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9 10:32:31

点击下载

作者:刘朝辉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试读:

第一章 概论

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一个立体的世界,丰富的物质种类、多变的空间组合方式,构成我们生息的空间形态。然而,我们未必了解给我们不同视觉感受的空间和形态的规律。例如,一个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往往会把“正立方体”绘制表达成“正方形”,可以说他无从下手于“正立方体”厚度的表达。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绘画表达问题,实际上,这正说明人们生活在这个立体世界中,对世界的认知本能还保留在平面表达的局限性中。对于空间的理解和把握,是设计专业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需掌握的能力之一。如何把我们心中需要的空间感受自由地表达出来,就成了“立体构成”这一门学科研究的课题。

构成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理念、形式基础,产生于20世纪初。它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源头:俄国的构成主义设计、荷兰的“风格派”和德国的包豪斯学院。相对于俄国的构成主义设计和荷兰的“风格派”,德国的包豪斯无疑是影响最大的一个。虽然它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在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从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染织设计到家具设计,从理论到实践,乃至于教学,均对现代设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平衡的研究乔那斯·扎贝尔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训练系统是相互关联的。设计者为了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往往是在二维平面中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当属于二维空间范畴的表现手段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时,就需要通过三维空间范畴的立体构成来表现。那么,什么是立体构成呢?

立体构成是研究空间立体造型的学科,它通过揭示立体造型的规律,来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立体构成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授课重点不追求具体使用功能,而是以纯粹的或抽象的形态为素材,将各种素材作为构成元素,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它的目的在于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合,按照视觉审美,构成理想的形态。

立体构成训练是从综合的角度,把各种造型要素具体地纳入学习领域,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使他们对线材、板材、块材的材料特性、构造、加工方法、形态和视觉语言、美的秩序有确实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对形态、机能、材质等各种造型要素进行研究和剖析,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表现能力、体验能力、探索能力和良好的设计感觉。具体讲就是通过对形态的创造、整理、分类、定义、分析,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形态与尺度、体量、空间、材质、结构、运动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它与视觉、生理、所处环境条件之间的联系;通过对造型与功能目的的互补性训练,掌握造型与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等之间的协调性;通过这些训练,掌握和理解形态语义的真正含义。由于它可以为设计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因此,它是立体设计的基础,在整个立体造型设计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生今后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所必备的素质。

在理解立体构成的概念时,要注意理解形态在立体构成中的特殊内涵。立体构成的“形态”不等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状”。形态是指立体物在某一距离、角度与环境条件下所呈现出来的外貌,也就是说,物体的某种形状仅是形态的无数面向中的一个面向所见之外轮廓,而形态则是由无数形状构成的一个统合概念体。比如,当你围绕着一个物体转动时,这个物体就会在你眼中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因此,你要想了解一个立体形态,就必须通过不同的角度与距离来观察,将这些形态各异的印象统合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物概念。如果一件立体造型作品无论怎样转动角度、变换距离,仍然能给人以完美的感受,那么这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立体构成定义中所指的形态的整体美。↑电话设计形态在不同角度呈现不同的形状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特征

特征是本质的体现,是一件事物区别于另一件事物的标志。因此,特征又是在事物间的比较中产生的,是了解和认识该事物的有效途径。我们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弄清其本质。立体构成与其他造型形式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在素材分析方面:写实的艺术创作,其特点是以自然为模型,从自然生活中收集零散的素材,进行一系列的整理加工,使其作品呈现出一种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整体化表现;而立体构成则不同,它不完全模仿自然对象,而是将一个完整的对象分解为很多造型要素,然后按照一定的造型原则,重新组合成为新的设计。也就是说,立体构成在研究一个形态的过程中,总是将形态推到原始的起点来进行理性的分析。艺术创作是纯粹的形象思维,它在分析素材、进行构思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偶发性的灵感,这种以自然为模型的分析方法不可能将造型的可能性全部展示出来,以便进行优选;而立体构成则是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科学地分析构成要素,从点的了解扩大到面、再扩大到体,将造型的可能性全部展示出来,然后做排列组合,从而找出形态的体系来,再按照审美标准进行筛选,并经过形象思维做深入发展。前者是靠感性、靠经验、靠灵感,而后者是靠理性、靠科学、靠分析。

