需要知道鸡的基因特征到底是什么,他们只需知道鸡的基因特征决定了它是鸡,而不是鸭或其他动物。

认识到了什么是鸡和鸡蛋,接着来看生物进化的过程。鸡的祖先是一种似鸡的鸟,而鸟的祖先是似鸟的小恐龙。几千万年前,有类似鸡的鸟在繁殖过程中,它们的基因在复制中发生了变异或“出了错”,使得下一代的一些基因与上一代有所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千万年基因变异的累积,它们的后代就越来越像现在的鸡,而不像它们的祖先。

直到漫长进化过程中的某一时刻,一只非鸡的鸟产下了地球上第一只有了鸡全部基因特征的蛋,而那个蛋孵出了地球上的第一只鸡。因此,那一个蛋就是地球上的第一个鸡蛋,而这个鸡蛋所孵出的是地球上的第一只鸡。显然,先有鸡蛋,然后才有鸡。“鸡和鸡蛋之争”的话题可以让孩子了解生物基因突变这一概念,从小引发他们对生物进化的认识。讨论这个问题的真正目的不是在于它的结论,而是利用孩子的猎奇心理,去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6.做到 “延迟满足”,就成功了一半

在所有素质中,有一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靠后天培养。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五岁看老”。你信吗,有人真的发现了一种测试方法,用它能预测3~5岁的儿童将来是否会有出息。测试方法很简单。你先挑选儿童爱吃的糖果,然后告诉孩子有两个选择:如果不愿等,小孩现在就只能吃一颗糖果;如果愿意等,小孩15分钟后可吃两颗糖果。

衡量标准更直截了当:那些选择等待的儿童具备了成功的天赋。这个测试不是无稽之谈,也不是中国传统“抓周”的翻版。十多年前,美国有一档电视节目,它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项著名实验。这就是斯坦福大学的“棉花糖实验”,人们可用它测试儿童的“延迟满足 (DelayedGratification)”的能力。

实验一开始,五岁左右的孩子被逐一领入房间,屋里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研究员先把一颗棉花糖放在桌上,然后告诉孩子现在就可以吃了这颗棉花糖或等15分钟后吃两颗。研究员随即离去,让小孩独自在屋内待15分钟。

在测试过程中,孩子们神态百出。有的根本没多想,拿了就吃;有的拿起棉花糖,张开大嘴,把糖放在嘴边磨蹭,最后又艰难地把棉花糖放了回去;有的挣扎了几分钟后,还是按捺不住欲望,拿起吃了。到最后,只有三分之一的小孩选择了等待15分钟,得到了两颗糖的回报。但这能说明什么呢?

十多年后,研究人员又对那些孩子进行了回访。他们调查后发现,那些小时候能自律的学生发展得更顺利,SAT高考成绩比不能自律的学生平均高出200多分,学习和生活也安排得更有规划。这项研究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引发了极大的反响,人们开始意识到延迟满足这个自律能力太重要了,它是预测孩子发展前景的一个可靠指标。

所谓延迟满足,就是为将来的更大利益而主动放弃眼前的较小利益。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我想明白了延迟满足包含了两大要素:一个是判断力;另一个是毅力。有的孩子不知道应该等待,不懂 “在该做的时候做该做的事”,这说明他们缺乏判断力,不懂得短暂等待能换取更大的回报;有的孩子想等待,却半途而废,这说明他们虽然有了正确的判断,但缺乏毅力去执行;只有那些能等到最后的孩子,他们既有了正确的判断力,又具备了强大的毅力。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等待的过程,只有学会去积极等待,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如果出于溺爱,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每次都有求必应,孩子就会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就难以养成积极等待的心态。我越想越觉得不能忽视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教育,可当我想去测试儿子的时候,发现自己忽视了一个现实。

儿子那时8岁左右,早过了此实验所适用的年龄段,糖果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吸引力了。但我不想就此不了了之,开始在孩子身上寻找其他切入点。