在构成感觉方面:立体构成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并且以抽象理性构成为主。立体构成的构成表现常采用课题设计的方式,用基本的几何形态来做形态练习,以全面探索三维实体变化的可能性。这种几何抽象形态,虽不反映具象形态,但它与现实生活总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反映出一定的节奏,体现出一定的情绪,能给人们的感观带来一定的感受。这种感受如节奏感、空间感、稳定感、压迫感等等,虽不如一件写实艺术作品带来的感受那么具体,但却是存在的。

在综合表现方面:立体构成作为立体造型设计的基础学科,与机械工艺等技术问题有密切的联系,它必须综合地考虑构成的多种因素。与绘画、雕塑等不同的艺术门类相比,立体构成最大的特点是制作材料和加工工艺对形态的表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比如,用相同的构成方法创造的形态,如果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就具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构成必须结合不同的材料、加工工艺,创造具有特定效果的形态。

第三节 立体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设计是包括立体构成在内,并考虑其他众多要素,使之成为完整造型的活动。设计的领域非常广泛,它可分为商业设计、工业设汁、环境艺术设计等门类,这些艺术门类又可细分为广告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服装设计、染织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等专业门类。

立体构成与设计是有区别的。立体构成研究的内容是将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立体因素,从整个设计领域中抽取出来,专门研究它的视觉效果构成和造型特点,从而做到科学、系统、全面地掌握立体形态。

立体构成与具体的艺术门类区别很大,在整个立体构成的训练过程中没有具体目的的条件限制(如专为某一种产品设计造型)。因此,每一项练习就必须从立体造型的角度去研究形态的可能性和变化性。

立体构成能为设计提供广泛的发展基础。立体构成的构思不是完全依赖于设计师的灵感,而是把灵感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结合起来,通过逻辑推理的办法,并结合美学、工艺、材料等因素,确定最后方案。

立体构成可以为设计积累大量的素材。立体构成的目的在于培养造型的感觉能力、想象能力和构成能力,在基础训练阶段创造出来的作品,可成为今后设计的丰富素材。

立体构成是包括技术、材料在内的综合训练,在立体的构成过程中,必须结合技术和材料来考虑造型可能性。因此,作为设计者来讲,不仅要掌握立体造型规律,而且还必须了解或掌握技术、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材料的不同,构成视觉效果和造型特点不同→线材构成结构的应用实例→材料和技术是构成形态的重要因素→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立体构成?

2.立体构成与设计有什么关系?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造型因素

第一节 立体的本质

一、平面的本质

从造型训练的过程和规律讲,往往是从平面进入立体的。因此,在认识立体的本质之前,我们必须先回顾一下平面的本质。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绘画作品、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一般是属于平面设计的范畴。即使是一些以立体造型为主要形式的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立体广告设计等,也必须考虑展示面的处理、平面图形的利用、表面装饰效果等与平面有关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平面呢?在平面构成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它的几何定义为:在一个面内任意取两点连成直线,如果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面上,这个面就是平面。引申到艺术设计领域为:由长度和宽度建立起来的二维空间为平面。平面由于没有厚度因素,因此具有抽象性。任何一个平面的显现都必须依附于三维的实体,即使是一张超薄的纸也有厚度。虽然绘画、摄影等艺术作品通过逼真的印刷手段,使我们领略到极其丰富的视觉体验,但表现出来的毕竟是一个没有纵深感的幻觉的真实,并不是真正的实体,从任何角度观看它,其形态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可以说平面再现不过是人们的一种主观创造的二维平面幻象。由此可见,平面的本质是其形状的固定性和存在的抽象性。

二、立体的本质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物质的、可视可触的立体世界中。在这里,从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万物到我们人类建造的一切,都是以立体的形式出现的。它们不仅具有长度和宽度,还具有长宽以外的第三维度,即深度。这些立体形态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实体,产生体积感,例如石头、木材等;另一类是虚体,产生空间感,例如建筑物内部、器皿内部等。实体与虚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衬托。