儿子那时热衷于收集精灵宝可梦(Pokémon)卡片,我以前为了图个方便,每次答应儿子购买几套Pokémon。我开始改变这种做法,每次给他设定预算,让他一次只能买一套卡片。有时我也会给儿子选择,他如果愿意推迟购买计划,到时可以多买几套作为奖励。以后,我又鼓励他多做些家务,让他有机会为添置更多的玩具慢慢攒钱。我希望儿子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在等待中养成做规划的能力,在规划中领会多劳多得的道理。

人们研究发现,延迟满足的能力的确可以靠后天培养。在所有的人群中,社会学家发现犹太人是最强调 “延迟满足”的民族。华人和犹太人都非常重视教育,但在这方面却大相径庭:一个急功近利,一个深谋远虑。犹太人仅占世界人口的0.3%,却囊括了超过20%的诺贝尔奖,诞生了莫扎特、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等众多杰出人物。《在社会科学和心理学中应用犹太价值观》这本书的作者,总结出了犹太人的一大特点:善于训练孩子为更大回报而放弃一时的满足。

的确,有耐心方能成事,延迟满足的能力比智商更重要。那是因为一个人看似可以做很多事,但真正能做好一件事却很难。只有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才能坦然面对压力和战胜逆境。也只有先学会静下心来,去专注做好一件事,才有可能一步步把愿景化为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了延迟满足,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也许就是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的,在必要的时候能管住自己的人就是聪明的人。第二章怎样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

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 (英国)赫伯特·斯宾塞

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陈鹤琴

7.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小招数

人们早就意识到阅读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国父”富兰克林的故事也因此流传至今,成为人们的美谈。富兰克林因家境贫寒而弃学谋生,但他自幼有爱读书的习惯。他经常借书看,有时不惜挨饿,将省下来的钱买书。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富兰克林好读的习惯为他以后的从政奠定了基础,也让他成了美国第一位科学家和发明家。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我印象中,儿子的早教是从听故事、玩玩具、掰手指数数和听音乐开始的。在小时候,听故事是最能让儿子开心的一件事。有时,他要我们反复讲他已经熟悉的故事,然后提醒我们说漏了哪些故事情节。有时他干脆自己放录音带,不厌其烦地重复听他感兴趣的段落。

我家附近的书店几乎每星期会挑选出一些图书,给社区的儿童举办故事会。我的妻子就经常带着儿子去那儿听故事。许多故事书不但情节吸引儿子,书的设计也抓住了他的心。有些书是半圆形的,有些是波浪形的,有的打开后是立体的,也有的可在浴盆里阅读。一旦遇到好书,儿子就爱不释手。他买书有许多原因,有时是因为引人入胜的故事,有时是因为精美的插图,也有时是因为独一无二的包装设计。久而久之,阅读便成为他的一大乐趣,故事书就成了他的好伙伴。

我本来对幼儿图书是一无所知的,有了孩子后才发现,许多儿童读物制作得非常精美,有的甚至称得上是艺术品。至今我还记得儿子小时候最钟爱的一些小人书:《要是你给小老鼠饼干》 (IfYouGiveaMouseaCookie)、 《好饿的毛毛虫》(TheVeryHungryCaterpillar)、 《绿鸡蛋和火腿》 (Green EggsandHam)、《戴帽子的猫》(TheCatintheHat)、《好奇的乔治》(CuriousGeorge)、《彩虹鱼》(TheRainbowFish)、《爱心树》(TheGivingTree)。

特别是谢尔·西尔弗斯坦 (ShelSilverstein)所著的 《爱心树》,故事情节特别感人。书中述说一棵大树与一位小孩交上了朋友。孩子长大成人再到老,大树的一生都在默默地为其奉献:先是用自己的果实,然后用自己的树枝,再用自己的树干,最后仅存了矮矮的树墩。在奄奄一息之际,“那棵大树”还惦记着这位已年迈的朋友,提醒疲惫的他可以在它残存的树墩上休息……