当我们拿起身边一个较小的实体进行转动时,可以观察到物体每一次转动都会呈现出一种不同的形状。当我们置身在广袤的空间,脚下的地面向远处的地平线延展,前、后、左、右、上、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空间延续体。如果我们一直向前朝着一个目标走去(在二维平面世界里是不可能的),不但远处的物体变得越来越大,而且物体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由此可见,我们对于三维物体的理解是在瞬息之间不可能完全把握住的。从一定的角度和一定的距离看到的一个形状具有片面性,它可能是一个球形,或者是一个锥形,或者是一个具有圆的基面的任何形状。这种立体随人们视线的转移,在不同的角度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形状的轮廓来确定某一立体。可以说立体没有固定的轮廓(所谓轮廓是在某个固定的视角,因物体面与面的方向转折而形成的)。要想把一个三维立体弄清楚,我们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对它进行观察,在头脑中将这些观察到的东西综合起来,以便完全掌握住这一物体的三维实质。因此,立体是通过人脑知觉系统全方位的感知而获得的实际的三维空间实体。由此可见,立体的本质是形态的不定性和存在的客观性。

当我们认识了平面和立体的本质后,再来比较一下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的区别:平面构成的观察方式是从一个固定视点进入,立体构成则是从不同的视点全方位地考虑;平面构成在空间表现特征上着重把造型要素表现为二维形状,立体构成则要将其表现为三维形态;平面构成的存在方式是依附于实体的二维平面的幻象,立体构成则是存在于三维空间的实体。从涉及三维立体形态的角度来说,立体构成比平面构成复杂,因为必须同时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观察和考虑,许多复杂的空间关系在纸面上不容易被观察到。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立体构成不如平面构成复杂,因为立体构成和实际空间中的具体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形状和材料打交道,因此就可以避免出现一些诸如重心、视错觉等问题。

第二节 形与立体构成

↑(图1)

任何空间立体造型都是由点、线、面、体、空间等基本要素组成立体物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的各种形态,形成实量的立体。形体占有空间的体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物质的量,称之为量块;二是空虚的容积,称之为空间(如图1)。

掌握形态在三维空间中的造型规律首先明白两个概念:

一是形态在三维空间的立体概念。立体构成中所涉及到的造型语言,是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立体构成形态的造型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体。从字面上看似乎与我们所学过的平面构成造型要素相同,实际上差异很大。它们不同于平面构成中虚幻的、抽象的造型要素,而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触摸的真实物体。一粒灰尘、一丝头发或一块木头,通过仔细测量都能证明是有体积的(如图2)。因此,我们特别强调“体”的概念,以区别平面构成中的造型要素。

二是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的形态概念,这里提及到的点、线、面、体并不单指纯粹的几何形态,它们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如自然形的、有机形的、偶然形的、抽象形的或意象形的。关于这些形态,平面构成已经介绍,这里不再赘述。↑点、线、面、体在设计应用中的视觉感受(图2)

一、点

几何学中,点只有位置,没有方向、形状和面积大小。

造型学中的点,不仅有位置、方向和形状,而且有长度、宽度和厚度。同时,造型学中的点具有相当大的变动幅度即相对性。点构成也有积极形态和消极形态之构成。例如:夜空的星星、远山的小花、雪花、雨滴等可以看作是一些点,建筑物上的窗户、天花板上的吊灯同样可以是点,这些都是积极形态的点(如图3)。消极形态的点存在于线的端点,以及两条线相遇、相交和转折处(如图4)。↑(图3)↑(图4)

在立体构成中,点是表达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不管它的大小、厚度、形状怎样,只要它同周围其他形态相比是最小的视觉单位,具有凝聚视线和表达空间位置的特性,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点”。也就是说,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在立体构成中不可能存在真正几何意义上的点,而只能是一种相对的比较,例如人和蚂蚁在一起时是“体”,而当人和一座建筑比较时,人就成了点。点具有凝聚视线的特性,所以“点”造型很容易导致我们的视线集中在它的身上。如果有两个同样性质的点同时存在于视野中,我们的视线就会往返于两点之间,形成心理上一段无形的线;如果有三个同样性质的点同存在于视野中,我们的视线就会在三点之间往返,从而形成心理上的三角形空间形态;如果有无数的同样性质的点存在,我们就会在心理上形成虚体的感觉,如夜空中的银河。

点的连续排列可以形成虚线,点的密集排列可以形成虚面与虚体(如图5)。当点与点越近,就越接近线和面的特性。由点构成的虚线、虚面、虚体,虽然没有实线、实面那样有具体、结实和厚重的感觉,但虚线、虚面、虚体所具有的空灵、韵律、关联的特殊感也是实线、实面、实体所不具备的。↑(图5)

点的构成,可由点的大小、点的亮度和点之间的距离不同而产生多样性的变化,并因此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大小、同样亮度及等距离排列的点,会给人秩序井然、规整划一的感觉。不同大小、不等距离的点,能产生三维空间的效果。不同亮度、重叠排列的点,会产生层次丰富、富有立体感的效果。

点虽然是造型上最小的视觉单位,但因为点具有凝聚视线的特性,所以往往成为关系到整体造型的重要因素。

1.点的力度感。

沿着高或宽一个方向,较近距离放置的点,由于张力产生线的感觉。较小的点易于被大的吸引,使视觉产生由小向大的移动。点的有序排列,产生连续和间断的节奏和线形扩散效果。

沿着高宽两个方向或高宽纵三个方向,较近距离放置的点,容易分别产生面或者体的感觉,点的放置距离越远越容易产生分离的效果。点的放置距离越近,越容易产生聚的、结实的效果;点的放置距离越远,越容易产生疏的、轻盈的效果。

2.点的空间感。

空间中居中的一点引起视知觉稳定的集中注意。点在空间的位置上移后有漂浮感产生,反之有跌落感产生。点的位置移至上方一侧,产生的不安定感更加强烈。当点移至下方中点,产生踏实的安定感。点移至左下或右下时,踏实安定之中增加发动感。由大到小渐变排列的点,产生由强到弱的运动感,同时产生空间深远感,能加强空间变化,起到扩大空间的效果。

二、线

钢索、铁轨、发丝、树枝、筷子都给我们线的实际感受。在造型学上线有直观的线和非直观的线两种。直观的线存在于线状物、单一面的边缘处等。非直观的线存在于两面的交接处、立体形的转折处、两种颜色的交界处等。线在造型学上的特点是表达长度和轮廓。

在立体构成上,虽然没有几何学意义上的线,但只要它的粗细限定在必要范围之内,与周围其他视觉要素比较,能充分显示连续性质,并能表达长度和轮廓特性的,都可以称为线。

根据其存在的状况,线可分为积极的线和消极的线两种。

所谓积极的线是指独立存在的线。如绘画中的线条,三维形态中各种线类材料如钢丝、绳索等实际存在的线条(如图6)。

所谓消极的线是指平面边缘或立体棱边的非独立存在的线条(如图7)。

线:因为其粗、细、曲直、光滑、粗糙的不同,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粗线给我们刚强有力的感觉。细线给我们纤小、柔弱的感觉。直线给我们正直、刚强的感受。曲线给我们圆滑、柔和的感觉。光滑的线给我们细腻、温柔的感觉。而粗糙的线条会给我们粗犷、古朴的感受。因此,不同线的选择,对立体形态的整体效果的表达是不同的。↑积极的线(图6)↑体块转折处的消极的线(图7)(一)线的性感

线的形态能反映性别特点,这是早在古希腊时期的神殿柱式中就有所表现的。如多利安柱式的男性特征和爱奥尼柱式的女性特征充分表达了不同形态线条的造型语义。从心理和生理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直线具有男性特征,能够表达冷漠、严肃、紧张、明确而锐利的感觉。曲线具有女性性格,能表达幽雅、优美、轻松、柔和、富有旋律的感觉。(二)线的运动感

线的运动感与线的方向关系很大。一般情况下,以下线条具备各自独特的造型语义:

水平线:水平线能使我们联想到地平线,水平线的组织能产生横向扩展感,因此水平线能表达平稳、安静、广阔无垠的感觉。

垂直线:由于是与地平面相交的直线形体,垂直线形成了与地球引力相反方向的力量,显示出一种强烈的上升与下落的力度和强度,能表达严肃、高耸、直接、明确、生长、希望的感觉。

斜线:斜线的动势造成了不安定、动荡和倾倒感。向外倾斜,可引导视线向深远的空间发展;向内倾斜,可引导视线向线的交汇点集中。

线的构成方法很多,或连接或不连接,或重叠或交叉,依据线的特性,在粗、细、曲、直、角度、方向、间隔、距离等排列组合上会变化出无穷的效果。

三、面

地面、桌面、叶片、盒子的六个面都让我们感觉到面的存在。面(它的厚度较弱)在造型学上的特点是表达一种“形”,是由长度和宽度两个维度所共同构成的“二维空间”。

面有三种基本的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正方形的特点是表达垂直和水平,由此派生出来长方形、多边形;三角形的特点是表达角度和交叉;圆形的特点是表达曲线和循环。椭圆形等都离不开上述三种基本的特点。面的种类很多,但面的“外轮廓线”最终决定了面的外貌。

面在造型学上也分为积极的面和消极的面两种。积极的面(实际存在的面)是由线的密集、线的移动、点的扩大、线的宽度的增加、体的分割截面所形成的。消极的面是由点的集合、线的集合、线的交叉围绕或是体的交叉所形成的虚面(如图8)。在立体构成上,只要其在厚度、高度和周围环境比较之下,显示不出强烈的实体感觉时,它就属于面的范畴。

面的构成也有多种方式:

利用数学法则、定律构成的形称“几何形”它给人明确、理智、秩序的感觉,但容易产生单调和机械的弊病。

自然形成,非人的意志可以控制结果的偶然形面给人特殊、抒情的感觉,但有难以得到和流于轻率的缺点。

不规律形是大自然中与几何形形成对比的更加复杂的形,比几何形更具人情味和温暖感,更自然,更具个性。↑(图8)(一)面的柔美感

面的柔美感主要体现在圆形面的表现上,因为圆形总是封闭的,具有饱满的、肯定的和统一的视觉效果,能表现滚动、运动、和谐、柔美的感觉(如图9)。↑国家大剧院(图9)(二)面的严肃感

面的严肃感主要体现在一些与圆形相对的方形面表现上。其中长方形、矩形以直角构成,能表达单纯、严肃、明确和规则的特征(如图10);平行四边形有运动趋向;正方形更具有稳定的扩张感。↑(图10)(三)面的运动感

面的运动感主要体现在三角形面表现上。三角形以三边和三角为构成特点,能表达简洁、明确、向空间挑战的感觉。正三角形体平稳安定;倒三角形体极不安定,呈现动态的扩张和幻想状态。(四)面的随意感

面的随意感主要体现在不规则面的表现上。不规则面的基本形式是指一些毫无规律的自由形,包括任意形、偶然形和有机形。任意形潇洒、随意,体现的是洒脱、自如的情感;偶然形具有不定性和偶然性,但往往赋予自然的魅力和人情味。

四、体

实际上,任何形态都是一个“体”。体在造型学上有三个基本型:球体、立方体和圆锥体(如图11)。最基本的形体一般是由棱角、棱线和立体表面三个部分所组成(如图12)。根据构成的形态区分,又可分为半立体、点立体、线立体、面立体和块立体等几个重要的类型。↑(图11)↑(图12)

半立体是以平面为基础,将其部分空间立体化。如浮雕。

点立体是以点的形态产生空间视觉凝聚力的形体,如灯泡、气球、珠子等。

线立体是以线的形态产生空间长度的形体,如铁丝、竹签等。

面立体是以平面形态在空间构成产生的形体,如镜子、书本等。

块立体是以三维度的有重量、体积的形态在空间构成完全封闭的立体,如石块、建筑物等。

半立体具有凹凸层次感和各种变化的光影效果;点立体具有玲珑活泼凝聚视觉的效果;线立体具有穿透性,富有深度的效果;面立体有分离空间产生或虚或实、或开或闭的效果;块立体则有厚实、深重的效果。在立体构成中,根据需要,适当运用各种立体,能使作品的表现力大大增强。(一)块的简练沉着感