关于这本书,还又发生过一段小插曲。十多年后我才意识到此书当初对儿子的触动是如此之深,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在申请大学时,做了件令我非常惊讶的事。大学申请表有这么一个问题:“哪一本是你喜欢的书?”我怎么也没料到,儿子毫不犹豫地就在申请表上填下了这本小人书的书名:《爱心树》。儿子上小学后,他妈妈经常带他去社区图书馆,到那儿看书借书,还借机鼓动儿子加入那里的阅读俱乐部。俱乐部让小孩凭自己的兴致读书,定下自己的读书计划。如果能按时完成计划,图书馆就赠给孩子一些奖品。

像与图书馆签了合同似的,儿子坚持每天至少读一小时,并根据俱乐部的要求,在阅读日志中记录所读的内容。其中,他最爱读《儿童图画百科全书》(ChildrensPictureEncyclopedia)和 《孩子们的探索》(KidsDiscover)等系列杂志。这些图文并茂的刊物,用构思巧妙和色彩鲜艳的插图吸引儿童的眼球。它们覆盖的面极广,上至天文时空,下至人文地理,每个孩子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人们常说,儿童的大脑像吸水力特强的海绵。做了父亲后才知道这一点也不夸张。儿子参加了小学课外科普活动,由于他的科普比赛成绩一直很突出,一位家长就向他妈妈请教,问该如何在家辅导孩子学科普。她当时给弄糊涂了,不记得我们教过儿子很多科普知识。

带着好奇,她回家问儿子:“你从哪儿学到那些科普知识的?其他孩子说许多内容老师没教过。”儿子不假思索地回道:“哦,是以前从图书馆借的刊物那里学到的。”原来他指的就是他小时候念过的《儿童图画百科全书》和《孩子们的探索》等儿童刊物。我们以前总以为他只是看着玩,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竟然没忘。

在小学,儿子收获最大的就是阅读。我不记得老师在五年级前布置过数学或科普等作业,唯独语言课是例外。老师对每个小学生有最低的阅读要求,而儿子的阅读量远超出了那个要求。儿子最喜欢读 《神奇树屋》(MagicTreeHouse)、《了不起的小侦探内特》 (NatetheGreat)和 《棚车少年》 (The BoxcarChildren)等儿童系列小说。老师获悉儿子那么喜爱《棚车少年》,就赠送给他由其他作者再续的 《棚车少年》小说,将其加入到儿子收藏的系列书中去。

人们很早就对阅读有了共识。阅读能赋予大脑丰富的想象空间,给可塑的大脑注入强有力的刺激,从而增加了大脑神经元间的链接密度。在以后的长期研究中,人们又找到了这一共识的科学实证。2013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应用经济和社会研究所”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这是一份对4000位5岁儿童的跟踪报告。在长达10年的研究中,他们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儿童如果在5岁时喜欢阅读,他们10岁以后的学习成绩就普遍高出很多,阅读的确能开发儿童的智力。要让儿童喜欢上阅读,除了要有父母的引导,又要让孩子按自己的审美意识去挑选书籍,以此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进而获取益处。

8.怎样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

怎么让孩子的脑子活跃起来?怎么让孩子学到探索能力?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取决于教的方法。中国教学的一大特点是短平快,老师急功近利地教,学生规行矩步地学。大家似乎都是为了心目中的那个 “崇高”目标:高考!

而我们的家教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路。先说个小故事吧。

我儿子七八岁的时候,我与他在家做了一次关于测量的活动。我们一起找了几个不同大小的圆瓶盖、一把尺子和一根细绳,测量了那几个圆盖的周长和直径。“有了这些测量下来的数,我们能发现什么呢?”我边问边显得略有所思的样子。“也许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我继续自言自语。“哦,周长总是比直径长的。”过了一会儿,儿子发现了一个规律。“对啊!对啊!……可是长多少呢?”我一边附和着,一边追问。“每个圆都不一样的,但至少是两倍。”他肯定地说,好像有了一点思路。“没错,那我们就比较一下周长到底比直径大多少倍?”我暗示他继续沿着这个思路走。“哦,不管圆的大小,是不是周长比直径要大3倍左右?”他兴奋地看了看我,但对自己的结论不是很有把握。“对啦!你发现了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数,它就是圆周长与圆直径之比。”“为什么说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数?”“人们发现这个数是常数,而且非常有用。”“什么叫常数?”“常数就是不变的数。你说怪不怪,不管圆的大小,周长与直径之比都是这个常数!”“但……刚才算出来的比不是完全一样的啊?”他边看着计算的几个数值,边嘀咕着。“没错,但这只是测量误差造成的,如没误差,周长与圆直径的比都是一样的,是常数。”“那这个常数到底是多少?”“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个数值到底是多少,但要精确到小数点两位,它就是3.14。数学家给圆周率这个常数起了个特殊的符号:π……”

从此,他觉得圆周率很有意思。以后又自学到圆周率是个无理数,难怪永远也写不完整这个数。他后来再发现人们已经把圆周率计算到过亿位数,把π的数值印了厚厚一本书,至今有人还继续在算。最后,他自发地把圆周率的前百位背了下来。他是知道的,我只记得可怜的前四五位数,但有一天他还是执意拉我比一比,看谁知道圆周率的位数多。

从以后章节可以看到,这是我们通常的家教模式。

功利性很强、一步到位的教学会扼杀求知欲,而经常在尝试过程中学习能不知不觉地锻炼探索能力。这在当今人工智能时代尤为重要。无论人们持什么价值观,或者能否接受这一现实,人的探索能力在快速升值,而重复性技能在加速贬值。要提升孩子在未来的竞争力,今天的教育投入就要防止孩子“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人生早期不在乎早起快跑,而需要缓慢有序地积蓄能量。这便是我们的信念。在我儿子幼儿小学期间,这也是我们的家教指南针。

9.感受看不见的世界

人首先是感性动物,然后才是理性动物。感性教育是依赖人的本能感知而进行的教育,其效果在一个离奇故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早在19世纪,美国教育家安妮·莎莉文 (Anne Sullivan)遇到一个小女孩。这个女孩集盲聋哑于一身,从小无法学习,也从来不知道怎么与人交流。在所有学生中,这个小女孩无疑是世界上最难教的一个了。

安妮下决心要帮助这个女孩,但她是如何着手的呢?安妮首先为小女孩准备了一个 “特殊”的教具:玩具娃娃。每当小女孩用手触摸到玩具娃娃时,安妮就拿起自己的手指,在小女孩的另一只手掌上慢慢地写下 “doll”(玩具娃娃)这4个字母。以后,她又尝试把女孩的一只手放进水中,在她的另一只手掌上拼出“water”(水)这个单词。

就这样,安妮用一个一个字母,先让小女孩感触到字母与单词之间的关系,然后感悟到单词与实物之间的联系。渐渐的,语言的奥秘就这么在这个盲聋哑女孩的大脑中被揭开了。更难以置信的是,在安妮的精心教导下,女孩不仅考入哈佛大学,后来还成长为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这个女孩不是别人,她就是海伦·凯勒,是作家马克·吐温的心目中 “19世纪最伟大的两个人物之一”。

对发育正常的儿童来说,感性教育也同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 (JeanPiaget)发现,人在15岁前仍处于抽象思维的初期阶段,他们很难去琢磨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只有感性教育才能与孩子的认知本能接轨。因此,我们平时不轻易错过那些能给孩子感性教育的契机。

坐落在我们市内的得克萨斯A&M大学(TexasA&M University)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大学每年在校园为社区举办公益科普活动。我们几乎每次都带儿子前去参观,让他与神奇的科学现象有零距离的接触。

在一次演示场上,儿子把一朵鲜花插入零下200°C的液化氮中。当他把花取出后,花朵就像是一片片脆薄的 “玻璃”,一捏就碎;在一个气雾室中,他目睹了那些或隐或现的一丝丝白色径迹,才意识到在人的眼皮底下,每时每刻有那么多宇宙射线。儿子对每个演示都很兴奋和好奇,对每次活动都流连忘返。

儿子八岁那年,科普场内的一个教室坐满了人。一位戴着防护眼镜,身穿白大褂的老师,往一个试管内充入两份氢气,再充入一份氧气。他然后用大拇指压住试管口,示意大家留神,不要眨眼睛。此时教室内鸦雀无声,大家看着他把大拇指从试管口挪开,并快速将小火焰移到试管口。忽然,啪的爆炸声惊动了所有人,许多观众哇地叫了起来,教室内一阵躁动。