块的简练庄重感主要体现在几何平面体的表现上。几何平面体是以四个以上的平面,以其边界直线互相衔接在一起所形成的封闭空间的实体,如正三角锥体、正立方体、长方体和其他以几何平面所构成的多面立体。它们具有简练、大方、庄重、安稳、严肃、沉着的特点。如埃及的金字塔是底部为正方形、四面为三角形的锥体造型,矗立在广袤的沙漠上,给人以稳定、恒久、锐利和醒目的感觉。(二)块的优雅端庄感

块的优雅端庄感主要体现在几何曲面体和自由曲面体的表现上。几何曲面体构成方法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由几何曲面进行线性运动形成的几何曲面体,另一种是由几何曲面体进行轴向旋转运动形成的几何曲面体。如圆球、圆环、圆柱等(见图13)。它们的特征是:表面为几何曲面,秩序感强,能表达理智、明快、优雅和严肃又端庄的感觉;自由曲面体是由自由曲面构成的立体造型,如酒杯、花瓶等,其中大多数造型是对称形态(见图14)。规则的对称形态加上变化丰富的曲线,能表达既凝重、端庄又优美活泼的感觉。(三)块的柔和流畅感

块的柔和流畅感主要体现在自由块体的表现上。自由体包括的范围很广,最具代表性的是有机体。有机体是物体由于受到自然力的作用和物体内部抵抗力的抗衡而形成的,它具有柔和、平滑、流畅、单纯、圆润的曲面形体,它们大多反映的是朴实而自然的形态。如河边的鹅卵石,长年累月地经河水冲刷,其内力膨胀,外表光滑细腻,显得充盈和富于动感,是一种优美的有机形态。自然界中最美的最复杂的有机体为人体,其自然流畅的曲线和柔和平滑的曲面,最富于弹性而充满活力。在设计中,经常使用有机形体表现优美的造型(如图15)。↑(图13)↑(图14)↑(图15)

第三节 立体的构想思维

由于立体是通过人脑获得实际的形态意义,因此,人的思维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期平面训练的结果,会使我们在学习立体构成时产生不利的惯性思维,第一种情况是我们适应了用轮廓捕捉并塑造形象这种方法,可是立体没有固定的轮廓,随着视点的不同,立体又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显然,用轮廓塑造形态是不可取的了;第二种情况是我们习惯于被表面的颜色和肌理所吸引,往往会忽视对一个三维立体形状的内部结构的研究。因此,我们应该克服二维平面训练时留下的惯性思维,要使自己的空间思维活跃起来,要具有能够在头脑中清晰地想象到整个形体在向各个方向转动时的不同形状的能力,好像这东西在自己手中转动一样。我们不应该把要掌握的形象局限于一两个形状,而应该尽量地观察到物体的高度变化、空间的流向、物体的密度和各种材料的性能。

我们要想由平面的二维思维转换为立体的三维空间思维,可经由以下训练来实现:

一、投影构想

把平面看做是立体形态的影像,利用投影学的观念来进行想象,如任何一个实体的投影,都只会是一个平面区域,这个区域的造型和大小,是根据该物体的特性以及这个物体之各个不同部分与此对应表面所处的位置关系而决定的。一个点的投影,可能确实是一个点,也可以是一条线的纵,或两者皆有;一条线,可能表示一条线或一个区域,或两者皆有;一个区域,可能表示一个区域或一个实体,或两者皆有(如图16)。

二、运动构想

一个立体形态可以追溯或分解为平面或线的运动、组合。形成立体形态的方式有三种:线、面、块体的空间运动(移动、旋转、混合)(如图17);线、面、块体的空间变动(卷曲、扭曲、折叠、切割、展开、穿孔、膨胀)(如图18);线、面、块体的空间组合(位置的延续或变化、同质或异质单体组合),以平面形状的任意一侧边设为中轴线,利用旋转运动的原理,使平面绕其中轴做由开始到围合的系列想象,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立体形态。↑(图16)↑混合运动(图17)↑切割、卷曲、扭曲运动(图18)