等气氛恢复平静后,老师让大家看试管内有了什么。人们这才注意到试管内壁挂着一滴滴透明的小液珠。老师跟孩子们解释说,刚才试管中的氢气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产物就是大家每天需要的水。这个实验深深映入了儿子的脑中,让他记住了这么一个事实:尽管氢气与氧气都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会发生燃烧的化学反应,能生成他熟悉的水。

我趁热打铁,在一个周末与儿子玩起了一个弹珠游戏。弹珠是儿子年幼时酷爱的玩具之一,他平时喜欢收集不同大小的、色彩斑斓的玻璃球,用它们玩打弹珠游戏或拼搭出各种图案。我让他拿出大大小小的玻璃弹珠和橡皮泥,一起做一个与水有关的搭积木游戏。听到我们一起玩游戏,儿子的兴致就上来了。

我先让儿子挑出两个大的玻璃球,用橡皮泥把它们粘在一起,然后告诉他空气中的氧分子就像手中的模型那样: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相互吸引“粘在一起”而形成的。然后,我让他做了好几个氧分子模型。

接着,我让他找出两个小的玻璃弹珠,再用橡皮泥将它们粘在一起。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相互吸引 “粘在一起”而形成的。氢原子比氧原子小,所以我们用小的弹珠来表示氢原子。我再让他做了好几个氢分子模型。

最后,我们用两个小的弹珠与一个大的弹珠粘在一起,做了几个水分子模型。这个搭积木游戏要完成下面一个任务。

最少几个“氢分子”+最少几个“氧分子”=几个“水分子”?

这个“搭积木”游戏的规则是:等号左右两边的氧原子(大的玻璃弹珠)总数要保持相同,等号两边的氢原子 (小的玻璃弹珠)总数也要保持相同。玩了几分钟,他没能找到答案。经过两次提示后,他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

2个 “氢分子”+1个 “氧分子”=2个“水分子”

没错,它们的左右两边现在都有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也就是说,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结合,能生成2个水分子。原来,这就是那天他看到的爆炸过程,它也是初中课本中 “氢与氧燃烧生成水”的化学反应方程:

以前,儿子从科普读物中了解到,水是由宇宙中最丰富的氢元素与第三丰富的氧元素组成的。水几乎无处不在,如水约占人体重的60%,地球表面的70%;宇宙中也到处有水的踪迹,它们大都以冰的形态出现,等等。但这些都只是理性层面上的东西。

表面上看,浸入式的教学进度远不如照本宣科的那么快,但从长远效果看,它能让学生对知识的原委有更深和更直观的了解,能由内往外而引发出学生的感悟,甚至滋生新的疑问,如 “是什么导致宇宙中氢和氧发生反应而产生水的”等。学贵有疑,不疑则不进。通过对新问题的解释,就能不断加深理解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从而把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

10.用暗示激发创作欲

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未来将属于有创意的人。自从计算机有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支撑,人的许多优势正逐渐在机器人面前消失。单凭记忆和熟练操作的技能,人类已不能与人工智能竞争。与智能机器人相比,人仅存的优势是人的思想和创意。

培养创意需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从生活的细微处入手,而其中一个极好途径就是学画画。儿子小时候喜欢在纸上胡乱涂鸦,虽谈不上有什么天赋,但他对画画还是挺有兴趣的。只要一开始画,他就像变了个人,显得十分安静,一坐下来就能画上大半天。

儿子10岁那年,他的绘画老师举办了一次学生画展,邀请家长和社会人士观摩学生的作品。画展进行到了一半的时候,一位女士走到儿子画前,对他的一幅画凝视了一会儿。她又同我们寒暄了几句后,问儿子,“这是你画的?”儿子点了点头,我当时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这是一幅4×5英寸、临摹杂志上小鸟近景的帆布丙烯画。虽然它无特别惊人之处,但也显得小巧玲珑、栩栩如生。

在画展结束之前,老师同大家聚在一块聊天。“我想买你的那幅画,”刚才那位女士微笑地看着儿子,“25美元如何?”儿子对这突如其来的发问毫无准备,不知如何应对。我猜儿子当时一定蒙了,怎么会有人愿意买他的画呢?我抬头看到那位女士认真的神态,才意识到她没在开玩笑。

大家此刻也停止了聊天,目光都聚焦到了儿子的身上。过了几秒钟,儿子望着那位女士,摇了摇头。“没关系的,但我很喜欢你那幅画。”女士微笑着说。意识到儿子一时没缓过气来,我赶紧替儿子谢了她的鼓励。

在小学毕业之前,儿子前前后后尝试了水彩、粉彩、素描、木炭、丙烯和油画等媒介。在很长一段时间,儿子只关注绘画的技巧,我们就经常不失时机地暗示他,模仿得像不是绘画的最终目的,而表达自己的创意就比画得像更有意义。为此,我们常常会这么对儿子说 “你看,这幅画很有新意”或“那个画家很有创意”等,再也不说 “画得真像”之类的话了。不过,他每次似懂非懂的,我们也就没有刻意要他马上去做什么。

这种暗示很少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暗示法是由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GeorgiLozanov)提出来的,它反对给人制造紧张的心理状态,而鼓励人们在放松的环境中自然得到感悟。不难看出,暗示教学是 “由内往外引”的具体方式之一,它要唤起的是学生“无意识”的内在正能量。

一天下午,儿子从学校回到家后兴奋告诉我们,他要参加学区的圣诞贺年卡设计比赛。比赛胜出的作品将作为那年的贺年卡,寄给全学区的家长。他很认真地对我们说:“必须是原创作品!”我们当时就知道,他开始领悟了绘画的真正意义。

儿子那次中了标,从中尝到了甜头。他接着参加了我们城市报纸举办的主题绘画活动,他的创作又被选中并刊登在报纸上。从此,他不放过各种机会,投入到学校的壁画和年鉴封面等制作中去。

忘了从几岁起,儿子迷上了精灵宝可梦。他买了许多精灵宝可梦卡牌,我当时却看不出那些游戏有啥意思,也不理解它们为什么能打动那么多小孩的心。儿子后来不再满足于购买、收集、与伙伴交换卡片,他觉得那些卡片不能完全表达自己对游戏的见解,就开始自己制作精灵宝可梦卡片。儿子的这一举动固然引起了我的注意,但我也只是默默欣赏那份童心而已。“其实,他收藏的那些游戏卡片是很精美的。”妻子这句不经意的话提醒了我,我开始留意起儿子买来的卡片,体会它们蕴含的发散性思维及艺术功底。我又拿起儿子自制的几套Pokémon,开始领会他的游戏构思。此刻,我心中油然升起几分敬意,心想:“这不就是一直想要培养的创意嘛!”

11.不管学什么,入门最关键

家长普遍认为 “学总比不学的好”,许多时候却并非如此。如果学习氛围不好或教得不得法,学生会因为一知半解而滋生挫折感,最后失去原有的学习热情。入门时学习得法会终身受益,入门时学砸了会耽误前程,我对此有过一次切身的体会。

那是在20世纪80年代,我的学校为了普及计算机知识,设法给学生开了几堂计算机初级编程的讲座。学校当时的资源极其有限,只能给学生上两三堂课。尽管如此,我对计算机编程还是保持着兴趣。在最后一堂课上,大家总算有了一小时使用计算机的机会。可不知为什么,我编的程序却怎么也过不了编译这一关。那堂课有三四十位学生,不断有人向老师请教求助,老师无暇解决每个学生碰到的问题。在最后十分钟,我的程序总算混过了编译,但我还是不知道究竟是错在了哪儿。我就这么稀里糊涂地 “学”过了计算机编程,那成了我学习生涯中最受挫折的一堂课。从那时起,我觉得编程语言让人摸不着头脑,便对它失去了兴趣。