三、三视图构想

为了按照三维立体的方向进行思维,我们还可以从立体的平面归类来看立体的三维特征。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一样,立体是由长度、宽度和深度组成。为了获得物体的这三个度,我们可以把一个立体想象成是放在一个假设的透明的立方体中,然后从三个方向进行研究。这三个主要方向是向下延展的垂直方向、左右延展的水平方向和前后延展的纵深方向。我们可以为每个方向组成一个平面,这样就出现一个垂直平面、一个水平平面和一个纵深面。从三维立体的不同方位向假设立方体的底平面、后平面和侧面投射,即可建立起三个基本视图(如图19)。

平面视图——从顶部看到的立体形态的视图,即俯视图;

正面视图——从正面看到的立体形态的视图,即正视图;

侧面视图——从侧面看到的立体形态的视图,即侧视图。

每一个视图都是一个平面图。将这些视图结合起来,便可以准确地制造出这一三维实体。

建筑制图就是利用这种投影的方法得到立体形态的平面影像,再通过立面图和剖面图,准确而科学地表现出房屋建筑的三维特征。↑混合运动(图19)

四、切折表现

由于立体构成现阶段的训练课题主要是开拓立体思维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往往可以用平面构成中学到的一些构成手法,如重复、渐变、发射等设计一个平面构图,然后积极地去运用一些切割、折叠等手段丰富立体构想。设计时要考虑切折后所形成立体的可能性。这种表现成为立体后一般应可以回归平面(如图20)。←切割、卷曲、扭曲运动(图20)

思考与练习

1.平面和立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立体构想:立体构想分为投影构想、旋转构想、切割构想、三视图构想、平面与立体的转换构想5个课题。(1)投影构想:一个物体在平面上的投影为一条直线,请想象并表现出这一投影的6个不同立体形态。

要求:用2H铅笔在16开纸上画出,画面构图均衡,形体造型美观,结构准确,但不要陷入具象的物体,而应从立体本身的逻辑构成进入。(2)旋转构想:以一个物体的某一位置为中轴,想象此物体沿轴转动时分别在45°、90°、180°、270°、360°的形态,并画出它们的立体效果图。

要求:用2H铅笔在16开纸上画出,画面构图均衡,形体造型美观,结构准确。(3)切割构想:以简单的几何形体,如正方形、网状形等进行四种形式的切割想象表现。

要求:用2H铅笔在16开纸上画出,画面构图均衡,形体造型美观,结构准确,切剖的数量、部分不宜过多,免得支离破碎。切割后的形体比例要匀称,保持总体的均衡与稳定;切割后形体表面所产生的交线要舒展流畅、富于变化。形成既有统一又有变化的形态效果。(4)三视图构想:三视图的平面图为长方形,请想象并表现出这一投影的6个不同立体形态。

要求:画面构图均衡,形体造型美观,结构准确。(5)平面与立体的转换构想:在20cm×20cm的方形绘图纸上做线的平面构成设计,如渐变或发射等形式。然后将负形的三边小心地切割剥离纸面,再进行有意图的折叠,使之成为立体。

要求:作图时要先用淡铅笔准确地画线,折叠的方法是先用美工刀或铅笔刀切入纸厚度的一半左右;如果用剪刀或餐刀也可以,但切割须掌握力度,注意不要划透纸背。如果折叠时向刮痕的相反方向纸就容易破裂。在依划痕折纸时,要依照作图的规定,表线要由表面折叠,底线要由底面折叠,以确保折叠后格调的优美感并培养严谨的制作作风。

铅笔画线一定要轻,选2H、6H的绘图笔,以自己眼睛能辨别为好,以确保作品的准确与清洁。

切割的线要光滑,折叠的方向感要明确,不能似是而非。制作要干净、利落,构成形式要有比较强烈的韵律感。制作的立体作品,折叠取消后应能回归平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