到美国后不久,我便意识到学计算机很有前途,就一直鼓动周围的朋友去攻读,可自己还是选择了其他专业。由于工作需要,我必须编写一些程序,最终还是没能摆脱编程。出乎自己的预料,我由此发现自己的编程能力实际上并不差。我越做越喜欢,后来索性彻底转了行,做起了软件开发工作。因为初学时不得要领,我就这么在职业生涯中走了近10年弯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避免在初学时学得草率和不得要领,就能少走许多弯路。儿子在EPGY上的第一堂课是C编程语言。C语言用途广泛,但其中某些概念比较复杂,连工作多年的编程员也常常会张冠李戴而出错。我忍不住与儿子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希望他入门时能学得扎实,免得以后给自己添麻烦。

儿子起初学得很顺利,每次能提前上交作业。可没多久,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这下把儿子难住了。

原来,老师布置了一个游戏作业,要求他编写人们熟悉的“井字”游戏。这是一种在3×3格子上的连珠游戏,两人轮流在空白处画自己的记号 (×或O),看谁能先把自己的3个记号连成直线。那个作业的要求是:游戏一方是人,对手是计算机,并要确保计算机不能输。

儿子一开始还暗暗自喜,觉得自己终于编写游戏了,要实现小学时的一个心愿了。可好景不长,他发现自己进入了死胡同,不知从何入手,几天下来还是没有解决的头绪。我们意识到让儿子领会编游戏的思路和初级原理,这要比完成这个作业更为重要。

又过了几天,他妈妈看他还是一筹莫展的样子,便对他说:“我们还是先来玩几次井字游戏吧。”她让儿子充当计算机先走第一步,并提醒他:“你的任务是观察所有的策略,做到不会输。”

儿子马上在井格中央画上×记号。她接着教儿子:“写程序时,要把所有可能的选项都考虑到。现在还剩下8个空格,看上去我有8个画O的选择,但是……”没等妈妈解释完,儿子抢着说:“看似有好多选择,但实际上井格是对称的,所以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选角落的格子,要么选边缘中间的格子。”

领悟到这一关键点,他继续自言自语道:“所以我只要把这两种策略编入程序就可以了。”他妈妈会心笑了笑,便在一个角落画上了O的记号,然后又试探:“现在井格中有7个空格,你的第二步是否有7个选择呢?”儿子想了一会儿摇摇头:“不是,还是因为井格是对称的,所以我现在只有4种选择。但……有的选择会导致计算机输的……所以我不应该考虑那些格子。”没错,用这些逻辑和方法去写程序,做出的电子游戏就好像有了智慧。

他妈妈一边陪同他玩,一边提醒他记下刚讨论过的策略。刚下完一局,儿子便抛出一句“Iloveyoumommy”,随后扭头奔他的计算机去了。接着,他用了不到一半的时间,顺利完成了整个课程。

暑假的编程课结束了,儿子还意犹未尽。一开学,他就把自己刚编写的游戏上传到学校计算机,鼓励同学们去玩,声称打败了计算机就能得奖,心里却明白没有人能够赢得过计算机。

这个井字游戏并不复杂,它使用 “蛮力 (Bruteforce)”的方法去模拟智能,而计算机算法的威力更能从新一代的人工智能中彰显出来。2016年,谷歌的 “阿尔法狗(AlphaGo)”应用新算法战胜了世上所有围棋高手。它的胜利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个里程碑事件给世人一个警示,AlphaGo的智能或已远远超越了人类2000多年积累下来的围棋智慧。同样的人工智能在语音识别和翻译、图像识别和癌症鉴别诊断等领域也取得了可贵的成果。通过模拟人脑神经系统,当今的计算机算法已经能用 “直觉 (Intuition)”而非蛮力去解决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儿子在编游戏中尝到了甜头,接着开始学习Java编程语言。同上次一样,他起初学得一帆风顺,直到有一天又被一个游戏作业卡住了。那是一个迷宫游戏,程序要长和复杂得多。儿子面临的问题也很蹊跷:在游戏运行的时候,结果有时对、有时却不对。他反复查看了自己的程序,就是找不出到底错在哪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